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汇总1978-2010

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汇总1978-2010

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汇总1978-2010
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汇总1978-2010

国家节能减排政策1978—2010

节约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重要内容,我们党和国家历来对此高度重视。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我国节能减排的脚步是如何迈进的?通过查阅历年与节能减排密切相关的政策、法规、文件,厚重的历史足以让我们触动。

--------------------------------------------

197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对环境保护做出规定,这在我国尚属首次,为以后的环境保护立法提供了法律依据。

点评:

1978年宪法第一次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对环境问题作出了规定。同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的环境问题也势必成为越来越突出的热点和焦点问题,邓小平同志就曾明确指出应该制定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的制定提到了国家立法的日程。

--------------------------------------------

1979年

中国首次颁布《环境保护法》

1979年9月,中国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部综合性的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把中国的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方针、任务和政策,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环境保护法》共7章,33条。其中第一章(总则)规定:环境保护法的任务,是通过“保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合理地利用自然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达到“ 为人民造成清洁适宜的生活和劳动环境,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控制新污染源的基本制度和原则是:“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必须提出对环境影响的报告书,经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设计。”

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中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各项有害物质的排放必须遵守国家规定的标准。”治理现有污染源的原则:“谁污染谁治理”。

点评:

《环境保护法》的颁布是中国环境管理走上法治道路的标志,对全国的环境保护工作、环境立法和司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该法为“原则通过”的“试行”法,所以,应根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和情况的变化,在条件成熟时加以修订。《环境保护法》是一个基本法,为使其中规定的方针、原则、要求等得到正确实施,还要制定各种有关的单行法规,如大气

污染防治、水体污染防治、海洋环境保护、噪声控制等方面的法规,以及关于环境污染纠纷的处理、违法者应承担的各种责任方面的法规。

《关于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的几个问题的通知》

1979年,国务院转发《关于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的几个问题的通知》。对于我国在能源利用效率方面提出了具体规定。

点评:

从1979年国家科委在杭州召开第一次能源政策座谈会以来,我国能源界逐渐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即我国面临着能源短缺。为了缓和电力、燃料等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增强全民节约能源、降低消耗、杜绝浪费的自觉性,深入、持久地开展能源节约工作,1979年国家经委决定把每年11月定为“节能月”,康世恩副总理也在《全国第一次“节能月”广播电视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可以说,我国的节能大略经历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个时期,我国有组织地开展节能是在1979年。其背景是1978年国家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我国经济加速发展,能源严重短缺,“停三开四”成为专用名词(企业生产因缺少能源而在一周内停工三天,开工四天),能源成了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企业用能是按指标分配的,客观地说,缺能成为节能的最大动力。

--------------------------------------------

1980年

《关于加强节约能源工作的报告》与《关于逐步建立综合能耗考核制度的通知》

1980年,国务院批转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关于加强节约能源工作的报告》和《关于逐步建立综合能耗考核制度的通知》。节能作为一项专门工作被纳入到国家宏观管理的范畴,同时国家成立了专门的节能管理机构,制定并实施了我国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开发与节约并重,近期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的长期指导方针。

点评:

改革开放之初,面对经济高速发展的态势,能源紧缺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节能受到了必要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制定了“开发与节约并重、近期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的方针,确立了节能在能源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1980年8月30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姚依林在报告中也提出了能源节约方面多准备采取的措施:继续加强能源管理。各地区、各部门都要在改变工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方面,采取有效办法,尽可能节约能源。大力开展以节能为中心的技术改造。这是今后一个长时期的节能途径,也是向工业现代化前进的重大步骤。继续搞好烧油改烧煤的工作。重点是改那些原来设计烧煤,以后改为烧油的电站和工业锅炉。制订法规,规定各种能耗标准以及有关的奖惩办法。

从1980年开始,原国家计委、经委组织编制五年节能规划和年度节能计划,开始把节能工作纳入国民经济规划。

--------------------------------------------

1981年

《对工矿企业和城市节约能源的若干具体要求(试行)》与《超定额耗用燃料加价收费实施办法》

1981年,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能源委员会联合发布《对工矿企业和城市节约能源的若干具体要求(试行)》(即“58条”)。同年,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能源委、财政部、国家物资局颁发了《超定额耗用燃料加价收费实施办法》。这些指令性规定结合实际,要求全社会节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点评:

1981年,国家经委等部门还陆续颁布了有关能源计量的法律条例。在国家大的宏观政策下,各地方也开始重视节能,上海市和浙江、辽宁等省,也制订了相应的能源管理办法。

--------------------------------------------

1982年

《关于按省、市、自治区实行计划用电包干的暂行管理办法》与《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

1982年,为了保证电力的合理分配使用,提高电能利用的经济效益,国务院批转水利电力部《关于按省、市、自治区实行计划用电包干的暂行管理办法》。

同年2月5日,国务院发布《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国发1982·21号)。该办法的制定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第十八条关于“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排放污染物,要按照排放污染物的数量和浓度,根据规定收取排污费”的规定。征收排污费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事业单位加强经营管理,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治理污染,改善环境。

点评:

1980-1982年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关于各种工业锅炉和工业窑炉烧油、节约用电、节约成品油、节约工业锅炉用煤、发展煤炭洗选加工合理用能等5个节能指令。上述政策举措有力地支持和推动了当时的节能工作。

--------------------------------------------

198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标准管理办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

1983年11月11日,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标准管理办法》,环保标准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持生态平衡,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对污染源、监测方法以及其他需要所制订的标准。环保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基础标准和款保方法标准等。

1983年12月29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海港内的一切船舶,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本条例的规定排放油类、油性混合物、废弃物和其他有毒物质。任何船舶不得向河口附

近的港口淡水水域、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海上自然保护区排放油类、油性混合物、废弃物和其他有毒物质。

点评:

从我国节能降耗的实践看,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政府对于节能减排及环境保护愈发重视,除了出台一些环境保护法规条例等政策性文件外,也非常重视采取经济激励政策推动企业节能基建和技术改造。例如:对节能基建投资,最初为财政拨款,1983年将拨款改为低息贷款,年息只有2.4%,而当时一般的商业贷款年利率为5%左右,即所谓的“拨改贷”资金。

--------------------------------------------

198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试行》与《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为防治水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以保障人体健康,保证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1984年5月1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试行)》。

该法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将水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采取防治水污染的对策和措施。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是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机关。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制定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未规定的项目,制定地方补充标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备案。

同年,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和国家科委共同组织编制了《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其后到1996年三部委对《大纲》进行了修订。

点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出台可以反映出我国对于水污染的重视。水环境保护成为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而《节能技术政策大纲》的发布,则对推动我国节能降耗工作,引导各行各业节能技术的开发、示范和推广,促进节能技术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

1985年

《工业企业环境保护考核制度实施办法(试行)》与《国家经委关于开展资源综合利用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

为了加强工业企业环境保护的计划管理,合理利用资源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力求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1985年6月30日,国务院环保委员会、国家经委颁布《工业企业环境保护考核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办法》规定:工业企业在利用能源和各种资源生产产品的同时,要积极采用无污染或少污染工艺,搞好综合利用,尽可能不排放或少排放污染物,避免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工业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果,是评定工业企业经营效果好坏的一个重要内容。

同年9月30日,国务院批转《国家经委关于开展资源综合利用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其中规定:国家鼓励企业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对综合利用资源的生产和建设,实行优惠政策。企业必须执行治理污染和综合利用相结合的方针。能源消耗大的企业,应当把利用余热、压差、高炉的焦炉煤气以及水的循环利用作为建设和改造的主要内容。对企业开展综合利用,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点评:

1985年是我国能源供应十分紧张的一年,华东、华南等地的煤价在几个月之内上涨了一倍左右。根据这两个地区申报的缺能数量,总共只有40Mt煤,不到该年全国产量的5%,而一般估计我国能源的浪费量则远超过5%。因此,资源综合利用成为焦点问题。

对节能技改项目,1985年之前从财政拨款转向“拨改贷”,年息为2.1%,1985年以后,以低于商业贷款利率50%的优惠条件,向建成后被确定的节能项目提供利息返还。

