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案例一:北钢与长春燃气股份公司的“债转股”

基本案情:

A、北钢与长春燃气股份公司的“债转股”

北台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钢”),由一个仅有20万吨生铁生产能力的地方小钢厂,发展到目前具有年产生铁230万吨、钢坯200万吨、钢材90万吨、球管 15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资产总额 65亿元,年创利税2.5亿元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现代企业集团,成为国家520户重点企业之一。

北钢之所以获得如此快速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企业长期坚持的资本运作战略,最重要的举措是“债转股”运作。

企业间“债转股”在操作上涉及到方方面面,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下面以北钢与长春燃气股份公司间的“债转股”为例,阐述一下具体运作过程。

1.目标确定

长春燃气股份公司是由长春建设投资公司独家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A股于2000年12月11日上市流通。主营煤气、天燃气、焦炭和煤焦油的生产和销售。北钢选择该公司既考虑多年的业务伙伴关系,又考虑到了双方的互补发展优势。

2.意向洽谈

根据计划安排,北钢主动与长春燃气股份公司进行了多次会谈,并正式提出了债务重组方案,即将长春燃气股份公司的2000万元债权转为北钢某个子公司的股权,由长春燃气股份公司选择子公司作为转股载体,北钢当时提出了几个子公司备选。长春燃气股份公司决策层对北钢的建议非常重视,董事会对此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讨论,认为从各个方面考虑,“债转股”都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因此,公司成立了专门小组赴北钢考察,重点考察拟接受转股的子公司情况。至此,双方的转股意向基本确定。

3.项目简介

春燃气股份公司董事会综合分析了可供选择的子公司情况,最后选定正在改制为股份公司的北台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北台铸管公司于1994年10月建成投产,拥有固定资产6.8亿元,厂区占地面积20公顷。产品为“T”型接口和“S”接口的水冷金属型离心铸造球墨铸铁管,年生产能力15万吨,是国内生产规模最大、产品规格最全、最先进的水冷金属型离心铸造球墨铸铁管生产骨干企业。公司整套引进美国和德国的先进无芯变频炉、离心机、退火炉、精整线和水泥内衬设备,工艺水平先进,自动化程度高,属国内先进水平。

目前,球墨铸铁管已成为国内供水行业的首选材料。国际市场上,东南亚各国平均每年进口15万吨,中东各国平均每年需求40~50万吨,非洲各国平均每年进口20~30万吨,美洲、欧洲等地区也有大量的市场需求。

长春燃气股份公司董事会一致认为:北台铸管有限责任公司主营业务集中、专业化程度高,产品质量可靠、性能优良,市场处于快速增长期,公司改制后将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稳定的收益。长春燃气股份公司将多年形成的债权转为在北台铸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利大于弊。

4.转股方式

双方达成初步意向之后,就如何操作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磋商,由于此前北台铸管有限责任公司已经按法定程序进行了资产评估,经国资局确认,总资产6.8亿元,净资产 1.7亿元,评估确认结果仍在有效期之内。考虑到多方面的得失因素,北钢与长春燃气股份公司同意按现值以等额债权转为股权,并按与其它股东同样的折股比例折股,分别占新成立股份公司总股份的77.18%和 11.38%,其余由另外4家股东持有。长春燃气股份公司按出资比例派任董事,并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和风险。

5.协议签订

双方起草债转股协议,并与其他股东一起起草了出资协议、关联业务协议以及各种补充协议和附件。2000年12月,北钢与长春燃气股份公司正式签订了债转股协议和其它文件6.公司注册和运营

2000年12月,以北钢、长春燃气股份公司等6家发起人发起设立的北台铸管股份有限公司获得省政府批准。公司首届董事会共计9名董事,总经理及其它副经理的任命,以及所有生产、经营等重大问题都经过董事会研究议定。公司正式履行了所有法定的注册登记程序,并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运营至今。

B、综合几年的运营经验,北钢“债转股”注重了以下几个重点因素:

1.对象选择

企业间债转股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产权连接基础上的长期合作,因此必须考虑业务往来上的互补或产业链的衔接。基于此,北钢重点选择了大宗原料、燃料供应商、规模较大的工程承包商或国内外知名的贸易商等。这些企业都是与北钢产供销密切相关的合作伙伴。北钢先后与中国第三冶金建设集团、交通部东北公司、长春燃气股份公司、中国五矿贸易、北京福埃沃发展公司、山西焦化集团公司、黑龙江鹤岗矿务局、黑龙江双鸭山矿务局等原料供应企业、产品出口企业进行了债转股的运作。

2.债权额度和负债时间的控制

为了确保债务重组的有效性,并能促进产权改革,对债权人的转股额度和时间要做明确的限制。一般情况下,要选择债权额度较大,欠款时间较长的大户。北钢选择了应付款在300万元以上、欠款时间超过2年的伙伴作为重点对象。

3.载体确定

定债转股载体主要是根据债权人的产业性质和要求选择好相应的项目或子公司作为债权人转股投资的目标。首先,欠款企业筛选成长性较好的项目或生产经营前景好的控股子公司,确定产权。其次,编写较完备的推介材料,其中主要包括项目的内容、财务状况、产品、市场状况及发展前景分析等。有意向的债权人可经过初步洽商,参观考察具体项目的进展或子公司经营现状。最后,由双方选定确认债转股载体企业。

几年来,按此程序北钢先后推出5家优良企业或项目作为吸收债权人股东的转股目标。比如:北钢球管项目,由于具有良好的产品出口概念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了 5家国内知名企业参与投资合作,其中2家以债转股形式投入3500万元。

4.转股优惠条件

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对应其额度不等的应付款,提出不同的优惠条件,并通过双方议定后实施。对于将来仍与北钢保持业务联系的债权人企业,转股后给予业务上的优先权。对转股额较大且有业务关联的债权人企业,可考虑给予确定的投资回报;在转股若干年后,债转股企业若转让其股权,北钢可以回购等等。

(二)根据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案例阐述企业间“债转股”具体运作过程?

2、北钢“债转股”注重了那些因素?

分析要点

1、企业间“债转股”具体运作过程:(1).目标确定。北钢选择该公司既考虑多年的业务伙伴关系,又考虑到了双方的互补发展优势。

(2).意向洽谈。根据计划安排,北钢主动与长春燃气股份公司进行了多次会谈,并正式提出了债务重组方案。董事会对此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讨论,认为从各个方面考虑,“债转股”都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因此,公司成立了专门小组赴北钢考察,重点考察拟接受转股的子公司情况。至此,双方的转股意向基本确定。

(3).转股方式。双方达成初步意向之后,就如何操作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磋商,由于此前北台铸管有限责任公司已经按法定程序进行了资产评估,经国资局确认。

(4).协议签订。双方起草债转股协议,并与其他股东一起起草了出资协议、关联业务协议以及各种补充协议和附件。

(5).公司注册和运营。发起人发起设立的公司获得批准。公司正式履行了所有法定的注册登记程序,并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运营。

2、北钢“债转股”注重了以下几个重点因素:

(1).对象选择。企业间债转股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产权连接基础上的长期合作,因此必须考虑业务往来上的互补或产业链的衔接。

(2).债权额度和负债时间的控制。为了确保债务重组的有效性,并能促进产权改革,对债权人的转股额度和时间要做明确的限制。一般情况下,要选择债权额度较大,欠款时间较长的大户。

(3).载体确定。定债转股载体主要是根据债权人的产业性质和要求选择好相应的项目或子公司作为债权人转股投资的目标。首先,欠款企业筛选成长性较好的项目或生产经营前景好的控股子公司,确定产权。其次,编写较完备的推介材料,其中主要包括项目的内容、财务状况、产品、市场状况及发展前景分析等。有意向的债权人可经过初步洽商,参观考察具体项目的进展或子公司经营现状。最后,由双方选定确认债转股载体企业。

(4).转股优惠条件。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对应其额度不等的应付款,提出不同的优惠条件,并通过双方议定后实施。

案例题二:大力推进预算管理细化财务控制

(一)基本案情:潍坊亚星集团公司目前拥有两个控股子公司、三个全资子公司和十几个分支机构。近年来,亚星集团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一套切合本企业实际的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经济运行新机制,把企业全面预算控制制度作为贯彻落实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基本制度。在内容上,全面预算体系具体包括8个预算:资本性支出预算、销售预算、产量预算、采购预算、成本预算、各项费用预算、现金预算和总预算。

亚星集团全面预算的编制按时间分为年度预算编制和月度预算编制。月度预算是为确保年度预算的实现,经过科学地计划组织与分析,结合本企业不同时期动态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编制。具体明确6个要点:(1)预算编制原则:先急后缓、统筹兼顾、量入为出。(2)预算编制程序: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3)预算编制基础:集团年度预测目标。(4)预算编制重点:销售预算。(5)预算前提:企业方针、目标、利润。(6)预算指标的确定:年度预算股东大会审议批准,月度预算董事会审议批准。

全面预算编制紧紧围绕资金收支两条线,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将产供销、人财物全部纳入预算范围,每个环节疏而不漏。具体细化到:①销售收入、税金、利润及利润分配预算;②产品产量、生产成本、销售费用、财务费用预算;③材料、物资、设备采购预算;④工资及奖金支出预算;⑤大、中、小修预算;⑥固定资产基建、技改、折旧预算;

⑦各项基金提取及使用预算;⑧对外投资预算;⑨银行借款及还款预算;⑩货币资金收支预算等。预算编制过程中,每一收支项目的数字指标得依据充分确实的材料,并总结出规律,进行严密的计算,不能随意编造。全面预算确定后,层层分解到各分厂、车间、部门、处室,各部门再落实到每个人,从而使每个人都紧紧围绕预算目标各负其责,各司其职。

年度、月度全面预算下达后,就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经济运行所遵循的基本准则,在执行过程中要做到:

①有效控制。权限由总经理掌握,控制月度各预算项目实际发生值与预算控制计划值差额比例在5%之内;年度各预算项目实际发生值与预算控制比例差额比例在4-5%之内,如

遇特殊突发事件超出年度预算、月度预算差额控制比例的开支项目,则由开支部门提出书面申请,按程序逐级申报并经原批准机构审议通过后实施。

②信息及时反馈。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对各公司、部门执行预算的情况进行跟踪监控,不断调整执行偏差,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

在销售环节,财务部门通过计算机统一开票的方式实施监控,对每个客户建立应收账款业务结算卡,应收账款超过一定限额,则停止开票,避免坏账。同时,财务部门根据每天的销售和回款情况,编制销售日报和收款日报,及时向有关部门和领导反馈收入预算的执行情况,确保销售预算目标的实现。

在物资采购环节,财务部门严格审核每笔业务有无计划处签发的“采购计划通知单”、有无审计处审签并盖章的经济合同和“价格审核通知单”、有无财务预算、专用发票是否规范等。财务部门对每个供应商建立应付账款业务结算卡,根据欠款及供应商的信誉等情况来调节付款节奏,争取最优惠的付款方式。各部门从仓库领料及到财务部门报销时必须有财务部门的会计派驻员、成本核算员或预算计划处的签章,各种领料月末统一由预算计划处结算,从而有效地控制成本及相关费用的开支。财务部门根据每天的资金支出日报,及时向各部门和领导反馈预算的执行情况,控制资金支出。

全面预算实现了财务部门对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动态监控,加强了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尤其是财务部门与购销业务部门的沟通。全面预算控制制度的正常运行必须建立在规范的分析和考核的基础上,财务部门依据某个时期(月度、年度)企业静态的会计资料的反映和各部门会计派驻员掌握的动态经济信息,全面、系统分析各部门预算项目的完成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纠偏的建议和措施,报经总经理批准后协同职能部门按程序对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考核,经被考核部门、责任人确认后奖惩兑现。

全面预算控制制度的实施,规范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将企业各项经济行为都纳入了科学的管理轨道,基本上在物资和货币资金及经营等方面实现了企业资金流、信息流、实物流的同步控制,为企业进入市场,以市场为导向打下了基础。

(二)根据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全面、科学把握全面预算的完整内涵?

2、预算编制有哪些技巧或策略?

3、如何监控全面预算方案的实施?

4、推行和实施全面预算控制制度的前提条件如何把握?

1、全面、科学把握全面预算的完整内涵。

亚星集团把全面预算归纳为“所有以货币及其他数量形式反映的有关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全部经营活动各项目标的行动计划与相应措施的数量说明。全面预算在企业管理中的功能和作用包括:①用来规划企业在某个计划期间的经济活动及其成果;②财务部门实施经济业务监控的依据;③评定考核各公司、部门工作实绩的标准;④利于各公司、部门确定工作目标、方向;⑤利于集团总体目标的实现。”

看到这些,不难理解西方一些跨国集团为什么给预算下的定义是:预算不是会计师为会计目的准备的会计工具,而是为确保集团战略目标实现的组织手段。而一些企业认为:预算主要是财务指标,预算编制主要是财务部门的事,与业务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关系不大;更有甚者认为预算管理的方针、做法不利于调动职工的创造性。这些认识都是对全面预算的误解和歪曲。在一个没有预算或者预算不起作用的企业,企业管理就没有规范可言。

2、预算编制有哪些技巧或策略。

亚星集团在编制预算时遵循的六项原则性的要点是有创新性和操作性的。其中“先急后缓、统筹兼顾、量入为出原则”、“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程序”和“预算编制的前提是企业的方针、目标和利润”等要点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首次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企

业如不分重点与一般,不加区别地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工”的全面预算管理,可能事倍功半。预算编制必须有重点,但每个企业或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的预算重点是不相同的,比如在“现金至尊”财务理念下,可能重点应该是“现金流量预算”。

另外,按《公司法》规定,企业预算的审批权归属于股东会或董事会。亚星集团对预算审批权的规定完全符合法律要求,当然也只能这样规定。有些企业把预算审批权归属为经理层(如总经理),这是违法的“内部人控制行为”,必须杜绝。但亚星要求编制月度预算并规定把月度预算的审批权归为董事会,这仅仅从细化、深化预算管理的角度是必要的,换言之,这样做会加大预算编制过程中的组织成本。

预算编制和实施实际上是对预期的财务经营状况的一个全面的估价,但这样的一种预期毕竟是一种静态的过程。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情况。为了能够达到控制的目的,则需要对预算执行实际状况不断地同原预算进行比较,分析差异,监督预算执行状况。为了达到此项目的,企业可以依靠电脑联网的先进的软件系统,通过专门的财务预算执行分析,定期地提供各类分析报告,内容包括公司所有的经营信息。

3、如何监控全面预算方案的实施

全面预算控制针对的是预算的实际执行与操作阶段,也是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阶段,这一阶段连接着编制和考核,是向评价和考核提供依据的阶段。亚星集团在这一阶段牢牢掌握了两条原则:有效控制和信息反馈。控制权牢牢掌握在总经理手中,使年度和月度的实际发生值与预算值的差距保持在4%-5%以内,如遇突发事件超出预算控制比例要通过申请按程序逐级申报并经股东大会、董事会批准后实施。财务部门及时和生产、销售、采购、供应等部门保持实时的信息沟通,对各部门完成预算情况进行动态跟踪监控,不断调整偏差,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

预算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预算因种种原因需要调整、修正。对此,本案例的启示是:①预算调整是一种客观需要。②预算调整必须经过规定的程序或法定的授权,否则前功尽弃。预算的确定程序是刚性的,调整程序也是刚性的,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预算管理高度的权威性。③在预算的调整批准之前,应该按原预算行事。

4、推行和实施全面预算控制制度的前提条件如何把握

从本案例介绍的情况分析,这个前提条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①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和清晰的法人治理结构。②规范、严密的财务管理包括企业管理基础工作和体系。③企业高层对推行预算管理的决心大,思想统一。④坚持综合考评和动态考评。

案例三:刘永行——我们在全球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低成本

曾有人说,刘永行类似于金庸小说中的郭靖,练的是“降龙十八掌”,他就这么一掌一掌地推过去,最后居然就把怀抱粗的大树给拦腰切断了。

降龙十八掌的掌法并不出奇,甚至可以说是笨拙,关键是看内功。内功是什么?刘永行对本报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中国制造业来说,目前在全球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低成本优势。

刘永行的掌法正是如此———实用第一。20年来,刘家老二一直有许多原则坚决不肯放弃,比如,东方希望从不打算上市;在去年之前,据刘讲,一直是零负债,用自有资金滚动发展是刘的路径,绝不轻言贷款;比如,东方希望雷打不动地走专业化道路,过去一直是只做饲料主业———也有一些股权投资,比如民生银行、光明乳业等投资项目,由于不涉经营,被刘坚决否认是走多元化道路;绝不轻言兼并破产国企,据刘永行说,搬到上海后,机会多了,找上门的项目也多,他至少被100多家企业找上门来要求兼并,但他一个也不要;再比如,刘一直坚持人才要自己培养,决不空降。

是不是有点迂?

且不管他,到了2001年,东方希望终于要走出“饲料情结”,做第二主业了,众所周知,他选择了铝电产业。为什么要做铝电产业?刘永行对记者说,因为这产业也跟饲料有关系,

属于合理延伸,而且同样地,东方希望可以做到极低成本。

刘永行对许多媒体说,从1995年起,他研究了六年时间,研究六年研究出了什么东西?刘说,是铝电产业循环链,有了这个,他就有了必胜的把握。

对于东方希望这个神秘的循环链,有媒体提到过,但语焉不详:“依靠包头大量煤炭资源建热电厂,利用电能生产电解铝,实现铝电一体化;同时利用包头丰富的玉米,生产赖氨酸;热电厂产生的大量蒸汽也可用于赖氨酸的生产;生产出的赖氨酸又成为饲料的原料,而玉米渣和饲料最终可用于当地牛、鸡等养殖业。”

在三亚凯莱酒店房间的阳台上,刘永行掰着手指头为记者点画这个他精心设计的产业链。

“在包头的整体投资将达到150亿元(也有媒体报道过总投资额为100亿元),预计2008年完成,其中主体项目是稀土铝电项目,总规模为年产100万吨原铝,一期工程投资25亿元,达到25万吨原铝的规模,2002年10月,在包头注册成立了东方希望包头稀土铝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并提前于今年7月开工;其次是一座总装机容量为62万千瓦的发电厂(最终有可能达到270万千瓦装机容量),一期工程为31万千瓦装机容量,今年4月开始建设,明年5月可投入使用;为确保运输,希望将修建6公里铁路专线,计划明年7月开工,11月投入使用。”

“包头附近盛产原煤,而且价格便宜,但是因为交通不便只能主要在当地消化,可以建坑口电厂,这是东方希望最终选定包头铝业的重要原因,包头的煤炭发热值不高,但含硫量低,适合发电,使用热电机组,能源效率提高一倍,电价估计在0.1元/度,仅这一项,就节省不少钱;一座62万千瓦的热电厂,国内标准投资需要24亿-30亿元人民币,我们大约12亿-13亿元就可以做下来,比别人便宜一半,为什么?我们有自己的建筑队,人工便宜许多。”

“热电厂发电时产生的蒸汽可以加以利用,生产赖氨酸。62万千瓦的热电厂,大约每小时产生600吨蒸汽,一年按正常300天计,就是400多万吨蒸汽,每生产一吨赖氨酸需消耗21吨蒸汽,一年就可以生产20万吨赖氨酸。国内像郑州一吨蒸汽是175元,一般的小锅炉蒸汽也要75元/吨,而我们的成本只用10元/吨。赖氨酸是生产饲料必需的添加剂,14吨玉米可生产1吨赖氨酸,20万吨就可以吃掉近300万吨当地的玉米。我们已在包头成立了包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一期工程投资2亿元,形成2万吨/年赖氨酸的生产能力,最终20万吨的生产能力需投资不会超过20亿元。德国巴斯夫公司一万吨赖氨酸需要投入6亿元,日本人在成都建一个1万吨需也需2亿-6亿元,我们大约只需不到1亿元,为什么?我们人工便宜,建设周期比别人短,很快就可投入生产。”

“玉米综合利用后的副产物10万吨,将成为优质的牛饲料,生物发酵后的废水,家部浓缩烘干,产生5万吨复合肥料,这使得赖氨酸工厂成为零污染排放的生物工程项目。”

刘永行的一番计算让记者听得云里雾里,但是他力图证明他的成本可比正常低很多的目的基本算达到了。

刘说:“别人用1美元做成的事情,我们1元人民币就可做到,这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你说中国的制造业成本比国际上低这么多,欧美有什么能力能与中国制造抗衡?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成为全球制造基地?”

