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课文中的150个通假字

课文中的150个通假字

课文中的150个通假字
课文中的150个通假字

课文中出现的通假字

(150个)

1.案:通“按”,察看

例如: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

2.颁:通“斑”

例如: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3.板:通“版”

例如: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活板》)

4.倍:通“背”,违背

例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5.辟:通“避”,躲避

例如: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殽之战》)

6.弊:通“敝”,困乏,疲惫

例如: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王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过秦论》)7.辩:通“辨”,区别

例如:此大小之辩.也。(《逍遥游》)

8.裁:通“才”

例如: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促织》)

9.采:通“彩”,色彩

例如: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登泰山记》)

10.飡:通“餐”

例如:适莽苍者,三飡.而反。(《逍遥游》)

11.唱:通“倡”,倡导

例如: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三民主义、五权宪法……(《〈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2.沈:通“沉”

例如:暮霭沈沈

..楚天阔。(《雨霖铃》)

13.绌:通“黜”,贬黜

例如: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屈原列传》)

14.垂:通“陲”,边关

例如: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白马篇》)

15.歠:通“啜”,给水喝

例如: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勾践灭吴》)

16.趣:通“促”,催促

例如: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西门豹治邺》)

17.卒:通“猝”,突然

例如:卒.然边境有急。(《论积贮疏》)

18.卒:通“猝”,仓促

例如:五万兵难卒.合。(《赤壁之战》)

19.淬:通“焠”,金属器械烧后放入水中一浸叫焠,俗称“蘸火”。这里指用药浸泡

例如:使工以药淬.之。(《荆轲刺秦王》)

20.厝:通“措”,放置

例如: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

21.错:通“措”,措施

例如: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离骚》)

22.道:通“导”,引导

例如: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货殖列传序》)

23.得:通“德”,感激恩德

例如: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

24.雕:通“凋”,凋谢,凋零

例如:岭峤微草,凌冬不雕.。(《采草药》)

25.尔:通“耳”,表限止语气,罢了

例如: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26.而:通“尔”,你

例如:而.翁长铨。(《记王忠肃公翱事》)

27.反:通“返”,返回

例如:使子路反.见之。(《荷蓧丈人》)

28.不:通“否”

例如: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廉颇蔺相如列传》)

29.父:通“甫”

例如:长乐王回深父.。(《游褒禅山记》)

30.共:通“供”,供给

例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31.酤:通“沽”,买酒

例如:酒酤.于市。(《训俭示康》)

32.灌:通“盥”,洗

例如:媵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33.曷:通“何”,什么

例如: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

34.盖:通“盍”,何不

例如: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35.盖:通“盍”,怎么

例如: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36.衡:通“横”,横行

例如: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论积贮疏》)

37.还:通“环”,绕

例如:秦王还.柱而走。(《荆轲刺秦王》)

38.堕:通“隳”,毁坏

例如: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殽之战》)

39.火:通“伙”

例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辞》)

40.或:通“惑”。想不通

例如:无或.乎王之不智也。(《弈秋》)

41.齐:通“剂”,药剂

例如: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

42.贾:通“价”,钱

例如:如有营,予佐尔贾。

..(《记王忠肃公翱事》)

43.戒:通“诫”,告诫

例如:保戒.团众装药实弹。(《冯婉贞》)

44.距:通“拒”,把守

例如: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

45.决:通“诀”,诀别

例如: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信陵君窃符救赵》)46.菁:通“精”

例如:吾党菁.华,付之一炬。(《〈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47.具:通“俱”,全,都

例如: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48.累:通“缧”,绳索,“累臣”,这里代俘虏

例如:不以累.臣衅鼓。(《殽之战》)

49.雷:通“擂”,击打

例如:雷.鼓大震,北军大坏。(《赤壁之战》)

50.离:通“罹”,遭受,遭遇

例如: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原列传》)

51.列:通“裂”

例如: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梦游天姥吟留别》)52.廪廪:通“懔懔”,危惧的样子

例如:而直为此廪廪

..也。(《论积贮疏》)

53.陵:通“凌”,凌辱

例如:贾家庄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54.录录:通“碌碌”,平庸

例如:公等录录

..,皆因人成事者也。(《毛遂自荐》)55.免:通“娩”,分娩

例如: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勾践灭吴》)56.冥:通“溟”,大海

例如: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逍遥游》)

57.摩:通“磨”

例如: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报任安书》)58.摩厉:通“磨砺”,切磋,讨论

例如: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

..之于义。(《勾践灭吴》)59.没:通“殁”,死

例如:孝公既没.。(《过秦论》)

60.缪:通“穆”

例如: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廉颇蔺相如列传》)61.莫:通“暮”,夜晚

例如:至莫.夜月明。(《石钟山记》)

62.内:通“纳”,放入

例如:内.所著披袄中。(《记王忠肃公翱事》)

63.内:通“纳”,接纳

例如: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

64.奉:通“捧”,恭敬的拿着

例如: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廉颇蔺相如列传》)65.被:通“披”,披散

例如:(屈原)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

66.被:通“披”,穿

例如: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67.罢:通“疲”,疲惫病弱的

例如: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论积贮疏》)

68.冯:通“凭”。乘着

例如: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69.暴:通“曝”,日晒

例如: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弈秋》)

70.觭:通“奇”,奇特

例如: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祭妹文》)71.契:通“锲”,刻

例如:遽契.其舟。(《察今》)

