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五讲 话语的性别建构

第五讲 话语的性别建构

第五章话语的性别建构

引子

案例分析——《白蛇传》叙述的历史演变

1、明代被冯梦龙编入《警世通言》,名为“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是为了“警世” 。

2、清朝陈遇乾《义妖传》四卷五十三回,续集二卷十六回,这时的青、白二蛇开始成为“义妖”。

3、赵清阁改编《白蛇传》,主题“由拥护或屈服于封建势力,渐渐演变成为反抗封建压迫”。

4、香港女作家李碧华在《青蛇》一书以青蛇的口吻表达了对种种已有叙述的不满,指出各种叙述要么是隐瞒真相,要么是过分美化。而青蛇说:“他日有机会,我要自己动手才是正经。谁都写不好别人的故事,这便是中国,中国流传下来的一切记载,都不是当事人的真相。”李碧华对传统文本进行了颠覆,把欲望摆在重要位置,白娘子对许仙的爱情“一半因为人,一半因为色”。

从社会性别研究的角度看,如下的问题需要回答:第一,从历史到今天,主流话语叙述了怎样的性别气质?第二,从历史角度看,是否存在将那些美丽的、让男人感到诱惑的女性妖魔化的过程;走向现代的历史则经历了让女性恢复其人性面貌的过程。书写的内容是否在历史过程中有质的改变。

第一节话语和大众传媒

一、社会互动、话语和性别

社会互动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对周围的人采取行动和做出反应的过程。人是群体性和意义性动物,人们总会在社会互动中注入意义。因此,人际互动是作为行动者的个人之间有意识、有目的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布鲁默总结了三个贯穿米德社会心理学思想的基本假设:第一,人类是在给事物界定意义的基础上行动的,这些事物被称之为社会客体。第二,社会客体的意义来源于社会交互作用,它并不存在于客体本身。第三,这些意义通过解释过程而得到调节。

个人从对意义的理解到采取行为的过程是个完整的诠释过程,人们在行动过程中不断对意义进行重组、检验和修改。符号互动论强调社会是由代表心理过程的姿态和语言符号的交换构成的,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是在语言沟通的各种模式中确立起来的。

传统语言研究将语言视为沟通的工具,人们借助语言彼此传达信息、思想、情感。文化是通过语言来反映社会现实的,语言是传播文化的关键性媒介,也是文化的要素之一。

象征互动理论认为,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而且是社会生活的本质,语言使用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行动。

(一)作为社会行动的话语

话语是人类互动的一种方式。人们说出来、写出来的语言被称为“话语”(discourse),这包括人们说(叙述)什么、如何说(叙述)以及所说的话(叙述)带来的社会后果。

语言建立共同意义(shared meaning),使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得以持续。话语提供了一个去情境化(decontexualized)的场域。

(二)作为社会关系和权力关系的话语

话语表达社会位置和社会距离,即语言能够告诉我们互动关系中成员间的社会位置和距离。那些彼此有共同生活经验、习惯、社会背景和愿意的人可以分享彼此情感、想法和感受的程度。

话语展示社会互动关系之中的权力运作。因为使用语言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产生影响或支配他人的行为。语言有直接表达和间接表达之分。

法国学者利奥塔说:话语游戏有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说话就是斗争,语言行为属于一种普遍的竞技。第二个原则是:可观察的社会关系是由语言的“招数”构成的。人们“处在不同性质的陈述经过的一些位置上。即使是最倒霉的人,他也从没有丧失有关这些陈述的权利,这些陈述一边穿越他,一边确定他的位置,他或者是发话者,或者是受话者,或者是指谓。社会关系是一种语言游戏,它是提问的语言游戏。它立即确定提出问题的人、接收问题的人和问题的指谓。”

(三)话语是历史的产物

以中国的文字为例。中国的象形文字是一种象征意义符号,每个文字的组成都有意义,特别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文字表达了人们对性别气质和性别关系的想象和定义。我们从“男、女、妇、嫁”等词源上看,日常生活中性别关系都隐含在其中了。“男”字是由“田”和“力”组成,“力”指一种古代农具“耒”,“男”是指在田间耕作、使用农业器具的人。“女”字是一个跪着的人,双手温顺地放在胸前,这意味着跪着、并听话的人是“女人”。“妇”字是指一个跪着扫地的女人形象,妇女的职责被形象地固定在操持家务的领域。

(四)男性话语权

父权制的特征之一是男性拥有话语权,因此在现有话语中缺少女性表达事物的词汇,已有的话语很少能够包含两性的生活经验。

受到福科理论的影响,达尔·斯宾塞(Dale Spenser)在《男人制造的语言》一书中深刻地指出,妇女所受的压迫基本上是一种以男性为中心的语言的压迫。男人对语言的支配已经使妇女陷入了一种男性的“真理”,女性已经被强行灌输了父权制意识形态。在这一意义上,妇女解放成为女性与男性争夺语言控制权的斗争,而不是简单的发展女性语言的问题。

(五)被语言命名的性差异和性别秩序

后现代的法国哲学家露西·伊利格瑞对语言与性差异的理论分析在后现代的理论中引起广泛影响。她认为性差异不能被减缩到一个纯粹自然的和超语言的事实,它切入语言,也被语言所切入。

(五)被语言命名的性差异和性别秩序

在她看来,男人在有意或无意间给性别赋予了意义,他将自己的姓氏给予妻子、孩子,他将自己的性别给予了上帝。不仅如此,男人还在中立的面具下,将它给予宇宙法则,给予社会秩序,而男人从不置疑这一分配的谱系学。对于两性平等的目标而言,她认为,只要女性的类属、其个性、其差别不能被如其本身地界划出来,她们就可能仍然被排斥在语言之外,就不会创造出自己的身份。对女人言语个性的要求与说明,本质上是对女性公民权的要求。

二、现代大众传媒

全球化与传媒时代的来临

1、传媒对人的巨大影响力

2、人际互动的新形式

大众传媒作为一种准社会互动方式,涉及到一系列的关系,如是谁在说话、在说什么、受众的反应以及其社会后果,这是社会性别分析要关注的基本问题。

1、大众传媒工作者研究

大众传媒工作者研究是分析传媒工作者的性别构成和声音的表达。联合国对70个国家调查显示,

三分之二国家的传播学专业学生中,女性占50%以上,但是却没有一个国家的妇女占传媒职位的50%以上,而是在30%以下。中国新闻工作的女性比例约为33%,进入高级决策层的女性为4.4%。从声音的表达看,女性作为传媒工作者并不意味着她们可能和能够代表妇女的利益和声音,在男权社会中,传媒的主要内容依然是男权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2、大众传媒的内容研究

大众传媒的内容研究涉及很多内容。从性别研究的角度看,重要关注传媒是如何塑造刻板化的两性气质。研究对象涉及电视连续剧、广告、电影、书籍、杂志、流行音乐等多种传媒中的两性形象。研究表明,大众传媒的内容通常从男权文化的角度对两性气质进行概括和归类,女性容易被定型为从属于男性的依附者、装饰品或性对象,男性则通常是社会上具有创造性的行动者,并在两性关系中处于主体地位。

