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5%噻螨酮乳油

5%噻螨酮乳油

5%噻螨酮乳油
5%噻螨酮乳油

备案号:

Q/ZHB 浙江禾本农药化学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ZHB 82 -2008

代替Q/ZHB82-2005

5%噻螨酮乳油

Hexythiazox

2008-03-01发布 2008-04-01实施浙江禾本农药化学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因原企业标准Q/ZHB82—2005已到期,故对企业标准Q/ZHB82-2005《5%噻螨酮乳油》进行修订。

本标准与Q/ZHB82-2005的主要差异:

1.引用文件中增加GB/T 19136 《热贮稳定性试验的测定方法》。

2.引用文件中增加GB/T 19137《低温稳定性试验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自生效之日起,代替Q/ZHB82-2005。

本标准由浙江禾本农药化学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禾本农药化学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钱锦华汪红廖文斌。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本标准于2002年首次发布。

本标准2005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为第二次修订。

5%噻螨酮乳油

噻螨酮的其它名称、结构式和基本物化参数如下:

ISO通用名称 Hexythiazox

化学名称: 5-(4-氯苯基)-3-(N-环己基氨基甲酰)-4-甲基噻唑烷-2-酮结构式:

S N

O

Cl CH2

CNH

O

实验式:C17H 21N2O2ClS

相对分子质量: 352.9 (按200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计)

生物活性: 杀螨剂

熔点: 108℃

蒸汽压:(20℃): 3.38×10-6 Pa

溶解度: 能溶于甲醇、己烷、丙酮等有机溶剂。

稳定性: 50℃下保存3个月不分解。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5%噻螨酮乳油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标签、包装和贮运.

本标准适用于由噻螨酮原药及适宜的乳化剂和溶剂所组成的5%噻螨酮乳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601—2002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1600—2001 农药水分测定方法

GB/T1603—2001 农药乳液稳定性测定方法

GB/T1604—1995 商品农药验收规则

GB/T1605---2001 商品农药采样方法

GB3796 农药包装通则

GB/T19136 农药热贮稳定性试验测定方法

GB/T19137 农药低温稳定性试验测定方法

HG/T2467.2—2003 农药乳油产品标准编写规范

3.要求

3.1 外观: 均相透明液体,无可见的悬浮物和沉淀。

3.2 5%噻螨酮乳油应符合表1要求。

4.试验方法

4.1 抽样

按照GB/T1605--2001中5.3.2“液体制剂采样”方法进行。用随机数表法确定抽样的包装件数,最终抽样量不少于200mL.

4.2 鉴别试验

本鉴别试验与噻螨酮质量分数的测定同时进行,在相同的色谱操作条件下,试样溶液中某一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与标样溶液中噻螨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相近,其相对差值在 1.5%以内.

4.3 噻螨酮质量分数测定

4.3.1 方法提要

试样用甲醇溶解,在以C18为填料的液相色谱柱上进行分离,采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36nm,对试样中的噻螨酮进行液相色谱分离和测定。

4.3.2 试剂和溶液

甲醇:色谱纯;

乙腈:色谱纯;

水:二次蒸馏水;

标准品:噻螨酮质量分数≥99.0%。

4.3.3 仪器

液相色谱仪:具可变波长紫外检测器;

色谱数据处理机;

色谱柱:长250mm, 内径4.6mm的不锈钢柱,内装C18填料,5μm。

4.3.4 液相色谱操作条件

流动相:ψ甲醇+水+乙腈= 40+20+40;

流速: 1.0 mL/min;

柱温:室温;

检测波长:220 nm;

进样量:10μL;

保留时间:噻螨酮约11min。

上述液相色谱操作条件系典型操作参数,可根椐不同仪器操作特点,对操作参数作适当调整,以期获得最佳效果。

1—噻螨酮 1—噻螨酮

图1 噻螨酮标准品液相色谱图图2 5%噻螨酮乳油液相色谱

4.3.5 测定步骤

a) 标样溶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噻螨酮标准品约0.03g(准确至0.0002g),于5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在超声波浴槽中振荡10min后,冷却至室温,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

b)试样溶液的配制

称取含噻螨酮有效成分约0.03g (准确至0.0002g)的试样,于5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在超声波浴槽中振荡10min后,冷却至室温,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

c)测定

在上述操作条件下,待仪器基线稳定后,注入数针标样溶液,待相邻两针的相对响应值变动小于1.0%时,按下列顺序进行分析:标样溶液、试样溶液、试样溶液、标样溶液。

4.3.6 计算

将测得的两针试样溶液以及试样前后两针标样溶液中的噻螨酮峰面积分别进行平均,以质量分数表示的噻螨酮质量分数X1按式(1)计算:

r2? m1? P

X1 = (1)

r1·m 2

式中:r1 --- 标样溶液中噻螨酮峰面积的平均值;

r2 --- 试样溶液中噻螨酮峰面积的平均值;

m1 --- 噻螨酮标样的质量,g;

m2 --- 试样的质量 ,g;

p -- 标样中噻螨酮的质量分数,%。

4.3.7 允许差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应不大于0.2%。

4.4 酸度的测定

4.4.1 试剂和溶液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C(NaOH)=0.05moL/L,按GB/T601配制和标定;

溴甲酚绿乙醇溶液: 1g/L;

甲基红(HG3-958)乙醇溶液:1g/L;

无水乙醇:分析纯;

混合指示剂:取2mL 1g/L甲基红和10mL 1g/L溴甲酚绿混合均匀。

4.4.2 测定步骤

称取试样2g(准确至0.1g)于250mL锥形瓶中,加50mL无水乙醇溶液使试样溶解,加溴甲酚绿指示剂5-6滴,用0.05moL/L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浅绿色为终点,同时做空白试验.

4.4.3 计算

以质量分数表示的酸度(以H2SO4计)X2按式(2)计算:

C(V-V0)╳0.049

X2 = ╳100 …………………… (2 )

m

式中: V –- 试样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V0 -- 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C --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

M -- 试样的质量,g;

0.049 -- 与1.00m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 = 1.000m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硫酸的质量。

4.5 水分的测定

按GB/T1600中卡尔--费休法规定测定。

4.6 乳液稳定性试验

按GB/T1603进行,稀释倍数为200倍,上无浮油下无沉淀为合格。

4.7 低温稳定性试验

4.7.1 方法提要

试验在0℃保持1h,记录有无固体物和油状物析出。继续在0℃贮存7d,离心将固体析出物沉淀,计录其体积。

4.7.2 仪器

制冷器:保持0±2 ℃;

离心管: 100mL,管底刻度精确至0.05mL;

离心机:与离心机配套。

4.7.3 测定步骤

将100mL试样置于离心管中,放入制冷器中,维持温度0±2 ℃,并在此稳度下放置1h,在放置期内,约15min缓缓搅拌一次,每次搅拌15s,检查并计录管内是否有油状物或结晶析出.然后再将离心管放回制冷器中,在0±2 ℃继续放置7d,7d后将离心管取出,在室温下(不超过20℃)静置3h,离心分离15min,计录离心管底部析出物的体积(精确至0.05mL),析出物不超过0.3mL为合格。

4.8 热贮稳定性的测定

4.8.1 仪器

恒温箱: 54±2 ℃;

安瓿(或54℃仍能密封的具塞玻璃瓶): 50mL;

