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会计信息系统授课教案

会计信息系统授课教案

会计信息系统授课教案
会计信息系统授课教案

《会计信息系统》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教案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会计信息系统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

授课班级:******

学时:总授课学时:56 (课堂讲授:28;上机实验:28)

考核方式:期末(笔试)70%+实验30%

主教材:《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堂教学

实验教学

说明:教学和实验学时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

第一章会计信息系统导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特点、发展

●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及运行管理

●明确会计信息系统的分类

●掌握会计信息系统与手工会计核算的区别

●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及应用方案

●掌握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

能力目标

●能结合企业实际,确定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方案

教学安排

教学内容

第一节会计信息系统概述一、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

●系统及其特征

–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

●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

理、调节和控制。

●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是指由会计软件及其运行所依赖的软硬件环境组成的集合体。

–会计信息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人为主导,充分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

进行企事业单位会计业务数据的收集、存储、传输和加工,输出会计信息,

并将其反馈给各有关部门,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决策活动提供帮助,为投资

者、债权人、政府部门提供财务信息的系统。

三、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

●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信息技术为主要工具

●数据采集要求标准化和规范化

●数据处理方式集中化和自动化

●会计信息载体无纸化

●财务和业务的协同处理

四、会计信息系统的分类

五、我国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

六、与手工会计的区别

七、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新发展

(一)企业资源计划(ERP)

1、概念

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简称ERP)

美国Gartner Group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总结了当时企业应用系统现状和经验提出的

是指将企业的各方面资源(包括厂房、仓库、物资、设备、工具、资金、人力、技术、信誉等全部可供企业调配使用的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充分调配和平衡,为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运营水平、建立高效率供销链、减少库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工具,同时为高层管理人员经营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有效地提高盈利,最终全面建立企业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设计思想

第一,它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

第二,它将制造业企业的制造流程看作是一个在全社会范围内紧密连接的供应链,其中包括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和客户等。

(二)客户关系管理(CRM)

1、概念

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简称CRM)是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新型管理机制,它实施于企业的市场营销、销售、服务与技术支持等与客户相关的领域。

2、目标

一方面通过提供更快速和周到的优质服务吸引和保持更多的客户

另一方面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全面管理来降低企业成本。

3、内容

(三)供应链管理(SCM)

1、概念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简称SCM)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到最终用户的物流计划和控制等职能。它把不同企业集成起来以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注重企业之间的合作。

SCM强调核心企业与最杰出的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委托这些企业完成一部分业务工作。

2、管理模式

纵向一体化

横向一体化

第二节会计信息系统功能结构

一、功能结构概述

二、会计信息系统应用方案

●财务应用方案

?系统构成为:总账、应收管理、应付管理、报表。

?扩展子系统为: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资金管理和财务分析

●工业企业应用方案

?财务解决方案中的各子系统

?库存核算、库存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成本核算子系统

?扩展系统为采购计划子系统

●商业企业应用方案

?同工业企业解决方案,无成本核算系统

●行政事业单位解决方案

?总账、财务分析与报表子系统是其核心子系统

?扩展系统为工资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子系统

第三节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

一、制定背景

●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制定发布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

战略》

●2009年4月20日,财政部发布了《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

见》

●2013年12月6日,财政部印发《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自2014年1月6日起施

行。

第四节会计信息系统实施及运行管理

一、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

(一)会计信息系统实施的前提条件

1)准备会计信息系统实施的环境

2)上级部门及领导的重视

3)良好的管理基础工作,尤其是会计基础工作

4)系统软件及会计软件的配置

⑴系统软件

⑵会计软件

①定点开发

②购买通用商品化会计软件

③ASP软件服务

5)专业人员的合理配置

6)资金保证

7)实施前的组织和计划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步骤

1)系统调研

2)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3)人员培训

4)数据准备

5)系统初始化

⑴整个会计信息系统数据环境及安全机制的建立

⑵各子系统的初始化

6)系统试运行

手工和计算机要并行一个阶段,并行时间应不少于三个月(一般不超过六个月)

7)二次开发

8)系统应用效果的定期评价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

1、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了保护财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及其他数据正确可靠,保证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令、制度和本单位制度、计划贯彻执行,提高经济效益,利用系统的内部分工而产生相互联系的关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的一种管理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基本作用:

●保护财产安全完整;

●提高数据的正确性、可靠性;

●贯彻执行方针、政策、法令、制度、计划;

●是审计工作的重要依据。

2008年,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8号-信息系统》对企业做好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建立岗位责任制

3、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第五节用友ERP-U8管理软件安装

一、功能特点

用友ERP-U8是一个企业综合运营平台,用以满足各级管理者对信息化的不同要求:为高层经营管理者提供大量收益与风险的决策信息,辅助企业制定长远发展战略;

为中层管理人员提供企业各个运作层面的运作状况,帮助进行各种事件的监控、发现、分析、解决、反馈等处理流程,力求做到投入产出最优配比;

为基层管理人员提供便利的作业环境、易用的操作方式,帮助他们有效履行工作职能。

二、总体结构

三、数据关联

总账管理

存货核算

库存管理

成本核算

薪资管理

人工费用

固定资产管理

凭证其他费用

材料成本

产品成本

应收款管理

凭证凭证

出入库单据

采购管理销售管理

采购订单

到货单

发货单

发票

销售订单、直运销售订单、直运销售发票

制凭证

采购

发票

凭证

凭证

折旧费用

计件工资标准

销售发票

销售调拨单

代垫费用单

收款结

算情况

付款信息

转账

直运采购发票

直运销售发票

委托发货单发票

分期收款发货单发票

直运采购发票

采购入库单

出入库成本

可销售量

应付款管理

四、教学系统安装

1. 系统技术架构

三层架构设计

数据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

客户端

应用模式

单机:

