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灵体出身体才算修行真正开始

灵体出身体才算修行真正开始

灵体出身体才算修行真正开始
灵体出身体才算修行真正开始

《灵体出身体才算修行真正开始》

为什么我们主张修行要盘腿打坐呢?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盘腿的时候,脚、小腿、大腿、盆骨和腰这些部位是一节一节地往上麻,往上痛。如果你能坚持不动,就一节一节地往上疏通,也就是从下往上一节一节地空掉。之所以能空掉,说明它通了。当下面通了,才能一节一节地往上通。当下面空掉,力量被逼上来,生理欲望就没有了。当生理的力量从下往上升的时候,它自然就变成了光体。能量往上走就是智慧,往下走就是欲望,人的兽性就会显露出来。所以祖师讲“顺则凡夫,逆则圣”。盘腿打坐就是要改变我们生理能量的流向,让它从下往上走。这方面我已讲过多次,在此不再赘述。

莲花生动功的“河住江翻”就是帮助解决男女生理欲望的问题,帮你打通任督二脉,让能量从下面走到背部,从背部升到头顶,然后再出去。为什么叫“河住江翻”?仔细体会一下它的意思:河里的水停住不流了,江里的水从下面翻到上面,翻了个个,水逆流而上。当你完成“河住江翻水倒流”的时候,生理的风浪自然就平静了,这时候你的眼前才会大放光明。这时候你的睡眠是很少的,因为下面的能量全部升上来,聚集在头部,头脑得到足够的氧气,就不会昏沉。即便昏沉,也是短暂地犯困,休息半个小时,最多一个时辰,就有精神了。

为什么一般人一天睡那么多个小时还睡不醒,而且睡得那么死呢?因为欲望太重了,头脑的神变成气,气变成精,往下走了,也就是上面的能

量降下去了。你什么时候把下面的能量修到中间,把中间的能量修到上面,头脑的能量足了,就不会昏沉,不需要睡觉了。所谓的睡觉,只是让身体休息,头脑仍然保持灵明、清醒的状态。这时候仍然可以看到第六意识的起心动念。为什么现在我们看不到自己的妄念呢?因为头脑的神不足,被浊气和欲望覆盖了。为什么一个人修到一定程度,会特别聪慧,看问题的角度和起点会那么高呢?因为他用的是神,不是气。为什么佛教强调:临终时从头顶出去,就与佛相应;从肚子出去,就与饿鬼相应;从肚脐眼出去,就与畜生相应;从脚下出去,就与地狱相应呢?所以修行要关闭六根。六根一关闭,身体先天的门自然打开。我们先天的门是什么时候关闭呢?当我们的六根开始起用的时候,也就是我们美其名曰长大成熟了,眼睛会观察事物了,头脑会思考问题了,嘴巴会说话了,身体会做事了,六根都起用了,这时先天的门就彻底封闭了。六根用得越多,后天的门用得越多,先天的门就封得越死。所以我们要修练,要打坐,要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要闭关,把自己的五根切断。当一个人关在屋子里,不看,不听,不闻,不尝、不触的时候,前五根自然就切断了,只有意根没法切断,这时候它会超常地活跃,因为前五根的力量全部转向了意根,意根得到前五根的力量,怎么可能不活跃呢?什么时候你再学会把意根转向七根——第七识,七识也会非常活跃,活跃之后,会传递给八识,把这个仓库的门打开。所以一个人身体的力量不够用,就是五根用得太多,意根太活跃,太散乱,把身体的力量消耗掉了。意念的劳累比身体的劳累消耗的能量更多。

我们只知道吃饱可以让人身体健康,有力气,有精神,但忽略了一个问题,有时候饥饿也是为了让我们更健康,更有精神,更有智慧。身体就是一块电池,每天吃喝就如同在充电,一块电池天天充电,年年充电,电源从来没有切断过,久而久之,电池的使用寿命就会减短,就会报废。为什么古人养生,每个月有三天不吃饭,用白开水清洗自己的肠胃呢?就像万行,每年有半个月不吃饭,这半个月他就不充电了,让身体的能量全部消耗掉,让这块电池空一空,然后再继续充电。

天天吃饭就等于一块电池天天插在插座上充电。你什么时候切断过电源,中断过充电?大家只知道吃饭是为了滋养身体,不知道不吃饭也是为了滋养身体;只知道补药可以让身体建康,不知道泄药也会让身体健康。适当地泻一泻,让肚子空一空,身体会畅通。你们有没有感受过吃得越饱越没精神,越昏沉,越想睡觉;而吃六七分饱反而有精神,头脑更清醒?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头脑沉甸甸的?如果感觉始终是这样,想开智慧,开悟,那真的是妄想!什么时候你的身体空掉了,无论是在打坐、睡觉,还是走路,感觉身体不存在了,尤其是上半身和头脑不存在了,开智慧、开悟成佛才有希望。

问:您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学佛的根本在于“起用”。而一般人都说学佛是为了“了生死”。您是怎么看待这两个观点的?

师:一个人不知道如何生,又怎么知道如何死?不会生,又如何会死?活着的时候,人的关都没有过,又怎么可能过佛的关?人都没有做圆满,又怎么可能成佛?人的生活都没有体验过,又如何体验佛的生活?属于人的事都不会做,又怎么会做佛事,做佛的工作?修行自己都不能受用,又如何能普度众生,让众生因你而受用?世间的各种技艺、学问,都是为了让人受用的,你学了就应该受用。只有你受用了,才能让他人受用。你自己都没有受用,想让别人受用,那都是妄谈!受用,一是指为人受用,二是指处事受用。你的学历再高,禅定再深,不会为人处事,没有把“用”修出来,你也是无用,没有存在的价值。没有把“用”修出来的学问和禅定,都是邪知邪见,都不究竟。这样的修行和学习是没有价值,没有意义的。修学的价值就在于起用。

问:“起用”有没有层次的高下之分呢?

师:取决于你的身份、所处的环境。在不同的环境,就应该起不同的用。为什么现在讲“与时俱进”呢?当你和小学生在一起的时候,就应该让小学生受用;和大学生在一起的时候,就应该让大学生受用;和农民在一起的时候,就应该让农民受用;和知识分子、高干在一起的时候,也应该让他们受用。当你和佛在一起的时候的,就能和佛沟通;和凡夫在一起的时候,也能和凡夫沟通。既然你是一个修行人,就应该能上也能下。

学佛不会千变万化,又如何起用?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之中,不能随着外界的改变而改变,就不可能起用。在随着外界万物改变的同时,还要保持自己的本性不丢失,不被外境转。我们总说学佛是为了度众生,却不知道自己也是众生之一,自己都度不了,又如何度别人呢?只要一做事,你的内在就暴露无遗,你的禅定功夫、素质,别人都看得清清楚楚。我们都说佛是全能的,是一个超人。我们学佛,也应该是全能的,也是超人,什么都要会做,做什么都要比世间人做得好。

宗教属于意识形态,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它不是普通老百姓可以学的,它本身就不是为普通老百姓服务,而是为上层建筑服务的。过分地强调普度众生,所以规格就一降再降,结果人人学佛,人人修道。可是人人所学所修的都不是正见,都不是正道,都是凭着自己的我执和想象在学在修。

问:您还讲过,不管哪一宗,想圆满成就,都必须回来落在禅宗上。为什么这样说呢?

师:“禅”是所有宗教的核心。“禅”并不是指“禅宗”。佛教八大宗的核心都是“禅”。禅是禅,禅宗是禅宗。什么是禅?古人下了一个定义:专一、静虑、思维修、与万物同一体。也就是说只要你达到以上所说,都符合禅。禅是超越生理以外,用心灵去感受,去捕捉,去修证的

一个东西,我们佛教把它称为“自性”、“本来面目”,而基督教把它称为“上帝”,回教把它称为“真主”。

问:您曾经讲过,教下讲“信、解、行、证”,这是修行的四个境界。这个“行”是否就是“行愿”?如果是,这个修行的次第和禅宗是不是有所不同?禅宗似乎是先证了以后再行愿。这样理解是否正确?如果真的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问:您讲过,“明心见性”才是修行的开始,又说“灵体出窍才是修行的开始”,是否“灵体出窍就是明心见性”?

