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论宋江性格的复杂性和复合性

浅论宋江性格的复杂性和复合性

论宋江性格的复杂性和复合性

【内容摘要】《水浒传》作为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跻身于中国四大名著之列,与其文中的主人公——宋江的性格、命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确认识宋江性格的构成,才能更好的

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本文以宋江的出场内容为论证点,按小说的叙述顺序将宋江的人

生轨迹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是上梁山之前,第二是上梁山之后,第三是接受招安之后,

第四是最后的结局,来逐一分析宋江性格中存在的忠、孝、仁、义等方面表现的复杂性

和复合性。

【关键词】水浒传宋江忠孝仁义

绪论:

《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通过以宋江为首的各路英雄好汉被逼上梁山的故事,生动演绎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现实,作者热情歌颂了梁山英雄们的反抗斗争的正义性,又怀着强烈的同情写了水浒义军的失败。宋江是整部《水浒传》中的第一号人物,作为文学形象,也是最丰满、最立体、最复杂、最有艺术魅力的一个人。

历史上的宋江只是被一笔带过的一个人物,如果没有宋江这个人物,不知道《水浒传》这部书会变成什么样子。因为宋江的仗义疏财,好多人喜欢他;因为他主张招安,好多人厌恶他。宋江在《水浒传》一百零八位好汉中是受争议最多的一个人物形象,甚至有的学者因为宋江性格的矛盾性而否定小说作者的写作才能,我对此颇不赞同。作者在宋江这个人物身上寄予全部的希望,正是要通过宋江的全部性格特点来表达其思想倾向:赞美歌颂梁山英雄的反抗斗争,揭露批判封建统治的罪恶。

那么,如何正确认识作者的思想倾向呢?用几个简单的概念来概括宋江的人物形象是单薄而片面的,我们必须从这一人物形象的整个性格结构着手,深入透彻得认识作者刻画这一人物的目的。

本文以百回《水浒传》为蓝本,来说明这个问题。可以看到,作者用一枝酣畅淋漓的巨笔,为我们描写了一出农民战争的恢弘画面,塑造了有一百零八人之多的形象体系,而高踞中心地位者,则是宋江形象。这个完整的艺术典型,是通过六十三个章回,用性格结构的多重性和复杂性刻画成功的。

一、宋江性格的组成。

《水浒传》中宋江是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的人。宋江是带着他全部复杂矛盾的性格在小说中出场的。作者是这样介绍他:那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为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又且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上有父亲在堂,母亲丧早。下有一个兄弟,唤做铁扇子宋清,自和他父亲宋太公在村中务农,守些田园过活。这宋江自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霍,视金似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如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却把他比的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1]

这一段介绍在《水浒传》中是绝无仅有的,《水浒传》里边的每一个英雄好汉,基本上只有一个绰号,但宋江不一样。宋江是《水浒传》里边名号最多的一个,宋江的绰号有四个。一出场就介绍了宋江的三个绰号,这三个绰号实际上就是反映了宋江性格的三个方面:一个是“黑宋江”的绰号,因为他长得面黑,身体比较矮,这是就他的体型来讲的,不如林冲、关胜等人英武挺拔,也不如吴

用、公孙胜等人那样温文尔雅、文质彬彬,他长的其貌不扬。这不仅为后文江湖英雄们虽久仰其名,却不识其人埋下了伏笔,也说明他出身农民,更体谅农民,更懂得帮助农民,会用一颗“仁”心去对待老百姓。这体现出他性格中“仁”的一面。第二个是“孝义黑三郎”的绰号,讲的是他对待父母,讲究孝道,突出他性格中“孝”的一面。第三个是“及时雨”的绰号,讲得是他礼贤下士、仗义疏财、扶危济困。这段文字描绘的相当细致。从侧面反映出那些受宋江恩惠的人,从心底里感激他;那些耳食者,则交口称赞他。这是宋江性格中“义”的具体体现,这也是一面旗帜,引得众多江湖好汉慕他大名而甘心投拜膝下。

