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儿童攻击行为成因及应对

儿童攻击行为成因及应对

儿童攻击行为成因及应对
儿童攻击行为成因及应对

儿童攻击行为成因及应对

摘要:本研究在概括攻击行为的定义、表现,及理论解释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研究,从个体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三个方面探讨了小学儿童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并概括出移情训练、适时奖惩、创造非攻击性环境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攻击行为; 小学儿童; 攻击理论;应对

1 小学儿童攻击行为概述

1.1 攻击行为的定义

小学生攻击行为,近年来时有发生,已经严重影响到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据统计,我国有22.2%和6.2%的小学生经常被欺负或欺负他人。[10]这种攻击行为主要指小学儿童有意伤害别人,不为社会规范所允许的行为。不只是身体上的,更包括心理上的。

1.2 攻击行为的表现

小学生的攻击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言语攻击。即通过说人坏话、诽谤、取笑等对人进行欺辱或恶意中伤、破坏别人关系。二是身体攻击。即使用某些可以对人产生伤害的工具或身体的某一部位,攻击他人身体。

1.3 攻击行为的种类

攻击行为根据其形式和功能可分为口头攻击和身体攻击。而根据目的又可分为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如果攻击行为的实施者目的是为了伤害他人的身体或是破坏他人的工作和财产,那么他的行为就属于敌意性攻击;如果攻击行为是为了得到某种特定的东西,本身不以伤害被攻击者为目的,那么这种攻击行为就是工具性攻击。

2 理论研究

2.1 弗洛伊德本能论

弗洛伊德认为攻击性行为是人的一种需要,是不需要学习的。当隐藏在无意识层面中的动物性本能冲破前意识层面的阻碍,进入意识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后,将自身所携带的动物性本能释放出来,就会产生攻击性行为。后来,弗洛伊德又提出,攻击行为是由于“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力量失衡,“本我”冲破了“自我”和“超我”的防御体系,释放出“本我”中自私、乖戾的冲动及欲望所引起的一种行为。

在本能的观点上,弗洛伊德将攻击行为看成是有发展特性的,因为它有利于种族个

体、整体的发展。但是本能论对人的实践活动意义不大,它不能说明攻击行为何时发生,采取什么方式可以预防,有时甚至不能对生活中的攻击行为作出解释,只能停留在本能模式上做说明。[1]

2.2 社会学习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类绝大多数攻击行为是通过观察和强化形成的,无论直接的观察学习还是间接的媒介学习都可以使孩子学到攻击行为。个体可以通过观察他人攻击性行为的过程和结果,产生攻击性行为的替代性学习。此外,还可以通过自己的攻击行为,得到攻击行为直接经验的学习。班杜拉在美国一幼儿园曾做过一项实验,让被试儿童与一个成人待在一个有充气娃娃的屋里,跟实验组被试在一起的成人,对充气娃娃进行长时间的暴力对待,并且对充气娃娃进行辱骂。而控制组的成人则不理会充气娃娃。之后孩子被单独留在屋子里。结果发现实验组的儿童表现出成年人的许多攻击行为。也就是说,儿童会通过观察而学会他人的攻击行为,并且如果给他们提供适当的机会,他们也会表现出相同的行为反应。

2.3挫折——攻击理论

此理论认为,人的基本欲望是趋利避害,追求快乐,躲避痛苦。如果这种欲望受到阻碍,就会产生挫折体验。攻击行为是个体遭遇挫折之后所引起的行为反应。挫折很容易导致攻击,尤其是在挫折很强烈的情况下,而当个体的攻击行为是指向目标的一个手段时,攻击行为更容易发生。在勒温、巴克等人进行的关于攻击性的实验中,被试小孩子被带到一个放满玩具的房间,但是有金属丝隔着,不能直接接触玩具。在一段时间后,孩子们才被允许玩玩具。而另一组的孩子则可以不经过等待即可接触玩具。结果发现前一组儿童比后一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砸、抢、摔等损坏玩具的行为,这也就是说挫折引发了更激烈的破坏、攻击行为。[2]

研究者还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挫折都会导致攻击性行为。在不产生愤怒情绪、对挫折存在一个合理解释的情况下,攻击行为发生的概率会降低(Berkowitz,1994)。[1]例如,孩子想到公园里玩,而父母不肯,这时候,如果父母向孩子解释说,今天公园不开放,等改天再去;或是现在公园那边下雨。可能孩子不会很生气,跟父母闹脾气。

3 影响小学儿童攻击行为因素的研究

影响小学儿童攻击行为形成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从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方面进行分析。

3.1个体因素

3.1.1 生理因素

3.1.1.1年龄因素

国外F·Goodenough、Hartup等曾针对儿童攻击性行为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发现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儿童攻击行为的形式和类型具有很大的差异。[4]从形式上看,低年级的儿童较多地采用身体攻击,但随年龄的增长,言语攻击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其原因无外乎以下两种:儿童言语技能的提高;社会、家庭、学校都对孩子身体攻击具有高

度的敏感性,而对孩子的“口舌之争”抱有一种无所谓的思想。从类型上看,低年级的小学生的攻击行为主要是工具性攻击。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具备了推测他人意向和动机的能力,工具性攻击逐渐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敌意性攻击。从发生的频率看,攻击行为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这是因为儿童在成长中获得了一些无损于同伴关系的问题解决策略,并且父母与教师教育过程中培养孩子的亲社会行为。

3.1.1.2 性别因素

男生与女生在攻击行为上同样有显著的差异(Eliott,1994)。[12]在攻击方式上,男孩较多地使用直接的身体攻击,而女孩则喜欢使用偷偷摸摸、散布谣言等间接攻击。在攻击对象上,男生攻击的范围较广,一般男女都可欺负。而女生一般情况下只攻击同性。并且,男生更容易卷入攻击事件,在受到伤害后,男孩比女孩更容易产生攻击行为,女孩则较少参与攻击行为,也较少成为被攻击的对象。但当他们被他人直接攻击时,这种差异减小(B.A.Bettencour&https://www.wendangku.net/doc/d013428214.html,ler,1996)。[3]

3.1.2心理因素

3.1.2.1 个性特征

研究表明:小学生较强的攻击倾向与某种人格结构的稳定性相连。陈世平(2000)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对天津364名小学生进行测验,结果表明,具有攻击行为的小学生的典型特征是高精神质和相对外倾型。他们一般在性格上比较固执、粗暴、冷酷及缺乏同情心;在行为上,容易冲动,缺乏自制能力,对暴力持有一种肯定的态度,认为攻击行为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并且相信自己具有成功实施攻击行为的能力。[3]此外,攻击者在人际交往技能上表现较差。陈世平通过对攻击者进行人际冲突应对策略量表的测量,发现具有典型攻击行为的儿童在人际交往技能上相对较低。[11]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为攻击者与同伴相比,往往比较强大,占据身体上的优势。因此出现问题时,他们时常采取攻击行为作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很少采用妥协、退让的方式或通过向他人求助来解决问题。这使他们在社会技能上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形成不良的人际交往模式。

