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一物理运动和力的关系专题练习(解析版)(1)

高一物理运动和力的关系专题练习(解析版)(1)

高一物理运动和力的关系专题练习(解析版)(1)
高一物理运动和力的关系专题练习(解析版)(1)

一、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是滑梯简化图,一小孩从滑梯上A 点开始无初速度下滑,在AB 段匀加速下滑,在BC 段匀减速下滑,滑到C 点恰好静止,整个过程中滑梯保持静止状态.假设小孩在AB 段和BC 段滑动时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1μ和2μ,AB 与BC 长度相等,则

A .整个过程中地面对滑梯始终无摩擦力作用

B .动摩擦因数12+=2tan μμθ

C .小孩从滑梯上A 点滑到C 点先超重后失重

D .整个过程中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始终等于小孩和滑梯的总重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

小朋友在AB 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将小朋友的加速度1a 分解为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由于小朋友有水平向右的分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地面对滑梯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有竖直向下的分加速度,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得知:小孩处于失重,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N F 小于小朋友和滑梯的总重力.同理,小朋友在BC 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小孩处于超重,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大于小朋友和滑梯的总重力,地面对滑梯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故ACD 错误;设AB 的长度为L ,小孩在B 点的速度为v .小孩从A 到B 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11sin cos mg mg ma θμθ-=,由运动学公式可得:

212v a L =;小孩从B 到C 为研究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22cos sin mg mg ma μθθ-=,由运动学公式可得:222v a L =;联立解得:122tan μμθ+=,故B 正确.

2.传送带广泛的应用于物品的传输、分拣、分装等工作中,某煤炭企业利用如图所示的三角形传送带进行不同品质煤的分拣,传送带以6m/s 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都是1m ,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7?。现有两方形煤块A 、B (可视为质点)从传送带顶端静止释放,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煤块A 、

B 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不相同

B .煤块A 、B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都与其运动方向相反

C .煤块A 比煤块B 后到达传送带底端

D .煤块A 运动至传送带底端时速度大小为2m/s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B .煤块A 开始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方向向下,与运动方向相同,煤块B 下滑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方向向上,与运动方向相反,选项B 错误; CD .对煤块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1cos37sin37mg mg ma μ?+?=

解得

2110m/s a =

煤块A 达到与传送带共速的时间

0116

s 0.6s 10

v t a =

== 位移

20

11

1.8m 1m 2v x a ==>

故不可能与传送带共速,煤块A 一直以1a 向下加速,达到底部的时间设为A t ,则有

212

A A L a t = 解得

A t =

达到底端的速度为

1A A v a t ==

对煤块B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2sin 37cos37mg mg ma μ?-?=

解得

22s 2m/a =

煤块B 达到底部的时间设为B t ,则有

212

B B L a t = 解得

1s B A t t =>

所以A 先达到底部,选项CD 错误; A .煤块A 相对于传送带的位移

0(60.21)m A A x v t L ?=-=-

煤块B 相对于传送带的位移

0(61)m 5m B B x v t L ?=-=-=

所以煤块A 、B 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不相同,选项A 正确。 故选A 。

3.如图所示,将小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砝码的移动很小,几乎观察不到,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已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2m 和m ,纸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砝码与纸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μ,重力加速度为g 。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所需拉力的大小至少应为( )

A .7mg μ

B .8mg μ

C .9mg μ

D .10mg μ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砝码和桌面对纸板的摩擦力分别为

1224f mg mg μμ=?=

()223f m m g mg μμ=+=

设砝码的加速度为a 1,纸板的加速度为a 2,则有

112f ma = 122F f f ma --=

发生相对运动需要满足

21a a >

代入数据解得

9F mg μ>

故选C 。

4.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连着一质量为m 的物块A ,A 放在托盘B 上,B 的质量也为m 。初始时在竖直向上的力F 作用下系统静止,弹簧处于自然长度。现改变竖直向上的力F 的大小,使A 匀加速下降。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A 的加速度为a =0.25g ,空气阻力不计,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在A 匀加速下降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B 对A 的支持力可能为0.85mg B .弹簧的最大形变量为

0.75mg

k

C .力F 对B 的作用力可能为0.9mg

D .力F 对B 的作用力最小值为0.65mg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设物块和托盘间的压力为零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 m ,以A 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0.25m mg kx ma m g -==?

解得

0.75m mg

x k

=

在此之前,以A 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0.25N mg F kx a g m

--==

可得

0.75N F mg kx =-

所以B 对A 的支持力不可能为0.85mg ,选项A 错误,B 正确; CD .以AB 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20.252mg F kx

a g m

--=

=

可得

1.5F mg kx =-

力F 对B 的作用力范围为

0.75 1.5mg F mg ≤≤

选项C 正确,D 错误。 故选BC 。

5.如图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 1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 2的小物块从与

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滑上传送带,以地面为参考系,v2>v1,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其v-t图像可能的是( )

A. B. C.D.

【答案】ABC

【解析】

如果物体一直减速到达左侧仍有速度,则为图像A;如果恰好见到零,则为图像C;如果在传送带上减速到零并反向加速至传送带速度,则为图像C.图像D 是不可能的.

6.如图所示,光滑水平桌面放置着物块 A,它通过轻绳和轻质滑轮悬挂着物块 B,已知 A 的质量为 m,B 的质量为 3m,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静止释放物块 A、B 后()

A.相同时间内,A、B 运动的路程之比为 2:1

B.物块 A、B 的加速度之比为 1:1

C.细绳的拉力为6

7 mg

D.当 B 下落高度 h 2 5 gh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

同时间内,图中A向右运动h时,B下降一半的距离,即为h/2,故A、B运动的路程之比为2:1,故A正确;任意相等时间内,物体A、B的位移之比为2:1,故速度和加速度之比均为2:1,故B错误;设A的加速度为a,则B的加速度为0.5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对A,有:T=ma,对B,有:3mg-2T=3m?0.5a,联立解得:T=6

7

mg

,a=6

7

g,故C正确;

对B,加速度为a′=0.5a=3

7

g,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有:v2=2?a′?h,解得:v=

6

7

gh

,故D

错误;故选AC.

【点睛】

本题考查连接体问题,关键是找出两物体的位移、速度及加速度关系,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式分析,也可以结合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

7.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停放着一辆表面粗糙的平板车,质量为M,与平板车上表面等高的平台上有一质量为m的滑块以水平初速度v0向着平板车滑来,从滑块刚滑上平板车开始计时,之后他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t0是滑块在车上运动的时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滑块与平板车最终滑离

B.滑块与平板车表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

v

3gt

C.滑块与平板车的质量之比m:M=1:2

D.平板车上表面的长度为

00

5

v t

6

【答案】AB

【解析】

【分析】

根据图线知,铁块在小车上滑动过程中,铁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它们的加速度之比求出质量之比,以及求出动摩擦因数的大小.根据运动学公式分别求出铁块和小车的位移,从而求出两者的相对位移,即平板车的长度.物体离开小车做平抛运动,求出落地的时间,从而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落地时与车左端的位移.

