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写文章要注意“观世音菩萨”

写文章要注意“观世音菩萨”

写文章要注意“观世音菩萨”
写文章要注意“观世音菩萨”

西南联大教授刘文典:写文章要注意“观世音菩萨”

联大八年,成就了一番气象,有国外西南联大研究者问沈从文先生,何以使然?沈先生想了一下,说了两个字“自由”。事实上,这也是很多联大人的共识。只有在自由的环境里,人的潜能才会得到充分地发挥,人的兴趣、爱好、个性也才会得到充分的尊重,难怪联大有那么多个性鲜明的教授,他们鲜活的人生所演绎的种种风雅之事,直到今天还被人们所津津乐道。而这之中传闻、轶事最多的非刘文典莫属了。和老蒋干仗、替庄子跑警报、只吃鲜桃一口、月光下讲《月赋》、磨黑风波这些就不说了,现只说说老先生和文学、写作有关的故事。

刘文典恃才傲物,联大只陈寅恪、唐兰、冯友兰等几位国学功底深厚的教授能入他的法眼,搞新文学的“才子”出身的教授们,他是很看不上眼的。刘文典看不起文学创作,认为“文学创作能力不能代替真正学问”。一次有人问他是否知道当时正在走红的巴金,他喃喃自语:“我没听说过他,我没听说过他。”在西南联大,教中文系大一《各体文习作》的是沈从文,学校要给沈提级,刘愤愤不平:“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该拿四百元,我该拿四十块,朱自清该拿四块,可我不会给沈从文四角钱的。”

刘文典喜发惊人之语,一次,学生向他请教如何写好文章,他信口说:“只需注意观世音菩萨就行了。”学生不明白。

他解:“观,就是要多观察;世,是要懂得世故;音,是要讲究音韵;菩萨,即是要有救苦救难,为广大老百姓服务的菩萨心肠。”刘文典虽看不起文学创作,但整天在与文章打交道之中,竟也参透了文学创作的本质和写文章的诀窍。

写作只需注意“观世音菩萨”,真的是老僧只说家常话。现容我狗尾续貂,穿凿附会一下。

观:就是要多观察,多观察,写清楚,这相当于先学会车零件,然后才能组装机器。多观察,才能有细节,有细节,形象才活得起,文章才有质感。多观察,才能见别人所未见,发别人所未能发之言。

世:《红楼梦》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写文章便是阅世,古人早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之言,文章往往都是“话到沧桑语便工”,难怪“庾信文章老更成”了。

音:古诗是讲音韵,而在文章的写作上,这就是一个语言问题,文学其实就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艺术很多时候不在说了什么,而在于怎样说。好的文学语言是饱满的、有色彩、有温度的,它超越时空地能让人感受到作者的体温和心跳,看看司马迁、曹雪芹、张岱、汪曾祺等人的文字就知道了。

菩萨:搞文学创作,就得有一颗对世间万物的悲悯之心,就得有一颗救苦救难的菩萨心肠,落一叶而悲秋,以一颗易

感的心,表达人间的冷暖情怀。因而好作家便都代表着社会的良心。这是简单地说了。

看来刘文典的“观世音菩萨”,对“写作”还真拿捏得准,无厘头似的搞怪,竟也还把握住了“文学创作”的精髓。可以肯定,研究了一辈子文章的刘文典先生的“观世音菩萨”,决不会是歪打正着。

民间故事传说(精选10则)

民间故事传说 民间故事传说(一): 关于月老、月下老人的传说 唐朝时候,有一为名叫韦固的人,有一次,他到宋城去旅行,住宿在南店里。 一天晚上,韦固在街上闲逛,看到月光之下有一各老人席地而坐,正在那里翻一本又大又厚的书,而他身编则放着一个装满了红色绳子的大布袋。 韦固很好奇的过去问他说:“老伯伯,请问你在看什么书呀!” 那老人回答说:“这是一本记载天下男女婚姻的书。” 韦固听了以后更加好奇,就再问说:“那你袋子里的红绳子,又是做什么用的呢?” 老人微笑着对韦固说:“这些红绳是用来系夫妻的脚的,不管男女双方式仇人或距离很远,我只要用这些红绳系在他们的脚上,他们就必须会和好,并且结成夫妻。” 韦固听了,自然不会相信,以为老人是和他说着玩的,但是他对这古怪的老人,仍旧充满了好奇,当他想要在问他一些问题的时候,老人已经站起来,带着他的书和袋子,向米市走去,韦固也就跟着他走。 到了米市,他们看见一个盲妇抱着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女孩迎面走过来,老人便对韦固说:“这盲妇手里抱的小女还便是你将来的妻子。” 韦固听了很生气,以为老人故意开他玩笑,便叫佳奴去把那小女孩杀掉,看他将来还会不会成为自己的妻子。 家奴跑上前去,刺了女孩一刀以后,就立刻跑了。当韦固在要去找那老人算帐时,却已经不见他的踪影了。 光阴似箭,转眼十四年过去了,这时韦固以找到满意的对象,即将结婚。对方是相州刺史王泰的掌上明珠,人长得很漂亮,只是没间有一道疤痕。韦固觉得十分奇怪,于是便问他的岳父说:“为什么他的眉兼有疤痕呢?” 相州刺史听了以后便说:“说来令人气愤,十四年前在宋城,有一天保母陈氏抱着他从米市走过,有一个狂徒,竟然无缘无故的刺了她一刀,幸好没有生命危险,只留下这道伤疤,真是不幸中的大幸呢!” 韦固听了,愣了一下,十四年前的那段往事迅速的浮此刻他的脑海里。他想:难道他就是自己命仆人刺杀的小女孩?于是便很紧张的追问说:“那保母是不是一个失明的盲妇?” 王泰看到女婿的脸色有意,且问得蹊跷,便反问他说:“不错,是个盲妇,但是,你怎样会明白呢?” 韦固证实了这各式时候,真是惊讶极了,一时间答不出话来,过了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然后把十四年前在宋城,遇到月下老人的是,全盘说出。 王泰听了,也感到惊讶不已。 韦固这才明白月下老人的话,并非开玩笑,他们的姻缘真的是由神作主的。 因此夫妇两更加珍惜这段婚姻,过着恩爱的生活。 不久这件事传到宋城,当地的人为了纪念月下老人的出现,便把南店改为“订婚店”。 由于这个故事的流传,使得大家相信:男女结合是由月下老人系红绳,加以撮合的,所以,后人就把媒人叫做“月下老人”,简称为“月老”。 民间故事传说(二): “观音”的由来 观世音菩萨的得名由来,诸经有三种记载: 一、由宿世悲愿得名。《悲华经·受记品》谓菩萨在远古因地修行时期,因发大悲誓愿而蒙宝藏如来授记:“善男子,汝观天人及三恶道一切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烦恼故,