3.1.2.2 归因

道奇的社会认知加工理论认为攻击行为的发生是由于攻击实施者对社会信息的错误理解所引起的,个体对面临的社会情境的认知过程是攻击行为产生的基础。[4]小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常常会因为误解他人行为的动机而导致攻击行为。比如别人因一时不小心把你撞倒,具有攻击性的儿童常常以为那是对方在故意欺负自己,从而产生报复心理,导致攻击行为的发生。不少研究指出,有攻击行为的儿童比无攻击性的儿童容易注意和想起具有威胁性的消息,他们倾向于将情境中不明晰或暧昧不清的信息当成是具有挑衅意义的信息,甚至根本就误解了信息本身的意义。Nasby将儿童的这种情况称为“敌意归因偏差”。 [14]

3.2家庭因素

3.2.1父母的教养方式

Baumrind早期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态度对孩子的社会化有很大影响。[2]权威型父母对孩子的攻击行为采用压制的办法来进行控制,对孩子非打即骂、粗暴蛮横。与此相反,放任型父母对孩子的攻击行为不加理会,漠然视之,认为这种行为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甚至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攻击行为采取鼓励、默许的态度。他们认为要使孩子在社会上立足,就要培养孩子要强,凡事不服输的意识。

其实,孩子在父母的高控制下,往往出于对父母的畏惧,暂时压抑自己的攻击行为,但一段时间后往往便会表现出更激烈的攻击行为。或是采用说谎等隐蔽的方法攻击别人。在父母的低控制下,父母漠视的态度会强化孩子蛮横的人格,助长孩子的攻击行为,严重影响儿童的社会化,因而有可能形成孩子的反社会型人格。

与民主型父母相比,权威型与放任型父母具有一致性。他们都较少与孩子进行沟通。在孩子需要关心和支持的时候不能及时给予必须的情感支持,结果导致孩子形成对他人的敌对情绪和自我挫折感。

3.2.2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同样会对小学生的攻击行为产生影响。小学儿童的攻击行为常常是通过模仿习得的。Farrington(1993)曾对400多名儿童进行一项纵向研究,结果发现,有攻击行为倾向的家长,他们的子女与其他正常家庭的孩子相比,表现出较多的攻击行为。[5]父母具有攻击倾向,时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大打出手,孩子置身于攻击、吵闹的场面,往往会通过有意无意的模仿,逐渐形成攻击性行为。然后对周围的小伙伴进行攻击,导致同伴的排斥,最终归于不良群体,使攻击行为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而生活在单亲或重组家庭的孩子,有时会由于得不到充分的关心和支持,从而产生悲观、孤僻、忧郁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因此产生攻击行为。

3.2.3 亲子关系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尤其是母亲对孩子的态度,是接纳还是拒绝,是关心还是冷漠,对孩子个性的形成和行为习惯起重要作用。儿童在早期与主要照顾人之间的情感关系产生了儿童不同的依恋类型。而不安全依恋是儿童产生攻击性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母亲过分严厉,经常对孩子大发脾气或打孩子,这种不支持行为容易对小学生造成巨大的伤害,他们在亲子互动中得不到关怀,反而受到伤害。

王益文(2000)曾采用整群取样的方法选取山东省4个城市、县、农村765名6到11岁儿童的母亲为研究对象,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和母亲行为问卷分别对儿童和母亲进行测量,结果发现有攻击行为的儿童其母亲的支持行为显著低于正常儿童的母亲,不支持行为显著高于正常儿童的母亲。[6]这说明母亲的情感支持行为减轻了孩子的社交退缩、违纪和攻击性行为;而过分严厉的教育、惩罚孩子等不支持行为会导致孩子不安好动、攻击性强、固执粗暴等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也就是说,具有积极的母子关系的儿童具有较低的攻击破坏行为,而具有消极的母子关系的孩子则相反,即母亲与孩子之间和谐的关系和攻击行为是一种负相关的关系。

3.3社会因素

3.3.1 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在儿童个性与社会化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社会能力的培养,促进儿童认知和健康人格的发展。而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由于缺乏解决冲突的策略,常被同伴拒绝,使得他们协调人际关系的技能和自我控制能力得不到锻炼,往往会对他人产生一种不信任甚至充满敌意的态度,加强了他们的攻击性行为。帕特森(Patterson G R,Littman .R.A.,1967)曾训练一组学生专门观察幼儿园儿童相互攻击的情形,了解被攻击孩子的态度对攻击者攻击行为方面的影响。他的实验对象是18个男孩和13个女孩,观察次数为33次,频率为2.5小时每次。结果发现,当被欺负的孩子作出胆怯、退缩的反应时,攻击者以后还会采用相同的方式对待其他儿童。并且被攻击的儿童有可能在此过程中学得攻击行为,也就是说同伴间行为的影响是交互的。[7]另外,群体间的相互作用,也可导致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增加。费斯廷格(1952)提出了“去个性化”的概念,指的是人在群体中自我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在具有攻击性的群体中,儿童为了融入此团体,时常会模仿他人的行为。一旦去个性化现象出现,孩子的行为就会较少受到自己的个性支配,倾向于跟随整个群体的状态,从而使攻击他人产生的罪恶感、恐惧等被削弱,使人表现出许多社会所不允许的行为,包括攻击性行为。

3.3.2大众媒体

媒体上的暴力画面屡见不鲜,如暴力电视、暴力电影、暴力漫画和书籍等正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孩子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它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大量研究证明观看暴力节目,阅读暴力书籍等会诱发儿童的攻击行为。利伯特和巴伦曾做过一个实验,让实验组的小学生观看充满暴力的警匪片,而让控制组的儿童观看时间长度相似的无暴力行为的体育节目,然后允许两组的孩子一起玩。结果发现,不管男生还是女生,看过暴力警匪片的孩子比看过无攻击行为体育节目的孩子,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6]赫伊斯曼(2003)从1977年到1992年进行了长达15年的纵向研究,结果页表明儿童期过多观看暴力影片能够预测男女在成年时的攻击行为,并且从对节目中的任务认同度也能预测后续的攻击行为。

暴力影像品、书籍等之所以会造成儿童的攻击行为,是因为它们给孩子提供了侵犯性榜样,孩子很可能认为“攻击行为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在他们喜欢的英雄角色对敌人痛下杀手时,他们常会以为“好人”也会使用攻击行为,从而接受“在特殊情况下,使用攻击行为未尝不可”的观点。这些节目减弱了儿童对攻击行为的抵抗、控制,增加了儿童对攻击行为的容忍度,在无形中鼓励了孩子的攻击行为。

但是也有研究指出,处于愤怒状态的观众观看暴力节目后其攻击行为会减少。费斯贝奇(S.Feshbach,1961)曾做了一个实验,他让被试(愤怒状态、非愤怒状态)观看暴力和非暴力电视,结束之后给被试攻击的机会。结果,愤怒状态下的被试观看节目后攻击行为减少,表现出较弱的攻击性。[5]但是这个结论却遭到很多人的反对,认为费斯贝奇选取的被试过于暴力,不适宜将这个结论运用到普通人群身上。

4 小学儿童攻击行为的应对研究

4.1情绪宣泄

宣泄的假设是,攻击的精神能量是一个常数。能量聚集越多,发生攻击行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如果这些不良情绪得到合理宣泄,攻击行为就会随之减弱。

