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版)石灰吟教学设计

(完整版)石灰吟教学设计

(完整版)石灰吟教学设计
(完整版)石灰吟教学设计

20、古诗两首

石灰吟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导入

1、师:第九课,我们学习了词两首,大家还能背诵吗?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明代诗人于谦在12岁写的一首有名的诗——《石灰吟》。齐读诗题。

顺势解题:吟是一种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有吟诵、赞美之意。我们今天学习的《石灰吟》可以说是一首石灰的赞歌。

3、看着这个诗题,你会产生什么疑问呢?

过渡:是啊,司空见惯、平平凡凡的石灰有什么值得赞颂的?我想学了这首诗你就知道了。

二、教师范读,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读。要求:边听边关注,关注老师读书的节奏、停顿、语气的变化。(可边听边画出节奏)

3、听了老师的朗读你是不是也有跃跃欲试的冲动呢?那就放开声音,自由读一读吧!

检查生字“焚”的读音,并根据字形说说意思。

4、指名读古诗。老师也有两个低得不能再低的要求:①、能读下来;②、声音响亮地放开来读。

5、下面,就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师生齐读)

6、好,这次我再请两位同学来读一读。(评价:有板有眼,已经不再是读字了,而是在读诗了)

7、集体齐读。

三、走近石灰,了解古诗大意

1、于谦笔下的这首诗,简练地展现了石灰的生命历程。老师这儿有一份资料,具体描述了石灰的制作过程。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了解石灰的制作过程。

石灰自述:我的名字叫石灰。我的前身叫石灰石,大部分埋藏在深山之中,和珊瑚礁、大理岩的成分一样,将我放入石灰窑中与焦炭混合在一起煅烧,就变成

了生石灰。经过烈火的焚烧,我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变化,这时的外形仍像一块块石头,但浑身雪白,十分耀眼。如果把我放进水中,水立即沸腾起来,像烧开的水一样。经过这次沸腾后,我又变成了熟石灰,模样也由石头外形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这时,把我和水混合就成了石灰水。你们看,我们教室的白墙就是石灰水粉刷出来的。

2、同学们,了解了石灰的制作过程,想必这首诗的意思你也基本上清楚了,借助我们的工具书,先自己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同桌同学再相互说一说。

3、组织交流,教师提升

⑴、主要埋藏在深山之中——千锤万击

因为石灰石大部分都埋藏在深山之中,所以必须要先开采出来,这就需要——千锤万击(相机板书)

你如何理解“千锤万击”

教师讲解:锤指的是“敲打”,击指的是“撞击”

“千锤万击”指的是经过多次的敲打撞击。

谁能来说一说第一句的意思(石头是经过多次的敲打撞击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看着“千锤万击”这四个字,你能想像石灰在运出深山之前,承受这怎样的煎熬啊?(同学们,你们的手指被扎伤过吗?如果我们的手指被针或者小刀扎伤了,会有什么感觉----很疼)而石灰石却是被“千锤万击”,它们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

(每一次的敲打一定是很疼的,石灰石有的可能被铁锤击破了头,砸断了腿,有的可能被凿子挖开了心,掏出了肚)

过渡:但这一些都不算什么,开采出来以后,石灰还要经过——

⑵经过烈火的焚烧——烈火焚烧

看着这四个足以灼热你心灵的文字,你似乎感受到此时的石灰正处于怎样的状态?(烈火的高温已经让石灰浑身发烫,仿佛要化了一样,但石灰怕不怕)生:不怕

师:你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的?(若等闲,出示课件)

你知道“若等闲”是什么意思吗?“若”的意思是好像,“等闲”的意思是平常的

那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烈火焚烧好像是平平常常的事)

石灰把烈火焚烧自己不过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你能替烈火中的石灰对那熊熊烈火发出一句呐喊吗?(让烈火来得更猛烈些吧!我根本不在乎!)

过渡:(出示课件)经过了烈火的焚烧,石灰石就变成了生石灰,把生石灰放入水中,水就会立即沸腾起来,经过这次沸腾之后生石灰就变成了粉末状的熟石灰,这就是诗中写到的——

⑶石头外形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粉骨碎身。(板书)

相机解释“粉骨碎身”。(身体粉碎)

谁能用关联词“虽然……但是……”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⑷教师过渡质疑:在我们开来难以承受的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石灰为什么能“若等闲”“全不怕”呢?(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是怎样把清白留在人间的?

(我们教室的墙壁就是石灰粉刷出来的,这就是石灰留下的清白。)

石灰之所以忍辱负重,承受煎熬,原来是因为有着这样远大的理想好崇高的气节。

⑸指名说说整首古诗的意思。

4、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对石灰制作过程的了解,你认识了怎样的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石灰;经历各种磨难也豪不畏惧的石灰,粉骨碎身也要留清白的石灰。)你对石灰产生了怎样的感情?(敬佩)那我们就带着敬佩之情来读一读这首诗。

5、引导朗读:这次我们读书的要求提高了,要做到眼中有石灰之形,心中有石灰之情。(自读、指名读、齐读)

6、指导朗读,教师相机评价——敬佩之情早已在你的朗读中流露出来了,石灰听了你的朗读一定会感谢你的!

四、走进石灰,体会于谦的坎坷人生。

1、如果我们仅仅把这首诗理解为石灰的无限高尚的品质,也许它并不会有这么强的生命力能流传至今,它还写了什么呢?

2、诗歌表面写石灰,其实字里行间隐隐地藏着诗人于谦自己的影子。《石灰吟》这首诗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那于谦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老师这里有一份于谦的资料请同学们读一读。

3、教师出示资料:于谦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浙江钱塘人。中了进士后,任地方官几十年。在任期间,于谦严格执法,廉洁奉公,救济灾荒,关心百姓,具有很高的威望。公元1449年,明英宗贸然率大军出征与北方蒙古瓦剌(là)军作战。明军大败,明英宗被俘。此后,瓦剌军攻打京城,于谦临危受命,率京师群众打败瓦剌军,赢得了京师保卫战的胜利使千百万人民免遭涂炭,英宗也得以回国。可是,回朝后,于谦不仅没有得到嘉奖,更由于自己不愿意与朝中的丑恶势力同流合污反而遭到朝中恶势力的迫害,以叛逆罪被杀害。曾有人劝其逃离,但于谦一身正气,宁死也不愿逃离。

4、同学们,从这段资料中你看出了于谦是一个怎样的人?

