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三年级每天10道整除10道有余数除法5道解决问题

小学三年级每天10道整除10道有余数除法5道解决问题

小学三年级每天10道整除10道有余数除法5道解决问题
小学三年级每天10道整除10道有余数除法5道解决问题

每天10道整除10道有余数除法5道解决问题

有余数10道

792÷8= 525÷5= 696÷4= 684÷4=

546÷7= 348÷6= 594÷3= 832÷8= 288÷9= 984÷8=

整除10道

245÷2= 641÷9= 944÷9= 867÷9=

445÷8= 444÷5= 857÷8= 665÷4= 223÷7= 218÷3=

解决问题5道

1.一个果园里栽了125棵苹果树,梨树的棵数比苹果树的4倍少20棵。这个果园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2.一段路长324米,已经修了240米,剩下的计划4小时修完。平均每小时修多少米?

3.红光印刷厂装订一批日记本,前三天共装订了960本,后16天平均每天装订420本。这批日记本共有多少本?

4.一个打字员4分钟输入200个汉字。照这样计算,输入3000个汉字需要多少分钟

5. 3袋面粉共重75千克,8袋面粉重多少千克?

整除10道

552÷6= 235÷5= 465÷5= 861÷7= 126÷3=

469÷7= 686÷2= 562÷2= 959÷7= 788÷4=

有余数10道

358÷4= 493÷4= 985÷4= 424÷9=

369÷6= 570÷9= 506÷6= 384÷5=

506÷4=711÷5=

解决问题5道

1、三、四年级同学一共收集树种65千克,三年级同学收集6袋,每袋5千克,四年级同学收集了多少千克?

2.啄木鸟一天能吃645只害虫,青蛙8天能吃608只害虫。啄木鸟每天比青蛙多吃害虫多少只?

3.小华从学校步行回家要20分,骑自行车回家要10分。小华步行每分走45米,他骑自行车每分行多少米?

4.一个钢铁厂,炼750千克钢需要用5吨水。照这样计算,钢铁厂一天节约55吨生活用水,可以炼钢多少千克?

5.一个打字员4分钟输入200个汉字。照这样计算,输入3000个汉字需要多少分钟?

整除10道

369÷9= 102÷6= 466÷2= 575÷5= 598÷2=

610÷2= 518÷7= 540÷4= 369÷3= 696÷3= 有余数10道

143÷9= 631÷3= 522÷4= 856÷7=

896÷5= 212÷5= 852÷7= 796÷3=

635÷9= 630÷4=

解决问题5道

1.一件羊毛衫要132元,一件大衣的价钱是一件羊毛衫的3倍。一件大衣比一件羊毛衫贵多少钱?

2.一条裤子要98元,一件上衣的价钱是一条裤子的2倍。买这样一套衣服,需要多少钱?

3.光明小学2名教师带31名同学去海洋观参观,用300元钱买门票够吗?

4.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5人,一共有多少人?其中男同学有91人,女同学有多少人?

5.运动会上,张老师给同学们买了2箱矿泉水,每箱有24瓶,每瓶3元。共花多少钱?

整除10道

158÷2= 955÷5= 987÷3= 372÷6= 620÷4=

992÷8= 702÷3= 330÷6= 114÷6= 352÷4=

有余数10道

802÷6= 692÷9= 558÷5= 450÷8=

913÷6= 966÷9= 948÷9= 462÷4=

542÷7= 704÷5=

解决问题5道

1.园林今年种了168棵杨树,松树的棵树是杨树的5倍,杨树和松树一共有多少棵?

2.学校买来5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每层可以放35本书。这些书架一共可以放多少本书?

3.长岭小学有一块正方形实验园地,边长32米,四周要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如果一条边靠墙,篱笆长多少米?

4.足球场是一个长方形,长100米,宽75米。张明沿着足球场跑了2圈,跑了多少米?

5.明明用一根长48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整除10道

925÷5= 954÷9= 710÷2= 948÷3= 699÷3=

705÷3= 429÷3= 654÷2= 565÷5= 291÷3=

有余数10道

103÷6= 899÷3= 511÷9= 571÷5=

269÷6= 312÷5= 769÷5= 503÷5=

329÷6= 397÷6=

解决问题5道

1.学校图书室买来200本书,放在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书?

2.小军去游泳池游泳,他在泳道内游了2个来回,共游了100米,这个游泳池的泳道有多长?

3.学校召开家长会,请了142位家长,8人围坐一桌,需要准备多少张桌子?

4.一篇稿件共2页,每页240个字。写在黑板上,写了8行。平均每行写多少字?

5.学校图书馆买来5个书架,每个书架有6层,每层可以放75本书。现在有2000本图书,这些书能放下吗?

