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萨特存在论三阶段与文学介入说

萨特存在论三阶段与文学介入说

萨特存在论三阶段与文学介入说
萨特存在论三阶段与文学介入说

萨特存在论三阶段与文学介入说

法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小说家、戏剧家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已经去世多年,但是中国学术界仍然在不断谈论萨特。1这倒不是因为他的思想多么新潮或者厚重,而是因为他在面对世界和人生存在时与传统思想有了重大区分,并对中国的20世纪后半期思想变革和个体生存话语关注有着重要的价值。就思想的锐度和广度而言,萨特确实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在哲学研究的对象论上,萨特不再像苏格拉底那样对客观对象加以哲学思考,而是运用现象学思考“呈现在意识中的世界”;在研究方法论上,从客观世界抽身而出转向主观世界,将个人非理性意识活动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重建存在主义对世界的认识;在存在本质论论域,反对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而坚持存在主义的“我在故我思”,强调存在先于本质;在文学理论上,强调文学作品不在于描写什么,而在于强调内心复杂而虚无的感受,体验没有意义荒诞痛苦的人生。

一萨特思想发生延伸的三阶段拓展

最初,萨特是以创作小说《恶心》(1930)开始思考人的存在问题的,并以文学形式提出了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命题:“没有本质的存在等于虚无”。21933年,萨特在一次知识界的聚会中受到阿隆的影响,于是决定到柏林学习胡塞尔的现象学,这对他以后全面进入哲学领域至关重要。1934年,萨特在柏林写《论自我的超越性》(Transcendance de l"Ego)一文,开始具有法国现象学的思维特征。1936年发表《影像论》(L"Imagination)表现出萨特受到现象学影响以后的“现象学转折”的精神走向。1939年萨特发表短篇小说集《墙》,3提出了存在主义哲学的另一个基本命题:“人是自由的,人的命运取决于自己的选择。”这一年,法国对德国宣战,萨特入伍不久就被德军俘虏,在战俘营中,萨特读了马丁·海德格的《存在与时间》,使其对存在的思考更为体系化。

1943年,萨特出版重要的哲学代表著《存在与虚无》,认定在“上帝已死”后,人类生活处于虚无意义之中,这种背靠虚无的情状必然产生生存的焦虑。《存在与虚无》出版以后,哲学界正统权威对其论点加以拒斥,认为本书对法国哲学传统有离经叛道之嫌。1945年萨特做《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讲座。1947年2月在《现代》上连载《什么是文学?》4开始关注文学介入的问题。1960年萨特第二部重要的哲学著作《辨证理性批判》出版,力求将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主义相结合,将个人自由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进而揭示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1964年出版《词语》并获诺贝尔奖却拒绝接受该奖。

在萨特看来,“存在先于本质”,这意味着人的生存是第一位的。人是由他的行动来定义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仅仅是自我本质的选择。在自我世界里因没有上帝而被判定为自由的,当我被偶然抛到这个世界时就获得绝对的自由,这种自由要求我承担起我选择的责任。由于“存在先于本质”,人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将对象“内在化”才获得自我本质,人是命定在自由中展开自我潜力与可能性的。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斑驳复杂,为便于阐释,我大体上将其分成三个阶段加以分析。

其一,现象学存在论思想的产生阶段(1934—1944年)。

萨特对现象学曾经花了不少功夫加以研究,并试图将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与海德格的存在本体论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现象学的存在主义”理论。5他将这种思考融进了被

称为“法国存在主义运动的奠基之作”的《存在与虚无》中。本书问世后销量很小,几乎没有什么影响。直到战后萨特爆得大名,这部著作才重新引起人们的注意,此后长期受到褒贬不一的评论。随着众多的读者成为本书的追随者,存在主义影响迅速扩大,成为20世纪法国哲学颇具影响的思潮。

《存在与虚无》是对精神现象学的重新审视。萨特通过对生命体验尤其是关于自由和偶然性的思考,把现象学方法论、理性本体论、身体体验论整合起来,用哲学体系形式阐释意识同存在的新关系。存在与意识、虚无与存在、自在与自为、世界与形式、偶然与自由、当下与超越等,在存在主义哲学视野中得到新的组合并产生新的意义。正是由于虚无性,使人的存在成为不断获得本质的存在,存在是偶然的又是超越偶然的。这样,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就在海德格《存在与时间》之后,开辟了一个关于哲学本体论、意识理论、人的自由学说、人的心理分析的存在研究体系。尽管萨特在写《存在与虚无》时受到海德格哲学的影响,但萨特的这本书与海德格《存在与时间》的哲学思想有着根本差异,并非是对海德格哲学阐释。而且,海德格对人们将他和萨特都称为存在主义者,颇不以为然,认为两者思维向度决然不同,不可混为一谈。

“存在先于本质”标明人的存在是特殊的、独一的、非重复的,只有揭示个人存在方式,才能理解其它一切事物的意义。存在的状态是孤独、烦恼、痛苦、畏惧、绝望、死亡。《存在与虚无》的基本理论意向是:从消解二元论建构现象一元论进入,描述反思前的纯粹意识如何超越自身而指向对象并显现世界,藉此说明“自为存在”与“自在存在”的差异性,然后进一步揭示“自为存在”在选择和行动中所体现的不可避免的“自由”,最后抵达人的存在的本体地位。萨特认为,人在“上帝已死”的时代人具有了绝对自由而成为自由的人,但在上帝不存在的世界,人无法用任何方式说明自我的行为是正当合理的。因而人是被判定为自由的,必须对自己所做的一切负责。换言之,人在世上处于无限的自由、无限的责任和虚无的存在的混杂中,人必须面对存在焦虑才能激发自我勇气而重新发现人生的意义,使人从虚无中不断赋予自己以本质,最终成为生成自我的本质。

无疑,萨特上述观点,受到了存在主义哲学家克尔凯郭尔(S. Kierkegaard)、尼采、海德格的影响,并有新的拓展。萨特的“存在即自由”论述意味着,自为的存在因其虚无而自由。“虚无只有在被明确地虚无化为世界的虚无时,才能成为虚无;即,只有当它在虚无化中明确地指向这个世界以把自己确立为对这个世界的否认时,才能成为虚无。”6人只有不断超越,才能获得自己的本质。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自己的选择行动造成的。在我看来,人的自由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不仅仅是重新获得本质或超越自我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必得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实现超越并获得本质的问题。

其二,人道主义存在主义的拓展阶段(1945—1959年)。

1945年10月,萨特在现代俱乐部做了“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L"Existentialisme est un humanisme)的多场演讲。7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萨特一方面重申自己的“存在先于本质”说,另一方面尽力拓展出“人道主义的存在主义”维度。他坚持认为:“如果上帝不存在,那么至少有一种东西它的存在是先于它的本质的,它是在可能被任何概念所界定以前就已存在了的,这样的东西,就是人,也就是如海德格所说的人的实在性。我们所说的存在先于本质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的意思是:人首先存在着,首先碰到各种际遇,首先活动于这世界——然后,开始限定了自己。若依存在主义者看来,一个人如果无法予以限

定,那是因为人在开始的时候还没有成为什么。只是到了后来,他才成了某种东西,他才把自己创造成他所要成为的东西。因此,就无所谓人的天性,因为没有上帝来给予它一个概念。人赤裸裸地存在着,他之赤裸裸并不是他自己所想象的,而是他是他自己所意欲的——他跃进存在之后,他才意欲自己成为什么东西。人除了自我塑造之外,什么也不是。这是存在主义的第一个原则。”8

人的本质是自己的选择行动形成的,现成的供人选择的价值标准是矛盾而相对的,因此人的选择是自由的。人在自由、选择和责任面前,必定处于孤独、烦恼、绝望的存在状态,这是一些积极的状态,因为它们引发了行动。萨特的人道主义的存在主义承认,人处在焦虑之中。人必须承担焦虑(anguish),舍弃(abandonment)和绝望(despair)。存在主义的目的不是使人进入焦虑绝望之中,而是强调一个人有所行动,他就应该选择他所意愿选择的。“这种构成人之要素的超越关系(不是说上帝是超越的,而是说是自我超越的)和主观性(意即人不是自我隔绝而是永远呈现于人的世界之中)才是我们所说的存在意义的人文主义,这就是人文主义,因为我们提醒人,除了他自己之外别无立法者。他本身在这样被弃的情况下,必须自我决定。也因为我们指出由于我们经常追求我们自身以外的一个目的,这个目的就是一种解说或者某种特殊的体认,而不是由于回返自己,人才会自觉为真正的人。”9人所需要的是去重新发现他自己,是去了解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从他的自身中拯救他。于是,萨特终于在胡塞尔现象学方法论基础上构筑出自己的新本体论,一种使经验能够综合超验物,理性能够包容非理性的实在论哲学。在这个意义上说,存在主义不仅是思想的学说,而切是关于行动的学说。

其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转变阶段(1960—1973年)。

以《辩证理性批判》(1960)出版为标志,萨特提出了他的建立在“人学辩证法”基础上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他认为个人与社会在现代性中陷于异化又反抗异化,历史就是在异化与反异化的对抗中展开。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尽管很全面,但是仍然存在着“人学空场”,因而企图建立“人学辩证法”的思想体系,以取代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生成的辩证法(dialectique constituante)(当它以自身的半透明性在个体的实践中把握自身时)在它自己的工作中发现了它的局限,并被转化成一种反辩证法(antidialectique)。这种反辩证法,或者叫做反对辩证法的辩证法(消极性的辩证法)必须向我们揭示出群(séries)是一种人类集合(rassemblement)和异化,异化表现为在群性成分中同他人和劳动对象的中介关系,表现为共同存在的群的模式。”10