(于谦是一位坚强不屈、刚正不阿、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坚决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人。)

5、石灰如人,人如石灰,这首诗正是于谦人格的印证好际遇的先兆。

6、赞颂石灰,体会诗人的无限情怀。

⑴、一诵――少年抒怀

十二岁的于谦就写下了《石灰吟》这样慷慨激扬的诗。想想当时的少年于谦为什么要写下这首诗?(学生交流,如:于谦是个很有志气的人,从小就怀有精忠报国的理想,就想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假如你就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于谦,你会怎么高声诵读这首诗?(学生诵读)——教师评价:好一个志存高远的于谦;听了你的朗读,彼时的于谦一定会和你成为好友。

⑵、二诵――为官感悟

为官后的于谦依然不忘自己年轻时写下的《石灰吟》。当他回首自己十几年的为官生涯时,一定会感慨万千。他会有什么深刻的体会呢?(学生交流,如:嗨,我于谦一生清清白白,为国为民,总算无愧于自己年少时的誓言。)假如你是为官后的于谦,你会以什么样的心情再次吟诵这首诗?(学生诵读)——你的朗读道出了于谦的心声,真是于谦的知音。

⑶、三诵――临刑陈词

本该受到重奖的于谦,却惨遭陷害。试想,戴着脚镣走上刑场的于谦,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一定有无数的话想对世人诉说,那他最想说什么呢?(学生交流)千言万语道不尽于谦的心情,不如化作声泪俱下的吟诵。(音乐起,我们请女生诵

读全时。)

⑷.四诵――后世评价

于谦的一生如石灰一样,为后人所敬仰。从《石灰吟》这首诗中,我们体会到了他的崇高精神。人已远去,精神长存,无限的感动,化作深情的诵读。请同学们深情地背诵全诗。(自由背、抽背、齐背。)

同学们,此时此刻,我想于谦已经走进了你的心中,石灰的精神已经刻在了你的心底,那诗人于谦写这首诗要表达怎样的感情呢?

(对,这首诗不仅赞美了石灰的高贵品质,更抒发了诗人不愿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结束语:同学们,记住于谦,记住《石灰吟》,更记住他们“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

四、读咏物诗,激荡“清白”之音

(一)介绍其它咏物诗

《石灰吟》这首诗表达了于谦的志向。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很多很多的诗,都是诗人“托物言志”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感慨与志向,我们再来读三首这样的诗,体会这类诗歌的特点。

【出示】《墨梅》《竹石》《题半盆兰蕊图》

墨梅

宋·朱熹

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如今白黑浑休问,且作人间时世妆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墨梅?王冕(元)

吾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郑燮《题半盆兰蕊图》

盆是半藏,花是半含。

不求发泄,不畏凋残。

小结:梅、兰、竹、菊被称花中“四君子”,往往代表着人们高洁的品格。课后我们还可以找找这样的咏物诗来读一读。

(二)吟咏“清白”民族魂

1.串读三首诗

【出示】《墨梅》《石灰吟》《竹石》

愿意再读读这三首诗吗?

2.揭示“民族魂”

读着读着,我们把三首诗读成了三句诗。每首读一句。

3.读着读着,我们把这三首诗读成了三个词。谁能把这三个词读出来。

4.在这节课中,如果《石灰吟》这首诗,于谦这个人,让你深深读懂了两个字,让你永远难忘的两个字,那么,这两个字是……这两个字是……

是的,清白是于谦之志,清白是立身之本,清白是民族之魂!最后,让我们来吟诵这首千古名诗——《石灰吟》。

板书设计:石灰吟

千锤万击

烈火焚烧要留清白在人间

粉骨碎身(坚强不屈、洁身自好)

墨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板书:梅

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傲冰斗雪。她既有冰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众花报春,寒气越重,他的清香越芬芳。因此梅花历来都是诗人们吟诵的对象。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元代著名画家、诗人王冕的《墨梅》。

补充完课题(板书):墨

2、解题(出示墨梅图)

看着这幅画,想想诗题“墨梅”是什么意思?

墨梅就是用水墨画成的梅花。原来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王冕为自己画的一幅墨梅题的诗。

过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幅画,学习这首诗。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指名学生朗读古诗:谁愿意来试着读一读?在吟读古诗词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它的节奏、韵律,这是一首七言诗,你觉得怎样停顿比较好呢?你能试着读一读吗?

对,七言诗的节奏停顿就应该是2、2、3,(让学生在诗上画出来。)

墨梅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流/清气//满乾坤。

2、让我们按这样的节奏一起来练习一下!(学生自由读)

3、对自己有信心的人,来向我们展示一下你吟诗的风采!

还有谁愿意为我们展示一下他吟诗的风采?

谁还想跟他比一比?齐读

三、赏画品诗,理解诗意

1.王冕笔下的梅花是怎么样的呢?答案就在诗中,请你仔细地读一读,可以拿起笔圈画一下,哪些字眼发现梅花的特点,可以写上简单的批注。学生阅读古诗,自主探究后交流:

(1)“个个花开淡墨痕”(交流):并不艳丽,淡雅而朴素,冰清玉洁。

指导朗读:淡雅而朴素,冰清玉洁的墨梅构成了一幅多么清丽的画卷!(指名读,齐读)师小结:别人笔下的梅娇艳美丽,引人注目;而王冕却不在乎与谁去争奇斗艳,偏偏喜欢淡雅而平凡,朴素而幽远的梅。(齐读)

(2)从哪里也可以看出这一点?(“不要人夸好颜色”)

“不要人夸好颜色”:这株梅花不与众花争奇斗艳,洁身自好。

师小结:是的,王冕笔下画的是一株冰清玉洁的梅,它不与众花攀比,不夸颜色、洁身自好。真实与众不同啊!(板书:不夸颜色)

(3)继续,还有什么特别之处?

清气:清香之气满:弥漫乾坤:乾即天,坤即地,乾坤即天地流:流溢“只流清气满乾坤”: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充满整个天地之间。(相机关注“流”与“留”)

追问:你觉得这梅花散发的还有什么?(如傲霜斗雪、不畏严寒的精神,冰清玉洁的内在气质等。)

指导朗读:能读出那一份气节、这股精神来吗?(指名读,齐读)

2.是啊,这股清气不仅是梅花的幽香,更是一股正气,一种高尚的精神品质!让我们一起再来好好的吟诵这首墨梅!

3.闭上眼睛,让你的思维跨越时空,让你的想像飞起来,飞到元代王冕家的小院子里。(配乐,读诗)现在,你再来夸一夸眼前的这株梅花——

4.师小结:同学们,你们和王冕一样,真了不起!在常人眼里,人们爱梅,爱梅的姿态,爱梅的颜色;而王冕却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梅。诗人抓住“不夸颜色”和“只流清气”的特点,表现了梅花的质朴与高洁,他要赞美的是梅的品质!(板书:梅品)

四、感悟诗情,品味人格

(一)拓展对比,加深感悟

1、让我们再来读一首诗人王冕的咏梅诗——《白梅》

课件出示:白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①著:放进,置入,这里引申为生长。②混:混杂,混同。芳尘:尘世。

2、我们一起读读这首诗!

