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当今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

当今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

当今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
当今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

1、试论当今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

在国际战略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大国关系;目前国际战略格局呈总体和平、局部动荡的态势;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形式;经济因素对国际战略格局的影响增大;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再度凸显;国际军控与裁军陷于停滞状态;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组织或地区的作用日益突出;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

2、试述我国如何应对当今复杂的国际战略环境和战略格局。

第一,把坚持独立自主原则,适应新的形势更好地维护国家的利益、主权和安全,作为我们新世纪国际战略的根本基点。

第二,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政治和文明三种新秩序,作为我们新世纪国际战略的基本主张。

第三,把积极发展同世界不同类型国家的友好关系,特别是改善和发展大国关系,建立均衡、稳定的世界战略格局,作为我们新世纪国际战略的基本布局。

第四,把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趋利避害,积极参与经济和科技全球化进程,拓展经济发展的空间,作为我们新世纪国际战略的重点。

3、如何加强我国国防建设,实施跨越式发展?

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军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军机械化建设任务尚未完成,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如果按部就班,尾随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在完成机械化建设任务后再进行信息化建设,就会坐失良机,拉大与世界发达国家军队的差距。只有抓住机遇,走跨越式发展道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大胆跨越某些阶段和环节,才能跟上世界军事变革的潮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完成信息化和机械化的双重历史任务,肩负起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使命。

(1)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就要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推进军事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和政策制度创新。在改革创新中谋发展、求突破,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2)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就要坚定不移地贯彻科技强军战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战斗力。科技强军是推进我军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要适应世界军事变革的趋势,把科技强军贯穿到教育训练、作战指挥、后勤装备建设等方方面面,全面提高部队建设的科技含量。

要以高技术为支撑加快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我军信息作战能力。同时,以信息化为牵引提高机械化建设水平,缩短机械化建设进程。要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加快武器装备建设步伐。

(3)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就要大力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人才是制胜之本,也是兴军之本。采取切实措施,努力造就一大批高素质复合型指挥人才、智囊型参谋人才和专家型科技人才。要优先发展院校教育,充分发挥院校培养人才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完善政策制度,进一步解决吸引人才、保留人才、用好人才的问题。

4、如何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1)注重海军的建设;

(2)加强空军的发展;

(3)注重陆军质量而不是数量的发展;

(4)提高军队素质尤其军官素质。

5、如何打赢信息化时代的高技术局部战争?

(一)树立高技术条件下以劣胜优的信心

(1)客观分析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优势与局限性

(2)充分认识和发挥自己的优势

(二)加强高技术战争理论的研究

(1)加强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理论的研究

(2)加强理论研究的针对性

(三)努力加强我军现代化建设

(1)加速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

(2)加强教育训练,全面提高我军的素质

6、我国如何应对复杂的周边安全环境?

只要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政策, 积极稳妥地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中国的发展就会建立在和平的周边环境之中。所以, 中国不仅要十分注意将睦邻政策的许多好传统加以继承和发扬, 而且要非常理

解周边邻国对中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持有的复杂心态。同样, 周边国家也需要谋求建立一个有利于他们发展经济的国际环境, 中国和周边各国都希望在相互共存的国际空间中发展前进, 以便实现双方需要的“双赢”。

1、我国颁布的国防法规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

2、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的编成及基本任务是什么?

(1)陆军通常由步兵、炮兵、装甲兵、防空兵、陆军防空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等兵种和专业勤务部队组成。基本任务有:抗敌军事入侵、在一定地区和方向上打赢局部战争、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和社会稳定。

(2)海军由舰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海军陆战队等兵种和各种专业勤务部队组成。基本任务有:协同陆军、空军进行反袭击,保卫海军基地、港口和沿海重要目标;消灭敌战斗舰艇和运输舰船,破坏敌海上交通运输;袭击敌海军基地、港口和岸上重要目标;协同陆军、空军进行登陆作战;进行海上封锁和反封锁作战;保障海上交通运输、渔业生产、资源开发、科学实验和海洋调查的安全。

(3)空军由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空降兵、雷达兵、通信兵等兵种及其他专业勤务部队组成。基本任务有:国土防空,独立实施空中进攻作战,协同陆、海军作战,实施空降作战,实施空中威慑,实施空中输送,实施电子对抗、航空侦察、无线电技术侦察和雷达侦察。

(4)第二炮兵由地地近程、中程、远程、洲际等导弹部队及各种保障部队、院校和科研试验单位等组成。基本任务是威慑和实战。P22

3、国防的基本类型有哪些?我国的国防属于哪种类型?

(1)扩张型;(2)自卫型;(3)联盟型;(4)中立型。

我国的国防属于积极防御、自卫型国防。

4、为什么说我国周边环境处在建国以来的较好时期?

(1)大规模军事入侵的威胁已消除或减弱;

(2)曾经与我国发生过武装冲突的国家,都与我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3)我国周边的热点地区冲突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

(4)我国的国际地位、影响明显增强。

5、精确制导技术有哪几类?目前世界上全球定位系统有哪些?

(1)寻的制导;

(2)遥控制导;

(3)惯性制导;

(4)地形匹配与景象匹配制导;

(5)全球定位系统制导;

(6)复合制导。

目前世界上已布设完成且应用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有两种,一是美国布设的第二代卫星无线电导航系统GPS,另一种是前苏联发射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

6、高技术局部战争有哪些基本特点?

(1)战争目的受政治、经济等因素更加严格的制约。

(2)作战方式逐渐向非接触、非线式、非对称方向发展。

(3)战争要素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超过作战平台作为现代战争的战略资源地位日益上升。

(4)战争的直接交战空间逐步缩小,战争的相关空间不断扩大,亦即战争的战役空间在缩小,而战略空间在扩大。

(5)战争实施的节奏加快,进程缩短,而战争准备和军事对抗的时间相对延长。

(6)战略、战役、战术的层次区分日益模糊,战略决策、战略指挥、战术行动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7)战争力量一体化,战场对抗系统化的趋势增强。

(8)高技术战争也是高能量、高消耗、高风险的战争。

7、国防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国防目标的双重性;

(2)国防力量的综合性;

(3)国防功能的威慑性;

(4)国防斗争的多样性。

8、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任务有哪些?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卫国家重要目标,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战时协助人民解放军进行防卫作战。

9、积极防御特点有哪些?

自卫性,防御性和积极性。

10、中国古、近代国防历史的启示有哪些?

(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2)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11、如何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

首先,在战前向战区投送各军兵种的精兵利器,快速形成陆、海、空、天、电一体化的作战部署。

其次,运用一体化的侦察情报网和电子设备实施信息战和电子战。

再次,使用各军兵种远程杀伤武器,从对方防御圈外实施综合火力打击。

最后,待敌军被削弱或其作战体系被瘫痪后,再以地面机械化部队的急速推进与空降、机降部队的垂直攻击相结合,实施一体化的全纵深、高强度的机动突击,从而赢得战争的胜利。

12、中国国防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1)巩固国防,防备和抵抗侵略;

(2)制止分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3)制止武装颠覆,维护社会稳定;

(4)加强国防建设,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5)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

13、信息化战争有哪些基本特征?

