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语文韵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韵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韵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韵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韵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呼市四中小学部为例

中文摘要

长期以来,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不高。1978年3月16日,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上批评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指出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严重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得晚,阅读能力偏低造成的。呼市四中(原内蒙古电力中学)小学部从2000年8月起,在新生一年级选择使用了被国家教委和中央教科所认可的七种识字教学方法之一的“韵语教材和韵语教学法”。所用教材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成果《韵语教学研究与实验》(丛书)。“韵语”教材的突出特点是:各年级的训练目标明确集中、重点突出、层次清楚。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核心,将基础知识寓于能力训练的过程之中。该教材从读写例文的选编、习题形式的设计到训练要求的确定,都是把让学生快速形成汉语言能力作为主攻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作为训练主线,使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方法具体。与之相适应,在韵语教学中也应遵循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情境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和尝试性原则。

遵循以上韵语教学的原则,针对“韵语”教材的特点,根据小学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尝试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识字教学方面,强调了整体输入,定位联想;多种记忆,趣味识字;循环往复,以熟带生;复习巩固,高效练习;在阅读教学方面,注重了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激发兴趣,广泛阅读;优化课堂,简化头绪;优化学法,培养能力;在作文教学方面,侧重于起步成篇,循序训练,读写结合,先仿后创。

十年的实验之花,终于结出丰硕的实验之果。令人感到欣慰和高兴的是我们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在学生“尽早阅读,提前写作”的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实验班学生的读写能力明显优于普通班;实验班学生的自学能力强,学习兴趣浓;实验班学生注重主动发展,形成了更良好的个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都得到了普遍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韵语,韵语教学,教学实践

绪论

(一)韵语与韵语教学

“韵语”,是指合韵律的文句,特指诗词。它是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学从儿歌、诗词、对联到歌词、戏剧等,都运用了韵语的形式。它不仅形象有趣,朗朗上口,使人喜欢诵读;而且,特别有利于记忆,尤其有利于少年儿童的学习和使用。

“韵语教学”,是指以韵语形式编排教材,以韵语手段指导学生识字、阅读和作文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以“韵语识字”为前提,以“尽早阅读”为核心,以“循序作文”为综合发展的一项比较完整的小学语文教学新体系。全套韵语教学实验教材和教法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和训练自学习惯为主线,以突出读、说、写紧密结合为特点,实行重点突破式的强化训练,从而达到小学语文教学的快速,高效。韵语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快速、高效”,它能使小学生在一年级认识2000多个常用汉字,二年级开始独立阅读一般书报,三至五年级就可以进行读写方面的训练。“韵语”实验,是我国教育界公认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项成功实验,既符合学生的识字规律,又有利于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它强调在大量识字的基础上,通过尽早地大量阅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知识视野,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显著地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整体上得到全面提升。

“韵语”教学古已有之。中国传统蒙学教育,就是普遍采用了韵语教学的形式。如《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我们古代的教学,主要是依靠学生自己多诵读、多记忆和多感悟,学生是真正的学习主体,所以在蒙学阶段,学生能很快掌握大量的汉字。掌握任何一个“汉字”都要包括“音”、“形”、“义”三方面。作为初学者,首先要牢固地掌握字的“音”和“形”,在此基础上理解“义”。因而古人就把学习的主要精力放在“音”和“形”上,通过大量地诵读和背诵来使每个字的读音牢记于口耳之间,成为下意识的条件反射;再通过大量的书法训练,使“形”牢记于手眼之间,达到不仅写得好,而且写得正确无误。而对“义”却不够重视,仅粗略地讲解其含义,甚至不讲解,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自己领悟和感知,这才是真正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具体从识字教学角度讲,这种教学体系的特点是:

记诵韵文→认识汉字→学习阅读文言文;以韵文为载体,便于记诵,便于快速识字。读这些读物,最突出的一点是可以随文识字。在阅读乃至朗诵的过程中,儿童能随着韵律节奏乃至趣味不断地熟习生字,以达到识字乃至会写的目标。因此,古人也积累了识字教学方面的经验:第一,集中识字,为读写打基础。第二,使用韵语和对偶,便于朗读、记诵。第三,在文字学习中渗透着思想教育与情感熏陶。第四,联系日常生活。第五,激发儿童的兴趣。

1982年,辽宁省东港市实验小学校长、特级教师姜兆臣开始构思当代小学教学中实行韵语教学的可能性问题,从1986年开始进行实验,1995年通过了省级专家鉴定并在全国推广。该成果曾获省“八五”和“九五”中期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社会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及国际汉字识字教育特等奖等。辽宁省教育电视台、中央教育电视台、《人民教育》杂志、《中国教育报》、《人民日报》等百余种报纸都先后做过长篇专题报道。1998年,辽宁省教委专门成立了“韵语”教材编写委员会,从而使“韵语”教学更加科学、完善。2000年11月,在由国家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召开的首届“全国小学语文识字交流研讨会”上受到重点推荐; 2002年3月纳入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韵语识字教学法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正在引起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的变革,分布在全国上千个县区的数万所小学自发地参与了推广试验工作。辽宁省已将此教学法的实验教材作为全省义务教育通用课本,我国有关国际交流机构正组织向海外推广。作为率先实施“韵语”教学改革的辽宁省东港市实验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能认识近两千个常用汉字;二年级学生能流利地阅读报纸杂志和名著;三年级的学生可即兴看图写文,情节形象生动;四年级的学生能背诵三四百首古诗文,阅读数量突破150万字;五、六年级的学生现场命题,20多分钟完成五六百字以上的作文,立意深远,感情真挚。学生已不满足于写成篇的文,而开始着手编著成本的“书”。这就是辽宁省东港实验小学韵语教学实验的结果,中央教科所的专家为之赞叹,全国各地的专家为之称道,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为之瞠目,所有家长们为之自豪和骄傲。

(二)实验对象与实践思路

2000年8月起,呼市四中(原内蒙古电力中学)小学部,在新生一年级选择使用了“韵语教材和韵语教学法”,这是被国家教委和中央教科所认可的七种识字教学方法之一。

呼市四中(原内蒙古电力中学)小学部实行韵语教学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我校是一所集小学、初中为一体的九年制学校,以“教学生九年,让学生受益五十年”为办学宗旨,教育教学设备设施较为先进,具有课改的基础与条件。

第二,我校充分重视了韵语教学研究和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呼市地区共有三所学校[玉泉区民族实验小学、赛罕区幸福街小学、原玉泉区五塔寺小学。(这所学校后撤销。)]先后使用了韵语教材。我们经常开展校际间的教学交流活动,相互研讨教材、教法,相互听课、相互进行学生学习成果展示等等。这种交流与切磋也有效地促进了校间的资源共享,在合作与竞争中的共赢。

第三,除了以上优势外,我校的小学语文教师无论是教学能力、教学水平,还是教学理论方面都较强,而且对这一实验颇有探索兴趣。

至2006年7月,第一轮共进行了三个实验班的教改实验,共学生180名,全部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升入初中。

本课题研究,即以呼市四中(原内蒙古电力中学)小学部为基本实验和研究对象,同时适当吸纳了区内、国内同类院校的教学及实验数据、成果。

我校韵语教学的主要实践思路是:博采众家之长,吸纳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形成自己的特色;以科学、高效为宗旨,坚持用教学改革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探索小学语文教学规律;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由此形成有效的操作模式;以教学效果为目标,坚持实践第一,注重实践过程,不断改进和提高,形成科学的教学方法。

(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韵语教学于1986年在小范围进行实验,1994年获“汉字识字教育国际研讨会”特等奖;1995年一次性成功地通过了省级专家鉴定,并向全国进行大面积推广;1999年,“韵语”教材被辽宁省教育厅正式纳入义务教育教材目录向全省推广;2000年11月26日,国家教育部召开“全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交流研讨会”,韵语识字被认为是当前全国较突出的一种快速、高效识字法,并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策划,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光盘向全国推广;2001年6月20日,教育部国际交流协会在北京召开了“韵语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将韵语教学向国际推广。《人民日报》等百余家国内外报刊及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都相继报道了“韵语”教学的成果。《中国教育报》于1998年7月15日和1999年3月29日曾用整版的篇幅进行了专题报道,并于2000年7月4日和2001年7月3日各连续一个月

举办了推广“韵语”教学经验的专栏。“韵语”教学曾获辽宁省“八五”和“九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并被教育部立项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科研课题,有关部门正组织向国内外进行大面积推广。目前,全国除台湾省外的各省、市、自治区都有“韵语”教学实验班,并都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效果。辽宁省思维科学学会及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组织有关专家对韵语教学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进行大力推广,认为它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大突破,对素质教育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小学语文韵语教材的内容和形式特点

长期以来,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不高。1978年3月16日,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上批评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指出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严重问题”。他说:“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这个问题是不是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是不是应该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①这个中肯而尖锐的批评震动了整个语文学界,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据调查,小学三四年级是学习分化最严重的时期,原因之一是看不懂数学应用题——究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得晚,阅读能力偏低造成的。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他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积三十年的教学经验,要想减轻学生的负担,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②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呢?其中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汉字的表意特点及其客观上为小学生阅读所带来的实际困难。要达到独立阅读,必须要先会认2500个常用汉字。而这2500个常用汉字,若按常规教学得用5~6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这样就严重扼制了儿童语言思维和整体素质的有序发展。回顾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多年来的经验,可以说,都是在殊途同归地倾向于尽早地进入阅读和大量阅读。为此,就必须首先解决快速识字问题。多年来,我国在小学识字教学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异常活跃,已形成40多种识字方法。

①吕叔湘.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N].人民日报,1978,3.