287÷7= 581÷7= 292÷2= 262÷2= 800÷2=

102÷2= 386÷2= 108÷4= 494÷2= 628÷4=

848÷3= 210÷8= 421÷6= 328÷9=

394÷3= 173÷3= 950÷9= 274÷6=

272÷6= 554÷3=

解决问题5道

1、一个养禽专业户养鸡980只,养的鸡比鸭的2倍多20只。养鸭多少只?

2、小刚家种了5棵苹果树,今年一共收苹果215千克。有4棵苹果树平均每棵收苹果45千克,另一棵收苹果多少千克?

3、一个编筐专业户28天编了242个筐,比原计划多编了18个筐,原计划每天编多少个筐?

4、副食商店第一天卖出鸡蛋150千克,第二天比第一天卖出的2倍少75千克。第二天卖出鸡蛋多少千克?

5、一个木工组要做1450张课桌。已经做了640张,剩下的要用30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

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案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把若干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 教学重点: 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平均分的含义。 2、出示15÷3=5,并说说所表示的意思。 二、探究新知 1、出示10根小棒 (1)如果这10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2)学生动手分,并完整的说说10除以2等于5的含义。 (10除以2等于5表示10里面有5个2.) 2、分组操作,进行记录。 (1)如果这10根小棒,每3根一份,可以怎样分? 学生动手操作,师指名说自己分小棒的过程、结果。

(10根小棒,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3份,剩余1根。) (2)如果每3根一份,最后把10根都分完了吗?剩下的1根为什么不继续分下去呢? 比一比:同样是10根小棒,如果每人2根或3根,分得结果有什么不同? (3)如果把这10根小棒,每份4根、5根或6根,可以怎样分? 3、汇报: (1)指名汇报,同时将表格填写完整。 (2)通过自己动手分一分,你觉得根据最后得到的结果不同,可以分成几种情况?那几种? 4、交流:

(1)根据分得的结果,可以分为正好分完的和分后有剩余的两种情况,像这种正好分完的,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生独立列式,指名回答,并说说算式表示的含义。) (2)像这几种分后有剩余的情况,仍然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如:把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分给了几人,还剩几根?(生答) 问:按要求怎样列式(板书:10÷3), 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10和3分别表示什么? 最后可以分给几人?也就说明10里面最多有几个3?有没有全部分完?还剩多少?(板书:……1(根)) 说明:没有分完的,在商的后面写上6个点,再把剩下的数写上。这个数叫余数。它的单位名称和总数一样。(板书:10除以3等于3余1.) (3)生齐读算式,指名说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余数又表示什么?(余数表示在平均分时,如果分到一定的程度,剩下的已经不够再分一份时剩下的。)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有余数除法》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有余数除法》教案 Teaching plan of understanding division with remainder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有余数除法》教案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材分析: 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在教材内 容的安排上,注重结合具体的情境,将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内容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加强对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 学情分析: 有余数的除法是以表内除法知识作为基础来进行学习的,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过程。 教学目标: 1.通过设计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理解有余数除 法的意义。 2.通过自主探究,明确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3.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

教学重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约3分钟) 今天的草莓特别新鲜,我买了一些准备分给大家。你认为怎样分才是最公平的呢?什么是平均分? 二、自主学习 (约7分钟) 1.6个草莓,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几人?谁来分一分? 2.怎样列算式? 3.如果不是6个草莓,而是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谁来分一分?怎样列式?

4.7个草莓,每人分2个不能正好分完,最多只能分给3人,这余下的.1个又不够再分给一人,剩下的这个数在数学上就叫余数,它表示平均分完之后剩余的数。 5.带有余数,我们就叫它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就是《有余数的除法》。 三、合作交流 (约10分钟) 1.如果每人分4个草莓,8个草莓,9个草莓?10个草莓?11个草莓?12个草莓?分别可以分给几人?你们会分吗?有没有信心?好,现在咱们就拿起手中的学具代替草莓分一分。 2.生动手分。 3.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讲评。 4.你能将下面5个算式分类吗? 84=2 (人) 94=2(人)1(个) 104=2(人)2(个) 124=3 (人)

