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简单取穴图解-一、_腧穴定位方法-刘建桥、韩冰

简单取穴图解-一、_腧穴定位方法-刘建桥、韩冰

简单取穴图解-一、_腧穴定位方法-刘建桥、韩冰
简单取穴图解-一、_腧穴定位方法-刘建桥、韩冰

第1章腧穴定位方法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人体的腧穴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各种疗法施术的部位。经穴归属于各经脉,经脉又隶属于一定的脏腑,故它们之间形成了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

腧穴常用的定位方法,有以下4种。

1.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此法是以人体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是临床常用的取穴方法,分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种。

(1)固定标志:指各部位由骨节和肌肉所形成的突起、凹陷、五官轮廓、发际、指(趾)甲、乳头、肚脐等。如两乳中间取膻中。

(2)活动标志:指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着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尖端等,即须要采取相应的活动姿势才会出现的标志,如握拳后在掌后纹头取后溪;屈肘时在肘横纹外侧端凹陷处取曲池等。

2.骨度折量定位法此法是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常用的骨度分寸见表1-1、图1-1。

表1-1 常用骨度分寸

部位

起 止 点

折量寸 度量法 说 明

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 12 直寸 用于确定头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眉间(印堂)至前发际正中 3 直寸

第7颈椎棘突下(大椎)至后发际正中

3 直寸 用于确定前或后发际及其头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前两额发角(头维)之间 9 横寸 用于确定头前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头 面 部 耳后两乳突(完骨)之间 9 横寸 用于确定头后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胸骨上窝(天突)至胸剑联合

中点(歧骨)

9 直寸 用于确定胸部任脉穴的纵向距离 胸剑联合中点(歧骨)至脐中 8 直寸 用于确定上腹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曲骨) 5 直寸 用于确定下腹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胸 腹 胁 部

两乳头之间

8 横寸 用于确定胸腹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肩胛骨内缘(近脊柱侧点)至后正中线

3 横寸 用于确定背腰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背 腰

肩峰缘至后正中线

8 横寸 用于确定肩背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平肘尖)

9

直寸

用于确定上臂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上肢部

肘横纹(平肘尖)至腕掌(背)侧横纹

12

直寸 用于确定前臂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

18 直寸

用于确定下肢内侧足三阴经 穴的纵向距离

胫骨内侧髁下方至内踝尖

13 直寸 (内踝尖指内踝向内的凸起处) 下肢部

腘横纹至外踝尖

16

直寸

用于确定下肢外后侧足三阳经穴的纵向距离

图1-1 全身骨度分寸

3.指寸定位法 即手指同身寸取穴法,是以患者手指为标准来取穴的方法。

(1)中指同身寸: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图1-2)

(2)拇指同身寸: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图1-3)

(3)横指同身寸:又名“一夫法”,是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其四指的宽度为3寸。(图1-4)

图1-2 中指同身寸图1-3 拇指同身寸图1-4 横指同身寸

4.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如垂手中指端取风市;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在食指端到达处取列缺等。

常用保健按摩穴位的取穴及作用

常用保健按摩穴位的取穴及作用针灸、按摩无副作用,疗效显著,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这种手段来治病。经常按摩以下5个常用的穴位,功效可媲美服用某些药物,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穴位按摩手法分补法、泻法等,补法是较柔和地按摩,泻法则是力道比较大的刺激,具体来说可以用屈曲的指关节顶穴位。足三里,在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处,因能治疗腹部上中下三部诸证而得名,为回阳九针穴之一,是胃腑疾病和人体强壮要穴。 按摩足三里有补中气的作用,用补法,能健脾养胃、补中益气,类似党参、白术、山药、红枣等药的功效;用泻法,有消食导滞、和胃通肠的作用,类似山楂、大黄等药的功效。 三阴交,在内踝向上量4指处,为足太阴脾经的腧穴,由于是肝、脾、肾三阴经交会处的穴而得名。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相生,因此是治疗与血有关病证的要穴。 用补法,有健脾、补血、摄血的作用,类似于当归、阿胶、紫河车、薏米等药物的功效;用泻法,有活血化淤的作用,类似于归尾、桃仁、红花等药的功效。 神门,在手腕的腕横纹尺侧端稍上方凹陷处,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被喻为神气游走出入的大门。用补法,有宁心安神、补心气的作用,类似于酸枣仁、柏子仁的功效;用泻法,可清心、开窍,类似于

中药紫雪丹及石菖蒲、琥珀等药的功效。关元,位于脐下四指处,是任脉的穴位,位于人身阴阳元气交关之处,又能大补元阳而得名。《类经图翼》说:“此穴乃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能治疗“诸虚百损”。用补法,有补肾阳的作用,类似于鹿茸、肉桂、巴戟天、仙茅、仙灵脾等药的功效。此穴多用来治疗虚损性质的疾病,泻法较少使用。气海,位于脐下两指处,是任脉的穴位,为诸气之海,有大补元气的作用。用补法,可大补元气,类似人参、黄芪等药的功效;用泻法则有行气、理气的作用,类似于香附、荔枝核、沉香、郁金等药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穴位在临床中很常用,人们在选择它们进行保健时,所用到的只是其众多作用中的一二,如果要用来治疗疾病,还需要去专科就诊。 经过数千年的钻研和沉淀,穴位养生的神奇疗效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中医认为,人体经脉上有361个穴位,如果再加上经脉之外的穴位,就有上千个。具体掌握这些知识,对于普通人来说十分困难,因此穴位养生似乎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有点远。中医院推拿康复科副主任医师总结出便于大家记忆的十个养生要穴,平时按揉几下,可助您强身健体,祛病养生。 明目醒脑穴:风池

常用50个穴位的位置及作用

常用50个穴位的位置及作用1.百会 取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简便而正确的取穴方法为:于前后正中线和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取穴。 作用:本穴具有比较明显的双向调节,既可预防高血压,又能防止血压过低引起休克。近年来还用于预防竞技综合征。 2.印堂 取穴:在额部,当两眉头的中间。 作用:本穴多与百会配合用于预防高血压、失眠及忧郁症等。 3.素髎 取穴:在面部,当鼻尖正中。 作用:本穴为预防休克之要穴,可配合人中(水沟)同用。现代实验研究表明,本穴能限止血压下降,促使血压上升,具有兴奋呼吸机能,以及提高机体对失血的耐受性和代偿能力。 4.风池 取穴:在项部,枕骨之下两侧,正当斜方肌外缘与胸锁乳突肌后缘之间的凹陷中。

