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李白

李白

李白
李白

李白《将进酒》诗作于叶县

李元芝

在李白的作品中,《将进酒》是其最有代表性的诗作之一。但是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对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和地点,还存在较大的争议。经笔者考证,李白的《将进酒》一诗就作于叶县常村镇的石门山,时间大约在唐天宝十载(公元751年)前后。

一、关于《将进酒》的版本流变

李白(公元701~762年),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主要生活在大唐盛世,当时国家富强,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礼贤下士成为社会的主流风气。良好的社会环境给具有杰出天赋的诗人带来了游览和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几乎所有便利条件。在现存近3000名作者的50000多首唐诗中,李白的诗是最受欢迎的。时人魏颢说,李白入翰林后,名动京师,他的“《大鹏赋》,时家藏一本”[1]。当然,李白的其他作品也都是很受欢迎的。李白虽然是一位勤奋的诗人,但因其暮年受安禄山之乱等因素的影响,自己并没有编辑过集子,作品散佚严重。李阳冰说:“公避地八年,当时著述,十丧其九”[2] ,因此,他的许多作品可能是早就无法看到了。

李白的诗歌当时在社会上已经广为流传。李白去世后,许多贤达对他流传于社会上的诗作也多次整理刊刻。但因为前期主要是靠民间自发流传,加之缺乏统一组织整理,所以各种版本所存的李白诗文多有不合者,这也对李白作品的研究带来了一定困难。作为李白代表作的《将进酒》更是如此。

上世纪初。法国劫客伯希和与英国劫客斯坦因打着考古的旗号,在甘肃敦煌劫走了大批的中国古籍抄本,这些资料分别藏在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和英国伦敦博物院图书馆[3]。其中,在被法国人伯希和掠走的编号2544和2567两件与被英国斯坦因掠走的编号2049一件珍贵古籍抄本中,均保留有唐人手写的李白《将进酒》一诗。

下面我们通过三种抄本和唐、宋以来的10余种主要版本互校,以便对《将进酒》一诗的原文及流变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为利于读者更方便准确地理解古本的意思和版本的流变,原文用加粗繁体宋体字列出;因相校版本的异文较多,注释用简体楷体字随附于原文之后,以方便查对:

惜罇空此首见于伯氏2567本李白诗第三十六题,题作《惜罇空》;斯氏2049本、伯氏2544本诗题、撰者全佚。又见《河岳英灵集》卷上、宋本《李太白文

集》卷三、《文苑英华》卷一九五、《唐文粹》卷十三、《乐府诗集》卷十七、

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三、《全唐诗》卷一六二,诗题均作《将进酒》。宋本

《李太白文集》卷三题下注:“一作《惜空樽酒》。”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

三题下注:“一作《惜空酒樽》。”《文苑英华》卷一九五题下注:“一作《惜

空酒》”;《文苑英华》卷三三六题作《惜空罇酒》,又注:“一作《将进酒》。

见一百九十二卷。”,“二”应为“五”之误;兹据伯氏2567本原抄《惜罇空》

为题。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河,斯氏2049本、伯氏2544本脱,奔流到海不復迴到海,斯氏2049本、伯氏2544本于“海”下衍“岸”字。廻,《文苑英华》卷一九五、《唐文粹》卷十三、《全唐诗》卷一六二同;《河岳英灵集》卷上、宋本《李太白文集》卷三、《乐府诗集》卷十七、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三作“回”,君不見,床頭明鏡悲白髪床头,《河岳英灵集》卷上、宋本《李太白文集》卷三、《文苑英华》卷一九五、《唐文粹》卷十三、《乐府诗集》卷十七、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三,《全唐诗》卷一六二作“高堂”,朝如青雲暮成雪朝如,斯氏2049本、伯氏2544本作“朝下”。青云,《文苑英華》卷一九五同,又于“云”下注:“一作丝”;《河岳英灵集》卷上、宋本《李太白文集》卷三、《唐文粹》卷十三、《乐府诗集》卷十七、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三、《全唐诗》卷一六二俱作“青丝”。成,《河岳英灵集》卷上、《文苑英华》卷一九五、《乐府诗集》卷十七、《全唐诗》卷一六二同;宋本《李太白文集》卷三、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三作“成”,又注:“一作如”;《唐文粹》卷十三作“如”。人生得意須盡歡人生,斯氏2049本、伯氏2544

本作“如生”。尽欢,斯氏2049本、伯氏2544本作“尽官”,音近致误,莫使金罇空對月罇,丙本作“尊”;《文苑英华》卷一九五作“罇”;《河岳英灵集》卷上、宋本《李太白文集》卷三、《唐文粹》卷十三、《乐府诗集》卷十七、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三、《全唐诗》卷一六二作“樽”。空对月,斯氏2049本脱“空”字;伯氏2544本脱“空”、“月”二字,天生吾徒有俊才“天生吾徒有俊才”句,《河岳英灵集》卷上作“天生我才必有用”;宋本《李太白文集》卷三、《文苑英华》卷一九五、《唐文粹》卷十三、《乐府诗集》卷十七、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三、《全唐诗》卷一六二作“天生我材必有用”。宋本《李太白文集》卷三于“用”字下注:“一作开”,又云“天生我身必有材”,又作“天生吾徒有俊材”。《文苑英华》卷一九五注:一作“我身必有材”。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三注:一作“天生我身必有材”,又作“天生我徒有俊材”。又“用”一作“开”,千金散盡還復來千金,《河岳英灵集》卷上、宋本《李太白文集》卷三、《文苑英华》卷一九五、《唐文粹》卷十三、《乐府诗集》卷十七、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三、《全唐诗》卷一六二同,宋本《李太白文集》卷三、王琦注《李太白文集》卷三又于“千”下注:一作“黄”。还复,斯氏2049本、伯氏2544本作“复还”,烹羊宰牛

且爲樂羊,《河岳英灵集》卷上、宋本《李太白文集》卷三、《文苑英华》卷一九五、《乐府诗集》卷十七、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三、《全唐诗》卷一六二同;《唐文粹》卷十三作“羔”。且,斯氏2049本、伯氏2544本作“直”。乐,斯氏2049本、伯氏2544本作“落”,同音致误,會須一飲三百盃会,斯氏2049本、伯氏2544本作“廻”。杯,《文苑英华》卷一九五、《唐文粹》卷十三同;《河岳英灵集》卷上、宋本《李太白文集》卷三、《乐府诗集》卷十七、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三、《全唐诗》卷一六二作“杯”,同;伯氏2544本作“抷”,形误字。岑夫子岑,斯氏2049本、伯氏2544本作“琴”,丹丘生“丹丘生”句,《唐文粹》卷十三作“丹邱生”。“丹丘生”下,宋本《李太白文集》卷三、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三有“进酒君莫停”五字,其下又俱注:一作“将进酒,杯莫停”二句。又于“杯”下注:一作“君”;《乐府诗集》卷十七有“将进酒,杯莫停”二句,又于“停”下注:一作“君莫停”;《全唐诗》卷一六二有“将进酒,君莫停”二句,又于“君”下注:一作“杯”。生,伯氏2544本作“住”,與君歌一曲与,斯氏2049本、伯氏2544本作“请”。歌,伯氏2567本原作“哥”;据斯氏2049本、伯氏2544本,請君爲我傾请君,斯氏2049本、伯氏2544本作“愿君”。为我倾,《河岳英灵集》卷上同,又于“倾”下注:一作“听”;宋本《李太白文集》卷三、《文苑英华》卷一九五、《乐府诗集》卷十七、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三作“倾耳听”;《唐文粹》卷十三作“为我倾”;《全唐诗》卷一六二作“侧耳听”。鍾鼓玉帛豈足貴钟鼓玉帛岂足贵句,《河岳英灵集》卷上作“钟鼎玉帛不足悦”,“不”下又注:一作“玉帛岂足贵”;《文苑英华》卷一九五作“钟鼎玉帛岂足贵”,又注:一作“钟鼓馔玉不足贵”;《唐文粹》卷十三作“钟鼎玉帛不足贵”;《乐府诗集》卷十七、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三、《全唐诗》卷一六二作“钟鼎玉帛岂足贵”。玉,伯氏2544本作“王”。岂,斯氏2049本、伯氏2544本作“起”,但願長醉不用醒用醒,斯氏2049本作“须暒(按,同晴)”;伯氏2544本作“须腥”。“暒”、“腥”皆形误字;《河岳英灵集》卷上作“用醒”,“用”下又注:“一作愿”;宋本《李太白文集》卷三、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三作“用醒”,宋本《李太白文集》卷三于“用”下又注:“一作复”;《文苑英华》卷一九五、《乐府诗集》卷十七作“复醒”,《文苑英华》卷一九五于“复”下又注:“一作用”;《唐文萃》卷十三作“愿醒”;《全唐诗》卷