有余数的除法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教学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及其计算。 学习有余数的除法,一方面可以为以后学习除法的运算打下必要的基础。另一方面,可以拓展除法的应用范围,解决生活中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后有剩余的实际问题。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事实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以及余数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认识除法竖式,会用竖式计算表内除法,以及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能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操作、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经验,发展初步的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等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除法含义的发展及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在探索计算方法、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意愿,培养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态度和习惯,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学会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难点: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1.通过“平均分”的操作引出有余数的除法。 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无论是按每几个一份去分,还是平均分成几份都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即,有时正好分完,有时还有剩余。“正好分完”的情况,得到的商是完全商,而不能正好分完的情况得到的商是不完全商。有余数的除法,主要研究“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情况。所以“平均分”的操作依然是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重要支撑。 2.借助直观,引导学生认识除法竖式,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 本单元教学的有余数除法,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其与上学期学习的表内除法的不同之处在于不能直接用乘法口诀求商。这就需要用竖式进行计算。所以,教材先教学除法竖式的认识,再教学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3.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教材十分重视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教学,引导学生从具体的问题情境出发,经历“提出有余数除法的问题——联系除法含义列出算式——根据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算出结果”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有别于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学习用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动手操作的过程,而是前面所学习知识的综合应用,有利于学生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商和余数的唯一性,加深对除法含义的理解。 五、单元课时安排 有余数的除法…………………………………………………2课时 练习一…………………………………………………………2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的初步认识、余数的意义 兰考县谷营乡东张小学潘素霞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页例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借助用花瓣摆图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找到如何求余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花瓣。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观看美丽的花朵,多媒体出示(有3瓣、4瓣、5瓣、6瓣的) 2、请学生用12片花瓣试试拼出自己最喜欢的那种花。看看最多能拼几朵?花瓣是否有剩余? 3、展示并将拼出的结果分为两类,突出显示有剩余的。总结在

日常生活中平均分物品时也会遇到像这种不够再分,分后有剩余的现象。 二、摆一摆,比较感知 (一)摆一摆,回顾除法意义 把下面这些 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1、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做了。 3、能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6÷2=3(盘) 问题: 1、这个算式什么意思? 2、这个意思你还在哪看到了?(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二)摆一摆,解决新问题 把下面这些 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1、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现在你还会摆吗?互相说一说你打算怎样做。 3、这1个草莓怎么不摆了? 4、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6÷2=3(盘)……1(个) 问题: 1、这个算式什么意思? 2、这个意思你还在哪看到了?(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3、这个算式如何写读作?如果不带单位读作怎么写? 4、这个算式中的六个小圆点是什么意思?这六个圆点书写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5、这个算式是哪一种除法呢?为什么? (三)比一比,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把下面这些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6÷2=3(盘)7÷2=3(盘)……1(个)问题:比较,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郎萍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案

讲解算式的写法:9÷4=2(个)……1(个)(板书) 讲解算式的意义:9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2个,这个2就是商,剩下1个,就叫“余数”。 这个算式读作:9除以4商2余1. 二、练习巩固。 谈话:同学们已经解决了上面的问题,那么其他食品平均分给四个人,每人能分多少呢? 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先自己做,然后在小组里交流,看谁解决得好。 教师注意巡视,指导学困生列式,帮助他们理解意义。 引导学生表述清楚、完整,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思考: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发现? 通过谈话交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有余数的除法问题真多,商和余数表示的实际意义不同等。 三、体会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1.同学们,刚才我们发现生活中有许多有余数的除法问题。现在请你想一想,18瓶酸奶可以平均分给几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怎么办呢? 请大家先思考,然后小组一起交流,并把想到的分法用算式表示出来,。 小组活动,教师参与、指导。 2.汇报交流不同的分法,教师进行板书。 注意引导学生说清算式的意义。 3.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谈到,同样是18瓶酸奶,每人分得的数量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商和余数的单位不同…… 4.观察黑板上所有的除法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汇报,教师提示:余数都比除数小。 追问:为什么余数比除数小? 结合实际分酸奶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在野营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二年级下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课题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第 1 单元 第 1 课 总第 1 个教案 教学时间: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有余数的平均分,并能根据图正确列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2.知道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能够理解有余数活动的意义。能列出正确的算式。 教学难点: 能够理解有余数活动的意义。 教具准备:每人10枝铅笔。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出示8个三角形,如图 说说这8个三角形是怎样分的,并写出2道除法算式。 8个三角形,平均分成2 份,每份是4个。 8÷2=4 8个三角形,每4个一份,可以分成2份。 8÷4=2 (在说的过程中,重点要说到平均这两个字,还要突出没有剩余。) 小结: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可 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但是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时候,有时可以正好分完,有时却不能正好分完,还有剩余,后一种情况下应该怎样用算式表示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 探索新知 1、小明在学校组织的数学比赛中和同组小朋友一起夺得了冠军,奖 品是10枝铅笔。小明想把这10枝铅笔分给他的好朋友们,为了不 思考与调整

