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综合收益呈报方式与公允价值信息含量_基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研究_徐经长

综合收益呈报方式与公允价值信息含量_基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研究_徐经长

综合收益呈报方式与公允价值信息含量_基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研究_徐经长
综合收益呈报方式与公允价值信息含量_基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研究_徐经长

综合收益呈报方式与

公允价值信息含量

———基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研究*

徐经长曾雪云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100872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100871)

【摘要】本文基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考察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中综合收益呈报方式变更的政策后果,对不同呈报位置的公允价值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进行了检验。研究显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在利润表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呈报时存在增量价值相关性,直接计入股东权益变动表时仅有较弱的价值相关性。这说明在展现经营结果的会计主表中呈报全部综合收益有助于投资者的价值判断,也说明第3号解释公告显著改善了财务报告透明度,有助于减轻投资者的估值成本,提升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本文的研究揭示了综合收益呈报方式的有用性,对投资者的认知能力进行了初步探讨,对于提升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质量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综合收益呈报方式透明度公允价值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一、引言

近年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AS)对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与日俱增,致使资产、负债和权益项目包含了对未来事项的估计。在这个价值理念下,传统收益观基于过去交易和事项确认的当期损益已经很难涵盖资产负债表的全部价值变动,因此全面收益观应运而生。以至于在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其他利得和损失项目归集了大量与资产市价变动及未来现金流密切相关的会计信息,这使得综合收益在公司财务报告和投融资决策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全面收益观也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收益呈报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2007年,在首次实施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时,由于没有正式采用综合收益概念,所以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有关的资产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变动表。2009年,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要求在利润表“每股收益”项下增列“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对资产利得和损失与净利润在同一位置进行披露,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项目就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仅就非金融业来说,2007—2010年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利得(持有损失)的每股均值达到了0.262元/股(0.168/股)。那么,既然已经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确认资产利得和损失,为何还需要自2009年起改为在利润表中呈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等资产利得,这是否有助于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资产价格的判断?

针对这个研究问题,本文从财务报告透明度的视角对2007—2010年间我国上市公司在两种呈报方式下的公允价值信息含量进行了考察。主要结论和学术价值在于:(1)现有对会计信息有用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会计信息本身,而较少考虑会计数字呈报位置、概念内涵对估值有用性的影响,并且也较少考虑投资者估值缺陷的存在。对于这个不足,本文从财务报告透明度的视角考察了综合收益呈报方式的有用性,对投资者的认知能力进行了初步探讨,提示了新的话题。基于本文的发现,呈报方式和呈报位置会显著影响投资者的估值,因此以何种方式在何处呈报更有利于提升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是一项重要研究。(2)现

*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132004,7107214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1M500194)和中国人民大学财务会计研究中心的资助。

有研究利用新旧《企业会计准则》过渡期的净盈余以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对公允价值进行了解释。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手工收集2007—2010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未实现损益数据,得到的结果更为稳健,提供了公允价值与股票价格相关性的直接证据,丰富了价值相关性方面的研究。总地来说,本文的研究揭示了综合收益呈报方式的有用性,深化了会计监管方面的文献,对于提升会计准则与财务报告质量有一定参考意义。

二、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

(一)制度背景

在2007年,新《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在股东权益变动表呈报资产的利得和损失。这些项目主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按照权益法核算的被投资单位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现金流量套期工具产生的利得(或损失)以及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其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持有利得和损失是最重要的一个项目。这个呈报政策由于没有引入正式“综合收益”概念,而是将其他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因此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没有完全勾稽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财务报告的透明度比较低,投资者通常难以获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信息。

在2009年,《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首次引入了“综合收益”概念。按照第3号解释第七条,“企业应当在利润表‘每股收益’项下增列‘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反映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反映企业净利润与其他综合收益的合计金额。”所以,“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内容也就是原来在“股东权益变动表”披露的全部其他利得(损失)。新的呈报方式下把未实现损益与已实现损益全部整合在利润表中,因而对损益类信息的披露比原来更加清晰和透明,这应当有助于降低投资者的估值成本。

综上所述,2009年的政策变更提供了对两种呈报方式下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信息展开自然实验的制度环境。通过考察综合收益呈报方式对价值相关性的影响,有助于评估《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的政策后果,对于认识公允价值信息的有用性、改善会计透明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帮助投资者决策有参考价值。

(二)文献述评

会计信息有用性研究的经典假设是资本市场有效,即假定投资者能够充分关注并且理解财务报告主表、明细、附注以及在所有其他位置公开披露的信息。也就是说,会计信息的可获得性没有差异和成本,投资者对不同位置会计信息都能理解和认知。但另一方面,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表明投资者的非理性是普遍存在的,所以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很可能受财务报告透明度和投资者认知能力的限制。针对于此,综合收益呈报方式是考察投资者认知能力的重要视角。现有对综合收益的研究主要解释了呈报方式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从美国的制度环境来看,由于SFAS第130号《综合收益报告》保留了综合收益呈报方式的选择权,因此经理层惯常利用自由裁量权来决定在股东权益变动表还是利润表中呈报“其他利得(损失)”。通过对有职业经验的证券分析师进行实验研究,Hirst and Hopkins(1998)发现当在“股东权益变动表”呈报其他利得和损失时,大多数的被调查对象都没有阅读到这些项目,即使是有专业投资经验的分析师对证券利得交易也很难做出识别,有些分析师即便阅读了也没有作为经营业绩去估值,进而导致了对盈余管理公司股票价格的高估。通过以投资者为实验对象,Maines and McDaniel (2000)也得到了与Hirst and Hopkins(1998)一致的结论。Lee et al.(2006)研究发现美国财产保险公司对综合收益呈报方式的选择与盈余平滑动机显著相关。他们发现在“股东权益变动表”呈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司有更高的证券利得交易水平(Lee et al.,2006)。Hunton et al.(2006)对62位高管人员进行调查,发现改善综合收益透明度有助于抑制会计操纵。由此可见,对综合收益呈报方式的选择导致了操控性行为,降低了投资者的估值能力。

在国内,目前还没有对综合收益呈报方式做出研究,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解释也还缺乏。对公允价值的研究主要考察过渡期的净盈余(薛爽等,2008;王玉涛等,2010)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刘永泽和孙翯,2011;谭洪涛等,2011)。然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数额相当大,对股东权益和公司市值有重要影响,因此颇有必要就投资者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市场定价展开研究。

(三)理论分析

按照Ohlson剩余收益估值模型,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无论是在利润表还是在股东权益变动表披露,都不会影响到投资者对企业价值的认知和理解。这是因为,在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上,投资者能够便利、及时、无成本地获得全部信息,能够完全理解会计数字的经济涵义;在此情况下,公司市值可以用会计盈余和权益净值表示(Ohl-son,1995)。Ohlson的分析模型被大量研究引用(例如:Barth,1994;Barth et al.,1996;Nelson,1996;Venkat-achalam,1996;Hodder et al.,2006;邓传洲,2005;刘永泽和孙翯,2011)。其中,Barth(1994)、Barth et al.(1996)、Venkatachalam(1996)等价值相关性研究,以有效市场假说为前提条件,研究发现美国银行业在一般公认会计原则(简称GAAP)以外对证券投资公允价值损益的表外披露对股票价格具有增量解释力,比历史成本有更高的价值相关性。Hodder et al.(2006)的研究进一步显示,市场对银行业按公允价值会计确认的衍生金融品持有损益以及其他的未确认公允价值信息都进行了估值。总而言之,这些研究结论说明投资者能够理解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之外的证券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鉴于已有结论,对于理性投资者来说,即便是在股东权益变动表呈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持有损益,也应当能够被理解和识别,进而对证券资

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给出定价。据此,提出假说a。

假说a:在股东权益变动表呈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未实现损益的情况下,公允价值信息与证券价格具有显著的价值相关性。

财务报告透明度是一项重要属性。会计准则将哪一类会计数字整合入财务报告的哪些特定项目,很可能影响投资者对盈余总量和盈余持久性的判断。这是因为,在一个不完全有效的资本市场,会计信息的估值有用性在很大程度上还受投资者认知能力、会计信息质量、会计要素概念、市场价值理念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依据2007年新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未实现损益在“股东权益变动表”呈报时,不需要汇总在“利润表”之中,损益类信息的透明度比较低,利润表对未来现金流的反映很不完整。投资者对利润表外业绩信息需要进行搜索、分类、加工,才能有效地认知、理解和预测未来现金和公司价值,所以增加了估值成本。相反,在2009年《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的规定下,把未实现损益与已实现损益全部整合在利润表之中,财务报告的透明度比较高,投资者不需要搜索、加工,就能够获得当年综合收益的完整信息,因而有助于降低估值成本和估值难度。

