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渗透

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渗透

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渗透
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渗透

中心幼儿园2013年教育分会获奖论文目录

一等奖论文

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幼儿园一日生活

中的渗透

周敏华

文章摘要:一日生活的内容即幼儿在园的全部生活。为了幼儿能在幼儿园健康快乐地生活,教师需要更好的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把《指南》的实施融入一日生活,并树立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理念,综合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来实施教育,达成课程目标,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主要表现:一、把《指南》渗透在一日生活中,以幼儿为主体;二、把《指南》渗透在一日生活中,以环境为主体;三、把《指南》渗透在一日生活中,以生活教育为主体;四、把《指南》渗透在一日生活中,以游戏为主体。

关键词:指南渗透一日生活

正文:杜威曾说:“一日生活是幼儿在幼儿园一天的全部经历,是幼儿生命充实与展现的历程,是个体在参与、体验与创造中,利用环境自我更新的历程。”一日生活的内容即幼儿在园的全部生活。如果从作息的角度,可视为幼儿在园生活安排的所有环节;如果从活动的角度,可视为幼儿缘自自身生命成长的需要所展开的一切活动。把《指南》的实施融入一日生活,简言之即是在幼儿园每天的每一个环节或所有的活动中,渗透《指南》的精神,引导幼儿朝着《指南》目标的方向学习与发展。

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需要在教师的组织与管理下才能生活得更健康、更快乐。而《指南》引领着教师对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作为幼儿教师,只有对《指南》有透彻的了解,才能更好的组织与管理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为了幼儿能在幼儿园健康快乐地生活,教师需要更好的落实《指南》,要树立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理念,要综合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来实施教育,达成课程目标,关注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倡导以游戏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区域活动、小组活动、集体活动等形式有机结合,把游戏、参观、实践、探索、操作等作为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那如何更好地把《指南》渗透在一日生活中呢?以下几点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把《指南》渗透在一日生活中,以幼儿为主体。

在幼儿园里,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其个别性和独特性应该受到尊重与珍视,因此,我们应该把活动的权利交给主体——幼儿,让他们更自由、更主动地生活与学习。以往,我们教师一直被认为是知识的传授者,“传道、授业、解惑”被认为是教师的天职,不理解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有他们自己的特点与规律,而仅仅按照我们的愿望、想法行事,用学业知识灌输代替幼儿主动的活动,用过去私塾一样的方法,强迫幼儿接受成人的安排,不给他们任何自己选择活动的权利。就如:从幼儿来园的一刻开始,老师就不断给幼儿进行安排,今天的晨练活动必须玩羊角球和脚踩车;教学活动规定数学活动;区域活动必须进哪个区;户外活动必须练习拍球等等。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完全受到了限制与安排,一点自由都没有了,这是非常传统的教育观念,是以教师为主体了。

《指南》中提出需要成人牢固树立“幼儿为本”的观念,尊重幼儿的生活与发展规律,让教育去适应幼儿,而不是让幼儿去适应教育。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是应该有计划有组织,我们教师只是主导者,充当的是参与、促进和指导的角色,而不是安排者。应以幼儿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幼儿自己动脑,善于思索;要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幼儿自觉的能动性,启发幼儿积极动脑,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作为教育者,更多的是作为幼儿的启发者,而非灌输者,坚持以《指南》的精神来指导教育,转变自身教育观念,真正把《指南》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让幼儿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投入学习,愉快地游戏,主动地探索,快乐地成长。

二、把《指南》渗透在一日生活中,以环境为主体。

蒙台梭利曾说过:“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吸取所有的东西,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因此,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环境的创设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努力创设一个能够激励幼儿主动投入、积极学习的教育环境,把《指南》的目标或意图蕴藏在环境中,让幼儿通过环境,与人与物互动,模仿、体验、探究,自然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向着《指南》的方向发展。以前我们对环境的要求是卫生、安全、方便,课室的墙饰、主题墙、区域材料往往都是老师来布置,老师的一番苦心只换来孩子们短暂的关注,更多的价值体现在装饰美化课室,展示教师的美术水平上,对孩子却一点教育意义也没有。为了落实《指南》的四项实施原则,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必须高度关注幼儿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水平、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关注幼

儿学习与发展上的个别差异,关注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等等。例如:墙面的装饰,我们主要是根据教学课程、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方式来设计,墙饰是用来更好的配合主题,每一面墙饰,每一个内容,都是有序的整体,反映不同领域的教育活动对幼儿的作用,是幼儿学习过程和经验的总结,起到强化和概括、提升的作用;此外,我们应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性材料,创设多样化、有选择性的活动环境,引导幼儿以小主人的身份亲自参与环境的创设,亲身体验自己的力量与创造的欢乐,让环境创设的过程成为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真实地体验生活、主动地参与并创造生活的过程,发展幼儿的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动手能力。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环境的营造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努力把《指南》的目标蕴藏在环境中,有效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让幼儿真正地成为环境的主人,让环境真正地成为“育人”的作用。

三、把《指南》渗透在一日生活中,以生活教育为主体。

在幼儿期,生活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幼儿的学习在其日常的吃、喝、拉、撒、睡、玩、交往、探究等活动之中发生着、进行着。也就是说,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中,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以日常生活为主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幼儿的生活,从他们的生活入手,多给孩子体验生活的机会,让生活走进孩子,使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幼儿常常会由生活环境中的某个事物引起注意和兴趣,从中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就如:一次户外活动中,原组织幼儿开展“好玩的彩虹伞”,没想到一只“变色龙”给幼儿吸引住了,随机给幼儿开展了一节有趣的科学活动,幼儿既感兴趣,同时又收获了新知识。因此,我们要倡导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

首先,观察幼儿生活,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入手。幼儿的兴趣自然而然地表现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例如:一次美术活动中,幼儿用不同的颜料画画,有一位孩子在洗笔时发现洗笔水变了,孩子对这个颜色的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大家围起来议论。老师发现孩子这时对颜色的变化产生了兴趣,应该利用孩子的这个兴趣使他们对颜色的认识加深一步。于是,老师不仅没有对孩子的“不务正业”进行批评,反而给孩子拿来了一些颜料,鼓励孩子大胆去实验,就这样,一个有关颜色的教育活动形成了。只要我们教师密切关注幼儿在

生活中的表现,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随机扩展成各科的教育内容。

接着,反映生活的整体性,强调各种领域间的整合。《指南》对各年龄阶段的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提出了目标,试观幼儿在园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不难看到《指南》各领域的目标与幼儿的生活是密切相联的,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实现《指南》各领域目标的机会,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就如:幼儿入园离园的环节,其中体现了健康领域:情绪安定愉快;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语言领域: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社会领域:愿意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等等。生活是一个整合,每个环节都蕴含着《指南》中的各个领域目标,我们一定要在充分认识和利用各环节教育价值的基础上,合理组织、科学安排一日生活,将之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让幼儿在生活中身心健康地成长。

最后,通过生活实践活动,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活实践活动中,能让幼儿发现问题并探究解决问题的方式。例如:社会活动《怎么办》中,让幼儿在设置的情景中体验并解决“着火了怎么办”“突发急病怎么办”等等。孩子们通过交流、议论获得了许多新的生活经验并激发了幼儿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勇气和能力。

如蒙台梭利所说:“幼儿有强烈探究环境和周围一切的本能,这种生命的冲动促使幼儿从生活中学习并发展自我。”幼儿园为幼儿创造的生活越丰富,他们从中能够学到的东西就越多,所积累的经验就越多样、越广阔,幼儿的发展也会越有质量。我们要珍视幼儿生活的价值,让幼儿回归生活,回归大自然,去感受周围的人、事、物及其关系,探寻感兴趣的事物,在生活中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

四、把《指南》渗透在一日生活中,以游戏为主体。

游戏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游戏也是幼儿的天性,是符合学前儿童年龄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指南》中提出:游戏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甚至非游戏的活动也会带着游戏的意味。游戏不是幼儿的全部生活,但没有游戏或者很少游戏绝不是幼儿的生活。的确,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可以说,没有游戏就没有发展。那在一日生活中,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效应:

1、幼儿游戏中,在动手、动脑能力得到发展。常说游戏使幼儿聪明,因为游戏是一种“重过程,轻结果”的活动,幼儿游戏时并不在乎结果,总会变换

着不同的方法,认真去思考去探究。例如:《分一分》游戏中,首先幼儿积极动脑筋想出不同的分法,有的按颜色来分,有的按大小来分,有的按形状来分等等,接着通过动手去区分物体的不同。整个游戏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并促进了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2、幼儿游戏中,在语言能力逐渐得到提高。游戏对幼儿语言的掌握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许多事实已经表明,我们决不能依赖大量说教来发展幼儿的语言,因为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就在于使他们有机会以各种方式练习说话。在游戏中,同伴之间的交流使他们相互表述,同时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激发了他们想说、敢说的欲望,从而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无形地得到提高。

3、幼儿游戏中,在认知能力得到提高。我们知道孩子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知开始的,没有任何其它活动能比他们在游戏中获得的感知更深刻。在游戏中,幼儿通过眼看、耳听、手摸等各种感官的参与,来了解各种陌生事物的特性,而经过游戏,往往会使幼儿所感知到的事物深深的记忆在心中。如认知高矮的游戏中,通过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在玩游戏中观察这些物体特征,对各种不同高矮的物体进行比较,同时对高矮的概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游戏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我们应该更注重游戏的运用,把《指南》中说明的四大方面融入在游戏中,必须立足于幼儿,从幼儿出发,真正做到“游戏反映发展,游戏巩固发展,游戏促进发展。”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是多么的繁琐和复杂,它是幼儿在园的全部生活。我们应该更重视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把《指南》渗透在一日生活中,真正地运用《指南》、实施《指南》,深入改革,更新观念,全面地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参考文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如何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生活》

《浅谈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有效性》

二等奖论文

谈情境创设在幼儿数学活动中的运用

袁飞东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而数学活动的情境创设就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于孩子真实的生活活动以及为孩子创设喜欢的游戏、故事等情景中,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进而与周围数学环境产生互动,变被动为主动,在快乐中提高孩子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幼儿数学活动情境生活游戏故事