宣泄对攻击行为的抑制作用,得到大量的事实支持。霍坎逊(J.E.Hokanson,1961)研究发现,受假被试侮辱的被试,处于一种高唤起水平的攻击状态。此后,安排部分被试电击侮辱他们的假被试,剩下的被试则作为控制组没有机会电击假被试。一段时间后,对所有的被试进行生理测量。结果表明,实施了攻击行为的实验组生理紧张下降,心跳恢复正常。说明他们的攻击准备状态消失,而控制组被试的攻击准备状态依然存在。[8]想象的攻击行为和观察他人攻击也有宣泄作用。杜博(A.N.Doob et al.,1972)曾进行过一个实验,将被激怒的被试分为三组,一组让他们有机会电击激怒他们的人,一组目睹实验者对激怒他们的人进行电击,剩下的一组为控制组。实验表明,三组被试在后一阶段对他人进行电击时,已对他人进行电击的第一组电击最少,第二组居中,而控制组最多。这也就是说,对于被激怒的被试,自己先实施攻击行为,产生了宣泄的作用,而目睹他人实施攻击行为也具有代偿性作用,因而减少了攻击行为。[3]

因此,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组织一些对抗性较强的活动,教会小学生找师长倾诉或进行一些无破坏性的幻想攻击行为,将攻击的冲动释放出来,可以有效的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4.2 移情训练

费希巴赫研究发现,移情与儿童的攻击行为之间是一种负相关的关系。[5]移情能力高的小学生,具有较多的亲社会行为,他们能够更多地了解攻击行为对人产生的不良后果,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觉察和体验别人的痛苦;而移情能力较差的小学生则较少表现出亲社会行为,他们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忽略了他人。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莱姆在其权威——服从实验中也得出个人对他人的痛苦体会得越深刻,就越倾向于拒绝去侵犯他人的结论。[3]

因此,可以采用角色扮演、听故事和游戏等方法来培养小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有意识地安排孩子将心比心地体验他人内心的痛苦,想象自己挨打,被人欺负的恐惧、无助,从而培养其移情能力,降低减少小学生的攻击行为。

4.3 适时奖惩

魏晓娟等的研究表明:当周围人对儿童的攻击行为采取容忍态度时,儿童作出攻击行为的次数和强度就会明显增多。[9]所以,当孩子做出攻击行为时,应当给予批评教育,明确地表明自己的立场,让孩子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分清楚是非黑白。如果小学生有较严重的攻击行为,如无理取闹、打骂他人等,应该给予处罚。比如,不许他参加喜欢的活动等。

此外,小学生无论是自觉或不自觉的亲社会行为,都需要群体的肯定。当儿童做出亲社会行为时,家长老师都要即时给予强化,如口头表扬、奖励等,使孩子得到积极的

反馈。小学生的亲社会行为会在这种正面强化中巩固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4.4创造非攻击性的环境

小学生的攻击行为很多都是从环境中习得的。若想减少孩子的攻击行为,就必须创造一个非攻击性的环境,降低人际冲突的可能性。

首先,家庭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不容小觑。Kokko(2000)研究发现,儿童有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父母以孩子为中心的对孩子进行教育,有利于孩子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因此,父母应该为孩子建造一个平等、友好、温馨的家庭环境,采取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只有这样,小学生才能够健康正常的发展。[15]其次,作为小学生学习的学校,其校园环境与他们的发展关系密切。学校应该为孩子提供有益的书籍,娱乐器材等,为孩子创造一个奋发向上的学习环境,满足儿童的需要。教师是学生的主要塑造者,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平等看待每个学生,尊重学生发展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对于具有较强攻击性的学生,应该及时给予辅导,使其远离攻击行为。

此外,由于小学生对外具有高度的好奇心,具有较强的模仿性,他们更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利伯特和巴伦的研究都揭示了暴力的影视会促进孩子攻击行为的产生。[6]因此,带有暴力的影视、游戏都应该远离儿童,这就需要全社会成员的努力。

5 前景展望

从理论研究看,当前关于攻击行为的理论主要有本能论、社会学习理论、挫折攻击理论等。这些理论都各有所重,现阶段单用任何一种理论已经不能很好的探讨攻击行为。在将来的攻击理论探索中,综合不同理论的优势以求更深入的理解攻击行为、结合当代心理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对攻击行为进行更深入的探讨等都可能是理论研究的未来之路。

从研究方法看,攻击行为主要采用观察法、问卷法量表法、社会测量法和访谈法。许多研究人员在被试选择时使用的方法不尽相同,采用的测量工具和方法也常不一致的,结果使得研究结论受到质疑且彼此间无法进行比较。更甚者研究人员对同个问题的看法分歧甚至有相反结论。[3] [7]这就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在研究方法、被试选择时更加谨慎,做到有规范可循,从而达到不同研究相互之间可以比较的目的。

从研究内容看,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攻击行为的行为背景、类型和形式、外部诱因、内部诱因等几个方面,而对于独生子女、出生顺序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更重要的是国内许多研究都是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由于我国与其他的国家处于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儿童攻击行为的发展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必须深入开展我国攻击行为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格莱尼斯·布洛克威尔.应对攻击行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3-32.

[2]Elliot aronson等.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330-359.

[3]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23.

[4]李幼穗.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培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65- 266.

[5]Farrington D P.Understanding and preventing bullying[J].Chicage University of Chicage Press,1993.

[6]王益文.母亲行为与儿童行为问题的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4):277-279.

[7]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41-242.

[8]理查德·格里格等.心理学与生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330-359.

[9]魏晓娟,岳慧兰.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和矫正[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2,(15)4:52-55.

[10]智银利,刘丽.正确应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1:57-59.

[11]陈世平,乐国安.关于学校中儿童欺负行为的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2006,(5)1:42-46.

[12]王伟.未成年人的攻击性为研究综述[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21)6:91-93.

[13]徐坤英.攻击行为的心理学解释及影响因素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4)4:84-87.

[14]陈秋燕.国外儿童攻击行为研究综述[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3)1:140-145.

[15]张颖.儿童攻击性行为及有效控制[J].聊城大学学报,2006,3:276-278.

[16]魏晓娟,岳慧兰.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和矫正[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2,(15)4:52-55.

[17]蒋俊梅.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矫正[J].教育探索,2002,8:71-73.

[18]张广斌,郭秀红,朱新筱.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成因探析及其矫正教育[J].青少年研究,2003,2:11-14.

[19]智银利.有效控制儿童底攻击性行为的研究[J].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113-115.

[20]陈凤梅.简议儿童的攻击性行为[J].宜宾学院学报,2005,7:92-93.

