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年贵州省部分市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

2018年贵州省部分市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

2018年贵州省部分市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
2018年贵州省部分市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

2018年贵州省部分市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

2018年遵义市中考题

(四)爱莲说(11分)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着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隐!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9.翻译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②不蔓不枝枝

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④陶后鲜有闻鲜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②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1.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志向与情感?(3分)

答案:

(四)爱莲说(11分)

19.①语气助词,用于主谓之间(舒缓语气,取消句子独立性)②生枝;枝枝节节。③但是。④少;很少。(答对一个1分,共4分)

20.①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②对牡丹的爱,当然人很多了!(重要词语错一个扣1分,判断句式没有翻译出来扣1分。每句2分,共4分。)

21.本文抒发了诗人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感以及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答出志向或情感可得2分,全部答对3分。)

(五)卖炭翁(6分)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救,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绢一丈续,系向牛头充炭直。

22.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3分)

23.下列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

A.这是一首叙事诗,反映了宫市给百姓造成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诗的前六句,点出了劳动场所,刻画了卖炭翁艰辛衰老的形象。也为后文写宫使的掠夺罪行作铺垫。

C.诗中老人驾着炭车在冰天雪地里赶往集市,清晨就在市南门外的泥泞中歇息。

D.“宫使驱将惜不得”的“惜”是舍不得的意思,写出了老人的无可奈何和百般不舍。

(五)卖炭翁(6分)

22.这一句话运用了心理描写(1分),细致刻画了卖炭翁在寒冷的天气中穿着单薄的衣服却希望天气更寒冷的矛盾心理(2分)。(如果只答到“表现诗人对卖炭翁的同情”1分)

23.C

2018年贵阳市中考

(三)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亦我所欲也是进亦忧(范仲淹《岳阳楼记》)

B.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屋舍俨然(陶渊明《桃花源记》)

C.所恶有甚于死者于厅事之东北角(林嗣环《口技》)

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一狼得骨止(蒲松龄《狼》)

20.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故不为苟得也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B.贤者能勿丧耳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

C.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吃喝着给他

D.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邻因害怕死亡而不接受

21.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①”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②。(4分)

22.下表对本文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共同特点进行了梳理,请在空缺处填写相应内容。(4分)

篇名|示例|项目列举事例运用排比运用对比

《鱼我所欲也》乞人不屑“蹴尔”之食的事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

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把“①”与

“②”在财富数量上

作对比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守城方得“地利”却

“③”的事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

不以兵革之利

把“多助”与“寡助”的结果

作对比

答案:

19.A【解析】A.“亦”都是“也”的意思;B.动词,舍弃/名词,住所、房间;C.介词,比/介词,在;

D.动词,感激/动词,得到。

20.D【解析】“乡”同“向”,原先的意思。

21.(4分)①舍生取义②本心

22.(4分)①一箪食、一豆羹②万钟③委而去之

(黔东南,黔南,黔西南)2018年中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节选自《礼记·礼运》)

11.解释加点的词

①选贤与能②女有归

12.请将文中与下面意思相近的语句写出来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路不拾遗。

13.本文描述大同社会的人才选拔制度与福利保障体系是怎样的?

人才选拔:

福利保障:

14.现代汉语中还保有许多古代语言的含义。请从下列字中,选三字写出三个成语来。

皆、恶、兴、作、谓、藏、闭,信、弃

【答案】11.①与:通“举”。②归:女子出嫁。

12.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有所终,幼有所长。

②路不拾遗——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13.人才选拔: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福利保障: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14.皆大欢喜、好逸恶劳、百废待兴、作奸犯科

【解析】选自:《礼记》作者:戴圣年代:西汉

参考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1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与:通“举”。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型题,要对原文言文内容透彻理解,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的比较、筛选,写出符合题意的句子即可。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有所终,幼有所长。②路不拾遗——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13.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人才选拔: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福利保障: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看到题目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将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做答。

14.这是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根据提示,写出成语,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只有正确理解成语意思才能准确作答。本题可以组成的成语有:皆大欢喜、好逸恶劳、百废待兴、作奸犯科。

2018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节选文字,按要求完成8-10题(9分)

(甲)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感,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于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论语》

(乙)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享,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领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送东阳马生序》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有我师焉焉:句末语气词,可译为“啊”

B.未尝稍降辞色辞色:言语和脸色

C.三十而立立:站立,站得住,这里可理解为独立做事情

D.援疑质理援:引、提出

9.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不善者而改之其此之谓乎B.不逾矩老翁逾墙走

C.春十有五而志于学卒获有所闻D.可以为师矣俯身倾耳以请

10.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节选自儒家经典著作《论语》。《论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文中的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人尊为“至圣先师”,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乙文作者是明初文学家宋濂,他家贫嗜学,乐以忘忧。

B.甲文认为一个人应当立志勤奋学习,提出了“温故知新”的学习方式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学习态度。乙文表现了作者求学的坚定与诚恳,突出他求学的艰难。在求学意志和求学态度上,两文是相何的。

C.甲文采用语录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言简练,含意深远。乙文是作者写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循循善诱,体现了真挚诚恳的感情。

D.“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耳顺”通常指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加冠”,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因此“加冠”表示年已二十。“生”是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11.把卷I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3分)

⑵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3分)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⑵,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⑶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⑷蒹霞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诗经?蒹葭》)

⑸,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教颐《爱莲说》)

答案:

8.A9.B10.A

11.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具体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⑵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12.⑴不畏浮云遮望眼⑵零落成泥碾作尘⑶断肠人在天涯⑷在水一方⑸忽如一夜春风来⑹濯清涟而不妖。

2018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完成12‐16题。(18分)

送东阳马生序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媵人持汤沃灌()

(2)同舍生皆被绮绣()

(3)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4)略无慕艳意()

1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4.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豪华的生活?(3分)

15.从第①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有哪些?(3分)

16.思索作者的求学经历,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所获得的启示。(4分)

答案:

(二)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完成12——16题。(18分)

12.(4分)(1)热水(2)通“披),穿。(3)破(4)毫无,一点也不

13.(4分)(1)等到他高兴了,我才又向他请教。(2)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14.(3分)用同舍生的衣着豪华的生活与自己的节衣缩食的艰苦生活作对比,从而表现作者专心致志,以苦为乐的学习态度。

15.(3分)刻苦好学;博览群书;虚心请教

16.(4分)示例:(1)学习要勤奋刻苦;(2)对老师要有礼貌,要虚心求教;(3)要想学有所成,必须克服困难;做到有恒心,有毅力。

2018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

文言文阅读(11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高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3分)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于:给)

(2)困于心,衡于虑(衡:同“横”,梗塞、不顺)

(3)必先苦其心志(使:使……受苦)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分)

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16、唐代名臣魏征认为:帝王心怀忧贫,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家。这印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2分)

17、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你认为文中的哪一点仍然是人们增加才能,有所成就的必要条件?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4分)

示例:我认为人恒过,然后能改,是今天人们增长才干的必要条件。因为任何一个人奋斗的过程中,都会犯错。聪明的人会吃一堑,长一智,举一反三,进而获得成功;愚蠢的人撞了“南墙”也不回头,或者是不以为然,那他依然会在前一块石头上摔跤,终将一事无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