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分好社会财富“蛋糕”谈起 毛概实践论文

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分好社会财富“蛋糕”谈起 毛概实践论文

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分好社会财富“蛋糕”谈起 毛概实践论文
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分好社会财富“蛋糕”谈起 毛概实践论文

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分好社会财

富“蛋糕”谈起

小组成员:汤顺、1440920040

马志浩、1440920007

钱佳怡、1440920018

范珺秋、1440920021

摘要:对于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分好社会财富“蛋糕”谈起这个主题,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从什么是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什么要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措施三个方面来深入探讨这个主题。

关键词:公平正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分配公平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一般来说,反映的是人们从道义上、愿望上追求利益关系特别是分配关系合理性的价值理念和价值标准。但凡有人群且有利益分配的地方,就必然会产生公平正义的问题。从政治学角度来讲,公平和正义实质上是人们的一种执政理念、制度设计和社会产品分配的利益尺码,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地位的表现方式。公平和正义的客观标准是生产方式,是社会生产力。它与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相适应。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就是公平合理的、公正正义的,否则就是不公平合理、不公正非正义的。

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要求。公平正义体现在人们的

社会交往关系中,与社会制度的属性紧密相连。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由于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不同,公平正义徒有其名。恩格斯指出,在资

本主义社会“法律上的平等就是在富人和穷人不平等的前提下的平等”。社会

主义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解决了人与人不平等的根源问题,为公

平正义的实现奠定了基础。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但

在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同时,前进

道路上也存在不少问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城

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食品药品安全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国家长治久安、制约社会

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物质条件。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是维护社

会公平正义的基础。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应当是人人共享社会财富并能充分

利用社会资源发展自己的社会,这需要建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经济社

会越发展,越有利于维护公平正义。另一方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也是经济

社会发展的目的所在。我们必须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

社会生产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

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基本前提和目标。公平正义规

定着社会成员具体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着资源与利益在社会群体之间、在社会成员之间的适当安排和合理分配。公平正义对于一个社会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实现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对于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

的意义。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注重

促进公平和正义,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对我国目前来说,维护公平正义是和谐社

会构建重要的理念内涵之一。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特别是经济利益性矛盾比较突出。如果不用科学的方

式加以调节,矛盾就有激化的可能,甚至导致社会动荡。要避免出现社会危机,就要举起公平正义的旗帜。公平正义是协调、消弭社会各方面矛盾的思想基础和

锐利武器,惟有维护公平正义,才能推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马克

思恩格斯指出:真正的自由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实现;而这样的制度是正义所要求的。公平正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奋斗目标

是完全一致的。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把建立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

义社会作为毕生的奋斗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涵义很丰富,其中很重要的内容是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价值,已然成为我们党最重要的执政理念,也成为我们制订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

二、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措施

1、08年国家颁布新的合同法

它之所以新是因为它的新特点:确立准则建立体系把合同关系最基本的准则、原则确立下来,如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原则等。《合同法》第5条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该条确立了公平原则,它是民事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这里讲的公平,既表现在订立合同时

的公平,显失公平的合同可以撤销;也表现在发生合同纠纷时公平处理,既要

切实保护守约方的合法利益,也不能使违约方因较小的过失承担过重的责任;

还表现在极个别的情况下,因客观情势发生异常变化,履行合同使当事人之间

的利益重大失衡,公平地调整当事人之间的利益。

2、国企高管薪酬改革和社会保障

围绕着国企高管限薪,国企薪酬改革也进入政策落地加速期。接近人社部的专

家表示,整体上,下一步对国企高管实行的都是与选任方式相匹配、与企业功

能性质相适应、与经营业绩相挂钩的差异化薪酬分配办法。而针对全国范围内

国企高管的薪酬改革,最终指向的是整个国企改革和收入分配改革,最根本的

目的是以小改革撬动大改革。

来自国资委的消息显示,杭州市将参照浙江省属企业负责人薪酬改革情况和杭

州国有企业平均工资水平,对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偏高收入进行调整,形成合

理规范的企业负责人薪酬体系。根据此前浙江省公布的《关于深化省管企业负

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浙江职工年平均工资基数为9.71万元来计算,省管国企负责人平均薪酬水平将下调31.5%。