数据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客户端安装在一台计算机上

网络(C/S):

二台计算机:数据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另一台计算机:客户端;

三台计算机:数据服务器一台、应用服务器一台;另一台计算机:客户端;

2. 系统运行环境

3.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的安装

服务器上安装SQL Server 2000标准版;

客户端视其安装的操作系统安装SQL Server 2000标准版或个人版;

4. 用友ERP-U8管理软件安装

最好计算机在安装操作系统和必要的补丁后,没有安装过任何其他软件。

安装前,请用系统管理员或具有同等权限的人员登录(用户ID属于Administrators组),进行安装。

第二章系统管理与基础设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系统管理主要功能

●明确账套库管理、系统安全维护的内容

●掌握系统管理的使用者、应用流程

●掌握账套管理、用户及权限管理

●掌握机构基础信息设置、财务基础信息设置、往来单位基础信息设置

能力目标

●能结合企业实际,进行账套建立、设置用户及权限分配

●能结合企业实际,进行账套输出和引入

●能结合企业实际,进行部门档案、人员类别、人员档案、客户和供应商分类、客

户和供应商档案、外币种类及汇率等设置

教学安排

6 应用实践完成实验一“系统管理”、实验二“基础设置”。

7 课后作业书后习题

教学内容

第一节系统管理应用基础

一、系统管理的主要功能

1.账套管理

账套是指一组相互关联的数据。

用户可以为企业中每一个独立核算的单位建立一个账套。

ERP-U8最多可以建立999套账。

包括账套的建立、修改、引入和输出(恢复备份和备份)等功能。

2.账套库管理

账套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账套库组成,一个账套库可以含有一年或多年会计数据。

包括账套库的建立、清空、引入、输出和账套库初始化等功能。

3.权限管理

设置操作员

设置操作员权限

4.系统安全维护

二、系统管理的使用者

1.系统管理员(admin)

进行账套的建立、引入和输出;

设置操作员和权限;

监控系统运行过程,清除异常任务;

2.账套主管

对所管理的账套进行修改;

对年度账的管理(包括创建、清空、引入、输出以及各子系统的年末结转);

例题

以系统管理员(admin)的身份注册系统

管理。

操作路径:系统→注册

三、系统管理操作的基本流程

第二节系统管理

一、账套管理

1、建立账套

例题

为北京明达公司建立账套。

操作路径:账套→建立

(1)账套信息

(2)单位信息

(3)核算类型

(4)基础信息

(5)编码方案

级次:编码共分几级;

级长:各级编码的长度,即数字位数;

(6)数据精度定义

(7)系统启用

2、账套的输出

账套备份(系统管理员)

作用:

防止数据丢失

异地管理的公司,解决审计和数据汇总的问题

备份的同时,可选择删除账套

3、账套的引入

账套恢复(系统管理员)

4、修改账套

账套的某些信息进行修改

只能账套主管进行

二、用户及权限管理

(一)角色管理

角色是指在企业管理中拥有某一类职能的组织,这个角色组织可以是实际的部门,可以是由拥有同一类职能的人构成的虚拟组织。(权限组)

目的:方别分配权限

(二)用户管理

用户是指有权登录系统,对应用的系统进行操作的人员,即通常所指的“操作员”。

只有系统管理员才有权设置用户。

用户管理主要完成对所核算账套用户的增加、删除、修改等维护工作。

例题

设置用户。

操作路径:权限→用户

(三)权限管理

1、功能级权限

某操作员具有某功能模块的全部或部分权限

完成对用户权限的增加、删除、修改等维护工作

方式步骤适用范围直接分配权限1、新建用户

适用于用户少、权限不同的情况

2、给用户直接设置相应权限

适用于用户多、权限相同的情况通过角色分配权限1、新建角色

2、给角色设置相应权限

3、新建用户

4、给用户指定角色

例题

设置用户“李芳”具有666账套的“出纳签

字”权限。

操作路径:权限→权限

2、数据级权限

字段级:是指对单据中包含的字段进行权限分配

记录级:是指对具体业务对象进行权限分配,通常根据所选定的用户或角色以及业务对象进行明细的数据权限分配工作

3、金额级权限

主要用于完善内部金额控制,

实现对具体金额数量划分级别,对不同岗位和职位的操作员进行金额级别控制,限制他们制单时可以使用的金额数量,不涉及内部系统控制的不在管理范围内。

三、年度账管理

四、系统安全维护

第三节基础设置

一、基础档案整理

●数据输入量大,但操作简单

●增加-输入-保存

●有一定的先后顺序

基础档

案分类

基础档

案目录

档案用途前提条件机构设置

部门档案设置与企业财务核算和管理有关的部门先设置部门编码方案

人员档案

设置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中需要对其核算和业务

管理的职工信息

先设置部门档案,才能在其下增加

职员

往来单位

客户分类便于进行业务数据的统计、分析先对客户分类,然后确定编码方案

客户档案

便于进行客户管理和业务数据的录入、统计、分

先建立客户分类档案

供应商分类便于进行业务数据的统计、分析

先对供应商分类,然后确定编码方

供应商档案

便于进行供应商管理和业务数据的录入、统计、

分析

先建立供应商分类档案

地区分类

针对客户/供应商所属地区进行分类,便于进行业

务数据的统计、分析

存货

存货分类便于进行业务数据的统计、分析先对存货分类,然后确定编码方案

存货档案便于存货核算、统计、分析和实物管理先确定对存货分类、确定编码方案财务

会计科目设置企业核算的科目目录先设置科目编码方案及外币

凭证类别设置企业核算的凭证类型

外币设置企业用到的外币种类及汇率

项目目录设置企业需要对其进行核算和管理的对象、目录

可将存货、成本对象、现金流量直

接作为核算的项目目录

收付结算结算方式设置资金收付业务中用到的结算方式

付款条件

设置企业与往来单位协议规定的收、付款折扣优惠方法

开户银行设置企业在收付结算中对应的开户银行信息

二、机构设置

(一)部门档案

内容:

