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保险资金运用效率研究

保险资金运用效率研究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效率问题研究

绪论

近年来,保险资金的运用一直是我国保险业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保险业的迅速发展,可以利用的保险资金的总规模在不断地扩大,保险公司必须以较高的投资收益来弥补潜在的、日益增大的承保亏损和利差损,此外,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及其带来的竞争也迫切要求我国保险公司提高保险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降低保费、减轻投保人负担、提高自身承保和应付风险的能力,进而提高竞争力。在保险业较发达的国家,保险公司的经营利润主要来自投资业务,而不是承保业务,但我国保险公司的主要利润仍然是依靠承保业务,保险资金存在运用不充分和低效运用的问题。导致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效率低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提高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效率有着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保险资金运用的基础理论

(一)保险资金运用的定义

保险资金运用是指保险企业在组织经济补偿过程中,将积聚的保险基金的暂时闲置部分,用于融资或者投资,使资金增值的活动。为经济建设直接提供资金,同时增强保险企业经营的活力,扩大保险承保和偿付能力,降低保险费率,以更好地服务于被保险人。

(二)保险资金运用的分类及相应业务范围

尽管各国资金运用的渠道多种多样,但就许多国家保险资金运用的情况开看,主要的渠道仍可分为以下几类:

1.存款

存款是指保险公司将保险资金存放于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其种类包括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但一般不把活期存款视作保险资金的一种运作渠道。存款的

安全性高,流动性好,保险公司在进行日常赔付时常把其作为优先的资金运用渠道。但由于存款的利率水平较低,无法实现保险资金保值增值的目标,因此,在国外,往往不把存款作为保险资金运用的主要渠道。然而,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仍处于欠发达的状态,存款依然是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主要渠道。

2.有价证券

有价证券主要包括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三大类。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发给股东作为入股凭证并获取收益的一种有价证券,其持有者作为股东,有权参加公司的决策,分享公司的利润,但同时也要为公司承担经营责任和风险。保险资金投资于股票,其优点是可转让,方式灵活,可以享有股东所具有的盈余分配权和较高的投资收益与资本利润。缺点是股票的价格变动不易掌握,安全性较低。

债券是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一种有价证券。债券的发行需要得到审批,受到法律保障,并且利率一般是固定的,故安全性较好。债券依据发行主体的不同,分为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一般来说,政府债券的收益率比存款利率要高,但低于其他债券;金融债券信用度较高,利率也不低,一般为中长期债券;公司债券的信用度不如政府债券和公司债券,但利率一般是比较高的。

证券投资基金是指通过发行基金证券集中投资者的资金,交由专业人员从事证券投资,投资者按照投资比例分享投资收益并承担风险的一种投资方式。保险公司购买投资基金实际上是一种委托行为,即保险公司运用资金购买专业的投资管理公司的基金,由投资管理公司在资本市场上运作,买卖证券,保险公司以其认购的基金份额享有证券投资基金带来的的投资收益,同时也必须承担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风险。中国的基金市场处在发展之中,尚不成熟,证券投资基金仍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基金管理机构的水平和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基金的业绩水平,因此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还存在着内部的风险。

3.贷款

贷款是指保险公司作为信用机构向需要资金的单位或个人提供资金,其收益率的高低取决于市场利率的大小。贷款也是保险公司运用资金的一种主要渠道,可以分为流动资金贷款、抵押贷款、寿险保单贷款以及技术改造项目贷款四种。

4.不动产投资

不动产投资是指保险公司运用资金购买房产、土地等,并从中获取收益的一种投资运用渠道。不动产投资有着良好的保值作用,尤其是在通货膨胀或者经济

萧条时期,通常能够为保险人带来较高的利润,但不动产投资金额大、周期长、流动性差,因此各国法律虽然允许保险公司进行不动产投资,但又作了严格的上限控制。

(三)保险资金运用的作用

现代保险业的资金运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业务,是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重要保证,其效果直接影响到保险企业的前途和命运。保险资金运用的效率高低对于保险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四点:

1.保险资金运用是保险公司经营利润的主要来源

从保险业发展的趋势看,随着竞争的加剧,保险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宽,承保责任也不断扩大,保险费率经常被压到成本线以下,从而导致保险公司从承保业务中所获得的盈利较少,有时甚至会出现业务亏损,以有效的资金运用来弥补保险公司在承保业务中的亏损,其收益已经成为保险公司获取利润的重要来源。例如,1999年,慕尼黑再保险公司虽然在全球的承保额亏损了5亿马克,但其资金运用的收益却高达42 亿马克,两项相抵,该公司的最终所得的净利润还有37亿马克。可见,资金运用创造的收益不仅仅弥补了承保损失,同时还给公司带来了很高的收益。

2.保险资金运用可以增强保险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保险市场的开放,保险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价格竞争是各企业扩大市场占有率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保险企业通过合理地运用保险资金,一方面可以使保险资金的实际收益率超过保费收入的预期利率,增强自身的赔付能力,同时还可以降低保费,减少投保人的负担,扩大保险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从而在保险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另一方面,保费的降低可以刺激一部分消费者潜在的保险需求,继而扩大承保业务,增加保费收入,使得保险资金运用更有保证。这样,保险业务便进入到一个以资金运用为中心的良性循环的状态。

3.保险资金运用促进保险产品的结构创新

传统的保险商品品种比较单一,主要偏重于保障功能,对消费者没有很大的吸引力。随着消费者的知识水平和保险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社会对投资型保险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投资型的保险产品不仅具有保障功能,还兼具投资功能,同时还能够有效地规避利差风险,近年来受到了许多消

费者的青睐,市场份额正在不断的上升,投资型保险产品的发展可以有效地刺激资金运用,反过来资金运用的收益又可以为投资型产品的销售奠定基础,这样,保险资金的运用为保险产品的结构创新创造了有利条件。

4.保险资金运用可以活跃资本市场,推动国家经济建设

近年来,由于资本市场的发展,保险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占有率不断上升,成为资本市场主要的机构投资者,保险企业以收取保费的形式将分散在广大消费者手中的短期的零散的低效的资金吸收并聚集起来,形成长期的稳定的高额的高效资金,将暂时闲置的资金通过投资投入到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领域,增加了社会资本的供应总量,扩大了资本市场的资金规模,分散了资本市场的非系统性风险。通过各种投资活动,为生产和建设服务,推动了社会的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

二、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发展历程及其效率问题现状

(一)保险资金运用在我国的发展阶段

我国的保险资金运用经历了较长的发展历程,在建国初期成立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从形式上看是一个独立的公司,但国家对保险经营采取完全管制的政策,仅仅把保险视作财政后备和吸收资金的工具,保险公司所取得的保险金全部存入银行,其自身并没有资金运用的权利,因此在改革开放前是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保险资金运用。

我国保险业自1979年开始恢复营业,业务总量很小,基本没有可运用的资金。虽然1985年国务院颁布了《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对保险公司自主运用资金从法规上进行了明确,资金运用的渠道包括贷款、不动产投资等,但是保险公司缺乏资金运用的经验以及监管部门水平有限,导致保险公司资产出现严重恶化,形成了巨额的不良资产,对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业务开展造成了巨大阻碍。这一阶段,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业务才刚刚恢复,本金尚不能保全,资金运用效率也就无从谈起。

1995年,我国第一部《保险法》出台,对保险资金运用的范围和渠道等都作了严格的规定,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限于在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不得用于设立证券经营机构和向企业投资。这一阶段,虽然保险公司可运用资金出现了部分的剩余,但资金运用处于无效率

状态。

1998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保险公司加入同业拆借市场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保险公司加入全国同业拆借市场,从事债券买卖进行了规定,这是自《保险法》实施后首次对保险资金运用的渠道进行拓展,随后,保险公司逐渐可以购买等级在AA+以上的部分中央企业债券,可以与其他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成员进行债券回购交易,可以通过购买证券投资基金间接进入股票市场,可以以协议存款凭证作为抵押物进行融资活动,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逐步拓宽。

2000年以来,保险资金间接入市的比例的进一步提高,并将资金运用与保费收入放到同等高度,在风险可以控制的前提下,鼓励保险资金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投资于资本市场,并逐步提高投资的比例,稳步地扩大保险资金投资于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品种与规模,支持保险资金投资于不动产和创业型投资企业,支持保险资金参加商业银行股份,支持保险资金进行境外投资,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地拓宽保险资金运用的渠道和范围。这一阶段,保险资金的运用越来越得到重视,但是,在实际中对保险资金运用始终是安全稳健的,如何在此基础上提高保险资金运作的效率开始显得尤为重要。