--------------------------------------------

1986年

《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

为贯彻国家对能源实行开发和节约并重的方针,合理利用能源,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1986年1月12日国务院发布《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条例》中称:国务院建立节能工作办公会议制度,研究和审查有关节能的方针、政策、法规、计划和改革措施,部署和协调节能工作任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指定主要负责人主管节能工作,并可建立节能工作办公会议制度。2001年该条例废止。

点评:

1986年国务院颁布《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这也是全面指导我国节能工作的一个行政法规。在1998年《节能法》正式颁布前起到了法规的作用。

1986年中央控制了经济增长速度。虽然从80年代初,国家就开始重视节约能源,但是,能源不足,尤其是电力供应紧张,仍然是当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比较突出的薄弱环节。

--------------------------------------------

1987年

“关于实施《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的通知”与《企业节能管理升级(定级)暂行规定》

1987年9月25日,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建材局印发“关于实施《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的通知”。《通知》中称:尽快在我国采暖地区贯彻实施《标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为此,请严寒及寒冷地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厅(建委),按照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颁发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的要求,组织专门班子结合本地区条件,因地制宜地争取在年内编出实施细则初稿,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厅会同计、经委审查批准。

同年,《企业节约能源管理升级(定级)暂行规定》文件出台,《规定》中提出:“以节能升级为基础促进企业升级”。

点评:

自《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实施后,民用建筑节能受到各地主管部门的重视。华北、东北、西北等地以及江苏省都先后制定了本地区的《标准》实施细则,建成了一大批节能30%的节能建筑,同时在北京、哈尔滨、西安等地开展了建筑节能50%的试验住宅小区和试点工程建设,促进了各种新型保温复合墙体材料、节能型建筑塑料窗、采暖供热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高了当地社会的建筑节能意识,以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同时,针对当时我国工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比较落后,能源消耗高、经济效益低的问题,国家认识到做好节能工作,必须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使节能同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要广泛宣传节能的重大意义,认真抓好技术进步、科学管理、人才培训、健全责任制,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

--------------------------------------------

198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与《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有偿使用暂行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于1988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议通过,1988年1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1号公布,1988年7月1日起施行。该法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加强对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同年,国务院第10号令颁布《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有偿使用暂行办法》。为做好污染源治理,合理使用污染源治理资金,国家设立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

点评:

1988年《水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对水资源的管理进入了法制化轨道。在该法颁布后,水利部即确定每年的7月1日至7日为“中国水周”。国家意识到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的重要性,对于污染治理方面也给予了专项基金。

--------------------------------------------

198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1989年7月12日,国家环境保护局令第1号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企业事业单位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必须向所在地环境保护部门提交《排污申报登记表》。环境保护部门收到《排污申报登记表》后,经调查核实,对不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及国家规定的企业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的,发给排污许可证。对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国家规定的企业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的,应当限期治理,限期治理期间发给临时排污许可证。新建、改建、扩建的企业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应当根据环境影响报告书确定。

点评:

1989年,国务委员邹家华同志在全国“双增双节”电话会议上发表了讲话,大力提倡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江泽民、朱镕基同志在全市“双增双节”动员大会上指出,长期以来,高物耗、高能耗的粗放型发展道路违背了自身一无能源、二缺原料的特点,能源和原材料的紧张已成为经济发展最为突出的矛盾。因此,我们要统一思想,挖掘潜力,要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的步伐,减少浪费,降低能耗。

--------------------------------------------

199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与《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国务院第61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于1990

年6月22日颁布,8月1日开始实施。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对陆地污染源的监督管理,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条例中规定:禁止在岸滩采用不正当的稀释、渗透方式排放有毒、有害废水;禁止向海域排放含高、中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向海域排放含油废水、含有害重金属废水和其他工业废水,必须经过处理,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和有关规定;处理后的残渣不得弃置入海;向自净能力较差的海域排放含有机物和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应当控制排放量。

同年12月5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中要求: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依法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工业污染;积极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统一领导,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点评:

90年代初,保护和改善生产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随着人口增长和现代工业的发展,向环境中排放的有害物质大量增加,还有局部地区人为造成的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损害,致使环境质量逐步恶化。因此,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

199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1991年5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5月24日国家环境保护局令第五号公布,7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细则》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负责,并采取措施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各级人民政府的经济建设部门,应当根据同级人民政府提出的大气环境保护要求,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纳入本部门的生产建设计划,并组织实施。

点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伴随着工业污染和其他公害问题的加剧,环境恶化的状况日益严重,环境保护成为我国进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这一时期制定了大量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并对以前颁布的一些环境法律或行政法规进行了修订,这些环境立法涉及了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对当今已经出现或即将出现的环境问题做了多层次、多方位的规定。

--------------------------------------------

1992年

《关于解决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几点意见》

1992年7月,国务院批转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解决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几点意见》,内称:加强城市垃圾管理。大力开展城市垃圾的回收综合利用,提高回收利用率。到2000年,大中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利用率要达到40%以上。

点评: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我国生活垃圾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城市环境卫生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善。城市生活垃圾总量以每年8%至10%的速度增长。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97.7%的生活垃圾未经处理,任意堆置城郊,许多城市形成了“垃圾围城”的严重污染局面。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对城市环境卫生工作非常重视,为解决当时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出台了该意见。

--------------------------------------------

1993年

国务院《关于开展加强环境保护执法检查严厉打击违法活动的通知》

1993年3月12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开展加强环境保护执法检查严厉打击违法活动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迅速行动起来,把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在开展加强环境保护执法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的活动中,各级人民政府要支持有关部门依法行使职权。

点评:

党的十四大把加强环境保护列为九十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任务之一,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国家相继制定了有关法律、法规和一系列方针、政策及与之相配套的实施措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

--------------------------------------------

1994年

《“199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安排意见》

1994年,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广播电影电视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印发关于《“199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安排意见》。意见中指出:根据国务院第六次节能办公会议精神,为了进一步贯彻“开发与节约并重”的能源方针,增强全民节能意识,定于1994年10月3日至8日开展“199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在宣传周期间,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拟推荐500种优质节能产品和500项优秀节能科技成果,在通过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予以发布。

点评:

“199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期间,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面关注节能,播放节能专题节目。当时的节能标语口号有: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造福子孙;坚持开发与节

约并重的能源方针;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增强全民的节能意识、资源意识、环境意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节约能源,人人有责;向科学管理要能源,向技术进步要能源;发扬节约一度电、一滴油、一克煤、一滴水的勤俭作风。

--------------------------------------------

1995年

《关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1996—201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与《中国电力法》

1995年国务院批准了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的“关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和“1996-201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在刚开始实施的国家“十五” 计划纲要中,再次提出了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地热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这些措施无疑有力地推动着可再生能源事业的发展。

同年颁布的《中国电力法》是中国第一部专论能源的法律。

点评:

据有关数字统计,1991-1995年,全社会节能基建总投资为253.2亿元,形成了1496万tce 的年节能能力;建成热电机组3750MW,城市煤气及放散气回收400万m3/d,民用型煤年产能力540万t,煤炭洗选年处理能力600万t,并增产水泥300万t,风机水泵改造年节电4亿kWh。全社会节能技改总投资为276.4亿元,形成了4600万tce的年节能能力。但从实际节能量看,这些节能能力还没有完全发挥。

--------------------------------------------

1996年

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6年8月3日,国务院颁布《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要求:要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抓紧建立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体系和定期公布的制度。到2000年,全国所有工业污染源排放污染物要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

同年10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自1997年3月1日起施行。其中要求: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纳入环境保护规划,并采取有利于声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

点评:

为进一步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实现到2000年力争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的环境保护目标,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及环境污染防治的政策,全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

199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为了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从1995年起开始制定节能法,于1997年11月经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8年1月1日正式实施。

该法指出:节能是国家发展经济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节能工作,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推进节能技术进步,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和单位产品能耗,改善能源的开发、加工转换、输送和供应,逐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国民经济向节能型发展。要求“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国家对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实行淘汰制度”。

点评:

《节能法》的公布和实施确定了节能在中国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用法律的形式明确了“节能是国家发展经济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为中国的节能行动提供了法律保障。