观世音菩萨的简介

观世音菩萨的简介观世音是鸠摩罗什的旧译,玄奘新译为观自在,中国每略称为观音。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佛经上说,观世音是过去的正法明如来所现化,他在无量国土中,以菩萨之身到处寻声救苦。观世音与阿弥陀佛有着特殊的关系。他是西方三圣中的一尊,也是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是继承阿弥陀佛位的菩萨,而且还有说观世音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观世音菩萨具有平等无私的广大悲愿,当众生遇到任何的困难和苦痛,如能至诚称念观世音菩萨,就会得到菩萨的救护。而且,观世音菩萨最能适应众生的要求,对不同的众生,便现化不同的身相,说不同的法门。在佛教的众多菩萨中,观世音菩萨也最为民间熟知和信仰。在中国的江、浙、闽、广、台湾以及南洋华侨间,观世音信仰极为普及,所谓“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浙江的舟山群岛,自古以来也一直被视为观世音菩萨应化的道场。 观世音菩萨,并不说有固定道场。佛典说观世音菩萨劫中久已成佛。虽安住常寂光土,而以大悲垂行实际报土和方便土;虽常侍阿弥陀佛,而在十方界普现色身广行救度。观世音菩萨为令众生投诚有地而示迹普陀,并非只在普陀不在他处,而是“无刹不现身”。?普门品?宣说,观世音菩萨普随一切众生跟性施行解救,而不独一门。“普门”即普遍通达,法力广大无边。若菩萨只在南海,则不称为普门。印光

大师认为,观世音菩萨的普门救度,犹如一月投影万川,即使是一勺乃至一滴水,也皆现全月。但如果水昏暗波动,月影便不能分明。众生的心如水,如果心不志诚,便难蒙救护。 观世音菩萨能闻声救苦,到处行慈运悲,以此大悲愿而救度众生,广做佛事。观世音菩萨的大智大悲、大愿大力,即是他成就佛道之所,所以观世音菩萨乃是大悲为道场。太虚大师说:“清净为心皆补胆(即普陀),慈悲济物即观音。”哪里有虔诚的观世音信仰,哪里有菩萨的广大慈悲,哪里就是观音道场。佛法认为,以无住无为,方可建立一切法。法无处不在,观世音菩萨以为无所住而行大悲救度众生。其大智大悲,并没有住普陀和不住普陀的区别,观世音菩萨是无所住且无所不在的。

