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03-2011年中国粮食增产的贡献因素分析

2003-2011年中国粮食增产的贡献因素分析

2003-2011年中国粮食增产的贡献因素分析
2003-2011年中国粮食增产的贡献因素分析

第29卷第23期农业工程学报V ol.29 No.23

2013年12月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Dec. 2013 1

2003-2011年中国粮食增产的贡献因素分析

刘忠,黄峰※,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部华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3)

摘要:理清2003年以来中国粮食产量增加的主要贡献因子及其贡献率,对于及时调整农业政策,保持和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利用2003-2011年中国粮食及其各构成品种(根据国家统计局,粮食作物包括稻谷、小麦、玉米、薯类、豆类和其他谷物)的产量和播种面积数据,采用贡献因素分解的研究方法,研究了2003年以来中国粮食增产的作物和地区贡献,以及面积、单产和种植结构调整对于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并对各增产主力省区和主要粮食作物的增产贡献因素进行了分析,划定了增产主导类型。结果显示:研究期粮食增产全部来自3大粮食作物,其中玉米贡献了一半以上的增产量;杂粮、豆类和薯类总产均出现下降,其播种面积则分别下降了25.7%、17.4%和8.2%。地区贡献以黑龙江和河南最为突出,累积贡献率超过1/3;累积贡献率超过90%的13个省区,除新疆外其余都是粮食主产省区。作为传统农区的四川,其粮食增产贡献率仅为1.6%,与山西、陕西和甘肃等非主产区基本相当;全国粮食增产的面积贡献率最大,达到46.3%,其次是单产贡献率(44.2%),结构调整的贡献率将近10%,其中一半以上来自豆类向稻谷和玉米的调整;稻谷、玉米和春小麦的增产为面积主导型,而冬小麦的增产为单产和面积共同作用型;除河南和安徽为单产主导型,吉林和河北为面积单产共同作用型,其他增产主力省区的增产类型均为面积主导型。综合来看,2003-2011年中国粮食增产是以面积增加主导的外延式增产方式。由于粮食消费结构和国际粮食贸易容量的限制,今后结构调整的潜力已经很小。因此,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粮食作物的单产水平是今后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农业政策的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粮食,作物,生产,增产,贡献因素,单产,面积,结构调整

doi:10.3969/j.issn.1002-6819.2013.23.001

中图分类号:S1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13)-23-0001-08

刘 忠,黄 峰,李保国. 2003-2011年中国粮食增产的贡献因素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13,29(23):1-8.

Liu Zhong, Huang Feng, Li Baoguo. Investigating contribution factors to China’s grain output increase in period of 2003 to 2011[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3, 29(23): 1-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0 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粮食生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改革开放前1978年的3亿t,到2012年的5.9亿t,30多年粮食产量几近翻番。其间虽然经历了多次徘徊甚至下滑,但总体来说是波动上升的[1-2]。

1998-2003年粮食产量的连续回落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粮食生产大滑坡。其间伴随了

收稿日期:2013-06-21 修订日期:2013-10-29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3QJ059),“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05B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532)。

作者简介:刘忠(1970-),男,副教授,主要从事土地利用与信息技术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100193。

Email:lzh@https://www.wendangku.net/doc/d613243480.html,

※通信作者,黄峰(1972-),男,讲师,主要从事农业水资源利用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100193。

Email:fhua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d613243480.html, 耕地面积、粮食面积、粮食单产、粮食价格和人均粮食占有量“五下降”[3]、生态脆弱区退耕还林[4-7]以及粮价大幅波动下降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和现象。针对粮食产量下滑,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取消农业税、粮食补贴[8]和托市收购[9]等,来稳定粮食生产。之后粮食产量止跌回升,实现了2004年到2012年粮食产量9连增。

目前,中国的粮食生产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粮食生产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粮食生产重心显著北移,并进一步向主产区和主要作物集中[2,10]。传统的以人口-粮食相互影响的分布模式在新型粮食产区不再适用[11]。但原有的影响粮食安全的压力持续存在。耕地数量的不断减少和质量的下降不但威胁着粮食播种面积的稳定和提升,也影响到粮食单产的上升潜力[12-14];全球气候变化既影响了粮食生产的长期趋势又在左右着粮食生产的短期波动[15-16];水资源短缺及其在各生产部分的激烈竞争成为限制粮食生产的主要因子[17-18]。同时,随着经

·综合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2013年

2

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消费需求和结构的变化对粮食产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21]。而新的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如生物能源与粮食的争地[22],国际市场与粮食贸易对国内粮食品种和市

场的影响[23],

快速城镇化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24]等开始显现效果。

上述影响因素显而易见地决定着粮食生产结构、面积和单产的提升空间。因此正确掌握2003年以来中国粮食产量增加的主要贡献因子及其贡献率,对于保持中国粮食生产水平,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正确进行宏观调控有重要的意义。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

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年鉴2012》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汇编1949-2004年》。指标包括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以及粮食作物、谷物、水稻、玉米、小麦、豆类和薯类的播种面积和产量,以及衍生的杂粮播种面积和产量数据。 1.2 方法

1.2.1 地区贡献率和作物贡献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区)以及粮食作物品种的增产贡献率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1

()()

i i i k i i i Pt Pb C Pt Pb =?=?∑ (1)

式中,C i 为地区i 或粮食作物种类i 的增产贡献率,Pt i 为地区i 或粮食作物种类i 的目标年粮食产量,Pb i 为地区i 或粮食作物种类i 的基年粮食产量。 1.2.2 粮食增产贡献因素及其贡献率计算

从粮食产量的构成来看,粮食产量的增减由粮食播种面积与粮食单产的变化共同决定。因此可以把粮食产量的提高分解为面积贡献和单产贡献。在中国粮食统计中,粮食是谷物、豆类和薯类3大类的总称,而谷物指稻谷、小麦和玉米3大高产粮食作物和其他谷物(杂粮)。统计指标上的粮食单产提高,一方面源于单个粮食作物单产的真实提高,另一方面是低产粮食作物向高产粮食作物调整而导致的数字上的提高。因此,单产贡献里实际上包含了结构变化的贡献。近年来的结构变化都是由低产粮食作物向高产粮食作物调整。由于缺乏实际的结构调整的数据,假定在粮食播种面积整体上升的前提下,播种面积下降的所有作物的下降面积全部转化为播种面积上升的所有作物的上升面积中。

由此,基年到目标年,粮食产量的变化量分解为由粮食播种面积变化贡献的产量、由粮食作物单产变化而贡献的产量以及由粮食种植结构变化所

产生的变化3部分。表达为

G Gs Gy Gt Δ=Δ+Δ+Δ (2) 其中,ΔG 为作物产量变化量,kg ;ΔGs 为作物播种面积变化贡献的产量,kg ;ΔGy 为作物单产变化贡献的产量,kg ;ΔGt 为粮食种植结构变化所贡献的产量,kg 。

定义所有面积调减作物的总调减面积为ΔSm ,所有面积增加作物的总增加面积为ΔSa ,扣除结构调整调增的面积后,新增作物播种面积为ΔSn ,则

1m

j j Sm Sm =Δ=Δ∑ (3)

1

n

i i Sa Sa =Δ=Δ∑ (4)

Sn St Sb Sa Sm Δ=?=Δ?Δ (5) 1()m

j j j Gt Yt Ym Sm =Δ=?×Δ∑ (6)

式中,

Ym j 为第j 种调减作物目标年的单产,kg/hm 2;Yt 为调增作物目标年的加权平均单产,kg/hm 2。即

1

1

n

i

i

i n

i

i Ya Sa

Yt Sa

==×Δ=

Δ∑∑ (7)

式中,Ya i 为第i 种面积增加作物的目标年单产,

kg/hm 2;

ΔSa i 为第i 种调增作物的面积增加量,hm 2。 面积和单产贡献的产量分别计算为

Gs Yt Sn Δ=×Δ (8) Gy G Gs Gt Δ=Δ?Δ?Δ (9) 由此,3部分的贡献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Gy

Cy G Δ=Δ (10) Gs Cs G Δ=Δ (11)

Gt Ct G

Δ=Δ (12)

式中,Cy ,Cs 和Ct 分别代表单产贡献率、面积贡献率和结构调整贡献率,%。

1.2.3 地区单一作物产量贡献率的计算

在进行单一作物贡献因素贡献率计算时,由于不涉及其他作物,因此只考虑其面积贡献和单产贡献。

增产作物面积贡献率Cs i 的计算如下

min(,),0

0,0i i i i i i Ya Sa P Sa Cs Sa ×ΔΔΔ>?=?

Δ?

≤ (13) 式中,ΔPi 代表某一个省区作物i 的增产量,kg 。

增产作物单产贡献率Cy i 计算如下

第23期 刘 忠等:2003-2011年中国粮食增产的贡献因素分析

3

min(,),0

0,0i i i i i i Ya Sb P Ya Cy Ya Δ×ΔΔ>?=?