(二)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效率的现状

1.资金运用投资渠道狭窄,投资工具缺乏

我国保险公司的资金主要集中在金融领域,目前,虽然我国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不断拓展,如可以购买证券投资基金,直接投资股票及未上市股权,进行境外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但保险资金的运用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一方面,可进入到资本市场上的资金容量受到很大的限制;另一方面,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缺乏多样的投资工具。以债券市场为例,在美国,债券种类很多,且规模庞大,国债、联邦机构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外国债券、欧洲债券、公司债券、优先股等等构成了美国成熟的债券体系,美国一般有70%左右的保险资金都投资于债券市场。与美国的债券市场相比,我国的债券市场无论从产品的数量、规模、种类还是流动性等方面都相去甚远,因此,我国债券的投资率明显偏低。姑且不论投资的效率如何,如此狭窄的投资渠道因难以分散非系统风险,从而造成当前投资收益率低而风险偏高。

2.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偏低

近几年来,我国保费收入增长很快, 但因保险资金投资的策略不当,以及保险资金运用的渠道有限,导致资金运用的收益率一直偏低。2004年到2012年的保险投资收益率如下表:

表1. 2004年到2012年的保险投资收益率

数据来源: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据国外资料的统计,只有当保险资金的年收益率达到7%以上时,保险公司的经营才能够进入良性发展的道路,由下图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收益率普遍偏低,除2007年外均未达到7%的标准,保险资金的收益率不能与保费收入同步增长,这将使我国保险业面临巨大的偿付能力不足的风险。

图1. 2004-2012我国保险投资收益率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

3.资产与负债管理不匹配

保险资产与负债管理不匹配, 增加了保险公司的运营风险。负债是保险公司主要的资金来源, 保险资金应该根据资金来源的不同特点, 进行合理的分配。我国保险业多年前已经提出了运用资产负债管理, 但该理念还没有完全渗透到保险公司的经营当中,

保险产品的研发和保险投资二者之间的衔接还不是十分紧

密,保险资金的运用层次和结构不能以偿付的期限为依据,加上我国中长期的投资工具较少,使得长期资金经常用于短期的投资,投机性强,风险性大。保险资金的运用与其来源的不相匹配,很大程度上对保险资金的良性循环和提高资金运作的效率造成了影响,增加了保险公司的运营风险。据统计,我国寿险公司中长期资产与负债的不匹配程度已超过50%,且期限越长,不匹配程度越高,有的甚至高达80%,我国寿险业资产与负债的平均期间相差10到15年,远大于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寿险公司资产与负债的期间差距。

4.资本市场的广度、深度不够,交易手段单一

我国的资本市场以股票市场为主,债券市场、期货市场还比较落后,金融衍生工具品种很少,市场的构成比较单一,金融工具的期限结构普遍偏短,发行的债券以国债为主,企业债券的规模很小,国债的长期品种也很少,所以保险公司所持有的金融工具的期限结构也偏短,与其负债结构无法良好地匹配。

三、制约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制约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效率提高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保险业及保险资金运用发展状况方面的因素

自我国保险业恢复以来,特别是近几年中国的保险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体制改革、队伍建设和业务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且对社会大局的稳定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我国保费收入增长很快,承保业绩急剧膨胀,下表可以反映近年来我国保费收入和可运用资金总额的增长变化:

表2. 2007-2012保险行业总资产与可运用资金总额

数据来源: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

可见,可运用资金规模随保费收入正比例不断增长,到2012年底保险行业资产总规模已达7.35万亿元,同比增长22.3%,保险资金可运用余额达6.85万亿元。这些成就和贡献,为中国保险业的发展以及可运用资金的积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面对中国保险业巨大的发展空间,面对巨大的社会需求,中国保险业的发展仍然需要提速,也就是说,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保险业发展速度还是缓慢的。从市场规模看,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还是不充分的。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保险业可运用的资金依然较少,从而对投资策略的选择乃至资金运用效率的提高造成了一定的制约。