--------------------------------------------

1998年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为防止建设项目产生新的污染、破坏生态环境,1998年11月18日国务院第10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要求:“建设产生污染的建设项目,必须遵守污染物排放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在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区域内,还必须符合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必须采取措施,治理与该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点评:

90年代后期,在我国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战略决策和深化房改,加快住宅建设的产业政策支持下,我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与此同时,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的污染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为此,国家加强了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

--------------------------------------------

1999年

《中国节能产品认证管理办法》与《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

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有效开展节能产品的认证工作,保障节能产品的健康发展和市场公平竞争,促进节能产品的国际贸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9年2月11日出台了《中国节能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办法》中确定了“节能产品”的定义:指符合与该种产品有关的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标准要求,在社会使用中与同类产品或完成相同功能的产品相比,它的效率或能耗指标相当于国际先进水平或达到接近国际水平的国内先进水平。

同年3月10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颁布《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办法》明确:重点用能单位是指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以上(含1万吨)的用能单位;各省、自

治区、直辖市经济贸易委员会指定的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以上(含5000吨)、不足1万吨标准煤的用能单位。重点用能单位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及本办法的规定,按照合理用能的原则,加强节能管理,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减少环境污染。

点评:

自《节能法》公布并实施后,我国将节能放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为配合《节能法》的实施,中国政府制定了配套法规和政策,如:《中国节能技术大纲》、《固定资产投资“节能篇”编制和评估规定》、《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节约用电管理办法》、《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中国节能产品认证管理办法》、《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能源基础与管理国家标准目录》等,我国的节能步伐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

2000年

《节约用电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节能管理,提高能效,促进电能的合理利用,改善能源结构,保障经济持续发展,2000年3月,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颁布《节约用电管理办法》。其中规定:“加强用电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节电措施,减少电能的直接和间接损耗,提高能源效率和保护环境。”“电力用户应当根据本办法的有关条款,积极采取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环境允许的节约用电措施,制定节约用电规划和降耗目标,做好节约用电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2000年3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84号令发布并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规定:对实现水污染物达标排放仍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体,可以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00年4月29日修订通过,2000年9月1日起施行。要求“国家采取措施,有计划地控制或者逐步削减各地方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负责,制定规划,采取措施,使本辖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2000年10月1日起施行《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规定》中称:“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民用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对不符合节能标准的项目,不得批准建设。”“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节能要求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委托工程项目的设计。”

点评:

随着市场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政府开始尝试基于市场的节能管理政策,制定了市场经济下节能技术的推广和传播的相关政策。2000年可谓是一个政策高峰年,除了上述节能减

排法律法规,还有财政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加强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的通知》(10月),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水利部、建设部、科学技术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的通知(10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通知》(11月),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公安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调整汽车报废标准若干规定的意见》(12月)以及《交通行业实施节能法细则》等。这些政策措施使我国的节能法规、规范、标准体系更趋完善。

--------------------------------------------

2001年

《关于加强利用废塑料生产汽油、柴油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

2001年5月,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利用废塑料生产汽油、柴油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强对成品油销售企业的质量监督管理,规范进货渠道,严禁不合格汽油、柴油进入油品市场;国家有关部门将组织有关专家对利用废塑料生产汽油、柴油从技术、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待技术成熟后,再推广应用。

点评:

2000年以来,一些企业以“经国家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合格”的名义,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介上进行广告宣传,转让、销售利用废塑料生产汽油、柴油的技术和设备。为此, 国家经贸委会同有关部门对部分地区用废塑料生产汽油、柴油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研究。从调查和研究的情况看,利用废塑料生产汽油、柴油,是解决白色污染的途径之一。为维护成品油市场秩序和消费者的利益,防止不合格油品进入市场,加强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规范对利用废塑料生产汽油、柴油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管理,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强利用废塑料生产汽油、柴油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为进一步推进长江流域及其周围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工作,提高和改善该地区人民的居住环境质量,全面实现建筑节能50%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建设部组织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以下简称《节能标准》)已于2001年7月颁布,自2001年10月1日起施行。

2001年11月20日,建设部科技司发布“关于实施《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通知”。通知指出:《节能标准》对夏热冬冷地区居建筑从建筑、热工和暖通空调设计方面提出节能措施,对采暖和空调能耗规定了控制指标,达到了指导设计的深度。各地应当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同时可结合实际编制《节能标准》的实施细则。

点评:

夏热冬冷地区是指长江流域及其周围地区,涉及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该地区夏季炎热,冬季潮湿寒冷。过去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原因,该地区的一般居住建筑没有采暖空调设施,居住建筑的设计对保温隔热问题不够重视,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普遍很差,冬夏季建筑室内热环境与居住条件十分恶劣。随着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居民普遍自行安装采暖空调设备。由于没有科学的设计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致使该地区冬季建筑采暖、夏季建筑空调能耗急剧上升,能源浪费严重,居民用于能源的支出大幅度增加,

居住条件也未得到根本改善。《节能标准》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已经进入向中部地区推进的阶段。

--------------------------------------------

2002年

《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

2002年1月30日国务院第54次常务会议通过《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2003年7月1日起施行。《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价格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加强对排污费征收、使用工作的指导、管理和监督。”“排污费的征收、使用必须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发布施行后,1982年2月5日国务院发布的《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和1988年7月28日国务院发布的《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有偿使用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点评:

在新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实施之前,只有超标排放污染物的企业才需交纳一定数额的排污费。之后,随着新的实施,所有排污企业都需缴纳一定数额的排污费。但这一费用,仅仅是用于抵消污水处理的实际成本,外部环境成本仍然没有被计入。随着中国环境形势不断恶化,排污权交易逐渐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随着能源紧张,2002年还出台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确定了改革的总体目标,目前已实现了政企分开、厂网分开。煤炭生产和销售已基本实现市场化,煤炭价格主要取决于市场供求状况。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大型国有石油企业基本实现了上下游、内外贸一体化。能源需求侧管理取得积极成效,推广完善了峰谷电价、丰枯电价、差别电价办法,引导电力、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的大型企业制定了节电改造、优化用电方案,这对以后顺利完成迎峰度夏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

2003年

《关于2003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安排的通知》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国能源消费需求将持续增长,节能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节能工作的形式更加严峻,任务更加艰巨。为了不断提高全社会的节能意识,进一步推动我国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广电总局、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定于2003年11月3日至8日,举办”2003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该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定为:节能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点评:

根据国家发改委等5部门《关于2003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安排的通知》的要求,各地市开展了规模较大的“节能环保周”。以北京为例,北京市在社区、学校、医院、企事业内部悬挂横幅、张贴宣传画、制作板报、发放宣传手册、宣传品等,以丰富、生动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宣传,营造氛围,调动广大市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全社会自觉节能的意识。北京电视台将连续两周每晚播出“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公益广告片,向市民宣传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理念。

--------------------------------------------

2004年

《能源中长期规划纲要(草案)》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4—2020年)》(草案)。

会议认为,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制定并实施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解决好能源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必须坚持把能源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稳定、经济、清洁、可靠、安全的能源保障,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支持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会议强调,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能源问题,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依靠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在全国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发展节能型经济,建设节能型社会。

点评

针对“十五”期间出现的能源紧张局面,我国政府除了在战略、规划、产业政策上突出节能的重要性外(如2004年6月国务院原则通过的《能源中长期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在全国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发展节能型经济,建设节能型社会”;2004年11月出台了节能领域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2004年以来国家先后对焦碳、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行业出台了一系列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政策文件),我国政府还进一步强化了节能标准、标识及认证工作。

在此期间,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照明器具等数十类产品的能效标准相继出台,《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一系列与建筑节能设计有关的标准与规范也陆续颁布,酝酿已久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GB19578—2004)、《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的产品目录(第一批)》也于2004年10月、12月出炉。上述政策的颁布和实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十五”末期我国能源供求形势,也将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对节能降耗发挥更大的作用。

