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细菌是一种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微生物,在适宜条件下,能进行无性二分裂繁殖,其形态和结构相对稳定。掌握细菌形态结构特征,对鉴别细菌,研究致病性,诊断疾病和防治原则等都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细菌大小与形态

一细菌的大小

细菌体积微小,一般要用光学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到一千倍左右才能观察到。通常以微米(μm)为测量其大小的单位。细菌种类不同,大小差异很大,同一种细菌在不同生长环境中,或在同一生长环境的不同生长繁殖阶段,其大小也有差别。

二细菌的形态

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及螺旋状,根据形态特征将细菌分为球菌、杆菌和螺形菌三大类.

(一)球菌(coccus)

球菌单个菌细胞基本上呈球状。按细菌生长繁殖时的分裂平面及分裂后排列方式不同,可将球菌分为:

1.双球菌:细菌在一个平面分裂,分裂后两个菌细胞成双排列,如肺炎链球菌。

2.链球菌:细菌由一个平面分裂,分裂后菌细胞连在一起,呈链状,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3葡萄球菌:细菌在多个不规则的平面上分裂,分裂后菌细胞聚集在一起似葡萄串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4.四联球菌:细菌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上分裂,分裂后四个菌细胞联在一起。

5.八叠球菌:细菌在上下、前后和左右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上分裂,分裂后八个菌细胞联在一起。

(二)杆菌(bacillus)

杆菌呈杆状,多数为直杆状,也有稍弯的。不同杆菌的大小、长短、粗细差异很大。大杆菌如炭疽杆菌长3~10μm,中等的如大肠杆菌长2~3μm,小的如流感杆菌长0.7~1.5μm。菌体粗短呈卵园形的称为球杆菌;菌体末端膨大成棒状,称棒状杆菌;菌体常呈分枝生长趋势,称为分枝杆菌,大多数杆菌是单个、分散排列的,但有少数杆菌分裂后菌细胞连在一起呈链状,称为链杆菌。

(三)螺形菌(spirillar bacterium)

螺形菌菌细胞呈弯曲或旋转状,可分为两类:

1.弧菌:菌细胞只有一个弯曲呈弧形或逗点状,如霍乱弧菌。

2.螺菌:菌细胞有多个弯曲,如鼠咬热螺菌。弯曲呈“S”或海鸥形者如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等。

第二节细菌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四个部分组成。某些细菌除具有其基本结构外,还有荚膜、鞕毛、菌毛、芽胞等特殊结构。

一、基本结构

(一)细胞壁(cell wall)

细胞壁位于细菌的最外层,是一层质地坚韧而略有弹性的膜状结构,其化学组成比较复杂,并随不同细菌而异。用革兰染色法可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两大类。两类细菌细胞壁的共有组分为肽聚糖,但各自还有其特殊组成成分。

1.肽聚糖(peptidoglycan) 细菌细胞壁的基本结构是肽聚糖,又称粘肽。它是原核生物细胞所特有的物质,不同种类的细菌,其组成与连接的方式亦有差别。革兰阳性菌的肽聚糖由聚糖

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图11-3,a),革兰阴性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和四肽侧链两部分组成(图11-3,b)。

聚糖骨架由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交替间隔排列,经β-1,4糖苷键联结成的聚糖链。每种细菌细胞壁的聚糖骨架均相同,但四肽侧链的组成和联结方式随菌种不同而异。如葡萄球菌(革兰阳性菌)的四肽侧链的氨基酸依次序排列为L-丙氨酸、D-谷氨酸、L-赖氨酸和D-丙氨酸;四肽侧链连接在N-乙酰胞壁酸上,再由五个甘氨酸组成的五肽交联桥,将相邻的四肽侧链一侧的第三位赖氨酸与另一侧的第四位丙氨酸交联起来,从而构成机械强度十分坚韧的三维立体结构,再聚合成多层框架。如大肠杆菌(革兰阴性菌)的四肽侧链的氨基酸依秩序排列为L-丙氨酸、D-谷氨酸、二氨基庚二酸(DAP)和D-丙氨酸;第三位的二氨基庚二酸与相邻四肽侧链末端的D-丙氨酸直接连接,因为没有五肽交联桥,所以只形成单层平面网络的二维结构。

2.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组成细胞壁较厚(20~80nm)。肽聚糖约有15~50层,占细胞壁干重的50%~80%。其余成分是磷壁酸,磷壁酸按结合部位分壁磷壁酸和膜磷壁酸两种。磷壁酸是革兰阳性菌细胞壁所特有,它是重要的表面抗原。

3.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组成细胞壁较薄(10~15nm),肽聚糖仅1~2层,不含磷壁酸,在肽聚糖层之外有由脂蛋白、脂质双层和脂多糖三部分组成的外膜,约占细胞壁干重的80%(图11-5)。最外层的脂多糖是细菌内毒素的主要成分,它由脂质A、核心多糖和特异多糖三部分组成。

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细胞壁结构不同,导致两类细菌的染色性、抗原性、致病性和免疫性以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从而在诊断方法及防治原则方面也不相同。如青霉素和头孢菌素能抑制革兰阳性菌肽聚糖的五肽交联桥,万古霉素和杆菌肽可抑制四肽侧链的连结,磷霉素和环丝氨酸能抑制聚糖骨架的合成,溶菌酶可水解聚糖骨架的β-1,4糖苷键而发挥杀菌作用。革兰阴性菌细胞壁有外膜保护,故青霉素和溶菌酶对其作用甚微。人体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因此青霉素类对人体无毒性。

(二)细胞膜(cell membrane)

细菌细胞膜的结构与真核细胞膜基本相同,是由磷脂和多种蛋白质组成的单位膜,但不含胆固醇。它位于细胞壁内侧,紧包细胞质,是质地柔韧致密而富有弹性的一层半透膜。其功能主要是物质转运,生物合成、分泌和呼吸等作用,亦是细菌渗透屏障和赖以生存的重要结构之一。

(三)细胞质(cytoplasm)

细胞质是细胞膜所包裹的溶胶状物质,其基本成分是水、蛋白质、核酸和脂类,也含有少量的糖和无机盐。细胞质中RNA含量很多,可达菌体固体成分的15%~20%,使菌体嗜碱性较强,易被碱性染料均匀着色。

细胞质是细菌的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场所,含有多种酶系统,细菌蛋白质、酶、核酸的合成在其中进行。细胞质是细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其中与医学有关的细胞质内亚结构主要有核蛋白体、质粒、胞质颗粒等。

1.核蛋白体(ribosome) 核蛋白体又称核糖体,是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每个菌体内可达数万个。其化学组成70%是RNA,30%为蛋白质。其沉降系数为70S,由50S和30S两个亚基组成,链霉素或红霉素能分别与30S亚基或50S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从而杀死细菌。

2.质粒(plasmid)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存于细胞质中,其化学成分是闭合环状的双股DNA分子,带有遗传信息,控制着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质粒能自我复制,可随细菌分裂转移到子代细胞中,也能通过接合等方式在菌体间传递。医学上重要的质粒有耐药性R质粒,产生性菌毛的F质粒,使大肠埃希菌产生细菌素的Col质粒,产肠毒素的ST、

LT质粒等。质粒被广泛用作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载体,但质粒不是细菌生长繁殖所必不可少的,失去质粒的细菌仍能正常生存。

3.胞质颗粒细菌胞质中常含有多种颗粒,多为细菌贮备的营养物质,如多糖、脂类及多磷酸盐等。有细菌胞质中含有由RNA和偏磷酸盐成分组成的胞质颗粒,经美蓝染色,着色较深呈深蓝色,与菌体其他部分不同,故名为异染颗粒,如白喉棒状杆菌、鼠疫耶尔森菌和结核分枝杆菌等。

(四)核质(nuclear material)

细菌不具有成形的核,无核仁和核膜,其遗传物质称核质或拟核,主要成分是DNA。细菌的核质具有细胞核的功能,决定细菌的生命活动,控制细菌的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等多种遗传性状。

