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考研笔记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考研笔记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考研笔记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考研笔记

第七章社会阶级与社会阶层

一、社会分化

二、马克思的阶级理论

三、当代社会中的阶级划分

1.新中间阶级:19世纪后期特别是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经济和社会中作用的提高,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也发生了重要变化,突出特征是管理阶层的出现,他们又被成为“新中间阶级”。

2.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莱特对生产资料的占有置于阶级划分的首要地位,将资格认定性技能作为次于生产资料占有和组织资产能力的从属地位。

四、等级,身份与种姓

1.等级制度: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将阶级差别用居民等级划分而固定下来的制度。

2.身份制度:

(1).指在一定的情境中对角色所做的区别,即人们在角色关系网络中所处的地位,

是社会互动使用的概念。

(2).指人们对社会结构中某一位置的评价,是关于社会声望和社会名誉的评价。

3.种姓制度:是一些国家采取的封闭型的社会分层制度,在这些国家,一个人在社会

层次中的地位是先赋的,且这种地位终身不变。

第二节社会分层

一、社会阶层的含义与特点

1.社会学定义: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原因而形成的,在社会的层次结构中处

于不同地位的社会群体称为社会阶层。

2.讨论社会阶层问题时的两种观点:

(1).它是对社会群体的等级层次的反映,是一种不平等关系;

(2).在一定条件下,它反映了剥削和压迫的关系。

3.特征:社会阶层的划分具有多元特征,即社会阶层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方面

的不平等。

4.研究意义:

(1).是阶级分析的深化

(2).是阶级分析的必要补充

(3).在非阶级社会中,阶级分析是认识社会结构的基本视角

二、社会分层的理论与标准

1.定义:根据某种标准将社会成员分属为相应社会阶层的过程,指社会成员因各种原

因而进入社会各阶层的客观过程。

2.理论:

(1).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三位一体分层理论)

<1>社会阶层划分有三重标准:财富——经济标准;权利——政治标准;声望

——社会标准

<2>财富是指社会成员在经济市场中的生活机会。具有较多财富和经济能力的

人在市场处于更有利地位。(注意:财富不等于经济收入,通过继承得到

的财富同样能够证明自己的经济地位)

<3>权利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行动者即使在遇到反对时也能实现自己的意志

的可能性。他认为取决于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和科层组织的管理职

位有关。

<4>声望是个人在其所处社会环境中所得到的声誉和尊敬。认为声望是根据消

费原则来划定的,以特定的生活方式为特征。

<5>韦伯认为社会分层的标准有时是相互联系,有时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但是

这三个标准又相互独立,每一个都可以单独作为社会分层的标准,独立性

意味着不是在任何情况下三者都同等重要。

(2).其他分层理论

<1>索罗金的多元分层理论

<2>伦斯基的分层理论

3.社会分层的方法

(1).客观法:

<1>定义:用可以直接测量的客观标准,如收入、受教育程度等对人们进

行层次划分的方法。

<2>优点:客观,较少受到人们价值观影响

(2).主观法(主观评分法):

<1>定义:由人们根据某种标准,对自己的情况进行分类,指出自己所属阶层

的方法。

<2>目的:测量人们的阶级归属意识

(3).声望法

<1>定义:由熟悉社区的人按照事先规定的分层标准,对本社区成员进行阶层

分类的方法。

<2>优点:可以对社区成员的声望进行排列;

可以了解各种因素对声誉的影响,并发现公认的声望分层标准

4.社会分层标准:为了全面反映社会分层状况,综合性的社会分层标准会比单个标准

更有效。常用社会经济地位指标

5.职业分层

(1)指通过人们对某种职业所对应的经济收入、权力地位和社会声望进行评价,

从而对多种职业进行排序的社会分层方法。社会学家使用较多。

(2)研究结果:在各国,那些具有较高技术水平、教育水平以及在社会中具有

较高权利地位的职业都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从事体力劳动、技术水平较

低、又缺乏权利的职业的社会地位评价都较低。

6.地位一致与地位相悖

(1).地位一致

<1>定义:一些社会群体或职业在不同的分层体系中的位置排序顺序大体

一致。

<2>反映:各种社会资源在不同社会群体中的分配相对集中的情况,但高

度的地位一致蕴含着社会冲突。

(2).地位相悖

<1>定义:一些社会群体或职业在不同的分层体系中的位置排列完全相反。

<2>反映:各种社会资源在不同社会群体中分配较为分散的状况,反映着

社会结构多元化。

三、社会分层的功能

1.功能论

(1).代表人物:帕森斯、戴维斯

(2).观点:社会分层是客观存在的,在维持社会方面具有某种有益的功能。

(3).缺陷:难以对某些先赋地位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4).反功能:不能向人们提供平等地获得扮演重要社会角色的机会,抑制了人

们发挥其才能

2.冲突论

(1).代表人物:马克思、达伦多夫

(2).观点:社会分层制度是由有权势者的利益促成的,它是利益集团的价值标准的

表现,这种分层实际上包含着不平等,并且妨碍了社会最理想地发挥其功能。

3.关于社会分层与社会平等问题

(1).社会分层机制:建立在先赋地位之上的社会分层制度是不合理的,现代社会需

要自治性的社会分层制度。做到这一点需要机会平等的机制。

(2).社会分层中的不平等程度:社会分层以不平等为基础,过分的不平等会带来社

会冲突。理想化的解释是在社会分层中保持是适度的不平等。即社会认可的不

平等,它首先建立在机会平等的获得地位的基础之上,另外,社会有一种平衡

过分不平等的制约和补偿机制。

(3).现代社会的理想结构模型:尽量缩小下层社会的规模同时扩大中、上层规模。

这种社会结构中阶层之间在经济、权利方面的差距较小,内在冲突较小,社会

结构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之中。

第三节社会流动

一、社会流动的含义与类型

1.含义:人们在社会结构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

2.判断某种变动是否是社会流动标准:当事人在社会结构中获取或占有他所期望的资

源的机会是否发生了变化。(社会流动中更关注职位、职业的变化,因为是人们主

要的社会地位的代表)

3.类型

(1).按社会流动方向

<1>垂直流动(纵向流动)

定义:指人们在同一社会分层结构中的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地位的变动。

分类:向上流动、向下流动。

基本假设:处于较高阶层的人有比较多的获取自己所期望的资源的机会。

<2>水平流动(横向流动)

定义:指人们在同一社会阶层内部社会地位的变动。

对当事人获取或占有经济资源、权利、声望的机会没有影响或没有明确影

响。

(2).按流动主体特征

<1>群体流动

定义:是较大规模的社会流动,可能是无组织的,也可能是有组织的,可

能是向上的,可能是向下的。

关注重点:流动规模可能对社会结构发生影响。

<2>个人流动:是个体的流动,反映了一个人在社会阶层结构中地位的变化。

(3).按流动的参照基点

<1>代际流动:子代相对于父辈而言社会阶层地位的变动。

<2>一生流动

二、社会流动的模式

1.社会流动模式

(1).开放式流动:社会成员在各阶层,枝叶间流动不受限制性限制的流动模式。

(2).封闭式流动:社会成员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流动的社会流动模式。

(3).混合式流动:在一个社会中既有开放式流动,又有封闭式流动。成员可以在一

定范围内,甚至是一些社会阶层之间进行流动,但是他们不能进入另一个封闭

的领域。

2.精英的流动

(1).精英:具有特殊才能、在某一方面或某一活动领域具有杰出才能的成员。

(2).帕累托的精英循环理论:

<1>精英这一概念与道德或名誉无关,它只是指在一定活动圈子中“具有最高

才能指数的人”。

<2>对精英的分类:在政府中直接或间接发挥相当作用的人所组成的统治者精

英、由其他人组成的非统治精英。

<3>精英循环原因:社会的变化和精英能力的丧失、精英地位与能力已不平衡

<4>精英循环:非上层阶层的某些人转变为精英人物而替代老精英

<5>精英循环受阻原因:统治精英或非统治精英拒绝来自公众的更具才华的成

分的输入

<6>精英循环受阻结果:社会秩序衰败、国家和社会失衡、并导致社会堕落;