[21]王林松.论攻击行为理论研究的发展[J].当代教育科学,2008,3:57-59.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案例分析与处理策略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案例分析与处理策略攻击性行为指对他人的财产或人身进行直接破坏或攻击的行为,包括殴打、伤人、破坏物品、虐待他人或动物、抢劫等行为。在4—6岁时可表现为咬人、咬物、打人等,是儿童、青少年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社会行为,它既影响儿童人格和品德的发展,又是衡量个体社会化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儿童攻击行为和将来犯罪行为的关系上,有关研究认为:习惯性的攻击行为可用来解释和预测犯罪行为;年龄越小就具有攻击行为的幼童,未来发展成反社会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可能性越高;在各种情境中都出现攻击行为的儿童比在特定情境之中出现攻击行为的儿童将来更可能发展成为发社会行为和行为偏差。虽然儿童和青少年的攻击行为一般没有成人那样残暴,比较容易受到忽视。但是随着社会中某些不良因素的发展和电视等宣传媒介的不良影响,社会中的暴力和其他形式的攻击现象正在以各种形式和途径逐渐向幼儿园、学校中渗透。再加上幼儿园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某些局限和儿童青少年心理和行为的特点,现在的儿童、青少年正在受到攻击现象的侵蚀,尤其是暴力行为正在逐年增加。据《中国青年报》1997年6月25日报道,北方某大城市的一项调查表明,在校学生中,有50%以上的学生有过被校内同学或外校学生敲诈、勒索、抢劫、欺侮和其他滋扰的经历。成都的调查也表明,有三成以上的同学曾受到过同校学生不同程度的骚扰,五分之一的学校存在学生勒索钱财等恶性事件。来自瑞典的卡罗琳斯应激研究室的研究者对北京267名12—13岁小学生欺侮行为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6.7%的小学生回答在上学期中,每周至少一次受人欺侮过。因此儿童和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必须引起社会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近期,笔者对一个四岁半的小班男孩进行了攻击性行为的跟踪观察,以案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 【摘要】幼儿攻击性行为是幼儿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影响着幼儿性格与品德的形成。《幼儿园知道纲要》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行为准则”。因此教师与家长必须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本文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给出罢了一下策略:生物学因素、家庭环境影响、学校教育因素、学前儿童与个体攻击性行为、大众传媒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解决策略,从而正确引导幼儿的行为发展。 【关键词】幼儿攻击性原因对策 【目录】 一、攻击性行为的含义与表现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原因 三、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对策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各方面发展还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教师与家长在教育儿童的问题上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幼儿攻击性行为就是其中的一个问题。作为幼儿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攻击性行为一致受到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所的重视。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往往不爱参加集体活动,注意力也不集中,经常受到其他人的排斥,长此以往,对其身心的健康都是不利的。因此教师与家长必须正确认识什么是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教师要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对待儿童,在游戏中培养儿童合作、友爱的精神,家长也要运用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转变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树立儿童正确的价值观,以促进其健康成长。 一、攻击性行为的含义及表现 (一)攻击性行为的含义与表现 攻击性行为是反社会性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故意伤害他人且不被社会规范所允许的行为,是儿童身上一种不受他人欢迎,但却时常发生的一种不良行为。 攻击性行为一般表现为对他人抓、打、撞、责骂、威胁等。攻击性行为总是以社会评判标准为基础,既要考虑个人的动机与目的,又要考虑其行为发生的原因、背景及对其产生影响的环境。伤害意图、伤害行为、社会评价是攻击性行为的三要素。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成因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成因 和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心理健康与道德品质、体质健康等方面都存有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问题实行探讨性分析,发现留守儿童的现状的不乐观性,要解决留守儿童的诸多相关问题,需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体系,尤其在政策措施,直接的教育机构、家庭教育等方面应增大力度来改变现有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现象十分普遍。很多儿童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在家里,失去了直接监护人,使孩子面临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队伍。“生活上缺少照料,思想上缺少准确引导,学习上缺少辅导,心理上缺少疏导,行为上缺少教育,”监管教育严重缺失,已成为制约“留守儿童”有效管理,影响其健康成长的严重社会问题。我县位于鄂西北山区,以农林为主的生产模式导致剩余劳力多,从而使我县成为一个农村劳务输出大县,存有着大量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健康成长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因为他们的成长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事关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稳定,下一代健康成长,和谐社会的构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注重和重视。所以,如何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注重、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已成为当今时代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基于教育的责任感,我们一直非常注重“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通过对我县一些城乡社会,农村中小学的走访调研,结合本校数百留守儿童的情况分析,缘于“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上存有的“五缺”现象,衍生出这个特殊群体普遍存有的一系列问题,亟需引起全社会的正视与注重。 一、“留守儿童”安全隐患多,极易遭到伤害 根据认知发展规律及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少年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其生理和心理成长发育均不成熟,可塑性大,自制力差,这时候的“留守儿童”一旦失去或脱离家长适当的约束与科学引导,极易受到不良诱惑与影响,很多少年儿童因为无人管理或管理不当而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混在一起,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同时他们遇到突发事件时自救水平差,伤亡事故极易发生,甚至成为不法分子的侵犯对象,极易遭受伤害。 二、“留守儿童”生活习惯差,身体发育不良 “留守儿童”因为缺乏家长的教育和管理,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相当一部分学生经常不洗脸、不洗澡、不讲卫生、吃饭不按时、作息不按时、生活不规律、营养不良、抵抗疾病水平弱等情况,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留守儿童”心理不健全,性格孤僻 因为父母常年在外,父母关爱缺乏,心理健康失衡。现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以隔代教育和寄养教育为主,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遇到不当行为的表现得不到有效制止,极大地影响了他们身心健康发展,致使很多“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自闭、寂寞空虚、逆反心理严重。孤僻敏感,爱发脾气,情绪异常,难于沟通。对老师同学甚至家人产生隔阂,不同水准上形成了人格扭曲隐患。 四、“留守儿童”学习功力不足,成绩普遍较差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及矫正策略 幼儿攻击性行为,指的是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时,幼儿出现的身体上的进攻,言语上的攻击等侵犯性行为。主要表现为:打,踢,咬,大声叫嚷,叫喊名字,骂人,暴力,抢走别人的东西等。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发展的特点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种类 依据不同的角度,人们对攻击行为提出了不同的分类,得到了较广泛认可的是把攻击性行为分为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工具性攻击是指孩子为了获得某个物品所作出的抢夺、推搡等动作。这类攻击本身指向于一个主要的目标或某一物品的获取。敌意性攻击则是以人为指向目的,其目的在于打击、伤害他人。(二)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幼儿期攻击性行为存在如下特点: 1、幼儿攻击行为的发生 2、幼儿攻击行为方式的改变。幼儿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攻击性行为呈现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的趋势。 3、幼儿攻击行为存在性别差异。在幼儿园里,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卷入攻击性事 件中。 二、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 (一)父母的因素 父母对待儿童的态度、父母的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父母经常使用暴力及攻击性言行,为孩子树立了一个模仿的对象。儿童往往不是在惩罚中受教育,而是学会了如何使用攻击性行为。儿童的侵犯性行为极大地依赖着他们的父母如何对待他们和父母自己如何表现。一个在家里因侵犯性行为而受到严厉惩罚的孩子,在外边往往有更大的侵犯性。惩罚使孩子在家里限制了侵犯行为,但却等于鼓励了他在外面的侵犯行为,因为孩子模仿的是父母的侵犯行为。惩罚教育孩子在家里要老老实实,等于告诉他们,如果干了坏事不被发觉是不会被惩罚的,这样使儿童不是减少了侵犯行为,而是加剧了这一行为。 另外,经常在孩子面前暴露矛盾,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放纵、宽容和无所谓的态度,也能使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得到强化而增强攻击频率。可见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待儿童的态度,是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二)榜样的作用 电视上的攻击性榜样会增加儿童以后的攻击性行为。过多的电视暴力还能影响儿