二、特殊结构

(一)荚膜(capsule)

某些细菌在生长过程中在细胞壁外形成一层界限较明显,质地均匀的粘液性物质,其厚度大于0.2μm称荚膜;小于0.2μm称微荚膜。荚膜化学成分在多数菌为多糖,少数菌为多肽,一般随细菌种类、型别不同而异。

荚膜充当分子筛和粘附素的作用,并具有抗原性及抗吞噬功能。细菌荚膜是鉴别细菌的指标之一。现在研究发现某些细菌细胞壁外虽然没有明显的荚膜,但存在着与荚膜功能相似的粘层和S层。

(二)鞭毛(flagellum)

弧菌、螺菌、许多杆菌及少数球菌的菌体上有细长弯曲的丝状物,称为鞭毛。鞭毛起始于细胞壁内侧的基础小体(又称基体或基粒),穿过细胞壁后成为钩状体,由此向外伸出丝状体。

G - 菌与G + 菌鞭毛的基础小体结构不同。G - 菌的基础小体上有两对环,一对为L环和P环扣着细胞壁外膜,一对为S环和M环扣着细胞壁;G + 菌的基础小体只有S环和M环。鞭毛的化学组成是单一蛋白亚单位,称为鞭毛素。鞭毛素氨基酸组成与横纹肌动蛋白相似,与鞭毛的运动有关。有鞭毛的细菌能在液体环境中自由游动,有利于其趋向营养物质而逃避有害物质。鞭毛有抗原性,称为H抗原,肠道杆菌的鞭毛抗原在其菌群鉴定和分型有重要意义。根据鞭毛在菌体上的位置和数量不同,分为单毛菌、双毛菌、丛毛菌和周毛菌(图11—7),并借此作为鉴别细菌的指标之一。

(三)菌毛(Pilus)

许多G - 菌与少数G + 菌表面有细而短,多而直的蛋白性丝状体,称为菌毛。它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图11-9),其化学成分为蛋白质,称菌毛素。菌毛依形态、分布和功能不同分为普通菌毛与性菌毛两类。普通菌毛遍布菌体表面,具有普通菌毛的细菌,可吸附于粘膜上皮细胞受体上,构成细菌的一种侵袭力,若其菌毛消失,侵袭力也随之丧失。性菌毛仅见于少数G - 菌,一个菌体只有1~4根,比普通菌毛长而粗,它通过接合方式在细菌间传递遗传物质。

(四)芽胞(spore)

某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具有多层膜包裹,通透性低的圆形或椭圆形小体(图11-9 ),称为芽胞。细菌是否形成芽胞是由菌体内的芽胞基因和芽胞形成条件决定的。不同芽胞菌形成芽胞的大小、形态和位置不同,是鉴别细菌的指标之一。

一个细菌繁殖体只能形成一个芽胞。芽胞成熟后,菌体可崩解,芽胞可从菌体脱落、游离。一般认为,芽胞是细菌的休眠状态,能保存细菌的全部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但不能繁殖。细菌芽胞并不直接引起疾病,只有在条件适宜时芽胞出芽,一个芽胞形成一个繁殖体,繁殖体大量繁殖而致病。例如人体外伤形成深部创口,若被泥土中的破伤风梭菌芽胞污染,创面上的芽胞出芽成繁殖体,繁殖体在伤口内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进入血液使人致病。

芽胞的结构由外向内是芽胞外衣、芽胞壳、外膜、皮质、芽胞壁、内膜和芽胞的核心组成(图11-10)。细菌芽胞可在自然界中存活几年甚至数十年,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比细菌繁殖体强,其原因是:①有多层致密的厚膜结构对菌体起保护作用。⑤芽胞含水量少( 约40% )。⑥核心和皮质层含有大量的吡啶二羧酸,它与钙结合生成的盐能提高芽胞中各种酶的热稳定性。芽胞对理化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若医疗器械、敷料等被其污染,用一般消毒灭菌方法不易杀死,杀灭芽胞最可靠的方法是高压蒸气灭菌。进行消毒灭菌时,应以芽胞是否被杀死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

常见病原菌

葡萄球菌属 金黄色葡萄球菌 生物学特性: 1.形态:G+,球形,葡萄状,0.4~1.2 m 2.培养:色素、耐盐 3.抗原构造:SPA 4.分类: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 5.抵抗力:强;易耐药 致病性: 1、致病物质:血浆凝固酶;溶血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 2、所致疾病:化脓性炎症;食物中毒;假膜性肠炎 防治原则:注意个人卫生;严格无菌操作;加强食品监督;合理使用抗生素。 链球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生物学特性: 1、形态:G+,球形,链状,0.5~1.0 m 2、培养:血平板 3、分类: 1) 根据溶血现象分: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溶血环。条件致病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透明宽大溶血环。致病性强 丙型链球菌:无溶血环。无致病性 2) 依细胞壁多糖抗原不同分:A、B、C、D等20个群,致病链球菌株90%属A群 4、抵抗力:不强 致病性: 1、致病物质: (1)菌体表面物质:M蛋白;脂磷壁酸 (2)毒素: 1)链球菌溶血素: SLO:对氧敏感,免疫原性强,感染后血中可出现溶血毒素O抗体; SLS:对氧稳定; 免疫原性弱,与溶血环有关 2)致热外毒素(红疹毒素或猩红热毒素) (3)侵袭性酶: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 使链球菌的感染容易扩散且脓汁稀薄。 2、所致疾病 (1)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化脓性疾病;中毒性疾病(猩红热);超敏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2)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条件致病菌,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防治原则: 1、讲究卫生,及时治疗病人和带菌者,减少传染源。 2、彻底治疗咽峡炎、扁桃体炎,以防止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3、治疗链球菌感染性疾病首选青霉素G。 肺炎链球菌 生物学特性: 1、形态:G+ ,矛头状,钝端相对,成双排列,荚膜 2、培养:血平板,自溶现象 3、生化反应:胆汁溶菌试验阳性,菊糖分解试验阳性 4、抗抗力:弱 致病性: 主要致病物质:荚膜