3、受众研究(audience studies)

受众研究分析大众传媒的接受者对传媒的需求和对传媒的使用。传统受众研究分析受众的结构性特征,如性别、年龄、阶层和种族的受众状况。现代受众研究分析文化意识形态,解释文化和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精英们通过文化来建构差异,意识形态并不是对现实进行不正确的互相联系,而是经过传媒,意识形态在人们的现实经验与他们对经验的解释之间建立关联,以此人们接受了自身的命运。如阶级、性别的不平等被传媒解释为先天的差异,并使受众接纳这些解释。

4、大众传媒的效果研究

大众传媒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受众,这是大众传媒效果研究的主要内容。对于社会性别研究来说,主要是关注大众传媒中的性别关系模式和性别气质模式是如何影响现实生活中的两性关系,特别关注色情和暴力文化产品具有的社会影响,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影响。

4、大众传媒的效果研究

例如有研究认为,女性在阅读小说中的收获是非常复杂的。一方面,小说的内容多鼓励女性理解男性的热情、暴力和对爱情的失望;另一方面,对于女性来说,阅读本身具有让人逃避的功能。女性阅读并没有导致女性对其受压迫的状况采取集体行动,而是更加对男性关注,由此解释了爱情读物的政治意义。

第二节话语的性别分析

话语分析\叙事分析\文本分析(discourse, narrative analysis,text analysis)是近年来一种广泛使用的研究方法,重点在于研究者将话语视作“研究对象”加以剖析。

话语是如何建构性别气质的,这一分析有用词分析、叙事分析和对话语表达中权力关系的分析。

一、用词分析

首先,社会有一些专门用于两性的词。如“脏话”用词。如“小姐”的演变。用词的社会功能是划分性别身份边界,通过用词的褒贬来塑造性别气质。

一、用词分析

第二,两性使用不同的词汇。有些研究表明,女性在言谈中比男性更注意措词和使用修饰性的词汇。女性在叙述自己的生活或生活感受时,常常会用“好像”、“也许”这样的词,为什么是这样?1、是因为女性在语言方面有弱点;2、是因为怕羞或缺少自信。3、这是她们对那种反对女性要表现自信、有知识的习俗压力的一种反应,是一种积习的结果。

二、叙事与再表现

叙事(narrative or story)可以是一个故事,也可以是一种“自我叙说”(self-narrative),包含解释,是把过去事件、现在事件和未来要发生的事件联结起来,从而发展出某种关于自己(人)、关于关系、关于生活的解释。

二、叙事与再表现

1、任何叙事文本都是叙述者对事件的诠释,是叙述者对事件的呈现,这种呈现也被称为“再表现”(repersentation,再呈现)。它不是中立的、客观的、反映社会真相的工具,而是把叙述视为“经验世界的再次呈现”,这其中包括了意义。

二、叙事与再表现

2、叙事体现了人们对原始经验所产生意念的回忆和重组,经验的活动是对社会事实的一种建构,内涵作者的主观价值。

3、叙述与事件的“真实性”之间没有直接的关联,对分析而言重要的是看说者如何“建构事实”,由此反映叙述者是如何捕捉、呈现和解释经验的,以此来反应他们的世界观的特点。

叙事中的性别问题

1、叙事中对性别关系的理解有些是错误的理解。以大众文化为例,由于文本的创造者以男性为主,他们以自己的想象再现两性关系,两性形象和关系被简单的符号化。女性在象征符号处于被责难、被琐碎化或根本不被呈现的状况。媒体上两性的形象常常是极端化的,慈祥的母亲、温柔的妻子。

叙事中的性别问题

有的调查显示,男性受众对于新闻类传播内容的接触和兴趣强于女性受众;女性受众对于文艺类传播内容(戏曲除外)的接触和兴趣强于男性受众。[1]

原因可能是多方面,但重要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新闻节目与妇女的生活经验毫无关系。有研究表明,中国新闻联播节目中与女性题材有关的内容不足5%。

叙事中的性别问题

2、再表现的各类文本导致对现实两性关系的虚幻,甚至可能在现实中追求不切实际的两性关系。比如对淫移物品的研究表明,淫移物品充斥着被扭曲的两性关系,女性被叙述为屈从于男性性欲望的被动者,以致于出现两性性关系期望上的错位。

叙事中的性别问题

3、再表现具有可变性。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可以在再表现的基础上再创造。以美国女权作家的作品《紫色》为例,它展示了黑人妇女的生活经验、受压迫的状况以及渴望。再表现可以显示创造性的抵抗力量,赋予权力新的形态。

[1] 宋小卫:《谈谈我国受从媒介接触与使用中的性别差异》,《新闻与传播研究,1995年第2期。

三、叙述关系的分析

话语形成了社会行动者间的关系,维持着或改变着社会体制和社会过程中的统治模式。谁在说?谁在听?在说什么?以及听众与叙述者的表情是什么?这些都表现为一种重要的权力关系。事实上,通过话语可以使某些群体边缘化。

韦斯特和齐默尔曼(West & Zimmerman)一项男女两性混杂谈话模式的系统研究。

第一,中断谈话是控制谈话的一种手段。

第二,以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之间的谈话与两个男人之间的谈话进行比较的话,两性的谈话更经常的被中断。其原因几乎都是因为男性打断了女性的谈话。同一性别的谈话很可能达到较好的平衡。

第三,这一发现与他们更早些时候对父母与孩子谈话研究的结果非常相似。[1]

[1] [美]L·达维逊和L·果敦著,《性别社会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192-194页。

四、中国妇女——被叙述的性别身份的历史变化

1954年,中国妇女“二大”报告指出,“动员妇女群众参加生产是促进妇女平等地位,彻底解放的基本关键,是妇女解放运动长期的根本任务。” [1]。[1] 参见: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编《中国妇女50年理论研讨会参阅资料》,1999年。北京(非正式出版)。

“妇女回家”

80年代,胡耀邦同志批示,指出妇女回家是以消极的方式看待就业问题,是对社会主义失去了信心的表现。

80年代末,变成了“妇女阶段就业”。

90年代初,职工下岗。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江泽民主席向全世界庄严承诺:男女平等是促进社会进步的一项基本国策。

“妇女回家”

1996年,有关部门出台三个相关制度。其一是“劳动预备役制度”;其二是“失业预警制度”;其三是“妇女阶段就业制度”。

2000年,媒体公开讨论妇女回家。

女性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

男性写作与女性写作

无论男女,都是叙述的主体与客体,他们叙述着并被叙述着。现代大众传媒使两性作者皆有机会加入到性别气质的建构中。由此两性作家的话语风格和叙述内容成为引人关注的一个话题。那么男性或女性是如何书写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呢?她/他们的写作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呢?对此,文学批评界对男性写作与女性写作有广泛的讨论,表现为两种倾向。一方面,人们反思长期占居主流话语权的男性写作体现了怎样的意识形态以及对两性关系及女性气质的想象;另一方面,相对女性声音的长期沉默,女性写作被赋予了重要的社会意义。

