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扭秧歌

扭秧歌

扭秧歌
扭秧歌

一、秧歌简介

扭秧歌(又称秧歌)是汉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但因流传地区不同,又有陕北秧歌、晋北秧歌、东北秧歌、河北秧歌、山东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等。这种秧歌各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一般是舞者扮成各种人物,手持扇子、手帕或彩绸等起舞。在表演形式上,开始和结束为大场.秧歌是中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种之一,既有表演性的,也有自娱性的,自娱娱人,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各地均出现过一些有代表性的民间秧歌艺人,很多民间艺人对新中国舞蹈事业的建设发挥过重要作用。

二、流传地区折叠

流传于晋北地区朔县、平鲁、神池、宁武等县一带的群众性民间舞蹈--踢鼓秧歌,由于在表演时男角动作以踢为主,伴奏以鼓为主而得名。它主要在街头、广场表演,故亦有"土滩秧歌"之称。"踢鼓秧歌"的主要特点是表演具有戏曲中的行当分工,在动作上具有浓厚的武术色彩。男角动作粗犷有力,女角动作优美利落。表演形式分小场子、大场子、过街场子三种。小场子的表演人数最少一人,最多五人左右,一般是女角(称"拉花")围绕男角(称"踢鼓")表演,大多有较简单的故事情节。基本动作男角有"戴宗三亮式"、"腾空旋风"等;女角有"跋陷泥"、"兔儿旋窝"、"猛失惊"(闪腰失惊)、"跌籽儿"等。大场子的表演人数一般在十六至六十人之间,主要表现队形不同的变化,常用队形有"满天星"、"八卦阵"、"单双圆场"等近七十余种。如在夜间各执彩灯表演,则可组成各种美丽的图案。过街场子的活动人数比较多,

表演不分日夜,多在街巷类的场地进行。"踢鼓秧歌"的表演,主要在春节期间,每年正月初三至二月初二是"踢鼓秧歌"的活动期,先由各村闹"小秧歌"、"小场子"和"对秧歌"活动,大约在正月十五以后,便开始由几个村联合闹"大场子",逐渐形成春节活动的高潮。

1942年以后,陕甘宁边区出现了蓬勃的群众性的"新秧歌运动",创造出具有革命内容形式、朴实健康的新秧歌、被当时解放区群众称为"斗争秧歌"、"翻身秧歌"。现在,新秧歌是群众在节日、集会时表演的主要民间舞蹈之一。

有的地区将高跷、旱船、竹马、花鼓等歌舞形式也统称为“秧歌”。秧歌是中国(主要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在民间,对秧歌的称谓分为两种:踩跷表演的称为“高跷秧歌”,不踩跷表演的称为“地秧歌”。近代所称的“秧歌”大多指“地秧歌”。

扭秧歌在陕北地区称作“闹秧歌”,各村的秧歌队在一名持伞的"伞头"带领下,和着锣鼓声的节拍起舞,跑"大场" (群舞)、演"小场"(双人、三人舞),并且到各家表演,以此贺新春,祈丰年。领舞的伞头要善于领唱传统的歌词以及因地制宜即兴编唱新词,以适应不同场合的需要。一般是先唱后舞,演唱时,众队员重复他所唱的最后一句,形式简便,生动热闹。灯节期间,当地还要设置名为“九曲黄河灯”(俗称“转九曲”)的灯阵,群众随着秧歌队进入其内,观赏各种秧歌表演,此活动具有消灾驱邪的含义。

三、概述折叠

秧歌是中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种之一,既有表演性的,也有自娱性的,自娱娱人,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各地均出现过一些有代表性的民间秧歌艺人,很多民间艺人对新中国舞蹈事业的建设发挥过重要作用。

河北称“秧歌”为“地秧歌”,是汉族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它在各地各民族花会中广为流行。因流传地域和民族不同,各有不同风格和特点。

北京的秧歌会常见的有两种形式:一为高跷秧歌;一为地秧歌。高跷秧歌是演员脚底下绑上三四尺高的木棍,谓之“踩高跷”。地秧歌是不上跷的纯秧歌会,与高跷秧歌大体一致。地秧歌有它一套独特的角色结构和表演形式。角色共计十余人,除文扇、武扇、渔翁、樵夫外,其余均为双上(头陀、小二哥均为二人,锣鼓均为四人)。整个演出分“堆山子”、“走场”、“别篱笆”、“逗场”和“演唱”五部分。扭秧歌是秦皇岛、唐山一带农村广为流传的一种群众性很强的民间舞蹈。其历史比较集中的说法是兴于元代。晚清昌黎县人王作云首创“秧歌演戏”之后,以聂国和、宋阴村等为代表的第二代秧歌艺人创造了“出子秧歌”;民国年间以周国宝、周国珍、鲁凤春、张廉等为代表的第三代秧歌艺人又把地秧歌推向一个高峰。在当地人民心目中,“闹秧歌”是欢乐吉祥的象征。大杆唢呐是地秧歌主要伴奏乐器。虽然乐器比较单一,但它的能量很大,唢呐一响,花扇一扭,乐中有舞、舞中有乐,深受群众欢迎。

秧歌历史悠久,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介绍的民间舞队中就有“村田乐”的记载,清代吴锡麟的《新年杂咏抄》中明文记载了现存秧歌与宋代“村田乐”的源流关系。现各地的秧歌一般以秧歌舞队为主要形态,舞队人数少则十数人,多时达上百人,既有集体舞,也有双人舞、三人舞等多种表演形式,根据角色的需要手持相应的手绢、伞、棒、鼓、钱鞭等道具,在锣鼓、唢呐等吹打乐器的伴奏下尽情舞蹈。各地秧歌的舞法、动作和风格各不相同,有的威武雄浑,有的柔美俏丽,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扭秧歌

民的审美、爱好和习俗特点,对原地秧歌加以改革,形成潇洒、大方、动作粗犷而又轻盈的艺术风格。秧歌在丰宁满族自治县满族聚居的地方,还有“徒步”和“高跷”之分。孟村和大厂回族自治县流行大秧歌,孟村还有花灯秧歌。它与满族先世的民间舞蹈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据史书记载,唐代已有名为“踏锤”的舞蹈,明代有被称为“莽式”的歌舞,它们对抚顺地秧歌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扭秧歌

自明末努尔哈赤在抚顺境内崛起,到“满洲”族形成,满族人继承了由其先人女真人时期流传下来的民间舞蹈“莽式舞”。康熙初年间汉人杨宾在东北生活过一段时间,著有《柳边纪略》。《柳边纪略》(卷三·十五)中记载了当时“柳条边”(含抚顺地区)流传的“莽式舞”的舞蹈动作和表演形式;满洲有大宴会,主家男女必更迭起舞,大率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作势,曰莽势。清王朝统一全国后,东北地区较为安定,满族民间在原有民间舞蹈基础上,不断吸收其他民族民间舞蹈,逐渐形成了从表演形式到角色、装扮、舞蹈动作都独具特色的满族秧歌。一些史料,如:《柳边纪略》、《奉天通志》等多有对满族秧歌的具体描述。1936年铅印本《兴京县志》(兴京县现为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记载:正月十五,家家供献元宵,通悬灯结彩,乡人作剧曰”太平歌“,谓可驱逐邪疫。《兴京县志》所称的“太平歌”既是抚顺满族地秧歌,是近代地方史中对抚顺满族地秧歌最直接的记录。上

世纪八十年代,抚顺满族民间舞蹈集成调查时更是发现,抚顺满族地秧歌传承悠久。生于1926年的新宾满族自治县满族秧歌老艺人周荣甲(已故),14岁时即拜师学习满族秧歌。他和老艺人杨传芳(已故)曾回忆说:“我们所知老鞑秧歌约有二百多年历史,主要是老罕王努尔哈赤在新宾赫图阿拉登基称汗,创建了八旗,兵民一体,打了胜仗或逢年过节,就要喝米酒,唱歌跳舞,渐渐就变成了地秧歌。鼓乐一响,由鞑子官率领,就扭起来唱起来,这也是一种与民同乐的方式,所以说:鞑子秧歌'就是满族秧歌。”

1986年,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抚顺市资料本审稿会议上,辽宁省的秧歌专家们对这种民间舞蹈进行了科学分析、鉴定,认为抚顺地区的秧歌服饰上佩戴八旗旗标,表演中施“打千儿礼”、“抱腰礼”,是鲜明的满族特征;动作中特有的动律-扬、蹲、跺、盘、摆、颤,具有浓郁的满族人民渔猎生活和社会活动方式之特色,可以做为抚顺地区满族人民的代表性民间舞蹈。鉴于尊重少数民族的政策,不称其为“鞑子秧歌”,正式定名为“满族秧歌”。从以上史料可以看出,抚顺满族地秧歌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都很悠久。

五、特征本义折叠

扭秧歌的特征:通常在元宵灯节前后演出于北方农村的一种具有戏剧因素的化装表演;一般呈舞队的形式,且行且歌且舞;多数舞队要挨门演出,保留着从沿门逐疫向沿门卖艺、乞讨发展的痕迹;舞队中角色的名称和人数多少不尽相同,但总有官员、武生、老人、和尚、妇女等(大体相当于戏曲中的生旦净丑),总演出青年男女互相调笑的

内容,男青年称“沙公子”或“傻公子”;一般有童子化妆、女扮男装的情况;舞队中有领队、殿后之分,领队者往往反穿皮褂,手持伞灯,是北方少数民族的装扮,有时称他为“卖膏药者”;有时官员(参军)也为少数民族装束。有的舞者手持两根短木棒;演出时锣鼓齐鸣,而以鼓较为重要。