真菌的生物学特性

木霉菌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粘孢菌类,是一类普遍存在的真菌。绿色木霉是木霉菌中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一种,目前在工业、农业和环境科学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绿色木霉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常腐生于木材、种子及植物残体上。绿色木霉能产生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酶系,如:纤维素酶、几丁质酶、木聚糖酶等。绿色木霉是所产纤维素酶活性最高的菌株之一,所产生的纤维素酶的降解作用,目前日益受到重视,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多。同时,绿色木霉又是一种资源丰富的拮抗微生物,在植物病理生物防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的作用机制有以下几种:产生抗生素;重寄生作用,这是木霉菌作为拮抗菌最重要的机制;溶菌作用;竞争作用。 纤维单胞菌属拉丁学名[Cellulomonas (Bergey et al.,1923),Clark,1952] 在幼龄培养物中细胞为细长的不规则杆菌,0.5~0.6μm×2.0~5.0μm,直到稍弯,有的呈V字状排列,偶见分支但无丝状体。老培养物的杆通常变短,有少数球状细胞出现。革兰氏阳性,但易褪色。常以一根或少数鞭毛运动。不生孢,不抗酸。兼性厌氧,有的菌株在厌氧条件下可生长但很差。在蛋白胨-酵母膏琼脂上的菌落通常凸起,淡黄色。化能异养菌,可呼吸代谢也可发酵代谢。从葡萄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都产酸。接触酶阳性。能分解纤维素。还原硝酸盐到亚硝酸盐。最适生长温度30℃。广泛分布于土壤和腐败的蔬菜。 康宁木霉菌丝有隔膜,蔓延生长,广铺于固体培养基上,菌外观为浅绿,黄绿或绿色,反面无色,分生孢子.梗为菌丝的短侧枝,其上对生或互生分枝,分枝上又可继续分枝,形成2级,3级分枝,分枝末端即为瓶状梗.分生孢子由小梗相继生出面,靠黏液把它们聚成球形或近球形的孢子头,分生孢子卵形成椭圆形,壁光滑.单个孢子近无色,形成堆状为绿色,与此相似的还有绿色木霉! 此菌有很强的纤维素霉及纤维,二糖淀粉酶等,它能利于农副产品,如麦杆,木材,木屑等纤维素原料,使之转变为糖质原料 佛州侧耳子实体覆瓦状丛生。菌盖直径3~12cm,低温时白色,高温时带青蓝色转黄色至白色,初半球形,边缘完整,后平展成扇形或浅漏斗形,边缘不齐或有深刻。菌肉稍薄,白色。菌褶浅黄白色,干时变淡黄色,稍密集至稍稀疏,延生,常在菌柄上形成脉络状。菌柄侧生(有孢菌株),或偏心生至中央生(无孢菌株),细长,内实,白色,长3~7cm,粗1~2cm,基部有时有白色绒毛。孢子印白色;孢子近柱形,6~9μm×2.5~3μm。 黑曲霉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曲霉属真菌中的一个常见种。 分生孢子梗自基质中伸出,直径15~20pm,长约1~3mm,壁厚而光滑。顶部形成球形顶囊,其上全面覆盖一层梗基和一层小梗,小梗上长有成串褐黑色的球状分生孢子。孢子直径2.5~4.0μm。分生孢子头球状,直径700~800μm,褐黑色。菌落蔓延迅速,初为白色,后变成鲜黄色直至黑色厚绒状。背面无色或中央略带黄褐色。有时在新分离的菌株中能找到白色、圆形、直径约1mm的菌核。分生孢子头褐黑色放射状,分生孢子梗长短不一。顶囊球形,双层小梗。分生孢子褐色球形。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粮食、植物性产品和土壤中。是重要的发酵工业菌种,可生产淀粉酶、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葡萄糖氧化酶、柠檬酸、葡糖酸和没食子酸等。有的菌株还可将羟基孕甾酮转化为雄烯。生长适温37℃,最低相对湿度为88%,能引致水分较高的粮食霉变和其他工业器材霉变。 侧孢霉是一种嗜热丝状真菌,具有分解纤维素的特性.固体PDA培养条件下进行形态观察表明,所采用的嗜热侧孢霉菌株,菌丝丛枝状、有隔,分生孢子浅褐色,顶生或侧生.利用ITS序列

家禽生产学教学大纲-

《家禽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307017040学时/学分:64/4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家禽生产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本课程与动物营养学、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学、畜牧场环境卫生与经营管理等专业基础课程关系密切。这些课程是学习本课程的基础,本课程是基础理论与生产的结合。 本课程主要是阐述现代家禽生产中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为从事家禽生产及技术指导工作奠定基础。本课程的特点是“立足生产、重视实践、体现现代”,实用性强、技术性强及综合性强。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1.了解当前的养禽形势及发展展望 2.掌握家禽的生理与生物学特性 3.熟悉家禽的品种 4.掌握家禽的繁殖 5.熟悉人工孵化 6.了解禽类的饲养环境 7.熟悉家禽的常用饲料 8.掌握蛋用雏鸡与育成鸡的饲养管理 9.掌握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10.掌握肉用仔鸡生产 11.熟悉种鸡的饲养管理 12.熟悉蛋鸭的饲养管理 13.熟悉肉鸭饲养管理 14.了解鹅的饲养管理 15.了解人工强制换羽 16.掌握免疫接种与疾病防治 17.了解特种禽类生产 二、适用专业 动物科学专业4年制,动物科学专业5年制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理论教学部分 1.当前的养禽形势及发展展望 (1)了解发展养禽业的重要性 (2)理解现代养禽的概念及其特点

(3)了解近几年我国养禽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及发展趋势 2. 家禽的生理与生物学特性 (1)了解外貌特征 (2)理解内部构造与机能(骨骼、肌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泌尿系统、内分泌器官、循环系统、神经系统与感觉器) (3)掌握家禽的生物学特性 3.家禽的品种 (1)了解家禽的起源与品种形成 (2)理解家禽的品种分类 (3)掌握家禽的主要品种及其特征 4.家禽的繁殖 (1)了解母禽生殖生理 (2)了解公禽生殖生理 (3)理解禽类的受精与持续受精原理 (4)理解家禽的自然交配繁殖 (5)掌握禽类的人工授精方法 5.人工孵化 (1)了解孵化场的建筑要求及设备 (2)掌握种蛋的管理方法 (3)了解禽类胚胎发育 (4)理解孵化的条件及原理 (5)了解机器孵化法 (6)理解孵化效果的检查和分析 (7)了解孵化技术新进展 (8)掌握初生雏禽的雌雄鉴别方法 6.禽类的饲养环境 (1)理解温热环境定义 (2)理解光照定义及其重要性 (3)理解通风换气的重要性 7.家禽的常用饲料 (1)了解家禽的营养需要 (2)理解家禽的饲料及其应用 (3)掌握配合饲粮的方法 8. 蛋用雏鸡与育成鸡的饲养管理 (1)理解培育雏鸡和育成鸡的任务 (2)掌握雏鸡的饲养管理方法

各种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 形态与染色:G+,球形葡萄串状排列,无特殊结构。无鞭毛无芽胞,一般不形成荚膜。 菌落特点:呈圆形,表面光滑、凸起、湿润、边缘整齐、有光泽、不透明的白色或金黄色菌落,周围有β溶血环 培养基:营养要求不高,琼脂平板、血平板均可。 生化反应:β溶血(+),触酶试验(+),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产酸不产气,分解甘露醇(致病菌)。 a群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 形态染色:G+,球菌链状排列,可有荚膜,无芽胞,无鞭毛,有菌毛。 菌落特点:在血平板上可形成灰白色、圆形、凸起、有乳光的细小菌落,菌落周围出现透明溶血环。 培养基:营养要求较高,加有血液、血清等成分的培养基。 生化反应:β溶血(+),触酶(-),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汁溶解肺炎链球菌 形态与染色:G+,矛头状尖向外双球菌,有荚膜 ,无鞭毛,无芽胞。 菌落特点: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小圆形、隆起、表面光滑、湿润的菌落,菌落周围有草绿色溶血环。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细菌产生的自溶酶裂解细菌,使血平板上的菌落中央凹陷,边缘隆起成“脐状” 培养基:营养要求较高,加有血液、血清等成分的培养基。 生化反应:分解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等,产酸不产气。对菊糖发酵,大多数新分离株为阳性。肺炎链球菌自溶酶可被胆汁或胆盐激活,使细菌加速溶解,故常用胆汁溶菌试验与甲型链球菌区别。 淋病奈瑟菌 形态与染色:G-,双球菌 ,肾形,似一对咖啡豆,无芽胞,无鞭毛,有菌毛,新分离菌株有荚膜。 菌落特点:菌落凸起、圆形、灰白色或透明、表面光滑的细小菌落。 培养基:专性需氧,营养要求高,多用巧克力培养基 生化反应:氧化酶、触酶试验阳性,对糖类的生化活性最低,只能氧化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 脑膜炎奈瑟菌 形态染色:G-菌,呈肾形或豆形,两菌相对呈双球状,无鞭毛,无芽胞,新分离的菌株有多糖荚膜和菌毛。 菌落特点:无色、圆形、凸起、光滑、透明、似露滴状的小菌落。 培养基:专性需氧,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不能生长。需在巧克力色血琼脂培养基上。 生化反应:绝大多数菌株能分解葡萄糖和麦芽糖,产酸不产气(因淋病奈瑟菌不分解麦芽糖,借此可与淋球菌区别),不分解乳糖、甘露醇、半乳糖和果糖,触酶试验阳性,氧化酶试验阳性。能产生自容酶。 大肠杆菌(大肠埃希菌) 形态染色:G-菌,短杆状,有周身鞭毛和周身菌毛,无芽胞。 菌落特点:灰白色,圆形,湿润,有的可出现溶血环,中等大小S型菌落。 培养基:无特殊要求,琼脂平板、血平板均可。 生化反应:β溶血+,能发酵葡萄糖、乳糖等多种糖类,产酸并产气。吲哚试验阳性、甲基红反应阳性、VP试验阴性、枸橼酸盐(IMViC)试验阴性。