既然如此低的成本,那么东方希望打算投资的150亿人民币又将投向何处呢?

迄今为止,东方希望已投向包头的是一期工程25亿元,达到年产25万吨的规模,实际完成投资19.5亿元,订购国内设备预付款22.8亿元。这可以说是东方希望真正落实下来的第一笔投资。

去年1月,东方希望在山东与信发铝电共同投资15亿元成立信发希望铝业有限公司,东方希望控股51%,由于分期付款,东方希望实际付款可能只有3亿多,而据最新消息,东方希望已将51%股份中的13%转手卖给了山东鲁能集团,据说是溢价出售,但溢价多少,希望方面就不愿意透露———这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东方希望及股信发希望只是为了获得铝电生产的经验。

至于河南三门峡的氧化铝项目,由于一直未获得国家批准,现在还在等待阶段。

一直到去年底都是零负债运作的东方希望,今年的资产负债率已达到了20%,据刘永行对记者说,未来几年上升到50%也是可能的,而且50%也是一个很正常的负债率,只要运作得当,现金流不会出现问题。

东方希望集团的总资产一直没有公布过,《新财富》杂志估计去年底为35亿人民币,若以此为依据计算,那么仅在今年内,东方希望就增加了将近10亿借款(由于其总资产数可能远不止这么多,那么今年增加的借款数可能会高达15亿元以上),如果未来几年内资产负债率达到50%,那就意味着短短几年内,一地零负债的东方希望借款可能会达到30亿元人民币以上。

可以相信,以刘永行的诚信,借到这笔钱并不是难题,但是对从未尝试过负债经营的刘永行来说,这可算是一个不小的压力;而且东方希望此前数年每年的利润不过1-3亿元,过去数年的积累相信也只不过是十几亿元,现在全部堆到铝电项目上,东方希望的现金流会否出现问题,值得关注。

从不愿意负债经营的刘永行,肯为铝电产业背负高额负债,可见刘已决定在这个“第二主业”上押上几乎是全部的筹码,全力一搏了。

对于资金压力,刘永行笑说,希望从来都是滚动发展,总投资150亿,除了第一期的20多亿外,二期及以后,都会以投产后产生的收入和利润来补充资金,长远来说,“资金不是问题”。

据东方希望方面称,电解铝项目他们预计的回收期是3年,也就是说,每年的利润率会高达30%以上。不知国内铝市场的价格走势,以及中国政府相关的产业政策能否支撑他们实现这个理想。

如果如愿实施,那么东方希望就为中国制造树起了一个经典案例:如果由中国民营企业来经营制造业,它们可以比中国国有企业低很多、比跨国公司低更多的成本优势,横扫所有制造业领域,为中国成为真正的全球制造基地奠定基础。(资料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03-12-29)

讨论参考题:

1. 根据材料说明刘永行的经营策略的战略意图是什么?是如何达到这种战略意图的?

2. 战略管理过程是由6个相互关联的6个环节组成,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你能否勾勒出刘永行战略的6个过程,如果能,试说明。

假如你是刘永行,你根据这个战略你会接受资料中,他所制定的一些策略吗?

案例四

万科并购风波

自2004年宏观调控以来,房地产开发企业并购频频,2006年再度掀起收购盘整潮:8月3日,万科宣布再次斥资17.66亿吞并南都房产;9月5日,顺驰中国12.8亿“闪电易主”。与此同时,上海实业集团也开始与上海城开集团洽谈,目前双方已初步达成合作意向,不排除上实最终收购上海城开的可能。据传闻,上实还拟并购中华企业。房地产企业正纷纷走向盘整之路……

1、万科购并南都

万科集团与南都集团简介

万科集团成立于1984年,素有“中国地产领跑者”和“中国房地产第一品牌”之称,曾两次荣获福布斯“全球最佳小企业”称号。万科是中国大陆首批上市公司之一,自上市至今持续保持盈利增长。公司目前业务已扩展到全国19 个城市,成为中国大陆最大的房地产上市企业。公司旗下“四季花城”、“城市花园”等品牌得到各地消费者的接受和喜爱。南都集团成立于1991年,是一家以房地产业、基础设施产业、金融服务业、通讯产品及网络资讯业为主的大型企业集团。公司自1993年进入房地产领域以来,以杭州为中心,以住宅为主体,创建了“南都房产”品牌,先后完成了南都花园、金华国贸大厦、南都城市别墅、南都大厦、南都"天水苑、南都"德加公寓、南都"五环广场、南都"林语别墅等多个项目,获得了杭州及其它周边城市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在此基础上,公司依托“南都房产”核心品牌,以长三角为重点发展区域,又逐步开拓了上海、宁波等多个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目前,公司已在杭州、上海、宁波、南京、长沙等地储备了近千公顷的发展用地,用于开发城市住宅、旅游景观物业、商贸科技物业等多元化房地产项目。

购并过程

2005年3月3日,万科与南都集团下属的上海中桥基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桥”)签订协议,万科以人民币现金18.5785 n 亿元收购了中桥持有的上海南都股权的70%、

苏州南都股权的49%和浙江南都股权的20%。18.6 亿的标的额一举创下了国内房地产企业最大宗企业购并案例纪录。万科通过本次合作新增的项目储备超过219万平米,成功打进此前从未进入过的浙江地产市场。

2006年8月3日,万科将再度斥资17.66亿元受让浙江南都集团旗下的南都房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都房产)60%的权益,以及浙江南都集团在上海、江苏剩余地产业务的权益。购并的战略分析

万科

完成长三角布局

此次购并万科一次性获得项目资源269.2万平方米,其中杭州项目174.1万平方米。浙江南都、上海南都、苏州南都大部分在建项目权益被收购,主要在建房产项目有:良渚文化村、逸天广场、九堡地块、威尼斯水城(合作项目)、西湖高尔夫(合作项目)、西湖大道项目(合作项目)。至此,万科长三角布局基本完成。

以低于公开市场价值获得项目

浙江南都评估情况:截至2006年3月31日,浙江南都经审计的净资产值为人民币33857万元;项目评估溢价为人民币258288万元。经协商,浙江南都60%权益的交易价款为122701万元。

上海南都评估情况:截至2006年3月31日,上海南都未经审计的净资产值为人民币35715万元;项目评估溢价为人民币117405万元。经协商,上海南都(含镇江项目)30%权益的交易价款为人民币35371万元。

苏州南都评估情况:截至2006年3月31日,苏州南都未经审计的净资产值为人民币44718万元;资产评估溢价为人民币71159万元。经协商,苏州南都21%权益的交易价款为人民币18494万元。

根据评估报告,涉及本次交易的12 项房地产物业(占地面积636.44 万平方米,已付建安成本12.24亿元)在2006年3月31日之公开市场价值为124.91亿元。本次交易所获取的项目成本较市价低,可进一步提高万科的资产收益水平,成为公司业绩新的增长点。

专业化本土化团队

这次购并使万科在开拓浙江市场的过程中,从一开始就拥有了一支专业的、成熟的本土化团队,并可依托浙江南都多年积累的市场经验和客户资源,获得一个相当有利的起点,为领跑浙江乃至整个长三角市场创造了条件。

南都

巨大的资金缺口

上海南都、镇江润中、镇江润桥、苏州南都、浙江南都有很高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6%、82%、83%、69%、90%,同时上海南都、浙江南都在06 年第一季的还处于亏损状态,而且两者的应收帐款的总额也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所有这些都导致南都负债融资的困难,同时2004 年南都国内IPO计划夭折,国际投资者撤资致使南都出现较大的资金缺口,无力继续开发,不得不变卖现有项目套现。

优势互补,资源整合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房地产上市公司,有着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良好的品牌形象以及公司治理经验。而这些正是南都所紧缺,通过并购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提高自身经营水平以及应对市场竞争与风险的能力,正是南都最明智的选择。

2、顺驰易主

顺驰和路劲基建简介

顺驰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和物业管理,具有国家建设部一级资质。顺驰中国11 年中累计操作房地产项目57 个,销售面积近600 万平方米,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近300 亿元,迅速发展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极具影响力的企业,2004 年更成为业内达到百亿销售规模的企业之一。顺驰中国在北京、上海、天津、武汉、苏州、洛阳等16个城市,拥有700多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

路劲基建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投资、发展、经营和管理内地收费路桥的香港上市公司。路劲曾在中国大陆八个省投资管理超过二十个收费公路和桥梁项目,公路总里程约一千一百公里。2004 年,路劲开始涉足中国房地产业务,开发房地产项目总建筑面积达160万平方米。

购并过程

9月5日,香港上市公司路劲基建有限公司(HK.1098)入资顺驰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的协议正式签订。根据协议,路劲基建将向顺驰中国注入12.8 亿元资金,并于入资完成后持有顺驰中国55%的股权,顺驰中国原股东孙宏斌持有40%的股权,高管层持有5%的股权。其中9亿用于收购顺驰55%的股份,3.8亿用于购买苏州凤凰城地皮权利。

顺驰的危机

其一,管理层危机,两年三换帅。2006年3月17日孙宏斌突然宣布再度出任顺驰中国董事局主席,而仅仅在两年前的2004 年上半年孙宏斌让出董事局主席一职给张桂宗,一年前的2005 年1 月汪浩接替张桂宗为董事局主席。频繁更换管理层不利于公司的稳定,顺驰治理结构、权利制衡结构严重失衡。

其二,战略扩张的危机。2003 年顺驰实施全国化的发展战略,四方攻城掠地,迅速扩张,然而在此过程当中资金链、人才储备的危机就凸现出来。同时顺驰的大本营天津的业绩持续下跌,不得不通过外地项目的资产重组来解决天津的资金问题。

其三,资金链的危机。自2004 年8 月26 日顺驰完成香港联交所上市聆讯之后,上市就杳无音讯,并至今仍无海外上市时间表,同时与摩根私募谈判失败,巨大的资金缺口无法填补,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危机。

其四,利润危机。2002-2004年连续三年销售额增长100%的顺驰,但是净利润率一直不佳。2004年顺驰对外公布毛利润30%左右,但净利润率为9%左右,甚至低于房地产行业的平均水平(10%到12%利润率)。毛利润与净利润的巨大反差主要原因是快速扩张、疯狂圈地带来的高额成本。

思考题:

1、企业战略与结构的关系是什么?

