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整理1-4章

整理1-4章

整理1-4章
整理1-4章

中国的省长之名始于(北京政府时期)时期

中国正式的地方政府发端于(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正式的地方政府发端于春秋战国时期(国君委派官员管理的县)

当前中国大陆地区地方政府属于:(混合体地方政府)

周王朝以(封国和采邑)作为地域性政府

当前我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政府属于:(自治体地方政府)

评判地方政府是否有效的基本依据是(地方政府的设置目的)

评判地方政府活动是否有效益的基本依据是:(地方政府的设置目的)

自治体和混合体地方政府权力形成的必要条件是(选民通过选举将本行政区域的权力委托和授予被选举人)

自治体和混合体地方政府权力形成的充分条件是(全体选民通过法定的选举程序与规则,将分散在选民手中的权力转化为地方性公共权力)

(分地域治理)是国家设置地方政府的根本目的

民族自治地方的地方政府除享有一般地方政府的权限外,还享有(民族自治权)

民族区域型地方政府的除了实现一般性地域治理职责外,更重要的在于通过政府的有效活动来(落实国家的民族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的民主集中制的地方政府体制的形成和运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下列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方政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当代中国地方政府仍然是混合体地方政府

C:上下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之间存在着行政领导关系D:地方各级人大都设置了常设机构

当代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愈发突出。

城镇型地方政府设置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城市社会公共管理)的需要。

印度的地方政府体制中,最有特色的是(县、区、村三级的“潘查亚特”制)

古埃及的地方政府组织为(斯帕特)。

独立后的非洲多数国家地方事务的治理理由(部族)控制

同一行政区域既存在自治体地方政府,又存在行政体地方政府的体制是(双轨制体制)

进入现代以后,随着政治民主的发展,在欧美国家地方制度安排中,(自治体地方政府)成为主流。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体制和组织结构确立于(1954)年。

中国地方政府的现代化过程,始于(清末预备立宪)

中国大陆地方政府的权力结构体制属于(相对议行合一)体制。

我国的地方政府层级结构以(四级体制)居于主导地位。

我国地方政府单位的组织包括地方执行机关和(地方议决机关)

传统国家的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是一种(行政隶属)关系

近代意义上的日本地方政府体制形成于1889年颁布的(《明治宪法》)前后

(县)是中国持续最久的地方政府单位

在中世纪,(英国)的地方政府便具有突出的地方自治的特点。

1949-1954年之间中国大陆的地方政府属于:(行政体地方政府)

美国州以下最普遍、最稳定的地方行政建制是:(县)

自治体地方政府的权力形成主要是(通过选举以间接民主的方式实现)

行政地方政府的权力形成方式主要是(由中央政府直接以行政方式分配和配置,或以立法间接规定)

地方政府研究必须以研究(地方政府权力结构安排)为核心

研究地方政府的根本目的在于(推进当代中国地方政府的建设)

地方政府的权限是有(中央政府)授予

行政体地方政府的权力直接来自于(中央政府的授予)

自治体地方政府的权力直接来源于(地方自治团体居民的授予)

省作为地方政府的建制单位,最早出现于(元朝)

地方政府权力的配置,依据(议决权和执行权)由一个中心行使还是两个中心行使而形成各种具体的体制类型

地方政府是由中央政府为治理国家一部分地域或部分地域某些社会事务而设置的(政府单位)

军人政府执政是独立后(南美洲)国家经常出现的特征。

地方政府在职责权限、管理方式、政治作用呈现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在层级结构体系中所居位置的不同)

国家权力的(有限性)属于要求在权力的配置上确立相应的权限。

国家是按照(行政区域)的划分来设置地方政府的。

民国时期地方政府体制出现的一个重大变化是:(基层城乡分治格局的形成)

(混合体)地方政府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创建的兼并具行政体、自治体两类政府特点的新型地方政府。

在中央集权体制下传统国家的地方政府,都是(行政体地方政府)

按行政区划的设置目的,行政区可划分为以下类型:城镇型//特殊型//一般地域型//民族区域型

从行政区划单位设置的目的看,地方政府可分为:特殊性地方政府//一般地方政府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体制和组织机构在改革前经历的三次变化是:人民政府委员会时期//人民委员会时期//革命委员会时期

在中国开展地方政府原理研究的目的可以归结为:寻求未来发展模式//提高地方政府活动的社会效益//服务于当前的改革

下列关于特别行政区的说法正确的是:属于特殊型地方政府//属于自治体地方政府//属于高层地方政府//具有基层地方政府的特点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地方政制变革包括:省设议会作为立法和议决机关//县设议事会为议决机关//省设高等审判厅和高等检察厅作为司法机关//省下设厅

