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八年级(上)物理期末复习22

八年级(上)物理期末复习22

八年级(上)物理期末复习22
八年级(上)物理期末复习22

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22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A.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厚度约为5cm B.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约4km/h

C.洗澡水的温度是100℃ D.正常人心脏跳动1次时间约0.2s

()2.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

A.电视遥控器B.医用“B超机” C.验钞机D.夜视仪

()3.测量就是将待测量与标准量的比较,对生活中常见物体尺度的感悟是提高估测能力的基础.以下对常见物体尺度的估测中正确的是

A.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6.9m

B.中学生的高度约为1.6cm

C.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4dm

D.自行车车轮直径约为0.8m

()4.一辆轿车行驶的速度是100km/h,一辆自行车前进的速度是5m/s,这表明

A.轿车行驶的路程一定比自行车多

B.轿车一定始终在自行车前面

C.自行车的运动时间一定比轿车长

D.轿车运动得一定比自行车快

()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A.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看到镜后的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B.选择与物等大的另一物体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C.平板玻璃放置时应与水平桌面垂直

D.白纸放在像的位置,透过玻璃看到白纸上有像,由此判断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6.下列光学器件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符合成像规律的是

A.平面镜成像时,物体靠近平面镜,像远离平面镜

B.投影仪成像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C.放大镜成像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

D.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7.图4是杨老师看近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睛类型及

矫正用的透镜分别是

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凹透镜D.近视眼凸透镜

()8.如图所示,岸上旗子和甲乙两船上的旗子随风飘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一定向左运动B.乙一定向右运动

C.甲一定静止D.乙一定向左运动

9.请给下列物理量添上适当的单位:PM2.5是指粒径小于或等于2.5_____的细小颗粒物;静静坐着的小华十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2_____;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规定最高速度不得超过26______。10.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光的所形成的岸边柳树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

11.古诗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

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现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圆”的诗句中,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经过

不均匀大气时发生而成的像,此时太阳的实际位置是图中的(选“甲”或“乙”).

12.有一用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

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所示的光路

中,一光束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反射角的大小为;当液面

升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13.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作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

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a)、(b)所示.

(1)观察图(a)可知,甲车在作直线运动.甲

车通过0.6m的路程所用时间为 s.

(2)观察图(b)可知,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

车通过的路程为 m.

(3)比较图(a)、(b)可知,甲车的速度乙

车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4

由测量结果可得到的结论是( )

A.若换用大火档,水沸腾时的温度会到100℃

B.水的沸点约为98℃

C.实验都失败了,因为水的沸点是100℃

D.每次测量的温度都不同,说明水没有确定的沸点

15.“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实验过程中,小华依据观察到的现象,判定水开始沸腾.(2)水沸腾后,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16.在15℃的环境中,小华在做“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时,为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温度计

的玻璃泡与碎冰充分接触后________(填“应该”或“不应该”)立即读数.

17.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

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18.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高速列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

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1:06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8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6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0s.求:

(1) 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 火车的长度是多少m?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知识点总复习