互联网时代的社会互动

互联网用户生活在“网络空间”里,这是一个由全球计算机网络形成的互动空间。

有学者从“情境中的社会性别”视角出发,讨论互联网中的两性。所谓“情境中的社会性别”包括两方面,第一,是指以他人或社会再现的那些不断复制和强化的社会性别的制度以及与之相应的性别信念系统;第二,是指特殊的、行为发生的具体情境。在情境中人们一方面被社会性别信念限制,另一方面又参与这些信念的保存和重新建构。

进一步阅读书目

卜卫:《媒介与性别》,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杨宜音、王甘、陈午晴、王俊秀:“性别认同与建构的心理空间:性别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互联网”,载孟宪范等主编:《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李玲,《中国现代文学的性别意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盛英,“女性批判:中国男作家的男权话语”,载荒林主编《两性视野》,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话语分析

提要:本文简要回顾了话语分析产生的历史背景,追踪了话语分析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各个时期的不同 特点。同时对一些理论问题的不同看法,诸如话语分析与其他学科的划界、话语分析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等 ,也作了介绍和归纳。本文还着重介绍了话语分析这门新学科近些年研究的新动向。 关键词:话语分析、篇章 1.历史背景 1952年,Zellig Harris写了一篇题为“Discourse Analysis”(话语分析)的论文,刊登在Languag e杂志上。此后,Discourse Analysis这个术语逐渐为人们所熟悉,一批研究者相继步入这个领域,进行探索 性的研究。在欧洲,Hartman,Schmidt等人开始从事话语分析,捷克斯洛伐克的学者对topic,comment等概念很 有兴趣,这引起了他们对话语结构的重视。由Halliday(1961)发展而来的“系统功能语法”,不只对句 子的主题结构进行分析,而且还对句子和话语的关系进行分析。在美国,Hymes(1964)编的Languagein Culture and Society(文化和社会中的语言)问世,书中已经注意到“言语交际”的形式,并进行了“讲话 形式”等课题的研究。Pike对语言和人类行为语位的研究,也促进了话语分析的发展,他和他的追随者对土著 语中叙述体的研究一直与话语分析紧紧联系在一起。 这段时间的研究是话语分析的萌芽时期,其特点是各自进行一些零星的研究,还未形成系统,其影响也不 大。 2.形成和发展 2.1.形成阶段 70年代(包括60年代底),从事话语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研究成果大批出现,一门新学科的雏形开 始形成,在语言学界引起了重视。 2.1.1.大量论文、论文集和专著的出现 这段时期,研究话语的论文大量出现,专著和论文集也出了几十部。研究的课题主要集中在:reference (指称),deixis(指示),anaphora(回指),context(语境),topic and comment(话题和述题),co hesion and coherence(外在接应和内在接应),substitution(替换)等等。 有影响的论文集有:Studies in Text Grammar(篇章语法研究,Petofi& Rieser (eds.),1974);Text v s. Sentence: Basic Questions of Textlinguistics(篇章和句子:篇章语言学的基本问题,Petofi (ed.), 1978);Cohesion and Semantics(外在接应和语义学,?stman (ed.),1978), Paperson Discourse(话语 论文集,Grimes (ed.), 1978);Frame Conception andText Understanding(框架概念和篇章理解,Metzing

新闻业的话语实践与专业意识生产_以

新闻业的话语实践与专业意识生产3 ———以媒介有关狗仔队的话语为例 ■ 谢 静 【内容摘要】 本文将大众传媒有关自身的报道、评论视作一种话语实践,认为它对新闻专业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媒介有关狗仔队的话语为例,分析了新闻专业意识生产的过程与方式。【关键词】 新闻专业意识;媒介话语;狗仔队 把新闻生产者塑造成专业人士,是新闻业长久以来的努力。从成立专业协会到制订专业规范,从开展专业教育到从事专业研究,无不反映了拉森(Lars on,1977)所谓的“专业工程”的建设任务。但是, 物质工程为标志, , ,不仅 ,从宏观层面来看,,是公众认识、理解和支持新闻业的角色与功能的基础。 在吉登斯(1998)看来,行动者的意识,包括实践意识和话语意识,是在社会生活的连续过程中,通过对其行为的反思性监控而获得的。简单地说,实践意识是无需多说、按照“惯例”“习俗”操作即可,而话语意识则是可以言说或需要言说的。当实践“常规化”,成为习俗、惯例之后,行动者很少反思,也无需讨论;只有习俗、惯例被打破,或者行动者力图合理化、合法化一种新的实践的时候,相关话语才会滋生。因此,在言说过程中,行动者也重新建构了有关自我的意识和认同。 不过,个体的意识如果没有互动与交流,也无法形成专业群体的共同意识。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翟利则(Zeli2 zer,1993)把新闻专业视为“阐释性社区”———通过共享对现实的某种解释而组织起来的一群人。新闻从业者通过对共同历史的话语建构和协商而形成行为标准,而这个共同历史又随着对特定的关键事件的反复叙述而改变。引发叙述的关键事件,往往就是打破惯例的新的实践。因此,新闻专业意识又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随着新闻实践的一幕幕行动而开展,并在反复言说和交流中得以赋形。 对于新闻业来说,大量惯例与常规无需明言,或者未能明言,这对于专业化程度不高的各国新闻业如此(Tuch2 man,1973;Elias oph,1988),对于处在转型期的中国新闻业来说尤其如此,诸多日常工作依靠”(潘忠党,),、(、,)。 ,,比如真、成为新闻从业者的“恒久话题”,尤 ,得以反复言说。这些言说不仅仅是完成、规范工作的需要,而且反映了新闻专业群体的自我意识,对内具有团结、凝聚的作用,对外则有建构形象、确立认同的功能(Schuds on,2001)。 新闻专业意识的这些特点,要求我们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在具体情境中,中国的新闻从业者反复言说的专业话语有哪些?反映了何种实践要求?获得专业群体的何种回应?对于既有专业意识有何作用?是维持还是更新了专业意识?国内新闻媒介有关狗仔队现象的讨论和批评,比较典型地反映了当下中国新闻业专业意识生产的具体过程和方式,分析、研究这些话语实践,对于理解和发展中国新闻专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作为话语实践的媒介自我意识呈现 2006年,一个“狗仔”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说:2006年的春天,是“狗仔之春”①。有诸多因素促使中国“狗仔”获得春天般的感觉,他们自己所属的群体———新闻圈———的部分认同应当是一个重要内容。国内一些有影响的媒体,如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等都不约而同地刊发了有关国内“狗仔”的报道和评论。虽然仍有媒介对狗仔队持批评立场,或者有保留的接受,但是显而易见的是,正面或中立的意见、形象越来越多,有的甚至有翻案的意图。 其实,狗仔队并非新事物。2003年7月诞生的娱乐刊物《B I GST AR》被视作为中国大陆第一批“狗仔”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空间,而作为“狗仔”前身的八卦新闻记者则 谢 静:新闻业的话语实践与专业意识生产 新闻学与传播学 3本文为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媒介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一部分,项目批准号:04JZ D00038。 现代传播双月刊2008年第1期(总第150期)55