不久前,黑龙江也公布了《黑龙江省深化省委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

意见》。按照其内容,省委管理并实行年薪制的省属企业负责人,包括企业的

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总裁、行长等)、监事长(监事会主席)以及其他副

职负责人。

除了各地方案陆续出台外,一些国有企业也在积极制定并落实本企业的薪酬改

革实施计划。“包括国企一把手和整个班子都要降,降幅应该在20%到30%。”一位地方国企人士透露,另外一些市属的国企负责人的薪酬改革方案也已经基

本完成,正在等待批复。

这种方式是通过调节初次分配:个人工资来促进公平。除了调节初次分配,还

能通过调节再次分配来达到这一目的,如个人和企业的所得税、社会保障等,

社会保障又包括免费教育、低保等。

二次分配怎么调?二次分配的调整主要是靠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在西方国家,施行多年的福利政策,他有一条,一次分配不足,二次分配补,一次分配不足

有差距二次分配就把这个差距缩小了,通过税收,通过补贴,通过福利待遇,

而中国不是这样,中国城乡两种户口,农民工很多城市工人的福利享受不到的。医疗给农民工合作医疗,合作医疗还是要交钱的,所以说,一次分配有差距,

二次分配还扩大了差距,全世界没有它,真的需要改,所以说我们一次分配重要,二次分配也重要,但二次分配的重点应该加快城乡社会保障的一体化,城镇化过程现在正在进行中,人的城镇化是当前主要的,这就是我们整个的升级问题。人的城镇化解决以生活质量提高为主,人要经常提高他的生活质量,对城市也有好处,现在感觉普遍是实行的大城市,是积分制,你在城里住了你自己学历提高了,上了业余大学有加分等等等等,这都是有用的,改革问题很迫切。

公平和效率是人们谈论很多的问题,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效率又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前提。在当今中国社会,如何做到最大化社会福利,唯有公平和效率的最佳结合。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公平成为了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诉求。不过,社会的公平公正不会自发的实现,唯有完善的社会福利与保障制度,才能确保其顺利的实现。但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前提,是不能忽略效率,这样才能分好社会财富“蛋糕”,构建出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1】浅析社会保障与社会公平

【2】公平与效率

【3】合同法

论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要性及社会建设的意义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在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 请解读:(1)请论述党和政府解决民生问题,注重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必要性。 (2)请论述党和政府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意义。 必要性: 1.改善民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要表现。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重视改善民生,正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 2.改善民生,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 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教育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在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尤为突出。改善民生,有利于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3.改善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理想的需要。 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现阶段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有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够使经济更加发展、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才能够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共同理想。 4.改善民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利益,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有利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重视改善民生,体现了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社会的主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激发人民的劳动热情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6.改善民生。是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条件,体现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维护了社会公平,能够促使社会合作取得成功,有利于社会合作的不断延续;能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能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减少或避免社会冲突,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社会的公平需要正义的制度来支持和保障。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程序就组成了正义制度。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规则与程序不是为少数人制定的,而是为所有社成员的利益制定的。每个人都能从制度规则的正常运行中受益,也都受正义制度规则的约束。 有了正义和正义的制度,即使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也可以得到基本的生存保障;即使是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的群体,也能够得到社会的关爱,而不会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如果没有正义制度规则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社会公平。 我们应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不侵害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见到不公平的现象,我们要主持公道,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1)废止农业税;不收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完善和改革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公平正义名言警句

关于公平正义的名言 公者无私之谓也,平者无偏之谓也(清〃何启)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吴兢) 公正是施政的目的(笛福) 虚荣告诉人们什么是荣誉;良心告诉人们什么是公正(兰多) 力量来自公正(林肯) 对他人的公正就是对自己的施舍(孟德斯鸠) 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康有为) 公者无私之谓也,平者无偏之谓也(清〃何启)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吴兢) 公正是施政的目的(丹〃笛福) 虚荣告诉人们什么是荣誉;良心告诉人们什么是公正(兰多) 力量来自公正(林肯) 对他人的公正就是对自己的施舍(孟德斯鸠) 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清〃康有为) 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温家宝 公平正义的实现要靠毛泽东思想---瑷英 同一的太阳照着他的宫殿,也不曾避过了我们的草屋;日光是一视同仁的---莎士比亚 即使全世界都毁灭了,正义是不能没有的—罗曼〃罗兰 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无过于良心的死灭,一个社会最伤心的现象无过于正义的沦亡---郭沫若