特殊型地方政府具有以下一些特点:存在数量少//有明确的特定设置目的//在内部政治体制、行政管理体制上不同于其他地方政府//在体制方面存在某种特殊安排

在具体规定地方政府权限的需要考虑的因素有:民主因素//特别权力因素//历史因素//效率因素

影响一个国家地方政府层级的因素有:现实的政治需要//历史传统和政治体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域小、人口多少

影响地方政府活动饿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包括:地方政府所居的层级位置//地方制度安排//地方政府的设置目的

按照地方政府在层级结构体系中所居位置,地方政府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特殊型地方政府//高层地方政府//中层地方政府

按照地方制度的不同安排,地方政府可分为哪三类型:混合体地方政府//自治体地方政府//行政体地方政府

按照地方政府权力的配置方式,地方政府体制可分为相对议行合一体制//绝对议行分立体制//相对议行分立体制//绝对议行合一体制

古代雅典的地域性政治实体是地区部落//德谟

地域性政府包括单一制国家的地方政府//联邦成员政府设置的地域性政府单位

人民政府委员会时期地方政府的特点是是一种高度中央集权的体制//人民政府委员会是一种行政地方政府//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权力有限//委员会主席承担地方行政首长职责

人民委员会时期地方政府的特点: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是上级人民委员会的下级机关//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是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影响中层地方政府设置的主要因素有国土面积的大小//地方政府的区域位置//地方政府单位的数量//人口数量的大小

地方政府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发展研究和比较研究//行为研究//外部环境与内部结构研究

地方政府作为一个政府单位,包括:地方立法机关//地方行政机关

地方政府权力有执行权//议决权//行政权构成

地方政府权限涉及的法定范围包括地域范围//事务范围

在地方政府权力配置中要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政治理念的差异//议决权、执行权和行政权在行使上的不同特性

地方政府权限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由中央政府划定//限于法定的地域范围//限于社会公共事务中的部分事务

法国近现代地方政府体制变革的趋势是:地方政府自主性增强//地方议会权力增强//地方治

理民主化趋势增强//地方政府公共管理权力增大

在美国,属于地方政府的是:城市政府//学区和公园区//县、乡镇政府

清末的地方政制改革包括:省设咨议局作为临时议会//县以下按城、镇、乡建立自治公所//府、县两级没有变动

认识和研究地方政府各种现象的出发点和依据是:地方政府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不可替代性//地方政府存在的理由

下列属于中国地方政府的是:省政府、自治区政府//市县政府

下列属于联邦制国家的有:印度//美国//巴西

我国特殊型地方政府有以下几种:香港特别行政区//万山、六枝特区//湖北神农架//澳门特别行政区

中国各级地方政府的建置和区域划分有中央政府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中央政府决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改革后的日本地方政府体制具有以下特点:各级地方政府享有法律规定的自治权//各级地方政府受中央地方政府的控制和监督//设置议会作为地方政府的议事机构//地方政府的组织与营运以地方自治为宗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日本地方政府的特点:地方自治流于形式//民主精神未得到体现//地方议会权力受到严格限制

下列属于议行分立体制的是日本的市长议会制//美国的市长议会制//法国的市长议会制

下列关于地方政府层级的陈述正确的是:层级越低,地方政府受中央直接监控的程度越弱//较高层级的地方政府管辖范围较为广泛,但多数事务通过监督、指导下级地方政府完成//最低层级的地方政府对所辖地域事务承担直接的职责,但管理事务范围相对有限

当代中国高层地方政府有以下几种: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当代中国的基层地方政府有以下几种乡//市辖区//民族乡//镇

当代中国一般地域地方政府的建制单位有省//乡//县

当代中国中层地方政府主要有:自治州、自治县//辖有乡镇的市辖区//地级市,县//县级市

混合体地方政府中行政机关的权力来源于本行政区域全体居民授予//中央政府的授予

基层地方政府在具体设置时,大都要考虑到以下因素:辖域面积//人口数量

自上而下集权治理的地方政府体系常常导致地方分裂割据。对

实行任何地方制度的地方政府权力都是直接或间接来自于中央政府。对

实行地方自治的国家中不存在行政体地方政府。错

在绝对议行合一体制下,议决由议会行使,执行权和行政权有地方长官行使。对

在相对议行合一体制下,议决权与行政权由议决机关统一行使,还存在一个机关行使执行权。错

同一国家的地方政府,其权力结构可能并不相同。对

双轨制地方政府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存在两个依法行使政权的行政机关。对

周朝的封国采邑制下国君与周王朝的关系只要是依靠血亲宗族关系。对

混合体地方政府的各级权力机关之间存在着行政隶属关系,而各级行政机关之间不存在上下级行政命令关系。错

混合体地方政府只要存在于社会主义国家。对

混合体地方政府兼具行政体和自治体地方政府的优越点。对

行政体地方政府已经不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对

行政体地方政府不存在地方议决机关,其实质是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对

地方政府的权限限于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公共事务。错

地方政府的权限范围是由中央政府自由划定的。错

自治体地方政府的权力直接来源于地方自治团体居民的授予。对

近现代国家的职能日益增多,呈现社会国家化的倾向。对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都享有民族区域自治权利。错