【详解】

由图象可知,滑块运动到平板车最右端时,速度大于平板车的速度,所以滑块将做平抛运

动离开平板车,故A正确;根据图线知,滑块的加速度大小000

1

00

2

3

3

v v v

a

t t

-

==.小车的

加速度大小a2=0

3

v

t,知铁块与小车的加速度之比为1: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滑块的

加速度大小为:

1

f

a

m

=,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2=

f

M

,则滑块与小车的质量之比m:

M=1:1.故C 错误.滑块的加速度1f

a

g m

μ=

=,又0103v a t =,则003v gt μ=,故B 正确;

滑块的位移00100025326v v x t v t +==,小车的位移0

2000

1

1326v x t v t ==,则小车的长度

L=

56v 0t 0-16v 0t 0=2

3v 0t 0,故D 错误.故选AB .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小车和铁块的运动情况,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

8.某一实验室的传送装置如图所示,其中AB 段是水平的,长度L AB =6m ,BC 段是倾斜的,长度L BC =5m ,倾角为37o ,AB 和BC 在B 点通过一段极短的圆弧连接(图中未画出圆弧),传送带v =4m/s 的恒定速率顺时针运转.现将一个工件(可看成质点)无初速度地放在A 点。已知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μ=0.5,已知:重力加速度g =10m/s 2。sin37°=0.6,cos37°=0.8。则( )

A .工件第一次到达

B 点所用的时间1.9s B .工件沿传送带B

C 向上运动的最大位移为5m C .工件沿传送带运动,仍能回到A 点

D .工件第一次返回B 点后,会在传送带上来回往复运动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工件刚放在水平传送带上的加速度为a 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μmg =ma 1

代入数据解得

a 1=μg =5 m/s 2

经t 1时间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则有

11

0.8s v

t a =

= 前进的位移为

x 1=

1

2

a 1t 12=1.6m 此后工件将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至B 点,用时

1

2 1.1s AB L x t v

-=

= 所以工件第一次到达B 点所用的时间为 t =t 1+t 2=1.9s

选项A 正确;

B .设工件上升的最大位移为s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sinθ-μmg cosθ=ma 2

代入数据解得

a 2=2m/s 2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

22

2v s a = 代入数据解得

s =4m

选项B 错误;

CD .工件到达最高点后将沿斜面下滑,下滑的加速度仍为a 2=2m/s 2,则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4m/s ,然后滑上水平传送带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a 1 =5 m/s 2,当速度减为零时滑行的距离为

2

1

1.6m 2v x a ==

然后返回向右运动,则物体不能回到A 点;物体向右加速,当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仍为4m/s ,然后滑上斜面重复原来的运动,可知工件第一次返回B 点后,会在传送带上来回往复运动,选项C 错误,D 正确。 故选AD 。

9.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三角形斜劈C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左右两侧的斜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分别为37?和53?,斜面光滑且足够长,质量均为m 的两物块A 、B 分别放置在左右两侧的斜面上,两物块用一根跨过斜劈顶端定滑轮的细线拴接,细线绷紧且与对应斜面平行,不计细线与滑轮处的摩擦以及滑轮的质量,重力加速度为g ,两物块由静止释放,斜劈始终保持静止不动,sin370.6?=,cos370.8?=,则在A 、B 两物块开始运动之后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块A 沿斜面向上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0.1g

B .细线中的拉力大小为0.7mg

C .斜劈C 给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0

D .斜劈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 m g +

【答案】AB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设细线上的拉力大小为T ,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 ,对B 受力分析

sin 53mg T ma ?-=

对A 受力分析

sin 37T mg ma -?=

解得

0.7T mg =

0.1a g =

故选项AB 正确;

C .整体分析,物块A 向右上方加速,物块B 向右下方加速,斜劈C 静止不动,所以系统向右的动量增加,地面给斜劈C 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不为0,故选项C 错误;

D .对C 受力分析,在竖直方向上有

cos37cos37cos53cos53sin37sin53mg mg T T Mg N ??+??+?+?+=

解得

1.98N M m g =+()

故选项D 错误。 故选AB 。

10.如图所示,一倾角为θ的倾斜传送带以速度v 顺时针匀速运转,t =0时刻,一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从传送带底端处以初速度v 0沿传送带向上滑上传送带,在t 0时刻离开传送带.则下列描述小滑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答案】A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CD.根据题意,设传送带倾角为θ,动摩擦因数μ.若:

sin cos mg mg θμθ>

滑块沿斜面的合力不可能为0,也就不可能匀速运动.

若v 0>v ,滑动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合力是滑动摩擦力和重力沿传送带分力之和; 减速v 0=v 之后,滑动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上,合力是滑动摩擦力和重力沿传送带分力之差,也就是加速度变小,当传送带较短时,滑块将从上端离开传送带,不会反向运动,当传送带较长时,滑块速度减小为0后,后反向运动从传送带下端离开,故C 错误,AD 正确; B.若

sin cos mg mg θμθ<

若v 0

11.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1=1kg 的足够长的木板A ,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 2=2kg 的物块B ,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1μ=0.1,物块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μ=0.3,假定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物块施加随时间t 增大的水平拉力

F =3t (N),重力加速度大小g =10m/s 2。则( )

A .t =ls 之后,木板将在地面上滑动

B .t =2s 时,物块将相对木板滑动

C .t =3s 时,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4m/s 2

D .木板的最大加速度为3m/s 2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当

()1123N F m m g μ≤+=

物块和木板都没有动,处于静止状态,根据

F =3t (N)

可知t =ls 之后,木板将在地面上滑动,故A 符合题意;

BD .两物体刚要相对滑动时,此时木板有最大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木块有

222F m g m a μ-=

对木板有

()221121m g m m g m a μμ-+=

解得

12N F =

23m/s a =

根据

F =3t (N)

可知t =4s 之后,物块将相对木板滑动,故B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C .由上分析可知,t =3s 时,物块相对木板静止,一起做匀加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111212F m m g m m a μ-+=+