2、促使大型房企不断兼并重组的动因有哪些?

解析要点:

1、首先,企业战略具有前导性和滞后性;其次,组织结构是战略的基础,组织结构反作用于组织战略。

2、通过上述并购案例分析,促使大型房企不断兼并重组的动因无外乎两点:土地和资金。(1)紧缩的土地政策推动实力开发商并购行为。2004年土地“8"31大限”之后,开发商主要的获地方式为:1)公开市场“招拍挂”拿地,2)通过收购公司股权来获取土地。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导致“招拍挂”市场上的土地价格日益高企。由于收购公司股权是可以议价的,因此这种方式下的拿地成本往往低于“招拍挂”。于是,从2005年开始,有资金实力的开发商都在寻找合适的并购对象,企业并购事件越来越频繁发生。(2)收紧银根的政策迫使部分开发商寻求合作伙伴。伴随着银根的不断收紧,一部分融资渠道单一的房地产企业,在经历前期的疯狂圈地之后,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危机,不得不寻求合作者共同开发或者将现有项目转让套现。上述案例中被并购方都面临着资金的缺口,资金链断裂的危机。南都的高资产负债率,IPO 失败致使融资困难;顺驰、城开各自都面临着巨大的资金缺口。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规范化,房地产业由单纯的资源竞争转变为能力竞争,对于开发商的资本实力、项目管理、营销推广及资本运营等方面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缺乏资本实力以及管理能力的企业将被兼并整合。部分资本实力雄厚、管理完善的企业,将通过收购兼并获得优质的地产项目,实现自生规模的迅速扩张,进入垄断时代。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16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福特公司的战略环境分析;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兴起、衰败和复兴,是一个典型的;福特公司的创造人亨利﹒福特有着精明强干得头脑和丰;1903年福特汽车公司成立,开始生产“A”型到“;福特从而建立起一个世界上最大和盈利最多的制造业企;随着环境变化,其他竞争者兴起,汽车有着不同档次的;当时它的强劲对手通用汽车公司,(一)福特公司的战略环境分析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兴起、衰败和复兴,是一个典型的反映管理重要性的案例。 福特公司的创造人亨利﹒福特有着精明强干得头脑和丰富的技术经验。自从1889年《科学美国》作了有关德国奔驰汽车的结构和制造的报道后,许多美国人从事汽车制造,于1896年制造出第一辆福特汽车。 1903年福特汽车公司成立,开始生产“A”型到“R”和“S”型汽车,参与几十家汽车公司的竞争,当时还没有什么优势。但1908年开始生产福特“T”型车就标志着福特垄断局面的开始。“T”型车的特点是结构紧凑、设计简单、坚固、驾驶容易、价格较低。1913年福特采用了汽车装配的流水生产法并实行汽车零件的标准化,形成了大量的生产能

力,当年产量增加到13万辆,1914年增加到26万辆,192 3年增加到204万辆,在美国汽车生产中形成垄断的局面。 福特从而建立起一个世界上最大和盈利最多的制造业企业,它从利润中积累了1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可是,福特坚信企业所需要的只是所有主管企业家和他们的一些“助手”,只需“助手”的汇报由他发号施令即可运行。他认为公司组织只是一种“形式”企业无需管理人员和管理。 随着环境变化,其他竞争者兴起,汽车有着不同档次的需要,科技、产供销、财务、人事等管理日趋复杂,个人管理已难以适应这种要求。只过了几年,到1927年,福特已丧失了市场领先的地位,以后的20年,逐年亏本,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无法进行有力的竞争。 当时它的强劲对手通用汽车公司,则从20年代开始走着一条与福特经验相反的路子。“通用”原是一些竞争不过福特的小公司拼凑起来的,在建立之初,这些小公司作为“通用”的一部分各自为政,通用公司组织机构不健全,公司的许多工作集中在少数几个人身上,不仅使这些领导人忙于事务,无暇考虑公司的方针政策,并且限制了各级人员的积极性。而1920年后,新接任的通用汽车公司总裁艾尔弗雷德﹒斯隆对公司进行了大整顿、大改组。公司根据市场不同层次顾客的需要,确定产品方向,加强专业化写作,谋取大规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菁菁校园”是一所新型的私立学校,专门为大学生、高中生提供暑期另类课程如登山、探险、航海等集体项目的专业培训,以及为在职人员提供团队合作课程培训。该学校的创办人刘岩是个成功的企业家,他热爱登山,并坚信这是一项锤炼个运气质,同时学习集体协作精神的完美运动。(优势1:定位) 在刘岩看来,那个学校是个非赢利性的企业,然而不管如何得自己坚持自己的运转。因为假如没有充裕的资金,学校就不可能进展。学校开办以来,学生的数目逐年增多。(优势2:有成长的市场,学生认可) 学校的课程要紧分两类,一类是一般课程,一类是专门课程。一般课程是学校的起家项目,针对大中学生的集体训练开设。每年暑假,总是有大批学生报名参加登山、探险等充满新奇感的这类项目。尽管这部分的收入占了整个学校全部营业收入的70%,然而这种项目并不赢利(劣势1:无利润,反映经营治理问题)。专门课程是应一些大公司的要求,专门为此公司开办的短期团队合作培训(与一般课程具有关联性)。这部分课程是最近才设立的,深受各大公司经理们的欢迎,在非正式的反馈中,他们都认为在这些课程里获益专门多,他们所属的公司也情愿连续扩大与菁菁校园的合作。同时,这类课程为学校带来丰厚的利润。(机会1:说明专门课程市场有需求,并能获利)然而,在实施专门课程的时候,刘岩和他的好友们也有疑虑:这种课程的商业化倾向专门重,假如过分扩张,可能会破坏“菁菁校园”的形象。另外,专门课程的学员多是中高级经理,他们的时刻专门紧,因此,假如课程一旦设立下来,就不能改动,因此总是会遇到与一般课程的冲突。 在学校成立初期,刘岩并没有专门关注治理问题,他觉得专门简单:每年暑假开始,学校就招生开课,到暑假终止就关门。然而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和注册学生的不断增多,学校变得日益庞大复杂,治理问题和财政状况开始受到关注。最明显的是学校暑期过于繁忙,设施不足,而淡季则设备人员闲置。他还发觉无法找到足够的技术熟练、体会丰富的从事短期的工作的指导老师,然而要常年聘请他们花销实在太大。(劣势2:资源不足、治理问题)与此同时,在社会上显现了相似的竞争者,(威逼1:显现替代品)学校面临内外两方面的评估和战略方向的重新确定。 在这种情形下,你认为“菁菁校园”的以后在哪里? [问题] 1.你认为“菁菁校园”的以后应如何定位? 2.“菁菁校园”的项目组合如何进展? 3.你认为“菁菁校园”的运营治理应如何改进? 分析:1、即使一般课程占学校全部营业收入的70%,仍不赢利,学校的运转难以坚持,同时显现了相似的竞争对手,因此,以后的定位应充分利用品牌的优势,实现范畴经济,分散风险;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保持学校的活力和竞争力。才能保持品牌。 2、通过客观评判项目组合,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项目组合的进展应以一般课程为基础,适当增加专门课程,逐步过渡到以开设专门课程为主。 (1)公司战略层次上:宜采纳多元化战略。 (2)竞争战略层次上:宜采纳差异化集中化战略。 (3)职能战略层次上:宜采纳整体营销战略和人才开发战略。 3、问题:暑期过于繁忙,设施不足,而淡季则设备人员闲置。无法找到足够指导老师。解决方案: (1)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运营治理方式,使人、财、物有机结合,合理分配资源,提高有限资源利用率。 (2)合理设定项目组合、制定完善的教学打算,使淡旺季节相对平稳进展。解决设施设备不足。如解决课程编排上的冲突。 (3)聘请、培训、借用和调配教学、治理人员,建立相对稳固教职工对伍。 (4)特色经营,提高服务质量:现实说明一般课程难以坚持学校的运转,因此应针对自己的市场定位突出特色。 (5)加强营销力度:应加大对学校的宣传力度,要建立有效的招生部门,积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等。如利用举办或承办各种竞赛,进行商业运作。 (6)合理设计收费标准,操纵成本。力求盈亏平稳,略有盈利。

企业战略管理的案例分析

战略治理案例分析-巨人集团的衰落 案例展示: 巨人集团,是个民营企业,它的总裁史玉柱是安徽怀远县人。曾经是一个红遍全国的知名企业,历经不到2年就成为销售额近4亿远,利税近5000万元,职员达2000多人的大企业,同样历经不到4年就如同泡沫式的破裂了,有人讲“巨人”是个神话,而那个神话终因史玉柱不是神而最终破灭。 人集团曾经是我国民营企业的佼佼者,一度在市场上叱咤风云,该企业以闪电般的速度崛起后,又以流星般的速度迅速在市场上沉落了。如此一家资产好几亿,年产值号称数十亿的企业破产,究其缘故,治理当局的决策失误是专门重要的一个方面。 该企业在1993年往常,其经营状况是特不乐观的,然而在1993年国家有关进口电脑的禁令一解除,国外众多超重量级选手蜂拥进入我国市场,一些头脑理智的企业纷纷压缩规模调整结构,可巨人集团的治理当局急于寻求新的产业支柱,轻易迈出了经营房地产和保健饮品的多角化经营的脚步。而当时巨人集团的资金不足,又没有得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没有实力同时在两个全新的产业展开大规模投入。 到了1994年,巨人集团治理当局差不多意识到集团内