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 八年级上物理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机械运动 常考点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关键抓住五个字“位置的变化”) 2.运动的描述 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选定的标准物体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3.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 4.比较快慢方法: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长的快;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 5.速度(常考点)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 单位:m/s、 km/h;关系:1 m/s=3.6 km/h; 1 km/h=1/3.6m/s 6.匀速直线运动 特点: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公式:v=s/t 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无关 7.描述运动的快慢 平均速度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公式: v=s/t 8平均速度的测量 原理: v=s/t 工具:刻度尺、秒表需测物理量:路程s;时间t 注意:一定说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 9.路程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象 第二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常考点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 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4、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 播速度是340m/s。 5、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 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常考点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 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 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3、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 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声音的三个特性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计划1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计划 今年的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对老师的要求更高,如何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提高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我一直深思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物理教学任务,进一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特制定复习计划如下: 复习目的: 1、查缺补漏,加强基础知识,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抓住基本知识与技能,提高中、下等学生的成绩; 3、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重点: 1、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基础知识;(声现象中的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光的反射定律,各物态变化的条件等。) 2、重点实验(如温度计的使用、水的沸腾、晶体的熔化、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书上的插图等的内涵和外延。 3、提升学生能力,使知识系统化; 4、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措施: 一、章节复习 以一章为一个单元,针对每一章的知识点、习题进行章节全面复习。先由学生看课本再现知识,再有针对性的选择习题,以点代面,突破学生的薄弱点,教材中的难点。完善学生物理知识结构,使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网络化,便于学生记忆。一般性的考点通过练习再现,重点、难点以例题形式出现。 二、专题复习 进行专题复习时,将教材分析、总结归纳出四个专题,分别为实验、作图、填空、选择、问答。对每一个专题分成若干部分,在课上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迅速的完成,在规定的时间段里让学生完成习题,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做题速度,学生完成后,教师出示答案,学生之间互相讲解,教师进行个别指导,也就是让学生利用课上时间,边做、边讲、边学。个别题目教师集中讲解。 三、综合复习,针对考点,强化训练。 在综合复习的过程中,我们准备了3套综合练习卷,利用两周的时间完成。课堂完成,及时反馈,查漏补缺。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基础义务教育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用符号表示为m。另外还有7个单位。 1k m=1000m,1m=10dm=100cm=1000mm=106um=109 nm。 光年是长度的单位。 (2)测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还有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也 是测长度的工具; 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测量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是否磨损;(2)测量时的方法:“0”刻线与被测物体对齐,且尺要沿着或平行于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厚刻度尺有刻度的面要紧贴被测物体, 计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 组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这样可减少误差。 3、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有秒、分、时。其中国际制单 位是秒。测量时间的工具是停表。(2) 1h= 60 min= 3600 s;1min= 60 s;30min= 0.5 h (3)机械停表的使用方法:一走、二停、三恢复零。 4、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与错误不同,错误能消除,误 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第2节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 3、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一切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但人们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4、同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选的参照物不同,判断的结果一般会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也就是说: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 5、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 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 第3节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相同时间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经过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另一种是经过相同路程比较他们所花的时间,所花的时间少的物体运动得快。 (2)物体运动的快慢,还可以用速度来表示,速度值大的物体运动得快。 2、速度:(1)定义: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2)公式:v=s/t 。(3)速度的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4)速度的国际单位:米每秒(m/s),交通中的常用单位:千米每小时(km/h)。速度的单位是由长度的单位和时间的单位组合而成的。 1m/s= 3.6 km/h (5)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15m/s,它表示每秒钟通过的路程为15米。 3、机械运动按运动路线的曲直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4、直线运动按速度是否变化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5、(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期末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邓中同步辅导与训练13 期末复习2 班别 姓名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 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相同。 C.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 用s t /也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且s t /越小,表示运动越快。 2、某同学在上学去的路上,用s m /8.0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又用s m /2.1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 s m /8.0 B. s m /0.1 C. s m /96.0 D. s m /2.1 3、在电话中听到熟人说话可辨别对方是谁,是靠辨别对方发出的声音的( ) A .音色 B .频率 C .音调 D .响度 4、声在下面几种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大的是( ) A .空气 B .水 C .煤油 D .钢铁 5、超声波是一种( ) A .传播速度很大的声波 B .频率很高的声波 C .振幅很大的声波 D .响度很大的声波 6、晶体在熔化过程中( ) A .温度升高 B .温度降低 C .温度不变 D .无法确定 7、下面哪一种现象属于液化?( ) A .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B .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变干了 C .早上草地上的草的叶子上有露水凝结 D .用久了的灯泡的钨丝比新时细 8、一个人走近挂在墙上的平面镜时( ) A .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不变 B .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大 C .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小 D .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先不变,后变大 9、 以下所述现象属于反射现象的是( ) A. 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B. 人在阳光下的影子早晚长,中午短 C. 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弯折了 D. 白天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10、下面哪一种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 A .小孔成像 B .斜插在盛水的玻璃杯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在水面折断了 C .水池中的水看上去比实际的浅 D .平静的湖面上看到桥的倒影 11、物体在凸透镜前cm 20处,可以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现将物体向透镜移近cm 10后,得到的像是( )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等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12、在河岸上用手电筒斜射向平静的河面,进入水中的光( ) A. 速度变小,光路向下弯折 B. 速度变小,光路向上弯折 C. 速度变大,传播方向都不变 D. 速度变小,传播方向不变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题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题试卷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30分) 1、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 2.下面是一些正在振动的物体:甲:手臂以每秒1次的频率上下挥动;乙:蝙蝠的嘴发出频率为105Hz的振动;丙:用小锤敲音叉,音叉发生256Hz的振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只能听见音叉发出的声音,所以丙是声源,其他不是声源 B.甲、乙、丙都是声源,我们都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 C.甲、乙、丙都是声源,我们只能听到丙发出的声音 D.甲和丙是声源,我们能看见振动或听到声音;乙不是声源,因为我们既看不见振动,也听不到声音 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俗话说“隔音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震耳俗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D.声音在真空中不可以传播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规律B.平行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然是平行光束 C.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规律D.漫反射中入射的平行光束经反射后,不再是平行光束5.潜望镜观察的像是下列情况中的哪一种() A.正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等大的虚像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月亮是一个巨大的光源B.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40m/s C.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D.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规律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猴子看见水中的“月亮”,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井中水的深度 B.利用照相机照相时,人离镜头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 C.幻灯机投影灯片时,银幕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两倍焦距 D.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去观察邮票。想看清楚邮票上的细微之处,这时放大镜与邮票间的距离应等于10cm。 8.下列关于成像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针孔照相机能得到倒立的像B.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的物体,其实都是物体的虚像C.有时摄影师让我们离他近些,是想让底片中的像更大