代入数据可得

22m/s a =

故C 不符合题意。 故选AD 。

12.将一质量为M 的光滑斜劈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 的光滑滑块(滑块可以看成质点)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滑下。在此过程中,斜劈对滑块的支持力记为F N1,地面对斜劈的支持力记为F N2,滑块到达斜面底端时,相对地面的速度大小记为v 、竖直分速度的大小记为v y 。若取消固定斜劈的装置,再让滑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在滑块的压力作用下斜劈会向左做匀加速运动,在此过程中,斜劈对滑块的支持力记为F N1′、地面对斜劈的支持力记为F N2′,滑块到达斜面底端时,相对地面的速度大小记v'、竖直分速度的大小记为v y ′。则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F N1<F N1′

B .F N2>F N2′

C .v <v'

D .v y <v y ′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两种情况下斜劈对滑块的支持力的方向均垂直斜面向上,第一种情况下斜劈对滑块的支持力

F N1=mg cos θ

当滑块m相对于斜劈加速下滑时,斜劈水平向左加速运动,所以滑块m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方向不再沿斜面方向,即物块有沿垂直于斜面方向向下的加速度,则

mg cos θ>F N1′

A错误;

B.对斜劈,地面对斜劈的支持力等于斜劈的重力与滑块对斜劈的压力的竖直分量之和,因为

F N1>F N1′

则地面对斜劈的支持力

F N2>F N2′

B正确;

C.若斜劈固定,则

mgh=1

2

mv2

若斜劈不固定,则由能量关系可知

mgh=1

2

mv'2+

1

2

Mv x2

因此

v>v'

C错误;

D.对滑块,在竖直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g-F N cos θ=ma y

由于

F N1>F N1′

因此

a y1<a y1′

两种情况下滑块的竖直位移相等,根据

y

v

可得

v y<v y′

D正确。

故选BD。

13.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上放置B、C两物体,A叠放在C上,A、B、C的质量分别为m、2m和3m,物体B、C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其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 T.现用水平拉力F拉物体B,使三个物体以同一加速度向右运动,则()

A .此过程中物体C 受重力等五个力作用

B .当F 逐渐增大到T F 时,轻绳刚好被拉断

C .当F 逐渐增大到1.5T F 时,轻绳刚好被拉断

D .若水平面光滑,则绳刚断时,A 、C 间的摩擦力为6

T

F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对A 受力分析,A 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右的静摩擦力作用,可知C 受重力、A 对C 的压力、地面的支持力、绳子的拉力、A 对C 的摩擦力以及地面的摩擦力六个力作用,故A 错误.对整体分析,整体的加速度66F mg

a m

μ-?=,隔离对AC 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得,T-μ?4mg=4ma ,解得T=

2

3

F ,当F=1.5F T 时,轻绳刚好被拉断,故B 错误,C 正确.水平面光滑,绳刚断时,对AC 分析,加速度4T

F a m

=,隔离对A 分析,A 的摩擦力f=ma=

4

T

F ,故D 错误.故选C .

14.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木板B 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小滑块A 。小滑块A 受到随时间t 变化的水平拉力F 作用时,用传感器测出小滑块A 的加速度a ,得到如图乙所示的a -F 图象,已知g 取10 m/s 2,则 ( )

A .小滑块A 的质量为3kg

B .木板B 的质量为1kg

C .当F =6N 时木板B 加速度为2 m/s 2

D .小滑块A 与木板B 间动摩擦因数为0.1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BD .刚开始两者相对静止一起在水平面上运动,当F =3N 时有

()A B F m m a =+

之后F 再增大,两者发生相对运动,此过程中对A 分析有

A A F m g m a μ-=

变形可得

A

F

a g m μ=

- 之后图像的斜率1

A

k m =

,故有 1211532

A k m -=

==- 所以2kg A m =,当F =5N 时有

5

22

g μ=

- 解得0.05μ=,将2kg A m =代入

3()1A B m m =+?

1kg B m =

B 正确AD 错误;

C .3N F >过程中B 在A 给的摩擦力作用下向右加速运动,所以对B 分析可得

'A B m g m a μ=

解得

2'1m/s a =

C 错误; 故选:B 。

15.根据高中所学知识可知,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但实际上,赤道上方200 m 处无初速下落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偏东约6 cm 处。这一现象可解释为,除重力外,由于地球自转,下落过程小球还受到一个水平向东的“力”,该“力”与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成正比。现将小球从赤道地面竖直上抛,考虑对称性,上升过程该“力”水平向西。若不计空气阻力,不考虑重力加速度随高度的变化,在整个过程中,正确反映小球水平方向的速度为v x 、竖直方向的速度为v y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是( )

A.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上升的过程中由于竖直速度越来越小,水平向西的力越来越小,加速度越小越小,因

—图象速度越来越大,但斜率此上升的过程中水平向西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其x v t

越小越小,AB错误;

CD.竖直方向只受重力作用,上升过程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到零后开始下落,下落的过程做匀加速运动,整个过程中斜率保持不变,因此C正确,D错误。

故选C。

高中物理 运动的描述 概念总结

第1章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从广义来讲,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从狭义来说,运动是指机械运动. 静止: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静止都是相对运动而言的,不存在绝对静止的物体.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和坐标系 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某个物体叫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 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坐标系: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而建立的参考系.(标明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1)要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要建立坐标系; (2)如果物体在一维空间运动(即沿一直线运动),只需建立直线坐标系(数轴); 如果物体在二维空间运动(即在同一平面运动),需要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如果物体在三维空间运动时,则需要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 3.质点的认识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①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具有质量的点,因而其突出特点是“具有质量”和“占有位置”,但没有大小,它的质量就是它所代替的物体的质量. ②质点没有体积或形状,因而质点是不可能转动的.任何转动的物体在研究其自转时都不可简化为质点. ③质点不一定是很小的物体,很大的物体也可简化为质点.同一个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又不能看作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如果在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是次要或不起作用的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做一个质点. (3)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将实际问题简化为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学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之一,这种思维方法叫理想化方法.质点就是利用这种思维方法建立的一个理想化物理模型.