--------------------------------------------

2005年

《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

2005年5月31日,建设部发布《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我国住宅和公共建筑建造和使用的能源资源消耗水平要接近或达到现阶段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具体目标:到2010年,全国城镇新建建筑实现节能50%;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逐步开展,大城市完成应改造面积的25%,中等城市完成15%,小城市完成10%;城乡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增长幅度要在现有基础上力争减少20%;建筑建造和使用过程的节水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20%以上;新建建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总消耗比现在下降10%。到2020年,北方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特大城市新建建筑实现节能65%的目标,绝大部分既有建筑完成节能改造;城乡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增长幅度要在2010年目标基础上再大幅度减少;争

取建筑建造和使用过程的节水率比2010年再提高10%;新建建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总消耗比2010年再下降20%。

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

2005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强调必须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

点评:

针对我国能源紧张的形势,建设节约型社会已经提到了国家战略高度。中国2005年电煤消费占煤炭消费量的比重达到48.93%。

在2005年底,建设部黄卫副部长在全国勘察设计工作表彰大会上表示:近几年,我国按节能标准设计的建筑项目占58.53%,按节能标准建造的建筑项目仅占23.25%,建筑节能形势不容乐观。建筑领域的节能,对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建设部在这一年加强了节能工作力度,陆续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国办发[2005]33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标准实施监管工作的通知》、《关于组织开展建筑节能专项检查的通知》、《关于组织建筑节能相关调研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建筑节能工作水涨船高。

--------------------------------------------

2006年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修订)

2006年1月1日,建设部《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开始施行。原《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76号)同时废止。

该《规定》共30条,对民用建筑节能的定义、发布的意义和目的,以及如何落实民用建筑节能等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将对全国各地做好建筑节能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规定》明确指出:所称民用建筑,是指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所称民用建筑节能,是指民用建筑在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采用新型墙体材料,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强建筑物用能设备的运行管理,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高采暖、制冷、照明、通风、给排水和通道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的活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民用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

这次发布的《规定》,大力鼓励发展建筑节能新技术和产品、施工工艺、管理技术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并详细列出了鼓励发展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的8个方面,这就为推动民用建筑节能工作指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规定》还对建设单位、工程施工、供热单位、公共建筑所有权人、物业管理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设计单位及审查机构等都提出了实施建筑节能工作的具体要求。同时,对不按规定进行设计、施工的单位如何给予处罚,确定了具体实施标准。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新华社8月31日受权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决定》指出,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能源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视能源安全,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决定》提出,解决中国能源问题,根本出路是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必须把节能工作作为当前的紧迫任务,列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切实下大力气,采取强有力措施,确保实现“十一五”能源节约的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决定》明确,到“十一五”期末,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按2005年价格计算)能耗下降到0.98吨标准煤,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平均年节能率为4.4%。重点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总体达到或接近本世纪初国际先进水平。

《决定》强调,要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体系。《决定》还规定,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对未进行节能审查或未能通过节能审查的项目一律不得审批、核准,从源头杜绝能源的浪费。

关于印发《建筑门窗节能性能标识试点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

12月29日,建设部印发《建筑门窗节能性能标识试点工作管理办法》。该办法所称的建筑门窗节能性能标识是指表示标准规格门窗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空气渗透率、可见光透射比等节能性能指标的一种信息性标识。

点评:

中国从2006年开始,实施单位GDP能耗公报制度,并将能耗降低指标分解到各省份,中央政府与各地政府和主要企业分别签订了节能目标责任书。在这一系列政策措施作用下,2006年中国单位GDP能耗在三季度点出现转折。当年上半年,单位GDP能耗还上升了0.8%;从第三季度开始,单位GDP能耗出现下降,最终拉动全年单位GDP能耗转为下降。

但是,2006年全国节能减排任务未能达标。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当年中国万元GDP能耗为1.21吨标准煤。这是中国单位GDP能耗2003年以来首次下降。

--------------------------------------------

2007年

《“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

2007年1月1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在分析我国资源综合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2010年资源综合利用目标、重点领域、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

《指导意见》提出:到2010年,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与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在2005

年的基础上各提高5个百分点,分别达到35%和4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其中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达到75%,煤矸石达到70%。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提高到65%,

再生铜、铝、铅占产量的比重分别达35%、25%、30%。木材综合利用率由目前60%左右提高到70%左右。

点评: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中提出加快资源综合利用立法进程,逐步形成以《循环经济法》为核心、《资源综合利用条例》为基础,包括主要废物资源化利用管理专项法规相配套的资源综合利用法律法规体系。建立资源综合利用统计制度,将重要资源综合利用信息数据纳入国民经济统计体系,为国家宏观调控和企事业单位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提供统一、权威的数据信息。这些措施为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统计提供了基础环境。

《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

2007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为27亿吨标准煤左右,年均增长4%。煤炭、石油、天然气、核电、水电、其他可再生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66.1%、20.5%、5.3%、0.9%、6.8%和0.4%。与2005年相比,煤炭、石油比重分别下降3.0和0.5个百分点,天然气、核电、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分别增加2.5、0.1、0.6和0.3个百分点。

点评:

该规划主要阐明国家能源战略,明确能源发展目标、开发布局、改革方向和节能环保重点,是未来五年我国能源发展的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有关方面要按照规划要求,结合具体实际,积极开展工作,努力完成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

《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

2007年6月3日新华社受权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要对新建建筑实施建筑能效专项测评,节能不达标的不得办理开工和竣工验收备案手续,不准销售使用。同时,方案还透露中国将适时出台燃油税,研究开征环境税。

点评:

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打响了节能减排的发令枪,其体现了国家对环保的重视。在政策监督下,未来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将成为节能减排重要工作内容。

《建设部关于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的实施方案》

建设部于6月26日印发《建设部关于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的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在建立政府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方面,《实施方案》要求,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首先,要完善城乡建设统计报表制度,强化城镇节约用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公共交通指标,探索新的数据调查方式。其次,建设部还将制定并实施《民用建筑能耗统计报表制度》、《民用建筑能耗数据采集标准》、《“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统计和监测办法》等一系列标准、办法,进一步改进统计工作方式,完善统计和监测制度。

点评:

建设部要求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切实措施,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确保完成节能减排工作任务,实现节能减排规划目标。

对此,各地建委纷纷召开相关会议,学习《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及《建设部关于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的实施方案》,并出台各地市节能减排方面的工作措施及部署,我国节能减排行动大范围的展开。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草案)》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2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草案)》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

《草案》中明确,国家积极推进供热体制改革,完善供热价格形成机制,鼓励发展集中供热,逐步实行按照用热量收费制度。对于新建建筑节能,《草案》规定,实行集中供热的建筑应当安装分户室内温度调控装置,并安装分栋或者分户用热计量装置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对于既有建筑节能,《草案》特别明确,“对实行集中供热的居住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应当安装分栋或者分户用热计量装置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

点评: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可谓是我国建筑节能方面第一部行政法规。该法规再配合建设部出台的其他一些规范性文件,就可形成建筑节能领域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换言之,我国建筑节能未来将有更强力、更完善的法律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10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修改后的节约能源法,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修改后的节约能源法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新的节能法由原来的6章50条增加为7章87条,分别为总则,节能管理,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节能技术进步,激励措施,法律责任,附则。与1998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节能法相比,新的节能法进一步明确了节能执法主体,强化了节能法律责任。

修改后的节能法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节能制度,规定了一系列节能管理的基本制度。修改后的节能法进一步明确了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义务,强化了监督和管理。在新法中,政府机构也被列入节能法监管重点。

点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使节约资源成为我国基本国策。它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节能制度,规定了一系列节能管理的基本制度,如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等制度,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节能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每年向国务院报告节能目标责任的履行情况;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等。

--------------------------------------------

综合点评

我国是能源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7%和7.1%,储量比较丰富的煤炭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80年代初:制定了"开发与节约并重,近期把节约放在首要位置"的能源发展方针。80年代中期:提出以效益为核心的能源开发利用战略和以电力为中心的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战略。 90年代:进一步将各项方针具体化,如进一步强调了能源发展的总方针,即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

进入新世纪,节能减排工作大范围展开,新《节约能源法》使节约资源成为我国基本国策,节能减排工作已成为全社会参与的国事、大事。

--------------------------------------------

2008年

1.《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

点评:

本规划提出的“十一五”时期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形势任务、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总体布局、重点领域、以及保障措施和激励政策,是落实《可再生能源法》的重要措施和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本规划是指导“十一五”时期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引导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主要依据。