3、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这首诗,借助所给字词的注释,想一想,这首诗的意思。同桌可以互相说一说。

谁愿意试着说说这首诗的意思?(指名一到两个人讲)

同学们的理解能力真强!这么快就对这首诗有了初步的认识。

过渡:诗人写了题画诗——《墨梅》,又写了——《白梅》诗人如此钟爱梅花,

他想借梅花表达什么呢?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来认识一下诗人王冕。

(二)了解作者,体会品格

1、关于王冕,你能谈谈对他的认识吗?以前,我们曾学过一篇有关王冕的课文——《少年王冕》,那篇课文中,我们认识了一位什么样的王冕?(出身贫寒,白天替人家放牛,晚上到附近庙里,借着庙内的长明灯苦读,终于成为满腹经纶的诗人和画家,少年时候的他擅长画荷花。)

2、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关于王冕的小故事,想不想听?想不想?那可要听仔细了!看看故事中的王冕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课件出示:虽然王冕有满腹才华,可是当时元朝的统治者蔑视汉族文人,所以王冕考进士考了几次都没有被录取。面对这样黑暗的社会现实,王冕烧了自己所有的文章,绝意永不做官,以免使自己成为老百姓怨恨的对象。

当时官府的著作郎李孝光知道他的文才,替他可惜,想推荐他到官府做文吏,但王冕坚定地回绝了,他说:“我家里有田可以耕种,又有书可以读,为什么要跑到官府里成天守着一堆文案,被人当下人一样的使唤呢?”王冕的话铿锵有力。老友泰不华听说了此事,以为王冕嫌官小,就想推荐他到翰林院做官,不想王冕又回绝了。

后来他回到故乡,隐居在九里山,在山中他盖了三间草房,房前屋后种了许许多多梅花,取名叫“梅花屋”,并称自己为“梅花屋主”,以卖画为生,过着清贫的生活。当地的县官和一个有权势的大财主听说他后几次想见他,想向他讨要几幅画,但都遭到了他的拒绝。后来这个县官亲自来找他,王冕得到消息后又避而不见,让县官吃了个闭门羹。)

3、故事中的王冕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板书:洁身自好、淡泊名利)

4、透过这两首诗,诗中哪些句子或词语流露出了诗人的心思?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情怀?

王冕他洁身自好,就像他写的《白梅》当中的(引读前两句)――

王冕他洁身自好,就像他写的《墨梅》当中的(引读后两句)――

5、现在你能说说,这里的清气仅仅是梅花的香气吗?(这香气还指诗人的正气、傲气、骨气)

诗人王冕两次拒绝当官,不为腐败的统治阶级效劳,蔑视权贵,不与他们同流合

污,不正显示了他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吗?

你还能想到哪些成语来形容他?(出示:鄙视流俗、贞洁自守、淡泊名利、高风亮节)(齐读成语)

师:像王冕这样借写墨梅的特点表达自己的心志,这样的诗叫咏物言志诗。(板书:咏物言志)

(三)再读背诵,感悟诗情

出示:“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

过渡:人们是这样称赞王冕的。现实中的王冕与他笔下的梅花一样,坚贞不屈、洁身自好。

1、你们欣赏王冕的做人态度吗?佩服他吗?那就试着读出你的敬佩之情吧!

2、想把这么好的古诗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吗?那就把它背下来吧!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不知不觉中,我们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加深了,对像王冕这种具有梅花精神的人愈加敬佩!其实还有许多人,他们都像王冕一样具有梅花般的高风亮节,他们赞梅,咏梅留下了许多优秀诗词。

你知道哪些?(课件出示,引读)

王安石的――《梅花》卢梅坡——《雪梅》

陆游――《卜算子·咏梅》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2、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这首题画诗——《墨梅》,知道了诗人王冕画梅,吟诗,不仅仅因为他――(喜爱梅花),更重要的是,他想借梅花表达他的高贵品质――(洁身自好)。“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我们喜欢梅花,就要像墨梅一样——只流清气满乾坤!

最后让我们对着这幅墨梅图一起吟诵——(课件出示墨梅图,全体起立看着图一齐吟诵《墨梅》)

附板书:

墨梅

不夸颜色淡泊名利

托物言志

只流清气洁身自好

梅品人品

《石灰吟》教案课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在《尚书·尧典》中也有这样一句话——诗言志,歌咏言。在古诗中,有不少是表达诗人远大志向和抱负的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6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石灰吟》。 2、“字乃人衣冠。”请你和老师一起工工整整地书写课题。(板书)书写吟时要注意最后一笔是横撇,没有点。 3、“吟”是什么意思?(生回答)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吟诵,赞美。如孟郊的《游子吟》、白居易的《暮江吟》、李白的《白头吟》等。 4、了解诗人:学生读简介。(课件出示) 5、作者于谦所要吟诵的是“石灰”这一事物。 (板书:物) 过渡:石灰这样一种普普通通的事物,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使得于谦要不惜笔墨对它赞颂一番呢? 二、读准古诗(课件出示) 1、现在,请你认认真真地把这首诗读一遍。要求读准字音,读得字正腔圆; 2、读古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力求读出节奏、读得有板有眼。 3、读准了字音,读出了节奏,相信你一定还可以读出古诗的韵味来!想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吗? (师范读) 4、指名练读 5、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读准了字音,读出了节奏,还读出了古诗的韵味,这就读准了一首古诗。 三、读懂古诗 1、学习古诗,不仅要读准,还要读懂才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进诗中的意境。 2、请同学们结合书下注释或工具书理解古诗。 3、“等闲”的意思是?“若等闲”呢?石灰到底把什么看做了好像很平常的事呢?谁来读读古诗的前两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此时,你能用古诗当中的词归纳出石灰石变石灰的经过吗? 千锤万凿出深山 2.你认为这是怎样的锤打?请你吟一吟这句诗. 3.开采出来的石灰石还要经历哪个步骤? 烈火焚烧若等闲 4.这样的大火你知道有多少度吗?它有近五千度的高温,能在0.01秒将你的手掌完全融化。你能读好这句诗吗? 5、大火之后的石灰石变成了这雪白的生石灰,还要经历哪一步? 粉骨碎身浑不怕 6、粉骨碎身是怎样的感觉?请你将这种感觉读出来可以吗? 7.千锤万凿石灰惧怕了吗?烈火焚烧石灰惧怕了吗?它将这一切磨难看做最平常的事,这一切的困难它全不怕,为的是什么? 要留清白在人间 8.请你用四个字来赞美这样的石灰:__________为清白。 9、齐吟古诗,现在同桌之间来再试着说一说这首古诗的意思吧! 10、同学们,你们看,抓住诗中这些难懂的字词加以理解,我们就读懂了这首诗。 11、全班交流诗句意思。 小结:这首诗字字明白如话,诗意很容易理解。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词进行理解,理解了关键字词那古诗的意思就迎刃而解了。 四、体会于谦的坎坷人生,感受他的清白留世,诵读古诗 1、这首诗仅仅是在写石灰吗?它有生命吗?于谦为什么要将石灰这样写?这里的石灰其实是人,是于谦自已. 2.再看古诗,哪个词或哪句诗让你看到了于谦的影子,闻到了人的气息? 3.虽然于谦没有直接写出自己的志向。可是透过那被赋予了生命,赋予了情感,赋予了像作者一样具有高尚品格的石灰,我们分明看到了在诗句的背后,站立着一个清清白白的人——于谦。于谦要借这石灰表明自已会永留清白于世的高尚节操。这种写法叫什么呢?(托物言志) 五、过渡:有人说:《石灰吟》伴随了于谦一生,见证了于谦一生,让我们走进诗人,诵读古诗。

《石灰吟》《竹石》教学设计

《石灰吟》、《竹石》教学设计 培新学校李艳红 【教学目标】 1、读诗时抓住关键词,了解石灰和竹石的特点。 2、知人论诗,体会诗人托物言志抒发自己清正、廉明,正直、坚韧不拔的品质与高尚情怀。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诗句托物言志的特点。 2、联系作者生平,体会作者的志向。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三年级的时候,我们曾经学过贺知章的咏柳,有谁能来背诵一下。 2、咏物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历代诗人把在自然中得到感染与启迪,还有自己的感情凝注于自然景物,写出了一首首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咏物诗的殿堂,学习鉴赏咏物诗两首《石灰吟》、《竹石》。 二、对比诗题,感悟题意。 1、自读诗题,领悟题意。 石灰吟竹石 2、找题目的相同点。预设:都是咏物、都有赞美的意思…… 三、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吟读,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 2、译读,找出两首诗的相同点。 四、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一)石灰吟。 1、抓住关键词,体会石灰的特点