(二)国家及政府保险监管部门方面的因素

我国保险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国家一直很重视保险方面的立法与监管。《保险法》第105条明确指出:“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必须稳健,遵循安全性原则,并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限于在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保险企业的资金不得用于设立证券经营机构和向企业投资。”近年来,为了增加投资收益,国务院已经逐渐放宽了保险资金运用方面的监管,准许保险公司采取更多的投资形式。但是由于保险市场还不够成熟,监管制度还不够完善,我国目前还仍采用较为严格的监管模式。严格的监管模式所造成的这种单一的投资结构不仅导致保险资产利率高敏感性、收益低下,不利于保险业自身发展,而且投资形式的单一,违背投资风险组合原理,使保险公司不能通过多样化投资分散非系统风险,从而导致资金运用效率低下,影响保险公司实际经营业绩。

(三)保险资产管理部门方面的因素

从组织模式看,中国保险公司采取负债管理和资产管理相分离的保险资金运用组织结构。产品的开发、精算和营销等部门进行负债管理,资金运用部门负责资产管理。同时,目前中国保险公司对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一般以两种形式为主,即内设投资管理部门和专业投资公司。规模较小的保险公司一般通过内设保险投资部或更细化的国债部、证券部等部门来进行投资管理,而大型的保险公司则一般通过委托专业的投资公司来进行资产的运营和管理。这两种形式均是对资

金运用实行集中、统一的管理,其投资管理机制主要包括投资决策、投资风险评估、资产管理和投资行为监管。但是由于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是相分离的,二者缺乏有效的沟通,并且保险资金在运用上透明度不足。投资运营是高度计划性的,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必将会给资金运用带来很大的压力。

从投资结构看,国外的保险公司呈现的趋势是投资于货币市场(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等)的比例正在逐渐缩小,而投资于股票、债券、中长期贷款、抵押资产等资本市场产品的比例则在逐步增大。我国的资金运用结构如下图所示:

表3. 历年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结构

数据来源: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在2005年之前,银行存款所占比重高达50%以上,近年来,虽然银行存款所占比重降至30%左右,但银行存款、债券、证券投资基金合计所占比重仍占到80%以上,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仅不到60%。同时,由于我国的债券投资渠道较少,且大多为短期债券,缺乏长期债券,使得收益率偏低,股票投资风险较高,一直受到投资限制,且股市近年来持续低迷,保险资金投资股票的比例偏低。这样的投资结构不利于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的结合,难以起到优化保险资金资源配置和使保险资产与负债相匹配的作用。

从管理人员来看,由于保险资金投资运作的范围非常广泛,因此,对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防范就显得非常重要,难度相应的也很大。按照保险企业投资管理的“对称原则”要求,不同的保险品种有着不同的偿还期限,因此就需要有不同

的投资品种、利率和期限与之相匹配。很显然,只有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才能满足这一要求,从而实现风险的最小化和收益的最大化,最终实现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三者有机统一的目标。所以,保险投资的这一特点从客观上就要求保险公司必须具有较高的投资管理水平,以充分保障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各项权益。然而,目前我国由于缺少专业的保险投资人才,保险公司在投资方面的水平普遍低下。具备一支具有较强的投资能力以及熟悉保险业务的人才队伍,是保险资金成功运作的重要保证。保险资产管理部门的决策者和广大职工缺乏必备的投资常识和过硬的投资技能,是无法管理与运用好保险资金的。目前,我国的保险企业由于缺乏专业的投资人才,直接造成投资水平普遍较低,大多数的保险公司缺乏有效运用投资组合分散风险的能力。

(四)保险公司风险管理部门方面的因素

在投资业务运作过程中,资金运用部门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诸如政策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一系列的风险,除了要求资金运用部门实施严格控制外,更需要风险管理部门对风险进行系统的管理和防范,保险投资的根本出发点在于投资盈利,而风险管理则是其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保险投资的风险管理就是要通过各种风险管理的制度手段,将投资产生负效益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并在这一前提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由于我国保险公司的风险控制机制尚不完善,难以通过合理灵活的证券投资组合来分散风险,抵消组合中不同资产之间的非系统性风险从而降低投资的总体风险水平,导致可能产生的负效益难以降低,影响了资金运用的效率。