观世音菩萨传奇故事

观世音菩萨传奇故事 一、慈航大士转世 早在2500年前,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有许多关于观世音菩萨的传奇故事,自今都家喻户晓。 观世音菩萨原本是天界的一位仙子,名叫慈航大士。有一天,慈航大士在天界莲花池边同众佛谈经并观看人间。他们看到人间有许多苦难众生,同时也见到有许多愚钝之人贪图酒色、欺压百姓、仗势欺人。慈航大士十分感叹!并说道:人间这样下去,如何能脱离苦海。这时,一条黑鱼偷走了慈航大士的经书,被慈航大士训斥,被贬到人间。 在中国的大地上,有一国家,名叫妙庄国,妙庄王为人忠厚,也十分爱戴百姓,国家治理的有条不紊,百姓也算是安居乐业。妙庄王夫人名叫郄宝英,是南和县郄庄村人,妙庄王同郄娘娘十分恩爱。郄娘娘为妙庄王生下两女,名叫妙音、妙缘。妙庄王期盼着皇后娘娘能为他生个龙子。可是,郄娘娘怀胎18个月,也未能生娩。妙庄王和老太后都十分着急! 慈航大士来到佛祖面前请示下凡到人间度化众生。佛祖告知慈航:你到人间后要经历数劫后方可修成正果。并问慈航:你到人间后将转化为什么肉身?慈航大士回答道:人间女子苦难众多,愿转化女身,佛祖应允。 老太后找来御医给郄娘娘诊脉,想知道郄娘娘什么时候能生产,老太后急着抱龙孙心情十分焦虑! 郄娘娘诊脉结束后,让侍女换来尹妈。尹妈是郄娘娘从娘家带来侍候她的侍妈,妙音、妙缘都是由尹妈带大,郄娘娘对尹妈也十分信任。郄娘娘让尹妈准备炉案到后花园上香,祈求上天能送给她一位龙子来继承妙庄江山。 尹妈把香案排好,郄娘娘正准备上香之时。突然天空出现美妙的音乐声和五彩缤纷的祥云。大家正在向天空瞭望时,郄娘娘突然感到肚子疼痛,尹妈换来侍女赶紧把娘娘送回宫中并告示侍女说:娘娘可能是快生产了。 郄娘娘回到宫中,立即找来接生的产婆,宫中一片忙乱。妙庄王和老太后也赶到宫里,突然,他们听到空中传来美妙的音乐声。老太后对妙庄王说:“我生你的时候,天空中也出现这样的声音和美妙的祥云,大臣们对你父王说:老天给送龙子了,当时,我果真生下了你!” 突然间天空乌云密布直入宫中,观看的百姓突然乱成一团,这时,丞相霍羽和军师秦旺也在观望天空。他们深感事态变化,认为天空在为妙庄王作美,因此,他们借用乌云之说来到宫中。表面上是来祝贺妙庄王,实际上是来对郄娘娘刚才所产生的公主来加以陷害。因为霍羽知道,他们观看天空中出现的这种迹象,深知这个孩子不是一般来历,霍羽怕将来这个孩子长大后对他获得妙庄江山不利。所以,他匆匆赶到宫中。 郄娘娘生产后,尹妈把孩子抱过来问产婆:“男孩还是女孩?”产婆告诉尹妈是女孩时,尹妈先是一愣!然后抱着孩子来到妙庄王和老太后身边禀告。老太后一听说又剩下一位女婴,顿时大怒!在加上霍羽和秦旺百般挑拨,老太后立即下令,:“让妙庄王把郄娘娘刚生下的婴儿抛入大海!”妙庄王一气之下昏了过去。 就在妙庄王为难之时,尹妈走过来禀告妙庄王。自己愿意带三公主回老家去扶养,并告诉妙庄王,等三公主长大后再来与妙庄王和王后相认。妙庄王一听十

白衣观音简介

长白山泰安寺白衣观音 长白山泰安寺白衣观音,特指建造在长白山泰安寺的巨大观音像,位于长白山历史文化园,高18米。 观音形象 长白山泰安寺白衣观音站立于莲花台上,左手托净瓶,右手作与愿印,显示圣洁、淳净的菩提之心。 地理位置 吉林省延边州安图县二道白河北5公里处。 简介 长白山泰安寺白衣观音供奉于长白山泰安寺。泰安寺于2007年观世音菩萨成道日破土重建,总投资达十多亿元。十多米的白衣观音,站立于莲花台上,左手托净瓶,右手作与愿印,乃世界最大的白衣观音三面立体像。 长白山泰安寺专门建造了圆通宝殿供奉白衣观世音菩萨。泰安寺白衣观音庙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包括钟楼、鼓楼、圆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万佛塔等16座建筑,整体采用传统宫殿建筑形式,寺院以殿堂(圆通殿、大雄宝殿)为主体,左右均衡对称。 象征意义 白衣观音于经轨有据,有梵名,且是密宗所奉。白衣观音白表清净菩提心,因而住白莲花着白衣,密号为离垢(离苦)金刚,系令一切苦恼消除,转不吉为吉祥的菩萨。天下崇奉观音的善男信女,往往不远千里万里,特地到长白山拜白衣观音。 历史渊源 长白山泰安寺,是千年古刹,长白山区最早的佛教圣地之一。泰安寺建于曹魏末年,距今已有1600年的历史。 传说魏国名将毌丘俭在攻破丸都城之后,追杀高句丽残兵败将来到娘娘库(现吉林省安图县松江镇),在此看到身穿白衣的观世音菩萨立于云端之上,佛光护身,宝像慈祥,因而刀枪不举、战马不行,得观世音点化放弃征伐、化剑铸佛,乃建泰安寺。因为白衣观音护佑,泰安寺香火绵延千年之久,女真贵族和高句丽国、渤海国、东夏国的王侯将相们年年进香,善男信女跋山涉水前来朝拜,梵音渺渺盛名远播。

佛教四大菩萨简介

佛教四大菩萨简介 中国佛教有四大名山,是四大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代表中国佛教的特质。普陀山观世音菩萨代表佛教的慈悲(爱心),九华山地藏菩萨代表大愿(孝道),五台山文殊菩萨代表大智(理性),峨嵋山普贤菩萨代表大行(落实),所以这四位菩萨在中国佛界的地位非常崇高,纵然不是在这四大名山,一般比较大的道场也都会供奉这四大菩萨。 1.大慈大悲观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不单是佛教徒,就连一般人也都知道,在一般民间信仰中也是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最受欢迎的一位菩萨。 在中国唐朝时候,为避太宗李世民的讳,略去「世」字而简称观音菩萨,相沿成习,所以现在世人多称观音菩萨。唐朝以后,观音菩萨多被塑画成女性形像,就像一位慈母一样,以此来表现观音菩萨的慈悲。希望用母性的大爱,来表达菩萨对一切众生若赤子的慈悲。所以,菩萨本无男女相的分别,而是为了度化众生,因此在很多观音菩萨的感应故事里,菩萨大多以女身示现,这是众生对无私之爱祈求的感应,是观音菩萨慈爱的象征,也是菩萨形像多是女众的原因。 观音菩萨慈悲心重,真正是不忍众生苦,时刻不忘为众生拔除痛苦而施予安乐,经上说:「世间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难恐怖,但自归命观世音菩萨,无不得解脱者。」众生多苦,所谓三苦、八苦、无量诸苦,众苦交煎,正希求一种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辅助与指导,而菩萨悲智双运,所谓「三十二应周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观音菩萨以其平等、普遍、广博的爱心,赢得了「户户观世音」的信仰与尊敬。

