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二地理必修三期末测试题(一)(同名2866)

高二地理必修三期末测试题(一)(同名2866)

高二地理必修三期末测试题(一)(同名2866)
高二地理必修三期末测试题(一)(同名2866)

高中地理必修三模块测试题

说明: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卷;

2、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下面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

把正确的选项填在后面的答题表中。)

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B .区域内部差异明显,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C .区域是主观任意划分的

D .区域根据一定的指标划分的,既可以是单一指标,也可采用综合指标

2.对我国不同区域传统民居建筑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较南方差

B .西北民居屋顶坡度平缓

C .浙闽山区民居屋顶多为平坦状

D .南方民居墙体较北方严实厚重 图2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3~5题:

3.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 .交通发达

B .单位面积产量高

C .水热条件好

D .人均耕地面积广 4.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 A .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 .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 .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 .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5.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 )

A .土壤十分贫瘠

B .开发的成本太高

C .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 .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GIS 将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回答6题。

6.对2000年与2006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 )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7.“数字地球”是 ( )

A .指用数字表示地球的大小

B .把整个地球信息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C .用经纬网的数据来表示地理事物的位置

D .用GPS 数据来表示地球上各种地理事物的位置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8~10题。

130°E 图2

班级: 准考证号: 姓名:

……O ……密……O ……封……O ……线……O ……密……O ……封……O ……线……O ……密……O ……封……O ……线……O

8.“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9.“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10.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 ( )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11.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 ( )

A. 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

B. 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C. 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D. 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

12.有人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这是因为 ( )

①在茂密的森林下,有着与沙漠地区相同的贫瘠土壤

②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

③雨林与沙漠都有严重的水土流失

④雨林与沙漠地区都严重缺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

目的是 ( )

①增加木材产量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增加农民收入④调整农业结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

确的是 ( )

A.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B.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C.③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

D.③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回答15~16题。

15.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 ( )

A.夏季高温多雨

B.城市化水平高

C.水资源丰富

D.重化工业基地

16.针对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两区

域目前采取的共同措施有( )

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C.完善交通,建设水运网

D.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

阅读下图: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回答17题。

17.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A.发电 B.防洪

C.养殖 D.梯级开发

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

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如图),回答18~19题。

18.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

的是 ( )

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

B.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

19.甲地区防洪水库为了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 ( )

A.9~10月 B.11~12月

C.1~2月 D.4~5月

读下图,完成20~21题。

20.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耕地、林地、草地 B.耕地、草地、林地

C.草地、林地、耕地 D.草地、耕地、林地

21.图示区域中,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的劣势在于

( )

A.土壤贫瘠 B.地形平坦

C.低温冷害 D.人均耕地少

“振兴东北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今后黑龙江

垦区将围绕“粮、牧、企”的结构模式对产业结构进行

战略性调整,尽早实现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之后再走向“北大商”的合理构想。据此回答22~23题。

22.下列粮食作物属于黑龙江垦区的有 ( )

A.冬小麦和高粱B.春小麦和玉米

C.水稻和甜菜D.谷子和大豆

23.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粮、牧、企”结构模式中的“企”是指新建立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

B.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的过程主要依靠加大科技投入

C.“北大仓”要走向“北大商”必须依靠扩大耕地面积

D.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读图4回答24~26题。

24.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中的阶段Ⅰ、Ⅱ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原料密集型产业、动力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市场密集型产业C.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25.以下属于阶段Ⅰ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A .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费品加工工厂

B .外商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

C .工业附加值增长较快

D .成为我国最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26.以下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阶段Ⅱ进行产业升级的原因的是 ( )

A .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

B .新能源矿产基地的开发

C .劳动成本优势的逐步丧失

D .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 27.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 ) A .苏南地区、珠江三

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

B .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C .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

D .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

图4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28~30题:

图4

28.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 A .玩具制造 B .汽车产业 C .石化工业 D .钢铁工业 29.该产业部门属于 ( )

A .劳动密集型工业

B .技术密集型工业

C .原料指向型工业

D .资金密集型工业 30.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 .劳动力价格

B .技术

C .交通运输

D .原料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综合题(5大题,共55分)

3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业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

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13分)

欧美 Ⅰ阶段 香港、台湾地区 中国大陆、越南等地

Ⅱ阶段 姓名:

…密……O ……封……O ……线……O

成绩

(1)试比较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优势农产品的差异。(4分)

区域粮食作物经济作物

(2)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乙区域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3分)

(3)甲、乙两商品粮基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为:甲是,乙是。甲区域的农业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4分)

(4)分析甲区域A平原粮食单产高但商品率较低的主要原因。(2分)