事实上,萨特打算建构的“人学辩证法”,将人的内心世界夸大为整个世界,除了人的内心世界之外他甚至不相信有其它的存在。个人的行动不是孤立的,而是与集体,进而与整个社会联系在一起的。个人的行动反映了集体的愿望和要求,同时这种愿望和要求又包含着社会深层的历史趋势,因而个人的行动就成了历史运动的象征。这就意味着,辩证法如果存在的话,那就只能是总体化过程中许多的个别性所造成的许多具体的总体化的活动。人在社会历史中的存在,即人的社会存在对于个人来说只是种异化,他是人必须加以接受的本质,但却是人的自由的障碍。所以,萨特的思想始终有着悲观、焦虑、绝望的色彩。可以说终其一生,萨特都将他的存在主义看成自由的自我不断进行“自我选择”的努力,人的未来并非已经命定,而取决于人们自己的选择,而“选择”的自由恰恰是人的存在的权利所在。越是在艰难的环境中,人越是需要不放弃选择,而是按自己的意志独立思考并进行选择,因为“存在”即“自我”,“本质”是由“存在”的不断展开而获得。获得自我本质成型的过程,就是维护

人的尊严和自我存在的意义的过程。

作为文本写作高手的萨特,善于运用文学方式传达自己的哲学思考,尤其是善于运用小说和戏剧的形象化优势阐释其思想学说,使其传播面更为广泛。他以文学作品直接介入当代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世界,通过哲理性极强的戏剧冲突,将生命虚无和个体选择的两难置于戏剧冲突的中心,具有存在主义的对抗性和和强烈的艺术效果。

二萨特“文学介入观”与“为今天而写”

萨特的文学理论观与其哲学观紧密相连。1947年萨特发表的《什么是文学?》11当是最能代表其文论立场的著作。在书中,萨特进一步体系化了“文学介入说”,坚持作家必须通过作品对当代社会、政治事件表态,从而保卫日常生活中的自由精神。“介入”既是哲学概念又是政治学概念,萨特在文学领域中推进“介入”观念,事实上是将文学纳入了哲学政治学范围进行思考。12

在萨特看来,作家写作是和读者阅读都是自我自由的选择。写作和阅读是主体的人双方之间的“一个慷慨大度的契约”。真正有责任心的作家向他者的自由发出吁求,而读者在阅读中通过自己的选择展示自己的自由,也再度体现和实现了作家的自由。创作是一种引导读者的创造,阅读是在作者引导下的二度创造。文学创造过程具有二维性——作者与读者共同体验并完成了作品的意义。

对知识分子而言,介入就是表达自己的感受,必须为他本人和所有人要求一种具体的自由,赋予自由一种具体的内容,使之成为既是质料又是形式的自由。他认为,文学比任何时候都更必须介入,作家与小说家所能够做的惟一事情,就是表现为人的解放而努力的过程,揭示人所处的环境危险及其改变环境的可能性。文学必须干预当代生活并成为生活的向导,作家对当代重大走向问题必须表明自己的立场并采取的个体的行动。

萨特反对“为艺术而艺术”,而主张“为他人的艺术”,认为写作便是揭露,揭露带来变革,因而写作就是介入。介入文学与自由紧密相关:从写作动机看,写作是某种寻求自由的方式,是人为完成自由而进行的努力;从创作主体看,写作是作家主体自由通过作品中介吁请读者主体的自由;从作品的意义欣赏看,作品须有读者参预才最后完成,作家只有通过读者阅读才能感受到作品的本质呈现,进而使自己成为本质的存在;从文学价值看,作家的目的是创造属于自己的艺术世界,并从中传达哲学思想和审美感受,这使得存在主义文学总是通过主体心理的感受,去表现荒谬世界中个人的孤独失望、痛苦恐惧、烦闷恶心等情绪。13这种状态其实是由《什么是文学》的四个文学本体论命题所构成的各章中呈示出来:

其一,在“什么是写作?”一章中追问的是“写什么”。萨特区分了文字与绘画、雕塑和音乐等其他艺术之间的不同,说明文学中诗歌和散文在介入上的差异,坚持散文介入的精神性和确定性,使其具有明确的精神指向性和明晰的文学意义,为文学介入奠定了基础。在进行介入的散文和非介入的诗歌、音乐、绘画等进行区分时,必须清楚介入意味着自我意识到话语的力量。比如,诗歌只抒情而没有明确的提问和回答,因此也不能介入;而散文必须介入,散文作者的行动方式就是通过揭露而行动,而揭露就是介入。其他艺术形式因其意义的模糊性和理解的朦胧性,使人们在理解意义中难以准确无误地把捉意义,因而在介入问题上具有

不确定性。

语词作为符号往往具有一种行动的意向,语言是行动的某一特殊瞬间,不能离开行动去简单地理解它。“既然我们主张作家应该把整个身心投入他的作品,不是使自己处于一种腐败的被动状态,陈列自己的恶习、不幸和弱点,而是把自己当作一个坚毅的意志,一种选择,当作生存这项总体事业——我们每个人都是这项事业——,那么我们就应该从头捡起这个问题,并我们也应该自问:人们为什么写作?”14可以说,萨特的“介入”说,一方面要求知识分子的责任和当代意义承担,另一方面,要求文学知识分子对人类苦难和精神痛苦的勇毅担当。面对写什么的问题,萨特的回答是“写今天”!

其二,在“为什么写作?”一章中追问的是“为谁写”。在写作实践中有一个根本性问题需要明晰:作家究竟写什么与为谁写?因为作家不可能为自己写作或者自己阅读,他呕心沥血写出作品需要被读者阅读,只有为了他人才有艺术创作的激情,只有通过他人才有艺术交流对话。“作家做出的选择是召唤其他人的自由,它们各有要求通过这些要求在双方引起的牵连,他们就把存在的整体归还给人,并用人性去包笼世界”。15在萨特那里,写作小说和散文不仅意味着介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介入本身就意味着放弃了作品永恒的幻想,在抵制为后世写作的诱惑中坚持只为今天写作。作家是为诉诸读者的自由而写作,反过来也要求读者承认他的创作自由。散文介入只有在民主制度下才有意义,写作就是某种要求自由的方式。“在写作行动里包含着阅读行动,后者与前者辩证地相互依存,这两个相关联的行为需要两个不同的施动者。精神产品这个即使具体的优势想象出来的客体只有在作者和读者的联合努力之下才能出现。只有为了别人,才有艺术;只有通过别人,才有艺术。”16艺术品是价值,因为它总是召唤人们的参与。介入意味着必须为时代而写作,而且在创作方法上主张写真实,写出人物的最真实而不是最典型化的方面。

萨特认为,“我们越是感到我们自己的自由,我们就越承认别人的自由;别人要求于我们越多,我们要求于他们的就越多”17因此,当一个作家开始用语词进行写作时,他借着犀利的语言权力开始了自己的政治介入行动。这个时候甚至沉默也是在说话,因为沉默也是一种姿态,是在拒绝言说中表达自己独特精神意向:“不管你是以什么方式来到文学界的,不管你曾经宣扬过什么观点,文学把你投入战斗;写作,这是某种要求自由的方式;一旦你开始写作,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已经介入了。”18换言之,写作既是揭示世界又是把世界当作任务提供给读者,写作是求助于别人的意识以便使自己的自由被承认,写作是通过其他人为媒介而体验自由的重要方式。作家会使文字和事物具有一种新维度,作家说的每句话都会有助于揭露世界,而揭露世界就是改变世界的开始。介入的作家之所以坚持介入行动,就是说明他已经抛弃课身后扬名的幻想,只为今天而写。萨特对“为谁写”的回答是:为今天而写!

其三,在“为谁写作?”一章中追问的是“写给谁看”?一般而言,作家是为自己的读者而写作的。从中世纪到十七世纪,都可以看到作家依附于当时的意识形态,作家和读者形成良好的对话交流;十八世纪的作家们有了贵族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两个同样真实的读者群,他可以随意依靠其中的一个或另一个;十九世纪二十世纪出现了“人民”这样一个潜在的庞大读者群。“写作的自由包含着公民的自由,人们不能为奴隶写作。散文艺术与民主制度休戚相关,只有在民主制度下散文才有一个意义。”19

萨特不满意已往贵族文学和资产阶级文学脱离现实生活而无视读者大众,他鼓励作家关注时代,为广大的公众写作。“作家的真正读者权的范围若能扩大到他潜在的读者群的边缘,这

就会在他的意识里调和敌对的倾向,于是文学获得彻底解放,将代表作为介入过程中一个必要瞬间的否定性。但是据我所知这一类型的社会目前还不存在,而且人们可以怀疑他是否可能存在。所以冲突仍然存在,他就是我称之为作家及其负疚的良心的种种灾难的根源”。20面对作家“写作何为”的问题,萨特的回答是:写给多数人看。