一六二作“愿醒”,并于“愿”下又注:“一作复”。古來賢聖皆死盡古来,

斯氏2049本、伯氏2544本作“故来”。圣贤皆死尽,《文苑英华》卷一九五

同,又注:一作“圣贤皆寂寥”。《河岳英灵集》卷上、宋本《李太白文集》

卷三、《乐府诗集》卷十七,王琦诗《李太白全集》卷三、《全唐诗》卷一六

二作“圣贤皆寂寞”,宋本《李太白文集》卷三、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三

皆于“寂寞”下注:一作“死尽”;《唐文粹》卷三十作“贤达皆寂寞”,唯

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陈王昔时宴平乐句,斯氏2049本、伯氏2544

本作“秦王筑城宴平落”。“落”為“乐”之同音借字。时,宋本《李太白文

集》卷三、《唐文粹》卷十三、《乐府诗集》卷十七、王琦注《李太白全集》

卷三、《全唐诗》卷一六二同,宋本《李太白文集》卷三、王琦注《李太白全

集》卷三又注:一作“日”;《河岳英灵集》卷上、《文苑英华》卷一九五作

“日”,《文苑英华》又注:一作“时”,斗酒十千恣歡謔恣,斯氏2049本、

伯氏2544本作“紫”。谑,斯氏2049本、伯氏2544本作虐。主人何爲言少錢,

徑須沽取對君酌径须沽取对君酌句,宋本《李太白文集》卷三、《乐府诗集》

卷十七、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三、《全唐诗》卷一六二同,宋本《李太白

文集》卷三、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三又注:一作“且须沽酒共君酌”;《河

岳英灵集》卷上作“且须酤酒对君酌”;《文苑英华》卷一九五作“鲸须酤酒

对君酌”,并于“酒”下又注:一作“取”;《唐文粹》卷十三作“且且沽酒

对君酌”。五花馬花,斯氏2049本、伯氏2544本作“”。字为常见字书所

无,疑为花字的俗字。五花马句,徐辑录作“花马”,非是;伯氏2567本原作

“五花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呼儿将出换美酒句,斯氏2049本作“沽

儿将出好美酒”。呼,伯氏2544本作“诂”,與爾同銷萬古愁尔,斯氏2049

本、伯氏2544本作“汝”。销,斯氏2049本、伯氏2544本作“欢”。古,斯

氏2049本、伯氏2544本作“固”。[4]

李白这首原名《惜樽空》的乐府诗,经过唐宋以来的传抄,诗题已经变成了《将进酒》,内容也和原来有了一定的变化。据现在搜罗资料最广、也是编辑最好的版本——詹锳先生主编的《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所载,变成了如下的内容: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进酒

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

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

万古愁。[5]

将两首诗的诗题对比一下:原诗题为《惜罇空》,罇是盛酒器,惜罇空说的是正在饮酒时却没有酒了,很有点惋惜的味道。而现在的版本作《将进酒》,倒是有点催着让人只管喝,和《惜罇空》还是有着明显不同的。原诗中“床头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云暮成雪”,变成了“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明镜是化妆用的,化妆用具一般都放在靠近床头的梳妆台上;而且,“朝如青云暮成雪”也比“朝如青丝暮成雪”更能体现头发的态形。“天生吾徒有俊才,千金散尽还复来”,这两句本来是押韵的。古人写诗中间需要转韵的时候,出句一般也要入韵,这里一换作“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不但失去了这种艺术效果,而且思想颓废也变成了信心满满。下面的“岑夫子,丹丘生,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被改为“岑夫子,丹丘生,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诗中增加了“耳听”和“进酒杯莫停”不但改变了韵脚,而且也呼应了新拟的“将进酒”的诗题。至于“钟鼓玉帛岂足贵”改为“钟鼓馔玉不足贵”,“古来圣贤皆死尽”改为“古来圣贤皆寂寞”,看来好像是注重了字句的斟酌,但实际在文理上却有点不大通顺了。

如果把现在通行的版本和唐宋以来的古本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数十处明显的不同。这里面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有资料来源的差异,有些可能是作者自己改动的;有流传中间的改动,可能是有人刻意润色的。而后一种因素所占的比例可能更大。当然,这里面更多反映的应该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李白的诗歌广为流传所致。

二、当代专家关于李白《将进酒》创作时间和地点的考证

由于李白在诗歌创作中涉及饮酒的作品比较多,加之《将进酒》又是其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因此,对于该诗的创作时间和地点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现在研究李白的专家较多,笔者从能够涉猎到的100多部有关专著中,筛选出在当代比较有个性的安旗、王运熙、朱宗尧和詹锳等四家代表,略述其观点如下:

1.安旗先生等认为,《将进酒》为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写于元丹丘颍阳山居

安旗,原名安琦,满族人。祖籍黑龙江,1925年生于四川成都。当代著名文艺评论家、李白研究专家。现为西北大学教授。安旗自幼酷爱李白诗歌,长期从事文学评论和李白文化研究,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出版有研究李白的专著多部。

1982年2月,安旗出版的《李白纵横谈(增订本)》称: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李白在其好友元演处逗留一年有余。次年秋返回河南后,在洛阳遇到故人元丹丘,受之邀到了元丹丘在颍阳的山居,适逢另一位友人岑勋也来到元丹丘处。三位朋友置酒高会,开怀畅饮,《将进酒》一诗就做于此时此地。[6]

同年8月,安旗在与薛天纬合著的《李白年谱》一书中,依然坚持上述观点。其理由是:综观李集,一入长安以前的作品,牢骚甚少;二入长安以后的作品,牢骚特甚;唯此期作品,多旋发牢骚,旋自慰解。《梁园吟》、《梁父吟》及《将进酒》均有此种特点,故知诸诗为同期之作。诗句起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诗中又有“陈王昔时宴平乐”之句。曹植封于陈,其地在河南;平乐,观名。故址在洛阳。故知作诗之地在河南,黄河在望而又靠

近洛阳。诗中“岑夫子”即岑勋,“丹丘生”即元丹丘,白与二人置酒高会,则此诗与《酬岑勋见寻》为同时同地之作甚明。[7]

安旗先生在2001年所著的《李白诗秘要》里,把《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一诗也编在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李白36岁时所作。题解云:本年秋,李白自晋地返至洛阳,遇元丹丘自蜀中归来,又适值岑勋见寻。遂至丹丘颍阳山居,与二人置酒高会。安先生在诗后按语中说:天宝十载所作《闻丹丘子于城北山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群怀远亦有栖遁之志因叙旧以赠之》一诗中有句云:“仆在雁门关,君为峨眉客。……长剑复归来,相逢洛阳陌。”所忆即本年事。又据开元十九年所作《题元丹丘颍阳山居》一诗,可知丹丘开元元年间幽栖之地在颍阳,洛阳居颍阳山居仅数十里,故岑勋以诗相招,太白策马便至。《将进酒》诗后按语称:此种特点之诗,求之开元前期不可得,求之天宝年间亦不可得,实舍此期莫属。[8]

日本人笕久美子所著的《李白年谱》也认为,736年(开元二十四年)李白36岁。春在太原,曾北游雁门关(今山西省代县),南下洛阳与元丹丘相逢。秋,至嵩山元丹丘处,结识岑勋。[9]

李白研究专家郁贤皓和安旗先生的观点也十分接近。郁先生在1982年10月出版的专著《李白丛考》中说,大约在开元二十三至二十四年之间的秋天,李白与元丹丘在洛阳分手不久,又应岑勋、元丹丘的邀请重游嵩山。李白有《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记其事。著名的《将进酒》和《酬岑勋相寻》诗当为同时之作。过去的研究者把此诗系为去朝以后的作品,其实是不对的。因为诗中虽有颓废思想,但还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对前途仍不失信心,而天宝三载赐金还山后的诗里就没有这种信心了。[10]郁贤晧先生后来出任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著有李白研究专著多部,基本上都坚持了上述观点。

2.王运熙先生等认为,李白的《将进酒》一诗是在天宝初期作于梁、宋一带

王运熙,江苏金山(今属上海市)人,1926年6月出生,复旦大学教授。专于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学理论批评,尤长于六朝、唐代文学和《文心雕龙》的研究。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就和一些青年教师及学生编著了《李白诗选》和《李白研究》等书。

王运熙、杨明《关于李白〈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远离别〉的写作年代》载:《将进酒》,黄锡珪《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系于天宝十一载,《李白诗文系年》(詹锳著)系于天宝四载李白离开长安东游时,疑其写作地点在梁宋一带。王运熙先生说,近年来有的学者以为当作于开元后期。今按:此诗当是天宝初作于梁宋、东鲁一带。诗中有“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之句,应是写当时实况,“儿”当即李白称其子或女。作于天宝元年入京前的《南陵别儿童入京》(一作《古意》)有句云“儿女嬉笑牵人衣”,可见其时李白子女尚幼。再向上推若干年,其子女更小,决不能供驱使,因此此诗作于开元后期恐无可能。[11]

《李白考谜》一书的著者何树瀛赞同王运熙的观点。何文称:对于《将进酒》的写作年代,安旗《李白年谱》系之于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詹锳主编的《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系之于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左右;复旦大学王运熙、杨明二教授《关于李白〈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远离别〉的写作年代》以为:“此诗当是天宝初作于梁宋、东鲁一带。诗有‘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之句,应是写当时实况。’儿’当即李白称其子或女。作于天宝元年入京之前的《南陵别儿童入京》有句云:‘儿女嬉笑牵

人衣’,可见李白子女尚幼。再向上推若干年,其子女更小,决不能供驱使。因此此诗作于开元后期恐无可能”三说比较,王、杨之说更为合理。何树瀛先生认为:此诗即为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夏季李白赐金还山,东归至中都县城(汶上县),接儿女回徂徕山故园时所作。而且还确定“必在天宝三年五六月间”。[12]

3.朱宗尧先生等认为,李白《将进酒》一诗是在其第一次游长安归来后写于安陆

朱宗尧先生是《李白在安陆》一书的主编,但书中没有介绍朱先生的生平。他认为,《将进酒》是一篇记叙同元丹丘等一起饮宴的诗作,写于第一次入长安浪游归来后。由于李白长安不遇,干谒无门,诗人只能借酒排遣胸中的愤懑。[13]