新的精英用暴力推翻过时的、无能的统治者精英。

3.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

(1).社会结构性质

(2).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程度

(3).教育的普及与发展

(4).家庭背景

(5).社会网络资源

三、我国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1.我国传统社会分层与流动

(1).分层比较简单,社会流动的规模较小,也不剧烈

(2).中国社会结构呈现明显的稳定性,甚至成为一种“超稳定结构”,社会分化,

社会流动都不显著

2.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社会分层状况

(1).改革之前我国的社会分层状况

(2).改革以来我国的社会分层

<1>社会分层结构变复杂化

<2>表现:

原来的以政治为标准的社会分层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同时在较大范围

内经济分层变得越来越重要;

受上述因素影响,原来的阶层内部发生了剧烈分化

社会上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如私营企业主阶层、失业者阶层等

(3).改革以来我国的社会流动

<1>城乡之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所释放的剩余劳动力大量进入城镇,取得了

获取更好的经济成就的机会。

<2>在城市内部,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们的价值观念的变化,大

大促进着城市劳动者的职业流动。

<3>在农村,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变化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经济收入及

其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地区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差距使农村的分化加剧。

3.我国的精英流动

(1).精英循环: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其精英是非连续的,即现在的精英

并不是原来的精英。

(2).精英再生产理论: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过程中其精英是连续的,即同一批人又

一种精英向另一种精英转化。具体指政治精英转变为经济精英。暗含的假设是

在改革过程中政治精英所拥有的政治资本变为了经济资本。

第八章社区

第一节社区概述

一、社区的概念与构成

1.1887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

2.定义:是一种成员之间唇齿相依、感情深厚、关系协调、靠习惯和共同的价值来维

系的社会组织形式,是一个共同体。

结合中国的情况,可以认为社区是聚集在一定地域内的、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共

同体。

3.构成:

(1).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人群

(2).一定的地域界限

(3).共同的社会生活

(4).社区文化

(5).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二、社区的类型

1.按功能:经济型社区、行政型社区、文化型社区、宗教型社区

2.按规模:巨型社区、中型社区、微型社区(按照人口和地域两个特征)

3.按形成方式:自然社区、人为规定的社区

4.按综合标准:农村社区、城市社区

5.虚拟社区:

(1).定义:由网民在网络空间进行交往而形成的具有某种身份认同和互动功能的共

同体。

(2).特性:

<1>以计算机、移动电话等高科技通讯技术为媒介

<2>由具有共同兴趣的人们组成

<3>成员身份相对固定,相互之间能够感觉到其他成员的存在

<4>互动具有群聚性

三、社区研究

1.定义:也叫社区分析,是在一定时空坐落中描述该社区居民赖以生活的基础和社会

结构,并发现其内在逻辑或规律的研究工作。

2.芝加哥学派的社区研究

(1).芝加哥学派繁荣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培养

出来的学者组成的,注重经验研究,倡导并从事社区研究而形成的学术派别。

代表人物,帕克。

(2).特点:把社会作为实验室,深入实际去观察社会,并对此作出解释。

(3).观点:把社区视为社会活动的空间单位,研究社区居民及其活动的区位分布,

通过区位关系来反映、透视社会关系

3.我国的社区研究

(1).历程:

<1>20世纪30年代以吴文藻为首的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师生发起的

<2>40年代我国的社区研究有较大发展

<3>20世纪70年代末社会学恢复重建之后,我国的社区研究重新开始

<4>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市社区的研究也得到明显发展,并在一定程度

上推动着城市社区建设的实践

(2).角度:

<1>人文区位学角度

<2>文化人类学角度

<3>社区系统理论研究角度

第二节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

一、农村社区

1.定义:也称乡村社区,指的是主要以农业活动为基础聚集起来的人们生活的共同体。

2.组成方式:以村落为单位的家族聚居方式。(从区位结构角度来看)

3.生活基础:耕种土地,或者以其他方式直接利用土地而获取的生活资料。

4.形成方式:

(1).自然起源

(2).社会组合

(3).农村建设

5.生活特征:

(1).自给性强

(2).简朴

(3).比较保守

(4).同质性高

(5).生活节奏自然化

6.中国农村社区的社会结构

(1).农村的社会关系结构:血缘关系是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关系

(2).农村社区的政治结构:社区政治,即以社区事务为主体的政治

(3).农村社区的职业结构:传统的男耕女织式自然分工,20C70年代后不断发展

7.农村社区的变迁

(1).特征:由经济活动的变化导入,但是政治因素、局势动荡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2).表现:

<1>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非农化现象十分明显。

<2>在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的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出城

镇化特征。

<3>国家政治对农村社区生活的影响变小,城市文化和现代文明对农村年轻一

代产生了巨大影响,从而对农村社区原有的价值体系代来挑战。

二、城市社区

1.定义:指在一定范围之内、大多数从事工商业或其他非农产业的、一定规模的人口

组成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2.特征:

(1).人口规模大、密度高

(2).城市居民异质性高

(3).人际交往中的感情色彩淡薄

(4).城市居民生活的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有较明显区分

3.类型:

(1).按照城市在更大区域乃至全国范围内所发挥的功能:政治城市、工业城市、商

业城市、旅游城市等

(2).按照规模: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城镇

4.城市的区位结构

(1).定义:指人们的不同类型的活动空间在城市中的分布方式。

(2).我国:城市中心是行政管理区,往外是商业区和居民住宅区,再往外是工业区。

5.城市社区建设

(1).定义:社区建设指政府、社会机构和社区居民强化社区要素、发展社区组织、

增强社区活力、提高社区居民生活的过程。

(2).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社区建设以人为本,使社区更适宜人们的生活,更具有

生活共同体的特征。

三、城乡关系

1.历史演变

(1).城乡对立

(2).城乡差别

(3).城乡融合

2.我国的城乡关系

(1).封建社会——对立

(2).计划经济背景下——改变对立,但差距巨大

<1>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业生产率低,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落后面貌

<2>20世纪50年代初国家实行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计划,农村支援城市建设

<3>政府在城市实行高就业、高福利、高补贴的就业保障政策,保障城市居民

生活,而农村居民则没有收到优惠

<4>国家实行户籍制度,限制农民向城市流动

3.我国的城乡二元体制

(1).定义:二元结构是指在一个国家、地区或实体内,同时存在两个有重大差别的

部分,而且两者又相互隔离、难以沟通的现象。

(2).城乡二元结构:指城市和农村在经济类型和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享受的社会福利待遇、受教育机会、在政治和社会权利方面存在重大差别的现

象。

第三节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含义与动力

1.定义: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

2.作用:衡量某一国家或区域程度化程度的指标是城市化水平,它是指该区域内城市

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比重越大,城市化水平越高。

3.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城市人口机械增长。

4.城市化动力:

(1).工业化

(2).社会管理机构的膨胀及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3).城乡差别

(4).城市的中心作用

二、城市化的进程

1.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1).城市化发展进程:在工业化的推动下。整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获得快速

发展。

(2).郊区化和逆城市化

郊区化:人口从城市中心区迁移到郊区的现象。

逆城市化:城市人口迁往农村居住和农村地区人口增加的现象。

2.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1).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较低,二战以后,逐渐加快进程。

(2).特点:

<1>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各国发展不平衡

<2>大城市迅速增加

<3>城市化发展不平衡

三、我国的城市化

1.历史进程

(1).封建社会的城市带有明显的政治性和军事性

(2).建国后,城市化缓慢发展

(3).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2.特点:

(1).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化滞后

(2).城市发展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大

(3).城市化发展不平衡

3.户籍制度与我国的城市化

(1).定义:户籍制度指以户口登记为基础,对人口进行管理的制度。

(2).影响:多年来以户籍制度为主的一系列政策在巩固和扩大城乡之间、工人与农

民之间的差别。

(3).户籍制度松动与城市化发展

随着城市化中市场化改革的深入,由户籍制度给城市人口带来的特权逐渐消失。

4.当前我国的城市化战略

(1).我国的城市发展方针: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

(2).农村城市化策略:在我国,完全取消农民是不现实的,需要赋予农村城市化更

丰富的含义。农村城市化不但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变为城市居民,而且包括

农村居民过上城市式的生活。

第九章社会制度

第一节社会制度的含义与类型

一、含义

1.使用层次:社会经济形态层次、社会生活领域层次、具体的社会活动层次。分别对

应宏观的、中观的、微观的社会制度。

2.宏观社会制度:一个国家在某一条件下实行的根本的经济和政治制度。

3.中观社会制度:人类在某一生活领域发挥作用的制度。

4.微观社会制度:是具体指导人们活动的规则,是组织中的一些具体规定。

5.本质:社会制度是稳定地、指导人们行动的规范体系。

6.定义:社会制度是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指导人们社会生活的、稳定的

规范体系。

7.起源:

(1).自然起源论:作为行为规范的制度或被政府使用的规范,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

生活中形成的,是在长期的生活中选择、积累的结果。

(2).人为设计论:社会制度是人们为了有效地共同生活、实现目标而有意设计出来

的。

二、特征

1.普遍性

2.特殊性

3.相对稳定性

三、类型

1.本源的社会制度

(1).定义:在人类社会初期就形成、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基本作用的制度。

(2).特点:

<1>它们是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较早出现的,这些制度使人类生活成为社会生

<2>这些社会制度在人类的共同生活中发挥着基本作用

<3>这些社会制度可能会衍生出新的社会制度

2.派生的社会制度

(1).定义:在本源社会制度基础上分化、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社会制度,是某一特定

领域的制度。

(2).类型:政治制度、教育制度、宗教制度

3.正式制度:人们有意识地创造的、正式的、由成文的相关规定构成的规范体系,它

们在组织和社会活动中具有明确的合法性,并靠组织的正式结构来实施。

4.非正式制度:指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不成文的、指导人们行为的道

德观念、伦理规范、风俗习惯等。

第二节社会制度的构成与功能

一、构成要素

1.价值系统

(1).定义:社会制度存在的意义系统,即某一社会制度存在的理由和价值。

(2).方式:明文宣示和系统地被阐释、人们在共同生活中通过语言的诉说来表达

2.规则体系

定义:行为规范是一定社会中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中选择、积累起来的经验、是人们在共同生活中认为是合理的、合适的东西。

3.组织系统:实施社会制度的社会成员、群体和组织机构。

4.设施系统:是社会制度得以运行的物质手段,包括实用的物质设备和象征性器物。

二、体系

1.社会制度是有层级的,同一社会的不同制度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他们之间的横向和

纵向联系构成社会制度体系。

2.同一层级的不同制度之间是相互联系、互相依存的。

3.一个社会的社会制度是由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社会制度构成的体系,即社会制度

体系。

三、功能

1.功能分类:

(1).正功能

(2).负功能

(3).显功能

(4).潜功能

2.社会制度功能:

正功能

(1).满足人的需要

(2).导向功能

(3).整合与控制功能

(4).文化传递功能

负功能

(1).制度压抑个性

(2).阻碍社会变迁

第三节制度化与制度变迁

一、制度化

1.定义:人们活动方式模式化、定型化过程。

2.制度化机制:自然起源制度、人为设计制度

3.制度建设途径:

(1).组织成员社会化,即组织通过对其成员进行社会化是其认同这些制度,并使制

度得以实施。

(2).权威机关强制性地推行某些规则,并对不遵从者进行惩罚

二、制度变迁

1.制度变迁是社会运行常态

(1).形式:

<1>渐进变迁

<2>剧烈变迁

<3>局部变迁

<4>整体变迁

(2).变迁原因:原有的社会制度已不能满足人的需要,或者不能像人们希望那样发

挥积极功能。

<1>人们需要发生变化

<2>人们生存环境发生变化

<3>社会结构和社会利益结构发生变化

2.制度的生命周期

(1).定义:一种社会制度从其产生、不断完善到成熟、再到衰落、直至消亡的过程。

(2).过程:制度因不完备而有限地发挥功能→制度因成熟充分发挥功能→制度因落

后于人们需要的变化而不能有效地发挥积极功能→制度因过时而完全不能有

效发挥积极功能

(3).阶段分类:

<1>形成阶段

制度形成标志:新制度在相应领域的功能范围扩大,制度的规则体系逐渐

完善,人们对新制度的参与和认可增强。

<2>成熟阶段

表现:制度规则体系已经建立,组织体系已经配套,基本能够满足人们的

需要,制度使用者对它基本上是积极评价。

<3>形式化阶段

实际上,制度的形式化就是其功能的衰退,是一种制度达到巅峰状态之后

走向老化的表现。

<4>消亡阶段

特征:

制度存在的价值已相当模糊,不能反映社会需求

制度规范已基本上失去约束力,行为与制度规范严重脱节,结构内部

出现严重混乱

制度化的活动流于形式并且人们普遍反感

(4).实际功能状态与理想功能状态有差距的两种情况

<1>功能不足:因制度不健全而不能充分发挥功能。

<2>功能失调:因为制度结构混乱而不能充分发挥功能,是一个制度出现严重

问题时的表现。

三、我国的体制改革

1.内容:改革的中心任务是将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运

行上将以政治运动为中心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社会组织和管理方面建立

“小政府大社会”格局。

2.特点:渐进式改革

(1).某一领域改革的进程采取了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的策略。

(2).改革领域选择上,首先是经济体制改革,而后才是其他领域包括政治体制改革。

3.体制改革中的制度依赖

制度一旦被人们选中实施就有一种惯性,在制度发生变迁时由于很多人熟悉原来的

制度,所以在新制度选择方面也必然会受到原制度的影响。

4.体制改革中行动者参与的一些问题

(1).政府的角色

<1>政府作为利益群体参与改革和新制度的建设过程,由于各部门有自己的利

益,从而会出现因追求部门利益而损害改革整体利益的现象。

<2>“寻租行为”:政府部门凭借自己所掌握的垄断性资源获取好处的现象也

时有发生,使个别政府部门获得利益,反过来却加大了制度运行成本,包

括资源浪费和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

(2).不同层次政府之间的关系:突出问题是上级制定的制度规则是否能得到下级政

府的认可和执行

(3).非正式制度的影响

第十章社会问题

第一节社会问题概述

一、什么是社会问题

1.社会问题研究在社会学学科中的地位

(1).社会问题是社会学重要研究对象,是社会学传统,是由社会学经世致用的学科

性质决定

(2).社会学关注社会问题与它综合性学科特点有关。

2.定义:指社会中发生的被多数人认为是不合需要或不能容忍的事件或情况,而需要

运用社会群体的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二、社会问题一般特征

1.破坏性

2.普遍性

3.复杂性

4.时空特征

三、社会问题认定

1.社会问题的广度:社会问题影响的范围

2.社会问题的烈度:社会问题的强度

3.不同观点:

(1).客观主义观点:社会问题是一种与人们希望相反的客观现象,它真实地影响着

人们的生活,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

(2).心理认知论观点:某一件时间和现象只有被人们感觉到、认识到,才会被界定

为社会问题,并被当成社会问题来对待。

4.现实情况,社会问题认定是个复杂过程:敏感群体及有识之士呼吁、社会舆论关注、

公众普遍接受、社会上的权利集团给予重视

四、看待社会问题角度

1.社会病理学

2.价值冲突论

3.偏差行为论

4.标签论

5.批判取向的社会问题观

6.社会建构理论对社会问题的看法

7.社会解组论

第二节人口问题

一、人口问题的实质

1.人口问题是世界性的问题

2.生产与消费关系是人口问题中的基本问题

3.表现: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失调

二、人口理论

1.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两个公理

两个级数

两个印制

2.索维适度人口论:以最满意的方式达到某项特定目标的入口。是一种理想状态。

3.诺特斯坦人口过度理论:近代欧洲的现代化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疾病得以

控制,人们对个人福利的追求会使人们逐渐自愿接受节制生育观念,这样出生率下

降,完成人口类型的过渡

三、中国人口问题

1.特点:

(1).数量大,人口区域分布差异大,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高,西部地区人口密度

(2).城镇地区人口比重小,农村人口比例较大

(3).人口性别比为106.74,但少儿性别较高

(4).我国人口仍处于增长的过程中,劳动力供应充分,且基本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2.问题:

(1).人口规模过大抑制了社会发展

(2).年轻人口比重高、规模大、给就业带来巨大压力

(3).人口总体质量不高,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的要求

(4).未富先老带来严重挑战

3.成因:

(1).历史及文化原因

(2).政治方面的原因

(3).人口惯性

四、解决我国人口问题途径

1.控制人口数量

2.提高人口素质

3.大力发展经济

第三节劳动就业问题

一、劳动就业的概念与类型

1.定义:指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从事某种劳动或工作,取得劳动报酬或经

营收入,以维持生活的活动。

2.类型:就业、灵活就业、充分就业、非充分就业

3.意义:

对社会来说

(1).创造财富,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

(2).为社会发展创造条件

(3).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对个人来说

(1).获得正当收入的手段,以及供养人生存的物质基础

(2).劳动者自身社会地位的肯定过程

二、失业及其原因

1.定义: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希望,但找不到劳动或工作岗位,无法实现自己拥有的劳

动力的价值,而使劳动力资源处于闲置状态的现象。

2.表现形式:

(1).属于劳动年龄的人因种种原因而失去原来职业岗位,处于带雇状态。

(2).新成长起来的劳动力未能实现就业的现象。

(3).劳动力虽然在职,但不能发挥其劳动能力,处于无事可做的状态。

3.类型:

(1).正常性失业

(2).结构性失业

(3).技术性失业

(4).季节性失业

4.失业原因:

(1).个体原因

(2).社会因素

(3).经济原因

几乎任何失业都是一个经济和社会现象,都是由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

5.影响:

(1).使当事人限制了对生活资料的获取,可能会影响他们及家庭成员的正常生活和

发展

(2).使当事人失去了就业机会

(3).限制了当事人对更广泛社会生活的参与

(4).对当事人的经济地位产生不利影响

(5).较大规模的失业会影响社会秩序

三、我国的劳动就业问题

1.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就业问题

(1).劳动积极性

(2).劳动生产率

2.当前我国劳动就业问题

(1).制度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实施了以促进就业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中

心。

(2).影响因素:

<1>巨大的劳动力资源供给

<2>劳动就业制度的市场化改革

<3>产业结构调整

<4>经济全球化

(3).问题:

<1>劳动就业压力巨大

<2>劳动就业制度改革使隐形失业显性化,带来下岗和失业问题

<3>产业结构调整给就业带来巨大压力

<4>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巨大压力

<5>劳动者合法权益受不到保护

(4).解决途径:

<1>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2>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3>发展服务业,开辟新的就业领域

<4>加强法规和制度建设

第四节贫困问题

一、贫困的界定及类型

1.界定:恩格尔系数越大,即家庭用于食品的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占的比例越大,越

贫困。

2.类型:

(1).绝对贫困:收入不足以维持人的最基本生存需要的状态

(2).相对贫困:与某一生活标准比较而呈现的贫困状态

(3).个案贫困:指个人和家庭处于贫困状态,是相对于周围的个人,家庭的贫困。

(4).群体贫困:在一定范围内某一类社会单位普遍处于贫困的状态。

(5).结构性贫困:由于社会结构,分配制度不平等而造成的相当数量社会成员的贫

困现象。

二、关于贫困理论

1.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

贫困—投资不足—低产出—低收入(贫困)

消费的角度:人民低收入(贫困)—消费不足—不能刺激生产—产量和生产率低—

低收入分配(贫困)

2.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个人和社会为了获得收益而在劳动力的教育培训等方面所做的各种投入(舒尔茨),他认为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对贫困者的人力资本的投资

3.社会不平等理论

贫困是各个群体在利益分配中争夺的结果。

4.贫困文化理论

在社会中,穷人因为贫困而在居住方面有独特性,并形成独特的生活方式,促进了

穷人间的集体互动,从而形成一种贫困亚文化。

5.功能主义贫困观

贫困是社会分层的必然结果,在社会运行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三、我国的贫困问题

1.我国农村反贫困问题仍然面临着的挑战:农民收入增加缓慢、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发

展与东部地区距离拉大。

2.城市反贫困措施:

(1).扩大就业

(2).实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十章社会控制

第一节社会控制的含义与功能

一、社会制度的含义

1.定义:运用社会力量对人们的行动实行制约和限制,使之与既定的社会规范保持一

致的社会过程。是建立在既定社会规范之上,只要表现为外在力量的施加,但并不

排除个人约束力的发挥。

2.用法:从对破坏社会秩序行为的整治上着眼;从社会系统管理的角度分析问题。

3.必要性:由人的生物性与社会性的二重属性、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的矛盾决定。

二、社会控制类型

1.根据控制方式:

(1).统治:建立在外在强制力量的基础上的控制方式。

(2).制约: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的、由于人们认同某种规范而产生的、约束人们行

为的社会控制方式。

2.根据规范形态不同:

(1).正式控制:也称为形式化的社会控制,主要是用法律、条例、规章等比较成型、

比较正规的规范来约束人们的控制方式。

(2).非正式控制:指使用不那么成型的规范来约束人们的控制方式。

3.根据控制力的直接来源

(1).外在控制:利用外在的社会环境对个人行为产生了约束和压力,使其不敢违反

社会规范。具有强制性。

(2).内在控制:控制力量来自行动者本身,指社会成员接受和内化了他生活其中的

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规范,自觉实践角色规范。

4.根据控制性质:

(1).积极的社会控制:建立在个人顺从动机之上,以倡导、鼓励为特征的、防止违

规行为发生的控制方式。

(2).消极的社会控制:运用惩罚手段来制裁某些违规行为的控制。

三、社会控制功能

正功能

1.维持社会秩序

2.维持正常生活

3.促进社会发展

反功能

1.不合理的社会控制不能维护多数人的利益

2.僵硬而有力的社会控制不利于人们对合理目标的追求

四、社会控制与个人自由

1.社会控制与个人自由的平衡

2.关于适度的社会控制

3.社会控制的价值标准

第二节社会控制方式

一、习俗、道德和宗教

1.习俗

(1).含义: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共同遵循的风俗和习惯

(2).特征:地域性

(3).控制作用表现:对人们行为的指导和约束

好的习俗有利于人们之间关系的维持,社会控制作用是积极的

陈规陋习维护旧的社会秩序,社会控制作用是消极的

2.道德的社会控制作用

(1).定义:也称道德规范,以善恶评价为中心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对人的思想和

行为的是非、善恶、正义和非正义、正当与非正当进行评价的标准。

(2).分类:

<1>根据活动领域大小:家庭道德、社区道德、社会道德等

<2>根据活动领域性质:经济领域的道德、政治领域的道德、职业道德

<3>根据人们活动涉及的对象:私德、公德

(3).表现形态

<1>由理论家或统治阶级提倡并上升为理论的规范

<2>在世俗生活中得到广泛认同并遵循的习俗性规范

(4).特征:阶级性、集团性

(5).我国道德建设问题

<1>在社会生活中私德比较发达,但公德发育不足。

<2>改革开放以来,以农业社会为基础的道德体系与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道德

体系在一些层面上存在某种程度的冲突。

3.宗教及其社会控制作用

(1).定义:是一种与神圣物相联系的信仰和规范体系,

(2).主要表现:教规、宗教仪式

(3).手段:教育、制裁

二、政权、法律和纪律

1.政权:建立在某种合法性之上的、统治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权利,是国家一切权利

的基础。是一种强有力的社会控制手段。

2.法律: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由国家政权保证并强制执行的行为规则。

3.纪律: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为其成员规定的薪给准则,是用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成

员,促使其承担一定的责任与义务。

三、社会舆论与群体意识

1.社会舆论

(1).定义:社会上众人关于某一事件或现象的议论和意见,包含了对这一事件或现

象的是非曲直评价。

(2).分类:民间舆论、权力者制造的舆论

(3).特点:

<1>由现实问题引起

<2>集体互动的产物

<3>靠大众传播形成

(4).社会控制作用

<1>对人们的言行具有一定约束作用。

<2>当社会舆论代表正义,它有积极的社会作用。

<3>当社会舆论不能反映社会进步要求,它的控制作用就是消极的。

2.群体意识

(1).定义:是通过成员之间的互动和社会化形成的

(2).群体意识是群体成员团结的基础,对成员的行为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

第三节越轨行为及其控制

一、越轨行为及其类型

1.定义:是个人或群体违反其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的行为。

2.越轨行为判断因素

(1).文化类型

(2).群体价值

(3).权力结构

3.类型:

(1).不同程度的越轨行为

(2).个人越轨与群体越轨

(3).正向越轨与负向越轨

二、对越轨行为发生原因解释

1.生物学、心理学解释

2.社会学解释

(1).失范理论

(2).手段—目标论

3.亚文化群体论

4.标签论

三、当前我国社会中的越轨行为及其控制

1.越轨行为的问题

(1).群体性越轨

(2).有权者越轨

2.越轨行为的控制

(1).周密地推进改革,减少社会解组现象,制定社会政策,减轻对弱势群体的伤害

(2).建立社会预警系统

(3).重建社会道德体系

(4).加强法制建设

第十二章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

第一节社会保障

一、社会保障的含义与特征

1.定义:由政府和社会对基本生活有困难的群体给予物质帮助的活动和制度安排。

2.基本意涵:

(1).社会保障是对基本生活条件匮乏者而进行的经济性援助。

(2).社会保障具有社会性。

(3).政府是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

3.特征

(1).针对基本民生

(2).由政府组织实施

(3).福利性

(4).社会性

(5).政治性

4.内容

(1).社会救助:当因个人、社会或自然原因,某些人的基本生活遇到个人难以克服

的困难时,由政府和社会对这些特殊群体给予援助,向他们提供现金或物质帮

助的活动和制度。

(2).社会保险

<1>定义:以劳动者为主要对象,针对其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等生活方面

的风险,政府运用政策手段动用自己和社会的力量,聚集一定的经济资源,

并运用社会互助机制去应对风险,进而保障人们基本生活的制度安排。

<2>特征:预防性、社会性、强制性、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

(3).社会福利服务:由政府和社会服务机构向失依儿童、残疾人、自理能力差的老

年人提供的,带有福利性的服务。

5.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的关系: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发展。

二、社会保障的理念与制度类型

1.社会保障理念

(1).贫困是社会的病态

(2).人道主义

(3).个人与政府共担责任

(4).功利主义

(5).整合与秩序

2.类型

(1).传统型社会保障制度

<1>定义:基本上延续社会保障传统理念和模式的社会保障制度。

<2>特点:选择性、共担责任、较低水平

(2).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

<1>定义:是全民享受社会福利的社会保障制度,也称作普遍的社会福利制度。

<2>特点:普遍性、政府承担主要责任、较高水平

<3>代表:英国、瑞典

(3).国家型社会保障制度

<1>定义:国家对公职人员进行全面保障的制度

<2>代表:苏联、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三版) 章节题库(社会组织)【圣才出品】

第六章社会组织 一、名词解释 1.社会组织 答:社会组织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有特定的含义和构成要素。由于这些要素的排列与组合规则不同,使社会组织的类型也千差万别,形成了现代社会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特点。对社会组织一般有两种理解:①广义的组织,即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②狭义的组织,即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它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社会组织一般由规范、地位、角色和权威四个方面的要素构成。 2.科层制 答:科层制又称理性官僚制或官僚制,由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它是指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方式,这种组织具有细密的分工和复杂的规章制度体系。科层制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典型方式。科层制特征包括:①内部分工明确,且每一成员的工作内容、权力及责任都有明确规定;②分科设层、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③量才录用,组织成员都具备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④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企业的所有者,管理权与所有权分开;⑤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范体系,规定、纪律、并毫无例外地普遍适用;⑥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员关系只是工作关系,公私分明。 3.泰罗制

答:弗里德里克·泰罗在20世纪初创建了科学管理理论体系,他这套体系被人称为“泰罗制”。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的中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重点放在计划、标准化和在作业层改进人的努力方向,以便用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通过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个工人的生产效率,使劳资双方都能获得最大的效益。 二、简答题 1.怎样理解组织的概念及其特点? 答:(1)组织的概念 ①组织的两种理解: a.广义的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初级群体; b.狭义的组织,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它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 ②组织活动是一种整体性和结构性活动,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包括:a.组织的目标结构;b.组织的心理结构;c.组织的技术结构;d.组织的整体活动。 (2)组织的特点 ①人类社会的群体生活发生重要变化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a.新型组织方式对人际交往产生一定影响。在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正式关系,交往需要按照固定的规则和方向进行,具有较强的间接性和片面性的特点。 b.从结构上看,社会组织都有明确的活动目标,并由此与其他社会组织有着明显的界线,组织内部的运行依赖一套正式而稳定的关系结构,用以协调组织多样化活动,实现组织的整合状态。

北大传播学考研历年分数线汇总

北大传播学考研历年分数线汇总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凯程考研老师提供了复试分数线: 一、北大传播学考研各专业复试分数线是多少 2015年北大传播学考研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方向377分、大众传播方向378分、广告学方向361分、媒体经营管理方向352分、编辑出版学方向348分,政治、英语不低于50分,专业课不低于90分。复试形式为面试,面试中使用中英答题。复试成绩占总成绩比例的30%,考研复试面试不用担心,凯程考研有系统的专业课内容培训,日常问题培训,还要进行三次以上的模拟面试,还有对应的复试面试题库,你提前准备好里面的问题答案,确保你能够在面试上游刃有余,很多老师问题都是我们在模拟面试准备过的。 二、北大传播学考研专业课复习建议 很多同学对于传播学考研专业课不清楚怎么复习,在这里凯程老师系统介绍一下如何高效率复习,供同学们参考。 关于专业课是怎么学,在此凯程老师强调一下:理解比记忆更重要,但该记的一定要记住,多看书、期刊、论文,多关心关心本专业发生的时事,学会辨证地分析问题,根据真题,有重点地看书,答题时多角度地分析问题,答案多分段,字迹要整洁清楚,多举些例子,只要时间允许尽量多写一些,要分配好时间,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把所考专业的脉络理清,把核心知识记住,时时复习,多重复,保持思维的敏捷,不要太贪,懂得舍弃,把心放开,考试前夕不要再接触新的东西,浏览浏览以前自己很熟的知识,多看看网上名家对今年的总结,关心一下一年来发生的事件,比较难的地方放在备考的中间阶段看,学会“浏览式”看书。除为数不多的学校外,通常专业课都不会成为我们考研的拦路虎,我们在重视专业课的同时,不用太担心专业课的学习。每天坚持学一点,天天保持学习的状态,最后出来的成绩可能都会让自己大吃一惊的。 1、理解比记忆更重要。记住的东西很容易忘掉,而理解的东西却能内化为自己的。凯程老师教授同学们在平时看专业书的时候除了特别重要的语句(如重要名词解释)外不用刻意地去背书上的表述,记住一句话的“形式”(表述)要比记住这句话的意思多花好几倍的时间,在紧张的考研时期花大把大把的时间去记别人的表述不值得,因此只要记住某个问题有几条几点以及每条每点的大体意思即可。当真正走到考场后你会发现你根本没时间回忆以前记的东西,那时那地脑子想的是什么就得在答题纸上写什么。 2、多看书没错,特别是期刊。首先,对那些报考不指定参考书的学校的同学来说,多看课本和期刊尤其重要。这些学校不指定参考书,它就可能出这一专业的任何一个知识点,而任何一本教科书都不会涵盖所有的知识点,要获知这些知识点,就要靠平时多看书和期刊,凯程老师会在平时讲课的过程中帮助同学们补充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对备考新闻传播类专业的考生来说,期刊就显得不可获缺了。其次,对备考那些指定参考书的学校来说,多看书和期刊也很重要。参考书的作用只是告知考生学习的方向,而不是说明题目的出题范围,已有学校这样明确说。我一同学研究完几所高校的试题后总结说,很多学校出的题都来自他们自己学校出版的书,而指定的参考书上却没有。总之,多看书和期刊没错,一来可以帮助开阔思路,二来显得答案特有深度,角度广而新。 3、重视真题,真题很重要,凯程老师总结了历年考研真题发现,很多情况下真题是这个学校出题的集中点,甚至有可能会成为后几年的题目,真题最好的利用方式就是以真题为中心选择看书的重点,这样能帮助同学们减轻复习的压力,节省复习的时间。