观音菩萨在《楞严经》中,以耳根圆通而被文殊菩萨称赞为二十五圆通中第一圆通,因为「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特别敏略,容易藉由听闻佛法或是梵呗唱诵而起信。 在《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观音菩萨是善财童子所参访的第二十位善知识,善财到补怛洛迦山菩萨住处,观音菩萨为他解说「大悲行法门」。 而《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则是叙述菩萨观世音度化众生种种苦难,随时随处,应以何身而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予以救济。凡是遇到危难的人,称念观音菩萨的名号,菩萨便会实时观其音声前往解救。 中国民间根据《华严经》「五十三参」中,善财童子到补怛洛迦山观世音菩萨住处参访菩萨的说法,结合菩萨在浙江定海县东舟山群岛的诸多感应事迹,认定这里就是观音菩萨在中国的住处,名之为普陀山。沿袭下来,普陀山便成了信众朝拜观世音菩萨的圣地。 根据同样的典故,而有了「童子拜观音」的形像。又有人把善财童子与《法华经》中的龙女,共同做为观音菩萨的左右胁侍。现在我们最常见到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千

石雕观音菩萨简介

石雕观音菩萨简介 观世音菩萨(梵文:????????????,Avalokite?vara),观世音是鸠摩罗什的旧译,玄奘新译为观自在,中国每略称为观音。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佛经上说,观世音是过去的正法明如来所现化,他在无量国土中,以菩萨之身到处寻声救苦。观世音与阿弥陀佛有着特殊的关系。他是西方三圣中的一尊,也是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是继承阿弥陀佛位的菩萨,而且还有说观世音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观世音菩萨具有平等无私的广大悲愿,当众生遇到任何的困难和苦痛,如能至诚称念观世音菩萨,就会得到菩萨的救护。而且,观世音菩萨最能适应众生的要求,对不同的众生,便现化不同的身相,说不同的法门。在佛教的众多菩萨中,观世音菩萨也最为民间所熟知和信仰。在中国的江、浙、闽、广、台湾,以及南洋华侨间,观音信仰极为普及,所谓“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浙江的舟山群岛,自古以来也一直被视为观世音菩萨应化的道场。

大乘经藏 中国多用观世音来称这位大菩萨,主要是因为《法华经普门品》的盛行,中国通行的是鸠摩罗什的译本。普门品的盛行,最早是五胡乱华时代的北凉国主沮渠蒙逊害了一场大病,正在群医束手,百药罔效之际,来自印度的昙无谶,劝他诚诵普门品。沮渠蒙逊遵照指示去做,真的使他不药而愈。因此国主在国内广弘普门品。《普门品》宣说,如果众生在受苦之时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观世音菩萨就能让其得到解脱。 《悲华经》叙述阿弥陀佛过去生中曾为转轮王无诤念,他有一千个儿子,长子名不眴,他出家在宝藏佛前发愿说,若有众生遭受种种苦恼恐怖,如果他能够忆念我,称念我的名号,即为其免除如此种种痛苦烦恼。宝藏佛即为他授记并命名观世音。 不空三藏所译出的密教《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经》中认为无量寿佛(阿弥陀佛的另一名称),又名“得自性清净法性如来”、“观自在王如来”,在西方清净佛土中,他即现佛身。但在五浊恶世中,他即以观自在菩萨的形像出现。 《大悲心陀罗尼经》载,观世音菩萨亦称观世音自在、捻索、千光眼,具有不可思议的威神力,于过去无量劫中已然成佛,名为正法明如来。然以大悲愿力,以菩萨行广度众生。

有关观音的哲理故事

有关观音的哲理故事 观音的哲理故事大家听过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观音的哲理故事,欢迎阅读! 有关观音的哲理故事:观音菩萨显灵前些日子,在一次佛友聚会上, 听一位师兄讲述了一件发生在他自已身上的事情, 由此感到观音菩萨救度众生真实不虚, 故写下来: 这位师兄还在实验中学读书的时候。有一次,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已走在一座只有半截的大桥上,一不小心,就从桥上掉了下来…… 梦醒以后,就全身瘫痪了,一动也动不了…… 不知去了多少医院,找了多少医生,都治不好。 这个时候, 有人对这位师兄的家人说,“这是业障病,最好能请一尊观音菩萨像回家来忏悔礼拜”。 于是,他就开始反思自己,并让他的家人请了一尊观音菩萨像回来,每日忏悔礼拜。 过了不久, 有一位医生来到他家,用一根针,把他身上的一根筋挑了一下。这位久治不愈的师兄竟然能动了!不久就下地行走了,而挑筋的费用只是两元钱……! 南无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 有关观音的哲理故事:慈航大士转世早在2500年前,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有许多关于观世音菩萨的传奇故事,自今都家喻户晓。