Δ?

≤ (14) 式中,ΔYai 代表作物i 的单产增量,kg/hm 2;Sb i 为作物i 基年的播种面积,hm 2。 1.2.4 粮食增产主导类型划分

以某一因素贡献率大小划分地区和作物增产的主导类型为面积主导型、单产主导型和面积单产共同作用型。而面积、单产主导型又根据其贡献率的大小划分为以下几个主导级别:

较显式中,ΔSm j 为第j 种调减作物减少的面积,hm 2;

ΔSa i 为第i 种面积增加作物增加的面积,hm 2;St 和Sb 分别为目标年和基年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hm 2。公式(5)说明,播种面积增加的作物,其播面的增加一部分是完全新增的面积,另一部分是由于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由其他低产粮食作物调整过来的面积。

结构调整贡献的产量计算如下:

较显著:贡献率55%~65%,以*标识; 显著:贡献率65%~75%,以**标识; 极显著:贡献率75%~85%,以***标识; 绝对主导:贡献率>85%,以****标识。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粮食作物对粮食增产的贡献

不同粮食作物对粮食总产的贡献列于表1。可以看出,2003-2011年粮食增产呈现出以下特征:

1)3大粮食作物增产,其他作物减产。粮食增产全部来自于玉米、稻谷和小麦。杂粮、豆类和薯类均表现出2003年以来的下滑势头。对粮食增产贡献最大的是玉米,贡献率超过一半,稻谷的贡献率略高于小麦。减产的作物中杂粮的产量下滑幅度最大,薯类和豆类下滑幅度基本相当。可见2003-2011年,中国粮食生产进一步向3大高产粮食作物集中,粮食生产的专业化和集约化水平有所提高。

2)播种面积和单产对增产均有贡献。3大粮食作物的增产,一方面源于其2003-2011年播种面积的稳中有升(图1a ),另一方面源于其单产水平的持续上升(图1b )。其中玉米播种面积扩张明显,上升了39.4%。稻谷和小麦小幅上升,分别增加了13.4%和10.3%。稻谷和小麦的单产年际变化平稳,表现出逐年稳步上升的态势,2003-2011年分别上升了10.3%和23%。而玉米单产的波动性稍大,但总体也是上升的,2003-2011年上升了19.4%。

表1 粮食增产的作物贡献

Table 1 Contribution of various crops to grain output increase

作物Crops 产量贡献 Output contribution/104

t 贡献率 Contribution rate/% 播面变化 Change of sown area/% 单产变化

Change of yield/%

稻谷Rice 4034.53 28.7 13.4% 10.3%

小麦Wheat 3091.29 22.0 10.3% 23.0% 玉米Maize 7695.09 54.8 39.4% 19.4% 杂粮Minor cereals -310.27 -2.2 -25.7% -2.3% 豆类Soybeans -219.10 -1.56 -17.4% 8.6% 薯类Tubers -240.27 -1.71 -8.2% 1.5% 总计Total

14051.27 100.0

a. 播种面积 a. Sown area

b. 单产

b. Yield per sown area

图1 2003-2011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单产变化 Fig.1 Changes of grain sown area and yield from 2003 to 2011

农业工程学报 2013年4

3)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明显。具体表现为3大高产粮食作物调增、其他粮食作物调减,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进一步向3大作物集中的态势(图1a)。其中杂粮的播种面积逐年稳定下降,从2003年到2011年下降了25.7%。薯类表现出2006年猛烈下降以后的逐年回升态势,与2003年相比,2011年薯类播种面积下降了8.2%。豆类面积在2008年以后有加速下滑的迹象,到2011年豆类播种面积下降了17.4%。在面积缩减的同时,这3类粮食作物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单产上升趋势(图1b),因此其面积下滑带来的产量减少不能被其上升不明显的单产水平相抵消,因而表现为2003-2011年的产量下降。

可见,2003-2011年中国粮食增产是播种面积、单产以及种植结构调整3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2.2 单产、面积和结构调整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

在全国层面上,所有增产省区所增产的粮食抵扣所有减产省区所减少的粮食后,所表现出来的粮食产量净增长量,有46.3%是由播种面积增加(扣除结构调整面积)贡献的,44.2%是由单产上升贡献的,其余9.5%由粮食种植结构调整贡献(表2)。

面积和单产的贡献特征迥异。单产的正向贡献面远远广于面积的正向贡献面。在研究时段内,31个省区中的大部分(27个)省区3大谷物的单产是上升的,即不管其粮食总产是增加还是减少,大部分省区的单产贡献是正向的。而播种面积的正向贡献则更多地集中于粮食增产主力省区(主要是稻谷和小麦)。稻谷约有一半(16个)省区播种面积上升,而小麦播种面积上升的省区只有13个。因此,对于稻谷和小麦来说,面积的正向贡献更多地出现在增产省区中,而减产省区则更多表现为面积的负向贡献。玉米相对而言在大部分省区(28个)都是面积正向贡献。面积和单产正向贡献面的明显差别,暗示在全国尺度所计算得到的面积贡献率是不同地区正负贡献率相抵之后的结果,此结果与针对增产省区所得到的面积贡献率相比,前者会显著小于后者,这在2.4节的分析中也得到了印证。

在结构调整中,豆类调减贡献的产量最多(表2)。豆类调减贡献了结构调整增产量的一半以上,杂粮调减贡献了26.4%,薯类调减贡献了19.3%。在豆类调减中,黑龙江的调减面积占到豆类总调减面积的18%,河北、辽宁、山东和陕西调减的比例也都超过总调减面积的6%,上述5个省份累积调减比例占到总调减面积的将近一半。杂粮调减最明显的依然是黑龙江,占到总调减面积的29.6%。其次是内蒙古、安徽、河南和吉林。这5个省区累积调减面积占总调减面积的55%。薯类调减比较明显的是河南、安徽、湖北、江苏和山东,这5个省调

减面积累计占到总调减面积的65%(表3)。可见

豆类和杂粮的调减以东北地区最为明显,而薯类调

减主要是在黄淮江淮地区。

表2 粮食增产的贡献因子及其贡献率

Table 2 Contributors and their contribution rates to grain

output increase

增产因素Contributors 贡献率Contribution rate /%

单产 Yield 44.2

面积 Sown areas 46.3

结构调整Structure adjustment 9.5

豆类 Soybeans 5.2

杂粮 Minor cereals 2.5

薯类 Tubers 1.8

表3 播种面积调减的地区占比

Table 3 Provincial shares in declined sown area of minor

grain crops

% 地区

Regions

杂粮

Minor cereals

豆类

Soybeans

薯类

Tubers 黑龙江Heilongjiang 29.56 17.95 2.60 内蒙古Inner Mongolia8.39 2.49 0.05 安徽 Anhui 7.84 1.81

15.22

河南 Henan 4.75 4.51

15.54

吉林 Jilin 4.71 5.31 2.64 四川 Sichuan 4.04 3.41 -

云南 Yunnan 3.59 - - 江苏 Jiangsu 3.02 2.40

10.41

河北 Hebei 2.98 8.64 4.44 陕西 Shaanxi 2.95 6.53 -

山西 Shanxi 2.75 1.43 1.60 辽宁 Liaoning 2.67 8.43 3.07

湖北 Hubei 2.52 5.65

14.70

山东 Shandong 2.51 6.66 9.44 贵州 Guizhou 2.49 0.29 -

湖南 Hunan 2.28 5.14 7.51 广西 Guangxi 2.23 4.97 0.77

甘肃 Gansu 1.79 1.31 - 重庆 Chongqing 1.62 - - 浙江 Zhejiang 1.50 2.91 1.88 江西 Jiangxi 1.43 1.26 6.07

福建 Fujian 0.93 1.69 -

宁夏 Ningxia 0.86 2.99 - 广东 Guangdong 0.82 1.22 0.04 新疆 Xinjiang 0.81 0.84 2.19 青海 Qinghai 0.31 0.29 0.78 天津 Tianjin 0.25 0.80 0.18 北京 Beijing 0.15 0.55 0.14 海南 Hainan 0.12 0.29 -

西藏 Tibet 0.08 0.13 0.26 上海 Shanghai 0.07 0.08 0.47 2.3 粮食增产的地区贡献

2011年相比于2003年,粮食产量增加的省份

第23期刘忠等:2003-2011年中国粮食增产的贡献因素分析 5

共有19个。其中,黑龙江是粮食增产量最大的省份,单一省份献率超过20%。河南紧随其后,单一省份贡献率达到15%。这2个省累积贡献率超过35%。其他贡献较大的省份依次是内蒙古、山东、安徽、吉林、江苏、河北、江西、辽宁、湖南、湖北和新疆。这11个省区各自的贡献率在3%~7%之间。上述13个省份累计贡献率超过90%,是中国粮食增产的主力省区(图2)。这13个省区中,除新疆之外,其他12个省区均为中国的粮食主产区。可见粮食主产区对中国粮食增产的贡献巨大。但值得注意的是唯一没有进入贡献13强的粮食主产省四川省,贡献率仅为1.6%,与山西、陕西和甘肃等传统的非粮食主产省相当,且低于新疆3.1%的贡献率。四川粮食生产地位的下降值得关注。

