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word版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word版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word版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word版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复习题

一、选择题

1.( D )是消除成员国在贸易及生产要素等方面的障碍,实现商品、资本、劳动和其他要素的自由流动的一体化方式。

A.共同市场 B.关税同盟

C.自由贸易区 D.经济一体化

2. 世界贸易组织第一次将( B )引入知识产权保护,规定一成员提供给第三方的优惠(优待、特权、豁免)均应立即、无条件地给予其他成员方。

A.国民待遇原则 B 最惠国待遇原则

C.互惠互利原则

D.透明度原则

3.甲国生产手表需要6个劳动日,生产自行车需要9个劳动日,乙国生产手表需要12个劳动日,生产自行车需要10个劳动日,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C )

A.甲国出口手表和自行车

B.乙国进口手表和自行车

C.甲国出口手表,乙国出口自行车

D.甲国出口自行车,乙国出口手表

4.按参加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划分,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国家与地区间所组成的一体化是( A )。

A.垂直经济一体化

B.水平经济一体化

C.部门经济一体化

D.全盘经济一体化

5..根据最惠国待遇条款,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所给予缔约国对方的特权、优惠及豁免待遇,应与缔约方给予( D )。

A.任何第三国的待遇相同

B.本国的公民、企业的待遇相同

C.第三国或本国的公民、企业的待遇相同

D.其参加的关税同盟的其他成员国的待遇相同

6.( B )认为,国家间收入的相似性越大,贸易的可能性越高。

A.技术差距理论 B.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C.比较优势理论 D.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7.假定一国以2000年为基期,2004年出口价格指数为70,进口价格指数为120,那么该国2004年的贸易条件为( C )。

A.36

B.50

C.58.3

D.171.4

8.关税按照征税的目的可分为( A )。

A.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

B.进口税、出口税和过境税

C.进口附加税、差价税、特惠税和普遍优惠制

D.从价税、从量税、混合税和选择税

9. 外贸企业实施( A ),是针对我国现阶段外贸公司与外贸生产企业、供货基地之间存在的相互分离、信息隔绝状态,为寻求更为合理的外贸生产、营销组织形式而实行的战略。

A. “实业化”战略

B. “集团化”战略

C. “国际化”战略

D. “股份化”战略

10.产业内贸易的基础是( C )

A. 规模经济

B. 需求偏好的相似性

C. 产品的差异性

D. 产品流向的双向性

11 . 根据关税同盟效应的基本理论依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当成员国生产部门重叠并竞争激烈的时候贸易创造效应更显著

B.关税同盟包括的成员国越多、在世界生产和贸易中所占比重越大,贸易创造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C.建立关税同盟之前各国的关税水平越低,建立同盟后的贸易创造效应越大D.各成员国地理差距越小,贸易创造效果越好

12. 下列( D )机构的设置不是WTO的组织制度创新的表现。

A.服务贸易理事会

B.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理事会

C.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委员会

D.收支平衡委员会

13.里昂惕夫最开始应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分析美国的进出口情况是为了验证( A )

A.H-O理论 B.比较优势理论

C.新贸易理论 D.绝对优势理论

14.根据H-O理论,在两国贸易模式下,一国稀缺资源要素价格将因贸易而( A ),该要素所有者( A )。

A.上升、获益

B.下降、利益受损

C.上升、利益受损

D.下降、获益

15.以下不属于经纪人对出口商提供的商业信贷是( D )。

A.无抵押采购商品贷款。

B.货物单据抵押贷款。

C.承兑出口商汇票。

D.预付款

16.产业内贸易利益的主要来源是( A )

A.规模经济

B.需求偏好的相似性

C.产品的差异性

D.产品流向的双向性

17. 在应对贸易摩擦时,企业的( D )做法是不应该提倡的。

A.企业应当是应对贸易摩擦的主导力量

B.企业要熟悉贸易救济措施的有关规定,协调出口策略

C.企业要积极应诉,利用规则,寻求保护自身权益

D.实施“出口转内销”战略巧妙规避贸易摩擦的有效途径

18.( B )主要指服务的提供者在本国的国境内向另一国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A.商业存在

B.跨境交付

C.境外消费

D.自然人流动

二、名词解释

1.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当把一定的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放弃的另一些产品

生产上最大的收益。机会成本是经济学原理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制定国家经济

计划中,在新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中,在新产品开发中,乃至工人选择工作中,

都存在机会成本问题。它为正确合理的选择提供了逻辑严谨、论据有力的答案。

在进行选择时,力求机会成本小一些,是经济活动行为方式的最重要的准则之一。

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

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2.外贸体制

外贸体制是指对外贸易的组织形式、机构设置、管理权限、经营分工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制度。它是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国民经济的其他组成部分有着密切的关系。

3.购并

收购吞并简称购并。购并是经济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和企业发展过程中采用的一种重要手段。企业购并动机分析购并是经济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和企业发展过程中采用的一种重要手段。每一次经济繁荣,都伴随着大量购并活动的发生;每一次企业扩张,都经常以购并为标志。企业通过购并能取得多大的效果,购并的动机至关重要。购并动机决定了购并后企业整合的方式并影响着企业购并的效果。企业购并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总的来说可以把它们划分五种类型:效率性动机、战略性动机、功利性动机、国家政策性动机和机会性动机。

4. 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成本贸易理论(后人称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5.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是用来衡量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指标,反映该国的对外贸易状况,一般以贸易条件指数表示,在双边贸易中尤其重要。常用的贸易条件有3种不同的形式: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衡量一国的贸易所得。其中价格贸易条件最有意义,也最容易根据现有数据进行计算。

6.出口信贷

出口信贷是一种国际信贷方式,它是一国政府为支持和扩大本国大型设备等产品的出口,增强国际竞争力,对出口产品给予利息补贴、提供出口信用保险及信贷担保,鼓励本国的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对本国的出口商或外国的进口商

(或其银行)提供利率较低的贷款,以解决本国出口商资金周转的困难,或满足国外进口商对本国出口商支付货款需要的一种国际信贷方式。出口信贷名称的由来就是因为这种贷款由出口方提供,并且以推动出口为目的。

三、简答题

1.简述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

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目标。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建立高效率的对外贸易活动运行机制是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目标。

2.H-O理论有哪些主要内容?