高一物理专题训练 力的等效和替代

高一物理专题训练 力的等效和替代 1、 力的示意图:用一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箭头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 2、 力的图示:用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 3、 力的等效和代替: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那么这一个力与其他力就是等效的;从力的效果上看,这个力就可以代替其他几个力,反过来,也可以用其他几个力代替这一个力。 4、 合力和分力:一个力(F ),如果它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1F 、2F )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F )就叫做那两个(1F 、2F )的合力,这两个力(1F 、2F )就叫做一个力(F )的两个分力。 5、 平行四边形定则: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1F 和2F 的线段为两邻边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则其合力F 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这两个邻边所夹的对角线来表示,这就是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6、 合力的计算: ①、力的合成:已知分力求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②、计算合力的两种方法:作图法和计算法。 例1、如图所示,一物体A 受到一个大小为10N 的拉力作用,该拉力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上,画出这个拉力的图示。 例2、物体A 对物体B 的压力是20N ,如图所示,试画出这个力的图示。

例3、将两个力1F 和2F 合成为一个力F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 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 B 、物体同时受到1F 、2F 和F 的作用 C 、1F 和2F 可用F 等效代替 D 、1F 、2F 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 例4、两个共点力1F 和2F ,其合力为F ,则( ) A 、合力一定大于分力 B 、合力有可能小于任何一分力 C 、分力1F 增大,而2F 不变,且他们夹角不变时,合力F 一定增大 D 、当两个分力大小不变时,增大分力的夹角,则合力一定减小 例5、力1F =4N ,方向向东,力2F =3N ,方向向北,求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例6、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有一块竖直放置的挡板,在挡板和斜面之间放有一个重为G 的光滑圆球,如图所示,试求这个球对斜面的压力大小和对挡板的压力大小

高一物理力学受力分析专题(精选)

受力分析练习: 1.画出静止物体A 受到的弹力:(并指出弹力的施力物) 2.画出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并写出施力物:(表面不光滑) B A A 静止不动 A 向右匀速 A 沿着斜面向上运动 A 相对斜面静止 A 沿着斜面向下运动 A 匀速下滑

3:对下面物体受力分析: 1)重新对1、2两题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在图的右侧画)2)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并写出各力的施力物) 3)对水平面上物体A和B进行受力分析,并写出施力物(水平面粗糙) 4)分析A和B物体受的力分析A和C受力(并写出施力物) A沿着水平面向左运动A沿着墙向上运动A 沿着水平面向右运动 A、B相对地面静止 A与皮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 A、B一起向右匀速运动 A、B一起向右加速运动 A、B相对地面静止 木块A沿斜面匀速上滑 A、B相对地面静止A、 B、C一起向右加速运动 A、B一起向右加速运动 物体静止不动 A 在水平力F作用下A、B沿桌面匀速运动,

思路点拨 1、如图所示,质量为m=2kg 的物体在水平力F=80N 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上,物体与墙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用二力平衡知识可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 ,弹力大小为________N 。(g=10N/kg ) 2、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20kg ,物体与水平面间1.0=μ,在运动过程中,物体还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大小为F =10N 的拉力的作用,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 ,方向_______。(g=10N/kg ) 3、如图,A 和B 在水平力F 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试分析A 、B 物体 所受的力,并指出B 所受的每一力的反作用力。 基础训练 1、如图所示的物体A ,放在粗糙的斜面上静止不动,试画出A 物体受力的示意图,并标出个力的名称。 2、重G =5N 的木块在水平压力F 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面上,则木块所受的静摩擦力f = N ;若木块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则当压力F N = N 时木块可沿墙面匀速下滑。 3、如图(1)人和木板的质量分别为m 和M ,不计滑轮质量及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保持系统静止 时,求人对绳子的拉力T 2=? 4、如图所示,物体A 沿倾角为θ 的斜面匀速下滑.求摩擦力及动摩擦因数。 5、如图所示,重G 1=600N 的人,站在重G 2=200N 的吊篮中,吊篮用一根不计质量的软绳悬挂,绳绕过不计质量和摩擦的定滑轮,一端拉于人的手中。当人用力拉绳,使吊篮匀速上升时,绳的拉力T 及人对吊篮底部的压力N ’多大? 6、两个大人和一个小孩沿河岸拉一条小船前进,两个大人的拉力分别为F 1=400N 和F 2=320N ,它们的方向如图所示.要使船在河流中间行驶,求小孩对船施加的最小的力。 7、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在外力F 的作用下物体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求物体与平面间的摩擦力系数。 F

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篇)(Word版 含解析)

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一时间(x一t)图线,由图可知 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 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大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x—t图象可知,在0-t1时间内,b追a,t1时刻相遇,所以A错误;在时刻t2,b的斜率为负,则b的速度与x方向相反,所以B正确;b图象在最高点的斜率为零,所以速度为零,故b的速度先减小为零,再反向增大,所以C正确,D错误. 2.如图所示,a、b两条直线分别是A、B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t时间内A的位移较小 C.在0~t时间内A、B的位移相同 D.t时刻以前A的速度比B的大,t时刻以后A的速度比B的小 【答案】AB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两物体的位移随时间都均匀变化,所以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C.0~t时间内A的位置坐标变化小于B的位置坐标变化,则A的位移较小,故C错误,B正确;

D.b图线的斜率大于a图线的斜率,则B的速度一直大于A的速度,故D错误。 故选AB。 3.一质点沿一边长为2 m的正方形轨道运动,每秒钟匀速移动1 m,初始位置在bc边的中心A,由b向c运动,如图所示,A、B、C、D分别是bc、cd、da、ab边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2 s末的瞬时速度是1 m/s 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为 2 2 m/s C.前4 s内的平均速度为0.5 m/s D.前2 s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质点每秒匀速移动1 m,则质点任何时刻的速度大小为1 m/s,故A正确; BD.2s末质点到达B,故前2s内的位移大小为2m,平均速度为 2 2 m/s,故B正确,D 错误; C. 4s末质点到达C,故前4s内的位移大小为2m,平均速度为0.5 m/s,故C正确; 4.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 B.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M的任意时刻速度大小都相同 C.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大小和方向均相同 D.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率相同 【答案】C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力的合成、力的分解

一. 本周教学内容: 第一节力的合成 第二节力的分解 二. 教学目标 1. 明确共点力、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力的分解的概念,理解合力与其分力在作用效果上满足等效替代关系; 2. 会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 3. 学会按力的作用效果对力进行分解,明确正交分解含义并学会正交分解; 4. 了解各种力的分解方法以及解的情况; 5. 明确力的合成与力的分解的辩证关系。 细解知识点 一、共点力 作用于同一物体且作用线能够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称之为共点力。 二、力的合成 1、合力与分力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与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是这个力的分力。 相同的效果包括使物体产生相同的形变或是使物体产生相同的加速度。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合力与分力是一种等效代换的关系。下图中,物体在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在力 F1、F2共同作用下也能处于静止状态,即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与力F单独作用的效果相同,于是F是F1、F2的合力;F1、F2是力F的分力,从作用效果上可以相互替换。即,对于下图而言,可以认为没有F1、F2作用,而是有力F作用,替换后,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3、力的合成 (1)力的合成:已知分力求合力的过程称为力的合成。 (2)平行四边形定则:以表示两个分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3)三角形定则与多边形定则 4、两个共点力的合成总结 (1)两个分力在一条直线上且同向时,它们的合力大小为两力之和,方向同两力方向。 (2)两个分力在一条直线上且反向时,它们的合力大小为两力之差,方向与较大分力方向相同。 (3)合力与分力的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随分力间角度大小的不同,分力可能小于合力,也可能等于合力或大于合力。 (4)两个分力的大小保持不变,当两分力间的夹角变大时,合力变小。当两分力间的夹角变小时,合力变大。 (5)合力的取值范围 F1 F2 ≥ F ≥ |F1?DF2| 5、多力合成 求解三个或三个以上共点力的合力时,可先求出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再求出此合力与第三个力的总合力,依次类推,直到求完为止,求多力合力时,与求解的顺序无关。