其四,在《1947年作家的处境》一章中,萨特将论述的话题同法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介入”或“介入文学”之类的概念在此部分内容中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处境”、“处境文学”、“实践文学”等概念。萨特分析了二十世纪法国作家分为三代的基本情况:第一代创作层很早而已经功成名就依附于资产阶级;第二代作家创作层主要是超现实主义作家们群;而包括萨特在内的第三代作家群,意识到工人阶级成为了潜在的读者群,但是作家与工人之间却有一道铁幕彼此隔开。作家应该使文学从抽象否定性过渡到具体的建设性,重新使文学纳入社会整体而深化写作的本质。介入的作家不仅思想的形式自由与政治民主是重合的,他的风格本可以重新得到某种内在张力,他应对所有大众读者群说话。

萨特相当珍惜文学语词的精神健康,提出:“作家以直言不讳为职能。如果词语得了病,治愈他们是我们的责任。许多作家思不及此,却以词语的疾病为生,现代文学在许多场合是词语的癌症。……如果我们要使词语恢复其能力,那就必须做双重工作:一方面是分析性的扫除,以便清除词语的蔓生意义,另一方面是综合性的扩展,以便它们适应于历史形势。加入单独一位作者现身于这项任务,他毕生的精力也不够用。如果我们一起动手,我们不必费多大劲就能达到目的。”21归根结底,写作就是选择自由并获得自己的本质的活动。如果写作艺术变成纯粹宣传或纯粹娱乐,那么,社会就会再次坠入感官直接性和意义虚无的病态和困境之中。

不妨说,当萨特在“介入”的层面上思考问题时,他的立场在哲学家和政治家之间滑动,他通过概念的转换,萨特在文学平台上已悄悄完成了从抽象哲学思考到具体政治关注的位移。萨特逐渐从理论体系建立热情中淡化出来,摆脱了对文学的痴迷状态,不再认为文学具有不朽价值,而是更多地进入介入实践的进程,开始了自己的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折。他意识到,文学不能拯救人,但抛弃文学而投身政治活动,也不能够解决自我存在意义问题。萨特张扬的“文学介入说”,事实上部分地落空了。1968年,萨特提出“新知识分子”概念,意味着萨特经历了文学的迷狂和政治介入热情以后,在国际形势瞬息万变中明确了知识分子身份立场。

三存在论文学理论的时代症候与价值播撒

1973年以后,萨特因为眼疾处于半失明状态,只得停止阅读和写作,并于1980年4月15日与世长辞。萨特的一生是全力思考和疯狂写作的一生。在写作的疯狂状态中,萨特甚至经常大剂量地服用兴奋剂,来刺激自己写作中的灵感,这无疑极大地伤害他的神经和身体。其作品众多涉及面很广,可以说,萨特每天存在的方式就是写作,无论是小说、戏剧、评论,还是哲学、自传、主编刊物,他都全力以赴,每天都要写出上万的文字,“无日不写”是其座右铭。他曾不无自负地说:“写作不仅是我的习惯,也是我的职业”。

萨特一生充满了悖论:名气如日中天影响巨大,却终身只是一个中学教师而未能在大学谋得教席;他是法国获诺贝尔文学奖为数不多的作家,但却拒绝领奖而一度传为佳话;坚持认为

自己是存在主义者,却不被包括海德格在内的多数存在哲学家所认同;终生对女性保持热情并泛爱太多被人诟病,却只有波伏娃一人对他矢志不渝;一生疯狂写作著作等身,却因为横跨哲学和文学两界并倡导介入政治和现实,而不被学院派承认其是纯粹的哲学家;醉心于精英写作并在逻辑论证和概念推演之中过文字生涯,却又将存在主义普及为一种大众紧密相关的人生哲学;在生前孤独奋斗以至于同好友加缪决裂而孤独万分,22但死后却有五万人自发为其送葬。23总之,萨特的一生是充满疑问和非议的一生,24他的文艺理论思想尽管有诸多矛盾,但却最深刻地表征出他那个时代的文化症候。

萨特的文学著作主要有《恶心》(1938)、《墙》(1939),长篇《自由之路》三部曲:《理性的时代》(1945)、《缓期执行》(1945)和《心灵之死》(1949);25剧本《苍蝇》(1943)、《禁闭》26(1944)、《死无葬身之地》(1946)、《可敬的妓女》(1946)、《肮脏的手》(1948)、《魔鬼与上帝》(1951)、《托洛亚妇女》(1960)等。其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影响深远。

27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和文学理论,影响了20世纪后半叶的文坛,具有以下一些特征:关注“虚无”和“非在”的内在关系,坚持“存在先于本质”;凸显了人的存在的痛苦有限,用文学表达存在的偶然荒谬;强调“人是自由的”,要不断地行动和选择;主张“文学介入”说,坚持文学和社会生活和政治的关系。

萨特在文学理论上的建树并未为他赢来多少声誉,而让萨特名声大噪的倒是他拒领诺贝尔文学奖一事。1964年,萨特凭自传体小说《词语》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授予萨特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他那思想丰富,充满自由气息和真理精神的作品,已对我们时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当萨特确切地知道这一消息以后,拒绝了诺贝尔奖。其理由是:“谢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同时还认为诺贝尔文学奖存在着明显的政治倾向性问题。萨特为此发表拒领诺贝尔奖声明《我为甚么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我一向谢绝来自官方的荣誉。这种态度来自我对作家的工作所抱的看法。一个对政治、社会、文学表明其态度的作家,他只有运用他的手段,即写下来的文字来行动。他所能够获得的一切荣誉都会使其读者产生一种压力,我认为这种压力是不可取的。……作家应该拒绝被转变成机构,哪怕是以接受诺贝尔奖这样令人尊敬的荣誉为其形式”。萨特还说:“这些荣誉是一些人给另一些人的,我无法想象谁有权利给康德、笛卡尔或歌德一项奖,这奖意味着现在你属于某一个等级。我们把文学变成了一种有等级的实在,在这种文学中你处于这种或那种地位。我拒绝这样做”。在萨特看来,文学写作是个人的选择,写出好作品是作家的职责,不需要他人的赞赏来为之增光添彩。这一清醒的看法和拒绝诺贝尔奖的行动,萨特获得比得奖更大的名声,在社会公众中具有了更大的影响力。

萨特作为法国存在主义代表人物,享有“世纪的良心”的赞誉。其存在主义学说一度对欧美思想文化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但是,六十年代后,存在主义思潮被法国解构主义、女权主义等新文论流派所掩盖,其影响大打折扣。晚年的萨特被告知,当时的法国青年知识分子更多阅读德里达、福柯、拉康、德勒兹等解构主义者的著作。解构主义不再把“行动介入”作为自己的纲领,而是在文本世界和心理世界中掀起一场话语风暴。

萨特被边缘化了。在萨特死后批评之声不绝于耳,对他的存在哲学论、文学介入论、政治造反论、私生活问题、与加缪、梅洛·庞蒂之间的恩怨纠葛等,一一加以严厉地批评,有的尖

锐到几乎全盘否定的地步。当然,这也是不够客观而有欠历史公允的。因此,重新评价萨特哲学和文学理论思想的功过,是学术思想史应有之题。

注释

1 不仅有诸多的翻译研究萨特的著作,而且出版了若干萨特传记,并一次推出了《萨特文集》八卷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以及众多的学术研究论文。

2 《恶心》于1938年3月由伽利玛出版社出版后,评论界反应良好,有评论家甚至称赞萨特是法国的卡夫卡。

3 1939年出版的短篇小说《墙》,是萨特一部典型的存在主义小说。主题是表现这个世界的荒诞不经:“我”的本意是牺牲自己保护战友,而结果却莫名其妙地出卖了他而成了“叛徒”,人的命运的轨迹变得难以理喻。“我”勘破生死障碍,了悟生死之间仅一“墙”之隔,于是“我”获得了自由。

4 可参阅让-保尔·萨特《萨特文集》(八卷本),沈志明、艾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5 当然,萨特对胡塞尔的现象学仍是采取扬弃态度,当他看到自己过去一本著作有些地方因袭胡塞尔思想时,就大笔一挥悉数删除,只留下属于他自己的见解。

6 萨特著《存在与虚无》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8页。

7 当年萨特做《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演讲时,狂热的听众蜂拥如潮。由于人太多,一些听众甚至被挤昏在地。最初萨特被人称为存在主义者时,竭力拒绝这个称号,他从不认为自己的思想是别人必须接受的东西:“我的哲学是关于人的生存的哲学;存在主义?我不知道这是个什么玩意儿!”但人们先入为主仍然如此称呼,萨特只好接受了“存在主义”这一称谓。

8 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9 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10 萨特《辩证理性批判》,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01-202页。

11 萨特:《什么是文学?》,施康强译,载《萨特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 萨特对当代社会政治抱有一种积极介入的姿态:他在20世纪30年代声援保卫西班牙的斗争,在二战期间应征入伍,被俘获释后参与“社会主义与自由”的抵抗运动,二战后他反对美国侵略印度支那和朝鲜,反对法国在阿尔及利亚进行殖民战争,参加罗素组织的“战犯审判法庭”,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支持学生造反等。

13 萨特存在主义的“选择”与“介入”文艺理论还在其戏剧作品得到充分体现。萨特的许多剧本上演时都曾引起一时轰动,其中尤以《苍蝇》(1943)、《禁闭》(1944)和《死无葬身之地》(1946)等作品影响很大。

