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

第一章道德的一般理论

1、道德含义及其特征是什么?

答:含义: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五个功能。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然而,不同时代与不同阶级,其道德观念都会有所变化。

特征:社会关系决定道德的产生与内容、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阶级性、道德具有历史继承性和相通性、道德具有相对稳定性、道德的具有实践性。

2、道德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答:认识功能、调节功能、服务功能、教育功能、评价功能、平衡功能。

3、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父慈子孝,尊老爱幼、立志勤学,持之以恒、自强不息,勇于创新、仁以待人,以礼敬人、诚实守信,见利思义、公忠为国,反对外族侵略、修身为本,严于律己。

答:首先,必须从爱岗做起。其次,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科技知识,业务以上精益求精。再次,坚守岗位责任,干一行爱一行。

第二章职业与职业道德

1、什么是职业?职业有哪些特征?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有哪些?

答:含义:职业是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谋生手段的工作;从社会角度看职业是劳动者获得的社会角色,劳动者为社会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并获得相应的报酬;从国民经济活动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角度来看,职业是指不同性质、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操作的专门劳动岗位。

特征:专业性、多样性、技术性、时代性。

发展趋势:专业化、智能化、综合化。

2、什么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含义: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体现职业特征的道德活动现象,道德意识现象和道德规范现象,是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在职业生活中处理和协调入与人、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道德准则。

基本特征:行业性、多样性、明确性、群体性、继承性、时间性。

3、职业道德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答:职业要素、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职业作风。

4、学习职业道德的意义是什么?

答:学习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学习职业道德是良好的社会风尚形成与发展的迫切要求、学习职业道德是提高自身要素的重要措施。

第三章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答:必须以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必须遵循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既要立足于现实,又要面向未来。

2、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的依据是什么?

答:是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客观要求、是中国共产党革命与建设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

3、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也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要落实在为人民服务上。为人民服务的主要内容是:热爱人民,尊重人民,同人民站在一起;关心人民,为人民谋利益;保护人民,同一切危害人民利益的行为作斗争;服从人民,个人利益服从人民的整体利益,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以至自己的生命。

4、我国为什么把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原则提出来?如何坚持集体主义?

答:原因: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值得的本质要求、集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区别于一切旧道德的根本标志、集体主义是无产阶级最基本的道德品质,符合社会发展的共同利益、集体主义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需要。

如何:首先强调国家和集体和个人利益三者的和谐统一、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作为一种道德原则,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全局利益高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高于眼前利益、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在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前提下,同时强调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并不否认正当的个人利益,而主张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必要时还要牺牲个人利益以保全集体利益。

5、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的内容有哪些?

答: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6、对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职业道德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能力、遵守工作纪律,维护工作秩序、勤俭节约,尊师爱徒,团结互助。

第四章职业道德修养

1、什么是职业道德修养?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有哪些?

答:含义:是指从事各种职业活动的人员,按照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在职业活动中所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使自己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达到一定的职业道德境界。

必要性: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是从业则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的需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加强职业道修养可以促进行业的兴旺发达、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可以形成平等友善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风尚、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是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培养造就合格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保证我国现代化事业的社会主义方向的需要。

2、试述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

答:职业道德认识的修养、职业道德情感的修养、职业道德意志的修养、职业道德行为的修养。

3、如何进行职业道德认识的修养?

答:首先,要认真学习基本知识,把握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提高道德认识水平。其次,把理论学习与职业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职业道德活动中践行职业道德理论、原则和规范,明辨是非,提高职业道德评价、选择能力;最后,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觉实践。这些活动是提高职业道德认识修养的重要保证。

4、如何进行职业道德情感的修养?

答:加强正义感、责任感、良心感、荣誉感的自我激发和培养。

5、如何进行职业道德意志的修养?

答:是从业人员在履行职业道德责任义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克服困难的力量和毅力。它是职业行为持之以恒的精神力量,也是道德观内化并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

6、如何进行职业道德行为的修养?

答:职业道德行为修养,还必须与职业技能的培养紧密结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职业技能,才能使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认识、情感、意志有用武之地,才能转化为具体的职业道德行为,并使这种行为得到充分展现,取得良好效果。必须依靠从业人员自觉自愿的努力,离不开职业技能的培养与提高。

7、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有哪些?

答:1、加强学习,提高职业道德认识是职业道德修养的前提条件2、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做到知行动统一是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3、汲取传统职业道精华和借鉴外国职业道德合理因素是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4、学习优秀人物的优良品质是职业道德修养的有效方法5、慎独、自重、自省、自奋和自励是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手段。

第三部分哲学常识

1. 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答:含义: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

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2. 什么是世界观?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是什么?