虚荣告诉人们什么是荣誉;良心告诉人们什么是公正—兰多 让我们记住,公正的原则必须贯彻到社会的最底层—西塞罗 一切背离了公平的知识都应叫做狡诈,而不应称为智慧—柏拉图哪里有正义,哪里就是圣地---培根 只要提着正义之剑攻击,再柔弱的手臂也会力大无穷—韦伯斯特伸张正义,胜于责骂邪恶。 对正义事业保持沉默,等于为非正义事业呼喊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独立宣言》 法律的生命在于其实施。因而迫切需要对怎样使大量立法和司法解释有效而进行认真的科学研究。--罗斯科〃庞德 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培根 “崇法立德、公正立信、唯民立本、创优立业” “明法致公、敬业为民” “判重如山、持正守廉” “研法、修德、爱民、守正” “崇法至上、厚德至善;博学为公、执法为民” “厚德尚法,司法为民”

论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

论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 社会公平正义缺失容易造成社会不同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加剧,进而酿成社会冲突和社会危机,影响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国家稳定。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为社会各个群体提供平等的机 好的秩序。维护社会秩序,则需要完善的规则,而一个社会中最重要的规则体系是制度。制度的制订与设计要想科学,必须有基本的价值理念作依据,这个基本的价值理念就是公平正义。公平正义规定着社会成员具体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着资源与利益在社会群体之间、在社会成员之间的适当安排和合理分配。公平正义对于一

个社会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实现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对于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3]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注重促进公平和正义,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对我国目前来说,维护公平正义 动荡。要避免出现社会危机,就要举起公平正义的旗帜。公平正义是协调、消弭社会各方面矛盾的思想基础和锐利武器,惟有维护公平正义,才能推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 再次,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党的十六大把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从整体上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的五个方面的能力之一提了出来,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真正的自由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实现;而这样的制度是正义所要求的。”[5]公平正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奋斗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把建立以 当前,我国社会从整体上看是一个比较公正和谐的社会。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在各阶层各方面利益格局的调整过程中,也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公平缺失问题,有些还比较突出甚至非常严重。 (一)机会不平等。机会是指社会成员生存与发展的可能性空

专题四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含答案)

八年级思想品德复习专题四: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一.对应课程标准 1.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2.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二、考点解析: 考点一:维护社会公平 1.什么是公平? 公平体现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对权利的尊重,对自身力量的肯定。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一般来说,人们心目中的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某一方,某个人,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他应承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到的利益。 2.为什么说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公平的作用) ①公平有利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稳定持久的进行合作。否则,产生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导致彼此关系恶化,难以合作,影响经济发展,产生社会问题,影响社会长治久安。 ②公平有利于推动个人和社会的持续发展。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通过诚实劳动,各尽所能,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2.我国为维护社会的公平近年来采取的哪些措施或制度? 免除农业税;种粮补贴;两免一补;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学杂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整个人所得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廉租房;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修改选举法等。 3.公平是相对的(正确看待公平) 公平总是受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是相对的,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公平,但我们仍然要为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而努力。 4.我们应如何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怎么做) (1)增强权利意识,善于寻找解决途径,用合法的手段寻求帮助,解决问题;(2)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的反思自己的价值观;(3)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向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4.公平和正义的关系 公平是正义的基础,正义是公平的重要保障。社会公平需要正义制度来支撑,如果没有正义制度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 考点二:维护正义 1.什么是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 在社会进程中,凡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凡阻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为。 2.什么是制度的正义性?它对公平的作用有哪些? (1)公平,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程序和规则不是为少数人制定的,而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而制定的。 (2)每个人都能从制度规则的正常运行中受益,也都受正义规则的制约。如果没有正义的制度和规则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社会的公平。 3.为什么说社会的发展需要正义? (1)正义因制度而有保证,正义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2)当我们参与社会合作竞争的时候,正义的制度给予人们公平合作的支持和支撑;当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时,公平的获得也需要正义的制度作为支撑,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3)正义通过制度的调节来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使得我们的社会健康持续地发展,最终造福每一个人。(4)总之正义使得人与人关系更加和谐,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社会发展需要正义。