概念本身也会影响和改变投资者的价值判断。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指出:概念是以浓缩形式储存的信息;概念是认知的主要成份,是人类抽象逻辑思维的基本单位,每一个概念都蕴含了一定的涵义(Anderson,1980)。惯常来说,有大量信息不会被注意和被使用,除非这些信息是便于获得且容易处理的(Anderson,1980)。依据安德森的研究,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投资者的估值缺陷是内生的。因此,概念明确、易于处理、呈报清晰有助于向市场提供增量信息,从而更好地发挥会计信息的估值作用。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的规定下,由于首次明确了“综合收益”概念,全部的未实现损益和已实现损益都是以集中、清晰的方式,通过更高层级的会计报表也就是利润表传递给投资者,此时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可能被视为与业绩相关的信息。

现有的研究能够支持Anderson(1980)的分析。首先,已有文献显示股东权益变动表对用户的重要性极低(Brown,1997)。通过对证券分析师展开调查,Brown (1997)发现股东权益变动表是财务报告中最没有价值的部分,而且不被作为业绩报表来对待。其次,Hirst and Hopkins(1998)、Maines and McDaniel(2000)的实验研究显示,即便是阅读了股东权益变动表的被访者,也没有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视为业绩和估值基础。再次,已有研究显示投资者普遍有“盈余锁定”习惯(Hang,1990;Ball,1992),这说明投资者倾向于依赖损益信息做出估值,但对权益信息的关注度却比较低。综上所述,当变更为在利润表“其他综合收益”披露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时,由于建立了“综合收益”概念,并且信息呈报方式清晰透明,所以应当有增量的估值有用性。据此,我们提出假说b。

假说b:在利润表之中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呈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未实现损益的情况下,公允价值信息将具有增量的价值相关性。

三、研究设计

(一)分析模型与变量设定

会计信息含量的研究归为两类。第一类以净盈余为分析对象,主要考察R-squared的大小。第二类以公允价值变动(fair value)为分析对象,主要考察未实现损益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对公允价值的研究属于第二类,也就是价值相关性研究(value relevance)。

价值相关性研究在模型构建方面不尽相同。例如,Bar-th(1994)的市值模型是MVE

it

1t

BVE

Bit

2t

BINV

it

+α3t FINV it+μit,MVE指权益市值、BVE B是扣减证券投资的权益账面价,BINV是按GAAP编报的证券账面价,FINV是证券市价。但Nelson(1996)的模型是:MVE it=α+BVE it+

(MVNA107

it

-BVNA107

it

)+(MVONA

it

-BVONA

it

)+μ

it

。由于考察对象主要是银行业(Barth,1994;Nelson,1996),证券投资占总资产的平均比率高,所以适合以资产负债表为对象。但国内的情况是,证券投资占总资产的比率普遍较低(样本公司金融业持有证券投资占总资产的平均比例是13.1%,非金融业是3.3%),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综合收益的影响却相当大(见表2)。考虑到这个特点,我们以利润表为基础,借鉴Barth(1994)和Nelson(1996)的建模思路,建立分析模型。建模方法如下:

第一步,基于Ohlson(1995)剩余收益模型(见公式1),建立一个基本的价值模型(2)。模型(2)的预设条件是以股利分配表示权益资本成本,剩余收益等于实施股利分配后的净利润。MV表示“企业市值”,BV B表示“净利润前的普通股权益”,NI表示“股利分配后的净利润”。

在模型(2)的基础上,构建公允价值会计下的估值模型(3)。BV B R表示“加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前的普通股权益”,UOI表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股东权益的净影响数”,UNI表示“计入净利润的未实现损益”,RNI表示“计入净利润的已实现损益”。

P

t

=BV

t

+∑!

i=1

R-i

f

E

t

X a

t+i

[]

(1)

MV

it

1

BV

Bit

2

NI

it

it

(2)

MV

it

1

BV

BRit

2

UOI

it

3

UNI

it

4

RNI

it

it

(3)第二步,用总股本对模型(3)的变量做平减得到价格模型(4)。在模型(4),Price等于公司i在t期期末复权后的收盘价,BVPS BR表示“净利润前扣减UIPS之后的每股净资产”。UIPS表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每股净资产的影响数”。UEPS表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工具的每股未实现损益”,等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总股本”。REPS表示“每股已实现损益”,等于“(净利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总股本”。依据假说a,

φ2的系数应当显著为正,说明市场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未实现损益给出了定价。

Price

it =φ

1

BVPS

BRit

2

UIPS

it

3

UEPS

it

+

φ4REPS it+μit(4)

在模型(4)的基础上,增加交互效应,构建模型(5),以验证假说b。Format是指示变量,表示加入“是否在利润表呈报综合收益”。2007—2008年,Format=0;2009—2010年,Format=1。UIPS?Format表示《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政策变更的影响。依据假说b,γ3的系数应当显著为正,说明在利润表呈报综合收益提供了增量的价值相关性。

Price

it =γ

1

BVPS

BRit

2

UIPS

it

3

UIPS

it

?Format

it

+γ4Format it+γ5UEPS it+γ6REPS it+μit(5)

第三步,构建收益模型(6)。Return表示“股票价格收益”,取公司i第t年考虑现金红利再投资的个股年收益率。ΔUIPS、ΔUEPS、ΔREPS表示三个收益项目的年度变动。依据假说a,λ1和λ2的系数符号应当显著为正。

Return

it =λ

1

UIPS

it

2

ΔUIPS it+λ3UEPS it+

λ4ΔUEPS it+λ5REPS it+λ6ΔREPS it+μit(6)

在模型(6)的基础上增加交互效应,构建模型(7),

以验证假说b。UIPS?Format以及ΔUIPS?Format表示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的影响。依据假说b,ζ

3

和ζ4

的系数应显著为正,说明在利润表呈报综合收益提供了增

量的价值相关性。

Return

it

1

UIPS

it

2

ΔUIPS it+ζ3UIPS it?Format it+

ζ4ΔUIPS it?Format it+ζ5Format it+ζ6UEPS it+

ζ7ΔUEPS it+ζ8REPS it+ζ9ΔREPS it+μit(7)

(二)样本构建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2007—2010年为样本期间,以持有证券类金融

资产的上市公司为初选样本(2627个公司-年),剔除非

标准审计意见(152个),所有者权益小于零(8个)和变

量缺省值(349个),得到2118个有效观测值,占剔除前

的80.6%。表1显示样本的年度分布比较均衡,说明我国

上市公司有稳定的金融投资行为。其中,非金融业占总体

的95.4%,金融业占总体的4.6%,可见我国非金融类上

市公司的证券投资行为比较活跃。

表1样本的年度分布

年度2007200820092010总体总体497(23.5%)510(24.1%)564(26.6%)547(25.8%)2118(100%)金融业16(0.8%)26(1.2%)28(1.3%)28(1.3%)98(4.6%)非金融业481(22.7%)484(22.9%)536(25.3%)519(24.5%)2020(95.4%)

本文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数据是手工采集,其他数据来自CSMAR数据库。为了得到稳健、可靠的实证结果,我们对所有连续变量按照1%的比例进行Winsorize缩尾处理,令排位于1%和99%之外的取值分别等于排位于1%和99%的值。

四、描述性分析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考虑到持有利得和持有损失对损益的影响方向相反,在全样本的描述中会相互抵销和导致均值趋于零,所以先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未实现损益对每股净资产的影响数”(UIPS)做分组描述。表2显示了两个结果。第一,分年来看,金融业的证券资产未实现损益相比非金融业在“熊市”行情下呈现出更大的信息风险,但在“牛市”行情下却不存在显著差异。在2008年,金融类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损失均值是0.337元/股(中位数是0.327元/股),比非金融业证券持有损失的均值高出0.130元/股(中位数高出0.254元/股),显著性水平在5%;并且,在2009年市场低迷的背景下也存在着显著差异。这些数据说明当金融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时,金融业的证券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比非金融业有更大的信息风险。在2007年,金融类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利得的均值是0.359元/股,持有损失的均值是0.115元/股,与非金融业在统计上没有显著差异。第二,总体来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对综合收益有极重要的影响。金融业与非金融业的持有利得均值分别是0.262和0.268元/股,持有损失均值分别是0.163和0.168元/股。这说明传统收益观下的“利润总额”对信息风险的反映很不完整,因此在利润表中披露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未实现损益有助于提示收益波动和提供完整的估值信息。

表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对每股净资产的影响数

年度

持有利得持有损失

金融业非金融业差异显著性金融业非金融业差异显著性

2007

0.359

[0.262]

0.325

[0.091]

0.034

[0.171]*

0.115

[0.026]

0.066

[0.041]

0.049

[-0.015]*

2008

0.179

[0.098]

0.086

[0.018]

0.093*

[0.080]*

0.337

[0.327]

0.207

[0.073]