图2 主力省区粮食增产量

Fig.2 Grain output increase in major provinces

13个主力增产省区粮食产量的主要贡献作物有明显的区位特征(图3)。东北农区的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的增产作物以玉米和稻谷为主;黄淮海农区的河南、山东和河北以小麦和玉米增产为主,其中河南的稻谷增产量也相当可观;长江中下游农区的安徽、江苏和湖北以小麦和稻谷为主;江南农区的江西和湖南以稻谷为主;新型农区中的内蒙古以玉米为主,稻谷、小麦、杂粮、豆类和薯类也都增产,是增产大省中唯一的所有粮食作物都增产的省区;而新疆粮食增产主要以小麦为主。

图3 主力省区粮食增产作物贡献率

Fig.3 Crop_based contribution rates to grain output increase

in major provinces

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以东北玉米稻谷优势区、黄淮海小麦玉米优势区、长江中下游小麦稻谷优势区、江南稻谷优势区和新型耕地扩张型粮食生产基地的大格局。显示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化和专业化程度得以强化。在过去的9 a里,除了四川盆地农区粮食生产地位下滑明显外,各个主要农区都在稳定发展。

2.4 增产作物的空间格局特征

稻谷的产量贡献中,黑龙江、江西、湖南、江苏和安徽5个省区累积贡献率超过75%。其他贡献比较明显的省区还有吉林、湖北、河南和辽宁,这些省区均为中国的粮食主产省区。其中以黑龙江最为突出,单一省份贡献率达到30.2%。

小麦的产量贡献中,河南、安徽、山东、江苏和河北5省区累计贡献率超过80%,其他贡献教明显的省区还有新疆、湖北、内蒙古和黑龙江。其中河南贡献最大,达到26.9%,安徽和山东两个省份贡献份额相当(≈18%)。

玉米的产量贡献中,黑龙江、河南、内蒙古、吉林、山东、河北和辽宁7个省区累计贡献率超过75%。其他贡献较明显的还有山西、新疆、云南、四川、甘肃和陕西。其中黑龙江最为突出,单一省份贡献率达到24.0%。河南其次,达到12.1%。内蒙古和吉林相当(≈9.5%)。

2.5 粮食增产主力省区及3大作物增产的主导因素

就单一地区单一作物品种而言,产量增加不外乎面积贡献和单产贡献。以面积扩张为主的产量增长是外延式的产量增长方式,而以单产提升为主的产量增长则代表了内涵式的产量增长方式。理清不同地区和作物产量增长的主导方式,对于稳定和提升中国粮食生产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宏观调控有重要意义。

2.5.1 3大作物增产的主导因素

从表4各列汇总的结果可以看出,3大粮食作物中稻谷和玉米的增产都属于面积主导型,达到显著主导水平。稻谷增产贡献前5位的省区中,除了安徽是单产主导外,其他地区均为面积主导。尤其是贡献率最高的黑龙江,为面积绝对主导类型。黑龙江的稻谷面积扩张主要依托丰富的后备耕地资源和结构调整。而江淮稻区稻谷面积的扩张则主要得益于复种指数的提高,近年来双季稻的恢复性增长是这些省区稻谷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

位列玉米增产贡献前7位的省区中,河南为单产主导型,河北和吉林面积和单产主导性都不显著,属于面积单产共同作用型,其他4个都属于面积主导型。尤其是辽宁,为面积绝对主导型。贡献率最大的黑龙江属于极显著面积主导型。玉米面积

农业工程学报 2013年6

的扩张一方面缘于耕地后备资源丰富地区的新增面积,而全国范围内玉米面积的扩张主要来源于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以山西为例,山西位列玉米增产省区第8位。而山西省从2003年到2011年,只有玉米产量持续上升,其他粮食作物产量都在下滑。玉米产量的增长源于近年来玉米地膜覆盖和密植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和杂粮及薯类面积的下降。

小麦中的冬小麦表现为单产和面积共同作用型,单产贡献稍大于面积贡献。小麦增产前5位的省区中,河南、安徽和河北属于单产主导型,江苏属于面积主导型,而山东为面积和单产共同主导型。冬小麦的产量贡献特征显示中国冬麦主产区冬小麦播种面积的增加潜力有限,在播种面积达到近乎极限的情况下,要想达到持续增产,需要对单产给予更多的关注。春小麦明显不同于冬小麦,属于面积主导型,达到极显著主导水平。其中新疆为面积绝对主导型,内蒙古为面积极显著主导型。这两个地区均为中国后备耕地资源比较丰富的省区。

表4 增产粮食作物的面积、单产和地区贡献率

Table 4 Contribution rate of sown area and yield of various crops to grain output increase in different provinces

% 稻谷 Rice 小麦 Wheat 玉米 Maize 总计 Total

地区

Regions 面积

Area

单产

Yield

地区

Region

面积

Area

单产

Yield

地区

Region

面积

Area

单产

Yield

地区

Region

面积

Region

单产

Yield

增产主导

Dominant

factor

黑龙江 Heilongjiang#95.0 5.0 27.7 37.1 62.9 2.0 80.1 19.9 23.8 85.0 15.0 面积****河南 Henan 42.8 57.2 5.3 36.6 63.4 25.5 38.5 61.5 12.0 38.2 61.8 单产*内蒙古 Inner Mongolia#60.5 39.5 0.7 81.9 18.1 2.8 88.7 11.3 9.6 86.9 13.1 面积****山东 Shandong 38.2 61.8 0.6 53.1 46.9 16.5 68.6 31.4 7.3 60.5 39.5 面积*

安徽Anhui 38.0 62.0 9.6 33.0 67.0 17.6 83.1 16.9 1.3 39.6 60.4 单产*

吉林Jilin 44.4 55.6 6.9 52.3 47.7 9.3 50.0 50.0

江苏Jiangsu 73.6 26.4 10.4 57.5 42.5 12.7 0.0 100.0 0.4 63.9 36.1 面积*

河北Hebei 28.2 71.8 0.4 42.0 58.0 7.9 52.2 47.8 7.3 48.5 51.5

江西Jiangsi 63.1 36.9 13.4 79.0 21.0 0.1 63.2 36.8 面积*

辽宁Liaoning 79.2 20.8 3.5 98.4 1.6 5.8 93.5 6.5 面积****湖南Hunan 82.3 17.7 11.5 35.9 64.1 0.8 77.4 22.6 面积***湖北Hubei 66.6 33.4 6.3 77.8 22.2 5.5 96.4 3.6 1.4 75.9 24.1 面积***新疆Xinjiang#29.7 70.3 0.2 95.8 4.2 7.1 92.3 7.7 2.6 92.7 7.3 面积****总计 Total 71.2 28.8 96.5

82.7#17.3#

97.6 69.5 30.5 81.7 65.5 34.5 面积**增产主导 dominant factor 面积面积面积

注:*表示较显著(55%~65%);**表示显著(65%~75%);***表示极显著(75%~85%);****表示绝对主导(>85%);#表示春小麦区。Note: * expresses light significance(55%~65%), ** expresses significance (65%~75%),*** expresses dominant (>85%), # expresses spring wheat.

2.5.2 增产主力省区增产的主导因素

从表2各行汇总的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主力省区(9个)表现为面积主导的增产类型。其中黑龙江、内蒙古、辽宁和新疆表现为面积绝对主导的增产类型;湖南和湖北表现为面积极显著主导的增产类型;山东、江苏和江西为面积较显著主导的增产类型。表现出单产主导的只有河南和安徽,均为较显著主导。吉林和河北3大谷物增产中面积和单产的贡献基本相当。

汇总13个主力增产省区的3大谷物增产贡献,总体表现为面积显著主导的增产特征。由于本小结讨论的是单一的粮食作物,不涉及粮食作物结构调整所带来的不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相互转化。因此本小结中增产主力省区3大谷物总的面积贡献率实际上包含了结构调整的贡献率。假定主力省区结构调整贡献率与全国结构调整贡献率相同,则在减掉9.5个百分点的结构贡献率后,主力省区3大谷物的面积贡献率为56.0%。依然表现为面积主导的增产特征。也就是说,2003-2011年的粮食增产整体表现为外延式为主的增产方式。

3 结论与讨论

2003年以来的粮食连续增产为中国粮食的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如何巩固粮食生产能力,保持粮食生产持续健康稳定地增长,依然是政策制定者和相关研究人员值得讨论的问题。总结本文的结果,可以看出2003年以来中国粮食增产具有以下特点:1)粮食增产以面积扩张为主,单产增加为辅。面积的扩张主要以北方耕地后备资源相对丰富的东北黑龙江和内蒙古以及西北地区的新疆为主。经过连续多年的播种面积扩张,这些地区后备耕地资源扩张的潜力已经大大降低,而该地区今后粮食生产能否继续稳定增长也面临着水资源能否满足的考验。