医用注射器:50mL。

4.8.2 测定步骤

取分析后的试样30mL置于干净的安瓿(或玻璃瓶)中,用高温火焰迅速封口,至少封三瓶,分别称量。将封好的安瓿(或玻璃瓶)置于金属容器内,再将金属容器放入54±2 ℃恒温箱中,放置14d。取出冷至室温,将安瓿(或玻璃瓶)外面拭净后分别称重,质量未发生变化的试样于24h内,按本标准所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按热贮前后噻螨酮质量分数计算其相对分解率,有效成分噻螨酮的相对分解率应不大于5%为合格,酸度、水分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4.9 产品的检验与验收

应符合GB/T1604中的有关规定。极限数值处理,采用修约值比较法。

5.标志、标签和包装

5.1 5%噻螨酮乳油的标志,标签和包装应符合GB3796中的有关规定。

5.2 5%噻螨酮乳油采用洁净的有色玻璃瓶包装,每瓶净质量分数250g..每箱净质量分数5kg.特殊规格按用户需要进行。但应符号GB3796和GB4838的有关规定.

5.3 噻螨酮乳油包装件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库房中。

5.4 贮运时,严防潮湿和日晒,不得与食物、种子、饲料混放。避免与皮肤、眼睛接触、防止由口鼻吸入。

5.5 安全措施:在使用说明书或包装容器上,除有醒目的相应毒性标志外,还应有毒性说明、中毒症状、解毒方法和抢救措施。

5.6 保证期:在规定的贮运条件下,5%噻螨酮乳油的保证期,从生产日期算起为两年。

常见药害

示:以下主要讨论因为杀菌剂的不正确使用对农作物造成的药害及其控制技术。一、杀菌剂安全使用的基本概念1、杀菌剂的选择性杀菌剂的选择性是指杀菌剂对防治靶标与非靶标之间的活性差异程度,这种活性差异的程度常用安全系数表示。2、杀菌剂的安全系数是杀菌剂对植物的 以下主要讨论因为杀菌剂的不正确使用对农作物造成的药害及其控制技术。 一、杀菌剂安全使用的基本概念 1、杀菌剂的选择性 杀菌剂的选择性是指杀菌剂对防治靶标与非靶标之间的活性差异程度,这种活性差异的程度常用安全系数表示。 2、杀菌剂的安全系数 是杀菌剂对植物的安全程度。即作物对杀菌剂可忍耐的最高浓度与推荐使用浓度之比。安全系数大于1时才能在生产上使用,大于2.5时使用起来才比较安全。 3、影响安全系数的因子 影响安全系数的因子很多,主要包括药剂类别及其性质、作物种类(单子叶和双子叶作物)及品种、作物生育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环境(湿、温度和酸碱度等)、土质和微生态体系等因子对安全系数的影响。 4、药害类型 4.1、一般按药害发生时间或症状性质分类。按药害发生时间可分为: 直接药害??施药后对当季作物造成药害; 间接药害??对下茬敏感作物造成药害,如三唑类对下茬双子叶作物和敏感粳稻的生长抑制而表现的药害等。 4.2、按药害发生的症状可分为: 可见药害??可观察的形态上的药害。这是人们最容易发现的问题。 隐性药害??无可见症状但影响产量和品质。这种药害往往被人们忽视。如三唑类阻止叶面积增加减少总光合产物;叶菜、果实变小,产量下降;可能使水稻穗小千粒重下降;改变不饱和脂肪酸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蛋白质减少等。嘧菌酯可增加赤霉病菌毒素的产生;重金属杀菌剂也常影响作物光合作用和生殖生长,使结实率下降。 5、药害症状

阿维菌素介绍

1.1阿维菌素 1 M* q0 r. `0 r( v; B* c! W* P6 Y1 ] 阿维菌素,又称阿佛曼菌素,英文名称为Avermectin,是一种新型农畜两用抗生素,属大环内酯抗生素类杀虫杀螨剂,是土壤微生物灰色链霉素(Strentomyces avermitilis)的发酵代谢产物。阿维菌素的化学结构是带双糖支链的大环内酯,由A1a、A1b、A2a、A2b、Bla、B1b、B2a和B2b等8个组分组成,在8个组分中B组分的生物活性优于A组分,其中以B1a组分活性最强。B1a的分子式为C48H74O14(R=C2H5),分子量为872;B1b的分子式为C47H70O14(R=CH3),分子量为858。 3 x/ u6 Z( ]- e8 i3 M+ Q3 r 阿维菌素的分子结构如图1所示。% ]1 b; E2 @/ Y: L( y% c 阿维菌素为白色或浅黄色结晶,熔点为157-162℃,[α](CHCl3)=+55.7,在237、245、254 nm处均有吸收峰,λmax=244±2 nm。阿维菌素溶于甲苯、乙酸乙酯、丙酮、三氯甲烷、乙醇等溶剂,微溶于正己烷和石油醚,在水中溶解度极低(10μg/L)。小鼠经口:LD5013.6-23.8 mg/kg;大鼠经口:LD5010.6-11.3 mg/kg,无致癌致突变作用。本产品应在干燥、密闭、阴凉遮光下保存。! n& ~% p2 S6 K$ ~3 I. E$ [ 阿维菌素对多种农作物的害螨和害虫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它是一种优良的抗生素杀虫、杀螨剂,防治对象主要是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棉铃虫、烟青虫、蚜虫、木虱、桃小食心虫、斑潜蝇、叶潜蝇、瘿蝇、螨类等,具有广谱、高效、低残留和对人畜及环境安全等特点。由于它的作用机制独特,可有效防治对常用的杀虫、杀螨剂产生抗性的害虫和害螨,是当前农业害虫综合防治中较理想的农药品种之一。% Q4 \' D4 z. V, O' | 阿维菌素(Abamectin)是由Sterptomyces avermitills 所产生,其为链霉菌素的一种,属灰色链霉素,阿维 * Y( h2 N- [4 A$ _( z6 [. j, A, g w! f0 \6 W9 P0 w* b1 J4 ?8 Q 菌素存在于发酵液的菌丝体中,经过过滤弃去滤液,滤饼用乙醇提取后脱糖、浓缩、结晶可得到阿维菌素精品 ; G) g8 e$ W7 H+ z5 J' {% ~# N e, K; j6 [0 i. T& j0 H" |, y (含AbamectinB1≥95%),母液经脱溶后得到油膏(含AbamectinB1 3%-9%)。6 Z7 ^' a" Z! R 3 D/ ?' ^2 @. i6 _阿维菌素为天然发酵组分的混合物,共8个组分:A1a、A1b、A2a、A2b、B1a、B1b、B2a、B2b,主要有4种 " T3 _3 D2 {, @7 s* O/ R / \( M4 n( d" G0 R* m E% B3 F即A1a、A2a、B1a和B2a,其总含量≥80%;对应的4个比例较小的同系物是A1b、A2b、B1b和B2b,其总含≤20%。 0 p9 I, j4 ~. c5 s/ T% R8 T: \: F3 \1 b7 k# F. O3 l& u