②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尽管方法各异,但都在追求一个目标——即快速识字、尽早读写。

为实现这一目标,呼市四中(原内蒙古电力中学)小学部从2000年8月起,在新生一年级选择使用了被国家教委和中央教科所认可的七种识字教学方法之一的“韵语教材和韵语教学法”。所用教材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成果《韵语教学研究与实验》(丛书)。就呼市地区的小学所使用的教材而言,大多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韵语教材与人教版教材具有不同的特点,笔者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从编写体系及结构框架来讲,人教版作为阅读、作文学习的主要教材,以读写训练重点为核心,以基础训练中的听说读写作为能力训练内容和字词句段拼音标点作为知识学习内容为辅的结构框架;韵语版另辟蹊径地发展语言教学,以注音识字、提前读写、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为特色,打破了“先识字,后读书”的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体系。第二,从教材的容量、难度上以及选文的内容上讲,人教版难度、容量适中;韵语版的内容高于大纲要求。第三,从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上讲,人教版是从发展语言入手,建立听说读写的系统,把教材分成低中高三个阶段,分别进行以句、段、篇为重点的训练;韵语版以“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读写”作为分阶段的教学内容。

我校实验小组的教师们通过学习、研究,初步了解了“韵语”教材的体系及其特点,现大致划分为两部分:从一至二年级所使用的主要针对“识字教学”的教材和从三至六年级所使用的主要针对“阅读习作教学”的教材进行说明。

(一)识字

“韵语”教学遵循了识字教学的规律以及儿童学习的规律。所谓“韵语识字”的载体,我们称之为“韵文”,它是根据儿童喜欢表现,喜欢鼓励等心理特点和“先记忆、后理解,先整体、后部分”的认知规律编写而成;根据快速记忆的原理和汉字的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定位联想和奇特联想的方法,进行快速识字。它把《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小学阶段认识的2500多个常用汉字,先组成最常用的词,再用这些最常用的词围绕一定的中心意思和故事情节,编成句式整齐、合辙押韵、通俗有趣、易于理解、短小精练、生字密度大,并具有儿童阅读特点的小韵文。特点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生活实际去认读。它把庞杂繁多的汉字变成精练集中、情趣盎然、朗朗上口的韵文,字不再是独立、枯燥的存在,易于背诵记忆,在古代蒙学读本中也曾经延续数千年。

“韵语”教材中的识字韵文从形式上可分为四类:

1.由独体字组合成复合字的韵文。如:

一人大,二人天,日月明,小尖大。(《一人大》)

2.由数个反义词组成的韵文。如:

新对旧,始对终,加重对减轻,困难对容易,表扬对批评。(《对一对》)

3. 符合幼儿的兴趣特点、易于理解记忆、有一定故事情节的韵文。如:

方元喜欢画图画,可惜粗心总出差。并爱当众夸自己,不管什么都会画。(《方元画画(一)》)

4.古诗词。如: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样就使儿童能尽早地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开始较顺利地进行初级阅读。

(二)阅读和习作

从三年级第五册教材开始,每册教材三个单元都分别安排有三个阅读训练重点(除六年级第十二册仅安排有两个阅读训练重点)以及三个作文训练重点(除六年级第十二册仅安排有两个作文训练重点)。在训练的项目上,既注意围绕重点设计了整体的序列,又注意训练的整合以及训练重点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每册设8篇精读课文,16篇略读课文,8次口语交际练习,8次作文练习,8个单元练习。以上内容分为8组(仅六年级十二册有6组),每组包括以下5项内容:

1.单元阅读知识短文。设在每个单元首篇课文之前,这部分内容指明了单元阅读训练重点及阅读方法的介绍。如第七册第二单元“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阅读知识短文中,首先讲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的必要性;然后结合课文具体介绍了如何提高阅读速度;最后强调了要不断练习以提高阅读的速度。这样,就提示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了解阅读知识和方法,抓住学习重点,搞好自学。在教学中要结合本单元的首篇精读课文的教学,使学生理解阅读知识学会阅读方法;再通过后两篇略读课文让学

生运用从精读课文中所学到的方法进行独立自学,并在本单元后几篇略读课文的阅读中逐步巩固。

2.课例。包括阅读提示、课文、读读写写、讨论题和练习。

阅读提示。如第八册第一课《争吵》这样提示:同学之间朝夕相处,难免产生一点误会,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呢?读读课文,看看“我”和克莱谛是因为什么事争吵的,经过和结果怎样;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画出描写“我”感到后悔的句子,并反复读一读,体会一下“我”当时的心情。不难看出,课前的阅读提示是从激发阅读兴趣人手,围绕读写训练重点和课文难点提示阅读中要注意的问题,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文。所选课文注意了语言的典范性、思想性和人文性,适于教与学。每组教材一般有3篇课文,首篇为精读课文,后两篇为略读课文,同组课文在内容或形式上互有联系,并且与本组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紧密结合。精读课文在阅读教学中起“导”的作用,特别是每单元的首组首篇精读课文,要通过本篇课文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并运用阅读知识和方法自学课文。次篇略读课文的教学,要起到“扶”的作用,就是在教师的“扶持”下,让学生运用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自己进行独立自学。末篇略读课文的教学,要体现教师的“放”,就是放手让学生运用从上两篇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独立阅读,淡化教师的阅读指导,突出对文章写法方面的点拨引导,以便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文的写法,结合文后的“习作指导”进行独立习作实践。此外,精读课文内容同时还体现作文训练重点,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兼顾“写法”的领会,做到读写结合。如第十二册第一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是“分清事情的因果”。教学第二组课文时,教师要借助《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精读课文的讲析,从李大钊被捕前后几件惊心动魄的事例的因果联系中,指导学生基本了解如何分清事件之间的前后因果联系。再结合讨论题,总结出这一阅读方法和规律,并适当渗透“倒叙”的写作知识,然后通过《詹天佑》《我的老师伊凡先生》两篇略读课文来强化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巩固“分清事情的因果”阅读方法。

读读写写。这是课文出现的必须掌握的常见词语,要求学生记住、解义、会写。形式为文中的重点字、词(两字词、三字词、四字词)等。

讨论题。如上面提到,《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精读课文后,教材中设计了这样一道讨论题: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你从开头和结尾中体会到了什么?安排在精读课文后的围绕读写训练重点并结合课文内容而设的议论交流题目,目

的是通过讨论加深理解课文内容并总结出阅读方法。

练习。一般设置理解课文内容、落实读写训练重点和片段练习的题目,提出了读、背、默或复述的要求,指出内容理解的重点和片段练习要求,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完成读写练习。如第八册《父亲》课后,教材在练习中结合课文训练点设计了这样一个仿写片段练习:你的爸爸或妈妈是怎样关爱你的?请选一件印象最深的小事,仿本文倒数第2自然段的写法写下来。要求:写清事情的经过。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描写来表现人物。

3.口语交际。设在每组阅读课文与作文训练之间的口语交际话题,目的是紧密配合读写训练重点,把阅读和习作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口语交际是前面阅读的继续,是后面习作的铺垫,同时让学生在交流的双向互动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如第八册第一单元的训练重点是“记叙的顺序”,在第一组课文后的口语交际以“让我告诉你”为题,让学生把假期中的所见、所闻或所做、所感说给同学、老师听。要把那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起因说清楚,把事情经过说具体,还要讲出从中得到的收获或感受。接下来,在习作中写一件事,要求是要按一定的顺序写。

4.作文。这部分内容是通过末篇略读课文或小范文向学生介绍写作知识并指导学生习作。还以第八册第一组的习作为例,在习作指导中,就以本组最后一课《伞》,让学生首先分析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记叙的,由此得出结论,按一定顺序记叙一件事,通常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先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起因;再抓住重点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最后要写清事情的结果。在记事过程中,还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反映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提示本次习作的范围和要求。

5.单元练习。8组单元练习安排了拼音、字、词、句等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训练题型。各练习还分别设有“语言积累”、“阅读练习”、“知识窗”和“实践活动”等训练形式,以扩展语文学习天地,更好地配合读、写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从以上不难看出,“韵语”教材的突出特点是:各年级的训练目标明确集中、重点突出、层次清楚。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核心,将基础知识寓于能力训练的过程之中。该教材从读写例文的选编、习题形式的设计到训练要求的确定,都是把让学生快速形成汉语言能力作为主攻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作为训练主线,使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方法具体。具体地说,这套教材,每个单元都设有阅读和作文指导。这样不但明确地提出了各单元的训练重点和训练目标,而且还提出