数学是一种高度结构化,有着内在逻辑关系的抽象符号系统,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涉及到对这些关系理解的主动构建,这种构建是以幼儿已有的经验为基础的。因为幼儿的思维还处在具体形象阶段,幼儿对于抽象的的数学概念的认识就要在生活中通过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直接感知大量的事物来获得。北京教科院廖丽英副研究员提出数学不是以计算为主的科学,数学不是专管数字的工作,数学教育应真正与幼儿实际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应考虑幼儿的实际年龄水平,通过幼儿与物质材料的相互作用,促进幼儿初步数概念的发展,同时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在学数学的同时用数学。

在现实的生活中,很多人都认为幼儿数学学习是可以通过语言的模仿和记忆来理解数或者数量关系或者是通过做大量的加减运算的练习题获得数学能力的发展。最后的结果就是,孩子的数学能力得不到发展,还对数学失去了兴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不禁要反思我们的数学活动。在传统的数学活

动中,活动方法仍以教师示范、讲解,幼儿记忆、练习为主,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缺乏操作、体验的机会。

因此,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建构理论,为数学活动创设一个完整的情景,将数学的相关问题抛锚在真实的情境中,那么,儿童就可以通过与同伴、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分享、反馈等过程,在解决问题式的数学学习中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归属和固着新的知识和情境,并赋予其意义。

一、让孩子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元素,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了解数学的应用,提高数学能力。《指南》中数学认知目标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数学的元素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教育学也指出:“数学是一门生活性基础知识,它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而生活环境中蕴藏着许多孩子们熟悉的、新奇的、有趣的数学问题,是数学教学“活”的教材,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充分利用这个庞大的教育资源。

第一、教师充分利用环境巧妙地渗透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为幼儿营造“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的氛围,让他们在自己生活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学到新知识。如,今天我们班来了多少位小朋友,有几位小朋友没有来,谁是第一位来幼儿园的,让他们感知不同的数的意义;外出散步的时候,让孩子说说你看到了哪一些图形,观察相同图形的不同变化,让她们感知图形的特点;在平时的一些谈话中,问问他们今天是几月几号,星期几,昨天是几月几号,星期几,明天是几月几号,星期几,在节日中也让他们说说儿童节是哪一天,母亲节是哪一天,教师节哪一天,让他们感知时间的变化和意义。总之利用同一切孩子可以接触到的学习数学的机会随时引导幼儿发现在自己生活的周围环境中有着这么多的有趣的数学,从而萌发了他们探索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教育学指出:“数学是一门生活性基础知识,它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孩子在在生活区中进行水果分享的时候,2个苹果四个孩子应该怎么分才公平,他们说一人一半,就这样了解了2的等分。这样联系生活实际,拓宽了等分学习的意义,能激发幼儿深入学习有关“等分”知识的欲望。

第二、家园携手,充分挖掘家庭中的数学题材,在生活中提高孩子的数学能力。在幼儿园教育中,家庭教育也是其中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数学教育方面也是同样的道理。首先作为老师应该向家长传递优秀的数学教育生活化经验,让家长摒弃口头数数,多做练习提高孩子数学能力的教育方法。我们教师

可以利用家长会、家园栏、家庭讲座、家长育儿经验交流会、Q群,校讯通等渠道向家长传递生活化数学教育经验。其次家长可以借助生活中常见的数学现象对幼儿随时随地地启发,经常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数学发展现状和幼儿园的数学教学进度,将孩子在幼儿园所学的数学知识迁移到生活中。如家里来了5位客人,桌子上只有3个杯子,还需要几个杯子;吃饭前请孩子取筷子,让孩子完成简单的匹配;外出购少量的物品时,可以有意识鼓励幼儿参与计算和付款的过程等等。

二、创设有趣、愉快、轻松的数学活动情境,变被动为主动,让孩子在情境中快乐观察、体验、操作,提高数学能力。对于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活动来说,提供情境思考和真实背景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儿童的社会文化生活往往是与他们的数学理解能力的发展交织在一起的,因此在情境进行数学活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创设故事情境,让数学变得不再单调。《指南》中数学认知目标1的教育建议指出:提供具有重复性旋律和歌词的音乐、儿歌和故事、或利用环境中有序排列的图案鼓励幼儿发现和感受其中的规律。幼儿爱好模仿,喜爱卡通人物等年龄特点,让他们对故事中的人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把故事贯穿在数学活动会或者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小班的学习活动《为大象伯伯造路》的中,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向幼儿展示了动画情境,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活动气氛,让幼儿在帮助动物的故事情境中学习,巧妙设计了“铺路”这个问题情境,幼儿从发现小路的坑坑洼洼?找小砖头?铺路,通过一个又一个流畅的故事环节,自然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在感知圆形、三角形、方形的基础上,尝试一一配对。幼儿在所创设的情境中自由、愉快操作、摆弄,获得了数学知识。

第二、创设游戏情境,让数学活动变得更有趣味。《指南》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游戏是孩子学习的最爱活动,我们借助游戏的情节,将数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游戏本身的内容和规则,让幼儿在愉快的环境中获得抽象的数学知识。如在大班数学活动《逻辑与关系:变装大风吹》,是发展幼儿视觉辨识能力;学习按物体两个以上特征或特性分类。我把它设计成“大风吹”的游戏,先让孩子了解大风会吹到一些特殊的孩子,如:衣服上有花纹、短发、穿裤子或者穿波鞋、长袖、长

发等等,吹到这些孩子就要换位置,如果给在组织游戏的人找到的要接受笑惩罚。结果孩子们十分积极,还想出了很多奇怪的特征,如一只眼睛,三只耳朵等等。这样在游戏中,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幼儿对数的加减有的具体的认识,使课堂教学活泼有趣、轻松愉快。

第三、创设探索情境,让数学活动变得更有操作性。好奇是孩子的年龄特点之一,他们喜欢通过自己操作为自己心中的为什么寻求答案,这样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显得更有效。如在大班数学活动《不同方法分一分》,我设计成一个分类整理玩具的情境,让孩子对着红黄两色,大小不一的圆形、正方形进行分类,看看能分成几类,结果很多孩子根据颜色、形状、大小分成了八大类。再进一步,让孩子根据指示用图形进行相关的图案进行拼凑,在原有分类上进一步激发了孩子的探索的欲望。这样的活动使孩子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的活动当中,真正促进了幼儿的发展,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体验着快乐。

第四、创设生活情境,让数学活动变得更有实用性。《指南》中数学认知目标2教育建议指出:利用生活和游戏中的实际情境,引导幼儿理解数概念。+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找到数学知识与幼儿生活经验的结合点,就能有效地促进幼儿数学知识的发展,同时还能真正教会幼儿有意识地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大班数学活动《购物高手》,我让幼儿合作学习,亲自动身到班里已经创设好的麦当劳区域进行购物实践:你有10元,它可以买哪些吃的呢?可以买几哪份呢,一共用了几元?买了一份5元的,别人应该找回你几元?而且在“购物”的同时,让幼儿动口说一说、议一议“你打算怎样买?”“你为什么要这样买?”“买东西的时候你会说什么?”让幼儿发表自己的学习见解,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幼儿数学活动中的情景性学习,不仅体现在集体数学教育活动中,也体现在区域活动中。区域活动开展的载体是操作材料,在设计活动材料时,我们会把情境和材料相结合,让幼儿在活动情景中练习数学技能,掌握数学知识,而不是仅仅让幼儿操作材料。如“10以内的加减法”,可以设计成帮助宝宝喂食,让孩子根据宝宝上的算式的投进相对应的食物数量;认识序数,可以设计买票坐公车,让孩子根据票上的数字找到相对应的位置等等,我们还可以设置一个数学角色区,如麦当劳、超市、商店等等,让孩子在这样的情景中获得数学综

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李季湄冯晓霞人民教育出版社。

2、《幼儿数学活动中问题情境的设计研究》张建敏陈未《新课程研究·学前教育》 2010年第1期

3、《大班数学教育中的情景性学习》汪光珩《幼儿教育》2009.01/02

4、《浅谈如何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诸葛剑西《华章》 2012年16期

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6、《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二等奖论文

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注儿童艺术教

柯丹红

【文章摘要】幼儿美术学习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开始,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

分,也是当前美术教研容易被忽略的一块。在对小学新生美术教学中,我们常会见到孩子们的画面总会出现一些不易改变的诸如画面简单化、概念化、成人化、单一化等问题,这些问题往往长期影响学生小学阶段的美术学习。关注美术教育的幼小衔接,优化幼儿美术教育成了当前美术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关键词】幼儿美术主要问题专业成长

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所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们感受到并认同美术教育在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课程改革促进了美术教育的大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对幼儿美术教育关注不够,缺乏系统的指导就是当前面临的一大问题。从事小学美术教学工作的老师都能体会到,孩子们从幼儿园升上小学并非我们想象般对美术充满兴趣,能大胆、自由地运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想法、画面充满童真富有色彩。相反,孩子们升上小学后美术学习方面显得被动、固执、单一或难以坚持。画面总会出现概念化、成人化、单一化等问题,反复引导也难以改变。小学美术老师对此更是有切身的体会。这里笔者将教学中所发现的和幼儿美术作品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简单的概括,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当前幼儿美术作品显现的主要问题

概念化这是最普遍存在的。体现为,画某一样东西总是用固定、单一的方法来画,内容、效果也大致相同变化不大。如总喜欢在画面的左右上角画半个太阳,画树总是要画些苹果,每个苹果画法都一样,画彩虹总是要在两头画云朵并且画的很小,画树就是一个大圆加一个人字型的树杈等等。画人物动态单一,总是要把眼睛画成圆圈,或用弯弯的线条一弯了事;画嘴巴也大多是一根弯弯的线条了事,也有不少的总要画成笑脸并伸出搞怪的舌头,鼻子往往不用画或打个钩了事,身体基本是不用穿衣服,或干脆用几根线条表现身手脚等了事,这样的现象举不胜举。长期、反复地画,孩子们似乎习惯了这样画,总