72.誓:通“愆”,过错

例如: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孔雀东南飞》)73.枪:通“抢”,碰撞

例如: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报任安书》)74.禽:通“擒”,捉拿

例如:将军禽.操,宜在今日。(《赤壁之战》)

75.趣:通“趋”

例如: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兰亭集序》)

76.殴:通“驱”,驱赶,督促

例如:今殴.民而归之农。(《论积贮疏》)

77.詘:通“屈”,弯曲

例如:其次詘.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报任安书》)78.取:通“娶”,娶亲

例如: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79.阙:通“缺”,空缺,间隔

例如: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报任安书》)

80.阙:通“缺”

例如: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

81.輮:通“煣”,木工用火熨木料,把直的变成弯的

例如: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劝学》)82.善:通“缮”,擦拭

例如:善.刀而藏之。(《庖丁解牛》)

83.信:通“伸”,伸张

例如: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84.耆:通“嗜”,喜爱

例如: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触龙说赵太后》)85.世:通“逝”,逝世

例如: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祭十二郎文》)

86.逝:通“誓”,发誓

例如:逝.将去女,适彼乐土。(《硕鼠》)

87.受:通“授”,教授,传授

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88.孰:通“熟”,仔细

例如: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89.帅:通“率”,率领

例如: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勾践灭吴》)

90.剔:通“剃”

例如: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报任安书》)

91.田:通“畋”,打猎

例如:今王田.猎于此。(《庄暴见孟子》)

92.帖:通“贴”,粘贴

例如: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辞》)

93.庭:通“廷”,朝廷

例如: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

94.涂:通“途”,道路

例如: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

95.说:通“脱”,摆脱

例如: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诗经·卫风·氓》)

96.挽:通“晚”

例如:必用此为物,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报任安书》)97.无:通“毋”,不要

例如: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98.亡:通“无”,没有

例如: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论积贮疏》)

99.熙:通“嬉”,嬉戏,开玩笑

例如: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100.郤:通“隙”,隔阂,嫌怨

例如: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鸿门宴》)101.孅:通“纤”,精细

例如: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论积贮疏》)

102.见:通“现”,出现

例如: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03.向:通“响”

例如:砉然向.然,奏刀騞然。(《庖丁解牛》)

104.乡:通“向”,朝着

例如: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信陵君窃符救赵》)105.刑:通“型”,作榜样

例如:刑.于寡妻,至于兄弟。(《齐桓晋文之事》)

106.生:通“性”,资质,禀赋

例如:君子生.非异也。(《劝学》)

107.羞:通“馐”,食物

例如: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祭十二郎文》)108.于:通“吁”,嗟叹

例如:于.嗟鸠兮,无使桑葚。(《诗经·卫风·氓》)

109.还:通“旋”,转身

例如: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110.县:通“悬”,挂

例如:胡瞻尔庭有县.特兮。(《伐檀》)

111.俨:通“严”,整治

例如: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滕王阁序》)

112.炎:通“焰”,火焰

例如: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113.厌:通“餍”,满足

例如: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六国论》)114.阳:通“佯”,假装

例如:皆阳.应曰:“诺”。(《记王忠肃公翱事》)

115.要:通“邀”,邀请

例如: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

116.已:通“以”

例如: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隆中对》)117.已:通“矣”

例如: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118.翼:通“翌”,第二天

例如: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促织》)119.益:通“溢”,涨水

例如: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察今》)

120.景:通“影”,影子

例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121.由:通“犹”,犹如

例如: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兰亭集序》)122.有:通“又”

例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劝学》)

123.与:通“欤”

例如:可得闻与.?(《庄暴见孟子》)

124.原:通“源”,来源

例如: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货殖列传序》)125.圜:通“圆”

例如:石青苍色,多平方,少圜.。(《登泰山记》)126.员:通“圆”

例如: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张衡传》)127.说:通“悦”,高兴,喜欢

例如:而民说.之,使王天下。(《五蠹》)

128.芸:通“耘”,耕耘

例如:植其杖而芸.。(《荷蓧丈人》)

129.蚤:通“早”

例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130.章:通“彰”,明显

例如: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131.適:通“谪”,贬谪

例如: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132.振:通“震”,震动

例如: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荆轲刺秦王》)133.政:通“征”,指徭役

例如: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勾践灭吴》)

134.支:通“肢”,肢体

例如: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

135.直:通“值”,价值

例如: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促织》)136.指:通“旨”

例如: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屈原列传》)

137.止:通“只”,仅

例如: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

138.识:通“帜”,标志,记号

例如:出珠授之,封识.宛然。(《记王忠肃公翱事》)

139.识:通“志”,记住

例如:汝识.之乎?(《石钟山记》)

140.知:通“智”,智慧

例如: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141.“质”通“锧”,一种刑具

例如: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142.质:通“贽”,见面礼

例如: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

143.中:通“衷”,内心

例如: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白马篇》)

144.属:通“嘱”,嘱托

例如:属.予作文以记文。(《岳阳楼记》)

145.属:通“嘱”,劝人饮酒

例如: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赤壁赋》)146.住:通“驻”,驻扎

例如:瑜请得精兵数万人,进住.夏口。(《赤壁之战》)

147.濯:通“浊”,浑浊

例如:自疏濯.淖污泥之中。(《屈原列传》)