14 萨特《什么是文学?》,载《萨特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6页。

15 萨特《什么是文学?》,载《萨特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6页。

16 萨特《什么是文学?》,载《萨特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4页。

17 萨特《什么是文学?》,载《萨特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第131页。

18 萨特《什么是文学?》,载《萨特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2页。

19 萨特《什么是文学?》,载《萨特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2页。

20 萨特《什么是文学?》,载《萨特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4页。

21 萨特《什么是文学?》,载《萨特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0页。

22 1943年,阿尔贝·加缪和让-保尔·萨特于德占法国期间首次谋面,从而结成思想和政治的盟友。其后由于思想的分裂和对东西方不同的看法,二人在政治变革的道路、哲学的观念、知识分子责任、文学的功能等方面的出现全面裂痕,导致了1952年公开决裂和相互攻讦,这一势不两立的立场一直持续到1960年加缪逝世。

23 1980年4月19日萨特的葬礼中,跟在灵柩车后的是五万多自发地为萨特送葬的巨大人流。其后,尽管有人对萨特的生活有非议,但萨特给人类文化思想的贡献仍是主要的。

24 萨特是“左岸”知识分子中的重要人物,但后来同雷蒙·阿隆、阿尔贝·加缪、亚瑟·凯斯特莱、莫里斯·梅洛-庞蒂等好友一直争论不休,关系持续恶化。

25 二战后萨特三部曲长篇小说《自由之路》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角度,表现了几个青年人的“成长”历程。血腥的战争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使其被迫放弃原有的生存方式做出各自艰难的抉择,在不断选择中完成了生命的超越,并在选择和超越中获得了自己的存在本质。

26 在《禁闭》(又译为《间隔》)中,萨特提出了著名的“他人就是地狱”说法,认为因人们的绝对自由,会导致彼此相互冲突和我关系扭曲。

27 《萨特文集》主要收录萨特的文学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说,了解萨特的文艺创作思想是认识其哲学思想的重要途径,因萨特存在主义哲学观直接呈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萨特:《厌恶》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萨特:《厌恶》内容梗概 叙述者(我)安东纳洛根丁从中欧、北非和远东旅行回来,想在布城完成关于某侯爵的研究工作,并试图以日记的方式精确地把发生的事件记录下来。他曾想学顽童打水漂,可捡起的石头让他感到厌恶。厌恶感不时地出现在日记之中:他发现自己有了某种变化,对朋友自学者的手、对电话机旁的小雕像、乃至从别人胡子上散发出来的香水味都感到恶心。外来的感受,伴随着内心的空虚,加之脑海中无法名状的体积庞大而乏味的观念都令他烦躁,迷惑、孤独。日记中记载了日常生活的细屑琐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过于敏感甚至病态的直觉体验。他看着在荒凉的街道上前进的老太婆,再也分辨不出将来和现在,而时间正继续,将来在实现,日子永无休止地单调地出现增加、又不可复归。他想着被研究者――侯爵,思考着存在和虚无。通过和自学者谈话,知道他是个人道主义者,曾当过战俘,后来参加了法国社会党并且无比地快乐,而他认为自己不是人道主义者,面对这位盲目的人道主义者,他想呕吐。厌恶之感到来了,又觉得它存在了,而且自玩打水漂的那天开始,厌恶就没有离开过,他想到自己永生永世也是多余的,他思考着荒谬,找到了存在的关键,厌恶的关键。在他最恐怖、最感厌恶的时候,他寄希望于安妮,并乘火车去巴黎见安妮,她说:我只需要你

存在和你没有改变。而他也许只有一种欲望,那就是默默无言地望着她,在沉默中完成安妮在我面前的重要性。安妮和他的情形极其相似,孤独,也有着恶心感,他们探讨着独特的境遇。之后,安妮去英国,洛根丁回到布城。他懂得了人总是输的,孤独而自由,可是这种自由有点象死亡,现在明白了安妮的回来使他的一切希望化为乌有。在布城的最后一天,他走遍全城找寻自学者,发现自学者是个同性恋。洛根丁可怜自己,又有被遗忘的感觉。他与老板娘告别,离开布城,想通过写书来毫不厌恶地回忆一生,通过他的过去,评定自己是怎样一个人。 研究综述 萨特对二十世纪西方思想界产生过重要影响。《厌恶》(即《恶心》)是萨特存在主义小说的代表作。我国自80年代以来,文学评论界一直关注着这部作品,从不同侧面解读这部哲理小说。有关《厌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厌恶》的主题 如何评价萨特与他的文学创作曾在评论界引发过争论。《厌恶》采用日记体,它并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以第一人称的形式通过我这一视角,观察外界的点滴变化,剖析内心的情绪波澜,把握思想意识的流动,洛根丁只是一名普通资

萨特存在主义

第一篇:萨特及其存在主义 1. 朋友问我最近读了什么书,我说尼采和萨特。 “尼采我知道,萨特是谁?” 我说:存在主义是自由的萨特! 朋友愕然,随后说:和你所崇尚的教育有什么关系? 呵呵—— 一直以为萨特是最难一句两句就把它说明白的,现在终于可以说,我相信我能够把它说明白了,因为我心里已经把他弄清楚了。 2. 萨特,存在主义者。 两个核心概念,一是“自由”,二是“选择”。他认为:人生是荒诞无稽的、绝望的,应依“存在先于本质”的原则来自由选择自己的本质;个人注定是自由的,自由即选择;个人有权绝对自由地选择,可以为所欲为,可以迟到、旷课,可以拒不预习或做作业;但自由可能令人痛苦、负担沉重。因为个人的自由与他人的自由绝对矛盾,他人即地狱;一切人类关系无非就是施虐狂、受虐狂和彼此冷漠相待;作为教师必处统治地位,学生要么是反抗,要么是认输,学校教育对学生来说只能是被迫劳动;教师不是以说教,而是以自己的实际举动向学生表明,他反对“糟糕的忠诚”,即反对崇拜、仿效、屈从、迷惘于某个角色,如当" 好教师",成为“健壮的男士”,当“获奖的运动员”,做“校园皇后”,担任“出谋划策者"等。唯此才能使教育“个性化”。 3 萨特认为,存在是虚无的,现实是恶心的,人正是在“不是其所是和是其所不是”的状态中生存着。“其所是”是“过去”带给我们的不可变的本质,“其所不是”是“将来”我们还没有形成的本质,人就是否定着过去及被将来所否定的现在,而现在是双重的否定。人的自由正在于这双重否定之中,由于人生是一个不断自身否定的过程,所以“现在”的我们,什么也不是。 4. 人的存在是由“自为的存在”介乎“自在的存在”之间的。“自为的存在”是人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像液体,“自在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世界的存在,像固体;而“实在的存在”就是固体与液体的混合体,一种半流质、半透明、粘滞的存在,像黏液一样的让人看着“恶心”的东西。 5. 人的存在就像一个“洞”,洞中是虚无的,可这虚无要洞壁的存在来证明其存在。人的存在除了自我意识,还有靠他人的存在来印证。人与人之间可能有暂时的“共在”(我理解为共同利益),但由于人本质上是自由的,所以人的根本关系是冲突,而人又无法离开他人而存在,因此悲剧不可避免,永恒存在。 6. “存在先于本质”。我们的出生是一个偶然,这个偶然导致了我们“存在”。可我们的“本质”却是由我们在生命旅途中不断地选择、奋斗而决定的,这种决定本质的过程,会持续一生,直到生命终止,我们的本质才最后盖棺论定。所以,你必须做一个主动积极的人,不断地选择——是做英雄还是做懦夫;不断地行动——为你选择的后果承担责任。人不是被上帝造就的,人就是这样被自己造就的。

简析萨特的 “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思想

简析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思想 摘要: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针对几种对存在主义的责难进行辩护,简明扼要的阐述了他的存在主义 学说。文章就读这篇论文谈谈萨特存在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内容、及其人道主义思想等问题。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不是一种哲学,只是一个标签,它标志着反 抗传统哲学的种种逆流,而这些逆流本身又殊为分歧。现 在还活着的‘存在主义’大部分都抛弃了这个标签,因之被 弄迷糊的局外者很可以这样下结论,说他们之间的唯一共 同点,就是对于彼此的反感。”[1]“在当代哲学中,还没有第 二个流派像存在主义这样,其主要创始人有如此强烈的自 我破坏倾向。名字与这个哲学思潮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哲学 家们,远远背离了自己的出发点。”[2]这两段话引起了对存 在主义的兴趣,于是翻开了它神秘的篇章。 一、萨特存在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 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的生存受到威胁,使人的尊严被践 踏,而战后的经济萧条和各种社会问题又加深了人们心理 上的阴影,形成了普遍的生存危机感。战后科技对社会生 活的渗透,又使人们受到机械的控制和管理,人被平均化、 整体化,个人的独立性和自主创造性被泯灭, “被异化了”成 为人们的共同感觉。所有这一切,都已经不能用传统社会 进步和人生观来说明和解释,失去了生存的精神支柱而感 到空虚和惶惑不安的人们,需要重新思考生存的目的和意 义。为此,存在主义产生并发展起来。 存在主义兴起于20 世纪20 年代的德国,这一时期的 代表人物是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40 年代后,其中心转移 到法国并开始兴盛,代表人物是萨特、马塞尔梅洛- 庞蒂、 加谬;到50 年代,存在主义风行全球进入鼎盛时期;进入70 年代,存在主义不能为人们指出消除异化的现实可行的道 路而走向衰落。其中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产生的影响 比他先行者还要大,他早年是研究哲学的,后来官费留学德 国受到了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和胡塞尔学说的影响,所以 形成一种存在主义哲学体系。 1980 年4 月15 日,法国当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和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