部存在的种种隐患,创业激情差不多消逝了;出现了大锅饭现象;治理水平低下;产品和产业单一;开发市场能力停滞。但治理当局依旧回避了企业内部产权改造及经营机制重塑的关键问题,想通过再一次掀起的进展和扩张热潮,将企业重新带回到过去辉煌的时期,在保健饮品方面大规模投入,如此的投入带来了短暂的效益,可专门快企业的问题暴露无疑:企业整体协调乏力;人员治理失控;产品供应链和销售链脱节等。针对此问题,企业治理当局进行了整顿,然而未能从全然上扭转局面,最终全线崩溃。 巨人集团总裁史玉柱在检讨失败时曾坦言:巨人的董事会是空的,决策是一个人讲了算。决策权过度集中在少数高层决策人手中,尤其是一人手中,负面效果同样突出。特不是那个决策人兼具有所有权和经营权,而其他人专门难干预其决策,危险更大。巨人集团失败的缘故专门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内部操纵的失控,尤其是操纵环境中企业经营治理当局的经营治理理念和经营方式的失误造成的。 总结巨人集团失败的经验教训,其打算过程失控也是要紧缘故,要紧表现在:打算动因不明确;打算非理性,试图超越规范;过程失控,如打算制定较为粗放,打算执行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反馈与检讨,打算柔性不足,在市场状况即企业经营状况发

企业战略管理失败案例分析

企业战略管理失败案例分析 20多年前,伴随着改革开放浪潮,诞生了一大批新兴企业,能够存活至今的,大多数已经成为业界翘楚,比如联想集团、万科集团,以及健力宝。 从今年3月23日张海突然被警方拘留审查,到此前的去年12月初三水区政府强力接管;从去年8月23日张海被宣布下课,祝维沙走上前台,到11月16日北京汇中天恒和北方亨泰科闪电般地收购健力宝绝大部分股权;从资本屠夫闪电收购健力宝到创始人李经纬涉嫌贪污…… 最近几年来,由于健力宝在国人和整个食品饮料行业的特殊地位,围绕健力宝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不断挑动着人们的神经。 从李经纬到张海到祝维沙再到李志达,及至后来的复产领导小组,健力宝一次次权利更迭背后,到底潜藏着怎样的因果?五任掌舵人两任涉嫌犯罪,一任被强行驱赶,健力宝纷繁复杂的利益链条深处,到底又潜藏着怎样的因果?从民族饮料第一品牌到如今背负数十亿负债,甚至净资产有可能已为负值的窘况,健力宝产业经营的覆辙中,究竟又有多少值得后人警醒的前车之鉴? 一、长期战略迷失。

健力宝无论在李经纬时代还是张海时代,都严重存在战略迷失的问题,战略迷失导致了两个时期的健力宝缺乏清晰的战略性目标,最终陷入困局。在李经纬时期,企业的发展实际上是一个个随遇而安的决策去自然推动的,而张海时期的健力宝则更像是一个患了多动症的小孩,喜欢四处出击。林佑刚评价,很大程度上,李经纬和张海都没有真正把握好饮料产业的发展规律。 二、组织架构不合理 健力宝的治理结构、组织结构及组织功能的设计、关键职位、职级设计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结构的缺陷导致整个组织未能抓住最关键的影响企业经营的因素。李经纬时代的健力宝跟国内很多企业一样,是一个具有鲜明创业者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企业。如果说李经纬时代的健力宝所存在的结构问题是当时国有企业的通病,那张海管制下的健力宝所存在的问题则完全是股东的经营管理问题,治理结构错位、组织功能缺失等,都是张海时期健力宝治理结构缺陷的基本表现。林佑刚表示。 三、流程管理僵化 在张海主政期间,流程在健力宝内部是一个经常被挂在嘴边的词,按流程走是很多中高层喜欢说的一句工作语言,而健力宝内部所制定的流程文件汇总堆起来都超过1米。但健力宝的流程却太完备了,乃至一个内部摄影摄像工作都有一套详细的流程,而人力资源部门的业务流程更是多达23项。林佑刚回忆,健力宝内部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本来一个电话或者一句话可以搞定的事情,却一定要拟一个书面的工作联络单;财务的审批时间时常要拖很久,假如某个领导出差了,很急的事情也要等他回来。 四、营销模式败局

诺基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诺基亚——科技以人为本 诺基亚公司是一家世界著名的移动通信产品制造商,其成立于1865年,前身是生产木浆和纸板的小企业,经过150年的发展,诺基亚品牌深入人心,它的经典手机铃声和开机动画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诺基亚从无名小企业发展到世界知名品牌,从工业转型为电子业,成为电信时代第一巨头,这与它的管理人对其的管理和决策是密不可分的。在智能手机时代,诺基亚借助Symbian 系统,逐渐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机厂商,但随着2007年苹果iPhone和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的出现,诺基亚由辉煌走向衰落。 诺基亚的盛衰史表明,它是一个很经典的战略管理案例,很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一、诺基亚的发展史 1、工业时代:1967年,诺基亚成为了一家芬兰国内跨产业的大型公司,其产业涉及包括造纸、化工、橡胶、电缆、制药、天然气、石油等多个领域,而诺基亚开始手机生产制造是在1960年。 2、前电信时代:1990年,手机用户大量剧增,手机价格迅速降低,移动电话体积越来越小,诺基亚又明确制定了发展成为一个富有活力的电信公司的战略。 20世纪90年代中期,诺基亚因涉及产业过多而濒临破产,总裁以及高层果断做出决策,将其他所有产业舍弃,并拆分了传统产业,只保留下诺基亚电子部门,而此刻诺基亚做出了历史上最重要的战略决策。 3、后电信时代:只剩下手机电信产业的诺基亚经过5年的时间逐渐摆脱了破产的境况,由于专注于传统功能手机产业的研发,诺基亚功能手机在当时具有极佳的用户品牌效应。1995年,诺基亚开始了它的辉煌时期,它的整体手机销量和订单剧增,公司利润达到了公司前所未有的财富,最高市值1980亿欧元。 4、智能机时代:由于苹果iPhone和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的出现,诺基亚由辉煌走向衰落。为扭转颓势,2011年2月,诺基亚与微软达成战略同盟并合作推出WP手机。诺基亚在智能手机在市场上一直处于颓势。2013年9月3日,微软和诺基亚官方宣布,微软将收购诺基亚设备与服务业务,即手机业务部门,交易数额是54.4亿欧元(约折合71.7亿美元)。 二、诺基亚的现状 2014年4月28日19点,微软正式宣布完成对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的收购,收购后实体公司更名为“微软移动”,但“诺基亚”品牌将会一直保留,这意味着诺基亚品牌手机并不会随着微软的收购而消失。 2014年10月24日,微软正式在Lumia手机上用Microsoft取代了Nokia的品牌命名。微软周五推出了新Lumia手机的设计,该公司将在未来于Lumia设备的前部和后部使用Microsoft字样代替从前的NOKIA。 2015年1月7日,国行NOKIA N1平板在正式发布,并在1月8日首批开卖,售价1599元。 2015年4月26日,诺基亚中国区总裁王建亚透露,2015年诺基亚将会推出安卓智能手机。 三、诺基亚的战略失误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及答案

★案例分析1 宜家出走马甸变脸 宜家在马甸15000平方米的店面,创造出5.4亿元/年的销售额。 这个世界500强将在明年年初搬离马甸,引起了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既关心宜家的前景,也关心马甸的发展趋势。 马甸曾经被北京市商委规划为北京市十个商业中心的一个。马甸经历过两次辉煌,一次是在亚运会期间,马店是亚运会商品集散地,那时大众和社会对马甸作为商业中心有了初步认识。第二次是在马甸被大规模开发以后,特别是宜家进驻以后,形成了马甸商业上真正的繁荣。 据了解,宜家在选址上有两点必备的条件,第一,必须处于交通要道。马甸地区有四通八达的交通,马甸立交桥交通流量巨大。第二,宜家在世界各国的发展,物业都是自己的,不采取租用的办法。宜家初进北京,在马甸破例采取了租赁的方式来开店,也证明了马甸的商业价值。 宜家出走可能基于三个原因:一、15000平方米营业面积已不能满足经营需求;二、宜家失去了在马甸的定价权,成本为王的经营理念使宜家难以接受马甸区域日益成熟带来的租金上涨的成本压力;三、马甸由纯商业向商业与商务结合的大势,已使宜家失去了小资定位的环境土壤。 商业和商务应该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不同的业态,对商务的支持也各不相同。从这个角度来说,宜家“出走”也许意味着这个区域的商业或商务价值的新陈代谢。 宜家搬走不一定是坏事,通过马甸商业的重新整合和洗牌,让市场来检验马甸区域真正的商务和商业价值。 (1)根据宜家在选址上的两个条件,谈谈你对企业战略的认识。 (2)根据上述资料谈谈你对战略实施的认识。 参考答案: (1)企业战略的制定必须正确确立自己的经营定位,即目标顾客群,宜家之所以定位于交通要道,是针对自提货物和追求低价格的顾客;自己经营物业主要是为了降低成本。 (2)战略是由一定的产品和市场定位组合体现的,没有明确的产品(服务)与准确的市场定位,企业会失败。战略制定后,一般不应朝令夕改。战略是动态的,战略制定时的环境条件发生改变,要适时调整。 ★案例分析2 俄亥俄州牛排包装公司 在牛排包装行业中,传统的成本链包括:在分布很稀疏的各个农庄和农场饲