(1)战场空间多样化;

(2)作战力量一体化;

(3)战争过程短暂化;

(4)作战行动实时化;

(5)作战样式多样化;

(6)作战效果精确化。

14、国防教育作用有哪些?

(1)国防教育是维系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2)开展国防教育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

(3)接受国防教育是法律所赋予每个公民的神圣义务和职责;

(4)开展国防教育是加速国防现代化建设和落实战时兵员动员的重要措施;

(5)开展国防教育是全面培养人才的一种好形式。

15、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战略战术有哪些?

(1)战争的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2)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3)主张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4)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5)适时进行战略转变,灵活运用各种作战形式;

(6)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

(7)执行有利决战,避免不利决战;

(8)力争战争的主动权,正确把握灵活性、计划性。

16、《国防教育法》的主要精神包括哪些?

强化全民的国防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全民维护国家安全,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

17、如何认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应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统一,国防建设必须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同时,国防建设是国家发展的保障,要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机制。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了新形势下我军军事斗争准备的目标和任务,强调走质量建军之路,提出了“从严治军”、“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军”的战略任务和实施“科技强军”的长远战略,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同时强调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完善国防动员体制。

18、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含义主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以战略核武器作后盾的常规武器系统、支援保障系统、作战管理系统。

19、什么是武装力量?我国的武装力量有哪几部分组成?

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统称。

中国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三部分组成。

20、武装警察部队的组成及编制序列?

由内卫部队和黄金、森林、水电、交通部队组成,列入武警序列的还有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武警部队属于国务院编制序列,由国务院、中央军委双重领导,实行统一领导管理与分级指挥相结合的体制。

21、战略威慑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1)要有足以影响全局的战略力量;

(2)要有使用战略威慑力量的决心和意志;

(3)要通过一定途径让对方相信和认识以上两点。

22、目前军事高技术主要可分为哪六大新技术群?

(1)信息技术——军事信息技术

(2)新材料技术——军用新材料技术

(3)新能源技术——军用新能源技术

(4)生物技术——军用生物技术

(5)海洋开发技术——军用海洋开发技术

(6)航天技术——军用航天技术

23、军事思想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1)为认识军事问题提供基本观点;

(2)为进行军事预测提供思想方法;

(3)为从事各项军事实践活动提供全局性指导。

24、《孙子兵法》有哪十三篇?

始计第一,作战第二,谋攻第三,军形第四,兵势第五,虚实第六,军争第七,九变第八,行军第九,地形第十,九地第十一,火攻第十二,用间第十三。

25、从应用角度来划分,军事高技术包括哪些技术?

(1)现代侦察和监视技术;

(2)军事航天技术;

(3)精确制导技术;

(4)电子战技术;

(5)军事激光技术;

(6)伪装与隐身技术;

(7)夜视技术;

(8)自动化指挥技术;

(9)核、生、化技术。

26、什么是新概念武器?目前和探索中的新概念武器有哪些?

新概念武器是指在工作原理、结构、功能和杀伤破坏机理方面与传统武器截然不同的武器系统。

目前和探索中的新概念武器主要有:(1)激光武器;(2)微波武器;(3)动能武器;(4)非致命武器。

1、国防国家的防务,是指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2、国防法规是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3、国防动员国家采取紧急措施,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简称动员。通常包括武装力量动员、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和政治动员。

4、国防精神是指一个国家的民众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支持国防的巩固与强大、维护国家的尊严与安全的民族意识和心理素质。

5、国防政策是国家在一定时期所制定的关于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的基本准则。

6、国防后备力量是指经过动员可以直接为战争所用,战时能迅速转化为直接或间接参战的军事力量。中国的国防后备力量就是指民兵和预备役部队。

7、积极防御积极防御又叫“攻势防御”或“决战防御”。是采取积极的攻势行动挫败进攻之敌的防御。目的是为辅助进攻,或为转入反攻和进攻创造条件。

8、战斗敌对双方兵团、部队、分队(单机、单舰)进行的有组织的武装冲突。是夺取战争胜利的主要手段。

9、爱国主义精神 P8

10、国防意识(观念)是人们对保障国家安全和发展所采取防务措施的思想观点的统称,是维护国家安危和民族兴衰的重要精神因素。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居安思危的观念。爱军习武的观念。

11、民族尚武精神 P8

12、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国情和基本资源最重要的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技术实力的综合性指标。

13、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P8

14、枪械指利用火药燃气能量发射弹丸,口径小于20毫米(大于20毫米定义为"火炮")的身管射击武器。以发射枪弹,打击无防护或弱防护的有生目标为主。是步兵的主要武器,也是其他兵种的辅助武器。

15、战役军队为达到战争的局部目的或带全局性的目的,根据战略赋予的任务,在战争的一个区域或方向,于一定时间内按照一个总的作战企图和计划,进行的一系列战斗的总和。

16、兵制即军事制度,也称军制,是国家或政治集团组织、管理、维持、储备和发展军事力量的制度。

17、军种军队在其组成上,依据主要作战空间、使命和武器装备所划分的基本种类。

18、兵种军种内部的分类。

19、第二炮兵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组建于1966年7月1日,由地地战略导弹部队和常规战役战术导弹部队组成。它的主要任务是遏制敌人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在敌人对中国发动核袭击时,遵照统帅部的命令,独立地或联合其他军种的战略核部队对敌人实施有限而有效的自卫反击,打击敌人的重要战略目标。

20、火炮是利用火药燃气压力等能源抛射弹丸,口径等于和大于20毫米(0.78英寸)(美国为16.7毫米)的身管射击武器。

21、主战坦克 1960年代开始,各国将原来的轻、中、重型坦克重新分类。中、重型坦克一般也是各国家装甲部队的主力,也被称作主战坦克(主力战车)。主战坦克是装有大威力火炮、具有高度越野机动性和装甲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一般全重为40吨-60吨,从80年代开始各国的主力战车的重量有快速飚涨的趋势。

22、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为指导中国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而提出的系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我军建设和军事斗争的根本依据和指导思想。

23、信息化战争 P148 信息化战争是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战争工具的战争。

24、战争战争是政治集团之间、民族(部落)之间、国家之间的矛盾最高的斗争表现形式,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最高、最暴力的手段,通常也是最快捷最有效果的解决办法。

25、人民战争是为谋求阶级解放或反抗外来侵略,组织和武装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的战争。

26、军事思想 P49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高层次的系统的理性认识。

27、战争规律战争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它是战争双方军事、政治、经济、地理、战争性质、国际关系等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战争实践反映出来,支配着战争的发展方向,决定着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质,并随着人类社会和战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28、国际战略格局 P90世界各主要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相互关系的基本结构。它是国际战略环境的总体框架,表现了世界力量的分布、组合和对比。