长江流域甚至华南地区,也有类似的表演,不过多数不叫秧歌,而称秧歌灯、花鼓灯,或打花鼓、花灯、采茶等。秧歌舞表演起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红火热闹,规模宏大,气氛热烈。每逢重大节日,例如新年等,城乡都组织队,拜年问好,互相祝福、娱乐。另外,不同的村邻之间还会扭起秧歌互相访拜,比歌赛舞,扭秧歌对古代农民来说是很重要的。

扭秧歌成为大型群众性娱乐,欢庆,宣传的主要形式。因为秧歌内容包含量大,多姿多彩,形式多样又富于变化;再加上扭秧歌舞蹈动态丰富,使看秧歌的人也心花怒放,豪情倍增,因而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是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这也给林区人民、广大民众带来了快活和欢乐,舒缓身心疲卷的好方法。

本义

清黄濬<红山碎叶>称:“红山灯市有秧歌,秧歌之…秧?或作…姎?,谓女子之歌。按古书姎字乃渠帅之称,似有未协。” 说秧歌是“女子之歌”的说法,非常值得注意。

民国刘文海<西行见闻记>:“新疆缠民妇女,确实娇艳妩媚,遇者魂销。有某好事者,曾作央哥词。央哥,即缠民妇女之谓。”又记新疆民谣:“吐鲁番葡萄哈密瓜,库车央哥子(缠回称妇女之谓)一枝花。”清祁韵士辑<西陲要略>卷四记新疆方言:“呼妇人为鸯哥。” 据此,可以肯定地说:姎哥、央哥、羊高、鸯哥均为一声之转,系维语对女性的称谓。而且,这女性,主要当指少女,至少是少妇。难以想象,中年以上还会被称为“一枝花”。

所以,扭秧歌的本义是“少女之歌”。各地的秧歌都有青年男女相互调笑的内容,便是最有力的证据,“饰童男女相对唱跳”是秧歌的本质特征之一。无论秧歌,还是花灯、采茶,都把少女作为主要角色;这少女,多是男童装扮的。

六、起源

秧歌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它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歌的一种形式)、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成为民间歌舞,至清代,“秧歌”已在中国各地广泛流传。为示区别,人们常把某地区或形式特征冠于前面。如“鼓子秧歌”(山东)、“陕北秧歌”、“地秧歌”(河北、北京、辽宁)、“满族秧歌”、“高跷秧歌”等;而南方的“花鼓”、“花灯”、“采茶”以及广东与香港流行的“英歌”,其名称虽异,但都属于“秧歌”这一类型,是从“秧歌”中派生出来的形式。

昌黎

(图)扭秧歌

昌黎扭秧歌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种之一,分布在河北省昌黎、卢龙、抚宁、乐亭、滦县等地。它最早产生于元代,一直流传至今。

昌黎秧歌从形式到内容都有鲜明的个性。它形式上分为排街秧歌和场子秧歌两种,内容上除“平秧歌”无固定情节外,大多是“秧歌出子”。昌黎秧歌的行当分为“妞”、“丑”、“公子”几种,表演各具特色。昌黎秧歌产生之初,各行当均由男性扮演。在角色、结构、服饰上受蒙古族文化影响,现在地秧歌中“丑”角所戴的“缨子帽”就是从蒙古族服饰发展而来的。昌黎地秧歌与当地的民间歌舞、小戏有密切联系,表现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呈现出角色化、行当化的艺术特征,能深刻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丰富细腻地表达动作意图,这在民间舞蹈中显得十分突出。昌黎地秧歌中著名的秧歌小戏有《扑蝴蝶》、《锯缸》、《王二小赶脚》、《傻柱子接媳妇》、《跑驴》等。昌黎地秧歌的舞蹈强调身体各部位的相互配合,肩、胯、膝、腕扭动灵活,表现诙谐有趣。以著名民间艺人周国宝为代表的周派、张谦为代表的张派、卢凤春为代表的卢派等几种地秧歌的风格流派各具魅力,家喻户晓。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昌黎地秧歌节目《跑驴》参加了世界青年联欢节,获得银奖。1996年,昌黎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昌黎地秧歌是一种体现农民生活情趣、舞蹈风格鲜明独特的秧歌形式,它反映了农业社会、农村生活的部分特征和农民乐观诙谐的精神风貌。但由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艺人高龄化等原因,昌黎地秧歌的传承面临着严峻形势,亟待抢救和保护。

七、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文化部公布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昌黎扭秧歌榜上有名。昌黎地秧歌流传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多反映当地的风土人情、生活风貌,取材广泛,叙事性强,其道具多为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品,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昌黎地秧歌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全县从事地秧歌表演的民间文艺团体近百个,表演艺人近千人。昌黎地秧歌几次在吴桥杂技节上表演,多次参加全国比赛,曾获沈阳国际秧歌节金玫瑰奖、中国群星奖广场舞铜奖。

扭秧歌

鼓子扭秧歌分布在今山东鲁北平原的商河地区,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鼓子秧歌源于北宋,成于明,盛于清。据当地著名老艺人说,北宋年间,商河一带连年受灾,包公从河南到此放粮,赈济灾民,并由他的属下把鼓子秧歌传授给当地百姓。后来每逢新春佳节人们就跑起秧歌,以示对包公的感激之情,流传至今,相沿成俗。

鼓子秧歌在商河民间上至老者下至少儿都爱学会跳。全县21个乡镇,八百多个村都能组织秧歌队。秧歌队伍中有伞头、鼓子、棒槌、腊花、丑角五种角色,表演风格迥异,韵味独特。现存鼓子秧歌主要分为“行程”和“跑场”两部分,“行程”是舞队在行进或进入场地前的舞蹈;“跑场”是表演的主体,又分不同角色表演的“文场”和“武场”。鼓子秧歌表演所跑的场子队形极为丰富,有“牛鼻钳”、“勾心梅”、“一街二门”、“六六大顺”、“里四外八”、“八条街”、“四门斗”等百余种。“伞头”动作圆润,“鼓子”动作粗犷豪放,“棒槌”动作轻巧敏捷,“腊花”动作泼辣大方,而颠颤、划圆、蹲扑、跳窜等动作为各角色所共有。

鼓子秧歌舞者众多,组织严密,形式完整,舞技健美,气势磅礴,蕴藏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富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新中国成立后,鼓子秧歌多次参加全国民间艺术大赛,屡获大奖。1996年,商河县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鼓子秧歌的继承与发展,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

胶州折叠

扭秧歌

胶州秧歌萌生于乡土,活跃于民间,在发展中自行流变,是群众自发参与、自由宣泄、自娱自乐的广场民间艺术,展现了胶东农村女性特有的健美体态和情性魅力,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研究价值。

(图)扭秧歌

绞柱”、“三鱼争头”、“众星捧月”等。海阳秧歌舞蹈动作的突出特点是跑扭结合,舞者在奔跑中扭动,女性扭腰挽扇、上步抖肩,活泼大方;男性颤步晃头、挥臂换肩,爽朗风趣。

海阳大秧歌是海阳人民集体智慧和创造精神的体现,在现实中,海阳秧歌鲜明地展现了海阳农村百姓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是一方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对于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海阳大秧歌现已被编列为汉民族舞蹈教材之一。1996年,海阳市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扭秧歌

陕北秧歌是流传于

船、跑驴、高跷、狮子、踢场子等形式中的艺术元素,组成浩浩荡荡的秧歌队。传统的老秧歌、神会秧歌中保存着“起场”、“谒庙”、“敬神”等祭祀礼俗,表演中还有拜门(又称沿门子)、搭彩门、踩大场、转九曲等活动。一个秧歌队从数十人到上百人不等,表演中有“原地扭”、“走十字步”、“三步一跳”、“斜身步”、“抖肩步”等,陕北秧歌分为“大场”和“小场”两种,大场队形变化丰富,有“龙摆尾”、“卷白菜”、“十字梅花”、“二龙吐水”、“十二莲灯”等数百种排列法;小场表演包括“水船”、“跑驴”、“高跷”、“霸王鞭”等。也可根据动作风格和内容划分为“文场子”、“武场子”、“踢场子”、“丑场子”等;其中“踢场子”为表现男女爱情生活的双人舞,有较高难度的舞蹈动作,需展示“软腰”、“二起脚”、“三脚不落地”、“龙爪穿云”、“金鸡独立”、“金钩倒挂”等高难技巧。陕北秧歌在1942年的延安新秧歌运动中成为主角,被赋予了新的精神风貌和时代内容,并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而传遍中国。陕北秧歌表现了陕北群众质朴、憨厚、乐观的性格,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

扭秧歌

北部的抚顺市。抚顺市是满族的故乡,清王朝的发祥地。1、历史溯源

抚顺满族地秧歌,即抚顺满族秧歌,是在抚顺所属各县区流传的一种满族民间舞蹈。抚顺地秧歌形成于清初,一直流传至今。它与满族先世的民间舞蹈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据史书记载,唐代已有名为“踏锤”的舞蹈,明代有被称为“莽式”的歌舞,它们对抚顺地秧歌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2、艺术特点

抚顺满族秧歌曾有两个品种,一种是源于河北,由关内移民传入抚顺的地秧歌;一种是源于满族传统民间舞蹈,经演变、融合而形成的满族秧歌。抚顺地秧歌指的就是“抚顺满族地秧歌”,又称“太平歌”,俗称“鞑子秧歌”。