了具体的训练方法,十分便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特别是作文指导,都是按课堂教学的程序设计的(训练重点、例文、写作目的、提纲、重点点拨、本次习作要求)极易操作。这套教材各单元的教学重点非常明确,训练内容集中,训练强度大。每个单元阅读和作文教学重点相互对应,密切结合,相互促进,并且都是通过“引——扶——放”这一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综上所述,“韵语”教学实验教材是根据国家新《语文课程标准》的思想、要求、学习语文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设计、编排的,体现了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为目标,加强综合训练,突出重点。教材把听、说、读、写紧密地结合起来,并落实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之中,切实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开展小学语文韵语教学的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韵语”教材的设计编排遵循了“整体——部分——整体”这一原则,这样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语文知识的内在联系,充分体现了“科学、高效、简易、实用”这一教育宗旨。

与此相适应,韵语教学也应遵循整体性的原则。一方面,“韵语识字”的课堂教学遵循了“韵语”教学的整体性原则。如教学《课间》一课,“课间操场真热闹,拔河拍球投沙包。跳绳踢毽丢手绢,校园处处有欢笑。”一共有28个字,其中就含有26个生字。虽然生字密度大,但由于课文短,通俗有趣,又朗朗上口,学生能用较短的时间即可背诵;又因为课文有一定的故事情节,且与学生校园生活联系紧密,而不是无规律地罗列生字,所以学生很容易地就掌握了这些生字。所以说,“韵语识字”教学是要求“边读书,边识字”,寓识字于具体语言环境之中,从而突破记忆的难关。另一方面,在“韵语”阅读与习作教学中,读与写的有效结合,也更加体现出韵语教学整体性的特点:先通过“读”获得写作方法——再通过“写”加以运用巩固——最后通过对比达到对所“读”内容的进一步理解与升华。小学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韵语”教学实践必须坚持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原则,即从整体(韵文)→部分(词句)→整体的教学思路,使阅读教学改革实践得以推进和发展。

(二)层次性原则

“韵语”教学是以三个层次的训练为主线:在低年级

...是以识字训练为主,在正确

流利朗读的基础上,加强语感训练;中年级

...则

...是以独立理解能力的训练为主;高年级

是以鉴赏与运用能力的训练为主。这样,就把以往杂乱的阅读教学变为一条清晰的主线,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进行循序渐进的能力训练,使学生得到充分发展。但由于实验班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加之“韵语”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及学习兴趣、习惯为目的,学习内容难度较大,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如不注意,容易形成学习能力的分化现象。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尤其在高年级段,要实行“分层教学”,通过“因人设层,因材施教”,从而实现全体学生都得到主动发展的教学目的。

(三)情境性原则

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际活动,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于情。”(白居易《与元九书》,《白氏长庆集》卷二十八,《四部丛刊》本)。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曾经说过:“要尽量使儿童在快乐中掌握知识,使求知成为愉快的而非苦恼的事。”

①“韵语”教学也是如此。对于正处在低年级识字阶段的学生来讲,更是如此。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到紧张、枯燥、乏味、疲惫,就会抑制其思维活动,从而降低了学习的效果。因此,要充分利用韵语教材的特点,在“识字教学”的课堂中营造一种快乐、和谐的情境氛围,使学生学得十分快活,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就认识、学会了生字,并且使学生的学习也变得兴趣盎然。

例如,《猴子捡豆》(一)一文,面对这样一篇富有趣味性和教育性的小韵文:猴子骑象提网兜,找块农田捡豆豆。它想尽量快装满,赶紧回去踢足球。

教学时,教师让一个学生戴上猴子的头饰,表演课文内容,学生们积极举手上台表演,其他学生背诵,学生们的兴致立刻就来了。这样,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整个背诵的过程中,学生都是在创设的快乐的情境中,从而能够较快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韵文。最后再让学生说说对小猴的想法,学生各抒己见,对韵文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明白了做事的道理。

①斯宾塞.斯宾塞的快乐教育[M] .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5.

(四)趣味性原则

“韵语”教材以韵语形式出现,形象有趣,押韵上口,它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供了有利条件。“韵语”识字教学即以趣味性为主线,先认读后掌握,使学生爱学。每学一篇韵文,不是先学生字,而是先认读韵文,熟读会背后再学习生字。这样使学生先产生兴趣,识字速度快,效果也比较好。在读(背)诵韵文时,教师的方法很多,如:单人读(背)、双人读(背)、接龙读(背)、唱读(背)等。在趣味读期间,老师不断使用鼓励性语言,学生们十分活跃、积极举手表演,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寓教娱乐,激发读书兴趣,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如在教学《长颈鹿》一课:

长颈鹿,真有趣,跪倒侧卧枕屋脊。稍微仰脖嚼树梢,幼狮攀高颈搭梯。

教师采用了“小白兔采蘑菇”的游戏,黑板上出现了-幅美丽的图画:在树林里的绿草地上,住着小白兔一家。一天,可爱的小白兔要外出采蘑菇,那些鲜嫩的蘑菇真是惹人喜爱。小白兔要把蘑菇送给谁呢?教师用各种颜色的手工纸做成的蘑菇背面便是课本生字。当同学们采到蘑菇后要求用这个字组成词,再说出课文的原句,答对了才能得到蘑菇。同学们顿时活跃起来,争先恐后地去采蘑菇。就这样,同学们在游戏中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语言必须清晰,富有童趣;教学方法力求新颖,充满乐趣;学法指导务必实在,重在引趣;练习活动重在拓宽,呼唤情趣。让儿童以愉悦的心情在玩乐中学习,增长语文知识,提高听、说、读、写多种能力,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五)尝试性原则

“韵语”阅读教学要求“尽早阅读”,大量阅读。一个学期光靠一本教材的学习,难以实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大胆尝试阅读韵语,通过形式多样的反复实践,养成基本的识字能力;同时,注重鼓励学生跳出课堂,将课内教学的有师指导延伸到课外的无师自读,放手让学生尝试性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在阅读中巩固识字,开拓视野,陶冶情操,享受徜徉书海的乐趣。具体方法将在下面“韵语教学的方法与策略”中谈到,此处将不再赘述。

三、开展小学语文韵语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韵语”教学实验之始,我校就成立了“韵语”教学实验领导小组。实验领导小组负责实验的组织、指导、考核、总结等工作,实验小组的教师负责实验计划的具体实施。以下,以我校的相关教学实践为主要依据,并适当结合其他兄弟院校的成果经验,就开展小学语文韵语教学的方法与策略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一)整体设计与安排

1.教学目标与任务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行为动力的源泉是需要”,“而人的需要总是指向某种目标”。①姜兆臣提出了小学阶段应具备的8项基本技能目标,②即:第一,朗读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有理解地读书读报,每分钟200字左右。第二,默读理解能力。会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不出声、不指读,每分钟400字左右。读后能简要复述、概括中心,能正确回答有关问题。第三,阅读量。小学六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300万字,通过写读书笔记和日记,培养自我教育能力。第四,书写能力。正确、工整抄写,每分钟22字。能写毛笔字。第五,观察能力。有观察习惯,掌握常用的四种观察方法。第六,写作能力。一小时内能写出500字以上的思想健康、文通句顺、中心突出、层次清楚、结构合理的记叙文,并能正确使用10种常用标点,错字率不超过5%。第七,使用工具书的能力。能用音序、部首、笔画三种查字法查字典,会正确解释词素、词义,并能联系上下文,综合字词的意义。第八,口语交际能力。能正确运用普通话口述一件事和回答问题,做到口齿清楚,声音适量,态度自然大方,会听别人说话,能围绕话题中心进行交流。这些总目标又分层次地落实到各年级的具体阶段目标中去。

我校“韵语”教学实践之初,共两个班(一年级新生),升入四年级时又分为三个班。根据小学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明确制定了各年级的能力训练目标及主要任务:

①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②姜兆臣.小学语文高效率教学探索[EB/OL].:韵语网,2009-10-12:

(1)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学期,以快速识字为主,主要任务是认读2000多个常用汉字;

(2)二年级下学期以训练正确、流利的朗读能力为主,主要任务是通过一定量阅读训练,达到能流利地朗读;

(3)三年级是以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为主,主要任务是通过学法的指导,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通过一定量的默读训练,达到能独立阅读一般报刊;

(4)四年级以上则是在逐步提高自学能力的同时,加强写作训练,使学生最终达到即兴作文,通过读写结合,迅速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能力的综合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年段都有明确的训练目标,其中既有远目标,即姜兆臣提出了小学阶段应具备的8项基本技能目标,也是整个六年的训练目标;又有近目标,即以上我们所制定的各年级的能力训练目标及主要任务。在教学方法上实行“目标诱导法”,有效地激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积极性。同时采取“重点突破”的方法,使教学一步一个脚印,将所学内容一项一项逐步得到突破与落实。