148.从:通“纵”,与“横”相对

例如: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149.尊:通“樽”,杯

例如: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150.坐:通“座”,座位

例如: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高中语文通假字

高中语文通假字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无能为也已已,通“矣”。 2.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3.秦伯说,于郑人盟说,通“悦”。 4.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荆轲刺秦王》 5.日以尽矣矣,通“已”。 6.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通“返”。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 8.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通“猝”,突然。 《鸿门宴》 9.具告以事具,通“俱”。 10.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11.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1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背叛。 13.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14.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必修二 《氓》 15.匪来贸丝匪,通“非”,不是。

16.于嗟鸠兮于,通“吁”。 17.犹可说也说,通“脱”。 18.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采薇》 19.岁亦莫止莫,同“暮”。 20.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尔,通“薾”,花盛开的样子。 21.岂不日戒,猃狁孔棘棘,通“急”。 《离骚》 22.偭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措施。 23.忳郁邑余侘傺兮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 24.何方圜之能周兮园,通“圆”。 25.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 26.芳菲菲其弥章章,通“彰”。 《孔雀东南飞》 27.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帘,通“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 28.蒲苇纫如丝纫,通“韧”。 《短歌行》 29.契阔谈? ?,通“宴”。 《兰亭集序》 30.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 《赤壁赋》 31.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游褒禅山记》 32.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

最新最全高考文言文通假字大全教学教材

最新最全高考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最新最全高考文言文通假字大全(1) 1.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 2.虽趣舍万殊。(趣,通“趋”,往,取) 3.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犹如,如同) 4.举酒属客。(属,通“嘱”,劝酒) 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通“凭”,乘)。 6、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苟富贵,无相忘”(无,通“毋”,不要) 7、"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坐:同"座";座位。名词。) 8.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通“非”,不是) 9.五万兵难卒合.(卒:通"猝",仓猝。形容词。) 10.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说,通“脱”) 11.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泮,同“畔”) 12.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莫,同“暮”,年末)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莫:同"暮";日落的时候,晚上。名词。 13.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濯:通"浊" 肮脏,水不清。形容词。) 14.偭规矩而改错。 (错,通“措”,措施) 15.忳郁邑余挓傺兮。(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 16.伏清白以死直兮。(伏,通“服”,保持) 17.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 18.芳菲菲其弥章。 (章,通“彰”) 19.椎床便大怒。(椎,通“捶”,捶打) "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第一个椎:通"锤",兵器。名词。第二个椎:通"锤",用铁锤

20.蒲苇纫如丝。(纫,通“韧”,柔软结实) 21.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 22.虽与府吏要。(要,通“邀”,约) 23.摧藏马悲哀。 (藏,通“脏”,脏腑) 24.合葬华山傍。(傍,通“旁”,旁边)吾灵尚依旁汝也。"旁:通"傍" 依附,接近,动词。 25.契阔谈燕。 (燕,通“宴”饮宴、玩乐)燕:通"宴";安逸,安闲。形容词。燕坐于华堂之上。26.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 已:同"以" 。"从此已去,勿复如是!" 已: 同"矣",了。语气助词。“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价。难已” "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 27.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28.夫晋,何厌之有。“暴秦之欲无厌。”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 "默而知之,学而不厌。" (厌,通“餍”,满足。) 29.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通“缺”,侵损,削减。) 30.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 31.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以大知而察及迩言。"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聪明,智慧。名词。 32.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欺凌。) 33.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以,通“已“,已经。) 34.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辞决而行" (决,通“诀”诀别。) 35.函封,燕王拜送于庭。 (庭,通“廷”) 36.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奉,同“捧”) 37. "图穷而匕首见。" "信义安所见乎?" "风吹草低见牛羊。"见:同"现" 暴露,呈现,露出来。动词。 "路转溪头忽见。"见:同"现":出现。动词。"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见:同现"; 现在。副词。

高一通假字

通假字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 一、通假字: 无能为也已:已,同“矣”,了。 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秦伯说:说,通“悦”,高兴。 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了”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 .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a,高兴。 2.使工以药淬火淬,通“粹”,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3.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5.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6.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8设九宾宾,通“傧”,傧相 (bīnxiànɡ) ,迎宾赞礼的人。 9.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10.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 11.秦武阳奉地图匣同上。奉之同上。 12.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同上。 13.卒起不意卒,通“猝”,cù,仓促,突然。卒惶急无以击轲同上。卒惶急不知所为同上。 14.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一、通假字:

愿大王少假借之:少,通“稍”,稍微。 被八创:被,同“披”,遭受。 《鸿门宴》文言知识点 一)通假字 1. 吾令人望其气……成五采。采,通“彩”,颜色。 2.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具,通“俱”,全部。 4.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 5. 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6.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些。 7. 令将军与臣有卻。卻,通“隙”,隔阂,嫌怨。 8. 秋号不敢有所近。号,通“毫”。 9. ①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②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10.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通“骖”,古时乘车。 11. 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奉,通“捧”。 12.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 一、通假字: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 内,通“纳”,使……进入,接纳。 吾得兄事之:事,通“侍”,侍奉。 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早地。 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因击沛公于坐:坐,同“座”,座位。 不者:不,通“否”。 沛公不胜杯杓:杓,同“勺”。 《兰亭集序》知识点 一、通假字: 趣舍万殊:趣,通“取”,取向。 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 《赤壁赋》知识点 一、通假字

课文中出现的通假字

课文中出现的通假字 课文中出现的通假字 (150个) 1.案:通“按”,察看 例如: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 2.颁:通“斑” 例如: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3.板:通“版” 例如: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活板》) 4.倍:通“背”,违背 例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5.辟:通“避”,躲避 例如: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殽之战》) 6.弊:通“敝”,困乏,疲惫 例如: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王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过秦论》) 7.辩:通“辨”,区别 例如:此大小之辩也。(《逍遥游》) 8.裁:通“才”