0.130**

[0.254]**

续表

年度

持有利得持有损失

金融业非金融业差异显著性金融业非金融业差异显著性

2009

0.375

[0.156]

0.232

[0.042]

0.143

[0.114]

0.094

[0.088]

0.011

[0.004]

0.083***

[0.084]***

2010

0.050

[0.013]

0.226

[0.059]

-0.176*

[-0.046]

0.091

[0.043]

0.132

[0.018]

-0.041

[0.025]*

总体

0.268

[0.100]

0.262

[0.062]

0.006*

[0.038]

0.163

[0.081]

0.168

[0.038]

-0.005

[0.043]*

注:上行是均值,下行[]是中位数。对金融业和非金融业的未实现损益均值差异做T-test,对中位数差异做kwallis秩和检验,***表示在1%水平下显著,**表示在5%水平下显著,*表示在10%水平下显著。

表3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年度

持有利得持有损失

金融业非金融业差异显著性金融业非金融业差异显著性

总体

0.032

[0.017]

0.012

[0.003]

0.020**

[0.015]**

0.021

[0.013]

0.009

[0.002]

0.012***

[0.011]***

注:同表2。

此外,我们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损益变动(UEPS)也进行了描述。表3显示(非)金融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利得均值是(0.012元/股)0.032元/股,(非)金融业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损失的均值是(0.009元/股)0.021元/股。从中不难发现,计入净利润的公允价值损益的数额比较小,对综合收益的影响远不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要。

(二)变量描述性统计

表4报告了所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Price表示股票价格,与Barth et al.(1996)、邓传洲(2005)、谭洪涛等(2009)以及刘斌和鲍夏梦(2010)一致,以次年的4月30日,也就是年报公告结束日的股票价格作为被解释变量。Price均值是13.72元/股,中位数是11.02元/股,标准差是9.060,P1分位数是4.12,P99分位数是57.64;Return是考虑现金红利再投资的个股年回报率,均值是0.743,中位数是0.507,标准差是1.272,P1分位数是-0.78,P99位数是5.096,符合正态分布。UIPS表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未实现损益对每股净资产的影响”均值是0.056元/股,说明持有利得与持有损失抵销之后趋于零和;标准差是0.331,P1分位数是-0.764元/股,P99分位数是1.449元/股,说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价格波动较大。ΔUIPS的标准差是0.181,P1分位数是-4.293元/股,P99分位数是2.119元/股,进一步说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有较高的价格波动。BVPS BR表示“扣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损益之后净利润之前的每股净资产”,均值是3.875元/股。UEPS表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每股未实现损益”,其均值、中值和标准差说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有限。REPS表示“每股已实现盈余”,显示经营性收益的平均水平是0.402元/股。ΔREPS的均值和中值说明样本公司的主体经营业绩在宏观层面仅有微弱上涨趋势,这可能是受到了全球金融经济危机以及国内宏观经济下滑的影响。ΔREPS的标准差是0.530,P1分位数是-8.632元/股,P99分位数是8.726元/股,说明在经济低迷期间遭遇了严重震荡,也说明实体经济的不确定性高于证券价格的波动。

表4变量描述性统计

变量观测值均值中位数标准差P1P99 Price211813.72011.0209.060 4.12057.640 Return21180.7430.507 1.272-0.780 5.096 Format21180.515 1.0000.5000.000 1.000 BVPS BR2118 3.875 3.437 2.1420.62311.459 UIPS21180.0560.0000.331-0.764 1.449 UEPS21180.0020.0000.018-0.0490.083 REPS21180.4020.2720.4120.007 2.160ΔUIPS2118-0.0040.0000.181-4.293 2.119ΔUEPS21180.0000.0000.014-0.1590.206ΔREPS21180.0010.0120.530-8.6328.726

五、实证检验结果

(一)价格模型检验结果

表5报告了价格模型的检验结果。回归1显示,在股东权益变动表呈报时,金融类公司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未实现损益(UIPS)的系数不显著,说明估值有用性比较弱;回归2显示,在利润表的新增项目“其他综合收益”呈报时,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未实现损益(UIPS)的系数是7.552,在1%水平下显著(t值=3.58),说明此时公允价值信息与股票价格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回归3显示,交互项UIPS?FORMAT的系数估计值是8.119,在10%水平下显著(t值=1.87),说明在利润表披露其他综合收益时显著提高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决策有用性;回归4显示,非金融类公司在股东权益变动表呈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未实现损益时,UIPS的估计系数不显著;回归5显示,在利润表呈报时UIPS的估计值是1.161,在5%水平下显著(t 值=2.46);回归6显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未实现损益的价值相关性系数增加了1.678倍,且在5%水平下显著(t 值=2.12)。综上,价格模型的检验结果支持了假说b但不支持假说a。这说明投资者对股东权益变动表中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关注度比较低,因而存在估值缺陷,但改善会计透明度和建立综合收益概念后,有助于减轻估值成本和增加会计信息的估值有用性。

表5价格模型的回归结果

因变量=Price

金融业非金融业

回归1

在权益变动表呈报

回归2

在利润表呈报

回归3

交互效应

回归4

在权益变动表呈报

回归5

在利润表呈报

回归6

交互效应

Intercept 6.624** 4.130*7.868*** 5.454***7.865*** 6.077***(2.28)(1.85)(3.89)(12.7)(17.3)(18.4)

BVPS BR 1.427***0.582* 1.109**0.533***0.350**0.415***(2.41)(1.82)(2.50)(3.59)(2.35)(3.91)

UIPS

-1.0427.552***-1.011-0.238 1.161** 1.388***(-0.18)(3.58)(-0.18)(-0.39)(2.16)(2.74)

UEPS 9.119** 3.861** 6.965*** 4.898***-1.476 1.715*(2.06)(2.18)(2.92)(2.76)(-0.80)(1.82)

REPS 7.686***9.869***7.839***14.022***12.992***13.530***(2.70)(3.21)(3.39)(13.3)(13.5)(19.1)

UIPS?Format 8.119* 1.678**(1.87)(2.12)

Format 4.798*** 1.242***(2.81)(4.15)

观测值42569896510552020 F值9.1216.7118.9695.2295.86133.33 R-squ.48.8%63.0%56.1%52.2%39.8%45.5%注:***、**、*分别表示在1%、5%、10%水平下显著。本表已用White检验修正异方差。

就其他组成部分来说,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UEPS)在六组回归中的五组显著为正,说明从价格模型来看在利润表呈报证券持有损益提供了估值有用信息。每股已实现盈余(REPS)的估计值介于7.686 14.022之间,T检验表明在各组回归中都显著大于“扣减UIPS后净利润前的每股净资产”(BVPS BR)的估计值,说明股票价格主要是由经营业绩决定的。回归3和回归6还显示,是否在利润表呈报其他综合收益(Format)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说明财务报告透明度改善后会计信息整体的估值有用性有了显著提升,也说明《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对综合收益呈报方式的变更是有价值的,增加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有利于投资者的估值判断。

(二)收益模型检验结果

表6报告了收益模型的实证结果。就假说a的检验来说,回归1显示金融业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UIPS)的系数是0.087,在10%水平下显著(t值= 1.69),但ΔUIPS的估计系数是不显著的(t值=-0.15);回归4显示非金融业公司的UIPS和ΔUIPS估计系数都不显著,因此假说a在收益模型没有得到支持。这说明投资者没能很好理解在损益表以外其他位置披露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同时,也说明权益变动表中的其他利得和损失项目没有被作为公司业绩对待,是对Brown(1997)的支持。

就假说b的检验来说,回归2显示金融类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未实现损益变动(ΔUIPS)的系数是8.021,在

表6收益模型的回归结果

因变量= Return

金融业非金融业回归1

在权益变动表呈报

回归2

在利润表呈报

回归3

交互效应

回归4

在权益变动表呈报

回归5

在利润表呈报

回归6

交互效应

Intercept -0.614***0.316-0.647***-0.222***0.659***-0.307*(-21.9)(1.49)(-5.03)(-3.44)(6.63)(-1.71)

UIPS 0.087*-0.309-0.4280.0710.293*-0.056(1.69)(-0.74)(-1.35)(1.04)(1.74)(-0.85)

ΔUIPS

-0.0318.021** 1.030-0.0370.686***-0.025(-0.15)(2.41)(1.09)(-1.00)(3.02)(-0.62)

UEPS

-0.212 1.528 2.983 1.116 1.362 1.772(-0.45)(0.28)(0.79)(1.28)(0.66)(1.24)

ΔUEPS

0.376 4.040 2.273 3.343*8.018** 2.788(0.70)(0.89)(0.79)(1.84)(2.41)(1.45)

REPS

0.0470.7200.3190.166***0.1070.138**(1.34)(1.56)(1.02)(2.95)(1.19)(2.04)