(1)从诗题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吟诵的是石灰,那么石灰有什么特点呢?诗中用哪些词描写了石灰的经历? ①自学指导自由读诗,请从诗中找出描写石灰经历的词语。(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 ②选择其中一个词,结合自己的想象,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 (2)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①千锤万凿 A、学生谈体会。 B、千锤万凿是不是把石头锤一千次,凿一万次呢?这里的千和万都是形容次数很多,是虚词。你还知道哪些含有虚词的四字词语?(千山万水千言万语三言两语)那我们古诗中还有哪些诗句,也有类似使用虚词的呢?课件出示:竹外桃花三两枝桃花潭水深千尺千里江陵一日还 ②烈火焚烧 A、学生谈体会。 B、看,这就是被烈火焚烧的石灰石(出示相应的图片)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块石头,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③粉骨碎身 A、学生谈体会。 B、学生能说到,就总结:是呀!石灰石经过烈火的焚烧,变成浑身雪白 的块状石灰后,还要把水泼在上面,使它粉骨碎身。(出示相应的图片)总结:哦,原来石灰就是先,然后,最后。 同学们,请再次默读这首诗,想一想面对如此的磨难,石灰又是怎样的态度呢? ④若等闲 A、学生汇报。 B、如果学生答到“若等闲”就引出:说到“等闲”这个词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哪句诗?毛泽东的《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而在石灰

六年级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石灰吟》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运西小学陈宏斌 一、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由两首七言绝句组成。两首古诗均是咏物诗。 《石灰吟》是明代诗人于谦的作品。吟,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诗人托物言志,通过对石头不畏“千锤万击”和“烈火焚烧”,即使“粉骨碎身”,也要留下清白石灰的描写,赞颂了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诗的前两行写石头面对各种磨难,毫不畏惧;后两行写即使粉骨碎身,也要留下清白。 《墨梅》是元代诗人、书画家王冕的作品。作者善画梅,也喜咏梅,这是他的一首题画诗。诗人借墨梅为喻,在苏姐的梅花身上给予了他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诗的前两行写实,强调“吾家”的梅花,朵朵都是“淡墨痕”的,素净雅洁;诗的后两行抒情言志,说明他画梅花,不是为了让人夸赞颜色好,只是要让它的清香弥漫在天地之间。 二、教学目标 1.理解石灰的形象和特点,体会诗人的崇高品质,并自学《墨梅》。 3.了解诗人的生平与作品,感受诗人的伟大情怀。 3.学会以正确的节奏地诵读这两首古诗,并能根据自己的感悟读出诗歌的韵味。 4.创作诗歌书法作品。 三、教学准备 因为S版小学语文教材与苏教版的区别,学生对于石灰以及诗人王冕无认识,需要桂林老师提前让学生了解石灰的制作过程,以及阅读苏教版《少年王冕》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两首》,先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古诗,认识一位诗人。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解题。 看着这个诗题,结合昨天的预习,你有什么疑问吗?(师板书问号)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探究你们想知道的答案。 (二)初读古诗,读正确,读出节奏。 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还是先从读课文开始吧!请同学们自由读两遍这首诗,注意把诗歌读准确,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把诗读通顺,用笔划分一下诗歌的节奏。开始读吧。 谁来给我们读这首诗。注意读正确,大家还注意听一听他读得节奏。 教师小结“据义划分节奏”:223确实是七言诗中常规的划分节奏的方法,但是为了保持词语意思的完整,有时是可以分为43句式或者其他句式的。当然,一首诗中,也不是每一句都是一样的节奏,像这首诗中的最后一句,也可以划分为223的句式。

石灰吟教案公开课

《石灰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诗中“千锤万凿、若等闲、浑不怕、清白”等词的意思。 引导并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在学习中培养、提高理解诗句的能力。 通过查阅历史资料、联系时代背景,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诵读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直至背诵,让学生在朗读中想象意境,体会情感。 想象法:借助课本插图,或运用多媒体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进入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直指所吟事物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流传千古的诗,——石灰吟,齐读。 师指出,吟是古诗的一种形式,准确地说叫一种体裁。往

往含有一种什么意思?(赞颂)我们有接触过关于“吟” 这一形式的古诗吗? (预设:《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赞颂母爱 《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是赞颂日落时分江上的美景。 2.所以今天,我们学的《石灰吟》是在赞颂——石灰。 3.这首诗的作者是? 了解作者:于谦号节庵,字廷益,浙江钱塘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汉族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他是永乐年间进士。传说这是于谦12岁时的作品。 二、初读诗句,读出诗歌韵味(读诗) 1.理解了诗题,现在就让我们先看看《石灰吟》,咱们经过预习,能不能提醒大家,这首古诗哪些地方容易读错的? 预设:“粉骨碎身”与“粉身碎骨”意思差不多,但我们要看清楚,能不能读一下。 2.现在,你能正确地把诗读下来了吗?自由读,指名读。 评价语:字字响亮,字正腔圆。谁还来读读?什么叫抑扬顿挫,谁再像他的样子再读读。 3.指名读,师生、男女生配合读, 4.全班齐读。

古诗诵读:石灰吟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石灰吟》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石灰的特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2.引导学生联系作者生平,了解诗句托物言志的特点,体会作者“要留清白在人间”志向。 3.自学《竹石》一课。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 三、教学重点: 在有层次的品读中明诗意、悟诗情,理解托物言志写法的特点。 四、教学难点: 借助资料,体会于谦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五、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石灰吟》(板书课题)。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这首古诗作者是(于谦)。课前,老师为大家布置了一项预习任务,了解一下于谦。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了哪些关于于谦的知识? 预设找两到三个同学来回答。 (二)感知理解 1.初读 那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将古诗朗读三遍,注意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遍读出节奏,第三遍理解诗的意义。 学生自由朗读 找三名同学示范读 教师和学生合作朗读 2.理解 通过以上多次阅读,我们不难发现诗人所吟咏的对象是(石灰)。那课前,老师还有一个小任务是搜集石灰的相关知识。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搜集成果? 预设:说出古代和现代石灰的炼制方法;石灰的组成成分;石灰的特点。 那结合同学们搜集的资料,谁能说一说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于谦吟咏的事物就是石灰的呢? 预设:千锤万凿、烈火、粉骨碎身、清白。 是呀,就是这些地方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吟咏的就是石灰。那请同学们结合书下注释,同桌两个