观世音菩萨原本是天界的一位仙子,名叫慈航大士。有一天,慈航大士在天界莲花池边同众佛谈经并观看人间。他们看到人间有许多苦难众生,同时也见到有许多愚钝之人贪图酒色、逼迫百姓、仗势欺人。慈航大士十分感慨!并说道:人间这样下去,如何能脱离苦海。这时,一条黑鱼偷走了慈航大士的经书,被慈航大士怒斥,被贬到人间。 在中国的大地上,有一国家,名叫妙庄国,妙庄王为人忠厚,也十分爱戴百姓,国家治理的有条不紊,百姓也算是安居乐业。妙庄王夫人名叫郄宝英,是南和县郄庄村人,妙庄王同郄娘娘十分恩爱。郄娘娘为妙庄王生下两女,名叫妙音、妙缘。妙庄王期盼着皇后娘娘能为他生个龙子。可是,郄娘娘怀胎18个月,也未能生娩。妙庄王和老太后都十分着急!慈航大士来到佛祖面前请示下凡到人间度化众生。佛祖告知慈航:你到人间后要经历数劫后方可修成正果。并问慈航:你到人间后将转化为什么肉身? 慈航大士答复道:人间女子苦难众多,愿转化女身,佛祖应允。 老太后找来御医给郄娘娘诊脉,想知道郄娘娘什么时候能生产,老太后急着抱龙孙心情十分焦虑! 郄娘娘诊脉结束后,让侍女换来尹妈。尹妈是郄娘娘从娘家带来侍候她的侍妈,妙音、妙缘都是由尹妈带大,郄娘娘对尹妈也十分信任。郄娘娘让尹妈准备炉案到后花园上香,祈求上天能送给她一位龙子来继承妙庄江山。 尹妈把香案排好,郄娘娘正准备上香之时。突然天空出现美好的

观世音形象简介

观世音形象简介 观音菩萨在《西游记》中有着较为突出的地位,在《西游记》回目中出现观 音形象的有:《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唐王秉诚修大会观音西显圣化金蝉》、《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服熊黑怪》、《孙悟空三岛求方观世音甘泉活树》、《大圣殿勤拜南海观音慈善缚红孩》、《三藏有灾沉水宅观音救难现鱼篮》、《行者假名降怪猴观音现像伏妖王》等等。另外也有很多回目中不曾标出观音而内容中出现了观音形象。观音的活动贯穿于整个取经过程中。小说《西游记》则借观音帮助唐僧师徒克服取经困难的情节,艺术性地再现了称名救苦,随类应现的观音形象。对观音形象的考察也成为研究者所关注的内容之一。 历来研究者对于小说中观音形象进行了多层次的解读,其中有从古代民间观音信仰来考察观音形象,有周秋良的《西游记中的观音形象及其民间性》;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理解的,如张锦池的《论西游记中的观音形象》;从民俗学角度来把握小说中观音形象,如陈文新的《西游记与民俗文化》。 周秋良的《西游记中的观音形象及其民间性》认为小说中塑造的观音形象体现了古代民间观音信仰,也就是说,古代民间的观音崇拜热潮是小说塑造观音形象的源泉。明代社会三教合一,从皇帝到普通民众对佛教信仰的推崇,对观音的信仰更为突出。在一般人心目中,观音的地位不只是超过了其他菩萨,甚至超过了佛祖。在当时的皇宫里还出现了观音神授经书的传说,如永乐之妻徐皇后(1362年一1407年)在焚香静坐诵经时,忽见阁中充满紫金光,观音菩萨现身,她的意识也随着观音到了曹门者崛第一道场的净土世界,观音在此授与她《第一希有大功德经》她醒后取笔记下了此经,并命名为《大明仁皇后梦感佛说第一希有大功德经》。还把永乐皇帝能顺利登位,归功于持念此经的灵验。同时,在民间宗教信仰中,观音成为它们供奉的主要神抵,把观音与吕祖、济公、关帝等相提并论。在这种民间宗教逐渐兴盛的环境下,观音信仰更为世俗化,整个社会对观音的热情非常高,各种供奉观音菩萨的寺庙尼庵也遍及全国各地,不可胜数。如明朝万历年间(约万历二十年,1592年),宛平知县沈榜对北京城内外的寺庙进行调查,根据其《宛署杂记》可知,北京城内有观音寺七座、城外六座;观音庵城内八座、城外十座;观音庙城内一处、城外二处;观音堂城内三座、城外七座,共计四十一座寺庙。单是一个北京城内外,就有四十一座观音寺庙,由此可以窥