师:对,“见性”就是“灵体出窍”,见到了自性和本来面目。

问:很多人“言下大悟”,这个“悟”是否就是见性?

师:应该说有两种,有时候“言下大悟”,只是悟到了理论,悟到了修行的方法,悟到了怎么用功。如果他前面的功夫已经用到纯熟了,这时候的“言下大悟”应该是见性。祖师传记里面经常讲到“言下大悟,欢喜奉行,作礼而去”,去干什么就不再提了。实际上就是去修道,去用功了。明白了退下去,就应该好好用功了。

问:您还讲过,“明心见性”才是修行的开始,此时要修习气,超越四大。能否请您解释一下,什么是“修习气,超四大”?如何修习气,超四大?

师:“明心”还属于“见地”的范畴,“见性”已经是“功夫”的范畴了。为什么佛教特别强调“见地”?没有见地,想入道,想见性,想见到这个果子,是绝无可能的。身体上的修行功夫和方法还比较好掌握,还好修。心灵上的修行方法和修行功夫,既不好传,也不好修,只能随着你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你修行的不断进步,自己去心领神会。无论你用什么语言去描绘,千比喻万比喻,都无法一步到位,和它总是离半步。这个半步就是古人讲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它是超越身心之外独立存在的。一个修行人如果连有为法都不会修,都还没有修完,根本无法进入无为法的修行——心灵层次的修炼。

问:您还说过,一个人不接触事,所修得的定力只能算是一种小定,不堪众生一击,所以罗汉不敢出来度众生。难道小乘极果——四果阿罗汉的定境,只能算是一种小定吗?

师:四果阿罗汉的定境是一种大定。就罗汉的禅定来讲,只要他想定,就可以无限期永久地定下去。他处在禅定中,可以了生死;一旦出定,还是超越不了根本生死。而佛教讲的是起用,一旦起用,就要出定。一出定,由于罗汉的定还不够圆满,仍然会流俗。所以如果他想要究竟圆

满,就必须回小向大。

为什么佛菩萨的定和四果罗汉的定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差别的原因就在于最初的发心,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最初的立志。比如有一种人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了生死,不再轮回。他种的是这个因,这个因就决定了他这一生,乃至他以后生生世世的境界和果位。如果以后他羡慕大菩萨的境界,突然转变了观念,他仍然修不上去,因为他的格局、他的因在无量劫以前已经形成了。他要想进入菩萨的境界,必须回小向大。就像盆栽植物一样,必须从花盆里移出来,种到广阔的田地里去。如果不从花盆里移出来,只是连盆一起种到地里,它仍然无法长成苍天大树。这个花盆就是我们最初的一念,它如同我执一样,紧紧地把我们固着在其中,使我们和大道脱离。要想圆满,就必须打破“花盆”。

为什么一个罗汉能加持方圆数百里呢?因为他心灵的磁场, 他禅定的力量可以覆盖这么大的范围,可以和这么大面积的万物融为一体,所以他可以净化方圆数百里。

如果一个修行人的生理还没有修完,没有修出去,他无法感受到道。在此之前,他所谓的感受,全是身体的反应。身体的功夫无论修得多高,都无法让你感受到道。我们之所以感受到道,是道感受道,不是身体感受道。这个“道”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我们的“灵性”,就是我们的“自性”。昨天晚上讲到,当我们的身体还没有形成

的时候,从整体里面会下来一种力量,进入我们的身体。身体得到这股力量就活了,就有了灵气,各种功能就具备了。就如同佛像开光一样。什么叫“开光”?就是把宇宙的灵请到木头佛上,木头有了灵就“灵”了。而我们的四大、六根之所以能起作用,就是因为六根里面有了灵。这个灵是先天形成的,不需要阴阳和合,她永远没有生没有死。

我们现在修行,就是要把这个“灵”修出去,让她重返整体。当这个“灵”没有出离身体之前,你所有的感受、所有的境界,都是身体的反应。当她出去以后,就叫“见性”了。这时候才开始真正的修行,所修的就是她。但她本身是不需要修的,我们只是拿她和身体不停地对接,让身体转化、圆满。这时候对于身体,是第二次的修证、净化和改变。在此之前身体的改变、净化和修证,是为了把她“修出去”。她出去以后,可以把大自然的一种力量、其余的“灵”的力量、它的伙伴、它的另外一部分,不停地输入我们身体,让身体产生质的变化,所以才会肉身不坏,修成金刚不坏之身。

讲多了,讲细了,就感到语言的匮乏,总感觉偏离了她;不讲,或者不讲这么细,反把她看得更清楚,更能感觉到她的存在。语言越描述,似乎离她越远。

修行,必须知道自己的每一个起心动念,每一个言行举止。这个能知的

“知”必须时时刻刻存在,无论身体在做什么,她都必须看得“清清楚楚”。必须把她和我们的身体剥离开来。如果没有把她找到,没有把她和身体剥离开来,你永远都是一个迷失方向,丢掉自我的人;如果把她找到了,和身体剥离开,让她独立存在了,无论你做什么,只要她存在,你就不会迷失方向,不会堕落,不会轮回。众生之所以造业,被因果转,就是因为她没有独立存在,没有剥离出去,跳出去看你的所做所为。相反,一个成就的人无论做什么事,之所以能不落因果,能超越因果,不受因果的制约,就是因为已经把她剥离开,让她独立存在,她在看着他的四大和六根的所作所为。

身体里面,六根之外,有一种力量和她直接交往,和她最接近,那就是我们的呼吸。抓住了呼吸,时时刻刻感受到呼吸,和呼吸融为一体,就看到了她,就抓住了她,就能驾御她。呼吸和她是连成一体的,而四大六根又和呼吸连在一起。呼吸和她连在一起分成三个阶段、三个层次。当一个人的呼吸不乱而且畅通的时候,他的头脑是空灵、虚无的,他感受不到一个实实在在的头脑的存在。有一种瑜伽的修炼方法是洗鼻腔、洗脑,修炼的人每天早晨用鼻孔把水吸进大脑,再用鼻孔把它喷出去。为什么要这样洗鼻腔,洗头脑呢?就是为了保持头脑和鼻腔通道的畅通,当畅通之后,一吸,气就直接进入大脑。

当一个人呼吸畅通、不感冒的时候,会感觉头脑很轻松,一吸气,头脑会特别清醒,就像喝泉水一样,有沁人心脾之感。而当感冒的时候,鼻

腔的毛细血管膨胀,鼻腔堵塞,会觉得头脑又胀又闷,沉甸甸的,根本感觉不到吸进来的气跑到哪里去了。我们身体的气越往下沉,沉淀得越好,一旦往上反弹的时候,力量就越猛,反弹得越究竟。当完成了“沉”和“升”这个阶段以后,身体的脉络才会畅通,顶轮和梵穴轮才能打开,我们的这个色身才能打开,就像莲花开放一样,才能见到莲台,否则这朵莲花永远是包着的,里面的莲台根本看不到。莲花非常独特,花苞一旦长成,即便没有开放,里面的莲台也已经长好了。莲花和莲台是同时生长,同时出现的。一般的花都是先开花后结果,而莲花是开花的同时就结了果。

同样,心灵的想象力也是非常不可思议的。我们的身体之所以不能超越,还是因为我们心理的力量不足。如果你心理的力量很足,完全可以用心理的力量影响和改变生理的力量。如果你的心力够,把心灵的境界立得高高的,不要停留在身体上,你很快就会超越生理的反应和身体的转化。如果你心灵的力量总停留在身体的反应上,你的身体一辈子都无法转化和超越。为什么我们越把心放在身体上,生理的反应越多?为什么你的事业心越强,工作越忙,你的心思根本没放在身体上,你的身体反而转化得更快,比一般人快许多呢?因为你把身体放下了,忘掉了,空掉了。实际上身体照样有反应,只是你没有停住在反应上。