认为李白《将进酒》一诗作于安陆的还有陈建平先生。他在《李白在安陆十年诗文系年》一文中,把《将进酒》一诗系于开元二十三年。文称:李白《岑勋相寻就元丹丘》一诗有“中逢元丹丘”,是元丹丘已离家“颍阳”与岑勋中途相逢也。岑勋既约李白而并未与之同行,逢丹丘后,“对酒忽思我”,方命驾相招。则李白所居,不在岑勋逢丹丘前所经之地。江夏至河南有两条路线,一经安州至襄阳北上,此为陆路。一逆汉水,经郢州至襄阳北上,此为水路,岑勋当循水路北上,中逢自颍阳南下的元丹丘,然后陆路命驾来安州相招。“倚松开其缄”,可见李白隐居之地似在山中,非“鲁门东”,亦非梁苑。“将进酒”是主人口气,主人是李白,饮于家中。[14]

张昕和吕恒沛撰文,亦称李白是在开元二十三年初在安陆写下了《将进酒》一诗。文云:李白羡慕孟浩然的处事方法,当他把向孟浩然的致意诗写好后,“黄鹤东南来,寄书写心曲。”岑勋在江夏给李白寄来了书信,他要李白北上寻找元丹丘。有趣的是,元丹丘已从颍阳动身,往安州来了,这样三人在途中不期而遇。于是,他们又一起来到了白兆山李白家中。这次岑勋、元丹丘一来,又免不了一气豪饮,席间。李白作《将进酒》抒发了自己此时的胸臆。[15] 以上著述均载于朱宗尧主编的《李白在安陆》一书中。该书在李白研究方面影响并不大,唯因其提出李白《将进酒》写于安陆的新观点而收录于本文。

4.詹锳起初把李白《将进酒》一诗确定为天宝四载作于离黄河不远的梁宋一带,后又改为天宝十年左右

詹锳(1916~1998),山东聊城人,字振文。我国著名的唐诗和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专家,生前任河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首任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詹锳先生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文学和文艺理论方面,尤其是在李白研究和文心雕龙的研究领域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詹先生对李白研究的著述很多,1943年即出版有李白研究专著,1958年整理《李白诗文系年》(1981年出新一版),还出版有《李白诗论丛》(作家出版社)等专著,而代表当代李白研究最高成就的是詹先生七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初主持和主编的国家古籍整理重点项目《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

詹锳先生在1981年编著的《李白诗文系年》一书中,将《酬岑勋相寻》、《将进酒》诸诗定在天宝四载。他认为,诗起句云,黄河之水天上来,则其地或在梁宋,离黄河不远。

[16]

刘忆萱、管士光赞同詹锳的观点。他们在1987年10月出版的《李白新论》中即称:此诗写作年代,自从李白曾于开元年间一入长安之说提出后,有的论者就认为此诗是李白一入长安后所作。但仔细考察此诗,无论是内容还是风格,都不像是诗人青年时期的作品,似仍应归入翰林待诏,被赐金放还后挥斥幽愤之作。[17]

赵海菱非常赞同詹锳的意见。他在《李白〈将进酒〉新考》一文中说:詹锳先生将《将进酒》、《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送岑征君归鸣皋山》、《鸣皋歌送岑徵君》等诗系于天宝四载(745),极有识见。[18]

但是,詹锳在其主编的代表当代李白诗文研究最高水平的《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中,观点又有变化。他说:本诗的写作年代,诸说不一。黄锡珪《李太白编年诗目录》系于天宝十一载(752)。安旗《李白年谱》系开元二十四年(736)。王运熙、杨明《关于李白,〈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远离别〉的写作年代》以为:“此诗当是天宝初作于梁宋、东鲁一带。诗有‘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之句,应是写当时实况。‘儿女嬉笑牵人衣’,可见其时李白子女尚幼。再向上推若干年,其子女更小,决不能供驱使。因此此诗作于开元后期恐无可能。”按由天宝元年之“儿女欢笑牵人衣”,至此诗“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其时当在天宝十年左右。[19]根据詹锳先生《李白诗文系年》编订的年谱,天宝十载,元丹丘在高凤石门山,称李白“秋至南阳访元丹丘”。[20]那么,这就意味着詹锳先生最后的意见是把李白的《将进酒》定在了天宝十载秋写于元丹丘隐居的高凤石门山中。

通过梳理,我们把这些专家们对《将进酒》写作时间和地点的研究结论按时间区分,大致有写于开元二十三年或二十四年、天宝初期或天宝四载和天宝十载左右三种意见;而按地域大致可分为作于元丹丘在嵩阳的隐居处、在梁宋东鲁一带、在安陆和叶县高凤石门山四个地点。

三、李白《将进酒》一诗作于叶县

李白的《将进酒》一诗究竟作于何时、何地?要破解这个谜团,必须要从诗中涉及的两个关键人物——岑夫子和丹丘生入手。

关于岑夫子。明人朱柬认为,《将进酒》中的岑夫子就是岑参[21]。但是现代的研究者一般都认为,李白《将进酒》中的岑夫子就是岑勋,基本上没有什么歧见。对于岑勋的情况,在现有能看到的唐代历史资料中,和之有关的内容非常少。新、旧唐书中均没有其传记,现存的唐诗中也没有岑勋的一首诗,仅在《全唐文》三百七十九卷中有一篇《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署名岑勋。因这篇碑文为唐代书法大家颜真卿所书,能够文以字传而小有名气。看来,岑勋在唐代文林是算不上什么重要人物的。但李白在《将进酒》中称其为“岑夫子”,大概也只能说明岑勋年长于李白而已。

对于元丹丘,人们并不生疏,因为他是李白诗中提及最多的一个人。李白《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诗云:“弱龄接光景,矫翼攀鸿鸾。投分三十载,荣枯同所欢。长吁望青云,镊白坐相看。秋颜入晓镜,壮发凋危冠。”[22]这里的“弱龄”本指少年,和“投分三十载”可能都有些夸张,但写此诗时已经是“秋颜入晓镜,壮发凋危冠”了,说明两人的交往时间很长,而且可能都已是50来岁的人了。郁贤皓先生在《李白与元丹丘交游考》中认为李白早在20岁左右时就和元丹丘有交往。[23]李白大约在开元十三年前后离家,其时元丹丘已经浪迹天涯。早期可能遍游名山大川,较早地过上了隐居生活。据詹锳先生考证,在开元二十年以后元丹丘隐居嵩山,曾邀请李白前往,李白有《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并序》记其事。之后,约于开元二十二年,李白曾去嵩山,写有《题元丹丘颍阳山居并序》。《系年》系此诗于开元二十二年。《选集》(郁贤皓选注)系此诗于开元二十一年。《安注》(安旗注)系此诗于开元十九年。但黄振常先生认为,李白开元十五年“远客汝海”曾与元丹丘

同隐嵩阳[24]。说明元丹丘隐居嵩山的时间可能要早于开元二十年。此后一段时间,元丹丘一直游历于嵩颍之间,有《元丹丘歌》诗可证:元丹丘,爱神仙。朝饮颍川之清流,暮还嵩岑之紫烟,三十六峰长周旋。长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横河跨海与天通,我知尔游心无穷。[25]至天宝初,元丹丘仍在嵩山。李白《汉东紫阳先生碑铭》:天宝初,威仪元丹丘,道门龙凤,厚礼致曲,传箓于嵩山[26]。在胡紫阳奉召进京时,元丹丘当与之同行。不久胡紫阳先生称疾辞帝,行至叶县,羽化于王乔祠内。时元丹丘在长安大昭成观为威仪。

[27]可能没有多久,元丹丘亦离开长安到山东东蒙及西岳华山云游。大约于天宝五载,隐居于长安东南的子午谷。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杜甫《玄都坛歌寄元逸人》,“故人昔隐东蒙峰,已佩含景苍精龙。故人今居子午谷,独并阴崖白茅屋。”[28]均可证之。由于李白在《闻丹丘子于城北(《叶县志》作城西)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群远怀亦有栖遁之志因叙旧以寄之》一诗没有提及此事[29],推测元丹丘在子午谷隐居时间不会太长,旋又卜居叶县石门山。詹锳和安旗先生均系《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群远怀亦有栖遁之志因叙旧以寄之》诗于天宝十载[30],郁贤皓先生认为该诗作于天宝七载以后[31],黄锡珪先生将此诗编入天宝七载[32]。综合分析,应以天宝七载近是。其后李白可能多次前往元丹丘石门隐居处,有《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及《酬岑勋相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等诗可证。

以上实例也充分证明,李白所称和元丹丘“气激道谷,结神仙交。殊身同心”之言确非虚言[33]。大抵元丹丘在隐居叶县石门山后,至终未再迁移,所以清同治《叶县志·人物志》称:元丹,字霞子。叶人,居石门山中,与李白结神仙交[34]。元丹丘的年龄应该和李白差不多,加之二人关系特殊,所以李白对他的称谓也比较灵活。

我们了解了岑勋和元丹丘的基本情况,再看一下他们和李白的交往,对于确定《将进酒》一诗的写作地点是很有帮助的。在《李太白全集》中,有关李白、岑勋和元丹丘在一起饮酒的诗作共有两首,而且也公认是同时所作。除前面介绍的《将进酒》外,还有一首题为《酬岑勋相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的诗。诗曰:

黄鹤东南来,寄书写心曲。倚松开其缄,忆我肠断续。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蹇予未相知,茫茫

绿云垂。俄然素书及,解此长渴饥。策马望山月,途穷造阶墀。喜兹一会面,若

睹琼树枝。忆君我远来,我欢方速至。开颜酌美酒,乐极忽成醉。我情既不浅,

君意方亦深。相知两相得,一顾轻千金。且向山客笑,与君论素心。[35]

诗的大意是:黄鹤从东南方飞来,带着你表达心意的信件。我身倚松树打开书信,得知了你对我的真情思念。你不怕路途遥远,驾着马车前来邀请我。途中遇到了元丹丘,他在山顶上宴请你。喝酒中,你们二人又想起我,你对着清风吟啸为我赋诗。可我在青山绿林里游历,并不知道这些情况。不过我很快接到了你的书信,心田里就像旱天遇到了甘霖。于是我不顾路程遥远,迅速赶了回来。我们这一见面,就好像见到了琼树的树枝。由于我也十分想早点结识你,所以才在这么短的时间就赶到了这里。我们高高兴兴地打开美酒,互相斟酒把盏,可能是过分快乐,我们都喝得醉醺醺了。我的情厚,你的意深,相知的朋友贵在相处欢洽,即便是一面之交,情义都应该比千金还重。对着你这位到深山的来客,我十分高兴地倾诉了对你的实意真情!