以上分析的是宋江三个绰号所代表的性格的三个方面,这些方面还不是他性格的全部,其重要的性格因素我们则要仔细研究其中的一句话:“刀笔精通,吏道纯熟”。虽然只有八个字,却可以让我们看到三个对他性格带来影响的要点:第一,“刀笔精通”说明宋江自幼饱读儒家著作,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教化,灵魂深处有着浓厚的忠君观念。第二,因为他只是一个小吏,在衙门里管的是文书档案,所以养成他处世待人的谨小慎微、随机应变,第三,因为他是在衙门里边管案牍文书的,也养成了他遵守法度的习惯。这些都说明宋江受传统文化和职业的影响,表现在他性格中就是“忠”的一面。他始终无法跳出封建正统思想的束缚,因忠君而力主招安,因忠君而魂归蓼儿洼。

前面对宋江的性格因素逐一作了分析,宋江作为承载作者全部理想的小说核心人物,其性格因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作者为宋江安排的人生轨迹中,宋江的性格构成呈现复杂性和复合性。有的地方,性格的某一方面和另一方面存在着强烈的冲突;有的地方,性格的某一方面和另一方面却又高度的统一。为了更好的分析宋江的性格构成,将宋江的人生轨迹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上梁山之前,二是上梁山之后,三是招安之后,四是最后的结局。

二、宋江性格的复杂性和复合性

1、第一阶段,上梁山之前

此阶段,作者为宋江安排的上梁山之路是异常曲折。宋江上山的原因是他在小说第十八回,做的一件惊天动地的事:义放晁盖。智取生辰纲之后,事情败露,首先宋江知道。按照常理来说,他可以有三种选择:一种是向上级汇报,说晁盖劫了生辰纲,现在事情败露了,要把他抓住;第二种选择,他可以听之任之,不向上级汇报,也不采取别的行动,无论是对官府来说还是对晁盖来说,这种中庸的处理都能说得过去,不告诉官府是因为仗义,不告诉晁盖是因为公务;第三种选择就是通风报信,把晁盖放走,可是要承担巨大的风险。他明明知道晁盖劫了生辰纲,犯了弥天大罪,因为晁盖是他的心腹弟兄,虽然法度上不可饶恕,他还是放走了晁盖。在这行动,是宋江性格中的“义”压倒了法,为了弟兄的安危,宋江没有一丝的犹豫,因此这个选择用事实强有力的说明了他“及时雨”绰号所代表的性格因素。也是他能够得到梁山上下好汉一致拥戴的重要原因。

怒杀阎婆惜,是宋江上梁山曲折之路的起点。“杀惜”是信守弟兄义气的结果。宋江和阎婆惜都在抢夺那封从梁山专程送来的书信,书信在阎婆惜看来,是宋江通贼的脏证;在宋江看来,是弟兄义气的产物,如果落进对方的手中,便会酿成大祸,杀和不义,在这里构成了你死我活的冲突。于是,“宋江一时怒气,杀了阎婆惜,取过招文袋,抽出那封信来,便就残灯下烧了。”[2] “杀惜”使宋江与过去诀别,把他推上上梁山的曲折之路。但是,宋江性格中的“孝”仍使他心存一份侥幸:“天可怜见,若遇宽恩大赦,那时回来父子相见,安家乐业。”[3]这就是说,他宁愿躲避官府的迫害,也不愿反抗官府的迫害。因此,宋江没有去投奔梁山那位义重情深的兄弟,而选择了投奔横海郡柴大官人、白虎山孔太公和清风寨花荣。一路上,宋江结识了一个个江湖好汉。在柴进庄上,他和亡命的武松推心置腹,愿同生死;在孔家庄,与孔明、孔亮义同师友;在清风山,和燕顺、王英、郑天寿戏剧性地结为兄弟……宋江同这些英雄好汉同呼吸,共命运,历尽辛苦。他性格中的“孝”和“义”正在作者设置的种种障碍中作着剧烈的斗争。在大闹青州道的反抗行动中,