社会公平正义含义

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强调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这使我们对制度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深化,对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将产生深远影响。 编辑本段 如何正确理解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现在早已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词了。但到底什么是公平正义,却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人们对公平正义的理解,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 就拿人们关心的收入分配领域的公平正义问题来说,人们对收入差距的看法就不尽相同。有人认为,市场经济讲竞争,人的能力有强有弱,承担的风险有大有小,付出的努力有多有少,收入存在差距是必然的,也是公正的;也有人说,有差距是正常的,但要看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还有人说,收入存在一定的差距是正常的,但超过一定限度就难说公正了。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理解公平正义呢? 所谓公平正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公正,一般来说,反映的是人们从道义上、愿望上追求利益关系特别是分配关系合理性的价值理念和价值标准。但凡有人群且有利益分配的地方,就必然会产生公平正义的问题。但要准确把握公平正义的内涵,必须用历史的、具体的、相对的眼光来分析。 首先,公平正义是历史的。公平正义是一个发展着的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认识是不同的,没有恒定不变的公平正义的标尺。今天我们认为“不公正”的现象,历史上可能就曾以“公正”的面貌出现过;今天我们认为“公平”的事情,随着历史的发展就有可能逐渐演变成“不公平”。马克思曾指出:“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公平观认为奴隶制度是公平的;1789年资产阶级的公平观则要求废除被宣布为不公平的封建制度……关于永恒公平的观点不仅因时因地而变,甚至也因人而异。”因此,我们应该把公平正义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中来讨论。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促进和谐稳定大局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和谐稳定大局 为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进一步促进队伍提素质、事业上台阶、系统大 发展。2016年7月29日,乐至县司法局机关总支组织机关党支部、司法所党支部全体党 员和在职职工共计40余人在机关五楼会议室集中收看了中央政法委政法干部学习讲座第三讲视频会,本次讲座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同志主持。 首先,由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沈德咏同志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努 力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为题作了精彩专题辅导,沈德咏同志从建立以审判 为中心的诉讼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推进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推进改革应当注 意的问题、推进改革应当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整场讲 座内容丰富、案例具体、意识超前。讲座结束后,孟建柱同志强调,积极稳妥地推进以审 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就要求各级政法机关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把握 改革方向,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到刑事处罚,有罪的人得到公正判决,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要确保审查起诉的案件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要坚持疑罪从无原则不动摇;要加强学习,全面提升政法队伍整体素养。 最后,局党组书记、局长艾全福同志指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对维 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促进和谐稳定大局具有重要意义,全系统上下要结 合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自主学习,全面领会此次视频讲座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全国“一盘棋”的原则,准确把握改革方向,紧密 联系自身实际,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推动乐至司法行政系统在改革中发挥应有的职能

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单选题 正确 1.和谐社会的本质和基础是: 1. A 社会公平和正义 2. B 发展 3. C 团结有序 4.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 2.社会公正包括哪些基本规则: 1. A 保证的规则 2. B 机会平等 3. C 按照贡献进行分配 4. D 以上都包括 正确 3.以下哪些权利是发展中国家每个公民必须拥有的: 1. A 生存权 2. B 就业权 3. C 受教育权 4. D 以上都包括 正确 4.从实际效果来看,按照贡献进行分配,有利于:

1. A 调动每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 2. B 激发整个社会的活力 3. C 以上都正确 4.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 5.为什么需要社会调剂或再分配: 1. A 人们的能力有大有小 2. B 人们的机会也不相同 3. C 制度或规则上面的不完善或配套 4. D 以上都包括 正确 6.衡量一个国家的贫富差距水平可以从哪几个角度: 1. A 社会贫富差距的总体状况 2. B 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状况 3. C 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的状况 4. D 以上都包括 正确 7.盆景化的发展指的是: 1. A 大型城市发展很快,周边城市发展缓慢

2. B 大型城市与周边城市发展都很快 3. C 周边城市发展很快,大型城市发展缓慢 4.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 8.基尼系数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1. A 美国 2. B 意大利 3. C 法国 4. D 中国 正确 9.基尼系数最合理的区间是: 1. A 0.1-0.2 2. B 0.2-0.3 3. C 0.3-0.4 4. D 0.4-0.5 正确 10.人们对于基尼系数的测算主要来自于哪些口径: 1. A 政府 2. B 学术界 3. C 国际组织

共建共享促和谐

共建共享促和谐 千百年来,人类向往和谐、追求和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蓝图,鼓舞人心。 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体 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通向和谐社会的道路,并非坦途。 如何更好地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宏伟目标顺利变成现实? 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胡锦涛总书记3月7日看望工会、共青团、青联、妇联的全国政协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时发表的重要讲话,进一步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丰富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内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各地干部、专家学者表示,这一重大原则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必将极大地激发社会各界投入和谐社会建设的热情。 突出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共建为了共享,共享需要共建 这次全国两会,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会场外的干部群众,许多人不约而同地回答: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和谐社会建设应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成为这个春天闪亮、