李白在诗中不但叙述了自己对岑勋写信并驱车相邀的感激之情,而且还在信中留下了大量的可以用来研究他和岑勋及元丹丘交往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判定李白《酬岑勋相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及《将进酒》诗的写作时间和地点。我们从“黄鹤东南来,寄书写心曲”诗句,可以确定岑勋的出发地点南阳在东南方向,李白、元丹丘隐居的地方应该在西北方向。据此分析,“嵩阳”和“梁宋”与南阳均呈东北、西南向,“安陆”和南阳则呈东南、西北向。如果李白要在这几个地方写《将进酒》和《酬岑勋相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这两首诗,不但地理位置相互矛盾,而且按当时的交通条件,三地离南阳都有600里以上的路程,要自备车辆前往邀请客人也是很困难的。因此,从逻辑上说,李白的上述两首诗只能作于叶县的石门山。

叶县石门山位于叶县唐代县城——今叶邑镇西偏北七十里处。据清康熙《叶县志》记载:青山:即西唐山,在(今)县西南六十里。据《水经注》:“澧水在雉衡山东,过西唐山东南流,径叶古城北。又昆水出西唐山,东流径昆阳古城南。”今考水道,昆水实出山之西麓,澧水复经山之东麓,其为西唐山明矣。石门山:在青山东。后汉高凤隐处。李青莲有石门山幽居诸诗。[36]

按古人的观念,南阳在石门山的东南方向。因为古人一般都认为南阳和叶县呈南北走向。晋人盛弘之《荆州记》云,襄阳旧楚之北津。从襄阳渡江,经南阳出方(城)关是也。通周、郑、晋、卫之道。其东津经江夏,出平泽关是通陈、蔡、齐、宋之道。[37]《大清一统志》云,叶县在(南阳)府北一百三十里(按:误,应为二百三十里)[38]。人们本来就认为两者呈南北向,加之石门山距唐代叶县县城(今叶县叶邑镇)西七十里,所以,已在这里隐居的李白接到岑勋来自南阳的书信之后,自然要说“黄鹤东南来了”。这也是李白《将进酒》写在叶县石门山的重要佐证。特别是《叶县志》中记载有《闻丹丘子于城西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群怀远亦有栖遁之志因叙旧以记之》一诗[39],现在通行本的题目中则是“于城北营石门幽居”,这更说明了《叶县志》所保留资料的可信性。

李白《将进酒》写于叶县石门山,本来是十分清楚的事实,而不少研究李白诗文的专家学者为什么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呢?究其原因:

一是沿袭了《后汉书》的误注。范晔《后汉书·高凤传》有凤“遂为名儒,乃教授业于西唐山中”的记载,唐人李贤在注释“西唐山”时说:“山在今唐州湖阳县西北。郦元注《水经》云,即高凤所隐之西唐山。”[40]从清人王琦为《李太白全集》作注开始,以至当代从事研究的学者,李贤的误注一直被沿袭下来。《大清一统志》:石门山在叶县西南。其西有青山,昆水所出,即西唐山也。按《通典》以湖阳县唐子山为西唐山,误。[41]清乾隆《唐县志·山川》:唐子山,县南一百里。《一统志》:唐时因此山置唐州。按:旧志唐子山一名西唐山,即高凤隐居处。但乾隆志的编者通过考证认为,叶之青山乃凤所隐之西唐山。旧志以唐子山当之,殊非是。[42]可是,在研究李白的专家学者中,几乎没有人对此进行专门的辨误质证。

二是将元丹丘颍阳山居和石门山居混为一地。由于许多学者没有认真考证过叶县石门山的方位,以致把元丹丘的石门山居和颍阳山居相混淆,主要以黄锡珪先生为代表。黄先生著有《李白年谱(附李太白编年诗目录)》一书。据黄先生著作中所编“年谱”载:白有《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诗,是初到颍阳寻元丹丘之作也。还说,《题雍丘崔明府丹灶》,为天宝七年六月初旬,白往颍阳,途经雍丘作。“年谱”还称:天宝十一年,太白五十二。早

春转徙商州。由商州路东归,是南阳岑勋载酒访白在元丹丘处,以诗相招,故白又取道颍阳,相与纵酒。因又至洛阳娶宗室女,盘桓未久,适遇北门之厄,始还梁园。[43]这里明显含有“石门山”和“叶县”地名的诗篇,黄先生却说是写于颍阳,他大概认为叶县或石门山是颍阳的从属之地,所以,黄先生的结论是无法让人清楚理解的。

三是对《将进酒》一诗的解释望文生义,不对相关的诗篇进行互证。如:多家研究者因诗中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就说该诗写于离黄河不远处;照这种考释思维,下文的“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应该解释为李白是带着父母一起在黄河边上才对。这实在就是望文生义。许多研究者都知道,敦煌新发现的《惜罇空》唐代抄本比现在通行的《将进酒》更接近李白的原著,对研究李白当时的写作背景有重要价值,但在作相关结论时,仍以窜改后的文句作依据。如连“天生我徒有俊才”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区别都分不清,这也是把写作时间早晚倒误的重要原因;“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儿”本来是指“侍者”或“仆人”的,连日本的学者松浦友久先生都知道把这句诗解释为“五种颜色的毛并生的马,价值千金的裘皮衣,我也在所不惜。把店伙计喊来,让他拿去换美酒”。[44]而我们的学者都把这一句解释李白呼唤自己的儿女出来换酒。对于专家而言,出现这种误解是很不应该的。

根据对几位研究李白的专家学者的观点进行分析梳理,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元丹丘大概于天宝七载(公元748年)前往叶县石门山隐居,大约于天宝十载前后,李白也来这里隐居过一段时间。岑勋专门驾车邀请李白去南阳,李白和元丹丘一起与之共饮,写下了《惜樽空》(现在的《将进酒》)这首著名诗篇。

注释

[1]清〃王琦《李太白全集附录一》1449页,中华书局,1977年出版。

[2] 清〃王琦《李太白全集附录一》1447页,中华书局1977年出版。

[3] 商务印书馆编《敦煌遗书总目索引?序例》1-2页,中华书局1983年6月出版)

[4] 文中注释部分参考了张锡厚主编的《全敦煌诗》和黄永武《敦煌的唐诗》对本诗的校对和注释。《全敦煌诗》由作家出版社2006年出版。《敦煌的唐诗》由台湾洪范书店有限公司1987年5月出版。

[5] 詹锳《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358-363页,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

[6] 《李白纵横谈(增订本)》33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出版。

[7] 安旗、薛天纬《李白年谱》45-46页,齐鲁书社1982年8月出版。

[8] 安旗《李白诗秘要》65-68页,三秦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

[9]王辉斌译日本人笕久美子《李白年谱》21页,宝鸡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6月,第2期。

[10] 郁贤皓《李白丛考》106-107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10月出版。

[11] 王运熙杨明《关于李白〈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远离别〉的写作年代》,载李白研究学会《李白研究论丛》,巴蜀出版社,1987年3月出版,219页

[12]何树瀛《李白考谜》186页,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

[13] 朱宗尧、张昕《十年风尘》,载朱宗尧主编《李白在安陆》8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2月出版。

[14] (陈建平《李白在安陆十年诗文系年》,载朱宗尧主编《李白在安陆》79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2月出版。

[15]吕恒沛、张昕《十年风尘》,载朱宗尧主编《李白在安陆》315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2月出版。

[16] 詹锳:《李白诗文系年》6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4月出版。

[17] 刘忆萱、管士光《李白新论》193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10月出版。

[18]赵海菱李白《将进酒》新考载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12月第2期185页。

[19] 詹锳主编《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367页,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

[20] 詹锳:《李白诗文系年》8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4月出版。

[21] 《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一三0五册,明〃朱柬《李诗选注》卷二,56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

[22]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十(515页),中华书局1977年9月出版。

[23] 郁贤皓《李白丛考〃李白与元丹丘交游考》98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12月出版。

[24] 黄振常《李白出长安回安陆之行踪及部分交游考辨》,载朱宗尧主编《李白在安陆》255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2月出版。

[25]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384页,中华书局,1977年9月出版。

[26]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1432页,中华书局,1977年9月出版。

[27] 郁贤皓《李白丛考〃李白与元丹丘交游考》100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12月出版。

[28] 清〃仇兆鳌《杜甫诗详注》135页,中华书局,1979年10月出版.

[29] 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657页,中华书局,1977年9月出版.

[30] 詹锳《李白诗文系年》81页,人民出版社1981年4月出版;安旗主编《李白全集编年注释》959页,巴蜀出版社1990年12月出版。

[31] 郁贤皓《李白丛考》110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10月出版。

[32] 黄锡珪《李太白年谱》18页,作家出版社,1958年2月出版。

[33] 李白《冬夜于随州紫阳先生飧霞楼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1293页,中华书局,1977年9月出版。

[34] 叶县地方史志编辑委员整理清同治辛未《叶县志》402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7月出版.