自治体地方政府不是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对

自治体地方政府同上级和中央政府之间仍然是命令指挥与服从的行政关系。错

自治体地方政府工作人员不属于国家公务员,另列为地方公务员,由地方政府依据法律自行管理。对

日本在二战后地方制度进行改革,各级地方政府都作为地方公共团体享有自治权。对

日本的幕府时代天皇如同中国的皇帝拥有对地方的极强控制权。错

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向以城镇为中心,兼辖城乡的建制单位发展的趋势。对

大陆法系的“团体自治”理论认为,自治体地方政府的权力来源于地方自治团体居民的授予。对

传统中国实行中央集权,地方政府受委托行使部分公共管理全2,深入干预社会经济生活。错

传统国家的边界模糊,现在国家具有较为清晰的国界。对

传统国家地域组织实体具有较强的封闭性。对

美国联邦制不仅体现在联邦与州之间的关系上,也涉及州以下的地方政府。错

美国的县与市都是地方自治团体,享有较大的自治权。错

地方政府就是指地方行政机关。错

地域性政府就是地方政府。错

执行权一般是由规模庞大的机关集体行使。错

议决权一般是由若干代表或议员共同行使的。对

中世纪意大利存在许多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城市共和国,对近代地方政府体系产生了很大影响。对

欧洲严格意义上的地方政府产生于14世纪绝对君主制发展以后。对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课前热身】 1.一组数据4,5,6,7,7,8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7,7 B.7,6.5 C.5.5,7 D.6.5,7 2.我市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2004年到,我市GDP增长率分别为9.6%、10.2%、10.4%、10.6%、10.3%. 经济学家评论说,这5年的年度GDP增长率相当平稳,从统计学的角度看,“增长率相当平稳”说明这组数据的比较小. A.中位数 B.平均数 C.众数 D.方差 3.在一次青年歌手大奖赛上,七位评委为某位歌手打出的分数如下:9.5, 9.4, 9.6, 9.9, 9.3, 9.7,9.0,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数是() A.9.2 B.9.3 C.9.4 D.9.5 4.若样本数据1,2,3,2的平均数是a,中位数是b,众数是c,则数据a,b,c的标准差是_______. 【参考答案】 1. D 2. D 3. D 4.0 ◆【考点聚焦】 〖知识点〗 平均数、方差、标准差、方差的简化公式 〖大纲要求〗 了解样本方差、总体方差、样本标准差的意义,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概念,掌握它的计算公式,会计算样本方差和样本标准差,掌握整理数据的步骤和方法. ◆【备考兵法】 1.方差的定义 在一组数据x1,x2,…,x n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x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 这组数据的方差.通常用“S2”表示,即S2=1 n [(x1-x)2+(x2-x)2+…+(x n-x)2]. 2.方差的计算

(1)基本公式 S 2 = 1n [(x 1-x )2+(x 2-x )2+…+(x n -x )2 ] (2)简化计算公式(Ⅰ) S 2 = 1n [(x 12+x 22+…+x n 2)-n x 2],也可写成S 2=1n (x 12+x 22+…+x n 2)-x 2 ,此公式的记忆方法是:方差等于原数据平方的平均数减去平均数的平方. (3)简化计算公式(Ⅱ) S 2 = 1n [(x`12+x`22+…+x`n 2)-nx x `2 ]. 当一组数据中的数据较大时,可以依照简化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将每个数据同时减去一个与它们的平均数接近的常数a ,得到一组数据x`1=x 1-a ,x`2=x 2-a ,…x`n =x n -a ,?那么S 2 = 1n [(x`12+x`22+…+x`n 2)-n x `2],也可写成S 2=1n (x`12+x`22+…+x`n 2)-x `2 .记忆方法是:?方差等于新数据平方的平均数减去新数据平均数的平方. 3.标准差的定义和计算 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叫做这组数据的标准差,用“S”表示,即 S=2S = 222121 [()()()n x x x x x x n -+-++-g g g 4.方差和标准差的意义 方差和标准差都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波动情况的特征数,常用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我们所研究的权是这两组数据的个数相等、平均数相等或比较接近时的情况. 方差较大的数据波动较大,方差较小的数据波动较小. 〖考查重点与常见题型〗 1.考查平均数的求法,有关习题常出现在填空题或选择题中,如: (1)已知一组数据为3,12,4,x ,9,5,6,7,8的平均数为7,则x = (2)某校篮球代表队中,5名队员的身高如下(单位:厘米):185,178,184,183,180,则这些队员的平均身高为( ) (A )183 (B )182 (C )181 (D )180 2.考查样本方差、标准差的计算,有关试题常出现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如: (1)数据90,91,92,93的标准差是( )(A )2 (B )54 (C )54 (D )52 (2)甲、乙两人各射靶5次,已知甲所中环数是8、7、9、7、9,乙所中的环数的平均数