人说说诗的大意。 同桌自由交流。 那谁愿意尝试着来说一下:采自深山的石灰石经过一次次锤打,经过烈火无情的焚烧,但他把 这都看成是平常的事。(同学集体读前两句)哪怕是让他粉骨碎身也不怕,因为它要把清白留在人间。(同学集体读后两句) 3.感知 这首诗句意比较容易理解,但有一点我比较疑惑,诗中很多地方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石灰是有人 的思想和感情。你在读读诗中哪些词句让你也有这样的感受。自己默读一下,找一找画一画。 预设:若等闲,全不怕,清白。 这是拟人化的表达,用石灰的特点,突出人的品质。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的是石灰更是作者。 这就是古诗中“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那于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志向呢? 老师给大家讲讲于谦小时候的故事:于谦像同学们这样大的时候,他的学堂里挂着一幅画像。 有一天,他正出神的凝视着画像中的人。教书先生问他这是何故呀?于谦应声回答我要成为像他那 样的人。画像中的人是谁呢?他就是南宋灭亡时,面对元世祖许给他的高官厚禄严词拒绝,并写下 了《过零丁洋》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于谦一次次吟诵着这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汗青。他一次次在心里许下承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把文天祥视作自己的偶像。于是在他17岁那年,他面对石灰有感而发,写下了自己坚定的志向读(《石灰吟》全诗)。那么,于谦在成年后又有怎样的人生际遇呢?请同学们拿出资料纸边读边想哪个故事让你想到了哪个诗句。在旁边标注一下,读完可以交流一下,你对诗句有了怎样更深的理解。 预设:清白、坚定的志向、誓死的决心…… 配乐:这一天的北京乌云压城,北风凛冽。但城中的百姓们,扶老携幼为于谦送行。此刻于谦 回首自己光明磊落的一生,不禁感慨吟诵到:生读石灰吟。于谦感慨此行无愧于自己,无愧于百姓,无愧于国家,无愧于天地。死亦何惧?他分明听到身后的百姓也在轻轻的吟诵着《石灰吟》。生命一开始就是坚强的,完全战胜了对当权者的恐惧。因为他,人越聚越多,那声音也越来越高昂(生再 读《石灰吟》)。于谦走了,他的鲜血洒在大地上。他再也听不到了,但男女老少们感天动地的吟诵 声却仍在天地间久久回荡着(生再读《石灰吟》)。那声音变得越来越轻,越来越远(生再读《石灰吟》)。这声音成为天地间的回音,这声音永不消失。几百年来,这声音一直萦绕在人们心中,久久 回荡。 (三)自学《竹石》 于谦的一生,正如他在诗中写的一样清清白白。而石灰这种清白的特点,也借由这首托物言志

石灰吟教学设计教(学)案

石灰吟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焚”。能结合工具书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 2、能较为通顺地说出整首古诗的意思。 3、凭借资料,体会作者借吟石灰抒发自己理想、志向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4、学会探究。了解探究型学习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了解石灰 1、今天我们这节课上,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研究一下石灰。见过石灰吗?没见过吧,那我们来见识一下,石灰吧。(看石灰生产的画面,了解。) 2、谁来说一说,石灰给你留下的印象。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 3、其实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诗关于石灰的诗。 板书:《石灰吟》 石灰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你懂这个词的意思吗? 老师这里有三种关于吟的解释,你看一下,应该选择哪一种? ◎唱,声调抑扬地念叹息;◎痛苦的声音;◎鸣叫 这里应该认为是哪一种?(板书课题)。朗读课题。 联起来解释一下课题? 对石灰唱的赞歌。

顺便过渡:是啊,司空见惯的石灰有什么值得赞颂的?赞颂了它的什么呢?读一读这首诗,我们一起走近石灰。 二、指导朗读,初步感知 1、自由读 2、指名读,正音, 要求读出诗的节奏, 3、评价(1)读得正确流利(2)读得声音响亮 (3)他试图在寻找一种读诗的感觉,这种大胆尝试的精神值得肯定。) 4、集体齐读。 三、了解古诗大意,了解石灰生产过程 1、于谦笔下的这首诗,简练地展现了石灰的生命历程。老师这儿有一份资料,具体描述了石灰的制作过程。对照古诗,读读网页,你了解了石灰的哪些生产过程?用诗中的一些词来概括。 石灰自述:我的名字叫石灰。我的前身叫石灰石,埋藏在深山之中,相当坚硬,人们将我开采出来,运出了深山老林。然后,将我与焦炭混合在一起,放在高达1500度烈火的石灰窑中煅烧,这时,我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变化,虽然,这时的我外形仍像一块块石头,但已经浑身雪白,白得十分耀眼,轻轻一捏,就容易破碎。人们还要把我放进水中,水立即沸腾起来,像烧开的水一样。于是我变成了熟石灰,这时的我很像一块软软的洁白的年糕,人们将我涂在墙上,既能保护墙面,又能美化墙面。 2、学生对照材料与古诗,寻找制作过程的联系点。

《 石灰吟》教案

《石灰吟》教案 教学目标:1、理解古诗,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了解诗人于谦。 2、了解古诗在表达上的特点,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体会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明代诗人于谦在12岁时写下的一首诗。朗读课题。顺势解题:“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吟诵、赞美的意思,“石灰吟”的意思就是“吟诵、赞美石灰”如《游子吟》《暮江吟》。这首诗还有个题目叫《咏石灰》,“咏”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如《咏柳》《咏鹅》。古代诗歌的体裁还有很多,如“行”“引”“歌行”等,感兴趣的同学课外可以去了解一下。 2、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看看于谦为什么要赞美平凡的石灰,让我们从文章中找答案。 二、理解古诗: 1、点名读古诗,大家评价是否做到正确、流利,节奏处理是否合适。 2、自主学习: 于谦为什么要赞美石灰?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3、汇报学习所得: (1)同桌合作汇报:一人读诗句,一人说意思; (2)点名说全诗的意思,齐读全文; (3)点名回答“学习要求”中提出的问题。 4、体会石灰精神: (1)千锤万凿 看着“千锤万凿”这四个字,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副怎样的情景?在这个词中,“千”和“万”并不是指具体的一千一万,而是形容很多。类似的词语还有很多,谁来说几个?千()万() (2)烈火焚烧 石灰石经过千万次的敲击锤打,历经千辛万苦运出了深山,被放入土窑中去经受烈火的焚烧。如果石灰石有表情会是怎样的表情?如果石灰石会说话,它会说些什么? (3)粉骨碎身:经过烈火的焚烧,石灰石已经变成浑身雪白的石灰,人们把它浸到水里,为了把洁白无瑕的颜色奉献给人类,石灰承受住一次又一次的痛苦折磨,你觉得这是怎样的石灰?(顽强不屈、大公无私、英勇无畏、无私奉献)(4)石灰顽强不屈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在古诗中的哪两个词体现出来了? a、理解“若等闲”:“若”是什么意思?“等闲”这个词我们以前在《长征》这课中学过,它是什么意思?石灰把什么看成平平常常的事?