点燃了宋江性格中的反抗火焰,再加上朝廷征剿大军将要扫荡清风山的消息传来,何去何从的命运抉择,根本刻不容缓,无法犹豫,宋江断然决定带领花荣、燕顺、王英、郑天寿等大批人马去梁山入伙。不料突然接到石勇捎来的一封报告父亲病故的家书,使宋江又一次处于性格冲突的旋涡中,他叫苦不迭,捶胸顿足,大骂自己是不孝逆子,他的精神在“孝”的强烈冲击下,一霎时感到“正是度日如年,烧眉之急”[4],酒食都不肯沾唇,撇下花荣等人,毅然回家奔丧了。然而,在宋家庄等待他的,不是灵堂哭祭,而是牢狱、脊杖和刺配江州。在赴江州途中,梁山的弟兄们苦苦挽留,没有让宋江动摇;揭阳岭李俊的衷心规劝,无法让宋江改志。浔阳江边,被追赶得走投无路时,面对满目芦花,一派大江,“宋江仰天叹道:早知如此的苦,悔莫先知,只在梁山泊也罢,谁想直断送在这里,丧了残生”[5]这时宋江已经认清了去梁山,投入反抗的洪流,才是一条唯一的生路。

浔阳楼题反诗,是宋江向整个黑暗社会发出的反抗宣言。这是宋江性格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孝”的悄悄退避。从两首诗中,我们看到:一方面宋江的灵魂深处是有大志、有抱负的,他想像黄巢一样做一番伟大的事业,只是他平时深藏不露;另一方面他对自己的才能高度自信,对目前悲惨境遇极度不满,心怀愤恨。这两首诗有力地反映了他的反抗性格和志向,可以有理由相信:即使没有外因的推动,宋江也会自觉走上梁山的。反动统治者在宋江还未来得及采取反抗的具体行动时,已经对他暗下毒手了。在通判黄文炳的奸计中,把宋江逼上行刑的法场。闹江州和攻取无为军,使宋江越过了反抗道路上最后一道障碍之后,彻底结束了逃避和反抗依违不定的状态,终于走上了梁山。

2、第二阶段,上梁山之后

宋江是胸怀大志而被逼上梁山,虽然位列晁盖之下,但凡梁山的大小事务、军事行动,莫不听宋江的指挥、安排,因此,宋江成了梁山实际的首领。而宋江却说自己:“文不能安邦,武不能附众,手无缚鸡之力。”[5]那么梁山好汉为什么都愿听从宋江的差遣,服从宋江的指挥呢?我想可以从他对梁山的领导才能来认识。

他领导才能的基础表现在广施“仁义”。对梁山弟兄,他倍加关怀,充分信人。此段时期,梁山进行了几次较大的战役,大都是为了救自己的弟兄。例如:打高唐州是为了救柴进;闹西岳华山是为了救鲁智深、史进;打大名府是为了救卢俊义、石秀。他打一个城市大都是因为梁山的弟兄被捉,为了救这些弟兄而打仗。另外,第六十回写到芒砀山有三个首领,分别是樊瑞、李衮、项充。三人在与梁山的战斗中,李、项二人被梁山捉住,这两人就投降了梁山,后来他二人对宋江说:“……义士头领,若肯放我们一个回去,就说樊瑞来投拜,不知头领尊意若何?”宋江却说:“壮士,不必留一人在此为当。使请二位同归贵寨。宋江来日专侯佳音。”[6]这番话让他们两个很是感激,回去就把樊瑞动员来了。所以说,他相信人。作为一个领袖,他不相信人,猜疑别人的话,很难团结大家来共同成就大业。