社会文化对性别气质的建构

性别气质 社会性别概念的提出 性别社会化过程 应对性别发展危机 一、性别气质 1. 认识性别气质 是否存在截然相异的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 什么是男性气质?什么是女性气质?试分别从体貌特征、服饰装扮、个性行为、喜好倾向等方面举例说明男女两性的差异。 行事作风:果断独立犹豫依赖 责任心强细心敏感 粗心 看待问题:理性感性 兴趣 男性气质=阳刚;富于攻击性;富于独立性;不感情用事;不易受他人影响;富于支配性;喜好数学和科学;竞争性;冒险精神;决策果断…… 女性气质=阴柔;圆通机敏;文雅温柔;感情敏感;虔诚;整洁;有强烈的安全需要;喜爱文学艺术…… 性别气质的刻板印象:这种稳定的、固化的和两性对立的性别气质被称作性别气质的刻板印象。 人们倾向于期望女性和男性表现出与此一致的社会角色和行为。 有关男女理性与感性\男强女弱的论争,以及在此基础上确立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模式。 这些对女性产生的消极影响是是显而易见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也对男性造成了不公。 2. 有关性别气质的争论: 在男权社会中,男女两性的差异有时被夸大,有时被否认。 在性别差异被夸大时 在性别差异被否定时 许多跨文化的研究得出,尽管人们所预想的男女性别角色和个性特征方面的跨文化变异几乎是无限的,但确实存在两条普遍的原则: ◆每个社会都确认性别差异,没有哪个社会一视同仁地对待男性和女性,无论在个性要求、服饰、劳动分工方面…… ◆不管从事什么工作,男性总是受到更高的评价。 进一步的思考: 性别气质是完全天生的吗?如果不是,又是被如何确立的?其中反映了怎样的两性关系? 二、a社会性别概念的提出 性别 (sex)——生物属性 社会性别 (Gender)——社会属性 “社会性别”是指男女两性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即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 对“生物决定论”的批判 以男权为中心的“生物决定论”。把两性间的生理差异扩大化了,认为男性在智力、体力等方面优于女性,把两性的角色分工归结为男女两性生理构造和生理功能所决定,把性的自然差别归结为女人居于

文本解读,话题建构

文本解读,话题建构 这是我在听完单志明老师的《画杨桃》一课教学后,在笔记本上写下的感受。 首先,这堂课有高远的教学立意: 《画杨桃》一课折射出的是一种“实事求是”的人生哲理,它蕴含在为人处事的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当中。课文从三个角度来阐述“实事求是”的人生哲理。单老师凭借自己敏锐的语感,对文本进行了深度解读,使教学呈现出清晰的思路,为学生构建了“实事求是”的为人处事的哲学。 在第一版块的教学上,单老师紧紧抓住“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这句话,引导学生理解怎么样才是“老老实实”的态度,让学生读出了: 生:我从“老老实实”上读懂了他是看到什么就画什么,没有凭自己的想象去画。 生:我想起了从课外书上看过的一句话:万事不可只耳闻,更须亲眼见。就是说要相信自己的眼睛。 生:我读懂了看到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担心自己画不好。 生:我读懂了不要觉得它不像就不敢画,不要画成脑子里想象的那样。 第二版块的教学上,老师紧紧抓住老师和学生的两次对话,引导学生品味文字,品味标点,让学生深刻地领悟到如何“实

事求是”地去评价别人。 我想在老师这样层层剥笋似的引导下,“如何实事求是做人,如何实事求是评价别人”的辩证思想一定已在学生的心灵里扎根、发芽、长叶、开花。 其次,这堂课是师生民主对话的平台: 探讨“实事求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对话的平台。如: 1、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师:自己读读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可以结合其中的一个字或一个词谈谈自己的感想。 2、师:同学们又是如何看待我的这幅画的呢?自己读读下面两则对话,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现在你看看还像杨桃吗?”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这些问题看似很平常,但却恰恰能体现老师的匠心独运,不管是问题的切入点还是难度都较符合中年级学生的水平,这样就使学生的思维有的放矢。还有从单老师口里发出的那轻

《紫色》中的性别建构与解构_性别表演

《紫色》中的性别建构与解构_性别表演 论文导读::性别表演中常常形成断裂。性别建构的过程就已经开始了。在《紫色》中。关键词:性别表演,性别建构,性别解构,《紫色》 对于身体、身份和性别的探讨一直是女性主义关注的焦点。1929年,弗吉尼亚·沃尔夫在她的女性主义名篇《一间自己的屋子》里提出雌雄同体的概念:“在我们之中每个人有两个力量支配一切,一个男性的力量,一个女性的力量。在男人的脑子里男性胜过女性,在女性的脑子里女性胜过男性。最正常、最适宜的境况就是这两个力量结合在一起和谐地生活、精神合作的时候”[1],意在消解男性逻各斯中心,将男女性别差异模糊化,实现双性和谐。这一关于性别建构的多种可能性的观点在女性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被不同的声音解读阐释或加以发展。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提出了她的著名洞见:“一个人不是天生为女人,而毋宁说是变成女人的”,将性别的形成和权力话语中联系在了一起。其后,后结构主义者们在对性、性别、知识和权力的关系探讨中对她们的观点予以了有力支持。拉康以“女性并不存在”的警语来反对把性别身份归结为生物决定论的观点,福柯则在《性史》中论证了这样一个主要观点:性并非人类生活的天然特征或既定事实,而是一个被建构的经验范畴,它有其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根源,而非生物根源。 在女性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探讨中,性别具备了建构性和可操作性,从而形成了开放和不确定的特点。这种探讨在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

研究经典《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中达到了顶峰。巴特勒指出,主体的性别身份并不是制度、话语、实践的原因性别表演,而是它们的结果,也就是说,不是主体创造了制度、话语和实践,而是它们通过决定主体的生理性别、社会性别而创造了主体。因此主体的性别身份不是既定的和固定不变的,而是不确定和不稳定的。人们通过引用和模仿来表演正确的性别,但由于这种重复表演的不可能性和不连续性,性别表演中常常形成断裂,从而使得性别身份永远处在过程之中,因此主体(尤其是女性主体)由于性别的不确定性和开放性而可以去发掘出自身更多的生存空间和个体价值。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杰出著作《紫色》可以说是对这一观点最好的阐释。在《紫色》中,沃克通过女主人公茜莉的视角,塑造了一群在性别特征上显示出倒置的的黑人男女形象,男人软弱无能,女人强壮有力。男人和女人没有了性别的明确界限,性别差异被模糊化了。那么性别的二元对立是如何被解构的呢?黑人男性和女性是如何因为性别表演的失败而形成新的性别身份和特征的呢?男性是否跟女性一样都是社会规范的受害者?描写男人和女人性别特征的倒置互换,沃克的本意何在?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并解答上述疑问。 浙江省外文学会专题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号(ZWYB2009105)一、性别的建构:模仿和表演 巴特勒认为,当人们说“这是一个女孩”的时候,性别建构的过程就已经开始了。“这一基本的询唤被不同的权威反复重复,并不时地强化或质疑这种自然化的结果。命名既是设立界限,也是对规范的反复灌

