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化经济简论

文化经济简论

文章编号:1002—7408(2001)03一0035一02

文化经济简论

王来金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98级博士,北京100872)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文化化与文化的经济化趋势日趋明显。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正逐渐孕育出一个新的经济形态——文化经济。

所谓文化经济就是以文化观念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为产业主体支柱的经济。文化经济是相对于物质经济而言的。物质经济是指以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消费为核心的经济形态。它是人类社会在低级发展阶段的产物,其特点是:在生产上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为主,以自然资源为原料,以具体的物质生活产品为产品终极对象,产业结构围绕着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进行组织和布局;在消费上以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为主要目标。文化经济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人们在物质生活需要满足以后.追求精神生活需要满足的产物。在文化经济时代,社会的物质生产和消费在经济活动中逐渐退居次要地位,精神产品生产和消费则日益占居主导地位。社会产品主要以观念性产品和心理服务为主,其物质属性将退居其次。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经济在生产上更带有虚拟化,在消费上更带有心理化的特点。就具体产品而言,在物质经济中.产品的生产以标准化和实用化为特征,其实用功能是决定性因素,而在文化经济中,产品的生产则带有个性化和审美化特征,创新色彩比较浓;产品的消费也是如此,前者重在满足人们的物质消费欲望,后者则重在满足人们的精神消费欲望,其审美需求远远大于物质需求,譬如同样是衣物消费,后者更注重装饰和审美功能。

文化经济意味着文化产业将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所谓文化产业就是以创造和销售某种文化观念、文化符号和文化服务为主的产业。如各种旅游、教育、影视、信息和娱乐业等。文化产业的崛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早在十九世纪,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就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的就业中心具有从上游第一产业即农业逐次向下游二、三产业即工业、服务业和文化业转移的趋势,这就是著名的克拉克——配第法则。这个法则可以说从根本上揭示了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的最一般趋势和特征。文化经济的出现实质上正是这种规律的具体体现。在现代社会经济

生活中,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明显地表现出了这一趋势。在当今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开始成为社会生产的主导产业和国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例如,日本1995年仅娱乐业一项生产经营收入就高达35万亿日元,超过当年日本汽车工业的总产值。美国的文化产业更是发达,1996年仅版权产业的产值就达到4250亿美元,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6.7%。《泰坦尼克号》一部影片的年收入高达几十亿。相当于中国好几个大企业的年收入总和。娱乐产业巨头迪斯尼1994年收购美国广播公司时一下子就出价190亿美元。1997年其资产规模及赢利更是跻身世界大企业500强中前10强。随着文化产业的比重逐渐加大乃至占据整个产业结构中心地位,特别是在国民经济中居中心地位。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将围绕着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进行,文化消费将成为决定生产资料产业结构变化的关键因素。如围绕旅游消费而产生的饮食服务、工艺品加工、交通运输等行为,围绕影视娱乐消费而产生的旅游、服装、建筑等行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将制约着国民经济其它行业的发展方向。各种高科技信息产业如广告业、咨询业、电脑软件业、信息通讯业、旅游和教育科研等将成为社会生产的主导力量,它们在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社会发展方式等方面,指引、奠基和推动其它各行业的运行并最终影响整个社会生活过程,其它行业则逐渐成为文化产业的附属行业,按照文化产业的要求设计自身的发展思路和目标。

文化经济时代。文化的发展将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首先,文化含量将是决定企业商品价值的关键性因素。在文化经济时代,由于人们在消费上更侧重情感和心理需求的满足.商品价值构成中文化含量必然会越来越大,文化附加值逐渐会成为商品价格的决定性因素。例如,一件普通的衬衫,决定其价格构成的将不再是它的质地材料,而是附加其上的品位、情感和信仰等文化含义。同一个手工艺品,将会由于文化底蕴的不同,价格差别达几十倍;当然,此时的商品构成中,物质材料及其实用功能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它仅作为文化的载体,不对商品的价格制定起决定作用。例如一张光盘,售价高