2.课堂教学

姜兆臣认为:“提高教学效率,减轻课业负担,关键是课堂教学。”①他提出了课堂教学最简练最实用最基本的模式是:“明确目标—强调方法—有效训练—达标测评”。在此基础上,还设计出了语文的课堂教学模式:“熟读,概括,复述,仿写。(读—说—写)”“韵语”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线,采取重点突破的方式进行强化式训练。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习惯。阅读的核心是理解。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紧跟上作者的写作思路,围绕课文的主线理解字、词、句、段、篇。倘若学生跟不上作者的思路,只学一些杂乱无章的知识,读写能力就难以提高,因此,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以读为主,同时加强概括和复述,并自始至终围绕课文的主线,按“整体——部分——整体”的基本模式进行训练,核心是交给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找课文主线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分析文题;二是研究始末段;三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阅读教学就是要围绕课文的主线,探索作者的写作思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认识文章的结构特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在整篇中学习遣词造句。

“韵语”作文教材的单元结构都是按课堂教学的程序来编排的。首先明确地提①姜兆臣.阅读教育研究与实验 [EB/OL].:韵语网,2009-11-14:

出了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和具体的训练要求,使学生一开始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诱导。然后围绕训练重点,系统地介绍了有关的写作知识,并通过典型例文的分析,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在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写作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循序渐进的“引——扶——放”的系统指导,使学生通过模仿,运用写作知识,掌握最基本的常规写作模式,并形成一定的写作技能;再通过“简要提示”等,扶持学生由仿作练习到独立写作;最后通过“选做题”让学生放手创作。因此,教师只要按教材编写的程序进行作文教学,即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3.课堂练习

为了能更好地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加以消化巩固,在练习题的选择方面,由于市面上与“韵语”教材相配套的练习册几乎很难找到,因此,我校还使用了与“韵语”教材相配套的《课堂训练》练习册,既有与课文相对应的练习题,还有每个单元的检测性试题,题量不大,我们不断摸索,研究“韵语”教学考核的方向思路,从这本练习册的题型出发,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把与之相关的课外知识(包括基础、阅读、习作、文学常识等方面)进行必要地补充与扩展,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准确、全面,有利于因材施教。

4.课外延伸

(1)把早读、午读固定为读书时间。早读时,学生多是对课文进行熟练朗读。午读时,学生是对配套(包括韵语、人教版)阅读书目的朗读,还可自由阅读老师推荐的所在年级段的必读书目,等等。

(2)组织集体借阅图书。学校的图书室以前一般是由学生自由借阅图书,从教学实验后,为了更好地配合教学,学校规定了除了可以个人借阅外,各班都有一天集体借阅的时间,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安排布置学生去阅读相关的图书,布置阅读任务,提出要求,使学生的阅读更具有目的性。之后,学校又增设了一门阅读课,每周两节,由专门的教师进行阅读方法的辅导,使学生的阅读更具有实效性。

(3)引导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和积累,坚持每周阅读,坚持每周做摘抄,坚持每周记日记。同时,每天每节语文课前,设计符合根据年级段的特点的三分钟课前演讲,内容涉及背成语、背古诗、新闻播报、好书推荐、才艺展示、作文评价等方方面面。

(4)每学期开展一次学科竞赛。在语文竞赛中,我们开展了各种活动,如“演讲大赛”、“限时作文大赛”、“争做主持人”(主要是针对每年的六?一全校“艺术节”

开展的)“手抄报展示”等。这样,学生参与的活动多,获得成功的机会多,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5.考试考评

改革考核方法,激励学生学习兴趣。自从采用“韵语”教材以来,根据教材的特点,我们改进了考核办法,由我校聘请的专家来进行试卷命题,采取的是“分项考核、多次测试、平时记录、期末综合、定性定量、突出重点、等级评定、鼓励评语”的方式——即将教学内容分门别类一项一项地进行考核,若学生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允许再复习再测试,取最后的成绩。按“优秀、良好、合格、尚需努力”四个等级进行评定,这样更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一年级和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届),我们对两个实验班的每一名学生的生字学习都进行认读和默写的跟踪测试,以单元为单位,每学期进行8次,每次要认读生字约120个左右。默写则以班为单位进行,由语文教师进行听写,每次听写的生字约55—60个左右。每次测试都要进行详细地分类记载和统计。对第一次认读、默写不理想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时间,再进行第二次认读、默写,并以第二次成绩为记录成绩。由于这种严格、细致的人性的考核办法,得以使我们的识字教学无论是认读,还是默写均达到100%的满意度。(韵语识字教学原则,写字要求分别达到85%和90%即可。允许学生在反复认读中巩固识字和写字率。)

2000年,《新课程标准》颁布以后,我们就“如何使韵语教学”尽快并入“新课标”的轨道,又做了一系列的教学研究工作。使“韵语教学”既保持原有的特点与风格,又上“新课标”这趟快车,使教学讲出新意、创出新水平。

(二)识字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在小学阶段,要使学生学会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要能认准读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正确地书写运用。识字教学要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对识字教学的目标要求是:“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总目标要求中还有以下几点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等等。由此可

见,这都需要以识字为基础。因此,快速且大量地识字是关键。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表明,写字没有最佳期。而人类识字有最佳期。石井勋博士14年研究的结论是:“默记汉字的能力,小学一年级学生最强,随年级越高,默记能力逐渐降低。”

三岁左右儿童的大脑重达900-1000克,是成人的2/3,七岁儿童的大脑重达1280克,是成人的9/10,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记忆力特别强的时期。如果在这段时期之后才开始学习,脑的资质已经大致固定了,想重新组织头脑的回路或提高其资质,已经不可能了。常规识字教学:小学一年级,人教版第一册安排的识字量是280个,入学后开始学习拼音,一节课的就学习几个字母。拼音教学就占去了大半个学期,识字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讲尤为重要,因为它是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基础。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大都采取让学生读一遍课文,然后拿出生字来,用什么方法记?也就是给熟字加偏旁等老套路来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而“韵语”识字教材第一册安排的识字量则是802个,因为,这段时期充分发挥幼儿的记忆优势,采取恰当灵活的方法,引导幼儿多认一些汉字,多记一些韵文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韵语”识字继承了我国古代识字教学的优良传统,利用合辙押韵的韵文形式,将常用汉字按音韵和部首结构编成韵语课文,使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例如“金失铁,水先洗;言果课,手是提。”既押韵好读,又揭示了字的构成。“韵语识字”教学,即运用韵语的形式进行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种快速、高效的识字法,是该项实验中的前提。它是从研究快速记忆着手,把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同汉字构成的内在规律结合起来,使刚入学的孩子在一年内能轻松、愉快地认识2500个常用汉字。为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整体输入,定位联想

日本汉字教育专家石井勋博士经过三十年的研究发现:“儿童的思考过程与成人相反,是先记忆,后理解;先整体,后部分。”理论研究认为:成人的分析认知犹如画像,儿童的整体性模式认知如同照相。识字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所谓识字,就意味着汉字的音、形、义三个基本因素之间统一联系的形成。只有把音、形、义三个方面统一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儿童在建立音、形、义联系的过程中往往依靠简单的直接联想和具有智慧性的间接联想。”在“韵语”识字教学中,我们坚持先整体(整首韵语儿歌),后部分(分句教学);先记诵(整首儿歌),后理解(儿歌所表述故事的意思)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我们强调老师要模式与创新相结合;学生要

记诵与理解相结合,形成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课堂教学态势。在识字教学中,强调“整体输入,定位联想”——即先把整首儿歌背会,认熟;再认读个体的每个字,若忘记哪个字的音、形,可根据联想回忆这个字的音义形。如:

扛锹挑桶上山来,挽袖挖坑把树栽。扶苗培土踩结实,担水浇透心愉快。(《大家来植树》)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范读、自由读、集体读、分组读、比赛读等),直到背会,这叫“整体输入”。那么,当认读个体“踩”字时,若忘记读音,学生可以回忆、联想这个字是这首儿歌第三行,第五个字,默诵后,立刻能回忆起这个字的读音是“cǎi”。这叫“定位联想”。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一篇关于量词的小文章:“一堆沙子两束花,三颗黄豆灯两盏,四本字典五包果......”,这样的小韵文让学生通过不同方式大量地读,学生读了十几遍后,老师把每一行的熟字去掉,剩下在原来的位置上的生字,让学生来读,十九个生字学生竟然很少出错,然后老师把生字排列,学生按照老师的顺序排列生字,学生积极性特别高。整堂课老师完全退到幕后了,只是让学生对着一篇小韵文变着方式的读,然后用“定位联想”法就让学生记住了十九个生字。这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还有助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2.多种记忆,趣味识字

有人说过:“兴趣是创设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途径之一,只有让学生在这种科学的环境中去探索知识的奥秘,才能对学生的思维起到一个促进作用。”由于“韵语”教学中的识字量大,如果每节课的教学方式都比较单一,反复出现,学生也会感到枯燥无味,学习热情减退。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识字课应上得丰富多彩,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力求形式新颖。要让学生牢固地记住这些汉字,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还发明创造了多种生字记忆方法,如:

(1)加一加法:足+采=踩。

(2)减一减法:踩-足=采。

(3)换一换发:踩→彡=彩。

(4)扩词法:挽——(挽袖)(挽手)(挽联)(挽起)。

(5)近、反义词法:近义词:痛——疼;反义词:里——外。

(6)故事法:在老师带领下或同学自编故事识字。如《一人大》中的“大尖天明”编故事“吹牛”:

大:我数老大,你们三个全不在话下。

尖:大字别吹牛,我还在你头上呢,可尖了!一急能将天戳破。

天:尖字太能吹,我高高在上,连日月都在我手上。

明:喂!是你大还是我,离开我,你们什么也看不见。

通过编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异创新思维。

(7)形声法:由于汉字大部分是形声字,因而事先灌输形声字的概念,让其在文中找形声字,从而快速记忆。如《农民住楼房》共32个生字,其中8个均为形声字如:粮、故、住、楼、房、华、景、城可一次记完。鼓励学生认真找,消除畏惧心理,激发学习欲望。

此外,还有象形记忆法

.....(如山、日、月),使学生在绘画中感受汉字的趣味性;

猜(编)字法

......,例如,教学“高”字时,我出谜:“一点一横长,小口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里面藏”,使学生积极处于思维中,再由学生自己出谜,极大地调动了

他们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愿望;比较法

...,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班干部》一文的“旦—但—胆—担”时,让学生通过字形、读音、词意的比较,广泛地组词造句,使学生

很快能够正确运用,并且又进一步感受到了祖国汉字的无穷奥秘;归类法

...,当学到《虎狼开馆》中的“森”字时,让学生找出与之同样结构的字,学生就自行归纳出:“品、

晶、磊、淼”等字;游戏法

...等多种记忆生字音、形的方法。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又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也通过自己动脑、动手、动口,恰当运用这些方法来解决一些难字,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了在这块人生的小舞台上充当主角的成功喜悦,增强了自信心。

3.循环往复,以熟带生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对各种知识的领会不是靠一次性传授就能实现的,它需要经过一定的发展过程。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对一个陌生的字或词,往往要经过多次查阅字典或词典,才能对其音形义熟练掌握。陆定一同志曾指出:“孩子一识字就要求‘四会’(会读,会写,会默,会用),这样的教育学越发达,我们的孩子识的字就越少。”韵语识字在教学中不要求学生一次性达到“四会”到位,而是采取先以认读

为主,然后采用循环往复的方法在大量阅读中再逐步掌握字形字义等。

一是,通过同一韵文的反复出现进行识字教学。比如《五指歌》(“一二三四五,公园看老虎。老虎长得大,再看小松鼠。松鼠有几个,让我数一数。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五四三二一,一二三四五。”)第一次教时可以引导幼儿学习“一二三四五”,第二次教时可以引导幼儿学习“老虎”“松鼠”,第三次教时可以引导幼儿学习“数一数”“数来”“数去”等等。

二是,通过相同相近的字词反复出现进行识字教学。比如《五指歌》中出现了“一二三四五”,《数楼梯》中出现了“一二三四五六七”,“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中出现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样循环往复,以熟带生,这就分散了识字的难度,又能加深了记忆。从而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加快了识字速度,使学生能尽早进入大量阅读。

4.复习巩固,高效练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识字过程中,儿童发生新错误的百分比超过原错误的百分比。这就是说,纠正错别字后,有的错误会再度恢复,但更多的错误是以后新产生的。即使是反复练习若干次,部分生字以后仍会产生错误。”①防止遗忘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复习巩固。韵语实验强调识字以认读为主,书后田字格的字要求会写。一年级儿童手部肌肉群发育不成熟,控制力差,若长时间练习写字,会形成定势,难以矫正。因此,我们选取使用了与韵语教学相配套的《高效练字法》,采取逐渐加强写字练习的策略。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要求高频字都要练习、会写。力求书写工整,且有一定的速度。一个单元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对单元的识字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再进一步进行强化训练。这个要求略高于韵语实验关于低年级写字的要求,但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认为这个要求是可以达到的。

(三)阅读教学

阅读好处多多:阅读是儿童学习的基础;阅读能有效地识记和理解字词,促进写作;阅读能有效地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和习惯,促进其主动发展;尽早阅读能有效词发展儿童的智力;阅读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美国教育家德金认为:“儿童的智力越低,早期阅读的好处就越大。”②进入低年级阅读的

①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②叶澜.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方法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向我们提出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建议语文教学“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向我们提出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建议语文教学“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新课标的这一全新理念,告诉我们语文学习内容再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教材了,语文学习再也不能仅仅等同于语文学科学习了。 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阅读理解。其实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就是一个信息的收集、解释、整理、归类、运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分析能力,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基于以上的认识,在教学中尝试着围绕教材内容进行拓展训练,能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前搜集信息,了解感知课文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

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感知是认识的第一步,丰富的感性认识是深化我们对客观事物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一。对同一主题领域素材宽泛的阅读,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他们“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理解”。《一夜的工作》一文,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们对周总理的爱戴,更好地体会周总理生活俭朴、工作劳苦的伟大品格,就有必要让学生更贴近人物,对人物的生平有一定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这一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总理的资料(图片、故事、生平、名言等)。当这些资料汇集到一处时,这些多个角度的不同信息,让学生更完整地认识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伟大人物的形象。在这些丰富的感性认识之后,在学生心理留下的是对人物充满个性化的理解,留下的是更想走进人物的兴趣冲动。 二、课中整合信息,深入理解课文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

小学语文教学论作业

一、填空题 1.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主要包括观察、理解、思维和表达。2.说话能力的结构包括组织语言能力、表情达意能力和应变的能力三个方面。 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以选择教学策略。 4.蒙学读本的代表作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 5.对小学生语文集体学习质量定量分析的方法是平均数、标准差、分数段。 二、名词解释 1.文道统一: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偏重某一方面。人文教育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决定的,培养学生的人格是不能忽视的。但是语言的性质有语言形式和语言内涵,语言形式是文化、思想、情感内涵的统一体,所以语文历来讲求文道统一。 2.讲授法:指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3.小学语文教学评估:是对语文教师教学工作和学生语文学习质量作出客观的衡量和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估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可以保证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实际,激励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供教学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 三、选择题 1.命题作文的优点是(ABC )A.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作文 B.便于统一指导C.便于统一讲评 D.有利于学生真情实感的表达 2.以集中识字为主的教材,多采用(ABCD )的形式A.看图归类识字 B.基本字带字C.以词句带字 D.反义词归类