觉得这样画很美,要改变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成人化生活中一些展出的幼儿作品总让人难以置信这是幼儿画的,引来人们的赞叹或感叹生一片,感叹的是这是小孩画的吗。平时老师怎么画,幼儿怎么画,多是在重复老师做的事情,或干脆老师替代了事,为的是能有个好的展出效果或得个奖什么的。表现的内容、表现的方法和最后的画面效果与幼儿实际能力完全不符。幼儿只能简单地停留在模仿、重复上,在老师的引导下,画的像不像成了唯一的标准。更让人担心的是可能带来的诚信问题,明明是老师包办的,还要署上幼儿姓名,展示、参赛,误导幼儿,误导家长。正如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所指出的: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

单一化画面简单画面内容基本都是几样东西,画来画去都是这几样东西,甚至为一些家长、幼儿所引以为“自豪”。离开这几样东西幼儿不知怎么画,或不会画或不敢画。画面表现手法单一,基本都有固定的表现形式,长期反复画成了固定的习惯,对新的内容不敢表现,对新的方法不敢尝试,小孩本该有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不见了,让人倍感到可惜。画面效果简单化,不能有效地深入和表现,不知如何深入刻画,没画几笔就急着找老师,要评价。另外,在幼儿园美术学习材料基本都是由幼儿园准备的,大多用于摆设,种类少、分量也少,材料的单一化也不同程度地让作品表现形式单一化。

二、当前幼儿美术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1、专业教师非专业。幼儿园美术专业老师基本多是业余出身,缺乏应有的专业认识,专业眼光,专业技能,人人都能教美术,个个都是美术教师。别看老师们平时手工作品做的很不错,其实多是照搬的,逼出来的,看着来画、照着来做。老师自身对美术认识的有限,对美术知识掌握的不多,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作品好坏尚且不能正确区分,又如何谈上好美术课,更不要说科学合理地引导幼儿进行美术的入门学习了。教学也大多只能是简单地画几笔简笔画让孩子们跟着画,让孩子们模仿,或总让孩子们漫无目的的画。久而久之孩子

们的兴趣就被磨掉了。

2、专业教研活动缺乏。无论是上级教育部门还是幼儿园自身都很少或基本没有组织幼儿美术教学专题教研活动。发达地区也不例外。缺乏必要的研讨活动,少了学习、交流、提高、改进的外围环境,带着对美术的一知半解,老师们也只能硬着头皮地教。至于教的怎么样?这样教行不行?这样评价好不好?存在哪些问题?面对问题该怎么办?老师们自己都回答不了。活动少,交流少、互动少、见识少,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自然也就会单一、落后,问题也会日积月累,最终导致幼儿美术教学的简单化、形式化、概念化,最终导致幼儿美术作品概念化等问题的出现。

3、教学脱离了幼儿实际。在平时的美术学习活动中,我们的美术教学往往会脱离幼儿生活实际,脱离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基础。幼儿所接触的东西与其实际认知水平、认知能力、表现能力等有一定的距离,导致幼儿早早“知难而退”。如幼儿美术教学小学化,所开展的教学内容很多是小学阶段才要求的,把小学的事情提前做了。也有的接着“亲子活动”之名布置作业让孩子们回家里和家长一起完成,孩子的能力有限,加上家长自己也不知该如何引导,最终也多是大人在代办、包办了事。孩子们兴趣得不到发展,信心得不到提升,方法得不到丰富,表现欲望受到了限制,加上缺乏应有的基础,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就会受到影响。孩子们升上小学后就会出现基础能力差别大、学习兴趣差别明显、美术学习兴趣两极化、画面效果差别大、无法进一步深入刻画等现象出现。小学美术老师最终费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能有效调整,孩子们未来进一步的美术学习也将持续受到影响。

4、教学目的过于功利。这一点体现在幼儿园方面,也体现在家长身上,幼儿是很无奈的。幼儿园为了迎接检查评估和相关比赛,为了更好的展出效果,为了更多的获奖,多让孩子画与之实际能力不相符的题材、内容,孩子们画的吃力,老师们教的也费力,最后还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怎么办,为了“成绩和荣誉”老师“只好”包办了事。生活中这样的幼儿美术作品举不胜举,外行看了赞叹,内行看了感叹。有的作品不要说小学生画不出来,中学生也恐难有这样的“水准”。家长的急功近利也是造成幼儿美术教育问题层出不穷的原因之一。孩子们在兴致勃勃的画,家长在一旁拼命地催,嘴里唠叨着你要向谁学习、要超过谁,或忙着为孩子们报这个班、那个组,或报名参加这个比赛、那

个展览;在幼儿园折腾了一天了,还要在父母的带领下到这里学那里练,这样的苦差事孩子们会喜欢吗?最终磨掉的也只能是孩子们的童真和兴趣。

三、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开展幼小美术联动教研活动,提高幼儿美术老师的专业素养。加强师资培训,透过适当的专业培训,提高老师们对美术的认识,掌握一定的美术技能,掌握上美术课的基本技能,让老师们对幼儿美术教学有较为科学的认识。幼儿美术教学研究是当前美术教研的短板,在外部条件缺乏的时候,加强幼儿园自身的美术教学研讨很有必要,为老师们创造交流互动的机会和条件,交流互动必然会碰撞出思想认识的火花,交流互动也是提高老师美术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皮亚杰说:“儿童知道一件事,比能够描绘它要早得多,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发现”。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儿童不训练他们的眼和手,不掌握一些基本的表达方法,他们就真的对许多有趣的事物会视而不见;就算他们看见了,也无从表达,并且很快就会丧失了继续看的兴趣。可见适当让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技能是有必要的,前提是老师首先还是要掌握一定的美术技能,幼儿美术学习的怎样,老师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另外,关注幼小衔接,多组织幼儿园教师与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师开展互动交流,相互听听课,相互评评课,相互评评画,相互提提建议,联动办展览,这些都是提高幼儿园教师美术课堂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多开展想象画教学,让幼儿多画些抽象的东西。画家、儿童美术教育家齐塞克认为:“尤其在幼儿阶段,有比成人想象中更大更强的感受性。而且他们的脑海中,时时注满新鲜的幻想物。”幼儿园的孩子尚处在人绘画的“涂鸦”阶段,这种涂鸦能力本身就是与生俱来的,这种涂鸦也多是想象、抽象的表现。不要过早地让幼儿画具体的物象,多让他们画些想象的、抽象的东西。教学要放的更开些,多开展些美术游戏,让幼儿在快乐的环境中自由地画,展开想象地画,多画些抽象的东西,用简单的点线、丰富的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如画风雨、音乐、天气、心情、花儿、鸟儿等。在教学中还孩子们于自由,让幼儿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参与美术学习。对幼儿的美术学习我们也要及时给予鼓励,给幼儿更多地自主表达的机会。如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介绍自己的作品,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感受。老师若要提出自己的建议,也尽量采用商量的口吻适当地提出,避免将个人的意见强加给幼儿。正如史方方老师所认为:

“教师和家长要试着用小孩子的眼光来观察世界,用孩子般的好奇心与想象力来欣赏儿童画,才能共同引导孩子们走进一个纯洁快乐的绘画殿堂。”另外,也要注意避免让孩子们长时间、经常、重复画某一样东西,这些都是特别容易让孩子们的绘画概念化。

关注幼儿美术学习习惯的养成,重视在美术教育的因材施教。我们所说的习惯不是要为幼儿美术学习制定条条框框,不是要幼儿按时画,按时交,画多少。而是要幼儿养成不急不慢、不粗不糙、不骄傲自满、会相互欣赏、会合作学习,会相互评价、能适当装饰美化、能简单深入刻画等习惯。如孩子们容易画几笔就忙着展示或上交给老师,画到某一程度就停不肯再画。此时我们不妨坐下来和孩子们一起画,边画边引导,引导幼儿逐步完善自己的画面。有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孩子们更容易静下心来画,更容易进一步喜欢美术学习,更能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更会完善自己的画面,更会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作品,更会用自己的视角来观察和表现生活。美术学习,对孩子们的要求不能强求一致。不同的孩子画面会有不同的表现,不同孩子对美术兴趣也会有所不同,性格外向和性格内向的幼儿对美术学习的表现也会有很大的不同。面对个性不同、性格不一、兴趣不同的孩子,在教学中不能简单地强求一致,只能做到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孩子提出不一样的要求,多给孩子们于鼓励,多展示他们的作品,多渠道肯定他们,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总之,好习惯直接关乎幼儿今后的美术学习、艺术个性的形成。

让幼儿美术教学、学习形式更加多样化。幼儿美术学习要关注点、线、色等绘画基本语言的掌握和运用,能运用点、线、色等对画面进行丰富、装饰。不仅让幼儿使用油画棒、色彩水笔等常用工具,也可让幼儿接触水彩、水粉等不同媒介材料,接触传统的水墨。美术学习不是简单的绘画,美术学习也不一定要在室内进行。绘画之余,也可让孩子们接触些手工、泥塑、版画、摄影等更广泛的艺术表现手法。室外同样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课,如引导幼儿在沙池里沙面上作画、堆造型,在地板上作画,用石子堆造型等等都能有效激发幼儿的美术学习兴趣。手工与绘画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室内与室外相结合,让幼儿可以有更广泛的途径来了解美术、认识美术、学习美术、感受美术,感受身边的文化,感受民族的传统,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身边的美。

幼儿美术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教学要尊重幼儿实际,做

到因材施教,多几分真实,少些功利,少些条条框框。幼儿美术教学要立足幼儿未来发展,关注其美术学习习惯的养成,关注其学习兴趣、表现力、自信心的发展。幼儿美术教学成功与否关键在幼儿美术教师的专业成长,适当开展幼小美术联动教研活动,能为他们发展搭建起学习、交流、互动的平台,发展其认知水平,动手能力、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参考资料】

1、《儿童学画》/关小蕾、郭伟新编著.—新世纪出版社,1987.12

2、《儿童水墨画指导》/史方方编著.—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1996.8

3、《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4、《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部, 2012.10

三等奖论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之我见

陈月明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主要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而这五大领域中,健康排在首位,可见健康的重要性。《指南》在健康领域中明确指出:“健康是指

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也体现出健康观念的基本内涵,幼儿在健康领域学习与发展的主要内容是围绕幼儿身体的健康和心理健康而展开的。幼儿期是身体和心理发育、发展的重要时期,维护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不仅关系到幼儿当前的健康状况,也将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深远的影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是开展幼儿园健康领域工作、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认识基础。

关键词:幼儿《指南》健康领域身心发展

正文:健康是什么?有人说:“生命犹如一粒种子,而健康就是土壤。没有土壤,不要说生命会茁长成长,甚至无从萌芽。”有的人说:“健康是我们生命中最大的一笔财富。”也有的人说:“无病无痛就是健康的标准。”早在2001年颁布的《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而新颁布的《指南》又在健康领域中明确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对于幼儿在健康领域学习与发展的主要内容是围绕幼儿身体的健康和心里的健康而展开的,3-6岁的幼儿机体的发育还不是很成熟,机能发育还不完善,对于环境的适应较弱,心理上的发育与发展也很不成熟,同时,幼儿的身心正处于迅速发育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关注和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状况,是幼儿阶段保育和教育的首要任务。那么,我们幼教工作者该如何将健康领域内容融入到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中呢?