家禽生产学

家禽生产学 第一章当前的养禽形势及发展展望 第二章家禽的生理及生物学特性 第三章家禽的品种 第四章家禽的繁殖 第五章家禽的孵化(人工孵化) 第六章家禽的生存环境 第七章家禽的饲料 第八章蛋用鸡的育雏及育成期管理 第九章蛋鸡产蛋期的管理 第十章肉仔鸡的饲养管理 第十一章种鸡的饲养管理 第十二章蛋鸭的饲养管理 第十三章肉鸭的饲养管理 第十四章鹅的饲养管理 第十五章人工强制换羽技术 第十六章预防接种与疾病防治 《家禽生产学》复习题 1、家禽的定义。 2、品种的定义。 3、各种家禽的起源。 4、家禽的分类方法及内容。 5、现代生产中鸡的标准品种、现代品种有哪些。 6、我国特有的药用鸡品种有哪些特点。 7、蛋鸭和肉鸭主要有什么品种。 8、大、中、小型鹅主要有什么品种。9、家禽骨骼的独特特点。 10、家禽被皮系统的衍生物。11、家禽羽毛的构成。 12、家禽肌肉构成的特点。13、家禽呼吸系统独特特点。 14、鸡为什么易发生疾病。 15、家禽循环系统中与家畜不同的地方。 16、鸡的生物学特性17、家禽泌尿系统的独特特点. 18、鸭、鹅的生物学特性。19、水禽产品的独特特点. 20、母禽的生殖生理特点。 21、输卵管的构成及在蛋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2、各种家禽的产蛋时间。23、鸡的排卵时间。 24、蛋各部分的详细构造。25、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 26、公禽的生殖生理特点。27、公禽生殖系统的构成。 28、影响精液数量的因素。29、禽类的受精特点。 30、各种家禽自然交配比例及影响因素。31、人工授精的优点。 32、输精时的注意事项。33、采精的方法。 34、孵化的定义。35、种蛋选择的内容。 36、种蛋保存的条件及方法。37、各种家禽的孵化期。 38、影响孵化期的因素。40、孵化的条件及在孵化过程中的作用。 41、鸭鹅蛋孵化过程中与鸡的不同之处。 42、鸡孵化过程中的死亡高峰期时间原因 43、提高孵化率的措施。44、养鸡生产中熏蒸常用的消毒药物。 45、初生雏选择的方法。46、雏禽雌雄鉴别的方法。 47、快慢羽鉴别中各种鸡羽毛的情况。 48、影响禽类生存环境的因素主要有 49、家禽的生存环境主要包括什么。50、光照作用的原理。51、产蛋、肉用家禽最适的温湿度52、通风换气的作用。 53、禽舍空气中有害物质主要有哪些。 54、能量饲料与蛋白质补充料的区别。 55、哪些饲料中可能含有毒素及毒素成份。56、雏鸡的生理特点。 57、禽类生长阶段的划分。58、各种育雏方式的优点及缺点。 59、育雏的条件及要求。60、雏鸡的日常管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61、断喙的目的。62、发生啄癖的原因。 63、断喙时的注意事项。64、育成鸡的生理特点。 65、限饲的目的及方法。 66、限饲时的注意事项。转群时的注意事项。 67、产蛋期的环境条件要求。68、产蛋前为什么要提前补钙。 69、产蛋期观察鸡群的内容。70、产蛋期怎样预防饲料浪费。 71、怎样区分高产鸡和低产鸡。72、产蛋率突然下降的原因有哪些。 73、产蛋期管理病综合症形成原因及防治方法。 74、人工强制换羽的意义75、人工强制换羽的定义。 76、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77、人工强制换羽常用的药物。 78、现代肉鸡的生产特点。79、肉仔鸡生长规律的内容。 80、肉仔鸡生产中的主要问题。81、怎样预防胸囊肿。 82、肉仔鸡的饲养方式及优缺点。 83、肉仔鸡的温度要求有何特点。84、肉仔鸡管理的关键技术。 85、肉仔鸡公、母分群的原因和管理要点。 86、黄羽肉鸡为什么受欢迎。87、黄羽肉鸡管理的特点。 88、蛋用型种公鸡选择的内容。89、肉种鸡母鸡生长期管理要点。 90、肉种鸡公母分槽饲养的原因。91、雏鸭的生理特点。 92、育成蛋鸭圈养管理要点。 93、水禽怎样进行强制换羽及注意事项。 94、各种鸭不同时期的饲养密度。95、肉鸭填饲的目的及原理。 96、填鸭的管理要点。97、禽类常见病的分类。 98、种鹅的选择内容。99、育成鹅管理包括哪几个时期。 100、怎样提高种蛋的受精率 1.名词:3个填空15分 2.选择:25个(15+10) 3.问答:6个(3分) 4.简答:6个(6分) 鸡胚胎发育歌诀 入孵第一天,血岛胚盘边。二出卵羊绒,心脏开始动。 三天尿囊现,胚血蚊子见。四天头尾出,像只小蜘蛛。 五天公母辨,明显黑眼点。六天喙基出,头躯像双珠。 七天生卵齿,胚沉羊水里。八显肋肝肺,羊水胚浮游。 九天软骨硬,尿囊已窜筋。十天龙骨突,尿囊已合拢。 十一背毛生,血管粗又深。十二身毛齐,肾肠作用起。 十三筋骨全,蛋白进羊腔。十四全毛见,胚胎位置变。 十五翅成形,胫趾生硬鳞。十六显髯冠,蛋白快输完。 十七蛋白空,小头门已封。十八气室斜,头弯右翅下。 十九闪毛起,雏叫肺呼吸。二十破壳多,蛋黄腹腔缩。 二一雏满箱,雌雄要分辨。二二已过半,扫盘照毛蛋。 孵化好与坏,温气最依赖。牢记辩证法,规律掌握好。 I

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细菌就是一种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微生物,在适宜条件下,能进行无性二分裂繁殖,其形态与结构相对稳定。掌握细菌形态结构特征,对鉴别细菌,研究致病性,诊断疾病与防治原则等都有 重要意义。 第一节细菌大小与形态 一细菌的大小 细菌体积微小,一般要用光学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到一千倍左右才能观察到。通常以微米(μm)为测量其大小的单位。细菌种类不同,大小差异很大,同一种细菌在不同生长环境中,或在同一生长环境的不同生长繁殖阶段,其大小也有差别。 二细菌的形态 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及螺旋状,根据形态特征将细菌分为球菌、杆菌与螺形菌三大 类、 (一)球菌(coccus) 球菌单个菌细胞基本上呈球状。按细菌生长繁殖时的分裂平面及分裂后排列方式不同,可将球菌分为: 1、双球菌:细菌在一个平面分裂,分裂后两个菌细胞成双排列,如肺炎链球菌。 2、链球菌:细菌由一个平面分裂,分裂后菌细胞连在一起,呈链状,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3葡萄球菌:细菌在多个不规则的平面上分裂,分裂后菌细胞聚集在一起似葡萄串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4、四联球菌:细菌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上分裂,分裂后四个菌细胞联在一起。 5、八叠球菌:细菌在上下、前后与左右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上分裂,分裂后八个菌细胞联在一起。 (二)杆菌(bacillus) 杆菌呈杆状,多数为直杆状,也有稍弯的。不同杆菌的大小、长短、粗细差异很大。大杆菌如 炭疽杆菌长3~10μm,中等的如大肠杆菌长2~3μm,小的如流感杆菌长0、7~1、5μm。菌体粗短呈卵园形的称为球杆菌;菌体末端膨大成棒状,称棒状杆菌;菌体常呈分枝生长趋势,称为分枝杆菌,大多数杆菌就是单个、分散排列的,但有少数杆菌分裂后菌细胞连在一起呈链状,称为链杆菌。 (三)螺形菌(spirillar bacterium) 螺形菌菌细胞呈弯曲或旋转状,可分为两类: 1、弧菌:菌细胞只有一个弯曲呈弧形或逗点状,如霍乱弧菌。 2、螺菌:菌细胞有多个弯曲,如鼠咬热螺菌。弯曲呈“S”或海鸥形者如空肠弯曲菌、幽门螺 杆菌等。 第二节细菌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与核质四个部分组成。某些细菌除具有其基本结 构外,还有荚膜、鞕毛、菌毛、芽胞等特殊结构。 一、基本结构 (一)细胞壁(cell wall) 细胞壁位于细菌的最外层,就是一层质地坚韧而略有弹性的膜状结构,其化学组成比较复杂,并随不同细菌而异。用革兰染色法可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两大类。两类细菌细胞壁的共有组分为肽聚糖,但各自还有其特殊组成成分。 1、肽聚糖(peptidoglycan) 细菌细胞壁的基本结构就是肽聚糖,又称粘肽。它就是原核生物细 胞所特有的物质,不同种类的细菌,其组成与连接的方式亦有差别。革兰阳性菌的肽聚糖由聚 糖骨架、四肽侧链与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图11-3,a),革兰阴性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与四 肽侧链两部分组成(图11-3,b)。