高一物理上册期末精选专题练习(解析版)

高一物理上册期末精选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 1.甲、乙两辆赛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平直公路行驶。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60 s 时,甲车在乙车的前方 B .20 s 时,甲、乙两车相距最远 C .甲、乙加速时,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 D .40 s 时,甲、乙两车速度相等且相距900m 【答案】AD 【解析】 【详解】 A 、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由图象可知60s 时,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所以甲车在乙车前方,故A 正确; B 、40s 之前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40s 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所以40s 时,甲乙相距最远,在20s 时,两车相距不是最远,故B 错误; C 、速度?时间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图象可知,甲加速时的加速度小于乙加速时的加速度,故C 错误; D 、根据图象可知,40s 时,甲乙两车速度相等都为40m /s ,甲的位移 ,乙的位移 ,所以甲 乙相距,故D 正确; 故选AD 。 【点睛】 速度-时间图象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对应时刻的加速度大小,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根据两车的速度关系知道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由位移求相距的距离。 2.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为“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的定义式为0 s v v A s -= ,其中0v 和s v 分别表示某段位移s 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0A 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0A <表示体做减速运动,而现在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0 t v v a t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一物理受力分析专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受力分析专题 (含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一物理力学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粗糙的水平面上叠放着A和B两个物体,A和B间的接触面也是粗糙的,如果用水平力F拉B,而B仍保持静止,则此时( ) A.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F,B和A间的静摩擦力也等于F. B.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F,B和A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 C.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B和A间的静摩擦力也等于零. D.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B和A间的静摩擦力等于F. 2、如图所示,重力G=20N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1的水平面上向左运 动,同时受到大小为10N的,方向向右的水平力F的作用,则物体所受摩擦 力大小和方向是( ) A.2N,水平向左B.2N,水平向右 C.10N,水平向左D.12N,水平向右 3、(多选)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一个拉力F和地面对它的摩擦力f的作用。在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的条件下,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F增大时,f也随之增大B.当F增大时,f保持不变 C.F与f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F与f是一对平衡力 4、木块A、B分别重50 N和60 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 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1 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如图所示.力F作用后 ( ) A.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 N B.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 N C.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 N D.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 N 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箱在与水平面成θ的推力F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 滑行,已知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为( ) A.μmg B.μ (mg+F sinθ) C.F cosθ D.μ (mg+F cosθ) 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受到一个与水平面方向成α 角的拉力F作用,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 A.F cosα/(mg-F sinα) B.F sinα/(mg-F sinα) C.(mg-F sinα)/F cosα D.F cosα/mg 7、如图所示,物体A、B的质量均为m,A、B之间以及B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 系数均为μ水平拉力F拉着B物体水平向左匀速运动(A未脱离物体B的上表面)F 的大小应为( ) A.2μmg B.3μmg C.4μmg D.5μmg 8、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若稍许增大水 平力F, 而物体仍能保持静止时( ) A..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及支持力一定增大 B.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及支持力都不一定增大 C.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一定增大,支持力不一定增 大 D.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支持力一定增大 9、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力F挤压相同的木板,木板中间夹着 两块相同的砖,砖和木板均保持静止,则( ) A.两砖间摩擦力为零B.F越大,板与砖之间的摩擦力就越大 C.板砖之间的摩擦力大于砖的重力 D.两砖之间没有相互挤压的力 10、(多选)如图所示,以水平力F压物体A,这时A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若物 体A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A物体的质量为m,那么A物体与墙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 A.μmg B.mg C.F D.μF 11、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他们所受的摩擦力分别 为F 上和F下,则( ) A.F 上 向上,F 下 向下,F 上 =F 下 B.F 上 向下,F 下 向上,F 上 >F 下C.F 上 向上,F 下 向上,F 上 =F 下 D.F 上 向上,F 下 向下,F 上 >F 下 12、(多选)用水平力F把一铁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当F增大时( ) A.墙对铁块的支持力增大 B.墙对铁块的摩擦力增大 C.墙对铁块的摩擦力不变 D.墙与铁块间的摩擦力减小 2

高一物理 连接体受力分析

掌握母题100例,触类旁通赢高考 高考题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千变万化的新颖高考题都可以看作是由母题衍生而来。研究母题,掌握母题解法,使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可使学生从题海中跳出来,轻松备考,事半功倍。 母题十五、连接体受力分析 【解法归纳】对于平衡状态的连接体,一般采用隔离两个物体分别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平衡条件列出相关方程联立解答。 典例15.(2011海南物理)如图,墙上有两个钉子a 和b ,它们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两者的高度差为l 。一条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一端固定于a 点,另一端跨 过光滑钉子b 悬挂一质量为m1的重物。在绳子距a 端2 l 的c 点有一固定绳圈。若绳圈上悬挂质量为m2的钩码,平衡后绳的ac 段正好水平,则重物和钩码的质量比12 m m 为 C. 【解析】:根据题述画出平衡后绳的ac 段正好水平的示意图,对绳圈c 分析受力,画出受力图。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和图中几何关系可得 12m m C 正确。 【答案】:C 【点评】此题考查受力方向、物体平衡等相关知识点。 衍生题1(2010山东理综)如图2所示,质量分别为 m 1、m 2的两个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在力F 的作用下 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m 1在地面,m 2在空 中),力F 与水平方向成θ角,则m 1所受支持力N 和摩

擦力f正确的是 A.N= m1g+ m2g- F sinθ B.N= m1g+ m2g- F cosθ C.f=F cosθ D.f=F sinθ 【解析】把两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由两个物体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水平方向f=F cosθ,选项C正确D错误;设轻弹簧中弹力为F1,弹簧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隔离m2,分析受力,由平衡条件,在竖直方向有,F sinθ=m2g+ F1sinα, 隔离m1,分析受力,由平衡条件,在竖直方向有,m1g=N+ F1sinα, 联立解得,N= m1g+ m2g- F sinθ,选项A正确B错误。 【答案】AC 【点评】本题考查整体法和隔离法受力分析、物体平衡条件的应用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对新情景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衍生题2(2005天津理综卷)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顶端安有滑轮,两物块P、Q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P悬于空中,Q放在斜面上,均处于静止状态。当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推Q时,P、Q仍静止不动,则 A.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小 B.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C.轻绳上拉力一定变小 D.轻绳上拉力一定不变 解析:由于两物块P、Q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当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推Q时,P、Q仍静止不动,则轻绳上拉力等于物块P的重力,轻绳上拉力一定不变,选项C错误D正确。由于题述没有给出两物块P、Q质量的具体关系,斜面粗糙程度未知,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推Q前,Q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未知。当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推Q时,Q受到的摩擦力变化情况不能断定,所以选项AB错误。 【答案】D 衍生题3(2003天津理综卷,19 )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