我经常说一句话:身体生病了,绝不能让心理也跟着生病。一旦心理生病,身体就彻底完蛋了。相反,如果你的身体生病了,你的心理没有跟

着生病,很快,你的心理就把你生理的病给转化了。但是,只有一个心力很强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一个心力很强的人为人祈祷祝福,会收到不可思义的效果。

打坐久了,背部会酸痛,有一股力量在那里涌动,上不去,也下不来。如果你的心力够强,就把你的心放在背上,想象这股力量已经上来了,中脉已经疏通了,这样想上一段时间,你完全可以用心理的力量影响和转化生理的力量。当生理的反应都过关了,结束了,身体通透了,生理的力量必然会出去,因为在身体里面已经没有它的立锥之地。之所以我们生理的力量出不去,是疏通身体的这个流程还没有走完,这个载体还不通透。当把身体的这段路走完,生理的力量出去了,下面还有更长的路要走,那时候就开始走大自然,走宇宙了。

平时大家要把心,把意念放在头顶上,无论睁眼闭眼,都要习惯性地用慧眼看,也就是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额头中间往外看,久而久之,你所有的力量都会停留在这个部位,这时候你身体上俗人的习气就会很快超越,身体会变得轻松,头脑也会变得灵敏。

苏教版运动与身体变化教案

运动与身体变化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六册数学P98~99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练习收集数据、求平均数、分析 数据。 2、学习运用实验和统计的方法研究、解决问题,体会统计是解 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培养探究和合作意识,体验实验活动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 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经常参加体育运动队身体有什么好处? 你知道在运动后,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吗?(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2、谈话: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运动会给身体带来什么变化。研究的方法是做实验,进行统计,相互合作,探讨结论。 二、实验讨论 1、研究原地跑步引起的脉搏跳动变化 ⑴谈话:同学们已经认识到运动会给身体带来很多方面的变化,这节课我们先通过实验了解原地跑步给脉搏带来什么变化。首先我们学习测脉搏的方法。(教师讲解) ⑵学生练习测脉搏,教师巡视指导。

⑶介绍实验方法:四人一组,先各自测出运动前1分钟脉搏跳动多少次,报告给组长,组长记录在P98表格里,再同时原地跑步30秒,停下来各自立即测出1分钟里脉搏跳动的次数,组长再做记录。休息3~4分钟后,再一起原地跑步1分钟,要用力跑,然后再测脉搏,组长再做记录。最后全组同学一起计算本组四人运动前的脉搏跳动次数的平均数、原地跑步30秒后的平均数以及原地跑步1分钟后的平均数,再分析每个人的三个数据及全组的三个平均数,看看原地跑步给脉搏带来什么变化。 ⑷学生分组活动,汇报结果。 2、研究不同的运动给身体带来的变化是否相同。 ⑴谈话: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运动可以使脉搏跳动加快,运动强度越大,每分钟脉搏跳动次数越多。那么同样的时间进行不同的运动,脉搏变化的情况会相同吗?请每个小组的同学商量一下,选择两项强度不同的运动做实验,组长先把这两次运动的名称填在P99 表格的第一横行里。然后每人都先进行第一项运动,1分钟后测脉搏;休息一会再一起进行第二项运动,再测脉搏。组长记录好每次运动后各人1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并求出全组同学每次测量的脉搏平均数。 ⑵学生分组活动,各组汇报实验结论。 三、引申反思 1、谈话:通过两次实验,同学们已经了解运动会使脉搏跳动加快,不同的运动项目,如果运动强度不同,带来的脉搏变化情况也有所不

佛教的积极意义

佛教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高姗姗佛教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壮大的。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佛教教义所发挥作用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高度发展,人类精神领域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佛教此时正好充分发挥其心理辅导和治疗方面的功能,帮助人们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运用佛教理论化解现代人的心理疾病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这一触目惊心的数字,又会留给他们那些活着的亲人数倍的痛苦。而这些自杀的人都是或多或少地存有心理问题和认知上面的障碍。心理疾病一方面会给病人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伤痛,严重的还可导致自杀轻生的后果,另一方面也会给亲友和家人带来很多负面因素,造成伤害和打击。 佛教认为人类的问题、烦恼,根本源头在于“心”,因此主张开发人们心中无量的宝藏,将恶心改为善心,教导众生如何用心、安心、找心。佛陀说法四十九年,无论是讲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四摄等种种法门,都离开不了心。因为心主宰人的一切行为,一个内心清净的人,所行所言所思必定是清净的;若心杂染,所见所闻必然是污秽的。所以经上说:“心杂染故,有情杂染;心清净故,有情清净。”可以说世间上种种的痛苦烦恼,皆由心造,我们的心在五趣六道里流浪,多生多劫以来不听从指挥,贪求五花八门的外境,对名利、金钱、权势、爱情,汲汲营营追求、计较、分别。其实我们的心原本也与佛陀一般,能够包容一切;如太阳、月亮,可以照破黑暗;如田地,可

以滋长善根,种植福德;如明镜,可以洞察万物,映现一切;如大海,蕴藏无限能源宝藏。 心理上有了毛病,要用什么心药来医治呢?佛陀说了八万四千种法门,就是为了对治我们八万四千种顽强的心病,譬如贪病若不持戒律以去除,心必定随着贪欲四处纷飞奔逐;瞋病若不修禅定以根治,心则生活在焚烈的火焰之中,很难做到“如如不动”的境界;痴病也唯有智慧才能治疗,因为智慧能够照破痴暗的无明,让我们的心恢复光风霁月的本来面目。 佛陀以简便的法门告诉大众:佛法就是心法。在佛教的教理教义中,还有很多方面涉及到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佛教常说“心生则种种法生”、“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在佛教唯识学中,涉及到心理学方面的内容更多。佛教认为,我们所有的种种烦恼痛苦,都是由我们的心所造作引起的,所以,根除众生的苦恼,唯有从心入手。 通过学习佛法,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我们的心是怎样运作的,我们的快乐和痛苦是怎样地被我们制造出来的,当我们能够了解和体会我们的心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我们就不太容易被我们的心“欺骗”了,我们就可能做自己心灵的主人,做个自在快乐的人了。 二、运用佛教知识改善人际关系 佛陀指示人际的关系,亲到母子夫妻、亲戚朋友,乃至怨家对头,都是由宿生之缘缔结而来的!没有缘就不会在一起:过去没有缘的人,即使相逢了,彼此间也不起反应的。人际关系就是四种缘会:在感情

四年级数学上册运动与身体变化教案

运动与身体变化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巩固有关平均数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 3.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入“实验讨论”阶段 教学难点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生活现象。 教具准备教师:秒表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出课题 (1)教师:同学们,生命在于运动,上个星期学校举行了运动会,我们班的同学表现得非常不错。 (2)提问:适量的运动可以使我们变得更健康。你知道在运动后,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吗? (3)教师:这些变化需要一些具体的数据来说明,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运动与身体变化” 二、明确目标 点名读教学三维目标 三、动手操作,活动讨论

(1)研究运动时间的长短对身体状况的影响 刚才我们知道了,运动之后身体会发生一些变化,那么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证实是否会有变化。 第一步:伸出你的右手中间三个手指,放在左手手腕上,我们可以感觉到脉搏在跳动。老师喊开始的时候,你们数一数脉搏跳动了多少次,在测量的过程中,要保持安静,这样才能准确的测出脉搏跳动次数。 第二步:全体起立,老师喊开始的时候,原地跑30秒,休息几分钟后,再开始原地跑60秒。 第三步:学生记录活动数据 1、布置活动要求:了解原地跑步30秒和60秒前后脉搏跳动次数的变化情况。 2、四人一组完成实验表格 教师:测量脉搏时方法要正确,第一次原地跑步后要休息几分钟,等脉搏恢复正常后再开始第二次原地跑步 提问:运动后脉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两次的变化相同吗?为什么? (2)研究运动方式的不同对身体状况的影响 1、用同样的1分钟时间进行不同的运动,记录脉搏的变化情况 2、选两名同学进行测试,其余学生记录活动数据 教师:接下来,我们继续做个小测试,请两位同学上台,老