《传播学教程》笔记

第一、二章传播、传播学及其发展历史 一、传播学的概念 1、定义 1)库利(社会学角度) 2)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角度) 3)施拉姆 4)郭庆光(本书观点):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共享说)信息的共享。 (劝服说)突出强调传播是有目的的。 (反映说)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不同反应。 (交流说)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 2、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 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二、传播与信息 1、信息的定义 ①信息科学认为,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②德国哲学家克劳斯指出,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揭示了社会信息的本质。 ③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信息的特点和分类 信息分类: 根据信息系统和作用机制的不同,分为非人类信息和人类信息。 或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社会信息及其传播的特点: 社会信息:指的是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它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三、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正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 1、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系统:指的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传播学把社会传播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即传播系统)中进行,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①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开放性是社会信息系统执行其功能的重要前提。) ②社会信息系统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③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双重偶然性: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指的是传播双方都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人类活动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精神和心理运动规律的制约,使社会信

2019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核心考点复习笔记(经典)

2019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核心考点复习 笔记(经典) 1,导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基础是劳动价值论)(一) ②物质资料生产包括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马政经研究出发点。④ 系,体现了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具体形式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根本任务是揭示经济规律)2,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马克思政经的枢纽)(二)★★: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是通过交换满足他人需要,体现商品的自然属性;具体劳动创造 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体现商品的社会属性。抽象劳动创造 ④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使用价值在交换时进行量比较的基础。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生产者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 ⑤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决定的。 ⑥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形成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3,商品的价值与价值量(二) ①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量。

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数量。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④商品的价值量只能决定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竞争中实现的。 ⑤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量等于倍加的或自乘的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量 4,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二)★ ①商品的价值量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是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数量。 ②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③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取决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 5,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二)★★货币之所以能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是因为金银的天然特性适合充当货币 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它由货币本质决定,又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 1、2是基本职能。 6,货币流通规律(二)★★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复习笔记

《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一)关于传播的定义与传统 1、社会学传统:美—库利——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2、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美—皮尔士——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3、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二)传播的实质与其他定义 1、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2、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3、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一)社会信息科学与传播学 1、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A.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 B.区别: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两个伴随) 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一个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1)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两性) (2)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一宽一大) (二)信息 1、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最广义的信息概念。一切表述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2、社会信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3、社会学视点和信息科学视点结合的传播概念: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1、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一、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独有—多人共有。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第二、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①“传播和社区有共同词根,彼此不可分。”(施拉姆) ②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也可是横向的。 ③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用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其社会角色和地位。 ④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三、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任何传播都是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展开的社会互动。 第四、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否则传而不通,导致误解。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第五、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行为、过程、系统是人们解释传播时的三个常用概念,它们从不同角度概括了传播的另一些重要属性。 3、传播学现状: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和边缘学科,与诸科学联系渗透因而对象和研究领域不甚明确。分科领域(大众传播学、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等)繁荣,基础理论研究却显薄弱。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一)传播学及其类型 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信息系统,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2、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一切事物都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社会传播同样具有系统性。 4、社会传播五种基本类型: A.人内传播——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处理的活动。具有典型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由相互联系、制约的各部分构成,能对个人信息进行处理的有机整体(完整的信息系统 B.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间的信息传递)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结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人们通过信息的授受,保持着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关系 C.群体传播——(主指自然发生的社会群体,如家庭、亲友、社交圈等)是更大的系统,它不仅存在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这些个体系统的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群体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个人实现社会化,在社会化完成之

育明考研:2013年北京大学行政管理考研比较政治经济学笔记

七月一日之前推出全国58所院校行政管理视频和资料,优惠价为1680元-2500元。越早越优惠。。。还赠送最后三套押题卷和公共课阅卷老师一对一的点评指导。 育明教育包揽2008-2013年北京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状元!2008年第一名郭同学398分,2009年第一名冯同学418分,2010年第一名葛同学398分,2011年第一名周同学384分,2012年第一名王同学402分,2013年第一名郭同学402分。育明教育:《比较政治经济学》复习指导笔记 1.国际政治经济学与比较政治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P7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重点在国际层面的政治、经济关系。例如:霸权稳定论(theory of hegemonic stability)比较政治经济学的重点则在国内层面,比较不同国家或者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运作。例如:发展型国家理论(theory of developmental state) 区别与联系: (1)国家间的关系和国家间的比较 (2)国际层面与国内层面的互动 2.比较政治经济学的起源、发展及现状?P9-15.

3.全球化对比较政治经济学的影响?P15. 4.现代国家与经济崛起的微观基础: 国王(武装)、贵族(土地)、商人(贸易)与教士(信仰)的互动 中世纪欧洲政治经济的特点: 政治:政治割据。 经济:封建生产方式。 5.国家自主性。P29 6.现在经济与现代国家的关系?P30-31 这两者的发展是同步的,而且是相辅相成的,根源都是欧洲长期激烈的军事竞争。 首先,现代经济为现代国家在完善机构、制度、推动军事科技变革、满足军队和战争的日益增大的财政需求方面提供了支持。 其次,现代国家应对军事竞争的策略、措施则决定和促进了现代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现代国家军事竞争迫使国家强化国内统治,一个直接的结果就是统一国内市场,而统一的国内市场对现代经济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现代国家主动支持和推动对市场经济这种新的生产方式的尝试。第三,现代国家为现代经济提供了安全保护、财产保护,并且以法规的形式保障私有产权,这就为现代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后,现代国家还促进了现代经济所需要的资本积累。 7.现代国家系统的特点P39,国际市场的特点P43 。 8.英国霸权下的国际经济体系的内容,以及衰落的原因? 英国体系的中心-边缘关系是由两条主线连在一起的。一个是贸易,一个是金融。 英体系的衰落是国际、国内双重因素造成的:P52-53 9.波拉尼“双重运动”与全球化。 10.“嵌入性自由主义”P55。分析美国“特保案”。 11.英美体系的区别?P57 12.“出口导向战略”与“进口替代战略”的涵义与比较,以及存在的问题P60-61,应对措施P68。以汽车产业为例来分析。 A.涵义及比较: 出口导向战略,以贸易为中心,是一个依靠国际市场、以促进出口带动产品升级的发展战略。它是先出口以自己资源禀赋为基础的产品,然后利用外贸带来的资本再开发和出口其他产品。产品升级是出口导向战略的根本。一方面,------,另一方面--------。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三版) 章节题库(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圣才出品】

第十五章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社会调查研究 答:社会调查研究是运用科学的方法,系统、直接地收集有关社会现象的真实情况,并对所得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科学地阐明社会的状况及其变动规律的认识活动。 2.研究假设 答:研究假设是建立在对调查对象初步了解之上的,关于调查对象的特征及有关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推测性判断。 3.操作化 答:在社会调查研究中,狭义的操作化是指命题和概念的操作化,即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之变为经验层的、能够直接测量的概念的过程。广义地,操作化也可以包括研究课题的具体化。 4.信度 答:信度是指可靠性,即当人们采用同样的方法和指标去重复测量同一对象时,所获结果的一致程度。信度高度实际上反映的是测量方法和工具的问题。如果一个指标的含义不清晰那么测量的信度也不会高。

5.个案调查 答:个案调查是选择某一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收集与它有关的所有资料,对之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细致分析的研究方式,一般采用深度访谈、参与观察等方法。 6.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答:参与观察是调查者亲身加入到调查对象所处的社会群体之中“成为”其一员,直接参与该群体的活动,同时又保持着客观态度进行观察,以获得资料的方法。分为研究人员公开身份和不公开身份两种。非参与观察是调查员以旁观者的身份对调查对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7.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 答:结构式观察是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观察计划而进行的观察。非结构式观察则事先对观察范围和程序不作严格规定,而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随机决定的观察方法。 二、简答题 1.分层抽样与整群抽样的具体操作方法是怎样的?二者之间有何异同?什么情况下应选用分层抽样?什么情况下则应选用整群抽样? 答:(1)分层抽样与整群抽样的具体操作方法 ①分层抽样是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元素按某种特征或标志(如性别、年龄、职业或地域等)划分成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最后,将这些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 ②整群抽样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些小的群体,然后由所抽出的若干个小群体内的所有元素构成调查的样本。