阿维菌素的发酵doc资料

阿维菌素的发酵

阿维菌素的发酵 阿维菌素的发酵 一、实验目的 学习阿维菌素的发酵过程 二、实验原理 阿维菌素的发酵共分三大工序:菌种、发酵、提取。配合三个工序进行分析化验和有关产物测定。 衡量抗生素发酵液中抗菌物质的含量称效价。抗生素效价测定可采用化学法或生物效价测定法。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生素的效价。 三、实验材料 1. 菌株阿维菌素链霉菌斜面菌种。 2. 培养基培养阿维菌素链霉菌所用的斜面培养基、分离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基。见附录Ⅲ。 3. 仪器及药品接种环,培养皿,三角瓶,摇床,离心管,高效液相色谱柱,漩涡振荡器,微孔滤膜,淀粉酶,丙酮,乙酸乙酯,无菌水。 四、实验方法 1. 实验用菌种的制备 (1)单孢子悬液的制备 向阿维菌素链霉菌孢子斜面中加入10mL无菌水,用接种环刮取孢子,震荡打碎,过滤得到单孢子悬液。 (2)自然分离 将得到的单孢子悬液稀释,分别涂布于含有分离培养基的平皿中,在28℃条件下培养7~9天。 2. 发酵培养基和待检测发酵液样品的制备 (1)水解淀粉的制备 称取玉米淀粉200g,先加入少量水混合均匀,加热使其糊化,降温至60℃,然后在糊化的淀粉液中加入0.6g的淀粉酶,恒温搅拌10min,最后加热至沸腾状态,保温5min,使残留的淀粉酶失活,降温待用。 (2)液体发酵 铲取面积为0.5×0.5㎝2大小的斜面培养物,将其接种至种子瓶的培养基中,28℃摇床培养22h后,按发酵摇瓶装料体积的5%接种至发酵瓶中,28℃培养9天。 (3)检测发酵液中阿维菌素样品的制备 取5mL摇瓶发酵液于离心管中,3000r/m离心10min,弃去上清夜。在发酵液的沉淀物(菌丝体)中加入2mL丙酮,在漩涡式混合器上震荡1min,静置10min,如此重复3次。然后加入3mL乙酸乙酯,震荡1min,静置10min,3000r/m离心10min,最后小心地吸取其中的上清夜作为样品,待检测。 3. 阿维菌素含量的测定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 (1)HPLC条件 色谱柱:Kromasil C18 5μm 200×4.6mm 流动相: CH2OH∶H2O﹦88∶12(V/V) 流速:1.0mL/min

(整理)常见杀菌剂的药害及控制

常见杀菌剂的药害及控制_病虫害.农 药简介 以下主要讨论因为杀菌剂的不正确使用对农作物造成的药 害及其控制技术。 一、杀菌剂安全使用的基本概念 1、杀菌剂的选择性 杀菌剂的选择性是指杀菌剂对防治靶标与非靶标之 间的活性差异程度,这种活性差异的程度常用安全系数表示。 2、杀菌剂的安全系数 是杀菌剂对植物的安全程度。即作物对杀菌剂可忍 耐的最高浓度与推荐使用浓度之比。安全系数大于1时才能在生产上使用,大于2.5时使用起来才比较安全。 3、影响安全系数的因子 影响安全系数的因子很多,主要包括药剂类别及其 性质、作物种类(单子叶和双子叶作物)及品种、作物生育

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环境(湿、温度和酸碱度等)、土质和微生态体系等因子对安全系数的影响。 4、药害类型 4.1、一般按药害发生时间或症状性质分类。按药害发生时间可分为: 直接药害??施药后对当季作物造成药害; 间接药害??对下茬敏感作物造成药害,如三唑类对下茬双子叶作物和敏感粳稻的生长抑制而表现的药害等。 4.2、按药害发生的症状可分为: 可见药害??可观察的形态上的药害。这是人们最容易发现的问题。 隐性药害??无可见症状但影响产量和品质。这种药害往往被人们忽视。如三唑类阻止叶面积增加减少总光合产物;叶菜、果实变小,产量下降;可能使水稻穗小千粒重下降;改变不饱和脂肪酸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蛋白质减少等。嘧菌酯可增加赤霉病菌毒素的产生;重金属杀菌剂也常影响作物光合作用和生殖生长,使结实率下降。 5、药害症状

发育周期改变??出苗、分蘖、开花、结果、成熟期推迟,生长缓慢; 缺苗??包衣、拌种、浸种降低发芽率,或发芽后不能出土苦死; 变色??失绿、花叶、黄花、叶缘叶尖变色、或根、果变色; 形态异常??改变果形、植株矮缩、不抽穗、花果畸形; 坏死??枯斑、枯萎等。 二、不同类型杀菌剂的药害及其控制策略 (一)多位点杀菌剂 1、多位点杀菌剂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一般选择性较差,作用靶点在靶标和非靶标生物中没有差异或差异较小,使用时主要利用病原菌与作物对药剂的忍耐程度差异,选择适当时期合理使用剂量。这种类型的杀菌剂必须不具有内吸性,以免药害,防治植物病害只具有保护作用。如果加工中加入渗透剂或颗粒过细,通过不同途径进入植物体,即可造成药害。

阿维菌素优缺点和使用要点

阿维菌素优缺点和使用要点 阿维菌素是一种叫做阿佛曼链霉菌或灰色链霉菌的微生物发酵产物。由于其中没有活的微生物,所以不算微生物源杀虫剂。它含有多种杀虫成分,其中B1a的药性最强并以它来计算药剂的有效含量。 阿维菌素的第一个特点是高效并能杀死多种害虫,包括鳞翅目、双翅目、同翅目、鞘翅目害虫和叶螨、锈螨,还是杀灭多种寄生线虫的高效药剂;第二个特点是与其他杀虫剂的药性不一样,不易产生抗药性;第三个特点是安全,由于喷到植物表面的药剂能够很快分解,所以对天敌比较安全,对环境少污染,即使使用过量10倍也不会引起植物药害。 缺点:一是杀死害虫的速度较慢,害虫吃了阿维菌素,先是行动迟缓,不取食,2~4天后才死亡,农民朋友往往以为药效不好;二是原药毒性大,各种成药都以低的有效成分含量来降低药剂的毒性级别,但使用中仍需注意安全。 阿维菌素虽然是好药也不能滥用。目前它还是比较贵的,一般在蔬菜田用于防治小菜蛾、菜青虫、潜叶蝇、夜蛾、叶螨,在果树上防治各种螨、锈壁虱、木虱、粉蚧以及蚜虫和鳞翅目害虫,以及在其他作物上一些难于用其他药剂控制的或已经对常用药剂产生抗、耐药性的害虫,如棉叶螨、棉铃虫。能用其他药剂的地方尽可能不用这种药

剂,也算是一种保护吧。 近年研发了一系列含阿维菌素的混合杀虫剂,如与各种菊酯类药剂混用,与毒死蜱混用等等,往往能够起到加速害虫死亡速度;增加触杀或其他作用方式;延缓害虫产生耐药性的效果,值得应用。 另外,从品种开发上,一种叫做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另一种叫做富表甲氨基阿维菌素的类似药剂已经经过试验证实比阿维菌素的杀虫活性更高,对人畜毒性更低,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常见杀菌剂的药害及其控制