浅析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 吕丽娟 0820220079 摘要:存在主义是西方人本思潮中影响最大哲学思想,而其中又以萨特的存在主义最为完备,最具代表性,它力图以超越主客二分的存在论取代传统的思维方式,从揭示人的真正存在出发强调人的超越性和创造性以及人的自由和责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萨特的存在主义也可以称之为人道主义。 关键字:“自在”与“自为”;存在与本质;自由与责任;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首先产生于德国,然后传到法国,并以法国为中心向外扩散,而其中又以萨特的存在主义影响最为巨大,最为深远,正如某位思想家所说的“法国在萨特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位真正的思想家”。 萨特生活于20世纪,生活于马克思之后,因而其思想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有着一定的联系性,萨特的思想也有着一定的共产主义倾向,但又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不尽相同。 一、“自在”与“自为” 萨特的存在论内容非常丰富,他首先界定了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所谓“自在的存在”,是指超出意识之外的东西,相当于一般所说的事物和人的未知之根源与本质,这种本质是“超现象的”,掩蔽在深处的东西。它永远、绝对地存在,但却是偶然的,没有必然性,无法真正认识。因此它是一个异己的、荒诞的、令人厌恶的世界。所谓“自为的存在”就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它是真正的存在,同时却又是一种虚无。因为它是自由的,不确定的。它永远不是什么东西,它总要成为什么东西。因此它使“现在”永远成为对自我的否定和不满足,就此成为自在的存在,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外部世界。 “存在存在,存在是自在的,存在是其所是”,这与马克思的物质概念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即都是指客观外部世界,只不过马克思的物质特指客观实在,而萨特的自在的存在则是客观存在,范围较物质概念更广。自为的存在是能动的,不断变化的,“是其所非是”,这与马克思的意识又具有一定的共性,即都没有固定的本身,都是不断变化的,都不断地否定自身,超越自身,只是萨特的意识更加具体,是对外部世界的虚无化,强调意识的超越性、否定性。 二、存在先于本质 在界定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的基础上,萨特又进一步指出了二者的关系,即自在的存在具有本体论上的优势,自在的存在不需要自为的存在来决定,但是它的意义则要靠自为的存在来赋予。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的关系是虚无,自为的存在通过自在

萨特的存在主义

浅论萨特的存在主义 内容摘要:萨特是法国存在主义的哲学大师,也是上世纪西方哲学家中最具有个人魅力的大师之一。萨特也曾经影响了一代中国人的思维,被人们誉为“2O世纪人类的良心”。萨特把存在主义发挥到了及至,他赞同马克思主义,并一直以社会主义者自居,一生都在探索社会主义的出路。他以独特的眼光分析世界,留给人们的是永远闪光的思想。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社会主义 引言 无论是在当代中国的现代西方哲学研究领域中,还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研究领域,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都是曾经引起轩然大波,并且受到广泛评论的现代外国哲学思潮之一。萨特二十世纪伟大的哲学大师之一,他自认为是个社会主义者,一生都在探索和思考社会主义的出路。萨特用独特的辩证法看问题分析世界,作为一位伟大的存在主义哲学大师,萨特的出现是存在主义发展的里程碑。1945年,萨特为反驳外界对存在主义的批评做了《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著名演讲,将“存在先于本质”作为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萨特认为,“如果上帝不存在,那么,至少有一个东西先于其本质就已经存在;先要有这个东西的存在,然后才能用什么概念来说明它。这个东西就是人,或者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是人的实在。”也就是说,萨特的存在主义主张,人最初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来到世界上,是作为一种单纯的主观性、虚无而存在的,没有什么本质。萨特的这一“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正是体现了他的存在主义与以往哲学的不同。它不仅代表着存在主义的基本人学观,而且也代表和体现了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主要倾向。 一、历史辩证法下的存在主义 萨特的历史辩证法的起点,首先就是在“匮乏”基础上形成的人与物的对立。而人是由事物中介的,同样,事物也是由人来中介的。正由于物的“匮乏”,才有人与人之间否定性关系的出现。这里表现的就是,一个物体要表现出来,必须有另一个物体的存在。而在“匮乏”基础上人与物的这种辩证关系,正是萨特

论萨特的“文学介入说”及对当下的启示(一)

论萨特的“文学介入说”及对当下的启示(一) 【摘要】长久以来,人们一直对作家的责任问题争论不休,这时重读萨特的“文学介入说”,可以使我们明白,美感与意义不是对立的,甚至说,意义应当是而且可以成为美感的一部分。【关键词】萨特;文学介入;意义;美感 萨特是法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出生于巴黎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幼年丧父,随同母亲寄居在外祖父家,他的外祖父查尔斯·施韦泽是个颇有学识的教师,受他的影响,萨特从小就读了大量的书。早年,萨特受存在主义的影响较大,提出了现象学的本体论。二战以后,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政治思想发生了左倾,提出了“存在主义与自由”的口号。萨特的文论著作不多,他的文艺思想基本都是散见于哲学著作中,但就是这些零散的文艺思想也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尤其是他著名的文艺主张“文学介入说”对于长久以来的关于文艺的责任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二战以前,萨特所谓的“自由”是个人的“绝对自由”,“战前,我把自己仅仅看作一个个体,我完全看不到我个人的存在与我生活在其中的社会之间有什么联系。”受二战及战后社会状况的影响,“文学介入说”是极具现实针对性的“政治介入”,即要求作家要投身于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去,对各种现象表明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他甚至说“文学并不是一首能和一切政权都合得来的无害的、随和的歌曲,它本身就提出了政治问题。”六十年代以后,“文学介入说”的政治色彩逐渐淡化,慢慢转到社会、人生等更广泛、更普遍的意义上。这个时候他所谓的“介入”是通过文学创作“对现实世界的想象性否定,是通过把现实虚无化而摆脱现实的一种活动。”从此以后萨特的“介入”逐渐摆脱了政治色彩,从狭义的公开“介入”直接转向了在坚持艺术独立品格的基础上的潜在“介入”。 对于“文学介入”的原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作家的责任感———文学必须介入 萨特反对机械模仿现实,也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尤其是在对战争的思考中,他提出了“文艺应当介入生活”的战斗口号,正如他在《纽约先驱者论坛报》上所说,“作家的责任及其对读者的特殊使命就是揭露不公正”。萨特认为,一个好的作家必须介入,而不是局限于个人绝对自由的小圈子。他的“介入说”可以分为几个层次:首先,真正的作家不应回避社会问题,而应当面对现实,勇敢的揭露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作家与小说家所能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从这个(介入)观点来表现为人的解放而进行的斗争,揭示人所处的环境,人所面临的危险以及改变的可能性。”例如他的剧本《毕恭毕敬的妓女》,在剧中揭露了美国黑人的悲惨遭遇,无情的抨击了美国民主的虚伪性和欺诈性。其次,作家还必须以一颗宽广的胸怀去关照时代、关照人类的自由。“我们不是在追求不朽的过程中使自己永存的……而是我们将在我们的时代中满怀激情的战斗,因为我们将满怀激情地热爱我们的时代,因为我们甘愿承受与时代同归于尽的危险。”他希望通过提倡“介入文学”使当代的作家都能自觉地承担起知识分子的责任,为实现人类的自由而斗争。他甚至说“有朝一日笔杆子被迫搁置,那个时候作家就有必要拿起武器”。我国的当代文学家张承志在《清洁的精神》中说:“我一直在想,文明的战争结束时,失败者的废墟上应当有拼死的知识的分子。”虽然面对的时代不同,但是对知识分子的责任感的观点是一致的。甚至可以说这实际上已经不仅仅是文学的责任,而且涉及到了作家与作品的境界问题。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冯友兰把人生的境界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萨特的“文学介入,归根结底就是承担全世界,承担整体……把宇宙作为一个整体,其中有人,然后从虚无的观点解释它”,把人看作宇宙整体中的一员来关照,可以说是与中国哲学中的天地境界、宇宙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合。 萨特的“文学介入说”明确的提出了作家的责任问题,呼吁作家为被压迫阶级谴责暴力,用作品创造一个新的世界,这不仅在当时具有启示意义,即使在当今,仍然具有鲜明的警示作用。尤其是在提倡个性主义的今天,作家因其特殊的身份,在创作过程中须有一定的担当,而不

存在主义文学

存在主义文学 存在主义文学 百科名片 存在主义文学是二十世纪流行于欧美的一种文艺思潮流派,它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上的反映。存在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主要表现在战后的法国文学中,从四十年代后期到五十年代,达到了高潮。存在主义的旗帜也飘到了欧美乃至东方一些国家的文学界。从20世纪60年代起,存在主义作家已经失势。到了20世纪70年代,存在主义作为一支文学流派事实上已经不复存在。 目录 基本概念 文学主张、观点 代表作品及评价 名词简介 主要特点 代表作家 代表女将 文学先驱 基本概念 文学主张、观点 代表作品及评价 名词简介 主要特点