抚顺地秧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旗装打扮的“鞑子官”和仅穿皮袄、斜挎串铃及各种生活和狩猎器具的“克里吐”(俗称“外鞑子”)。其表演动作多源自跃马、射箭、战斗之类满族原始状态的生产生活,也有的系模仿鹰、虎、熊等动作,其中多有传统舞蹈的元素。秧歌动作中的蹲、跺、盘、摆、颤等姿态丰富、刚劲豪放,具有鲜明的渔猎生活和八旗战斗生活的特色。其伴奏音乐借用了满族萨满跳神的打击乐形式,有“老三点”、“七棒”、“快鼓点”等演奏方式,与汉族秧歌有较大区别。

抚顺满族地秧歌的主要人物及其装扮和道具是“

扭秧歌

的高潮部分,最后,由鞑子官率队致满族礼,对主持人(主人)和观赏群众表示感谢。尔后,可以再“走阵”、“圈场”,反复多次,尽兴方休。抚顺满族秧歌的鼓乐伴奏更富民族特色,锣鼓点为“老三点”,这源于满族民间祭祀跳神时所持抓鼓的打法。

满族先人常年生活在山区,狩猎、征战是主要生活形式。抚顺满族地秧歌舞蹈动作的民族特点正是其生活方式的动态表现。抚顺满族地秧歌以臂于前,一臂于后,大伸大展为主要特征;以上身晃动,下身屈膝,双脚交错,大起大落为基本造型,这与满族先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其舞蹈动律可概括为:扬、蹲、跺、盘、摆、颤。例如"扬",是双臂的动作,其特点是幅度开阔,舒展奔放,大伸大展。《清宫逸闻》中说"满族人舞时其气象发扬蹈厉",意即激扬刚烈,是狩猎、征战民族的基本特征;再如"蹲",是指男性下身半蹲,屈膝成九十度左右,并且随节奏起伏移动的动作,造型稳健,是满族人善于骑射、旌旄弓矢、跃马莅阵、屈身进反、仰俯疾徐的真实写照。旧时表演时,满族秧歌舞队集中后首先去“拜庙”,遇大庙进入庙内表演,遇小庙则在庙前表演。如果外村秧歌舞队前来,当地满族官员要立即率队出村到村口进行迎接,开始“见礼”,然后才可开始表演。无此习俗后,“见礼”却成为抚顺满族秧歌中必不可少的表演内容。后来,当拜庙习俗、村口迎客队习俗逐渐消失后,秧歌舞队一般是在指定的宽敞平坦场地集合表演。

据专家考证,满族秧歌中的人物及其装扮,不仅是满族生活方式的体现,也是反映八旗制度、兵民合一的艺术体现。

流传在抚顺地区的满族秧歌,源于满族舞蹈。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满族同汉族长期杂居,满汉经济、文化互相融合,尤其是民间艺术交流频繁,使满族的民间文艺活动也具有较浓的汉族色调,但满族秧歌的内容、形式与表演技巧仍不失满族善于骑射,勇于征战,勤于生产,俭于生活的基本风格。由于生活环境的特殊性,满族秧歌在基本动律一致情况下,也有不同流派。如: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黄旗乡(原名:马堂沟),当地以"跃马式"为特征。

3、传承意义扭秧歌

抚顺满族秧歌运用独特的表现形式艺术地再现了满族人民崇尚武功

的民族精神、注重礼仪的古老民风,通过人物设置、装扮,反映八旗制度和兵民同乐传统,是满族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运用独特的舞蹈动作,艺术地反映了满族世代劳动、生活在山区,以狩猎、征战为基本生活内容的民族风格,是满族先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活化石。正是由于它是满族民间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凝聚着历史、文化、艺术、传承价值,所以,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

然而,抚顺满族秧歌濒临生存危机。抚顺满族秧歌的传承,在上世纪主要是村落、社区群众的整体继承。也有部分家族传承、师徒传承。

上世纪八十年代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普查时,抚顺地区的满族秧歌尚有五十余伙。目前,纯正传统满族秧歌已寥寥无几,甚至连年节都不见活动,偶尔有些庆典也都是穿着满族服饰却无满族秧歌的传统内容与艺术特色。另外,满族秧歌老艺人先后离世,少数现存老艺人也年迈多病,满族秧歌面临失传境地。特别是由于大量满族同胞多已汉化,中青年又很少接触满族传统文化,满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满族秧歌濒临消亡。

扭秧歌

古老的干板秧歌

古老的干板秧歌 干板秧歌因其伴奏只有打击乐,没有管弦乐故为干板秧歌。西火干板秧歌亦叫西火秧歌,其产生与明清时期当地铁业发展有很深的渊源。明末清初荫城、西火一带铁业生产发展日渐兴盛。铁匠师傅在劳作时为协调动作、减轻苦闷,伴随着“叮当当、叮当当”有节奏的锻打声,口里喊着劳动号子。这便是西火干板秧歌的雏形。后来为更好满足劳动者心声的流露,抒发人们的情感,经过文人的加工提炼和艺人的传承,将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编演成简单的故事进行表演,演唱以梆板击节,每唱完一句加一段打击乐,就形成了今天的西火干板秧歌。 清道光至民国初年干板秧歌逐渐发展成为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的完整体系。表演也由院落和街头变为走场子、上戏台,成为西火当地民间社火表演的节目。 干板秧歌源于生产劳动,节奏简单,故事反映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一、乡土气息浓郁 由于西火干板秧歌起源于荫城、西火一带的制铁作坊,所以表演方式灵活多样。可以在街头、饭场演唱,也可以上戏台表演。而且艺人是土生土长的本土农民,唱词通俗易懂,唱腔简单。表演内容和表演形式带有浓郁的地域特征。 二、表演剧目丰富 干板秧歌剧目据不完全统计百余种之多,有文戏、有武戏;有喜剧、有悲剧。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内容大多以反映家庭矛盾、婚姻纠纷、惩恶扬善为主题。例如《打酸枣》讲述了姑嫂二人打酸枣时路遇歹人,小姑机敏果断,二人成功脱险的事;《小二姐拜节》说的是小二姐两口给父母拜年途中,丈夫给小二姐讲述的趣事;《崔连下河南》讲述了崔连被掌柜派往河南做生意,夫妻两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三、伴奏简易 西火干板秧歌伴奏只有武乐,没有文乐,主要伴奏乐器有鼓、板鼓、锣、镲、梆板等。唱之前先打击一段音乐,称为起板,唱时以梆板伴奏,唱完一小段时再配以锣镲,称为送板。如此反复,直到唱完整本戏。伴奏虽然简单,但是独具特色。 四、语言通俗易懂 西火干板秧歌扎根于民间厚土,取材于百姓琐事,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过去主要依靠民间艺人口口相传,所以唱词提炼于当地群众的生活语言,朴实生动。口语民风很浓,唱腔简单明快、土色土香。西火干板秧歌唱词尾字要求押韵,分为长板和短板。长板一般为十字句,例如《十二月对花》里的唱词: 正月里迎春花萌芽出土, 二月里白草花应萌复生, 三月里桃杏花一齐开放, 四月里茉莉花四方周正, 五月里五端阳五魁分红, 六月里六牡丹丝断藕根…… 短板一般为七字句,例如《姑嫂摘瓜》里的唱词: 婆婆东庄走亲戚,家里剩下姑嫂俩, 家里吃的没啥菜,没有摘个角和瓜。 有心红土洼摘瓜,不如叫上小先花, 低头走出房间来,叫声妹则小先花…… 西火镇南大掌村的靳雪和现在是西火干板秧歌的传承人之一。他十七岁拜师学艺,从说、唱、念到身、法、步一招一式的学习,对老师的各种技巧反复琢磨。经过刻苦练习,从演唱到乐器都样样精通。他吐字清晰,唱腔圆润饱满、字正腔圆,表演感情丰富、惟妙惟肖。其代表作有《小二姐拜节》、《断桥》、《三娘教子》等。尤其是他演出