2.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点评:

加强民用建筑(居住建筑、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商业、服务业、教育、卫生等其他公共建筑)节能管理,降低民用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

4.《公共机构节能条例》

5. 《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通知》

6.《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

7.《关于印发公路水路交通节能中长期规划纲要的通知》

8.《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改造工程验收办法》

9.《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

--------------------------------------------

2009年

1.《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治理商品过度包装工作的通知》

3.《关于加强外商投资节能环保统计工作的通知》

4.《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

5.《关于<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6.《关于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及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实施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

7.《关于开展“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通知》

8.《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

2010年

1.《家电以旧换新实施办法(修订稿)》

2.《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管理规定》

3.《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

4.《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5.《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

节能减排措施

节能减排措施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1 节能 1.1企业能源管理情况 1.1.1 能源管理体系 1、公司由一名公司领导主管节能工作,配备专职节能管理人员,组成公司节能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节能办公会议,日常工作由公司生产部负责。 2、各车间和与节能工作关系密切的处室或部门,由一名负责人主管节能工作,组成车间、处室或部门节能小组。主要耗能班组或工段,设立节能员,建立健全部门、车间、班组三级节能网。各级节能管理体制员具有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热心节能工作,机构和人员要相对稳定。 3、能源管理机构的职责: ⑴公司能源管理机构主要贯彻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节能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办法及规定,制定并实施节有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推广和应用节能新技术;负责能耗统计分析,实行用能计划管理、定额管理、目标管理;开展能量平衡和审计,完善节能科学管理,监督检查本企业能源的合理使用,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完成节能任务。 ⑵车间节能小组主要负责本组能源工作的原始记录管理和统计工作,定期向公司节能办公室报送能源报表,监督检查本单能源使用情况。对浪费能源、违反能源管理制度的现象要进行制止,并追查责任,密切结合本单位生产工艺和管理业务,制订合理用能的工作标准、技术标准和节能措施,不断提高能源利用率,按照规定的能源供应指标和能耗定额,合理组织生产,对耗能设备加强管理,保证设备经常在经济状况下运行,堵塞跑、冒、滴、漏,定期进行节能宣传教育,加强与公司节能管理部门的联系。

⑶班组节能员主要负责监督本班组正确使用能源,维护好耗能设备、器具、保温隔热设施和能源计量仪表,督促各个岗位及时准确地填写有关能源的原始记录和指示图案,对违反能源管理制度和合理用能标准、浪费能源的现象要及时制止、登记或向上级反映,协助车间进行节能教育,收集节能的合理化建议。 8.1.2企业能源管理基础工作 1、企业建立健全了用能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按时完成企业总能耗、产品单项能耗和综合能耗,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以及产值能耗统计分析,及时向有关部门报送能耗统计报表,保存完整的统计档案,定期进行用能技术经济分析。 2、企业能源计量工作 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企业计量器具配备及管理通则》的要求,配剂、用好、管好能源计量器具,加强能源计量管理。 ⑵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安装、定期检查、校验、维修、更换及抄表,由各车间负责。按照二级计量标准,能源器具综合配备率应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其受检率与抽检合格率应达百分之九十八以上。 ⑶车间按时填写“能源供耗日报表”,分别报送总经理室、生产部、财务部等。 3、企业能源消耗逐步实行分级定额管理和目标考核管理,年耗达三百吨标煤以上的产品、车间、班组和机台设备,均纳入定额考核,实行耗能责任制。 4、按照国家、行业地方制订的各项能源基础标准,能源管理标准、产品综合能耗标准,逐步实行能源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定期开展能耗分析,能量平衡测试和产品能量审计工作,不断采取新的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

节能减排措施

节能减排、绿色施工、工艺创新措施 1 节能减排具体措施 在项目经理带领下,加强科学管理,在创建节约型生产工作中进行有效实践和积极探索,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1.1节油途径 (1)浇水 计划全园五个生产队中,两个队全部实现采用喷灌设备浇水、三个队采用喷灌加泵相结合方式浇水。逐步完善喷灌设备,实现全园使用更加节能的方式进行灌溉。 (2)病虫害防治 全园主要以生态预防为主的理念,采取以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多种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积极进行生态植保,逐步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相对平衡的生态型环境。 1.2生产工具 (1)维修 施工过程中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证生产机械工作状态较好,除个别关键部位零件需购买置换,出现问题基本以维修为主。各队均配备工具间供保管使用,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定期进行保养,最大程度上保证工具的寿命。 (2)保养 在日常工作中,对于一些损耗较大的生产用具如锄头、铁锨等,各队均自行解决修理继续使用;三轮车、手剪等工具也经常定期保养、

打磨;各队浇水的蛇皮管、消防带等用具破损后,均积极采取修补措施延长使用寿命。 (3)自制 在生产过程中,我们的工人不仅能够做到勤俭节约,还善于自己动手制作用具。譬如用编织袋做成撮箕清理树叶和草坪中的垃圾、用干枯的毛竹绑扎成笤帚,一队和三队用搭建大棚剩余的木质顶杆、铁皮板及塑料泡沫制作而成的“竹筏”,为单位节约了资金上千余元(如购买竹筏每条500元)。 1.3景观建设 我园在绿化建设方面,坚持反对盲目地大规模更换树种和绿地改造;尽量减少铺装硬化地面的比例,尽最大可能增加绿地的绿量;减少不必要的反季节种树以及引种不适合本地生长的外来树种等倾向,营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大力推进节水节能型园林绿地建设,逐步淘汰落后的灌溉方式,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大力发展集雨型绿地;坚决纠正在绿地中过多使用高档材料、配置昂贵灯具、种植假树假花等不良倾向。 2 绿色施工具体措施 绿色施工的“四节一环保”,其中环境保护是要点中的重点,我公司将在本工程的建设中建立绿色施工及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2.1 环保措施 (1)扬尘控制 在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物质时,不污损场外道路。

最新-节能减排意义和现状分析 精品

节能减排意义和现状分析 摘要工业化及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人类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愈加减退,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形成资源节约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如何发展生态文明,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分析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几项措施。 关键词节能减排;意义;现状;能耗;产业结构;措施1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人类长期长存和发展的根基就是资源和环境,我国作为资源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对能源的需求也比以往有所增加,石油越来越依赖进口,供需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 煤炭燃烧给环境污染造成威胁,特别是雾霾的严重性几乎让人无法呼吸,还有南方等地的雪灾及严寒冰冻灾害都在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节能减排是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能够帮助经济发展转变增长模式,优化产业结构。 节能减排也是我国政府对保护环境及降低能耗的重要意志体现,也展示了我国勇于承担国际义务的胸襟。 节能减排是经济和政治的综合性议题,既能够实现经济朝着集约型方向发展,也是国家发展的义务和责任,应该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一步,也是国家保护环境策略的具体体现。 2节能减排的现状及制约因素改革开放的发展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以的增长来看,仍然还有待提高,低于发达国家的使用水平,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增加了能源消耗比例,甚至出现了能源供给不足的现象,特别是重工业化的发展更是加剧了这一矛盾。 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后,我国倡导低碳经济发展,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因素,需要努力消除。 21能源、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新能源开发方面做得还不足,能源结构主要是煤炭、石油及天然气这种不可再生资源为主,在生产和消费方面占到921和927,新能源比例很低,这就使我国面临能源危机。 此外,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的发展,而第二产业的发展又是以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低耗能、高技术含量的第三产业占有比重不高。

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措施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欣城国际3#、4#楼工程 2、工程地点:中华西路及互助路交叉口东北角。 3、建筑地区特点: 本工程位于中华西路及互助路交叉口东北角,本工程南临 中华西路,西临互助路,地理位置优越。 4、工程概况: 恒伟—欣城国际I区工程,位于本工程位于中华西路及互助路交叉口东北角,本工程南临中华西路,西临互助路,地理位置优越。建筑占地面积:6935.4㎡;建筑总面积:114670.8㎡;地下室建筑面积:14077.8㎡,其中仓库建筑面积:1845.7㎡。商场及配套设施面积:23683㎡。住宅面积:76910㎡其中:建筑层数:地下二层,1#、3#楼地上30+1层,2#、4#楼地上28层。地下一层为车库、设备用房及仓库,地下二层为车库、设备用房,一~四层为商铺,五层及五层以上为住宅。建筑高度:1#、3#楼:99.75m、2#楼:95.65m、4#楼:95.20m。建筑结构形式: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实现期目标的前提下,通过加强团结管理,减少浪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采用先进施工方法等降低成本,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特制定本方案措施: 第二章节能控制措施 一、合理编制劳动力进出场计划,严密组织流水作业,严格控