解说佛教对爱情的看法

解说佛教对爱情的看法 姓名: 学号: 专业: 可能在大家的印象中,佛教对于男女情爱之事是完全否定的、是禁止的,因为在很多影视剧中佛教弟子有自己遵守的戒条,其中有一戒条就是不淫欲,这导致大家会有这样的印象。一般人对于佛教对于爱情的看法总是觉得十分的好奇,觉得很荒谬,这是因为,大家只有以为只有男女之间的情爱才叫“谈情说爱”。其实,不一定只有男女之间的情爱才叫做爱情,佛家以慈悲为怀,关注的更多的是大爱、博爱,其中就包括父子、母女之间的亲情,朋友之间的友情,同胞兄弟姐妹之间的袍责之情都是情爱,这里我们所讲的情爱一般就是指男女情爱之间的爱情。从佛教的观点来看人都是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这何尝不是一种爱呢?只要是人,就不可能没有感情,佛教称众生为“有情”,就是因为有爱的缘故。人活在世界上,除了饮食的养分,还需要精神的滋润,而感情就是最好的精神滋润剂,因此,感情和生命是息息相关的。作为由爱而生的人类,也以爱而存,离不了爱之营养。佛教对男女之间的爱情是不完全否定的。《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二佛称“妻为最亲友”,说夫妻应该“异体同心”。佛陀并非全所有的人出家断爱,而是教导善生、玉耶女等在家弟子恪尽人道。 一.千里姻缘一线牵

佛经里面有一句经典名言:“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万物缘生,皆系缘分。”这句名言成为了很多男女在面对情爱之事的一个座右铭。从古至今,大家都很相信千里姻缘一线牵,缘多么奇妙,这在佛经中解释的十分清楚,缘来了则在一起,缘走了则好聚好散,世间万物都因缘而生。所以不管是在恋爱中还是婚姻中,大家都很注重这个“缘”字,有缘的人不管身处在哪,都能在一起。佛教中有五苦,生老病死哭,爱别离苦,怨僧会哭,求不得苦,五蕴盛哭。其中有一条就是爱别离苦。这在一定程度上佛教对于爱情是重视的,将男女情爱于生老病死以及其他苦放在一起。千里姻缘一线牵中的姻缘情爱是人间凡夫的情爱。但是在好的方面来讲,这种情爱往往是甜蜜的但是又是痛苦的。甜蜜是把爱情作为人们精神的滋润剂,当我们受到外界的伤害时,爱可以给我们愈合伤口的能力以及抵御外来伤害的勇气,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但是爱情给我们带来的痛苦呢?求不得苦与爱别离苦都占了,得不到就会不甘心,心里会难过,而爱别离苦往往是一种相思之苦,古人说:“茶不思,饭不想”还有古人讲:“衣宽减带终不悔”这都说明了相思苦有多苦了。也有人说爱情就是甜蜜的负担,对呀,既甜蜜但是又痛苦,痛与快乐一起承受着,这何尝不是一种修行呢?有的爱是属于“染污”的爱,有的爱属于“纯洁”的爱,有的爱是“占有”的爱,有的爱是“奉献”的爱。“爱”究竟像什么呢?从坏的方面来讲,爱如绳子,会束缚住我们的身心,是我们的身心不得自由;爱似枷锁,会困住锁住我们,使我们的片刻不得安宁;爱有时如盲者,陷身黑暗之中而浑然不知;爱又如

“运动与身体变化”教学设计讲解学习

运动与身体变化” 教学设计

运动与身体变化”教学设计 泰州市寺巷中心小学李宝华2011.4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p98~99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一次引导学生采用实验的方法,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研究、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运动后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的问题来自于学生日常的体育活动,可以激起学生相关的体验和感受。教材的设计从多个角度进行安排,不仅引导学生研究时间长短不同的同种运动会使身体状况发生怎样的变化,而且组织学生探讨在同样的时间里进行不同的运动身体状况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在实验活动中,引导学生参与收集数据、求平均数、分析数据等数学活动,并把这些数学活动作为得出实验结论的基本手段,培养了学生探讨研究问题的科学态度。在“引申反思”部分让学生向体育老师调查怎样根据学生每分钟脉搏跳动次数科学安排体育活动,再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测量在不同的运动前后每分钟呼吸次数的变化情况。最后,教材还安排了“你知道吗?”,介绍运动使脉搏跳动加快的原因,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的科学知识。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练习收集数据、求平均数、分析数据。 2、学习在具体实践活动中,运用不同的方法,多角度地研究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认识事物的态度。 3、培养探究和合作意识,体验实验活动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请大家看一段视频,看看小明和小红参加体育运动前后身体有什么变化?(揭示课题) 播放小明和小红参加体育活动的录像。 通过观察刚才的视频,你知道在运动前后,小明和小红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吗? 设计意图:小学生天性爱动,个个喜欢参加体育活动。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有亲身体验的话题入手,通过播放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能直观地初步观察出身体运动前后的变化,为亲身体验对照埋下伏笔。

人体运动时常见的生理变化和反应

人体运动时常见的生理变化和反应 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规律性的生理变化,认识这些生理变化的机制将使运动者更好地适应这些生理反应,从而提高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水平。 一、人体运动时常见的生理变化 (一)能量供应方式人体运动时的直接能源是肌肉中的一种特殊高能磷酸化合 物一一三磷酸腺苷(ATP),它在酶的催化下,迅速分解为二磷酸腺苷(ADP)与磷酸(Pi),同时释放出能量供肌肉收缩。但是人体中的ATP 含量甚微,只能供极短时间消耗,因此肌肉要持续运动就需要及时补充ATP。体内ATP的恢复是糖、脂肪、蛋白质等能量物质通过各种代谢途径来实现,补充的途径有磷酸肌酸(CP)分解、糖的无氧酵解及糖与脂肪的有氧代谢,生理学上称之为运动时的3个 供能系统。 1、无氧代谢供能人体肌肉进行剧烈运动时,氧供应满足不了人体对氧的需求,肌肉即利用三磷酸腺苷(ATP)和磷酸肌酸(CP)的无氧分解释放能量,由于CP的分解能迅速将有量转移给ADP生成ATP且不需要氧,也不产生乳酸,因此也称这个磷酸原系统为非乳酸能系统。但这个供能系统持续供级时间很短,全身肌肉中ATP-CP供能系统仅

维持8?10s左右的能量供应。 另一个无氧供能系统是动用肌糖元进行无氧酵解供能,由于在酵解中产生乳酸积累,故也把这个供能系统称为乳酸能供能系统。人体肌肉快速运动持续较长时间后(10s以上),磷酸原供有系统已不能及时提供能量供ATP的合成,这时就动用肌糖元进行无氧酵解供能。人体乳酸能供能系统的最长供能持续时间约为33s左右。 100m跑无氧代谢占98%以上,200m跑无氧代谢占90%- 95%有氧代谢仅占5%?10%,因此,短距离跑的项目应以提高无氧代谢能力为主。无氧代谢练习中,发展磷酸原供能系统的供能能力最好采用每次10s以内的全速跑重复训练,中间间歇休息30s以上,如果间歇时间短于30s会使磷酸的供能系统恢复不足而产生乳酸积累。发展乳酸能供能系统的能力最适宜的手段是全速(或接近全速)跑30?60s,间歇休息2?3min,以使血乳酸达到最高水平,来提高人体对高血乳酸的耐受力。 人体安静时血乳酸浓度为4mmol/L,当运动强度加大使血乳酸上升至7.5mmol/L 时是糖酵解参与供能的一个标志,故称为无氧代谢阈。运动强度越大,血乳酸值越高,糖酵解供应能量的比值就越大。 2、有氧代谢供能有氧代谢是指糖类、脂肪在氧供应充足的条件下,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供ATP 再合成的过程。长时间、 长距离的运动项目主要是有氧代谢供能, 5000m跑有氧代谢占80% 10 000m跑有氧代谢占90%很多球类项目也需要的有氧代谢 能力。这个系统的能力主要和人体心肺功能有关,是耐力素质的基础。可采用较长时间的中等强度的匀速跑或较长距离的中速间歇训练来提高有氧供能系统的功能。