高一物理受力分析经典专题训练.doc

一、选择题 1、粗糙的水平面上叠放着A和B两个物体,A和B间的接触面也是粗糙的,如果用水平力F拉B,而B仍保持静止,则此时( ) A.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F,B和A间的静摩擦力也等于 F. B.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F,B和A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 C.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B和A间的静摩擦力也等于零. D.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B和A间的静摩擦力等于F. 2、如图所示,重力G=20N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1的水平面 上向左运动,同时受到大小为10N的,方向向右的水平力F的作 用,则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 ) A.2N,水平向左B.2N,水平向右 C.10N,水平向左D.12N,水平向右 3、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一个拉力F和地面对它 的摩擦力f的作用。在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的条件下,下面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当F增大时,f也随之增大B.当F增大时,f保持不变 C.F与f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F与f合力为零 4、木块A、B分别重50 N和60 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1 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如图所示.力F作用后( ) A.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 N B.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 N C.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 N D.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 是7 N 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箱在与水平面成θ的推力F作用下,在水 平地面上滑行,已知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 A.μmg B.μ (mg+F sinθ) C.F cosθD.μ (mg+F cosθ)

高一物理受力分析专题(含答案).doc

B A A B F F 甲乙 图2-2-2 高一物理力学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粗糙的水平面上叠放着A和B两个物体,A和B间的接触面也是粗糙的,如果用水平力F拉B, 而B仍保持静止,则此时() A.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F,B和A间的静摩擦力也等于F. B.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F,B和A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 C.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B和A间的静摩擦力也等于零. D.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B和A间的静摩擦力等于F. 2、如图所示,重力G=20N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1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 同时受到大小为10N的,方向向右的水平力F的作用,则物体所受摩擦力大 小和方向是( ) A.2N,水平向左B.2N,水平向右 C.10N,水平向左D.12N,水平向右 3、(多选)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一个拉力F和地面对它的摩擦力f的作用。在物体处于 静止状态的条件下,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F增大时,f也随之增大B.当F增大时,f保持不变 C.F与f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F与f是一对平衡力 4、木块A、B分别重50 N和60 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 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1 N的水平拉力 作用在木块B上.如图所示.力F作用后( ) A.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 N B.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 N C.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 N D.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 N 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箱在与水平面成θ的推力F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滑行,已知 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A.μmg B.μ (mg+F sinθ) C.F cosθD.μ(mg+F cosθ) 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受到一个与水平面方向成α角的拉力F 作用,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F cosα/(mg-F sinα)B.F sinα/(mg-F sinα) C.(mg-F sinα)/F cosαD.F cosα/mg 7、如图所示,物体A、B的质量均为m,A、B之间以及B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系数均为μ水 平拉力F拉着B物体水平向左匀速运动(A未脱离物体B的上表面)F的大小应为( ) A.2μmg B.3μmg C.4μmg D.5μmg 8、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若稍许增大水平力F, 而物体仍能保持静止时() A..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及支持力一定增大 B.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及支持力都不一定增大 C.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一定增大,支持力不一定增大 D.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支持力一定增大 9、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力F挤压相同的木板,木板中间夹着两块相同的砖, 砖和木板均保持静止,则() A.两砖间摩擦力为零B.F越大,板与砖之间的摩擦力就越 大 C.板砖之间的摩擦力大于砖的重力D.两砖之间没有相互挤压的力 10、(多选)如图所示,以水平力F压物体A,这时A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若 物体A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A物体的质量为m,那么A物体与墙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等于() A.μmg B.mg C.F D.μF 11、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他们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F 上和F下,则() A.F 上 向上,F 下 向下,F 上 =F 下 B.F 上 向下,F 下 向上,F 上 >F 下 C.F 上 向上,F 下 向上,F 上 =F 下 D.F 上 向上,F 下 向下,F 上 >F 下 12、(多选)用水平力F把一铁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当F增大时() A.墙对铁块的支持力增大B.墙对铁块的摩擦力增大 C.墙对铁块的摩擦力不变D.墙与铁块间的摩擦力减小 13、如图2-2-8所示,物体a、b和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 b=5N、F c=10N分别作用于物体b、 c上,a、b和c仍保持静止.以F1、F2、F3分别表示a与b、b与c、c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 大小,则() A.F1=5N,F2=0,F3=5N B.F1=5N,F2=5N,F3=0 C.F1=0,F2=5N,F3=5N D.F1=0,F2=10N,F3=5N 14、如图2-2-2示,物体A、B在力F作用下一起以相同速率沿F方向匀速运动,关于物体 A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中A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相同 B.甲、乙两图中A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相反 C.甲、乙两图中A均不受摩擦力 D.甲图中A不受摩擦力,乙图中A受摩擦力,方向与F相同 二、填空题 15、用弹簧秤沿水平方向拉一重为4N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运动时,弹簧秤读数为1.0N,则木块与 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当弹簧秤读数增至1.6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N。 F c F b 图2-2-8 a b c

高一物理上册 运动的描述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 1.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第1 s 内与第5 s 内的速度方向相反 B .第1 s 内的加速度大于第5 s 内的加速度 C .OA 、AB 、BC 段的加速度大小关系是BC OA AB a a a >> D .OA 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BC 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第1s 内与第5s 内的速度均为正值,方向相同,故A 错误; B .第1 s 内、第5 s 内的加速度分别为: 2214m/s 2m/s 2a = = 22504m/s 4m/s 1 a -==- 1a 、5a 的符号相反,表示它们的方向相反,第1s 内的加速度小于于第5 s 内的加速度,故B 错误; C .由于AB 段的加速度为零,故三段的加速度的大小关系为: BC OA AB a a a >> 故C 正确; D .OA 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均为正值,方向相同;BC 段的加速度为负值,速度为正值,两者方向相反,故D 正确; 故选CD 。 2.如图,直线a 和曲线b 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 和b 的位置一时间(x 一t )图线,由图可知