温馨的话语 南开大学经济学系主任景维民说,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讲话,充满智慧的辩证法,是新一代中央领导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丰富与发展。只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前无古人的伟业得以顺利完成。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抚顺市市长刘强对此感受颇深。他介绍说,东北棚户区改造,是个几十年的老大难问题。砸锅卖铁也要让老百 姓搬出棚户区!” 2 0 0 4年,辽宁调动行政和社会资源,借助市场力量,启动了全省5万平方米以上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工程,用两年时间完成改造任务,使12 0万人喜迁新居。如今,抚顺棚户区居住环境大大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刘强说,棚改实践就是对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生动诠释:坚持共建共享,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和谐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必将不断得到体现。 听了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共建共享的讲话,我们非常振奋,这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福建省泉州市委书记郑道溪说,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即是一个关键环节。泉州有17 0万外来劳务大军。农民工是建设泉州的重要力量,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通过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把农民工纳入全市职工医疗互助体系、推荐外来工参评全国劳模等措施,泉 州市建立起城乡平等就业新机制,为农民工营造工作安心、居住舒

如何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我的作业(1)复习过程

如何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我们党新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思考的新突破。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是我国使用频率发展高的一个关键词。正义就是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道路;公平是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又因为公平正义是民主法治的价格基础;是诚信友爱的伦理前提;是社会充满活力的必要条件;是社会安定有序的制度保障;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在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存在主要问题有:一特权现象,腐败问题严重损害社会公平正义;二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分配不公;三就业和用人不公;四教育不公;五社会保障不公,私权保障不力;六立法和司法不公。 面对我国在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正确认识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大意义。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实现社会公正,前提是提高认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社会公正问题之所以得不到很好解决,与一些人尤其是个别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把社会公正的价值看轻了、位置摆低了不无关系。事实上,人类社会的历史已经证明,社会公正对于社会犹如空气对于人一样,都是一种必需品,须臾不可离开。首先,社会公正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没有社会公正的引领,经济的增长并不必然带来社会公益品的增长、贫困人口的减少、公共服务的均等、社会福利的共享等,反而有可能导致两极分化。社会公正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价值和基本特征,就像一面旗帜、一座灯塔,引领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也不断增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其次,社会公正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社会公正通过权利的合理分配、义务的合理承担,使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有序发展。反之,倘若缺乏社会公正,人们自然心不平、气难顺,制度的运行、政策的执行等就容易因一些人的不理解、不合作而矛盾不断、阻力重重。当社会不公较为严重时,不同利益群体之间还可能出现严重对峙,造成社会的不稳定,破坏社会和谐,阻碍社会发展。可以说,不公正的社会必然是一个不和谐、不稳定的社会,极端的不公正必然导致社会的动荡、发展的中断。第三,社会公正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动力作用。公正与效率既有相互排斥的一面,也有相互统一的一面。持续的高效率必定要以社会公正为基础。当一个社会只注重效率而导致公正缺失时,贫富的悬殊、规则的不公、社会的动荡等使得高效率也不可能长久维持。这时,必须通过提高社会公正水平来提升效率,让社会公正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公正和效率如同社会发展的两个轮子,共同驱动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根据特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公正与效率之间作出合理安排,以形成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最强动力。社会公正的这些重要作用,要求我们必须将社会公正作为事关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不断增强解决社会公正问题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先决条件。始终坚持发展首位,在发展中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不是一个抽象的口号,须具备现实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满足公民对社会公平的要求,增加公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必须具备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较好的物质条件。因此,在新世纪新阶段,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根本途径,仍然是努力发展社会经济,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物质生活水平,为实现更高水准的社会公平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 三.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要按照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制度建设的六个方面的任务和要求,加强保障公平正义的制度体系建设,最终建立一个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完整的社会公平制度保障体系。同时要抓好制度的落实。只有将充分保障人民群众政

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时代光华:试题答案

1. 和谐社会的本质和基础是: √ A社会公平和正义 B 发展 C 团结有序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A 2. 社会公正包括哪些基本规则: √ A 保证的规则 B 机会平等 C 按照贡献进行分配 D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 D 3. 以下哪些权利是发展中国家每个公民必须拥有的: √ A 生存权 B 就业权 C 受教育权 D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 D 4. 从实际效果来看,按照贡献进行分配,有利于: √ A 调动每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 B 激发整个社会的活力

C以上都正确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C 5. 为什么需要社会调剂或再分配: √ A 人们的能力有大有小 B 人们的机会也不相同 C 制度或规则上面的不完善或配套 D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 D 6. 衡量一个国家的贫富差距水平可以从哪几个角度: √ A 社会贫富差距的总体状况 B 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状况 C 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的状况 D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 D 7. 盆景化的发展指的是: √ A大型城市发展很快,周边城市发展缓慢 B 大型城市与周边城市发展都很快 C 周边城市发展很快,大型城市发展缓慢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A