这里剩下的1枝还够不够分给1个人?为什么?(每人要分3枝) 这里剩下的2枝还够不够分给1个人?为什么?(每人要分4枝)…… 2、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次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①学生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谁来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如有学生说:我发现每人分的枝数越多,分的人数就越少。师: 反过来每人分的枝数越少,分的人数就——越多。) (如有学生说:我发现前两个数想乘,再加上后面的数都等于10。 师提问:为什么都等于10呢?) 如果学生没有发现,教师引导: 请同学们看(指最后一拦),10 枝铅笔,在分的时候,有的怎么……,有的怎么…… (对!10枝铅笔,在分的时候,有时正好分完,有时分不完有剩余。) 你看出哪几次分的时候有剩余吗? (如学生说第1次……,教师引导:第2次也就是每人分3枝, 还有每人分……,还有每人分……都有剩余。) ②分完的这几次,你能根据分的结果写出除法算式吗? 学生回答,教师在表格左面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10÷2=5 10÷5=2(其余两条看情况出示:10÷1=10 10÷10=1 ) 指第1道算式,谁能说出这道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指第2道算式,在这道算式中,除数是几,商是几? ③这几种分法是正好分完的,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另外的几 种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也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先来看每人分3枝的这种分法:10枝铅笔,每人3枝,可以分给 3人,还剩1枝。 写成除法算式是: 10÷3=3(人)……1(枝) ︰ 余数(指出这部分是和以前的算式不 同的部分,叫做余数,表示平 均分后还剩余的部分。) 这样的算式叫做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 要求学生照着样子读一读 ④说说各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进一步理解算式的含义。 ⑤你能把分铅笔时有剩余的其他几种情况也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平均分若干物品的过程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能正确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在理解余数与除数关系中的重要性。 3.体会数学与正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推理、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会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的算式。 教学难点: 明确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磁铁卡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猜图的游戏。 出示磁铁卡片,按红黄绿、红黄绿、红黄绿、红黄绿顺序排列。 师:我猜第15个应该摆放绿色的卡片,第20个应该摆放黄色的卡片,对吗?谁愿意上来验证一下? 学生验证。 师:想不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卡片的颜色呢?你们学会了今天的知识,就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来了。 【设计意图:利用猜颜色的游戏活动,让学生自主提出“为什么老师这么快猜出来,有什么秘密?”的问题。这一生成性问题,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激活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你问我说 师:我们班参加过野营的同学请举举手,好吗?(同学们纷纷举手) 请用一个词语概括出你参加野营得最大感受。(学生发言) 野营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学生说说)

既然大家都这么喜欢野营,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野营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带着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师:请大家仔细地观察画面,你能够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够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课件出示情境图) 生:①10片饼干,每人分3片,可以分给几个人? ②7根火腿肠平均分给3个人,怎么分? ③17瓶酸奶平均分给3个人,怎么分? ④12个草莓平均分给3个人,怎么分?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图中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提出相应数学问题的能力。】 师:我们先来研究“10片饼干,每人分3片,可以分给几个人?”这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想想,也可以用小卡片代替饼干分一分,看谁分得又快又好! 学生动手操作,监视巡视、指导。老师在巡视时,注意寻找分法具有代表性的同学,为后面的展示做准备。 汇报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的分法和分得的结果?你认为这道题和我们以前遇到的除法算式的题目有什么不一样?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说课

在实践中感悟,在体验中建构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张晓红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索的过程,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动的地位,要让学生在知识获取过程中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本节课我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到了余数的由来;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理解竖式的含义。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下,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了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 一、说教材及学情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是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本节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因此这部分的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让学生学好。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数目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题,配以实物图,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研究了“正好分完”的情况后,再研究“分后还余”的情况。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说目标 1、让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2、让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展开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三、说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学习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四、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本课时,我着重抓住“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及其含义”这个知识点进行教学。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自主操作、体验感悟 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去探索新知,我设计了一个摆学具的活动,让学生在摆的过程中体会余数的产生,以及余数的意义。这个活动给了学生很大的自由和空间,充分发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反思交流、应用提高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除法和学会了表内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可以加深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和巩固表内除法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除法计算中,有余数的除法是大量的,整除的情况是比较少的。学好有余数的除法还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打下基础。 教材让学生经历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体会余数产生的原因及其实际意义,帮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教材首先安排了分铅笔活动,通过让学生按每人分2枝、3枝、4枝、5枝、6枝分别把10枝铅笔分给几个小朋友,并把分得的结果记录下来,使学生体会到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有时会有剩余,然后结合“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3人,还剩1枝”的具体实例,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算式。接着让学生“试一试”,把其余两个平均分有剩余的实例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表示。“想想做做”中由“按每几个一份来分有剩余”的情况引出“平均分成几份有剩余”的情况,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教材这样安排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本课教学重点是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难点是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目标] 1.在平均分若干物体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情况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谈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与数字打交道,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不信,你瞧! 1.提出问题。 (1)(电脑演示)在学校组织的科技知识竞赛中,豆豆和小朋友齐心协力,赢得了冠军。老师奖给豆豆10枝铅笔,豆豆想:这10枝铅笔可不是靠我一人得来的,我要分给大家,让大家和我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可是,怎样分才合理呢?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第一单元