代表作家 代表女将 文学先驱 , 派别观点 , 中国表现 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概念 存在主义文学是二十世纪流行于欧美的一种文艺思潮流派,它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上的反映。存在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是在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出现的,主要表现在战后的法国文学中,从四十年代后期到五十年代,达到了高潮。存在主义文学史现代派文学中声势最大、风靡全球的一种文学潮流。 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者是丹麦人克尔凯戈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存在主义在德国开始流行,它的主要代表是海德格尔阳雅斯贝尔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存在主义在法国思想界占居重要地位,一些作家通过文艺作品进行宣传,扩大了存在主义的影响。六十年代后,存在主义思潮被其他新的流派所代替,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就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变种。编辑本段文学主张、观点 存在主义思想家的观点并不完全相同,有人说,世上有多少个存在主义哲学家,就有多少种存在主

存在主义文学 义。法国的存在主义基本上分成两大派别:一是以西蒙娜?魏尔和加布里埃尔?马赛尔为代表的基督教存在主义;二是以让?保罗?萨特、阿尔培?加缪、德?博瓦尔为代表的无神论的存在主义。从文学的社会影响上说,萨特(1905-1980)和加缪(1913-1960)最为重要,他们都是法国的文学家。尤其是萨特,他是存在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人的前景》、《辩证理性批判》等,奠定了这种文学的理论基础。 存在主义者否定客观事物的独立存在,认为只有自我感觉到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而且这种真正的存在和客观现实永远是对立的,不可能统一的。萨特宣称:“存在”即“自我”,“存在先于本质,换言之,必须以主观性为出发点。”这就是说,客观事物的本质是由主观意识决定的。 存在主义认为,个人的价值高于一切,个人与社会是永远分离对立的。人是被扔到世界上来的,客观事物和社会总是在与人作对,时时威胁着“自我”。萨特在他的剧本《禁闭》中有一句存在主义的名言:“他人就是(我的)地狱。”存在主义者把恐惧、孤独、失望、厌恶、被遗弃感等等,看成是人在世界上的基本感受。在他们看来,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动物 不知道自己死亡的来临,无所谓对死亡的恐惧;而人能知道自己终究不免一死。因此,他们认为,存在的过程,就是死亡的过程,从而得出了“存在”就等于“不存在”的悲观主义的结论。 存在主义者否定艺术的认识作用,认为艺术作品不能反映现实,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人的心灵的冲动,给人以“享乐”和感受的能力,使人的“非理性的感觉清晰、明确起来”。他们认为,艺术家的目的是创造自己的世界,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和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艺术地再现客观世界。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存在主义

浅论萨特存在主义

浅论萨特存在主义 作者:周烨 学号:12013052201045 班级:13级汉语言文学一班 [摘要]:存在主义是 20 世纪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是一个哲学的非 理性主义思潮,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萨特是存在主义的集大成者,本文旨在从存在先于本质、“自在”与“自为”、“自由选择”、“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责任与人道主义五个方面入手,对萨特的存在主义作以简要的说明。 [关键词]:存在主义,萨特,自由,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作为资本主义世界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 有它产生的现实条件和 历史背景, 就其所反映的意识形态来说, 它是资本主义世界精神危机的一种特殊形式和概括。它的出现标志着帝国主义阶段所固有的人本主义思潮的危机进一步加深。就法国而言, 它是法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危机的产物犷法国存在主义者萨特所制定的哲学和文学的命题, 无不打上了法国危机年代的烙印。这些命题集中反映了历经危机年代的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城市小市民的情绪和愿望萨特所概括的多半是战争失败后一片混乱以及德国占领下全然迷惘的经验忧郁、痛苦、仿徨、悲戚、孤独和死亡;他所强调的是超时代和超社会生活的自我意识、自由和自由选择、主观性和人的行动, 即萨特所宣扬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一、萨特的存在主义 在萨特看来, 由于传统哲学把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对象、以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分离为前提, 它们的哲学是二元论的。唯心主义虽然以某种抽象的精神本质为认识的出发点, 同样属于二元论, 因为它们同样主张主体与客体分立;唯物主义者虽然坚持反映论原则, 主张主体反映客体,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也是“形而上学的二元论” , 因为它“忽视了人的主观性”。萨特认为, 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以另一神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即必须用现象学的原理, 用现象的一元论来代替它们, 从而“由此消除一些使哲学感到麻烦的二元论” [1] 二、萨特存在主义的思想内涵 1.“存在先于本质” “存在先于本质”,是一种唯心主义。这种主张是讲,世界上首先有人,有了人和人的关系,有了人的选择行为,通过人的行为和后果,然后才能给这个人下定义。他讲的“存在”,显然是指个人的存在,个人主观意识的存在;而他讲的“本质”,则是指个人的共有特性。也就是说,这世界上要先有人,有人的主观意识,然后才有人的行为,根据他的行为,才能判断他是什么人,他才能创造自己的本质,证明自己的存在,才能给他下定义。

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

存主义文学二十世纪流行于欧美种文艺思潮流派存主义哲学文学上反映存主义作文学流派第二次世界大战出现主要表现战法国文学从四十年代期五十年代达了高潮存主义哲学先驱者丹麦人克尔凯戈尔第次世界大战存主义德国开始流行主要代表海德格尔阳雅斯贝尔斯第二次世界大战存主义法国思想界占居重要地位些作家通过文艺作品进行宣传扩大了存主义影响六十年代存主义思潮被其新流派所代替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存主义文学变种存主义思想家观点并完全相同有人说世上有多少存主义哲学家有多少种存主义法国存主义基本上分成两大派别:西蒙娜·魏尔和加布里埃尔·马赛尔代表基督教存主义;二让·保罗·萨特、阿尔培·加缪、德·博瓦尔代表无神论存主义从文学社会影响上说萨特(1905-1980)和加缪(1913-1960)重要们都法国文学家尤其萨特存主义理论集大成者哲学著作《存与虚无》、《存主义种人道主义》、《人前景》、《辩证理性批判》等奠定了种文学理论基础存主义者否定客观事物独立存认只有自我感觉存才真正存而且种真正存和客观现实永远对立能统萨特宣称:存即自我存先于本质换言之必须主观性出发点说客观事物本质由主观意识决定存主义认人价值高于切人与社会永远分离对立人被扔世界上来客观事物和社会总与人作对时时威胁着自我萨特剧本《禁闭》有句存主义名言:人(我)地狱存主义者把恐惧、孤独、失望、厌恶、被遗弃感等等看成人世界上基本感受们看来人和其动物区别于动物知道自己死亡来临无所谓对死亡恐惧;而人能知道自己终究免死因此们认存过程死亡过程从而得出了存等于存悲观主义结论存主义者否定艺术认识作用认艺术作品能反映现实只能某种程度上揭示人心灵冲动给人享乐和感受能力使人非理性感觉清晰、明确起来们认艺术家目创造自己世界表达自己哲学思想和自己感受而艺术地再现客观世界种思想支配下存主义文学主要内容往往描写荒谬世界人孤独、失望及无限恐惧阴暗心理存主义者曾经提出了少发人深思问题们处世态度消极们把资本主义现实丑恶看成世界上永恒荒谬鼓吹人生虚无活着没有目人切活动都徒劳存主义既反映了对资本主义现实反感和厌恶又宣扬了自我核心主观唯心主义和人主义及自由名义下美化悲观厌世人生哲学由于否认了人阶级属性和社会属性因此存主义与马克思所说人本质切社会关系总和论点完全背道而驰存主义文学代表作品有萨特小说《恶心》、哲理剧《禁闭》和加缪小说《局外人》等存主义文学主张哲理探索和文学创作相结合表现存主义哲学观点己任些作品大多

萨特的存在主义及文学观

萨特的存在主义及文学观 存在主义对于当代文学思潮的影响,是跟萨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萨特用文学作品——主要是小说和戏剧——表达观念,并因此而成就存在主义思想的特殊形态(1);二是同代及后来文学家们与萨特之间向背离合,种种关系强化了存在主义对世界文学发展方向所起的作用(2);三是萨特本人的文学思想及理论批评,这成为20世纪西方文论中独具特色的内容。从这几个方面,就能看出萨特的文学观;而这文学观的理论根基,又在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 一 其实萨特并没有给自己戴上存在主义的桂冠,但也无法拒绝存在主义思想家的称谓,因为他的思想的确是从“存在”问题起始的,而且所有问题的根由都可以归结到一个著名的判断:“存在先于本质”。 这句话表达怎样的意思呢?从存在主义思想的渊源看,仍是对西方哲学里“本质主义”的抗拒。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思想,一贯把理念和本质放在第一位:世界是理念的仿制和流溢,人是本质的附庸和显现。“我是人”;“人”是概念和本质,而“我”自身以及“是”的状态,是无关紧要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的。存在主义哲学就是要凸显并研究这个被遮蔽了的“是”,或者说“存在者”如何去“是”。在这一语境中,“存在”与“本质”是对立的;二者之间自古以来的关系也应颠倒过来。就是说,不是本质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先于本质”。 然而,这个判断又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谁先谁后的问题,更深刻的含义还在于人的意识及其可能,不如说,是人的存在及其意识创造出人的本质。在这个意义上,“本质”——如果有的话——是存在所要求或建构出来的。正如现象学史家赫伯特·施皮格伯格指出:“对萨特来说,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人的‘本质’也即人的本性乃是人自由行动的结果。因此他使用‘本质’

关于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思想评析.