常见杀菌剂的药害 化学农药由于其自身的某些特性,必然会在使用中对作物的生长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所谓对作物安全的农药是不存在的。由于植物病原菌细胞在生理结构及生命活动上与植物细胞有较大的相似性,杀菌剂在使用中比其他种类农药更易产生药害。作为农药推广或销售人员,掌握常用杀菌剂的药理特性,对避免药害,降低经营风险是必要的。本文将简要讨论农药药理学关于杀菌剂安全使用的基本概念,及杀菌剂的不正确使用可能对农作物造成的药害。 一、杀菌剂安全使用的基本概念 1、杀菌剂的选择性 杀菌剂的选择性是指杀菌剂对防治靶标与非靶标之间的活性差异程度,这种活性差异的程度常用安全系数表示。 2、杀菌剂的安全系数 杀菌剂的安全系数是杀菌剂对植物的安全程度。即作物对杀菌剂可忍耐的最高浓度与推荐使用浓度之比。安全系数大于1时才能在生产上使用,大于2.5时使用起来才比较安全。 3、影响安全系数的因子 影响安全系数的因子很多,主要包括药剂类别及其性质、作物种类(单子叶和双子叶作物)及品种、作物生育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环境(湿、温度和酸碱度等)、土质和微生态体系等因子对安全系数的影响。 4、药害类型

4.1、一般按药害发生时间或症状性质分类。按药害发生时间可分为:直接药害——施药后对当季作物造成药害; 间接药害——对下茬敏感作物造成药害,如三唑类对下茬双子叶作物和敏感粳稻的生长抑制而表现的药害等。 4.2、按药害发生的症状可分为: 可见药害——可观察的形态上的药害。这是人们最容易发现的问题,也是我们在工作中优先要避免的一类药害。 隐性药害——无可见症状,但影响产量和品质。这种药害往往被人们忽视。如三唑类阻止叶面积增加、减少总光合产物;叶菜、果实变小,产量下降;可能使水稻穗小、千粒重下降;改变不饱和脂肪酸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蛋白质减少等。嘧菌酯(阿米西达)可增加赤霉病菌毒素的产生;重金属杀菌剂也常影响作物光合作用和生殖生长,使结实率下降。 5、药害症状 发育周期改变——出苗、分蘖、开花、结果、成熟期推迟,生长缓慢;缺苗——包衣、拌种、浸种降低发芽率,或发芽后不能出土枯死; 变色——失绿、花叶、黄花、叶缘叶尖变色、或根、果变色; 形态异常——改变果形、植株矮缩、不抽穗、花果畸形; 坏死——枯斑、枯萎等。 二、不同类型杀菌剂的药害及其控制策略 (一)多位点杀菌剂 1、多位点杀菌剂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药害的症状原因措施

一、常见药害症状 1、芽部药害 果树发芽推迟,不能正常发芽,严重时部分芽变黑枯死。特别是核果类桃、李等树种容易发生。 2、叶部药害 药后1-2天,叶面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红色药斑。叶尖、叶缘变褐干枯,严重的全叶焦枯脱落。药后5-7天。叶片部分不规则变黄。严重的全叶变黄脱落。 3、果实药害 药后3-5天,幼果果面出现红色或褐色小点斑。随果实发育膨大成圆形斑,但一般不脱落。有的药后7-10天,幼果大量脱落,严重的全树落光。7-8月份果面因出现铁锈色或“波尔多”药斑,红果变成“花脸”果,严重的影响果品等级。 4、枝干药害 从地面沿树干向上树体韧皮部变褐,严重的延伸到2-3年生枝。5-7天后严重的全树叶片变黄脱落或干焦在树上;轻的部分主枝变黄枯死,部分受害轻的树,还能长出新叶。 二、药害发生的原因: 主要与农药的质量、使用技术、果树种类和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农药质量不合格,原药生产中有害杂质超过标准,农药一般保质期两年,生产保存时间长,有效成分分解成有害物质,不仅杀虫、杀菌效果差,还易出现药害;农药使用过量,包括浓度过高、重复喷药,也易造成药害;农药混用不当,同时施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农药,农药间相互发生化学变化,杀虫、杀菌效果低,还可发生药害;环境条件也是发生药害的重要原因,如喷波尔多液后,药液未干遇雨或气温过高等。 三、补救措施 1、灌水喷水 如发现早,应立即喷水冲洗受害植株,以稀释和洗掉粘附于叶面和枝干上的农药,降低树体内的农药含量。此项措施越早越及时效果则越好。若是土施呋喃丹颗粒剂等内吸药剂而引起药害,应及时采取排灌洗药的措施,即先对果园地表进行大水漫灌,再灌1-2次流动水,以洗去土壤中残留的农药。 2、喷药中和

各种农药常见药害表现学习资料

各种农药常见药害表 现

各种农药常见药害表现 最近有客户反映在豆类作物上使用辛硫磷时药液重复处有药害情况,部分豆苗已经干枯, 特将常见药害总结如下: 代森锰锌(非络合态代森锰锌) 不宜用于毛豆、荔枝、葡萄的幼果期、烟草、葫芦科作物、某些梨树品种慎用,梨小果时施用代森锰锌易出现果面斑点。使用浓度过高时,在枣树上易产生药害。 丙环唑 在苗期使用易使苗率降低,幼苗僵化,抑制生长,灼伤幼果,尽量在作物中后期使用;对瓜类、葡萄、草莓、烟草等作物敏感,请勿使用。 五氯硝基苯 使用过量,五氯硝基苯与作物的幼芽接触时易产生药害。 百菌清 高浓度对梨树、柿、桃、梅易产生药害。苹果落花后20天内也不能使用。恶霉灵 不能与强酸性药剂混用,100倍液对麦类可能有轻微药害,使用时要注意。 春雷霉素 对大豆、藕有轻微药害,在邻近大豆和藕地使用时应注意。 硫磺

黄瓜、豆类、马铃薯、桃、李、梨、葡萄等作物对该药敏感,易发生药害。使用时应适应降低浓度或减少施药次数,高温季节应早、晚施药,避免中午施药。 机油乳剂 萌芽期和花期喷机油乳剂150倍+40%水胺硫磷1200-1500倍,引起药害,喷过机油乳剂后10-15天才能喷石硫合剂、波尔多液;喷过松碱合剂1周内不得使用有机磷农药,20天内不得喷石硫合剂 春雷氧氯铜(加瑞农) 苹果、葡萄、大豆和藕等作物的嫩叶对该药敏感,会出现轻微的卷曲和褐斑,使用时要注意浓度,宜在下午4时后喷药我。 波尔多液 白菜、桃、李、奈在生长期对其敏感,不论何种配方都易产生药害;可在苹果、梨、葡萄上使用。春季防治柑桔疮痂病,气温超过30℃,芽长超过 “1cm”长,喷0.8%等量式波尔多液会产生严重烧芽,应改喷0.5%倍量式波尔较安全;梨对铜离子敏感,要用倍量式波尔多液;葡萄对石灰敏感,应用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比如夏天中午前后的高温期、阴雨天、早晨雾水未干及大风气喷药都易造成药害。 石硫合剂 对葡萄、桃、梨、李、梅、杏等果树的幼嫩组织易发生药害,使用要慎重,最好在落叶季节喷洒,切勿在生长季节或花果期使用。对猕猴桃、葡萄、黄瓜及豆科的花卉均有一定的药害。 2,4滴丁酯