鹿的生物学特性

第一节茸鹿的生物学特性 一、鹿的资源现状及经济价值 (一)资源现状 全世界共有40多种鹿,分布在我国的鹿约有16种。我国是驯养茸鹿历史悠久的国家,种类繁多,分布甚广,野生资源丰富,驯养潜力很大,现在已经驯养的茸鹿有梅花鹿、马鹿、驯鹿、黑鹿、海南坡鹿等。全国各地都有专业性养鹿场,尤以东北较普遍,吉林、辽宁两省以养梅花鹿为主;湖南省主要养殖的品种有梅花鹿和马鹿两种 发展养鹿业是一条收益高、见效快的致富途径。养鹿的成本,基本上是一次性支付的,购买一对育成鹿(2-3岁)大约需要5000元~10000元左右,母鹿一年后即可产仔,公鹿次年即可产茸,购买一对育成鹿,两年后可收回成本,以后逐年受益。 (二)经济价值鹿科动物的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医药价值 鹿是一种珍贵的药用动物,全身都是宝。除了驰名中外的鹿茸外,还有鹿胶、鹿胎、鹿筋、鹿鞭、鹿心、鹿血、鹿尾、鹿骨等中药材。 2、食用价值 鹿肉的肉质鲜美而细嫩,营养价值高,属于低脂肪高蛋白质肉类,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每公斤鹿肉售价高达6-10美元,且供不应求。 3、观赏价值 鹿体态优美,性情温顺,机警灵活,逗人喜爱,世界各国动物园中,都把它作为珍贵动物展出,以供人们观赏。 4、工业价值 鹿皮除了做外,还可揉制成革。 随着养鹿业的发展,它的经济价值将不断地被人们发现和认识,使人类更加重视,养鹿的普遍性和驯化程度将大大提高 二、生物学特性 (一)分类与分布 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偶蹄目,反刍亚目,鹿科。 鹿科动物的分布,遍及世界各大洲,梅花鹿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南部,而马鹿广泛分布在亚、美、欧、澳各大洲。 (二)生物学特性 1.习性 鹿爱清洁,喜安静,听觉、视觉、嗅觉敏锐,善于奔跑等特性是在漫长的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并与环境条件——食物、气候、敌害等有关。 喜欢生活在疏松地带、林缘或林缘草地、高山草地、森草衔接地带:这里食物丰富,视野比较开阔,对逃避敌害有利。鹿喜欢晨昏活动,白昼子夜休息反刍。 呈季节性游动:春季多在向阳坡活动;夏季移往海拔高的山上,既适于隐蔽又可避免蚊蝇骚扰;冬季回到海拔低的河套或林间空地,在食物短缺时接近农田或村落。 鹿喜水:驼鹿、麋鹿常在水中采食、站立或水浴;水鹿雨天活跃,常在水洼里打“泥”;马鹿、梅花鹿喜泥浴。 2、繁殖和体重的季节性变化 繁殖有明显的季节性,发情配种集中在9—11月份,并可以延续到3月上旬。产仔集中在5—7月份。

家禽的生物学特性

家禽的生物学特性 一、生理特性: 1、体温高,代谢旺盛。40--44℃之间,鸡标准体温41.5℃,鸭41--42.5℃,鹅40--44℃。鸡无汗腺,靠呼吸散热。 2、心率高,血液循环快。鸡300次/分钟。 3、抗病力差,淋巴结不发达。 4、呼吸频率高,对环境变化敏感。22--110次/分钟。对温度、湿度、声音都敏感(惊群)影响生产性能。 单位:毫升 5、繁殖潜力大。卵巢输卵管右侧退化,显微镜下有卵泡12000个。♂精子存活力强,输卵管内存活7--10天。 6、对饲料要求高。需高蛋白饲料,鸡11种必需氨基酸,鸡几乎不能利用纤维素。肠道短,消化快,每天采食频率高。 二、解剖特性: 1、骨骼与肌肉:保留鸟类的特征,适应飞翔能力。骨骼中空,管状,前肢变为翼,鸡腿部有特殊的栖肌,故能牢固地攀持住栖架,睡眠时不会跌落。 2、呼吸系统:有气囊,禽类为适应飞翔能力而特有的器官,主要有胸气囊和腹气囊。 气囊的作用:①贮存气体,比肺多容纳气体5--7倍。 ②增加空气利用率。 ③调节体温,鸡靠呼吸调节体温。 ④增加浮力,减轻体重,适应飞翔。 3、循环系统:心率高,循环快。鸡血量为体重的8%左右,红细胞有核,没有淋巴结,抵抗力弱。 4、消化系统: ①没有牙齿,口腔唾液腺不发达。 ②有嗉囊,储存、软化饲料,易于消化。 ③有腺胃、肌胃,其中肌胃的肌肉发达,收缩力强,磨碎食物(牙齿作用)。 ④有泄殖腔,生殖口、粪、尿开口于泄殖腔。 ⑤肠道短,消化吸收快,排泄快。饲料通过消化道只有4小时,停产鸡8小时,抱鸡12小时。 5、泌尿系统:尿液在肾脏形成酸,直接排入泄殖腔,水分在泄殖腔内重新吸收,余下白色糊状尿酸盐与部分尿排除体外,所以,鸡粪有白色物。 6、生殖系统:♂鸡由睾丸、附睾、输精管和交媾器组成。♀鸡由左侧卵巢和左侧输卵管(喇叭部--蛋白分泌部--峡部--子宫部--阴道部)组成,开口于泄殖腔。 7、感觉器官: ①眼:视觉好,能迅速识别目标,但对颜色区别力差,只对红、黄、绿敏感,对兰色不敏感。 ②耳:听觉发达,能迅速辨别声音和方向。

