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建筑设计基础 学习指南

建筑设计基础 学习指南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学习指南

1、课程重点

1)逐步建立正确的建筑观;

2)掌握人居环境学(包括城市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的基本涵义和概念;

3)学习观察、分析和发现建筑问题的方法;

4)学习小组合作的工作方法;

5)学习建筑的图示方法:建筑平、立、剖面的规范表达;

6)学习建筑制图基本方法:徒手绘图与工具绘图的方法;

7)了解构成的概念和构成手法,学习在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里按一定的构成手法组合新的图形;

8)了解形式美的原则,培养对图形的鉴赏能力,锻炼对造型的感受力、直观判断力;

9)培养合理协调眼睛(观察)、头脑(理解)、手(表现)的能力;

10)启发对材料的认识以及由材料引起的重新构思;

11)掌握空间限定的基本手法(分割、围合、抬起、下沉、顶盖、设立等);

12)认识和初步掌握在建筑造型中构成的运用;

13)对各种建筑风格有初步的了解,体会设计理念与设计作品之间内在联系,初步认识建筑的功能与形式的关系;

14)掌握建筑模型的制作方法,通过模型的制作和分析初步认识建筑空间;

15)初步掌握图面构成与排版技巧;

16)系统了解建筑设计的一般过程,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

17)了解建筑表现的基本内容及其适用范围,能针对不同设计阶段选用恰当的表现手段;

18)掌握工程字的规范写法,训练徒手钢笔画的表达设计构思的能力,以及掌握如树木、花草、人物、汽车等建筑配景的快速表达方法。

2、课程难点

1)如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建筑观;

2)如何使学生适应合作式的小组工作方法;

3)如何使学生熟练掌握建筑制图的规范表达;

4)如何使学生体会构成在建筑、规划、城市设计和景观建筑中的运用,了解构成手法和形式美的原则;

5)如何使学生体会形式与功能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6)如何使学生能够在感受和体验空间的基础上,进行空间的创造;

7)如何使学生系统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过程;

8)如何使学生尽快掌握徒手线条的表达能力,进行图解思考。

3、建议与指导:

建议学生在学习的各个阶段积极地与教师沟通,积极地参与到小组讨论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理念,提高教学的效率和针对性。

建议学生重视理论知识的积累,在完成课程单元的同时,积极拓展自己的理论阅读和知识面。人居环境学概论课按学科专业分类为若干主题,并按基本涵义和主要专业术语、研究内容与理论方法、基本构成要素以及学生如何学习几个方面进行讲授,便于学生对各专业有初步但系统的理论认识,把握住专业的学习方向。各课程单元也都有相应的理论知识拓展,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积累有着重要意义。

建议学生充分利用公共图书资源,学会利用各种方式进行学习。在教学手段上,将所有课件电子化,并放入教学网站,便于学生随时复习;整合课程的网络课程、CAI课件、学生作业、素材库等多媒体资源,便于学生查阅;利用校教学在线网站和本课程的教学网站,形成与学生的互动,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重点及难点问题。

建议学生细读课程任务书,严格按照进度要求提交各阶段的成果。课程任务书对于各阶段成果有清晰的要求,每个作业均制定了合理的进度安排表,要求学生按时按质完成,锻炼学生对时间的合理安排能力。

建议学生重视并坚持基础作业,并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学习和考察。强化基础作业(工程字体和徒手钢笔画练习)的训练强度,每星期必需完成两张钢笔画和一张仿宋字练习;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建筑的考察,定期由教师带队分组参观,现场讲解并及时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

相关文档
  •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

  • 建筑设计基础作业

  • 建筑设计基础

  •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总结

  • 建筑设计基础考试

  • 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