作用:主要用于预防普通感冒、流感、高血压。对预防某些眼病如青光眼、白内障、近视等也有一定作用。 5.太阳 取穴: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作用:预防感冒、急性结膜炎以及头痛发作。 6.中脘 取穴:在腹正中线上,脐上4寸。使病人仰卧,在胸骨剑突至脐心连线中点取之。 作用:能调节脾胃功能、增强食欲。为传统的防病健身穴。 7.神阙(脐中) 取穴:在脐窝正中。 作用:本穴是古代重要保健穴之一。如宋代《扁鹊心书》提到期“凡用此灸,百病顿除,延年益寿”。明代《针灸集成》也记述一老者,“年逾百岁,而甚壮健”,原因是“每交(指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灸脐中”之故。现代用它调节肠胃功能,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预防中风。 8.气海 取穴:在腹正中线上,脐下1.5寸处取穴。

作用:培补元气、固益肾精。是防病强身穴之一。古人认为该穴是“元气之海”,也是“男子生气之海也”(《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现代本穴用于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延年益寿,改善亚健康状态,以及预防休克,增强男性性功能。 9.关元 取穴:在腹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取穴。 作用:本穴为历代重要的保健益寿之穴。《医经精义》有“元阴、元阳交点之所”的说法,《扁鹊心书》对本穴颇为推崇,曾有诗云:“一年辛苦唯三百(壮),灸取关元功方多;健体轻身无病患,彭篯(又称彭祖,相传为古代长寿者)寿数更如何。”可作为中老年保健、男性性功能障碍防治等的要穴。 10.中极 取穴:在腹正中线上,脐下4寸处取穴。 作用:用于预防妇产科病症及防治男性性功能紊乱。 11.天枢 取穴:在腹部,脐旁开2寸处取穴。 作用:预防胃肠疾病及术后腹胀等。 12.大椎 取穴: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取穴。俯首时,当项后隆起最高处下缘凹陷中为该穴。

60个常用穴位的定位、主治、操作手法及注意事项

60个常用穴位定位、主治、操作 1.尺泽合穴 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小儿惊风,急性吐泻,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 2.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简便取穴双手虎口交叉,食指指尖所指处) 主治: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牙痛。操作:向上斜刺正0.5~0.8寸。 3.少商井穴 定位: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约0.1寸。主治:咽喉肿痛,高热,昏迷,癫狂,鼻衄。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4.商阳井穴 定位:示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齿痛,咽喉肿痛及五官疾患,热病、昏迷。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5.合谷原穴 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半握拳取穴)主治:头痛,齿痛,目赤肿痛,口眼歪斜,耳聋,经闭,滞产,无,发热恶寒,无汗,多汗。 操作:直刺0.5~1寸。 6.手三里 定位: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主治:肘臂无力,上肢不遂,腹痛,腹泻,腹胀,齿痛,颊肿。操作:直刺 0.8~1.2寸。 7.曲池合穴 定位: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手臂痹痛,半身不遂,瘾疹,热病,癫狂,腹痛,吐泻,高血压,咽喉肿痛,齿痛。操作:直刺0.5~1寸。 8.肩髃 定位: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臂外展或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主治:肩臂挛痛,上肢不遂,瘰疬。操作: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 9.迎香 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微笑当鼻辰沟中正中央,略向上刺)主治:鼻塞,口歪,鼻衄,胆道蛔虫。操作:略向内上方刺或平刺0.3~0.5寸。 10.四白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主治:目赤痛痒,目翳,眼睑润动,头痛,眩晕,口眼歪斜,面肌痉挛。操作:直刺0.3~0.5寸。 11.地仓 定位:口角旁约0.4寸,上直对瞳孔 主治:口眼歪斜,齿痛,流涎,三叉神经痛。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

人体穴位的定位方法

人体穴位的定位方法 穴位(acupoint),学名腧穴(腧读shù),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也是针灸、推拿等疗法主要的施术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纤维经过的地方。又称孔穴、穴、穴道等。 “腧”通“输”,或从简作“俞”,输有转输的含义,俞有气血留存的含义。“穴”是空隙的意思。由于输穴名称多使用在特定穴中的五输穴中,俞穴名称多使用在特定穴中的背俞穴中,所以对穴位进行总称呼时使用“腧穴”二字。《黄帝内经》又称之为“节”、“会”、“气穴”、“气府”等;《针灸甲乙经》中则称之为“孔穴”;《太平圣惠方》有称做“穴道”;《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通称为“腧穴”;《神灸经纶》则称为“穴位”。《素问.气府论》解释腧穴是“脉气所发”;《灵枢.九针十二原》说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说明腧穴并不是孤立于体表的点,而是与深部组织器官有着密切联系、互相输通的特殊部位。“输通”是双向的。从内通向外,反应病痛;从外通向内,接受刺激,防治疾病。从这个意义上说,腧穴又是疾病的反应点和治疗的刺激点。 人体腧穴各有自己的位置。腧穴定位的准确与否,可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现代临床常用的腧穴定位与取穴法有骨度折量法、

体表标志法和手指比量法。 骨度折量法是将人体的各个部位分成若干等分折量取穴的方法,每一等分作为一寸。如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上巨虚在外膝眼下6寸,可根据屈膝时外膝眼至外踝中点连线分为16寸(16等分)来取定。因其大都以骨骼来衡量,所以称骨度折量法。 体表标志法是以人体五官、毛发、指甲、乳头、脐窝、骨关节和肌肉隆起等部位作为标志来确定腧穴部位的方法。如两眉之间取印堂穴,两乳之间的中点取膻中穴等。 手指比量法是用手指或手指的某一部位作为比量腧穴部位的方法。其中,用中指中节两端横纹头之间距离(屈指时)作1寸的,称中指同身寸法。用拇指指节横纹两端之间距离作1寸的,称拇指同身寸法。用食、中、环、小四指相并作为3寸的称一夫法。 注:“一指宽”是指大拇指最粗部分的宽度;“两指宽”则是指食指与中指并列,第二关节(指尖算起的第二个关节)部分所量的宽度。手指的大小、宽度,依年龄、体格、性别而有极大的不同。以此法确定人体穴位图解中所提及的穴道时,请以患者的指宽度来找。 找穴位的窍门 穴道,也就是出现反应的地方。身体有异常,穴道上便会出

