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现状调查及思考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现状调查及思考

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第1期

教育政策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现状调查及思考

摘要:实地调研结果显示,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自实施以来,总体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第

一,学生和家长在选择师范生免费教育的驱动力上存在差异;第二,接受免费师范教育的学生对于政策本身与自我未来发展之间的冲突存在顾虑;第三,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对政策本身内容赞同度低;第四,在国家政策限定与学生自身发展之间存在冲突;第五,学生对免费教育政策的最终落实存在顾虑。针对以上情况,要尽快出台和完善具体的免费师范生就业细则,明确免费师范生选拔和淘汰机制,完善已有的制度,提高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薪酬和待遇,引导师范类高校合理定位,以促进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良性运作。

关键词:免费师范教育;教师教育;教育政策中图分类号:G 659.21;G40-011.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85(2011)01-0058-04王智超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130024)

①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免费师范教育政策实施状况追踪研究”(CFA080211);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规划项目“基于教育政策绩效的免费师范教育政策实施状况的研究”(GH08062);东北师范大学校内青年基金项目“免费师范教育政策实施状况的追踪调研”(08QN042)。

作者简介:王智超(1980-),男,黑龙江甘南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教育政策研究。

一、研究背景

在义务教育基本普及的背景下,教育“质”的提升成为教育基本“量”得到满足的前提下教育公平实现的重要环节。在此过程中,优秀的教师队伍建设是保证“质”有效提升的关键。2007年,国务院决定在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作为国家整体教育政策的一部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与其他政策一起构成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特别是教师队伍建设健康发展的合力。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是我国教师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一方面,从国家宏观的角度看,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将改变优秀教师资源的整体流动方向,使优秀教师资源分流到更需要这部分资源的地区,必将扭转优势教育资源聚积的弊端,对于带动落后地区师资整体发展会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师范生免费教育将使高等师范院校与落后地区的教师培训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教师发展的良性循环,更有利于培育符合我国实际的“教育家”。因此,不但要继续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而且必须不断地充实和完善此项政策,使这项政策在更大的程

度上发挥积极作用,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2007年至今,首届免费师范生已经进入大学四

年级,面临就业的现实问题。此项政策实施情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能否继续推进成为人们关注的现实问题。为了解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实施现状,笔者进行了此次调研。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一)调查对象

2007年至今,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已经实施3年,3年共招收免费师范生34232名。

[1]

从师范生

免费教育政策的实施情况看,各试点高校、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都在积极推进政策的实施,社会对于此项政策也有一定的认同。为进一步了解师范生免费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基本情况,我们选择了东北某试点高校的2007级免费师范生进行了相关内容的调研。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研和访谈调研两种形式,共计发放调研问卷1000份,其中学生问卷800份,

58··

家长问卷200份。回收有效学生问卷725份,有效率为90%;回收有效家长问卷141份,有效率为71%。在调查中,进行4次访谈,共计访谈学生78人,访谈家长21人。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研结果显示,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在实行过程中,总体情况较好,但政策在设计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细节缺失,从而使得政策设计与学生的个人构想和基本需求形成了一定的矛盾,这些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策效能的有效发挥,也使得学生对于政策的认同度有所降低。

(一)选择师范生免费教育的驱动力分析

学生选择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最原始动力是验证政策是否能够得到认同的基本考察点。从选择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初衷来看,学生和学生家长在选择初衷上存在差异,有超过50%的学生是因为热爱教师职业而选择免费师范学校,而超过50%的学生家长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选择了免费师范学校(见表1)。这样看来,学生基本上还是对政策较为认同的,选择的初衷也并非局限于家庭经济困难等因素,初衷较为积极。

表1:学生和家长对于选择免费师范学校的主要原因

项目免费师范生(%)学生家长(%)对于教师职业的热爱50.412.7

为国家的教育事业作贡献44.929.6

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学费36.050.7

没有就业压力25.031.5(二)对于未来工作性质的意愿分析

由于未来的工作方向和范围已经基本确定,很多学生对于未来相对茫然,进而丧失了学习的动力。当被问到“是否愿意终身从事教育事业”时,回答非常愿意的比例为20.8%,视情况而定的比例为62.3%,而回答不愿意的比例则达到了16.9%(见表2)。这些数据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接受免费师范教育的学生对于政策本身与自我未来发展之间的冲突还是存在一定的顾虑。

表2:是否愿意终身从事教育事业情况项目非常愿意(%)视情况而定(%)拒绝回答(%)免费师范生20.862.316.9(三)对于政策本身内容的认同分析

对于免费教育政策本身,虽然有65.6%的学生表示非常赞同或比较赞同,但仍有34.4%的学生表示不赞同或非常不赞同(见表3),其主要原因是感觉受到限制和缺乏自我未来发展的自由。