29、高技术 P107

30、军事高技术是指应用于军事领域的高技术,在高技术领域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具体地说,军事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将对武器装备,军事理论和作战样式的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

31、高技术局部战争是指具有现代生产技术水平的武器系统及与之相适应的作战方法,在作战目的、目标、战斗力、空间、时间等方面都有所限制的高技术作战体系间的武装对抗。

32、侦察监视技术侦察监视的基本技术原理是:利用多种媒介传感器,探测目标的红外线、光波、声波、应力(振动)波、无线电波等物理特征信息,从而发现目标并监视其行动。侦察监视技术有:1)无线电侦察技术;2)照相侦察技术;3)雷达侦察技术;4)传感器侦察技术;5)其它侦察技术(如战场窃听、战场电视侦察)。

33、电子对抗 P133敌对双方为削弱、破坏对方电子设备的使用效能、保障己方电子设备发挥效能而采取的各种电子措施和行动,又称电子战。

34、精确制导武器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概率在50%以上的武器。主要包括精确制导导弹、制导炮弹、制导地雷等。

35、战略是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即根据对国际形势和敌对双方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地理等诸因素的分析判断,科学预测战争的发生与发展,制定战略方针、战略原则和战略计划,筹划战争准备,指导战争实施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36、威慑是一种军事战略,指一个主要大国以迅速和压倒一切的报复行动有效地威胁其对手。

37、制导技术 P118是一种按照特定规律选择飞行路线,引导和控制武器系统对目标攻击的综合性技术。

38、航天技术 P125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也称空间技术。

39、隐身技术是一种研究如何减小目标的可探测性,使目标不易被探测器发现的技术。

40、军队指挥自动化 P140是指在军队指挥体系中建立和运用自动化系统,辅助指挥员和指挥机关实现科学、高效的指挥控制与管理活动

试论当今世界的国际战略格局

试论当今世界的国际战略格局 【摘要】国际战略格局的形成,是国际斗争和国际战略运作的结果。同时,新的国际战略格局一经产生,又会对国际战略形势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要想从整体上把握国际斗争的基本情况和基本形势,揭示国际斗争的一般规律,就必须注重研究国际战略格局问题。与此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交织互动,国际军事领域竞争更趋激烈,国际安全问题的突发性、关联性、综合性明显上升。在国际战略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大国关系;目前国际战略格局呈总体和平、局部动荡的态势;经济因素对国际战略格局的影响增大;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再度凸显;国际军控与裁军陷于停滞状态;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组织或地区的作用日益突出。 【关键词】国际战略格局结构类型特点 【正文】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形势保持总体和平稳定的基本态势。一、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结构类型 国际战略格局的结构是指它所表现出的基本形态。由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关系组成的国际战略关系的表现形式,同时是国际战略力量对比的结构形态。可将国际战略格局区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一)单极格局 即某一个大国在国际战略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该国周围存在着一系列其他主权国家,但并不能成为与之抗衡的政治力量,形成一国独霸的局面。单极国家,是指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实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能够强行推行自身的策略,并在一定时期或时代被实现的大国政策。在这种格局类型中,一般只有一个实力雄厚的国家或者国家集团在世界级的国际事物中占据主导地位,其周边或者国际上其他国家没有能力与其抗衡,被动处于被操纵地位。而这种和平的世界体系中只有一个国家是世界性的支配着,不管在哪个时期,一国霸权的国家拥有的特性是一样的,它们具有超群的实力(以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为基础)和超凡的国际影响力,能够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增强自身的各方面实力,从各式的强国中脱颖而出,在国际中能够制定和维持其利益的国际规则,并能在一定历史阶段和一定范围内迫使其他国家服从自己的统治和支配。(二)两极格局 即两大战略力量之间的相互对立和相互斗争,对整个国际事务起着决定性影响的局面。由两个世界大国或国家集团在国际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一种势均力敌的状态,所谓两极,主要是两大对立的国家集团,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竞争,争夺着支配国际事务的权力,相互制约,影响国际,推进着世界经济、政治和科技的进步。在美苏两极之外还存在着广大的“中间地带”。不过,这些集团以外的国家由于各种原因所致,并未构成主要的国际力量,从而使两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成为一定时期世界格局的主要特征。 (三)多极格局 即多种战略力量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既相互合作有相互制约而形成的一种相对平衡的战略关系。由几个或众多大国或国家集团在国际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组成多极格局,共同影响国际事务,主导国际进程。多极之间相互制约,各

军事理论练习题及答案

一、国防建设 1.国防的主体是什么? 2.国防的对象是什么? 3.国防的目的是什么? 4.国防的手段是什么? 5.国防的根本职能是什么? 6.【国际法】界定的现代国家“四要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 国防的主体是国家 2. 国防的对象是侵略和武装颠覆 3. 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4. 国防的手段是军事活动和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活动 5. 国防的根本职能是维护国家生存和发展 6. 四要素:主权,政权,领土,居民 二、世界新军事变革 复习要点 1. 人类战争先后经历了冷兵器战争、火器战争、__三种形态,正在向信息化战争演变。

2. 武器装备的新飞跃、军事理论的新发展、__、作战方式的根本改革,是新军事变革的基本内容。 3. __是新军事变革的核心和实质。 4. 信息化战争制胜的关键是__。 5. __是世界新军事变革全面展开的标志。 6. __在世界新军事变革中处于全面领先地位。‘ 7. “三非作战”是非接触作战、非线式作战和__。 8. __军队正在激进转型,强力重塑大国军事体系。 9. 日本把防卫厅更名为__,企图突破战后束缚。 10. 按照“三步走”发展战略,到__我军基本实现信息化。 11. 2020年前,我军基本实现机械化,__取得重大进展。 12. 2012年,我军首艘航母__号正式入列。 13. 目前,我军武器装备已经形成以二代为主体,__为骨干的装备体系。 14. 为实现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我军正在加快战略预警、军事航天、防空反导、__、远海防卫等新型作战力量的建设。 15. __是强国梦的重要支撑。 思考题 1. 战争形态的演变历程 2. 新军事变革的主要内容 3. 新军事变革的核心和实质 4.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战略规划