一、创设良好、安全的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

幼儿的身心状况分为:具有健康的体态、情绪安定愉快、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幼儿实践锻炼的机会,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尊重他们的意见,并鼓励他们的主动行为,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快乐与满足。

1、为幼儿提供营养丰富、健康的饮食。孩子在幼儿园的饮食尤为重要,要为孩子提供谷物、蔬菜、水果、肉、奶、蛋、豆制品等多样化的食物,均衡搭配,鼓励孩子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

2、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比如说,3-4岁的幼儿的情绪不稳定,因为一点小事情就会哭闹不止。一次的区域活动中,浩浩和佳佳两位小朋友在娃娃家里玩耍,有说有笑,非常开心。突然间,佳佳

哭着来找老师说:“浩浩打我,不肯给东西我玩。”我抱起了佳佳,抚慰了佳佳的情绪之后,我对浩浩说:“浩浩,你是一个很乖的孩子,和小朋友们在区域里玩得很开心,但如果你能和好朋友一起分享东西的话就更加棒了,你愿意吗?”浩浩听完点了点头。后来老师还通过一些故事来教育幼儿用恰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孩子们一起讨论自己高兴或者生气的事情,如生气时不乱发脾气或者去打人,为幼儿做出榜样。

又如:刚入园的幼儿,会因为与亲人的分离以及对环境的陌生感而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这是需要老师去帮助和引导他们缓解分离焦虑。

3、保证幼儿的户外锻炼时间,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适应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在生存与发展必备的基本能力,因此也是幼儿阶段需要爱逐步学习与发展最基本的方面。那么在一日生活中,合理安排幼儿体育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因地制宜,过冷过热的地就要选择温度适宜的时间开展户外活动,多与孩子玩拉手转圈、秋千、转椅子、等游戏活动,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平衡器官机能的发展。

二、通过各项活动的训练,锻炼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

《指南》从身体素质的角度提出了幼儿在大肌肉动作方面“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和“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的发展目标。幼儿阶段是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灵敏性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些身体的素质获得一定的发展,能够促进幼儿神经系统和脑功能的完善,也是今后学习更多、更复杂动作技能的基础。对于不同年龄特点的幼儿,达到的期望也会有所不同,如小班的孩子能沿着地面直线或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走一段距离;中班的孩子能在较窄的低矮物上平稳地走一段距离;大班的孩子能在斜坡、荡桥和有一定间隔的物体上较平稳地行走等。那么,教师应该利用多种活动发展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如:走平衡木,或沿着地面直线、田埂行走;玩跳房子、蒙眼走路、踩高跷等游戏活动。同时,鼓励幼儿进行跑跳、钻爬、打篮球、投掷、跳绳、攀爬、扔沙包等活动,可以发展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发展手的动作灵活也同样重要,教师可以为孩子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幼儿的动作灵活协调。在美工区提供画笔、剪刀、纸张、橡皮泥、废旧瓶罐、纸巾筒、毛线、光碟等工具材料,让幼儿进行画、剪、折等美工活动。另外,引导孩子生活自理或与家务的劳动,比如:自己练习用筷子吃饭、自己穿衣纽扣

或帮家人做家务等。

三、好习惯从小培养,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指南》围绕“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目标,从有规律的生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等方面去培养。让幼儿形成有规律的作息习惯,与家长沟通,在家早睡早起,坚持每天的午睡,按时进餐等;孩子们用餐或做其他事情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做到饭后漱口,饭前便后要勤于洗手,不用脏手揉眼睛、挖鼻屎等,对卫生习惯较弱的孩子,通过故事或儿歌的方式,侧面教育孩子要注意个人卫生习惯。

幼儿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人,需要从学习生活开始,生活自理能力便是人类适应社会生活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做,无论孩子做得好坏给予适当的肯定,并交给幼儿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如:户外活动结束或起床后自己穿脱衣服和鞋袜,午睡起床后洗手洗脸,流鼻涕学会擦鼻涕等正确方法。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外出时,要提醒幼儿紧跟成人,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另外,教孩子生活中简单的安全标志、自救和求救的方法,比如:记住自己家庭住址和家人的电话号码或遇到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知道要拨打110、119、120等求救电话。

总之,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能够帮助幼儿逐步学习以健康的方式来生活,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乃至一生的健康都具有重要更深远的意义。

四、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很多家长认为只要把孩子的生活照顾好,让孩子吃饱、穿暖、睡好,别碰着就可以了,其实作为家长,除了要保障小孩有足够的营养,有稳定的家庭生活外,还要引导幼儿参与社会交往,尊重别人,尊重自己,多给小孩自由,让小孩在自由思考和行动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为了给幼儿营造一个充满关心、爱意、和谐的心理氛围,老师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并收集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文章,通过幼儿园网站、家园共育栏形式与家长进行交流,还利用来园接待时间和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典型的有心理问题的案例,家长在教育观念上有了很大的转变,越来越注重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了。

幼儿期是身体和心理发育、发展的重要时期,维护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

幼儿园一日活动各环节之间的无缝隙衔接

幼儿园一日活动各环节之间的无缝隙衔接本次研修,感触最深的是对幼儿本真的教育,我认真学习了《对幼儿园一日活动环节组织要点》及《生活环节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内容非常接地气,是切实帮助教师了解幼儿、提升专业能力的营养大餐,专题中对幼儿一日活动组织的精细、用心、科学与创新度深深打动了我,也使我感悟到:对幼儿的教育,既要有高屋建瓴的前瞻性,又要有滴水穿石的累积量。《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在任何一个生活环节中都是综合地表现出来的,幼儿园一定要在充分认识和利用各环节教育价值的基础上,合理组织、科学安排一日生活,将之有机整合为一个整体,让幼儿在生活中健康成长”。活动的节点,看似微不足道,却是优化一日活动的重要枢纽,这条小小的缝隙,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契机,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就是在点点滴滴小环节小缝隙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不要错失活动缝隙的教育契机,可谓小缝隙,大教育。 一、无缝隙教育的重要性 落实一日活动皆课程的大教育观,做到时时处处皆教育,就不能将生活活动游离于课程之外,要关注幼儿生活活动,将教育渗透到一日活动的方方面面,包括环节之间的小小缝隙。幼儿的一日生活是由入园、离园、进餐、睡眠、喝水、入厕、学习、游戏等各种活动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过渡环节是指幼儿一日生活中各项活动之间的衔 接转换,是一日各活动中的驿站,是非正式的、闲散的、自由活泼的,

过渡环节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资源,隐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利用好节点对幼儿进行相应的教育,既保证安全又培养了行为习惯,增长知识的同时还能发展各方面的能力。日常工作中,存在这样两种情况:许多年轻教师组织幼儿采取“放羊式”的管理方式,让孩子们在过渡环节时自由发挥,因为没有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幼儿无所事事,有的如厕、有的喝水、有的看书、有的进区、有的满屋子跑,教室里面乱哄哄一片,很容易发生不安全事故;而有经验的教师在过渡环节中能创设一定的活动:例如看书等,但不会区分对于幼儿来说必要的和不必要的过渡环节,仍有较多集体进行的、不必要的过渡环节存在。干预和催促的现象仍然很常见。如:区域活动与教学活动之间入厕、喝水的过渡环节中,幼儿应该在老师引导下有序进行,为了减少等待,及时进行下面的教学活动,教师会不断督促,不断限制,要求幼儿尽快喝完水,及时坐好等,把轻松的生活环节变得紧张匆忙,幼儿体验不到轻松自由的生活氛围,也抹杀了幼儿交往、互助、合作等良好品质的培养,这些不起眼的小环节、小缝隙,虽都是零碎的,短时的,但日复一日累计在一起也无形中占去了幼儿许多游戏和学习的时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也违背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刚要》中指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活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因此,如何充分利用节点进行教育,促进幼儿良好习惯及学习品质的形成,是我们一线教师深刻反思和实践的问题。 二、将缝隙活动乐趣还给孩子