2)2003年以来的粮食增产伴随着粮食种植结构的较大调整。具体表现为杂粮、豆类和薯类的全面退缩以及玉米的大面积扩张。由于小杂粮、豆类和薯类的单产相比3大粮食作物要低很多。因此,由于种植结构的变化而导致的粮食增产也占了相

第23期刘忠等:2003-2011年中国粮食增产的贡献因素分析7

当的比例。当前3大粮食作物的比例已经高达8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际粮食市场的容量限制,保持适当比例的小杂粮以及豆类和薯类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今后继续调减其他粮食作物,扩大3大粮食作物的空间已经不大。

3)粮食增产的单产贡献不容小觑。尽管在过去的9连增中面积扮演了最主要的角色,但单产的贡献也占了相当的比例。尤其是小麦,其单产贡献率超过面积贡献率。持续稳定的科技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是保持单产稳定增长的必要手段。由于小麦的单产水平低于稻谷和玉米,因此目前小麦的单产水平继续表现出一定的潜力,而稻谷和玉米则已显得提升乏力。保持持续稳定的科技投入是提高粮食作物单产水平的基本手段。而通过兴修水利、提升农业装备等具有长效作用的政策机制以及农业技术推广,可以促成科研成果的迅速转化,提高综合配套技术的示范推广效果,缩小现实产量和科研产量的差距,从而进一步提高粮食作物的单产。

4)对增产主力省区3大谷物增产的贡献因素分析中,其面积贡献率(56%)大于全国层面面积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46.3%),暗示了减产省区及减产作物的产量减少中面积同样是主导贡献因素。进一步显示了政策因素对于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重要作用。因而,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是当前稳定粮食产量,防止出现粮食生产大滑坡的基本前提。

当前,中国农村酝酿着新的变革。原有的政策性利好面临着释放完毕的境况,新的发展瓶颈初露端倪。如何在新一轮农村改革中通过机制创新,继续刺激粮食生产,是当前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东中部地区城镇化和新型农村建设以及农村土地流转及其带来的家庭农场新动向的出现,或许是今后中国粮食生产一个新的增长点。

[参 考 文 献]

[1]陆文聪,祁慧博,李元龙.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粮食

供求变化趋势[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41(1):5-18.

Lu Wencong, Qi Huibo, Li Yuanlong. The tendency of China's

grain supply and demand under globalization[J].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1,

41(1): 5-1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张军,覃志豪,李文娟,等. 1949-2009年中国粮食

生产发展与空间分布演变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27(24):13-20.

Zhang Jun, Qin Zhihao, Li Wenjuan, et al. Change of grain

production and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China during the 1949

-2009 periods[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11, 27(24): 13-2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3]王玉斌. 中国粮食产量波动研究[D]. 北京:中国农业

大学,2006.

Wang Yubin. Study on China's Grain Output

Fluctuations[D]. Beijing: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0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4]Uchida Emi, Rozelle Scott, Xu Jintao. Conservation

Payments, Liquidity Constraints and Off-farm Labor:

Impact of the Grain for Green Program on Rural

Households in China[A]. Yin Runsheng. An integrated

Assessment of China’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grams[C]// Springer Netherlands, 2009: 131-157. [5]Sun Danfeng, Li Hong, Dawson R,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steep cultivated land and the impact of the

Grain-for-Green policy in China[J]. Pedosphere, 2006,

16(2): 215-223.

[6]Xu Zhigang, Xu Jintao, Deng Xiangzheng, et al. Grain

for Green versus grain: Conflict between food security

and conservation set-aside in China[J]. World Development, 2006, 34(1): 130-148.

[7]刘忠,李保国.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后黄土高原地区粮食

生产时空变化[J].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1):1-8.

Liu Zhong, Li Baoguo.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in

grain production before and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Grain

for Green project in Loess Plateau region[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12,

28(11): 1-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8]刘永芳. 中国粮食补贴政策效应分析[J]. 世界农业,

2013(1):133-136.

Liu Yongfang. Analysis of effect of grain subsidy policy

in China[J]. World Agriculture, 2013(1): 133-13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9]朱满德. 中国粮食宏观调控的成效和问题及改革建议[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4):390-394.

Zhu Mande. Effects, problems and feform proposals for

China grain macro regulation-control[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11, 32(4): 390-39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0]屈宝香,张华,李刚. 中国粮食生产布局与结构区域演

变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32(1):1-6.

Qu Baoxiang, Zhang Hua, Li Gang.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on the layout and structure of regional food

production in 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2011, 32(1): 1-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1]刘忠,李保国. 基于土地利用和人口密度的中国粮食

产量空间化[J].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9):1-8.

Liu Zhong, Li Baoguo.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hina grain

output based on land use and population density[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12, 28(9): 1-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2]陈百明,周小萍. 中国粮食自给率与耕地资源安全底

线的探讨[J]. 经济地理,2005,25(2):145-148.

Chen Baiming, Zhou Xiaoping. Analysis on the grain

self-sufficient ratio and the safe baseline of cultivated

land in China[J]. Economic Geography, 2005, 25(2):

145-14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3]Yang Hong, Li Xiubin. Cultivated land and food supply

in China[J]. Land Use Policy, 2000, 17(2): 73-88.

[14]Verburg Peter H, Chen Youqi, Veldkamp Tom A. Spatial

explorations of land use change and grain production in

China[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000, 82(1/3): 333-354.

[15]殷培红,方修琦,张学珍,等. 中国粮食单产对气候变化

的敏感性评价[J]. 地理学报,2010,65(5):515-524.

Yin Peihong, Fang Xiuqi, Zhang Xuezhen,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susceptible regions to climate change

impact on grain yield per unit area in China[J]. Acta

农业工程学报 2013年8

Geographica Sinica, 2010, 65(5): 515-52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6]Simelton Elisabeth, Fraser Evan D G, Termansen Mette, et

al. Typologies of crop-drought vulnerability: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socio-economic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sensitivity and resilience to drought of three major food crops in China (1961–2001)[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icy, 2009, 12(4): 438-452.

[17]杨贵羽,汪林,王浩. 基于水土资源状况的中国粮食

安全思考[J]. 农业工程学报,2010,26(12):1-5.

Yang Guiyu, Wang Lin, Wang Hao. Thinking of food security in China based on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and land cultivation[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10, 26(12): 1-5.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8]李保国,黄峰. 1998-2007年中国农业用水分析[J]. 水

科学进展,2010,21(4):575-583.

Li Baoguo, Huang Feng. Trends in China's agricultural water use during recent decade using the green and blue water approach[J]. 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 2010, 21(4): 575-583.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9]Gould Brian W, Villarreal Hector J. An assessment of the

current structure of food demand in urban China[J].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06, 34(1): 1-16.

[20]Gale H. Frederick, Huang Kuo. Demand for Food

Quantity and Quality in China[R]. USDA Economic

Research Report No. 32. Available at SSRN: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613243480.html,/abstract=1739091, 2007.

[21]Ma Hengyun, Huang Jikun, Fuller Frank, et al. Getting

rich and eating out: consumption of food away from

home in urban China[J]. Canad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06, 54(1): 101-119.

[22]Yang Hong, Zhou Yuan, Liu Junguo. Land and water

requirements of biofuel and implications for food

supply and the environment in China[J]. Energy Policy,

2009, 37(5): 1876-1885.

[23]Yang Jun, Qiu Huanguang, Huang Jikun, et al. Fighting

global food price rises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The response

of China and its effect on domestic and world markets[J].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08(s1), 39: 453-464.

[24]Chen Jie. Rapid urbanization in China: A real challenge to soil

protection and food security[J]. Catena, 2007, 69(1): 1-15.