秧歌舞的来历

秧歌舞,又称扭秧歌,历史悠久,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其中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也是一种民间广场中独具一格的集体歌舞艺术,也因扭秧歌舞姿丰富多彩,深受农民欢迎而热闹非凡。秧歌舞具有自己的风格特色,一般由舞队十多人至百人组成,扮成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边舞边走,随着鼓声节奏,善于变换各种队形,再加上舞姿丰富多彩,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 据《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从秧歌发展、演变成的戏曲剧种,在全国剧种中所占的比例之高,是相当惊人的。可以说,秧歌为百戏之源。 秧歌的历史 按《柳边纪略》的记载,秧歌的演出时间是在元宵节夜晚,有一装扮“持伞灯卖膏药者”为前导,后面跟着三四名“童子”装扮的妇女,又有三四名假扮的“参军”,他们手中,都持“尺许长”的“两圆木”。秧歌表演中有少数民族的成份,最迟在元代已经形成。民国河北《沧县志》提供的资料信息价值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其一,它怀疑秧歌“命名之义”乃“南人种稻插秧而歌”,并提示出“秧歌”的另一名称——“阳歌”。其二,它具体描述了与东北秧歌大同而小异的华北秧歌的形式特征,其中各角色的装扮和所持道具最值得注意。例如,“公子”所持的“乐子”,上可联系到宋杂剧中“竹竿子”的形制、作用,下可牵涉到“落子”(评剧)的形成,是解决戏曲史上有关问题的重要资料。至于“长袍短褂,皂靴羽缨”,亦当是少数民族的装束。 起源 秧歌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它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歌的一种形式)、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成为民间歌舞,至清代,“秧歌”已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为示区别,人们常把某地区或形式特征冠于前面。如“鼓子秧歌”(山东)、“军庄秧歌”(河南)“陕北秧歌”、“地秧歌”(河北、北京、辽宁)、“满族秧歌”、“高跷秧歌”等;而南方的“花鼓”、“花灯”、“采茶”以及广东与香港流行的“英歌”,其名称虽异,但都属于“秧歌”这一类型,是从“秧歌”中派生出来的形式。 解放前的秧歌 解放前农村秧歌又扭又唱,又叫唱秧歌;农村秧歌游屯串村,又叫“跑秧歌”;城镇秧歌光扭不唱,又叫“扭秧歌”。解放前的秧歌队全是男的,二人一小组,一个“上装”(扮女的,又叫“包头的”),一个“下装”(扮男的,又叫“斗丑的”),叫做“一副架”。四人一大组(两副架),叫“一棒鼓”。在秧歌队中“头棒鼓”“二棒鼓”“三棒鼓”……排列有序,每人都有固定的位置。“头棒鼓”是全队扭唱技艺最高的,“二棒鼓”次之,“三棒鼓”更次之。秧歌队的领头带队的戴文生巾,披斗蓬,持折扇,只他一人没有“上装”搭配,故称“傻公子”,又叫“拉衫的”。秧歌队的排尾叫“老坐子”,也是一副架:“上装”是一个扮相刁泼的老太太,手拿两根棒棰,耳戴红辣椒;“下装”是一个扮相滑稽的老头,驼背,拄拐杖。秧歌队中也有扮故事中人物的,如青蛇、白蛇、猪八戒、孙悟空等。秧歌队大的六七十人,小的二三十人。 解放后的秧歌 解放后的秧歌淘汰了“傻公子”、“老坐子”、“一副架”和“一棒鼓”,淘汰了男扮女装,男的扮男的,女的扮女的,无论城乡都是只扭不唱。唯有“军庄秧歌”(河南)还是以扭,跑,唱于一身的圈套秧歌!

主持词 秧歌大赛暨乡艺进城汇演主持词

秧歌大赛暨乡艺进城汇演主持词 (xx年2月3日) 甲: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乙:朋友们、全县的父老乡亲们,大家上午好! 甲:龙腾尧乡开盛世,欢天喜地闹新春。伴随着北国飘舞的雪花,我们送走了春华秋实的xx年,迎来了充满希望的xx年。 乙:在新春佳节之际,我们首先向全县的父老乡亲拜个晚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家庭幸福,龙马精神、龙腾虎跃、龙凤呈祥!甲:回眸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遵循“两业、两区、两城”的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富民强县的奋斗目标,同心同德,共谋发展,托起了魅力新隆尧的美好明天。 乙:xx年是“xx”开局之年,也是隆尧加快发展的关键一年。面对“xx”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上项目、强招商、抓园区,不断提升发展实力,使我县的工业、农业、文化、教育、卫生等行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县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全县呈现出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甲:一年来,我们用汗水与拼搏实现了隆尧历史性新跨越,用智慧和奉献为隆尧历史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美好篇章。用微笑和歌声营造出了我们共有的幸福和谐的大家园。 乙:在龙年元宵节到来之际,中共隆尧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县文

广新体局、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了这次“腾飞隆尧”秧歌大赛暨乡艺进城汇演。 甲:这次秧歌大赛暨乡艺汇演是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各乡镇的积极配合下举办的。其目的是围绕经济建设中心,丰富节日期间的群众文化生活,展示广大人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精神风貌,展示“xx”开局之年我县取得的丰硕成果,为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乙:出席观看今天秧歌大赛的有: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以及各乡镇党委书记和县直有关单位一把手,让我们对他们的光临表示深深的谢意和真诚的祝福。 甲:下面有请政府县长李建强致词并宣布“腾飞隆尧”秧歌大赛暨乡艺进城汇演现在开始。 甲:开门满堂红,迎春天地新。观众朋友们,表演的队伍已经向我们走来了。走在最前面的是县交警大队组成的摩托车队。 乙:整齐的车队,徐徐入场,威武的战士,气宇轩昂。他们庄重、严整的身姿为我们树立了交通警察的良好形象。 甲:感谢你们,正是有了你们的奉献,才迎来了条条道路的快捷通畅。才有了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谐吉祥。 乙: 祝福你们,龙年宏图大展,事业蒸蒸日上,成就美好理想! 甲:鼓声惊天地,军乐振人心。现在向我们走来的是尧庄村的军乐队。他们雄姿英发、神采飞扬;他们目光坚定、斗志昂扬。 乙:xx年,尧庄村在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开拓进取,奋勇争先,关注

地域性健身秧歌的价值和意义

地域性健身秧歌的价值和意义 健身秧歌内容丰富多样,具有传统民族文化特征,在我国大众健身活动中广受欢迎,地域性健身秧歌以健身秧歌成套动作为基础,融入了地域性特征,是具有创新性的健身秧歌运动形式,体现出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1.地域性健身秧歌具有娱乐性价值 健身秧歌作为具有我国特色的运动项目类型,随着历史的发展内容不断丰富,在不同阶段的发展中,都充分发挥出娱乐性特点。地域性健身秧歌在健身秧歌的基础之上,自选套路的创编中针对性的融入当地文化特色,符合当地居民的文化感知需求。参与者在健身秧歌的练习中,虽然进行着简单的动作重复,但是音乐伴奏以及群众表演情感的表达,无不展示出欢快的特点。外在环境氛围对参与者的情感以感染,促进参与者在个人欢快情绪的感知下,也充分的感受到来自外界的欢乐气氛。健身秧歌多以群体性的形式开展,参与者的服装道具多以鲜艳的颜色为主,直观感官方面给予大众以视觉冲击和心理暗示,奠定了健身秧歌欢快的运动基调。区域性健身秧歌具有当地所特有的文化特点和区域特征,动作创编也更家加贴近于大众的健身需求,大众参与其中,利用自身肢体动作充分表现内在情感,参与者既是体育美的塑造者,也是健身秧歌娱乐价值的直观感知者,在区域性健身秧歌的参与过程中,达到了娱人和自娱的双重效果,充分体现了区域性健身秧歌的娱乐价值。 2.地域性健身秧歌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价值 健身秧歌多以群体性活动开展为主,不同参与者之间存在着合作配合的关系,这就要求不同参与者之间必须进行交流,健身秧歌的参与为在丰富大众业余生活的同时,也为大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交环境。健身秧歌群体性参与的形式,开阔了参与者的社交圈,在秧歌练习中互相交流逐渐进行了解,形成社交关系。对于原本相识的群体,健身秧歌的参与可以增进双方的友谊,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促进了解程度和友谊程度加深。而对于中老年群体而言,这种交往方面的价值凸显的更为重要。中老年群体处于退休或者就将退休的阶段,面对着社会角色的转换以及身体机能的逐步下降等问题,社会活动的减少,生活圈的缩小都导致中老年群体内心产生一种孤独感,社会人际交往是他们所渴望的,而地域性健身秧歌的练习为中老年群体奠定了人际交往的平台,为中老年群体间的交流提供了机会,

山东鼓子秧歌

第三章山东鼓子秧歌 第一节概述 鼓子秧歌是广场上表演的大型群众性民间舞蹈,流传于鲁北地区的商河、惠民、禹城。东陵一带,以商河、惠民两地最为流行,受鲁北自然环境及山东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粗旷雄厚、气势豪迈的风格特点,充分显示出山东好汉英武、矫健的英雄气概。 鼓子秧歌的表演程序是:“进村”、“街筒子”、“跑场”和“出村”。 鼓子秧歌队中的角色分别是:伞(头伞和花伞),表示老生的形象,一般是萧恩打扮,左手握伞,右手拿牛胯骨。鼓子,表现中年人的形象,左手持鼓右手持锤。棒,是少年的形象,双手持约50公分的鼓锤。花,为少女的形象,所持道具:1.右手持扇、左手拿巾。2.双手持绸巾。3.左手持巾或花灯,右手持巾和拂尘。 鼓子秧歌所持的手鼓一般有七、八斤重,在跑、转、跳、蹲中不定的托、抡、撩、劈形成了鼓子秧歌在体态和动律上独特动律特点。 第二节训练内容 鼓子秧歌节奏气势强、动作幅度大,具有较高的训练价值,选择有代表性的劈鼓子、走鼓子等动作,训练学生提必拉、推必随,抢必腑、晃必园、肩拧身及以鼓带臂、以臂带腰,以腰还步的连贯传导动势。同时增强腰部的控制能力和身体各部位协调配合的表现力。 第三节基本动作 (一)基本手形、手位、脚位 1,手形 手指自然分开,稍微弯曲 2手位 劈鼓子位:双肩体旁椭圆形,小七位分开 托鼓子位左手头上手心向上,右手与肩平行打开,手掌立起 3,脚位 正步位、大八字步位、蹲裆部位 (二)基本动律 气质训练 节奏:龙咚咚一个东匡来台龙咚咚一个咚匡0 大八字位劈鼓子 1,右脚向前迈出, 2,停住, 3——4反面反复 要求:气沉丹田,出步沉稳。 (三)常用手臂动作 劈鼓子 脚大八字步,双手体旁提起至头上击掌 (四)基本步伐 走鼓子 双手托鼓子位: 1:左脚向前迈步,落地自然弯曲,有脚抬起, 2:身体动势没有停继续向前, 3:抬起的右腿向前迈步, 4:同2拍动作 要求:走鼓子时身体要平稳、后脚推动前脚落地,后脚推地后不要停在原地的位置。整个动