如何认识当前国际形势的基本特点

如何认识当前国际形势的基本特点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世界加速进入经济大动荡、格局大调整、体系大变革的新阶段。世界经济艰难复苏,风险犹存;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突出,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并存,国际安全形势出现新动向;主要大国和新兴力量抓紧调整内外政策,综合国力竞争更趋激烈;金融危机引发思想领域大反思,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中国国际地位与作用不断增强,对国际规则的话语权不断提升,对国际秩序重塑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在如此局势下,当前国际形势有如下5个特点。 一、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当前,大国关系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并保持相对稳定。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经贸问题等方面面临新的考验,但双方的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仍在扩大,双边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中俄、中欧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继续加深;中日政治关系虽因日政界对二战态度、双方领土争端等问题而受到较大干扰,但双方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仍然高潮迭起,足见中日友好与合作基础深厚,日趋成熟,双边关系发展大势已不为局部问题所左右;中印政治与经济关系均保持积极态势,对促进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反映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转。 然而,当前国际形势亦有相当严峻的一面。局部性的战乱、动荡与紧张已从三个方面对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其一,不同程度地破坏甚至摧毁了有关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环境,导致世界发展不平衡问题进一步加剧。其二,间接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环境。如今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国际冲突和国际地缘政治因素中的不确定因素引起的。其三,增添了大国关系中的隐患,从而威胁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在当今多数地区性冲突的背后,都有不同大国之间的利益角逐。地区性冲突、战乱的增多和加剧,必然导致大国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对大国关系构成负面冲击,在一定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引起大国之间矛盾的激化,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深入发展,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 当前,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纷纷把传统产业转移到国外,集中力量发展新经济。条件好的发展中国家也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加快本国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和制度创新。这样,通过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世界经济正逐渐融合为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这为各国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空间。 经济全球化也推动了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区域一体化是各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国际竞争、提高自身地位的重要手段。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增强,在很多方面已形成自己的优势。把握得当,趋利避害,我们可以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 世界保持总体和平与稳定,我国周边环境正处于历史上较好的时期。但天下并不太平,传统安全威胁仍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地区热点问题错综复杂。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反恐将是一项长期任务。 国际社会还面临武器扩散、环境恶化、毒品走私、非法移民、跨国犯罪以及严重传染性疾病的严峻挑战。 四,世界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不同文明、民族、宗教和发展模式在竞争中共处,在交流中发展 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不论是社会制度还是价值观念,都存在差异。这种多样性是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是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动力。“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人类文明也因此而丰富多彩。 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文明对话的必要性,多种形式的“文明对话”对各国相互了解、友好合作起着推动作用。不同发展模式之间应该超越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不同,在竞争中和平共处,在交流中相互借鉴。

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势

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以冷战后国际政治基本势态为起点,阐述了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现状,得出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各国应加强协调合作,共同应对挑战的结论。 自从国家诞生以来,和平与发展一直是人类追求的崇高目标,但这种崇高目标一次次被无情的战争撕得粉碎,特别是二十世纪上半叶,时隔仅二十年的两次世界大战给全世界带来沉重的灾难,二战以后,冷战的阴云又将世界笼罩了近半个世纪,就这个意义上来讲,“雅尔塔体制”解体和“冷战”的结束无疑是人类和平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冷战以后,世界各国,尤其是世界各个大国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各自的全球战略和对外政策,以对话替代对抗,把整个世界带入了一个和平稳定的新时期。首先是美、俄之间握手言和,使冷战的阴云荡然无存;其次是中、俄关系的改善,并进而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使欧亚大陆上两个曾经敌对的大国步人了和平发展时期;再者是中美、中日、中英、中法、中德、中印等大国之间关系的进一步改善,以及印巴、阿以、日俄等国之间关系的改善,从根本上构筑了全球政治地理的基本框架。在这种和平的大环境下,全球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势头。世界经济运行良好,为国际形势的相对稳定及和平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两极格局终结后,世界并未出现单极格局或美日欧联合主宰世界的局面,现实是孕育于两极格局之中的多极化趋势。虽然冷战后,美国作为仅存的超级大国,利用其雄厚的综合国力追求对世界的主导地位,在国际事务中表现出愈来愈强的

单边主义色彩,造成某种“单极世界”的表象,但从发展上看,从实质上看,多极化才是世界格局的变化方向。 美国仍是当今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它力求维护和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奥巴马政府对外高举“巧实力”、“多伙伴”和“无核世界”大旗,重温美欧关系,重启美俄关系,重塑美伊(斯兰)关系,重返拉美和东南亚,对所谓“问题国家”实行“伸手外交”,试图掌握主动,重振“领导地位”,显示出务实和灵活姿态,外界对美正面期待有所提升。但也必须看到,过去一年的美国外交虽然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在内容上虚多实少。盟友体系“虚化”的态势没有改变,与新兴大国的战略互信仍有待夯实,对朝鲜、伊朗等国的“伸手外交”并未获得“松拳”效果,以新型议题抢夺话语权的努力遭遇挫折,美要重建对己有利的新秩序仍知易行难。 欧洲仍是世界最为关注的战略重点。欧盟的成立与发展大大加强了欧洲的一体化,成为影响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重大因素。在苏联的威胁消失之后,美欧争夺欧洲主导权的斗争随之突出出来。作为欧盟首富的德国也加快了扮演大国角色的步伐,努力从政治、经济、军事上树立其大国形象。但是从2009年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开始,欧洲其它国家也慢慢陷入危机,包括比利时这些外界认为较稳健的国家,及欧元区内经济实力较强的西班牙,都预报未来三年预算赤字居高不下,希腊已非危机主角,整个欧盟都受到债务危机困扰。就连欧洲首富的德国都开始感受到危机的影响,因为欧元大幅下跌,加上欧洲股市暴挫,整个欧元区正面对成立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日本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它立足亚太,着眼全球,以经济实力为后盾,以日美关系为基轴,通过与各国积极发展关系,

高一历史必修1单元测评二: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含解析 精品

单元测评 1.二战结束后雅尔塔体系得以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 A.美苏国家利益冲突 B.美苏意识形态对立 C.美苏同盟关系破裂 D.美苏政治、军事力量对抗 思路解析: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在政治、军事方面形成对抗,两国势均力敌,形成雅尔塔体系。其他选项都有合理性,但不是最根本的,故答案为D项。 答案:D 2.二战后初期,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遏制共产主义 B.发展本国经济 C.控制西欧国家 D.恢复西欧经济 思路解析:发展本国经济、控制西欧国家、恢复西欧经济三项是“冷战”政策的实施手段,遏制共产主义是根本目的。 答案:A 3.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主要表现是() ①实施马歇尔计划②杜鲁门主义的出台③成立华约组织④建立北约组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思路解析:华约组织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组建的,是应对美国“冷战”的表现。答案:C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种对立的世界经济体系出现的标志是() A.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 B.北约组织的建立 C.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 D.华约组织的成立 思路解析:经互会的目的是建立一个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答案:C 5.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 A.政治一体化组织 B.代表不同意识形态 C.性质是帝国主义 D.属于军事政治集团 思路解析:政治一体化表述错误,代表不同意识形态是不同点,帝国主义性质是北约的性质。两大组织都是军事政治集团。 答案:D 6.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所产生的作用不包括() A.推动了法国和德国的和解 B.促进了成员国的经济发展 C.加强了成员国的经济和政治联系 D.使欧洲成为世界政治经济的中心 思路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共同体的成立,有利于各国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加强联系,但世界经济政治的中心仍然不在欧洲。 答案:D 7.下列有关日本的事件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是() A.进行社会改革 B.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C.推行民主改革 D.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思路解析:进行社会改革、推行民主改革两项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是20世纪60年代。 答案:D 8.下列有关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日关系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外交政策高度一致 B.日本积极追随美国 C.两国是忠实的同盟 D.既有联盟又有摩擦