3、全班交流。 活动三:初步应用。 1、把分铅笔有剩余的情况,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2.说出每道算式中的商和余数各是多少,再读一读。用10根小棒代替10枝铅笔,按要求在小组内分一分,再把分的过程和结果记录在表中。)小组操作,教师巡视并相机提醒学生注意有序思考、及时记录。 3、提问:你能对照表中的数据再具体说说每次分的过程和结果吗?其中,平均分后正好分完的是哪几次?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又是哪几次? 4、指出:像这些“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现象也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例如“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3人,还剩1枝”这种情况写成算式就是(板书算式),这样的算式叫做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算式中的“1”叫做余数。(结合上述说明板书课题)追问:算式中的除数3和商3各表示什么意思,余数1呢?(由于剩下的部分不够再分一份,所以1只能作为余数。) 提问:你能读出这个算式吗? 说明这个除法算式的读法,指名再读一读。 1、提问:你能把分铅笔时还有剩余的其他情况 也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学生根据操作情况各自写算式。) 交流:这些算式表示把10枝铅笔怎样分?每人分几枝,分给几人,还剩几枝?商和余数各是多少? 2、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读一读,再指名说一说、读一读。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什么?

【检测反馈】 1、先摆一摆,再填一填。四、检测反馈: 先按题目的要求分一分,再根据分的过程和结果完成填空。 指名读读两道算式,并说说每道算式中,商和余数各是几?各表示什么意思? 提问:一共有多少朵花?你知道这幅图表示把14朵花怎样分吗?还可以从其他角度来理解吗?小组讨论后小结:这幅图既可以理解为把14朵花按每4朵一份进行平均分,可以分成3份,还剩2朵;也可以理解为把14朵花平均分成3份,每份4朵,还剩2朵。 要求:根据图意完成填空。 完成后,说说两道算式中各数的实际意义。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把若干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 教学重点: 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平均分的含义。 2、出示15÷3=5,并说说所表示的意思。 二、探究新知 1、出示10根小棒 (1)如果这10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2)学生动手分,并完整的说说10除以2等于5的含义。

(10除以2等于5表示10里面有5个2.) 2、分组操作,进行记录。 (1)如果这10根小棒,每3根一份,可以怎样分? 学生动手操作,师指名说自己分小棒的过程、结果。 (10根小棒,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3份,剩余1根。) (2)如果每3根一份,最后把10根都分完了吗?剩下的1根为什么不继续分下去呢? 比一比:同样是10根小棒,如果每人2根或3根,分得结果有什么不同? (3)如果把这10根小棒,每份4根、5根或6根,可以怎样分? 3、汇报: (1)指名汇报,同时将表格填写完整。 (2)通过自己动手分一分,你觉得根据最后得到的结果不同,可以分成几种情况?那几种? 4、交流: (1)根据分得的结果,可以分为正好分完的和分后有剩余的两种情况,像这种正好分完的,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生独立列式,指名回答,并说说算式表示的含义。) (2)像这几种分后有剩余的情况,仍然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如:把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分给了几人,还剩几根?(生答)问:按要求怎样列式(板书:10÷3), 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10和3分别表示什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数学教 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把若干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 教学重点: 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平均分的含义。 2、出示153=5,并说说所表示的意思。 二、探究新知 1、出示10根小棒 (1)如果这10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2)学生动手分,并完整的说说10除以2等于5的含义。 (10除以2等于5表示10里面有5个2.)

2、分组操作,进行记录。 (1)如果这10根小棒,每3根一份,可以怎样分? 学生动手操作,师指名说自己分小棒的过程、结果。 (10根小棒,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3份,剩余1根。) (2)如果每3根一份,最后把10根都分完了吗?剩下的1根为什么不继续分下去呢? 比一比:同样是10根小棒,如果每人2根或3根,分得结果有什么不同? (3)如果把这10根小棒,每份4根、5根或6根,可以怎样分? 3、汇报: (1)指名汇报,同时将表格填写完整。 (2)通过自己动手分一分,你觉得根据最后得到的结果不同,可以分成几种情况?那几种? 4、交流: (1)根据分得的结果,可以分为正好分完的和分后有剩余的两种情况,像这种正好分完的,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生独立列式,指名回答,并说说算式表示的含义。) (2)像这几种分后有剩余的情况,仍然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如:把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分给了几人,还剩几根?(生答)问:按要求怎样列式(板书:103), 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10和3分别表示什么? 最后可以分给几人?也就说明10里面最多有几个3?有没有全部分完?还剩多少?(板书:1(根))

2019-2020学年苏教版二年级下册1.1有余数除法的认识D卷

2019-2020学年苏教版二年级下册1.1有余数除法的认识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单选题 (共9题;共18分) 1. (2分)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和除数相比较,正确的说法是()。 A . 余数小于除数 B . 除数小于余数 C . 一样大 D . 不确定 2. (2分)在一个除法算式里,余数是7,除数最小应是() A . 6 B . 7 C . 8 3. (2分) (2019二下·鹿邑月考) 31÷5的余数与下面()中的余数相同。 A . 41÷6 B . 55÷9 C . 29÷8 4. (2分)余数是1的算式是()。 A . 26÷5 B . 30÷4