[35] 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889页,中华书局1977年9月出版。

[36] 叶县地方志办公室整理再版清康熙二十年《叶县志》110页,2003年3月出版。

[37] 清?王谟《汉唐地理书钞?晋盛弘之荆州记》323页,中华书局1961年9月出版。

[38] 四部丛刊续编史部,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卷二百一十,道光二十二年刊五百六十卷本。

[39] 叶县地方志办公室整理再版清康熙二十年《叶县志》439页,2003年3月出版。

[40] 李贤注范晔《后汉书》2769页,中华书局1965年5月出版。

[41]四部丛刊续编史部,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卷二百一十,道光二十二年刊五百六十卷本。

[42]清〃乾隆《唐县志》卷一,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出版。

[43]黄锡珪《李白年谱(附李太白编年诗目录)》作家出版社,1958年2月出版。上述所引内容,分别见于该书的18页、54页和20-21页。

[44]日?松浦友久著、张守惠译《李白——诗歌及其内在心象》108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出版。

教案走近李白

《走近李白》教学预案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诗人李白。 2、学习初步赏读李白的优秀作品。 3、能借助网络或相关资料查阅并整合信息,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4、培养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及人文素养。 学习准备: 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出了古典诗歌这块文化瑰宝。无数文学俊杰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绚丽多彩的篇章。中国古代有一位伟大的诗人被称为诗仙,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对,李白!这段时间,同学们通过课外阅读对李白的人和诗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李白,去诵李白诗歌,品太白神韵。(板书:走近李白) 二、了解学生读书情况及其对诗人李白的认识 1、导入语:古人讲“知其人,读其书,识其事”,意思是说要了解一个人,就要了解他的诗,了解他所经历的事情。你们通过课外阅读了解了李白吗?谁来说说你所了解的李白(其人、其诗、其事)。学生就着李白的画像(投影出示)汇报第一个问题::(可相机板书:介绍其人:豪爽、正直、重情义其诗:夸张、浪漫其事) 引导:李白的一生,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大量的优秀诗作,有谁知道李白一生大概留下了多少首诗?在这么多首诗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首呢?是从哪儿读到到的?谁愿意站起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2、看样子,这段时间的课外阅读同学们的收获颇丰。接下来老师想考考大家。我说名句上句,请你们来说下句。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三、赏读诗人李白的作品

李白诗词全集(979首全)

李白诗词全集(979首全)?《将进酒》 ?《静夜思》 ?《蜀道难》 ?《梦游天姥吟留别》 ?《望庐山瀑布》 ?《赠汪伦》 ?《行路难》 ?《早发白帝城》 ?《独坐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 ?《望天门山》 ?《侠客行》 ?《菩萨蛮》 ?《菩萨蛮》 ?《行路难其一》 ?《送友人》 ?《峨眉山月歌》 ?《渡荆门送别》 ?《关山月》 ?《送孟浩然之广陵》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古朗月行》 ?《登金陵凤凰台》 ?《清平乐》 ?《清平乐》 ?《春夜洛城闻笛》 ?《忆秦娥》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短歌行》 ?《春思》 ?《夜宿山寺》 ?《行路难其二》 ?《从军行》 ?《从军行》 ?《越中览古》 ?《秋思》 ?《秋思》 ?《把酒问月》 ?《玉阶怨》 ?《古风其十九》 ?《送别》 ?《送别》 ?《送别》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长歌行》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听蜀僧浚弹琴》 ?《金陵酒肆留别》 ?《赠孟浩然》 ?《杂诗》 ?《怨情》 ?《怨情》 ?《夜泊牛渚怀古》 ?《陌上桑》 ?《乌夜啼》 ?《梁甫吟》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山中问答》 ?《战城南》 ?《战城南》 ?《清溪行( 一..》 ?《南陵别儿童入京》 ?《古意》 ?《北风行》

?《襄阳歌》 ?《采莲曲》 ?《远别离》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客中行》 ?《白马篇》 ?《杨叛儿》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妾薄命》 ?《白头吟》 ?《劳劳亭》 ?《梁园吟》 ?《对酒》 ?《对酒》 ?《江上吟》 ?《拟古》 ?《山中与幽人对酌》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哭晁卿衡》 ?《长门怨》 ?《江夏赠韦南陵冰》

李白复习题

一、填空 1、李白,唐代诗人。字(),号()。 2、“(),()”让你看到了儿时天真烂漫的李白。 3、“(),()”, “(),()”让你看到了寄情山水的李白。 4、“(),()”、“(),()”让你看到了注重友情的李白。 5、“(),()”,让你看到了思念故乡的李白。 6、“(),()”,写出了李白仗剑江湖之侠气。 7、“(),()”,是李白希望报国立功、雄心壮志的心声。 8、“(),()”,是他屡遭挫折、报国无门的感叹。 9、“(),()”,是他执着地追求理想的表现。 10、我们学过李白写的关于友情的诗篇有( )、( )、( )、( )等。其中你最喜欢的名句是“()()”。 11、我们学过李白写的关于山水的诗篇有( )、( )、( )、( )等。其中你最喜欢的名句是“()

()”。 1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奇特,善于(),这是李白诗歌的一大特点。李白的()()也采用了这种修辞手法。 二、仔细辨认下面的字,并组词。 陵()啼()孤()晨() 凌()蹄()狐()辰() 萧()浦()鹏()歧() 潇()甫()棚()技() 三、认真读下面的诗句,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来。 (1)朝(zhāo chāo)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lín líng)一日还。(2)鲁酒不可醉,齐歌空(kōng kòng)复情。 (3)野竹分青霭(gěǎi),飞泉挂碧峰。 (4)挥手自兹(zīcī)去,萧萧(xiāo sù)班马鸣。 (5)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míng mín)水。 (6)停杯投箸(zhězhù)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7)上李邕(yi yōng)表达了李白渴望建功立业的理想。 (8)金樽()清酒斗()十千。 (9)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10)秋浦()歌中极度夸张的诗句是:白发三千丈。 四\解释词语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月下独酌》其一

《月下独酌》其一 李白 【教学目标】 1.以《月下独酌》为例子,引导学生披文入情读诗歌。 2.透过李白的饮酒诗解读李白的内心世界,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孤独寂寞。【教学重难点】 透过李白的饮酒诗解读李白的内心世界,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孤独寂寞。【教学方法】 诵读法、课前自主预习、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部分: 1.布置收集与酒有关的诗词名句。 这一步意在扩充学生的知识积累,并为学习李白饮酒诗做准备。 2. 自主预习《月下独酌》其一,并收集李白生平简介以及本诗的创作背景。小组合作完成。二.课堂上首先对自主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展示:- 1.以抢答的形式展示有关酒的诗句的展示。小组积分。 2.小组抢答展示有关李白生平简介和本诗的写作背景,小组积分。 三.合作探究是本课的主体。具体分以下几个步骤完成: 1.吟诵。 采用个人读、集体读、范读、配乐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把握情感,进入诗境。 2.想象。 课堂上在音乐伴奏中引导学生想象,以口语表达的形式描绘诗词展现的画面,加入自己的

想象,注意语言的优美情感的表达。 3. 品鉴。 找出最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己的理由。小组内先自主讨论,然后课堂上交流展示,相互补充,感知诗中遣词造句的妙处,指导学生从艺术手法、写景状物、意境营造、表达情感等角度思考。 4.质疑。 组内汇总无法解决的困惑,重点合作探讨李白月下独酌内心是孤独还是欢畅这一问题。引导“孤独派”与“非孤独派”相互辩论,明确诗中“孤独”与“不孤独”的跌宕。 5.有感情的诵读。 四.迁移运用部分: 1.诵读《将进酒》,体会即使与友欢聚痛饮三百杯,李白也是“快乐并孤独着”的。 2.合作探究:李白飘逸豪放的诗风与李白的“孤独与快乐”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正因为李白快乐并孤独着,孤独并快乐着,才有其豪放飘逸的诗风。设若只有快乐,难免显得轻飘;设若只有孤独,难免显得凝重。李白诗风与李白的内心密不可分。

李白古诗大全

李白古诗大全 本文是关于李白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3、《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5、《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7、《咏苎萝山》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8、《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9、《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0、《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11、《对酒》 劝君莫拒杯,春风笑人来。 桃李如旧识,倾花向我开。 流莺啼碧树,明月窥金罍。 昨日朱颜子,今日白发催。 棘生石虎殿,鹿走姑苏台。

自古帝王宅,城阙闭黄埃。 君若不饮酒,昔人安在哉。 12、《送友人下蜀》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13、《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14、《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5、《军行》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16、《与史中郎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李白传翻译