企业战略管理经典案例

海尔作为中国的世界名牌,是我们的骄傲,它能够在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里,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冰箱厂发展成为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这是中国企业的奇迹,海尔的发展模式值得其他的企业研究和学习,从海尔的发展战略中也许我们会有很多的收获! 张瑞敏,中国的杰克.韦尔奇,在接手青岛冰箱厂以后,以他的智慧使它得到了腾飞,也让中国多拥有了一个世界500强企业,张瑞敏的理念就是:追求卓越,实施名牌战略。 海尔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名牌战略阶段(1984-1991),多样化战略阶段(1992-1998),国际化战略阶段(1999-2005),全球品牌战略阶段(2006年至今),在每个阶段海尔都以其自己的方式进行建设,在竞争激烈的家电行业赢得一席之地! 一下是对这几个阶段的分析:

一,名牌战略 特征:只干冰箱一个产品,探索并积累了企业管理的经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结出一套可移植的管理模式。 张瑞敏在一次对全员工的大会上说过“要做就做最好的”,他决心以世界一流名牌为目标而努力。而世界一流企业的共同点是都将体现本国文化的一流品牌。家电行业的优秀品牌=高质量的产品+优质的售后服务,从这里可以看出,海尔的名牌战略不是以价格为竞争武器进入市场的,而是通过获得消费者的信任,以高质量,高附加值提高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分析 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P是政治,E是经济,S是社会,T是技术。在分析一个企业集团所处的背景的时候,通常是通过这四个因素来进行分析企业集团所面临的状况。

政治法律环境: 在海尔1984年的时候,青岛冰箱厂是众多冰箱企业的一员,当时中国的政治生活稳定,国家的政治生活衣发展经济为目标,国家对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财政支持,在税收政策上也给与帮助。同时也因为市场经济制度的不够完善,使市场有一定的混乱,家电行业也未处于垄断之中。 经济环境: 当时的国民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可支配收入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加,城镇居民也有强烈的消费愿望,渴望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同时社会经济也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压力。 社会环境:

企业战略管理经典案例

企业战略管理经典案例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壳牌公司的全球经营战略策划专家阿里·德赫斯组织了一项关于企业寿命的研究。研究的结果令人震惊! 该研究发现,《财富》排名500强的企业从产生到衰亡,平均寿命只有40-50年,只及人的寿命的一半。别忘了它们是世界500强啊!我们许多企业都把目标定位在进入500强,可见,进入500强也不是有永恒的保险。其实,就世界范围而言,新成立的企业中有40%存活不到10年就夭折了。 此外,也有调查显示:1912年的世界100强企业,经过80多年,被收购、破产或被收归国有,也就是不再独立存在的共有49家;仍然独立生存着,但是不再是100强企业的,有31家;余下的,到1995年仍为世界百强的,只有20家。 凭什么生存?恐怕是适应竞争环境变化的能力。 这不能不令我们记起达尔文的名言: “能够生存下来的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能对变化作出快速反应的”。 所以,我们说,新世纪中国企业面临的第二个挑战是:变化成为常态。 这表现在:

◆顾客需求和竞争方式在不断变。变化无所不在。市场中对衣、食、住、行的需求和供给年年在变。 ◆变化的步伐在加速。产品和服务的寿命周期大大缩短。英特尔的芯片更新速度越来越快。 ◆意想不到的变化增多。二年前谁会预料到呼机市场会迅速萧条? 总之,这意味着商战中的选手的应变能力提高了。商战的赢家必须是一个高明的快棋手。 【自检】 变化蕴涵的战略课题如下,请据实判断自己公司的情况并列出改进计划。

顾客至上 (某商场服装柜台前,女顾客与女售货员) 顾客:小姐,请你把那件毛衫给我看一看。 售货员:请等一会儿。 顾客迟疑一下,走到另一个柜台。 售货员一脸茫然。 看来,现在的顾客真是越来越没有耐心、越来越挑剔了。 其实,这是当今市场经济的一个普遍特征。买方市场的出现给顾客带来了最大限度的利益。对于企业来说,就是要不折不扣地把顾客当上帝。 所以,新世纪中国企业面临的第三个挑战就是:顾客至上。 商场上的选手与顾客的关系更清楚了。过去,通用电器公司有些人认为,你有眼力买我的产品是你的荣幸。现在,它也变成了所谓靠服务生存的企业了。 现在是顾客决定: ■想买什么。你说什么好没有用,得他说、他认可--顾客越来越难以被说服,更不用说哄骗。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期末考试 班级: 姓名: 学号:

关于合俊集团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1.案例概述: 香港玩具协会主席陈永麟曾说过,由于在内地设厂的成本不断上升,不排除有数百间小型玩具厂,可能会结业收场,更有相关人士大胆预测,09年到明年,将有一半以上的香港玩具商在内地的工厂面临关门。“许多港企完全依赖海外订单,满足于赚取微薄的加工费,但是如果一旦产品出口出现问题,极易造成公司的经营困难。”不幸的是,这些预言正在变成现实。甚至像合俊这样拥有数千名工人规模的工厂都难逃厄运,更多的中小型代工企业就更是难以幸免了。业内人士认为,合俊是金融风暴袭向制造业的一个样本。 创办于1996年的合俊集团,是国内规模较为大型的OEM型玩具生产商。在世界五大玩具品牌中,合俊集团已是其中三个品牌的制造商——美泰、孩子宝以及Spinmaster的制造商,并于2006年9月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到2007年的时候,销售额就超过9.5亿港元。然而进入2008年之后,合俊的境况急剧下降。在2008年10月,这家在玩具界举足轻重的大型公司的工厂没能躲过这次全球性金融海啸,成为了中国企业实体受金融危机影响出现倒闭第一案。目前,合俊已经关闭了其在广东的生产厂,涉及员工超过7000人。 而在2008年11月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记者采访倒闭后的合俊集团时,在现场拍到的产品是像商品的赠品玩具、滑旱冰及骑自行车的护膝用品、赚几元钱的电子狗等的小商品。 实际上,合俊集团本身的商业模式存在着巨大的风险。作为一个贴牌生产企业,合俊并没有自己的专利技术,因此在生产中也没有重视生产研发的投入,主要靠的是欧美的订单。美国的次贷危机发展成金融危机后,首先受到影响的肯定是这些靠出口美国市场过活的贴牌企业。 比较有意思的是,同在东莞,规模也和合俊一样是6000人左右的玩具企业,龙昌公司却在这场风暴中依然走得很从容,甚至他们的销售订单已经排到了2009年。比较一下两家玩具企业的商业模式就能发现,龙昌公司拥有自主品牌,他们在市场中拼的是品质和科技,并且具有专利300多项,研发投入每年达3000多万元,有300多人的科研队伍。而且龙昌主要走高端路线,比如生产能表演包括太极拳的200多套动作的机器人,生产包含3个专利、能进行二次组合的电子狗等等,销售市场也并不依赖国外,而是集中在国内。 而公开资料显示,合俊集团2007年10月底曾公告,以3.09亿港元总价收购福建省大安银矿勘探权。公司将以2.69亿港元向独立人士唐学劲收购ChinaMiningCorporation的45.51%权益,并将认购ChinaMiningCorporation 本金额4000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兑换后持股量将增至48.96%。首批4000万港元在协议时已经给付。早在2007年6月,合俊集团已经认识到过分依赖加工出口的危险。2007年9月,合俊计划进入矿业,以约3亿元的价格收购了福建天成矿业48.96%股权。天成矿业的主要业务是在中国开采贵金属及矿产资源,拥有福建省大安银矿。 然而令合俊集团始料未及的是,这家银矿一直都没有拿到开采许可证,无法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春兰公司的兴衰。 走进中国最大的空调器生产基地——江苏泰州春兰空调制冷设备总公司,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派现代化生产的宏伟景观:4000平方米的厂房里机声轧轧,6条生产流水线盘绕如龙,“龙口”里,每一分钟“吐”一台窗式空调,每三分钟“吐”一台柜式空调。 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10多年前,有关部门曾动过让春兰公司的前身泰州制冷机厂解体的念头,连重新安置工人的方案都拿出来了。原因很简单:机器设备陈旧,工艺落后,还停留在手工作坊的水平上。 改革开放的大潮冲击着这家苏北小厂,国外空调大量进口,使本来不景气的中国空调行业雪上加霜。国内有关部门为了适应国内市场的需要,从国外进口一批空调零部件回来组装。 泰州制冷机厂也争取到2000台的组装任务。技术人员和工人围着进口的零部件看呆了!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国产空调还停留在20世纪30年代水平上,进口空调重量比国内轻40%,噪音低,制冷效果好,造型美观…… 市场风云变幻。1986~1987年的经济气候似乎特别有利于空调工业的发展,近百家空调厂仿佛一夜之间冒了出来。北京、广州、沈阳等地引进的国外生产线已经开始投产,国内空调生产能力急剧膨胀,与市场实际需求形成巨大的反差,“春兰”处在空调列强的包围之中,春兰要想求生存,必须迅速发展,除此别无选择。 针对企业所处环境,以公司总经理陶建幸为首的决策者们把自己的后路斩断,决心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他们作出了“三级跳”决策,即:“3.5.1工程”。这个规划要求:从1987年到1990年四年之内,公司的工业总产值必须跃过3000万、5000万、1亿这样三级台阶。从此,春兰公司妙招迭出。 第一步棋:收拢五指,握成“拳头”。这是根据工厂人力、物力、财力实际而作的决策。公司一下子砍掉30多个批量小的产品,集中优势,发展特色产品,实现由传统小生产者的小而全向现代化的大而精转变。 第二步棋:“让开大道,占领两厢”。这是根据市场实际而制定的决策。那时国内生产3000大卡空调的厂家强手如林,凭借当时春兰空调实力参加竞争,委实不是对手,“春兰”瞄准空档,抢占7000大卡以上柜式空调和3000大卡以下家用空调市场,避“热”就“冷”,避“旧”就“新”。 第三步棋:“引消同步,软硬并举”。这是根据企业发展需要而作出的决策。1987年9月,公司总经理陶建幸东渡扶桑考察日本三菱、松下等世界名牌空调厂家,事实告诉他:世界名牌空调就是世界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管理的“混血儿”。春兰原有的手工作坊式的工艺已经成为企业腾飞的重要障碍,加强技术改造步伐,迫在眉睫。他们决定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没有一分钱的投资怎么办?几经周折,春兰公司的决策者们找到了与外商合资引进外资的办法。1988年12月,100万美元划到了合资后的“春兰”账簿上。春兰公司有了足够的资金后,接着就是引进设备的谈判,日方执意要卖全套设备,而“春兰”却坚持只买其中的几台关键设备。谈判异常艰苦,几个回合下来,终于按“春兰”的意向拍板成交。花50万美元引进的高速冲床和机械涨管机,加上自力更生生产的配套设备使春兰的劳动生产率一下子提高了80倍。不久,“春兰”又投资2000万元人民币,建成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热交换器生产线,以及与之配套的自动喷涂生产线,柜式空调和窗式空调装配线,柜式空调和窗式空调检测线……春兰公司在引进关键设备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创新,逐步自我完善配套,建立春兰独特的工艺体系。