Investigating contribution factors to China’s grain output increase in

period of 2003 to 2011

Liu Zhong, Huang Feng※, Li Baoguo

(Key Laboratory of Arable Land Conservation (North China) of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China Agriculture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3, China)

Abstract: China’s grain output has continued to increase since 2003. Identifying contributing and driving factors and quantifying their contribution rates to the increase of grain output (IGO) will help to make a correct agriculture policy to maintain or improve the grain production capacity. Using the statistics of outputs, sown areas, and yield (output of per unit sown area) of grain production and its composition crops (i.e. rice, maize, wheat, soybeans, tubers, and minor cereals according to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ontributors and their contribution rates to IGO from crops and regional aspects. Furthermore, an algorithm was constructed to divide driving factors into sown area, yield, and adjustment of grain structure. The driving types of IGO were delineated according to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sown areas and yield for regions and crop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GO were all from rice, wheat, and maize, which were considered as high yield crops compared to other grain crops. The largest crop contributor was maize, with a contribution rate of more than 50%. The output of minor cereals, soybeans, and tubers all declined during the period of 2003-2011, with the reduction rate of 25.7%, 17.4%, and 8.2% on sown areas for minor cereals, soybeans, and tubers respectively. Heilongjiang and Henan were the largest region contributors, whose cumulative contribution rate reached up to 35%. The top 13 provinces with the cumulative contribution rate more than 90% were mostly the major grain-producing provinces, except for Xinjiang. As a traditional major grain producing province,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IGO in Sichuan was just 1.6%. This value was roughly in line with the values of Shanxi, Shaanxi, and Gansu, which were all non-major grain producing provinces. At the national scale, the sown area of grain was the strongest driving factor, with a contribution rate of 46.3%, followed by yield, contributing 44.2% to IGO. Adjustment of grain structure contributed the remaining 9.5%, more than half of it coming from conversion of sown areas from soybeans to maize and rice. With respect to crops, the IGO in rice, maize, and spring wheat were mainly driven by the sown areas. The driving factors of the IGO in winter wheat were sown areas and yield, with yield slightly larger than sown area. At the regional scale, the sown area was the dominant factor to drive IGO in most of the main contribution provinces. Yield per unit sown area became the major driving factor only in Henan and Anhui. The contribution of sown area and yield were almost equal in Jilin and Hebei. Overall, China's IGO in the period of 2003-2011 belonged to the type of sown-area dominance. Henceforth, the potential of sown areas adjustment from low-yield crops to high-yield crops is limited by the consumption patterns of grains and the capacity of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in grain. Therefore, in addition to stabilizing the sown areas of grain crops, improving grain yield is another important strategy to further stabilize and increase grain production capacity. The results will be able to provide a decision-making basis for China’s agricultural policy adjustments.

Key words: grain, crops, production, increase of grain output, contribution factors, yield, sown areas, adjustment of grain structure

(责任编辑:刘丽英)

浅析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

浅析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 摘要: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中国入世十一年之久,无论是对中国本身还是贸易伙伴,此举的收益和冲击都已得到了足够充分的展示。就总体而言,入世十年以来,中国及其贸易伙伴走上了双赢之路。对于中国而言,入世意味着我国开拓了国际市场,从而推动中国对外经贸取得长足发展。对于世界经济而言,中国的对外开放给世界注入了一种新鲜血液,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具活力。 关键词:中国经济世界经济作用双赢 一、中国经济的目前状况 中国当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世界提供大量的劳动力、资源,有着广阔的市场。中国市场经济波动,影响着世界经济形势,可以说中国在世界经济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中国经济发展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助推力量之一。 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1978-2004年,中国GDP年均增长9.4%,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这个速度是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速的3倍;1980年到2000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4%,仅次于美国的20.7%,排名第二。 2000-2004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1%,仅次于美国的29%,仍排名第二。进入新世纪以后,世界经济形势急转直下,2001年世界经济增长率降到2.4%,美国仅增长0.8%,欧元区增长1.7%,日本增长0.2%。在此情形下,中国经济却保持了7.5%的快速增长,从而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了动力和信心。 (二)由于经济稳步增长,中国国内的进口需求十分旺盛。 1990-2002年,中国货物进口额近2万亿美元,年均增速约为14%,高于同期中国GDP增速近5个百分点。2004年中国货物进口额5612亿美元,占世界货物进口额的6.1%,居世界第三位,居前两位的美国和德国分别占16.6%和7.8%。(三)到目前为止,中国对外出口仍以粗放型增长为主,出口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中国国内的产业结构仍然不合理,主要以粗放型经济为主,国内增值率较低、环境污染、出口企业劳工权益等问题依然存在,但无论如何,中国外经贸已经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持续优化,表现为出口额中工业制品所占比重不断提升,初级产品占比不断下降;在工业制品出口中,技术含量较高的机电产品占比显著提高;进口额中初级产品所占比重则不断提升,工业制品占比则不断下降,这也说明中国的产业结构正在不断升级。 二、世界经济的目前状况 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世界经济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越来越多的国家将融入世界经济之中。近几年,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增长率有所放慢,陆续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特征;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在不断上升,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大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

浅谈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及其对策(DOC)

高职生毕业设计(论文) (2015届) 题目浅谈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及其对策 学院国际商学院 专业会计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5年5月

浙江外国语学院 高职生毕业设计(论文)目录 一、高职毕业设计(论文)正文………………………………(01~08页) (一)摘要 (二)关键词 (三)目录 (四)正文 (五)参考文献 二、高职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材料……………………(09~12页) (一)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09页 (二)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0页 (三)毕业设计(论文)检查指导情况记录表……………12页 (四)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语……………………13页

摘要 本文将自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外国企业投资的阶段性特征进行概述。文章从外国企业的投资额,所投资的行业,投资国别等角度总结了近十几年来外国企业对国内投资的发展状况分析其发展趋势,再根据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需求提出适当的建议。当前在我国投资的企业正处于从高潮阶段至稳步阶段的过渡期,这对未来吸收外来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决策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当前我国的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合理吸收和利用外资,可以加快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利用外资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项重大举措,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利用外资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就,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而且在扩大出口、增加就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极大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然而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新技术革命进程的加快,各国在经济、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受国内外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目前,外资在华投资增速减缓,步入了一个调整阶段。如何积极有效合理地利用外资,为中国经济建设服务,成为当前我们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外资利用现状战略

2019-2020年人教版政治选修三讲义:专题5+2 中国与联合国及答案

2中国与联合国 一、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 1.创建过程:中国参与了酝酿、筹建联合国的过程。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2.恢复席位: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著名的第2758号决议。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从政治上、法律上和组织上彻底解决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问题。这是中国与广大坚持原则、主持正义的国家的重大胜利。 二、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 1.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当代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事关和平与安全的重大事务上享有否决权,是联合国中拥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之一。 2.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1)中国本着自身肩负的重大国际责任,尊重联合国的权威地位,维护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加各项工作,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2)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通过与联合国广大会员国特别是安理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中国积极推动多起地区冲突走向政治解决。中国对联合国维

和行动的参与水平不断提高。在国际军控、裁军与防扩散领域,中国努力维护现有多边条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支持发挥联合国在防扩散领域的核心作用。 (3)中国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中国连续担任经社理事会理事国,积极参与经社系统的重要国际会议和其他活动。中国积极推动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敦促发达国家为实现全球普遍、协调、均衡发展承担更多责任。中国加入多项国际人权公约并认真履行公约义务,与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保持良好合作,与多国展开人权对话。 (4)中国是联合国改革的最早倡导者和有力支持者之一。中国主张改革应有利于坚持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更好地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维护会员国的共同利益;应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权和发言权,切实维护其利益。 [判一判] (1)中国主张应维护联合国会员国的所有利益。() (2)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享有否决权。() (3)中国坚持以双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 (4)中国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提示:(1)×(2)√(3)×(4)√ [ 自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以来,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在政治、经济、人权、社会、军控、法律等各个领域的工作,不断深化与联合国的合作,忠诚履行自己的国际义务。美国曾在安理会提出了缅甸问题决定草案,指责缅甸存在人权、艾滋病、毒品等问题。中国在安理会表决时动用了“否决”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次),根据“大国一致”规则阻止该决定通过。中国认为,《联合国宪章》赋予安理会的职责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缅甸问题并未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决定超出了安理会的职责,干涉了一国内政,损害了安理会的作用和权威,并使

新人教版政治选修3《中国与联合国》word教案

《中国与联合国》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 明确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认识中国是当今世界舞台上一支重要力量,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的能力。 培养学生采用多种方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中发挥着建设性的作用,相信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内容分析】 (一)教学提纲 第二框:中国与联合国 第一目: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 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 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过程 联合国恢复我国的合法地位 第二目: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是联合国拥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之一 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 中国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中国是联合国改革的最早倡导者和有力支持者之一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方法】 1、讨论、交流引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2、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资料 【课堂教学】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回忆联合国的有关常识重点回答联合国的作用 引入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一、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大屏幕展示)

探究:董必武的诗作,说一说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渊源。 观看视频:中国重返联合国 学生讨论并回答 二、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屏幕展示) 讨论:学生展示成果,分享收集到的资料每组派代表回答 师进行总结并展示视频和事例,学生加强认识 1、中国在联合国的重要地位 (1)中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 (2)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当代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3)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事关和平与安全的重大事务上享有否决权,是联合国中拥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之一。 2、中国在联合国的巨大作用 (1)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 解释多边主义和单边主义、观看视频:中国维和部队、图片展示、事例分享(2)中国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观看视频: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与中国、事例分享 (3)中国是联合国改革的最早倡导者和有力支持者之一 中国的主张 【课堂小结】 中国与联合国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 中国在联合 国中的地位 和作用 地位 作用 (1)中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历史悠久, 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 (2)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当代世界 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 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3)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事关和平 与安全的重大事务上享有否决权,是联合国 中拥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之一。 (1)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 (2)中国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3)中国是联合国改革的最早倡导者和 有力支持者之一