例如: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促织》) 9.采:通“彩”,色彩 例如: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登泰山记》) 10.飡:通“餐” 例如:适莽苍者,三飡而反。(《逍遥游》) 11.唱:通“倡”,倡导 例如: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三民主义、五权宪法……(《〈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2.沈:通“沉” 例如:暮霭沈沈楚天阔。(《雨霖铃》) 13.绌:通“黜”,贬黜 例如: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屈原列传》)14.垂:通“陲”,边关 例如: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白马篇》) 15.歠:通“啜”,给水喝 例如: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勾践灭吴》)16.趣:通“促”,催促 例如: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西门豹治邺》) 17.卒:通“猝”,突然 例如:卒然边境有急。(《论积贮疏》) 18.卒:通“猝”,仓促 例如:五万兵难卒合。(《赤壁之战》)

19.淬:通“焠”,金属器械烧后放入水中一浸叫焠,俗称“蘸火”。这里指用药浸泡 例如:使工以药淬之。(《荆轲刺秦王》) 20.厝:通“措”,放置 例如: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 21.错:通“措”,措施 例如: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离骚》) 22.道:通“导”,引导 例如: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货殖列传序》) 23.得:通“德”,感激恩德 例如: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 24.雕:通“凋”,凋谢,凋零 例如:岭峤微草,凌冬不雕。(《采草药》) 25.尔:通“耳”,表限止语气,罢了 例如: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26.而:通“尔”,你 例如:而翁长铨。(《记王忠肃公翱事》) 27.反:通“返”,返回 例如:使子路反见之。(《荷蓧丈人》) 28.不:通“否” 例如: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通假字+重点句子翻译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通假字+重点句子翻译全汇总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它是文言文学习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既关系到对文言文的确切认读,又关系到对词句的正确理解,由于所用通假字在文中所表达的意义不是该字本身的意义。 所以在阅读时如遇到按其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都解释不通的字时,就要考虑这个字是不是某个字的通假字。 为了帮助考生更深刻的理解,本尊特意整理了课本内通假字,以及文言文中重点句子翻译。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必修1-必修5通假字汇总 ..... 必修1 《烛之武退秦师》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通“智”,明智) 《荆轲刺秦王》 7.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8.使工以药淬火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9.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10.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11.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12.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1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14.故振慑同上。 15.设九宾宾,通“傧”,傧相(īn xiàng),迎宾赞礼的人。傧,旧读ìn。 1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1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18.秦王方还柱走同上 19.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 20.秦武阳奉地图匣同上。 21. 轲既取图奉之同上。 22.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同上。

课文中的通假字

课文中出现的通假字 (150个) 1.案:通“按”,察看 例如: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 2.颁:通“斑” 例如: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3.板:通“版” 例如: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活板》) 4.倍:通“背”,违背 例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5.辟:通“避”,躲避 例如: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殽之战》) 6.弊:通“敝”,困乏,疲惫 例如: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王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过秦论》)7.辩:通“辨”,区别 例如:此大小之辩.也。(《逍遥游》) 8.裁:通“才” 例如: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促织》) 9.采:通“彩”,色彩 例如: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登泰山记》) 10.飡:通“餐” 例如:适莽苍者,三飡.而反。(《逍遥游》) 11.唱:通“倡”,倡导 例如: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三民主义、五权宪法……(《〈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2.沈:通“沉” 例如:暮霭沈沈 ..楚天阔。(《雨霖铃》) 13.绌:通“黜”,贬黜 例如: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屈原列传》) 14.垂:通“陲”,边关 例如: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白马篇》) 15.歠:通“啜”,给水喝 例如: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勾践灭吴》) 16.趣:通“促”,催促

例如: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西门豹治邺》) 17.卒:通“猝”,突然 例如:卒.然边境有急。(《论积贮疏》) 18.卒:通“猝”,仓促 例如:五万兵难卒.合。(《赤壁之战》) 19.淬:通“焠”,金属器械烧后放入水中一浸叫焠,俗称“蘸火”。这里指用药浸泡 例如:使工以药淬.之。(《荆轲刺秦王》) 20.厝:通“措”,放置 例如: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 21.错:通“措”,措施 例如: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离骚》) 22.道:通“导”,引导 例如: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货殖列传序》) 23.得:通“德”,感激恩德 例如: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 24.雕:通“凋”,凋谢,凋零 例如:岭峤微草,凌冬不雕.。(《采草药》) 25.尔:通“耳”,表限止语气,罢了 例如: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26.而:通“尔”,你 例如:而.翁长铨。(《记王忠肃公翱事》) 27.反:通“返”,返回 例如:使子路反.见之。(《荷蓧丈人》) 28.不:通“否” 例如: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廉颇蔺相如列传》) 29.父:通“甫” 例如:长乐王回深父.。(《游褒禅山记》) 30.共:通“供”,供给 例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31.酤:通“沽”,买酒 例如:酒酤.于市。(《训俭示康》) 32.灌:通“盥”,洗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大全