(完整)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较难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1-3章复习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个情景中的“影”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 A.立竿见影B.毕业合影C.湖光倒影D.树影婆娑 2、用刻度尺测出圆柱体不同位置的直径,结果如下:3.38cm、3.50cm、3.39cm、3.38cm、3.380cm,则这个圆柱体的直径是( ) A.3.39cm B.3.388cm C.3.3875cm D.3.38cm 3、成语“白纸黑字”喻指证据确凿,不容抵赖和否认。从物理学角度看() A. 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B. 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入眼睛 C. 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 D. 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光 5、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 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D. 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6、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频率越高响度越大,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7、图中画的是王小刚同学的眼镜,从眼镜判断,他的眼睛() A.是远视眼。B.是近视眼。 C.视力正常,眼镜是太阳镜。 D.一只眼视力基本正常,另一只是近视眼。 8、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 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小 9、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筷子轻轻敲击瓶 口或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下列关于所发出声音的判断中正 确的是() A.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甲瓶的音调最高 B.用嘴贴着瓶口吹气,甲瓶的音调最高 C.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丁瓶的音调最低 D.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丁瓶的音调最高 10、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 为图中的甲和乙,则 ( ) A.小红离小强的距离近 B.小明和小红离小强的距离相同 C.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减少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D.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11、放在凸透镜主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5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 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此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表现

八年级物理(上)期末复习

育才实验八年级物理上期末复习 (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 ( )1.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1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A. 鼓号乐队不能进入 B. 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C. 道路转弯,行车注意安全 D. 乐器商店的标志 ( ) 2.室内温度为200 C ,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2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 )3.2004年6月8日下午13时左右在南通可以看到“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观.“金星凌日”是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它的产生和日食的道理相同.图3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中金星的位置在 A .甲 B.乙 C.丙 D.丁 ( ) 4.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与图4中图线a 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把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关系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 ) 5.下列的实验和实例: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其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A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 ) 6.下表是部分物质的熔点和沸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水银 金 钢 萘 钨 酒精 熔点(℃) -39 1064 1515 80.5 3410 -117 沸点(℃) 357 2500 2750 218 5900 78 A .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B .电灯泡里的灯丝通常用钨制作,因为钨的熔点高 C .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40℃气温 D .表中物质的沸点都可用水银温度计测得 ( ) 7.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的暗处是水 图3 间 温度 a d b c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期末检测卷(一)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你所在考场的温度约50℃B.你考试所用答题卡的宽度约3m C.你正常呼吸一次所用时间约1min D.你答题用的2B铅笔的质量约为8g 2.为了响应“低碳生活”,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看到路边的风景树向后“飞过”,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树B.地面C.旁边的楼房D.自行车 3.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全程50m,通过前一半路程用了4s,通过后一半路程用了6s,则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10m/s B.6.25m/s C.5m/s D.4.17m/s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频率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 C.汽车禁止鸣笛,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5.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A.春天,河里的冰逐渐变成水 B.洒在教室地面上的水慢慢变干 C.夏天,剥开冰棒的包装纸,看到“白气” D.放在电冰箱冷冻室中的矿泉水结成了冰 6.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为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80℃ C.在第5min时物质已全部熔化 D.第10min时物质处于液态 7.如图所示,下列图片中的物理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8.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 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D.人向平面镜靠近0.2m,像将远离平面镜0.2m 9.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综合复习(讲义)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综合复习(讲义) 【考点一】长度的测量 1.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 A.1cm、5.50cm B.1cm、8.30cm C.1mm、8.30cm D.1mm、2.80cm 2.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测量的结果是() A.1.2cm B.3.25cm C.12.5mm D.2.32cm 解题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二】估测 3.对于家庭厨房用具的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值的是() A.普通筷子的长度约为25cm B.酱油瓶子的容积约为5mL C.普通饭碗的质量约为2kg D.某同学的身高是160dm 4.针对一名初三年级的男生小华,下列有关的一些数据,你认为合理的是() A.他的手掌宽度为2.5dm B.他的脉膊正常跳动的频率为70Hz C.他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可达15m/s