背俞穴小结

背俞穴 1.定义 背俞穴是五脏六腑之精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又简称俞穴。是调节脏腑功能、振奋人体正气之要穴。属膀胱经穴,分布于背腰部相应脏腑位置的高低基本一致处,与脏腑有密切关系。共12穴,即肺俞、厥阴俞、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除治疗相应脏腑病外,还可治疗与该脏腑有相关联系的五官病、肢体病。背俞穴常和募穴配伍,治疗脏腑病。 2.定位 背俞穴是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与五脏六腑有特殊联系,背俞穴与相应脏腑位置的高低基本一致,如肺俞、心俞、脾俞、肾俞五个背俞穴所处位置的或上或下,即与相关内脏的所在部位是对应的。如肺在五脏中位置最高,故肺俞穴在五脏背俞穴中亦位居最高,肾的位置最低,故肾俞的位置也相应最低。这是与经络理论密切相关的。全部分布于背部足太阳经第一侧线上,即后正中线(督脉)旁开1.5 寸处,可以称为膀胱经背俞穴。左右各12穴,共24个穴。 大体上依据脏腑在体内所处位置的高低而由上向下排列。有歌诀云: 自此挟脊开寸五,第一大杼二风门, 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五督六椎下治,

膈七肝九十胆俞,十一脾俞十二胃, 十三三焦十四肾,气海俞在十五椎, 大肠十六椎之下,十七关元俞穴椎, 小肠十八胱十九,中膂俞穴二十椎, 白环二一椎下当,以上诸穴可推之。 三椎肺腧厥阴四,心五肝九十胆俞。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椎旁居。肾俞却与命门平,十四椎外穴是真。大肠十六小十八,膀胱俞与十九平。 从上面的歌诀可以看出俞穴都是在不同的脊椎下旁开一寸五分,其中肺俞穴在第三椎下;心俞穴在第五椎下;膈俞穴在第七椎下;肝俞穴在第九椎下;胆俞穴在第十椎下;脾俞穴在第十一椎下;胃俞穴在十二椎下;三焦俞在十三椎下,肾俞穴在十四椎下,气海俞在第十五椎下;大肠俞在十六椎下,小肠俞在十八椎下,膀胱俞在十九椎下。 现代解剖学将脊椎分成颈椎、腰椎、骶椎、尾椎,幼年时一共有32块或者33块椎骨,其中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尾椎3~4块。成年后5块骶椎长合成一块骶骨,3~4块尾椎长合成一块尾骨。在成年骶骨前面(朝向腹部的一面)的中部可以看到4条横线,是椎体融合留下来的痕迹,横线的两端有4对骶前孔,在骶骨的后面(朝向背部的一面)正中线上有凸起的骶正中嵴,相当于骶椎的棘突,骶正中嵴下外侧有4对骶后孔,由上而下中医称为第一、

常用穴位取穴法

常用穴位取穴法 1.尺泽合穴 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小儿惊风,急性吐泻,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寸,或点刺出血。 2.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简便取穴双手虎口交叉,食指指尖所指处) 主治: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牙痛。操作:向上斜刺正~寸。 3.少商井穴 定位: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约寸。 主治:咽喉肿痛,高热,昏迷,癫狂,鼻衄。 操作:浅刺寸,或点刺出血。 4.商阳井穴 定位:示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旁寸。 主治:齿痛,咽喉肿痛及五官疾患,热病、昏迷。 操作:浅刺寸,或点刺出血。 5.合谷原穴

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半握拳取穴) 主治:头痛,齿痛,目赤肿痛,口眼歪斜,耳聋,经闭,滞产,无,发热恶寒,无汗,多汗。 操作:直刺~1寸。 6.手三里 定位: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主治:肘臂无力,上肢不遂,腹痛,腹泻,腹胀,齿痛,颊肿。操作:直刺~寸。 7.曲池合穴 定位: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手臂痹痛,半身不遂,瘾疹,热病,癫狂,腹痛,吐泻,高血压,咽喉肿痛,齿痛。 操作:直刺~1寸。 8.肩髃 定位: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臂外展或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肩臂挛痛,上肢不遂,瘰疬。 操作:直刺或向下斜刺~寸。 9.迎香 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寸,当鼻唇沟中。(微笑当鼻辰沟中正中央,略向上刺) 主治:鼻塞,口歪,鼻衄,胆道蛔虫。 操作:略向内上方刺或平刺~寸。

腧穴定位法

腧穴定位法 1 :体表标志定位法 ①固定标志第七颈椎棘突下取大椎;肩胛冈平第三胸椎棘突,肩胛骨下角平第七胸椎棘 突,髂嵴平第四腰椎 ②活动标志曲池---屈肘在肘横纹头处取;下关---闭口在颧骨下缘取穴;肩醪穴---外展前 臂时肩缝前下方凹陷处;阳溪穴---拇指翘起,拇长、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养老穴---正坐屈肘,掌心向胸,尺骨小头桡侧骨缝中;列缺---双手交叉,食指置于对侧手臂的桡骨茎 突上,食指尖处即是。 2:骨度分寸法 ①头部前发际正中--后发际正中12寸前额两发角之间9寸 如发际不明,从眉心量至大椎穴作18寸。眉心--前发际3寸,大椎--后发际3寸 ②胸腹部脐中---趾骨联合上缘5寸;天突穴--胸剑联合9寸 两乳头之间8寸;胸剑联合至脐中8寸;| ③背腰部大椎以下至尾骶21椎背部直寸根据脊椎定穴, 背部横寸以两肩胛内缘作6寸 ④侧部腋---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12寸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股骨大转子9寸 ⑤上肢部腋前横纹---肘横纹9寸肘横纹至腕横纹12寸 ⑥下肢部耻骨联合上缘---股骨内侧髁骨18寸胫骨内侧髁下缘至内踝尖13寸 臀横纹--腘窝中(腘横纹)14寸腘横纹--外踝尖16寸外踝--足底3寸3:手指比量法 ①中指寸②拇指寸③四指横寸 4:简便取穴法 劳宫: 章门: 列缺: 风市: 百会: 经外奇穴定位 四神聪: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4穴。 三角灸:以患者两口角之间的长度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将顶角置于脐中心,底边成水平线,两底角处是穴。(腹痛、疝气) 膝眼: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在内侧的称内膝眼,在外侧的称外膝眼。 鹤顶:在膝上部,髌底的中点上方凹陷处。 髋骨:膝盖处,梁丘两旁各外开1.5寸。(脚膝红肿痛,寒湿走注,白虎历节风痛,脚丫风痛,举动不得)十宣: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指寸),左右共十穴。(热证、急症) 四缝:第2?5指掌侧,近端指关节的中央,一侧四穴。(小儿疳积)