8. 基尼系数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 A 美国 B意大利 C 法国 D 中国 正确答案: B 9. 基尼系数最合理的区间是: √ A 0.1-0.2 B 0.2-0.3 C 0.3-0.4 D 0.4-0.5 正确答案: C 10. 人们对于基尼系数的测算主要来自于哪些口径: √ A 政府 B 学术界 C 国际组织 D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 D 11. 对于贫富差距过大,我们有哪些对策: √ A 树立起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理念 B 大力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在发展中解决社会不公问题

公平正义社会和谐的基石

公平正义社会和谐的基石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这是中国共产党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追求公平正义的郑重宣示,也体现了中华文化关于和谐社会的理念。 支撑并体现这一理念的,是方方面面的考虑和举措:“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 “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要以社会保险、社

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发展残疾人事业……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 这些“含金量”很高、针对性极强的重要表述,既蕴含着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又体现了政策取向,情真意切,字字千钧,让人感动,令人振奋。感动在于,老百姓遇到的困难、关心的问题,党中央都看到了、想到了,并作了周密考虑;振奋在于,对于方方面面的矛盾和问题,党中央都拿出了解决的思路和办法。各级党委、政府和各个部门应竭尽所能,千方百计履行党的宗旨,追求公平正义,把党的以人为本理念和政策思路一一落到实处。 共同富裕是公平正义的前提,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历史和人民将作出判断:只有实现幼者有其学、劳者有其酬、病者有其医、老者有其养、居者有其屋的社会,才算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有让发展的阳光普照在每一位劳动者身上,才算是“经得起实践、历史、人民检验的业绩”。(林治波) (人民日报)

“扬正气、促和谐、讲尊重”活动心得体会

“扬正气、促和谐、讲尊重”活动心得体会 促和谐是引领总体领导、职工的必然选择。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把构建和谐社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加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促和谐是一个全面协调发展的过程。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惟有和谐,发展才有保障。我们既要从“大社会”着眼,始终坚持以安全生产为中心,把和谐生活建设落实到包括生活建设、工作建设、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在内的全部工作之中;又要从“小社会”着手,着力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促进全面发展。 促和谐要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学习,以学习实践为统领,实施职工素质提升的工程,深入开展文明区队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倡导和谐风尚,形成新型人际关系,提升职工文明素质。 促和谐要进一步加强维稳工作,牢固树立保稳定就是保安全的大局意识。要进一步提高职工安全自保意识依章作业;深入推进“安全预想与全员危险源辨识”的培训,打造一流的队伍;健全信访络,努力把

问题解决在最初、矛盾化解在内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切实加强综合治理,严密防范,确保全队安定、职工安宁、工作安全。 把思想教育与制度规范结合起来。领导干部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就不可能领导好改造客观世界的工作。经过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和必要的集中学习教育,切实解决干部从思想上入党的问题,筑起抵制各种腐朽思想侵蚀和各种利欲诱惑的思想道德防线。与此同时,建立健全规范干部行为的各种制度,包括实体性制度及相应的程序性制度。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和党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要带头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要求下级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下级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做发扬优良作风、抵制不正之风的表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带动、影响和促进广大干部作风的改进。 结合实际、深刻领悟,广泛交流、抓好落实。同时,认真学习公司下发的学习材料,并将学习的心得体会及时相互交流,以求更好更深的领悟其精神实质。结合本队实际情况,进一步抓好活动中的问题、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问题、缺少扎实精神、战斗力、执行力不强的问题的整改。针对个人的不同情况和自身存

如何理解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建设

如何理解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建设 分蛋糕故事的启示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讲的是甲乙两人分一块蛋糕。由于担心谁来切都会给自己多切一些,因而两人为如何公平地分蛋糕而争执不下。这时,有人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让一个人切,另一个人先挑。这样分蛋糕的公平问题就解决了。从这个小故事可以看出,只有合理的规则才能实现公平。对整个社会来讲,要妥善解决关系不同群体、涉及千家万户的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更要靠合理的规则和制度来保障。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强调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这使我们对制度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深化,对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将产生深远影响。 如何正确理解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现在早已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词了。但到底什么是公平正义,却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人们对公平正义的理解,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 就拿人们关心的收入分配领域的公平正义问题来说,人们对收入差距的看法就不尽相同。有人认为,市场经济讲竞争,人的能力有强有弱,承担的风险有大有小,付出的努力有多有少,收入存在差距是必然的,也是公正的;也有人说,有差距是正常的,但要看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还有人说,收入存在一定的差距是正常的,但超过一定限度就难说公正了。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理解公平正义呢? 所谓公平正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公正,一般来说,反映的是人们从道义上、愿望上追求利益关系特别是分配关系合理性的价值理念和价值标准。但凡有人群且有利益分配的地方,就必然会产生公平正义的问题。但要准确把握公平正义的内涵,必须用历史的、具体的、相对的眼光来分析。 首先,公平正义是历史的。公平正义是一个发展着的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认识是不同的,没有恒定不变的公平正义的标尺。今天我们认为“不公正”