译文: 李白,字太白,崤山以东人氏。母亲梦见长庚星就生下了他,因而就以此给李白起名字。李白十岁时就通晓五经,他自己梦见笔头长出花来,此后他天赋过人,才华横溢。李白喜欢纵横之术,练习剑术为打抱不平,他不看重钱财,乐于施舍。又客居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住在徂徕山中,天天设酒痛饮,号称“竹溪六逸”。天宝初年,李白从蜀中来到京城长安,当时他的本领尚未施展,就把自己所作的诗歌献给贺知章看,贺知章读到《蜀道难》一诗时,感叹地对李白说:“你啊,是被贬谪到人间的仙人。”于是,解下自己身上的金龟饰物来换酒,(与李白)整天相互欢乐,还在玄宗面前推荐了李白。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了李白,与他谈论时局国政,李白献上颂文一篇,皇上很高兴,赐给他饭食,并亲手为他调匀肉汤,降旨命李白为翰林供奉。李白曾在皇上面前大醉,起草诏书,让高力士为他脱靴。高力士以此为羞辱,就指摘李白《清平调》中引用的赵飞燕的典故,用来激怒杨贵妃,每当玄宗要授官给李白时,杨贵妃总要阻止。李白更加高傲放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并称为“饮酒八仙人”。后来他恳求回乡,玄宗赏赐给他黄金,下诏让他回家。李白云游四方,打算登华山,带着醉意跨在驴身上,路过县街门,县令不认识李白,十分生气,派人把李白带到公堂上问道:“你是什么人,敢这样无礼!”李白在供词中不写姓名,只写:“呕吐后曾让皇上用手巾擦嘴,吃饭时皇上亲手为我调匀肉汤,写字时杨贵妃捧着砚台,高力士帮着脱靴。在天子殿门前尚许我纵马奔驰,华阴县衙门口,却不能骑驴而过?”县令看了,又惊又愧,忙行礼道歉说:“不知道是翰林学士来到此地。”李白大笑着扬长而去。李白曾与崔宗之一起坐船从采石矶到金陵,他身穿宫中特制的绸袍坐在船上,旁若无人。安禄山叛乱时,玄宗避难蜀中,永王李璘统管东南地区,李白当时高卧隐居于庐山之上,被李璘招聘为军中幕僚。后来李璘起兵造反,李白潜逃回到彭泽。李璘失败后,李白受牵连关在浔阳的监狱中。当初,李白漫游到并州,见到郭子仪,感到此人非同寻常,曾解救过郭子仪的死罪。到这时,郭子仪向朝廷申请解除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于是皇上下旨把李白改判为流放夜郎。李白晚年喜欢黄帝、老子的道家学说,在牛渚矶泛舟,带着醉意捕捉月亮,就沉到水底去了。当初,李白喜欢谢家青山,如今他的墓还在那里。李白著有文集二十卷,流行于世。有人说,李白,是西凉武昭王李暠的第九代玄孙。 李白,字太白,是兴圣皇第九代孙。他的祖先于隋朝末年因为犯罪被流放到西域。神龙初年,他的父辈从西域逃回来,客居于巴西(在今四川)。 李白出生的时候,他母亲梦见太白星,因此给他取字叫太白。十岁时就通读诗书,及至长大成人,隐居于岷山。当时所在州郡凭有道科举

李白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

李白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和杜甫一样,代表了唐代诗歌甚至代表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水平。他的诗歌创作不仅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而且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我们读李白的诗歌,都会感到他的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杜甫称赞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此原因正是李白诗歌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关于李白诗歌的艺术我们可以分以下几点来论述: 一、李白诗歌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塑造了诗人自己的形象。 李白诗歌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在许多作品中,我们都能感受到诗人的自我形象活跃在其中。例如《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我宿五松山,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诗写诗人夜宿在山村的一个老媪家,女主人尽管贫困,但仍然热情招待。这令诗人十分感动,“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挚的感情。 即便是叙事或写景的诗篇,也能使人感到有诗人的形象活在其中。如《峨眉山月歌》: 峨嵋山月半轮秋,应如平羌江水流。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在半轮月色的映照之下,我们看到诗人孤舟疾进的身影。 他的诗有时宛若回旋的狂飙,喷谥的火山,狂呼怒叱,纵横变幻。即使在这种诗中,也可以见到诗人的感情和形象。比如他的有名的作品《蜀道难》,这首诗先借神话传说叙述蜀道的历史,接着就描写沿途的风物,呈现出一幅千奇万险的画面。《蜀道难》是李白的代表作,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噫吁哦!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砅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这首诗里极力描写蜀道的奇险。“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在诗中三次出现,回旋往复,带有诗人强烈的感情色彩,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然而这首诗的气势却是豪放的,感情是激昂的,使人读了以后心情振奋,想去迎接和征服这大自然的艰险。读者读之则有神驰八极,心怀四溟的感觉。这正是因为诗中融合着李白的豪放性格的缘故。这是讲李白笔下的形象往往是个性化的,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的色彩。即使是在《蜀道难》这样的诗里,描写蜀道的艰险,可是也融入了李白的豪放的性格。 二、李白诗歌的意象往往是超越现实的。 李白诗歌的意象往往是超越现实的。他很少对生活过程作细致的如实的描绘,而是驰骋想象于广阔的空间,再穿插以历史、神话、梦境、幻境和大自然的景物,捕捉许多表面上看来没有逻辑联系的意象,运用独特的匠心,构成一幅幅惊心动

李白古诗词中含有江字的诗

李白古诗词中含有江字 的诗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李白古诗词中含有“江”字的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望天门山 作者: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渡荆门送别 作者: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登金陵凤凰台 作者: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作者: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寻雍尊师隐居 作者: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作者: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作者:李白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 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 天地赌一掷,未能忘战争。 试涉霸王略,将期轩冕荣。

学剑翻自哂,为文竟何成。 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 行路难三首 作者: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诗歌鉴赏专题

李白诗歌鉴赏专题 【专题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李白的文学常识及其人格魅力。 2、了解七言古诗的一般特点,体会李白作品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 3、初步体会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特点并了解其内涵。 4、借助注解鉴赏本专题的李白的代表作,巩固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初步体会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特点并了解其内涵。 2、借助注解鉴赏本专题的李白的代表作,巩固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基本篇目】 《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金陵酒肆留别》、《子夜吴歌》、《静夜思》、《送孟浩然之广陵》、《行路难》、《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秋浦歌》、《赠汪伦》、《早发白帝城》 【补充篇目】 《赠张相镐》、《大鹏赋》、《侠客行》、《南陵别儿童入京》、《月下独酌》、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金陵崔侍御十九韵留别》、《临终歌》 盛唐气象,孕育了一位狂傲不羁的诗人,他以超脱世俗的人性智慧,谱写了盛唐的最强音。政治上的失意苦痛,铸就了飘逸洒脱、傲岸不拘的诗仙和"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的酒仙。现在让我们来追寻他的人生的不同阶段,探究李白--这位距今一千三百多年的旷世奇才、人间仙人的情感历程。 一、少年---逸(意气风发仗剑任侠心雄万夫) 1、漂泊家族,异域生活----形成独特性格 公元701年,漂泊了一百多年的李氏家族,在西域碎叶城,诞生了一位不同寻常的男孩--李白。在这地广人稀的异域游牧民族中,顽强生存了一百多年的李白家族,已深深被异族血液所渗透,五年的异域生活,給幼年的李白影响是巨大的。四处漂泊,四海为家的游牧生活,和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文化,冲撞揉合成了:天性酷爱自由,洒脱飘逸,清风朗月般纯净心境的李白。生在西域、来自西域"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前有樽酒行》)的李白一生从蜀中出游,栖隐求仙、交游,过着四方游历的生活,与家族的百年漂泊、幼年的异域生活息息相关。有着胡儿豪放洒脱的李白,从碎叶入蜀、入楚,入鲁,入大唐各地。他这种独特的性格,注定了他一生浮萍般的生活。 2、良好家境,蜀中道教----影响人生取向 李白五岁那年,举家内迁西蜀陇叶,良好的家境,父母的期盼,严格的家教,他"五岁

小学必背三讲李白诗十一首

李白必背诗九+2首 《古/朗月行(节录)》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注释: 朗月行:为乐府古题,应连读;呼:称呼;疑:怀疑;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译文及诗句含义: 小时/不识/月 译:小时候不认识月亮。 呼作/白玉/盘 译:把它称为白玉盘。 前两句主要从月亮的形状入手,月亮和白玉盘都是圆的。 又疑/瑶台/镜 译:又怀疑它是瑶台里的镜子。 飞在/青云/端 译: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后两句主要从月亮的发光的角度描写的。 全诗的主旨:用天真无邪的儿童的眼光来写月亮,充满诙谐幽默、天真稚趣。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注释: 床:古时的坐塌。可坐可卧的卧具;疑:好像,以为;举:抬,仰;静夜思:宁静的夜晚所引起的乡思; 译文及诗句含义: 床前/明月/光 译:床前洒满了皎洁的月光。 疑是/地上/霜 译:好像地上铺了一层秋霜。 举头/望/明月 译:抬头遥望天上的明月。 低头/思/故乡 译:低头思念起久别的故乡。 全诗的主旨:用平实朴素的语言,生动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山:庐山;香炉:香炉峰;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银河:又称天河; 九天:九重天,形容极高的天空。表达瀑布落差巨大。 紫烟:紫色烟雾。日光照射在瀑布附近,水气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紫色 译文及诗句含义: 日照/香炉/生/紫烟 译:阳光的照在香炉峰上,生起紫色的烟雾。 遥看/瀑布/挂/前川 译:远远望去一帘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飞流/直下/三千/尺 译: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