3.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关系是(ABC )A.听是说的基础 B.读是写的基础C.听说在前读写在后 D.四种能力相互独立 4.将“国文”改为“国语”的划时代变化在于实现了(A ) A.白话文 B.言文一致 C.言行一致 D.实施了文言文 5.看图说话这种听说训练方式主要用于小学(A )A.低年级 B.高年级C.中年级 D.中高年级四 四、简答题 1、简述课堂提问的技巧。 答:①提的问题要有启发性、难易适度、紧扣目的和重点,力求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内容理解的统一。 ②问题的表述应清楚明了 ③提出问题后要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时间④指名要面向全体。 2.简述语文教育的特点。 答:(1)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特征是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 (2)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的综合性、阶段性、实践性 3、简述语文课外阅读的措施。 答:1 激发课外阅读兴趣,提出适合本班学生的课外读物篇目;2课外阅读方式多样化;3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4妥善安排课外阅读时间;5课后指导交流 4、简述阅读对作文的影响。 答:阅读需要先整体感知,作文先要总体构思。阅读和作文是紧密在一起的。会阅读的人能读出全文的谋篇布局,读出文章句子的内涵。比较讲究字眼的品位落实。阅读能力强的总能在短时间内构思作文,在确定具体文体的前提下搜寻相应的素材。阅读的文章多了,也能潜移默化地吸收优美词句加以运用。在逐步地模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一、针对案例《送别组诗教学实录》中教师运用教学策略的效果撰写600字评析文章。 1、多读 阅读教学中最大量的活动应是学生自己的阅读,因为阅读技能只有在阅读实践中才能形成,个性化的理解、体验、感悟也只有在读中才能实现。阅读教学要求真务实,必须坚持以读为本,课堂上不仅要保证学生读的时间,还要有一定的质量,注重读思结合。 为了保证有足够的读的时间,教师要少分析,少提问,包括关于“怎样读”的谈话也不宜多,而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那种过去在课堂上教师“一讲到底“、”一问到底“或”一议到底“的做法都是应该避免的。另一方面,实施新课程也应防止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过多,而与文本对话过少;非语文活动过多,语文本身的活动太少的倾向。 2、多悟 古诗教学要让小学生通过阅读作品,情有所感,理有所悟。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认知发展正处于感性阶段,大多是形象思维长于逻辑思维,情感体验胜于理性把握,直觉顿悟优于分析推理。小学阅读教学应当增强形象感受,减少理性分析,适当地创设情境,通过品读和想像、联想,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形象。 从某种意义上说,感悟是一种顿悟。学生在阅读中触类旁通,豁然开朗,突发奇想,幡然醒悟,是一种突变和升华,它不是借助反复训练可以实现的。但是,思想的交流碰撞有助于这种突变和升华。所以,在阅读过程中适时开展师生、生生对话,有助于学生的感悟。 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不是教师把统一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学生运用自己先前的知识去构建自己对新内容的理解。这就意味着不同的学生对同一内容的理解可以各不相同。所以,感悟必然是个性化的,要注重个体的独特感受。 3、积累 古诗从重理解到重积累,也是古诗阅读教学观念的一大转变。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很难立竿见影,一蹴而就。 重积累,就是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进而多读多背,而不需要“讲深讲透”和“问个不休”。有的句段和篇章学生一时一知半解也没有关系,应当允许他们随着阅历的增长去逐步加深感悟。 重积累,还要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在这个方面,语文课程标准有明确的要求:一是扩大阅读面,二是规定课外阅读量,1—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复述有助于把课文语言转化成个人语言,是积累语言的有效手段。复述有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创造性复述等种类,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有利于学生的语言积累。 组织形式多样而又贴近学生生活的练习,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词句。 二、当前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改革小学语文教学的评价? (一)评价过程不科学 一次规范的小学语文书面考试过程,应包括决定考试目的、制定考试大纲、编制双向细目表、编拟试题、组合成卷、试测、施行及评分、分析考试结果、解释分数等这些步骤。但是目前学校组织的单元考试、期终期末考试,或市区统一命题考试,有的由题库组合成卷,较多是临时组织教师或任课教师凭经验主观命题,无双向细目表,对题库中的题目也不经试测、校正就直接施用,对考试结果不作质量分析,一些基本问题如信度、效度等也无法作科学的回答。 (二)评价内容不全面 目前小学语文考试卷结构有二种。一是由三部分组成:基础知识、阅读分析、作文。二是由单项测试和综合测试两部分组成。这二种结构的试卷都无法反映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能体现现代社会对人际交往之高要求,再加上命题作文无法准确真实地反映学生写作能力,使语文评价的可靠性下降。此外,评价内容中有关学生语文学习态度和兴趣、习惯的缺失是一种普遍现象。 (三)试卷编制技术不规范 小学语文考试卷中常有干扰学生正确答题的技术性问题,包括语法性、知识性错误,导语不明确,各类题型的编制不符合题型要求。如判断题本身蕴含暗示性词语,选择题的选项形式不一致或少于三项,填充题的语境不完整等。 (四)评分和分数解释缺乏客观性 现行的小学语文评价中,尤其是一些学校自编考题中评分标准有误时有发生。同时,对评价结果即分数的意义的认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与资料(汇编)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与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决定课程地位的因素是(C ) A课程内容B课程结构C课程性质D课程管理 2.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约占总课时的(B ) A18%—20%B20%—22%C23%—25%D26% 3.课程目标根据三个维度来设计,这三个维度是(C ) A知识、能力、方法B知识、过程、价值观 C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D知识、能力、情感态度 4.《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目标体系由两个部分组成,这两个部分分别是阶段目标和(D )A年目标B月目标C周目标D总目标 5.小学一至二年级,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D ) A 2万字 B 3万字 C 4万字 D 5万字 6.小学三至四年级,要求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A ) A 2500个 B 2300个 C 2100个 D 2000个以下 7.小学三至四年级,在习作方面,要求课内习作每年(C ) A 5次左右B10次左右C 16次左右D 20次左右 8. 小学五至六年级,要求学生会写常用汉字(C ) A 1500个B2500个 C 3000个 D 3500个 9. 小学五至六年级,在习作方面,要求学生40分钟能完成(C ) A 不少于200字的习作 B 300字的习作 C 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D 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10.充分利用课本中那些精致而传神的插图教儿童学习发音、记忆每一个字母的形体方法,被称为(B ) A 实物演示法B情境图示法 C 情感激发法D媒体辅助法 11. 小学五至六年级,要求学生拓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D ) A 70万字B80万字 C 90万字 D 100万字 12.小学三至四年级的习作教学目标是(B) A 让学生对写话感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B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 C 让学生能写简单的纪实文和想象文 D 让学生能写常见的应用文 13.在写作教学中,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创设写作情境,一是参与活动,二是(D) A 重视交流B再现生活 C 奇思妙想 D 角色体验 14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D) A 模式化的学习B标准化的学习 C 结论式的知识掌握 D 学生全员参与与全程体验 15.“观察—表达”的学习方式主要安排在(A) A 低年级B高年级 C 二年级和五年级 D 四年级和六年级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每个阶段目标都是从几个方面提出要求,这几个方面是(BCDE)A教学手段B识字与写字C阅读D写作E口语交际 17.辩论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在组织学生辩论时,教师应该(BCDE)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叙事6篇(完整版)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叙事6篇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叙事6篇 说实在的,孩子的哭喊声打动了我,作为班主任,我也不愿我班的孩子以这种状态开启这段全新的学习旅程。所以,我打断了他奶奶安慰孩子的话,说: 大妈,要不这样吧,您先把孩子领回家,和他好好说一说,然后看看哪位同学离你近,我再让那孩子去家里找他玩,让他紧张的心放松下来,让他知道这是一个愉快、温暖的班集体。不要着急,度与陌生的环境,孩子需要接受的时间,您也别责怪他,行不行? 他奶奶一听我这么说,就冲我点点头,说: 雷老师,这孩子啊,以前挺好的,他爸妈非要接他去北京上什么幼儿园,去了北京孩子父母没时间照看他,把他送去全托幼儿园待了两年,然后这孩子就特别害怕老师,害怕学校,也不愿意和别人说话,唉,我这老太太也不懂怎么教育孩子,您多费点心吧! 我点点头,然后笑了笑,大妈像是受到鼓励一样,用她的手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然后连声说麻烦你了。看着老人和孩子离去的背影,我的内心怎么也平静不下来,我暗自保证,我一定要把这孩子留在班里,让他消除对老师的恐惧,让他开心的上学。 又过了一天,也就是开学的第四天,他奶奶又送他来上学了,看着孩子不安的表情,我就知道了接下来的情况不会乐观。果然,这次他奶奶和他的反应都更加强烈。他奶奶劝说不成,打算把书包硬放在了班里的空座位上,然后离去,而他好像知道奶奶的做法一样,在我们不注意时就哭着跑出了教室,然后在操场上一直绕着跑道边哭边

跑。记得那天特别热,我和他奶奶站在跑道上怎么呼喊也没用,越是追他,他越是跑得紧,就这样,我们看着他一圈一圈的跑,只当这是他自己的一种内心的发泄。过了一会,孙宇豪可能是哭累了,也跑累了,渐渐地平静了下来,但是还是不说话,用一种无辜的眼神望着他奶奶,有用一直难过复杂的眼神打量着我,这眼神里有恐惧,有怀疑,有相信,有恳求。 总之,这眼神一瞬间感染了我。我顺势蹲在孩子的面前,不说话,只是看着孩子微笑,就这样,慢慢的过了几分钟后,我看孩子的表情平缓了些许,就关切地说: 刚才跑的累不累啊,以后跑步可别跑这么久啦,要是累坏了,奶奶和老师都会心疼的。孩子一听我这么说,原本迷茫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他盯着我,还是不说话。我慢慢地牵起孩子的手,邀请他一起去班里休息一下,他没有反抗,也没有不情愿,反而像是对我多了一些期待。到班里,我安排他坐在他认识的那个小女孩旁边,那个小女孩叫任俸慧,很懂事,帮他整理好书包坐下,又牵着孙宇豪的手,告诉他不要害怕。孙宇豪这时已经体会到了这个班集体并不是让他恐惧的地方,面前的老师也不是让他害怕的人,所以露出了对新班级、新同学、新老师、新学期的期待。 每天回来都进错教室,带回来的饭盒、书包也全不见了,都要去找他回教室,他的东西也是别人发现了再交回来。这孩子上课不停地动,还不时地自言自语,下课尖叫大哭,说要找妈妈、找奶奶!午饭要帮他拿饭盒,吃早餐、午饭时都倒洒或掉得满地都是。餐后要手把手教他收拾饭盒,午休前后要教他拿、收被子,放学要教他收拾文具和书包,还要教会他认准教室的大花标志,早上回校不要走错教室,这是我从教这么多年没见过做过的。针对这种情况,我赶紧打电话与家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探索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探索 一、引言 从古至今,人类文明的进步有赖于社会文明的发展,书籍是传播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汇集着人类文化的精华。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语文素养的理解,为小学生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仅仅阅读教材中的文章是远远不够的。阅读量少的学生,思维能力以及阅读水平远远不及阅读广泛的学生,大大限制了学生思考、语言表达和写作等能力的发展,更加阻碍了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阅读教学拓展的意义 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很重要的,它能够促进学生的智力、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发展。所以,通常小学语文教师会提倡学生积极阅读课外书籍,充实学生的知识面,丰富阅读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牢固的文化基础。小学生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喜爱读书,快乐读书,能够多读书、读懂书的含义,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活跃上进,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结合实际情况推荐与学生学习生活相符的课外书籍,让学生在阅读中延伸补充知识面,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爱好。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有利于小学生语言知识的丰富与积累,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以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为中心延伸到课外阅读中来引导学生积极阅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的同时陶冶了情操,塑造更加积极向上的人格,促进全面发展。 三、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概况 通过对几所小学的抽查,发现目前实际教学中情况不容乐观,小学生的阅读量远远不够,大多存在以下问题:1.小学生课外阅读内容不够精辟。一般小学生选择课外读物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书籍,内容与品味都不够精辟,不能达到很好的阅读效果。一本好的读物,对学生的性情培养有很大的作用,它能够督促孩子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2.缺乏浓厚的阅读兴趣,有些学生的惰性很强,把阅读当成一种负担或者就是为了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没有真正认识到阅读的