维护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和谐

维护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和谐 文章标题:维护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和谐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 促进社会和谐的生命线。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作为政法部门要肩负起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任,切实做好政法工作,维护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和谐。 深刻理解公平正义对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 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追求的永恒的价值目标。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政法部门开展工作必须遵循的指导原则。人民群众往往从政法部门执法办案的实践和政法干警的言行举止中观察领悟法律的尊严,感受体认社会的公平。换言之,政法机关公正、高效、廉洁、文明执法的程度,是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考量,不仅体现社会主义法律的统一和尊严,而且体现党的执政形象和国家政权的公信力。政法干警的良好形象、政法部门的公信力和司法权威,要靠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主持公道、伸张正义,赢得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因此,政法部门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维护公平正义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生命线,贯穿于政法工作全过程,在维护公平正义和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保障作用。 准确把握公平正义的丰富内涵 公平正义作为政法工作的价值追求,有着丰富的内涵,落实在具体工作中需要准确把握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内容。一是法律权威。政法机关作为法律的实施者,在执法、司法活动中必须以法律为准绳,所作决定、裁判必须要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不得随意解释法律或者依据自己对法律的理解来执法、司法,更不能利用立法上的不完备或法律规范之间的差异,而有意歪曲理解和执行法律。二是适当处理。政法部门在适用法律上要准确无误,具体处理要恰到好处,遇到特殊案件时,如果没有直接的法律依据,为了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需要,应按照法律的基本原则处理,做到客观、适当和公正。也正因如此,在我国无论是实体法,还是程序法,都赋予执法者在处理具体案件时的自由裁量权,以保证案件的适当处理和矛盾纠纷的及时平息。三是平等保护。政法部门在办理具体案件时要平等对待当事人,平等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因当事人的地位、身份、贫富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实现人人享有同等的法律权利。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体现社会主义执法、司法的人文关怀。四是程序公正。政法部门执法、司法要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让案件和纠纷的处理过程公开透明,让当事人感受到政法机关是公正的、所受到的待遇是公正的、所得到的权益主张机会是公正的。只有在公正的程序规范下,才能保证实体法的实现,有效地保障人权。当法律赋予人的各项权利都得到切实的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就能实现,和谐社会就应运而生。 维护公平正义对政法工作的具体要求 按照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总体要求,政法部门在工作执法、司法实践中要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秉公执法。以人民利益、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为至高利益,保证法律的正确实施和维护法律尊严;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除恶扬善,伸张正义;克服己欲,排除私利,不为人情所困、不为金钱所惑、不为美色所俘、不为权势所屈,以公允的态度和公正的立场处理相关事务,杜绝“冷、硬、横、推”现象。二是坚持以事实为据,以法律为准绳。牢固树立证据意识,客观全面的收集、审查证据。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上下工夫,努力提高办案

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同名11290)

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全面深化改革指导思想的关键要素之一,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着力解决的根本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在全面改革的各领域和全过程都要体现和落实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这些强调,这是坚持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一个基本要求。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最终归宿。改革开放35年,是我国改善民生力度最大、人民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人民生活水平空前提高,人民享受到的改革发展成果越来越多,公平正义得到越来越多重视和保障。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应当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对社会不公问题反映越来越强烈。公平正义问题不抓紧解决,不仅会影响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的信心,而且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新形势下,我们一定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最主要的还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我国现阶段存在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许多是发展中的问题,是能够通过不断发展,通过制度安排、法律规范、政策支持加以解决的。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把“蛋糕”做大,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奠定更加坚实物质基础。同时,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就改革哪里,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就将之作为改革重点,通过创新制度安排进一步把“蛋糕”分好,最大限度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强调,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就是说改革发展的成果不能让少数人享有,如果是这样那就违背了社会公平正义。只有把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才能体现社会公平正义。这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指导思想在改革总目标上的体现,同时亦表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深化改革的动机、标准、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增进人民福祉。其实增进人民福祉和促进公平正义二者是相互联系着的:增进人民福祉体现着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成果是增进人民福祉。二者结合起来就是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申论作文素材积累之公平公正