关于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思想评析本文来源:论文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013215656.html,/ 论文摘要:关于美学,中国美学称之为“道”,西方美学称之为“存在”,萨特曾说: “存在主义就是人道主义”。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与德国其他哲学家的存在主义美学相比,美学并不突出,但很有特点,且现实性很强,影响比较广泛。论文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一、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的时代背景萨特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这些经历对他以后的哲学道路影响深远。二战以后,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日益显露,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道德、信仰开始动摇,各种矛盾不可调和,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幻想破灭,整日生活在迷茫、惊恐的状态之中。在这种社会情况下,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应运而生,他的“存在先于本质”的著名论断开始向人们传递着一种积极的人生思想,这种思想重视对人的生存与关怀,由于这种思想适应了时代特征的发展,影响也日益扩大。存在主义美学的思想就是这种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分支,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存在主义美学是资本主义矛盾的尖锐化在美学上的反映。二、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存在主义美学是在存在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存在主义思想的重要分支,存在主义美学是存在主义哲学在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体现。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主要包括:(一)存在先于本质。他认为人首先是存在,这种存在是绝对的。人首先他必须存在,然后才能创造自己,才能按照自己的思想造就自身。人的本质并不是天生的,它不同于物的本质,物的本质是事先被人规定好了的,而人的本质是自己通过自己的选择而创造的;(二)人是绝对自由的。人的本质是由他自己造成的,所以人是绝对自由的。人从出生开始,所有的科学、理性、道德都对人们没有任何的控制和约束的作用,所以人可以通过自由选择和自由行动来创造自身。人的本质就是由他自己所选择的行动来决定的,每个人都要认识到选择的重要性,然后按照自己的选择去行动,从而达到自身的自由;(三)他人是地狱。他人不同于物体,他人是一个存在的客体,虽然人是绝对自由的,但他人和社会总是限制人的这种绝对自由,而且还会对自身构成威胁。因此,人与人之间是彼此冲突的。他人是地狱,存在是虚无的。人面对的是一个虚无的世界,一个荒谬的世界。三、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的内容:想象与自由萨特的美学思想是在其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的美学思

萨特的存在哲学的本体论

萨特的存在哲学的本体论 萨特是存在主义的著名代表,他十分关注本体论。为了分析萨特哲学的基础及出发点,必须了解他的哲学本体论。本文从“出发点”和“存在观”两个方面对此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标签:萨特;存在;本体论 一、“反思前的我思”是哲学的出发点 萨特所谓“反思前的我思”是接受了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命题并加以修改以后提出来的。萨特既讨厌唯物主义,又不原意承担唯心主义的罪名,于是,他提出了著名的“反思前的我思”范畴。借此与笛卡尔的“我思”相区别。为了达到他“超越以往的唯心论和唯物论”,克服意识和物,主体和客体相分裂的“二元论”这一目的,萨特把传统的意识范畴大大地扩展了。他认为,除了笛卡尔开创的“反思”意识以外,还有“前反思的意识”,并且只有这种意识才是“现象学”的基本材料,也才是哲学的真正的出发点。 萨特在接受了笛卡尔的“我思”的基本命题以后又进一步发现:我们仅仅把“我思”作为哲学的出发点,还是不够的。萨特认为,在进行反思以前,必须假定有非反思的意识,也就是“反思前的我思”。他在《存在与虚无》中说:“使反思成为可能的,正是非反思前的意识;成为笛卡尔的‘我思’条件的,有一个反思前的我思”。例如,当我不加思考、不加理解地数放在桌子上的苹果时,我并不意识到“我”;但当我思考和理解我数苹果的行为时,“我”便显现出来了。再如,当我观看一场话剧时,我被话剧中的人物、故事情节所吸引,这时并没有“自我”出现;但是,当我把话剧吸引这一行为意识当作一个对象进行反思时,“自我”就出现了。在这两个事例中,前一个过程就是非反思,也就是反思前的我思;后一个过程就是反思,即我思想前的思想。萨特认为,在“反思前”的意识中,“自我”并不是意识的对象,因此,“自我”并不出现,只是在“反思”意识中,“自我”才作为意识的对象出现。这就是说,在意识之前,有一个孤立的,不能被反思的,超出自我意识存在的意识,这就是意识的最初的起点。 萨特自信地认为,他的“反思前的我思”的高明之处仍在于它既避免了贝克莱式的唯心论,又克服了笛卡尔式的二元论。萨特从大量的前反思意识的材料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意识是有意向性的,意识是关于某物的意识,意识总是指向不是自身的、“超越的”对象。这里所说的“超越”并不是超出人的经验世界或界限,而是指超出意识本身。因此,一方面意识的对象和意识不可分,另一方面,对象又是“超越”的,对象并不存在与意识之中,或者说,意识总是指向超出意识自身之外的而又是意识所缺乏的某物。在此,我们可以看出,萨特肯定了对象具有独立于意识的存在,这是萨特哲学的独特之处。萨特在其著作中提出“反思前的我思”,目的还在于要以次为出发点,对“超越的‘有’”,即外部世界的存在作出“本体论的证明”。 从表面上看,萨特承认对象是独立于意识的存在,似乎他由此而走上了唯物主

萨特《墙》有感

世界荒诞人生无价值 今夜将是晴朗而寒冷的。 阴暗潮湿的封闭的地下室,三个孤独等待死亡的囚犯,一个等待观望“活生生被死折磨殆尽的肉体”的心理医生,萨特用极为犀利的笔调勾勒出他们临刑前夜的内心活动和心理表现;他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将当时社会无序混乱的状态以及罪犯处决前恐惧不安的心理淋漓尽致的描绘出来。存在主义的戏谑滋味贯穿其中,世界之荒诞、人生之痛苦、选择之无奈都在三个踉跄而狼狈的人身上凸显出来,同样,在不以为然中埋下了“荒诞”的结局。 是的,今夜注定是晴朗而寒冷的。 还记得初次接触萨特的时候,带着爱情的懵懂开始赞叹他和波伏娃的爱情,即使我排斥也厌恶他所谓的契约关系,所有都沉浸在“我们不是两个,我们是一个’我们’”中不能自拔。后来通过读他的传记,也渐渐理解了他们之间的契约婚姻。他向往自由,“当我活着的时候,我要做生命的主宰,而不做它的奴隶”,也就是这种自由,给了萨特继《恶心》之后又一发挥的绝大空间——《墙》中涵盖了萨特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人是自由的;因为自由,我们感到痛苦;可人生本来就是痛苦的,他人即地域;世界是荒诞的。 墙是生死之隔 三人虽同处于一个牢房中,面临着相同的死亡命运,但彼此之间又是隔开的。伊比埃塔讨厌汤姆,反感他战栗的不停的说话方式;他不怜悯余安,并不喜欢这个小家伙;他更厌恶道貌岸然的比利时医生。他内心孤立的存活着,他和他们中间隔着一道“墙”,因为只有他在死亡面前选择了“毫不畏惧,视死如归”,即使自己和另外两个同伴一样成了“没有血的灵魂”,一样的紧张焦虑。汤姆其实一样孤独;余安蜷缩在一旁,恐惧与紧张使他的脸变形扭曲,就算这样,他仍拒绝关心安慰——他们各自心中都有一道因为死亡而形成的墙。而将死的他们与活生生的肉体、可以继续存在的肉体相比,“墙”仍然存在,坚不可摧。墙的生存这头住着不属于他们三人的群体,嬉笑怒骂,在有限的空间里自由行动着虐人的把戏,另一头,却是随着钟摆聆听即将开向自己枪声的死犯,上演着慌乱。 世界是荒诞的 小说的主题是表现世界的荒诞性:伊比埃塔宁死不屈,他坚定的选择死亡,“我能够出卖葛里斯来保全我的性命,但我拒绝这么做”,“我要死的有骨气”,他决定牺牲自己,保护格里。为了戏弄敌人,他胡诌战友躲在墓地里,他想看“他们是怎么赶紧站起来,扣上皮带,发布命令。”他坐在那里想象着“这些穿着制服的家伙则在那些坟墓之间忙来忙去”的可笑情景。然而嘲弄的臆想竟然成为现实生活中的荒谬存在——格里因为与堂兄争吵确确实实转移到了墓地——他被本来要“保护”他的战友出卖,并不幸被击毙。伊比埃塔苟活下来,成了自我意义上的“叛徒”,整个斗争过程一下子没了意义,变得不可理喻。偶然性的打击也使他昏倒在地,他感觉“周围的一切都旋转起来”,恢复感觉时,他发现自己坐在地上,“大笑不止,笑得眼睛里充满了泪水。”这令人意外的结局依然表现了世界是如此荒诞,一切都在偶然之中——当伊比埃塔艰涩而牵强的洞穿死亡的意义后意外获得了一个生的机会但他固执的又重新选择死亡,并且用欢笑着愚弄施暴者的心理编造了一个喻意深远的谎言之后,荒诞爆发了,他被荒诞的变数愚弄,他哭泣,哭的大笑不止——即使从开始就预料到了悲剧结局,荒诞性亦是如此——我感到不可捉摸。 人生是痛苦的 萨特认为:人的存在先于本质,存在的状态为孤独、烦恼、痛苦、畏惧、绝望以及死亡,人活在世界上必然是痛苦的。 小说将人的恐惧感渲染到了极致。余安还是个孩子,他实在接受不了死亡的现实,他尖声喊叫,面部扭曲,浑身瘫软,惊恐万状,“他的样子像一个年老的男妓,即使他被释放,他永远也不可能再变得年轻”;死亡在伊比埃塔和汤姆面前照样不会转移:汤姆话语不止,小便失禁,他感到这一切都是噩梦:“我竟看见了自己的尸体。。。但是,看见我的尸体的,却是我自己,是我自己的眼睛。”,他的思想也被死亡钳制——思绪丢失,不知去向,“我必须做到再进行思索,思索在那之后我再看不见任何东西,也听不见任何东西,而世界仍然为活着的人们继续存在”;伊比埃塔,在冰冷的地牢里汗流浃背,自己却浑然不知,而且在肯定自己非死不可之后,“就再没有一件东西是自然的了,这堆炭屑、这条长凳、这彼德罗的那张狗嘴,没有一