健身秧歌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整套动作以10分起评,以最低0.05分的形式对动作错误进行扣分。 ⑴在不改变动作技术、姿势与动律的情况下,在不改变动作的方向、路线和顺序的基础上,允许增加或改变队形变化。规定套路的队形变化是提高健身秧歌艺术性和观赏性的重要因素,队形变化应注意自然、迅速、流畅、清晰、美观,整套动作要充分利用场地。如果规定套路动作的方向、路线、顺序和动律发生改变则每次扣0.1分; ⑵对套路动作的技术、姿势等错误划分为三个等级扣分。即: ①轻微错误:扣至0.1分 轻微错误是指在动作、技术、姿势以及秧歌的动律和动作的整齐程度与正确的要求有微小的偏差; ②显著错误:扣至0.2分 显著错误是指在动作、技术、姿势以及秧歌的动律和动作的整齐程度与正确的要求有明显的偏差; ③严重错误:扣至0.3分 严重错误是指在动作、技术、姿势以及秧歌的动律和动作的整齐程度与正确的要求有较大的偏差; ⑶对套路动作完成情况的评分: ①对套路动作出现技术、姿势的错误,每次扣至0.3分;

②轻器械掉下,每人次扣0.1分; ③轻器械触地,每人次扣0.05分; ④动作与音乐不吻合扣至0.3分; ⑤队形变化不自然、不流畅、不清晰、不美观,扣至0.3分; ⑥整套动作“扭”的特征不够,扣至0.5分; ⑦整套动作没有充分利用场地,扣至0.2分。 裁判长扣分: 裁判长的扣分是从有效平均分中扣除。裁判长的扣分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缺少参赛队员,每人扣0.2分; 2、时间超过与不足 ①时间超过获不足在10秒以内,扣0.1分; ②时间超过或不足在10秒以上,扣0.2分; 3、运动员获器械出界,每人次扣0.1分; 4、服装不统一,扣0.2分; 5、手持器械(道具)不统一,扣0.5分; 6、教练员在比赛时与参赛队员说话或指挥,扣0.3分; 7、缺少一类秧歌步法,扣0.3分; 8、缺少一种队形图案,扣0.2分。 最后得分:

研究陕北秧歌剧的形式及特点

研究陕北秧歌剧的形式及特点 摘要:陕北秧歌以其特有的形式演绎和传递着陕北的历史,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不断与陕北人民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表达人们长期以来内心生活的真实感受。本文通过对秧歌剧《兄妹开荒》的音乐特点、演出形式、历史意义以及艺术价值的论述,进一步深入地探索陕北秧歌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的价值。 关键词:陕北秧歌《兄妹开荒》表演形式艺术价值 秧歌剧起源于我国民间的秧歌,而秧歌是中国民间歌舞体裁的一种,广泛地流传于北方汉族地区,大多数的秧歌演出均在传统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日。通常在较大范围的广场进行表演,演出人员较多,气氛热烈,因其源于农民劳动生活中所唱之歌而得名。秧歌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地域为特点的众多的艺术流派,其中又以陕北秧歌最具特色。 陕北秧歌以绥德、米脂、清涧、吴堡等地闻名,所唱曲调大多来源于民间小曲,最常用的有《岗调》、《银纽丝》、《对花》、《戏秋千》、《大挑菜》、《小放牛》等。伴奏多用打鼓、小鼓、大锣、大拨、小锣、小拨和一对唢呐。演唱时用板胡托腔,也有秧歌小戏,半说半唱,生活气息浓厚,常演曲目有《张良卖布》、《牧牛》等。陕北秧歌舞蹈丰富,大场由一个“伞头”领舞,人们持有彩灯、绸布等道具,基本舞步有平走步、前走步、跳跃步、抖肩步、斜身步、十字步、圆场步等。舞姿潇洒大方、活泼生动。小场有2~8人表演“跑旱船”、“推小车”等节目。表演顺序一般为:①引场;②安四门;③豁四门;④剁四门;⑤收场。队形图案有“剪小股”、“牛眼睛”、“里外城”等。陕北秧歌的风格健壮有力,节奏自由奔放,演唱富有典型的高原音调特色。 在抗日战争时期,陕北延安由于其政治优势,成为当时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而在陕北具有广泛影响的陕北秧歌也被赋予了时代内容,开辟了它与“新音乐”此消彼长的冲突与融合的进程。秧歌艺术紧跟时代步伐,追求传统与现代的高度结合,特别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讲话以后,陕甘宁边区首先掀起了一场群众性的“新秧歌运动”,在原有演出形式的基础上,从剧本内容、人物、化妆等表演形式上作了许多有益的改革,其中秧歌剧《兄妹开荒》就是其中的代表。 秧歌剧的题材内容大多取材都十分广泛,几乎涉及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反映广大农村阶级斗争的,反映当时解放区的生产、生活活动的,以及反映根据地军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的革命斗争的各个方面,如《兄妹开荒》

山东鼓子秧歌

山东鼓子秧歌 ●简介 鼓子秧歌是山东济南非常古老的汉族民间舞蹈。最初发源于济南商河县,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据记载汉鸿嘉四年(公元前17年)河堤都尉许商开凿商河,祝河竣工民众自发鼓伞齐舞以示庆贺。至今,鼓子秧歌是当地民间为庆丰收,而载歌载舞的一种汉族民间艺术形式。每年的元宵节,是鼓子秧歌演出活动的高潮日。秧歌队伍庞大,人数众多,角色各异,锣鼓齐鸣,热闹非常。 ●文化背景 活跃在齐鲁大地上的秧歌最主要的有“鼓子秧歌”、“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被称为山东“三大秧歌”或者说“三大民间舞蹈”。其总体风格男性粗犷豪放、尽现阳刚之气,女性则是妩媚柔韧、富有含蓄之美。而最具豪情、刚劲火爆、威猛潇洒的则是流传在黄河北岸、鲁北地区的鼓子秧歌。 “鼓子秧歌”最早被称之为“打鼓子”或者是“大鼓子秧歌”、“跑秧歌”等。被冠以“鼓子秧歌”之名,不过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的事。它广泛活跃于山东鲁北地区的商河、济阳、惠民、乐陵、阳信、临邑等县市,其衍变发展历史说法很多,源远流长。总之,鼓子秧歌是集劳作、抗灾、祭祀、军事、武术、杂技等于一体,在长久的历史岁月中逐渐磨砺形成的,它那变幻莫测的一百多个秧歌场图,则是借鉴了古代军事战阵、仪仗、土木建筑、生产实践、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吉祥图案、动植物等形象,经过世代演练而总结归纳出来的,是鲁北地区人民智慧和艺术创作才能的结晶与凝聚。 ●角色构成 要了解山东鼓子秧歌,首先要了解掌握的是它的组织形式,了解它的角色构成。 根据新中国成立后文艺工作者们的采访、记录与摸底整理,山东鼓子秧歌的角色构成有:秧歌博士,大鼓,炮手,探马,丁伞,小鼓,花角,外角。 ●表演形式 串村是鲁北地区的一个风俗,过去从初七、八开始到正月十五,只要有鼓子秧歌队的村庄就会到周邻的村庄去串村以示友好,被访问的村庄只要有条件,同样回访,这是乡民之间或者巩固感情或者缓和矛盾冲突的时候,是乡俗仪礼的表现。 串村一般分作四个段落,即:探马、进村、街筒子、跑场子、出村。 ●我们的责任 泱泱几千年的文明古国所留下的遗产实在是丰厚多样的,民间舞蹈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也理应受到这样的保护。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鼓子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秧歌比赛解说词

解说词 1、大兴村秧歌队信心百倍地走来了。大兴村领导班子率先办起秧歌队,争取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服装、道具、音响、器乐一应俱全。秧歌队伍日益壮大,每天按时参加活动,既锻炼了身体,愉悦了心情,又给群众带来了欢乐。成为大兴镇的领路人。 2、现在迎面向我们走来的是富裕村秧歌队。富裕村三委班子一股绳,在齐心协力带领全村百姓村致富奔小康的同时,不忘其中的业余文化生活。不仅办起了文化大院,还组建了秧歌队,买服装道具,购音响鼓乐。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红红火火,富裕人民真的富裕起来了。 3、铿锵激昂的乐曲,催人奋进,婀娜多姿的身影,振奋人心。永平村秧歌队代表着1400口永平人以整齐的步伐,崭新的风貌,向全县人民汇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成果,展示着业余文化生活的频频捷报,预祝永平人民永远太平。 4、马尾山高迎旭日,绕盈河深泛金光。苇芦村秧歌队神采奕奕,英姿飒爽地走来了。苇芦人民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农林牧副渔百业兴旺,牛头薛继亮事迹见诸报端,好婆婆好媳妇张秀莲受到省级表彰。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一浪高过一浪。经济腾飞、繁荣昌盛的苇芦村令人瞩目,令人咂舌。 5、现在正在向观礼台走来的是朝阳村秧歌队。朝阳村,村容整洁,百业兴旺,村民安居乐业,秧歌队伍庞大,不紧

活跃在朝阳村,还经常到各村一展风采,成为大兴镇的一面旗帜。朝阳村人朝着康庄大道勇往直前。 6、福利村秧歌队正在向观众展示靓丽的风采。福利村党支部一班人全心全意为百姓谋福利,各项事业都走在全镇前列。养猪场猪大如象,温室大棚油桃个大皮鲜。文化大院健身器材齐全,人民生活如芝麻开花。 7、踏着悠扬的乐曲,迈着轻盈的舞步,新胜村秧歌队满怀豪情与喜悦,展现在人们面前。新胜村精神文明建设起步早,成效好,好妻子陈立荣事迹誉满全省,不仅是大兴镇的骄傲,也是东丰县的骄傲。 8、安胜村秧歌队朝气蓬勃信心百倍地走过来了。安胜,安康得胜的简称。党支部的带领下全村人民奋力拼搏,艰苦创业,田里粮食高产,山坡花果飘香,圈里牛羊肥壮,池里鱼虾满塘。安胜——天堂,不妨你就去一饱眼福吧! 9、素有秧歌王子之称的北安村秧歌队意气风发地走来了。北安村虽小,名气可不小。扭秧歌在大跃进年代行起来。现在,养殖业名声在外,两个养猪大户,存栏千头以上。今天的比赛,一定会给观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10、桦树村秧歌队踌躇满志地向我们走来了。桦树村万众一心,艰苦奋斗,发家致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要求高,村班子舍得投资,为秧歌队备齐所需服装、道具、鼓乐,满足演出需要,让我们欣赏她们的风采把!