申论作文素材积累之公平公正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王琪 在公务员考试备考过程中,相信很多同学会因为作文的语言文采不够而犯难。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跟大家分享一些作文当中常常能够用到的关于公平公正的名言: 1. 关于公平公正的名言警句 公其心,万善。 公与平者,即国之基也。 公正不但必须做到,为了令人信服,它还必须让人看到。 公正是赏罚公明者的美德。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曲直。 力量来自公正。 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2.案例积累(古今结合)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包拯大义灭亲铡包勉 南宋初年钟相提出的“等贵贱,均贫富” 明末李自成起义时高呼的“均田免粮” 从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太平天国“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政府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医疗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在水平; 政府利用税收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3.标题写法 对仗式:主题词+意义 实现公平公正助力民族发展 扬公平公正之风促和谐社会心态

比喻式:把关键词优化成比喻词 让和谐社会永沐公平正义的阳光 让公平的阳关普照大地 4.写作运用示范 我们一起拿上面呈现的案例,一起学习如何将它加工运用到分论点当中。 维护公平正义有利于保障个人合法权益。追求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孜孜不倦的追求。翻开厚重的历史长卷,我们不难发现,一些仁人志士为了追求公平正义作出的不懈努力和顽强抗争。从南宋初年钟相提出的“等贵贱,均贫富”,到明末李自成起义时高呼的“均田免粮”;从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到太平天国“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从“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不说明平民百姓对公平正义的渴望和要求,维护公平正义是保障个人合法权益的基础。 写作公式:分论点+过渡句+案例排比+分析案例+回扣观点 中公教育专家通过以上总结给大家提供方法,文章立意确定之后,按照写作公式,分论点+过渡句+案例排比+分析案例+回扣观点,填充积累一些素材,包括名言,古代典故,当今热点即可。这样的文章不仅逻辑清晰,而且内容充实。

公平正义是促进社会和谐的生命线

公平正义是促进社会和谐的生命线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而做好政法工作、实现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既是和谐社会的保障措施,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没有社会公平正义,就没有社会和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和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最集中的要求,就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政法干警的良好形象、政法部门的公信力和司法权威,不是仅靠权力,更是要靠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主持公道、伸张正义,赢得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政法机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归根结底要靠公正执法,因此,在政法工作中,必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生命线。 实现公平正义必须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群众的认同度、参与度、满意度,决定着和谐社会建设的广度、深度和进度。这就要求政法机关必须在思想上坚持以人为本,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牢固树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意识,时时、事事、处处以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为重;要依法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权利,着力维护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切实纠正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作为等行为,认真解决老百姓打不起官司、打赢了官司又难以执行等问题,坚决整治好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治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把人民群众的发展共识和要求凝聚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上来,把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和创新能力集中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去,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拥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实现公平正义必须善于发挥监督机制作用,推进司法民主建设。加强监督制约机制建设,是推进司法民主、保障司法公正、实现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树立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和接受监督并重的观点,不断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和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各级政法机关要联系执法工作实际和当前形势要求,针对涉法信访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执法活动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作出具体部署,特别要抓住人民群众不满意、容易发生执法问题的岗位和环节,着力加强执法责任体系、执法质量考评体系和执法监督体系建设。要依法监督,依程序监督。落实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政法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加强相互制约,强化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维护司法公正;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在执法中的运用,从注重事后监督转变为注重执法全程动态监督,进一步推进执法公开,认真落实人民陪审员制度,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司法、监督司法,以公开促公正。 实现公平正义必须关注和满足各类社会群体对法律的不同需求,完善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体系,使人人平等地享用法律资源,使有理无钱的人一样享受法律的公正。要通过依法打击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取缔非法收入,逐步消除群众对分配不法行为的不满情绪;要通过依法严惩腐败分子,特别是严厉查办涉及企业改制、征地拆迁、医疗、就学等方面的职务犯罪,让群众从中感受到社会公平;要通过依法解决涉法信访问题,严肃查究冤假错案的责任人,使人们感到冤情有处诉,增强对社会的信任和友善;要通过完善司法鉴定、刑事赔偿、司法考试等制度,维护和促进司法公正;要根据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谋划今后一个时期的司法体制改革,重点谋划审判权、检察权、侦查权、执行权等司法权的科学划分和合理配置,以及如何加强人财物保障和执法监督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同时,广大政法工作者在工作中,既要抵御权力、关系、人情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更要管住自己,严防自身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