恒大集团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恒大”集团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摘要:本案例在分析“恒大”集团的发展现状和既定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指出了企业在执行发展战略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在对“恒大”集团发展轨迹和发展战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恒大”集团的STOW分析,评价了公司目前面临的机会与威胁,优势与劣势,并得出了“恒大”集团的SWOT分析矩阵,提出了公司在新形势下的战略调整措施。 关键词:战略管理;案例分析;“恒大”集团

目录 1 战略管理理论依据 (3) 1.1战略制定 (3) 1.2战略实施 (3) 1.3战略评价 (3) 2“恒大”集团战略管理案例描述 (4) 2.1“恒大”集团简介 (4) 2.2“恒大”集团的发展轨迹分析 (4) 2.3“恒大”集团的SWOT分析 (5) 2.4“恒大”集团对战略的选择 (5) 3“恒大”集团战略管理案例 (5) 3.1“恒大”集团战略管理问题分析 (5) 3.2“恒大”集团改进战略管理的措施 (6) 结论 (7) 参考文献 (8)

1 战略管理理论依据 战略管理是企业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确定其使命进行谋划,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并将谋划和决策依靠企业内部能力付诸实施,以及在过程中对实施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战略管理过程包括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三个阶段。 1.1战略制定 战略制定包括拟定公司使命和远景、确定公司外部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以及内部具有的优势与劣势、提出供选择的战略、建立长期目标并据此选择具体的战略方案。战略决定着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 1.2战略实施 战略实施是战略管理过程中最艰难的一个阶段, 是战略的行动阶段,战略实施要求企业确定年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政策、配置资源和激励员工,以保证企业上下能够有效贯彻制定的战略,该阶段要求企业全员具有良好的纪律性、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只有公司管理者和员工感到自己是企业的一部分进而去主动了解企业,并自觉地承担了帮助企业成功经营的责任,通过参与战略制定活动,这一转变才会变成现实。反之,如果员工的不理解管理者的意图、不愿承担责任,那么战略实施工作就会变得很艰难。这样一来,战略制定的再好也是不能付诸实施的,同样也是达不到任何预期目标的。 1.3战略评价 战略决策一旦出错将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和不可估量的损失,且即使仍然存在着改变的可能性这种结局也是很难改变的。在什么时候制定的什么战略出了什么问题是管理层特别需要知道和掌握的。作为战略管理的最后阶段,战略评价对企业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管理当局往往需要在局势恶化之前通过及时评价来釆取有效措施对现有问题和潜在问题进行应对。

企业战略管理经典案例

第一篇企业战略管理经典案例 ●战略管理总论 ●企业战略分析 ●企业战略规划 ●企业战略选择 ●企业战略实施 目录 第一章战略管理总论 第一节企业战略涵义 第二节企业战略特征 第三节企业战略管理过程 实用案例1 索尼:为何你的品牌套路开始失效 实用案例2 麦当劳:有效实施管理控制 实用案例3 古井酒厂:实施PPSP战略 实用案例4 春兰公司:大胆决策,周密部署 实用案例5 福特汽车:经营战略控制过程 实用案例6 海尔:优势企业经营战略 第二章企业战略分析 第一节企业内部条件分析 第二节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实用案例1 柯达:与机遇失之交臂 实用案例2 摩托罗拉:从集权到分权的演绎 实用案例3 福特汽车:系统的外部环境分析 实用案例4 梅赛德斯:面向市场,赢得竞争 实用案例5 长虹:捍卫民族彩电的价格战 第三章企业战略规划

第一节企业总体战略 第二节单一经营发展战略 第三节多样化发展战略 第四节一体化发展战略 实用案例1 福特汽车:一个世纪的辉煌 实用案例2 福特汽车:“优秀中心”的全球战略实用案例3 联想集团:独具特色的海外发展战略实用案例4 青岛啤酒:在困境中崛起 实用案例5 长虹:跻身“世界500强”的梦想 第四章企业战略选择 第一节战略制定框架 第二节影响战略选择的因素 实用案例1 福特汽车:经营战略选择 实用案例2 日本松下:战略转移,走为上计实用案例3 苹果公司:走出经营困境 实用案例4“康师傅”:迎合需求,占领市场实用案例5 通用:组织结构创新与战略选择 第五章企业战略实施 第一节战略计划体系 第二节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 第三节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 实用案例1 福特汽车:历史使命与战略目标 实用案例2 通用:推行分权制度 实用案例3 德州仪器:改善组织机构 实用案例4 惠普与王安:截然不同的命运 实用案例5 耐克公司:与阿迪达斯的竞争策略实用案例6 肯德基:与麦当劳的竞争战略 实用案例7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竞争战略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战略管理与伦理》总复习二 案例分析及其参考答案 (一)福特公司的战略环境分析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兴起、衰败和复兴,是一个典型的反映管理重要性的案例。 福特公司的创造人亨利﹒福特有着精明强干得头脑和丰富的技术经验。自从1889年《科学美国》作了有关德国奔驰汽车的结构和制造的报道后,许多美国人从事汽车制造,于1896年制造出第一辆福特汽车。 1903年福特汽车公司成立,开始生产“A”型到“R”和“S”型汽车,参与几十家汽车公司的竞争,当时还没有什么优势。但1908年开始生产福特“T”型车就标志着福特垄断局面的开始。“T”型车的特点是结构紧凑、设计简单、坚固、驾驶容易、价格较低。1913年福特采用了汽车装配的流水生产法并实行汽车零件的标准化,形成了大量的生产能力,当年产量增加到13万辆,1914年增加到26万辆,1923年增加到204万辆,在美国汽车生产中形成垄断的局面。 福特从而建立起一个世界上最大和盈利最多的制造业企业,它从利润中积累了1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可是,福特坚信企业所需要的只是所有主管企业家和他们的一些“助手”,只需“助手”的汇报由他发号施令即可运行。他认为公司组织只是一种“形式”企业无需管理人员和管理。 随着环境变化,其他竞争者兴起,汽车有着不同档次的需要,科技、产供销、财务、人事等管理日趋复杂,个人管理已难以适应这种要求。只过了几年,到1927年,福特已丧失了市场领先的地位,以后的20年,逐年亏本,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无法进行有力的竞争。 当时它的强劲对手通用汽车公司,则从20年代开始走着一条与福特经验相反的路子。“通用”原是一些竞争不过福特的小公司拼凑起来的,在建立之初,这些小公司作为“通用”的一部分各自为政,通用公司组织机构不健全,公司的许多工作集中在少数几个人身上,不仅使这些领导人忙于事务,无暇考虑公司的方针政策,并且限制了各级人员的积极性。 而1920年后,新接任的通用汽车公司总裁艾尔弗雷德﹒斯隆对公司进行了大整顿、大改组。公司根据市场不同层次顾客的需要,确定产品方向,加强专业化写作,谋取大规模生产,按照分散经营和协调控制的原则建立管理体制,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公司的管理水平,“通用”的市场占有率也从1920年的10%一跃而起达到1927年的43%,此后多年均占50%以上。 而“福特”则每况愈下,到1944年,福特的孙子——福特二世接管该公司已濒临破产。当时26岁的福特二世向他的对手“通用”学习,着手进行斯隆在“通用”所做得事,创建了一套管理组织和领导班子,5年后就在国内外重新获得了发展和获利的力量,成为通用汽车公司的主要竞争者。 案例问题及其参考答案 1.福特汽车公司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为何能获得成功而后又为何濒于破产?可结合宏 观环境变化来分析。 答:20世纪20年代环境变化较慢,对手较少,企业规模相对小,靠老福特个人独断的管理方式有效;但随着环境的复杂,难于适应,导致破产。 2.从福特汽车公司的复兴和通用汽车公司的兴趣来看,企业管理如何发挥作用?(可分 析在哪些方面必须有专业管理) 答:通用的分权和协作原则有效。职能的下放适合市场,调动员工积极性,保证了组织目标的实现。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及答案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及答案 案例1 分析北京光合作用书房五道口店参考答案:主要优点:对书店的竞争对手进行了比较明确的分析。不足之处:①没有明确的进行外部环境分析,没有指出其他主要宏观影响因素,其实主要宏观影响因素是社会文化因素。来这种书店的人大多是一些有一定品味的收入比较高又喜欢阅读的人;②对行业的竞争特征没有进行分析,图书目前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市场细分,书店的主要竞争特征是差异性,到不同书店的人群是有不同目的的,由于行业属于比较分散的行业,特别是文中提到的书店,是在寻找市场中的夹缝,因而竞争不是很激烈,但定位很重要。③作品的重点是在对书店本身进行写实描写,而没有站在企业环境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是主要缺陷;④对于书店的业务特色没有进行分析,如书店所经营的书的品种范围,经营规模等,使人不容易把握书店的情况。案例2 北大青鸟参考答案:A:①明确了外部宏观因素的分析;②明确指出了主要竞争对手。B:不足之处:①对外部客观环境因素分析面面俱到,没有突出重点。实际上主要影响因素是技术因素,因为IT 行业与新技术密切相关;②对行业竞争特征几乎没有进行分析。IT 培训具有起点低、专业性不强和大众化的特点,因此行业的竞争进入障碍较低,目前IT 培训行业细分不是很突出,但有一些。近来有向高端转移的趋势;③主要竞争对手虽然指出来了,但没有进一步分析,在本文中对战略集团的分析方法不是很好。其中提到的百事特由于构不成威胁,所以不能算是真正的竞争对手,而清华万博又更偏重于应用培训,这与北大青鸟的基础型人才培训有一定的差异。案例3 中国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参考答案主要长处:对该教育机构所面临的外部宏观因素和行业竞争特点进行了明确的分析。不足之处:①对于宏观环境的分析没有归纳准确,成人的农业教育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当是经济因素,即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进行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并且受教育者有一定的经济收入用于支付教育费用,其次是国家政策导向以及宏观发展规划;②行业竞争特点分析的不够深入,没有突出成人教育培训市场的特点。成人教育既有一定的产品差异性,又有一定的价格弹性,顾客容易受价格驱动,即转换成本较低,该行业的进入障碍较低。目前的行业属于多数小企业与少数大企业并存的状况。既有一定的大众性,又有一定的专业性细分,近年来,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发展较快,数量较多,竞争比较激烈;③主要的竞争对手没有明确提出来。案例4 北京聚丰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参考答案:长处:①比较准确的描述了企业使命,突出了顾客价值---高品位生活氛围的营造;② 对于企业战略目标,提出了争创北京市50 强的目标;③战略措施提的比较具体。不足之处:首先所提的方案可能不是本人经过思考得出的,而是直接从企业网站上或企业的文件中拿来的。此外还表现在:①企业使命中关于生活空间的价值体现不足,即该房地产企业能够给大众带来的价值描写不太充分;②战略目标中只提到北京市50 强,能否成为龙头,值得商榷。三大主导产业的提法不妥,其中的第一和第三大产业与企业的主营业务有矛盾;③战略措施提的太具体,有些已经不属于战略层面上,且与北京市的 50 强目标如何实现没有对应关系;再有,房地产市场也是一个多层次的市场,企业的使命和目标以及战略措施应当体现所针对的目标顾客群才好。案例5 一家服装经销商参考答案: A:优点:①企业使命、战略目标、战略措施都比较明确;②对企业战略目标的数据可以量化,可以度量。B:不足之处:①企业使命的描述突出了制造服装,而没有把为顾客提供的价值突出出来,所以给出的描述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可以使用;②从战略目标上看不出企业的主要追求,主要的目标顾客群是谁不很清楚,所有战略目标定的比较苍白。