铁观音的历史故事

铁观音的历史故事 关于铁观音的由来,一种传说是,古时有一位诚心敬奉观世音菩萨的人,他每天清晨 必在观音菩萨像前敬奉一盏清茶。有一次他在敬茶时,观音菩萨显灵,指点他某处山岩有 一株神茶,可以采撷。于是他跋涉攀登到山岩上,果然找到了这株神茶,只见茶树的叶片 闪烁着铁色幽光。于是,他小心翼翼地将这株茶移植家中,精心维护,插枝繁衍,这就是 铁观音茶树之祖。另一种传说是,清朝乾隆年间,安溪松林头乡有一位叫魏欣的樵夫,有 一次,魏欣砍柴时,在观音庙旁山岩间隙,偶然发现了一株奇异的茶树,叶片在阳光下闪 烁着乌润砂绿铁色之光。于是他便将这株茶树挖出,取回家中,用插枝法在自己的院内培 植起来,采摘其叶制作茶,称此茶为铁观音。 乌龙茶,也称青茶、半发酵茶,以本茶的创始人而得名,乌龙茶的产生,还有一个神 奇的传说。相传在清朝雍正年间,福建省安溪县西坪乡南岩村里有一个茶农,也是打猎能手,名字叫做苏龙,因为他长的黝黑健壮,乡亲们都叫他“乌龙”。一年春天,乌龙腰挂 茶篓,身背猎枪上山采茶,采到中午,一头山獐突然从身边溜过,乌龙举枪射击,但负伤 的山獐拼命逃向山林之中,乌龙也随后紧追不舍,终于捕获了猎物。当把山獐背到家时已 经是晚上了,乌龙和全家人忙着宰杀、品尝野味,将制茶的事全然忘记了。当第二天清晨 全家人才想起此事,没想到放置了一夜的新鲜叶子,已镶上了红边了,并且散发出阵阵清香。制成的茶叶,滋味格外清香浓厚,全无往日的苦涩之味。 于是,经过反复的试验与细心的琢磨, 通过萎雕、摇青、半发酵、烘焙等工序,终于制出了品质优异的茶类新品??乌龙茶。它是我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品质 介于二者之间,既有红茶的浓鲜味,又有绿茶的清芬香,冲泡此种茶叶,会发现叶底的边 缘因发酵呈红褐色,而当中部分仍保持天然嫩绿本色,形成奇特的“绿叶底红镶边”,还 有一种诱人的兰花香气。乌龙茶的特点是回味悠长,耐冲泡,具有解脂肪,助消化之功效,被誉为健美减肥的佳品。 铁观音原产于福建安溪县西坪,此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的民谚说:“四季有花 常见雨,严冬无雪有雷声”,可谓得天独厚。安溪西坪群山环抱,土质大都是红壤,呈弱 酸性,非常适宜于茶的生长,又可谓得地之灵气。安溪铁观音条索肥壮,卷曲紧结,汤色 金黄明亮,香气馥郁,清香悠长,品之滋味浓郁,醇厚甘鲜,留余香,回味甘甜带蜜味, 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安溪铁观音“沐日月之精,收山峦之气,得烟霞之华,食之能治百病”。常饮铁观 音茶,有益于祛病保健,养生长寿,犹如观音菩萨保佑一般。加之安溪铁观音茶叶色有独 特的乌润砂绿铁色,故称之为“铁观音”,这样解释,顺理成章,我以为更恰当。 特征 :铁观音原是茶树品种名,由于它适制乌龙茶;其乌龙茶成品遂亦名为铁观音。 所谓铁观音茶即以铁观音品种茶树制成的乌龙茶。而在台湾,铁观音茶则是指一种以铁观

民间故事传说(精选10则)

《民间故事传说》 民间故事传说精选(一): 关于月老、月下老人的传说 唐朝时候,有一为名叫韦固的人,有一次,他到宋城去旅行,住宿在南店里。 一天晚上,韦固在街上闲逛,看到月光之下有一各老人席地而坐,正在那里翻一本又大又厚的书,而他身编则放着一个装满了红色绳子的大布袋。 韦固很好奇的过去问他说:老伯伯,请问你在看什么书呀! 那老人回答说:这是一本记载天下男女婚姻的书。 韦固听了以后更加好奇,就再问说:那你袋子里的红绳子,又是做什么用的呢? 老人微笑着对韦固说:这些红绳是用来系夫妻的脚的,不管男女双方式仇人或距离很远,我只要用这些红绳系在他们的脚上,他们就必须会和好,并且结成夫妻。 韦固听了,自然不会相信,以为老人是和他说着玩的,但是他对这古怪的老人,仍旧充满了好奇,当他想要在问他一些问题的时候,老人已经站起来,带着他的书和袋子,向米市走去,韦固也就跟着他走。 到了米市,他们看见一个盲妇抱着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女孩迎面走过来,老人便对韦固说:这盲妇手里抱的小女还便是你将来的妻子。 韦固听了很生气,以为老人故意开他玩笑,便叫佳奴去把那小女孩杀掉,看他将来还会不会成为自己的妻子。 家奴跑上前去,刺了女孩一刀以后,就立刻跑了。当韦固在要去找那老人算帐时,却已经不见他的踪影了。 光阴似箭,转眼十四年过去了,这时韦固以找到满意的对象,即将结婚。对方是相州刺史王泰的掌上明珠,人长得很漂亮,只是没间有一道疤痕。韦固觉得十分奇怪,于是便问他的岳父说:为什么他的眉兼有疤痕呢? 相州刺史听了以后便说:说来令人气愤,十四年前在宋城,有一天保母陈氏抱着他从米市走过,有一个狂徒,竟然无缘无故的刺了她一刀,幸好没有生命危险,只留下这道伤疤,真是不幸中的大幸呢! 韦固听了,愣了一下,十四年前的那段往事迅速的浮此刻他的脑海里。他想:难道他就是自己命仆人刺杀的小女孩?于是便很紧张的追问说:那保母是不是一个失明的盲妇? 王泰看到女婿的脸色有意,且问得蹊跷,便反问他说:不错,是个盲妇,但是,你怎样会明白呢? 韦固证实了这各式时候,真是惊讶极了,一时间答不出话来,过了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然后把十四年前在宋城,遇到月下老人的是,全盘说出。