新闻传播学考研笔记专题整理——舆论

专题:舆论 舆论: 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物为指向,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具有公开性、公共性、急迫性、广泛性、评价性等许多独特个性。它对国家政权和政府行为起着监督和制约的作用;对公众起着鼓舞或约束作用。是社会控制的有效形式之一。 舆论的本质和特点: (一)本质:舆论作为公众意见(公共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并因此具备许多独有的个性。。 (二)特点: ①公共性。具体体现为舆论指向的公共性和作用目标的公共性。 ②公开性。舆论对社会生活现实直接或间接干预,都是在社会公共领域发挥作用。 ③急迫性。舆论涉及的都是近在眼前而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是舆论的急迫性 ④广泛性,舆论的广泛性是指舆论存在范围的广泛性和影响范围的广泛性 ⑤评价性。它是一种意见,是对事物作出的判断,带有明显的主观倾向。 舆论的功能和主要目的: 一功能 (一)、主要功能: 对涉及公共事务的组织、人员的行为实行监督,进行有效的制约和限制,使之服从、服务于即定的公众共同意志,符合公众共同利益。是社会控制的有力形式之一。其主要表现为:1、对国家政权和政府行为起着监督和制约的作用;2、对公众起着鼓舞或约束作用。是社会控制的有效形式之一 控制作用体现在: 1、体现在: (1)对国家和政府决策过程的监督和制约。表现为监督政策过程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程度;是否符合既定的法律程序和规范。最主要的是监督决策目的的朝向是否在于维护公众的共同利益。 (2)对政策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的监督。表现为实践过程是否遵从国家既定的法律和制度,是否伤害公民正当权益,实践结果是否维护或促进了社会公益。 (3)对决策和执行人物的监督。主要是对国家公务人员行为的限制和约束,促使其在合法的范围内,在维护公众利益前提下制定和执行政策、措施,正当地、规范地形式权力,履行职责。2、体现在: (1)鼓舞公众或成员合乎社会公德的行为,约束、制止损害公德行为的发生。 (2)鼓舞公众或成员符合职业道德的行为,约束和制止公众或成员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二)、社会功能: 以公开表达的集合式的公众意见直接或间接干预社会生活,这是由其"民意表达和民众力量的显示"的本质特性所规定的。 (三)、舆论常常在社会改革和革命中担当思想启蒙、争取群众的作用,为改革和革命赢得人心,获取正确的社会评价铺路,这时它又成为先行者和启蒙者。 二、目的: 使公共事务最大限度地符合公众共同的意志和要求。 舆论的两面性及其衡量标准: 两面性:

【重点】传播学教程笔记(背诵版)

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 1、信息的定义 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在此意义上,一切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一。 2、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3、传播学的定义 4、社会传播的类型 5、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6、双重偶然性 信息系统特有的属性,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其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若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7、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能是否正常。 之间在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方面的隔阂。有无意的误解和有意的曲解之分。 在是必然的。 第二章 1、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 —用手写字。口语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进程,却受到时空限制只能在近距离、小规模的群体中传播; 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 刷媒介在社会变革社会生活和社会经济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人类体外化的声音和影像信息系统,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有了新的飞跃。电子技术推动了电脑诞生。 2、信息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最早提出。

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a.社会经济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b.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c.贸易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 d.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信用。 3、哈特关于媒介系统的分类 A.哈特,根据传播媒介的发展史分类: 手段; 摄影等; —人类传播的媒介手段日趋丰富,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的过程。 4、《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和《第三次浪潮》 D.贝尔。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分为前“工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生产商品的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社会)三大阶段。 A.托夫勒。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两次变革浪潮,从原始社会向农业社会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目前正迎来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第三次浪潮,必然会极大地改变现存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 5、二战后信息社会发展过程 50—80年代中期):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得到高度普及,个人媒介日趋多样化;②高度信息化阶段(80年代末—今):大众传媒进一步发达,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多频道和卫星跨国传播时代;微型电脑普及,成为个人综合信息处理的媒介;以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发展,使不同媒介出现融合的新趋势。 第三章 1、符号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a.表述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 b.传达(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只有转换为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在时空中得到传播和保存); c.思考(即引发思维活动,思考首先要有对象及关于对象的知识,而这些都以符号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 2、象征符的特性 通过传统、学习继承;④可自由创造,与指代对象的关系具有随意性。 3、意义的定义 4、符号意义的分类 ;③指示性和区别性。 5、传播过程中的意义(符号本身之外) 使得不同的受众对同一种符号构成的信息会有不同的理解;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3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十二章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 一、社会保障 1.社会保障的含义与内容 (1)社会保障的含义与特征 ①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根据立法,对因社会和自然原因造成生活来源中断、基本生活发生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帮助,从而保障其基本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活动和制度。 ②社会保障的基本意涵是: a.社会保障是对基本生活困难群体的福利援助; b.社会保障具有社会性; c.政府是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 ③社会保障的特征: a.针对基本民生; b.由政府组织实施; c.福利性; d.社会性; e.政治性。 (2)社会保障的内容 社会保障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服务三部分组成。 ①社会救助 a.社会救助是当因个人、社会或自然原因,某些人的基本生活遇到个人难以克服的困难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时,由政府和社会对这些特殊群体予以援助,向他们提供现金或物质帮助的活动和制度。 b.社会救助的对象是基本生活受到威胁的特别困难的群体。社会救助是对其基本(或最低)生活水平的保障,也是政府对人们生存权的保障。 c.社会保障首先是从社会救助领域开始的,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 ②社会保险 a.社会保险是以劳动者为主要对象,针对其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等生活方面的风险,政府运用政策手段动用自己和社会的力量,聚集一定的经济资源,并运用社会互助机制去应对风险,进而保障人们基本生活的制度安排。 b.社会保险的特点:预防性;强制性;社会性;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 ③社会福利服务 a.社会福利服务是由政府和社会服务机构向失依儿童、残疾人、自理能力差的老年人提供的、带有福利性的服务。 b.社会福利服务对象属于社会中的特殊困难群体和脆弱群体。 c.这种社会福利服务是一种服务保障。 (3)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的关系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是既互相交叉,又有不同的两个概念和范畴。 ①联系:社会福利可以看作是社会保障的发展。 ②区别:a.社会保障一般指的是对基本生活发生困难的群体实施的社会援助,它的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都是有限的。社会福利是由国家立法对政策范围内的所有对象普遍提供、在一定生活水平基础上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制度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b.狭义的社会福利是针对少数特殊困难群体的福利或保障。广义的社会福利指针对所有