(五)资本市场方面的因素

保险资金的投资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资本市场的成熟程度,与国际资本市场相比,我国的资本市场在很多投资领域的投资工具诸如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投资基金市场等等都很不完善,这便严重影响了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降低了资金运用的效率。另外,由于我国目前缺乏有稳定回报率的中长期投资项目,使得我国保险投资的期限结构大多为短期投资,而我国人身保险中的大多数都是长期保险,由于资本市场的不发达造成的投资的短期性,这与资金来源的长期性的失调严重的影响了保险资金的使用效果。

四、外国保险企业在提高资金运用效率方面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保险资金运用模式方面

国外的保险资金运用主要有三种模式:一种是投资部运作模式,通过在保险公司内部设立投资机构,进行投资,方式比较直接;另一种是第三方投资管理公司运作模式,通过委托专业化投资机构进行投资,中小公司多采用这种模式,将资金外包给第三方投资管理公司,寻求专业化的投资管理,但这一模式存在着委托代理风险;还有就是资产管理公司运作模式,通过全资或控股公司运作投资。目前,国际上大型的公司多采用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模式,而我国的大部分保险公司采用内设投资部门的运作模式,操作上缺乏专业性。

(二)保险资金运用结构方面

对国外发达国家来说,保险资金运用已成为其保险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支柱。据统计,保险公司管理着全球40%的投资资产,资金运用率已达到90%以上,且渠道宽广,涉及股票、债券、房地产、抵押和担保贷款等。且投资结构合理,多采用投资组合的方式来规避风险,其中投资于债券的比重均达50%以上,美国更是高达70%(寿险业一般账户约为72%,财险业约为66%),其余投资于股票、不动产、抵押贷款等。鉴于我国法律对保险资金运用做出的严格限定,以及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够发达,保险公司资金的很大比例还是运用于银行存款、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达80%以上,其中银行存款也是近年来才降至30%左右,债券比重近年来才有所提升,但多数是投资于国债,结构十分不合理,不利于保险资金的优化配置,这也是造成我国保险投资回报率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方面

国外对于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监管主要分为宽松型和严格型两种。宽松型监管以英国为代表,只要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达到规定标准,在一定的管制下,可以自行决定其投资项目范围。这使得英国保险业的投资十分活跃,资金投资的比例较高,渠道也很广泛。严格型监管以美国为代表,各州对资金运用都有规定,

更注重收益性和安全性的结合,对投资比例有严格的限定。相比下,我国的保险资金监管体制偏于严格,《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必须稳健,遵循安全性原则,并限定了资金运用的形式。2010年出台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对于保险资金运用做出了更详细的规定,包括资金运用形式、决策运行机制、风险控制和监督管理等几个方面,对保险投资实行十分规范的管理。此外,保监会还出台了《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等规定,加强对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我国采用的这种较为严格的监管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金运用的灵活性,对资金运用效率的提高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通过上面的对比,可以明显的看出我国保险业整体保险资金运用水平不高,存在专业化程度不高、资金运用效率较低、资金运用结构单一等缺陷,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不断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并结合自身状况逐步调整改进。

五、提高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效率的对策

由于保险资金与其他社会资金的性质和特点有所不同,它不仅关系到保险公司的赔付能力和商业信誉,而且还承担着稳定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能,因此,保险资金的运用必须遵循三性兼顾、安全第一的基本原则,即以安全性为前提,流动性为基础,收益性为目标。在此原则下,通过政府监管机构、保险资产管理部门、保险公司风险管理部门以及资本市场的共同努力来提高保险资金的运作效率。

(一)监管机构的政策支持

1. 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运用的投资渠道

近年来,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在不断放开,但力度还不够。应进一步放开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积极推动保险资金以多种方式进入资本市场。尽快出台及完善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可转换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管理办法;外汇保险资金直接投资境外资本市场的管理办法;保险资金投资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市政建设项目的管理办法。

2.保险资金运用应当得到政府支持

政府应当在放松保险资金运用范围限制是保险公司拥有更大的自主投资的权利的同时,对保险资金运用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的资金运用渠道及其风险控制体系,形成政府主导的保险资金运用和风险控制机制,如