中国为国际发展所做的贡献

中国可望为世界农业发展做更大贡献 ———访国际水稻研究所副所长王韧 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后,中国如何在农业领域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不仅是“两会”的热门话题,也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作为权威的国际农业研究机构的负责人,国际水稻研究所副所长王韧表示,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中国必将更多地参与全球性的农业发展事务,国际社会期待着中国为世界农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王韧说,即将于今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首届国际水稻大会,是世界上首次举办的针对最重要农作物的综合性大型国际会议,这是中国积极参与世界农业事务的一个显著标志。 水稻是世界上消费最多的谷类食品,目前有89个国家和地区种植水稻,全球一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由中国工程院、中国农科院和国际水稻研究所主办的国际水稻大会,最早由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倡导。 王韧认为,这一具有前瞻性的倡议,第一次将单纯的水稻作物研究扩大到水稻产业与贸易,涵盖水稻文化与历史,赋予水稻研究全新的概念,不仅将对水稻研究产生重要影响,对世界农业发展也具有深远意义。担任大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的王韧说,在中国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大会的筹备工作进展顺利。会议将成为一次大规模、高级别的国际农业盛会。 王韧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在水稻等农业领域进行国际合作。中国是水稻的发源地和世界上水稻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目前在杂交水稻等方面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他说,自1960年国际水稻研究所成立以来,中国科学家在促进水稻研究的国际合作中始终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近20年来,双方在品种改良、杂交水稻研究、人才培训等10多个领域里的合作取得了全面的成果。 双方还建立了“国际水稻——— 中国对话会”,使合作更具有指导性和协商性。 王韧说,随着水稻基因组DNA物理定位的完成,水稻基因研究进入后测序时代。不久前发起的国际水稻功能基因研究协作网十分需要中国的支持,这不仅将有利于世界农业发展,也将促进中国的基因研究。 当今世界人口持续增长,耕地不断减少。世界粮食面临着数量日益短缺、质量要求更高的严峻挑战。王韧介绍说,水稻所的任务是让水稻成为新的“绿色革命”的先锋作物,以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业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中国在这些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通过双方的合作,一方面可以帮助中国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培育和完善市场机制;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中国的经验为国际水稻研究所面向的更多第三世界国家所借鉴,帮助他们合理利用资源,改进农业政策。这将促进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进一步走向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世界农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心得体会:中国经济发展的世界意义(最新)

心得体会:中国经济发展的世界意义(最新) 中国的发展经验为什么重要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经济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分别在不同阶段上进行了艰辛的探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前30年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后40年的改革开放逐步消除了计划经济的体制弊端,形成市场经济下的有效激励机制,推动资源重新配置,全方位参与世界经济分工,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奇迹,也对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今日中国在全球经济的重要地位,既来自于过去40多年的改革开放,也离不开改革开放之前30年的探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使中国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经济从多年的战乱中得到恢复,人民安居乐业,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转变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第一阶段,进入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的第二阶段,这也是改革开放以后在

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转变过程中,经济增长收获人口红利的一个必经阶段。 前30年建立起的完整工业体系,奠定了改革开放期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获得资源重新配置效率的起点。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的工业化战略就确定为重工业优先发展。当时,实施这一战略有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合理性。西方国家封锁形成诸多发展的瓶颈,必须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来打破。不过,中国经济的确在前30年未能实现对发达经济体的赶超,与世界的差距也拉大了。 事实上,由于冷战以及由此产生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分隔,那一轮所谓全球化的范围十分有限。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新兴经济体和众多从计划经济转型的国家实行开放政策,深度参与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才出现了全球范围的趋同现象,使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正是这一轮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和获益者,在40年里对发达国家实现了奇迹般的经济赶超。 进入21世纪的中国经济,以其高速增长、规模扩大和全球占比提高,对世界经济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除了以物质产出的方式对世界经济作出贡献之外,实现成功绩效的改革开放经验和促进发展理念,以及随之而来的对规则制

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摘要:中国经历了市场经济的改革,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金砖五国的成立,也彰显了出了中国迈向世界强国的步伐。我国不仅是消费大国,同时也是生产大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进出口贸易不断增长,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会对贸易对象产生巨大的收益,并且为国际跨境投资创造有利的条件。如今,中国在国际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中国进出口交易量、人民币汇率等各项经济形态都会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世界实体经济、金融经济以及经济运行规则等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经济;世界经济;货物贸易;金融贸易;运行规律 我国进入市场经济运行体制后,经济增长速度大幅攀升,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在这种形势下,形成了巨大的消费市场,由此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经济的快速增长直接拉动了进口需求,并且逐渐表现出旺盛的态势,对世界经济格局变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中国拥有巨大的劳动力市场,所以生产的商品具有成本低廉、价格优惠的特点,加之提供优质的服务,由此促进了中国生产的产生源源不断的出口到世界上的各个国家,而且吸引了大批的跨境投资,在我国建设了劳动密集型加工生产基地。我国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所以经济增长速度在世界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中国经济发展的形态对世界经济格局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实体经济的影响 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而进出口贸易作为实体经济的直接表现,在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担任着世界工厂的角色,很多企业都在中国建立了加工基地,这就表明中国经济对世界实体经济的影响远远要大于外贸数据上显示的结果。中国在世界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为美国、日本等国的企业生产提供了大量原料和劳动力,成为主要的加工基地,这些产品成为发达国家市场的主要消费品,所以中国经济的变动会对这些国家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中国经济发展对全球经济运行规律的影响 全球经济运行的规律和相关制度则是由发达国家组成的七国集团所确定,虽然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在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但是现在并没有改变传统的经济政治秩序,发达国家始终占有绝对的领导地位。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对于经济运行规则的影响却在不断增大。无论是在对外贸易方面还是在与七国集团的经济交往过程中,中国保护自身经济利益的能力在不断的加强。比如说在人民币的汇率问题上,很多国家都想通过干预人民币汇率来影响和抑制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且对中国施加巨

选修3 联合国及中国与联合国

《联合国、中国与联合国》课后作业 1.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和国际事务中作用关键、贡献突出。中国是《联合国宪章》的忠实践行者,积极支持联合国推进千年发展目标;为推动地区和平与稳定,中国创建了旨在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六方会谈机制,积极推动中东热点问题的政治对话进程;中国通过APEC、G20等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知识,说明中国在联合国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2.在第71届联大解决难民和移民大规模流动问题高级别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就纾解难民危机为世界指路,详述中国政府解决难民危机的主张,并代表中国宣布三项举措,即在原有援助规模的基础上,向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1亿美元的人道主义援助;积极研究把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的部分资金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难民和移民工作;积极探讨同有关国际机构和发展中国家开展三方合作。中国政府的三项举措实打实地彰显了基于人道主义的国际政治理念。 (1)指出联合国大会的性质。 (2)分析材料体现的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中国是《联合国宪章》的忠实践行者,支持联合国推进千年发展目标,说明中国维护宪 章的宗旨和原则,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中发挥建设性作用。(2)中国创建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六方会谈机制,推动中东热点问题的政治对话进程以实现地区稳定,说明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3)中国通过APEC、G20等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表明中国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2.(1)联合国大会是联合国的主要审议机构,拥有广泛的职权,由全体会员国的代表组成, 每一会员国都有一个投票权。 (2)①中国本着自身肩负的重大国际责任,尊重联合国的权威地位,维护《联合国宪章》 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加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工作,在人类的发展事业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李克强总理就难民危机阐述主张并宣布三项举措来推动难民问题的解决,体现了中国肩负起自身的国际责任,支持联合国的工作。②中国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中国政府扩大对解决难民问题的人道主义援助,支持发展中国家难民和移民工作以及与有关国际机构和发展中国家开展三方合作,能够有力地推动难民问题的解决,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完整word版)你如何看待中国在维护和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方面的作用和主张。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大势,它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顺之则昌盛,逆之则衰亡。 1、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坚定捍卫者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世贸组织规则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制度保障,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中方愿同世贸组织成员共同努力,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中国愿意帮助有需要的世贸成员落实协定谈判成果,支持最不发达国家融入多边贸易体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物贸易占世界比重大幅提升。 在贸易方面,中国积极参与与做大全球经济贸易“蛋糕”,与贸易伙伴各得其利。 在关税方面。2018年,中国陆续宣布了一系列新的开放举措,包括创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营商环境,大幅降低商品进口关税。 ·大幅降低1449种日用消费品、1585种工业品等商品进口关税。 ·将汽车 ·实现进口抗癌药全部零关税。 ·中国关税总水平已经降到7.5%。 在规则方面,中国支持完善全球自由贸易体系。面对根本不顾别国的利益,关起门来搞贸享的根本逻辑。对此重大问题,中国交出的答案是协商、共同推进全球自由贸易体系的升级换代,谋性、开放性的新型全球治理机制体系。 2、中国经济是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强引擎 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大的驱动力,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意义重大。没有中国的世界经济将黯淡无光。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中国是全球经济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我们主张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理念,积极推动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经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我们积极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改革,增加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发言权和代表性。我们积极推动构建更好的国际发展合作格局,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国际社会将发展置于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突出位置,努力解决全球发展不平衡问题。 3、中国方案引领全球化发展新方向 (一)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支持贸易自由化。 世界各国“要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规则性的多边贸易体制,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战略要求”,让贸易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动力。中国不仅要成为现行多边贸易体制的支持者,维护者,还要在国际贸易规则制定,全球制度建设中作出贡献。 (二)提出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坚持合作共赢,建设开放经济