李白诗词全集

《登广武古战场怀古》诗词全文 -------------------------------------------------------------------------------- 秦鹿奔野草,逐之若飞蓬。项王气盖世,紫电明双瞳。 呼吸八千人,横行起江东。赤精斩白帝,叱咤入关中。 两龙不并跃,五纬与天同。楚灭无英图,汉兴有成功。 按剑清八极,归酣歌大风。伊昔临广武,连兵决雌雄。 分我一杯羹,太皇乃汝翁。战争有古迹,壁垒颓层穹。 猛虎啸洞壑,饥鹰鸣秋空。翔云列晓阵,杀气赫长虹。 拨乱属豪圣,俗儒安可通。沉湎呼竖子,狂言非至公。 抚掌黄河曲,嗤嗤阮嗣宗。 赏析:广武山是公元前203年刘邦、项羽楚汉争雄时的古战场。楚汉争霸天下,刘邦屯兵广武,在西山筑城。项羽进军广武,隔广武涧在东山筑城,形成楚汉对垒。汉霸二王城之间的广武涧,是楚汉分界的鸿沟。当时刘邦有广武山上的敖仓之粮为后盾,以逸待劳,士气高昂,而项羽则兵瘦粮缺。后来韩信、英布围打楚军,最终迫使项羽接受汉约,划定鸿沟为界中分天下。 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44岁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李白、杜甫、高适三人游历洛宋齐鲁。途中李白经过广武山古战场,大发怀古幽情,感慨项羽的失败,刘邦的登基,有感于秦汉时代英雄成败而作《登广武古战场怀古》:“秦鹿奔野草,逐之若飞蓬。项王气盖世,紫电明双瞳。呼吸八千人,横行起江东。赤精斩白帝,叱咤入关中。两龙不并跃,五纬与天同。楚灭无英图,汉兴有成功。按剑清八极,归酣歌《大风》。伊昔临广武,连兵决雌雄。分我一杯羹,太皇乃汝翁。战争有古迹,壁垒颓层穹。猛虎啸洞壑,饥鹰鸣长空。翔云列晓阵,杀气赫长虹。拨乱属豪圣,俗儒安可通。沉湎呼竖子,狂言非至公。抚掌黄河曲,嗤嗤阮嗣宗。”这首怀古咏史之作,第一部分(前七句)概括楚汉兴亡成败的历史,第二部分(后八句)缅怀广武古战场楚汉对峙的历史,以洒脱超逸、豪放豁达的风格,借广武古战场遗迹,评论乱世英雄项羽、刘邦的成败,指出“拨乱属豪圣”的规律。

第讲李白遭谗之谜

第讲李白遭谗之谜 第3讲李白遭谗之谜 上一讲我们谈到,李白进入长安,做了翰林待诏。并不是如他自己所愿那样,得到了一个,他自己想要的,在政治上有前途,有作为的这样一个职位。有资料表明,也许唐玄宗曾经有意思,想要给李白一官半职。但是我们要说一点,为什么我要说也许呢?因为在牵扯到具体的史实的问题上,还是要讲一点学术的精神。时代太久远,真的资料和假的资料混在一起的时间也太长了。我们现在要完全地辨认清楚,唐玄宗是不是有这样的意图。要给李白一官半职。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但是,有这么一点影子,也算是一个机会。可是有一点,我还是要回到最开始的结果,他有待了一年多,还是走了。他要是没走怎么都好说,为什么又走了呢?有人说唐玄宗本来要给他,后来收回成命。不给了。为什么不给呢?就是说有人陷害他。政治环境太坏。李白不堪忍受这样的一种腐败的朝政。不堪忍受跟身边的奸佞小人,一起同处。所以最后拂袖而去。离开了长安。这是很长一个时期里面,学术界,包括有一些教科书上,对李白离开长安,所采取的态度。是这样一个认识的水平。 总之,就是客观环境太糟糕。把李白给耽搁了。但是这个客观环境不是笼统的客观环境,它得有具体的人组成客观环境。到底是哪几个人,对李白离开长安要负责任呢?大体归拢来看,有这么几个人。第一当然是唐玄宗,他是逃不掉的。第二是谁呢?是李林甫。 第三是谁呢?是杨玉环。第四是谁呢?是高力士。我们就先说这几个人。我们一个一个地来看,先来看什么呢?高力士。在说高力士之前,我想先摆一摆,唐玄宗天宝元年的时候,宫廷里边朝政当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年龄,和他们在自己位置上所处的时间。这样大家就有一个概念,什么概念呢?唐玄宗天宝元年,就是公元742年。这一年李白42岁,正当壮年。唐玄宗多大岁数?57岁。作为一个领袖,也是正当壮年。高力士,这时候侍奉在唐玄宗的身边,已经11年了。李林甫刚刚担任宰相,8年。杨玉环,24岁,开始以太真道士的身份,出现在新庆宫(音)里。陪侍唐玄宗。唐玄宗一手开创的开元盛世,到天宝元年的时候,已经整整三十年了。这就是当时的基本情况。当然还有两个人,我们不能忘记。一个是谁呢?杨国忠,杨国忠现在在哪儿?杨国忠当时还在四川,穷困潦倒中。而后来对唐代的政坛,产生地震作用的安禄山,刚刚39岁。开始担任平卢节度使,但是还远远没有达到羽翼丰满的程度。我讲这个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大家对这个有一个概念之后,对这些人的分析,我们节有一个坐标。就好对 他们做判断。而不至于处在臆想的状态。好了,现在我们先来看看高力士。 【画外音】高力士,原名冯元一。是中国唐代著名的宦官之一。他幼年时入宫。由一个名叫高延福的宦官,收为养子。所以改名高力士。由于曾帮助唐玄宗平定韦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乱,深得唐玄宗的宠信,在唐玄宗统治期间,他的地位达到了顶点。在皇宫里,高力士拥有特殊的地位,就连李林甫和杨国忠,都争相巴结高力士。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物,蔑视权贵,桀骜不驯的李白,

李 白 诗 集

李白诗集 李白(701年-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关于其出生地有多种说法,《旧唐书·李白传》记载,李白,字太白,山东人。另有说法是其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或者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李白父亲名叫李客,李白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3]。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1、《静夜思》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其全文古诗如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2、《古朗月行》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其全文古诗如下: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和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译文】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玉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免却灾难清明安宁。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3、《望庐山瀑布》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其全文古诗如下: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4、《赠汪伦》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其全文古诗如下: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李白月下独酌》赏析

李白《月下独酌》赏析 月下独酌·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赏析一】 李白的五言古诗创作的题材非常广泛,风格也是多姿多彩的,前面我们介绍了两首他学习乐府民歌写的《长相思》和《长干行》,而这首《月下独酌》则完全是李白飘逸风神和浪漫诗风以及个人精神世界的充分展示。全诗一共十四句,前八句平声韵,后六句仄声韵。就五言古诗这一体裁来说,《月下独酌》的篇幅并不算长,但其中却饱含了一颗孤独、寂寞心灵的追求与向往。这首诗通篇的出场人物只有李白自己一个人,却通过独白的方式,在心灵的深处掀起了一层又一层的感情波澜,既跌宕起伏又率性天然,历来被认为是李白诗歌的激情代表之作。 酒与月,是李白一生须臾不曾离开的最忠实的伴侣,无论他走到哪里,身处何方,总会留下有关美酒与明月的兴会淋漓之作。如"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客中作》);如"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通过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李白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既不乏浪漫又带有些许悲凉的境界,而把这种酒月情结发挥到极致的,就是这首《月下独酌》了。 在诗的一开始,我们的诗人是处在花间月下、一个非常宜人的环境之中,"花间一壶酒",花丛之中,一壶美酒,开怀畅饮,一醉

方休。可是出乎意料的是,这花丛,这美酒,却反而使得李白心情不畅,原因何在是因为"独酌无相亲"!李白有一句名言,可以作为此诗的注脚,"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山中与幽人对酌》)。有了志同道合的"幽人"相伴,方可在花间同赴醉乡,尽情分享饮酒的无穷乐趣。可是眼下却无人作伴,要独自一人喝了。但他灵机一动,又为自己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境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从落落寡合的"无相亲"到谈笑风生的"成三人",李白是在一举手、一投足间完成的,你看他,一举杯,明月成伴,一低头,身影相陪。何其潇洒,何其自在,活脱脱一付天下难寻的"谪仙"面目,岂是他人可以效法、摹仿得来的天上的月亮是李白在精神世界中永远的知己,也是李白诗歌中频繁光顾的常客。他曾经回忆自己儿时对月亮的最初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出门在外,月光勾起他游子的乡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秋月里,他曾倾述过不尽的相思:"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玉阶怨》);月光下,他能和古人结为知己:"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所以在读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时,我们一点也不会惊讶与不解,反而认定这才是真正的李白,是那个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的纯粹的、浪漫的、不食人间烟火的"诗仙"李白!只有他才做得出这样匪夷所思的举动,也只有他才写得出如此飘逸风神的诗行。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李白虽然请出了月亮与身影作伴,可惜,月亮却远在天边,它只能挂在高高的苍穹,不能和李白同酌共饮;影子虽然近在咫尺,但也只会默默地跟随,无法进行真正的交流。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诗人内心仍然是孤独寂寞的,也许大凡天才都与常人在思想境界上有相当的差距,他们的追求与探索也常常会被人误解。比如李白为了建功立业的理想不能实现,不肯做一个御用文人,为唐明皇、杨贵妃的醉生梦死、歌舞升平涂脂抹粉,所以放着京城好好的荣华富贵不享,锦衣美食不要,待诏翰林不干,非要浪迹江湖,还要说自己什么"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这不是自讨苦吃、自讨没趣吗也许正是这种被世人看