H-O理论(即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以要素分布为客观基础,强调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要素禀赋和不同商品的不同生产函数对贸易产生的决定性作用.要素合作型FDI是该理论的扩展,其基本原则是转移可流动要素与不可流动要素的结合,提高各类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没有试图去解释国际间生产率的重要差异,这种差异致使各国间比较成本的不同,并由此引起国际贸易。在现代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中,这些生产率差异本身被归因于各国初级要素拥有量的差异,这种初级要素拥有量的差异实际上肩负了解释国际贸易的全部重任:比较明显的对外贸易商品构成的原因,如要素质量的国际差异以同一产品生产函数的差异等,都通过假设前提而精心排除了。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最终形成了现在众所周知的国际贸易模型的赫克歇尔—俄林定理(HOT):一个国家出口用其相对富足的要素密集生产的那些物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的要素密集生产的那些物品。

3. 中国运用经济调控手段管理对外贸易的意义何在?

(1)经济调控手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外贸管理的主要手段。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宏观调控方式,应当是以经济杠杆为重要手段,让市场机制居于调节的中枢。(2)运用经济手段调控对外贸易,是国际贸易通行规则的要求。以世贸组织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通行规则,主要是以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为基础,外贸宏观调控方式要求间接化,即主要运用经济手段调控外贸企业的经济活动,减少对企业的直接干预。

五、计算题

1.据国家统计局和海关数据,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约为6万亿美元,出口贸易额约为15800亿美元,进口额约为14000亿美。

(1)什么是外贸依存度?计算公式是什么?

外贸依存度是反映一个地区的对外贸易活动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依赖程度的经济分析指标。从最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角度看,该指标还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外向程度。

其计算公式为:进出口总额、出口额或进口额与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之比。

(2)计算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口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

对外贸易依存度=(15800+14000)/60000≈0.497

进口依存度=14000/60000≈0.233

出口依存度=15800/60000≈0.263

2.已知某国某年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如下:

(1)居民消费6054亿元

(2)政府消费2000亿元

(3)总投资2546亿元

(4)出口2100亿元

(5)进口2300亿元

根据上述资料,要求计算:

(1)什么是GDP?“吸收法”GDP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还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吸入法计算公式:GDP = C + I + G +(X-M)=

(2)根据题目中的数据,计算该国的GDP。

GDP = C + I + G +(X-M)=10800亿元

(3)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增长有哪些积极作用?

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基本作用。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最基本的作用来说,它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必要补充环节,完成价值的形成过程。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表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的良性运行,共同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社会生产要素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国民经济才能顺利运行,简单的社会再生产才能得以实现。发展对外贸易,通过国际间的商品交换(包括国内生产、国际消费和国际生产、国内消费量几个基本方面),转换使用价值形态,满足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所要求的比例

(包括物质的和价值的)关系,对国民经济起着补充、调剂、促进和推动的杠杆作用。

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扩大作用对外贸易具有创立效应,对外贸易使本国产品在世界市场范围内进行销售,扩大了本国产品的需求量,同时,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商品,节约国内劳动成本,进而实现价值的增殖。贸易的创立效应又由于内部作用机制和外部作用机制两种因素得以加强。

六、论述题

1、简述中国入世后过渡期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

出口总体上有望实现稳定增长,但位于国际分工价值链低端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获得了更加稳定、透明和可预见的贸易环境,国际经贸关系得到加强和改善,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中国政府按照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全面清理了涉外经济法律法规,放开了进出口经营权,更多的企业把注意力转向国际市场。后过渡期,这些正面效应将进一步显现,中国的比较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纺织品贸易一体化后,长期受配额抑制的纺织品出口潜能也将释放出来。如果世界经济不出现逆转,中国出口有望保持稳定增长。但是长期以来中国出口商品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缺少具有影响力的自有出口品牌,附加值较低的产品仍然占较大比重,营销网络大多掌握在外商手中,很多产品出口获得的比较利益不高,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上处于低端环节。进出口经营权放开以后,随着大量中小企业参与到外贸经营中来,出口的企业集中度进一步下降,可能会加剧拼价格、打乱仗的状况。

进口将继续保持较大规模,但更易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近年来,由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经济总量的扩大,中国进口需求迅速增加,能源、原材料和关键设备进口明显增多。进入后过渡期,中国进口快速增长的态势不会改变,仍将保持较大规模。但是,随着进口依赖的加深,中国经济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的程度也在增大。作为国际能源原材料市场上的重要买家,中国企业的进口议价能力较弱,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能力不强,与中国进口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今年 2 月底,日本两家钢铁公司分别与巴西和澳大利亚主要铁矿石供应商达成协议,将铁矿石价格提高 71.5%。由于历史原因,该协议价自然成为亚洲基准价,中国企业虽据理力争,但最终仍无法扭转局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