答:含义: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世界观建立于一个人对自然、人生、社会和精神的科学的、系统的、丰富的认识基础上,它包括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世界观不仅仅是认识问题,而且还包括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行动。例如,共产主义世界观就不仅仅包括对共产主义的认识和知识,而且包括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和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精神和积极地行动。

关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它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世界观是哲学的朴素形态。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实践性、创新性、阶级性、科学性。

4.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答: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留给我们的大量文献典籍,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不仅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即使在今天,也当之无愧地称得上是博大精深。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矛盾的双方总是处在不断的转化中、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必然和偶然的关系、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5. 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最高抽象。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指出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质上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关系。从实践出发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伟大哲学变革的实质和关键。是实践为人提供了认知对象。因此在实践中,人不仅认识了世界,而且改造了世界,在天然、自然的自在世界的基础上创造了人类的属人世界。

所以,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而且具有世界观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他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上存在着重大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第十一章辩证唯物主义

1、事务联系的含义及特征?

答:含义: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

用的关系。

特征:事务联系的特点、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事务联系具有复杂多样性、事物的联系具有条件性。

2、发展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说新事物必然会战胜旧事物?

答: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原因: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由事物发展的辨证本性和新旧事物的本质

特点决定的:第一,新事物是旧事物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合乎规律的产物。

第二,新事物是促使旧事物灭亡的因素,但又是旧事物不能战胜或克服的因素。

第三,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总之,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和最终结果。

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意义。

答:1)量变是指事物量的规定性的变化,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排列组合上的变化。量变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是在原有度的范围内的变化,它不改变事物的根本性质,因而也称渐变。量变体现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人们经常看到的统一、平衡、相持和静止等,都是事物处在量变过程中呈现的面貌。

(2)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事物变为他事物。质变是事物超出度的界限的变化,是事物的显著变动状态,是事物连续性的中断,因而又称飞跃、突变或革命。因此,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界限。

(3)量变和质变都是由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引起的。当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比还没有达到主次地位的改变时,事物呈现出量变状态。当矛盾双方地位发生改变,原有统一体破裂,事物便呈现出质变状态。

(4)量变和质变的区别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区别量变和质变的标志是度。

在度以内的变化是量变,突破度的变化就是质变。在这个意义上讲,二者的界限是

确定的。但由于事物的范围无限广泛。一事物与他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方面的。因此

同一种变化在一种关系中是量变,在另一种关系中就可能成为质变了,反之亦然。

量变和质变区分的不确定性还表现在部分质变既是质变也是量变。量变质变的区分

所以是不确定的还在于世界上没有什么纯粹的量变和纯粹的质变。量变和质变是事

物发展的两种状态,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从逐渐的量的变化到迅速的质

变的过程。

4、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意义。

答:唯物辩证否定观的内容:

1、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自我否定

2、辩证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其二,否定是连接的环节.

3、作为发展与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的否定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

科学的否定观在唯物辩证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是通过事物内在的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己否定自己。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即否定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没有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事物就不会发展和前进;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即新旧事物又通过否定的环节联系起来,新事物是从旧事物中生长出来的,并以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东西,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辩证的否定就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是事物发展中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对立统一。简言之,辩证的否定就是包含肯定因素的否定。

形而上学把事物的否定看成是单纯的外在否定;把否定看成是全盘抛弃。他们割裂肯定和否定的辩证统一关系,其公式是,肯定就是绝对的肯定,肯定一切;否定就是绝对的否定,否定一切。

5、为什么说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答:1、从发展方向上看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经过两次否定,克服消极因素,保留积极因素

2、从发展道路上看,事物发展是迂回曲折的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个反复斗争的过程。

6、用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关系.

答:1.、内因是事物发展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2.、内因是依据它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所以必须注重独立自主。

3.、外因是条件有时外因甚至对事物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所以对外开放必不可少。

4.、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要在独立自主基础上扩大对外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建设。

7、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哲学理论基础是什么?

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8、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

答: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

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9、相对静止的含义及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答:没有任何方法可以证实一个物体是在绝对静止之中。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静止只是一个物体对于它周围的另一个参照物保持位置不变,所以也只能是绝对静止和相对运动,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是在静止中还是在运动中,必须选择合适的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不同。

承认静止的重要性:

1. 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区分事物,

2. 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

3. 只有承认相对静止, 才能衡量把握运动。

10、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

答:1.意识能动性是指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作用。

2.意识能动性的主要表现:第一,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的主观创造性;第三,意识活动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这是意识能动性的突出表现;。

3.意识能动性的实现:第一,前提条件是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第二,基本途径是社会实践。第三,还要借助一定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4.人工智能是人的意识的模拟、物化和延长,不是本来意义上的智能,随着科技发展,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会超越人的意识,但在总体上则不如人的意识。

5.意识与物质的关系上的基本观点:第一,辩唯,既承认物质的决定性,又承认意识的能动性。第二,机械唯物主义,只承认物质的决定性,否定意识的能动性。第三,唯心主义,否认物质的决定性,夸大意识的能动性。

11、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答: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原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法论)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求真务实,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意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基本的国情出发,才能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和发现新规律,提出新思路,解决新问题.