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细菌就是一种具有细胞壁得单细胞微生物,在适宜条件下,能进行无性二分裂繁殖,其形态与结构相对稳定。掌握细菌形态结构特征,对鉴别细菌,研究致病性,诊断疾病与防治原则等都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细菌大小与形态 一细菌得大小 细菌体积微小,一般要用光学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到一千倍左右才能观察到。通常以微米(μm)为测量其大小得单位。细菌种类不同,大小差异很大,同一种细菌在不同生长环境中,或在同一生长环境得不同生长繁殖阶段,其大小也有差别。 二细菌得形态 细菌得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及螺旋状,根据形态特征将细菌分为球菌、杆菌与螺形菌三大类、 (一)球菌(coccus) 球菌单个菌细胞基本上呈球状。按细菌生长繁殖时得分裂平面及分裂后排列方式不同,可将球菌分为: 1、双球菌:细菌在一个平面分裂,分裂后两个菌细胞成双排列,如肺炎链球菌。 2、链球菌:细菌由一个平面分裂,分裂后菌细胞连在一起,呈链状,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3葡萄球菌:细菌在多个不规则得平面上分裂,分裂后菌细胞聚集在一起似葡萄串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4、四联球菌:细菌在两个相互垂直得平面上分裂,分裂后四个菌细胞联在一起。 5、八叠球菌:细菌在上下、前后与左右三个相互垂直得平面上分裂,分裂后八个菌细胞联在一起。 (二)杆菌(bacillus) 杆菌呈杆状,多数为直杆状,也有稍弯得。不同杆菌得大小、长短、粗细差异很大。大杆菌如炭疽杆菌长3~10μm,中等得如大肠杆菌长2~3μm,小得如流感杆菌长0、7~1、5μm。菌体粗短呈卵园形得称为球杆菌;菌体末端膨大成棒状,称棒状杆菌;菌体常呈分枝生长趋势,称为分枝杆菌,大多数杆菌就是单个、分散排列得,但有少数杆菌分裂后菌细胞连在一起呈链状,称为链杆菌。 (三)螺形菌(spirillar bacterium) 螺形菌菌细胞呈弯曲或旋转状,可分为两类: 1、弧菌:菌细胞只有一个弯曲呈弧形或逗点状,如霍乱弧菌。 2、螺菌:菌细胞有多个弯曲,如鼠咬热螺菌。弯曲呈“S”或海鸥形者如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等。 第二节细菌得结构与化学组成 细菌得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与核质四个部分组成。某些细菌除具有其基本结构外,还有荚膜、鞕毛、菌毛、芽胞等特殊结构。 一、基本结构 (一)细胞壁(cell wall) 细胞壁位于细菌得最外层,就是一层质地坚韧而略有弹性得膜状结构,其化学组成比较复杂,并随不同细菌而异。用革兰染色法可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两大类。两类细菌细胞壁得共有组分为肽聚糖,但各自还有其特殊组成成分。 1、肽聚糖(peptidoglycan) 细菌细胞壁得基本结构就是肽聚糖,又称粘肽。它就是原核生物细胞所特有得物质,不同种类得细菌,其组成与连接得方式亦有差别。革兰阳性菌得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与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图11-3,a),革兰阴性菌得肽聚糖由聚糖骨架与四肽侧链两部分组成(图11-3,b)。

临床常见细菌及其特点

临床常见细菌及其特点 一般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一、革兰氏阳性球菌 主要包括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等 凝固酶阳性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 (一)葡萄球菌属表皮葡萄球菌 人型葡萄球菌 凝固酶阴性溶血葡萄球菌 腐生葡萄球菌 A:凝固酶阳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 (1)生物学特点:凝固酶阳性,β溶血,耐盐。 (2)传染源与传播途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存在于人类鼻咽部粘膜和皮肤表面,可经 手,打喷嚏,皮肤伤口传播。 (3)疾病:①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②化脓性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如:疖痈、脓肿等 ③严重的肺炎

④脑膜炎、心内膜炎等甚至败血症、脓毒血症等全身性感染、同时也 可引起中毒性休克综合症 ⑤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晚期肾脏疾病患者特别容易感染金葡菌。 ⑥金葡菌尤其耐药金葡菌感染是引起住院患者感染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之一 (4)耐药性: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各类青霉素,头孢菌素和其 他β-内酰胺类均交叉耐药。mecA基因是MRS特有的耐药基因。 B:凝固酶阴性

(二)链球菌

(三)肠球菌属原属链球菌 常见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 1、生物学特性:溶血或不溶血,触酶阴性 2、传染源和途径:胃肠正常菌群,伤口感染,机会感染的致病菌 3、致病:已作为医院感染重要的致病菌,国外上升为第3位的院感菌,泌尿道感染 比较常见 4、耐药性:(1)对头孢菌素,苯唑西林,单环类天然耐药,对青霉素敏感性较链球 菌低, 耐药由β-内酰胺类亲和力降低的低分子量的PBPs引起 (2)耐药性最严重的为耐万古霉素的VRE表型共有VanA、VanB、 VanC、VanD、VanE、VanG六型,最常见为VanA、VanB (3).屎肠球菌的耐药性较粪肠球菌高。

现代家禽的生产特点

1现代家禽的生产特点:(品种杂交化、优质化,生产集约化、自动化,经营专业化、社会化) 2家禽的品种分类:1标准品种分类法(类、型、品种、品变种)2《中国家禽品种志分类》(地方品种、引入品种、培育品种)3现代品种分类法{蛋鸡系(白壳蛋系、褐壳蛋系、粉壳蛋系)肉鸡系} 3地方品种:仙居鸡、浦东鸡、大骨鸡、惠阳鸡、寿光鸡、北京油鸡。 4标准品种:白来航鸡、洛岛红、新汉夏、澳洲黑、白洛克、白科尼什、狼山鸡、九斤鸡、丝毛乌骨鸡。 5现代鸡种{蛋鸡:海蓝、海赛、罗曼、罗斯、星杂、迪卡、伊萨、雅康。肉鸡:艾维菌、爱拔益加、罗斯308} 6胚胎发育的生理温度:°C,孵化适宜温度—°C,种蛋库的保存温度是13—18°C,生产上保存13—15°C,湿度70%—80%。一周内不翻蛋,超过一周应翻蛋1—2次每天 7雏鸡雌雄鉴别方法:(伴性遗传鉴别法、肛门雌雄鉴别法)出生后最佳时间2-12小时 8控制性成熟的方法(限制饲养、控制光照) 9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品种、营养、管理、设备、生理状态、周龄、人为因素) 10水禽雌雄鉴别法:(捏肛法,顶肛法,鸣管鉴别法)生活习性:(喜水性,合群性,耐寒性,耐粗饲,敏感性,生活规律性) 11鸭按经济用途分类{蛋用(绍兴鸭、金定鸭)兼用(建昌鸭、高邮鸭)肉用(北京鸭、天府肉鸭)} 12鸭起源:(绿头野鸭,斑嘴鸭)鹅起源(大雁) 13特禽以经济用途分类(肉用,药用,玩赏,狩猎,野味类) 14鹌鹑品种:蛋用型(日本鹌鹑,朝鲜鹌鹑)肉用型(法国肉~,加利福尼亚肉用~,澳大利亚肉~)0~2周为雏鹌鹑,3~5周为仔~,开产至淘汰为种~或产蛋~ 15鸽的品种:(毛鸽,贺姆鸽,弯鸽,卡奴鸽,蒙丹鸽,石岐鸽)0~1月乳鸽 1~2月童鸽 3~6青年鸽 6个月以上成年鸽 名词解释: 1产蛋率:是群体某阶段(周、期、月)内平均每天的产蛋百分率。 2蛋重:42周龄时连续测3d的平均值。 3饲料转化率(利用率):指利用饲料转化为产蛋总重或活重的效率。 4受精蛋孵化率=出雏鸡数/受精蛋数入孵蛋孵化率=雏鸡数/入孵蛋数 5合拢:照蛋时,除气室外,整个蛋布满血管,俗称合拢 6封门:照蛋时,蛋小头看不到发亮的部分,俗称封门 简答: 1种蛋的选择:清洁度、蛋的大小、蛋形、蛋壳颜色、蛋壳厚度、内部质量、种蛋选择的次数和场所。 种蛋产下后应马上进行第一次消毒,入孵后可在入孵器内进行第二次熏蒸消毒,种蛋移盘后在出雏器进行第三次熏蒸消毒。 消毒方法:1>甲醛熏蒸:第一次42ml福尔马林/立方米+21g高锰酸钾 20分钟。第二次28ml福尔马林/立方米+14g高锰酸钾,雏鸡时减半即14ml福尔马林+7g高锰酸钾为一个x,生产上用2x—3x,即42ml福尔马林+21g高锰酸钾 2>二氧二氯喷雾 3>臭氧:%浓度。4>过氧乙酸熏蒸:过氧乙酸250ml+5g高锰酸钾,浓度16%,15分钟。5>杀菌剂浸泡洗蛋:水温—°C