部门编码、部门名称、负责人、部门属性、电话、地址等信息

作用:

总账管理-按部门核算收入、费用

薪资管理-按部门管理职工

固定资产-按部门管理资产

例题

设置部门档案。

操作路径:基本档案→机构人员→部门

档案

内容:

类别编码、类别名称等

作用:

人员类别与工资费用的分配、分摊有关

人员类别设置的目的是为工资分摊生成凭证设置相应的入账科目做准备,可以按不同的入账科目需要设置不同的人员类别

(三)人员档案

内容:

职员编码、职员名称、部门名称、职员属性等

作用:

总账-核算个人往来

薪资-核算职工工资

应收应付-往来记录到业务员

三、财务信息设置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 基础会计教案 一、课程容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也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它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对会计的定义、会计核算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性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的讲解;详细阐述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复式记账原理、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基本核算方法;全面介绍了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式方法 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会计实务操作性强的特点,决定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关的实验教学;如《基础会计》中的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章节,如果只在课堂上讲理论既费时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将各种单据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各个单据和整个填制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既形象又生动,然后再进行配套的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定为3:1,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 三、配套实践性教学容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实验以增加感性认识。为此我校专门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学生填制会计凭证(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我们对《基础会计》这门课的教学,实现了实验场地的现场化、实验资料的标准化、实验手段的规化。会计模拟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课堂的理论教学,强化了实际操作技能,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本课程的总要求 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够应用复式记账原理熟练处理经济业务,能根据提供的实物单据准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基础会计学教案(大专)

基础会计教案 一、课程内容 《基础会计》就是会计学科得入门课程,也就是财务会计专业得专业基础课,就是学习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得基础。对于其她相关专业得学生来讲,学习本课程就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得途径,它有助于完善学生得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得知识面。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得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包括对会计得定义、会计核算得职能、会计核算得对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得基本前提与一般性原则、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得讲解;详细阐述会计科目与账户得设置、复式记账原理、成本计算与财产清查、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基本核算方法;全面介绍了会计凭证得填制、账簿得登记与会计报表得编制等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式方法 在《基础会计》得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得教学理念,根据会计实务操作性强得特点,决定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得教学方法进行相关得实验教学;如《基础会计》中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章节,如果只在课堂上讲理论既费时又达不到预期得效果,因此我们将各种单据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各个单据与整个填制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既形象又生动,然后再进行配套得实验,充分调动学生得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教与学得互动。根据多年得教学经验我们将理论课与实验课得比例定为3:1,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得动手能力,又使其所学得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 三、配套实践性教学内容 《基础会计》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得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实验以增加感性认识。为此我校专门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与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学生填制会计凭证(原始凭证得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得填制与审核)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我们对《基础会计》这门课得教学,实现了实验场地得现场化、实验资料得标准化、实验手段得规范化。会计模拟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课堂得理论教学,强化了实际操作技能,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际得距离,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得基础。 四、本课程得总要求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教案

《管理信息系统》 实验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案 课程概况: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是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实验课程。总学时:18学时。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专业的本科学生,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应具有《管理学基础》、《财务会计》、《计算机基础》、《企业管理》、《数据库理论与应用》等课程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着重于通过上机实习,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使学生通过系统开发方法与使用技术的学习,提高运用计算机来处理管理业务的能力,使之成为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的维护员、操作员,并具有成为系统管理员和分析设计员的持续学习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基本操作方法与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应用的技能。 实验主要内容 实验一系统管理 实验二基础档案设置 实验三总账管理系统初始设置 实验四总账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 实验五总账管理系统银行对账 实验六总账管理系统期末处理 实验七 UFO报表管理(一) 实验八 UFO报表管理(二) 实验九 UFO报表管理(三) 实验一系统管理 【实验目的】 掌握用友ERP-U8软件中有关财务管理系统中的系统管理的相关内容,理解系统管理在整个财务管理系统中的作用及重要性,充分理解财务分工的意义。 【实验内容】 1. 建立单位账套 2. 增加操作员 3. 进行财务分工 4. 备份账套数据 5.账套数据引入 6.修改账套数据 【实验资料】 1. 建立新账套 (1) 账套信息

账套号:001;账套名称:北京光明科技有限公司;采用默认账套路径;启用会计期:2006年1月;会计期间设置:1月1日至12月31日。 (2)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光明科技有限公司;单位简称:光明公司。 (3) 核算类型 该企业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RMB);企业类型为工业;行业性质为新会计制度;账套主管为学生本人;按行业性质预置科目。 (4) 基础信息 该企业有外币核算,进行经济业务处理时,需要对存货、客户、供应商进行分类。 (5) 分类编码方案 科目编码级次:42222 其他:默认 (6) 数据精度 该企业对存货数量、单价小数位定为2。 2. 财务分工 (1) 学号的后4位学生本人(口令:1)--账套主管 负责财务软件运行环境的建立,以及各项初始设置工作;负责财务软件的日常运行管理工作,监督并保证系统的有效、安全、正常运行;负责总账系统的凭证审核、记账、账簿查询、月末结账工作;负责报表管理及其财务分析工作。 具有系统所有模块的全部权限。 (2) 002 陈亮(口令:2)--出纳 负责现金、银行账管理工作。 具有“总账-凭证-出纳签字”权限,具有“总账-出纳”的全部操作权限。 (3) 003 赵红(口令:3)--会计 负责总账系统的凭证管理工作以及客户往来和供应商往来管理工作。 具有“总账-凭证-凭证处理”的全部权限,具有“总账-凭证-查询凭证、打印凭证、科目汇总、摘要汇总表、常用凭证、凭证复制”权限,具有“总账-期末-转账设置、转账生成”权限。 【实验要求】 1. 以系统管理员Admin的身份注册系统管理。 【操作指导】 1. 启动系统管理 执行“开始”|“程序”|“用友ERP-U8”|“系统服务”|“系统管理”命令,进入“用友ERP-U8〖系统管理〗”窗口。 2. 登录系统管理 (1) 执行“系统”|“注册”命令,打开“注册〖系统管理〗”对话框。