资料整理编辑要求

资料整理编辑要求 一、整理要求 1.每盒资料包括“正标、侧标、目录、内容”四部分。 2.每盒资料(包括每项活动)按照“上级文件(通知、方案、制度)、学校制度、方案(计划)、总结、过程性材料、新闻报道”等顺序摆放。每盒资料目录与资料标题要一致,同一活动方案与总结标题要一致。如果一盒资料里面主题活动不止一个,则按活动主题放资料,一项活动的资料在目录上只要写一个名称:如“××活动通知(文件)、方案、总结、新闻报道等相关资料”。如果一盒资料只有一项主题活动,则可分开列目录。 3.资料按照时间顺序摆放,近期在上,远期在下。一份资料(如方案、计划),要先单独装订(一律在左侧钉两个钉子),再与其他资料夹在一起(夹子颜色、位置尽量统一)。每份资料要加统一封面。方案、计划、总结等材料的公章一律盖在落款上,其余资料(如新闻报道、图片集、文集等)一律盖在首页右上角。 4.新闻报道资料尽量从区教体局网站上打印,要求打印成“网页”页面(包括“蜀山区教育体育局”等字样)。从学校网站上打印要求一致。 5.各项资料要按规定字体字号行间距整理打印,要求双面打印。 二、编辑要求 1.资料常规格式要求:标题二号宋体加粗,有副标题的字体用三号宋体,正文四号仿宋GB2312,正文中有大、小标题的加粗,行间距固定值26磅,页边距上下左右 2.5厘米。 2.所有方案、计划、总结、制度标题均以学校全称开头(如:合肥市颐和佳苑小学2014-2015学年度××活动实施方案),均要有落款,在最后一页右下角。落款包括校名和日期,字体与正文一致,字号等于或小于正文,校名要用全称(合肥市颐和佳苑小学),落款日期均为阿拉伯数字,尽量具体到日,如2014年11月1日,不要写成2014.11.1或2014-11-1,落款时

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 (2)元素的互异性, (3)元素的无序性, 3.集合的表示:{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 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x∈R| x-3>2} ,{x| x-3>2} 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A?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注意:B 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 2.“相等”关系:A=B(5≥5,且5≤5,则5=5) 实例:设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

作A B(或B A) ③如果A?B, B?C ,那么A?C ④如果A?B 同时B?A 那么A=B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 运算 类型 交集并集补集 定义由所有属于A且属 于B的元素所组成 的集合,叫做A,B的 交集.记作A B (读作‘A交B’), 即A B={x|x∈A, 且x∈B}. 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 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 组成的集合,叫做A,B 的并集.记作:A B (读作‘A并B’), 即A B ={x|x∈A, 或x∈B}). 设S是一个集合,A是 S的一个子集,由S中 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 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 子集A的补集(或余 集) 记作A C S ,即 C S A=} , |{A x S x x? ∈且 韦恩图示A B 图1 A B 图2 S A