链霉菌操作手册

链霉菌室实验操作手册(2003年) 第一章培养基抗生素生长因子 (3) 常用抗生素及其使用浓度 (3) LB(Luria-Bertani)培养基 (3) LA (3) 基本培养基(MM) (3) R5(1L)链霉菌原生质体转化时用 (4) YEME(酵母膏-麦芽膏培养基) 1L(液体培养链霉菌) (4) TSBY (1L)(液体培养链霉菌) (4) MS培养基 (5) 2CMY培养基(用于井岗的接合转移) (5) YMS培养基(阿维,井岗产孢) (5) YD培养基 (5) 生长因子补充物的使用浓度 (6) 第二章DNA基本操作 (7) 大肠杆菌质粒的抽提 (7) 酶连反应 (7) DNA片段凝胶回收 (8) DNA纯化 (9) E.coil总DNA的提取 (9) 链霉菌质粒DNA的小量提取(还需改进) (10) 去磷酸化处理(详见分子克隆实验指南以及Takara的CIAP使用说明) (10) AT克隆(详见说明书) (10) Southern Blot (11) 第三章PCR及相关技术 (13) PCR (13) PCR重组(详见《PCR技术实验指南》p429 重叠延伸技术) (14) PCR定点诱变(DpnI法) (14) 第四章基因片段转移技术 (15) 大肠杆菌CaCl2法制备感受态细胞及DNA转化 (15) DNA转化 (15) 大肠杆菌质粒的快速检测 (15) 接合转移(详见英文《手册》249页) (16) 链霉菌原生质体的制备 (16) 链霉菌原生质体的转化 (17) PCR-Targeting技术中E.coli电转化感受态的制备及电转化 (17) 第五章RNA操作技术 (19) 链霉菌总RNA的抽提 (19)

常见农药药害的预防及补救措施

常见农药药害的预防及补救措施 发表于2010-4-11 22:21:25 随着我国农药行业的飞速发展,农药的种类与剂型也不断推陈出新,农药的使用技术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趋于专业化。在农药使用过程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产生药害,轻者影响作物生长,造成减产;重者则颗粒无收。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一下农药药害的预防及补救措施: 1.农药药害的预防 农药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以尽可能减少或避免药害的发生。 1.1注意购买农药的质量 在购买农药前,首先要弄清防治对象和兼治对象,以对症下药。购买农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以免购买假药,造成损失。 一是所购农药必须有四证: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农药标准号、产品合格证。 对四证不全者,要防假冒伪劣。 二是注意农药使用有效期,一般水剂农药有效期为1年,粉剂2年,乳油3年,可具体看一下商标上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变质的农药易造成药害,乳油类农药要求药液清亮透明、无絮状物、无沉淀,加入水中能自行分散,水面无浮油。粉剂类农药要求粉粒细、匀、不结块。可湿性粉剂类农药要求加入水中能溶于水并均匀的分散。请广大农民朋友在购买农药的过程中一定要买保质期内的产品,不要购买超出保质期或者生产日期不祥的产品。 三是要看一下农药,包装应完整无破损无溢漏,粉剂农药无结块,乳剂农药无分层,水剂农药无沉淀,颗粒农药符合标准,颗粒大小匀称。 四是最好选择有兼治性(多效性)的农药,达到一药多治效果。 1.2注意用水的质量 稀释农药时使用的水要求是干净的软水,不要使用含杂质多的脏水和含钙镁离子的硬水。这种要求好像高了,在我国广大农村还做不到,但能保证用洁净的水来稀释农药就可以了。 1.3注意施药浓度要适当 用浓度过大是导致作物产生药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每种农药在不同的作物上使用都有一个安全的浓度范围,千万不可以错误地认为浓度越高效果越好而人为的超出这个范围。因此,配药前必须认真阅读该药的使用说明,准确计算,严格计量,严禁随意配药。 1.4注意用药要做到随配随用

链霉菌次生代谢和形态分化调控研究进展(精)

2009年 11月第 28卷第 11期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M ianyang Nor mal University Nov . 2009Vol . 28 No . 11 收稿日期 :2009204205 作者简介 :杨红文 (1975- , 男 , 讲师 , 博士 , 主要研究方向 :链霉菌分子生物学 , 动物功能基因组学及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链霉菌次生代谢和形态分化调控研究进展 杨红文 1, 2, 程彦伟 3, 张敬虎 1 (1. 漳州师范学院生物系 , 福建漳州 363000; 2.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 湖北武汉 430070; 3. 洛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 , 河南洛阳 471022 摘要 :链霉菌以其复杂的形态结构、发育分化周期、众多的次级代谢产物及代谢调控网络而在基础理论研 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备受关注 , 成为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章在此对灰色链霉菌、天蓝色链霉菌、阿维链霉菌等几种常见链霉菌的形态分化和次生代谢调控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 主要包括 A 因子级联 ld A 、双组分系统、 sig ma 因子等调控级联 , 。 关键词 :链霉菌 ; 形态分化 ; 次生代谢 ; 双组分系统 ; ma 中图分类号 :S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1链霉菌以其产生众多的次生代谢产物而备受关注 , 包括大部分抗生素 (2/3 和酶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等天然产物 , 常见的抗生素有阿维链霉菌 (S trepto m yces . m (aver mectin 类农药兽药、弗氏链霉菌 (S. fradiae 产生的泰乐菌素 (tyl osin 等 , , 将有利于通过基因工程手段研发抗生素高产菌株和开发新型高效安全 , 以及相应建立起来的生理模型和数学模型 , 链霉菌次生代谢和形态分化调控网络的研究也将获得飞跃发展 , 对其它抗生素产生菌的调控机制研究也有重要参考意义。

各种农药常见药害表现

各种农药常见药害表现 最近有客户反映在豆类作物上使用辛硫磷时药液重复处有药害情况,部分豆苗已经干枯,特将常见药害总结如下: 代森锰锌(非络合态代森锰锌) 不宜用于毛豆、荔枝、葡萄的幼果期、烟草、葫芦科作物、某些梨树品种慎用,梨小果时施用代森锰锌易出现果面斑点。使用浓度过高时,在枣树上易产生药害。 丙环唑 在苗期使用易使苗率降低,幼苗僵化,抑制生长,灼伤幼果,尽量在作物中后期使用;对瓜类、葡萄、草莓、烟草等作物敏感,请勿使用。 五氯硝基苯 使用过量,五氯硝基苯与作物的幼芽接触时易产生药害。 百菌清 高浓度对梨树、柿、桃、梅易产生药害。苹果落花后20天内也不能使用。 恶霉灵 不能与强酸性药剂混用,100倍液对麦类可能有轻微药害,使用时要注意。 春雷霉素 对大豆、藕有轻微药害,在邻近大豆和藕地使用时应注意。 硫磺 黄瓜、豆类、马铃薯、桃、李、梨、葡萄等作物对该药敏感,易发生药害。使用时应适应降低浓度或减少施药次数,高温季节应早、晚施药,避免中午施药。 机油乳剂 萌芽期和花期喷机油乳剂150倍+40%水胺硫磷1200-1500倍,引起药害,喷过机油乳剂后10-15天才能喷石硫合剂、波尔多液;喷过松碱合剂1周内不得使用有机磷农药,20天内不得喷石硫合剂 春雷氧氯铜(加瑞农) 苹果、葡萄、大豆和藕等作物的嫩叶对该药敏感,会出现轻微的卷曲和褐斑,使用时要注意浓度,宜在下午4时后喷药我。 波尔多液 白菜、桃、李、奈在生长期对其敏感,不论何种配方都易产生药害;可在苹果、梨、葡萄上使用。春季防治柑桔疮痂病,气温超过30℃,芽长超过“1cm”长,喷0.8%等量式波尔多液会产生严重烧芽,应改喷0.5%倍量式波尔较安全;梨对铜离子敏感,要用倍量式波尔多液;葡萄对石灰敏感,应用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比如夏天中午前后的高温期、阴雨天、早晨雾水未干及大风气喷药都易造成药害。 石硫合剂 对葡萄、桃、梨、李、梅、杏等果树的幼嫩组织易发生药害,使用要慎重,最好在落叶季节喷洒,切勿在生长季节或花果期使用。对猕猴桃、葡萄、黄瓜及豆科的花卉均有一定的药害。 2,4滴丁酯 棉花、豆类、蔬菜、油菜等双子叶植物,大、小麦、水稻苗在4叶期前及拔节后不宜使用。双甲脒 短果枝金冠苹果对该药敏感,有烧叶药害。 炔螨特 作物幼苗和新梢嫩叶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对该药敏感,易出现药害。为了对作物安全,