表3: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认同情况

项目

非常赞同或比较

赞同(%)

不赞同或非常

不赞同(%)

免费师范生65.634.4

学生家长76.123.9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是一个试点工程,其中一个要求就是希望免费师范生将来能够长期从事教育工作,能够吸引最优秀的人来当老师。所以作为一个条件,国家希望这些来接受免费师范教育的学生能够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特别是基层的教育工作。[2]虽然国家政策初衷是这样,但是我们也必须考虑到作为“经济人”,每个人都会对自己未来做出更适合自身发展的选择。并且,惩罚性的限制措施与鼓励学生终身从事教育事业的初衷并不相符。

此外,虽然对优秀的师范生实行了免费政策,但是要求他们毕业后必须到基层进行锻炼,在基础教育领域服务10年,这样以免费作为限定学生自由选择和发展的条件,反而使得一项利国利民、促进教师教育发展的好政策被人误解成一项国家对于贫困学生的辅助政策。而这种带有附加条件的免费也并没有起到提升教师社会地位的作用。

(四)对于自身未来发展关注的分析

接受高等教育是学生谋求自身转变和未来发展的重要途径。诸多学生和家长对于进入高等学校读书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这直接表现在学生对自身未来发展的期待上。对于师范生免费政策,学生与家长们最关心之处在于今后这些免费师范生的工作能否得到保证,未来从事的工作能否符合他们的心理预期。

调研显示,免费师范生对于自身未来发展存在的担心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来是否会被分配到特别困难的地方,无法展露自己的才能;二是从事义务教育10年,时间太长;三是毕业后分配工作的去向有何标准或以何为依托;四是10年之后是否有能力从事其他工作;五是就业时的公平分配问题;六是能否不回生源所在地;七是能否将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到岗位上;八是同样的文凭是否享有同样的待遇;九是将来的工作环境;十是不能脱产考研。此外还有违约诚信档案会给自己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分配到偏远山村的婚姻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是现实而迫切的,是最基本的个人发展需求与国家政策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来说,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目的在于使自身晋级于更高层次的社会层级,进而改变自身的命运,是个人选择的结果。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的目的之一是要改变我国教育质量发展不均衡、

59

··

西部地区优秀师资匮乏的现状。因此,免费师范生需“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二年”。显然,从农村来再回到农村去不符合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个人发展目标,免费师范生改变个人社会层级的构想与国家政策限定性之间存在冲突,使得学生从心底对于个人未来发展存在畏惧与彷徨。

这一点从假定调查的结果上可以得到印证。我们假定如果没有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的限定,学生仅有5.5%会选择中小学,而超过30%的学生希望继续深造。相关情况见表4。

表4:没有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限定时学生择业首选情况

项目选择率(%)

其他

5.3

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

0.9国有企业 4.8三资企业 5.5中小学 5.5科研单位 6.0国家机关14.5读研34.9高等院校22.6(五)对于政策有效性的期盼分析

即使接受免费师范教育的学生愿意回到生源所在地从事基础教育工作,那么地方政府是否能够按照协议约定,保证所有接受免费师范教育的学生都能够有岗、有编、有未来发展?虽然《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中规定了“有关省级政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但至今并无确切的关于接受免费教育师范生就业的相关规定,这也使接受免费教育的师范生心里并不安稳。根据我们的调查,

79.2%的学生表示对于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能否落实存在顾虑,完全没有疑虑的仅有17.8%,另有3%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具体见表5。

表5: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能否落实存在顾虑情况项目完全没有(%)

有些顾虑(%)

顾虑很多(%)

说不清楚(%)

免费师范生17.863.615.6 3.0学生家长

19.7

50.7

19.7

9.9

迄今为止,就业是社会、学校、学生和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成了政策成功与否的一个最直接衡量标准。由于首届免费师范生已经进入大学三年级,毕业工作成为他们面临的最直接问题,有关部门必须考虑到毕业生未来工作这一核心问题。而且,就业作为一项需要长期谋划的工作,不但需要实施免费师范生教育试点高校的努力,更需要接受免费教育的师范生的认可,最重要的是各级地方政府部门、教育行政部门能否按照《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要求,认真落实接收免费师范生的工作。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在学生就业方面,既要考虑地方政府是否愿意接收到地方基层任教的免费师范生,又要考虑接受免费教育的师范生是否真正愿意到落后地区从事教育工作,只有解决好了这两个问题,才能够保证此项政策顺利推行。