保持一定比例的保险资金投资于西部开发债券、政府特种债券和长期基本建设债券等。目前,在我国资本市场不够发达且不够规范的背景下,将保险资金的一定比例投资于政府债券,政府再给予其产业政策方面的一些优惠,对提高保险资金的收益并降低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保险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比如可以允许保险资金投资于一些政策性贷款,住房抵押投资项目,建立指数化债券投资项目等。

(二)完善保险资产管理部门的运作

1.充分发挥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作用

实践证明,集中专业化地运用保险资金,在提高保险资产管理专业化水平以及解决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偏低与保险资金快速积累等现实问题上会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近年来,我国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且积累了一定的操作经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目前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中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因此必须继续发挥其优势作用,放宽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受托管理资金来源的限制,培植几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根据实际情况、管理的资金规模、投资业务领域、管理团队的素质等,对保险资金运用过程中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等进行分解,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岗位及责任人,保证权、责、利的对等,形成权责分明、行之有效的保险资金运作机制。

2.加强保险投资专业人才的培养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保险公司仍以承保业务为主,公司业务人员中大多数为保险专业人才,缺乏拥有较高的投资管理水平与技术水平的专业人才。许多保险公司的投资业务则直接由保险业务人员操作,出现了资金运用的决策者不懂投资风险、不懂投资分析的情况,因而造成了投资收益率低下。专业化的投资人才的不足是阻碍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效率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人才是金融投资的核心,因此,在专业化资产管理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保险资金运用的特点吸引国内外专业的投资人才,培养和建设符合保险资金运用特点的专业化的投资队伍,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完善用人机制,为保险资金运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和拓展人力资源基础。

3.建立科学、完善的投资管理制度

科学有效的投资管理手段是提高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效率的关键,为此,在对

资产进行运作时,需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策略,保险资产管理人员要充分了解本公司所签发的各类保单的支付特点,利用保险精算技术预测出未来的一段时期支付流发生的数量和概率,进而制定出不同的投资策略和投资方式;二是选择合理的投资组合,在确定了整体的投资策略和对每种产品的投资策略后要根据自身的投资目标以及目标的顺序、各险种的负债期限结构、自身的经济实力等确定各种投资方式的比例,合理的将资产进行分配。

(三)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管理

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机制有助于降低保险资产损失的可能性,从而减少负效益,为此,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一是要建立全面的风险信息收集与分析系统,使得与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相关的信息可以准确、及时、完整地汇集到一起,为风险管理奠定良好的信息基础;二是要对交易监控的进行集中管理,使所有的交易(包括场内与场外交易)都可以在集中交易室的监控系统中清晰地反映出来,从而阻止交易风险的发生;三是要建立风险管理指标体系,以定期和不定期风险报告的形式,多层面、多角度地评估保险资产存量的风险;四是要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对资产风险实行实时动态预警,以便在特殊的市场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四)发展资本市场,改善保险资金的投资环境

保险资金要投资于资本市场上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金融产品,这就要求资本市场具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以保证其投资的收益和安全。也就是说,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大量的保险资金投资于资本市场有利于推动资本市场的繁荣;同时,要使保险资金得到很好的运作,也需要资本市场提供稳定的投资环境。虽然近年来保险资金运用的范围不断放开,但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够发达,对保险资金运用的有效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因此,我国应该进一步完善和创新资本市场,一是要加快金融产品的创新,加快发展我国的金融衍生市场,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允许保险资金进入一些新的领域。二是要积极调整资本市场的产品结构,我国资本市场的产品结构比较单一,使我国的保险业和证券业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制约,适当地增加投资产品,调整产品结构,将有助于保险公司有效地规避非系统性风险,提高其资金运用的收益。

结论

综上所述,保险资金运用效率的高低在未来对保险公司的收益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目前我国在保险资金运用上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对效率提高造成制约的因素,保险公司应逐步改革和完善保险资金运用的组织与制度建设,完善保险资金管理模式;综合分析保险公司面临的各种风险,推行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管理策略;加快保险投资人才和风险管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保证资金安全性的条件下,不断拓宽保险资金投资于资本市场的渠道;从而提高资金运用的效率,使得中国的保险企业有朝一日能够像国际著名保险企业一样,成为新型的金融服务公司,并最终同国际市场接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