健身秧歌腰鼓简介

秧歌 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农民以本为民,以粮为本,农业的兴衰决定着农民的生死存亡,因此,每当时局安定、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时,广大农民跳起秧歌、庆丰收、祈丰年,借以表达内心喜悦。 清代《秧歌》十分流行,过年过节群众娱乐跳《秧歌》;朝山进香宗教活动也跳《秧歌》;城市戏馆表演《秧歌》;宫廷专聘“秧歌教习”传授《秧歌》。直到今天《秧歌》仍是我国汉族地区流行最广、最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民间舞蹈之一。 我国四大秧歌的特点: 东北秧歌:既火爆泼辣,又文静幽默。特别是手帕(手巾花)舞出 各式各样的绢花更是妙趣横生。 河北秧歌:肩、跨的运动,灵活鲜明、丰富生动。如:端肩、抖肩等耐人寻味,“拧胯”、“转胯”等变化多端,富有独特的韵律。 山东秧歌(胶东秧歌): 男性:粗犷豪放,有阳刚之气。 女性:妩媚柔韧,富有含蓄之美。 鼓子秧歌:通过大起大落的人体动作和刚健顿拙的动律韵律,表 现山东人民那种坚忍不拔、敦厚倔犟的性格特征。 胶州秧歌:特有的“三道弯”、“扭断腰”的舞蹈形态,富有韧性和 曲线美的动作特征,独具一格。 海阳秧歌:“跑大场”风火热烈、逗笑诙谐风趣,跳扭结合,在流 动中、扭动中突起突落,风格奇特。把沿海一带人民那种 固有的豁达豪爽、开朗乐观的个性表现的活龙活现。 陕北秧歌:早在1942年,革命老区掀起新秧歌运动,使古老秧歌 获得了生机。“胜利秧歌”、“翻身秧歌”成为当时激励人民群 众夺取胜利,欢庆解放的有力武器。随着解放大军的南下, 像播种机一样传播到全国,很多影片中可以看到人民群众扭 着秧歌、打着腰鼓迎接解放大军的到来。90年代,秧歌蓬勃 兴起,又成为人们自娱自乐、健身的好形式。 这些不同风格、特色各异的“秧歌”朴实无华,自然奔放,是发自人们内心的舞蹈,因而有强烈的吸引力。还成为重大节日,国际交流活动的重要项目之一。

一个扭秧歌的人

《一个扭秧歌的人》民族民间舞赏析时间:2008-10-10 21:31:33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舞蹈鉴赏投稿我也要发表收藏舞蹈《一个扭秧歌的人》以最炽热的情感,最强烈的生命情调,最质朴的舞蹈语言来讴歌秧歌老艺人的执著,因而无论是演员还是观众都在内心受到了感动,也使作品具有很强的审美张力,令人心动又百转回肠。 空旷的舞台,昏暗的灯光,一位风烛残年双鬓斑白的老艺人,他蜷缩着身体有些痴狂,有些疯癫,远远地传来阵阵二胡的声音,夹杂着感伤、凄凉,也充满了撩人心绪的幻梦和回忆。在这幻梦中讲述了秧歌老艺人一生的悲喜和他对秧歌的眷恋,那舞动的长绸就是他生命的体现,在这梦幻中他疯狂地舞蹈着,仿佛要将一腔热血全部舞尽。这就是独舞《一个扭秧歌的人》带给我们的强烈的情感冲击。它借一个秧歌艺人的一生,描绘了全部民间艺人的人生况味和悲喜。3gy中国舞蹈网 在舞蹈语言上这个舞蹈通过明显的身体形态的对比——蜷缩与直立,深刻地描绘了老艺人一生的心路历程。舞蹈一开始,舞者蜷缩着身体,这一体语马上让观众感受到一位老者的形象:他已暮年,岁月的年轮让他再也不能挺直腰背。沉寂的空气中传来一缕悠远的二胡声,撩开他对往事的幻梦和回忆。突然间,这颓然的老者挺身跃起,手舞红绸,顿足踏地,幻梦中他又年轻了,又可以翩翩起舞了。这一对比把舞者的今天和往昔交代得很清楚,观众不禁被带到追寻他往日踪影的过程中去。接着,老艺人在幻梦中仿佛找回了过去,他慢慢地直起身体,他和年轻后生们一起舞动。他腰杆挺直,神采飞扬,英姿飒爽。他已进入忘我的境界,在那个世界里他自由、自在、自如地舞蹈着。他给年轻后生们传授技艺,他用自己的一腔热血、一片激情感染着年轻的舞者们,从他们身上他看到了自己往日的辉煌。幽咽的二胡声再次响起,老艺人无奈地回到了现实,他又蜷缩着身体步履蹒跚地离开了热闹的人群。他双手颤抖着捧起那条伴随他一生的红腰带,热泪盈眶。在这里直立和蜷缩所造成的情感冲击是非常强烈的,身体的“直立”代表着他的年轻时光,代表着他舞蹈的青春,代表着他昔日的欢喜和愉悦,在这“直立”中他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生命追求。而蜷缩却意味着岁月3gy中国舞蹈网 无情地将他抛下,昔日的辉煌、欢乐都离他远去,只有那不减的激情却怎能抵抗身体的衰老。这一缩一伸淋漓尽致地把老艺人一生的悲喜展现在观众面前,这蜷缩和直立中浓缩了他一生的艺术生涯,让人慨叹,让人怜惜,更让人为他对秧歌的一片痴情所打动。3gy中国舞蹈网 在舞台调度上舞蹈突出身体对舞台空间的占有对比。在这个舞蹈中,演员在舞台上的调度也向观众显示出老艺人一生角色的变化。舞蹈开始,演员处于舞台右后角区域,这一区域对于舞台表演来说是相对弱化的,加之舞者蜷缩的体态,清楚地表现出老艺人的孤独和寂寥。而舞蹈中段,演员始终处于舞台的中心点。在这个中心点上,演员用大幅度的舞蹈动作舞尽他对秧歌的痴情,追忆着那逝去的岁月,怀念着那曾经属于他的舞台。观众可以从中感受到老艺人年轻时高超的技艺。但岁月是无情的,他毕竟老了。舞蹈结束时演员的调度又处于左后角区,仍然是一个表演弱区,在那个角落,他蜷缩着身体远远望着那久别的舞台,那热闹的人群,如今这一切都已不属于他了——来看秧歌戏的人们从他身边走过,谁也没有注意到他,也是在这个角落里他带着梦幻离开了人世。三处舞台的调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构成了此舞蹈的语义和语境。3gy中国舞蹈网 群舞的运用也为表现人物形象增色不少。通过群舞演员年轻矫健的身姿和老艺人蜷缩的身体形成鲜明对比,也映衬出老艺人心中的悲叹和惋惜,更增加了舞蹈的悲剧情调。而当老艺人遥想当年,疯狂起舞时,群舞的陪衬更加渲染了气氛,更加透彻地表现出老艺人对秧歌的一片热爱。3gy中国舞蹈网

山东禹城鼓子秧歌角色风格研究

山东禹城鼓子秧歌角色风格研究 山东省是齐鲁文化的发源地,它的文化形态种类繁多,渊源深厚。山东三大秧歌也是作为汉族民间舞的代表之一在我们中国广为流传。 鲁北的鼓子秧歌、胶北的海洋秧歌、山东半岛的胶州秧歌在山东众多的民间舞类型中大放光彩。而鲁北的鼓子秧歌就作为北方男子代表被众人所广知。 提起鼓子秧歌我们第一点就想到的气势恢宏,刚健雄浑,充满着男子汉的刚 健之美,带给人们极大的震撼。这些特点是山东鼓子秧歌的整体风格特征,而鼓子秧歌在鲁北广大的地域广为流传,由于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文化渊源、历史背景迥异导致每一个地域又有属于本地独特的风格。 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是济阳县鼓子秧歌、商河县鼓子秧歌、惠民县鼓子秧歌等。济阳县的老慢板,动作稳健有韧性,商河县的快板活泼、有力,惠民县的鼓子秧歌受济阳和商河两地的影响,快慢相交。 而禹城市的鼓子秧歌近几年出于经济发展等等各方面的原因逐渐消失在大 众眼里,不为全国人民所知。禹城鼓子秧歌在山东鼓子秧歌中也有一席之地,独特的“武范”风格在鼓子秧歌这个大家庭中曾经大放异彩。 任何一种舞蹈风格的形成都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人们的意识形态的体现,它显示的不仅仅是舞蹈动作,而是复杂的文化现象。这也是我的硕士毕业论文试图研究禹城鼓子秧歌这一民俗艺术而着眼于它的角色风格的缘起,并进而揭开禹城鼓子秧歌角色风格背后的政治、经济、艺术形态与文化记忆之间的关联性。 本论文的课题研究将主要针对通过田野调查得来的口头传说、社会群众记忆、民俗活动的事项、各种文献的记录、当地群众的话语力量的互动以及田野调查一些老人们的的记忆为文本进行考察研究,力图尽可能详细的探知禹城鼓子秧歌角