(完整版)80个针灸最常用穴位定位及主治

常用针灸穴位的掌握与操作技能 1、手太阴肺经(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少商) 2、手阳明大肠经(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迎香) 3、足阳明胃经(地仓、下关、头维、天枢、梁丘、犊鼻、足三里、条口、丰隆、内庭) 4、足太阴脾经(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 5、手少阴心经(通里、神门) 6、手太阳小肠经(后溪、天宗、听宫) 7、足太阳膀胱经(攒竹、天柱、肺俞、膈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髎、委中、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 8、足少阴肾经(涌泉、太溪、照海) 9、手厥阴心包经(内关、大陵、中冲) 10、手少阳三焦经(外关、支沟、翳风) 11、足少阳胆经(肩井、风池、环跳、阳陵泉、悬钟) 12、足厥阴肝经(行间、太冲、期门) 13、督脉(腰阳关、命门、大椎、百会、神庭、水沟) 14、任脉(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 15、经外奇穴(四神聪、太阳、印堂、定喘、夹脊、十宣) 附录1:常用的取穴体表标志 脊柱椎体定位时常用的几个标志: 1、第7颈椎棘突:头俯下时,平肩处可摸到的显著突起。(对 应“大椎”) 2、肩胛冈的内侧端:平第3胸椎棘突。(对应“肺俞”) 3、肩胛骨的下角:对第7肋或平第7肋间隙。(对应“膈俞”) 4、髂嵴:位于皮下,其最高点约平第4腰椎棘突。(对应“大 肠俞”、“腰阳关”) 5、髂后上棘:在皮下脂肪较多的人身上,为一皮肤凹陷,瘦的 人则为一骨性突起,此棘平对第2骶椎棘突。((对应“次髎”)

6、胸骨角:为胸骨柄与体交界处,略为隆起,其两侧接第2肋软骨,可依次查找其他肋和肋间隙。胸骨角相当于第4胸椎体下缘水平。(对应“膻中”) 附录2:十四经脉的主治规律 下面的图表是十四经脉主治规律列表,每一条经脉的功能和它的气血阴阳以及循行、脏腑等都是密切相关联的,这个表可以和具体的穴位功能来对应着比较和记忆,这样效果最好。后面分经脉介绍穴位时还会再有所提及。同时,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规律同样也是笔试的考试内容。 附录3: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腧穴的主治是第三站的一种主要题型,而这部分的背诵难度最大,所以有必要掌握其中的规律。 腧穴的治疗规律按照传统的描述是“经络所通,腧穴所在,脏腑所属,主治所及。”“经络所通”是指穴位主治会涉及到所在经脉循行的不同部位,也就是归经作用;“腧穴所在”是指其能治疗穴位所在位置附近的病症,也就是局部作用;“脏腑所属”是指穴位治疗所在经脉对应的脏腑的病症,比如肺经的穴位治疗肺系病症,也就是脏腑作用。从这几方面入手,再看一个穴位的主治,或许就不是那么纷乱无序了。 腧穴的主治规律基本可以被下面五点涵盖。这里要注意实践技能考试和笔试的区别:实践考试基

常用背腧穴简单取穴

常用背腧穴简单取穴 腰阳关:俯卧,先摸及两胯骨最高点,平这两个最高点的脊椎即第四腰椎其棘下凹陷处即是本穴。 命门:直立,由肚脐中作线环绕身体一周,该线与后正中线之交点即是本穴。 至阳:俯卧垂臂,平两肩胛骨的下端水平线的脊椎为第七胸椎,其棘突下凹陷处即是本穴。 大椎:坐位低头,项后上背部脊柱最上方突起之椎骨(第七颈椎),其下缘凹陷处即是本穴。特点是突起椎骨用手按住时能感觉到随颈部左右摇头而活动者即是第七颈椎。

百会:将两耳廓向前对折,由两个耳尖连线跨越头顶与头部前后正中线之交点即是本穴。 肺俞:由大椎穴(参考大椎穴)往下推三个椎骨即为第三胸椎,由此椎棘突下双侧旁开两横指(食、中指)处即是本穴 心俞: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七胸椎)往上推两个椎骨即第五胸椎骨棘突下双侧各旁开二横指(食、中指)处即是本穴膈俞:正坐或俯卧位,从肩胛骨下角水平摸到第七胸椎,由其胸椎棘突下(即至阳穴)旁开二横指(约1.5寸)处即是本穴肝俞:体位如上,由第七胸椎再向下摸两个椎体,即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二横指(约1.5寸)处,即是本穴 胆俞:由第七胸椎再向下摸三个椎体,即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二横指(约1.5寸)处,即是本穴。 脾俞: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二腰椎(参考命门穴取穴法),由第二腰椎往上摸三个椎体,即为第十一胸椎,由其棘突下旁开二横指(约1.5寸)处即是本穴。 胃俞::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二腰椎(参考命门穴取穴法),由第二腰椎往上摸二个椎体,即为第十二胸椎,由其棘突下旁开食、中二横指(约1.5寸)处即是本穴。 肾俞:先取命门穴(参考该穴取穴法),由命门穴旁开双侧各二横指(中食指,约1.5寸)处即是本穴。 气海俞:俯卧位,由第二腰椎向下摸一个椎体,即第三腰椎,由其棘突下旁开二横指(约1.5寸)处即是本穴。