制人工费支出。 二、严格执行材料消耗定额,建立材料领用制度,按设计材料 计划用量限额材料,贯彻节约有奖、浪费罚款的规章制度,节约材料具体措施如下: 1、钢材节约 (1)增加钢材综合利用效果,钢筋加工向集中加工方向发展,优在下料,提高钢筋出料率,对剩余短料应尽量利用,如制做穿墙杆、预埋件,u型卡等制品。 (2)加强完善钢筋翻样配料工作,提高钢筋加工配料单的准确性,减少漏项,消灭重项,错项。 (3)钢筋接头采用机械套筒连接及电焊连接,节约钢筋提高工效,加快施工进度。 (4)搞好修旧废工作,对各种铁制小工具应及时保养维修,延长使用期限,节约钢材和资金。 2、木材节约 (1)进行模板配料设计,尽量采用标准规格模板,减少非标准模板,严禁优材劣用,长材短用,大材小用,合理使用木材。 (2)模板安装必须牢固,卡环必须按模板周转使用次数。 (3)认真清理模板,并且刷脱离剂,提高模板周转使用次数。 (4)独立柱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既能保证柱的垂直度,且装拆快速、方便、提高工效,节约人工费用。 (5)楼板、模板采用疏扣早拆支撑体系,减少模板投入量,加

2020年节能减排的补贴政策是什么

2020年节能减排的补贴政策是什么 一、“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节能减排作为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各项工作积极有序推进。“十二五”时期,全国单位国内生产 总值能耗降低18.4%,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减少12.9%、18%、13%和18.6%,超额完成 节能减排预定目标任务,为经济结构调整、环境改善、应对全球气 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充分认识做好“十三五”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优化明显加快,能源消 费增速放缓,资源性、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发展逐渐衰减。但必须 清醒认识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持续升级, 我国能源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环境问题仍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的瓶颈之一,节能减排依然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各地区、各部门 不能有丝毫放松和懈怠,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 务院决策部署上来,下更大决心,用更大气力,采取更有效的政策 措施,切实将节能减排工作推向深入。 三、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驱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要切实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 政手段,着力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 区域节能减排负总责、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要求。要 进一步明确企业主体责任,严格执行节能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细 化和完善管理措施,落实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 作用,加大市场化机制推广力度,真正把节能减排转化为企业和各 类社会主体的内在要求。要努力增强全体公民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 护意识,实施全民节能行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促进节能 减排的良好氛围。

节能减排措施的策略

节能减排措施的策略 RSS 打印复制链接大中小发布时间:2011-08-05 15:39:13 节能减排措施的策略 当今社会,人们不断追求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但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生存空间遭到了严重破坏。人们不得不选择一种既满足发展需要,又能保护环境的发展方式,即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最根本目的是保护人体健康,保护人享有健康生存空间的权利,所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是绿色酒店管理的基础。因此,本文在分析酒店创建绿色酒店的意义基础之上,提出酒店节能降耗的具体措施,并总结出酒店节能降耗的最佳操作方案,为完善我国绿色酒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星级酒店,能源消耗,节能措施 由于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保护环境、保障人类健康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行业都制定了相应的行业准则以约束并促进组织的环境行为。酒店作为宾客云集、消费娱乐场所,要占用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排放大量的废弃物,必然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和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酒店的节能降耗工作也被提上日程。 一、酒店实施节能降耗工作的意义 (一)微观意义:降低成本负担 酒店经营中产生的消耗主要包括:一是日常消耗;二是设施设备运行中的能源消耗,这两个方面总称为酒店的能耗。一般酒店的能源消耗有两大方面:水和电,其中以电为主。电力消耗中空调耗能就占总能耗的一半。酒店作为能源消耗大户,节约使用能源、降低基本耗损,意味着降低酒店经营成本,提高营业利润。我国的酒店能耗状况与发达国家相比,水平偏高。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酒店的耗电水平高于国外发达国家耗电平均值的25%左右。因此,在节能降耗、降低成本负担方面,我国酒店将大有可为。 (二)宏观意义:促进可持续发展 众所周知,酒店是能耗大户和污染大户。许多酒店至今还在使用破坏臭氧层的制冷剂,还有相当数量的酒店在洗涤、餐饮用水等方面超标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应在破坏后人生存、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也就是说,发展要有“节制”,充满“理性”,产品的产出不能以破坏后人环境质量为代价,况且能源储存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地永远使用。酒店的产品也是如此,它不仅要使目标群体满意,更要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这也是目标市场逐步走向消费理性化的必然要求。因此,酒店行业的节能降耗,不仅对实现酒店个体的经济利益有重大作用,而且对行业和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 二、酒店实施节能降耗的措施 (一) 工程技术节能措施 1.照明节能我国目前的照明以低效照明为主,白炽灯占87%。根据市场需求、节能相关方针政策,酒店应用紧凑型荧光灯取代白炽灯,细管荧光灯取代粗管荧光灯,金属卤化灯和高压钠灯取代高压汞灯,同时控制改善电能质量,提高电能利用率。

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指导意见

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指导意见 财建[2011]383号 北京市、吉林省、浙江省、江西省、湖南省、深圳市、重庆市、贵州省财政厅(局)、发展改革委: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为进一步推动节能减排工作,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十二五期间,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在部分城市开展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通过整合财政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力争取得节能减排工作新突破。为做好相关工作,我们选定了北京市、深圳市、重庆市、浙江省杭州市、湖南省长沙市、贵州省贵阳市、吉林省吉林市、江西省新余市等8个第一批示范城市,并研究制定了《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你们加强组织领导,按指导意见要求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上报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 附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指导意见 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二日 附件: 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城市为平台,以整合财政政策为手段,以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从产业低碳化、交通清洁化、建筑绿色化、服务集约化、主要污染物减量化、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化等方面全面开展城市节能减排综合示范,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实现,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节能减排与发展经济相结合。以节能减排为抓手,大力淘汰落后产能,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推广先进节能环保技术产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人居环境改善,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是坚持政府推动与机制创新相结合。加强政府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创新工作体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带动作用;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加大节能减排投入,加快构建节能减排长效机制。 三是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优先选择节能减排潜力大、投入少、见效快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突破,同时要统筹规划,全面推进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和全社会的节能减排工作。 四是坚持政策激励与目标约束相结合。加强对试点城市的财政支持,积极引导试点城市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同时要强化责任目标考核,加强监督检查,促进试点城市为完成全国节能减排目标多做贡献。 二、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国家合同能源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条目一览

国家合同能源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条目一览 1.法律部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7年通过,2007年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8年颁布,2009年实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法规、政策性文件部分 1)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颁布的关于财政奖励合同能源管理 项目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2010年10月19日) 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家标准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2010年8月9日) 3)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 励资金需求及节能服务公司审核备案有关事项的通知(2010年6月29 日) 4)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颁布的关于印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 管理暂行办法(2010年6月3日) 5)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 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2010年4月2日); 6)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2009年全国建设领域节能减排专项监督检查建 筑节能检查的通报(2010年3月30日); 7)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2010年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要点》的通 知(2010年3月18日); 8)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2010年3 月14日);

9)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2010 年重点工作的通知(2010年2月10日); 10)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质量监督检 验检疫总局关于进一步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的意见(2010年2月2 日); 1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 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试行)的通知(2009年12月31日); 1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2009年12月1日); 1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节能监管系统 建设技术导则》及有关管理办法的通知(2009年10月15日); 14)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关于召开“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 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的通知(2009年10月9日); 1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关于印发半导 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2009年9月22日); 16)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9年9月19日); 1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09年节能减排工作安排的通知(2009年7月 19日); 18)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实施 方案》的通知(2009年7月6日); 19)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 于贯彻实施《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通知(2008年12月4日); 20)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务系统深入开展节能行动和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 节能减排工作的通知(2008年11月7日); 21)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公路水路交通节能中长期规划纲要的通知(2008年 09月23日); 22)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务院法制办关于贯彻实施 《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的通知(2008年9月16日); 2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2008年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意见 (2008年9月5日);