对佛教“空”的认识

对佛教“空”的认识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佛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基本思想是“空性是诸法(宇宙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实相,缘起法则起,缘散法则散”。空,指空之自性,空之真理,有别于“无”,是一种人生价值观,对社会和谐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空性”之理解及哲学意蕴 空性,就是依空而显之实行,是宇宙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真是本性。自认为其说的是一种对人生的态度,是摒弃可感知现象,证悟世界的真相。 从人与自然之问的关系来讲,佛教的空性有“人空”与“法空”二义。 “人空”表示没有一个恒常主宰的自我本体存在,即自我的本体为空。楞严经指出:“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由此可见,自我本身为空,就是拥有“性净明体的真心”。 “法空”则认为,宇宙的一切事物现象其实相为“空性”。楞严经指出:“见身微尘与造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即微尘及由微尘构成的宇宙一切事物现象的根本实相皆为空性,由微尘构造得人,其根本实相,同样为空性。 佛教的“认识”分为“现量”和“比量”,现量就是现证现知,比如眼睛看到的,身心领受到的;比量是由推理而知道的,从未知到已知,从因到果,可以推察一切道理。从现量、比量看一切现象,如人生现象、社会现象、自然现象等等,这一切一切的现象,没有不变的。人有生、老、病、死,宇宙有成、住、坏、空,事物有兴、衰、成、败,即任何事物都是变化的,没有一个恒常的实体存在,即它的实相(或真相)为空性。所以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不是恒常实在的实体。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事物都随缘生灭。从存在的实体来讲,也没有个实体的东西,即它的实相(或真相)为空性。即将佛教的基本教义和理论内化

《运动与身体变化》教案

《运动与身体变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探索运动前后脉搏跳动变化规律的过程,感受通过实验收集数据的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增强用平均数分析数据的意识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体会平均数在数据分析过程中的作用,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参与数学活动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运用数据的收集、整理,以及平均数等有关知识和方法,探索和发现运动前后脉搏跳动的变化规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2、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生活现象,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引导学生在交流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学法: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教师:秒表 学生:答题纸、文具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经常参加体育运动队身体有什么好处? 你知道在运动后,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吗?(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谈话: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运动会给身体带来什么变化。研究的方法是做实验,进行统计,相互合作,探讨结论。 二、实验讨论, (1)研究原地高抬腿跑引起的脉搏变化。 刚才我们知道了,运动之后身体会发生一些变化,那么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证实是否会有变化。 第一步:伸出你的右手中间三个手指,放在左手手腕上,我们可以感觉到脉搏在跳动。老师喊开始的时候,你们数一数脉搏跳动了多少次,在测量的过程中,要保持安静,这样才能准确的测出脉搏跳动次数。测出运动前1分钟脉搏的次数。 第二步:全体起立,老师喊开始的时候,原地高抬腿原地跑30秒后,注意要用最快的速度去完成,立即测出1分钟脉搏的次数。休息几分钟后,再开始原地跑60秒,再测出1分钟脉搏的次数。 第三步:学生记录活动数据 1、布置活动要求:了解原地高抬腿跑步30秒和60秒前后脉搏跳动次数的变化情况。 2、四人一组完成实验表格 教师:测量脉搏时方法要正确,第一次原地跑步后要休息几分钟,等脉搏恢复正常后再开始第二次原地跑步

略说佛难的成因与对治作者不详内容较为精要

略说佛难的成因与对治 回家人根据禅七讲解整理 修行人有很多的难处,也听人常说:不学佛的人还好,有八难;学佛的人反而有九难,多了个佛难。修行人的佛难大体可分为三种:外难、内难、法难。 佛难之一:外难 外,顾名思义,就是身边的环境:比如家庭、交际圈、工作单位等等……外难,就是自己觉得和身外的环境闹了别扭。 外难之一:持戒难 有的朋友持戒持得很好,但是在夫妻性生活的多寡有无的问题上,就跟配偶有矛盾了。严重的还要提出离婚,会造成很多的人谤佛,该如何处理呢? 其实不要只为自己修行方便而一蹴而就,可以先善巧随机地避开一些佛菩萨的节日和十斋日,这就可以慢慢地进入一种好的境界。 外难之二:亲人难 家庭的难处也是修行人经常遇到的。 比如有人在家里持戒,但父母还没有信佛,于是他的母亲感觉到:她就生了这样一个心肝宝贝,这个孩子是她一生中的心血和希望,而她突然间发现孩子改变了,变得跟他们不一样了,与他们的行为观念异类了……父母开始心痛了,担心了。 比如在饭桌上:你开始学佛吃斋,他们吃荤腥,鸡腿啊、兔肉啊……并且让你吃,而你则摇头不干,这就出现了难处。亲人们开始对你不理解,害怕你缺营养等等……总是劝你吃,甚至逼你吃。还有劝你喝酒与持酒戒的冲突;父母用犯了盗而来的不正当钱财来给你用……这些统统的都是修行人的难处。 不修行还好,一修行了,世俗生活中的普通事都成了大问题了。修行前,这些问题向来都没有放在心里;而修行后,都成为困扰修行人的大难题了。 一位朋友刚开始修行的时候,他丈人听说女婿学佛持戒了,非常高兴地炒了一碗米饭。

不过炒米饭的时候,没有把锅刷干净,前面做菜后遗留下了一个葱花。刚巧那个葱花就混在这朋友的米饭里面。 朋友吃到中间的时候,一嚼,味道不对啊!叭!一口就吐到桌子上了,气得把那碗米饭,吭的一声,倒扣在桌子上,当即火冒三丈:“你们这是破我的戒律,简直就是魔头!” 当时全家七八口人全都愣愣地看着。这朋友觉得还不解恨,内心的愤怒没有发泄完,就立即吼了第二句:“瞧你们吃的,都是动物的尸体!你们吃的还香着呢!以后你们吃别人一两,下地狱还别人八斤!!!” 然后扭头就走,这可是真事!最后他家人们都说:“他学佛学痴了”;“这个人不行了,学佛学得蠢到家了……” 这个是典型的佛难。 外难之三:事业难 很多人学佛以后,不会做生意了。不学佛还好,学佛以后,发现处处都是戒律,连抬头不敢正视对方,尤其当对面是漂亮的异性的时候,眼都不敢瞅人家了。 还有的做生意要么不敢赚钱,要么赚了钱以后,不敢往家拿,要么怕多赚了别人的钱。 一学佛就到处遇到难处。 外难之四:对比难 很多朋友总爱和别人对比。 比如有的朋友,未修行以前,身体都处在一种放逸的状态。学佛后把很多的戒律书从头到尾研究,发现自己的身体要达到戒律的要求有很大距离。不能干这个,不能吃那个。就算找个地方坐着,也是妄想不断。就很后悔:“哎,你说我怎么老这样,我怎么老比不上别人啊?” 其实别人也都打妄想,只不过会伪装又不说罢了。 老是后悔妄想多,老和别人比较,这种人就开始自卑,学佛以后发现自己真的什么也不是了,抬头一看别人都是大菩萨,唯一自己是凡夫。仅仅说自己是凡夫还不要紧,还有把自己说是地狱中的凡夫,天天在痛苦中,又成佛难了。 外难之五:交际难 有的朋友在社会交往上遇到困难。在不学佛的时候,有好多狐朋狗友,酒肉交情;学佛以后,自己周围接触的学佛人就多了,开始跟他们做朋友,挺好的。但是在新圈子里的时候又发现问题了:发现这些人很不符合自己心里的标准,尤其是一些老太太,还有一些学佛