精选-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

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 寸的概念: (1)中指第一节和第二节横纹头之间的距离为1寸 (2)拇指第一关节为1寸 (3)横指同身寸,又称“一夫”法,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节横纹处为准,四脂衡量作为3寸 合谷:伸臂、附掌、拇、食二指并拢在肌肉最高处取穴。 主治:头痛、齿痛、扁桃体炎、咽喉炎、鼻炎、耳聋、耳鸣、眼病、面瘫、痛经、手指肌肉瘫痪等。 后溪:轻捏拳,在第五掌纹指关节的手掌横纹尽头凸起的地方。 主治:腰、颈扭伤,腰眼痛、头颈颤动、面肌抽搐、耳聋。 内关:在腕关节掌侧,腕纹正中上二寸(约二横纹)二经之间,与外相对。 主治:胃痛、腹痛、恶心、呕吐、心悸、心绞痛、胸闷、肘臂、手指麻木、疟疾。 外关:在腕关节背侧,腕横纹正中二寸(约二横纹)两骨之间,与内关相对。 主治:腕关节痛、偏头痛、;落枕、耳聋、臂侧外痛,上肢麻痹。 支沟:外关上一寸 主治:习惯性便秘、胸肌痛、肩臂痛。 曲池:肘弯曲成60°角,虎口向上。本穴在肘横纹尽头靠近桡骨边缘处。 主治:肘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肩臂痛上肢瘫痪、发热、高血压、湿疹、神经性皮炎。 少海:屈时,举臂,在肘内侧横纹尽头处取穴 主治:肘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 大陵:伸臂,仰掌,掌后第一横纹正中后,两筋间。 主治: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心悸。 神门:伸臂,仰掌,前肩及小指外旋,在尺侧掌后第一横纹后,尺侧腕屈肌腱之桡侧出现凹陷处取穴。 主治:失眠、心悸。 鱼际: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 主治:咳嗽、咳血、咽喉肿痛、失音、发热、掌中热。 腰痛点:手背、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第二、三掌骨及第四、五腰痛点掌骨之间,左右共四穴。 主治:腰扭伤。

60个常用穴位定位、主治、操作资料

60个常用穴位定位、主治、操作 1.急性腰椎痛 穴位:人中。 特点:开通闭塞,清热祛风。 用针:2寸针,在腰椎痛部位的对侧向迎香穴水平运针。 方法:站立位,进针1.5寸,轻轻用针刺激,直至患者感到疼痛。边捻针边让患者弯腰,至最大幅度时再回到直立位,同时向相反方向运针。反复操作2—3次,疼痛很快就会消失。 按:本人不同意这种所谓穴性的说法,穴位不像中药一样有寒热温凉偏性及以偏治偏达到治病目的,穴位主治跟腧穴不同分布、机体功能状态、施用工具甚至医师功夫水平等等关系很大。个人认为以药性定穴性是歧途!本人常用手背部腰痛一、二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立竿见影,两穴同用效更大。 2.急性视神经炎 穴位:光明。 特点:清肝明目,消肿镇痛。治疗眼睛发痒疼痛、白内障、夜盲症、青盲及偏头痛。 用针方法:采用2寸针,直刺1.5寸,提插捻转,轻运针以导气,留针15—20分钟。 3.急性咽炎 有两种治法:(1)耳背静脉放血,在耳背选取最明显的静脉,用指端搓揉以引气,拇食指固定该处,用三棱针点刺,放出几滴血即可。 按:耳尖放血亦极效,配少商商阳点刺出血效更佳。 (2)穴位针刺额中穴,在印堂和神庭的中点。采用1.5寸针,刺向印堂。进针3/4寸,提插20秒钟,患者平卧留针30分钟。 按:本法疗效确彰,有人以此法治疗白喉极效! 4.急性结膜炎 用针方法:患侧耳尖,用三棱针刺耳尖,挤出3—5滴血即可。 5.闭经 穴位:上窷。 用针方法:用1.5寸针,直刺入骶后孔。尽可能确定行经的时间,如果不能,建议选择女性感觉不舒服或感觉心情不好的日子。患者站立,双脚微分,双肘支于桌上,以使耻骨和下腹部不受任何挤压,进针前医生应按压患者腹部5—8次,按下时要缓,放开时要快,这样可以对子宫产生有效刺激。进针1寸,顺时针捻转至最大幅度,留针,直至患者感到子宫收缩,反复操作3次。两侧穴位都要针刺。注意月经后25天再进行治疗。 按:与后面22痛经的治疗互参,二者操作有何异同之处?另长强治疗闭经亦极效,二者应都是针对继发性者,原发性闭经难治。 6.晕车晕机 穴位:安眠1,位于翳风合翳明穴中点胸锁乳突肌内,乳突下缘,翳风后1寸。安

80常用腧穴定位

常用腧穴 1、尺泽:在肘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中; 2、孔最: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7寸,尺泽与太渊连线上; 3、列缺:在前臂,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寸,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中; 4、鱼际:在手外侧,第一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 5、少商:在手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 6、商阳:在手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 7、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8、手三里:在前臂,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9、曲池:在肘区,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10、肩髃:在三角肌区,肩峰外侧缘前端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凹陷中; 11、迎香:在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12、地仓:在面部,口角旁开0.4寸; 13、下关:在面部,颧弓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凹陷中; 14、头维:在头部,当额角发际直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 15、天枢:在腹部,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 16、梁丘:在股前区,髌底上2寸,股外侧肌与股直肌肌腱之间; 17、犊鼻:在膝前区,髌骨下缘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18、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 19、条口:在小腿外侧,犊鼻下8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 20、丰隆: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肌外缘,条口旁开1寸; 21、内庭:在足背,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22、公孙:在跖区,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23、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24、地机:在小腿内侧,阴陵泉下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25、阴陵泉: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踝下缘与胫骨内缘之间的凹陷中; 26、血海: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 27、通里:在前臂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28、神门: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处; 29、后溪:在手内侧,第5掌指关节尺侧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 30、天宗:在肩胛区,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凹陷中; 31、听宫:在面部,耳屏正中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 32、攒竹:在面部,眉头凹陷中,额切迹处; 33、天柱:在颈后区,斜方肌外缘凹陷中,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 34、肺俞:在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35、膈俞:在脊柱区,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36、胃俞:在脊柱区,第1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37、肾俞:在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38、大肠俞:在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39、次髎:在骶区,正对第2骶后孔中; 40、委中:在膝后区,腘横纹中点; 41、秩边:在骶区,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42、承山:在小腿后区,腓肠肌两肌腹与肌腱交角处;