节能减排、中国在行动

节能减排、中国在行动 哥本哈根会议大幕拉开,政要们还没出场,来自世界各地的环保主义者已经纷纷行动起来,用各式各样的宣传来提醒世人减排的重要性。中国的普通民众也首次感受到“节能减排”是如此的成为举世关注的焦点,再加上《2012》的可怕景象还在脑海,你不禁会问:面对如此令人忧虑的明天,中国行动起来了吗?是的,行动起来了,国家、地方、企业、民众都开始行动起来了,但这还远远不够。为了共同的明天,每个人都应该为此付出努力。 中国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工作,并相继出台一系列整顿淘汰落后企业的减排政策,体现了作为负责任大国、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态度,也表明了我国政府节能减排的坚强决心。 2006至2010年期间,中国共安排100多亿元人民币,用于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科技研发。当前,科学技术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据了解,目前中国政府已累计批准了2100多个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其中在联合国注册项目650多个,预计每年可因此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近2亿吨。 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推动之下,地方上也纷纷开始了行动。他们深知,节能减排是一次产业升级的机会,而不是负担。要想不在中国这辆高速前进的列车上掉队,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是关键。从北京到上海,从煤都山西到河西走廊,绿色产业正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节能减排,光靠政府推动,是远远不够的。引入清洁发展机制,积极开拓绿色产品市场,让企业成为推动节能减排的主力,只有这样整个国家的减排目标才能够达到。企业能否开发出合格、清洁又成本低廉的绿色产品,绿色产品能否在市场站得住脚,是企业行动的关键。 “现在社会各界都特别强调二氧化碳减排,这很好。但是一种倾向往往掩盖了另外的问题。在强调二氧化碳减排时反倒忽视了燃煤发电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教授岳光溪近日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这样表示:治理包括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在内的环境污染问题应该是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 早在几年前,欧盟根据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所作的研究报告提出:如果要实现全球控制温室气体浓度、控制温度上升不超过2℃的目标,那么到2020年,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的总排放量应该比1990年降低25%-40%,发展中国家应该比“基准排放情景”降低15%-30%。 按照IPCC的规划,中国最多只需到2020年减排30%,然而中国政府却向世界承诺碳减排40%-45%。这是中国政府首次正式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

国家节能减排政策

国家节能减排政策 (一)全世界极力推举节能减排,大势所趋。 1988年11月,为了给各国决策者提供权威性的气候变化科学信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气象组织(WMO)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1991年2月正式启动气候变化公约谈判,并在1992年5月9日形成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简称公约),设立了到2050年缔约国温室气体减排50%的远期目标。 1994年3月21日《公约》生效,中国是该《公约》最早的10个缔约方之一。 1997年12月,在《公约》基础上的《京都议定书》正式通过,为发达国家规定了有法律约束力的量化减排指标,即在2008年至2012年间,需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至少减少5.2%,没有为发展中国家规定减排或限排指标。 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目前签字同意的国家已经有141个,中国是其中之一。 除此之外,国际社会还先后制定了、《波恩协定》、《布宜诺斯艾利斯行动计划》、《马拉喀什协定》和《德里宣言》等一系列重要文件,这些文件在加强全球共识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二)我国政府积极响应国际号召,大力倡导节能减排。 1、我国是世界自然资源浪费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59个接受调查的国家中排名第56位。另据统计,中国的能源使用效率仅为美国的26.9%,日本的11.5%。因此,推进节能减排,可谓迫在眉睫。 2、2007年我国照明用电约2905亿度,如装置有50%采用节能灯具(按使用节电50%的中低端产品计算),每年至少可节电726亿度,相当于新建2个三峡电站,可节约建设经费近1000亿元,每年节约原电煤近1252万吨,每年还可减少4632万吨CO2排放。 3、我国自1996年开始实施绿色照明工程,尽管节能灯的节能效果明显,但在国内的普及率还不到5%。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市场上平均寿命为8000小时的优质节能灯的市场占有率仅为10%左右。 4、2007年4月25日国家发改委颁布《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决定成立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由温家宝总理任组长。 5、2007年11月23日国家批准了新的节能减排政策,环保节能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 6、2007年12月13日,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新的“首批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清单”,这也标志着我国正式实施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的开始。

推荐:中国对节能减排的政策

中国对节能减排的政策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2007年,中国政府成立了由温家宝总理任组长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同年,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这是发展中国家第一个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级方案。 方案中提出到2010年中国单位gdp能耗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20%左右的目标。中国政府还在《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到2020年达到15%左右。 为确保这些目标的实现,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相关政策措施,成效显著。2013年年,中国将全面开展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工作,以确保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切实贯彻实施。 此外,中国的经济刺激方案安排了2100亿用于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3700亿用于调整结构和技术改造。民生工程为4000亿,主要是保障性住房建设,将积极采用节能环保材料;农村的民生工程3700亿,目标是以可持续、环保的方式提高农村生活水平。 在努力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需要强调的是,中国是一个人均gdp只有3000美元的低收入发展中国家。按照联合国的贫困标准,中国尚有1.5亿贫困人口。中国别无选择,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多重压力。在这一过程中,国际社会相信中国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

国际社会均希望哥本哈根会议能够达成积极成果。我们认为,哥本哈根会议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把协定和《京都议定书》的要求落到实处。发达国家整体上到2020年应在1990年水平上至少减排25%-40%. 非议定书的发达国家缔约方应当承诺遵守具有可比性的定量减排目标。发达国家应当履行规定的义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技术并提供金融支持,使发展中国家能够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 结语:借用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对学习很难做到学而不厌,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坚持。希望大家坚持到底,现在需要沉淀下来,相信将来会有更多更大的发展前景。

节能减排措施

节能减排措施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篇一:工程施工节能减排措施 六公司项目施工节能减排措施 1 施工企业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指导施工工程的绿色施工。作为大量消耗资源、影响环境的施工业,应全面实施绿色施工,承担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运用ISO14000和ISO18000管理体系,将绿色施工有关内容分解到管理体系目标中去,使绿色施工规范化、标准化 鼓励各项目开展绿色施工的技术研

究,发展绿色施工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推行应用示范工程。 2 绿色施工原则 绿色施工 绿色施工是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实施绿色施工,应进行总体方案优化。在规划、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 实施绿色施工,应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绿色施工总体框架 绿色施工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这六个方面涵盖了绿色施工的基本指标,同时包含了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指标的子集。 3绿色施工要点

绿色施工管理 组织管理 1、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 2、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 规划管理 1、编制绿色施工方案。该方案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独立成章,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 2、绿色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 2)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建筑垃圾减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 (3)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

2020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新调整

2020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新调整 (一)工业经济发展平稳运行,工业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有望继续下降 济增长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且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工业能源消费总2016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6.0%,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1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保持单月增长6%以上的水平,稳定增长的态势十分明显。部分高载能行业生产开始恢复,粗钢、生铁、水泥和平板玻璃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2%、0.7%、2.5%和5.8%。受工业生产回暖影响,1-12月,全国工业用电量413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69.9%;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5.5%左右,与上半年相比略有反弹,但基本可以保证年度目标任务的完成;截止2016年12月底,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为1.34吨标准煤,比2010年的1.92吨标准煤下降30.2%。 进入2017年,工业经量保持低速增长,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有望继续呈现下降态势。首先,一系列节能减排规划文件相继发布,“十三五”工业节能目标、任务和措施已基本明确。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制定的《“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即将出台,全面部署“十三五”时期节能减排各项重点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明确提出,“十三五”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要下降18%的目标。其次,工业生产回暖带动工业能源消费需求缓慢回升(图1),但大幅反弹的情况不会出现。2016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逐步上涨,部分高耗能产品,如有色金属、建材、钢铁等产品产量同比增速有所提高;但2017年,在国内外市场需求均不乐观的情况下,高耗能产品产量大幅反弹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工业能源消费总量不会快速增加,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速度可能减缓,但仍处于下降区间。