第16课《佛教徒的人生态度》之二

第16课《佛教徒的人生态度》之二 一、对法义理解的简单总结:导师本期法义主题围绕佛教徒的人生态度三个问题进行,包括纵欲与禁欲,重生与重死,以及自利与利他。在纵欲与禁欲方面,师父主要让我们建立对欲望的正确认识,知道欲望是分为善、恶及无计三种,在对待态度方面既不能纵容我们本能性的欲望,纵容下去就一定是往恶道的方向走,又不是完全的禁欲,关键是要把欲望的方向往善法欲引导,落到当前心行,就是精进修学,生起发菩提心的渴望,向佛菩萨品质学习。在重生与重死方面,重点是正确认识到,佛教是既重视生也重视死的,而不是偏执于一端。重视生就是要我们珍惜人身,把握当下每一念,并贯彻人间佛教理念,将佛法大智慧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重视死就是要我们认识到念死对修行的重要性,以及通过修行,把握未来包括死后的人生方向,真正做生命的主人。在自利与利他方面,师父更加清晰的说明了如何真正的做到自利和利他,以及自利与利他的关系,那就是,我们平常的凡夫心,就是自私自利的心,其实是不能真正让自己利益的,真正要利益的,还是要好好修学接受佛法的智慧才能做到。同时,通过纯粹的利他,本身就是最大的自利,通过增长慈悲心和弱化我执,可以真正通往发菩提心,这一生命中最珍贵的心理品质。

二、个人主要修学心得和心行变化:对师父讲到生与死的关系,对死的正确看法和审视,让我有比较大的触动。反观自己以前,也会经常感叹岁月如水,人生如梦,感觉日子过得越来越快,会告诉自己对万事放开一点,有时看到一些经论,也会告诉自己说,人是要死的,不要太执着。但总体上对死还是比较模糊,不痛不痒的,就是虽然大体知道死会到来,但是感觉还是有那么一点遥远,觉得还是没那么快到的吧,刚提起想到一下又很快就回避不去想了。通过本课的学习,对死有了一个更深刻的审视,就是更加真切的感受到,死亡它就是一定的,现在就要勇敢坚定的去正视它,就是要随时,现在这一刻就要为它做好心性的准备。经常会问自己,我已经可以坦然面对死亡了吗,包括对我最亲的人,假设明天甚至下一刻,他们或者我就要去死了,我已经可以真正做到了无牵挂,真正做到不害怕,不胆怯了吗。 那么最近,心性往这样一个方面多投入的时候,不自觉的,就会对当前自己期待和执着的东西看得更加淡了,特别是生活中一些不如意的琐碎事。当不如意发生的时候,就会观察思考,这些小事跟生死相比,实在太小了,实在没必要浪费宝贵的人身时间啊。同时,对待亲人慢慢老去的心态,也会逐步调整以前一些不如法,不符合真相的想法和做法。我有四个姐姐,她们从小到大都很疼爱我,我也是看着她们从年轻慢慢变得衰老。我的大姐姐,以前在村里是叫做穆桂英的,

学生身体机能变化分析

学生身体机能变化分析 (2015—2016学年度) 学校通过体操练习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是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基本状态和功能能力。身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反映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承受能力的强弱。以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数据为依据,分析中国国民身体素质的年龄、性别、生活区域(限南北方)和城乡的现状和变化规律,从而得出中国人身体素质特征。耐力素质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时抗疲劳的能力。耐力素质是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人的体质强弱的重要标志。发展耐力素质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体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改善新陈代谢水平,增强抗疲劳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坚毅、顽强等优良的心理品质。 12分钟跑是国际上流行的一种运动方式,对于发展有氧耐力,提高心血管功能的效果较好。跑完12分钟,根据自己跑的距离,再查一下评分表,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有氧代谢能力水平。耐力锻炼可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有氧耐力运动包括长跑、游泳、登山、健美操等;无氧耐力运动包括爆发运动,如短跑、跳高、跳远等。爆发力较差的人应注意缩短运动距离。以长跑为例,可以从每天500米开始,逐渐过渡到800米、1000米等。指人体完成某一动作的快速能力。提高动作速度的锻炼方法有: (1)减小练习难度,加助力法。如牵引助力跑步或游泳、顺风跑、下坡跑、顺水游、推掷较轻的器等。(2)加大练习难度,发挥后效作用法。如负重跳或推掷超重器械练习后,紧接着做跳跃或推掷标准器械的练习。(3)时限法。按预定的音响节拍频率完成动作,以改变练习者的动作频率和速度。是指在作周期性动作中,单位时间内人体快速移动的能力。提高动作速度是提高位移速度的基础,并与四肢肌肉的爆发力密切相关。通常采用下列方法:(1)快速跑。如短距离用最快速度重复跑、让距离追逐游戏、短距离游泳、速滑等。(2)加速动作频率的练习,如快频率小步跑、快速摆臂练习等。 (3)发展下肢的爆发力。如负重跳、单脚跳、跨步跳等。通过慢跑锻炼身体素质柔韧素质是指关节活动的幅度及相关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性和弹性。发展柔韧素质,有利于正确地掌握各项运动技术,在突然用力的情况下,避免损伤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发展柔韧素质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加大动作幅度,即拉长肌肉、肌腱、韧带和皮肤的练习。所有的柔韧练习至少连续做5~10次,动作幅度应逐步加大,身体各部位的柔韧性要交替进行,并需持之以恒。当软组织被拉长之后,肌体感到酸、胀、痛时应坚持8~10秒,这样需重复练习8~10次,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每次锻炼过程中,动力拉长练习一般控制在15~25个之间,每个练习以7~30次之间为宜,注意柔韧练习总的时间不宜过长。 学生身体机能变化分析 (2013—2014学年度) 人体运动的基本素质包括力量、耐力、柔韧性,三者缺一不可,衡量身体运动素质的指标由力量、耐力、柔韧性组成。想提高身体运动素质也应从这三方面着手。力量是指机体某部分肌肉的爆发力;柔韧是指人体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以及韧带、肌腱、肌肉的弹性和伸展能力。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工作或运动时克服疲劳的能力。由于三者相互关联,任何一种机能下降都会影响到整体的身体素质,锻炼时要特别注意三者相结合,缺一不可。 进行这三种锻炼的总原则是:一、因人而异。选择锻炼的内容、方法时,锻炼者应根据性别、年龄及身体状况等来确定。二、持之以恒。人体组织器官是“用进废退”的。若长期不锻炼,器官机能会慢慢消退,体质也会衰弱。为了坚持锻炼,最好在每天的作息表中,固定锻炼时间,形成习惯。三、循序渐进。锻炼者不要急于求成,应合理地提高锻炼目标。三项

佛不予以回答的十个问题

佛不予以回答的十个问题! 佛陀的沉默(佛不回答的十个问题) 在巴利文原典中,多处都提到一位游方者名叫婆蹉种。一次,婆蹉种来到佛处,问道: “尊敬的乔达摩啊,神我是有的吗?” 佛陀缄口不答。 “那么,可敬的乔达摩,神我是没有的吗?” 佛还是保持沉默。 在佛陀时代,类似于婆蹉种这样的游方者不乏其人,他们在和别人讨论时,为了辩论而辩论,时常用形而上学方面的问题来同别人争辩。其中十个有名的形而上学的问题是: 一、有关宇宙的问题 1.宇宙是永恒的吗? 2.宇宙不是永恒的吗? 3.宇宙是有限的吗? 4.宇宙是无限的吗? 二、有关心理学方面的问题 5.身与心是同一物吗? 6.身是一物,心又是一物吗? 三、佛陀悟证的境界问题 7.如来死后继续存在吗? 8.如来死后不再继续存在吗? 9.如来死后是既存在亦同时不存在吗? 10.如来死后既不存在亦同时非不存在吗? 佛陀对讨论以上这些形而上学的问题不感兴趣,所以每当有人向佛陀提出以上问题时,佛陀总是沉默不语。 2 回复:佛陀的沉默(佛不回答的十个问题) 佛陀为什么不回答以上这些形而上学的问题呢?首先,这些问题与佛陀的教诲没有多大关系。在早期佛教教义中,佛陀特别强调戒、定、慧三无漏学和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和有漏皆苦三法印。佛陀不止一次地说,“比丘,我所讲的法只有两件事:苦和苦之止息(即涅盘)。人类充满了痛苦,我们当务之急的任务就是要去除痛苦,所以我解释这些法,因为它们有用处,它们与修炼身心的梵行有根本上的关系,可令人厌离、去执、入灭,得宁静、深观和涅盘。因此我解释这些法……。”而在以上十个形而上学的问题中,前四个问题是有关宇宙的期限和广度的问题,这是宇宙论,它们与佛陀的教诲关系不大。不管世界是永恒还是非永恒,有限还是无限,它们都无益于人类对痛苦之解脱。接下来两个问题是有关身与心方面的问题。根据佛陀的教诲,诸法无我,这是三法印之一。事实上,无我的教义是佛教的一大特色,所

