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二级注册建筑师真题(建筑抗震)

二级注册建筑师真题(建筑抗震)

建筑抗震

关于抗震设防目标的说法,错误的是:(2018年真题)

A多遇地震不坏B设防地震不裂

C设防地震可修D罕遇地震不倒

【解析】《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1.0.1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建筑工程、防震减灾的法律法规并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使建筑经抗震设防后,减轻建筑的地震破坏,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制定本规范。

按本规范进行抗震设计的建筑,其基本的抗震设防目标是: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主体结构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小震不坏);

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设防地震影响时,可能发生损坏,但经一般性修理仍可继续使用(中震可修);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使用功能或其他方面有专门要求的建筑,当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时,具有更具体或更高的抗震设防目标(大震不倒)。

下列结构体系布置的设计要求,错误的是:(2018年真题)

A应具有合理的传力路径B应具备必要的抗震承载力

C宜具有一道抗震防线D宜具有合理的刚度分布

【解析】《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5.3结构体系尚宜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宜有多道抗震防线。

宜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避免因局部削弱或突变形成薄弱部位,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或塑性变形集中。

3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宜相近。

关于某高层建筑第7、第8标准层所受的水平地震剪力V7、V8的说法,正确的是:(2013年真题)

【解析】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2.5条可知,抗震验算时,结构任一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与其下的楼层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总和成正比,因而楼层越高,所受的水平地震剪力越大。

与确定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标准无关的是:(2018年真题)

A建筑场地的现状B抗震设防烈度

C设计地震动参数D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解析】从《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3.0.3条可以看出,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与抗震设防烈度、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相关的设计地震动参数有关。

「单选]下列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属于重点设防类的是:(2013年真题)

A小学教学楼B高层住宅

C多层办公楼D大学学生宿舍

【解析】《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3.0.3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2.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教育建筑中,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学用房以及学生宿舍和食堂,抗震设防类别应不低于重点设防类。

不属于抗震重点设防类的建筑是:(2017年真题)

A大学宿舍楼B小学食堂

C大型体育馆D大型博物馆

【解析】《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6.0.3体育建筑中,规模分级为特大型的体育场,大型、观众席容量很多的中型体育场和体育馆(含游泳馆),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

6.0.6博物馆和档案馆中,大型博物馆,存放国家级文物的博物馆,特级、甲级档案馆,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

6.0.8教育建筑中,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学用房以及学生宿舍和食堂,抗震设防类别应不低于重点设防类。属于抗震标准设防类的建筑是:(2019年真题)

A普通住宅B中小学教学楼

C甲级档案馆D省级信息中心

【解析】《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规定

6.0.6博物馆和档案馆中,大型博物馆,存放国家一级文物的博物馆,特级、甲级档案馆,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

6.0.8教育建筑中,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学用房以及学生宿舍和食堂,抗震设防类别应不低于重点设防类。6.0.10电子信息中心的建筑中,省部级编制和贮存重要信息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国家级信息中心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高于重点设防类。

6.0.12居住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标准设防类。

关于抗震设计对建筑形式要求的说法,下列哪项全面且正确?1建筑设计宜择优选用规则形体Ⅱ.不规则建筑应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Ⅲ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特别加强措施Ⅳ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建筑(2013年真题)

【解析】《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4.1建筑设计应根据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明确建筑形体的规则性。

不规则的建筑应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

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特别的加强措施;

严重不规则的建筑不应采用。

判断建筑的平面及竖向不规则类型时,属于平面不规则类型的是:

(2013年真题)

A楼层承载力突变B楼板局部不连续

C侧向刚度不规则D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

【解析】《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4.3建筑形体及其构件布置的平面、竖向不规则性,应按下列要求划分

1混凝土房屋、钢结构房屋和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房屋存在表343-1所列举的某项平面不规则类型或表343-2所列举的某项竖向不规则类型以及类似的不规则类型,应属于不规则的建筑。

2砌体房屋、单层工业厂房、单层空旷房屋、大跨屋盖建筑和地下建筑的平面和竖向不规则性的划分,应符合本规范有关章节的规定。

3当存在多项不规则或某项不规则超过规定的参考指标较多时,应属于特别不规则的建筑。

下列楼板平面布置图中,建筑形体平面规则的是:

【解析】《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4.3

A和B的有效楼板宽度小于该层楼板典型宽度的50%;C的平面凹进的尺寸,大于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30%;D的平面凹进的尺寸,小于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30%,因而选D。

单选下列结构不需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是:(2019年真题)

A 6度时的跨度大于24m的屋架

B 7度(0.15g)时的大跨度结构

C 8度时的长悬臂结构

D 9度时的高层建筑

【解析】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8、9度时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及

9度时的高层建筑,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故排除选项C和D;