东师《小学语文教学法》18秋在线作业2(满分)

(单选题) 1: “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意见。”以上表述的是小学第()学段的口语交际目标。 A: 二 B: 一 C: 三 D: 初中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就是研究者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就各个历史时期的语文教学情况作分析比较的一种研究方法。 A: 实地观察法 B: 现状调查法 C: 历史比较法 D: 访谈法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有讲有读,讲读结合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 A: 谈话 B: 讲读 C: 文献 D: 练习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语”改成(),从命名上克服了重文轻语的片面性,使课程名称更加科学、规范。它体现的听说读写并重的思想引导小学语文教学走上综合训练的道路。 A: 国文 B: 语言 C: 语文 D: 中文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引导启发型语文教学方法是源于()的“愤启—悱发”思想。 A: 荀子 B: 孔子 C: 孟子 D: 老子 正确答案: (单选题) 6: 口语交际课必须在一定的活动情境中进行,它具有()。 A: 实践性 B: 规范性 C: 互动性 D: 情境性 正确答案: (单选题) 7: ()年试用(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将先前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 A: 1999 B: 2001 C: 2000 D: 1985 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班级授课制最早由17世纪捷克卓越教育家()(1592-1670)提出。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卢梭 D: 福禄贝尔 正确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作文教学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3人。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绝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大有进步。不少学生基本上能按习作要求去做,但也不容乐观,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内容不够具体,语言和标点不够规范,词不达意等。这主要是训练不够扎实形成的。在这一学期的作文教学中要扎扎实实加强各方面的训练。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次习作教材共安排了8次习作,以“乐生、实际”为宗旨,内容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采用多种呈现形式,可以进行多元选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习作,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作欲。 三、教学基本要求: 1.能留心周围的事物,继续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交流。 2.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和做过的表述清楚。 3.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使用冒号、引号。 4.要重视“读”与“写”的结合,例文不只是帮助学生理解思想内容,照搬照抄,还应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的方法。 5.以例文为样式,主要是片断练习,根据每次习作的要求,例文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角度,让学生从句式、段式、立意和写法等方面进行模仿。 四、教学采取措施: 1.重视对课文范文、写作方法及要点的领会,学习。

2.利用好看图写话,上好看图写话课十分必要,它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养成认真观察和思维的好习惯。 3.教育学生要多看,多思,多想,坚持写日记。 4.通过剪贴小报、图画,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5.认真上好阅读课,在阅读教学中,重在教给学生学习写作的方法,把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去。 6.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 7.多读、多练、多思。提高写作水平。 8、关心差生,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及时指导,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 五、习作训练安排: 习作1、看图写一篇习作。 要求: 1.看图,读例文,学习例文的写作方法。 2.阅读例文后的习作要点指导,初步懂得观察多幅图习作的方法。 3.根据练习要求,采用学的方法,学习写多幅图习作。 4.乐于把自己的习作与他人交流。学习修改习作中明显错误的标点和词句。重点:怎样把事例写具体、写清楚。 难点:抓住细节把事情写具体。 习作2 、为别人画一张像,然后写一篇习作。 要求:

最新电大本科小学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试题及答案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 2010年7月 一、简答题(简要答出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每小题10分,共40 分) 1.语文课程有哪些功能?其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2.为什么小学语文课程应该重视写字教学? 3.简述构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依据。 4.语文教学研究有哪些主要内容? 二、论述题(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具体论述。每小题18分,共36分) 1.联系自身教学实践,论述你对阅读教学的重要教学策略“加强语言实践”的认识。2.如何理解语文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举例论述怎样才能真正发挥语文教学评价的 发展性功能? 三、分析题(运用相关理论,对所给问题进行具体分析。24分) 分析下面的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这堂习作训练课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习作教学的什么精神?(8分) 2.在此案例中,教师的教学有什么鲜明特色?(10分) 3.从这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上,你能得到什么启发?(6分) 习作训练《农贸市场》的教学 浙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册有一个习作训练《农贸市场》,习作要求是“有顺序地观察画面,把农贸市场繁荣兴旺的景象写出来。”而这幅图画展示的是上世纪80年代农贸市场的情景,画面也比较模糊。1998年我开始上这一课时,照搬了教参中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是这样的: 审题——明确习作要求——学习习作提示——引导学生从近处到远处仔细观察画面——展开想象说说画面上的内容——听老师读下水文(教参中的范文)——学生写作。 结果学生写出的作文与教参中的范文大同小异,题目一律是《农贸市场》,观察顺序一律是从近到远,结尾一律是总结农贸市场的繁荣兴旺。偶尔有几位学生作文草稿偏离了我预设的思路,我都一一改过来。当时我还比较得意,以为这样便达到了教学目标。 最近,我又上到这一课。这一次,我大胆地对本次作文课进行如下设计: 学生课前准备: 星期天跟妈妈到附近的农贸市场买菜仔细参观农贸市场,用照相机拍下或用笔记下自己感兴趣的场面。当一回“小顾客”,与摊主讨价还价。有父母或亲戚在菜场卖菜的同学,当一回“摊主”。 教师课前准备: 到几个农贸市场用数码相机拍下市场卖的东西和各种买卖场面。 习作内容及目标:学生自定。 教学过程: 1.闲话“农贸市场”。 说说你到农贸市场去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在农贸市场做了些什么,有什么感受。 2.精彩镜头回放。 (1)大屏幕投影显示学生和教师拍摄的农贸市场精彩画面,请拍摄的同学说说你拍摄的是什么,为什么对这个画面感兴趣。 (2)情景再现:请当过小贩和顾客的同学表演买卖的情景。 (3)选择感兴趣的一幅或几幅画面说一说或写一写;也可以说、写自己印象中最深的一幕。 (4)交流点评。 3.自定目标,自选内容写作。 围绕本次到农贸市场的参观实践活动,自定目标,自拟题,目,选择感兴趣的场面或印象最深的事情写下来。 作文课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学生的作文本,尽管他们的作文依然有错字、语言不通的现象,但是作文的内容、题目却是五花八门:有反映农贸市场繁荣兴旺的《今非昔比的农贸

小学语文教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语文教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本页是精品最新发布的《小学语文教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的详细文章,希望对网友有用。篇一: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个人工作总结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个人工作总结 一年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落实教育局、学校工作部署,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落实教学改革措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使所任班级教学质量有了大面积提高,现就将一年以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的理念 1、坚持每周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建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2、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使自己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了学生主体观,贯彻了民主教学

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精品一年来,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表现在: (一)发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1、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中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

最新电大《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

最新电大《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 100%通过 考试说明:《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形考共有5个任务。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01任务 一、简答题(共 10 道试题,共 100 分。) 1. 简述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留下了哪些宝贵遗产。 答案: 孔子提倡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孟子主张专心有恒,由博而约;韩愈强调学必有师,文以载道;朱熹赞成熟读精思,虚心涵泳;王夫之提出学思并重,知行结合等。 2. 语文课程有哪些功能?其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案: 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包括工具功能、教育功能和发展功能。语文课程的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务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3. 语文课程的发展功能涵盖哪些主要内容? 答案: 培养以思维为核心的包括注意、观察、想象、记忆在内的一般认识能力;培养以理解语文学习过程为基础的语文自学能力;培养互助合作学好语文的能力;培养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培养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 结合自身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 答案: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内涵包括:首先,这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普遍性要求,它涵盖了思想性、文化性、审美性、发展性、创造性等,也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素养。而工具性是语文课程所具有的特殊性,是与其它课程相区别的特点,也是绝对不容许忽视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学生是在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的;反过来人文素质的提高又促进对语文工具的掌握。第二,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语文包涵两个方面:语言文字的形式方面和它所负载的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等内容方面,学习语文课程不仅要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要学习课文的表达形式。语文课程把表达形式的学习作为教学的着眼点和重要目的之一,这是它与其它课程在性质上的区别。语文课程的教学,应该将形式和内容,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在一起,不能偏重某一方面。第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对语文课程来说,每一篇教材都只是一个学习的案例,应当先从识字辨句到了解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进而研究用词造句、篇章结构等表现技巧,通过表现技巧的分析,必须加深对思想内容的理解。能结合实际加1分。 5. 简述语文素养的内涵。 答案: 语文素养是一种内涵丰富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品德、行为态度、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建设课题组 1、李方.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3、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钟以俊,龙文祥.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 5、王铁军.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与应用.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顾春.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 7、叶澜.教育研究方法初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8、张福建,牟树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9、杨小微.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0、王守恒.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11、周家骥.教育科研方法.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12、郭思乐.现代教育科学研究导引.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 13、吴新武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香港:香港教育出版社,2003. 14、邵永良等.现代教育科研方法与应用.宁波:宁波出版社,1999. 15、黄全明,陈树宝.小学语文教育科研.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6、董菊初.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17、张孔义,方龙云.语文教育科研导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18、杨章宏.教育实验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19、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0、陈向明.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1、李伟胜.实验研究指导.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2、陈瑶.课堂观察指导.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3、陈向明.在行动中学作质的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4、白芸.质的研究指导.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5、蔡清田.教育行动研究.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