石灰吟教学设计

石灰吟教学设计 《石灰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石灰吟》是苏教版第十二册第六单元第20课的教学内容,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 喻,赞颂了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表达自己为国尽忠, 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 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石灰吟》,背诵《石灰吟》。 2.学会2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 .凭借诗歌内容,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让学 生明白本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让学生 了解本首诗是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同学们看老师用洁白的粉笔写字。 【板书:石灰吟明?于谦】 2、知道“石灰”是什么吗? 3、【石灰的前身叫石灰石,埋藏在深山大岭之中,经过千锤万凿开采 出来之后,它被运到石灰窑里,又经受高温焚烧,变成了生石灰,却仍然非常坚硬,又经过冷水浸泡,就成了粉末状的洁白的石灰。】 3、“吟”又是什么意思呢? 【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有吟诵、赞美的意思。】 4、本诗的作者是(明代的于谦)有谁了解他呢? 5、【于谦:1398—1457,浙江杭州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 诗人。公元1421年,考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山西、河南巡抚,兵部尚书等职。为官清正,不畏强暴,深受人民爱戴。公 元1457年,被奸官诬陷杀害。1465年,明朝政府为于谦平反昭雪,并赐谥号忠肃。】

《石灰吟》教案(精品文档)

《石灰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石灰吟》,背诵《石灰吟》。 2.学会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凭借诗歌内容,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诗歌大意,感悟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正义凛然的伟大精神。教学难点: 1.初步领悟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2.指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表达对诗人的敬佩,并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 课前预习: 1.了解石灰的一些知识,石灰的原料,大概的生产过程等。 2.搜集有关于谦的资料(老师也作适当的准备,可以准备一些书面资料。) 教具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疏言:理解诗歌的意思 1.导入解题 (1)同学们喜欢古诗吗?老师可要考考你们,老师说上句,你们接下句。例:生当作人杰----

(2)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份热爱,再来学习一首古诗:《石灰吟》。请同学们看老师板书诗题。(强调“吟”不要多加一点) (3)同学们对石灰了解吗?说说看。什么颜色? (4)在中国白色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干净、纯洁、清白)(5)再看这个“吟”,什么意思?往往含有一种什么样的意思?(赞颂) (6)我们有没有接触过带有“吟”的古诗?古诗题目中有“吟”字的? (7)今天我们学的《石灰吟》是在赞颂——石灰。 2、初读诗歌,了解大意 导入:是啊,司空见惯的石灰有什么值得赞颂的?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这首诗。 (1)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根据学习提示,自己自学这首诗。 (出示)自学目标: 1.朗读《石灰吟》,要做到正确、流利,努力做到有感情,读 出诗歌的韵味。 2.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句,理解“锤、击、若等闲、粉骨碎 身、清白”等词语的意思。 3.把词语的意思带入诗句中,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2)交流展示,矫正反馈 ①展示课文朗读(师注意评价)

《石灰吟》版教案

《石灰吟》 教材简析:《石灰吟》是苏教版小语第十二册课文。 这首诗托物言志,在赞颂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同时,更以此表现诗人不怕磨难的精神,抒发诗人不怕牺牲的气概,进而表达诗人坚守高洁情操的信念。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通篇流露作者磊落刚直的英雄正气。诗作者于谦,为明代名臣,民族英雄,其仕途坎坷。《石灰吟》是诗人一生之写照。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生字“焚”,能理解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了解作者生平事迹。 2、能力目标:学生能凭借诗歌语言文字,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结合作者生平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并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组。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今天将学习一首古诗:石灰吟(师板书课题) 2、(1)看题目你觉得这是一首写什么的诗吗?(咏物诗) (2)理解“吟” “吟”在字典里的解释有1,唱,声调抑扬地念,2,叹息,痛苦的声音,3,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名称,4鸣,叫。请在括号里写出合适的解释: 呻吟()、吟诵()、猿吟()、石灰吟()。(是一种文体, 有赞扬、称颂的意思) (3)师小结:这是一首赞颂(石灰)的诗。 3、大家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吗?书:于谦 于谦12岁时,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了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的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写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看看到底赞颂了石灰的什么?

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石灰吟》教案

16.古诗三首 《石灰吟》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石灰吟》,背诵《石灰吟》。 2.学会2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凭借诗歌内容,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指名读题,问:以前还学过哪些古诗?你们是怎么学习古诗的? 2.释题:吟,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在这里指吟诵,赞颂,赞扬的意思。 3.简介作者: 作者于谦,明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为官清廉,不畏强暴,深受人民爱戴。他曾率领京城军民击退外族入侵,后却因此受屈被杀。他的诗歌多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感情和坚贞的情操。 (二)初读课文。 1.录音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2.借助汉语拼音,学生自读课文。 3.了解石灰的烧制形成过程,对石灰的初步感知。 (1)指名读,指导学生按古诗的音韵节奏读好诗句。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正音:焚fen,是前鼻音,不是后鼻音。锤chui,是卷舌音,不是平舌音。 (三)精读课文《石灰吟》 1.指导学生边读边划出不理解的字词。 重点理解“千锤万击”、“焚烧”、“若等闲”“浑不怕”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第1、2句 (1)逐字逐句理解,难以理解的可联系上下文理解。锤:敲打。击:撞击。若:好像。等闲:平常事。 (2)同桌之间交流,把省略的词语补充进去,调整词语顺序,说说这两句的意思。 (3)从“千锤万凿”、“烈火焚烧”中你读懂了什么?(4)这两句诗赞颂了石灰什么?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3.学习第3、4句 (1)同桌交流这两句诗句的意思。 (2)这两句诗中,哪几个字可以看出石灰不怕艰辛?用词语形容石灰面对这些困难时的态度? (3)读到这,你的眼前出现的是怎样的石灰形象?(四)、品读 1.朗读诗句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 (3)小组读——齐读 (4)这首诗理解完了,谁能说说整首诗的意

六年级语文石灰吟教案

六年级语文石灰吟教案 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下面就随一起去阅读六年级语文石灰吟教案,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六年级语文石灰吟教案1 ⒈知识与能力 ⑴理解诗中“千锤万凿、若等闲、浑不怕、清白”等词的意思。 ⑵能用自己的话来解释古诗。体会石灰历经艰辛却不改变其本色的形象。 ⒉过程与方法 朗读古诗,初步感知;读懂古诗,理解诗意;赏析古诗,升华情感。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正义凛然的崇高品质。 能用自己的话来解释古诗。体会石灰历经艰辛却不改变其本色的形象。 体会诗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正义凛然的崇高品质。 ⒈搜集有关于谦的资料。 ⒉了解石灰的一些知识、石灰的原料,大概的生产过程等。 1课时 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⒈板书课题《石灰吟》,齐读。

⒉简介于谦 ⑴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自己说一说对作者的了解。 ⑵老师概括小结:于谦号节庵,字廷益,浙江钱塘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汉族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他是永乐年间进士。传说这是于谦12岁时的作品。 ⒊释题: ⑴看题目你觉得这是一首写什么的诗吗! ⑵理解“吟” ⑶师小结:题目的意思就是:吟咏石灰。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看看到底赞颂了石灰的什么! 二、朗读古诗,初步感知 ⒈学生自由读一读:读通读顺读出韵味。 ⒉指名试读,老师、学生相机更正、强调。 ⒊齐读。 ⒋借助注释,同桌间说说诗句的大体意思。 三、读懂古诗,理解诗意 ⒈自主朗读,弄懂字词的意思和诗句之意。 ⒉交流理解情况 ⑴字义: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锤,锤击。凿,开凿。焚烧:烧毁,烧掉。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等闲:平常。清白:指高尚节操。