浅谈话语共同体理论建构

浅谈话语共同体理论建构 摘要: 本文尝试从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思想切入,尝试发掘并构建话语共 同体的理论基础,希望能够为专门用途语言研究提供新的参考。 关键词:话语共同体语言研究语言哲学 一、话语共同体 话语共同体是一个由具有共同的目标,相互的交流机制,使用特定的体裁和专 用词汇的成员组成的团体,语言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它是进入共同 体的必要媒介、共同体之外的人员必须掌握某种特定的语言才能进入这一话语共 同体;另一方面、它又是维系话语共同体的必要手段、共同体的发展和变化只有通 过语言的参与才能够得以实现。 二、语言游戏 作为语言转向中的关键人物、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在语言哲学的发展中具有重要 的意义。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思想主要包括语言游戏、家族相似性和生活 形式等内容。其中、语言游戏是他语言哲学思想的基础与核心。语言游戏是由儿 童开始使用字词的一种语言形式。其中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我们还可设想、第二 节里使用话语的整个过程是孩子们借以学习母语的诸种游戏之一。我们把这些游 戏称为“语言游戏”我有时说到某种原始语言、也把他称做语言游戏、这段论述传 递给我们两个基本思想:语言习得是语言游戏的主要内容之一。语言及其使用要 素构成语言游戏的重要内容。因此、语言游戏的思想能够对话语共同体提供合理 的解释。 首先、进入话语共同体须要通过一定的“门槛”——习得某种语言并达到一定的熟 练程度。无论是使用某些专用词汇、还是掌握某些特定的体裁、或者是具备一定 的专业知识等、都必须以语言习得为前提条件。而通过维特根斯坦的论述、我们 得知语言习得也是语言游戏的主要内容。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语言游戏是进入话 语共同体的前提。其次、从历时的层面看、话语共同体的开放性和动态性是因为 共同体内部的构成要素始终处于变化之中。这种动态性集中体现为专用词汇数量 或词义的增减、专门体裁类型的变化或共同体目标的转变等。例如、随着信息和 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经济贸易中出现大量关于电子商务的专用词汇。“在线交 易”“网络定单”“支付宝”和“网上银行”等许多词汇成为这一话语共同体成员使用的 专门词汇。最后、从共时层面看、话语共同体内部的各种因素又与共同体外部存 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专用词汇同普通词汇之间的相互作用或不同体裁之间的“互文性”等突出地表现了这种开放性。例如、在化学课堂这样一个话语共同体中、H2O 是一个专用词汇。但是、教师也可以用“水”这一普通词汇来代替它、以避免表达 上的过度重复。 语言不但是进入话语共同体的前提、而且也是伴随话语共同体发展的一种过程。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语言游戏贯穿话语共同体的始终。相应地、以往 对语言游戏的各种研究成果同样可以用于解释话语共同体。须要指出、以往的研 究成果表明语言游戏具有目的性、多样性、规则性和动态性等特征。而话语共同 体也相应地具有这些特征。这说明双方具有内在的联系。 三、家族相似性 同语言游戏一样、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另一重要思想“家族相似性”也经历了近 20年的演变。在20世纪30年代初、《哲学语法》中的某些论述已经蕴含了这一思想的萌芽。维特根斯坦指出、两个相邻的环节可能有共同的特征、而且互相类

话语分析基础知识PDF

话语分析的语用学基础 作者:冉永平 1.两门交叉学科 目前话语分析在研究超句现象、研究实际运用的自然语言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一致的认识,但在话语生成、理解以及运用方面还未形成统一的理论格局和研究方法。 话语分析和语用学这两门语言学的分相学科都是本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在语言学研究领域中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但它们在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方面仍然众说纷纭,而且各自的基本理论尚需充实、完善和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也难以定界,存在两种说法:(1)话语分析属于语用学;(2)话语分析包括语用学。话语分析和语用学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它们的学科交叉性,与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语体学等学科相互交叉,这就决定了该学科在理论和研究方法上的多样性,需要形成多元化的研究格局。在有关话语分析的论著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专家、学者进行的是交叉性研究,如话语和语法、话语和语义、话语和语用、话语和认知、话语和交际等。然而在语言学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语用学目前也正处于一个横向跨面、纵向深入、研究范围逐渐扩大的发展阶段,与话语分析一样都以实际运用中的语言为研究对象,它们有较多交叉重叠之处。这为帮助我们了解语言现象本身提供了新的视角,补充纯语言形式研究的不足,但二者之间又可以相互借鉴和补充。 2.话语分析与语用学沟通的基础 话语分析的研究课题之一就是探讨语篇结构上彼此独立的句子是如何连接在一起构成语篇的,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关系与意义连贯问题,它注重语篇结构分析。hatch(1992)指出,衔接指连句成篇的表面形式特征,它包括语用学家levinson(1983)提出的五种指示标记(人称指示、地点指示、时间指示、社交指示、话语指示)和halliday和hason(1976)提出的五种语法衔接关系(参照、替换、省略、连接、词汇搭配)等,而连贯指语篇内的潜在连接功能,通过交际制略因素、方案(script)理论、言语事件结构等表现出来。可以说语篇衔接与连贯往往是多层次的,最上面层是包括语篇和语用学的社会符号层;第二层是包括及物性、逻辑连接、语篇结构等的语义层;第三层是包括结构衔接和主述位结构等在内的结构层;最后一层也是最低层就是词汇层和音系层(胡壮麟,1996)。这说明话语分析最终要超出语篇结构分析,将常规话语分析和语用学分析结合起来,相互弥补,才能理解一个完整的语篇,把握语篇信息及其交际价值。 2.1语境 关系等;(3)话语的宏观使用环境,指广泛的社会和文化背景。这三方面的语境因素都会影响话语的组织、生成和理解。目前为话语分析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又将语篇语境因素分为三大类:(1)语场,指话题以及与之有关的活动;(2)语式,指话语活动所选择的渠道,口头的或书面的;(3)语旨,指参与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话语在特定语境中的交际目的。这三种因素又与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有着密切联系。总之,影响话语分析的语境内涵十分丰富。语境在话语分析中具有无可否认的重要作用。话语分析注重语篇的衔接机制(cohesivemechanism),外照应(exophoricreferences)把语篇和情景联系起来,反映了语篇对情景的依赖程度,语篇的外照应项目越多,语篇对情景的依赖性就越强。话语分析关注的不是孤立于语篇语境之外的句子,而是语境之中句子之间或话语之间存在的模式和规律性,这与脱离语境研究句子的传统语言学截然不同。同样,意义连贯(coherence)也必须依赖语境。语篇所表达的意义可分为两种:直示意义和隐示意义。前者即语篇的表层意义,通过分析意义单位较容易把握,但后者往往需要结合语境,进行语用分析,超出语篇的直示意义,才能领悟其深层次的隐示意义。语境更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语用学研究的基础,它和言语行为的相互作用构成语用学的中心内容。语境与言语活动的参与者、言语行为,尤其与正确理解会话含义

历史中的理论:提高新闻传播研究水平的途径和方法,关于《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一书的对话