ΔREPS 0.037*0.319**0.135***0.120*0.271**0.219***(1.81)(1.96)(2.59)(1.75)(2.43)(3.26)

UIPS?Format

0.1450.333***(0.31)(2.26)

ΔUIPS?Format 7.397*0.771***(1.93)(3.25)

Format 0.937*** 1.228***(6.65)(32.6)

观测值42569896510552020 F值12.0015.2756.6370.1071.08105.72 R-squ.38.5%27.0%48.1%14.3%11.0%32.3%注:***、**、*分别表示在1%、5%、10%水平下显著。本表已用White检验修正异方差。

5%水平下显著(t值=2.41);回归3显示ΔUIPS?Format 系数是7.397且在10%水平下显著(t值=1.93),表明投资者对利润表中呈报的证券持有损益变动给出了定价;回归5显示非金融类公司的ΔUIPS系数是0.686且在1%水平下显著(t值=3.02),UIPS的系数是0.296且在10%水平下显著(t值=1.74);回归6显示非金融类公司的ΔUIPS?Format系数(0.771,t值=2.26)以及UIPS?Format系数(0.333,t值=3.25)都显著为正。由于这四组回归的解释变量在多数情况下显著,说明在展现经营结果而不是权益变动的报表中清晰地呈报综合收益及其组成部分,有助于增加公允价值信息的估值有用性,此时提供了增量的价值相关性,因此假说b在收益模型也得到了支持。此外,UIPS和ΔUIPS在回归3和回归6不显著,主要是因为2009年政策变更后的市场估值已经被ΔUIPS?For-mat解释,此时的系数变化表明在股东权益变动表呈报没有获得稳健的估值有用性,说明假说a没有得到验证。

就交易性金融资产未实现损益及其变动(UEPS和ΔUEPS)来说,在多组回归的估计系数不显著,因此从收益模型来看没有可靠证据表明投资者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给出了估值。可能的原因是在大多数情况下金额较小,从而对市场价值缺乏重要影响。现有研究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损益的解释也有不一致。王玉涛等(2010)研究显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具有价值相关性;刘永泽和孙翯(2011)与之相反;谭洪涛等(2011)通过事件研究发现市场对非金融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存在过度反应,但对金融业有过度反应。由于股票价格及股价收益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并且极不稳定,加之研究方法和样本构建有差异,因此时常出现不一致。例如Barth et al.(1996)和Nelson(1996)对公允价值的解释。

就已实现盈余的变动(ΔREPS)来说,在六组回归的估计系数全部显著为正,实证结果具有稳健性,与价格模型的结果有一致性,说明主体损益变动是影响股票价格和股价收益的主要因素。此外,Format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与价格模型的实证结果是一致的。

(三)稳健性测试

我们进行了多个稳健性测试。第一个稳健性检验是借鉴Barth(1994)构建收益模型。Barth(1994)的收益模型是:R t=β0t+β1tΔE Bt+β2t RSGL t+β3FSGL t+μt。特点是对主体收益使用差分而对金融资产持有损益不使用差分。这种差别对待应用于本文会使金融资产未实现损益更易于

获得显著性。实证结果显示,在Barth(1994)的建模思路下,假说a和假说b都得到了实证支持。

其他稳健性测试包括:(1)行业控制。根据证监会CSRC(2001)行业编码将非金融业划分为12类进行控制,得到的实证结果是一致的。(2)年度控制。Barth(1994)的方法是分年回归。本文加入年度虚拟变量之后,实证结果仍然一致。(3)增加控制变量。增加“是否存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损失”和“是否存在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损失”指示变量,所得实证结果仍然一致,并且这两个变量的系数是不显著的。(4)对Price作替换。我们用次年4月末五个交易日的均价、以及用年末股价作为因变量,实证结果依然能够支持假说b而未能可靠支持假说a。

六、研究结论

财务报告透明度和投资者认知能力对会计信息有用性存在重要影响。本文基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考察了综合收益呈报方式对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未实现损益在利润表的“其他综合收益”呈报时存在增量价值相关性,在股东权益变动表呈报时只有较弱的价值相关性。这表明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估值有用性有赖于综合收益呈报方式,在展现经营结果而不是权益变动的报表中清晰地呈报全部综合收益有助于投资者的价值判断;也说明《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将未实现损益与已实现损益全部整合在利润表之中,显著改善了财务报告透明度,有助于减轻投资者的估值成本,进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本文的研究揭示了综合收益呈报方式的有用性,对于进一步提升会计准则和会计信息质量有一定参考价值。虽然目前还较少关注会计数字呈报位置、概念内涵对估值有用性的影响,以及投资者估值缺陷和认知能力对会计信息有用性的限制。然而,从本文的研究来看,就财务报告的改进来说,如何降低投资者的估值成本,如何向投资者提供既便于获得又易于处理的有用信息,以及如何以更清晰的方式和更浓缩的概念呈报会计信息,都是值得拓展的有益话题。

主要参考文献

邓传洲.2005.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B股公司的证据.会计研究,10:52 62

刘斌,鲍夏梦.2010.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价值相关性研究.技术经济,1:68 73

刘永泽,孙翯.2011.我国上市公司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基于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背景的经验研究.会计研究,2:16 22

薛爽,赵立新,肖泽忠,程绪兰.2008.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否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基于新老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财贸经济,9:62 67

谭洪涛,蔡春.2009.新准则实施会计质量实证研究———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中国会计评论,6:127 154

谭洪涛,蔡利,蔡春.2011.公允价值与股市过度反应———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7:130 143

王玉涛,薛健,李路.2010.公允价值具有价值相关性吗?———基于金融资产的研究.中国会计评论,4:383 398

Anderson,J.R.1980.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San Francisco:Freeman

Ball,R.1992.The Earnings-Price Anomaly.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5(2):319 345

Barth,M.1994.Fair Value Accounting:Evidence from Investment Securities and the Market Valuation of Banks.The Accounting Review,69(1):1 25

Barth,M.,H.Beaver,and R.Landsman.1996.Value -Relevance of Banks'Fair Value Disclosures under SFAS No.107.The Accounting Review,71(4):513 537

Brown,P.R.1997.Financial Data and Decision Making by Sell-Side Analysts.Journal of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spring):43 48

Hang,J.1990.A Test of the Extended Functional Fixa-tion Hypothesis.The Accounting Review,65(3):740 763 Hirst,D.E.,and P.E.Hopkins.1998.Comprehen-sive Income Reporting and Analysts'Valuation Judgments.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36(1):47 75

Hodder,L.,P.Hopkins,and J.Wahlen.2006.Risk–Relevance of Fair–Value Income Measures for Commercial Banks.The Accounting Review,81(2):337 375

Hunton,J.,R.Libby,and C.Mazza.2006.Financial Reporting Transparency and Earnings Management.The Ac-counting Review,81(1):135 157

Lee.Y.,K.Petroni,and M.Shen.2006.Cherry Pick-ing,Disclosure Quality,and Comprehensive Income Reporting Choices:The Case of Property-Liability Insurers.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3(3):655 692

Maines,L.A.,and L.S.McDaniel.2000.Effects of Comprehensive-Income Characteristics on Nonprofessional Investors'Judgments:The Role of Financial-Statement Presen-tation Format.The Accounting Review,75(2):179 207 Nelson,K.K.1996.Fair Value Accounting for Commer-cial Banks: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SFAS No.107.The Ac-counting Review,71(2):161 182

Ohlson,J.1995.Earnings,Book Values,and Dividends in Equity Valuation.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11(2):661 687

Venkatachalam,M.1996.Value-Relevance of Banks' Derivatives Disclosures.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2(1):327 355

Abstracts of Main Papers

Study on the Effect of National Accounting

Leaders(Candidates)Training Programme for Enterprise

———Analysis and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Ouyang Zongshu et al.

Ministry of Finance started National Accounting Leaders(Candidates)Training Programme at December,2005.It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issue how the training programme effect is in the past seven years.We made a survey on the effect by the form of a questionnaire to the Enterprise Accounting Lead-ers Candidates.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the programme has reached its anticipated effect.The programme has trained and brought up a group of high quality and composite accounting talents who are proficient in business,good at management,familiar with international practice,and provided with international vision and strategic thinking.The programme also plays organization function and radiation effects of the leading accounting talents in strengthening accounting function,promoting the accounting policy,organizing the accounting continuing education,researching practice problems,and so on.Finally,we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The Effect of IFRS Adoption:Global Findings

Sun Zheng&Liu Hao

The paper surveys the literatures about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 of IFRS adoption,and discusses the change of capital market and behavior of firms.The Existing research found that the IFRS got some success in the process to build high quality and comparabi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n the world.The value relevance,usefulness of contracts of accounting numbers,and the efficiency of capital market have been improved.The finding supports the IFRS regulators.However,weather the performance of IFRS adoption is stable and the extension of IFRS to different law and business situation need to be tested by time.