微生物学课程复习大纲(2010)

食品微生物学复习大纲(生工专业) 第一章绪论 1.微生物的概念、基本类群及特点。 2.食品微生物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与主要任务。 3.了解食品微生物学的发展概况。 4.谈谈列文虎克、路易氏·巴斯德与柯赫对人类的贡献。 5.简述发酵食品倍受青睐的主要原因。 第二章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 1. 了解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类型,重点掌握细菌、酵母菌和霉菌中主要类型的 生物学特性及生理特征。 2.食品上常见的有益细菌有哪些?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如何?举出3种利用细菌生产的发酵食品来(生活中你已经接触到的)。 3.食品上常见的革兰氏阴性细菌有哪些?根据它们的生物学特性谈谈其对食品的危害。 4.食品上常见的革兰氏阳性细菌有哪些?根据已有知识谈谈其中的葡萄球菌和微球菌对食品的利与弊。芽孢杆菌对食品的利与弊。 5.食品上常见的酵母菌有哪些?不同属各自具有哪些典型的生理特点? 6.食品上常见的霉菌有哪些?它们有何典型的形态和生理学特征?谈谈它们在食品工业中的利与弊。 第三章食品中微生物的污染及其控制 1.食品污染、食品污染的类型、常见的污染源和污染途径。 2.了解土壤、水及空气中存在的微生物类型。 3.掌握微生物消长的概念,了解食品中微生物消长的一般规律。根据已有知识,结合一个实例分析分析微生物在食品中的消长情况。 4.简述如何控制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 第四章微生物引起食品的腐败变质 1.食品腐败变质概念。食品的腐败、酸败、发酵各指的是什么?举出引起食品发生此类变质的微生物1-2个例子。 2.了解引起食品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分解变质的主要微生物? 3.何为食品的水分活性值(A W)?通常食品的A W范围在多少?细菌、酵母菌及霉

梭杆菌生物学特性

梭杆菌生物学特性 (一)分类 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是临床较常见的革兰阴性无芽胞厌氧杆菌,因其形态细长、两端尖细如梭形而得名。本属菌共有21个种和7个亚种,临床标本中常见的有具核梭杆菌、坏死梭杆菌、死亡梭杆菌和溃疡梭杆菌。代表菌是具核梭杆菌。DNAG+C含量为26~34mol%。 (二)临床意义 梭杆菌是寄生于人类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的正常菌群,可引起各种软组织感染,是口腔感染(如奋森溃疡性咽峡炎)、肺脓肿及胸腔等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也可从肠道感染、尿路感染、手术感染灶以及血液等多种临床标本中分离到。在临床感染中以具核梭杆菌最常见。坏死梭杆菌是毒力很强的厌氧菌,是扁桃体周围脓肿中最常分离到的厌氧菌,也是Lemierre综合征(又称咽峡后脓毒症)的致病菌。 (三)生物学特性 梭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菌体纤细长丝状,常呈多形性。典型的形态特征为梭形,两端尖细、中间膨大,大小(5~l0)μm~1μm,有时菌体中有革兰阳性颗粒存在。无鞭毛、无芽胞。 严格厌氧,在厌氧血平板上生长良好,经48小时培养后,菌落直径l~2mm,圆形、凸起、灰白色、光滑、透明或半透明。典型菌株呈不规则圆形、面包屑样,用透视光观察菌落常显示珍珠样光斑点。一般不溶血。陈旧菌落的周围常可见一扩散环,但菌落呈R型。 (四)微生物学检验 梭杆菌的鉴定特征:革兰阴性棱杆菌,两端尖细,中间膨大,呈梭状。菌落呈面包屑样。大部分菌种对胆汁敏感,在20%胆汁中不生长。本菌生化反应较弱,多数不发酵糖类,少数菌株对葡萄糖、果糖可出现弱发酵反应。大多数菌种吲哚阳性,脂酶试验阴性,不分解七叶苷,不还原硝酸盐。对卡那霉素和多黏菌素敏感,对万古霉素耐药。梭杆菌主要代谢产物是丁酸,很少或不产生异丁酸和异戊酸,而拟杆菌不产生丁酸,可产生异丁酸和异戊酸,纤毛菌产生大量乳酸而不产生丁酸,可通过气液相色谱分析加以鉴别。

鹌鹑生物学特性

鹌鹑的生物学特性及品种 一、鹌鹑的分类及分布 鹌鹑又称日本鹑,属鸟纲,鸡形目,雉科,鹑属,是鸡形目中最小的一种禽类。按经济用途分为蛋用型和肉用型。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分布广泛于中国四川、黑龙江、吉林、辽宁、青海、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云南、福建、广东等地。 二、鹌鹑的经济利用价值 家庭养鹑有很多优点,它比养鸡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且鹌鹑经济成熟快,养鹑户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可以开始获利。其周转速度是任何家禽望尘莫及的。鹑蛋蛋壳虽薄,但组织严密,内壳膜比鸡蛋坚韧,壳面有一层黄色油脂,在炎热夏季贮藏50—60天不坏,比鸡蛋耐贮藏。 1.鹌鹑蛋肉的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 2. 孵化期短,繁殖力强。人工孵鹌鹑只需17天即可出雏,一对鹌鹑一年可繁殖4-5代,一年可扩大到千只以上。而孵化鸡需21天出雏,一年只能繁殖一代,一对鸡一年最多可繁殖200-250只。 3. 生长快、开产早、生产周期短。鹑是一种生长速度极快的禽类,刚出壳的雏鹑体重只有6克左右,3天龄可达12克,一周龄可达20克,二周龄可为41克,三周龄62克,四周龄84克,五周龄110克,六周龄120克,当然,生长速度会随品种、饲养管理等因素而变,肉用品种大于蛋用品种。全价日粮、科学饲养有利于鹌鹑的增重,相对于初生重而言,鹌鹑生长速度明显优于鸡。鹌鹑开产早,只需45天左右。 4. 产蛋能力高。鹌鹑年平均产蛋率可达75%以上。鹌鹑蛋占重鹌鹑体重的7.2%-8.6%,从年产蛋量与自身体重的倍数关系可以粗略估计,鹌鹑的年产蛋量是自身体重的20-25倍,从饲料消耗量,一只蛋鸡产蛋期一天消耗饲料120克左右,蛋重约56克,而120克饲料可饲喂鹌鹑6只/天。鹌鹑产蛋6个,共70克左右,可以看出,同等饲料鹌鹑的产蛋量要大于鸡。另外,从单位面积饲料量看,鹌鹑明显优于鸡蛋。在产蛋家禽中,鹌鹑首屈一指,被称为小型“产蛋机器”。 5. 劳动效率高。饲养鹌鹑棚舍小、占地少、单位面积饲养量高于家鸡。笼养时间3.3平方米可饲养产蛋鹌鹑500只(以五层笼计),且饲养劳动率高,每人可饲养蛋用鹌鹑3000只,机械化养鹑则饲养量更大。 6. 理想的实验动物。由于鹌鹑具有孵化期短、体型小、耗料少、敏感性好、早熟、换代快等优点,是理想的实验动物之一。常被遗传学、营养学、疾病防治学、组织学、胚胎学及药理学等用作试验对象。可以相信,鹌鹑作为实验动物,在各科学的广度和深度上,将会日趋广泛和重要。 7. 育肥效显著。鹑粪是养鹑业的一项副产品,它的收益仅次于鹑肉和鸡蛋。产蛋鹑每只每天排粪约30克,干燥后约40%,全年可积粪4千克以上,而且鹑粪肥效显著,明显优