秧歌大赛活动开幕式致词(多篇)

秧歌大赛活动开幕式致词(精选多篇) 在a街道办“彩色周末”活动暨首届“北京新秧歌”大赛活动上的讲话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值此a街道办事处“彩色周末”活动暨“北京新秧歌”大赛活动之际,我代表街道党工委对光临本次活动的各位领导及各族干部群众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参加此次活动的各位演职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a办事处举办“彩色周末”暨“北京新秧歌”大赛活动,这既是我们向大家展示a街道办事处社区文化蓬勃发展和辖区群众 昂扬向上精神面貌的良好机遇,也是我们加强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具体体现。 a街道办事处成立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严格按照“xxxx”的要求,围绕着城市扩容战略,加快村镇建设,充分发挥近邻城市的地缘优势,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与时俱进创一流、求真务实促发展”的为理念,以“富民强处”为己任,狠抓了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同时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首要任务,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半年多来我处团结带领广大、干部和各族群众抓、促经济、奔小康,团结奋斗,齐()心协力,三个文明建设不断取得可喜的成绩,各项工

作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仅~年上半年全处实现社会经济总收入就达7947万元,今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可望突破5000元。 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和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促使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日益高涨,为大力发展我处的社区文化事业,用丰富多彩的先进文化活动陶冶人,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近年来辖区8个村委会都先后新建和改、扩建了文化室,建立了阅览室、书库、青年之家、家长学校、老年活动中心等,充分利用这些文化阵地,大力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同时我处还积极组织农民组建自己的文化体育团体,现我处已组建有老年健身操队2个,秧歌队8个,广播体操队2个,业余篮球队8个,几年来他们一直活跃在x市的每个角落。每逢重大节日我们都举办文艺汇演、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体育比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为手段,使群众共同追求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更新更美的精神生活。 我们看到:先进的文化生活,已潜移默化地陶冶了辖区青少年、群众的情操,提高了他们的道德水平。朋友们,加快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良好的愿望,预祝本次活动~成功。 谢谢大家! 全国健身秧歌大赛开幕式上的致辞 在xx“北京现代汽车凯顺杯”全国健身秧歌大赛开幕式上的致辞 (xx年6月16日)

浅议陕北秧歌剧的形式及特点

内容摘要:【摘要】陕北秧歌以其特有的形式演绎和传递着陕北的历史,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不断与陕北人民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表达人们长期以来内心生活的真实感受。本文通过对秧歌剧《兄妹开荒》的音乐特点、演出形式、历史意义以及艺术价值的论述,进一步深入地探索陕北秧歌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的价值。 【摘要】陕北秧歌以其特有的形式演绎和传递着陕北的历史,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不断与陕北人民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表达人们长期以来内心生活的真实感受。本文通过对秧歌剧《兄妹开荒》的音乐特点、演出形式、历史意义以及艺术价值的论述,进一步深入地探索陕北秧歌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的价值。 秧歌剧起源于我国民间的秧歌,而秧歌是中国民间歌舞体裁的一种,广泛地流传于北方汉族地区,大多数的秧歌演出均在传统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日。通常在较大范围的广场进行表演,演出人员较多,气氛热烈,因其源于农民劳动生活中所唱之歌而得名。秧歌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地域为特点的众多的艺术流派,其中又以陕北秧歌最具特色。 陕北秧歌以绥德、米脂、清涧、吴堡等地闻名,所唱曲调大多来源于民间小曲,最常用的有《岗调》、《银纽丝》、《对花》、《戏秋千》、《大挑菜》、《小放牛》等。伴奏多用打鼓、小鼓、大锣、大拨、小锣、小拨和一对唢呐。演唱时用板胡托腔,也有秧歌小戏,半说半唱,生活气息浓厚,常演曲目有《张良卖布》、《牧牛》等。陕北秧歌舞蹈丰富,大场由一个“伞头”领舞,人们持有彩灯、绸布等道具,基本舞步有平走步、前走步、跳跃步、抖肩步、斜身步、十字步、圆场步等。舞姿潇洒大方、活泼生动。小场有2~8人表演“跑旱船”、“推小车”等节目。表演顺序一般为:①引场;②安四门;③豁四门;④剁四门;⑤收场。队形图案有“剪小股”、“牛眼睛”、“里外城”等。陕北秧歌的风格健壮有力,节奏自由奔放,演唱富有典型的高原音调特色。 在抗日战争时期,陕北延安由于其政治优势,成为当时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而在陕北具有广泛影响的陕北秧歌也被赋予了时代内容,开辟了它与“新音乐”此消彼长的冲突与融合的进程。秧歌艺术紧跟时代步伐,追求传统与现代的高度结合,特别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讲话以后,陕甘宁边区首先掀起了一场群众性的“新秧歌运动”,在原有演出形式的基础上,从剧本内容、人物、化妆等表演形式上作了许多有益的改革,其中秧歌剧《兄妹开荒》就是其中的代表。 秧歌剧的题材内容大多取材都十分广泛,几乎涉及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反映广大农村阶级斗争的,反映当时解放区的生产、生活活动的,以及反映根据地军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的革命斗争的各个方面,如《兄妹开荒》就是反映当时解放区的生产斗争的。为了响应党中央自给自足的号召,陕北解放区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生产大运动,《兄妹开荒》的歌词非常真实地反映了这一点。创作者采用边区人民生活中真实的事物为出发点,引出了创作的第一条主线,a部第一段歌词通过“雄鸡高声叫”,“太阳红又红等事物出发”,反映了劳动人民珍惜时光,抓紧生产的鲜明形象,a部第二段歌词,点明主旨,道出在生产大运动的过程中,各行各业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人们把恢复生产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感觉到当一个农业英雄是无尚的光荣。 b部的两段歌词,“向劳动英雄看齐、加紧生产、不分男女、大家共同努力”均起到了良好的宣传号召作用。宣传革命政策,号召广大的人民群众向劳动英雄看齐,加紧生产,巩固和维护根据地建设。全曲的歌词并无过多华丽的辞藻,采用简单质朴、浅显易懂的音乐语言讲述了一个适合社会各阶层、不同文化层次人群需要的故事,开场部分男主角一边舞一边唱,给人一种幽默风趣的真切感,在风趣幽默的同时也不乏对故事情节、人物特点的准确描述。通过故事的对白,完整地演绎了一出根据地人民群众真实的生产故事,不仅讲述了一个幽默真实的故事,更从一定程度上记录了中华民族的革命史和发展史。

我家乡的鼓子秧歌

我家乡的鼓子秧歌 商河县贾庄中学陈丹丹孟娣 “咚咚咚咚”随着一阵阵急促的鼓点,小鼓手们迎着大鼓的几声震天霹雳,已做好了十足的准备,于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在人们的欢呼雀跃中到来了。 小鼓手们笔直得站在道路的两旁,目视前方。他们的大眼睛炯炯有神,他们的神情在严而端凝,嘴唇微闭着,他们的服装整齐而统一,身侧的红绸子在风中飘动着、摇曳着、挥舞着。此时,紧贴在身体一侧的腰鼓还未响过。 突然“咚”的一声,静寂的场面被遥远的鼓声所打破。人们沉浸在喜悦的欢乐中,整个村在都被一种无形的喜悦所笼罩。他们铿锵有力的博击着,一副刚强不屈的身躯在迸发着激情。从些,生命便永远宣泄于天地之间。他们使整个世界变得活跃了;使整个世界变得激昂了;使整个世界变得亢奋了。 人们按着“十字步”整齐划一的向前舞动着,舞动出他们矫健的身姿;舞动出他们炫丽的风采;舞动出他们磅礴的气势。红绸子也随着人们的动作而变幻多姿的飘扬着,仿佛是一面冉冉升在空中的旗帜,在这方神圣的土地上狂舞着。人们奋力的搏击着小鼓,没有一点彷徨;没有一点忧郁;没有一点杂念,只是隆隆的响着,但又有着一股坚不可摧的力量。 秧歌队中,高的,矮的,胖的,瘦的,老人,妇女,孩

子,一个个排起长龙般的队伍,身著粉色服装,腰系一根红绸,手拿一把绿扇,额头间点个红点,脸上擦着胭脂,“咚咚……”富有旋律的鼓声响起,绸子在空中飞舞,如同一只只飞动的蝴蝶,手中的绿扇仿佛如一块块耀眼的翡翠,不断旋转着。相同的方向,不同的速度,从正面看,仿佛是电视剧中的“千手观音阵”,脚下踩着十字步,青春的活力,眉的微颤,柔韧的蠕动,从左手的扇间传到右手的指尖。一个个均称的身姿,一个个矫健的舞步,一个个优美的动作,把要点发挥的淋漓尽致。只能用“珠缨旋转星宿摇,花蔓斗擞龙蛇动”来形容了!观容们脖子伸的很长,偏着头,两眼眯成一条缝,脸上露出两个酒窝,开怀大笑,不停的赞叹着,“跳的好”,我则两手撑着下巴,眼睛不停的眨着,两颗黑葡萄似的眼睛仔细打量着她们的动作,小孩子们在人群中蹦跳着,难得出们的店老板也站在大街旁拍手叫好,人群如洪水般涌现在队伍的旁边,他们此刻应该在想:跳的真好。虽然这儿没有城市人衣着的华丽、设备的先进,但乡村人有自己的特色,我们用自己的创作的新颖动作、简单的设备,舞出农村人的风彩!他们如同参天大树上的一片绿叶,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他们的粮食供给,而这大地就是中国的广大人民群众!这难道不是个特色吗? 随之,队伍的中间又出现了一些“小王”他们活灵活现的展示着最可爱的一面。不用一点粉饰;不用一点装扮,不用