浅谈优化幼儿园的一日生活

浅谈优化幼儿园的一日生活 浅谈优化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一、优化一日生活中的游戏活动,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一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于始终的活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明确指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与各项活动之中。”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必须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幼儿进行游戏,教师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实际经验及兴趣,创设游戏的条件,并在游戏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保持幼儿愉快的情绪,促进幼儿的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游戏是幼儿基于内在动机的选择,没有固定模式的主动参与活动的快乐过程。幼儿通过各类游戏,不仅可以发展动作技能、语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游戏是幼儿度过的最快乐的时光,使幼儿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我们之所以在一日生活中如此强调游戏,并把它作为一项独立的活动内容,是因为我们这里所说的游戏不同于教育内容中的“游戏化方式”,而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游戏。 (一)、选择合适的区域内容,让它融为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 区域游戏就是一种很好的内容,但是以往的区域游戏存在着“教学化”的倾向,教师介入过多,不能体现游戏的真正内涵。我们克服这种倾向,保证幼儿选择的自主****过程的自由性,把教育更多地隐含在游戏材料的提供上。比如小班幼儿认识“1和许多”,在早晨运动的时候,我和孩子们一起玩拍手跺脚,一会儿是“1下”,一会儿是“许多下”;玩跳绳,有时是“1下”,有时又是“许多下”,边玩边念,不知不觉中“1和许多”被默默记住了。吃点心的时候,那些糕饼甜点可不是单单的食物而已,也是丰富的学习材料。如吃饼干,可以让孩子观察到“大饼干”吃成“小饼干”,连形状也变了,小孩子说:“呀,圆圆的饼干被我变成弯弯的小船饼干啦。”老师问一句:“这小船有什么用途呢?”孩子的话语便此起彼落“我坐小船去旅行”“小船上有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去看万里长城。”“哦,我的小船要去太空看星星”……新鲜的故事就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出炉了,孩子们关注的不再是吃,吃掉的不只是饼干而已,还吃出了丰富的想象,吃出了很多很多的快乐。 (二)、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渗透经典游戏,让它也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 经典游戏是由民间传下来的一种游戏形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的积淀,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支奇葩。它以多姿多彩的形式、魅力无穷的内容深深吸引着孩子。它简单易学,并不受场地、人数、孩子接收能力差异的限制,三五成群就可以进行游戏。它对幼儿品格培养、体魄健全、能力发展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其中所蕴含的社会性教育价值更是许多游戏所无法比拟的。这些游戏在今天的幼儿园也同样具有推广的价值。因为它不仅符合孩子们好学、好动、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特点,且对孩子基本动作的发展,口语能力的提高都起了一个促进性的作用。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电子信息技术不断更新的时代,我们也正尝试将古朴有趣的经典游戏有机地渗透到孩子的一日生活中。 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普及经典游戏是一种有效、快速的方法,我们将一些适合集体活动的游戏穿插到其中组织孩子学习。如在语言活动中学习“劈劈啪打荞麦”,让幼儿学习用方言来念童谣、做游戏,感受语言的丰富性、萌发对说方言的兴趣。又如在体育活动中学习“跳皮筋”,在学习传统游戏的同时训练幼儿动作的灵敏性、促进幼儿体力的提升,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 2、在户外活动中渗透经典游戏活动 户外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典游戏的渗透将会使孩子们每天两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更加充实与生动。根据户外锻炼组织形式相对比较松散的特点,我们将一些小型的、适合个体或两、三人合作游戏的内容放到其中,以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如通过“滚铁圈”活动发展孩子的奔跑能力,增进孩子的身体灵活性、协调性和控制能力。从而给孩子的身心得到了又一次放松的机会。又如提高足部游戏“剪刀、石头、布”培养孩子的合作游戏能力。我们还可以将集体教学中教会的经典游戏放到这个时段进行复习与巩固,如“跳

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要求

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要求 一、晨间接待(30—45分钟) 对幼儿的要求: (一)衣着整洁,愉快入园,有礼貌地和老师、小朋友见面。 (二)有礼貌地和家长告别。 (三)学会告诉老师自己的身体有无不舒服的感觉。 (四)积极投入晨间活动。 对保教人员的要求: (一)幼儿入园前做好活动室内外清洁工作及开窗通气。 (二)以热情、亲切的态度接待幼儿,并向家长询问幼儿在家的情况,听取家长的意见和要求,做好个别幼儿的衣物、药物的交接工作。 (三)晨间检查:按晨检常规规定项目进行。 一般要求:对幼儿的脸色、皮肤、眼神、咽喉、精神逐个观察,并询问家长。 认真做好一摸:是否发烧;二看:喉部、皮肤和精神;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四查:仔细观察幼儿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四)组织晨间活动:准备好玩具、材料和体育活动器械,让幼儿参加自己喜欢的各种活动,带领幼儿观察,与幼儿交谈等。 (五)早操前十分钟,让幼儿收拾整理玩具、材料、作好参加早操活动的准备。1.入厕:照顾幼儿解便,一般情况下,要求幼儿大小便自理,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报告老师,对个别自理有困难的,保教人员应加以协助 2.幼儿便后用流水洗手,并教幼儿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3.整理服装:幼儿在早操前相互检查服装及鞋带,冬天脱去大衣,不戴围巾、手套。 二、早操(25—30分钟) 对保教人员的要求: (一)做操前半小时准备好场地,以免干燥起尘,场地要平整,无障碍物,无积水。 (二)前一天认真检查器械所需数量,清洁、安全;所需磁带、收录机等做好

(三)教师精神饱满,口令、示范动作准确、熟练。并注意幼儿基本动作的练习和操节变换,活动密度适应。 (四)小班以模仿操为主,中大班以徒手操为主(大班要学会全国统一的“韵律操”)并选做两套轻器械操。徒手操和轻器械操相互轮换,时间持续一个月左右。每学期应更换一套新操节。 (五)有幼儿自愿选择运动器械自由活动的时间(10分钟左右)。 准备工作由值班人员事先做好。 三、教育活动(小班10—15分钟;中班20—25分钟;大班25—30分钟)对幼儿的要求: (一)活动前,逐渐转入安静状态。 (二)在老师的指导启发下,逐渐养成动脑、动手和手脑并用的习惯。大班幼儿逐渐形成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能够运用已获得的简单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大班幼儿能对自己完成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 (三)在活动过程中,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或提问。不干扰别人,不和小朋友发生争执,不影响活动秩序。 对保教人员的要求: (一)做好教育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1.环境: (1)室内地面清洁不起尘,摆好室位,光线充足,从左射入,空气新鲜。(2)室外环境安排无干扰,场地湿润平坦无异物。 (3)注意经常交换幼儿座位,保护视力。 2.活动准备: (1)充分理解、分析、熟悉教材,准备好教育活动计划。文字材料能背诵,示范动作要熟练、准确。(教育活动计划要提前写好)。 (2)活动前提醒幼儿收拾玩具、入厕,做好活动的身心准备。 (3)教具和学习材料:实物、图片,模型、教具实验用品、玩具或其它材料应于前一天准备好,幼儿用品数量要多于幼儿数。 (二)保证教育质量 1.要根据各年龄班幼儿的特点安排活动时间和内容。 2.教育计划:根据年龄培养目标,选择教育内容,订出切实可行的学期教育计

幼儿园一日生活的主要环节

一日生活的主要环节 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包括入/离园、自由游戏、教育活动、生活活动、户外活动和活动转换等主要环节组成。幼儿在各个环节的经历及所获得的经验都对他们的学习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应通过一日生活的各主要环节的安排与组织帮助幼儿学会自理、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自我调节,为其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1.入园、离园 八园、离园是幼儿从家庭到幼儿园和从幼儿园到家庭的环境转换环节。做好入、离园工作,有助于增进家园沟通,帮助幼儿适应环境转换,让幼儿感受到幼儿园的亲切,感受到自己是幼儿园的主人,从而以愉快的情绪开始和结束一天的生活。 入园包括晨检、晨间活动和晨谈。晨谈是在班级幼儿基本到齐后成人组织的集体谈话活动。话题可能会来自多方面,如成人有计划的主题活动讨论、当天即将进行的活动介绍、晨l问活动时观察了解到的幼儿关注点、或幼儿引发的值得交沆的事件等等。 离园是幼儿结束在园一日生活、等待家长来接的环节。 2.自由游戏 自由游戏是幼儿主动发起的活动。幼儿可以在各活动区中按照自己的兴趣、意愿或想法选择同伴及材料开展活动。自由游戏为幼儿主动探索和学习提供了充分机会,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其体验自由、自主的乐趣。每次自由游戏时间应持续30分钟以上。 3.教育活动 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应根据活动目标、内容以及幼儿学习该内容的特点来确定采用小组活动或集体活动,并尽可能地多开展小组活动。教育活动的时间安排应根据幼儿注意发展的年龄特点和活动中幼儿的表现灵活掌握,一般小班15分钟左右,中班20分钟左右,大班25分钟左右。 小组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与同伴、教师交谈、讨论、合作和分享经验的机会,更容易让幼儿主动积极地操作材料,并按自己的速度和方式去参与活动;同时有利于教师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发展状况,进而采取适宜个体的方式提供帮助和支持。小组人数一般以5-8人为宜。 集体活动是指参与活动的所有幼儿在同一时间内做相同的事情,整个活动过程以教师的引导或指导为主。集体活动有利于幼儿自我控制能力、注意力、良好倾听习惯和集体意识的

幼儿园一日生活的设计与指导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的设计与研究》 一、选题依据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不仅有利于幼儿园各种活 动的有序开展,更重要的是能够满足幼儿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帮助 他们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安排有序、连贯的一日生活,能使幼儿在身体和情绪的转换中感到舒适和安全,减少由于环境不确定和多变带来的焦虑、紧张,从而在有序生活的过程中感到自信和从容。 正因如此.我们应重视对幼儿在园一日活动安排的研究。《幼 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在园一日活动都有相关规定。教育部2012年12月颁布实施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非常强调一日活动对于幼儿学习和发展的价值,强调教育要自然地融入幼儿的 生活,强调要以幼儿为本,让幼儿自由、自主、快乐地参与活动。 然而,对照《指南》,审视幼儿园的现实情况,我们发现许多幼儿 园在安排幼儿在园一日活动时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活动环节安排过 于紧密,忽视生活环节的教育价值,重集体教学,轻自主游戏,重 室内活动,轻户外自主活动,等等。