2007年10月浙江自考试题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宋元时期,散文类阅读教材包括经书和故事。“_________”被定为学校的基本教材,《小学日记切要故事》是故事类教材的代表。 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阶段识字总目标是:认识3000个左右常用汉字,有较强的_________能力。 3.现行语文课程标准将识字教学简化为_________,体现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加强认字,降低难度。 4.小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包括掌握识字的三套工具:掌握_________,能运用汉字结构规则分析字形和学会使用字典。 5.听后阅读,利用无意记忆熟悉汉字;利用有意记忆,分批认识汉字;先识后写,逐步达到四会。这是_________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 6.阅读理解的过程包括“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和_________几种模式。 7.鼓励学生驰骋想象,放胆作文,不受约束;到了一定阶段,要求他们学习精炼严谨的作文方法。这是我国传统作文教学中“_________”的训练序列。 8.语文教学评价实施方法较多,_________的方法包括课堂提问、作业批改、日常观察和阶段考查等,考试的方法包括书面考试、口头考试和操作考试等。 9.常用的表现性评价方式有结构性表现测验、口头表述、模拟表现、实验、作品、项目以及_________等。10.语文教学研究,按照_________划分,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和评价研究四种。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学大纲名称的变化,实质上表达的是对语文课程内涵和外延认识的变化。( ) 2.识字是学语文的基础,对儿童智力发展起重要作用,能有效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 3.宋元是中国古代蒙学语文教学大发展的时期,识字教学的方法包括:抄写“三、百、千”一类的读物;读书; 辨别字形;认字牌和认字块等。( ) 4.当前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任务是:大胆地改革传统的小学作文教材体系,科学地制订小学低、中、高年级的教学目标、训练内容、训练方式以及训练方法。( ) 5.老解放区的“读读写写”作文训练序列,一是考虑读什么,写什么;二是考虑读和写的内容要符合儿童年龄特点;三是初步学会各种体裁的文章,讲究实用性。( ) 6.主要发展学生初步的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自我表现的语言功能。这是小学一、二年级作文训练的要求。( ) 7.语文课程功能的重新定位,未来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使得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 8.坚持教学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语文学习目标的程度,而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 9.在试卷编制过程中,编制双向细目表的过程是提高命题科学性的重要一环。双向细目表应该按知识要点进行横 第 1 页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感悟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感悟:教育需要转个弯儿 教案中心也精彩 这是发生在今天语文课上的真实的一幕。《三亚落日》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但孩子们在朗读课文时,美的效果却没表达出来。究其原因,孩子们有心慌的,有读得太快的,有看不仔细的,原因种种。我想,如果这时我范读一下或再作重点指导,学生听后照做,也就解决问题了。但是,我知道,学习活动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和传递,不是老师面对学生讲解某种知识技能,然后学生进行掌握与操练从而达到记忆与运用。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以自主学习、探究合作的方式去发现,去掌握知识和体验学习过程,从而让学生主动构建,自觉改变,这是新课程给予我们的新理念。 “失败是成功之母”。于是,为了读得更好,我们召开了一个“记者招待会”。“失败”的同学作为成功的代言人站到了讲台前,接受大家的采访。小叶把书本卷成话筒状,首先采访了“金嗓子”小隆,他说:“小隆,你原来不是读得很流利的吗?这一次怎么读错了呢?” 小隆很诚恳地说:“是因为我太心急,读得太快了,就来不及看清后面的词。”“那希望你下次细心点,发挥出你的最好水平。”“谢谢!”小丁接着采访:“小磊,你读的时候怎么多字添字了?” 小磊不好意思地说:“我读着读着很顺,就随口加进去了,没仔细看,太不应该了。”未等同学们开口,小霞就自我检讨说:“我是胆子小,心里一紧张,才读错了。”婷婷马上说:“那你以后可要多争取读书的机会,提高你的胆量啊!”……孩子们就在这样的环境里认真而深刻地反思着自己,失败的宝贵经验就这样深深地刻在了曾经失败的同学心里,也刻在了没有遭遇失败的同学心里。看着孩子们的认真劲,看着他们涨得通红的小脸和发光的眼睛,我着实很受感动。我想,这样的学习方式在孩子们心中唤起的学习激情是我们难以预料的,这样的学习效果想必也是老师一味的灌输所难以实现的吧。 这一堂语文课,第一次跟孩子们读了整整一节课,第一次完整地看着孩子们从读破句、打疙瘩到流畅地读,第一次看着孩子们从不会到会,甚至能在朗读中用上自己的一些感情处理。感觉真不错!虽然这堂课打乱了我的教学计划,没能按时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但我觉得很坦然。因为,这样细致而深入的教学远比那些拥有美妙外壳而匆匆走过场的来得真切;因为,我把课堂还给了孩子们,孩子们自己体验失败,感受到了成功。虽然这只是一次简单的读,

浅论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的途径

浅论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的途径 发表时间:2018-12-26T15:30:38.513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19年1期作者:黎文洁 [导读] 如何开展有效的拓展阅读,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其视野,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不断地思考与探索。 黎文洁(龙台镇中心小学四川资阳 641300) 摘要:语文是一门积累的课程,不能急功近利。因此,要从小学时期就开始重视语文学科的教育和培养,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和成长有着十分巨大的积极作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具有很大的促进意义。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拓展阅读逐渐成为语文教学的一股潮流。如何开展有效的拓展阅读,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其视野,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不断地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28(2019)01-0054-01 阅读的过程,就是学生感知文章的过程。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小学语文课堂开展拓展阅读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阅读并获取知识,帮助其丰富语言积累,陶冶道德情操,发展心智、完善人格,提升其写作水平,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老师拿着教学参考资料,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一路介绍下来,只是生硬地肢解了作品。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自主阅读。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如学生学会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后,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借助课文注音把书读通读顺。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 二、激发学生拓展阅读的兴趣与热情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感兴趣,他们才能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师的教学过程。所以,语文教师应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及欣赏水平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致力于学生阅读兴趣与热情的激发,调动其参与拓展阅读的积极性,从而实现高效的语文拓展阅读课堂。 例如:小学生一般都很喜欢听故事,那么教师就可以讲故事的形式给学生介绍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读物,如《少儿科普知识》《童话寓言故事》等,激发学生对课外读物的兴趣;也可在班级设置图书角,让学生将自己认为较好的书籍带入图书角,与其他同学进行传阅与交流,增强其互助、交流的机会,激发其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师也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走入生活。如一些相关植物方面的阅读材料,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走入校园,近距离地观察植物,让学生在自己的实际观察中领悟阅读材料的内容,并在自由讨论中获取新知识。 三、善于阅读情境的创设,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教师应善于阅读教学情境的创设,引领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之中,促使其产生主动参与的兴趣,激发其进行拓展阅读的热情。而在一定的阅读情境之中,学生也会容易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更加深入地体会文章内涵。 例如:在《二泉映月》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在播放《二泉映月》这个经典乐曲的过程中,用生动的语言和绘声绘色的描述,讲述一下瞎子阿炳及其创作《二泉映月》的故事,让学生感受此曲的由来,体会瞎子阿炳用自己的琴声向世人诉说的内心情感。此时,学生也会置身在阿炳的故事之中,产生一定的情感基调。 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很自然地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其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提高其阅读积极性,在强烈的情感氛围中体会阅读的精彩。 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理解语言,不仅要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具体内容,还要体会蕴含在语言中的感情,特别是作者不直接表达的、比较含蓄的情感。因此,感悟作品,对学生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 如《草原》一课教学中,教师课前可播放赞美草原的歌曲,播放描绘草原景色的课件,创设情景,让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激起学习课文的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细读第一段时,抓住景物品词句,先读出感受再读出情感,从而体会作者老舍先生是如何触景生情的,然后把作者的感悟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感悟。后面描写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情谊时,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这样,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悟作品,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 五、合理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实现拓展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应注重拓展阅读的多样性,重视多样化阅读类型的加入,让学生的阅读信息达到全面性发展的目的。而伴随着信息化社会进程的脚步加快,当前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信息量大、类型广泛、较强的检索功能且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是网络信息技术的优点。网络信息能够为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提供更为广泛的空间,增强其便利性。因此,小学生的拓展阅读也可以向网络化方向不断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对学生的网络型拓展阅读加以指导,让学生能够正确的使用网络,突破课堂学习的局限性,开阔小学生的视野,增强其拓展阅读的趣味性,培养其对内容的归纳与总结能力,不断提升其思维概括能力。 总而言之,在素质化教育理念日益盛行的今天,开展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更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不断提升的关键。良好的拓展性阅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其思维空间的发散与拓展,有利于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不断思考与探索,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实现阅读拓展教学的高效性,为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吕明,蔡文丽.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的途径[J].考试周刊,2011(81):50. [2]石存新.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的途径[J].快乐阅读,2015(12). [3]贾晓丽.谈实施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的途径[J].俪人:教师,2016(5):136. [4]刘同金,王玉霞.刍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的有效途径[J].读写算:教师版,2015(46):175.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