收集与整理教案

收集与整理 【教学内容】书第90页例1,第91页课堂活动第1题和练习十八第1题。 【教学目标】 1. 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 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2. 培养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分类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 经历参与分类的全过程,在分类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能按含有两个因素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具准备】每人1套例1的纽扣图片、扑克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妈妈给小红做了一件漂亮的衣服,准备给衣服钉纽扣,我们一起去看看。 教师:小朋友们在前面学习了如何给物体分类,你能应用所学知识,把这些纽扣分成两类吗? 学生进行分类活动。(学生活动时,教师请两个方法不同的小朋友到黑板上分类。) 教师:分好了吗?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小朋友是怎么分的? 学生1:我按颜色分,分成黄色纽扣有7颗,灰色纽扣有5颗。 教师:你说得真好,既说出了是怎么分的,又把每一类的数量数了出来,希望下面的小朋友也能说得像他一样完整。 教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小朋友的。你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分的? 学生2:我按形状分,正方形纽扣有8颗,圆形纽扣有4颗。 教师:还有其他的分法吗? (没有了。 把这些纽扣分成两类,要么按颜色分,要么按形状分,有两种情况。引出课题。 教师:同学们已经会按形状分类和按颜色分类了,这节课在小朋友们掌握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我们继续来学习分类。 [设计意图:按一种标准分类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基础,教师找准了学生的认知基础,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新知 教师:刚才我们把这些纽扣分成了两类,想想,还能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分类吗? (能。) 那请你们继续分一分吧! 学生在自己原来分类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分类。 1.全班汇报 教师:我们先看原来按颜色分成两类的这种情况,你们是怎么继续分的? 请学生上黑板演示。教师:和他一样的请举手。你们为什么这样分? 给大家介绍介绍。 学生:灰色纽扣里,有正方形和圆形两种,我分别把它们拿出来, 黄色纽扣里也是一样的,我也分别把它们拿出来。 引导学生说出刚才把颜色相同的分在一起,接着把形状相同的分在一起,现在分成了几类了? 学生:4类。教师:哪4类呢? 学生:灰色的圆形纽扣2颗,灰色的方形纽扣3颗,黄色的圆形纽扣2颗,黄色的方形纽扣5颗。教师:那分成的这几类有什么特征? 学生:颜色、形状都相同了。 教师小结:我们先按颜色分,在此基础上又按形状分,就把这些纽扣分成4类,现在每一类颜色、形状都相同了。 (2)再来看看原来按形状分成两类的,你们又是怎么接着分的? 请学生上黑板板演。 教师:你来给大家介绍介绍,这次又是怎么分的? 学生:再把每一类颜色相同的放一起,也分成了4类。

新闻编辑名词解释整理

第一章新闻编辑概论 名词解释:采编分离、编辑中心制、编委会、编前会 1、采编分离(编辑中心制):报纸编辑部的运行体制,采编分离(“编辑中心制”) 报社专门设版面主编负责版面编辑工作,编辑人员不采访,专业部的记者只做采访工作,不承担编版任务。 2、编前会 是指在每期报纸组版之前,由报社的值班总编辑和编委或总编室主任主持,各专业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版面协调会。是报社最重要的会。 3、编委会 报纸编辑部的最高领导机构,由正副总编辑和一些重要业务部门的负责人组成。 第二章媒介定位与报纸设计 名词解释: 媒介定位报纸设计编辑方针目标读者 1、媒介定位:新闻媒介定位 媒介选定市场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确定传播内容及其表达形式。 是借鉴市场营销学中的“市场定位”理论而产生的概念。 市场定位就是通过为自己的产品创立鲜明的特色或个性,从而塑造出独特的产品市场形象来实现的。 受众定位与功能定位 2、报纸设计:报纸设计是在媒介定位的基础上对具体媒介产品的一种设计。 3、编辑方针:是新闻媒介根据自己的定位与发展战略,对媒介的宗旨和传播的立场、原则 这些根本性问题所作出的明确规定,是指导媒介工作的基本纲领。 4、目标读者:报纸编辑期望中的可以成为报纸受众的人群。 确定目标读者是制定编辑方针的核心问题。 读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地位正在不断提高。(重要性) 编辑方针中目标读者的确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复杂性) 第三章新闻报道策划 名词解释:新闻报道策划、报道方式 1、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采编人员通过对新闻资源的开发与配置,实现最佳传播效果的创 造性活动。 是新闻编辑对新闻报道运作各个环节的预先谋划,即对报道什么和怎么报道的思考与设想。 2、报道方式:报道方式是指编辑根据报道目标,运用某种手法将零散的新闻报道整合为报 道整体的操作模式。 报道方式可分为集中式、系列式、连续式、组合式、受众参与式、媒体介入式等多种。 第四章新闻稿件的处理 名词解释:强迫性选择、需要性选择、绝对性修改、相对性修改、原生错误、后生错误、专栏、集纳专栏、编者按语。 1、强迫性选择:新闻编辑受报纸容量的有限性这种客观条件的制约对稿件所进行的选择。 强迫性选择的意义在于取得新闻稿件选用量与报纸篇幅容量之间的平衡。 2、需要性选择:新闻编辑根据新闻传播需要对稿件所进行的选择。需要性选择是新闻稿件 选择的主要方式。