如何解决以上问题,为幼儿创设一个贴近其经验和需要,自由、宽松,能促使其充分自主活动的环境,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的一 日活动,从而促使幼儿快乐成长呢?对此,我们进行了深入思考, 并开展了广泛的实践探索,本文结合一个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的 实际情况来进行研究。 (二)文献综述 研究者以“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游戏环节”“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集体教学环节”“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过渡环节”“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保教结合”“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渗透”等相关语词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对2000年到2010年的相关研究进行检索,共检索到论文70篇;在“百度学术”中 对相关研究进行检索,共检索到论文145篇,在青岛书城和青岛幼儿师范学校图书馆书 目检索系统中进行检索,共检索到相关书籍25本。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研究 成果主要有: 1、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游戏环节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因此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同时指出:“玩是幼儿天性”。“要发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 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刘晓娟在《优化幼儿园一日 活动的实践与思考》中提出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分为专门的学习活动、游戏活动及生活活动。这些活动在幼儿的发展中都具有特殊的价值,起着特定的作用,也是幼儿园课程实施不可缺少的环节。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必须关注幼儿一日环节中的所有活动。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引领,优化幼儿园一日生活,促进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真实而快乐地学习与发展,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化水平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专门研究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游戏环节的 相关书籍,论文也较少。 2、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过渡环节 有很多的文献阐述了关于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过渡环节的内容,如:朱细文在《积极对待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过渡环节》一文中指出:过渡环节表面上看起来是不入流的 细节问题,但是这个细节问题却十分重要。这不仅仅在于它的过渡作用,还在于它本身可以独立地发挥积极的教育价值,要在于它可以同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其他的组织形式之间 建立起积极的联络互动。并且结合了教育部2O01年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简称《纲要》)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第九条“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第三点指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这一规定进行阐述。张凯波在《学前教育研究》一书中提出过渡环节的现状传统的幼儿教育 提倡集体教学,幼儿一日的学习与活动被人为地分割为不同板块,板块之间的转换时间为 过渡环节。并且他也结合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

幼 儿 园 一 日 生 活 各 环 节 常 规 要 求

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常规要求 幼儿园“常规”的作用 常规教育能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最基本的生活经验,促进幼儿社会化。 常规教育能使幼儿学会适应生活并具备初步独立生活能力 常规教育是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较好的组织纪律性的重要手段一日常规活动的主要内容 1.入园 2.进餐 3.升旗、上操 4. 集中教育活动 5.喝水 6.入厕 7. 盥洗、 8.午睡 9.起床10.游戏、体育活动11.离园活动 细节分析: 常规一:入园---快乐的一天开始啦 对幼儿的要求: (一)、衣着整洁,愉快入园,有礼貌地和老师、小朋友见面。 (二)、有礼貌地和家长告别。 (三)、学会告诉老师自己的身体有无不舒服的感觉。 (四)、积极投入晨间活动。(桌面玩具、区角活动、大班晨读) 对教师的要求: (一)幼儿入园前做好活动室内外清洁工作及开窗通气。(6:50早班和晚班老师各有分工) (二)以热情、亲切的态度接待幼儿,并向家长询问幼儿在家的情况,听取家长的意见和要求,做好个别幼儿的衣物、药物的交接工作。 (三)晨间检查:通常称晨检:由本班老师进行) 一般要求:对幼儿的脸色、皮肤、眼神、咽喉、精神逐个观察,并询问家长。认真做好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晨间检查工作。一摸:主要是摸一摸幼儿是否发烧;二看:主要是看幼儿面部、皮肤、肢体、每一个细小的细节都不能放过,如果有异样变化一定

行观察;三问:主要是与家长了解幼儿的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四查:仔细观察幼儿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比如小刀、铁钉、饰品等各种尖锐的物品和各种药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案例:妈妈的避孕药物带到幼儿园,看到妈妈近常吃,及时补救,未出现危险) 常规二:进餐---我要快快长大 常规要求: 1.会正确取餐具:将勺放在碗里,一只手的大拇指压勺,正确端碗回位置。 2.进餐姿势要正确:身体坐正,双脚放在自己椅子前面,胸脯紧贴桌子,并正确使用餐具(一手扶碗,一手拿勺,小中大班会使用勺进餐,博士班会使用筷子进餐)。 3.安静、专心地进餐,尽量保持桌面、地面的清洁,做到“三净”(餐具、桌面、衣服都干净)。 4.用正确的方法表示自己的需要(如,举手代表添饭,举拳头表示要添汤等等)。 5.餐后按顺序做事:清理桌面、送餐具、擦桌子、盥洗。 6.逐渐能够接受并喜欢吃各种食物,不挑食。 常规三:做操---锻炼锻炼身体好( 对幼儿的要求: (一)依次自然地进入活动场地。 (二)听从指挥作操。精神饱满、情绪愉快,注意力集中,姿势正确、动作整齐,努力达到锻炼目的。 常规四:集中教育活动 对幼儿的要求: 1)听从教师要求积极参加活动 2)坐姿自然端正。

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卫生要求与指导

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卫生要求与指导 一、幼儿一日生活环节 1、晨检 2、进餐 3、睡眠 4、盥洗 5、入厕 6、上课 7、游戏和户外活动(一)制定合理生活日程的意义 1、保护儿童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 (1)形成动力定型 (2)保证劳逸结合 (3)保证睡眠时间 2、保护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 3、便于更好地安排教育活动 (二)制定一日生活日程的依据 1、幼儿的年龄特点 2、教育教学的要求 3、地区的特点和季节的变化 4、家长工作时间的需要 二、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卫生要求 1、晨(午、晚)检 检查儿童的卫生习惯、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及衣着整洁情况。 (1)一问:有无发烧、咽痛、咳嗽、腹泻等症。 (2)二摸:额头、手心、颈部是否发烫,腮腺及淋巴结是否肿大。 (3)三看:神态、口腔、眼、皮肤等有无异常。 (4)四查:口袋中有无不安全的东西。 2、进餐 (1)进餐前可组织幼儿安静地做游戏,不要剧烈运动。 (2)吃饭前要洗手;进餐应定时。 (3)掌握幼儿的进餐情况,要幼儿学会自己独立进餐。 (4)每顿饭约20~30分钟,不要催促小朋友快吃,或比谁吃得快,但边吃边玩

的小朋友,要提醒他专心吃饭。 (5)应教育幼儿专心吃饭,细嚼慢咽,掉在地上的食物不要捡起来再吃。(6)进餐时不处理问题。 3、睡眠 (1)按时入睡,睡得好,按时起床; (2)要有正确姿势,双腿弯曲,向右侧卧睡; (3)用鼻子呼吸,冬天要盖好被子,不露肩,不蒙头睡觉,不睡沙发床等;(4)自己整理床铺、被褥,按顺序穿脱衣服、鞋袜,衣服脱下后叠放在固定的地方。 3、睡眠 (1)尽可能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2)睡前要避免精神或其它刺激。 (3)培养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 A.按时入睡,睡得好,按时起床; B.要有正确姿势,双腿弯曲,向右侧卧睡; C.用鼻子呼吸,冬天要盖好被子,不露肩,不蒙头睡觉,不睡沙发床等; D.自己整理床铺、被褥,按顺序穿脱衣服、鞋袜,衣服脱下后叠放在固定的地方。(4)幼教工作者要合理组织幼儿的睡眠。 4、盥洗 培养幼儿自己洗手、刷牙、洗脸等能力,可以按一定顺序,习惯成自然。(1)用流水和香皂洗净身体的裸露部分。 (2)饭前、便前、便后、手脏时能主动洗手,随时保持清洁。 (3)饭后漱口、早晚刷牙,按时剪指甲。 (4)晚上洗脚,洗屁股。 (5)定期洗头、洗澡。 (6)洗脸、洗手的方法要正确。 (7)要有专用的毛巾、漱口杯等。

浅谈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养成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113235750.html, 浅谈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养成教育 作者:许子芳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17期 摘要:幼儿园在开展幼儿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在生活当中进行知识点的渗透,在实践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并进行调整和反思。将日常生活作为培养幼儿的主要载体,高效地开展幼儿教育。本文对幼儿园一日生活教育进行简要分析,希望能在一日教育中更好的培养幼儿的各种行为习惯。 关键词:幼儿园;一日生活;养成教育 教师在对幼儿展开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一日生活教育活动的开展能够很好地帮助教师开展教学工作,以生活活动为载体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更多的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活动中要重视随机教育 幼儿教育工作中要重视幼儿的接受能力与学习能力,要重视幼儿在开展学习活动时的情绪变化。幼儿的精力集中性较差,在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其记忆还是思维、想象力等都会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非常容易受到自身情绪的影响。当幼儿的兴趣被某件事物吸引,他们的思维便会产生非常大的活跃度,在他们的头脑当中会产生很多的疑问,并且用来表达自己想法的语言也会非常的生动,很容易接受教师传递的思想与知识点内容,这时便可以有效地开展随机教育。 因此,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中,教师既要重视对幼儿的规则意识展开培养,同时还要加强随机教育。以儿歌和童谣、童话故事等幼儿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切入点,能够非常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 例如,在午睡时,教师在帮助小班和托班幼儿脱下衣服之后,如果将幼儿的衣服随便放置,那么当幼儿起床之后便会出现非常多的穿错衣服的现象。家长发现后也只能来到园中询问具体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在脱下幼儿衣物时,引导幼儿对自己的衣服展开观察,记住自己衣服的特征。并且要培养幼儿叠衣服的习惯。教师在引导幼儿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带有童趣的形象作为工具,使用语言示范的方式:“一只袖子盖上来、两只袖子盖上来……”随着教师的儿歌,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叠衣服,之后将叠好的衣服放到床脚。这样便能够有效地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生活中融入游戏,游戏中渗透知识 在幼儿一日教育中,游戏是幼儿最为喜欢的一种方式。在同样的活动中,教师若是能将其换成游戏的方式,幼儿会积极的进行参与,不但活动积极性有提升,相应的活动效率也会增高,能又快又好的吸收所学知识。

幼儿园幼儿一日生活制度

点点幼儿园幼儿一日生活制度为了科学合理的安排幼儿一日生活,使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使幼儿在体、智、德美全方面提高,特制定幼儿一日生活制度。 一、晨检:认真做好幼儿园的接待工作,检查幼儿有无发病,带药情况,有无外伤,有无携带危险物品等。 二、教育活动 1、教师要认真备课、刻苦钻研教材,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2、在活动中了解和发现幼儿的兴趣与要求,正确的启发和引导,做到因材施教,做好随机教育。 3、上课教师要按时上课。 三、喝水 1、教师要根据季节变化供应冷暖适度的开水,夏季凉,冬季要保温。 2、按时组织幼儿集体喝水,除此以外要求幼儿用自己的杯子喝水。 3、不能阻止幼儿饮水,不催促幼儿快喝,对不爱喝水或不敢要求喝水的幼儿要多加关照,经常提醒他们喝水。 四、课间操 1、按时做操,做操前教师要仔细检查每位幼儿的衣服、鞋帽,做好防寒、防暑及安全检查工作。 2、教师示范动作要准确,要求幼儿动作要到位。