当前国际形势发展的新特点及中国应对策略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发展形势 班级:830112 姓名:周晓刚 引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也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在走过新生发展的六十年,我国已将“缓和与稳定”列为维持国家周边安全环境的基本特征和主流;然而,总体稳定的局面下局部依然动荡或者存在潜在的威胁,这严重阻碍着社会主义的稳步发展。在如今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形势的发展及其特点是什么?我们应当坚持和实施怎样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国际形势发展的新特点 (一)当前国际局势多极化发展明显,总体来讲是稳定中有动荡 当前的国际局势发展是逐步走向多极化,虽然美国称霸一方的局面没有得到彻底改变,但是世界上很多其他的国际政治力量也逐步发展成为了世界多极中的一极,比如有迅速崛起的中国,国力得到大大恢复的俄罗斯及不断壮大崛起的印度及欧盟等等。可以说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日趋明朗。另外,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大趋势中,我们可以断定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发展的

主流趋势,但是国际局势还是呈现出了稳定中有动荡的局面,尤其是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还是不断出现,甚至说很多地域性的动荡和不稳定还在有所加剧,这样的国际局势也严重影响到了世界和平与发展。 (二)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区域经济合作化深入发展 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及生物技术等高科技的日益突破,各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有效配置和优化,经济全球化及区域经济合作化也得以深入发展,这将会为各国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机遇。另外,经济区域合作化也不但对于提高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自身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还非常有利于促进全球经济的多元化及多极化发展。当然经济全球化及区域经济的合作化也给世界各国增加了风险和挑战,同时还加剧了部分国家内部的贫富差别,甚至因此还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冲突。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一贯强调文明对话的重要性,主张各国在面对冲突或问题的时候都能相互了解和友好合作,都能通过谈话来解决争端。 (三)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国际地位也得以稳步提升 中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我国的经济得以持续稳定发展,这对整个世界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非常大的拉动作用,同时这也为世界的和平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因此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国际战略格局在进入21世纪后出现的新变化

国际战略格局在进入21世纪后出现的新变化 一、国际战略格局概述 国际战略格局是指世界各主要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相互关系的基本结构。它是国际战略环境的总体框架,表现了世界力量的分布、组合和对比。在国际战略格局中,拥有最强大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在世界事务中扮演着主要角色、起着主导作用,是每一个国家的最大梦想。 国际战略格局的样式是由“力量对比关系”所决定的,由于各个历史时期,新生力量的形成与变化,使起主导作用的"力量中心"也随之变化,从而形成单极格局、两极格局以及多极格局。国际战略格局同经常变动的国际战略形势有所不同,它在一个相应的历史时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新旧战略格局的交替转换,通常发生在涉及世界主要国家的剧烈的社会大动荡之后,其根本原因在于世界基本矛盾的不断发展变化。真正具有世界意义的国际战略格局是在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19世纪及20世纪世界格局 19世纪以后,欧洲列强统治和影响着世界上的广大地区,从而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战略格局。这一格局的特点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列强内部发生剧烈矛盾,导致了20世纪上半叶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二战以后建立的"雅尔塔体制",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旧的世界格局,建立了以美国和苏联两极为主导地位的国际战略格局。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解体,以美苏两极为主导的

“雅尔塔体制"彻底崩溃。借助前苏联的崩溃,美国的军力和经济膨胀到了极点。但由于日本、德国、西欧在经济上的迅速崛起,海湾战争以后,美国的"单极"世界格局计划破产。随着世界形势的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国际战略格局开始出现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可以相信,一个新的以多个力量中心为基本结构的多极化国际战略格局正在形成,而且不可阻挡。 三、进入21世纪后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各国力量面临着重新洗牌。新兴大国崛起,国际格局开始展露出向非大国时代发展的趋势。进入21世纪11年来,国际政治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愈发明显,冷战期间存在的明显敌友关系现在变的模糊不清。如果说冷战后头十年国际上出现了第二次西方中心主义思潮,那么到了新世纪前十一年,这种西方中心主义已经开始有所消退,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世界经济格局在美国、欧盟、日本外,又出现了一股新的非西方的经济力量。在当今国际格局中,美国、欧洲和日本拥有绝对的力量,是国际制度的制定者和规划者,但是国际上还存在着除欧、美、日以外的五类国家,分别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俄罗斯、伊斯兰国家、失败国家和反美国家。国际格局未来的发展取决于西方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是否达成妥协以及双方是否有效的处理之间的关系。 与此同时,新兴发展中国家在崛起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首先,发展中国家在各自发展进程中暴露出发展不均衡的趋势,