《会计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docx

《会计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 第一章总论 教学内容: 会计含义和特点,会计的职能和作用,会计对象,会计基本前提和信息质量要求,会计的核算方法与任务。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会计的含义和对象;掌握会计的基本职能与特点;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信息质量要求;熟悉会计的核算和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会计的概念、职能、对象及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信息质量要求。讲授中应注意对会计概念和会计对象的理解、分析。同时,应注意对会计职能、会计核算的前提和信息质量要求中难点问题的扌巴握。 教学方式: 以讲授为主,通过习题练习加深学生对会计基本理论的理解。本章共3学时。 第一节会计的基本概念 引入:同学们印象中的会计是什么?(要求大家畅所欲言,然后引入正题)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会计的产生 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就离不开物质资料的生产。人们在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必然关心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关心生产活动中所发生的一切劳动耗费和取得的劳动成果。即必须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可能大的劳动成果,以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对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进行记录、计算比较与分析,以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用来记录、计算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的行为就是会计活动。自从人类社会有了生产,就产生了会计活动。它是管理生产经营过程,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二)会计的发展 会计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人们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产生并不断得到发展的科学。生产力水平不同,会计活动的范围和方法不同。 1.古代会计 原始社会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人们对于自己从事的生产活动最初只能用头脑来记忆。随着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和劳动成果的不断增多,人们开始用石子、树枝来计量,后来发展到“结绳记事”,在木板和石板上刻契等。此时的会计只是生产者的一种附带职能,核算相当简单。奴隶社会后期,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需要记录的事项日益增加,会计才逐渐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项独立的职能。封建社会时期,主要核算朝廷官府的钱、粮、财、赋、税等收支活动。清代学者焦循这样来解释“会计":“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唐宋两代是我国会计全面发展的时期。在宋朝出现了第一个比较完备的会计组织机构“会计司”,在会计结账方法上采用了“四柱清册”,即“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四柱清册”是我国古代会计

记账凭证核算程序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课题:记账凭证核算程序 学科:《基础会计》教学班级:13财会高考班课时: 1课时 教师:曾淑云单位:岳阳市第一职业中专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高教版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基础会计》第三版第八章《会计核算程序》第二节的内容。本章共分三节,第一章节为会计核算程序的概念及选择,第二节是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第三节为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学好本堂课内容是学好下次课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 (1)、能够根据原始凭证正确填制记账凭证 (2)、能够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登记总账、日记账、三栏式明细账、多栏式明细账以及数量金额式明细账 (3)、学会用记账凭证核算程序进行企业账务处理 2、知识目标:记住记账凭证核算的记账程序,并记住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3、素质目标:小组分工合作,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培养团队意识, 体验“各岗位会计”工作,形成一丝不苟、严谨务实的职业素质。 三、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13财会高考班的学生由于没有参与过会计实务实践,在学习中表现出鲜明的“听过的会忘记,看过的能记住,做过的才能学会”的特征。因此,课堂教学中应该突出地重视“让学生动起来”,在“做中学”,在“做中教”。本堂课采用分组的形式让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另外在角色的分工上,还考虑到了学生的心理,让他既不能有依赖,又不会感到孤立无援,从而放弃,因此在各小组中我设置了一个会计主管来进行指导监督。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方法 本堂课我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出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的流程,并在这个操作过程中谈体会从而得出该程序的优缺点,运用了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分组学习法、案例分析法。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基础会计》完整版优质教学教案

一、个人简介 经济管理学院 二、课程要求 会计学科体系简介 “会计”这个词,早在我国西周时代(约在公元前1 100年到770年之间)就已经出现。但是,会计作为一种专业知识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不过是最近一、二百年的事。 会计学的分支: 从应用范围上看,可分为: 1.宏观会计学 反映和监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运行情况。 2.微观会计学 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或组织的经济活动情况。 微观会计学,按照其所服务主体的性质,可以分为: 1.预算会计(也叫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 反映和监督政府的财政收支以及非营利组织的业务活动。 2.企业会计(也叫营利组织会计) 反映和监督企业经济活动情况。 企业会计,按照其服务对象,可以分为: 1.管理会计 提供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的、关于未来的经济信息。 2.财务会计 提供为企业外部利害关系人服务的、关于过去的经济信息。 财务会计,按照其所应用的行业,可以分为: 工业企业会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金融企业会计、交通运输企业会计、农业企业会计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等等。 会计学基础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 第一章总论(绪论) 一、会计的含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管理活动论,信息系统论。

二、会计的职能 (一)基本职能: 1. 核算 2. 监督 核算是基础,监督是保证 (二)其他职能 预测经济前景 参与经济决策 评价经营业绩等 三、会计对象 特定主体可以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四、会计目标 受托责任观 决策有用观 五、会计基本假设 1. 会计主体 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 界定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 2. 持续经营 3. 会计分期 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 4.货币计量 记账本位币 六、会计基础 权责发生制 收付实现制 七、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可靠性 相关性 可理解性 可比性 实质重于形式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