物理选修31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电场基本知识点总结 (一)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电荷间有相互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两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库仑定律: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大小为F= kQ1Q2/r2, 静电力常量k=9.0×109N ·m2/C2。 (二)电场强度 1.定义式:E=F/q ,该式适用于任何电场. E 与 F 、q 无关只取决于电场本身,与密度ρ类似,密度ρ定义为V m =ρ ,而ρ与m 和V 均无关,只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 (1)场强E 与电场线的关系:电场线越密的地方表示场强越大,电场线上每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电场线的方向与场强E 的大小无直接关系。 (2)场强的合成:场强E 是矢量,求合场强时应遵守矢量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3)电场力:F=qE ,F 与q 、E 都有关。 2.决定式 (1)E=kQ/ r2,仅适用于在真空中点电荷Q 形成的电场,E 的大小与Q 成正比, 与r2成反比。 (2)E=U/d ,仅适用于匀强电场。 d 是沿场强方向的距离,或初末两个位置等势面 间的距离。 3.电场强度是矢量,其大小等于F 与q 的比值,反映电场的强弱; 其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受力的方向. 4. 电场强度的叠加是矢量的叠加 空间中若存在着几个电荷,它们在P 点都激发电场,则P 点的电场为这几个电荷单独 在P 点产生电场的场强的矢量合. (三)电势能 1.电场力做功的特点:电场力对移动电荷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的电势差有关,Wab=qUab 2.判断电势能变化的方法 (1)根据电场力做功的正负来判断,不管正负电荷,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该电荷的 电势能一定减少;电场力对电荷做负功,该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增加。 (2)根据电势的定义式U=ε/q 来确定。 (3)利用W=q(Ua-Ub)来确定电势的高低 (四)电势与电势差 1.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公式(两个):U AB =W AB /q ;U AB = 2、电场中某点的电势公式: =W A ∞/q = E A (电势能)/ q (五)静电平衡 把金属导体放入电场中时,导体中的电荷重新分布,当感应电荷产生的附加电场E '与原场强E0叠加后合场强E 为零时,即E= E0 +E '=0,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停止定向移B A ??-A ?A ?

电视编辑整理.doc

第一章 1.如何理解电视编辑思维在电视节目中的地位? 2.试分析:为什么要进行电视编辑?为什么能进行电视编辑?怎样才能做好电视编辑? 3.如何理解电视编辑的传播关注? 第二章 1.试分析卢米埃尔兄弟、梅丽爱、格里菲斯、普多夫金、爱森斯坦在剪辑实践与理论方面的贡献及其传承关系。 2.试分析哪些是主要力量促成了影视语言及其语法的演变与形成。3.你认为巴赞等提出的电影理论对于当今电视传播有何影响,试举例分析。 第三章 1.举例分析蒙太奇的内涵。P63 第一,作为电影电视反应现实的艺术手法,即独特的思维方法。 第二,作为电影电视的基本结构手段和叙述方法,包括分镜头和镜头、场面、段落的安排与组合的全部艺术技巧。 第三,作为电影剪辑和电视编辑的具体技巧和章法,进行镜头间的基本组接 2.比较叙事蒙太奇与表现蒙太奇在电视作品中运用的异同。P64 P69 3.什么是镜头内部蒙太奇?它有什么特点?她与分切式蒙太奇在思维方式与风格等方面有何差异?P78 P80 P81 长镜头强调通过移动摄像或其他场面调度形式,多角度,多层次、多

景别而又连续不断的表现特定的对象,力求在不加剪辑的镜头记录中展现完整的事件,倡导尊重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流程。由于长镜头正在镜头内部实现剪辑,又称为“镜头内部蒙太奇”。 特点:记录性和表现性。 差异:长镜头表现出与分切式蒙太奇十分不同的风格:前者的叙述是客观的、再现的,而后者则侧重于主观的、表现的。 方式上来说:分切式蒙太奇强调镜头之间的组合,而长镜头重视镜头内部的调度。 4.什么是声音蒙太奇?举例分析声音蒙太奇在电视作品中的运用。P87 声音与画面以不同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它们的组合关系称为声音蒙太奇,音乐、音箱、语言与画面构成独特的思维表现形式。 5.如何理解电视的时空思维特征?P97 (1)无限与有限的结合 (2)主观与客观的交织 (3)多样与统一的融合 6.运用哪些剪辑技巧可以对电视中的屏幕时间进行处理?P106 (1)交切镜头的运用 (2)光学效果的运用 (3)声音的贯穿 7.如何理解屏幕空间的构成形态?它们有什么表现形式?P108 P109