对于老百姓,宋江通过加强梁山的纪律来妥善处理和老百姓的关系。例如第七十三回,李逵和燕青过刘太公庄时,李逵误以为是宋江强抢了太公女儿,跑回梁山砍到大旗,并要杀宋江。宋江并未因此迁怒于刘太公,问明原因后,让李逵将功折过,到牛头山杀了强盗,把刘太公的女儿救了回来。刘太公准备了钱,到梁山表示感谢,宋江非但没有收他送的礼,反而设宴招待刘太公,最后把他送下山去。不仅此处,小说中还多处写到,他每攻下一个城池以后,就把粮食分给百姓,而且下令不要残害百姓,所以他们出城的时候,百姓扶老携幼,跪拜欢送。

他领导才能的具体表现为组织才能和军事指挥才能。从智取无为军开始,他的组织才能初露锋芒,到三打祝家庄,踏平曾头市,攻打东平府、东昌府、高唐州等一系列战斗中,宋江都显示出他出众的才能。尤其是三打祝家庄,宋江的军事指挥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在攻打时,宋江针对前两次失败的教训,制定了正确的作战方针。首先分化联盟:联合李家庄,争取扈家庄,孤立祝家庄。

其次知己知彼,摸进祝家庄,搞清盘陀路。再次以计取胜:让孙立打入敌人内部,内外夹击,粉碎敌人。打下祝家庄以后,宋江还做了比较好的善后工作,因为盘陀路是钟离老人告诉他的,所以给钟离老人进行了奖励。还将祝家庄的粮仓打开给百姓,每家一担米,表示安慰、关心。

由以上事例,让我们知道,如果没有宋江的广施仁义,不会有四方百姓对他的衷心拥护,也不会有众英雄对他的拥戴、追随,如果没有他的雄才大志,梁山也不会有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辉煌战绩。宋江正是通过梁山这块用武之地,大展抱负,使梁山事业日益兴旺,蓬勃发展。

3、第三阶段,招安之后

当梁山取得两赢童贯和三败高俅的辉煌胜利之际,宋江用武装斗争的胜利赢得了招安的资本。并且在战斗中,宋江也不敢过分地反对朝廷。“两赢童贯”,他网开一面,有目的放走了童贯;“三败高俅”后,他对被俘的高俅,先是下跪请罪,屡陈心迹,后又祈求“救拔”,派人跟随高俅去听候招安。他甚至去找妓女李师师疏通与皇帝的关系。他正是想以此表明自己对朝廷的忠心。“忠”的性格在此阶段可谓矢志不渝。

接受招安后,宋江率领众人进行了二次大的战争:征辽和征方腊。然而在战争的一开始就不是太顺利。宋江和众英雄到东京城外接受改编,“陈桥驿军校杀死厢官”的风波,却给宋江的忠君热情泼了一瓢冷水。朝廷派人在陈桥驿犒赏三军时,“却将御赐的官酒,每瓶克减只有半瓶,肉一斤,克减六两”。一位军校稍稍表示了不满,中书省厢官便骂他是“剐不尽杀不绝的贼!梁山泊反性尚不改”

[8]。军校一时愤怒,举刀剁死了厢官,掀起了一场政治风波。不久,朝廷就派“钦差枢密院同知赵安扶,统领二万御前军马,前来监战”[9]。在监军的戒备和监视下,宋江仍然“忠”心不改,率领军队与辽军展开了激烈战斗。攻蓟州,战玉田,夜渡益津关,智取文安县,斩兵诛将,所向无敌;计赚霸州,大战幽州,打破混天象阵,兵锋所指,辽军丧胆。辽国派欧阳侍郎前来招降宋江,给宋江分析了宋朝朝廷的种种弊政,并开出了宋江降辽后的优厚待遇。辽使走后,军师吴用“低首不语,肚里沉吟”,似乎同意辽国讲的招降条件,以为侍郎言之有理。但宋江马上就批评吴用:“军师差矣。若从大辽,此事切不可题。纵使宋朝负我,我忠心不负宋朝,久后纵无功赏,也得青史上留名。若背正顺逆,天不容恕。吾辈当尽忠报国,死而后已。”[10]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宋江心里忠于皇帝,忠于宋朝,忠于国家,忠于民族。他认为都是一体的,皇帝就代表了国家,也代表了民族。