谈近期对佛教学习之感悟

谈近期对佛教学习之感悟 摘要: 这篇文章首先从佛教的起源讲起,其间引入了印度社会当时的现状,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开创佛教的前因后果以及佛教早期的分派到大乘小乘的确立。其后讲述了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中国的发展,主要以魏晋南北朝(梁武帝兴佛,魏太武帝灭佛,周武帝)与唐代佛教(举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唐武宗灭佛等为例)为重。最后由佛教中“六道轮回”的说法引出了我对宗教信仰本质的看法,即为敬畏之心。 正文: 全世界信仰宗教的人数几乎占到了世界总人数的五分之四,而余下的五分之一基本上都是中国人。因此,中华民族也被说做是无宗教信仰的民族,这着实令人好奇。观及历史,在世界三大宗教中只有佛教与中国渊源颇深,这激起了我对佛教与中国佛教的好奇心。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古印度,当时的印度,经济空前发展,社会变化剧烈。铁器的普及使农业发展趋于成熟,商业与手工业的兴盛促进了城市的形成与繁荣。众多以繁荣城市为中心的国家也强大起来。而社会财富的增长与个国王权的的上升,促使争霸战争不断发生。在这种社会条件下,相应的产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印度西北部,逐渐与当地的土著居民混合同化。以吠陀为代表的雅利安文化,亦与西北印度的土著文化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婆罗门教。婆罗门教主张用四种姓制度规范社会各个等级的社会职责,其中执掌宗教事务的为“婆罗门”,执掌军政大权的为“刹帝利”,从事生产活动的是“吠舍”,为这三个等级服务的奴隶是“首陀罗”。四种姓依次的地位和权利由高到低。又言四种姓是神造的,不可变更,并力图用这种说法维持社会的稳定与婆罗门的特权地位。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少年时期便是接受婆罗门教的传统教育。释迦牟尼本命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乔达摩出身于刹帝利种姓,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根据印度当时的习俗,在婴儿诞生之际会有预言家预测新生儿的未来:位居种姓制度之首的一个婆罗门,预言悉达多将会统治全世界,只要他待在王宫;否则,他将成为伟大的宗教修行圣者。净饭王对王子疼爱有加,期望他有朝一日能继承王位,统理王国,所以国王把他幽禁在固若金汤,美轮美奂的王宫高墙之内不让他接触一丝一毫世间的丑陋与肮脏。然而就像所有故事所揭露的,真相总是会被发现。 悉达多想要认识王宫外的真实世界。然而,他的四次出宫却让他认识到了众生的疾苦:生老病死。悉达多开始寻求解脱之路。离家之后,悉达多分别尝试了禅定和苦行之法,但都没有帮助他获得解脱。最终,悉达多在一棵毕钵罗树(菩提树)下,经过七天七夜的沉思默想,悟出了“四谛”(苦禘,集谛,灭谛,道谛)的真理。这一年他35岁,此后他就一心转向传教活动,历时45年,直到去世。 佛教最早的分裂出现在佛陀(即释迦牟尼)仍在世时,传说佛陀的堂弟调达随佛出家,智慧与异相仅次于佛,他公然提出异说,分裂僧团组织,并率五百比丘尼另立僧团,与佛陀分庭抗礼。随着佛陀的逝世,僧侣间的意见分歧愈益严重。为统一思想,相传佛教曾组织过三次结集,在第二次结集时(佛陀逝世一百多年后),为能否接受金银布施,储存多余食物等“十非法事”而分化成了“上座”和“大众”两部。上座部认为十事非法,大众部认为十事合法。到了公元前一至三世纪,因为一部分佛教徒众使自身的生活世俗化,并接纳在俗的男女为信徒而产生的思想新潮,大乘佛教应运而生。大乘佛教虽不公开斥责早期佛教,却认为早期佛教只是佛陀对浅根下愚者的权便之说,而非“究竟”之言,所以在多数情况下,贬斥其为“小道”,“小乘”而自命“大道”,“大乘”。然大乘,小乘发展至今,已成为两个平

谈谈我对佛教的认识

有一种迷信是对佛的迷信 一、求佛祖保佑的人,求的并不是真正的佛法 世人凡事都想图个捷径,既想得到好处,又不想付出辛苦。什么是捷径呢?于是大家想起了佛祖释迦摩尼。既然他老人家佛法无边,就一定能保佑我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于是现在有一种时髦就是烧香拜佛。 朋友们若有时间不妨到寺庙走一走,看一看。一到那里就会发现:不管什麼时候,总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好不热闹。烧香的、上供的、拜佛的、求签的。有想请佛保佑去病驱灾的;有想请佛保佑永结良缘的;有想请佛保佑升官发财的,甚至贪官也想求佛保佑免除牢狱之苦,永葆荣华富贵。天下之大,形形色色,无奇不有。我想佛祖释迦牟尼在西天灵鹫峰上见到此情此景也会哭笑不得! 佛不是神仙,佛也不是救世主。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够解救人们脱离苦海的,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与生俱来的那颗智慧的本心。 二、佛是什么东西? 佛是什麼?佛是觉悟了的人;佛是明白了宇宙人生真理的人;佛是心明眼亮具有大智慧的人。佛是人们的良师益友;佛是人们的慈父和兄长。佛是你;佛是我;佛是他;佛是我们大家。 佛和我们一起思考人生;佛和我们一起探索宇宙的真理。 佛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如果说学佛有什么密诀,学佛的密诀就是实践。 读破万卷佛经,不如在普通的生活中为一位需要帮助的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做一件小小的善事。切莫因善小而不为。切莫口是而心非。切莫空谈而不去实践。佛不在天上,佛不在寺庙里,佛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三、中国人,你对佛教的误解有多深 1)现在在中国谈起佛教,常常会受到别样的眼光。反应常常会是“那是宗教迷信”、“太消极”,“太保守”。 而把佛教作为教育、作为智慧,最起码作为哲学思想来看的,真是少得可怜。智慧的佛教,教人获得心灵自在的佛教,教人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佛教,如何落到这步尴尬境地? 中国社会对佛教的误解,竟是如此之深! 把佛教看成消极的,会说佛教提倡“四大皆空”。这是误解佛教中“空”的含义。佛教所谓的“空”,其实并非“空空如也”的意思。其一个意思是指世上没有实在的永恒不变的东西,所谓的缘聚缘散。 如同宇宙之空旷,才有星河之灿烂。也犹如越虚心的人才会学到越多的东西。这样的“空”,不知道为何被理解为“消极”呢? 2)一些人因为生活的挫折,心灰意冷,于是想到逃避想到了出家做和尚。这于是又被看作佛教是“消极”的一个“罪证”。你可以到山里到寺院里出家去图清净,但那并不是佛教的真正精神。 实际上,真正的“出家”有着无比积极的意义。出家的僧人担负着传承佛法、帮助天下人破除烦恼的责任。成为和尚住进庙里,是因为可以心无旁骛地真参实悟,学到真本事,最后是需要把佛法普及开来的。就如同埋头做实验,实验成功之后

《运动与身体变化》

教学设计: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运动与身体变化》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巩固有关平均数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进入“实验讨论”阶段 2、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生活现象,建立学习数学的 信心。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引导学生在交流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学法: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 四、教学准备: 教师:秒表