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信息收集、信息整理过程 能力目标 能通过案例分析,学会如何进行信息收集与整理 情感目标 合作和自主学习 重点 信息的收集信息的整理 难点 引入时,教师要结合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给学生讲解,并通过其他例子进行说明;在信息收集中,信息源与信息类型设计学生不容易明白。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方式进行收集与整理本学习小组设计所需信息。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归纳法 课时安排 1 教具 Powerpoint课件、互联网 板书设计 设计产品需要信息;产品载体携带信息。 信息收集 信息整理 从化二中通用技术必修1教学教案 第三章怎样进行设计 第三节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学情及教材分析 学生情况 教学措施 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基本掌握了如何进行信息的收集与整理的方法,但就一特定的设计问题应该收集什么信息,如何进行信息整理,没有形成能力。 该课时安排在电子阅览室或电脑机房上,主要以任务驱动模式进行教学。 教材分析

教学措施 信息收集与整理是制定设计方案的第一步,收集与整理信息,既能合理利用前人的设计成果,避免走设计弯路,又能针对前人的设计缺陷做改进设计,发展学生自己新的想法与构思,使本小组的设计产品具有新颖性与独特性。 引入部分,通过学生自身学习经验,思考问题:设计产品需要信息;产品载体携带信息。信息收集教学中,通过图表,用列举法说明信息收集的方式、方法、内容、要求。在信息整理教学中,通过列举法说明信息整理方式、方法 教学程序 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及反思 引入 新课 一、 信 息 的 收 集 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设计的第一步,发现问题及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并通过小组活动,确定了本小组的设计项目。作业完成情况如何? 本节,我们开始学习方案的制定。 设问:我们常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来形容司机在开车时的专注,我们考试时,保持头脑清楚才能保证考试结果令人满意。请思考一下为何如此专注?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须处理大量信息,不专注难以完成。

文书档案整理方法

档案业务知识培训 2013.3

目录 第一章什么是档案 一、什么是档案 二、档案的形成者是谁 三、档案的本质属性 四、档案的形式多种多样 五、档案的作用 第二章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一、需要明确的几个基本概念 1、什么是归档文件 2、什么是归档文件整理 3、什么是“件” 二、文件的收集工作 1、确立文件的收集(归档)工作 2、归档文件的收集要求与方法 三、归档文件整理需要把握的四点要素 1、归档文件整理要做到四个分开 四、归档文件的装订 1、文件装订前对归档文件进行必要的修整 2、装订要以“件”为单位

3、确定装订顺序 4、装订方式和要求 五、归档文件的分类 1、确定分类方法 2、制定分类方案 3、文件实体分类六、归档文件的排列 七、归档文件的编号 1、盖印文件归档章 2、填写归档章 八、归档文件的编目 1、编制《文书档案归档文件目录》 2、装订《文书档案归档文件目录》 九、装盒 1、文件装盒要求 2、填写备考表、盒脊、封面 3、档案盒盒脊填写要求 第三章机关档案工作需要把握的几个基本原则

什么是档案 一、什么是档案? 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二、档案的形成者是谁? 档案是由官方机构、半官方机构、非官方机构以及一定的个人、家庭和家族形成的。 三、档案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档案具有历史再现性、知识性、信息性、政治性、文化性、社会性、教育性、价值性等特点,其中历史再现性为其本质属性,其他特点为其一般属性。因此,可将档案的定义简要地表述为:档案是再现历史真实面貌的原始文献。四、档案的形式多种多样。 档案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载体、制作手段、表现方式等。 1、从载体来看,有甲骨、金石、缣帛、简册、纸质、胶磁等;

民法总论第一章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民法概述 【本章重点】:民法的概念、调整对象、特点、体系 【本章难点】:民法调整对象中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基本要求】 一、了解:民法的起源与发展 二、理解:民法的表现形式 三、掌握:民法的性质 ?第一节民法的调整对象 一、民法的含义 (一)民法的起源及发展过程 1、民法一词来源于罗马法中的市民法 2、我国古代没有民法,古代诸法合一,民刑不分 清朝末年清政府派沈家本修订法律,聘请日本的松冈义正起 草民法,1911年完成了一部《大清民律草案》 《大清民律草案》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法典草案,有民法的内容,但不能称为民法(重点颁布时间和意义) 3、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设立民法起草委员会,参考德、日、 前苏联的立法经验,在1929年5月23日颁布《中华民国民法》 《中华民国民法》意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民法典 (重点颁布时间及意义) 4、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立法机关在1954年—1959年 (大跃进),1962年—1964年(文革前期)两次组织起草民法典, 但是因政治、经济、思想的原因搁浅了,1979年—1982年(改革 开放)听取邓小平的建议起草民法,不过由于讨论计划经济和市 场经济谁重要,由于政治原因,也没有立法成功。 5、1986年准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正式出台,1987年1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新时期民法典步入了新的进程,为我国构建现代化民法体系奠定了基础。(重点同上) 6、2016年6月、10月、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3次审议了民法总则草案,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201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意味着我国民法典编撰工作第一部已经完成,在我国民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重点同上) 需要同学们每人准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二)民法的含义 1、概念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的人身关 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需要理解为什么是总称) 总称的原因:由多个法律组成,各种规范的总称。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2、含义 (1)民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2)民法只调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不调整其他关系