破辽胜利以后,宋江又被派去打方腊。宋江率领十万之众的梁山军队去征剿“占据八州二十五县,改年建号”的方腊,进行了一场残酷而惨烈的战争。梁山一百零八位英雄,在征方腊的厮杀声中,每死去一个弟兄,宋江都要为之流泪、悲伤;每散去一个弟兄,宋江也要为之痛苦叹息。这让宋江曾经许下“只愿弟兄同生同死,世世相逢”的不渝情结,遭受严重的摧残和破坏。每一位弟兄的离去,都让宋江回想起往日大伙儿在梁山“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快活日子,而今却无法“同生同死”,阴阳相隔,这让宋江的内心经历着“义”的煎熬。

征辽和征方腊让宋江“忠”“义”无法两全,要效忠朝廷,就无法保全义气弟兄的性命而且这两场战争似乎还隐含作者的政治寓言。征辽从规模上要比征方腊大,可梁山好汉没有一个阵亡,他们的伤亡,全部在征方腊,。作者想通过征辽之战,表现梁山好汉是国家栋梁,也让他们用卫国战争来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征方腊是不义之战,是变了性质的起义军去镇压农民起义军,是同室操戈。这两场战争的梁山好汉的结局看似违反常识(和辽兵作战时候,梁山好汉都是金钟罩铁布衫刀枪不入“而到了方腊那里法术就失灵了!?)其实,作者是要说明:奸臣当道,忠良涂炭。

4、第四阶段,最后的结局

宋江马不停蹄的为朝廷破大辽、平方腊,可皇帝奸臣却从没有信任过宋江。征方腊完了以后,宋江和众弟兄凯旋而归,可这一百零八个弟兄,有的战死,有的阵亡,有的病根,有的离去,有的出家,最后只剩下了二十七个人,“东京百姓看了只剩得这几个回来,众皆嗟叹不已”。[11]更可悲的

是,燕青曾预见的鸟尽弓藏,诛戮功臣的一幕,在封官赐爵后不久就开始了,。阮小二被蔡京、童贯追夺了官复为庶民。柴进惧谗,称疾辞官。李应推称风瘫,求闲还乡。奸臣们毒杀宋江和卢俊义的阴谋,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奸臣们认为,“先对付了卢俊义,便是绝了宋江的一只臂膊。”在毒死卢俊义后,奸臣们又往御酒里下了慢性毒药,叫天使送往楚州。宋江饮下朝廷御赐的毒酒,顿觉腹中疼痛。对奸臣们的此举充满愤怒:“我自幼学儒,长而通吏。不幸失身于罪人,并不曾行半点异心之事。今日天子信听谗佞,赐我药酒,得罪何辜!”[12]可宋江至死对皇帝、朝廷都无二心。他害怕李逵知道他被害而造反,临死前,把李逵招回来,骗李逵也喝下药酒,并对李逵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兄弟,你休怪我!前日朝廷差天使赐药酒与我服了,死在旦夕。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不肯半点欺心。今日朝廷赐死无辜,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我死之后,恐怕你造反,坏了我梁山泊替天行道忠义之名,因此请将你来,相见一面。昨日酒中已与了你慢药服了,回至润州必死。你死之后,可来此处楚州南门外,有个蓼儿洼,风景尽与梁山泊无异,和你阴魂相聚。”[13]一代忠臣、功臣却因奸佞的不断陷害,埋于蓼儿洼的一掊黄土之中。

宋江用他一生不变的忠,最终换来的是悲剧的下场。

虽然,在招安之前,宋江性格中的“忠”表现的并不强烈,但从他的只言片语中仍能略知一二。在第三十二回,武松要上二龙山落草,宋江对武松说:“我自百无一能,虽有忠心,不能得进步。”