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才能更好得实事求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卓有成效地向前进

1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答: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人们通过感官获得的关于事物的现象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的特点。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获得的关于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理性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2、和理性认识的联系。首先,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离开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坚持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坚持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其次,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只能解决对现象的认识的问题,理性认识才能解决对本质的认识的问题。坚持感性认识发展成为理性认识,这是坚持认识论中的辩证法。再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世界上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往往感性之中有理性;世界上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往往理性之中有感性。

14、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什么?

答:1、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又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实现其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目的。

2、.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15、认识运动总规律是什么?

答: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与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的进到了一个更高的程度”,这就是认识运动的总规律过程,它体现了认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有限到无限的发展过程。认识过程的无限发展是人们对客观过程及其推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人们对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达到了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并用其指导实践取得成功,认识的过程就基本完成了。但就认识的推移和整个人类认识的发展而言,认识的过程并没有结束。客观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无限发展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只能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无限性,决定了人们的实践和认识运动必然是是一个形式上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内容上不断深入,无限扩展的过程。

第十二章历史唯物主义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答: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就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问题,也就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所讨论的问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实惠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二者辩证统一2、什么是社会存在?什么是社会意识?二者的关系如何?

答: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人们的社会精神生活过程及其产物。

二者关系: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社会意识受反映着的立场与观点和方法的巨大影响和制约,而反映着的立场与观点和方法归根结底是有人们自社会存在的地位决定的。

3、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答:物质资料生产是人们通过劳动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资料的实践活动。

它由人的劳动,生产资料登要素构成,生产资料又可进一步分为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是构成劳动过程的最抽象、最一般、最普遍的要素,只有这些得以存在和发展,社会的其他活动如政治、文化、艺术、宗教登才能够得以存在和发展。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4、什么是生产力?什么是生产关系?二者的关系如何?

答:生产力是人类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是人们生产物质产品的能力,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者关系: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时候,生产力能够较快地发展,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都能得到提高,社会将在安定的状态下发展。而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原有的

生产关系会从适应逐渐变成不适应,这时,就需要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调整之后的生产关系又会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里就体现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适应,而又不调整或无法调整生产关系的时候,生产力只能缓慢发展,甚至停滞不前或后退,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将不能提高。这里就体现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阻碍作用。随着社会矛盾的日益积累,最终将会导致政权的更改,并组织起新的、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这里就体现为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也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5、什么是经济基础?什么是上层建筑?二者的关系如何?

答:经济基础是由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该社会的经济结构,经济制度。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各种制度、设施和意识形态的总和。

二者关系:1、上层建筑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2、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中,首先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它的产生、发展和变革,都不能从它本身来解释,而只能由它的经济基础来说明。

3、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内容。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派生的,所以,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内容,就决定自己的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内容。

6、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答: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供给全世界以衣食等等社会物质生活资料,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不仅以其实践活动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取之不尽的源泉,而且以其千

百万创造者的伟大的力量和智慧,为人类社会提供不可胜计的精神财富的成品。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类社会经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演变,

都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自觉的革命斗争,劳动人民是革命斗争的主力军。

总之,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

造者。

7、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什么?

答:群众观点: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其基本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一方面要求在一切工作或斗争中,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并组织群众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求领导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即在集中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方针、政策,交给群众讨论、执行,并在讨论、执行过程中,不断根据群众意见进行修改,使之逐渐完善。

8、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原理说明社会主义社会进行改革的必要性。

答:社会发展的一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运动。而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任何社会改革或革命,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又是什么?囿于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揭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之后,没有具体回答这些问题。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断言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是完全适合的,不存在矛盾和冲突。斯大林在去世前一年,承认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存在矛盾,但他没有提出正确的解决办法,未能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任务。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党和毛泽东同志正确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但由于对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和基本国情判断的失误,我国曾经脱离生产力发展的实际一味追求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和“以阶级斗争为纲”来推动社会的发展,结果使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

在特殊的历史条件,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与这种经济体制相联系的,权力过分集中的政治体制等其他方面的体制。这种体制对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对调动有限的资源,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点工程,起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发展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结构的多样化, 这种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逐渐转化为阻碍和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僵化的体制。这种体制在所有制结构上,片面追求单一的公有制,以为所有制越纯越好,规模越大越好;在经济运行方面,忽视和排斥商品经济和市场的作用,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在分配制度上,实行平均主义,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这些弊端的存在,压制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由于长期僵化的体制,再加上“左”的思想的干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到“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面深刻地总结了历史经验,认识到要振兴中华必须进行改革,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邓小平同志指出:“我是主张改革的,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十几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过去我们搬用别国的模式,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思想上导致僵化,妨碍人民和基层积极性的发挥。……中国社会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二十年时间,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这种情况不改革行吗?” 历史的经验已证明,旧的体制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