The Presentation Format of Comprehensive Income and the Value-Relevance of Fair Value ———Based on the Available for Sale Investments

Xu Jingchang&Zeng Xueyun

The paper studied if the fair value change of available for sale financial assets(AFS)under Enterprise Accounting Standards Interpretations No.3of 2009—2010provided the explanatory power for firms share prices.The result is that the coefficients of the AFS'holding gains and losses reported in“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s”(OCIs)of the income statement are significant positive during2009—2010.However,the value-relevant of the financial as-sets fair value is not significant or inconsistent during2007—2008,in which the holding gains and losses of AFS are reported directly in stockholders'eq-uity.The conclusion draws the useful for investors'judgments to report OCIs clearly in the income statement.

Bank Supervision and Discrimin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Cheng Liubing&Liu Feng

We examin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bank loans and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in two different firms(state-owned and non-state-owned)respec-tively,in order to test whether the phenomenon of bank discrimination still exists after bank lending.Our initial sample consists of all firms with positive bank loan,which listed on the Shanghai and Shenzhen Stock Exchanges for the years2001to2010.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bank continue to dis-criminate NSOEs in the process of controlling default risk after lending.Specifically,the bank demand less conservatism for SOEs than NSOEs when they provided credit loans.Further,we find this phenomenon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years when the central bank tightens the monetary policies.

Do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grated Reporting Increase the Value Relevance of Information ———Evidence from South Africa as the First Country for Integrated Reporting

Cai Haijing&Wang Xiangyao

This paper selects listed companies of South Africa which is the first country for mandatory implementation of integrated reporting as a sample,and tests the market reaction since2010.We find out:given the factor of voluntary and nonstandard disclosure,the role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in decision-making has declined;the integrated information is more important.It indicates that explanatory power of non-financial information for share price en-hanced and compensates for the downward trend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Thus,it indirectly supports the promotion of integrated reporting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makes share price to reflect value cre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of companies more comprehensively.

Information Transparency,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Minority

Shareholders'Participation in Corporate Decision

Li Wenjing&Kong Dongmin

Based on the data of public shareholders online voting of Shenzhen Securities Exchange,wefind that the more opaque corporate information environ-ment,the higher frequency minority shareholders'participation in corporate governance.Ownership structure has an impact on minority shareholders'on-line voting,and the relation is strengthened by information transparency.Further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minority shareholders'participation in corporate decision improves future corporate performance,and the link is especially stronger for firms with low information transparency.Our study suggests minority shareholders'participation in corporate decision alleviates type II agency problem,and information transparency moderates the effect of minority shareholders'participation in corporate decision.

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研究

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研究 摘要: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许多矛头指向了公允价值。本文通过从会计目标理论以及信息观和计量观的角度对公允价值信息的有用性进行分析,认为公允价值信息是具有决策相关性质的,是不可或缺的,但公允价值计量引入会计报表造成了会计收益混淆,应将公允价值信息进行表外披露。 关键词:公允价值决策有用表外披露 一、研究背景 纵观我国的会计发展和改革历程,公允价值的使用经历了反复并且曲折的过程。1998年至2000年,我国初步引入了公允价值,随后2001年至2005年,财政部限制了公允价值的使用范围,最终于2006年至今,我国是有条件地全面运用了这一计量属性。从2005年初到年末,财政部制定并且完成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这一体系包括了一项基本准则和三十八项具体准则,它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接轨。在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将公允价值计量作为了主要的会计计量属性之一是这次会计准则的体系最大的特点,这与国际会计准则在实质上是相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扩大了有关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范围,将公允价值的运用范围从简单的金融工具逐步增加到其他的项目,如投资性房地产等。在三十八项具体会计准则中,有十七项都不同程度地运用到了这一计量属性。这一新准则要求各个上市公司依据市场状况对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的真实经济价值进行会计

确认。公允价值在交易或事项的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中的中的应用趋势是非常明显的,它将会是今后国内外会计发展和改革的一个方向。由于考虑到我国目前仍然属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如果在引入公允价值的时候不加限制,就会可能导致滥用公允价值,严重的可能会产生人为操纵利润的现象。所以我国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中引入公允价值这一属性是谨慎并且适度的。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广泛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尤其是在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相关项目当中,指明了公允价值的使用和确认原则。但我国的会计环境特别是上市公司与国际的会计环境相比而言,仍然存在着差别,如关联方交易的频繁、公允价值的估值水平低下、会计人员的素质以及资本市场整体环境不完善等等。因此在这种情形之下,需要讨论在我国是否适用公允价值这一计量方式。尤其是在2008年发生了次贷危机之后,许多人指责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认为不应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因为这样会造成报表账面数字的波动,甚至是高管人员操纵公司报表的利润。所以他们主张回归历史成本。因此,公允价值虽说看似简单,但由于和经济环境两者紧密联系,并且涉及到很多的假设以及不定因素等,所以说在理论研究和实务应用中,实施公允价值还是颇有难度的。专家对运用公允价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同时也意识到了它的缺点,并且试图致力于针对公允价值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但由于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尚未成熟并且会计人员的素质相对不高,所以至今仍然没有找到一个合适地办法来解决这一难题。特别是在次贷危机发生之后,人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核算

? 第二节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核算 ? 一、确认 1.金融资产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第二类):瞩怂润厉钐瘗睐枥庑赖。 (1)企业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标。 (2)该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闻创沟烩铛险爱氇谴净。 【提示1】对于收取合同现金流量的目标来说,摊余成本是最相关的计量基础,对于出售的目标来说,公允价值是最相关的计量基础。公允价值信息和摊余成本信息都有助于报告使用者决策。在第二类业务模式下,通常涉及更高频率或更大价值的出售,主体的业绩同时受到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和实现公允价值的影响,所以,在资产负债表中以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在利润表中列报摊余成本的信息,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计入损益,公允价值的总变动和计入损益的金额之间的差额在其他综合收益中列报。残骛楼诤锩濑济溆堑籁。 【提示2】在初始确认时,企业可以将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该指定一经做出,不得撤销。该指定的金融资产不需要计提减值准备。酽锕极额闭镇桧猪诀锥。 2.金融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表明企业持有该金融资产的目的是交易性的: (1)取得相关金融资产或承担相关金融负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出售或回购。 (2)相关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初始确认时属于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近期实际存在短期获利模式。弹贸摄尔霁毙揽砖卤庑。 (3)相关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属于衍生工具。但符合财务担保合同定义的衍生工具以及被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除外。谋荞抟箧飙铎怼类蒋蔷。 二、计量 (一)初始计量 1.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2.交易费用的会计处理 对于第二类别的金融资产,交易费用应当计入初始确认金额。 3.应收项目的会计处理 应收项目,指购买金融资产时,买价中有时包括发行方已宣告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利息。 应收项目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不计入金融资产的初始成本。

金融资产考试试题文件

1. 关于金融资产,下列讲法中正确的是( )。 A.衍生工具不能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B.长期股权投资也属于金融资产 C.货币资金不属于金融资产 D.企业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不属于金融资产 2. 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最全然的区不是( )。 A.持有时刻不同 B.投资对象不同 C.投资目的不同 D.投资性质不同

3. 20×8年1月1日,A公司购入甲公司于20×7年1月1日发行的面值为l00万元、期限5年、票面利率为6%、每年l2月31日付息的债券并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实际支付购买价款108万元(包括债券利息6万元,交易税费0.2万元)。甲公司债券的初始确认金额为( )万元。 A.100 B.101.8 C.102 D.107.8 4. 阳光公司于2010年3月1日从证券市场购入甲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60万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每股支付价款13元(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3元),另支付相关费用5万元,阳光公司取得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时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5. 甲公司2010年1月1日购入面值为100万元,年利率为4%的A债券;取得时支付价款104万元(含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4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0.5万元,甲公司将该项金融资产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2010年1月5日,收到购买时价款中所含的利息4万元,2010年12月31日,A债券的公允价值为106万元,2011年1月5日,收到A债券2010年度的利息4万元;2011年4月20日,甲公司出售A债券售价为108万元。甲

公司从购入到出售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累计损益为()万元。 A.12 B.11.5 C.16 D.15.5 6. 企业购入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该债券的初始确认金额应为( )。 A.债券面值 B.债券面值加相关交易费用 C.债券公允价值 D.债券公允价值加相关交易费用 7. 企业于20×8年1月1日,支付85 200元(含债券利息)的价款购入面值80 000元、20×6年1月1日发行、票面利率为5%、期限4年、次年1月1日付息的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20 ×8年1月1日购入时应记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的金额为( )元。 A.5 200 B.4 000 C.2 000 D.1 200 8. 企业持有的下列投资中,投资对象能够是债券而不能是股票的是( )。 A.交易性金融资产 B.持有至到期投资 C.可供出 售金融资产 D.长期股权投资 9. 依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成本的摊销应当采纳( )。