SHANGHAl JoURNAUSM REVlEW 历史中的理论●■ 提高新闻传播研究水平的途径和方法——关于《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一书的对话 口陈静 n,、05年底,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黄旦教授的专著《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 厶V的建构与消解》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虽然不事声张,但这本印量不 大的著作还是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得到海内外华语传播学者的好评。《传者图 像》一书选择了新闻专业主义的视角,透视有关传播者的研究及其思想,使原本 散落在不同层面上的东西,有了一个内在的逻辑关系。在纵向上贯通了新闻学 和传播学的研究.揭示了西方传播者研究的基本取向和趋势;在横向上,则展示 了传播者研究的多样化维度和广度。这是作者对西方传播者研究历史的独特理 解,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和新意。 前不久,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新闻大学》主编黄芝晓的主持 下.复旦新闻学院几位老师和部分学生围绕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与路径这一主 题,就《传者图像》一书的得失进行了座谈和讨论。其目的,正如黄芝晓教授所 说:学术研究中单一的声音不利予学科的发展,只有依靠争论,在思想碰撞的过 程中才能发展我们的学术。 七年磨一剑 黄旦教授接下撰写这本书稿的任务,还是在1998年的夏季,成书却已到了 2005年暑期。陆晔教授称之为“七年磨一剑”。她说,很多人在做研究写论文时若 需要使用一些理论。都选择直接从中文教材中引用,而不是去阅读原著。当年我 目睹黄老师逐字逐句地“抠”原著,把这些理论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与相关的 社会、文化和哲学思潮相关联,通过观照大的线索去理解和把握具体的理论。这 样的治学态度值得敬佩,这种方法在纯粹的理论研究里也是非常必要的。再比 如。内部新闻自由、把关人和新闻专业主义的关系以及新闻媒体的社会控制等问 题,在以往很多研究里,尤其是国内的研究里,都只是轻描淡写就带过。而在《传 者图像》一书中,给予了这部分内容一个分析视角,而且把它们整合到了传播思 想史的发展过程当中,借此得以弥合新闻与大众传播之问的理论缝隙。 孙玮教授也认为,黄旦教授的治学方法在新闻传播学界是非常少见的,其视 野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新闻学(美国和欧洲传播学可能还有这样的做法:从本学 81  万方数据

从中国古代女性名字的演变看社会性别文化的建构

收稿日期:2006-01-01 作者简介:焦杰(1964-),女,辽宁海城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化史和社会性别研究。  第39卷 第6期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11月 Vo l .39 No .6 JO U RN A L O F ZH ENG ZH O U UN IV ERSIT Y No v .2006  从中国古代女性名字的演变看社会性别文化的建构 焦 杰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西安716002) 摘 要:中国古代妇女的命名有其特殊的发展过程。姓名中的女性气质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文 化赋予的,女性气质名字的从无到有反映了社会性别文化的深刻影响和社会性别文化的建构过程。先秦时期的社会性别文化尚未建立,妇女称谓与命名主要是标明她们的生理性别及附属于男性的社会身份,并不具备女性气质;两汉时代,随着以儒家纲常为核心内容的性别文化的建立,女性气质的名字开始凸显出来;在魏晋六朝时代,社会性别文化已经确立,女性气质的名字成为妇女命名的主流。 关键词:女性名字;女性气质;性别文化 中图分类号:K 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06)06-0025-04 由于受传统性别文化的影响,男女两性的差别由简单的生理差别演化为复杂的社会差别。这些差别受 传统文化习俗的熏陶,已经变得根深蒂固。以名字为例,人们普遍认为男孩要有男孩的名字,女孩要有女孩的名字。所谓男孩名字就是说该名字表达的内容要体现出男性气质,而女孩名字也要表现出女性气质。从女性命名用词上讲,传统女性名字大致有三个特点:一是好用带女偏旁部首的字眼,二是喜用花草珠玉景物之类的词语,三是多用象征传统女性道德标准的名词。这类名词或字眼往往表现了这样几个含义:一是女性与男性不同,二是女性在外貌上应具有观赏性,三是女性的性格与品行应有一定的模式。那么女性是否就应该具有上述三种特征吗?这些特征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形成的?人们为女性命名时是根据其天生的气质,还是另有所据?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只要仔细考察分析一下妇女命名的发展过程,就可一目了然。 一、先秦妇女的称谓、名字与社会性别文化先秦时期女性的称谓和名字在很多人的文章及著作中都已经谈到,但他们通常是从妇女命名的特点来谈的,涉及到性别意识的只有田恒金先生的《从〈春秋〉〈左传〉看先秦时期女性的名字及其文化内涵》一文。他认为先秦女性的名字、称谓是由母家国名、夫家国名、母家氏、排行、夫谥、自谥等材料组成,从她们的名字与称谓能看出她们的籍贯、家庭背景、血缘关系、婚姻状况。这些名字和称谓就像标签一样,具有标识其身份的作用。女性名字所具有的这种特点,一方面是为满足同姓不婚的需要而产生的,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女性依附男性的社会地位[1]。 我基本上同意上述观点,不过还想补充一些。先秦妇女的称谓与名字除了具有识血缘、别婚姻的特殊功能和表现女性依附于男性的文化象征以外,还具有另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并没有体现出传统社会性别文化所要求女性的气质。这就是说女性的称谓与 名字在先秦仅是一个标签,标明她们所属的社会群体,但没有标示出她们作为女性而应该具有某种气质。 中国古代的名字习惯上有大名、小名和字的分别。通常小名是按出生时的具体情况而定,并不考虑很多因素。如《左传》卷六“桓公六年”载:“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2](P 1571)这种起名方法同样也适用于女性。先秦文献中保存有一些为女性命名的故事,最有名的要数齐平公一位名叫弃的夫人。据《左传》卷三十七“襄公二十六年”载,弃出生时因身体呈赤色、通体长毛而被她的父母“弃诸堤下”,幸亏“共姬之妾,取以入,名之曰弃”[2](P1990)。这就是典型的“以生命名”。 由于文献的缺乏,很多古人都认为古代妇女是没有名字的。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四就说:“古者妇人无名,以姓为名,或系之字,则如仲子、季姜之类;或系之谥,则如戴妫、成风之类,各不同。周人称`王姬'、`伯姬',盖周姬姓,故云。而后世相承,遂以`姬'为妇人通称。以戚夫人为戚姬,虞美人为虞姬。”[3](P56—57)这种说法其实并不正确。古代妇女的的确确是有名字的,只是妇女一般只有小名而无大名,或者虽有大名但因女性名字习惯上是秘不示众的,正如男子成年以后只以字行世的道理一样,因而只好就按照她母家的国