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细菌是一种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微生物,在适宜条件下,能进行无性二分裂繁殖,其形态和结构相对稳定。掌握细菌形态结构特征,对鉴别细菌,研究致病性,诊断疾病和防治原则等都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细菌大小与形态 一细菌的大小 细菌体积微小,一般要用光学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到一千倍左右才能观察到。通常以微米(μm)为测量其大小的单位。细菌种类不同,大小差异很大,同一种细菌在不同生长环境中,或在同一生长环境的不同生长繁殖阶段,其大小也有差别。 二细菌的形态 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及螺旋状,根据形态特征将细菌分为球菌、杆菌和螺形菌三大类. (一)球菌(coccus) 球菌单个菌细胞基本上呈球状。按细菌生长繁殖时的分裂平面及分裂后排列方式不同,可将球菌分为: 1.双球菌:细菌在一个平面分裂,分裂后两个菌细胞成双排列,如肺炎链球菌。 2.链球菌:细菌由一个平面分裂,分裂后菌细胞连在一起,呈链状,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3葡萄球菌:细菌在多个不规则的平面上分裂,分裂后菌细胞聚集在一起似葡萄串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4.四联球菌:细菌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上分裂,分裂后四个菌细胞联在一起。 5.八叠球菌:细菌在上下、前后和左右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上分裂,分裂后八个菌细胞联在一起。 (二)杆菌(bacillus) 杆菌呈杆状,多数为直杆状,也有稍弯的。不同杆菌的大小、长短、粗细差异很大。大杆菌如炭疽杆菌长3~10μm,中等的如大肠杆菌长2~3μm,小的如流感杆菌长0.7~1.5μm。菌体粗短呈卵园形的称为球杆菌;菌体末端膨大成棒状,称棒状杆菌;菌体常呈分枝生长趋势,称为分枝杆菌,大多数杆菌是单个、分散排列的,但有少数杆菌分裂后菌细胞连在一起呈链状,称为链杆菌。 (三)螺形菌(spirillar bacterium) 螺形菌菌细胞呈弯曲或旋转状,可分为两类: 1.弧菌:菌细胞只有一个弯曲呈弧形或逗点状,如霍乱弧菌。 2.螺菌:菌细胞有多个弯曲,如鼠咬热螺菌。弯曲呈“S”或海鸥形者如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等。 第二节细菌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四个部分组成。某些细菌除具有其基本结构外,还有荚膜、鞕毛、菌毛、芽胞等特殊结构。 一、基本结构 (一)细胞壁(cell wall) 细胞壁位于细菌的最外层,是一层质地坚韧而略有弹性的膜状结构,其化学组成比较复杂,并随不同细菌而异。用革兰染色法可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两大类。两类细菌细胞壁的共有组分为肽聚糖,但各自还有其特殊组成成分。 1.肽聚糖(peptidoglycan) 细菌细胞壁的基本结构是肽聚糖,又称粘肽。它是原核生物细胞所特有的物质,不同种类的细菌,其组成与连接的方式亦有差别。革兰阳性菌的肽聚糖由聚糖

畜禽养殖技术规范

畜禽养殖技术员培训规范 根据农业部有关精神,为进一步做好校外畜禽养殖技术员的培训工作,特制定本规范。 一、培训对象 各类养殖业、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专业合作组织中从事畜禽养殖的人员及适度规模动物养殖场的技术人员和在校学生。 二、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已经从事或准备从事畜禽养殖工作的农民能够掌握畜禽养殖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特别是掌握其中涉及的畜禽的品种、繁育、营养、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废弃物处理及畜禽场建筑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着力提高培训对象对畜禽养殖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和造就大批懂技术、能示范的畜禽养殖专业化技术人员。 三、培训环节、培训内容及学时分配

四、知识与技能要求 (一)畜禽的品种与特性 1.了解常用畜禽品种 2.掌握常用畜禽的外貌特征、生理特点及生物学特性(二)畜禽的繁育 1.了解畜禽的选种与选配的基本方法及程序 2.掌握种畜禽的人工授精技术

3. 掌握禽蛋孵化技术 (三)畜禽的营养与饲料 1.了解畜禽的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2.了解畜禽的常用饲料 3.熟练掌握畜禽饲料的日粮配合与加工调制技术4. 掌握青绿饲料的生产与青贮技术 (四)畜禽的饲养管理 1.掌握猪的饲养管理措施 2.掌握禽的饲养管理措施 3.掌握牛羊兔的饲养管理措施 (五)畜禽的疾病防治 1.掌握我国畜禽常见传染病防治技术 2. 了解畜禽常见寄生虫病防治技术 3. 了解畜禽常见普通病防治技术 4. 熟练掌握畜禽场疾病综合防制措施 (六)畜禽场废弃物处理与控制 1.掌握畜禽粪便的处理与利用技术 2. 掌握畜禽尸体的无害化处理技术 (七)畜禽场建筑与设备 1.掌握畜禽场场址的选择与布局 2. 了解畜禽舍建筑设计及养殖设备 五、培训实施与考核

香菇的生物学特性

香菇的生物学特性 一、分类和名称 香菇在分类学中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无隔子菌亚纲、伞菌目、白蘑科、香菇属(斗菇属)。 香菇由于树种、光照、温湿度、纬度、海拔高度等生活条件差异、其形态、品种、色泽上亦有变异,目前香菇已有许多符合人们经济目的的品种。例如按季节分,有春、夏、秋、冬出菇种。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引进适宜的品种培养、驯化使用,通江县属大陆季风性气候,一年四季气候分明,温度、湿度变化大,所以我县主要选用春、秋品种。 二、香菇的形态结构 香菇是由营养器官菌丝体和繁殖器官子实体组成,两者均由无数的菌丝交织而成。 1、菌丝体:菌丝体由孢子萌发而成,白色、绒毛状,有横隔和分支。细胞壁薄,粗2—3微米。菌丝体全是香菇的营养器官,由许多菌丝体连接而成,互相结合呈蛛网状,可以在枯木、木屑和秸杆培养基中漫延生长,不断繁殖,聚合菌丝体,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光线条件下,菌丝体会组结成盘状组织,继而分化出菇蕾,逐渐形成子实体,这是香菇菌丝体的重要特征之一。 2、子实体:子实体是香菇繁殖器官(如同高等植物的果实),成熟香菇子实体,象一把撑开的小伞,可以明显地看出有菌盖、菌褶、菌柄三部分。子实体分单生、丛生或群生(图一)。

菌盖:又叫菇盖、菇伞,圆形,位于香菇的顶部,半肉质,肥厚,直径3一10厘米,有时达20厘米。幼小时边缘开头内卷呈半球形,菌盖边缘与菌柄间有毛状菌膜连接,而后菌盖平展呈伞状。 在低温、干燥气候的作用下菌盖上面分裂成菊花状的裂纹,露出白色的菌肉组织,称花菇。 菌褶:又叫菇叶、菇鳃,位于菌盖下,呈辐射状排列,白色、柔软、刀片状结构,褶子表面的子实体层上,生有许多担子;每个担子上生着4个孢子,数目众多的担子,能产生大量的担孢子。 菌柄:又叫菇柄,菇脚,生于菌盖下边,圆柱形或稍扁,是支撑菌盖、菌褶和输送养料的器官。幼时柄上有纤毛。子实体开伞后,菌柄残留环形白色膜状物,称菌环,它不久便会自行消失。 1、菌盖 2、菌褶 3、菌环 4、菌柄 5、菌丝束 三、香菇的生活史 香菇的孢子成熟后,从菌褶中弹射出来,随风飘散,当落到被砍伐的适合香菇生长的树皮缝里或木屑堆里,得到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孢子就会生出芽管,芽管进行顶端生长并分枝发育成菌丝。由于这种菌丝没有核,叫第一次菌丝。两根性别不同的第一次菌丝丁肌质结合后,组成每个细胞含有一个核的菌丝,也叫做第二次菌丝。两个单核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