初中语文教材里的通假字 七年级(上册) 1、项为之强?强?(jiāng)通?僵? 《童趣》 2、不亦说乎?说?(yuè)通?悦? 《〈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女?(rǔ)通?汝? 《〈论语〉十则》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zhì)通?智? 《〈论语〉十则》 5、路转溪头忽见?见?(xiàn)通?现? 《西江月》 6、一切乌有?乌?(wū)同?无? 《山市》 7、裁如星点?裁?(cái)同?才? 《山市》 8、尊君在不?不?(fǒu)通?否?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七年级(下册) 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bān) 通?攀? 《伤仲永》 10、贤于材人远矣?材?(cái) 通?才? 《伤仲永》 11、对镜帖花黄?帖?(tiē) 通?贴? 《木兰诗》 12、卿今当涂掌事?涂?通?途?(tú)《孙权劝学》 1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yé) 通?耶? 《孙权劝学》

14、孰为汝多知乎?知?(zhì) 通?智? 《两小儿辩日》 15、满坐寂然?坐?(zuò) 通?座? 《口技》 16、止有剩骨?止?(zhǐ) 通?只? 《狼》 八年级上 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要,通?邀?,邀请。《桃花源记》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核舟记》 3、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核舟记》 4、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核舟记》 5、虞山王毅叔远甫。甫,通?父?,男子美称,多赋予字之后。《核舟记》 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通?拣?,挑选。《核舟记》 7、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与,通?举?。《大道之行也》 8、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大道之行也》 9、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曾,通?层?。《望岳》 10、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通?缺?,中断。《三峡》 八年级下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选修文言文所有通假字汇编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选修文言文所有通假字汇编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了。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③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④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荆轲刺秦王》 ⑤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返回。 ⑥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⑦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通“猝”,突然。 《鸿门宴》 ⑧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 ⑨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⑩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背叛。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早。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必修二 《诗经·氓》 ①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通“非”,不是。 ②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叹词。 ③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脱身。 ④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诗经·采薇》

⑤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莫:通“暮”,年末。 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尔:通“薾”,花盛开的样子。华,通“花” ⑦岂不日戒,狁孔棘棘:通“急”,紧急。 《离骚》 ⑧偭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措施。 ⑨忳郁邑余侘傺兮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 ⑩何方圜之能周兮圜:通“圆”,圆凿。 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 芳菲菲其弥章章:通“彰,明显。 《孔雀东南飞》 箱帘六七十帘:通“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 蒲苇纫如丝纫:通“韧”,柔韧而坚固。 《短歌行》契阔谈讌讌:通“宴”,欢饮。 《兰亭集序》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 《赤壁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游褒禅山记》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必修三 《蜀道难》 ①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匪:通“非”,不是。 《寡人之于国也》 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失其时无:通“毋”,不要。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头发花白。 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莩:通“殍”,饿死的人。《劝学》 ⑤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通“煣”,使弯曲。 ⑥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再一次。 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通“叁”,多次,表概数。

高考语文课文中出现的通假字

高考语文:课文中出现的通假字 1.案:通“按”,察看 例如: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 2.颁:通“斑” 例如: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3.板:通“版” 例如: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活板》 4.倍:通“背”,违背 例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5.辟:通“避”,躲避 例如: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殽之战》 6.弊:通“敝”,困乏,疲惫 例如: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王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过秦论》 7.辩:通“辨”,区别 例如:此大小之辩.也。(《逍遥游》 8.裁:通“才” 例如: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促织》 9.采:通“彩”,色彩 例如: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登泰山记》 10.飡:通“餐” 例如:适莽苍者,三飡.而反。(《逍遥游》 11.唱:通“倡”,倡导 例如: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三民主义、五权宪法……(《〈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2.沈:通“沉” 例如:暮霭沈沈 ..楚天阔。(《雨霖铃》 13.绌:通“黜”,贬黜 例如: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屈原列传》 14.垂:通“陲”,边关 例如: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白马篇》 15.歠:通“啜”,给水喝 例如: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勾践灭吴》 16.趣:通“促”,催促 例如: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西门豹治邺》 17.卒:通“猝”,突然 例如:卒.然边境有急。(《论积贮疏》 18.卒:通“猝”,仓促 例如:五万兵难卒.合。(《赤壁之战》

19.淬:通“焠”,金属器械烧后放入水中一浸叫焠,俗称“蘸火”。这里指用药浸泡 例如:使工以药淬.之。(《荆轲刺秦王》 20.厝:通“措”,放置 例如: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 21.错:通“措”,措施 例如: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离骚》 22.道:通“导”,引导 例如: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货殖列传序》 23.得:通“德”,感激恩德 例如: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 24.雕:通“凋”,凋谢,凋零 例如:岭峤微草,凌冬不雕.。(《采草药》 25.尔:通“耳”,表限止语气,罢了 例如: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26.而:通“尔”,你 例如:而.翁长铨。(《记王忠肃公翱事》 27.反:通“返”,返回 例如:使子路反.见之。(《荷蓧丈人》 28.不:通“否” 例如: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廉颇蔺相如列传》 29.父:通“甫” 例如:长乐王回深父.。(《游褒禅山记》 30.共:通“供”,供给 例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31.酤:通“沽”,买酒 例如:酒酤.于市。(《训俭示康》 32.灌:通“盥”,洗 例如:媵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33.曷:通“何”,什么 例如: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 34.盖:通“盍”,何不 例如: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 35.盖:通“盍”,怎么 例如: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36.衡:通“横”,横行 例如: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论积贮疏》 37.还:通“环”,绕 例如:秦王还.柱而走。(《荆轲刺秦王》 38.堕:通“隳”,毁坏