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及信息披露

Finance and Accounting Research 财会研究 |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179 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及信息披露 付钰玮 朱家铭 王 琳 李雅清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生物资产对于农业企业来说的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由于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计量和披露方面与其他资产不同,企业对于价值核算方式的选择存在很大差异,生物资产信息质量有待提高。本文对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和信息披露提出了相关意见。 关键词: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计量;信息披露 一、生物资产的概念及分类 生物资产是指有生命的动植物。生物资产根据持有目的的不同分为三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生物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只在其生长成熟后一次性交易掉并结束其经济能力。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会源源不断的给企业带来利润。公益性生物资产,是指以防护、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产,它不会给公司带来经济利益,且大多生物资产是由政府出资建造。 二、生物资产的特殊性 (一)生物转化功能和自然增殖性 生物资产具有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和衰退的自然规律,大部分是由自然力形成的历史成本较低且,生物资产在生长过程中会出现自然增殖现象,生产性生物资产还会创造出更多价值,,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周期性 生物资产的生命周期也大不相同。一些生物资产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如树木超过十年甚至数百年。但是一些生物资产的生命周期较短,平均不到一年。周期不同的生物资产,其流动性和性质也有差异,需要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 (三)兼有性 生物资产兼有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的双重特性。如羊,当通过宰杀以卖羊肉为目的时,其具有流动资产的特性,只能使用一次;为获取优质羊毛时,可以多次在不同季节取得产品,具有长期资产的性质。 (四)地域性 生物和非生物有着明显区别,生物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各种动植物都有其自身特定的生长模式,同时要有和其匹配的生态环境。所以,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不同,地域差异性也就随之产生。像森林资产,就对环境有着特定要求,土壤、光照、肥料等自然因素都会对树木的成长造成影响。所以,就算在支出相同的情况下,生物资产的价值由于所在地理位置不同而有所差异。 (五)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 生物资产未来经济效益易受客观条件的影响:是在“风调雨顺”的年份,在相同投入的情况下,所收获的生物资产质量和数量可能会高于预期;倘若发生疫情或者其他一些自然灾害时,生物资产的预期经济回报将低于预期,如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生长、产量有巨大影响,动物疾病的发生等会造成生物资产的大量损失。 三、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价值 我国大多数农业上市公司通过历史成本属性来衡量生物资产,披露的相关信息较为保守,仅体现过去时,不具有时效性,表现出较大的局限性,不能真实反映公司生物资产的价值创造能力,使报表使用者不能真正的了解企业实际资产的保有水平和其经营成果。 公允价值是由市场价格机制所决定的市场价格,它是由市场交易各方所承认和接受的,交易的双方做到公平与公认,能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公允价值计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公允价值可以体现生物资产的现时价值,正确反映市场对生物资产的评价信息;(2)公允价值满足了生物资产自然增值的这一特性,可以及时反映出生物资产的价值变动;(3)公允价值体现的生物资产的价值能反应当期同类商品的价值,具有比较强的可比性;(4)市场风险的存在,导致期望现金流量需要按照一定的风险报酬率进行折现,折现现值与历史成本之间有差异,而公允价值的计量则克服了历史成本的不足,直接反映现阶段的净现值。 如果公司能够采用公允价值对生物资产进行计量,就能提高信息的含金量,最大限度地反映出该类资产对于公司的贡献程度。公允价值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存在较大差距,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难度,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可靠性差,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使农业信息化程度较低,缺乏市场参考标准,公允价值易受人的主观影响,可靠性难以控制,公允判断难度大,②信息获取成本高,由于农业产业所受客观影响因素较多,需要准确感知自然环境、市场波动等因素对生物资产价值的影响,对公允价值做出判断,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③可操作性较弱,以公允价值作为损益衡量的差额,将对资产价值的稳定性和企业的损益产生很大的影响。由于农业核算对象的复杂性,在不存在市场交易的情况下,生物资产的市场价格无法确定,不能得到关于确定公允价值的相关信息,无法在实际操作中运行。 四、生物资产披露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会计信息披露也不断向前发展,但是仍存在诸多问题。生物资产信息在数量、内容维度、信息质量、披露规范等方面缺少系统性和规范化,不能满足利益相关者对信息“量”和“质”的要求,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 (一)信息披露连续性差,缺乏可比性和相关性 企业各年度间断地对生物资产的部分信息进行披露,使企业的生物资产报告达不到系统性和完整性的要求,不同时期的同类信息无法收集,难以考察同一指标的变动趋势,不能全面了解生物资产的经营状况,同时,各企业披露的信息种类不同,也无法进行行业的横向对比,不利于投资决策的选择。 (二)信息披露不足,避重就轻 上市公司侧重于对背景信息和财务信息进行披露,忽略对非财务信息的公布。由于农业对自然的依赖性较大,行业获利水平不稳定,导致农业类上市公司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对生物资产所处风险、减值损失的计提等信息的详细披露可能会影响投资者的对公司盈利能力的预期,使公司股票下跌,影响经营者的经营业绩。行业对与公司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的生物资产处置信息、实物价格变动原因等非财务信息的披露较少。 DOI:10.14097/https://www.wendangku.net/doc/d413629825.html,ki.5392/2019.13.095

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区别

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区别 (1)资产的公允价值也就是市场价值,或者是合同或者协议价值(但是合同或者协议价值不公允除外)。站在税法角度,如果不能确定市场价值,可以按照成本×(1+成本利润率)来确定。 资产的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原价-计提的减值准备-计提的累计折旧(即:固定资产净额) 账面价值是指某科目(通常是资产类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后的净额。如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减去相应的坏账准备后的净额为账面价值。 (2)公允价值在现行的会计准则下,是一个比较基础,却又十分重要的概念。 通俗的说,他就是一项资产在市场上公认价值。它所反映的是某项资产在某一时点上的公认价值,它在不同的时点上的公允价值是不一定相同的。这种价值的认定是熟悉该项资产的人,都能认同或接受的价值。也就是社会上这种资产的公认价值。这个价值的取得,一般情况下是要有该资产活跃的交易市场。如股票每日的收盘价,或是房地产交易市场上的房价等,就可认为是公允价值。 账面价值是则是资产的入账价值减去累计折旧、减值准备、跌价准备等而形成的价值。(3)公允价值是市场价格,资产账面价值是历史价格,是会计做账的时入账价值减去累计折旧、减值准备、跌价准备等而形成的价值。 问: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有什么区别呢? 答: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所有的资产账面价值-所有负债的账面价值,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是包括商誉的。 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可辨认资产的账面价值-可辨认负债的账面价值,一般情况下,负债均是可辨认的,而可辨认资产=总资产-商誉,因为商誉是不可辨认的资产。 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可辨认负债的公允价值 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商誉

金融资产--金融资产的概念和分类

金融资产--金融资产的概念和分类 第一节金融资产的概念和分类 一、金融资产的概念 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款、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债权投资、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衍生金融资产等。 二、金融资产的分类 金融资产的分类与金融资产的计量密切相关。因此,企业应当在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时,将其划分为下列四类:(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持有至到期投资;(3)贷款和应收款项;(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的分类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改变。 企业在初始确认时将某金融资产或某金融负债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后,不能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其他类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也不能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三类金融资产之间,也不得随意重分类。 【例题1】关于金融资产的重分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不能重分类 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B.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以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C.持有至到期投资不能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D.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以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E.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以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答案】AC 第二节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概述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的金融资产。例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就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工具不作为有效套期工具的,也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基于风险管理、战略投资需要等而将其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一)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 投资收益(发生的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取得和收益

第三部分企业财务会计——第三章非流动资产(一) 【考试要求】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取得和收益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末计价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处置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 1.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取得和收益 2.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到期 3.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 三、长期股权投资 1.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 2.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 3.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权益法 4.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 5.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四、投资性房地产(中级) 1.投资性房地产的含义 2.投资性房地产的取得 3.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4.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本章内容中,“投资性房地产”对初级资格未做要求;以下知识点存在要求层次上的差别: 第一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概述 1.内容 1)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2)除下列各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 ①贷款和应收款项 ②持有至到期投资 ③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2.性质 介于短期持有、随时变现(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长期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之间,取决于管理层意图。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取得 1.入账价值:公允价值+相关交易费用 【注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意图在未来出售而不准备随时变现,其取得时的相关交易费用应视为产生预期经济利益的资产,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取得成本,不能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与“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同(计入当期损益即借记“投资收益”) 2.已宣告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不属于证券价值的组成部分)计入应收股利(利息)。——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相同 3.会计处理 【例题1·单项选择题】 某企业从二级市场购入200万股股票并将其划定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每股价格4元(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0.5元),计800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0.48万元。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金额是: A.700万元 B.700.48万元 C.800万元 D.800.48万元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200×(4-0.5)+ 0.48=700.48(万元) 【例题2·单项选择题】(2014中) 企业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账务处理中不可能涉及的会计科目是: A.应收利息 B.应收股利 C.银行存款 D.投资收益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时的相关交易费用,不能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而应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取得成本,与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同,选项D是答案。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股利和利息收入——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相同 1.收到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2.持有期内收到现金股利或利息——直接计入“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末计价 1.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相同