中国与联合国 教案

中国与联合国教案 第二框题 中国与联合国 一、课程标准: 5.13 评析联合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阐述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二、新课教学: (一)、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 课堂探究: 945年4月25日至6月26日,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在美国召开。董必武受中共中央委派,作为中共和解放区的代表随中国代表团出席这次会议,并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与会期间,董必武欣然赋诗,记述此行感受:“世界安全要共谋,橡林建议早绸缪。主盟坛坫推三国,荟集衣冠合五洲。争论中心为委托,商量大事不糊涂。宪章签字施行日,庶使劳民得小休。” 请你解读这首诗,并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说一说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渊源。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 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参与了酝酿、筹建联合国的过程。中国是旧金山制宪会议发起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2、1949—1971年中国因美国的无理阻挠而被排除在联合国之外。 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经历了复杂曲折的过程。1949年,中国人民推翻国民党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政府要求取代已经根本不能代表中国的旧政府,参加联合国工作。苏联、印度等国也提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但是,在美国的无理阻挠下,这一正义要求遭到拒绝。美国采用“延期审议”等手段,为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设置重重障碍,导致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大国长期被排除在联合国之外。 专家点评: 联合国有不少会员国因革命或政变而更迭政权、改变国名,但是新政府顺利继承旧政府的国际法主体资格,在联合国的席位并未受到影响。按照国际惯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以后取代国民党政权在联合国的席位,是顺理成章、不应有任何争议的事情。美国的无理 阻挠致使新中国进入联合国的进程被拖延22年之久。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暴露了联合国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局限性。 3、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通过第2758号决议案,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经过长期斗争,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以压

中国利用外资的理论分析

中国利用外资的理论分析 一、理论分析 (一)根据邓宁的生产折中理论,公司对外投资主要有三个优势: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以及区域优势。 (1)所有权优势,即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得到别国企业没有或难以得到的生产要素禀赋(自然资源、资金、技术、劳动力)、产品的生产工艺、发明创造能力、专利、商标、管理技能等。 所有权优势包括两大类: ①通过出口贸易、资源转让和对外直接投资能给企业带来收益的所有权优势,如产品、技术、商标、组织管理技能等; ②只有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才能得以实现的所有权优势,这种所有权优势无法通过出口贸易、技术转化的方式给企业带来收益,只有将其内部使用,才能给企业带来收益。如:交易和运输成本的降低、产品和市场的多样化、产品生产加工的统一调配、对销售市场和原料来源的垄断等。 跨国企业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大小直接决定其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 (2)内部化优势,企业为避免不完全市场带来的影响而把企业的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内部化的起源,同样在于市场的不完全性。 市场的不完全性包括两方面内容: ①结构性的不完全性,这主要是由于对竞争的限制所引起的。这 种情况下,交易成本很高,相互依赖经济活动的共同利益不能

实现; ②认识的不完全性,这主要是由于产品或劳务的市场信息难以获 得,或者要花很大代价才能获取这些信息。 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企业所拥有的各种优势有可能丧失殆尽,企业本身就存在对优势进行内部化的强大动力。只有通过内部化在一个共同所有的企业内部,并实现供给与需求的交换关系,用企业自己的程序来配置资源,才能使企业的垄断优势发挥最大的效应。 (3)区位优势,它是指跨国企业在投资区位上所具有的选择优势。区位优势包括直接区位优势和间接区位优势。 所谓直接区位优势,是指东道国的某些有利因素所形成的区位优势。如广阔的产品销售市场、政府的各种优惠投资政策等所谓间接区位优势,是指由于投资国和东道国某些不利因素所形成的区位优势。如商品出口运输费用过高等。 区位优势的大小决定着跨国企业是否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和对投资地区的选择。 邓宁认为,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只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区位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因此,可根据企业对上述三类优势拥有程度的不同,来解释和区别绝大多数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

中国近年来国际贸易形式

中国近年来国际贸易形式 -------对外经济合作的分析国际经济合作可以促进各国生产要素之间的流动、分配,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对外经济合作发展迅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国际经济合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首先,2002-2010年我国对外直接年均增长速度为49.9%,2010年投资流量超过日本、英国等传统对外投资大国。同时到2010年底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4356亿美元,签订合同额6994亿美元;对外合作累计营业额736亿美元,签订合同额760亿美元,累计派出劳务人员543万人。在利用外资方面,累计利用外资11416.22亿美元。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对外经济合作基本上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我们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具体来看: 一、对我国近年来对外工程承包的分析 近三年来我国对外工程承包额(亿美元)

从统计图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对外工程承包合同额和完成营业额都逐年递增,但是08-09年增长较明显,二者增长率分别为21%、37%。09-10年收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增长率分别下降为6.4%、18%。但总体处于上升趋势。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是在20世纪50年代对外提供经济援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几十年来大体从20世纪70年代的起步阶段,到85年前的巩固充实,再到如今的发展扩大。 目前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的特点: 1.业务领域广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的业务领域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主要集中在普通房建、交通运输、电力、普通房建和石油化工业等基础建设方面 2.市场范围广 目前我们国家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的发展已经遍布全球将近两百个国家和地区。也就是说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即使在一些未建交的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30%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上半年达30% 2015年09月10日 19:04 世界经济论坛2015年新领军者年会(第九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于9月9日至11日在大连举办。本届年会的主题为“描绘增长新蓝图”。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上午出席201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并发表致辞。新华社记者姚大伟摄 原标题:李克强在2015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实录 新华网大连9月10日电世界经济论坛2015年新领军者年会(第九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于9月9日至11日在大连举办。本届年会的主题为“描绘增长新蓝图”。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日上午出席201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开幕仪式并发表致辞。【文字实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尊敬的施瓦布主席先生,尊敬的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尊敬的各国贵宾,女士们,先生们:很高兴在金秋九月与大家在大连会面。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对夏季达沃斯年会在大连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各位远道而来的贵宾表示热烈的欢迎!也向媒体的朋友们表示谢意。 就在昨天,我一到大连就去看了一家大连的创客空间。在那里我看到了一个公司,他们有10位员工,用了短短两年时间创业,他们所取得的业绩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他们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在中国全国注册登记了28万个工程师,这个公司对在中国东北地区拥有的3万台机床的数据进行了搜集。他们不仅通过让机床生产和需求者更

好的对接,来实现机床利用率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他们依靠28万个工程师的智慧提供解决方案,对许多机床进行智能改造,他们目前已经有100多个产品推出。 他们雄心勃勃的计划不仅要使能够改造的,现在性能还比较低的3万台机床升级,而且还要集众智创造新的智能机床。在中国,像这样的企业已经是千千万万,他们的创意我们甚至难以想象。无论他们成功与否,可以说他们是在扮演着新领军者的角色。他们向人们展现着未来经济发展的希望,也是在参与描绘中国和世界增长的新蓝图。象征着希望和未来。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不少国际机构都调低了全球增长预期。越是面对混沌复杂的局面,越要提振信心,看到希望。这次论坛以“描绘增长新蓝图”为主题,也是汇聚了众智和共识,寻找全球未来发展之路,很有现实意义。我之所以要讲前面我在大连的见闻,还是想从一个侧面来回答大家对中国经济走势乃至于对世界未来的关切。这里,我想告诉大家,现在中国经济的走势是缓中趋稳、稳中向好,但稳中有难,总体是机遇大于挑战。 正是大众的创业和创新精神,使我们增强了克服时艰的信心。我们有能力实现今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并为未来打下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在世界经济增长背景放缓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7%,这殊为不易。因为这是在10万亿美元经济规模基础上所取得的增长,是高基数上的增长,这比过去增长两位数的绝对量还要大,这个速度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仍居前列。更令人欣喜的是,中国的经济结构在加快优化。服务业已占GDP的“半壁江山”,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60%;高技术产业增速明显快于整体工业,信息、文化、健康、旅游等消费需求旺盛,节能环保、绿色经济发展方兴未艾,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催生中加快形成。 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造福了人民,人民的感受是最重要的。今年以来,就业稳定扩大,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71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72%,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左右。同时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物价保持稳定,居民消费能力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超过10%。我曾经多次说过,只要有比较充分的就业,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同步,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经济增长速度高一点、低一点都是我们可以接受的。

中国利用外资中存在的问题

题目中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 学生姓名:刘静学号:I01014147 院(系):经济学院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指导老师姓名:闵树琴职称/学位:副教授导师所在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论文提交时间:二○一二年五月