高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大全讲课教案

什么是通假字?“通”和“同”有什么区别?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 而“同”则是指二者完全一样可以互相代替 以下是按首字母顺序归纳的高中常考的文言通假字,如: A 案:同“按” ;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B 罢:通“疲” ;疲劳。形容词。“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颁:通“班”&“斑”;头发花白。形容词。“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板:同“版” ;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动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杯:同“杯” ;酒器。名词。“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倍:①通“背” ;背叛,忘记。动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②同“背”;背叛,违背。动词。“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被:通“被” ;顶,穿着,覆盖在肩上。动词。“被明月兮珮宝璐。” “闻妻言,如被冰雪。” 俾倪:同“睥睨” ;斜着眼看。形容词。“见其客朱亥,俾倪.” 辟:①通“避” ;躲避。动词。“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②通“僻” ;行为不正。形容词。“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弊:通“敝” ;困顿,失败,疲惫,衰败。形容词。“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徧:同“遍”;遍及,普遍。动词。“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宾:同“傧” ;迎接客人的人。名词“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不:同“否” ;不。副词,句尾语气词“吗”“或师焉,或不焉。” “汝见我不?” C 材:同“才” ;才能。名词。“食之不能尽其材。” 裁:通“才” ;刚刚。副词。“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采:同“彩”;彩色,颜色。名词。“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仓:同“苍” ;黑色。名词。“要离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藏:同“脏”;脏腑。名词。“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廛:通“缠”;集中堆积。“胡取禾三百廛兮?” 唱:通“倡” ;倡导。动词。“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钞:同“抄” ;抄写。动词。“适中手自钞录。” 雠:同“仇” ;仇敌,仇人。“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鉏:同“锄” ;锄头。名词。“鉏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绌:通“黜” ;罢免官职。动词。“屈平既绌,”

人教版高中语文通假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文言知识梳理通假字 通假字(必修1~5)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 (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 (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 (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 (通“智”,明智) 《荆轲刺秦王》 7、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8、使工以药淬火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9、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10、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11、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12、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1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14、故振慑同上。 15、设九宾宾,通“傧”,傧相(īn xiàng) ,迎宾赞礼的人。傧,旧读ìn。 1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1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18、秦王方还柱走同上 19、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 20、秦武阳奉地图匣同上。 21、轲既取图奉之同上。 22、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同上。 23、卒起不意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24、卒惶急无以击轲同上。 25、卒惶急不知所为同上。 《鸿门宴》 26、距关距,通“拒”,把守。 27、毋内诸侯内,通“纳”,接纳,使进来。 28、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29、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背叛。 30、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31、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嫌怨,隔阂。 32、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3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如果不这样。必修二 《诗经两首》 34、匪来贸丝。(匪,通“非”,不是。)

初中语文文言课文中的通假字_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文言课文中的通假字七年级(上册) 1、项为之强《童趣》——强通僵,僵硬。 2、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通悦,高兴。 3、诲女知之乎《〈论语〉十则》——女通汝,你。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十则》——知通智,智慧、聪明。 5、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见通现,出现。 6、一切乌有《山市》——乌通无。 7、裁如星点《山市》——裁通才。 8、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不通否。 七年级(下册) 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0、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材通才,才能。 11、对镜帖花环《木兰诗》——帖通贴,粘贴。 1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邪通耶,语气词。 13、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知通智,智慧、聪明。 14、满坐寂然《口技》——坐通座,座位,此处指座上的人。 15、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八年级(上册) 16、便要还家《桃花源记》——要通邀,邀请。

17、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有通又。 18、诎右臂支船《核舟记》——诎通屈,弯曲。 19、虞山王毅书远甫刻《核舟记》——甫通父。 20、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衡通横。 2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简通拣,挑选。 22、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与通举,举荐。 23、矜、寡、孤、独《大道之行也》——矜通鳏老而无妻之人。 24、荡胸生曾云《望岳》——曾通层。 25、略无阙处《三峡》——阙通缺,缺口。 八年级(下册) 26、蝉则千转不穷《与朱元思书》——转通啭,鸟叫声。 27、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反通返,返回。 2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食通饲,饲养,喂养。 29、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出现,表现。 30、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材通才,才能。 31、其真无马邪《马说》——邪通耶,语气词。 32、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支通肢,四肢。 33、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被通披,此处是穿的意思。 34、百废具兴《岳阳楼记》——具通俱,全都。 35、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属通嘱,嘱托。 36、玉盘珍羞直万钱《行路难》——羞通馐,美味的食物。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大全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大全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罢:通“疲”;疲劳。形容词。“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颁:通“班”;“斑”;头发花白。形容词。“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动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忠义暴于朝廷。” 杯:同“杯”;酒器。名词。“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同“背”背叛,违背。动词。“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被:通“被”;顶。动词。“被明月兮佩宝璐。” 被:同“披”;穿着。动词“闻妻言,如被冰雪。”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俾倪:同“睥睨”;斜着眼看。形容词。“见其客朱亥,俾倪.” 辟:通“避”;躲避。动词。“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辟:通“僻”;行为不正。形容词。“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弊:通“敝”;困顿,失败。形容词。“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疲惫,衰败。“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弊:通“敝”;疲惫,衰败。形容词。“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徧:同“遍”遍及,普遍。动词。“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宾:同“傧”;迎接客人的人。名词“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不:同“否”;不。副词。“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汝见我不?” 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宁可共载不?” 材:同“才”;才能。名词。“食之不能尽其材。” 裁:通“才”;刚刚。副词。“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采:同“彩”彩色,颜色。名词。“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采:同“彩”;颜色,彩色。名词。“须臾成五采。” 仓:同“苍”;黑色。名词。“要离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藏:同“脏”脏腑。名词。“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廛:通“缠”“胡取禾三百廛兮?” 唱:通“倡”;倡导。动词。“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钞:同“抄”;抄写。动词。“适中手自钞录。” 雠:同“仇”;仇敌,仇人。“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鉏:同“锄”;锄头。名词。“鉏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绌:通“黜”;罢免官职。动词。“屈平既绌,” 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动词。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从:同“纵”;与“横”相对,“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从:同“纵”;与“横相对,“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