C . 40÷9 5. (2分) (2019二下·铜川期中) 有34块糖,最少拿走()块,才能平均分给5个 A . 3 B . 4 C . 5 6. (2分)33÷8=() A . 4 (1) B . 2 (4) C . 7 (2) 7. (2分)一块真皮长37米,做一套汽车靠椅用去5米,照这样计算,最多能给()辆汽车做靠椅。 A . 5 B . 6 C . 7 D . 8 8. (2分)785÷9=()······(),商“3”写在()位数上。 A . 个位数 B . 十位数 C . 百位数 9. (2分)285÷8=()······(),商“3”写在()位数上。 A . 个位数

B . 十位数 C . 百位数 二、判断题 (共5题;共10分) 10. (2分)一共有29只,每5只住一个房子,一共需要6个房子。() 11. (2分)在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要比商小。 12. (2分) (2019四下·兴县月考) 因为9÷4=2……1,所以90÷40=2……1.() 13. (2分)47÷9=5......2。() 14. (2分)把28个全部装在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5个,最少需要6个盘子。() 三、看图列算式 (共6题;共52分) 15. (8分)筐里有30个苹果,最少拿出()个就正好分给7个小朋友。 A . 2 B . 3 C . 4 D . 5 16. (3分)最大能填几? ________×3<28 ________×9<75 5×________<42 ________×6<45 ________×2<15 ________×7<60 17. (6分) (2019三上·安岳期末) 小文去坐过山车,每辆车限坐2人,小文排在第15位,他应坐第________辆车. 18. (5分)“六一”儿童节,同学们装饰教室需要60米彩带,每卷8米,买7卷够吗?

二年级数学下册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案1 苏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案1 苏教 版 教学目的: 使学生通过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具准备:10根小棒,8个圆片,11个三角形, 例题课件。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初步感知 1、出示102。 (1)请学生们口算,板书“=5”。 提问:如果这里的10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2)学生们动手分一分,并完整地说一说10除以2等于5的含义。 2、分组操作,进行记录。 (1)如果把这里的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可以怎样分? 学生各自动手操作,指名说说自己分小棒的过程,结果。 (2)出示表格将表格填完整。 (3)提问:如果每人分3根,最后把这10根都分完了吗?(没有)

剩下的1根,为什么不再继续分下去呢?(剩下的1根不够分)比一比:同样是10根小棒,如果每个人分得2根或者每个人分得3根,分得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分的人数不同,如果每个人分得2根正好分完,如果每个人分得3根,还剩1根没分掉) (4)如果还是这10根小棒,每人分4枝,5枝、6枝,分得的情况又会怎样呢?两人一小组动手分一分,再将表格填写完整。 学生们分组活动。 3、 (1)汇报 操作的情况,把相应的课件演示,同时将表格依次填写完整。 (2)提问;通过刚才的动手分一分,你觉得根据最后得到的结果的不同,可以分成几种情况?哪几种?(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正好分完了,另一种情况是分了之后还有剩余) 提问:这些有剩余的情况出现时。你们为什么不再继续分下去呢? 4、(1)提问:根据分得的结果,可以分为正好分完的,以及分后有剩余的两种情况。像这种正好分完的,你能不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呢? (学生列式,独立完成。) (2)说明;像这几种分后有剩余的情况,仍然可以用除法如:把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分给了几个人,还剩几根?(学生完整回答。) 提问:按要求,列式:(板书:103)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课例名称: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把若干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 [ 教学重点]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看图列式:15十3=5 2.指名上台板演列竖式并说说15,3,5各是什么数? 二、探究新知 1 、教学例1 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 (1 )师:儿童节到了,同学们打算在班级联欢会上摆一些果盘,他们买了一些鸭梨,准备 每2 个鸭梨放一盘,现在有6 个鸭梨,请同学们拿出水果学具,用6 个学具表示6 个鸭梨来摆一摆。(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一共可以摆几盘?有剩余吗? 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可以摆3 盘,正好摆完,没有剩余) 师:这是平均分的问题,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怎么列式呢?6十2=3 (盘) (2 )如果不是6个鸭梨,是7个呢?再动手摆一摆,看看能摆几盘,有没有剩余。(学生 动手操作后,反馈结果:可以摆3 盘,还剩1 个)