当今国际战略格局

“9·11”事件和“打恐”战争爆发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可以用三个总体、三个局部和三个继续来概括。那就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世界和平、发展潮流继续发展,世界多极化、全球化趋势继续推进,对大多数国家而言,国际形势中机遇大于挑战的态势继续存在。也就是说,和平、缓和与发展,合作是当前国际形势的主流。 大国关系基本稳定,并趋于改善和发展。“9·11”事件和“反恐”战争为大国增进良性互动和加强合作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9·11”事件促使美国对其外交政策进行一定程度的反思和调整,重点是反思与调整其对大国的政策思路。布什政府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上台之初对中、俄采取的强硬态度,将其对中、俄政策基调由消极面较多转为积极面增加。布什在发动对阿富汗战争四个月后接连两次来华同江泽民主席举行会谈,双方就中美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建立高层战略对话机制、全面扩大双边合作和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副主席胡锦涛年内访美等重大问题达成共识。中美关系走出了“撞机事件”造成的低谷和阴影,回归基本正常发展的轨道。最近,胡锦涛副主席对美国进行了成功访问,中美关系出现了新的良好发展势头。美俄关系明显改善,两国元首实现互访,双方对进一步削减战略核武器和建立新的战略关系框架立场接近,达成初步共识,尤其在反恐战争中进行了全面合作。两国虽在美发展国家导弹防御问题上分歧依旧,但普京总统明确表示,美退出《反导条约》不会影响俄美关系。这些标志着美俄关系进入了以加强合作、协调为主要特点的新阶段。美国还密切了同欧盟与日本等主要盟国的关系,相互合作、协调明显增强。欧、俄、中、日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合作也有新的发展。主要大国之间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带动世界地缘政治重心地区——欧亚大陆局势趋向稳定与缓和。 各国特别是大国的安全观念发生重大变化,促使其朝着削减国与国对抗,促进国际合作和世界总体安全的方向调整军事和国家安全战略。“9·11”和反恐战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安全观。这可从三个层面来看。第一个层面是各国尤其是美国等西方国家重新认识什么是对其安全的现实威胁。在此之前,它们一直把中、俄等非西方国家视为对其威胁之源,并主要以此展开其安全战略布局。“9·11”后它们开始认识到国际恐怖主义才是对其安全的真正威胁,才是它们的主要敌人。美及其盟国表示,打击恐怖主义是它们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当务之急和中心目标。同时,对付国际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挑战非一国之力所能奏效,必须进行和加强国际合作。这使得国与国安全关系中的“零和”性质降低,共存与合作共赢意识增强。第二个层面是各国重新认识怎样才能维护国家安全。在传统认识上,一个国家拥有庞大军事力量就能克敌致胜,维护本国安全。“9·11”打破了这种传统理念。美国军事力量世界第一,不但拥有最强大的进攻性武力,还拥有最先进的防御系统,并竭力谋求绝对军事优势以确保其绝对安全。但在恐怖分子奇袭下,所有这些最强大和最先进的攻防手段都不起作用,美国本土遭到空前惨重的打击。这表明,在现代条件下,在恐怖分子非对称手段袭击下,即使掌握绝对优势军力的国家,也无法确保本国的“绝对安全”。现在全世界都在思考一个问题:连世界上军事力量最强大的美国都无法确保其本土不受灾难性打击,那么出路何在?怎样才能确保国家安全?答案并不复杂。一个国家要维护本国安全,除了维持必要的军力外,还需要尊重别国的安全,少树敌,不树敌。一个没有仇恨和敌人的国家最安全。这就要求一个国家必须奉行明智、正确的外交政策。外交政策在国家安全中的作用和分量越来越重。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只有奉行和平的外交政策,平等、友好地对待别国,尊重别国的安全和主权,不搞干涉、欺侮、侵略别国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才是对本国安全的最好保障。即使美国也会朝这个方向有所反思,将来总有一天也会这样想、这样做。第三个层面是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重新安排其国防战略布局的轻重缓急。以前美国战略布局是外向型的,把重点放在海外,向国外大量派兵,建立军事基地和经营军事集团及联盟,认为这样做守可以御敌于国门之外,攻便于进击敌国,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本土防御。现在美国战略布局重点发生变化。美国在“9·11”后出台新的《国防战略报告》明确把防卫本土安全作为优先战略目标。这当然不表明美国将从海外收缩,美国要推行全球战略,势必会继续重视与加强海外军事部署。但其军事布局重点的改变是明确的。西方国家这些安全观念上的变化很可能带动其军事思想和防务战略一定的调整和转型,可能使其防务政策逐渐着重本土防御,这将有利于缓解与消除国与国之间的对立和对抗危机,促进世界总体安全。 同时,西方国家重新认识南北问题,考虑调整南北关系。南北问题的核心是南北差距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认识到,南北贫富鸿沟扩大,不少发展中国家贫困化加深,是滋生国际恐怖主义的温床和土壤,是对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全局的严重挑战。这种状况再恶化下去,不但会影响发达国家的再发展,也会影响其国家安全。形势迫使发达国家关注和重视解决这一问题,推动它们考虑将其对外经济政策和对外经济关系朝着有利于遏止世界贫富差距扩大、缓和南北矛盾的方向转变。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表示要采取适当行动帮助最不发达国家解困脱贫,以促进改善南北关系。不久前,在墨西哥蒙特雷召开的联合国发展筹资会议上,国际社会对促进解决南北关系问题和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等问题取得重要共识和积极成果。今后,西方发达国家可能不再顽固阻挠发展中国家要求改革不公正、不合理国际经济秩序的努力,在贸易、投资、金融、外债、外援等领域更多照顾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要求,以改善发展中国家的外部经济环境。这将有利于改善南北关系和促进整个国际形势的缓和与稳定。 二 当前国际形势中严峻的一面也很突出。随着“打恐战争”深入展开,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更加错综复杂,局部战争和紧张、动荡的一面上升,对国际形势的主流即总体和平、缓和、稳定的冲击和挑战增大。首先,恐怖主义膨胀泛滥已成国际形势中一个新的重大变数,也是造成国际局势紧张、动荡的一个祸根和爆发点。正是恐怖分子制造“9·11”袭美事件,才导致目前这场世界范围的大规模反恐战争。几个月前南亚的穆斯林极

当代国际格局的特点与中国的地位——测试88分

课件名称:当代国际格局的特点与中国的地位测试题目共:30 ,总分值:100 ,测试时间:60分钟

第1题、根据陈积敏博士所讲,中国要慎重处理好与美国的关系,包括直接关系与间接关系。(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2题、根据陈积敏博士所讲,国际关系民主化、多极化趋势对中国有利。(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3题、根据陈积敏博士所讲,中国不应当承担超过中国国力、不符合中国国情的国际责任。(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4题、陈积敏博士认为,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否题)(分值:3) A.正确 B.错误 第5题、根据陈积敏博士所讲,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既有战略意图又有经济意图。(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6题、根据陈积敏博士所讲,非国家行为体在塑造整个国际关系过程中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7题、根据陈积敏博士所讲,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订立之后,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开始正式地诞生。(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8题、根据陈积敏博士所讲,恐怖主义势力也是塑造国际关系形态的一个重要力量。(是否题)(分值:3)

A.正确 B.错误 第9题、根据陈积敏博士所讲,国内发展是任何国际战略的核心基础。(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10题、根据陈积敏博士所讲,中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内涵与条件有变化。(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11题、根据陈积敏博士所讲,2011年,我国人均GDP世界排名是多少?(单选题)(分值:3) A. 80位 B. 86位 C. 90位 D. 99位 第12题、根据陈积敏博士所讲,2012年,我国人均GDP世界排名是多少?(单选题)(分值:3) A. 80位 B. 86位 C. 90位 D. 99位 第13题、根据陈积敏博士所讲,以下哪项不属于当前国际格局的情况?(单选题)(分值:3) A.一超渐弱 B.多强并起 C.群雄逐鹿 D.一超渐强 第14题、根据陈积敏博士所讲,1815年拿破仑战争后形成的国际格局是什么?(单选题)(分值:3)

高校邦军事理论答案

高校邦,军事理论答案,更新时间:2016年11月3日 第一章上 1、2013年10月,土耳其宣布,经过一年时间的对比分析,确定在美国的“爱国者-3”、俄罗斯的“安泰-2500”、欧洲的“紫苑-30”及中国的[ ]防空导弹中,选择中国的防空导弹作为其采购目标。 C 红旗-9 第一章下 1、2014年01月美国五角大楼官员说,中国军方成功完成了一种高超音速导弹的首次试射。高超音速导弹一般指导弹的速度在[ ]倍音速 C 5——10 第二章 1、一般来说,侦察探测可分为战略、战役和战术类的探测,奥巴马在韩朝边境手拿望远镜在观察属于[ ]类探测