曲靖师范学院管理信息 系统 教案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 第一章信息系统和管理 一、教学目的及任务 1、掌握信息的概念;了解信息性质及度量、信息系统的发展 2、掌握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结构 3、了解信息系统与管理的关系、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以及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 二、教学重点 1、信息的度量计算公式 2、信息系统与管理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理解信息系统与管理的关系是本章的教学难点。 四、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引入:为什么我们市场营销专业和公商管理专业要开设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在有的教材上对管理信息系统有另外一个称呼,叫做“企业的神经系统”,这是对于现代化的企业来讲,它的成功与否就在于它的经营和管理,而在我们生存的这个信息时代,成功的经营管理就离不开强大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随着现代企业的飞速发展,又处于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企业的各种数据和信息呈现海量增长的趋势。因此,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企业海量数据在存储、管理、使用效率上的要求。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借助于现代先进的电子工具——计算机,通过使用各种管理信息系统,结合数据库,将企业各类数据和信息进行有效存储和管理,从而提高数据管理效率,最终达到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提高企业生产力的目的。而这就是我们现在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同学们都可以看到,各种大大小小的企业,它们的各个部门都在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所以说,管理信息系统它已经象我们人的每一根神经一样布满了企业的每一个角落。所以《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有着非常重要的学习价值。 第一节信息及其度量 一、信息化概览 根据20世纪中美国产业人数的变化图分析劳动力的百分比变化。根据生产力模型比较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不同的资源和生产工具。信息与人、财、物、技术等资源一样,成为企业的第五种资源。忽视了对信息的管理,就不能提高效率,就难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难以提供良好的服务,也谈不上是现代化管理。 企业的信息化是对企业中的信息进行系统化、集成化、自动化的过程,也就是对信息系统的规划、构筑、运行、管理的过程。 二、信息(Information)的概念 信息(Information)的广义解释: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 根据该广义解释看出它包含的三层含义: 第一,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的反映。特征是指事物的有关属性状态,比如时间、地点、程度和方式等等。 第二,信息是可以通讯的。 第三,信息形成知识,人们正是通过获得信息来认识事物的。 在MIS中对信息的定义:信息是经过某种加工处理后并具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数据。对 接受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对接受者的决策具有价值。 比较数据与信息的关系: 数据(Data):对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字符、数字、图形等),是信息的表达形式。 信息(Information):指在特定背景下有特殊含义的数据,对决策者行为产生影响,是数据的内涵。并举例说明。 信息的分类:信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类。 1、按照管理的层次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 2、按照应用领域可以分为管理信息、社会信息、科技信息等; 3、按照加工顺序可分为一次信息、二次信息和三次信息等; 4、按照反映形式可分为数字信息、图象信息和声音信息等。分别简单解释各类信息的含义。 信息的性质: 1、事实性

《会计学基础》双语教案

《会计学基础》教案 时间:周一第二大节(上午9:40---10:25;10:30---11:15) 单周周四第一大节(上午7:50---8:35;8:40---9:25) 地点:康庄506 学时:48 班级:会05-1.2.3.4 学分:3 答疑时间:周一上午:11:15---12:00 考试方式:英文。闭卷 考试时间:第21周周四第三大节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20%,考试成绩80%。 Part 1 Basic Concepts and the Balance Sheet 所需课时:3课时 课程目标: 1.让学生对“会计”一词有初步的认知,明确会计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作用。 2.了解财务报表的作用,明确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构成要素; 3.对会计基本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有初步认识;并正确理解和运用三者之间的关系。4.了解三个会计基本原则的含义及对意义。 ---复式记账原则 ---货币计量原则。 ---会计主体原则。 课程设计: 第一课程段:师生交流(30分钟) 1.通过点名及自我介绍与学生沟通,相互认识。并询问同学选择学系会计专业的理由以及对会计的认识程度,通过这种交流了解学生对会计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Q::What ‘s your name? Where are you come from? What’s you hobby? Are you interesting in Accounting? Why you chose accounting be your major? 2.在交流的基础上,列举国内外企业的实例,以及会计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阐述学好会计的重要性。 Q:W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at accounting is? 3.介绍目前国内、国外与会计专业有关的职业及考试类别,增强学生学好该课程的信心,提高学生今后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Q:Being a student graduated in accounting, what kinds of job he can do? Or how many choices he has? Such as which company? 4.向学生介绍所选教材的特点及使用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便于学生课后自学,提高学习效果。 Text book : Introduction How to use this book