阿维菌素结构

阿维菌素结构: O OCH 3 HO H 3C O H O H 3C H O H 3C CH 3 O OH H OH O O O H H O CH 3 H CH 3 C 2H 5H OCH 3 用途和来源: 来源:阿维菌素是由日本北里大学大村智等和美国Merck 公司首先开发的一类具有杀虫、杀螨、杀线虫活性的十六元大环内酯化合物,由链霉菌中阿维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 发酵产生。 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由上海市农药研究所开发的从广东揭阳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7051菌株,后经鉴定证明该菌株与S.avermitilis Ma-8460相似,与Avermectin 的化学结构相同。1993年北京农业大学新技术开发总公司立项研究并生产开发此药。 自从1991年害极灭(abamectin)进入我国农药市场以后,Avermectin 农药在我国的害虫防治体系中占有较重要地位。 用途:① 防治小菜蛾、菜青虫,在低龄幼虫期使用1000-1500倍2%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1%甲维盐,可有效地控制其为害,药后14天对小菜蛾的防效仍达90-95%,对菜青虫的防效可达95%以上。 ② 防治金纹细蛾、潜叶蛾、潜叶蝇、美洲斑潜蝇和蔬菜白粉虱等害虫,在卵孵化盛期和幼虫发生期用3000-5000倍1.8%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高氯喷雾,药后7-10天防效仍达90%以上。③防治甜菜夜蛾,用1000倍1.8%阿维菌素乳油,

药后7-10天防效仍达90%以上。 ④防治果树、蔬菜、粮食等作物的叶螨、瘿螨、茶黄螨和各种抗性蚜虫,使用4000-6000倍1.8%阿维菌素乳油喷雾。 ⑤防治蔬菜根结线虫病,按每亩用500毫升,防效达80-90%。

阿维菌素的发酵

阿维菌素的发酵 一、实验目的 学习阿维菌素的发酵过程 二、实验原理 阿维菌素的发酵共分三大工序:菌种、发酵、提取。配合三个工序进行分析化验和有关产物测定。 衡量抗生素发酵液中抗菌物质的含量称效价。抗生素效价测定可采用化学法或生物效价测定法。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生素的效价。 三、实验材料 1. 菌株阿维菌素链霉菌斜面菌种。 2. 培养基培养阿维菌素链霉菌所用的斜面培养基、分离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基。见附录Ⅲ。 3. 仪器及药品接种环,培养皿,三角瓶,摇床,离心管,高效液相色谱柱,漩涡振荡器,微孔滤膜,淀粉酶,丙酮,乙酸乙酯,无菌水。 四、实验方法 1. 实验用菌种的制备 (1)单孢子悬液的制备 向阿维菌素链霉菌孢子斜面中加入10mL无菌水,用接种环刮取孢子,震荡打碎,过滤得到单孢子悬液。 (2)自然分离 将得到的单孢子悬液稀释,分别涂布于含有分离培养基的平皿中,在28℃条件下培养7~9天。 2. 发酵培养基和待检测发酵液样品的制备 (1)水解淀粉的制备 称取玉米淀粉200g,先加入少量水混合均匀,加热使其糊化,降温至60℃,然后在糊化

的淀粉液中加入的淀粉酶,恒温搅拌10min,最后加热至沸腾状态,保温5min,使残留的淀粉酶失活,降温待用。 (2)液体发酵 铲取面积为×㎝2大小的斜面培养物,将其接种至种子瓶的培养基中,28℃摇床培养22h 后,按发酵摇瓶装料体积的5%接种至发酵瓶中,28℃培养9天。 (3)检测发酵液中阿维菌素样品的制备 取5mL摇瓶发酵液于离心管中,3000r/m离心10min,弃去上清夜。在发酵液的沉淀物(菌丝体)中加入2mL丙酮,在漩涡式混合器上震荡1min,静置10min,如此重复3次。然后加入3mL乙酸乙酯,震荡1min,静置10min,3000r/m离心10min,最后小心地吸取其中的上清夜作为样品,待检测。 3. 阿维菌素含量的测定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 (1)HPLC条件 色谱柱:Kromasil C18 5μm 200× 流动相: CH2OH∶H2O﹦88∶12(V/V) 流速:min 检测波长:244nm (2)标准曲线的测定 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阿维菌素B1标准溶液(500~3000μg/mL),分别取各浓度标准溶液的过滤液5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测定其吸收峰值面积,然后对浓度(Y)和吸收峰面积(X)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得到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3)效价的计算方法 将乙酸乙酯萃取所得的上清夜用μm的微孔滤膜过滤,准确吸取滤液5μl注入HPLC中,记录色普图,将B1峰面积代入上述的回归方程中,计算得到发酵液中B1组分发酵单位(μg/mL)。 4. 发酵液中菌体浓度的计算 取体积为V1(mL)的发酵液,3000r/m离心10min后,得到上清夜的体积计量为,V2(mL),