3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科学网2006年9月5日报道:近一个月来,随着旱季的来临,印尼苏门答腊岛、廖内群岛和加里曼丹岛发生了多处森林火灾。绿色和平派往苏门答腊岛和廖内群岛的紧急调查小组发现蔓延的森林大火和低垂的浓烟正在威胁着数百万人的健康,同时使气候进一步恶化。绿色和平呼吁印度尼西亚政府停止在脆弱森林环境中的一切土地开荒,终止恶性循环。

绿色和平紧急调查小组发现该地区的相思树纸浆林和棕榈油种植园是此次森林大火的主要祸因,同时也是造成火势急剧恶化的根本症结。“该地区大部分的森林属于湿地森林的一种——泥煤地森林”,绿色和平原森林保护项目的Hapsoro先生解释:“这些泥煤湿地一旦遭受砍伐,河道开挖或租让,就会像海绵一样迅速蒸发,变得极其易燃。对于这种湿地的改造如果不停止,大规模的森林火灾就无法避免,年复一年的环境恶化也就无法避免。”“印度尼西亚政府必须对该地区的土地开荒和森林砍伐重新作慎重的考虑,这样才能够将印度尼西亚森林火灾的可能性最小化。”

(1)印尼是热带雨林分布较广的国家之一,属世界三大热带雨林集中分布区之一的_______ 地区的一部分,另外两个分布区是_____ __、_______ _。(3分)(2)“这些泥煤湿地一旦遭受砍伐,河道开挖或租让,就会像海绵一样迅速蒸发,变得极其易燃”这从一个侧面说明雨林的______ __特点,这种特征还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3)“……浓烟正在威胁着数百万人的健康,同时使气候进一步恶化。”试分析热带雨林被

破坏对全球自然环境的影响。(3分)

(4)试分析印尼热带雨林被破坏的原因,并对破坏现状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6分) 33.读“红水河水电站梯级开发示意图”,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 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上游干流河段,其上游称南盘江。红水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已先后建成大化、龙滩、天生桥二级(低坝)、岩滩、天生桥一级(高坝)、白龙滩等6个电站。为华南、西南电网输入了巨大的优质电能,有效地改善了华南、西南电网的供电质量和效益,并拉开了华南网“西电东送”的序幕。全流域装机容量最大、调节性能最好的关键性、控制性骨干枢纽——龙滩电站,主体工程也已于2001年7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其规划装机总容量540万千瓦,龙滩水电站的建设,标志着红水河这一中国水能“富矿”的开发利用将步入高潮。

(1)红水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2分)

(2)红水河流域水电基地的建设对当地经济有何影响?(2分)

(3)在我国“西电东送”的总体规划中,红水河流域的水电主要输往________地区,对该地区会产生哪些影响?(3分)

(4)以红水河水电基地与山西能源基地为例,说明水电基地与煤炭能源基地在区位选择上的差异和对环境的影响。(4分)

34.读图9“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和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9分)

图9

资料:我国能源地区分布不均。西气东输工程是从塔里木盆地轮南至上海的输气管道(如图所示)。新疆的天然气非常丰富,但经济发展滞后,

相对能源的需求量较小,天然气得不到充分利用。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稠密、经济

发达,能源消费量很大(以煤炭为主)。长期以来这里能源资源贫乏,所需能源主要从外区

调入。

(1)试从调出、调入区资源和经济发展特点,分析说明西气东输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3分) (2)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西部经济发展影响有__________(选择填空)。 (1分)

煤炭 天然气

优点 开采成本低、储存、运输方便、价格便宜 清洁、使用方

便、燃烧效率

高、比较价格低 缺点

使用不方便、燃烧效

率低、废气、废渣排

放量大

开采、储运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投资大、回收周期长

表2 煤炭和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特点比较 座号

图13 A . 增加就业机会 B .资源优势变经济优势 C .改善生态环境

D .减少财政收入

(3)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东部和沿线地区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西气东输工程、南水北调工程都属于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范畴,研究此类问题应从几个

方面考虑? (3分) 35.读图14“中国服装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示意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资料:四

川省已有大

服装企业4000多家,从业人员近30万,形

成了覆盖西服、时装、休闲装、童装等门类的产业基础。目前,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新建了一大批服装工业园区和服装批发零售市

场。庞大的市

场吸引着各地服装企业向四川转移。

(1)我国服装产业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选择填空)。(1分)

A. 交通便利

B. 劳动力价格高

C. 技术水平高

D. 工业基础好 (2)试从中、西部与东部的差异,分析服装产业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转移的主要原因(2分)

(3)四川省吸引服装产业移入的优势区位条件有(3分)

(4)服装产业转移对中、西部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选择填空)。(1分) A .就业压力增大 B .环境污染程度降低 C .产业结构调整 D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高中地理必修三模块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5 D B D B D 6——10 C B C A D 11——15 C A D C D 16——20 B D D A D 21——25 C B D C A 26——30 B C A A A

二、综合题

31.(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