学生:答题纸、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出课题 (1)教师:同学们,生命在于运动,上个星期学校举行了运动会,我们班的同学表现得非常不错。 (2)提问:适量的运动可以使我们变得更健康。你知道在运动后,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吗? (3)教师:这些变化需要一些具体的数据来说明,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运动与身体变化” (二)、明确目标 点名读教学目标 (三)、动手操作,活动讨论 (1)研究运动时间的长短对身体状况的影响 刚才我们知道了,运动之后身体会发生一些变化,那么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证实是否会有变化。 第一步:伸出你的右手中间三个手指,放在左手手腕上,我们可以感觉到脉搏在跳动。老师喊开始的时候,你们数一数脉搏跳动了多少次,在测量的过程中,要保持安静,这样才能准确的测出脉搏跳动次数。 第二步:全体起立,老师喊开始的时候,原地跑30秒,休息几分钟后,再开始原地跑60秒。 第三步:学生记录活动数据

佛教称“贪、嗔、痴、爱、恶”这五种情绪为五毒

1概述 编辑 佛教称“贪、嗔、痴、爱、恶”这五种情绪为五毒,认为这五种情绪是众生之“障”,一旦勘破,便能更容易地修成正果。 另一种说法:佛门把贪、嗔、痴、慢、疑叫做“五毒心”。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修行人的本心本觉将会被遮蔽,肯定就不可能明心见性了。 2详解 编辑 ①、贪: 贪有很多种,普通来讲我们有财、色、名、食、睡五欲之贪。人一辈子就是在这其中打滚,从而度过我们的一生。因为我们贪著五欲,所以心甘情愿被它束缚,成为它的奴隶,甚致心安理得地让它牵着鼻子走。我们除了晚上睡觉,从早到晚为生活奔波,忙工作,忙于发财、享乐,同时又追求种种名誉、地位,有的还不择手段,不讲道德。到了某一段年龄有对色欲(淫欲)有种种的贪求,为了追求感观享乐,可以不讲家庭责任和社会道德。如果再广泛一点讲,修行过程中执著、沉迷于某一状态或境界也为贪。 ②、嗔: 就是生气的意思,生气有很多种类,比如人家骂我们,不能忍受,起嗔心,继而将矛盾升级。虽然有时我们表面上不声张,内心不舒服了也是一种嗔。嗔与贪刚好相反,贪是遇到快乐的境,我们拼命追求和贪恋;嗔是遇到不快乐、不喜欢的境,我们要抛弃它,但又丢不了,所以嗔。 ③、痴: 痴也称之为愚痴。不明事理,是非不分,称为痴。不明事理就是对世间的因果道理不知不觉,比如人是怎样来的?死后怎样去?我们统统不理会,不以为然,甚致嘲弄他人对此有兴趣等都是痴。对于真理、自己与他人能修行解脱等不相信,感到好笑或无知,都是痴的

表现。还有一种愚痴就是对是非不分明,人家跟我们讲对的,我们以为是错;人家跟我们讲错的,我们却以为讲对。总之,自以为是,过于执迷于自我的一切都为痴。 ④、慢: 慢就是傲慢、我慢。自己内心高举,看不起别人,称为慢。比如儿子做了官发了财后,做母亲的就觉得了不起,到处向人炫耀、卖弄。或是有人养了一只漂亮的狗,觉得了不起,带着那只漂亮的狗招摇过市;或是向人炫耀自己的名、利、能力和财产等,都称为慢。有些人很有能力,地位、才华洋溢,高人一等,结果看轻别人也是慢。虚荣心强,爱攀比,当自己比别人差又不认输,却认为他人没什么了不起,这也是慢。凡有自我膨胀的都是慢,比如修行人中也有“慢”,以为自己已有证悟,有了一定的智慧神通,瞧不起别人等都是慢。 ⑤、疑: 毫无道理和根据就怀疑、否定一切,自以为是、想当然地下结论,迷信自己的一切都为疑。对于佛法因果道理与见地有怀疑或迷惑也为疑。从修行的角度看,主要有以下一些情形: a、身见:执著五蕴的身心里面有一个真我。日常生活中或打坐入静时非常在意自己的身心状况或发应,执著于觉受等等都是身见。 b、边见:执著于断、常二见即为边见。认为“我”是永恒的,就是执著“常”;认为人死后一了百了,什么都完了没有了,这就是执著“断”。这两种错误见解就是边见。另外,由于缺乏足够的智慧与觉悟,不能正确地洞悉一切事物的本质或义理,无法正确理解“万法唯识、缘起性空、妙有真空”等的道理,不是执著于空,就是执著于有,不是执著于“真”,便执著于“幻”等等都为边见。 c、邪见:各种不正确的导至恶业生起的思想念头等都叫邪见。比如“无毒不丈夫”就是邪见。 d、见取见:执著于只有自己的见解是对的,称为见取见。 e、戒禁取见:对于修言人而言,凡执著信持不正确的戒律,不能正确地看待戒律等都称为戒禁取见。现在尤其在家居士戒禁取见的问题比较突出,比如五戒中有一戒为“不饮酒”,此戒律设立的初衷,是预防过量饮酒后乱性造诸恶业,而且经常饮酒会导致身心不清明妨碍我们开智慧。释迦牟尼时代设立此戒的本意是远离一切让我们迷失本性的麻醉品,反过来说,适量饮了酒不乱性,内心如如不动,并不妨碍身心的清明,这个戒也就失去了意义。正因为我们往往定慧力不够,所以才需要持戒。 其实普通人在酒桌上都懂得适可而止,并非别让我们饮多少我们就饮多少,都会担心饮多了会醉,会失态,会干傻事儿,这种能自我约束的行力,遵纪守法等等就是一种持戒的表现。因此学佛不能太刻板和迂腐,并非是我们滴酒不沾但可以吸食毒品就正确。我们要以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运动与身体变化》教案

运动与身体变化 教材第54~55页的内容。 1.通过收集、整理及对身边事物进行调查等活动,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人在运动后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爱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了解人在运动后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难点:亲自试验,体验统计的全过程,制作简单的统计表。 手表或秒表。 师:同学们都参加过体育活动,你们知道在运动后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吗?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提问:有的同学说脉搏跳动会加快。你知道什么是脉搏吗?知道脉搏在哪儿吗? 指名发言。 师:好,下面我们就来做个实验,了解运动前后1分钟脉搏跳动次数的变化情况。 四个人为一个小组做实验。先测出运动前1分钟脉搏的次数,再测出原地高抬腿跑30秒后1分钟脉搏的次数,最后测出休息2分钟后1分钟脉搏的次数。 姓名运动前/次运动后/次休息后/次 平均数 教师可以统一发口令开始做实验,然后各小组按自己的速度进行,一定要做好记录。 回到教室,进行计算和填写工作。 教师组织讨论:运动后,你的脉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几次变化相同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教师质疑:跑步运动会对脉搏产生影响,如果进行其他的运动项目,对脉搏有不同的影响

吗? 布置任务:每个小组选择两项不同的运动做实验,像上面那样,记录每次运动后每人1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再求出小组每次测量脉搏的平均数。(“姓名”栏右面的两栏空格填上不同的运动名称) 姓名 平均数 全班交流实验结果。 1.向体育老师了解四年级学生体育课上每分钟脉搏次数达到多少比较合适,老师是怎样为我们安排活动的。 2.设计并完成活动:测量你在不同运动前后每分钟的呼吸次数,记录下来制成统计表,与同学交流。 课堂作业新设计 略 运动与身体变化是专题型实践活动。在“提出问题”栏目里,从运动会使身上出汗、脉搏加快、呼吸加速等方面,选择脉搏加快作为研究的专题。“实验讨论”栏目引导学生应用统计的方法进行研究。教材帮助学生设计了研究方案,让学生调查、处理数据,并利用统计量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结论,回答专题里的问题。“引申反思”栏目除了走访体育老师,还要学生自行设计研究运动引起呼吸变化这个问题。这次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对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更深的感受,能使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统计”一词的由来 “统计”这个词语最早是在拉丁语里面出现的,不过那时候它的意思是说各种现象的状态。后来意大利人在学习拉丁语的时候,把这个词吸收到意大利语里面。在意大利语里,这个词又有了别的意思,人们用它来表示“国家”的概念。再后来,统计在人们生活中运用得越来越多,人们就专门用一个词来表示这个意思。于是“统计”这个词就出现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