2011第五章《金融资产转移》习题

2011年度高级会计师考前辅导案例分析题 第五章金融资产转移 【案例分析题一】 甲公司为一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甲公司在编制2011年年度财务报告时,内审部门就2011年以下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和会计处理提出异议:(1)甲公司2011年5月1日将一项应收账款50000万元出售给某商业银行,取得款项49000万元,同时承诺对不超过该应收账款余额3%的信用损失提供担保。出售之后,甲公司不再对该应收账款进行后续管理。根据甲公司以往的经验,该类应收账款的损失率预计为5%。假定甲公司为该应收账款提供担保的公允价值为200万元,且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终止确认了该项目应收账款,并将收到的价款49000万元与其账面价值50000万元之间的差额1000万元计入了当期损益(营业外支出)。 (2)甲公司2011年7月1日,将某项账面余额为2000万元的应收账款(已计提坏账准备400万元)转让给某投资银行,转让价格为当日的公允价值1500万元;同时与该投资银行签订了应收账款的回购协议,以转让价格加上转让日至回购日期间按照市场利率计算的利息回购。同日,该投资银行按协议支付了1500万元。该应收账款2011年12月31日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1440万元。甲公司终止确认了该项应收账款,并将收到的价款1500万元与其账面价值1600万元之间的差额100万元计入了当期损益(营业外支出)。 (3)甲公司2011年9月1日,将持有的乙公司发行的10年期公司债券出售给丙公司,经协商出售价格为330万元,2010年12月31日该债券公允价值为310万元。该债券于2010年1月1日发行,面值为300万元,年利率6%(等于实际利率),每年末支付利息,甲公司将同日按面值购入的该债券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对于此业务,甲公司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并将收到的价款330万元与其账面价值310万元之间的差额20万元计入了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4)甲公司2011年11月1日将销售产品收到的面值为500万元、期限为6个月不带息商业承兑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协议规定,在贴现的应收票据到期,债务人未按期偿还时,甲公司负有向银行还款的责任。甲公司实际收到480万元,款项已收入银行。甲公司终止确认该应收票据,并将收到的价款480万元与其账面价值500万元之间的差额20万元计入了当期损益(财务费用)。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逐项分析、判断甲公司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还应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 【正确答案】: (1)甲公司出售应收账款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根据金融资产转移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未放弃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应当按照其继续涉入所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确认有关金融资产,并相应确认有关负债。 正确的会计处理:通过对所转移金融资产提供财务担保方式继续涉入的财务担保金额,转移日按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财务担保金额两者之中的较低者确认继续涉入形成的资产1500万元(50000×3%)。继续涉入形成的负债:按照财务担保金额和财务担保合同的公允价值(提供担保的取费)之和确认继续涉入形成的负债1700万元,差额1200万元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支出)。正确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49000

《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重难点、热点问题解读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公允价格计量是指以()对资产或负债进行计量。 A.市场价格 B.交易价格 C.可信价格 D.脱手价格 A B C D 二、判断题(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 1.有序市场是活跃的市场。() 对错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公允计价对象是指()。 A.资产或负债 B.会计反映计量对象 C.权益 D.非金融资产 A B C D 二、判断题(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 1.有效交易的判断要贯彻成本-效益原则。() 对错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影响资产或负债的特征有()。 A.交易费用 B.运输费用 C.利率 D.人工费用 A B C D 二、判断题(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 1.如没有相反的说明市场是非主要和非最有利的证据,可视为企业正常进行资产出售或者负债转移的市场为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 ) 对错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市场参与者之间是()的关系。

A.协同 B.独立 C.同业竞争 D.联合 A B C D 二、判断题(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 1.公允价值初始计量时与交易价格一致。() 对错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收益法是企业()的估值技术. A.计算未来报酬 B.计算未来利润 C.未来现金折算为现值 D.最优化 A B C D 二、判断题(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 1.根据可观察的市场信息定期校准估值模型,以确保所使用的估值模型能够反映当前市场状况,并识别估值模型本身可能存在的潜在缺陷。() 对错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所使用的估值技术中,()反映当前要求重置相关资产服务能力所需金额的估值技术。 A.成本法 B.收益法 C.市场法 D.估价法 A B C D 二、判断题(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 1.恰当的估值技术,企业至少应当考虑1-2个因素。() 对错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各种金融资产会计处理以及会计分录精华版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会计分录 (一)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 投资收益(发生的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含有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收利息(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含有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贷:银行存款等

(二)持有期间的股利或利息 借:应收股利(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X投资持股比例)应收利息(资产负债表日计算的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三)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1.公允价值上升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公允价值下降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四)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银行存款(价款扣除手续费)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同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贷:投资收益 或: 借:投资收益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 会计分录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 应收利息(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包含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 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持有至到期投资一一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三、贷款和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 (一)贷款 1 ?未发生减值 (1)企业发放的贷款

借:贷款——本金(本金) 贷:吸收存款等 贷款——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2)资产负债表日 借:应收利息(按贷款的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计算确定) 贷款——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 贷:利息收入(按贷款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 合同利率与实际利率差异较小的,也可以采用合同利率计算确定利息收入(3)收回贷款时 借:吸收存款等 贷:贷款——本金 应收利息 利息收入(差额) 2.发生减值 1)资产负债表日,确定贷款发生减值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例题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例题 例1.2005420 甲公司按每股7.60元的价格购入A 公司每股面值1元的股票80 000股作为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支付交易费用2 500元。股票购买价格中包含每股 0.20元已宣告但尚 未领取的现金股利,该股利于 5.10发放。 2005.4.20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594 500 800 000 16 000 800 000 610 500 80 000 2005.5.10 借:银行存款 16 000 贷:应收股利 16 000 2006.4.15 , A 公司宣告每股分派现金股利 0.25元,该现金股利于 2006.5.15发放。 2006.4.15 借:应收股利 20 000 贷:投资收益 20 000 2006.5.15 借:银行存款 20 000 贷:应收股利 20 000 甲公司持有的80 000股A 公司股票,2005.12.31的每股市价为6.20元,2006.12.31的每股 市价为 6.60元 2005.12.31 借:其他综合收益 98 5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一公允价值变动 98 500 ② 2006.12.31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一公允价值变动 32 000 贷:其他综合收益 32 000 甲公司持有的80 000股A 公司股票,市价持续下跌,至 2007.12.31,每股市价已跌至 3.50 元,甲公司认定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了减值, 2008.12.31 , A 公司股票市价回升至每股 5.20元。2007.12.31A 公司股票按公允价值调整前的账面余额为 528 000元。 ① 2007.12.31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借:资产减值损失 314 500 贷:资本公积一一其他资本公积 66 5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48 000 (528 000 — 80 000 X 3.50 ) ② 2008.12.31恢复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余额)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一公允价值变动 136 000 贷:其他综合收益 136 000 2009.2.20甲公司将持有的 80 000股A 公司股票售出,实际收到价款 408 000元。 借:银行存款 408 000 其他综合收益 136 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一公允价值变动 178 5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一成本 594 500 投资收益 例2.A 公司2006年3月10日购入中金公司股票 100000股,价格5元,另支付税费2500 元。 X( 7.60 — 0.20 )+ 2 500 X 0.20 X 7.60 + 2 500 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