高中通假字大全

1.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 2.虽趣舍万殊。(趣,通“趋”,往,取 4?举酒属客。(属,通“嘱”,劝酒) 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通“凭”, 6、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苟富贵,无相忘”(无,通“毋”,不要)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莫:同”暮”;日落的时候,晚上。名词。 13?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濯:通”浊”肮脏,水不清。形容词。) 19?椎床便大怒。(椎,通“捶”,捶打) "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第一个椎:通”锤”,兵器。名词。第二个椎:通 ”锤”, 用铁锤 3.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犹如, 如同) 无敢哗者。 "(坐:同”座”;座位。名词。) &匪来贸丝, 猝。形容词。) 来即我谋。 (匪,通“非”,不是)9.五万兵难卒合?(卒:通"猝”,仓 10. 士之耽兮, 犹可说也。 (说,通“脱”) 11.淇则有岸, 隰则有泮。 (泮,同“畔”) 12.曰归曰归, 岁亦莫止。 (莫,同“暮”,年末) 14?偭规矩而改错。 (错,通“措”,措施) 15.忳郁邑余挓傺兮。 (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 ) 16?伏清白以死直兮。 (伏,通“服”,保持) 17.进不入以离尤兮。 (离,通“罹”,遭受)。 18.芳菲菲其弥章。 (章,通“彰”)

20.蒲苇纫如丝。 21 ?府吏见丁宁。(纫,通“韧”,柔软结实(丁宁,通“叮咛”) ) 22.虽与府吏要。(要,通“邀”,约) 23.摧藏马悲哀。(藏,通“脏”,脏腑) 24.合葬华山傍。(傍,通“旁”,旁边) 吾灵尚依旁汝也。"旁:通”傍”依附,接近, 动 词。 25.契阔谈燕。(燕,通“宴”饮宴、玩乐) 燕:通"宴”;安逸,安闲。形容词。燕坐于华堂之上。 26.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 已:同”以"。”从此已去,勿复如是!" 已:同"矣",了。语气助词。“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价。难已”"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 27 ?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28 ?夫晋,何厌之有。“暴秦之欲无厌。”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默而知之, 学而不厌。” (厌,通“餍”,满足。) 29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通“缺”,侵损,削减。) 30.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31 ?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以大知而察及迩言。”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聪明,智慧。名词。 32.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欺凌。)

高中课文文言文通假字集合

通假字 第一册 1、《烛之武退秦师》 共其乏困 夫晋,何厌之有 若不阙秦 失其所与,不知 2、《勾践灭吴》 南至于句无 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令壮者无取老妇 将免者以告 三年释其政 而摩厉之于义 无不哺也,无不歠也 亿有三千 3、《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视之 4、《触龙说赵太后》 少益耆食 必勿使反 奉厚而无劳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鼓瑟希6、《寡人之于国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涂有饿莩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7、《劝学》 輮以为轮 虽有槁暴 君子生非异也 8、《秋水》 径流之大 两涘渚崖之间,不辫牛马 第二册 1、《过秦论》 合从缔交 始皇既没 而倔起阡陌之中 赢粮而景从 2、《鸿门宴》 距关 毋内诸侯 张良出,要项伯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令将军与臣有郤 因击沛公于坐 3、《兰亭集序》 虽趣舍万殊 4、《归去来兮辞》 曷不委心任去留 5、《师说》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或师焉,或不焉 6、《谏太宗十思疏》 振之以威怒 7、《种树郭橐驼传》 早缫而绪 第三、四册 1、《诗经三首》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士之耽兮犹可脱也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2、《离骚》 来吾道夫先路也 3、《孔雀东南飞》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箱帘六七十 薄苇韧如丝 4、《梦游天姥吟留别》 裂缺霹雳,丘恋崩摧 5、《琵琶行》 钿头银簏击节碎 6、《词七首》 一尊还酹江月 7、《六国论》 暴秦之欲无厌 当与秦相较 8、《游褒禅山记》 长乐人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 父、安上纯父 9、《石钟山记》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至莫夜月明 10、《五人墓碑记》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有 1

必修一至五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通“智”,明智) 《荆轲刺秦王》 7、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8、使工以药淬火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9、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10、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11、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12、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1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14、故振慑同上。 15、设九宾宾,通“傧”,傧相(īnxiàng),迎宾赞礼的人。傧,旧读ìn。 1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1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18、秦王方还柱走同上 19、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

20、秦武阳奉地图匣同上。 21、轲既取图奉之同上。 22、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同上。 23、卒起不意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24、卒惶急无以击轲同上。 25、卒惶急不知所为同上。 《鸿门宴》 26、距关距,通“拒”,把守。 27、毋内诸侯内,通“纳”,接纳,使进来。 28、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29、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背叛。 30、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31、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嫌怨,隔阂。 32、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3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如果不这样。 必修二 《诗经两首》 34、匪来贸丝。(匪,通“非”,不是。) 35、于嗟鸠兮。(于,通“吁”,叹词。) 36、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 37、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38、岁亦莫止。(莫,通“暮”) 39、维常之华(常,通“棠”,棠梨树。)