部编版《石灰吟》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石灰吟》教学设计 课前先学: 1、搜集有关于谦的资料(老师也做适当的准备,可以准备一些书面资料) 2、了解石灰的一些知识、石灰的原料,大概的生产过程等。 一、直接揭题 1、我们今天将学习一首古诗:石灰吟(师板书课题) 2、大家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吗?简介于谦。 (1)学生自己说一说。 (2)老师做适当小结、概括。 3、释题: (1)看题目你觉得这是一首写什么的诗吗? (2)理解“吟”(是一种文体,有赞扬、称颂的意思) (3)师小结:这也就是一首赞颂(石灰)的诗。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看看到底赞颂了石灰的什么? 二、读准古诗 1、学生自由读一读,老师行间指导。 2、指名试读,老师、学生相机更正、强调。 3、齐读 三、理解诗意、读懂古诗、读好古诗 【1、2句: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1、小组交流 2、师先重点指导“千锤万击”、“烈火焚烧”(主要表现了石灰的制造过程的艰辛、困难重重) 3、指导“等闲”的意思(结合《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或者《满江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4、学生自由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5、这两句是赞颂石灰的什么呢?读了这两句诗有何感受呢?(生自由说说) 6、那我们应该如何读这两句诗呢?(指导朗读) 【3、4句: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运用刚才理解诗句的方法,小组来交流一下这两句的意思。 2、学生自由说说,(相机说说这是赞扬石灰的什么?) 3、我们再来读这两句诗(指导读一读) 4、读好整首诗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 (3)小组读——齐读 四、深化古诗,升华情感 1、你觉得作者仅仅是在赞扬石灰吗?(不是)那你觉得他是在写谁呢?(自己) 2、透过这首诗我们一起来推测或者是说去猜想一下作者当时的心情或者他对人生的价值看法(据说写这首时他才7岁)(学生自由说说) 3、这不得不让我们想起了一些人,谁呢?(指名说) 4、这还让我们想起了一些关于生命意义的名言(学生说说) 5、师做小结 五、作业布置 1、搜集以下一些古诗,读一读背一背(1)《在狱咏蝉》骆宾王(2)《梅花》王安石(3)《青松》陈毅(4)《竹石》郑板桥(5)《墨梅》王冕 2、读读“千锤万击”“粉骨碎身”等词语,在到其它的诗句中找一找类似的出自诗文的成语。

石灰吟《夏日绝句》《竹石》《石灰吟》教学设计 教学教案设计(S版六年级上册)

石灰吟《夏日绝句》《竹石》《石灰吟》教学设计教学教案设计(S版六年级上册) 石灰吟《夏日绝句》《竹石》《石灰吟》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2.能力目标:能凭借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知 同学们,我国是四大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而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让我们领略诗歌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因此,我们从小一直学诗,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还记得哪些诗?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有名的诗——《石灰吟》,齐读诗题。 2.提问:你们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3.简介作者,为理解诗情奠下基础。 二、看诗句,理解诗意。 1.老师范读或录音读。 2.学生细读诗,借助词典,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掌握,实在不

会的则做上记号质疑。 3.指名读。读出韵味和节奏。 4.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你展开了哪些想象?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句? (讲解词语时顺便讲“锤”、“焚”的写法,指导写字、描红。)5.引导学生想象:山石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 6.动画显示石灰的形成。 7.见到此情此景,作者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讨论交流。 8.再读诗句,谈谈你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了石灰的哪些品质? 三、朗读指导,领悟诗情。 1.诗中哪些词突出了石灰的高贵品质,我们朗读时应怎么读? 2.再读体会,思考:于谦仅仅是写石灰吗?他想借石灰表明什么样的志向呢?我们该用什么语气读呢? 3.学生自由读,在小组内讨论。(诗人借石头表明自己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志向。应用高昂、坚定的语气读。)4.情感朗读,赛读。 5.齐读。 四、拓展延伸 1.总结古诗。 石灰由于它的坚强不屈、洁身自好在人间留下了清白,而于谦呢,他也像石灰一样任凭怎样的千锤万击,任凭烈火如何焚烧,哪怕是粉骨碎身,他都毫不畏惧,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可见,《石灰吟》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石灰吟、竹石》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石灰吟、竹石》 教学目标 1、有感请地朗读、背诵《石灰吟》《竹石》。 2、借助注释自主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人在古诗中表达的志向。 3、分析三首古诗表达方法的共同点,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出示课件16】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李贺的《马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古诗三首》中的《石灰吟》和《竹石》这两首古诗。(板书:石灰吟竹石) 二、初步感知,理解诗意。 (1)作者简介 【出示课件17】 于谦(1398-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杭州市上城区)人。明朝名臣。 郑板桥(1693-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2)初步感知大意:以自学、汇报为主 ①《石灰吟》【出示课件18】 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A逐句理解: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千锤万凿:指用铁锤击,用钢钎凿。千、万:虚词,形容很多。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 (诗意: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对待烈火焚烧、锤炼看作很平常的事。)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粉身碎骨”指石灰使用时,要碎散成粉末。浑不怕:一点也不怕。浑:全,全然。清白:指高尚的节操。 (诗意: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B整体了解: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②《竹石》【出示课件19】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作者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A逐句理解: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咬:在这首诗里指的是紧紧扎根在土里。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石灰吟》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石灰吟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2.能力目标:能凭借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知 同学们,我国是四大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而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让我们领略诗歌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因此,我们从小一直学诗,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还记得哪些诗?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有名的诗——《石灰吟》,齐读诗题。 2.提问:你们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3.简介作者,为理解诗情奠下基础。 二、看诗句,理解诗意。 1.老师范读或录音读。 2.学生细读诗,借助词典,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掌握,实在不会的则做上记号质疑。 3.指名读。读出韵味和节奏。 4.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你展开了哪些想象?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句? (讲解词语时顺便讲“锤”、“焚”的写法,指导写字、描红。) 5.引导学生想象:山石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 6.动画显示石灰的形成。 7.见到此情此景,作者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讨论交流。 8.再读诗句,谈谈你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了石灰的哪些品质? 三、朗读指导,领悟诗情。 1.诗中哪些词突出了石灰的高贵品质,我们朗读时应怎么读?

石灰吟(教案)资料

石灰吟(教案)

《石灰吟》 教材简析:《石灰吟》是苏教版小语第十二册课文。 这首诗托物言志,在赞颂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同时,更以此表现诗人不怕磨难的精神,抒发诗人不怕牺牲的气概,进而表达诗人坚守高洁情操的信念。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通篇流露作者磊落刚直的英雄正气。诗作者于谦,为明代名臣,民族英雄,其仕途坎坷。《石灰吟》是诗人一生之写照。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生字“焚”,能理解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了解作者生平事迹。 2、能力目标:学生能凭借诗歌语言文字,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结合作者生平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并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组。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今天将学习一首古诗:石灰吟(师板书课题) 2、(1)看题目你觉得这是一首写什么的诗吗?(咏物诗) (2)理解“吟”