佛教观音信仰的渊源

佛教观音信仰的渊源 一、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的起源及其发展 (一)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的起源 观音是舶来品,并不产生于中国,而是起源于印度的佛教。而在古代印度中观音到底来之于何处,却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观音是阿弥陀佛之子,也有人认为观音为莲花所化生,更有甚者说观音是由人转化而来的。目前,学术界比较统一的说法是观音是婆罗门教的“双马童神”的神话传说演化而来的。 古代印度信奉的婆罗门教约成教于公元前7世纪,以《吠陀》为经典,后因佛教的广泛传播逐渐衰落。《吠陀》以古梵文写成,主要是对神的赞歌、祭词、咒词等,共有四部,以《梨俱吠陀》产生最早。《梨俱吠陀》中涉及许多神,其中一位即双马童神。传说大梵天创造了世界之后,感到自己很孤独,便从他的心灵、眼睛、嘴巴、左耳、右耳、鼻孔等处生出六个儿子。这六个儿子的后代中有一位名叫苏里耶,他由于天生一副怪相而被哥哥们改造成为凡人,他由此成为人类的始祖。苏里耶的妻子萨拉尼尤不愿意同凡人过在一起,宁愿变成一头母马,消失在北方的茫茫草原上。后来,苏里耶为了寻找自己的妻子而毅然变成一匹公马。萨拉尼尤深受感动,两人便又以马的形象过在一起,开始了真正有爱的生活,生下了一对孪生兄弟,名叫阿湿波,双马童就是阿湿波(梵文Asvin)的意译。双马童其后成为婆罗门教、印度教崇拜的神明,其主要的功德就是救苦救难,尤其能治病。他俩能使瞎子复明,残废复全,能使无奶的牛产奶,阉人的妻子生子,使老女得夫,沉船获救。双马童神的神通,传说其行动比思想还快,无论哪里有灾难困苦,只要呼唤其名字,他就立即奔赴救援。显然,

双马童神是古印度人民,特别是生活在水生火热中的下层百姓的一种美好寄托与慰藉。后来,大乘佛教受其影响,塑造了观世音菩萨的形象,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继承了双马童神的全部功德。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双马童神有许多特征都和后来的观音信仰一致,如美丽、慈悲善良、助人为乐、闻声而来、神力无边和称其名号则可获得感应与救度等。密教著名的马头观音,也为观音来源于印度双马童神的说法提供了佐证。 (二)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的发展 观音信仰在其产生之后的发展盘根错节,但有一点是明确的:观音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发展而盛行的。在任继愈主编的《宗教词典》“双马童”的词条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大乘佛教受其影响,塑造了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形象。” 观音信仰为何随大乘佛教而盛行?这就要从大乘佛教的一个重要的观念——菩萨说起。大乘佛教也叫“菩萨乘”,它是以菩萨信仰为其理论和实践体系的核心的。何谓“菩萨”,菩萨是“菩提萨唾”的简称,在大乘佛教里,是仅次于佛的第二等果位。对菩萨的含义,《翻译名义集》卷131僧肇释:“菩提,佛道名,萨唾,秦言大心众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萨。”引法藏释:“菩提,此谓之觉,萨唾此曰众生,以智上求菩提,用悲下救众生”。所以菩萨的职责就是“上求菩提(觉悟),下化有情(众生)”。菩萨是佛教的高级职称,在大乘佛教中为第二等果位,高于罗汉,却次于佛。菩萨的职责就是帮助佛,用佛教的宗旨和教义,救度在水生火热中的芸芸众生。大乘佛教致力于普度众生,以菩萨作为理想的修行对象,认为如果一下子不能达

观世音剧情介绍

观世音剧情介绍 导演:谢淮良/ 曲全立 主演:龙隆/ 张复建/ 王建民 制片国家/地区:台湾 语言:普通话/国语 首播日期:2005年 人间卫视精心製作年度开春大戏『观世音』,星云大师全新詮释「观世音」精神?惜福感恩、净化人心第一好戏,由台湾大陆两地资深及当红卡司联手演出,台湾有硬里子演员龙隆、刘明、张復建、汪建民、李元伯等;大陆新生代当红演员有沉晓妍、任重、万茜等人。 本剧有别於一般电视台播出以怪力乱神為故事主轴的观世音传奇,这是第一齣由星云大师精心企划,将『观世音』救世精神,融入现代生活的大作,故事阐扬每个人的一生有许多教育我们的教诲师、鼓励我们向上的老师、提携我们的恩人、成就护持我们的父母…这些在我们生命中提升我们生命能量的人,就是我们的『观世音』! (一)「鱼篮观音」:金沙镇出现一位相貌秀丽,甜美可人的卖鱼女—黄梅,引起眾男人的目光,而且都渴望与她成亲,包括金沙滩首富、性好渔色且十分惧内的张大、张大家中的小管家—马良、金沙滩的才子-号称过目不忘的李高才。其实卖鱼女是观音大士化身,她特别举办背经书比赛,一方面?了点化马良对

青梅竹马小梅的执著心,另一方面是将佛教思想深植金沙滩百姓的心中。 (二)「观音老母」:金大顺年幼丧父因此家境清寒,他以杀猪为业养成急躁的个性,但对妻儿十分疼爱。一场火灾夺走爱妻生命,金大顺将妻子丧生火窟怪罪於母亲,开始忤逆母亲,从此性情变得更暴躁,母亲常為他喝酒闹事善后。金大顺因唯一爱子得了怪病,经老和尚点化,一路吃斋念佛前往南海普陀山祈求观音菩萨赐予灵药医治儿子,但是当他千辛万苦赶至普陀山时,却不见任何观世音身影,老和尚点化他说堂上老母即為观世音活菩萨,他立刻赶回家向老母懺悔祈求宽恕,儿子的怪病因此痊癒,金大顺从此虔诚向佛,事亲至孝,传為美谈。 (三)「观音妙缘」:高中解元的王清平带著僕人张松前往扬州,寻找指腹為婚的妻子田素真,途中遇盗贼抢劫,主僕的身分从此错置。观音庙的老僧救起清平,清平祈求张松平安,张松被误认為解元,抬回县吏孙一正府上,张松因一时的贪念以主人之名住进田府,并且深為田素真的美色所吸引。田素真偶遇真正的解元王清平,因欣赏其才华而芳心暗许,同时怀疑张松的真实身份。张松在名利的诱惑下越陷越深,王清平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亦受尽磨难,最终在老和尚的点化下,让张松终於发露至诚的懺悔而真相大白。