节能减排措施

节能减排措施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节能减排措施一、施工原则 应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施工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五个方面组成。这五个方面涵盖了施工的基本指标,同时包含了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指标的子集。 二、施工要点 2.1组织管理 1、建立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 2、项目经理为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 2.2规划管理

(1)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 (2)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建筑垃圾减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 (3)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 (4)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 2.3实施管理 1、施工应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管理和监督。 2、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施工作相应的宣传,通过宣传营造施工的氛围。 3、定期对职工进行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施工意识。 三、环境保护

3.1扬尘控制 1、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洗车槽。 2、施工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 3、浇筑混凝土前清理灰尘和垃圾时尽量使用吸尘器,避免使用吹风器等易产生扬尘的设备;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水淋等防护措施。 4、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对现场易飞扬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等,防止扬尘产生 3.2建筑垃圾控制 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及时清运。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并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集中运出。

国家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文本

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 “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国发〔2012〕4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12年8月6日 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 为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十一五”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 “十一五”时期,国家把能源消耗强度降低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确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

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基本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十一五”期间,我国以能源消费年均6.6%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长,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由“十五”时期的1.04下降到0.59,节约能源6.3亿吨标准煤。 ——扭转了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能源消耗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上升的趋势。“十一五”期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十五”后三年上升9.8%转为下降19.1%;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由“十五”后三年上升32.3%、3.5%转为下降14.29%、12.45%。 ——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10年与2005年相比,电力行业300兆瓦以上火电机组占火电装机容量比重由50%上升到73%,钢铁行业1000立方米以上大型高炉产能比重由48%上升到61%,建材行业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量比重由39%上升到81%。 ——推动了技术进步。2010年与2005年相比,钢铁行业干熄焦技术普及率由不足30%提高到80%以上,水泥行业低温余热回收发电技术普及率由开始起步提高到55%,烧碱

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全收录及点评

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全收录 节约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重要内容,我们党和国家历来对此高度重视。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我国节能减排的脚步是如何迈进的?通过查阅历年与节能减排密切相关的政策、法规、文件,厚重的历史足以让我们触动。 197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对环境保护做出规定,这在我国尚属首次,为以后的环境保护立法提供了法律依据。 点评: 1978年宪法第一次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对环境问题作出了规定。同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的环境问题也势必成为越来越突出的热点和焦点问题,邓小平同志就曾明确指出应该制定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的制定提到了国家立法的日程。 1979年 中国首次颁布《环境保护法》

1979年9月,中国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部综合性的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把中国的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方针、任务和政策,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环境保护法》共7章,33条。其中第一章(总则)规定:环境保护法的任务,是通过“保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合理地利用自然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达到“ 为人民造成清洁适宜的生活和劳动环境,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控制新污染源的基本制度和原则是:“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必须提出对环境影响的报告书,经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设计。” 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中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各项有害物质的排放必须遵守国家规定的标准。”治理现有污染源的原则:“谁污染谁治理”。点评: 《环境保护法》的颁布是中国环境管理走上法治道路的标志,对全国的环境保护工作、环境立法和司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该法为“原则通过”的“试行”法,所以,应根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和情况的变化,在条件成熟时加以修订。《环境保护法》是一个基本法,为使其中规定的方针、原则、要求等得到正确实施,还要制定各种有关的单行法规,如大气污染防治、水体污染防治、海洋环境保护、

2021年办公室节能减排措施

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那么有关办公室内节能减排的措施有哪些呢?下面是精心收集办公室节能减排措施的例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办公室节能减排措施篇一 1、推广使用节能灯 以节能灯代替白炽灯,可节省高达7%至8%的电力。一只11瓦节能灯的照明效果,顶得上6瓦普通灯泡,而且每分钟都比普通灯泡节能8%。 2、选用新型空调设备 在办公楼改造过程中,以全新的节能型号,代替陈旧的空调设备,如考虑使用热回收型冷水机或热泵机组,在提供冷气的同时,可利用回收的废热将热水加热。可大幅提高能源利用率。 3、安装自控装置 在使用率低的区域(例如会议室),安装传感器,自动控制空调的开关。 4、清洁空调水系统 水系统清洗目的是为了保证冷冻水和冷却水的换热效率能够保持 设计状态,当冷冻水和冷却水的进回水温差偏离设计值时(通常为5℃),就要考虑水质是否存在问题。 5、下班前2分钟关空调 办公室内的温度在空调关闭后将持续一段时间。下班前2分钟关闭空调,既不会影响室内人员工作,又可节约大量的电能。 6、空调不用时关闭电源 在空调关闭不使用的时候,要把插头拔掉,或者把插电板的电门关上。 7、水泵、风机及电梯等应用变频高速技术 变频高速技术是解决由于设计配置过大,造成电动机大马拉小车现象的节能措施。 8、景观照明采用先进高效照明技术 景观照明往往需要发出各种颜色,许多地方还采用普通照明加滤光片的办法来达到效果,这使光效大大降低。先进的照明灯具如发光二极管(LED)本身就可以发出所需要的单一光色,而且寿命是普通白炽灯的几十倍。 9、办公电脑设置合适亮度,节电又护眼 将电脑显示器亮度调整到一个合适的值。显示器亮度过高既会增加耗电量,也不利于保护视力。 1、为办公电脑设置合理的“电源使用方案” 短暂休息期间,可使电脑自动关闭显示器;较长时间不用时,使电脑自动启动“待机”模式;更长时间不用时,尽量启用电脑的“休眠”模式。坚持这样做,每天至少可节约1度电,还能延长电脑和显示器的寿命。 11、使用耳机听音乐,减少音箱耗电量 在用电脑听音乐或者看影碟时,最好使用耳机,以减少音箱的耗电量。

国家节能减排十大重点工程

国家节能减排十大重点工程 一、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更新改造低效工业锅炉,建设区域锅炉专用煤集中配送加工中心;淘汰落后工业窑炉,对现有工业窑炉进行综合节能改造。 二、区域热电联产工程:建设采暖供热为主热电联产和工业热电联产,分布式热电联产和热电冷联供,以及低热值燃料和秸秆等综合利用示范热电厂。 三、余热余压利用工程:在钢铁、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业,改造和建设纯低温余热发电、压差发电、副产可燃气体和低热值气体回收利用等余热余压余能利用装置和设备。 四、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在电力、石油石化、建材、化工、交通运输等行业,实施节约和替代石油改造;发展煤炭液化石油产品、醇醚燃料代油以及生物质柴油。 五、电机系统节能工程:更新改造低效电动机,对大中型变工况电机系统进行调速改造,对电机系统被拖动设备进行节能改造。 六、能量系统优化工程:对炼油、乙烯、合成氨、钢铁企业进行系统节能改造。 七、建筑节能工程:新建建筑全面严格执行50%节能标准,4个直辖市和北方严寒、寒冷地区实施新建建筑节能65%的标准,并实行全过程严格监管。建设低能耗、超低能耗建筑以及可再生能源与建筑

一体化示范工程,对现有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进行城市级示范改造,推进新型墙体材料和节能建材产业化。 八、绿色照明工程: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的节能灯生产线技术改造,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应用。 九、政府机构节能工程: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综合电效改造,新建建筑节能评审和全过程监控,推行节能产品政府采购。 十、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省级节能监测(监察)中心节能监测仪器和设备更新改造,组织重点耗能企业能源审计等。

2020节能减排政策

2020节能减排政策 “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 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节 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生态环境 质量为目标,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 动力,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加快建设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保完成“十三五”节能减排约束 性目标,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转型 升级,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到2020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5 年下降15%,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全国化学需 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001万吨、207万吨、1580万吨、1574万吨以内,比2015年分别下降10%、10%、15%和15%。全国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2015年下降10%以上。 二、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 (三)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深 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不断 优化工业产品结构。支持重点行业改造升级,鼓励企业瞄准国际同 行业标杆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严禁以 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核准或备案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增加产能项目。强化节能环保标准约束,严格行业规范、准入管理和节能审查,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