第五讲 话语的性别建构

第五章话语的性别建构 引 子 案例分析——《白蛇传》叙述的历史演变 1、明代被冯梦龙编入《警世通言》,名为“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是为了“警世” 。 2、清朝陈遇乾《义妖传》四卷五十三回,续集二卷十六回,这时的青、白二蛇开始成为“义妖”。 3、赵清阁改编《白蛇传》,主题“由拥护或屈服于封建势力,渐渐演变成为反抗封建压迫”。 4、香港女作家李碧华在《青蛇》一书以青蛇的口吻表达了对种种已有叙述的不满,指出各种叙述要么是隐瞒真相,要么是过分美化。而青蛇说:“他日有机会,我要自己动手才是正经。谁都写不好别人的故事,这便是中国,中国流传下来的一切记载,都不是当事人的真相。”李碧华对传统文本进行了颠覆,把欲望摆在重要位置,白娘子对许仙的爱情“一半因为人,一半因为色”。 从社会性别研究的角度看,如下的问题需要回答:第一,从历史到今天,主流话语叙述了怎样的性别气质?第二,从历史角度看,是否存在将那些美丽的、让男人感到诱惑的女性妖魔化的过程;走向现代的历史则经历了让女性恢复其人性面貌的过程。书写的内容是否在历史过程中有质的改变。 第一节话语和大众传媒  一、社会互动、话语和性别  社会互动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对周围的人采取行动和做出反应的过程。人是群体性和意义性动物,人们总会在社会互动中注入意义。因此,人际互动是作为行动者的个人之间有意识、有目的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布鲁默总结了三个贯穿米德社会心理学思想的基本假设:第一,人类是在给事物界定意义的基础上行动的,这些事物被称之为社会客体。第二,社会客体的意义来源于社会交互作用,它并不存在于客体本身。第三,这些意义通过解释过程而得到调节。 个人从对意义的理解到采取行为的过程是个完整的诠释过程,人们在行

话语分析的背景及形成原因和动力理论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徐赳赳) 提要:本文简要回顾了话语分析产生的历史背景,追踪了话语分析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各个时期的不同 特点。同时对一些理论问题的不同看法,诸如话语分析与其他学科的划界、话语分析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等 ,也作了介绍和归纳。本文还着重介绍了话语分析这门新学科近些年研究的新动向。 关键词:话语分析、篇章 1.历史背景 1952年,Zellig Harris写了一篇题为“Discourse Analysis”(话语分析)的论文,刊登在Languag e杂志上。此后,Discourse Analysis这个术语逐渐为人们所熟悉,一批研究者相继步入这个领域,进行探索 性的研究。在欧洲,Hartman,Schmidt等人开始从事话语分析,捷克斯洛伐克的学者对topic,comment等概念很 有兴趣,这引起了他们对话语结构的重视。由Halliday(1961)发展而来的“系统功能语法”,不只对句 子的主题结构进行分析,而且还对句子和话语的关系进行分析。在美国,Hymes (1964)编的Languagein Culture and Society(文化和社会中的语言)问世,书中已经注意到“言语交际”的形式,并进行了“讲话 形式”等课题的研究。Pike对语言和人类行为语位的研究,也促进了话语分析的发展,他和他的追随者对土著 语中叙述体的研究一直与话语分析紧紧联系在一起。 这段时间的研究是话语分析的萌芽时期,其特点是各自进行一些零星的研究,还未形成系统,其影响也不 大。 2.形成和发展 2.1.形成阶段 70年代(包括60年代底),从事话语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研究成果大批出现,一门新学科的雏形开 始形成,在语言学界引起了重视。 2.1.1.大量论文、论文集和专著的出现 这段时期,研究话语的论文大量出现,专著和论文集也出了几十部。研究的课题主要集中在:reference (指称),deixis(指示),anaphora(回指),context(语境),topic and comment(话题和述题),co hesion and coherence(外在接应和内在接应),substitution(替换)等等。 有影响的论文集有:Studies in Text Grammar(篇章语法研究,Petofi& Rieser (eds.),1974);Text v s. Sentence: Basic Questions of Textlinguistics(篇章和句子:篇章语言学的基本问题,Petofi (ed.),

技术专家治国论话语和学术失范(一)

技术专家治国论话语和学术失范(一) 【内容提要】学术失范乃至腐败已成为学术界以至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技术专家治国论话语的传播,造成了学术的单一化、狭窄化、形式化以及学术管理中的非人本化倾向和部分知识分子特权,成为我国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的原因之一。因此学术研究应超越技术专家治国论的研究框架,知识分子既应当成为专家又应当坚持特有的人文价值理性和批判精神。 【关键词】技术专家治国论/学术失范/批判理性 【正文】 近些年来,学术失范乃至腐败已成为学术界以至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对于造成学术失范的原因,学术界已做了不少研究,大致将其归结为“学术政治化”“学术经济化”,学术机制的约束力弱化和学者道德滑坡三大原因。笔者认为这些分析是十分深刻的。笔者所思考的是我国学术界存在的某些学术失范现象,在当代西方社会表现得也很明显,而西方学者是将其放在技术专家治国论背景下加以分析的。考虑到我国社会生活结构性的变化和学术发展与国外接轨的大趋势,我认为技术专家治国论话语的传播,可能也是造成我国学术失范乃至学术腐败的原因之一。本文试图在揭示学术失范、腐败与技术专家治国论话语的联系方面做一点探讨。 一、技术专家治国论及其话语 技术专家治国论或科技治国论是一种主张专家政治,由科学技术专家

或按照科学技术专家提出的原则进行统治的意识形态。这种思潮可以追溯到培根、圣西门和孔德,而圣西门则被西方学界视为技术专家治国论之父。技术专家治国论认为,在当今社会(后工业社会),知识成为新的权力基础,掌握新的智力技术的科学家、数学家、经济学家和工程师将成为统治人物(1],p.375)。技术专家治国论被认为是开辟了一条各阶层都能接受的通往较完善的社会的道路。 学术界普遍认为,技术专家治国论的本质是依照技术的规则塑造人和社会生活,其理论基础是技术理性或工具理性(instrumentalrationality)。这是一种强调手段的合适性和有效性而不管目的的恰当与否的合理性。工具理性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合理化,它正在成为一种主流意识,现在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都是按照技术专家治国论原则管理国家,都以追求效率、产量和经济增长为目的。 然而,西方学术界,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认为,以功利目的和技术手段为核心的工具理性孕育着内在的深刻的文化危机,它造成了现实和先天目的,真与善、科学与伦理的分裂。在当代,工具理性已变成社会的组织原则,渗透到社会的总体结构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造就了异化、物化或单面的社会和单面的思维方式及思想文化,成为这个社会对人进行全面统治、控制和操纵的深层基础(2],p.290)。 技术专家治国论话语,根据美国政治学家卡尔·博格斯(CarlBoggs)的分析,大致包含了专业主义、技术崇拜、学术合理化等方面的内容。

话语分析理论简介

西方语言学史课程作业 话语分析 小组成员:仲秋月(组长) 2009213133 09中文 汪藜 2009213032 09中文 白慧 2009212887 09中文 志琼 2009213125 09中文 敏 2009212963 09中文 话语分析