浅论萨特存在主义

浅论萨特存在主义 摘要: 萨特是存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存在主义文学的总代表。其文学作品建立在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存在主义哲学有三个基本原则:“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许多创作如《恶心》,《禁闭》”,《自由之路》等都体现出存在主义,蕴含了人道主义内涵,存在主义美学理论也极为丰富,广阔。 关键词:存在主义萨特自由存在主义文学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作为一个西方哲学流派,首先是个哲学术语,它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二战前夕它的主要见解又传到欧洲其它国家,造就了法国一些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和文学家,如:萨特,加缪,波伏娃等。其存在主义文学,文学主题以及人道主义内涵,还有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下面就对萨特的存在主义做一个浅显的论述。 一·存在主义文学与萨特的创作 1·存在主义文学 和以往历史时代的文学相比,20世纪的文学更加复杂,晦涩,更加不易读懂,另一个重要的特征便是流派纷呈。每一种文学流派都具有自己在体裁,风格,美学,技巧等诸多方面的特征,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认知世界和传达世界。 存在主义文学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形象化表达,出现在二战期间,并且在战后的法国盛行,而且深刻影响到其他欧美国家的文学创作。比如:荒诞派戏剧,垮掉派文学,黑色幽默派文学等。存在主义文学以存在主义的基本观念为主题,以具体的文字形象生动的解说诸如世界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以及个人的自由选择与个人反抗的价值等。存在主义文学家总是调动各种文学写作手法来展示令人厌恶的充满荒诞感的社会人生,塑造的一些“多余人物”形象,都具有忧郁,彷徨,绝望的特点,主人公都在很努力地摆脱不幸命运的羁绊。例如萨特的《恶心》,《自由之路》;加缪的《局外人》,《鼠疫》等;波伏娃的《大人先生们》,《女宾》以及梅洛—庞帝,阿隆等人的许多作品。 2.萨特创作中的存在主义 萨特(1905—1980),是法国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也是法国存在主义的首倡者和20世纪国际知名的社会活动家。不仅在其存在主义哲学著作中为个人自由和人类尊严所进行的热情辩护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发表于二战之后的哲学论著如《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等开始更多地关注自由人的社会责任问题,并把存在主义格外强调的人的自由视为人类参与社会斗争的工具。 《禁闭》是萨特的一部戏剧力作,讲述的是发生在地狱中的一个荒诞故事,但它并不是传说中群魔乱舞,冒着岩浆泡沫的硫磺火湖,而是一个没有上锁的普通的封闭房间。但是却上演着不同寻常的故事:三个灵魂及其丑恶的死人在相互窥伺,彼此猜忌和争夺控制“他人”权利的过程中,既对“他人”施加折磨,又不得不承受“他人”带给自身的迫害,不过他们最终认识到“他人即地狱”的道理,然而可悲的却是没有谁敢抛开这种种顾虑,自由去选择并且迈出这道并未锁上的门,去摆脱地狱的折磨和迫害,却只能任由这种“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大致有三点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大致有三点: (1)“存在先于本质”。在萨特看来,人像一粒种子偶然地飘落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本质可言,只有存在着,要想确立自己的本质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人不是别的东西,而仅仅是他自己行动的结果。 (2)“自由选择”。上帝死了,人在这个世界上是自由的,人的行动选择是自由的。这是因为人的选择既没有任何先天模式,没有上帝的指导,也不能凭借别人的判断,人是自己行动的惟一指令者,但是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3)“世界是荒诞的”。人偶然地来到了这个世界上,面对着瞬息万变、没有锂性、没有秩序、纯粹偶然的、混乱的、不合理的客观外界,人感到处处受到限制、阻碍。在这茫茫的世界里人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人只有感到恶心、呕吐。 1、“自在”与“自为” 萨特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存在问题,并将存在区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两种。想要理解萨特的存在主义,必须首先弄清这两个概念的涵义。 所谓“自在的存在”,是指超出意识之外的东西,相当于一般所说的事物和人的未知之根源与本质,这种本质是“超现象的”,掩蔽在深处的

东西。它永远、绝对地存在,但却是偶然的,没有必然性,无法真正认识。因此它是一个异己的、荒诞的、令人厌恶的世界。 所谓“自为的存在”就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它是真正的存在,同时却又是一种虚无。因为它是自由的,不确定的。它永远不是什么东西,它总要成为什么东西。因此它使“现在”永远成为对自我的否定和不满足,就此成为虚无。 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在性质上是相对立的,但二者又是统一的。一方面自为的存在不能离开自在独立地存在,没有自在的自为将流于抽象,就像没有音高和音色的声音一样不能存在。另一方面,自在的在仅仅是,至于是什么,这是自为或意识所赋予的。如果没有自为的出现,自在就只是一种毫无意义、毫无价值、本身不含有任何区别的浑然一体的东西。自在只有依赖人的意识才能得以说明,才能成为有意义的真实性的存在。 2、存在先于本质 萨特即是把纯粹的主观性,即自为,当作人的基本存在;把它作为哲学的出发点,并由此推导出外部客观世界的存在。因此“人的存在”或者说“纯粹主观性”被当作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基础和本原。人的存在被认为是第一性的。基于此,对于人的存在及本质问题,萨特一反“本质先于存在”的传统观念,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 所谓“存在”是指“人的实在”或“自我”。即个人的主观性。所谓“本质”是指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在行动中造成他自身的规定性。存在先于本质这个命题的基本意思是:人最初只是作为一种纯粹的主观性而存在,

萨特及其存在主义

萨特及其存在主义 外国哲学方玲玲 一、萨特的《存在与虚无》 《存在与虚无》一书是萨特从1933年起所从事的哲学研究的一个总结,它的封面上引用了一个萨特式的句子:“花瓶里最珍贵的是里面的空间”。《存在与虚无》有个副标题——“现象学本体论论文”,这也表明该书的思想主题是以现象学方法去描述人的存在的本体论(确切的说应该被译为存在论)问题。当然,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是建立在胡塞尔的现象学和海德格尔的“此在”的本体论基础之上的。还广泛吸收了克尔凯郭尔、笛卡尔、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等的思想成果,并在改造和批判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独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体系。 就如同他拒绝诺贝尔文学奖一样,也无情的拒绝把自己的思想归为“存在主义”,不同的是最后还是接受了“存在主义”这个标签。《存在与虚无》作为萨特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伟大著作,我们来探讨下他的基本思想。 最开始的时候,萨特深受笛卡尔的影响,带有二元论倾向,认为“从我思出发”探讨存在是唯一正确的途径,当然,萨特也进行了批判,认为“我思”不应该是原初的怀疑意识,而应该是对这个怀疑意识的反思,最终陷入“怀疑——我思——我思。。。”的无限后退,最终永远都不能获得对认识自身的认识,作为最后一项的反思落在认识之外,萨特认为那是荒谬的。提出了并非所有意识都是认识,自我意识必须是意识与其自身之间的一种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自我意识是先于对意识的反思的,并且是使反思成为可能的充分条件,萨特称之为“反思前的我思”。萨特也赞成海德格尔的“存在不仅在时间顺序上而且在逻辑上优先于意识”,萨特认为没有意识就没有事物,反之亦然。没有意识,事物呆笨、无声、无形,没有事物,意识也就只是一个空洞,一片虚无。所以意识需要事物才能存在,而事物则只需要它自己。也就得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结论。 二、存在先于本质 萨特主要是通过两个概念展开论述其存在主义的,一个就是“自在的存在”,一个就是“自为的存在”,从而推论出“人的存在”,在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体现出其存在主要是“人的存在”,我理解的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有两层意思。 第一,人是首先存在着,有过各种遭遇,在世界上活动,然后才确定自己并没有人的本性这回事,因为根本没有一个设定人类本性的上帝,人是自己构想的人,并在投入存在之后,成为愿意成为的人。他认为人一开始就是一种自觉的自我设计,只有在计划自己成为什么的时候才获得存在,而不是想要怎样,并且还强调了“想要”“意愿”这都是一种自觉的决定,比如想要加入一个政党,想写一本书,这都是一种自发的选择,不是存在。 第二、存在先于本质,人就要对他的本性负责,存在主义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每个人都知道这一点,并对自己的存在负全部责任(这在后面探讨自由的时候再说)。我的存在创造了我的形象,这个形象对所有人,乃至整个时代都有作用,这样,我们的责任要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因为它关系人类全体。比如:我是一个志愿者,我可以选择做一只默默无闻的小虾,而不加入任何一个商业行业协会弄潮扬波,由于这种选择,我是在表示,人生在世,最好是随心所欲,勿忘心安,这样就不是一人选择了这种观点,而且为所有人选择了心安理得。萨特说,我在对自己负责时,也是对其他所有人负责,我在创造一种我想要的形象,我在创造自己时,也创造了他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