【学习】全市第二届广场舞电视大赛秧歌专场活动重要说话发言稿

全市第二届广场舞电视大赛秧歌专场活 动讲话稿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参加秧歌展演的各代表队全体同志们:大家上午好! 在XX年仲夏这个丰收的季节里,在全市第二届广场舞电视大赛秧歌专场比赛开赛之际,我代表市秧歌专项委员会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参加这次秧歌专场比赛的各个代表队及全体演职人员,表示衷心地感谢! 同志们,此时此刻,我们正相聚在美丽的白河之滨,相聚在充满体育气息的李宁体育园中,大家将以昂扬的姿态、严整的阵容和优美的秧歌舞,通过民间秧歌、健身秧歌和自编秧歌等三种形式,全面展示我们老年朋友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示近年来各代表队勤学苦研的丰硕成果。 我们南阳秧歌协会自XX年成立以来,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在全市广大新老秧歌爱好者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下,组织不断健全,队伍逐步扩大,并且广泛地开展了群众性广场舞和秧歌艺术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培养和锻炼出一大批秧歌骨干人才,为在全市深入普及秧歌艺术,壮大秧歌队伍,深化表演技巧,提升秧歌表演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建立秧歌辅导站50个,组建秧歌

表演队伍89支,参与活动人数达到近5000人。老年秧歌活动的蓬勃开展,为我们参与省级以上大赛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先后在省级、国家级和国际大赛中荣获各类奖项16个,使南阳秧歌走出南阳,走向全国,走出国门,享誉亚洲。 我相信,通过本届大赛活动,不但可以检阅我们近年的活动的综合成效,而且会更加有利于大家互相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同时,我们还要借这次大赛的东风,更加努力工作,以巩固创新的实际行动,促进我市群众性秧歌艺术活动的深入开展,把具有我们南阳地域特色的秧歌文艺不断推向前进。 预祝本届秧歌大赛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走遍平山 寻觅西调秧歌

走遍平山寻觅西调秧歌 记者现场:记录历史,传承文明,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和我一起走遍平山。西调秧歌呢是流行于我县西部山区的一种民间戏曲,曾经在我县广大农村广为流传,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文艺形式的多样化,秧歌这种土生土长的草根艺术已经逐渐被人们淡忘,有些年轻人甚至连听也没听说过,所幸在我县的温塘镇白龙池村,还活跃着这样一群老艺人,一直在传承者这种艺术。 白龙池村,位于平山县温塘镇西北边的一个小山窝里,村子不大,只有几十户人家,据咸丰年《平山县志》记载,乾隆年前,村北驴山脚下有泉涌出,水急流涌,呼呼生风,冬季热气腾腾直冲而上,故得名“白龙池”。现年70岁的平山西调秧歌第三代传人赵瑞林的家就在这里。 几十年前,在平山很多村都有西调秧歌,但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以后,很多村的秧歌已经基本绝迹。白龙池村虽然不大,但是经过赵瑞林50多年孜孜不倦的传授,终于将西调秧歌这个民间曲种传承了下来,现在白龙池的西调秧歌班有24人。他的徒弟也三三两两遍布平山的十几个村落。遇到过年过节或是农村庙会,他们便组织起来唱上几场。 说是秧歌,其实他与人们普遍认为的大街上腰系红绸,手拿绸扇扭秧歌大相径庭。西调秧歌其实是一种民间戏曲形式,属土生土长的地方小戏,过去曾有过“大罗腔”、“调屁股身歌”等称谓,是由民间“串街秧歌”、“坐台腔”、“秧歌舞”等脱

胎发展而成的。因此,西调秧歌的最大特点是通俗,有“七唱八打九松闲”、“小袄套大衫,外加一坎肩,一唱门对门,二唱打地摊,行头自己做,人称包袱班”的演唱特点和演出形式。秧歌唱腔委婉动听,旋律优美流畅,通俗、长短不一的唱词和极其浓郁的地方口语,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清白、通俗、简炼、易唱、易记,具有幽默而诙谐的艺术特色。剧目内容全部为农村的生活琐事、民间故事,家长里短,打老婆训孩子的轶闻趣事。方言土调经演员们以夸张手法进行艺术加工,往往使观众忍俊不禁,百看不厌。 演唱以前,演员们先要画上脸谱,脸谱和服装吸取了戏曲的形式,角色分为生、旦、净、丑、 据史料记载和传说,镇州,也就是现在的正定县在唐朝时有一种艺人唱“大锣腔”只需要一个人连打锣带演唱,后被皇上的妃子董德妃将此人召进宫内演唱,唱罢问此人这是何戏,答曰:插秧歌。故此得名秧歌。到宋朝苏东坡到河北定州任职时将插秧和小调带到河北,流传至今,历史的渊源随没有确切的考证,但秧歌在河北大地流传的历史当有几百年以上。而在平山则兴起于民国15年,全县几乎村村都有秧歌戏。人人都能唱上几句。深受百姓欢迎。据平山县志记载,咸丰三年秧歌即风靡乡里,常因唱秧歌而耽误农事,因而官方颁布禁令,可见当时十分流行,秧歌因受地域限制,所属方言不同,所唱秧歌腔调有别,因而在石家庄

山东秧歌与东北秧歌的风格特征及区别

山东秧歌与东北秧歌的风格特征及区别 专业:姓名:指导教师: 摘要: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传统历史的文明国家,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通过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在无数优秀的文化中,舞蹈就是一颗璀璨的奇葩。值得一说的就是中国的舞蹈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在民族民间舞、古典舞、现代舞、当代舞等各种组成形式当中,中国民族民间舞又是最具典型的一个,他以生动形象的艺术形式,丰富淳朴的表现内容,活跃在人们的生产当中,是人民大众非常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俗话说:“北方有秧歌,南方花鼓灯”两者既有相似,又有不同,但同属于秧歌类。 关键词:胶州秧歌、东北秧歌、三道弯 山东秧歌与东北秧歌的历史背景: 胶州大秧歌发源于胶州市马店东小屯、南旺村,与海阳秧歌、商河鼓子并称山东三大秧歌,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2006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传清朝初期,马姓、赵姓二人由外地逃荒来胶州东小屯定居,依靠卖一种自制加工的土烟为生。之后,马、赵二人起家闯关东,在逃荒路上卖唱乞讨,后改为边舞边唱,逐渐形成了一些简单的舞蹈程式。他们重返家乡后,经过代代相传,至清朝中期,形成了胶州舞蹈秧歌这种民间曲艺。 胶州秧歌开场时先跑秧歌大场,并作翻扑技巧,然后再演农村小戏,扮演人物中领头的是“膏药客”,在演唱秧歌的基础上吸收了外来形式而形成为舞、戏结合的表演形式。其行当分为翠花、扇女、小嫚;表演程式分为十字梅、大摆队、正挖心、反挖心、两扇门。这三个角色的年龄差异、性格不同等在其各自的舞蹈动态中得到体现:翠花身体活动自如,两臂摆动幅度较大,动作舒展、泼辣,显得开朗大方;扇女手中的扇子上下翻飞,体态轻盈如春风拂柳,阿娜多姿;小两臂架肘,如彩蝶飞舞,给人活泼俏丽的动感。 东北大秧歌,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是劳动人民庆丰收的一种自我欢乐的舞蹈形式。它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年,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东北大秧歌,以东北的粗犷豪爽、热情奔放、人多场面大、舞蹈形式灵活多变、热闹喜庆而著称。这种广场歌舞活动,包含着多种形式多种内容,在不断的变迁中映照着中华时代的足音。清朝康熙年间,由流放到塞北的囚徒中艺人文士,将内地戏曲歌舞带到东北,有了正月十五办秧歌习俗。边舞边歌、通宵达旦。乾嘉时期,这种歌舞活动与东北人民的热情浪漫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稳、梗、翘风格的秧歌舞,特别是渐渐成型的秧歌音乐,用锣、鼓、镲、唢呐等奏出的热烈而欢快、谐趣而颠浪的曲调,令人过耳不忘。到清末民初年间,大都是富家大户自己组织起来,在春节的时候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参加人员广泛,不分男女老幼,都可跳跃舞动;人多场面大,气势恢宏,震慑人心。三五十人,百八号人,甚至几百人一起可随着鼓点、锣声、镲儿、唢呐声翩翩起舞。动作协调,整齐划一,十分好看。 两者的动律特征: 胶州秧歌以前表现时踩矮跷,后弃之。舞蹈中女性的动作最有特色。既有山东女性大气爽朗的气质,又热情泼辣而不失北方女性的妩媚。道具以扇子、手绢为主。动作强调个性强,讲究“快发力、慢延伸”形态上追求“三道弯”。胶州秧歌动律特点,可概括为“抻、韧、碾、拧、扭”五大特点。“抻”是起动或达到极点空间时动作形态的瞬间持续,而表现出一种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