李白诗歌词汇文化意义的解读与翻译

收稿日期:2009210205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李白文化研究中心课题“全球化语境下李白文化的跨文化研究” (编号:LB07-09)阶段性成果之一。作者简介:骆海辉(1967~ ),男,副教授,绵阳师范学院汉英对比与翻译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汉英对比与翻译。   2009年12月第28卷 第12期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M ianyang Nor mal University Dec .2009 Vol .28 No .12   李白诗歌词汇文化意义的解读与翻译 骆海辉 (绵阳师范学院汉英对比与翻译研究中心,四川绵阳 621000) 摘 要:当今翻译研究的存异伦理观认为,翻译就是要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不要用本土的语言文化价值观去压制原文的他性话语。因为唐诗英译工作已经并将继续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发挥其重要作用,所以,本文主要以李白《静夜思》的21种英译本为分析数据(译例),分析了不同译者对诗中“床”和“明月”文化意义的解读和英译。通过比较和讨论,提出译者在词汇文化意义解读时,应遵循从众的原则;而且词汇文化意义的表现时,则应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存异伦理观;汉诗英译;文化意义;解读与翻译;从众原则;异化策略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12x (2009)12-0004-07 一、全球化语境下的汉英翻译 在全球化语境下,探讨翻译所担负的跨文化传播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以及在促进世界多元文化交流和人类文明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而深刻的现实意义。 首先,全球化(gl obalizati on )的概念在经历经济界、社会文化界的众多学者的阐述和频繁使用后,其含义已经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经济学和政治学的领域中,全球化是一种一体化和趋同化的趋向。而在文化领域中,全球化既包含同质化和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包含了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特征,强调的更近乎是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趋势。但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显然是异质的,必然要产生碰撞,这实质上就决定了“在全球化的大语境下,翻译的功能将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出来”,因为人类得以共存与沟通,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都是因为有了翻译。翻译活动是世界各民族间相互交流的产物,其最本质的作用是为人类拆除语言文字障碍,促成不同社会、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没有翻译,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 有翻译,世界一天也不能生存”。 其次,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能力以及对世界的影响力,与中国文化自身的内涵与厚度相比,相去甚远。中国文化能否走出去、能走出多远、走出多少,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翻译工作的质量”。这就要求翻译工作者对全球化的本质特征、对外文化翻译的工作特点、翻译的定义,乃至翻译的道德观念都必须有新的认识。 对于“全球化”这个概念本身,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阐释。但是,在全球化的今天,汉英翻译工作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文明多样性仍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显得可贵。 在全球化语境下,“对外文化传播中的翻译工作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主要任务是中译外,也就是把大量有关中国的信息从中文翻译成外文”。把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介绍给全世界,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是全球化时代赋予中国翻译工作者的新职责,也是中国翻译工作者“维护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与交融、促进人类的共同进步”的使命和职责。

诗仙李白(百家讲堂)

第1讲李白出道之谜 李白,我想大家都非常熟悉。我想从小学一直到中学、大学。可能李白是我们阅读过,最多的一个诗人。特有很多的诗。大家都非常熟悉。比如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比如说“两岸猿声啼不住,青舟已过万重山。”这些诗都是耳熟能详、脍炙人口。我们读了这么多李白的诗,看上去好像对李白比较了解。所以我们会想一些问题。什么问题呢?李白这个人长什么样子。他胖瘦啊,他高低啊,他脾气好坏啊,这个人到底是个什么文化程度啊?就会有这些问题。就好像要打听我们邻居的一个人一样,也这样一种亲切的感觉。 【画外音】唐朝长安元年,也就是武则天执政后期的公元701年。李白出生于安西都护府的碎叶城。也就是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境内。五岁那年,他随家人迁到四川省江油县定居。从此,一位冠绝中国诗坛的千古奇才,从这里走出。逐渐被世人了解和熟悉。然而,李白一生最大的理想,并不是做诗。而是从政。这是为什么呢?这位才华出众的天才诗人,会筋力怎样的坎坷与沉浮。李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康震,做客《百家讲坛》。精彩讲述李白出道之谜。 康震:李白在当时,跟他同时代有一个人,叫魏颢。魏颢是个年轻人。特别崇拜李白。他也算是李白的一个追星族。他就到处追李白。因为李白的行踪不定。后来就给他追到了。李白对他也很信任。把自己当时所做的一些诗文交给魏颢。可能是这么说的。小魏,你就帮我把这个诗文集整理整理。给我出版了吧。出版了没有我不知道。但是,魏颢,在这个诗文集的前面写了一篇小序。这个序流传下来了。在这篇序里边,他对李白的相貌,有那么一点点描述。他怎么说呢?他说这白这个人,“眸子迥然,哆如饿虎,或时束带,风流酝籍。”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他这个人长得眸子迥然,眼睛炯炯有神。特别有神。“哆”是哪个子?就是“哆嗦”的那个“哆”。“哆嗦”的“哆”,读duo的时候,是那个意思。可是它还有一个读音。就是读chi。读chi的时候,是什么意思?是张大嘴巴的意思。他这个意思就是当李白张嘴的时候,就像饿虎一样,人张嘴有各种各样的情况。愤怒的时候会吼叫,高兴的时候会大笑。也包括其他的什么感情状态。 但是他意思就是什么呢?李白这个人眼睛很有神,而且发威的时候,那是有下山猛虎一样的这种气势。这是动态的一面。还有一面是什么呢?他说了后边这两句话。说“或时束带”。可有的时候,他穿得整齐点,腰里挣根带子。头上挣个头巾。“风流酝籍”。看上去还像个知识分子,比较文静。这么一种评价。他因为是真的见过李白的。李白自己在诗文里边经常也说自己什么呢?说我“身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他主要是要强调“心雄万夫”。但是,他个子不高。身不满七尺,我估计现在也就是一米七左右,找对象可能都有问题。别人也说他身不满七尺,所以我们说,李白仅仅从外形上来讲,从形态上来讲,他不是个高个儿,但是他眼睛有神。他神采非常飞扬。 李白原来年轻的时候,见过一个道士,这个道士叫司马承祯。是道教界的一个领袖。当时李白很年轻啊,大概也就是二十岁左右。他见了这个司马承祯,司马承祯对他有一个评价。说你是“有仙风道骨,可以神游八级之表。”意思就是说你这个人长得天生就是道士。在道士这条路上,很有发展前途。也说明他气宇不凡。而且李白自己在给别人写的诗文里面,对自己也有一些评价。他说什么呢?说自己“以天为容,以道为貌。不屈己,不干人。”说什么呢?说我这个人长得以天为容,以道为貌。对别人从来不肯屈服,也不去求别人。这是说他的一种精神

李白诗歌大全

李白诗歌大全 导读:诗歌大全李白诗歌大全 【篇一:《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篇二:《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篇三:《蜀道难》】 噫吁戏!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认识李白

认识李白 2012年11月30日 说到李白,大家都很熟悉,一首《静夜思》让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记住了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用字简单,平白如说话,而其中包含的一种浓浓的乡愁,却让千百年来的人们无法忘怀。 我们了解李白,都知道他是一个诗仙,知道他是酒仙,知道他是伟大的浪漫主义大诗人,知道他一生喜欢祖国的名山大川,游历了很多地方,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我们还了解他的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从几个方面来了解一下李白: 自古英雄出少年 李白的父亲李客,祖先居住在现在的甘肃境内,因为躲避战乱,隋朝末年来到了碎叶,在现在的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也是当年唐僧西天取经经过的“素叶水城”,李客是当时的大富翁,还娶了一个美丽的碎叶女子为妻,李白是李客的第十二个孩子。在李白出生时,玉皇大帝托梦给李客夫妻俩,说他们的这第十二个孩子是太白金星下凡。他们就给这个孩子取了小名叫太白,又因为李白3岁那年,李客看到院落中葱翠的草木,诗兴大发,开口说:“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李白的妈妈接着说:“火烧叶林红霞落”,李白便吟了一句:“李花怒放一树白”。他们就把李白作为了这个孩子的名字。李白,字太白,就这样得名了。 李白的外公舅舅是胡人,他从小生活在异域,异域的生活也造就了李白豪放的性格。聪明好学成了李白的最大特点,但也有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这个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因为这个故事对李白的影响,他静下心来刻苦专研,阅读了大量书籍,同时,李白也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小剑客。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个李白出口成章,对诗斗乡绅的故事。李白十岁那年,一个客人来找李客,但李客恰好不在家,他转身就要走,李白拉住客人,有礼貌地挽留客人,让客人感到很吃惊,而李白待人接物的落落大方,更是让客人意外。李白怕客人寂寞,放下手中的书,问客人脚什么名字,客人说:“我的姓是有人偷,名字是鸟落山头不见脚。”李白很快答出来客人名字叫“俞岛”。14岁那年,李白来到重庆万州,当地有个姓胡的乡绅自以为有学问,看不起别人,他想考一考李白,出了一个上联:梁山栽大竹,无须淋水。这个上联含有当地三个地名,是一个很难对的上联。谁知李白脱口而出:南浦人长寿,何惧丰都。这里也有三个地名,这是绝了。胡乡绅很不服气,他又指着墙上的一幅画让大家看,画上有一个老神仙,怀抱一个大酒坛,睡在崖边,坛口朝外面流着酒,乡绅出了一副上联:“酉加卒是醉,目加垂是睡,老神仙怀抱酒坛枕上偎,不知是醉还是睡”,李白说:“月添半是胖,月添长是胀,胡乡绅挺起大肚堂中站,不知是胖还是胀”。胡乡绅满脸通红,想找机会挽回面子。酒后,他领众人到花园散步,只见荷花池里有几只小鹅浮在水上,游来游去,便灵机一动,对李白说:“白鹅黄尚未脱尽,竟不知天高地厚。”李白应声答道:“乌龟壳早已磨光,可算是老奸巨猾。” 从上面的小故事,我们可以略知少年李白的一二,当然还有很多,比如,他和父亲出走西域,他拜师学武术等。 好男儿志在四方 接下来,我们讲第二方面。 青年时代李白为了一睹祖国的大好河山,决定出门远游。也就是李白的这种远游理想,让他得以遍游祖国的大好河山,写下了无数不朽诗篇。我们前面欣赏到的《静夜思》就写于这时候。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