民间小故事

民间小故事 联语告诫儿子,做人应宽厚仁慈,与人为善,不可见利忘义,为非作歹,人间自有王法。 否则到了那时,才醒悟到泪酸血咸、头有青天,悔之晚矣。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曾写过一副家教联语:咬完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 联句教育子孙做人要像竹子一样虚心有节、刚直不阿。 寄寓了殷殷期望。 清代文人王之春也有一副家教联:少读书,便是低天分;行刻薄,真乃大糊涂。 此联意思是:人没有天生的低天分,一个人天分的高低全在于后天的用功程度,天分低是因为自己少读书的缘故,由此勉励儿孙要多读书。 1924年,爱国将领冯玉祥送别儿子出国留学时。 特撰一联:欲除烦恼须无我;历尽艰难好做人。 联语要求儿子做一个好人,必须经过锻炼,要有信心。 在艰难中把自己磨炼成一个忘我的人。 郭沫若曾于1940年为其侄媳魏蓉芳题写一联:莫学芙蓉空有面;应效芬芳发自心。 此联妙趣横生,用蜂腰格自然地嵌入侄媳名字,情深意切地教导她要诚实做人,表里如一,不失为家教的劝世箴言。

民间小故事篇2:傲秀才气煞县令从前,有个秀才善知诗书,能出口成章,为人刚正,平生喜交结劳苦贫民。 一般百姓请他写文办事,都有求必应,对达官贵人则拒之千里,很有几分傲骨。 这一年,县城新到一个县令,听说傲秀才看不起富户豪门,便骂道:“一个穷酸秀才竟敢放肆,待本官羞辱他一番。 新县令遍请城中乡绅文士,并傲秀才一起叫来赴宴。 酒过三巡,菜上六味,县令开言道:“本官虽初来乍到,却闻傲秀才才思敏捷,深为佩服。 现试拟几句,向傲秀才请教下联。 客人中有几个知底细的,便悄悄劝傲秀才赶紧谢罪,甘拜下风,以免遭不测之祸。 谁知傲秀才竟毫无惧色,起身施礼道:“愿闻上联。 县令一面拿筷子比划,一面阴阳怪气地说:北燕南飞,东西比翼有上下;众人听罢,尽皆哗然。 这上联不仅道出了“东、南、西、北、上、下六个方位,而且暗示了他跟傲秀才的身份、文才有上下之分,何以对答?不料傲秀才略一沉吟,便响亮地吟出下联:前车后辙,左右对轮无高低。 联语一出,大家齐声叫绝。 这下联不仅同样对出了“前、后、左、右、高、低六个方位,而且蕴含了傲秀才不甘服弱的倔劲。

写文章要注意“观世音菩萨”

西南联大教授刘文典:写文章要注意“观世音菩萨” 联大八年,成就了一番气象,有国外西南联大研究者问沈从文先生,何以使然?沈先生想了一下,说了两个字“自由”。事实上,这也是很多联大人的共识。只有在自由的环境里,人的潜能才会得到充分地发挥,人的兴趣、爱好、个性也才会得到充分的尊重,难怪联大有那么多个性鲜明的教授,他们鲜活的人生所演绎的种种风雅之事,直到今天还被人们所津津乐道。而这之中传闻、轶事最多的非刘文典莫属了。和老蒋干仗、替庄子跑警报、只吃鲜桃一口、月光下讲《月赋》、磨黑风波这些就不说了,现只说说老先生和文学、写作有关的故事。 刘文典恃才傲物,联大只陈寅恪、唐兰、冯友兰等几位国学功底深厚的教授能入他的法眼,搞新文学的“才子”出身的教授们,他是很看不上眼的。刘文典看不起文学创作,认为“文学创作能力不能代替真正学问”。一次有人问他是否知道当时正在走红的巴金,他喃喃自语:“我没听说过他,我没听说过他。”在西南联大,教中文系大一《各体文习作》的是沈从文,学校要给沈提级,刘愤愤不平:“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该拿四百元,我该拿四十块,朱自清该拿四块,可我不会给沈从文四角钱的。” 刘文典喜发惊人之语,一次,学生向他请教如何写好文章,他信口说:“只需注意观世音菩萨就行了。”学生不明白。

他解:“观,就是要多观察;世,是要懂得世故;音,是要讲究音韵;菩萨,即是要有救苦救难,为广大老百姓服务的菩萨心肠。”刘文典虽看不起文学创作,但整天在与文章打交道之中,竟也参透了文学创作的本质和写文章的诀窍。 写作只需注意“观世音菩萨”,真的是老僧只说家常话。现容我狗尾续貂,穿凿附会一下。 观:就是要多观察,多观察,写清楚,这相当于先学会车零件,然后才能组装机器。多观察,才能有细节,有细节,形象才活得起,文章才有质感。多观察,才能见别人所未见,发别人所未能发之言。 世:《红楼梦》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写文章便是阅世,古人早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之言,文章往往都是“话到沧桑语便工”,难怪“庾信文章老更成”了。 音:古诗是讲音韵,而在文章的写作上,这就是一个语言问题,文学其实就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艺术很多时候不在说了什么,而在于怎样说。好的文学语言是饱满的、有色彩、有温度的,它超越时空地能让人感受到作者的体温和心跳,看看司马迁、曹雪芹、张岱、汪曾祺等人的文字就知道了。 菩萨:搞文学创作,就得有一颗对世间万物的悲悯之心,就得有一颗救苦救难的菩萨心肠,落一叶而悲秋,以一颗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