3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现代 交际 57金雪莲 张丽红 (吉林医药学院人文社科部 吉林 吉林 132013) [摘要]儿童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即为 亲社会行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受着外在因素的影响。本文分别对亲社会行为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儿童 亲社会行为 合作 [中图分类号]Q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057-02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一、对于亲社会行为涵义的理解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行为,对个体的社会性发展及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关亲社会行为研究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70年代出现实证研究,主要围绕合作、分享、助人、捐献等亲社会行为展开。 1972年,美国学者威斯伯在其《社会积极形式考察》一文中首次提出“亲社会行为”这一概念,他用这一词来代表所有的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行为,如同情、慈善、分享、协助、捐款、救灾和自我牺牲等。 此后,对于亲社会行为理解,不同心理学家,从各自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例如:亲社会行为是由那些对行为者无明显利益,但对接受者有益的反应组成(美国《心理学百科全书》);亲社会行为是那些任何以有益他人为目标的行为(Aronson,2004);亲社会行为包括任何帮助他人或目的是帮助他人的行为,不论助人者的动机如何(Taylor,2004)。 我国对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已经取得了大量的学术成果。我国心理学学者对于亲社会行为涵义的理解也有着各自的见解:周宗奎认为亲社会行为一般与援助行为、积极性社会行为和利他主义在同样意义上使用,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或趋向(1987);白利刚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有益于他人的行为(1997);俞国良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对行为者本身并无明显好处,而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行为(1999)。 儿童亲社会行为是指儿童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二、国外关于亲社会行为研究的现状 (一)研究变量更多更广,为更加准确地解释和预测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更为充分的依据 例如,Knight等人考察了影响6~9岁儿童捐助行为倾向的心理因素。他们发现一些变量,诸如移情(同情心)、情感推理和对金钱的认知等,单独的这些变量与捐助行为之间的相关很低,但同时考察这些变量发现,可以对亲社会行为进行预测。日本近几年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也多集中在情绪认知、移情、自我等个体内在因素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二)统计方法逐步发展,更关注自然情境中所表现出的亲社会行为 例如日本学者运用录像技术较系统的研究了从幼儿到初中学生班级内自发的亲社会行为,结果显示,幼儿为每小时2.85次、小学五年级学生每小时1.38次,小学五年级学生自发的亲社会出现率多于初中二年级,证实亲社会行为出现率 并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三)关注亲社会行为过程中社会信息加工过程与模式的作用 例如,Nelson和Crick(1999)最早对儿童亲社会行为进行了SIP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亲社会儿童的确存在独有的SIP模式:友善的归因倾向而非敌意的归因倾向;关系性目标定向而非工具性目标定向;对亲社会行为反应做积极评价而对攻击性反应做消极评价。 (四)跨文化研究逐步发展 比如美国跨文化的研究显示,来自于非工业化社会的儿童往往有更多的利他行为,过于强调竞争和个人目标而非群体目标的西方社会儿童的利他测验分数比较低;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国儿童对从亲社会行为中赢得表扬持冷淡态度,他们把否认自己所做的好事看作是更加积极的行为,这是中国文化强调谦逊和虚心的结果,而相比之下,加拿大的儿童认为爽快的承认自己做的好事是应该的。Stewart与Sunita等人(2000)通过对西方和亚洲小学2年级的儿童进行跨文化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可以训练和强化儿童对他人的关注,并且儿童的道德推理能力与捐献行为相关。Nirmala与Sunim等人通过对72对中国和印度儿童(4岁)进行跨文化研究,发现集体主义文化对儿童的行为以及分享者和受助者之间的互动产生影响。 三、我国亲社会行为研究的现状 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我国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不足。 (一)亲社会行为与年龄、性别的关系研究 宗爱东、李丹在研究中发现2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性别差异不大,分析原因这可能与2岁儿童性别角色尚未定型有关。马娥、丁继兰采用自然观察的方法,对103名3~6岁幼儿进行为期一周的观察记录,对各年龄阶段幼儿自由活动时间中亲社会行为类型的性别差异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各年龄阶段幼儿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即幼儿亲社会行为随年龄增长而增多;幼儿亲社会行为总体上性别差异不显著,但就每个类型的亲社会行为来看,分享和安慰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他行为性别差异不显著。刘志军等人的研究表明,高中生的亲社会行为不存在性别差异。 (二)亲社会行为与移情的关系研究 主要强调移情的认知、情绪情感两方面以及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丁芳在《儿童的观点采择、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由移情的认知成分之一的角色采择能力人手,发现儿童的道德判断与移情对其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有明显的交互作用;女孩在移情及亲社会行为表现上优于男孩。 收稿日期:2010年10月16日 责任编辑:景泉金雪莲:任职于吉林医药学院人文社科部。 (转56页)

留守儿童形成的原因

留守儿童形成的原因 留守儿童形成的原因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留守儿童形成的原因 留守儿童的主要分布 1、年龄及性别分布 报告显示,在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学龄前(0―5周岁)、小学学龄(6―11周岁)、初中学龄(12―14周岁)和大龄(15―17周岁)4个年龄组占总体的比例分别为27.05%、34.85%、20.84%和17.27%。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约3000多万。在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男孩占53.71%,女孩占46.29%,男女性别比为114:75。 2、地区分布 据介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分布十分集中,而且多数居住在中南各省。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和江西6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总量中所占比例超过半数,达到52%。

0-17岁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共有9683万,已近一个亿的规模。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中抽取的126万人口样本推算出:全国有6102.55万农村留守儿童,全国每五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规模则达到3581万。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其中,四川、河南占全国比例最高,分别达到11.34%和10.73%。其次,安徽、广东、湖南的,分别为7.26%、7.18%和7.13%。以上五个省份留守儿童在全国留守儿童总量中占到43.64%。可见,农村留守儿童广泛分布于中西部省份,同时也分布于江苏、广东等东部发达省份。 报告称,全国31个省区市均有一定数量的流动儿童,其中广东省流动儿童最多,规模达434万,占全国流动儿童的12.13%,远高于其他省份。流动儿童数量大、比例高的还有浙江、江苏、上海、北京等地。上海市每10个儿童中有4个是流动儿童;北京和浙江每10个孩子中,3个是流动儿童。7-14岁流动儿童中,约 1/3的流动时间在6年以上;0-6岁儿童中,自出生以来平均一半时间是在现居住地度过的。 相关阅读: 留守儿童的相关公益活动 随着留守儿童问题日渐突出,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有许多爱心人士和公益组织已经开始关注,并用积极行动来关爱和帮助留守儿童。 “希望家园”关爱农村留守少年儿童_腾讯公益_腾讯网 星星点灯·关爱留守儿童公益计划

关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分析研究报告

关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分析研究报告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期间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如果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如不及早予以纠正引导,对幼儿的发展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必须加以淡化、纠正和引导。攻击行为是指对他人进行的有意的伤害,这也包括语言伤害。在幼儿园里幼儿的攻击行为主要表现为工具性攻击和言语性攻击。 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年轻的父母(或祖父母)对幼儿娇宠、放纵,过分溺爱,要什么给什么;二是电视广告和动画片中不良内容的影响。三是从父母同伴和周围人那里模仿得来的。导致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为所欲为,稍不如意,便以“攻击性”行为来发泄不满,甚至发展到以攻击他人为乐的地步。 “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阶段有着两个明显的差异:首先是性别差异,即男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表现的比女生突出;二是攻击类型差异,即攻击性攻击和语言攻击。幼儿的不仅对自己的行为会对其他幼儿的生活学习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而且对幼儿自己以后的发展以及人际关系、社会交往方面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有资料显示,70%的暴力少年犯在儿童时期就被认为有功性行为,因此,对于幼儿时期攻击性行为的矫正显得至关重要。作为幼儿教师只希望他们在幼儿园里健康快乐的发展,为将来迈入社会打好基础,因此幼儿的这一行为必须加以淡化。我通过两年的跟踪观察和教育实践,对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进行了了解和分析,觉得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淡化和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一)、幼儿出现攻击性的原因分析 1、需求不满