中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 摘要 中国自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是中国“引进来”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1993年开始,中国已经连续多年利用外资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外商投资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但是由于我国引用外资的时间不长,经验不够丰富,出现了外资分布地区不平衡,导致东西部经济差异日益扩大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外资;利用外资;问题 目录 一、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 (3) (一)引进外资总量 (3) (二)外资来源和投资方式 (4) 二、中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 (5) (一)外资投向不合理,加剧了我国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失衡 (5) (二)利用外资的同时未利用好内资 (5) (三)对外资的优惠待遇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的运行机制 (6) (四)生态环境成本加大 (6) (五) 引进外资质量差,技术含量低 (6) 三、应对措施 (7) (一)充分利用内资 (7) (二)要重视“本土型经济”和“内源型经济” (7) (三)按照新的产业指导目标, 调整外商投资产业结构 (8)

(四)继续优化投资环境 (8) (五)实行地区政策倾斜, 吸收更多外商到中西部投资 (9) 结束语 (9) 主要参考文献 (10) 一、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 (一)引进外资总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国外直接投资对国内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每年吸收的外资规模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并且我国利用外资的形式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第一阶段:萌芽试探阶段(1979年一1984年),主要特征是外资来源以港澳台为主,投资规模也偏小。第二阶段:初步投资阶段(1985年一1991年),外资来源仍以港澳台为主,但已有欧美日公司来华投资。第三阶段:快速发展阶段(1992年一2001年)。以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为标志,中国国内掀起了经济发展新高潮。以列入全球500强为代表的大型跨国公司纷纷来华投资。外商直接投资自此开始大量涌入中国。仅在1992年当年便比1991年增加一倍以上,超过了100亿美元。到1996年,更是突破了400亿美元大关。外国直接投资逐渐居于主要地位。第四阶段:稳定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以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外商对华投资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近几来.中国每年新批准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都在三四万个左右,年均实际投资金额超过600亿美元。

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作用

2011—2012年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科目考查卷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班级:4班任课教师: 姓名:学号:成绩: 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的作用 摘要:首先研究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目前状况,相互对比、发现,并通过一系列数据、事实的证明,发现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的作用,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相互影响,并通过一些数据和事实来阐述表达。 关键字:经济中国世界作用 一、中国经济的目前状况 中国当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世界提供大量的劳动力、资源,中国经济崩溃经强烈冲击世界劳动力、资源市场、市场劳动力、资源价格暴涨,影响范围将波及全世界,影响最深的国家是印度、朝鲜、非洲各国等发展水平低于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因为中国在这些国家都设有工厂,其次是欧美发达国家,况且中国目前还是当前诸多欧美发达国家在经济危机下的债权国,因此可以说中国在世界经济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2010年3月5日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中国2011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中国以“扩内需,调结构”为宗旨的经济转型,将增加国内市场需求,扩大进口贸易,进而对推动世界金融和贸易体系调整、生产格局变化产生积极影响。中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常修泽说,从这个角度讲,中国经济转型将为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温家宝总理曾经说,中国经济有点过热,结果中国政府要采取措施,把它经济速

度降下来,在世界上来说,整个世界经济的产品、商品也都出现了下降,这就是说明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这就明确的说明这种影响是多么的巨大,但是温总理讲,讲到中国货币政策的时候,在财富论坛上还讲到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光对中国人民会造福,而且对世界经济造成好处,中国和其他国家,中国内部的竞争都会促进经济的发展,现在经济机会对中国和在中国投资的人和以中国做贸易的人都相应得到更多的机会。所以,中国的人均GDP的提高,也就是说,八十年代增加了4倍,中产阶级在过去二十年实际上是最大的一个人群,也就是说可能有一亿到一亿五千万人属于中产阶级,在世界上是一个最大的群体,而且有许多人都已经脱了贫,而且在过去二十年,世界上脱贫的人75%都是由于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努力儿实现的。所以,这种变化之所以实现,中国领导认为按实事求是办事产生的结果。而且中国由计划走向市场经济,这是非常大胆的举动,提高效率,增加竞争力,而且提高生产力和提高收入,而且国内的改革以及与对外开放,与扩大对外贸易。从79年以来,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大贸易国了,在2004年,也是在国外直接投资的是第二大国,仅次于美国;2011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所以,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一员,中国和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东南亚这些都是经济的促进因素。对欧洲和美国、拉美来说,对中国对这些国家和地区都要促进作用,现在中国成为第五大出口市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工厂,中国的国内市场现在成为吸引国外投资巨大的发动机。好比在汽车业,在85年,中国可以说只有19000辆外国车,而现在260万辆进口的车,而中国政府选择这些经济政策都是非常有影响的。 二:世界经济的目前状况 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世界经济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越来越多的国家将融入世界经济之中。近几年,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增长率有所放慢,陆续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特征;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在不断上升,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大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 2011年,世界经济在经济刺激计划和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撑下,复苏势头较为强劲。2011年,尽管国际经济环境短期向好,但是各国经济刺激计划基本结束,世界经济、贸易和工业生产难以保持2010年的反弹性增长,增速可能明显放缓;就业、赤字、债务、产能过剩、通胀、资本流动等引发的不确定性风险可能继续释放,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可能进一步分化。

第二框题 中国与联合国

第二框题中国与联合国 一、课程标准: 5.13评析联合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阐述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二、新课教学: (一)、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 课堂探究: 1945年4月25日至6月26日,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即旧金山制宪会议)在美国召开。董必武受中共中央委派,作为中共和解放区的代表随中国代表团出席这次会议,并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与会期间,董必武欣然赋诗,记述此行感受:“世界安全要共谋,橡林建议早绸缪。主盟坛坫推三国,荟集衣冠合五洲。争论中心为委托(英文vet0的译音,否决权之意),商量大事不糊涂。宪章签字施行日,庶使劳民得小休。” 请你解读这首诗,并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说一说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渊源。 1、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 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参与了酝酿、筹建联合国的过程。中国是旧金山制宪会议发起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2、1949—1971年中国因美国的无理阻挠而被排除在联合国之外。 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经历了复杂曲折的过程。1949年,中国人民推翻国民党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政府要求取代已经根本不能代表中国的旧政府,参加联合国工作。苏联、印度等国也提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但是,在美国的无理阻挠下,这一正义要求遭到拒绝。美国采用“延期审议”等手段,为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设置重重障碍,导致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大国长期被排除在联合国之外。 专家点评: 联合国有不少会员国因革命或政变而更迭政权、改变国名,但是新政府顺利继承旧政府的国际法主体资格,在联合国的席位并未受到影响。按照国际惯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以后取代国民党政权在联合国的席位,是顺理成章、不应有任何争议的事情。美国的无理阻挠致使新中国进入联合国的进程被拖延22年之久。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暴露了联合国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局限性。 3、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通过第2758号决议案,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

中国古代对世界的贡献

中国古代对世界的贡献 天文 1、中国古代的天象记录——最早记录日月食、哈雷彗星等天文现象。 2、中国古代在天体测量方面的成就——石氏星表。 3、中国古代测天仪器的成就——浑仪和简仪。 4、中国古代的历法成就——《甘石星表》、《太初历》、《授时历》等。 5、中国古代的宇宙理论。 数学 1、十进位值制、筹算和珠算。 2、出入相补原理。 3、割圆术和圆周率。 4、刘徽割圆术。 5、中国剩余定理。 6、高次方程数值解法和天元术。 7、内插法和垛积术。 8、中国古代的无穷小分割思想。 物理 1、中国古代的力学知识。 2、中国古代的声学知识。 3、指南针和中国古代的磁学知识。 4、中国古代光学成就。 5、四化学和化工。 6、造纸术的发明和发展。 7、火药和火药武器。 8、驰名世界的中国瓷器。 9、中国古代的油漆技术和漆器。 10、古代炼丹术中的化学成就。 地理

1、中国古代对天气现象的观测和理论。 2、中国古代的物候历和物候知识。 3、中国古代的旅行考察事业。 4、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和水文知识。 5、马王堆出土的地图和裴秀制图六体。 6、中国古代的矿物学和采矿技术。 7、中国古代对海陆变迁的认识。 8、中国古代的地震测报和防震抗震。 生物 1、中国现存的几部古代动植物志。 2、中国古代的动植物分类。。 3、中国古代关于遗传育种的研究。 4、中国古代认识和利用微生物的成就。 农学 1、中国古代四部重要农书——《氾胜之书》、《齐民要术》、《农书》、《农政全书》。 2、中国农业技术的优良传统——精耕细作。 3、历史悠久的中国园艺技术。 4、茶。 5、中国古代养蚕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传播。 6、中国古代畜牧兽医方面的成就。 医药 1、从两部古典的中医名著看中国医学的早期成就。 2、中药学的突出成就。 3、中国医学独特的针灸疗法。 4、中国古代医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脉诊。 5、中国古代的外科学成就。 6、免疫法的先驱——《肘后备急方》。 7、世界第一部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 印刷 印刷术的发明发展和外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