师:剩下的还能再平均分吗?(不能,只剩一个不够分。)师:平均分后还有剩余怎么办?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吗?如果可以,怎么表示呢?(小组内思考、讨论) 师:7 里面最多有3 个2 ,这余下的1 不够再分一组,这个数在数学上叫做余数。 列式:7-2=3 (盘)……1 (个) 师小结: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的中间用6 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 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3 )观察比较6十2=3和7十2=3……1这两道算式,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 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没有剩余,另一种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不够分剩下的部分就是除法算式中的余数。 师:想一想,什么情况下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表示,余数表示什么? 2. 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观察: 3. 做一做 (1)学生独立在书上圈一圈,填一填,完成第 1 小题。 反馈交流:17-2=8 (组)……1 (个) 23 - 3=7 (组)……2 (个) 说说这两道算式商和余数各是多少,分别表示什么? (2 )完成第2 小题。 先用学具按要求摆一摆,然后根据摆的结果填空。展示个别学生的填空情况,说说每道题中的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 三、观察比较,说说发现: 1. 课件出示图片让生观察。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2

有余数的除法认识2 一、回顾整理。 上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二、作业延续。 1、要求18块巧克力可以平均分给几人,先要知道每人分几块,有很多种情况,你能列出算式吗? 学生尝试列式 18÷2=9(人) 18÷3=6(人) 18÷4=4(人)……2(块) 18÷5=3(人)……3(块) 18÷6=3(人) 18÷7=2(人)……4块) 2、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3、先独立观察,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4、你是怎样做出来的?以18÷7=2(人)……4(块)为例, 师:“我们可以通过摆学具求出。如果不摆学具,你是怎样想到商2的?”启发学生说出“因为18里面最多有2个7,所以18除以7商2”。或者说“乘法口诀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因为18大于14,而小于21,所以只能商2。” 三、先摆一摆,再计算。 1、 9根小棒,每两根一份,分了()份,还剩()根。

2、把11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根,还剩()根。 学生在答题纸上填写,教师巡视指导。指名说说试商的过程。 四、试一试直接用乘法口诀求商。 1、师:老师手里拿着几个气球?(18个),要分给几个小朋友? (5个), 平均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你能自己填一填算式吗?(学生填答题纸,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交流自己是怎样找到合适的商的。 2、找规律 通过刚才的练习,比较每道题里除数和余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 么? 引导学生发现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同位互相说一说。集体交 流。 3、小结: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余数都比除数小。 五、解决问题。 1、思考:一件衣服钉几个扣子?30个扣子可以钉多少件衣服? 还剩多少 个?集体交流,订正。 2、自主练习4题 三种杯子各能装满多少?各剩几只?独立观察图。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3、自主练习5题

2015新版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案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第1-2页,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3题。 【教材简析】所谓有余数的除法,是根据在整数集中除法运算不是总能施行的情况,而对除法运算的意义所作的补充规定。即,如果两个整数相除不能得到整数商,那么被除数中最多含有除数的个数,叫做不完全商;所余的部分,即被除数减去不完全商与除数乘积所得的差,叫余数。像这样的除法运算就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可根据教材安排的活动线索,着重组织好如下几个步骤的活动。第一,让每个小组准备10枝铅笔或10根小棒,提出:10枝铅笔,每人分2枝,结果怎样?每人分3枝,结果怎样?每人分4枝、5枝、6枝呢?要求学生根据上述问题有次序地进行操作,并把操作结果填在表中。第二,引导学生观察表中的数据,把操作结果进行分类。第三,根据分类情况,即时指出: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也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出示一道有余数除法的算式,介绍余数及算式的读法。第四,让学生根据上述操作中其他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尝试列出不同的有余数除法的算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及余数的含义;能根据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写出相应的算式,能正确读、写有余数除法的算式。 2.使学生在认识有余数除法的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观察、操作、交流等学习活动的经验,感受除法意义的发展和延伸,进一步培养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大胆尝试,小组交流,全班讨论等形式经历知识产生感受除法过程,体验思维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及余数的含义;能根据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写出相应的算式。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演示操作。 1.出示例题:把10枝铅笔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样分? 提问:什么叫同样多?(学生:每个人分得一样多) 教师:这样分就是——(平均分)。 2.提问:用平均分的知识,可以怎样分?(每人分2枝和每人分5枝。)

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60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有的表内除法的基础之上,同时它也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把物品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圆片、学生学具。 过程设计 一、激情导课 (一)前置小研究 1.自己动手用圆片摆一摆: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 2. 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了()盘,正好摆完

3.上面的操作用算式表示为:() 4.说说上面算式表示的意义:6÷2=3(盘)表示()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了()盘。也就是6里面有()个2 . (二)揭示课题。 平常我们分东西,有时候正好平均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够再分。剩下不够再分的数就叫做余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出示课题) (三)出示目标:今天我们的学习任务有两个: 1.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2.认识余数。 (四)预期效果:同学们,老师相信只要你们认真听课,积极主动,自主探索收获肯定会很大的!加油哦! 二、民主导学: 1.任务呈现:例2自己动手用圆片摆一摆: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几盘? 2.自主学习: (1)小组合作学习摆一摆: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 (2)回答下列问题 【1】自己动手用圆片摆一摆: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 【2】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了()盘,还剩()个 【3】上面的操作用算式表示为:() 【4】说说上面算式表示的意义:7÷2=3(盘)......1(个)表示()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了()盘还剩()个草莓。省略号表示()