常见农作物药害症状、原因及补救措施

常见农作物药害症状、原因及补救措施 一、药害症状 1、斑点:这种药害主要表现在叶上,有黄斑、褐斑、枯斑等。如丁草胺在水稻田初期施用造成水稻叶褐斑,代森锰锌浓度高会引起水稻叶边缘枯斑,杀虫双浓度高引起白菜叶产生枯斑。 2、黄化:黄化的原因是农药阻碍了叶绿素的合成,或阻断叶绿素的光合作用,或破坏叶绿素。如速灭杀丁在西瓜上施用引起新梢发黄;适用于麦田的苯磺隆飘移到其他作物上出现黄化等;抑太保喷施于白菜,引起幼苗菜心发黄。 3、畸形:植物的各个器官都可能发生这种药害。常见的畸形有卷叶、丛生、根肿、畸形穗、畸形果等。如番茄喷洒高浓度的萘乙酸会出现卷叶;2,4-D施用不当出现空心果、畸形果;纯度不高的三十烷醇易使番茄嫩叶卷曲等。 4、枯萎:这种药害一般全株表现,主要是除草剂药害。如西瓜苗受绿麦隆药害出现嫩叶黄化、叶缘枯焦、植株萎缩;高浓度的草甘膦、百草枯喷施杂草上如药液飘至作物上,定会引起植株枯萎。 5、生长停滞:生长抑制剂、除草剂施用不当出现药害。如矮壮素用量过大引起作物生长停滞。 6、枯死:DDV用于高梁、玉米上,如果药害严重,会引起高梁、玉米枯死。 7、不孕:引起这类药害的原因是花期用药不当。如在水稻抽穗时施用稻脚清会造成空秕粒。 8、脱落:在果树和其他双子叶植物上常发生,有落花、落叶、落果等。如桃树施用水胺硫磷和花期施用氧化乐果造成落叶;山楂施用乙烯利不当引起落果、落叶。 9、劣果:果实出现药害有时表现为果面异常、品质变劣。如西瓜受乙烯利药害,瓜瓤暗红色、有异味,高温(气温大于30℃)施用高浓度早瓜灵,会引起瓠瓜产生异味。 二、农作物药害产生的原因 1、施用药剂过量。有些农民存在着用药越多,防效越好的观念,使用时不看说明不相信推荐剂量,往往成倍增加用量,造成药害。如粉锈宁使用过量,造成小麦叶片发黄,干枯;玉米田超量使用“莠去津”成份的除草剂,可导致下茬小麦受害,表现为年前出苗不整齐,叶发黄,年后生长缓慢,不分蘖或少分蘖,穗粒数明显减少,千粒重下降。 2、错用农药。一是农民对农药保存不善,造成农药标签脱落或模糊不清;二是农药经营者业务素质差,给农民拿错药,农民在使用时又不注意认真核对,造成错用农药。如大豆田使用的除草剂“氯嘧磺隆”,错用了小麦田除草剂“氯磺隆”,施用后造成大豆绝收。 3、盲目混配农药。有些药剂混配可以提高活性,如杀草隆与草枯醚混合使用,在稻田中可同时杀死一年生杂草和多年生莎草科杂草。但有些药剂混用会产生药害,如脲

链霉菌实验操作手册

链霉菌实验室操作手册 第一章培养基抗生素生长因子 (3) 常用抗生素及其使用浓度 (3) LB(Luria-Bertani)培养基 (3) LA (3) 基本培养基(MM) (3) R5(1L)链霉菌原生质体转化时用 (4) YEME(酵母膏-麦芽膏培养基) 1L(液体培养链霉菌) (4) TSBY (1L)(液体培养链霉菌) (4) MS培养基 (5) 2CMY培养基(用于井岗的接合转移) (5) YMS培养基(阿维,井岗产孢) (5) YD培养基 (5) 生长因子补充物的使用浓度 (6) 第二章DNA基本操作 (7) 大肠杆菌质粒的抽提 (7) 酶连反应 (7) DNA片段凝胶回收 (8) DNA纯化 (9) E.coil总DNA的提取 (9) 链霉菌质粒DNA的小量提取(还需改进) (10) 去磷酸化处理(详见分子克隆实验指南以及Takara的CIAP使用说明) (10) AT克隆(详见说明书) (10) Southern Blot (11) 第三章PCR及相关技术 (13) PCR (13) PCR重组(详见《PCR技术实验指南》p429 重叠延伸技术) (14) PCR定点诱变(DpnI法) (14) 第四章基因片段转移技术 (15) 大肠杆菌CaCl2法制备感受态细胞及DNA转化 (15) DNA转化 (15) 大肠杆菌质粒的快速检测 (15) 接合转移(详见英文《手册》249页) (16) 链霉菌原生质体的制备 (16) 链霉菌原生质体的转化 (17) PCR-Targeting技术中E.coli电转化感受态的制备及电转化 (17) 第五章RNA操作技术 (19) 链霉菌总RNA的抽提 (19)

常见杀菌剂药害问题

常见杀菌剂的药害及其控制 杀菌剂的广泛应用为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由于杀菌剂不同的作用机制,对人畜、作物和环境的安全问题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本文主要讨论因为杀菌剂的不正确使用对农作物造成的药害及其控制技术。 一、杀菌剂安全使用的基本概念 1、杀菌剂的选择性 杀菌剂的选择性是指杀菌剂对防治靶标与非靶标之间的活性差异程度,这种活性差异的程度常用安全系数表示。 2、杀菌剂的安全系数 是杀菌剂对植物的安全程度。即作物对杀菌剂可忍耐的最高浓度与推荐使用浓度之比。安全系数大于1时才能在生产上使用,大于2.5时使用起来才比较安全 3、影响安全系数的因子 影响安全系数的因子很多,主要包括药剂类别及其性质、作物种 类(单子叶和双子叶作物)及品种、作物生育期(营养生长和生 殖生长)、环境(湿、温度和酸碱度等)、土质和微生态体系等因 子对安全系数的影响。 4、药害类型 一般按药害发生时间或症状性质分类。 ①按药害发生时间可分为: 直接药害——施药后对当季作物造成药害; 间接药害——对下茬敏感作物造成药害,如三唑类对下茬双子叶作物和敏感粳稻的生长抑制而表现的药害等。 ②按药害发生的症状可分为 可见药害——可观察的形态上的药害。这是人们最容易发现的问题。 隐性药害——无可见症状,但影响产量和品质。这种药害往往被人们忽视。如三唑类阻止叶面积增加,减少总光合产物;叶菜、果实变小,产量下降;可能使水稻穗小,千粒重下降;改变不饱和脂肪酸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蛋白质减少等。嘧菌酯可增加赤霉病菌毒素的产生;重金属杀菌剂也常影响作物光合作用和生殖生长,使结实率下降。

阿维菌素

阿维菌素 简介 阿维菌素,英文名称Avermectins,是由日本北里大学大村智等和美国Merck 公司首先开发的一类具有杀虫、杀螨、杀线虫活性的十六元大环内酯化合物,由链霉菌中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发酵产生。Avermectin是一种新型抗生素类杀虫剂,具有结构新颖、农畜两用的特点。目前市售的Avermectins 系列农药有阿维菌素油膏、阿维菌素精粉、伊维菌素精粉和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精粉。07年以来,水稻上阿维菌素的大量推广,给阿维菌素产品带来了无限潜力。在防治水稻螟虫,稻纵方面的优异表现,成为替代高毒农药的新宠儿。 作用机理 阿维菌素是一种神经毒剂,其机理是作用于昆虫神经元突触或神经肌肉突触的GABAA受体,干扰昆虫体内神经末梢的信息传递,即激发神经未梢放出神经传递抑制剂γ-氨基丁酸(GA-BA),促使GABA门控的氯离子通道延长开放,对氯离子通道具有激活作用,大量氯离子涌入造成神经膜电位超级化,致使神经膜处于抑制状态,从而阻断神经未梢与肌肉的联系,使昆虫麻痹、拒食、死亡。因其作用机制独特,所以与常用的药剂无交互抗性。触杀、胃毒、渗透力强。对昆虫和螨类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并有微弱的熏蒸作用,无内吸作用。但它对叶片有很强的渗透作用,可杀死表皮下的害虫,且残效期长,不杀卵。其作用机制与一般杀虫剂不同的是它干扰神经生理活动,刺激释放r-氨基丁酸,而r-氨基丁酸对节肢动物的神经传导有抑制作用,螨类成、若螨和昆虫与幼虫与药剂接触后即出现麻痹症状,不活动不取食,2-4天后死亡。因不引起昆虫迅速脱水,所以它的致死作用较慢。但对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虽有直接杀伤作用,但因植物表面残留少。因此对益虫的损伤小,对根节线虫作用明显。 生物活性 阿维菌素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抗生素类杀虫、杀螨剂。它是由一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组成,活性物质为AVERMECTIN,对螨类和害虫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阿维菌素的层移活性能够使其喷施后能渗入作物叶片组织中,表皮薄壁细胞内形成药囊,长期贮存,所以阿维菌素有较好的持效期。因其良好的层移活性,使得阿维菌素对害螨、潜叶蝇、潜叶蛾以及其他钻蛀性害虫或刺吸式害虫等常规药剂难以防治的害虫有高效。 优点