D 战略 2、现代探测(侦察)监视技术为发现、[ ]、监视、跟踪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定位所采用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C 识别 第三章 1、迷彩伪装技术既可防可见光探测,也可防近红外光及[ ]探测 D 紫外光 2、天然伪装技术就是指利用地形、地物、夜暗及[ ]等措施,从而来降低目标的可探测性 A 不良气候条件 第四章 1、精确制导武器的命中概率一般都在[ ]以上 50% 2、导弹按射程分类,射程在8500千米的属于[ ]导弹 洲际 第五章 1、人类战争史上的第一场电子战发生于[ ]年的中国大连海域一带 1970 2、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红军在遵义会议之后时时处处都能逢凶化吉的原因是 红军破译了蒋介石的密码

第六章 1、2011年11月,中国神舟八号升空,并与[ ]空间轨道器进行了成功对接。 C 天宫一号 2、太空是指距离地球表面[ ]千米以上的宇宙空间。 B 100 第七章 1、从全球范围看,国防的类型主要包括扩张型、中立型、自卫型和 A 联盟型 2、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 D 政府腐败 第八章 1、根据《兵役法》,我国实行的兵役制度包括 B 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 2、国防法规的特殊性在于 D 司法适用的优先性 第九章 1、国防动员的对象不包括 B 自然力 2、国民经济动员包括 A 医药卫生动员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作业)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陕师大附中模拟)1949年7月,苏共中央表示,支持将《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的国际关系》一书从苏联各图书馆中清除的提案。此提案认为该书“千方百计地粉饰英美在二战期间的政策,夸大英美在战胜德国法西斯中的作用,贬低苏联的贡献和作用……”这一做法() A.与“冷战”宣传的政治需要直接相关 B.是苏联内部阶级斗争加剧的典型体现 C.使史学研究背离了真实性的原则 D.说明“冷战”源于二战时期各国政策分歧 A[根据材料“提案认为该书‘千方百计地粉饰英美在二战期间的政策,夸大英美在战胜德国法西斯中的作用,贬低苏联的贡献和作用’”并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可知,材料这一做法与当时美苏“冷战”宣传的政治需要直接相关,故A 项正确。] 2.(2019·泉州高中毕业班质检)1943年,好莱坞拍摄反映苏联的电影,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拍摄反映苏联的电影,如《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这一变化反映了() A.美苏“冷战”的开始 B.好莱坞拍摄影片需经政府同意 C.美苏由盟友走向对抗 D.好莱坞影片受大众审美观影响 C[1943年的电影体现不了1947年开始的“冷战”,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电影公司拍电影需经政府的同意,故B项错误;二战后期的“光荣、出使”等体现盟友关系、1948年的“铁幕、威胁”反映“冷战”对抗,故C项正确;电影名称没有反映大众审美的问题,故D项错误。] 3.(2018·汕头一模)战后,美国加强了广播宣传。据盖洛普民意测验显示,1946年有58%的美国人认为苏联要谋求世界统治地位,1948年有83%的美国人主张停止同苏联贸易,而到了1950年认为苏联要谋求世界统治地位的美国人已

国际形势的特点

当前国际形势的五大特点 一、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大国关系总体保持稳定 目前世界的基本态势是一个超级大国与多种力量并存。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惟一超级大国。“9·11”事件后,美国调整安全和外交战略,把反恐、防扩散和确保本土安全列为首要政策目标。 世界上其他力量逐步壮大。俄罗斯经济增长加快,国力逐渐恢复。欧盟一体化进程在加速,自主意识和独立性在增强。日本逐渐走出经济长期停滞的阴影,努力争当政治大国。广大发展中国家联合图强,整体实力上升。 大国之间既合作又竞争,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更加清晰,客观上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深入发展,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 世界经济正逐渐融合为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这为各国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空间。经济全球化也增加了风险和挑战,其重要表现是发展不平衡,南北差距拉大。中国是进步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但也经常是不合理的国际秩序的受害者。 经济全球化也加剧了部分国家内部的贫富差别,甚至引发社会冲突。

为逐步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 三、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 世界保持总体和平与稳定,我国周边环境正处于历史上较好的时期。但传统安全威胁仍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地区热点问题错综复杂。巴以冲突、伊拉克问题、朝鲜半岛问题、伊朗核问题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其中,恐怖主义威胁尤为突出。反恐将是一项长期任务。 四、世界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不同文明、民族、宗教和发展模式在竞争中共处,在交流中发展 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属于2500个民族,讲着6000多种语言。有繁多的宗教,也有无神论者。这种多样性是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是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动力。 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文明对话的必要性,多种形式的“文明对话”超越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在竞争中和平共处,在交流中相互借鉴。个别国家反其道而行之,要把自己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强加于人,导致世界上一些地方矛盾激化。 五、中国的和平发展成为影响国际形势的重要因素,我国的国际地位稳步上升

国际战略格局(略)

国际战略格局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一个国家选择的国际战略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安危与兴衰。当前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关系日益密切,世界的各个部分已经成为一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统一体。战略家们再也不能就军事来研究军事,就安全来谈安全了。只有超越纯军事领域,树立大战略观,把战略谋划提高到国际战略的高度,才能成功地把握未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国际战略格局,主要讲四个问题:一、国际战略格局的内涵和类型;二、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三、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四、当前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大国关系。其中第三个问题是重点。 一、国际战略格局的内涵和类型 (一)国际战略格局的内涵 所谓格局,是指态势、模式或构架,是几种力量交互作用后出现的一种暂时平衡状态。那么什么是国际战略格局呢?所谓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对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力量结构。它是国际战略力量之间在全球政治层面上的实力对比关系。国际战略格局包括国际政治格局、国际经济格局和国际军事格局三个部分,有时也称为“国际格局”、“世界格局”、“大格局”等。 1、国际格局的力量结构 2、国际格局中的大国战略关系 3、国际格局中的国际秩序 (二)世界历史上的国际战略格局类型 世界历史上的国际格局一共出现过单极、两极、多极三种类型:

1、单极格局 所谓单极格局,是指由某一个主要的大国(霸权国)或国家集团在国际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该国周围存在着一系列其他主权国家,但并不能成为与之抗衡的政治力量。霸权国,是指在经济、军事、政治等方面实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能强行推行其意志,并在一定时期得以实现的大国。在单极格局中,通常只有一个实力最强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即一国独霸世界。单极格局中和平的主要特征是世界体系中只有一家世界性支配者,它具有超群的实力(以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为基础)和无与伦比的国际影响力,能够制定和维持符合其利益的国际规则,并能在一定历史阶段和一定范围内迫使其他国家服从自己的统治和支配。 2、两极格局 所谓两极格局,是指由两个世界大国或国家集团在国际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这种格局中,两个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形成一种势力均衡的状态,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共同影响国际事务,主导国际进程。 冷战时期美苏长达半个世纪的对抗是这种两极对抗格局的很好注脚。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和合作的基础不复存在,美苏根本利益的矛盾、冲突和对立日渐突出。 3、多极格局 多极格局也叫均势格局,是指在某一国际体系中多个政治力量相互制约,在国际事务中各自对立,大体平等,相互间不存在结盟或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我国历史上,如战国时期就是这样一种情况。战国七雄互相之间是一种均势,谁也管不了谁,谁也吃不了谁。这种格局的形成是有条件的,它必须有一系列的力量上大体平衡的国家存在,他们的利益相互矛盾,形成了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多极格局的国际关系的基本形态是网状型,每个国家是网上的一个点,所有国家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但从整体上看,这种多极格局是处于无政府状态,体系内存在着一种自发的维持这种国际格局的力量。比如说,有一个国家非常强大,其他国家就会受到威胁,它的安全就没有保障,于是这些国家就会联合起来,把这个最强大的国家压下去,就形成了一种持续的维持多极格局的一种压力。 二、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

浅析当今国际战略格局与中国国际战略

浅析当今世界格局与中国国际战略 摘要 本文浅析当今世界格局,分析了“超级大国”美国以及俄国、欧盟、日本、中国在世界格局之中的地位与影响,并通过对其关系的分析得出在世界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就是以美国为中心,欧洲、俄罗斯、中国、日本为外围的一种力量结构。 作为众多三角关系之中的支撑者,中国在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分析了针对当今国际形势,中国在全球化趋势下采取的国际战略。中国围绕“和平崛起”这一核心,始终坚持中国特色国际战略,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构建了全方位的总体外交布局。 在“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之下,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这就要求中国必须始终坚持“和平崛起”的国际战略,这一国际战略的实施定能使中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并造福于世界! 关键词:国际战略格局三角关系国际战略中华复兴和平崛起 一、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 所谓世界格局,是国际社会中有关国家或力量集团,在一定的时期,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局势利益,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而组成的一种关系和结构,是这些国家或力量集团在斗争中处于相对平衡的发展阶段的关系和结构,这种相对平衡的结构,将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以及政治军事变化而不断发生改变。当国际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旧格局就逐渐变成束缚和阻碍世界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禁锢。这时,世界经济和生产力就表现为,一种旧格局,向另一种格局的转变。 1.1 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

美国是当今世界经济、军事、科技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自独立至战后初期,美国仅用一百多年的时间就确立了在世界的霸权地位。冷战结束后美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同时,美国政治方面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冷战结束后,通过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等逐渐确立了经济、政治、军事上的霸权地位。 1.1.1美国综合国力最强 从经济方面看,美国工农业高度发达,门类齐全。不仅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方面均属世界一流。自身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对外依赖性相对较小,经济基础十分雄厚。 从军事方面看,美国拥有世界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国防工业基础雄厚,军工技术居世界之首,美国的军事装备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从科技方面看,美国的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上均居世界之首。 1.1.2美国的主导作用。 美国自身经济实力雄厚,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在现有的世界各类经济组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中,美国的作用无可替代。 在国际政治方面同样居于主导地位,它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在解决许多国际问题时的态度对于问题的能否解决至关重要,如:波黑、中东以及其他地区问题,特别是在目前的国际反恐斗争中,美国都在起着主导作用。 1.2俄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与影响 苏联解体后,俄成了他的“法定继承国”,但实力无法同当年的苏联相比,特别是近10年的经济衰退与混乱,俄国力受到了很大的削弱,综合国力大大下降。但,就俄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经济规模、军事力量以及世界政治影响来看,它仍是一个世界级的大国,在当今世界格局中拥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练习题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练习题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 1.张林宏在《美国全球战略的源起和流变》中指出:“美国的两洋战略,酝酿于19世纪末,发端于20世纪前期,一战后初露端倪,二战后正式形成。”这里“两洋战略”实际是指A.美国的世界争霸计划B.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 C.马歇尔计划D.布雷顿森林体系 2.“在(西欧)各国皆弱、唯美国独强之际,美国人天生的领袖意识……使它们不能袖手安坐,它们决计乘此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有所作为。”“作为”的表现是 A.成立北美自由贸易区B.与苏联展开军备竞赛 C.提出发展经济的马歇尔计划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3.《全球通史》谈到:“似乎十分有悖常理的是,就在欧洲诸殖民帝国土崩瓦解时,欧洲大陆正在恢复经济上的繁荣和政治上的独立。……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与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这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是基于 A.社会制度对立和意识形态分歧B.两极格局下美苏冷战对峙 C.北约和华约军事政治集团对峙D.西方文明优于东方文明 4.1984年尼克松在《真正的和平》中鼓动美国政府:“对于苏联来说,最大的危险之一就是它们的思想、人民、社会同我们相接触。……如果我们不这样做,而是孤立东方,减少它同我们的联系,我们就丢掉了我们对付克里姆林宫领导人的一件最有效的武器。”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其标志着美国“和平演变”战略的正式实施B.其实质与杜鲁门主义相同 C.其表明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战略攻势D.其目的在于推行自由、民主价值观5.1963年,法国政府拒绝接受由苏联、英国、美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的《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1964年,法国在撒哈拉大沙漠引爆了它们的第一颗原子弹。法国政府的做法从本质上反映出 A.美国的霸主地位已经丧失B.法国已成为对苏“冷战”的领导者 C.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D.“冷战”格局下国际局势动荡不安 6.新华社莫斯科2012年2月3日电:“俄罗斯外交部3日发表声明,驳斥有关俄罗斯与美国在伊朗和叙利亚问题上进行幕后交易,俄罗斯将允许美国对伊朗动武,以换取西方不干预叙利亚危机的报道。”这一“幕后交易”的说法折射出“大国角逐”的根本目的是A.维护世界正义和国际友情B.推广意识形态 C.赢得国家利益D.大国控制小国 7.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试图对“世界史·中国梦”这一主题进行探究,经查阅资料、分析比较和讨论总结,大家认识到:“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它符合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与人类的进步紧密相连。因此,“中国梦” ①有别于近代主要西方国家的大国之梦②同冷战时期苏联的大国之梦基本一致 ③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④意味着中国对人类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美国总统杜鲁门说:“我深切地感觉到,如果听任朝鲜沦丧,那么共产党的领袖们就会越发狂妄地向更靠近我们海岸的国家进行侵略。”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A.为此美国悍然挑起了朝鲜战争B.这标志着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美国的随后行动导致了朝鲜的分裂D.这种思想体现出了典型的冷战思维 9.美国在二战后的全球扩张中,高喊着美英有义务和责任“保卫‘自由世界’免受共产主义的影响”;基辛格认为斯大林的“最高原则还是装上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苏联国家利益”。上述观点表明 ①美苏对抗中意识形态色彩浓厚②维护国家利益是美苏的根本目的③美苏为其对外 扩张寻找合适借口④这种行为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