D.他身体的体积约为0.05m3 解题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三】运动的相对性 5.汽车站并排停放着两辆大客车,甲车突然相对地面向后行驶,乙车仍相对地面静止,这时乙车上坐在座椅上的乘客却觉得乙车在向前行驶。则该乘客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A.乙车B.甲车C.房屋D.树木 6.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强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 突然,他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强感觉自己乘坐的列车前进了是以站台为参照物 B.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坐在旁边的 小红为参照物 C.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坐在旁边列 车的车尾为参照物 D.小强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而造成的 解题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四】速度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7.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作制动器来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叫

八年级物理上期末综合复习

八年级物理上期末综合复习(教案) 【考点一】长度的测量 1.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 A.1cm、5.50cm B.1cm、8.30cm C.1mm、8.30cm D.1mm、2.80cm 2.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测量的结果是() A.1.2cm B.3.25cm C.12.5mm D.2.32cm 解题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二】估测 3.对于家庭厨房用具的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值的是() A.普通筷子的长度约为25cm B.酱油瓶子的容积约为5mL C.普通饭碗的质量约为2kg D.某同学的身高是160dm 4.针对一名初三年级的男生小华,下列有关的一些数据,你认为合理的是()A.他的手掌宽度为2.5dm B.他的脉膊正常跳动的频率为70Hz C.他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可达15m/s D.他身体的体积约为0.05m3 解题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三】运动的相对性 5.汽车站并排停放着两辆大客车,甲车突然相对地面向后行驶,乙车仍相对地面静止,这时乙车上坐在座椅上的乘客却觉得乙车在向前行驶。则该乘客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A.乙车B.甲车C.房屋D.树木 6.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强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 突然,他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由于今年复习的时间比往年短,所以今年的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对老师的要求更高,如何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提高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我们每一位老师一直深思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物理教学任务,进一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特制定复习计划如下: 一、复习的指导思想: 1、学生的基本知识检查,重点在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普遍掌握; 2、学生的基本作图能力(包括光现象和简单电路两方面)要求认真和方法正确; 3、学生的基本知识应用能力,针对普通型应用题,强调单位换算、解题格式等; 4、学生的实验探究分析和基本技能,要求知晓环节、增强探究意识,并且理解实验过程。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由于基础问题,大多数学生能参与学习,但缺乏主动学习性。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方法没有养成,答题规范性存在大量的问题。 三、各章节的复习重点内容: 第一章(机械运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测量平均速度。

第二章(声现象):声音的三要素;超声波与次声波;减弱噪声的有效途径;声速及回声的相关计算运用。 第三章(物态变化):温度计的正确使用;物态变化及现象分析(其中对晶体熔点、凝固点和熔化凝固图象分析;水的沸腾中沸点的理解作突出强调)。 第四章(光现象):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月食、日食、小孔成像等;光的反射规律及运用;光的折射规律及运用;光的色散现象;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凸、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及作图分析;生活中的透镜运用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眼睛的原理,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及基本应用。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质量、密度的概念;测量物质的密度及密度与生活中的应用。 四、复习的基本要求: 1.梳理各章节基本知识,形成结构,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 2.重点知识内容进行细讲多练,技能知识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引导性明确; 3.注意纠正学生学习及考试中的错误心态,规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综合性进行课堂练习,分析讲解中加强学生的练中记忆、练中巩固和练中归纳能力。 五、具体措施: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资料