常见农药药害

常用农药药害 1、保护剂: 波尔多液:白菜、桃、李、杏在生长期对其敏感,不论何种配方都易产生药害;可在苹果、梨、葡萄上使用。春季防治柑桔疮痂病,气温超过30℃,芽长超过“1cm”长,喷0.8%等量式波尔多液会产生严重烧芽,应改喷0.5%倍量式波尔较安全;梨对铜离子敏感,要用倍量式波尔多液;葡萄对石灰敏感,应用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比如夏天中午前后的高温期、阴雨天、早晨雾水未干及大风气喷药都易造成药害。 代森锰锌(非络合态代森锰锌):不宜用于毛豆、荔枝、葡萄的幼果期、烟草、葫芦科作物、某些梨树品种慎用,梨小果时施用代森锰锌易出现果面斑点。使用浓度过高时,在枣树上易产生药害。 石硫合剂:对葡萄、桃、梨、李、梅、杏等果树的幼嫩组织易发生药害,使用要慎重,最好在落叶季节喷洒,切勿在生长季节或花果期使用。对猕猴桃、葡萄、黄瓜及豆科的花卉均有一定的药害。 2、菌剂、杀螨剂、除草剂 2,4滴丁酯:棉花、豆类、蔬菜、油菜等双子叶植物,大、小麦、水稻苗在4叶期前及拔节后不宜使用。 丙环唑:在苗期使用易使苗率降低,幼苗僵化,抑制生长,灼伤幼果,尽量在作物中后期使用;对瓜类、葡萄、草莓、烟草等作物敏感,请严格控制用量,在坐果后使用。 春雷霉素:对大豆、藕有轻微药害,在邻近大豆和藕地使用时应注意。 春雷氧氯铜(加瑞农):苹果、葡萄、大豆和藕等作物的嫩叶对该药敏感,会出现轻微的卷曲和褐斑,使用时要注意浓度,宜在下午4时后喷药我。 恶霉灵:不能与强酸性药剂混用,100倍液对麦类可能有轻微药害,使用时要注意。 机油乳剂:萌芽期和花期喷机油乳剂150倍+40%水胺硫磷1200-1500倍,引起药害,喷过机油乳剂后10-15天才能喷石硫合剂、波尔多液;喷过松碱合剂1周内不得使用有机磷农药,20天内不得喷石硫合剂。 硫磺:黄瓜、豆类、马铃薯、桃、李、梨、葡萄等作物对该药敏感,易发生药害。使用时应适应降低浓度或减少施药次数,高温季节应早、晚施药,避免中午施药。

农药药害的发生原因与处理方法

摘要介绍了农作物药害发生的原因,总结了农药药害事故的处理方法,并提出药害的预防措施,以期为农药使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药;药害;发生原因;处理方法;预防措施 农作物药害是指因使用农药不当而引起的作物反应出的各种状态,包括作物体内生理变化异常、生长停滞、植株变态、甚至死亡等一系列症状。近年来,由于农药质量或农民用药不当等问题导致农作物受害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不仅给农业生产造成直接损失,还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如何开展农药药害事故鉴定,及时公正处理药害纠纷,正确提出处理意见,是农业部门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为探讨出一套综合性农作物药害事故分析、处理方法,笔者结合近几年参与鉴定、处理调解药害事故纠纷的经验,并借鉴其他区县的实践经验,就农药药害事故处理方法进行介绍。 1药害发生原因 1.1农药方面的因素 一是农药使用不当造成药害。药害的发生与农药使用不当,即不合理使用、施药控制不严、剂量不准、误将药剂相互混杂,甚至滥用、错用或者误用了除草剂有很大关系[1]。这也是当前发生药害最常见的原因。二是超范围使用农药造成药害。有的农药经销商本身素质相对较低,缺乏对地情、苗情、草情及农药药理作用的了解,不严格按农药包装标签上“适用作物”(登记作物)要求向农民推荐,而是超范围推荐用药或者超量用药,误认为浓度高防治效果好,误售误用,结果造成药害。三是使用的农药质量差、杂质多及农药过期或假冒伪劣造成药害。使用劣质农药、假农药是引起农药药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1.2作物及环境方面的因素 一是在作物的敏感阶段使用农药造成药害。作物的不同生育阶段对药剂的抵抗能力不同,一般种子耐药力最强,多数作物苗期、花期和细嫩组织部位比较敏感,耐药力差,易发生药害。禾本科作物孕穗期对药剂比较敏感,分蘖期至孕穗前对药剂敏感性低。二是药害的发生与温度、湿度和土壤等不良环境条件密切相关[2]。气温高、湿度大、日照强时,易发生药害。例如石硫合剂在32 ℃以上高温天气使用时极易发生药害,也有少数药剂在低温情况下使用易发生药害。 2农药药害事故处理方法 2.1成立农药药害事故鉴定专家组 农药药害的认定和处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为了规范、公正和及时处理农药药害事故纠纷,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成立由农药检定所、植物保护站、农技推广等单位相关专业专家组成的农药药害事故鉴定专家委员会,开展药害事故的鉴定及损失评估工作[3]。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农业行政执法大队,牵头主持日常药害受理、鉴定及损失评估工作。 2.2药害事故鉴定的工作程序 一是及时告知政府。遇到重大药害事件,应告知药害事故发生地政府有关部门和领导,必要时要求政府给予协助。如2004年因除草剂“油侠”的使用不当,造成江宁区水稻大面积不同程度的发生药害,由于及时向区政府和市农委(当时的农林局)汇报,在后面的药害事故处理中,得到了政府和上级的支持与协助。二是药害事故的受理。由申请鉴定的单位或个人向农业行政执法大队提出书面申请,一般在2 d内农业行政执法大队派2名以上执法人员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或专家进行实地查看,初步了解情况,对造成药害的农药进行抽样取证和登记保存,作询问笔录。调查人员根据实地观察情况,确定受害的原因,决定是否受理。受理的,申请人应缴纳有关鉴定费用。三是药害事故的鉴定。农业行政执法大队根据调查人员初步了解的情况,邀请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成农药药害鉴定小组。鉴定小组的人数可根据受害作物的面积和程度确定,一般为3人以上单数,确定1名组长。鉴定小组进行实地勘察,对受害作物的受害过程开展调查,对受害作物的受害症状进行描述认定,并制作药害现场勘验记录。对农药来源、施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