【摘要】自 Zellig Harris于1952年在Language 杂志上发表题为“ Discourse Analysis”的论文至今,在各个语言学家的努力下,话语分析的概念逐渐为人们熟悉,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本文较为详细的整理介绍了话语分析的有关理论,包括定义、主要流派、发展阶段,并在前人的基础上指出了一些不足,对未来的一些展望。 【关键字】话语分析理论阐释 一、话语及话语分析 1、话语的概念 话语是特定的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及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的言语活动。“话语”一词的流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的“语言学转向”巴赫金( M.M.Bakhtin )贡献突出。在他看来,作为一种言说或表述的话语,是“活”的而不是“死”的,它的围小到一个符号、一个词或单独一句话,大到一篇文章、一部作品,甚至无形的舆论等,其真实含义都只能通过社会交往与对话实践才能获得。 最终奠定流行性“话语”理论基础的是福柯(Michel Foucault)。他将“话语”定义为“隶属于同一的形成系统的述整体”。在福柯看来,每一种“话语”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它具有特定的实践功能,而“话语实践”又通过话语对象、述、概念和策略等可供分析的关系网络在动态运行中反映出来。福柯非常自觉地将他的话语实践即知识考古学的分析法与传统的思想史研究加以区别。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新事物的确定;2.关于矛盾的分析;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建构研究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建构研究 作者:吕建新 来源:《文存阅刊》2020年第15期 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表达全球治理方案和世界秩序重建理念的中国话语,为世界范围内全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话语范式。基于意识形态维度的中西方话语权争夺,思维方式维度的整体与个体出发点差异以及国际政治秩序和政治格局渐进变革三大原因,人类命运共同体陷入了话语困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建构是提升中国话语世界范围认同度的应有之义,具体来说,应该从增强话语自信、丰富话语内涵、融通话语表达、推动话语传播这四个方面着力。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理论;中国话语;话语建构;话语传播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集中表达,追求中国利益与世界利益的统一。目前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有多种解读,但从根本上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表达全球治理方案和世界秩序重建理念的中国话语。然而,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在推进世界共识方面遭遇了瓶颈,而话语建构困境是深层次原因。提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世界认同度,首要一点就是要明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建构逻辑,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本质探析 通俗意义上的话语是指概念、语词的表达,但是在现代语境下,话语已经完全超越了文字本身,体现为以价值观作为内核的理念追求、行为模式和制度安排。话语体系反映了一国的立场和观点,蕴含着一国的文化思想,体现着一国的价值追求,是国家软实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全球化不可逆转的当今时代,哪个国家拥有最具感召力的话语体系,哪个国家就能够掌握更多的话语权,在国际交往中占据主动性。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2015 年 9 月,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第一次详细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随后,在联合国的演讲中将人类命运共同体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的总路径进一步总体概括为“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在《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的“2018年度十大流行语”中,“命运共同体”入选,凸显出作为话语表征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中国提出的新概念,也是中国向世界贡献的新话语,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话语范式。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困境归因

批评性话语分析评述

批评性话语分析评述 常丽娟 摘 要:批评性话语分析是最近20年来兴起的一种话语分析方法。它主要揭示语篇所传达的意识形态。本文从批评性话语分析起源、理论发展、研究的原则、内容及所取得的成就和新动态等方面加以概括, 预示了批评性话语分析发展的新动态。 关键词: 批评性话语分析;语言学;概述 一、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含义 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 是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新兴分支,是一门旨在研究和解释社会问题的跨学科语言研究。其所涉及的社会科学领域包括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管理学、教育学等等,具有极强的实践导向作用。批评语言学不同于传统语言学的语篇分析,传统语言学忽略了语篇的社会属性,而批评语言学则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是社会过程的介入力量。语言不单反映社会,它还直接参与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的构成。它不仅研究语言是什么,而且研究语言为什么是这样;不仅对语篇本身的意义感兴趣,而且对语篇如何产生这种意义的过程感兴趣。在国外,批判性话语分析正在迅速发展,研究和实践的队伍日益壮大,有关专著增多,国际性的刊物和地区性的合作项目出现。相比较而言,国内批判性话语分析起步较晚,但已开始引起语言学界的重视。近年来批评语言学引起 了国内外语言学界的重视,研究人员逐渐增多,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为了帮助人们更多地了解批评语言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和研究前景,从而更好地进行针对性研究,本文拟对批评性话语分析进行评述。 二、批评性话语分析综述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语言学思潮,其源头为批评性语言学。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法国、德国的几位反主流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家,如 M.Fourcault, N.Fairchlugh, G.Kress, R. Fowler 等等。它形成的主要动因是“对西方主流语言学和早期社会语言学的批判”(田海龙,2003:40)。它是一种以Halliday 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主要理论根据的社会指向的语篇分析方法(辛斌,1996)。批评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新马克思主义(Neo-Marxism)和法兰克福学派(FrankfurtSchool)的社会批评理论。他们把社会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所有

话语分析

《话语分析》第七章评述 (Discourse Analysis)由Gillian Brown和George Yule共同编写,《话语分析》 Gillian Brown是剑桥大学英语教授,George Yule为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语言学教授。它与之前的话语分析类著作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全面地介绍了话语分析的不同理论与方法,系统地论述了语言是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的,语料涉及谈话录音、通知、书信、小说、报刊文摘等。 本书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引言部分着重探讨语言的形式与功能,继而讨论了句子与语句;第二章介绍了语境的作用,着重分析了情景语境;第三章作者讨论了话题与话语内容的表现;第四章探讨视角与话语结构的表现;第五章主要讨论信息结构,讲述了信息是如何通过短语和小句层次的小结构单位而得到包装的;第六章的研究对象相对于上一章来说是大块语料的成构,讨论它们是怎样被解读而成为连贯的语篇的,重点仍然是话语的指称这一中心问题;第七章探讨了话语理解中的连贯。本文主要对第七章进行讨论并作出简要评述。 第七章首先讨论了话语的连贯。话语连贯是篇章语言学领域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多年来,众多学者就这一理论从不同角度展开一系列的探讨与研究,提出了多种修正意见与观点。De Beaugrande和Dressler(1981)认为,连贯是篇章世界的组成部分,只有读者的先有世界知识与篇章所表现的概念关系结构相吻合时,篇章意义或意义连续体才能实现;胡壮麟(1994)认为,言语行为、合作原则等语用学知识有助于语篇连贯;张德禄认为语篇连贯的条件包括认知模式、情景模式、文化语境、心理思维语义联系等;而本书作者认为,人们在对语篇进行阐释时需要依赖一种假设,即,话语是连贯的。 在日常交际中,我们常常依靠句法结构和语言信息中的词项进行理解,但我们不能认为缺乏这些文字形式上的输入我们就达不到理解。有时,我们可以从作家写出的语法十分规范的句子中得出其字面意义,但实际上我们并未全部理解它,因为我们还需要更多语言之外的信息。有时一个句子不一定在表现形式上有连贯,但通过一些原则,我们可以推断出它们是连贯的。 随后,作者介绍了言语行为理论,借此来说明即使在没有表示接应手段时句子之间的关系仍能得到理解。言语行为理论首先由英国哲学家Austin提出,后又经过Searle的修正和发展。Austin认为,语言研究的对象应该是词和句子所完成的行为;任何一个言语行为都由三个次行为构成,即言内行为,言外形为和言后行为。如果把语篇当作一个整体言语行为来看待的话,就会发现语篇在这三个层面上连贯的方式和特征是不一样的,即言内行为的连贯是以语法、词汇、逻辑关系和主位与述位结构等有形标志为表现特征,其特点是有形的;言外行为的连贯是根据社会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去推导说话人的含义而得出的,其特点是隐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