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 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大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x—t图象可知,在0-t1时间内,b追a,t1时刻相遇,所以A错误;在时刻t2,b的斜率为负,则b的速度与x方向相反,所以B正确;b图象在最高点的斜率为零,所以速度为零,故b的速度先减小为零,再反向增大,所以C正确,D错误. 3.物体沿一条东西方向的水平线做直线运动,取向东为运动的正方向,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1 s末,物体速度为9 m/s B.0~2 s内,物体加速度为6 m/s2 C.6~7 s内,物体做速度方向向西的加速运动 D.10~12 s内,物体做速度方向向东的加速运动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所给图象知,物体1 s末的速度为9 m/s,选项A正确; B.0~2 s内,物体的加速度 a= 126 2 v t ?- = ? m/s2=3m/s2 选项B错误; C.6~7 s内,物体的速度、加速度为负值,表明它向西做加速直线运动,选项C正确;D.10~12 s内,物体的速度为负值,加速度为正值,表明它向西做减速直线运动,选项D

高一物理力的分解知识点总结

2019年高一物理力的分解知识点总结 力的分解(resolution of a force) 将一个力化作等效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力。分解的依据是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见静力学公理)。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2019年高一物理力的分解知识点。 2019年高一物理力的分解知识点总结 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 (1)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可以把它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只分析它所受的力,不考虑研究对象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力; (2)一般应先分析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等)。 再分析弹力。绕研究对象—周,找出研究对象跟其它物体有几个接触面(点),由几个接触面(点)就有可能受几个弹力。然后在分析这些接触面(点)与研究对象之间是否有挤压,若有,则画出弹力。 最后再分析摩擦力。根据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有弹力的地方就有可能受摩擦力。然后再根据接触面是否粗糙、与研究对象之间是否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画出摩擦力 (3)根据物体的运动或运动趋势及物体周围的其它物体的分布情况,分析待定力,并画出研究对象的受力图; (4)根据力的概念、平动方程和转动方程(其特例为平动平衡方程和转动平衡方程)来检验所分析的全部力的合力和合力矩是否满足题中给定物体的运动状态。若不满足,则一定有

遗漏或多添了的力等毛病,必须重新进行分析。 物体受力分析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有时为了使问题简化,出现一些暗示的提法,如“轻绳”、“轻杆”表示不考虑绳与杆的重力;如“光滑面”示意不考虑摩擦力. 2.弹力表现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平常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张力”等实际上都是弹力.两个物体相接触是产生弹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相接触不一定都产生弹力.接触而无弹力的情况是存在的. 3.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之间有弹力时才可能有摩擦力.如果接触面是粗糙的,到底有没有摩擦力?如果有摩擦力,方向又如何?这也要由研究对象受到的其它力与运动状态来确定. 例如,放在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上的物体A,当用一个沿着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时,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问物体A 受几个力?从一般的受力分析方法可知A一定受重力G、斜面支持力N和拉力F,但静摩擦力可能沿斜面向下,可能沿斜面向上,也可能恰好是零,这需要分析物体A与斜面之间的相对运动趋势及其方向才能确定. 4.对连接体的受力分析能突出隔离法的优点,隔离法能使某些内力转化为外力处理,以便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但在选择研究对象时一定要根据需要,它可以是连接体中的一个物体或其中的几个物体,也可以是整体,千万不要盲目隔离以免使

高一物理专题训练 加速度

高一物理专题训练 加速度 1、加速度的基本概念 (1)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快慢.... 及变化方向的物理量 (2)定义:速度的变化量跟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又是用比值法定义) (3)计算公式及单位:t v a ΔΔ==t v v ?-0, 在SI 中,单位是2/s m (读作“米每二次方秒”) (4)矢量:方向与v Δ方向一致。 加(减)速直线运动时,a 方向与v 方向相同(相反) (5)t v ΔΔ叫速度的变化率即加速度a (6)匀变速运动:加速度不变(大小、方向)的运动 2、加速的应用: 1)方向:a 与v 同向,物体为加速运动。 a 与v 反向,物体为减速运动。 2)大小:a 越大,速度变化(加速或减速)越快。 3、特殊的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均匀变化的运动(即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1)匀加速直线运动 2)匀减速直线运动 4、加速度、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通过问题实例) (1)区别:加速度a 大小与速度v 大小、速度的变化量 v ΔΔ的大小并无直接的关系 (2)联系:加速度大小与速度的变化率成正比 例1、关于物体的下列运动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加速度逐渐减小,而速度逐渐增大 B.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的方向改变 C.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而速度保持不变 D.加速度和速度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加速度最小时速度最大 例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加速度越大,速度越大 B.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 D.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高一物理力学分析习题及答案.doc

高一物理力学 受力分析 1 如图2-1-7 所示,甲、乙球通过弹簧连接后用绳悬挂于天花板,丙、丁球通过 细绳连接后也用绳悬挂天花板.若都在A处剪断细绳,在剪 断瞬间,关于球的受力情况,下 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球只受重力作用 B.乙球只受重力作用 C.丙球受重力和绳的拉力作用 D.丁球只受重力作用 图2-1-7 分析:当在A处剪断时两球看作一个整体,整体加速度为g,此时弹簧中的力不变,对A B球都会有力的作用故 A B错,绳在松弛状态不能提供力,假设绳中有拉力,则丁的加速度会大于g 而丙的加速度会小于g,则两球会相互靠近,绳则松弛,假设不成立,故绳中无拉力 2.如图2-2-8 所示,物体a、b 和c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 b=5N、F c=10N 分别作用于物体b、c 上,a、b 和c 仍保持静止.以F1、F2、F3分别表示 a 与b、 b 与c、 c 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 A.F1=5N,F2=0,F3=5N B.F1=5N,F2=5N,F3=0 C.F1=0,F2=5N,F3=5N F b a b c F c D.F1=0,F2=10N,F3=5N 图2-2-8 分析:(分析方法从简单到复杂)因为a、b、c 均保持静止,故加速度,合外力 都为0。先分析 a 只受b 对a 的支持力,以及重力故F1=0,再分析b,b 受到重 力、a 对b 的压力、c 对b 的支持力、Fb、以及 c 对b 的摩擦力,c 对b 的摩擦 力为水平方向,故需水平方向的力来平衡,故F2=Fb=5,方向向右。同理在对 c 分 析 3 如图2-2-1 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水平力 F 作用在A上,使两者 一起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B间无摩擦力 A F B.A对B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向右 C.B对地面的动摩擦力的大小为F,方向向右 B D.B受到了向右的静摩擦力和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分析:两者一起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则加速度都为0,处于平衡 图2-2-1 状态。对A分析,A受到重力、B 对A的支持力、F、及B对A的 静摩擦力且等于F,方向向左,A对B则向右。同理在对B分析 4 如图2-2-2 示,物体A、B在力F 作用下一起以相同速率沿 F 方向匀速运动, 关于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中A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 F 相同 F A B.甲、乙两图中A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 F 相反 F A B B 甲乙