中山大学精品课程——基础会计学教案13

《基础会计学》授课教案 第十三讲管理会计的概念和原则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管理会计的定义 2.了解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主要作用 3.了解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之间的异同 4.学会区分成本、费用和支出 5.能够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6.掌握机会成本、沉没成本、边际成本等概念 7.掌握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 8.掌握费用分摊的基本程序和原则 9.了解作业成本法的发展背景及主要内容二、学时安排 会计学专业:0学时 非会计学专业:6学时三、授课内容引子 前面十二章所学习的内容偏重于财务会计 1)请对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点做一个总结:服务对象、工作范围、工作依据、…… 2)思考: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能够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各项需要吗?如果不能,企业又是通过什么手段或者工具来获得这些信息呢? 3)你听说过管理会计吗? (一)什么是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中,体现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责任考评等内部管理职能的范畴,是一个组织(或一个企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MDSS )的一个子系统;管理会 计将现代化管理与会计融为一体,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仍处在不断的发展和丰富之中;管理会计是为企业内部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其正确进行经营决策和改善经营管理所需的管理信息的一种会计。 管理会计是为管理提供信息的一个会计分支,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作用表现在:1 )为决策与计划提供信息,参与管理;2)协助指导与控制;3)制定激励目 标;4)计量与评价绩效;5)为战略管理提供信息。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比较分析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相同点表现在:1)工作对象方面;2 )信息来源方面;3)目标一 致性方面。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不同点表现在:1)服务对象不同,但这一区别并不是绝对的;2)时间维度不同,财务会计属于报告型会计;而管理会计属于经营型会计;3)灵活性不同,二 者在工作范围、工作依据、工作程序、工作方法等方面都有非常明显的不同;4)如果我们说 财务会计是历史学家”的话,管理会计就是朱来学家”。 (三)成本、费用和支出 费用是企业为取得收入所发生的耗费或消耗,如设备的折旧或磨损、材料被耗用的部分、专利权中已使用的部分、办公费用、工资费用等等。费用需要通过支出来完成,但支出不等于费用。 支出是指任何导致企业现金流出或义务增加的行为,如购买设备、购买材料、购买专利权、支付工资、支付办公费等等。 成本是对象化了的费用。如产品成本是指为生产某件(种)产品而发生的全部费用。对象不同,成本不同。费用与成本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类别:必修课 总学时/学分:48/2.5其中理论学时/实验学时:40/8 授课时间:二(3,4)、双周四(3,4)/1-16周授课地点:6D402 任课教师姓名:董敬然职称:工程师 所属院(系):机械学院 联系电话:Email: dash2012@https://www.wendangku.net/doc/da12260523.html,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 1.课间,一对一,或与同学协商时间地点集中答疑; 2.针对作业中的问题,集中讲解。 二、课程简介 管理信息系统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该课程主要学习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与测试、系统实施等的理论,同时也针对系统规划、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等关键环节进行实操练习,培养学生在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方面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 根据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的特点,此课程的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此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掌握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和特点;掌握系统分析的调查方法、资料分类与整理方法、业务流程的总结方法和系统流程图的分析方法、数据字典的编制方法、业务逻辑表达方法;掌握结构化系统设计方法,包括功能结构图设计、输入输出设计、信息流程图设计和处理流程图设计;掌握至少一种开发平台的特点和基本使用方法,并对其设计特点有一定了解,了解规范化的测试方法;了解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和相应的技术手段;了解软件开发的项目管理及其特点,了解微软项目开发框架MSF的应用;了解决策支持系统的原理和应用,了解电子商务的应用与发展前景;了解至少一个主流技术的开发案例的所有细节和其运行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全过程。能将客户的需求与当前的技术结合起来进行系统规划;能根据客户的行业特点和系统需求进行详细的业务调查,也能对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和改进,并根据需求设计出新的数据流程图;能根据当前技术平台的特点进行系统设计,包括架构设计、界面设计、业务组件设计、数据库设计;能在现有技术平台上制定相应的测试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化中的技术综合应用案例,其根本要义就是将现实世界的人类活动抽象化、理性化、过程化并转换为一系列的信息流动、处理与存储。所以设计一个管理信息系统最终是对设计者理性程度的考验,其中包括:系统规划的技术能力考量、系统调查的切入点与重点的设置、系统分析中信息的变迁与流程的改造、系统设计中架构的扩展与优化等。而在更深层次上也应意识到设计者本身对于信息和知识的接受程度对系统的设计带来的巨大影响,同时也看到这是一个完整的进化过程。因此保持开放的态度和开放知识与信息接纳并以理性予以归化才是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终极手段。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管理信息系统的先修课程为:计算机文化、数据库等。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1.选用教材:《管理信息系统》,黄梯云、李一军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第4版。 2.参考书:《管理信息系统》,薛华成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第5版。 六、课程进度表 表1 理论教学进程表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 修读学期5学分3学时48 课程英文名称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应用技术 二、课程的地位及作用 《管理信息系统》是专业方向课,属于管理类课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交叉性的学科,它面向管理,以计算机及网络作为技术平台,利用系统的观念,数学的方法,以信息化管理为重心,研究信息化对现代管理模式的影响,以提高管理的效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指导学生运用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等学科的理论和概念,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方法及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对企事业等社会组织中的业务管理和决策信息进行收集、存储、组织、检索、分析、设计、处理和应用,培养学生政务信息管理能力、现代办公操作能力和社会工作与服务能力。本课程侧重对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和技术的学习,是一门实用性、技术性较强的课程。 三、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学习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初步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方法,懂得人的因素、社会因素在实现和发展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作用。对于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本课程阶段并不要求去编写复杂的应用程序,通过上机实验和教学软件的演示拓宽视野,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生产实际,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掌握操作和使用方法,提高政务信息管理能力、现代办公操作能力和社会工作与服务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本门课的教与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具有管理信息系统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各阶段的步骤、基本技术与方法,能够设计小型的MIS系统; 3.掌握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设计

基础会计教案 课程责任教师刘晓菲- 一、课程内容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也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它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对会计的定义、会计核算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性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的讲解;详细阐述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复式记账原理、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基本核算方法;全面介绍了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式方法 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会计实务操作性强的特点,决定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关的实验教学;如《基础会计》中的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章节,如果只在课堂上讲理论既费时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将各种单据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各个单据和整个填制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既形象又生动,然后再进行配套的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定为3:1,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 三、配套实践性教学内容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实验以增加感性认识。为此我校专门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学生填制会计凭证(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我们对《基础会计》这门课的教学,实现了实验场地的现场化、实验资料的标准化、实验手段的规范化。会计模拟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课堂的理论教学,强化了实际操作技能,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本课程的总要求 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够应用复式记账原理熟练处理经济业务,能根据提供的实物单据准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五、本课程总课时:总学时72学时,4学分,一学期开设。 第一章总论