跨度、长度小于本规范第5.1.2条第5款规定且

规则的平板型网架屋盖和跨度大于24m的屋架、屋盖横梁及托架的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宜取其重力荷载代表值和竖向地震作用系数的乘积;

为满足框架柱轴压比限值验算要求,下列做法错误的是:(2017年真题)

A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B提高纵筋的强度等级

C加大柱截面面积D减小柱的轴压力

【解析】《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3.6注:1轴压比指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值;

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加大柱截面面积、减小柱的轴压力都有助于减小轴压比。

单选抗震设计时,房屋总高度取值错误的是

【解析】《建筑抗震设计规范》7.1.2注1房屋的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或檐口的高度,半地下室从地下室室内地面算起,全地下室和嵌固条件好的半地下室应允许从室外地面算起;对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的12高度处

有抗震设防的单层工业厂房,下列做法错误的是:(2012年真题)

A多跨厂房宜等高布置B多跨厂房宜等长布置

C厂房的贴建房屋宜布置在厂房角部

D厂房内的工作平台宜与厂房主体结构脱开

【解析】《建筑抗震设计规范》9.1.1条,本节主要适用于装配式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其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多跨厂房宜等高和等长,高低跨厂房不宜采用一端开口的结构布置;

②厂房的贴建房屋和构筑物,不宜布置在厂房角部和紧邻防震缝处;

⑥厂房内的工作平台、刚性工作间宜与厂房主体结构脱开。

下列多层砌体房屋结构平面布置图中,不符合抗震设计要求的是:(省略门窗洞口布置)【解析】《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7.1.7多层砌体房屋的建筑布置和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

不应釆用砌体墙和混凝土墙混合承重的结构体系。

单选]抗震设计时,控制多层砌体房屋最大高宽比的主要目的是

(2017年真题)

【解析】《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7.1.4条文说明若砌体房屋考虑整体弯曲进行验算,目前的方法即使在7度时,超过三层就不满足要求,与大量的地震宏观调查结果不符。实际上,多层砌体房屋一般可以不做整体弯曲验算,但为了保证房屋的稳定性,限制了其高宽比。

下列多层砌体房屋地震破坏的主要特点中,错误的是:(2017年真题)

A主要受力墙体出现多道剪切裂缝B内外墙交接处出现破坏

C条形基础出现分段断裂D无可靠拉结的预制楼板塌落

【解析】多层砌体房屋地震破坏主要是上部结构的破坏。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中,底部抗震墙选用错误的是:(2017年真题)A普通砖墙B约束砌块砌体墙

C 钢筋砌块砌体墙D钢筋混凝土墙

【解析】《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7.1.8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房屋的底部,应沿纵横两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并应均匀对称布置。

6度且总层数不超过四层的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应允许釆用嵌砌于框架之间的约束普通砖砌体或小砌块砌体的砌体抗震墙,但应计入砌体墙对框架的附加轴力和附加剪力并进行底层的抗震验算,且同一方向不应同时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和约束砌体抗震墙;

其余情况,8度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6、7度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或配筋小砌块砌体抗震墙。

所谓强柱弱梁是指框架结构塑性铰岀现在下列哪个部位的设计要求?(2017年真题)

A梁端B柱端C梁中D柱中

【解析】《工程抗震术语标准》

6.1.11强柱弱梁:使框架结构塑性铰优先出现在梁端而非柱端的设计原则和要求。

下列框架柱与填充墙连接图中,构造做法错误的是

【解析】《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3.3.4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砌体填充墙,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填充墙应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mm~600mm设2Φ6拉筋,拉筋伸入墙內的长度,6、7度时宜沿墙全长贯通,8、9度时应全长贯通。

墙长大于5m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

墙长超过8m或层高2倍时,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墙高超过4m时,墙体半高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砌体填充墙的抗震设计要求,错误的是:(2017年真题)

A填充墙应与框架柱可靠连接B墙长大于5m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

C填充墙可根据功能要求随意布置

D楼梯间的填充墙应采用钢丝网砂浆抹面

【解析】《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3.3.4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砌体填充墙,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填充墙在平面和竖向的布置,宜均匀对称,宜避免形成薄弱层或短柱。2砌体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实心块体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2.5,空心块体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3.5;墙顶应与框架梁密切结合。3填充墙应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mm600mm设2Φ6拉筋,拉筋伸入墙內的长度,6、7度时宜沿墙全长贯通,8、9度时应全长贯通。4墙长大于5m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墙长超过8m或层高2倍时,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高超过4m时,墙体半高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5楼梯间和人流通道的填充墙,尚应采用钢丝网砂浆面层加强。

相关文档
  • 二级建筑师历年真题

  • 二级注册建筑师真题

  • 二级注册建筑师试题

  • 二级建造师历年真题

  • 二级建筑师考试

  • 二级建筑师考试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