幼儿的需求多种多样,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有不同的需求。有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当幼儿的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就相应的产生了,由于幼儿有很强的自我中心意识、对自己喜爱的物品、玩具有强烈的占有欲,所以常常发生争抢玩具的攻击性行为。由抢夺玩具而产生的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较为普遍,这是一种需求性的攻击行为。 2、遭遇挫折 攻击行为有时是对所受挫折的一种隐射。在幼儿的生活里,让孩子产生挫折感的原因很多,除了一些偶然发生的不愉快事情外,还有父母和他人对孩子的拒绝所造成的。心理学家认为,攻击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必然前提。实际上挫折并不总是导致攻击行为的发生。同时,攻击的发生也并不总是以挫折为前提。儿童对挫折的反应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如回避、哭泣、寻求他人安慰等。攻击行为只是其中之一。 3、同伴影响 幼儿的生活当中,同伴是一直存在必不可缺的,但是同伴也会给幼儿的发展带来影响,孩子之间在一起相处时,会很容易出现相互模仿,打闹、抢夺等情况,幼儿在交往时,当发现有同伴通过打人、抢夺等攻击性行为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时,其他幼儿也会模仿,用同样的方式去达到更多的目的,可见幼儿之间相处有利也有弊,就看教师及家长如何正确引导了。 4、家庭模仿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模仿父母或他人的不良行为是导致孩子攻击行为的重要原因。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和教养方式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起重要的作用。5、媒介影响

亲社会行为的社会匹配效应文献综述

晕轮效应对亲社会行为动机归因的影响 ——亲社会行为动机归因的社会(身份)匹配效应 1.亲社会行为 1.1利他主义 研究者对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利他行为等概念的界定莫衷一是,但总体上均从亲社会行为的行为表现、行为动机和行为效果三个方面进行阐释。 一般而言,亲社会行为在概念上要比利他主义广泛,而利他主义(altruism)是最高意义上的亲社会行为。沙莲香将利他行为定义为不期待任何回报的亲社会行为,并概括了利他行为的四个特征:①利其目的是有益于他人,而不是自己的私利;②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不是迫于外面压力;③不求任何回报的; ④具有自我牺牲性,需要个人付出一定代价,但个人并不计较。 石里克从纯度、程度、广度三个维度来衡量利他行为1,从纯度上可将利他行为分为两种类型,其一,可称作“软”利他行为,即以寄希望于受惠者日后将施惠于己为动机的利他行为。其二,可称作“硬”利他行为,即行为者并不指望从受惠者的回报中取得满足,只是单纯从利他行为本身获取满足。从程度考虑,“硬”利他行为又可分为两种情况:有限的(或适度的)“硬”利他行为何无限的(或彻底的)“硬”利他行为。 1.2亲社会行为 由于对于利他行为,研究者时而从行为角度考,时而又结合当事者的行为动机考虑,难有定论,所以本研究将采用亲社会行为这一概念。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者社会有益的行为,其行为的后果是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好处。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大部分文献都不考虑行为者的动机2,它是一个连续体,从最无私的利他行为,到完全被自己利益驱动的助人行为。 归结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有如下特点:其一,在研究视角上,许多研究者从亲社会行为的起源、机制和发展过程出发,探讨其本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其次,在研究被试上,为了避免被试受社会赞许性的影响,研究者大都选择婴幼儿、儿童为研究对象,对青年以及成人的亲社会行为研究甚少。最后,在研究方法上,以往的亲社会行为研究多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假设情境测验法、评定法、同伴提名法、问卷法和自我报告法,也有采用实验室实验;卡利罗斯基采用由一些小故事构成的“不完全投射测验”来编制“亲社会行为动机调查表”,这其实类似于假设故事情境,即在某些亲社会行为场景故事后,附有被选的动机及其他社会认知选项。 2.亲社会行为动机归因 任何一个行为,其行为主体本身具有某种动机,而处在“事外”、作为知觉者的人们对其动机也会形成某种知觉、判断——这正是社会行为和社会认知研究中归因理论的研究领域。所谓归因(attribution),就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知觉和判断。原先的归因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就领域的自我归因和个人动机方面,Weiner将归因从总体上分为两种:其一是自我归因(intrapersonal attribution)或个人归因,即对自身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其次是人际归因(interpersonal attribution)或他人归因,即对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本研究的“动机归因”主要指第二种,即对他人亲社会行为的原因的知觉。 由于归因和动机紧密联系在一起,本研究在论述中,不将它们做出区分。研究者主要动机归因的理论、模型、偏差进行研究,也有对其类型进行的研究。目前有关亲社会行为的动机理论有两种研究取向:一是利他取向的亲社会动机理论, 包括基因决定论模型、移情利他主义假设、消极状态缓解模型、移情式快乐假设;二是利己取向的社会交换理论3此不具体展开。(附表一中有部分亲社会行为动机归因的罗列) 巴塔尔(Bartal)根据行为的目的不同,将亲社会行为分为利他行为和偿还行为。斯陶布(E?Staub,1984)用亲社会价值取向来表示人们帮助他人的动机和目标,认为亲社会价值取向体现了三种动机源:一是作为利他的无私行为的动机源,其目的在于帮助他人,是以他人为中心的;二是以规则为中心的道德取向为特征