3、严禁大声训斥或粗暴动作对待幼儿。 五、户外活动 1、保证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在2小时以上,其中有组织的户外活动时间为:小中班20分钟,大班30分钟。 2、注意幼儿安全,在活动中幼儿不能离开老师的视线。 3、教师要为幼儿创设活动条件,(如场地、器材等)游戏的内容丰富多彩。 4、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认真观察,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六、活动区活动: 1、保证幼儿活动区活动时间。 2、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活动空间和丰富的活动区角,准备充足的活动材料。 3、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巡回指导,提供帮助,保证幼儿安全。 七、离园 1、做好离园前的准备工作(如整理衣物、洗手、洗脸等)教师做到对每名幼儿心中有数。 2、把每位幼儿亲自送到家长手中,如果不是本人家长接孩子,教师必须索取委托证,否则不能让其带走幼儿。

幼儿的一日活动常规的培养知识分享

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培养加强幼儿的常规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规律,还可以增强幼儿的安全感,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纲要》中也指出:“教师应该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建立良好的常规,减少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培养幼儿的自律。”因此,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规尤为重要。我们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入手,总结出了幼儿一日活动的常规培养的内容;同时探索、归纳了幼儿常规培养的基本方法和途径;以及在培养幼儿一日常规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总之作为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持之以恒地帮助幼儿建立一日生活常规,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该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建立良好的常规,减少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培养幼儿的自律。”因此,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规尤为重要,我们着重从安全角度探讨了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规范化,并将总结出的一日生活常规应用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 一、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内容 (一)晨间接待。 1、与幼儿主动问好,能蹲下来和幼儿交流。 2、能珍惜与家长晨间交流的机会,做到家园共育。 3、清点出勤并作记录,及时了解未到园幼儿的情况。对生病的

幼儿,要特别留心和注意。 4、教师在接待幼儿时做到:摸看问查。 (二)区域活动 1、能根据进区卡选择区域进行活动。 2、教师在观察幼儿的区域活动室,选择合适的方式介入活动。 3、安静阅读,或与同伴小声交流。 4、爱护图书,保持图书画面整洁,看完图书及时放好。 5、收放材料要做到不吵不闹,轻拿轻放。 (三)早操 1、要求幼儿衣着整齐,注意保暖。 2、排好队伍逐一进入场地,站到自己的位置上。 3、动作大方、优美,跟着老师一起做,并卡好音乐。 (四)喝水如厕盥洗 1、排好队一个一个地接水,能做到正确取放水杯。 2、特殊幼儿(如感冒的幼儿),多加半杯水。教师时刻提醒注意 水温和水量。 3、提醒幼儿有序如厕盥洗,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洗手的时候知道将衣袖挽起。 4、及时关水龙头,做到节约用水。 5、学习自己整理衣裤,遇到困难学会向老师和小朋友寻求帮助。(五)教育活动 1、在教师引导下,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论幼儿园一日常规重要性

论幼儿园一日常规重要 性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论幼儿园一日常规重要性 摘要:一日常规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幼儿园顺利开展活动的重要保证,也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前提。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日常生活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合理科学的常规,坚持一致性、一贯性和灵活性原则,培养幼儿初步的生活能力和良好习惯.由此可见,幼儿一日常规的重要性,下面我就针对这一问题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游戏活动教学一日常规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分为五个内容,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前两者主要为日常作息行为习惯培养,中间的社会是群体活动,后者与幼儿园的特色有关。 我们都知道,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是幼儿从家庭迈向社会的一个小小驿站,也是幼儿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幼儿从熟悉、自由宽松的家庭环境进入到陌生、有纪律约束的集体环境之中,难免有些不适应,他们不能像在家里那样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要受集体规则的制约。为此从入园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要重视对幼儿进行一日常

规的培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让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里指得“规矩”、“方圆”就是指的良好的常规和行为习惯,在幼儿园中,一个班级常规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生活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就没有好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分散精力维持各个环节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反之,一个班级建立了细化、完善的常规,形成一个自然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孩子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不断进步,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但为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常规培养是教育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也可以说幼儿园一日常规是幼儿成长、学习的基础前提。常规不仅是幼儿一日活动正常开展的保证,更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保证。 在当今幼教改革的思潮中,幼儿园规则意识培养的尺码更为重要。当前,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是幼儿从家庭迈向社会的一个小小驿站,也是幼儿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幼儿从熟悉自由宽松的家庭环境进入到陌生、又有约束的集体环境之中,又要接受集体教育,难免给幼儿带来一些不适。幼儿不能像在家里那样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要受集体规则的制约,要让幼儿慢慢理解生活在集

幼儿园一日常规管理规章制度

幼儿园一日常规管理制度 (一)饮水常规 1、早晨幼儿入园时,水杯应及时从消毒柜中取出放在水杯架上,防止尘土落入。 2、饮水器(或保温桶)应有温热适宜、数量足够的开水,保证开水供应。 3、小班上学期幼儿可坐在座位上由教师或保育员给每人杯中倒适量的水,小班下学期和中大班幼儿自己接水喝。要掌握幼儿饮水量,提醒幼儿及时饮水,保证每个幼儿足够的饮水量。不得限制幼儿饮水的次数。 (二)入厕常规 1、不得限制幼儿便溺次数。 2、帮助年龄小和自理能力差的幼儿。 3、对遗尿和遗屎的幼儿,耐心地为他们更换、清洗衣物。 4、将卫生纸裁好放在固定位置上,并教会幼儿正确使用。 5、培养幼儿良好的大小便习惯,如会按需要小便、按时大便,大便后自己擦净,整理好衣裤,便后用肥皂洗手等。 6、观察幼儿大小便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7、幼儿集中入厕时,厕所一定要有教师或保育员。 (三)洗手常规 幼儿集中洗手时,盥洗室一定要有教师或保育员;幼儿饭前便后以及使用蜡笔、油画棒、橡皮泥或玩沙等户外活动后应洗手。步骤如下: 1、卷袖子(小班幼儿及中大班部分衣袖难卷的幼儿由教师帮助卷袖子)。 2、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 3、洗完后双手在水池内甩几下,防止水滴在地上。

4、用自己的毛巾擦干。 5、教师帮助洗完手的幼儿拉下袖子。 6、教育幼儿节约用水和肥皂。 (四)进餐常规 1、教师开饭要求: (1)餐前首先规范擦洗和消毒餐桌,消毒后要防止再污染(如幼儿趴在桌上乱摸)。(2)教师取拿饭菜前,要用流动水和肥皂洗净双手。 (3)所有餐具应放在桌上或饭架上,不要直接放在地上。 (4)分发完餐具后组织幼儿分组洗手。中大班可指导值日生摆餐具。 (5)食物要在温度适宜后进班。在餐厅集体进餐的幼儿,要待食物温度适宜后由教师或保育员带入餐厅就餐。 (6)要将饭菜分开盛;有刺、有骨头的菜不与其他菜混放在一起,以免发生意外。(7)幼儿进餐时,除及时帮助幼儿添饭外,还要督促、观察幼儿进餐情况;不要让吃饭慢的幼儿最后站着吃或站在活动室外吃。 (8)进餐时保持安静,不催促、硬塞;哭闹、咳嗽时不能强迫幼儿进食。 (9)准备好饭后用的餐巾和放碗筷盘的盆等物,餐后教师催促幼儿擦嘴并将碗盘内的残羹集中倒入汤桶内,剩饭单独放,餐后所有碗筷勺应干净整齐地放在碗筐内,便于厨房清洗。 (10)掌握好幼儿的食量,不能以多为幼儿添饭作为表扬鼓励幼儿的手段,更不能以禁止幼儿吃饭作为体罚幼儿的手段。 (11)按时开饭,每餐进餐时间不少于20—30分钟,保证幼儿吃饱每餐饭。 (12)幼儿进餐期间教师不得处理与进餐无关的事情。餐后,按要求清洁餐桌和

幼儿园教案-大班幼儿一日生活常规要求

大班幼儿一日生活常规要求 一、晨间与离园 1、能高高兴兴来园,愉快地和家人道别,向老师和同伴问早、问好。遇到熟悉的人会主动问好。 2、愉快主动接受晨检,按号数插好自己的晨检牌。 3、不带危险品、零食入园,将自己的物品放在指定地方,值日生主动帮助排好桌椅、摆放玩具,整理活动室,管理自然角。 4、安静选择游戏区和玩具,不随便乱跑、不大声讲话,游戏结束后将玩具放回原处。 5、离园时带好自己的物品,整理好自己的仪表,不独自离园,不跟陌生人走,能主动跟老师和小朋友道别。 二、户外体育活动及早操 1、教幼儿整理好自己的服装参加活动。 2、自由活动: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玩危险游戏。乐意与同伴一起玩,不争抢玩具,互相谦让。玩后主动收拾并分类摆放玩具。 3、教幼儿正确使用活动器械,不争抢,安全地玩,活动后将玩具归类收放整齐。 4、听到音乐迅速排好队,认真做操。做操时精神饱满,眼睛看老师示范,耳朵听音乐节奏,动作到位。

5、教师要精神饱满地带操,动作有力、合拍。能用鼓励的语言、动作、神态感染幼儿认真参加早操和体育活动。 6、教幼儿主动擦汗,休息后及时主动自觉补充水份。 7、活动结束能按老师的指令排队回班级,不逗留,提醒幼儿上下楼梯靠右走,不互相推挤,注意安全。 8、要求在户外不吵闹、不推挤,有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集体活动 1、做好活动前的一切准备,包括幼儿活动安全、教玩具、学具的选择 2、课前能稳定幼儿情绪,教幼儿听信号坐好。能形成良好的常规。 3、活动中教幼儿应保持端正的坐姿,专心倾听别人讲话,不随便插话,积极思考并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回答时声音响亮。 4、正确操作学具材料,爱惜物品,操作完放回指定地方并摆放整齐。 5、写、画时握笔和坐的姿势保持正确。 6、坐的常规: (1)会轻轻搬动椅子,一手握椅背,一手托椅身,轻拿轻放,转椅子时要拿起椅子摆好再坐下。放椅子时不能有声音。知道爱护桌椅。