基础会计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会计的概述(一) 【授课教师】 阚龙彪。 【授课班级】 20XX级财会一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会计的概念、特点、职能;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2.能力目标:围绕会计概念这个中心,了解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加深对会计概念及其涵义的理解。 3、德育目标:围绕会计概念、职能这个中心,教育引导学生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账;不做假账。 【教学重点、难点】 参见配套教学用书《基础会计教学参考书》P1 1.教学重点:会计的概念、职能。 2.教学难点:会计的概念和两大职能。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财会专业课的第一堂课,本节课影响整个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学生对企业、对会计都比较抽象。对会计的学习比较茫然,所以本节课用了四分之一的时间进行引导,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树立会计职业道德观。 【教学媒体】 配套多媒体课件《基础会计》第一章第一节。 【课时安排】 1课时(45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给学生看一些关于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图片。 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有满足衣、食、住、行等需要的物质资料,因而就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这时人们有个良好的愿望:希望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尽可能节省的劳动占用,来取得尽可能大的劳动成果,为此,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对生产活动加强管理。当社会再生产活动日益复杂,人们单凭头脑记忆来管理生产活动已不能适应客观需要时,在人类社会中就首先产生了原

始计量、记录行为,继而产生了会计。 会计最初只是“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即在“生产时间之外附带地把收支、支付日等等记录下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剩余产品的大量出现,会计才逐渐地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职能。 经济越发达,会计越重要。举例……,所以我们要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账;不做假账。 二、新授课 (一)什么是会计 1.会计的产生和发展(7分钟) 学生自学,教师归纳: (1)会计的产生 会计是适应人类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并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而发展。 使用配套光盘——第一章第一节,学生看演示: 从开始的堆积石块、刻木记事、结绳记数到刻契记数一步步向前发展。 (2)会计的发展 会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起源于生产实践,是为管理生产活动而产生的。 会计在中国的发展 西周——出现“司会”官职 西汉——出现“计簿、薄书”的账册 宋代——官厅会计(四柱清册) 明末清初——龙门账 资本主义萌芽阶段——四脚账 清后期——借贷记账法 二十世纪——电算化会计 会计在世界的发展 远古——印度的农业记账员 1494年——意大利的复式记账法 二战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分化

会计学授课教案

《会计学》授课教案 第十三讲管理会计的概念和原则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管理会计的定义 2.了解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主要作用 3.了解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之间的异同 4.学会区分成本、费用和支出 5.能够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6.掌握机会成本、沉没成本、边际成本等概念 7.掌握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 8.掌握费用分摊的基本程序和原则 9.了解作业成本法的发展背景及主要内容 二、学时安排 会计学专业:0学时 非会计学专业:6 学时 三、授课内容 引子 前面十二章所学习的内容偏重于财务会计 1)请对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点做一个总结:服务对象、工作范围、工作依据、…… 2)思考: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能够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各项需要吗?如果不能,企业又是通过什么手段或者工具来获得这些信息呢? 3)你听说过管理会计吗? (一)什么是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中,体现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责任考评等内部管理职能的范畴,是一个组织(或一个企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MDSS )的一个子系统;管理会计将现代化管理与会计融为一体,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仍处在不断的发展和丰富之中;管理会计是为企业内部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其正确进行经营决策和改善经营管理所需的管理信息的一种会计。 管理会计是为管理提供信息的一个会计分支,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作用表现在:1)为决策与计划提供信息,参与管理;2)协助指导与控制;3)制定激励目标;4)计量与评价绩效;5)为战略管理提供信息。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比较分析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相同点表现在:1)工作对象方面;2)信息来源方面;3)目标一致性方面。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不同点表现在:1)服务对象不同,但这一区别并不是绝对的;2)时间维度不同,财务会计属于报告型会计;而管理会计属于经营型会计;3)灵活性不同,二者在工作范围、工作依据、工作程序、工作方法等方面都有非常明显的不同;4)如果我们说财务会计是“历史学家”的话,管理会计就是“未来学家”。 (三)成本、费用和支出 费用是企业为取得收入所发生的耗费或消耗,如设备的折旧或磨损、材料被耗用的部分、专利权中已使用的部分、办公费用、工资费用等等。费用需要通过支出来完成,但支出不等于费用。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代码:INDE2009 英文名称: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学分/学时:2.5学分/54学时 开课学期:第6学期 适用专业:工业工程 先修课程:数据库、管理学基础、计算机基础、网络技术、高级程序设计 后续课程:无 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课程负责人:窦云霞 大纲执笔人:窦云霞大纲审核人:杨宏兵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性质及主要内容,指明学生需掌握知识与能力及其应达到的水平) 课程性质:《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学科交叉性的课程,也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信息管理是最重要的管理内容,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信息是宝贵的资源、无形的财富、决策的基础,是本课程的核心概念。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涉及到管理思想、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和人文环境,是本课程依赖的环境与背景。 教学目标:了解MIS的功能和作用;掌握MIS开发要点;熟知MIS结构;掌握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数据搜集、加工和使用的知识,获得管理和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重点了解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知道如何根据管理任务向信息系统开发人员提出设计要求,并配合他们建立信息系统,为管理决策服务。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含课程教学、自学、作业、讨论等内容和要求,指明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重点内容: ;难点内容:?) 1、信息系统概述(6学时) 1.1信息化与管理 1.2系统与信息系统 1.3管理信息系统 1.4管理信息系统与现代管理方法 1.5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1.6组织与信息系统; 1.7信息系统对组织的影响 1.8信息系统应用中的管理挑战 1.9企业信息系统管理部门的建立

记账凭证填制教案

记账凭证的填制 【教学内容】:《基础会计》第四章第三节记账凭证的填制【教学目标】: 1、使学生识记记账凭证的格式、内容、掌握收款凭证的填制要 求和方法,并能熟练填制记账凭证。 2、让学生对现实中的会计工作有更直观的认识,培养学生填制凭 证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让学生初步了解会计工作的基本流程。 3、了解会计工作的客观性与严谨性要求,培养学生认真、细致、 严谨、规范的操作态度和职业品德,适应会计工作的需要。【教学重点】: 1、根据经济业务内容,正确选择填制的记账凭证种类。 2、收款、付款、转账凭证的填制要求和方法。 【教学难点】: 收款、付款、转账凭证的填制要求和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POWERPOINT课件、多媒体设备、记账凭证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一、出示课件,引导学生回忆。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记账凭证的基本知识,下面一起回忆一下。(出示课件) 提问:记账凭证可以分为几类? (学生答) (教师板书) 二、发放实物,导入新课 师:下面我们把这三种凭证都给大家发几张,这节课我们要学习记账凭证的填制,大家先观察一下手中的凭证是什么样的?想想它们有什么用?