考纲要求 1. 知道机械运动,能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2. 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3.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考点一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一讲 机械运动 考点过关 1. 下列估计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人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 5m/s B .住宅楼每层楼的高度约为 3m C .一本物理书的质量约为 30g D .一个初中生的质量大约为 500g 2. 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A .15.6cm=15.6cm ×0.01=0.156m B .15.6cm=15.6cm ×0.01m=0.156m C .15.6cm=15.6cm ÷100cm=0.156m D .15.6cm=15.6×0.01m=0.156m 3. 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 A .3.7cm B .3.7mm C .2.70cm D .2.7mm 4.(读数)如左下图所示,该机械秒表的大表盘一周所表示的时间为 ,其分度值为 ; 小表盘一周量度的时间为 ,其分度值为 .此时该表的读数为 min s . 5.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刻度尺零刻线被磨损,不能利用刻线清晰完整的位置进行测量 B. 正确操作用量筒测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水面的凹液面最低处相平C .用 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加减砝码必须用洗干净的手去拿 D .如果错误操作实验仪器,就会产生实验误差6.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正常人的心率一般为75次/分钟 B. 用一把受潮膨胀了的木尺去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将会偏大 C .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 D .一本书有300个页码,测得该书厚9mm ,则该书每张纸的厚度为 0.03mm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期末考试将至,为了在复习时避免无效信息的重复传授、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需要整合本册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充分提高整体复习水平,特制定如下切实可行的复习方案。 一、复习目标: 1、查缺补漏,加强基础知识,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抓住基本知识与技能,提高中、下等学生的成绩; 3、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重点: 1、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基础知识;(声现象中的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光的反射定律,各物态变化的条件等。) 2、重点实验(如温度计的使用、水的沸腾、晶体的熔化、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规律)、书上的插图等的内涵和外延。 3、提升学生能力,使知识系统化; 4、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复习难点: 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能力的提高、真正的理解知识及灵活运用。 五、具体措施: (一)学生建立知识树: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 物理课是以单元作为结构单位的。八年级物理上册主要为声学、光学、物态变化、物体的运动五个单元。教学过程中,一般都采用“段段清”的做法,物理复习则应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对每个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和训练,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和掌握系统的知识体系,训练和提高所规定的能力。 (二)典型例题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训练是复习课的主要教学活动形式。那些题海战术、机械性重复训练是训练中的弊端。而平时教学中学生接受学习的机会不均匀,出现了知识上的差异,因此在复习每一个单元时,教师因根据平时教学中所掌握的情况,出典型例题。 首先,让学生看书和已做过的的试卷,使学生对已选定的知识有一个记忆的复苏,其次,教师引领学生逐一复习各个知识点,然后,通过资料加强学生训练,训练中要注重于重点,适当采用一些例题精讲,突破难点,精选有代表性的题,突出重点。使得每一个学生在复习中有满足感,能较好的收到复习的效果。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

运动的描述 运动的快慢

测量平均速度 1.实验器材:斜面、小车、金属片、__停表__和__刻度尺__。 2.实验原理:__v= s t__。 长度的测量 例1(2018·宜宾中考)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B__(选填“A”或“B”),该物体的长度是__2.75__cm。

【解析】读取物体长度时,视线要与物体末端所对刻度线相垂直,所以B方法正确;由图知:刻度尺上1 cm 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 cm=1 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物体左侧与9.0 cm对齐,右侧与11.75 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11.75 cm-9.00 cm=2.75 cm。 时间的测量 例2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为__228.7__s。 【解析】由图可知,小盘的分度值是0.5 min,大盘的分度值是0.1 s,因此停表的读数为3.5 min+18.7 s=228.7 s。 参照物 例3(2019·北京中考)2019年1月3日,“玉兔二号”从停稳在月球表面的“嫦娥四号”上沿轨道缓缓下行,到达月球表面,如图所示。关于“玉兔二号”下行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运动的 B.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 C.若以轨道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运动的 D.若以“嫦娥四号”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 【解析】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要确定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则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 路程—时间图像 例4(2019·湖州中考)甲、乙两物体运动时,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为曲线,乙为直线,在t=5 s时两线相交,则由图像可知(D)