一35—

 万方数据

嘲探讨与争鸣■喇棚嗍嘲黼嘲删嘲删嘲嘲栅雌隘嬲勰黝嘲棚

达8000美元,其物质成本只有3美元。由于文化经济时代商品的价格主要由商品内在的文化含量决定,因此。企业间商品价格和质量的竞争将主要表现为商品文化含量的竞争,文化品位也将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克莱斯勒汽车在质量上并不比其它品牌的汽车高出多少,但是它所代表的高贵、豪华和地位感却给它的发展赢得了无限商机。其次,文化将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文化创造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生产力进步的支撑点。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新产品的开发不再是物质资源的新利用,而是一种文化资源的开发,是一种企业文化的创造。虽然早在工业社会,人们就认识到文化形象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地位,例如人们称信用是企业的第二生命,把缺乏信用看作如同缺乏资金一样是使企业无法生存的决定性因素。但只有在文化经济时代才真正突出了企业文化形象力的重要性,使它成为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核心因素。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形象的塑造可以给企业制造出大量潜在的消费市场,使企业获得高于企业自身价值的市场价值,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拓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例如,1999年万宝路的市场品牌价值是395亿美元,它给企业所带来的丰厚利润之大是可以想象的。企业的文化生产力越强,创造出的品牌越是获得人们的心理认可和欢迎,企业就越能够在市场上获得超额的利润。最然,企业的文化创造力越强,它发展的就越快,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动越是普遍,社会前进的步子就越大。再次,文化资源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关键性资源。在文化经济时代,由于文化是社会经济生产的主要生产资料,文化资源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对一个国家来说,丰厚的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将不再构成国民经济发展的优势,自然资源贫乏也不再意味着落后,关键在于对文化及其智力资源的拥有。文化资源越是丰厚,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力就越是巨大。一个社会能否快速发展,从根本上将取决于这个社会对其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创新程度。社会的文化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越高,社会将越是繁荣。邓小平曾高瞻远瞩地说,中国在今后几十年内肯定会赶上发达国家,他的根据之一就是中国作为“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文化教育一旦上去了,其中“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都比不了的。”在文化经济时代,文化资源也是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基础。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世界经济区域化合作的趋势日益增强,而文化认同感无疑将在其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化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与物质经济不同,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并不存在资源的消耗与枯竭问题,只有资源的再生和累加问题。人们在挖掘已有文化资源。创造新文化产品的同时,不仅不会带来原有文化资源的消耗和丧失,而且还会

~36一增加原有文化资源的含量。经济越是发展,文化产品越多,累加的、可供开发利用的文化资源就越多,而文化资源越是丰厚,经济发展的潜力就越大,经济发展就越快。

文化经济又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经济。在文化经济时代,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改造仍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这种生产和消费已从属于人们的文化生产和消费,在社会生活中不占主要地位。人与自然的和谐不再仅是社会发展的理想愿望,而是社会发展的现实。

文化经济也是一种高科技经济。从广义上说,文化经济包含知识经济。知识经济以高科技为特征,文化经济的出现也同样是以科技的高度发达为前提的。没有科技的高度发达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是谈不上人们精神消费生活的普及和发展的。只有当社会中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不再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重负,可以由极少数人完成时,绝大多数人才能够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中解放出来,去从事文化思想观念产品的生产和创造活动。因此文化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紧密相联的。当然从狭义上说,文化经济和知识经济还是有所区别的,它们呈现出一种互补性的差异。知识经济较侧重于科技发展中精神成果的一面,具有客观和普遍性,文化经济则侧重于与人们的思想观念相联系的社会心理活动一面,更带有主观性和个体性;知识经济与物质生产联系较为密切,以高度的科技含量为后盾,它的生产是~种典型的知识密集型劳动,文化经济则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为根本特征,对科技的含量没有作出具体要求.它的生产既可以是智力密集型的。也可以是劳动密集型的。

文化经济是一个崭新的经济形态,它并不游离于现代社会之外,而是孕育于现代社会经济之中。在现代社会中它正从两个方面显示出来,一是经济文化趋势.即经济生产和消费由物质形态向文化观念形态转移的趋势;二是文化经济化趋势,即文化生产和创造向商品化、产业化转变的趋向。前者最明显的标志是企业产品的使用价值已逐渐从实用化向艺术、审美化方向发展,企业竞争也从产品质量竞争上升为企业文化及企业形象力的竞争,企业文化的创造已越来越成为企业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者最明显的标志则是文化生产和消费已逐渐从公益事业向非公益产业转化,精神产品大量涌入市场,商品交换法则广泛渗入到文化的生产和消费之中。文化产业开始纳入到国民经济的一个具体产业并被视为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随着文化活动与经济活动的相互渗透并一体化,文化经济必然成为未来社会的经济主导形态。I囡

(本文编辑:黎峰)

 万方数据

文化经济简论

作者:王来金, WANG Lai-jin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98级博士,北京,100872

刊名:

理论导刊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GUIDE

年,卷(期):2001,""(3)

引用次数:8次

引证文献(8条)

1.马海霞.吕倜然文化经济论与文化产业研究综述[期刊论文]-思想战线 2007(5)

2.李新家关于文化经济的几个理论问题[期刊论文]-思想战线 2006(1)

3.余方镇论文化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及发展决策[期刊论文]-生产力研究 2006(12)

4.陈秋萍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对策研究[期刊论文]-改革与战略 2006(9)

5.陈海花商标名的语言文化和文化经济[期刊论文]-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1)

6.吕庆华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

7.张洪雷论经济文化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学位论文]硕士 2005

8.王英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发展的新特点[期刊论文]-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3)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dd12790966.html,/Periodical_lldk200103015.aspx

下载时间:2010年6月11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