“吟”在字典里的解释有1,唱,声调抑扬地念,2,叹息,痛苦的声音,3,中 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名称,4鸣,叫。请在括号里写出合适的解释:呻吟 ()、吟诵()、猿吟()、石灰吟()。(是一种文体,有赞扬、 称颂的意思) (3)师小结:这是一首赞颂(石灰)的诗。 3、大家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吗?书:于谦 于谦12岁时,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了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的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写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看看到底赞颂了石灰的什么? 二、初读感知 1、黑板出示学习要求:(1)会读古诗,注意古诗的节奏、停顿、语气的变化; (2)自学古诗,理解诗句和词语的意思;在自主学习 的基础上,有所得后,再合作解决疑难之处。 (3)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结合作者 生平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 的思想感情 2、播放诗歌磁带:认真倾听朗读,关注读书的节奏、停顿、语气的变化。 3、指名读。学习生字“焚”,描红。 4、听着朗读你是不是也有跃跃欲试的冲动呢?放开来,自由读读吧! 5、教师范读。 6、指名读。教师评价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第12课《石灰吟》精品教案

《石灰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石灰吟》这首诗托物言志,诗人以石灰白比,在赞颂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同时.更以此来表现自己那种不畏艰险、不怕磨难的精神,抒发诗人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进而表达自己不屈不挠、坚守高洁情操的信念。这首诗语言简明、生动,通篇洋溢作者磊落刚直的英雄正气,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诗作者于谦,为明代名臣,民族英雄.虽官至少保。但仕途坎坷,命运多舛。《石灰吟》这首诗正是诗人生平、人格的真实写照。 学情分析: 针对学生的学情,本课诗人于谦的历史背景学生了解甚少,让学生提前查找相关资料。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石灰吟》;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通过朗读来展示自己的独特感悟 重点难点 借助提供的背景资料,体会诗人清白忠烈的情感和品质 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导入 1、复习回顾

古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颗璀璨的明珠,相信经过六年的学习生活,同学们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吧,谁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组织学生自由背诵(2—3人) 2、导入 唐代大诗人孟郊曾写过一首让无数游子为之动容的诗句,同学们还能记得吗? 指名背诵:《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评价:声情并茂,感人至深啊!题目中的“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这种形式的诗歌—— 活动2【讲授】教学过程 二、初读感知 1、读通全诗诗人为什么要吟诵石灰呢?请同学们打开书到100页,自由读一读这首诗歌(1—2分钟) 2、在朗读中强化生字的识写指名朗读,结合学生的朗读学习“焚”的读音和写法课后描红,仿写,师适时示范,并讲解 3、理解诗意结合提供的阅读参考资料,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出示读书参考资料】 同位之间交流 集体交流,指名说适时给予帮助或是提示

六年级语文下册《石灰吟》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石灰吟》教案 教学理念: 从诗歌的特点出发,通过梳言、造境、显象和抒情引领学生步步深入诗的意境与诗人的情感,并让吟诵之声萦绕始终,使学生不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而且体悟到诗歌的意境美、形象美和情感美。 教学目标: 1.理解石灰的形象和特点,体会诗人的崇高品质。 2.了解诗人的生平与作品,感受诗人的伟大情怀。 3.有气势、有节奏地诵读,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 教学流程: 一、梳言:理解诗歌的意思 1.导入解题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墨梅》,体会到了墨梅的纯洁、高尚。记得画家王冕这样赞颂道(学生接背):“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把迷人的清香与纯洁的品质留给了人间。这节课,我们还要去认识一位的诗人――于谦,他同样吟诵出这样的诗句……(屏幕出示全诗,师范读) (2)诗的题目读作……(生读诗题)“吟”在这里指的是古代诗的一种体裁,如《暮江吟》、《游子吟》、《女儿吟》等。 2.读通诗句 (1)通过自由读、抽读、齐读,让学生能读准每一个字的音。 (2)师生相机正音,重点提示平舌音和翘舌音。

3.理解诗意 (1)讨论:学生同桌讨论,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句诗的意思,不明白的画出来。 (2)解疑:请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字词,师生解答。(重点讲解“若等闲”的含义:“若”是“好像”的意思,“等闲”是平常的,整句诗的意思是烈火焚烧好像是很平常的事。) (3)讲述:让学生完整地说说全诗的意思,不恰切的地方师生补充。(全诗意思:石灰经受了千锤万凿才从深山里出来,烈火焚烧也好像是很平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全然不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 (4)吟诵:这就是石灰的一生,平平凡凡,轰轰烈烈,难怪于谦如此敬佩地赞颂道……(诵读全诗) 二、造境:走进石灰的世界 1.信息共享:石灰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了人间。只要我们细心留意周围的墙壁,到处可见洁白的石灰身影。石灰怎么会如此洁白呢?它究竟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呢?(让学生交流有关石灰的知识) 2.石灰自述:我的名字叫石灰。我的前身叫石灰石,和珊瑚礁、大理岩的成分一样,将我放入石灰窑中与焦炭混合在一起煅烧,就变成了生石灰。经过烈火的焚烧,我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变化,这时的外形仍像一块块石头,但浑身雪白,十分耀眼。如果把我放进水中,水立即沸腾起来,像烧开的水一样。经过这次沸腾后,我又变成了熟石灰,模样也由石头外形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这时,把我和水混合就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石灰吟》精致教案

(封面)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石灰吟》 精致教案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石灰吟》教案设计 设计理念: 从诗歌的特点出发,通过梳言、造境、显象和抒情引领学生步步深入诗的意境与诗人的情感,并让吟诵之声萦绕始终,使学生不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而且体悟到诗歌的意境美、形象美和情感美。 教学目标: 1.理解石灰的形象和特点,体会诗人的崇高品质。 2.了解诗人的生平与作品,感受诗人的伟大情怀。 3.有气势、有节奏地诵读,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畅言多媒体教学系统。 学生准备:预习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流程 一、走近文本 1.导入解题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竹石》,体会到了竹石的坚韧、顽强。记得画家郑燮这样赞颂道(学生接背):“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节课,我们还要去认识一位著名的诗人――于谦,他同样吟诵出这样的诗句……(出示全诗,师范读) (2)诗的题目读作……(生读诗题)“吟”在这里指的是古代诗的一种体裁,如《暮江吟》、《游子吟》、《女儿吟》等。

2.读通诗句 (1)通过自由读、抽读、齐读,让学生能读准每一个字的音。 (2)师生相机正音。 3.理解诗意 (1)讨论:学生同桌讨论,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句诗的意思,不明白的画出来。 (2)解疑:请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字词,师生解答。(重点讲解“若等闲”的含义:“若”是“好像”的意思,“等闲”是平常的,整句诗的意思是烈火焚烧好像是很平常的事。) (3)讲述:让学生完整地说说全诗的意思,不恰切的地方师生补充。 (4)吟诵:这就是石灰的一生,平平凡凡,轰轰烈烈,难怪于谦如此敬佩地赞颂道……(诵读全诗)集体吟诵,学生个别吟诵,注意节奏和语调。(利用畅言多媒体教学系统对比朗读) 二、拓展文本 1.信息共享:石灰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了人间。只要我们细心留意周围的墙壁,到处可见洁白的石灰身影。石灰怎么会如此洁白呢?它究竟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呢?(让学生交流有关石灰的知识) 2.石灰自述:(课件出示)我的名字叫石灰。我的前身叫石灰石,和珊瑚礁、大理岩的成分一样,将我放入石灰窑中与焦炭混合在一起煅烧,就变成了生石灰。经过烈火的焚烧,我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变化,这时的外形仍像一块块石头,但浑身雪白,十分耀眼。如果把我放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