【状元学长分享】2017央财行管考研逄锦聚《政治经济学》重点笔记

政治经济学逄锦聚 第四章资本及其循环和周转 (本章每年必有题出现,大题小题都有可能,重点在资本循环和 周转这一块) 一、名词解释 1、资本P69★★ ①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是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不断的在运动中谋求自身增殖的价值。 ②资本是一种运动,不是物体,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③资本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④资本的基本特点:增殖性、运动性、返还性、风险性。 2、无形资产★★★★★(已不是课后题) ①是指市场主体所占有和使用的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特有经济资源,它可以较长期的为该主体提供一定的特殊权利,或有助于该主体取得一定的收益,通常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版权等; ②无形资产的主要特点是: ⑴具有非实物形态; ⑵它的存在使占有者或使用者借以取得单凭有形资产无法获得的收益; ⑶可有偿转让,某些无形资产还可以无限次向多个使用者重复转让使用权; ③无形资产的估价主要依据其潜在的获利能力,随着市场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围绕无形资产开展的经营和竞争显得越发重要, 3、剩余劳动(已不是课后题) ①是指一定时期内劳动者的劳动中超出必要劳动的部分,它会受工作日长短和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影响; ②剩余劳动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 ③在资本所有权和劳动力所有权相分离且劳动力进入市场的情况下,剩余劳动采取了剩余价值的形式。 4、生产成本P72 ①就是为生产商品和实现资本的价值增殖而发生的资本耗费; ②生产成本的范畴对于企业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⑴生产成本构成了企业产品出售价格的最低界限,也是衡量企业盈亏的界限,对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有重要影响; ⑵生产成本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⑶生产成本也影响着企业持续发展的潜力; ⑷此外,生产成本的回收状况,也关系到企业对原有正常生产规模的维持能力; 5、资本积累(重点!)★★★★★ ①在扩大再生产需要增加投资的情况下,把剩余价值即利润转化为资本,使资本规模得以扩大的过程,叫做资本积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②资本积累是资本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剩余价值或利润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 ③资本积累的动因是资本增殖和市场竞争; ④资本积累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利润率、预付资本的大小、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积累率等。 6、资本积聚(06名解,3分) ①资本积累引起了资本积聚。 ②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依靠自身的积累来使实际资本在价值形态和生产要素形态上实现量的扩大。 ③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前提和基础,资本积聚则能通过资本规模的扩大来增强资本积累的能力。 7、资本集中P73★★★★★ ①是指把若干个已有的、规模相对较小的资本合并重组为规模较大的资本; ②资本集中的主要途径有:并购、联合和发行股票、债券等。 ③资本集中的两个杠杆:竞争与信用。 8、风险投资(重点!)P76★★★★★ ①风险资本的运营即风险投资,是资本经营的一种特殊类型。风险投资就是将资本投向蕴含高风险、高收益和高成长可能性的中小型高技术企业或项目,并以一定方式介入该企业或项目的管理和运行,在取得成功后既获得资本的高额增殖又实现资本回收的投资行为。 用于风险投资的资本通常是通过一定机构和方式向社会各类机构和个人筹集,因而风险投资也是融资行为和投资行为的结合。经营风险资本的机构和个人就是风险投资者。 ②与一般的资本经营相比,风险投资的主要特点是: ⑴投资对象是高技术,新兴产业的企业或项目,因而是一种具有创新效益的资本。 ⑵追求未来高额资本收益并主动承担高风险。 ⑶在投资的同时往往也参与管理或提供辅导、咨询等服务,目的是降低投资的风险。 ⑷具有资本主动退出的要求和机制。 9、资本循环P78★★★★★(99年简答10分,02年简答6分)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概述

2 社会学教程 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 社会学产生的标志和条件(三个)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研究的领域 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社会学的学科特点(五个) 社会学的功能★(四个) 第二章社会及其构成 什么是社会★(我国典籍中的社会、西方的社会概念、现代社会概念) 社会本质 社会的特点(多样性、复杂性、变动性) 社会的构成要素★(人、社会关系、社会行动) 文化的含义(广义与狭义) 产品文化 物质文化 工具文化 文化的分类★智能文化 精神文化规范文化 理念文化 文化的特性 文化的结构(文化元素、文化从、文化模式) 文化的功能★(整合、导向、维持秩序、传续) 文化的多样性与相对差异性 文化变迁 第三章人的社会化 人的社会化的含义★ 关于社会化研究的三种角度(个性发展角度、文化发展角度、社会结构角度)人的社会化的必要性(个人角度与社会角度)和可能性(三个方面) 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五个) 社会化机制含义

对于社会化的过程中,社会化的实施者与社会化对象的关系或机制的理解可分为三种:教化论、学习论和互动论。 社会化的机构★(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工作单位、大众传播媒介) 基本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 第四章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含义★ 不同行动主体之间的社会互动(人际互动、群体互动) 社会互动的类型★不同性质的社会互动(合作、竞争、冲突) 一种特殊的社会互动(集体行为) 社会互动的意义(三个) 社会互动理论(社会交往理论、符号互动论★、常人方法学、社会交换论★、人际互动)社会角色的含义 社会角色的特点(普遍性、具体性、复杂性、表现性) 按获得角色的方式划分: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社会角色的类型按角色规范性程度划分:规定角色与开发角色 理想角色与实际角色 角色扮演的含义★ 角色扮演的过程(了解角色期望—角色认同—角色扮演的具体过程) 角色扮演中的问题★(角色混淆、角色紧张、角色冲突、角色失败) 第五章初级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的定义 社会群体的特征(四个) 按群体规模:大群体、小群体 按成员间的亲密程度分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社会群体的分类★按群体内部行为规范的正式群体: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 按群体形成的基本缘由:初级社会群体、次级社会群体 其他分类:内群体和外群体参照群体

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资料-外新史考研复习笔记

新闻传播学考研攻略 第一章新闻传播业的诞生与发展 一、人类早期新闻传播活动 三个阶段 口头传播、——人类传播史上延续最久的时期 语言的产生,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一座里程碑——马拉松 ——口头传播 标记传播 声光传播 图式传播——普列汉诺夫(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 手写传播——官方公报,最早出现在古罗马,公元前59年, 《每日纪闻》:公元前59年的古罗马,凯撒当选执政官后下令创设。后来人们称之为《每日纪闻》。是将每日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纪录,用尖笔书写在罗马议事厅外一块涂有石膏的特质木板上。书写内容多为政府要事,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公元前27年,凯撒的养子屋大维成为罗马最高的主宰者。公元前6年,屋大维恢复《每日纪闻》,从此该手写公报时断时续刊布会议记录、帝国故事、战争消息等,一直到公元330年迁都君士坦丁堡为止。 新闻信,传递、交流信息的公私信件。私人——流行于上层社会 官方,政情、军情 印刷传播——印刷术的发明:毕昇,古登堡 二、近代新闻传播业的诞生 定期报刊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新闻事业的诞生——17世纪 欧洲 德国——世界上最早诞生定期刊物的国家 世界上最早的周报:1609年《通告——报道或新闻报》与《报道》 最早的日报——1660年《莱比锡新闻》

德国最早出现近代报刊的原因 第一,活字印刷术 第二,邮政系统发达 第三,封建政治统治势力薄弱 英国 第一份日报——1702年《每日新闻》 初创期近代新闻事业的特点 第一,报刊从一般出版物中分离 第二,报纸与杂志逐渐区分开来 殖民地国家近代报刊 特点:早期近代报刊多数为殖民者所创办。 新闻事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经济上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兴起,使得社会分工更加发展,对信息的需求量增大 政治上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兴起,打破了长期停滞的封建秩序,加速了社会政治变动,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新兴的阶级和政治力量更加迫切需要传播信息、宣传观点,左右舆论,以促进社会的变革 社会物质条件上看:印刷和造纸工业日益发展;交通和邮政事业日趋发达;人口集中的城市逐步增多。 三、近代报刊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 英国 皇家特许制度:英控制印刷出版的措施。1528年,英王亨利八世下令限制印刷业的发展,1538年正式建立皇家特许制度,规定所有出版物均须经过特许,否则禁止出版。1557年,玛丽女王下令成立皇家特许出版公司,规定只有经过女王特许的印刷商才能成为公司的会员,只有公司会员和其他特许者才能从事印刷出版。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笔记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美—库利社会学传统 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美—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 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 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两个传统的融合:传播是通过符号或象征手段而进行的社会互动。/通过社会互动而共享意义。 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 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 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 区别: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两个伴随) 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一个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一.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两性) 二.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一宽一大) 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最广义的信息概念。一切表述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社会信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社会学视点和信息科学视点结合的传播概念: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社区:由地缘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的共同体。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定义)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递行—地形) 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独有—多人共有。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考研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终极笔记

政治经济学教程宋涛 第四章资本和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产阶段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通过雇佣劳动制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经济制度。它的形成需具备两个基本条件:1、大量的有人身自由,但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2、少数人手中积累起为组织资本主义生产所需的大量货币财富。 商品流通的公式:商品-货币-商品(W-G-W)商品生产者先出卖自己的商品,获得货币,后用货币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 资本流通公式:货币-商品-货币(G-W-G)资本家先用货币购买一定的商品,再出卖商品,换回货币。 二者区别:它们买和卖的顺序是相反的,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也不同 资本流通过程的完整公式:G-W-G’。G’=G+G即原付货币额上加一个增值额,就是剩余价值。资本就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流通公式:G-W-G’概括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运动,是资本总公式。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在流通过程中出现商品等价交换与价值发生增值之间的矛盾。 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关键在于阐明价值增值,从而剩余价值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非等价交换都不产生剩余价值。流通或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但是离开流通也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也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这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的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即存在于人的身体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力的价值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的生活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包括3个部分:1、劳动者本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维持他的劳动力的再生产2、劳动者养育子女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繁衍后代,延续劳动力商品的供给3、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用以满足资本主义生产对具备一定的技术和文化知识的劳动力的要求。 资本的本质: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