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的习惯培养策略

一日生活环节的习惯培养策略 在一日生活环节中,周而复始,而这些活动的琐碎细小,枯燥无味以及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差、教师们对这些生活环节的组织时,要学会观察,抓住重点,做到心中有目标,采取有效的方法,有机渗透幼儿习惯的培养。在实践中,总结出以下行之有效的措施。 1、梳理出生活环节的观察要点 通过梳理一日活动各环节中教师观察重点,做到“心中有目标”,有助于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见下表)

一日生活环节中,教师观察要点及渗透习惯的培养 以午睡环节为例,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是否能有序的穿脱衣裤,整齐叠放在固定处; 是否有良好的睡眠习惯;是否乐意整理自己的床铺。从中可以渗透培养幼儿学做力所能的事情、养成自我服务的好习惯。 又如在来园活动中,教师是否关注幼儿情绪、是否能对熟悉的人(保健、班级老师、同伴等)打招呼;幼儿所带的物品是否安全,并能将自己的物品放在指定地方,从中可以渗透培养幼儿愉快生活、文明礼貌的行为、养成物归原处的等好习惯。 2、创设会说话的生活教育环境 良好的生活环境创设,本身就是最直接的教育,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积累各种生活经验并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有的环节每天重复多次,利用环境的创设,避免了教师重复的提示,它直观易学,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情感,对幼儿行为起着提醒的作用,并暗示幼儿的行为,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实施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1)创设的形式不同 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年龄,创设一些与之相适应和匹配的生活环境,托小班年龄一般以教师为主的设计形式,如“温馨小贴士”,“心情墙”等,便于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情况;中大班幼儿,可以让幼儿与教师讨论,共同设计,制作图片、标志进行环境创设。如:物品的摆放、整理演示图、洗手步骤、便后主动冲水等提示图,既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加深幼儿的印象。 (2)材料的安全合理 教师提供的生活用品材料要实用安全,便于清洁和消毒。例如:盥洗室放置便纸的器皿既要便于消毒,又要高低、大小合适,方便幼儿取用。 (3)布局的科学舒适 幼儿园所有的生活环境布局要科学合理。如:午睡时,床位的摆放,应该根据不同年龄、场地,创设合理舒适的环境,既要方便幼儿的穿脱、折叠衣裤,整理床铺等操作,为幼儿提供自我服务的条件,也要便于教师在午睡中的管理。 又如:餐点时,合理摆放餐桌,方便幼儿的进出。餐具、骨盆、擦手小毛巾的摆放要舒适方便使用。对大年龄幼儿应科学安排他们自我服务的机会:添饭、添汤等。 3、注重在真实情景中学习体验 生活活动主要是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需要教师细心的观察,耐心的指导,根据各自不同幼儿的情况,运用各种方法寻找有效的教育途径,帮助幼儿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鼓励幼儿积极尝试,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日常活动指导中,教师重点可关注以下几点:

浅谈幼儿一日常规的重要性

浅谈幼儿一日常规的重要性 一日常规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幼儿园的孩子们在园一日生活中需要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它是幼儿园顺利开展活动的重要保证,也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前提,一日常规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日常生活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合理科学的常规,坚持一致性、一贯性和灵活性原则,培养幼儿初步的生活能力和良好习惯。由此可见,幼儿一日常规的重要性,下面我就针对这一问题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一日常规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习惯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好习惯一辈子受益,坏习惯一辈子吃亏,就是想改掉坏习惯也不容易”,由此可见,养成良好习惯很重要,幼儿心理发展特征与品质是在和我们的交往,以及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环境对幼儿的作用更大。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量事实表明: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接受熏陶、培养个性与习惯、形成良好品德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幼儿最容易接受外界教育和刺激的影响。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总是特别注意幼儿的一日常规,例如,幼儿的洗手习惯,我常常运用游戏活动让幼儿知道洗手方法和洗手的安全要求,并在水池旁贴上洗手顺序图,幼儿每次洗手的时候我都会提醒,时间久了,幼儿就形成了良好的洗手习惯,由此可见,一日常规对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一日常规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师幼关系 俗话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幼儿喜欢哪个老师,就愿意听哪个老师的话,就愿意接受该老师的建议。在教学中,只有多和幼儿进行情感交流,激发幼儿喜爱自己的情感,才能与他们建立亲密和谐的师幼关系,才能让幼儿体验到幼儿园生活的快乐,才能让幼儿形成信任感、安全感。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常常与幼儿一起合作,一起参与教学活动,与幼儿在常规活动中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例如,幼儿进入活动区域后要脱鞋子,他们往往摆放很乱,一旦活动结束他们就会手忙脚乱地找鞋子。这时,我就在活动区域旁边张贴了很多小鞋模型(按照颜色分类),幼儿再进入活动区域时,就不会手忙脚乱了,他们会主动把鞋子放在小模型上,活动结束时也就会很快找到自己的鞋子。正是这一日常规才让幼儿觉得教师是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的,幼儿看到教师这么为他们着想,也就会慢慢喜欢上这位教师,师幼之间的关系也就亲密和谐起来。 三、一日常规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纪律意识 通过常规教育能够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环境,能够尽快帮助幼儿适应集体生活,能够帮助幼儿尽快掌握生活技能。因为常规教育贯穿在幼儿一日活动当中,渗透于幼儿园教育的各个方面,因此,建立幼儿良好的一日常规,既是幼儿园工作的需要,也是培养幼儿纪律意识的

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

XXX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 为了科学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使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使幼儿在体、智、德美全方面提高,特制定幼儿一日生活制度。 一、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 1、认真做好幼儿园的接待工作,询问儿童在家有无异常情况,观察精神状况、有无发热和皮肤异常,检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保教人员对儿童进行全日健康观察,做好观察及处理记录。 3、卫生保健人员每日深入班级巡视2次。 二、早操 1、按时做操,做操前教师要仔细检查每位幼儿的衣服、鞋帽,做好防寒、防暑及安全检查工作。 2、教师示范动作要准确,要求幼儿动作要到位。 3、严禁大声训斥或粗暴动作对待幼儿。 三、喝水 1、按时组织幼儿集体有序喝水,除此以外要求幼儿用自己的杯子随渴随喝。 2、不能阻止幼儿饮水,不催促幼儿快喝,对不爱喝水的幼儿要多加关照,经常提醒他们喝水。 四、入厕: 1、培养幼儿定时排便的习惯,教会幼儿便后自行擦屁股的正确方法。 2、在活动间隙,提醒幼儿入厕。 3、教育幼儿便后用肥皂流动水洗手。 五、进餐:

1、餐前半小时组织幼儿做安静的游戏,不要剧烈活动,组织幼儿有序地洗手,洗完就吃,不要等待。 2、进餐时间不应少于20分钟(一般20—30分)教育幼儿进餐时要专心,细嚼慢咽,不催饭。 3、进餐时工作人员要向幼儿介绍食谱,激发幼儿的食欲,同时教育幼儿不偏食。 六、户外活动 1、保证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在2小时以上,其中有组织的户外活动时间为:中班20分钟,大班30分钟。 2、注意幼儿安全,在活动中幼儿不能离开老师的视线。 3、教师要为幼儿创设活动条件,(如场地、器材等)游戏的内容丰富多彩。 4、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认真观察,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七、活动区活动: 1、保证幼儿活动区活动时间。 2、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活动空间喝丰富的活动区角,准备充足的活动材料。 3、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巡回指导,提供帮助,保证幼儿安全。 八、离园 1、做好离园前的准备工作(如整理衣物、洗手、洗脸等)教师做到对每名幼儿心中有数。 2、把每位幼儿亲自送自送到门口家长手中。 XXXXXX中心幼儿园 二〇一二年九月二十八日

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学习心得体会

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学习心得体会 俗话说无规不成方圆,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养成有助于学习习惯的形成,由此可见,一日常规的建立对幼儿园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幼儿从熟悉、自由宽松的家庭环境进入到陌生、有纪律约束的集体环境之中,难免有些不适应,他们不能像在家里那样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要受集体规则的制约。从入园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要重视对幼儿进行一日常规的培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让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我们幼儿教师都知道幼儿园的工作是琐碎的,当我学习《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时我的第一感想就是——幼儿园的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但是当我静下心来仔细阅读其中的每一个环节,环节中的每一个细节时,我才发现其中的一些奥秘。 一日常规就是需要幼儿经常遵守的班级规则和规定,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包括三方面含义1.遵守一日活动的时间及顺序的规定。2.遵守一日活动各环节具体要求的规定。3.遵守幼儿的一般行为规范的规定。显然,一日常规是幼儿教育主要内容之一。我们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建立良好的常规。一日常规的建立不仅是集体教育幼儿的需要,还能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同时也有益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对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也有帮助。一日常规一旦形成,幼儿就知道什么时间该干什么事,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对老师完成保教工作,管理班级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日常规的建立对幼儿园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一日常规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集体环境。2.一日常规帮助幼儿学习在集体中如何生活。3.一日常规可以维持班级活动的秩序。4.一日常规可以帮助保教人员组织班级活动。 有这样一句教育名言“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这就是说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培养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从幼儿时期抓起的。个体年龄越小,行为的可塑性就越大,动力定型就越容易。一日常规的形成过程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幼儿园作为集体教育机构,培养幼儿的一日常规是必不可少的。幼儿期是最容易养成固定习惯的时期,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喜欢行为的模仿和重复,而从小形成某些好习惯,将会终身受益。教师不仅要规范幼儿的正确行为,还要让幼儿懂得生活在集体中“规则、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它将对幼儿适应社会的发展有着很深远的影响。 在培养幼儿一日常规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的环境氛围。 1.一日常规与自由是幼儿园班级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2.教师要明白一点一日常规不是用来管教、限制幼儿活动的,而是用来帮助幼儿更好的生活在集体中。 3.一日常规中隐含着自由,自由里渗透着常规。 4.为幼儿创设宽松、民主、自由的精神环境,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生活,感受教师的爱,不怕教师。 (二)提出合理的规则要求,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