正确对待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粟敏.doc

正确对待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是儿童问题行为极其重要的表现之一。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较频繁、较严重地指向他人或事物物体的身体或言语的攻击的一种表现,历来为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所重视。 现在家庭一般只有一个孩子,而父母大多数都是八零后,他们会常把一切的爱都倾注在 自己孩子身上,对孩子百般爱护、关心,想方设法的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甚至是霸道和无理的 要求,这种溺爱的家庭教育方式使孩子成为家庭中的“小皇帝”,孩子入园后这种现象更能明显 的表现出来。现在人们错误地认为在未来社会,将幼儿的“攻击性与“竞争性”相提并论。他们认为攻击强的幼儿“富有竞争性”,在以后的生活中不会“被人所欺负”。就要从小培养孩子不能吃亏的意识,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不但不去制止而且还夸耀自己的孩子棒;有的家长则不以为然,听之任之,这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有助长的趋势。有的家长害怕自己的孩子被别人 欺负,常对孩子说“如果你在幼儿园被人家欺负时,你就狠狠地揍他。”这样易于纵容孩子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事实上,攻击性与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性完全是两码事。竞争性是一种富有超前性、自我挑战性及创造性、独立性的精神。富有竞争精神的人的确有一种不甘落后的“攻击意识”, 但是这种“攻击”是有限的,一旦超出就不成其为竞争性了。相反,攻击性行为是消极的问题行为,它不但会对他人或机体造成危害,不利于其健康成长。 有相关研究表明,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与同伴之前的关系较差。大多数孩子会对其持一种拒绝的态度,他们一般会做出:“我不跟你玩,因为你总是欺负小朋友。”“我不喜欢他,因 为他总是得不到老师的表扬”。由于此类幼儿爱惹是生非,故而也不易受到老师们的欢迎。可想而知这类的孩子长期在这种消极、否定的环境中成长之下各方面的发展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和 很大的限制。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常常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1、喜欢动手打人,经常惹事生非,爱欺负别人。2、情绪波动大,脾气暴躁,时常发出尖叫声。3、好斗性强,平时话多,爱与别人争论。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自尊心强,当别人不同意他的观点时,他爱与别人争论。一、要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1、家庭教育不当2、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爱模仿是幼儿的天性,特别是小班的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好的他们去模仿不好的他们也会去模仿。3、强化的作用及心理因素当一个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得到默许或赞同时,他的攻击性欲望会有所增强。例如:当一个孩子偶尔几次使用攻击性行为抢 的别人的玩具后,他的这种行为在他的脑海里得到强化,他就会认为只要使用攻击性行为就会得 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心理不健全的幼儿也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些研究表明,幼儿的某些生理特征对其攻击 性行为的表现有一定的影响。一般而言,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治应以正面疏导为主,而不宜再以刺激等去强化他的攻击性行为。 首先,缓解其紧张、焦虑的情绪,减少环境中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刺激时很有必要的。例如:给 幼儿提供较为宽敞的游戏空间;尽量避免提供有攻击性倾向的玩具。 第二,启发幼儿对攻击性行为的理解和思考,以便从动机上改正其攻击性倾向。例如: 可设法让他明确打人、推人、抢夺等行为是不对的,不受大家的欢迎。幼儿因年龄不成熟,思想 理解有限,一般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反省意识,为此我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让孩子认识 到他人对其攻击性行为的不满,比如,通过讲故事,情境表演等形式给孩子呈现一个有攻击性行 为的儿童形象,使其意识到这样的儿童是不受欢迎的。 第三,给予榜样示范,或者直接交给孩子正确的非攻击性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研究所表明,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之所以在解决冲突或人际交往中更多运用攻击性方式,不仅是因为其所能想到解决冲突的方法的数量少于一般儿童,而且是因为他们所能想到的方法普遍带有攻击 性倾向。所以,对于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我们可以给与榜样示范或者直接交给其正确的方法。例

农村留守儿童成因

农村留守儿童成因、现状和对策浅析 灵台县人民检察院 周培华 内容摘要:本文前半部分着重对留守儿童概念、问题形成原因、现状进行了探讨,明确提出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是一项社会的系统工程,其根本解决仍然离不开国家的综合国力的全面提高,我国现有的能力尚不足以完全彻底解决该问题。 文章下半部分主要阐述了对留守儿童保护的对策、建议。本文认为,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劳动力转移产生,并将长时期存在的社会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关系到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育,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法律、制度层面整体地加以考虑和解决。 【关键词】 留守儿童 问题解决 法律对策 序 言 近年来,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在农村出现了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中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

童”群体中最为突出。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引起了一系列的不良效果,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出现了违法犯罪等诸多问题。如何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已经成为了各基层司法机关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留守儿童的概念、成因、现状 1、留守儿童的概念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特点:不具备独立生活的心理条件和独立生活所需的生理条件,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2、留守儿童的成因 传统的农业经济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中国尚有牢固的根基,加之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土地公有制度,使得农民有了比较稳固的依靠,因而很少有农民因为生活的拮据而外出。 上世纪70年代末以后,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而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中获得好生活的农民则相形见绌了,沿海和内地、平原和山区、东部和西部、城市和农村的距离越来越大了。 斯密曾经说过,每个正常的人都是一个经济人,都会计算如何去获得更高的利润和更好的生活。这时,价值规律使得感觉时间紧迫、生活

幼儿攻击行为原因及对策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分析 (一)生理因素 幼儿的某些生理特征(如荷尔蒙的分泌、外貌体征、体质、气质等),对攻击性行为的表现有一定的影响。比如那些天生爱热闹的、爱发急的“难带型”婴儿,长大后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但是生理因素只是影响因素的次要部分。 (二)家庭因素 有研究表明,幼儿的攻击性与家庭教育模式有关。高度攻击性幼儿大多数来自“绝对权威”和“过度溺爱”类型的家庭,这两类家庭类型的共同特征是对儿童限制的失当。[4]“绝对权威”型的父母过于控制幼儿的自主性,易于使幼儿产生逆反心理,产生对抗的要求,并常常从父母的言行中学会攻击。“过度溺爱”型父母则完全放弃对幼儿的限制,使幼儿的利己排他行为滋长,一旦他们的某种需要受到限制,就会大哭大闹,以反抗来达到目的,从而导致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所以说家长过分溺爱幼儿、过分要求幼儿、过分放任幼儿都是造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原因。 (三)环境因素 现代社会,环境因素对幼儿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电视大众化以后,幼儿用于看电视的时间逐渐增多,电视中的暴力场面无疑为幼儿提供了攻击样板,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学习了攻击性行为。 (四)心理因素 心理学家多拉德认为,攻击性行为的起因是挫折,当一个人朝着特定的目标前进时,一旦受到阻碍,就会产生挫折感,而这种挫折感在行为上就表现为对人对物产生攻击性行为。[5] 三、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 (一)对幼儿进行认知智能训练,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理解原因的能力能帮助儿童正确地知觉情境,是成功进行同伴交往的前提。一件事的发生总归有原因,对原因的正确理解是随后做出适宜反应的前提。从观察中发现,不管是攻击性儿童还是非攻击性儿童,当他们认为同伴是故意做出不友好行为时,他们更倾向于报复;当认为不是故意时,则报复很少。也就是说,对交往对象行为原因的认知决定着随后的行为,因此对儿童进行认知智能训练,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认知智能训练采取小组训练和个别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小组训练采用Ladd等提出的系统的社会技能训练法――社会学习模型。社会行为技能是指幼儿在与人交往,在参与社会活动时表现的行为技能,包括交往的技能、倾听交谈的技能、非语言交往技能、辨别和表达自己感情的技能。而个别训练法则是对个别幼儿进行语言交流技巧训练,提高交往能力。许多拙于与人相处的孩子都缺乏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谈话技巧,他们不能用合适的语言把自己的需要传达给别人,也不能理解别人的需要和想法。因此,教师应先教给儿童基本的谈话技巧,帮助孩子得到社交的门票,从而被他人所接受。 (二)转变家庭教育观念,给儿童以心灵安慰 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之所以在解决冲突或人际交往中更多地运用攻击性的行为方式,不仅是因为其所想到的解决冲突或进行沟通的方法的数量少于一般儿童,而且也因为他们所想到的方法普遍带有攻击性倾向,这就与他们所受到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如有的孩子平时生性懦弱,小朋友欺负他,他也无法反击。于是父母就在家里教他:“有人打你,你就打他”之类的话,于是有一次就在他奋起还击的时候,反被同伴用指甲划破了脸。没想到,其父母非但不在自己和孩子的身上找原因,反而严厉指责老师没有看管好孩子,使教师工作不能很好地开展。 事实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父母,应加强与孩子心灵上的沟通。因为加强与孩子心灵上的沟通,能使儿童对父母产生信任并从父母那儿学会正确解决问题的办法,父母应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结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结题报告 清新县三坑镇枫坑小学课题组2010年4月 我校的县级课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从 2006年10月开始实施研究到现在有3多年时间了,在上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刻苦钻研以及全校教师的积极配合、支持帮助下,课题的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加强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同时参与研究的教师的业务水平、科研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为我校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将本课题的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大批农民工入城务工,造成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也不断增多。我校有学生300多人,其中留守儿童有60多人,占全校学生的16.7%。这些儿童由祖辈或亲友监护,父母对子女的行为品德、学业成绩、心理健康等方面知之甚少,无力管教。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自信,进取性、自觉性不够强,生活习惯不良,不讲卫生、不勤换衣服等。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留守儿童”这一系列问题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压力,也给老师带来了新的课题研究。对此,我校结合实际,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成立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个性心理品质、基本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2、监管人的现状与留守儿童个性品质形成的关系。 3、探索留守儿童教育新模式、新方法。