(发放凭证) 三、课件引导,新课讲解 师:它们的用处相同吗? (展示课件,讲解三种凭证的适用范围) 转账凭证适用:用来记录除现金银行存款以外的其他转账业务。(会计分录中既没有现金科目,也没有银行存款科目) 收款凭证适用: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款业务。(会计分录中借方有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 付款凭证适用:现金和银行存款的付款业务。(会计分录中贷方有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 (教师板书) <二>启发诱导,幽径初探 一、以提问引出记账凭证的内容 师:我们讲了三种凭证的不同之处,下面大家观察一下手中三种记账凭证,讨论一下它们在内容上有没有相同之处? 提问:有哪些相同之处? (学生讨论、做答) 二、以课件展示记账凭证的内容 师:我们一起看一下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课件展示) 1、记账凭证的名称 2、填制凭证的日期 3、凭证的编号 4、经济业务内容摘要 5、会计科目的名称和金额 6、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 7、记账备注 8、签名盖章 提示:大家一定要看仔细,一会儿填制时可不要漏掉任何一项。 <三>手脑协作、初步运用 一、讲解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 师:虽然大家已经知道了不同的经济业务应该填制什么记账凭证,也了解了记账凭证中有哪些内容,但是现在让同学们动手去填,我还是不放心。因为记账凭证的填制还有些具体的要求,大家可能还不知道,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会计学基础学习指南教案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学》课程学习指南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基础会计学分:3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学时:51 先修课程:无 后续课程:《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 二、课程性质和地位 会计知识是任何经济管理工作者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管理提供必不可少的信息,学习该门课程的基本目标是让学生们掌握会计信息的产生、分析、使用的相关知识,拓宽知识面,增强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融会贯通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它也是学生学习本专业其他后续课程所不可缺少的基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从管理者的视角认知会计信息对决策相关人的重要应用价值以及理解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为进一步掌握经济管理相关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三、课程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会计的概念框架,如会计的含义及其目标;会计的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假设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 2.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如账户设置、复式记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报告等; 3.掌握会计信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 4.学生能够全面认识到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与会计学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会计信息在微观、宏观经济环境中所发挥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1.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技术方法,如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方法、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财产清查的方法和成本计算的方法等; 2.具备阅读和使用会计这一门“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能力;着重把握分析方法,形成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框架。初步形成业务辨析能力、跨专业知识运用能

力。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知识更新的需要。 (三)情感价值观目标 1.树立遵守财经法规、廉洁自律的职业价值观; 2.拓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会计视野。 四、学习方法 1.搭建课程知识框架。本课程是一门理解记忆内容较多的课程,知识点多且较为零散,应当以从财务报表的大局观进行学习。 2.做好课前预习,以保证在课堂上更能够有针对性的学习。课后做好复习,达到知识巩固的目的。预习时要带着“问题”预习知识点,学习要有主动性和积极性,产生深入和扎实的学习效果。 3.本课程涉及许多习题,在解题时首先理解题目所涉及的概念及题目设置的目的,通过练习题达到更好理解知识点的目的。同时要做到融会贯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4.制定学习目标与规划,将课程学习与初级会计师资格考试联系起来,通过资格考试不断提高知识层次。 5.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上市公司案例的分析与应用,提高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五、教材及参考资料 (一)推荐使用教材 本课程使用的主教材是由程培先教授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会计学》。该教材以“初识基本财务报表、再现报表编制过程”为脉络安排篇章结构。前两章总论、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目的在于引领学生初识会计及其工作成果;设置账户、借贷记账法及其应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财务报告、账务处理程序等8章内容围绕会计核算方法展开,用来阐述财务报表编制过程;最后一章从宏观角度介绍会计工作组织的基本要求、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会计法规体系等。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与应用,本书每一章的篇首设有学习目标、引导案例,章中穿插知识链接、思考、二维码等栏目,章后附有思考与练习。

课程教案基础会计授课教案

第一章总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会计学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和最重要的概念,使学生对会计学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增强学生对会计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本章教学中,要求学生在以听讲为主、接受会计知识的同时,理解和记忆一些基本概念。 (二)教学内容 本章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现代会计的客观环境、会计的含义、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分类、会计的目标、会计的对象和要素、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本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会计的含义、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对象和要素。 第一节会计及其职能 一、现代会计的客观环境 现代会计的客观环境是指对会计发展产生各种直接和间接影响的客观条件和状况,它可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个方面。 (一)外部环境 1.社会经济制度 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3.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4.社会文化背景 (二)内部环境 1.经济组织的整体管理水平 2.单位领导对会计管理的重视程度 3.会计人员的素质 4.单位会计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 二、会计的职能 (一)会计的含义 会计与社会生产经营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计量经济过程中占用的财产物资及劳动耗费,通过价值量的变化来描述经济过程,评价经济上的得失,并且发展成为一种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核算与监督的、以价值管理为主要特征的经济管理活动。可以看出: 1、会计从本质上看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的最本质特点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标准; 3、会计工作的对象是企业等的经济活动; 4、会计的主要职能是收集、加工和利用经济信息,并对会计对象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亦即核算和监督); 5、会计要采用专门的方法对其工作对象进行核算和监督; 6、会计的目标是促使人们比较得失、权衡利弊、讲求经济效益。 会计是指通过专门的方法收集、加工和利用以一定的货币单位作为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