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专题复习

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专题复习 1、下列关于运动会的各种比赛中,能将人或物体看做质点的是( )C A、研究乒乓球比赛中王皓的旋球技术时 B、研究刘子歌在200米蝶泳比赛中的手臂动作时 C、研究万米冠军在长跑中的位置时 D、研究跳水冠军郭晶晶在跳水比赛中的美妙姿态时参考系⑴定义: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 的物体。⑵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如果选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观察到的运动情况可能不相同。⑶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但在实际问题中,以研究问题方便、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一般选取为参考系。 2、甲、乙两车在同一条公路上向东行驶,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这时()BC A、以甲车为参考系,乙车在向东行驶 B、以甲车为参考系,乙车在向西行驶 C、以乙车为参考系,甲车在向东行驶 D、以乙车为参考系,甲车在向西行驶位移(1)位移是量(“矢”或“标” )。 (2)意义:描述的物理量。 (3)位移仅与有关,而与物体运动无关。

路程(1)定义:指物体所经过的,路程是量。 注意区分位移和路程: 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它是由质点运动的起始位置指向终止位置的矢量。位移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箭头的指向代表,线段的长短代表。而路程是质点运动路线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做直线运动的质点且始终朝着一个方向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与运动路程相等。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质点做直线运动时,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一定相等 B、质点做曲线运动时,某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路程 C、两个质点位移相同,则它们所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 D、两个质点通过相同的路程,它们的位移大小一定相等 4、某人沿着半径为 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 1、75圈时,他的()C 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 3、5πR 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R C、路程为 3、5πR、位移的大小为R D、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R时间和时刻时刻:表示某一瞬间,没有长短意义,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在运动中时刻与位置向相对应。时间间隔(时间):指两个时刻间的一段间

高一物理受力分析专题-训练

《受力分析》专题 一、物体受力分析方法: 把指定的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情景中所受到的所有外力找出来,并画出受力图,就是受力分析。对物体进行正确地受力分析,是解决好力学问题的关键。 1、受力分析的顺序:先找非接触力(重力),再找接触力(弹力、摩擦力)。 2、受力分析的几个步骤. ①灵活选择研究对象:也就是说根据解题的目的,从体系中隔离出所要研究的某一个物体,或从物体中隔离出某一部分作为单独的研究对象,对它进行受力分析。 所选择的研究对象要与周围环境联系密切并且已知量尽量多;对于较复杂的问题,由于物体系各部分相互制约,有时要同时隔离几个研究对象才能解决问题.究竟怎样选择研究对象要依题意灵活处理。 ②对研究对象周围环境进行分析:除了重力外查看哪些物体与研究对象直接接触,对它有力的作用。凡是直接接触的环境都不能漏掉分析,而不直接接触的环境千万不要考虑进来.然后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进行力的分析,根据各种力的产生条件和所满足的物理规律,确定它们的存在或大小、方向、作用点。 ③审查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是平衡状态还是加减速状态等等,根据它所处的状态有时可以确定某些力是否存在或对某些力的方向作出判断。 ④根据上述分析,画出研究对象的受力分析图;把各力的方向、作用点(线)准确地表示出来。 3、受力分析的三个判断依据: ①从力的概念判断,寻找施力物体; ②从力的性质判断,寻找产生原因; ③从力的效果判断,寻找是否产生形变或改变运动状态。 二、隔离法与整体法 1、整体法:以几个物体构成的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求解的方法。在许多问题中用整体法比较方便,但整体法不能求解系统的内力。 2、隔离法:把系统分成若干部分并隔离开来,分别以每一部分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分别列出方程,再联立求解的方法。 3、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有时在解答一个问题时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需要整体法与隔离法交叉使用。

高一物理-力的分解知识点

1.力的合成 (1)力的合成的本质就在于保证作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用一个力的作用代替几个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等效力”(合力)。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运用“等效”观点,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共点力的合成法则,它给出了寻求这种“等效代换”所遵循的规律。 (2)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简化成三角形定则。由三角形定则还可以得到一个有用的推论: 如果n个力首尾相接组成一个封闭多边形,则这n个力的合力为零。 (3)共点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范围是 |F1-F2| ≤F合≤F1+F2 (4)共点的三个力合力的最大值为三个力的大小之和,最小值可能为零。 2、力的分解 (1)分解原则,要按力的实际效果分解,例:下图中小球重力的分解: (2)基本类型: ①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求两个分力的大小时,有唯一解。 ②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时,有唯一解。 ③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求两个分力的方向时,其分解不惟一。 ④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求这个分力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的大小时,其分解方法可能惟一,也可能不惟一。 (3)用力的矢量三角形定则分析力最小值的规律: ①当已知合力F的大小、方向及一个分力F1的方向时,另一个分力F2取最小值的条件是两分力垂直。如图所示,F2的最小值为:F2min=F sinα

②当已知合力F的方向及一个分力F1的大小、方向时,另一个分力F2取最小值的条件是:所求分力F2与合力F垂直,如图所示,F2的最小值为:F2min=F1sinα ③当已知合力F的大小及一个分力F1的大小时,另一个分力F2取最小值的条件是:已知大小的分力F1与合力F同方向,F2的最小值为|F-F1| 3、正交分解法: 把一个力分解成两个互相垂直的分力,这种分解方法称为正交分解法。用正交分解法求合力的步骤: (1)首先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确定正方向 (2)把各个力向x轴、y轴上投影,但应注意的是:与确定的正方向相同的力为正,与确定的正方向相反的为负,这样,就用正、负号表示了被正交分解的力的分力的方向(3)求在x轴上的各分力的代数和Fx合和在y轴上的各分力的代数和Fy合 (4)求合力的大小 合力的方向:(为合力F与x轴的夹角) 点评: 力的正交分解法是把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力分解到两个互相垂直的坐标轴上,分解最终往往是为了求合力(某一方向的合力或总的合力)。 4、解题方法技巧 进行力的合成或分解常用以下方法: (1)作图法:按力的图示作出平行四边形,然后量出线段的长度并找出方向。 (2)计算法:先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然后利用解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求解。 (3)正交分解法:将各力沿相互垂直的方向先分解,然后求出两正交方向上的合力,再合成。 注意:合力和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因此,在分析物体受力时,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作为物体受到的力。 例1、如图甲所示,物体受到大小相等的两个拉力的作用,每个拉力均为200 N,两力之间的夹角为60°,求这两个拉力的合力.解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示意图乙,它是一个菱形,我们可以利用其对角线垂直平分,通过解其中的直角三角形求合力. 合力与F1、F2的夹角均为3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