背俞穴浅析[整理版]

背俞穴浅析[整理版] 背俞穴浅析 一、背俞穴命名及位置 背俞穴为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各脏腑皆有以本脏腑命名的背俞穴。背俞穴之名,首见于《灵枢?背腧篇》,并载有五脏背俞穴的名称和位置。《素问?气府论》提出“六府之俞各穴”,但未列出穴名。《脉经》才明确了肺俞、肾俞、肝俞、心俞、脾俞、大肠俞、膀胱俞、胆俞、小肠俞、胃俞等十个背俞穴的名称和位置。此后《针灸甲乙经》又补充了三焦俞,《千金方》又补充了厥阴俞,至此背俞穴方才完备。 背俞穴都分布在背腰部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各脏腑的背俞穴与相应的脏腑位置基本相应上、下排列。《灵枢?背腧篇》曰:“肺腧在三焦(椎)之间……肾腧在十四焦(椎)之间、背(皆)挟脊相去三寸所”。五脏背俞穴的位置在这里取穴以脊椎为准。但在《素问?血气形志篇》中还有另外一种取法:“欲知背俞,先度其两乳间,中折之,更以他草度去半已,即以两隅相拄也,乃举以度其背,令其一隅居上,齐脊大椎,两隅在下,当其下隅者,肺之俞也。复下一度,心之俞也。……复下一度,肾之俞也。是谓五脏之俞,灸刺之度也。”而此种折量法取得的五脏背俞穴与《灵枢?背腧篇》中所述之背俞位置在纵向定位上有所不同,两者差异较大。历代针灸医家对于背俞穴的定位均有不同的看法。现代临床应用基本以夹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为原则。 二、背俞穴生理特点 背俞穴,乃五脏六腑之精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调节脏腑功能、振奋人体正气之要穴。《类经》也谓“十二俞,……皆通于脏气。”背俞穴都分布在背腰部膀胱经上,各脏腑的背俞穴与相应的脏腑位置基本对应,如肺俞、心俞、脾俞、肾俞五

个背俞穴所处位置的或上或下,即与相关内脏的所在部位是对应的。如肺在五脏中位置最高,故肺俞穴在五脏背俞穴中亦位居最高,肾的位置最低,故肾俞的位置也相应最低。这是与经络理论密切相关的。滑伯仁《难经本义》说:“阴阳经络,气相互贯,脏腑腹背, 《灵枢?卫气》曰:“请言气街,……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俞。气在腹气相通应。” 者,止之背俞……。”按气街理论,十二经脉气到达胸腹头面后,均通过气街而向前后扩布。说明背部腧穴与脏腑之间的这种横向联系,实际上是通过气街实现的。同时,足太阳膀胱经为“诸阳之属”,督脉为“阳脉之海”、“督领经脉之海”,背俞穴居于督脉两旁,两者经气相互交会,为脏腑之气输通出入之处。 现代研究认为,背俞穴十分邻近脊神经后根,分布规律与脊神经节段性分布特点大致吻合,内脏疾病的体表反应区常是相应穴位所在。针灸通过对背俞穴的良性刺激改善了局部组织代谢、同时作用于躯体感觉神经末梢、交感神经末梢及神经伴随的血管,通过神经的轴突反射、节段反射途径作用于脊髓相应阶段的植物神经中枢,调整了内脏功能,并经躯体感觉纤维和内脏感觉纤维进入脊髓后传至脑,并借助与脑的相关下行传导纤维联系实现背俞穴对内脏和全身的良性调节作用。 三、背俞穴诊治要点 背俞穴为五脏六腑之经气输注出入之处,生理上不仅与脏腑有着特定联系,并且与脏腑的病理密切相关。当脏腑发生疾病时,往往在背俞穴上有所反应。《素问?举痛论》曰:“或心与背相引而痛者,……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临床发现脏腑有疾时,在相应的背俞穴处常可出现阳性反应区、反应点和反应物。通过观察背俞穴处的皮下组织有无隆起、凹陷、松驰、和皮肤色泽改变、温度异常等

常用腧穴歌诀

十四经、经外奇穴共195穴定位与主治歌诀 一、手太阴肺经 1. 中府:咳喘胸痛肩背痛。【在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 旁开6寸,平第l肋间隙处。】 2. 尺泽:咳喘咽痛咯血肺,中暑吐泻儿惊风,肘臂挛痛局部病。【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3. 孔最:咯血咳喘咽肿痛,肘臂挛痛局部病。【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4.列缺:咳喘咽痛肺系病,头项齿痛口眼歪。【桡骨茎突上 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5.太渊:咳喘无脉腕臂痛。【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的 桡侧凹陷中。】 6.鱼际:咳血咽痛肺失音,小儿疳积为第一。【第1掌骨中 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7.少商:肺系实热热痛衄,昏迷癫狂少商寻。【拇指桡侧指 甲根角旁0.1寸】 二、手阳明大肠经 1. 商阳:齿痛咽痛五官病,昏迷热病商阳寻。【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2. 合谷:头目口眼耳鼻齿,经闭滞产外感热。【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3. 阳溪:头目耳疾手腕痛。【腕背横纹桡侧,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4. 偏历:耳鸣鼻衄手臂痛,腹部胀满与水肿。【屈肘,在 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 5.手三里:上肢不遂臂无力,齿痛颊肿腹痛泻。【在阳溪与 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6.曲池:上肢热病高压癫,胃肠五官皮外科。【屈肘成直 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7. 臂臑:瘰疬目疾肩臂颈。【在曲池穴与肩髃穴连线上, 曲池穴上7寸,三角肌止点处。】 8肩髃:上肢不遂肩臂痛,隐疹特色肩髃寻。【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臂外展或平举 时,部出现两个凹陷,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9. 扶突:瘿气瘰疬咽肿痛,咳喘暴喑颈针麻。【在喉结旁 约3寸,当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 10.迎香:口歪胆蛔鼻塞衄。【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 当鼻唇沟中】 三、足阳明胃经