公允价值计量方式

人资社科Human Resources & Social Sciences >才智/182 浅析公允价值计量的方式 刘琦广西大学53007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环境的变动,新型交易工具的大量出现和使用,历史成本作为长久以来最主要的会计计量属性在计量方面的诸多缺陷也逐渐暴露了出来。因此,一个新的计量属性产生了,公允价值,这是一种能够对新型交易工具进行合理计量并真实反映会计经济资源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出现后,逐渐被人们接受,并受到青睐。2006年2月15日,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财务会计的计量属性被我国引入。在目前会计计量属性中,公允价值被认为是相关性最强的一种计量属性,被誉为未来计量方向的代表。然而,公允价值在应用中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这使得各国会计学界和实务界对公允价值产生了质疑。本文就公允价值计量方式进行相关的讨论。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方式 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爆发的金融危机中,使得大量金融机构破产,从而导致社会公众对美国银行体系的可靠性产生了怀疑,也因此引发了信贷与储蓄危机,同时也使得历史成本计量受到了质疑。这个时候,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以面相现在和未来的特性引起了公众的注意,它能让金融机构即将面临的财务困境尽早地被监管机构及其他财务报告使用者获悉,因此,公允价值计量很快的就被会计界所接受。发展到今天,公允价值已被纳入国际会计准则,资产的计价必须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也是目前国际上最普遍的价值计量方法。 一、公允价值的含义 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其中对公允价值这样描述: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1]。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能够根据金融工具产品价值对相关市场产生影响的因素,从而对其市场价值做出认定,因此,公允价值是最接近市场产品内在价值的价格。商品的内在价值是商品的本质特征,是客观的,无法替代的。因此,不得不承认公允价值是一种计量属性的既定事实,而且是计量属性中一个非常特殊的计量属性。 二、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的优点 (一)使企业收益的涵盖面扩大 历史成本计量方式中,收入与成本和费用的差额是确认企业收益的主要依据;而在公允价值计量方式中,虽然企业的收益变小,但包括了历史成本计量方式中的部分,并且将非交易和未实现的资产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和损失也计算在内。也就是说,使用公允价值可以使企业收益确认的涵盖面扩大,财务状况和收益水平被更加真实合理的反映了出来,并有效的体现了企业的经营能力、现金流量水平、偿债能力以及抗风险能力,因此来看,无论是企业的收益确认还是信息披露都,公允价值要比历史成本显得合理有效。 (二)资产的实际价值能够被正确反映 在历史成本计量方式中,依靠取得时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来反映和计量一个企业所拥有的资产,但由于这些资产的价值会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而浮动,这也就造成无法对其真正价值进行合理计量。而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则强调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吻合,因此,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真正能做到让企业的资产与市场价值正确匹配。 (三)符合会计配比原则的要求 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可以有效解决以往历史成本计量方式中产生的计量方式不相匹配的矛盾,让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所损耗的成本和费用达到正确计量,充分实现与所产生收入的有效配比,从而符合了会计的配比原则。 (四)让信息或决策的质量提高 市场环境的多变造成在历史成本计量形式下,财务报告所提供信息的有用性和相关性在企业所建立的信息披露体系中得不到充分保证[2]。而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就能够做到对所拥有的货币性资产进行正确的披露,同时还能合理确认企业的非货币性资产以及负债,从而可以为信息使用者的经营决策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三、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公允价值的确定有一定难度 从理论意义上来讲,公允价值有着无可代替的优势,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着不少问题,无法获取市场价值或实际价值首当其冲。许多具有不确定性、变动较大的交易给公允价值的确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就造成有可能使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无法达到要求,使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理解难度大大增加。 (二)经济环境对公允价值有一定的制约 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完善,市场经济环境也逐渐良好,但是市场经济体系仍存在诸多的矛盾与制约因素,因此也限制了公允价值计量在实际中的应用。此外,新会计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规定也过于模糊,有较大的缺陷存在,非常容易被企业的财务人员曲解或误用[3];同时,允价值计量在一些具体准则中公也仅仅是备选方案,基本上还是处于会计计量的从属地位,从而也抑制了其根本性作用的有效发挥。 (三)公允价值有利于企业操纵利润 企业非常有可能利用公允价值来操纵利润,在合并报表后,一些上市公司一旦发现亏损的情况有可能会出现,就会通过恶意的债务重组来确认重组收益,从而使公司的当期损益发生变化,会计报表就会被粉饰,让公司的业绩能够维持。除此之外,一些上市公司极易利用公允价值来变更资产账面价值,以此进行当期损益的操纵。因为以上种种缘由,由于规范和监督的不完善,在实际应用中,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资产账面信息非常容易的就会被人为操纵,这样就会使得上市公司的相关投资者收到蒙骗,造成巨大的损失。 四、结语 总的来说,公允价值计量方式被新会计准则引入,对于我国会计发展来说,无疑是一项重大变革,虽然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弊端,但对于当前国内整体经济环境的发展趋势也是非常符合的,也使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及惯例充分实现了接轨与趋同。因此,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在实际应用上需要企业或者对会计准则的使用者和关注者必须端正态度,正确理解公允价值的涵义,充分发挥其优点,避免人为的问题出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让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不断提高。除此之外,企业在应用公允价值的时候,为了让其作用能够更好地发挥,还要对企业聘用的会计人员与外部审计人员进行严格考核,特殊培训,以达到提高专业素质水平的目的;同时,相关管理人员还要对公允价值应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通过各种方式,尽可能的让公允价值在改善会计信息质量中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年。经济科学出版社 [2]巩向华。浅议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的应用。2009年 [3]]吴光辉,李秋荣。论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J]。现代向贸工业。2008 (0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一般会计分录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一般会计分录 1.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 如果是股权投资则分录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买价-已宣告未发放的现金股利+交易费用)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 如果是债券投资则此分录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面值) ――应计利息 ――利息调整(溢价时) 应收利息 贷:银行存款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折价时) 2.可供出售债券的利息计提 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只需替换总账科目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3.资产负债表日,按公允价值调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价值: (1)如果是股权投资 期末公允价值高于此时的账面价值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期末公允价值低于此时的账面价值时: 反之即可。 (2)如果是债券投资 ①期末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如果是低于则反之。 ②需特别注意的是,此公允价值的调整不影响每期利息收益的计算,即每期利息收益用当期期初摊余成本乘以当初的内含报酬率来测算。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的一般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当初公允价值净贬值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如果为债券工具,因价值上升反冲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产减值损失 如果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股票等权益工具投资的(不含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 见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讲解

(完整版)金融资产经典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金融资产(交易性、可供出售、持有至到期、贷款及应收款项)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项目中,不影响企业所有者权益项目金额的是()。 A.购买交易性金融资产支付的相关交易费用 B.购买持有至到期投资支付的佣金 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 D.贷款和应收款项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2.下列关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投资才能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B.在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确认为投资收益 C.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D.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影响损益的金额等于影响投资收益的金额 3.2013年2月2日,甲公司支付500万元取得一项股权投资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支付价款中包括已宣告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20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5万元。甲公司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480 B.500 C.485 D.505 4.2013年12月20日,大海公司从二级市场购入于2013年1月1日发行的面值为100万元,票面利率为5%的乙公司债券,支付价款108万元(含相关交易费用0.2万元),大海公司将购入的乙公司债券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2013年12月31日,乙公司债券的市场价格为150万元。2014年4月4日,大海公司将所持有乙公司债券以160万元的价格全部出售,并支付相关交易费用0.3万元。乙公司于每年3月15日发放上年度债券利息。不考虑其他因素,则大海公司处置乙公司债券时应确认的投资收益金额是()万元。 A.56.9 B.51.9 C.60 D.51.7 5.2013年5月20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300万元(其中包含乙公司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5万元)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100万股普通股股票,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2万元,甲公司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2013年12月31日,该股票投资的公允价值为32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股票投资对甲公司2013年营业利润的影响金额为()万元。 A.23 B.25 C.18 D.20 6.2012年1月1日,甲公司从证券市场上购入乙公司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10万张,以银行存款支付价款1058.91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10万元。该债券系乙公司于2011年1月1日发行,每张债券面值为100元,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5%,购入债券的实际年利率为4%,每年1月5日支付上年度利息。甲公司拟持有该债券至到期。则2012年1月1日,甲公司购入该债券的初始入账金额为()万元。 A.1010 B.1068.91 C.1018.91 D.1160 7.甲公司2013年1月1日购入乙公司于当日发行且可上市交易的债券100万张,支付价款10200万元,另支付手续费32.7万元。该债券期限为5年,每张面值为100元,票面年利率为6%,于每年12月31日支付当年度利息。甲公司管理层拟持有至到期,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已知(P/A,5%,5)=4.3295,(P/A,7%,5)=4.1002,(P/F,5%,5)=0.7835,(P/F,7%,5)=0.7130则甲公司该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对应的实际利率为()。 A.7% B.5.46% C.5% D.5.64% 8.2012年1月1日,甲公司从二级市场购入丙公司面值为300万元的债券,支付的总价款为290万元(其中包括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5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1万元,甲公司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该资产入账对应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科目的金额为()万元。 A.9(借方) B.9(贷方) C.14(借方) D.14(贷方) 9.甲公司2010年1月1日支付价款2000万元(含交易费用)从活跃市场上购入某公司5年期债券,面值为25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4%,按年支付利息(即每年利息为100万元),本金最后一次支付,甲公司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合同约定,该债券的发行方在遇到特定情况时可以将债券赎回,且不需要为提前赎回支付额外款项。假设在2012年1月1日,甲公司因无法控制的原因预计本金的50%(即1250万元)将会在该年年末收回,而其余50%本金将于2014年年末付清,甲公司仍维持原投资意图。则以下不正确的会计处理是()。 A.债券发行方2012年赎回50%后,甲公司应将剩余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