(完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知识点复习教科版,推荐文档

1、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 知识点复习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2、科学探究的工具:长度:刻度尺、千分尺、游标卡尺。质量:托盘天平和砝码。 时间:秒表温度:温度计。电:电流表和电 压表力:弹簧测力计。体积:量筒和量杯。 3、科学探究的环节: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⑤分析与论证⑥评估⑦交流与合作 4、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刻度尺。长度的国际主单位:米(m) 长度的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1Km =103m。1m = 101dm = 102cm =103mm =106um =109nm 5、使用刻度尺的规则: "认" 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放" 尺要平行所测长度,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读" 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 测量值是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二位的单位是分度值,最末一位是估计值。 6、误差与错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测量时的误差是不可能避免的,环境的影响、测量工具不准、人为估读不同等都会造成误差。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平均值的小数位数和测量值的位数必须相同。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规则等原因造成的,是应该消除而且能够消除的,所以误差不是错误。 7、控制变量法:当某个物理量的变化和多个因素有关时,研究一个因素对该物理量的影响,必须保持其它因素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在应用中,要研究某个因素对问题的影响,那么这个因素就不同,其它因素相同。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 1、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2、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3、机械运动:物体间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三种运动:分子运动、机械运动、天体运动) 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静止是相对的。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4、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①观众法: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越长,运动越快。 ②裁判法: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越短,运动越快。 ③综合法:时间、路程都不同,比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5、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的定义: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6、公式:V=S(S=Vt t=S) (S--m t--s v--m/s) t V 国际单位:m/s(米每秒)。如v = 10m/s 表示物体每秒通过的路程是 10m。7、在交通运输中常用的速度单位:km/ h(千米每小时) 8、匀速直线运动:一个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在任何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始终相等(速度不变,运动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9、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V =S 总= S1+S2; 平t 总t +t 1 21m/s=3.6km/h 1km/h= 1 1m/s 3.6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期末复习专题1-5及期末试卷

- 129 - 期末复习专题(一) 声现象 课堂作业 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产生的.老师讲课的声音通过_________传到教室的各个角落,使同学们都能听到. 2.如图所示,图(a)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____;图(b)中的游泳者在水下能听到岸上的音乐声,说明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________中传播;图(c)中小白兔能分辨出叫门的不是外婆,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来判断的 . 3.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________的声音. 4.小提琴发出的悠扬琴声是靠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演奏前,演奏者都要通过拧紧或放松琴弦进行调节,这主要是为了调节琴声的__________. 5.交响乐是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乐曲.弦乐器的琴弦由于受到弹拨或磨擦而_______发出了声音;乐队指挥能够分辨出交响乐中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他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进行辨别的;夜深人静的时候,如果把播放器的音量开得过大,优美的音乐声此时也变成了______. 6.通常情况下,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这种介质传人入耳朵的.声波频率范围很宽,但正常人耳朵只能听到20 Hz 到20 000 Hz 的声音,高于20 000 Hz 的声音称之为__________.减弱噪声有三个环节,公路两旁安装隔音墙、植树属于在______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7.若把正在收看的电视机放在真空玻璃罩内,我们会发现 ( ) A.图像和声音一样正常 B.图像和声音同时消失 C.可以听到声音,但看不到图像 D.可以看到图象但听不到声音 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 km/s B.人是靠音调区分交响乐中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C.人歌唱时歌声是由声带振动发出的 D.禁止鸣喇叭属于阻断噪声的传播 9.如图所示,为了使道路交通更加通畅,厦门市几条主干道架设了高架道路,高架道路的路面铺设“海绵”沥青,部分路段两侧设有高3 m 左右的透板墙,铺设“海绵”沥青和安装这些板墙的主要目的是 ( ) A.保护车辆行驶安全 B.减小车辆噪声污染 C.增加高架道路美观 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机械运动 基础知识梳理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 米(mm)、微米(μm)、纳米(nm)。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尺面,④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时不但要记录数据,还要注明测量单位。 2、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小时(h)、分(min)。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 差。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 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 较路程”或“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计算公式:v=S/t 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v=S/t,变形可得:s=vt,t=S/v。 四、测量平均速度 1、测量平均速度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秒表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二上物理知识点大总结 第一部分声现象 1. 声音的发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 2. 声的传播: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声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V固>V液>V气)真空不能传声。 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1)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 (3)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声纳系统) 4.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 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6. 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7. 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 声音等级的划分 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 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 10.声的利用:(1)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如B超、声纳、雷达等)(2)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洁牙、超声波碎石、清洗精密零件等) 第二部分光现象及透镜应用 (一)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 3、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C,玻璃中为2/3C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 5、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8、理解: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 9、两种反射现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