常用穴位取穴法

常用穴位取穴法 60个常用穴位定位、主治、操作 1.尺泽合穴 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小儿惊风,急性吐泻,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 2.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 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简便取穴双手虎口交叉,食指指尖所指处)主治: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牙痛。 操作:向上斜刺正0.5?0.8寸。 3.少商井穴 定位: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约0.1 寸主治:咽喉肿痛,高热,昏迷,癫狂,鼻衄。 4.商阳井穴定位:示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主治:齿痛,咽喉肿痛及五官疾患,热病、昏迷。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5.合谷原穴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半握拳取穴)主治:头痛,齿痛,目赤肿痛,口眼歪斜,耳聋,经闭,滞产,无,发热恶寒,无汗,多汗。 操作:直刺0.5?1寸。 6.手三里 定位: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主治:肘臂无力,上肢不遂,腹痛,腹泻,腹胀,齿痛,颊 肿。操作:直刺0.8?1.2寸。 7.曲池合穴定位: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泻,高血压,咽喉肿痛,齿痛。 操作:直刺0.5?1寸。 8 .肩髃定位: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臂外展或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肩臂挛痛,上肢不遂,瘰疬。 9 .迎香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微笑当鼻辰沟中正中央,略向上刺) 操作:略向内上方刺或平刺0.3?0.5 寸 10 .四白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主治:目赤痛痒,目翳,眼睑润动,头痛,眩晕,口眼歪斜,面肌痉挛。

腹针常用穴位及取穴方法

1、耳鸣引气归元、腹四关、大横双 2、失眠 主穴:引气归元穴(中腕、下脘、气海、关元四穴组成)。 配穴:商曲(双)、滑肉门(双)、下风湿点(双)、气旁(双)。 操作方法:患者平卧位,带上眼罩,暴露腹部,上述输穴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避开毛孔及血管,将0. 25mmx40m规格的毫针通过针管迅速进入输穴皮下,针尖抵达预计的深度后,留针20分钟。 结论本研究表明腹针治疗妇女失眠症近期疗效较药物满意。 3、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 取腹穴中脘、下脘、双上风湿点,高热(体温>39E)时加气海、关元针刺,病例均留针30 —60分钟,留针期间可采用轻捻转、徐提插或轻捻转、慢提插的方法,针毕按进针顺序依次出针,起针过程中不提插不捻转; 提示腹针组退热效果优于中药组与西药组相当。结论腹针疗法对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 染发热具有良好的退热效果,退热作用平稳而缓和。 4、慢性荨麻疹 取穴:以腹针引气归元方(中脘、下脘、气海、关元)为主穴;配穴:腹四关(双侧滑肉门、外陵),调脾气(双侧大横穴). 方法:先测准腹针穴位,以确保疗效,然后常规消毒,用薄氏腹针专用针S4X 40(34号)毫针迅速刺入皮下,然后缓慢进针到地部,进针时首先应避开毛孔、血管及疤痕,然后施术要轻、缓。如针尖抵达预计深度时,一般采用只捻转不提插或轻捻转、慢提插的手法,使腹腔内大网膜有足够的时间游离。施术分3步进行,即候气、行气、催气。进针后停留 3?5分钟为候气;3?5分钟后再捻转,使局部产生针感为行气;再隔5分钟行针1次, 使之向远端传导为催气。留针30分钟。其间在神阙加灸架灸。每曰1 次,每周5次(周六、周日休息),4周为1疗程。 结论薄氏腹针治疗慢性荨麻疹近期疗效与西替利嗪相当,但无抗组胺药物的不良反应, 较为安全,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理想方法之一。 5、膝关节术后疼痛 薄氏镇痛处方: 水分(M)、气旁(M、健侧)、关元(D)、外陵(M、患侧)、下风湿点(S、患侧)。根据切口的位置加穴:膝关节内侧…下风湿内点、膝关节外侧?下风湿点、膝关节中间一下内与下风湿连线上。 6、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主要处方为:引气归元;滑肉门(患)和上风湿点(患),另取病变区相应点,若干穴位?前者深刺(D),中者中刺(M),后者浅刺(S)?同时采用浮针治疗,主要在患者病区取点. 结论采用腹针和浮针并用时,对该种病症止痛效果很好,并且治疗方法无痛,易于患者接受,患者康复快,无副作用。 7、无先兆偏头痛 处方:中脘、阴都或中脘梅花刺、阴都三角刺。辩证加减:血虚头痛加气海、天枢(双)。瘀血头痛加气海、关元、滑肉门(双)。针刺前首先明确无肝脾肿大等阳性体征再施治,患者取仰卧位,选用40 一60mn长度的毫针,避开毛孔及血管、疤痕,施术分三步进行,即候气、行气、催气。进针后停留3?5分钟为候气:3?5分钟后再捻转,使局部产生针感为行气:再隔5分钟行针1次,使之向四周或远端传导为催气。针法:直刺,快进针,只捻转不提插或轻捻转、慢提插的手法,隔5min行针1次,留针30min,1次/d,10d/疗程,共2个疗程。

常用腧穴定位方法

彭相妃 2011年3月23日 谨此方便大家学习《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标准》第十八项临床常用腧穴定位及主治症候,其中的主治症候未体现在课件中,劳烦各位姐妹见谅,详见书本。 人体骨度分寸:是以体表骨节为标志将人体的各部分分成若干等分,每一等分作为一寸,这个寸是等分单位,并不是计量上的一寸两寸,对于同一个人,全身等分单位的长度一致,而对于不同的人,若身高不同,则全身等分单位的长度也不同 取穴法 (一)手指同身寸取穴法1、中指同身寸:以患者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拇、中指屈曲成环形)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2、拇指同身寸以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1寸。3、横指同身寸(一夫法)是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 (二)简便取穴法:如两耳尖直上连线中点取百会;半握拳,当中指端所指处取劳宫;两手伸开,于虎口交叉,当食指端处取列缺;两手自然下垂,与中指端处取风市:垂肩屈肘于平肘尖处取章门。 一、头部常用腧穴:太阳、水沟、百会、颊车、下关、阳白、完骨 1、太阳-穴位描述: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临床取穴:正坐或仰卧,额骨的眉弓外侧端旁开可按取凹陷,凹陷正中即是 2、水沟-穴位描述: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 临床取穴:仰靠或仰卧,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 3、百会-穴位描述: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或当头部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 临床取穴:①两耳尖直上连线中点处;②在后正中线上,前、后发际之间的中点前一寸 4、颊车-穴位描述: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中指),按之凹陷处,咀嚼时咬肌隆最高点处 临床取穴:正坐或侧卧,下颌角直上4分,向前一横指处。咬合,肌肉隆起处。 5、下关-穴位描述: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合口有孔,张口即闭,宜闭口取穴 临床取穴:正坐或侧卧,闭口,耳屏前约一横指,颧弓下的凹陷处 6、阳白-穴位描述:目正视,瞳孔直上,眉上一寸。 临床取穴:正坐仰靠直视前方,瞳孔直上,过眉1寸。 7、完骨-穴位描述: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处。 临床取穴:正坐或侧伏,颞骨乳突后下方凹陷处。 二、颈部常用腧穴:天突、大椎 1、天突-穴位描述: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临床取穴:仰靠,胸骨上窝中点。 2、大椎-穴位描述: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常用穴位取穴方法