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把若干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教学重点: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教学难点: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教学准备:小棒、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平均分的含义。 2、出示15÷3=5,并说说所表示的意思。二、探究新知 1、出示10根小棒 (1)如果这10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2)学生动手分,并完整的.说说10除以2等于5的含义。 (10除以2等于5表示10里面有5个2.) 2、分组操作,进行记录。 (1)如果这10根小棒,每3根一份,可以怎样分? 学生动手操作,师指名说自己分小棒的过程、结果。 (10根小棒,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3份,剩余1根。) (2)如果每3根一份,最后把10根都分完了吗?剩下的1根为什么不继续分下去呢? 比一比:同样是10根小棒,如果每人2根或3根,分得结果有什么不同? (3)如果把这10根小棒,每份4根、5根或6根,可以怎样分? 3、汇报: (1)指名汇报,同时将表格填写完整。 (2)通过自己动手分一分,你觉得根据最后得到的结果不同,可以分成几种情况?那几种? 4、交流: (1)根据分得的结果,可以分为正好分完的和分后有剩余的两种情况,像这种正好分完的,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生独立列式,指名回答,并说说算式表示的含义。) (2)像这几种分后有剩余的情况,仍然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如:把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分给了几人,还剩几根?(生答) 问:按要求怎样列式(板书:10÷3),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10和3分别表示什么? 最后可以分给几人?也就说明10里面最多有几个3?有没有全部分完?还剩多少?(板书:……1(根)) 说明:没有分完的,在商的后面写上6个点,再把剩下的数写上。这个数叫余数。它的单位名称和总数一样。(板书:10除以3等于3余1.) (3)生齐读算式,指名说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余数又表示什么?(余数表示在平均分时,如果分到一定的程度,剩下的已经不够再分一份时剩下的。) 5、揭题:像这样的算式我们叫做有余数的除法,也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6、小结:在平均分时,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一、激趣导入,设置悬念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吧!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猜手指”的游戏,好不好?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请伸出你的左手,从大拇指开始数,1是大拇指、2是食指、3是中指、4是无名指、5是小指,数完后又回到 大拇指接着数6、7、8……就这样依次往下数,当你说出数到的某一个数,我就能猜出你数的是哪一个手指。听明白了吗?想不想试一试? 你们是否觉得老师的反应特快?想知道它的奥妙吗?学了这节课 的内容,你就知道秘诀了。 二、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1、老师在黑板上摆一个正方形师:摆一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 生:4根小棒。 2、用老师给你的小棒摆正方形,每四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看 看你手里的小棒,最多能摆几个正方形?出现了什么情况? 请三个学生到黑板摆,其余在座位上摆。 3、学生汇报摆的结果。 师:你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摆了几个正方形,出现了什么情况? 生1:一共有12根小棒,摆了3个正方形。 生2:一共有14根小棒,摆了3个正方形还剩2根。 生3:一共有13根小棒,摆了3个正方形还剩1根。 4、师:为什么有些同学没剩余的,有些同学有剩余的呢?在日 常生活中,我们就把这剩余的数叫做“余数”。

(板书余数)5、看图师:有几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能摆几个?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13÷4=3……16、师:这道题我们学过用除法竖式计算,谁上来把这道算式列成除法竖式?指一名学生到黑板列竖式7、有余数的情况你也能列成除法算式呢?(看黑板的图形说;有几根小棒,每几根摆一个正方形,摆了几个?还剩几根?)怎样列式呢?学生说,老师板书。(余数和商之间为什么点6个点?你会读这条算式吗?(1)指名读算式,师范读,全班读。 8、看自己摆的图形,你能不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对同桌说说你的除法算式。指名说算式。(黑板) 三、学习用竖式表示除法算式 1、师:刚才你们看着自己摆放的情况,列出了除法算式,如果不看小棒,让你计算它的结果,你能用竖式算出来吗? 2、请同学们把13÷4=3……1列成除法竖式。(指名一个学生到黑板列,其余在练习本上做。 3、理解除法竖式中个部分的含义。师提问:为什么在13下面写12?生:3×4=12师:1是怎样算出来的?生:13-12=1师:为什么要用13减12?生:一共有13根小棒,摆了3个正方形,还剩1根。 4、剩下的式子你也能用竖式表示吗? 学生列出14÷4=3……215÷4=3……3的竖式。 5、小结师:学到这,你知道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什么内容吗? (板书:有余数的除法)三、做书本51页的练习。(你是怎样想的?3×4最接近什么?) 四、探讨除数和余数的关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