4、建立符合留守儿童身心特点的良好品质的培养方案形成一套有效的成功经验及理论。 5、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勇于发表自己观点的勇气。 6、通过活动体会父母的艰辛,感恩父母自己的巨大付出,从而增强家庭责任感到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学习自觉性。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着眼于留守学生的教育发展,反思学校教育工作,探究改进教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 2、改进教育工作根植于留守儿童的现状与需求研究,从而体现新课程理念,让教育工作服务于社会。 3、寻求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最佳整合,保证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与留守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4、以留守儿童特定群体为单位,组织实验研究,通过对比寻求有效教育途径。 四、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寻求有效的对策,改变留守儿童的状态。 2、开发留守儿童的情商,激励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社会,孝敬父母,提升亲情。 3、通过补偿亲情活动,使留守儿童缺失的亲情得以回归。 4、通过研究解决如何使留守儿童健康地成长。使留守儿童和普通儿童一样在爱的蓝天下快乐地学习成长。 5、提高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及能力。 6、增强社会、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合力。

浅谈小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浅谈小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浅谈小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摘要:幼儿攻击性行为是小班幼儿常见的一种行为,由于小班幼儿生理和心里发育都不完全,其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若不及时矫正,不仅影响到他们良好的行为品德的发展,也会使其今后人际关系的紧张,社交的困难,有的甚至还会引发犯罪的行为。本文从小班幼儿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攻击性行为,而探究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环境因素、家庭因素、生理因素及个体成长因素,并从幼儿园教育方面提出一些行而有效的敢于措施,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班幼儿幼儿攻击性行为幼儿园教育模仿 引言:甲甲今年3岁,在小班中个子较矮,但他力气很大。他经常突然跑过去把别的小朋友推倒在地,有时有意去拧其他小朋友的脸,有时也会因为争夺玩具而大打出手。甲甲的这种行为使的其他的小朋友都不敢和他玩,因此影响了他的正常人际交往,长期这样会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为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他的这种行为。让他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正文: 一、攻击行为的概念 攻击性行为是指个体对他人进行身体或语言的攻击。攻击性行为在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身上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表现,它一般表现为打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意向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工具性侵犯,即儿童渴望得到一种物体,权利或空间,并且努力去得到它,他们推,喊或者攻击挡路的人,例如:一个小朋友为了争夺另一个小朋友手中的玩具而打他。另一类是故意性侵犯,它意味着伤害另一个人,他打,踢,或威胁别人去痛打一个同伴,例如:一个男孩故意打一个小女孩,惹她哭。

二、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 甲甲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在儿童心理学上被称之为攻击性行为,在小班像甲甲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由于他们生理和心理发展都不完全,且模仿力极强很容易养成一些坏习惯。 小班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比中,大班的孩子差很多,因此小班幼儿所表现出来的攻击性行为也比中,大班的孩子越明显。有资料研究表明小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多因事而起,很少以人为指向,所以小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多为工具性的攻击,中班幼儿则两种类型的攻击性行为参半,而大班幼儿多以言语攻击为主。另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小班幼儿的攻击占全部攻击性行为的50%,而中,大班幼儿则更多的攻击性行是以反击同伴攻击,宣泄自己的不满情绪为主。幼儿攻击性行为在性别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男孩多以暴力攻击为主,女孩多以言语攻击为主。 三、影响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 1、大众传媒素 小班幼儿由于生理和心理发育不完全,表达能力很弱,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差,但是模仿能力很强。不良的环境也会影响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大众传媒是接触的最多的一个社会环境,但是一些不良的大众传媒,例如电视中的暴力场面,动画片中的打斗动作等等都会给幼儿带来不良影响。特别是小班的幼儿,特别是小班幼儿经常看动画片《奥特曼》,学者片中的暴力动作,口中喊着:“奥特曼变身,消灭怪兽。”之类的话,对周围的小朋友发起攻击,弄得别的小朋友哭泣,有的小朋友就再也不敢靠近他们。有资料表明,经常看暴力影视的儿童,容易出现攻击行为,经常看暴力性的电视,动画片,玩暴力性的游戏都会使孩子的攻击性心理增强。案例中的子豪就是一个受大众传媒影响的孩子。长期以来,父母给买的动画片中都是《奥特曼》,他一边看片子,一边学着动作,攻击陪伴他看电视的人或者是靠近他的人,攻击性行为就越来越严重了。这种影响因素是值得注意和引起重视的因素之一。 2. 家庭教育因素: 如果一个幼儿成长在一个矛盾重重,你争我吵的家庭里,父母在孩子面前大打出手,那么孩子也会耳儒目染,学会了一些攻击性行为。另一个方面,现在家庭中独生子女居多,家中的老人,孩子家长都比较溺爱孩子,过于放任对孩子的教育,见不得孩子受半点委屈。让小班幼儿养成了这种攻击性行为的习惯。如有一个小班的幼儿在偶然几次的攻击性行为后,得到了便宜,尝到了甜头。其攻击性行为的欲望就会有所增强,若在受到其他孩子或家长的赞许,其攻击性行为就会日益加重。 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教育方式不当,甚至树立一些负面的榜样示范,那么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将会越来越严重,让孩子变成一个好斗的人,当别人不小心碰到他,也会被他视为自己的攻击,从而进行攻击,有的甚至会为此铸成大错。

对我国近二十年来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综述

对我国近二十年来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综述 亲社会行为是指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一切正向的积极行为,如合作、关心、帮助、分享等。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幼儿期是培养幼儿亲社会态度和行为的最佳阶段,从小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对个体以后的社会性发展、人格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幼儿不但通过可以从他们对别人的善意帮助中受益,更为重要的是学会帮助、分享、合作、安慰和援助的幼儿,对他们以后的社会性发展更是受益匪浅。正是基于幼儿亲社会行为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认识,我们从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检索了从1990-2010年近二十年来学者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概况。并对检索到的论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我国幼儿亲社会行为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对指出了未来对亲社会行为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国内关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概况 为了能够较全面准确地了解我国近二十年来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状况,我们从中国知网上检索了从1990—2010二十年间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的论文,共检索到117篇,其中核心期刊36篇,非核心期刊71篇,会议论文4篇,硕博论文6篇。为了便于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分析,我们把1990—2010二十年间分为两个阶段,即1990—2000年和2001—2010年。这种时间段的划分依据是有两个方面的理由:第一,这种划分便于资料的统计分析和对比前后两个阶段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的变化;第二,这种划分有利于分析两个阶段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的重点及预测未来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的趋势。从1990—2010年间国内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文章数量及每个阶段分布状况如下表一所示: 发表时间期刊论文硕士论文会议论文合计比例1990--2000 33 33 28% 2001-2010 74 6 4 84 72% 合计107 6 4 117 (表一:1990—2010年间发表的幼儿亲社会行为论文统计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