常用穴位取穴方法 穴位又叫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腧是转输、输注的意思;穴是孔隙、聚集的意思。腧穴是按摩重点施术的作用点,传统记载的361个穴位分别归属于人体主要的14条经脉,分布在14条经脉上的穴位称为“经穴”未列入14经系统的称为“奇穴”;没有一定的名称和位置的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叫“阿是穴”。穴位具有运输气血,沟通脏腑等作用。 在按摩治疗过程中,准确地选取穴位非常重要。经穴、奇穴的分布都有一定的位置,在取穴时应当采取正确的方法。腧穴的定位方法有以下4种。 骨度分寸定位法体表解剖标志法手指同身寸取穴法简便定位法 1.骨度分寸法 骨度分寸法,古称“骨度法”,是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如腕横纹至肘横纹为12寸,也就是把这段长度分成12等份,取穴就以它作为折算的标准。常用的骨度分寸以表说明如下。

2.体表解剖标志法 体表标志可分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类。固定标志是指利用五官、毛发、爪甲、乳头以及骨节凸起和凹陷、肌肉隆起等部位作为取穴标志而言。如两眉中间取印堂,两乳中间取膻中,腓骨小头前下缘取阳陵泉等。活动标志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而言。如曲池必屈肘于横纹头处取 之,取阳溪穴时应将拇指翘起,当拇长、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是穴,取耳门、听宫、听会等应张口,取下关应当闭口等。 3.手指同身寸取穴法法 手指同身寸是在分部折寸的基础上,用手指比量取穴的方法,又称“指寸法”。因人的手指与身体其他部分有一定的比例,所以可用患者本人的手指来测量定穴。以患者的中指屈曲时,中节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称中指同身寸。适用于四肢及脊背作横寸折算;以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称拇指同身寸。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将食、中、无名、小指相并、以中指第二节为准,量取四指之横度作为3寸,称横指同身寸。多用于下肢、下腹部和背部的横寸。

腧穴的定位方法讲义

腧穴的定位方法 大纲要求: 骨度分寸定位法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简便取穴法 骨度分寸定位法 骨度分寸定位法简称骨度法,是指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用以定位腧穴(以患者本人的身材为准)。 头面部骨度分寸: 头面部 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12 直寸确定头部腧穴的纵向距离 眉间(印堂)至前发际正中 3 直寸 确定前头部腧穴的纵向距 离 两额角发际(头维)之间9 横寸 确定头前部腧穴的横向距 离 耳后两乳突(完骨)之间9 横寸 确定头后部腧穴的横向距 离 胸腹胁部骨度分寸: 胸腹胁部 胸骨上窝(天突)至胸剑联合中点 (歧骨) 9 直寸 确定胸部任脉穴的纵向距 离 剑胸联合中点(歧骨)至脐中8 直寸 确定上腹部腧穴的纵向距 离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曲骨) 5 直寸 确定下腹部腧穴的纵向距 离

两肩胛骨喙突内侧缘之间12 横寸确定胸部腧穴的横向距离 两乳头之间8 横寸确定胸腹部腧穴的横向距离 腋窝顶点至第11肋游离端(章门)12 直寸确定胁肋部腧穴的纵向距离 背腰部骨度分寸: 背腰部肩胛骨内侧缘至后正中线 3 横寸背腰部腧穴的横向距离 上肢骨度分寸: 上肢部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平尺骨鹰嘴)9直寸上臂部腧穴的纵向距离肘横纹(平尺骨鹰嘴)至腕掌(背) 侧远端横纹 12 直寸前臂部腧穴的纵向距离 下肢骨度分寸: 下肢部耻骨联合上缘至髌底18 直寸大腿内侧部腧穴的纵向距离

髌底至髌尖 2 直寸 髌尖(膝中)至内踝尖15 直寸 小腿内侧部腧穴的纵向距 离 胫骨内侧髁下方阴陵泉至内踝尖13 直寸 小腿内侧部腧穴的纵向距 离 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平髌尖)19 直寸 大腿部前外侧部腧穴的纵 向距离 臀沟至腘横纹14 直寸大腿后部腧穴的纵向距离 腘横纹(平髌尖)至外踝尖16 直寸 小腿外侧部腧穴的纵向距 离 内踝尖至足底 3 直寸足内侧部腧穴的纵向距离 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的骨度分寸为 A.19寸 B.16寸 C.13寸 D.18寸 E.14寸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考点:下肢部骨度分寸 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平髌尖)为19寸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的骨度分寸为 A.9寸 B.8寸 C.5寸 D.3寸 E.6寸 『正确答案』C 趣味记法:985重点大学 『答案解析』考点:胸腹胁部骨度分寸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曲骨)为5寸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重点记例子) 1.鼻尖取素髎;两眉中间取印堂;以眉头定攒竹;两乳中间取膻中; 以脐为标志,脐中即为神阙,其旁开2寸定天枢;俯首显示最高的第7颈椎棘突下取大椎;腓骨小头前下方取阳陵泉; 另外,背腰部穴的主要取穴标志:有肩胛冈平第3胸椎棘突,肩胛骨下角平第7胸椎棘突,髂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