四、进一步完善政策的相关建议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推进与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师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职业的目的是互促互进互为补充的。为了促进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顺利推进,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从大环境上使得教师职业得到社会认可,使教师待遇得到有效保障。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的绩效工资政策对于免费师范教育是一个好的消息,可以看出,国家正不断调整相关政策措施,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能够得到有效保障,这些措施进一步促进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良性运作。在此基础上,要继续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尽快出台和完善具体的免费师范生就业细则

当前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是一个试行的办法,条框较粗,虽然对于毕业生就业有相关描述,但并不明确。应当就免费师范生就业的具体细节作出规定,诸如免费师范生就业具体归属、编制及如何进行选择等。《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规定:“免费师范生入学前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二年。”这种限定是模糊的。以北京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为例,协议第十三条规定:“按照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的相关政策,履行国家义务,毕业后一般回生源所在地省份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不少于十年。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两年。毕业时由丙方安排,在需求岗位范围内进行双向选择,或服从分配,到中小学任教。”协议虽然明确了免费师范生、高校、接受地政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毕业生就业中的责任和义

60··

务,但编制如何解决,在毕业生签订的工作单位与服务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之间如何衔接,免费师范生如若违约如何处理,地方政府是不是为其预留编制。如果为其预留了编制,而其反而违约了,那么预留的编制怎么办,是不是还能从别的学校招聘毕业生。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有明确的规定和说明。

只有明晰了免费师范生就业的相关细节,才能打消疑虑,才能更好地促进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扎实有效地推进,才能吸引更多有志于从事教育工作的优秀学子接受免费师范生教育。

此外,免费师范生在就业过程中与“特岗教师”之间的冲突也是当前需要关注的问题。截至2009年底,国家已经通过“特岗教师”计划招聘10万多名大学生到师资紧缺的农村学校任教,这些“特岗教师”势必与2011年即将毕业的首批免费师范生形成重叠,如何更好地使两项政策良性结合也是当前需要通过政策进行明确的问题。

(二)明确免费师范生选拔和淘汰机制,以便使免费师范生具有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

优秀教师的培育,良好的生源至关重要。免费师范生不但要有出色的学习能力,而且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这就需要在师范生选拔过程中明确选拔的方式、方法和原则,以保证良好的生源。

针对免费师范生在入学后由于未来发展被限定而存在的工作不愁找的心态,要在了解和掌握免费师范生的心理上下足工夫。一方面要让他们认识到国家对于此项工作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应该明确优胜劣汰的选拔机制,使免费师范生清楚,国家在师范教育中推行免费政策,目的在于鼓励优秀学生投身教育事业,是国家重视培育优秀教师的体现,而不是简单的扶贫项目。如果免费师范生不思进取,无法成长为优秀的人民教师,国家也应当取消其享受免费教育的资格,以此使免费师范生产生足够的学习动力。另外,师范院校也应该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使免费师范生能够树立服务教育事业的理想信念和为国为民的责任意识。

(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相关内容进行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自1994年施行已经16年了,16年间我国教育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应当依据教育发展情况和教师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相应的修订,以法律的形式将我国提出的培养更多的“教育家”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切实做到提高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待遇,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制度,解决西部地区师资匮乏等问题。

(四)努力保证农村中小学教师能够享受一定水平的薪酬待遇

农村中小学师资匮乏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生活水平较低,无法吸引优秀人才长期到农村地区任教。当前,我国教师工资虽然由国家财政提供,但基本福利等主要还是由学校来自筹,经济落后地区政府没有或不具备保证教师基本工资的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国家发改委2006年12月发布的《高中教育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中规定:“当地教育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按照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确定。”相关政策虽然在不断完善,但这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落实。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内教师待遇的均衡发展,但从整体上看,落后地区教师的薪酬待遇仍然不容乐观。国家应当设立专项教师基金或实行教育财政转移支付,以保证贫困地区教师的工资水平。

(五)引导师范类高校合理定位,从长远角度调整和设置相应专业

政府应当从宏观上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长远师资培养规划,减少师范类高校发展过程中的短视行为,引导各师范类高校结合自身情况,立足为地方服务的基本思想,合理定位。同时,政府应根据国家教育发展需求,从长远师资培养的角度合理调整师范类高校的专业设置,使师范类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更适合当前教育的需求,更具备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进展顺利[EL/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80/info122422-2172166680.htm.

[2]周逸梅,夏命群.免费师范生服务年限不会变[N].京华时报,2008-03-15.

(责任编辑:王舒;责任校对:李作章)

61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