[14]第五十六回,计赚徐宁上山后,宋江对他说:“见今宋江暂居水泊,……尽忠竭力报国……”[15]第五十八回,呼延灼被擒时,宋江对他劝降说:“将军如何去得!……等朝廷见用,受了招安,那时尽忠报国,未为晚矣。”[16]第七十一回,梁山英雄排座次,重阳菊花会后,宋江对众弟兄们说:“有日云开见日,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扰良民,赦罪招安,同心报国,竭力施功,有何不美?”[17] 由此可以看到作者对宋江性格发展线路的设置目的。对于农民起义的结局,作者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而且在作者之前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也没有任何一场农民起义是以成功告终的。虽然作者安排宋江接受了招安,还为国攘外安内,但宋江和梁山英雄始终受奸臣们的排挤、打击和陷害,最后宋江等人被奸臣害死。这样悲剧结局,是作者用来揭露封建统治者的罪恶,并对受招安者以鉴戒。

结论:

《水浒传》成功塑造了一百零八人的艺术巨像,而这其中最出彩的,正是他们的领袖宋江。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生动丰满的叛逆领袖形象。作者完全按照历史的真实去塑造人物,既写他的成功,又写他的失败,。将宋江性格中为国尽忠、为家尽孝、为友行义、为民施仁的特点充分地展现出来。

小说作者生活在元末明初社会动乱之际,对农民起义的原因、发生、发展和结局的认识达到了那个时代较高的水平,。特别是小说开端通过林冲、武松等人物表现的“官逼民反”的现象,深刻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本质,。可他们毕竟是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无法跳出封建忠君思想,因此宋江的思想中始终认为皇上“至圣至明”,他从未想要取而代之。他给梁山英雄们选择的受招安也是最好的归宿,可以名利双收。招安后可以名正言顺地为国出力,可以加官进爵,光宗耀祖,又可以作为忠臣,名留青史。其它梁山英雄也只是反对招安的思想,却没有任何一个人反对力主招安的宋江。梁山义军的结局也报告是不可避免的结局。

梁山的兴盛我们不能把功绩归于宋江一人,梁山的衰败我们也不能归咎于宋江一人。宋江只是宋江,不应用政治的眼光,现代人的观点来评价宋江,那都是片面而肤浅的。总的看来,宋江的性格是变化的,在其一生当中,由于他深受儒家正统思想的影响,“忠”成了他一生的信条,他守着封建的纲常伦理,与梁山英雄们义气相通,干出了一番事业,最终没有被封建统治者认同,走向了悲惨的结局。

注释:

[1] 见《水浒传》施耐庵罗贯中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8月第229页

[2] 见《水浒传》施耐庵罗贯中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8月第279页

[3] 见《水浒传》施耐庵罗贯中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8月第288页

[4] 见《水浒传》施耐庵罗贯中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8月第476页

[5] 见《水浒传》施耐庵罗贯中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8月第501页

[6] 见《水浒传》施耐庵罗贯中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8月第951页

[7] 见《水浒传》施耐庵罗贯中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8月第831页

[8] 见《水浒传》施耐庵罗贯中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8月第1139页

[9] 见《水浒传》施耐庵罗贯中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8月第1149页

[10] 见《水浒传》施耐庵罗贯中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8月第1165页

[11] 见《水浒传》施耐庵罗贯中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8月第1373页

[12] 见《水浒传》施耐庵罗贯中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8月第1387页

[13] 见《水浒传》施耐庵罗贯中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8月第1388页

[14] 见《水浒传》施耐庵罗贯中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8月第432页

[15] 见《水浒传》施耐庵罗贯中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8月第787页

[16] 见《水浒传》施耐庵罗贯中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8月第809页

[17] 见《水浒传》施耐庵罗贯中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8月第986页

参考文献:

1、《水浒传》施耐庵罗贯中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8月

版本号10019.2317

2、《插图本品读水浒传》傅光明主编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1月

版本号7-80713-065-2

3、《中国文学史(四)》游国恩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8月

版本号7-02-000968-9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