企业战略管理解决方案及案例分析精编WORD版

企业战略管理解决方案及案例分析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企业战略管理解决方案及案例分析 执行力低下成为当前企业管理者不能承受之痛。如何让华丽的企业战略从纸上落地,如何保证部门、团队与员工的绩效成果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企业绩效管理成为连接这一切的桥梁。本期选取蓝光公司企业战略管理解决方案作为案例,希望能对相关企业有所启示。 在企业价值创造的过程中,企业绩效管理(BPM)是联系企业战略与执行的桥梁。它通过平衡计分卡(BSC)等全球普遍采用的工具和方法,来辅助企业正确地制定战略,并将企业战略逐渐分解为部门和个人的关键绩效指标(KeyPerformanceIndication),落实相应的行动计划,在执行过程中进行有效监控,并协助企业恰当地优化战略。 本案例展现了如何通过设定目标、建模预测、计划预算、监控、分析评估与报告等BPM循环六个过程所蕴含的先进工具和方法来实现企业绩效管理。企业背景:天胜集团(虚拟):深圳的一家大型电子元件和附件制造商,集团共由四个事业部组成蓝光公司(虚拟):是天胜集团下属的仪器事业部。 蓝光公司在开发和生产激光设备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现有员工600人,其中300人是生产人员,100多名的研发和设计人员,其余是工程、销售、市场和管理人员。主要生产两类光电产品:电子数字计算器和激光器。该公司主要通过直属销售团队和代理商来销售产品,现有遍布全国的3家分支机构和11家代理商。 战略目标

随着经济的发展,要保持蓝光在业内的领先优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变化快,要求企业透明度越来越高;市场竞争加剧,要求企业反应更快;市场对企业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投资者对企业的利润要求定位较高。 蓝光公司在两年半前采购了财务通软件,主要用于财务管理。在新的竞争要求下,原有的财务通已明显不能支持蓝光的战略发展。具体表现为:客户数量在增加,满意度却下降,导致客户流失率增加;生产效率不高、周期长;库存资金占用大;企业对市场变化反应慢;手工操作、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管理方式陈旧,不适应企业长远发展要求。 面对这一现状,2002年走马上任的CEO明确提出:“将带领蓝光实现信息化”。同时,他将蓝光的战略目标确定为:“不断推出新的技术与产品,创造最佳的股东回报率和实现今年销售收入增长50%.” 调研报告 确定这一战略后,CEO迅速组建了公司内信息化委员会,并聘请国内管理软件公司金蝶软件为其撰写了“战略实现的可行性调研报告”。 金蝶代表入驻蓝光公司后,很快根据BPM循环的六个关键步骤对该公司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评估: ★设定目标:按照平衡记分卡(BSC)的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来衡量,蓝光公司未能系统地将战略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关键绩效指标,并落实到部门与个人。如果蓝光公司要实现销售收入增长50%的目标,必须达到毛利率增长32%、税后利润率增长15%、净利润率增长到10%的各项指标。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集

案例分析 1、TCL公司所拥有的资源和机会及战略 (1)在企业战略中,总体是要发展的,但并不是每一项业务都要采取发展的态势,总体的发展要以某一种或几种业务为主(2)在一定时期企业必须采取收缩战略,收缩战线,以使主要业务取得重大成功。(3)战略收缩的条件有两种,一是企业的几种业务前景不明或不乐观,另一种是企业遇到了更多好的发展机遇,收缩一些盈利水平不高的业务更有利可图 美国红十字公司的业务使命是: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自力更生的能力和对别人的关心程度;帮助人们避免意外事故,为意外事件做好充分的准备,处理意外事故。根据该公司对其业务使命简要回答对企业使命表述的认识。 答:企业使命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企业生存目的、企业经营哲学和企业形象。企业的使命应当比较宽泛以使企业有创造性的发展空间。企业应当明确自己能够为顾客提供什么样的价值。 福特公司在应付账款方面的标杆学习,根据上述资料谈谈如何做好企业的内部环境分析。 答:(1)内部环境分析的核心是要确定企业的主要优势和劣势,而发现自己的劣势更加重要。(2)内部环境分析要针对主要的竞争对手。(3)针对主要的差距提出改进的办法。(4)当企业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时,更要通过各种渠道寻找自己在具体某一方面的劣势。 4、简述你对企业核心能力的理解 核心能力是指居于核心地位并能产生竞争优势的各种能力和知识。只要能为企业长久使用且不为其他企业模仿的能力是核心能力,能够成为企业利润源的能力也是核心能力,核心能力不等同于核心技术,关键是能为自己所特有,并能在整个价值链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 5、硫酸行业的经济特征 (1)该待业属于进入壁垒较低,退出壁垒也较低的行业,是比较典型的具有稳定低利润的行业(2)由于该行业中企业的市场范围的有限性,对于潜在的进入者来说,现有企业的瓜是比较强的。(3)由于行业中的产品受地域限制,因而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很激烈。(4)由于行业处于成熟期,市场增长缓慢,因而市场吸引力不是很强。(5)由于买方选择的余地较小,因而讨价还价的能力都不强。 6、"菁菁校园" 答:1、"菁菁校园"要想继续开展下去,就必须把赢利性项目和非赢利性项目结合起来。在非赢利性的理解上,不能太僵化,非赢利机构不是免费机构,因此,"菁菁校园"的动作要遵循市场的规律。2、要想赢利性和非赢利性项目结合发展,必须做好项目组合规划,重新定位,非赢利项目主要集中在假期,作为对品牌的宣传。周期短的课程削减,增加规模大、周期较长的项目,来适应假期的长短;费用标准也可以适当提高。3、管理问题突出表现在课程安排和师资队伍的管理上;利用价格杠杆来调节课程安排,淡季可以价格优惠,避免与特殊课程的冲突;避开学生寒暑假,在其他时间为社会专业团体提供比赛、训练的场地和设施。将其办成自力更生的项目。统一协调这三个部门之间的任命关系,使其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未来将变得越来越光明,走上规范化稳健发展的道路。 7、莱凯公司根据上述资料,你认为莱凯公司应当采取哪种竞争战略,采取该种战略应具备什么条件? 答:该公司应该采取差异化的集中化竞争战略。目标集中化战略应具备的条件是:其他的竞争对手不打算实行集中化战略,企业的资源有限,行业存在差异化的需求,该细分市场容量足够大。 ▲★案例分析1 宜家出走马甸变脸 宜家在马甸15000平方米的店面,创造出5.4亿元/年的销售额。 这个世界500强将在明年年初搬离马甸,引起了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既关心宜家的前景,也关心马甸的发展趋势。 马甸曾经被北京市商委规划为北京市十个商业中心的一个。马甸经历过两次辉煌,一次是在亚运会期间,马店是亚运会商品集散地,那时大众和社会对马甸作为商业中心有了初步认识。第二次是在马甸被大规模开发以后,特别是宜家进驻以后,形成了马甸商业上真正的繁荣。 据了解,宜家在选址上有两点必备的条件,第一,必须处于交通要道。马甸地区有四通八达的交通,马甸立交桥交通流量巨大。第二,宜家在世界各国的发展,物业都是自己的,不采取租用的办法。宜家初进北京,在马甸破例采取了租赁的方式来开店,也证明了马甸的商业价值。 宜家出走可能基于三个原因:一、15000平方米营业面积已不能满足经营需求;二、宜家失去了在马甸的定价权,成本为王的经营理念使宜家难以接受马甸区域日益成熟带来的租金上涨的成本压力;三、马甸由纯商业向商业与商务结合的大势,已使宜家失去了小资定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