高中文言文复习通假字导学案(教师版)

文言文复习 通假字导学案(教师版) 学习目标: 1.认识古文中特殊的“通假”现象 2.掌握辨析“通假字”的技巧 3.熟记常用“通假字” 一、导入: 【请同学们翻译下列句子】 例句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很明显,在这个句子中,根据语境,“生”的意义在这个句子中是解释不通的,这说明它应该是一个“通假字”,通“性”——本性。 “通假”是古汉语的一种特殊现象,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我们把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简称借字)。那么我们在阅读课外文言文时,怎样根据语境来推断出“本字”呢? 二、活动一——总结类型 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指出它的本字。借字本字字义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又 (2)其次诎体受辱诎屈弯曲 (3)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敝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早 (5)境界危恶,层见错出见现 (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智 (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凭 (8)秋豪不敢有所近豪毫 (9)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厌餍 (10)张良出,要项伯要邀 (11)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趣取 (1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授 (13)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矣 (14)沛公不胜杯杓杓勺 (15)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案按查明 (16)使臣奉璧,拜送于庭。庭廷 (17)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反返 (18)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尊樽 (19)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摩磨 (20)秦伯说,与郑人盟说悦 2.根据通假字和本字之间的关系,总结文言通假字的规律: A.【声旁字代替形声字】——(5)(6)(9)(12)(17)(18) B.【同声旁的字相代替】——(2)(8)(15)(19)(20) C.【同(近)音字相代替】——(1)(4)(7)(10)(13) D.【形声字代替声旁字】——(3)(11)(14)(16) 二、活动二——归纳方法

最新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文言课文中的通假字

最新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文言课文中的通 假字 七年级(上册) 1、项为之强《童趣》——强通僵,僵硬。 2、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通悦,高兴。 3、诲女知之乎《〈论语〉十则》——女通汝,你。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十则》——知通智,智慧、聪明。 5、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见通现,出现。 6、一切乌有《山市》——乌通无。 7、裁如星点《山市》——裁通才。 8、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不通否。 七年级(下册) 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0、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材通才,才能。 11、对镜帖花环《木兰诗》——帖通贴,粘贴。 1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邪通耶,语气词。 13、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知通智,智慧、聪明。 14、满坐寂然《口技》——坐通座,座位,此处指座上的人。 15、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八年级(上册) 16、便要还家《桃花源记》——要通邀,邀请。 17、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有通又。

18、诎右臂支船《核舟记》——诎通屈,弯曲。 19、虞山王毅书远甫刻《核舟记》——甫通父。 20、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衡通横。 2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简通拣,挑选。 22、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与通举,举荐。 23、矜、寡、孤、独《大道之行也》——矜通鳏老而无妻之人。 24、荡胸生曾云《望岳》——曾通层。 25、略无阙处《三峡》——阙通缺,缺口。 八年级(下册) 26、蝉则千转不穷《与朱元思书》——转通啭,鸟叫声。 27、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反通返,返回。 2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食通饲,饲养,喂养。 29、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出现,表现。 30、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材通才,才能。 31、其真无马邪《马说》——邪通耶,语气词。 32、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支通肢,四肢。 33、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被通披,此处是穿的意思。 34、百废具兴《岳阳楼记》——具通俱,全都。 35、属予 作文 以记之《岳阳楼记》——属通嘱,嘱托。 36、玉盘珍羞直万钱《行路难》——羞通馐,美味的食物。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文言文通假字大全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事实上,第一个写通假字的人可以说是写的白字,但是后人纷纷效仿,也就积非成是了。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是造成中国古书难读的原因之一。 七年级(上册)文言通假字 1、项为之强“强”(jiāng)通“僵”《童趣》 2、不亦说乎“说”(yuè)通“悦”《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女”(rǔ)通“汝”《论语十则》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zhì)通“智”《论语十则》 5、路转溪头忽见“见”(xiàn)通“现”《西江月》 6、一切乌有“乌”(wū)同“无”《山市》 7、裁如星点“裁”(cái)同“才”《山市》 8、尊君在不“不”(fǒu)通“否”《陈太丘与友期行》 七年级(下册)文言通假字 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bān) 通“攀”《伤仲永》 10、贤于材人远矣“材”(cái) 通“才”《伤仲永》 11、对镜帖花黄“帖”(tiē) 通“贴”《木兰诗》 12、卿今当涂掌事“涂”通“途”(tú)《孙权劝学》 1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yé) 通“耶”《孙权劝学》 14、孰为汝多知乎“知”(zhì) 通“智”《两小儿辩日》

15、满坐寂然“坐”(zuò) 通“座”《口技》 16、止有剩骨“止”(zhǐ) 通“只”《狼》 八年级(上册)文言通假字 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要,通“邀”,邀请。《桃花源记》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核舟记》 3、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核舟记》 4、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核舟记》 5、虞山王毅叔远甫。甫,通“父”,男子美称,多赋予字之后。《核舟记》 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通“拣”,挑选。《核舟记》 7、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与,通“举”。《大道之行也》 8、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大道之行也》 9、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曾,通“层”。《望岳》 10、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通“缺”,中断。《三峡》 八年级(下册)文言通假字 1、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转,通“啭”,鸟叫声。《与朱元思书》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反,通“返”。《与朱元思书》 3、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见,通“现”,露出。《与朱元思书》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马说》 5、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马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