批量整理编辑CAD图纸方法

批量打印图纸方法 CAD批量打印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一个CAD文件只有一张图纸也就是说一个CAD文件只打印一张图纸,批量打印相同格式的多个CAD文件;一种情况是一个CAD文件打印两个及2个以上的文件,批量打印这一个CAD文件的图纸;另一个情况是类似于第二种情况的CAD文件有多张时的批量打印(目前不会)。 一批量打印第一中情况 本方法不需要查件,快捷方便。 首先打开CAD文件,选择页面设置管理器,如图所示 选择新建,如图所示

点击确定后显示如下图所示,打印机名称、图纸尺寸和图形方向根据实际情况自己设定,然后点击确定。其余按照下图所示设定 然后,选择刚才所创建的模式,置为当前,点击关闭;如图所示

然后把这张图纸另存为dwg格式到桌面上,方便以后使用;然后点击文件,选择发布(发布位于打印下面),如下图所示: 然后把布局选项卡上的对勾给取消掉掉,后选择添加图纸

选择所需要批量打印的图纸,如图 删除掉非CAD文件,点击输入选择刚才所另存的图纸,此次选择可以批量选择,如图:

选择打印份数,点击发布即可;如果首次使用不妨先用两个图试一下。 二第二种情况,也就是一个CAD文件很多个图需要打印的情况。 这个情况,是借助于一个小插件,名字叫做建筑源泉,其下载网址为:https://www.wendangku.net/doc/d513631090.html,/;下载地址在最上面。 安装后会在CAD里面显示出来,如图所示 使用源泉建筑前需要一点准备工作,给图都套上图框REC的就可以,把图框都统一放在一个不打印的图层里,然后点击源泉建筑,选择其他工具,选择选图框批量打印,也可以使用快捷键BP,进入一下页

简单的数据收集与整理

---------------------------------------------------------------最新资料推荐------------------------------------------------------ 简单的数据收集与整理 第一课时: 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教学内容: 教材第 2 页的例 1 和练习一的第 1、 2 小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断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2、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学会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难点: 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 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定做校服,有下面 4 种颜色,出示例1 中的四种颜色。 选哪种颜色合适呢?生: 选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 师: 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生: 1/ 8

可以在全校的同学们中去调查一下。 生: 全校学生有那么多,怎样调查呢?生: 我觉得可以先在班里进行调查。 生: 还可以现在组内进行调查。 师: 你们真聪明,你们刚才说的调查,其实也就是进行统计。 揭示课题: 统计。 要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过程。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调查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 二、亲历统计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形式和过程。 1、收集数据。 师: 在这四种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为什么?师: 要想知道喜欢哪种颜色的同学最多?我们应该怎样调查呢?生: 自由发言。 师: 我们可以采用举手、起立、画、○ 作记号等很多方式来收集

文书档案整理

文书档案整理 一、做好档案工作应首先掌握的几个概念 面对一堆杂乱无章的文件材料~在归档前~我们需要掌握几个基本概念 ,一,、档案的种类。就目前现代档案可分为: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专门档案,会计、照片、声像、光盘等, 1、文书档案---文书档案是反映党务、行政管理等活动的档案。它记录了一个社会组织所从事的各类管理活动~如党群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业务管理等。文书档案通常是由办理完毕的有保存价值的文书转化而成~文件是法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在各种活动中~为互相联系和处理事务等实际需要~用文字、图表等方式直接记录下来的具有完整体式和处理程序的信息材料。如请示、批复、决定、决议~法规、法律等等 2、科技档案是指人们在科技、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由纯业务性的科技文件材料转化而成的档案。如图纸、设计任务书、科研报告等等, 3、专门档案是指除文书和科技档案之外的所在专门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如会计档案、人事档案、诉讼档案、医院的病历档案、婚姻登记和工商注册登记档案等等。新型载体档案如照片、影片、录像、光盘档案又称声像或音像档案和电子档案是指由计算机生成并主要在计算机中使用的档案。 今天我们探讨的档案种类主要是文书档案。 ,二,文书档案的归档制度 就是文书部门处理完毕的文件~经过整理归档~定期移交给机关档案室集中保存~作为机关的一项制度执行。 它主要包括: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及归档的质量要求 1、归档范围:就是归档文件整理的范围。确定归档范围是整理工作

首先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收集中的文件材料~有本机关的~也有 上级、同级、下级送来的~有重要的~也有一般事务性的~有长 期效用的~也有短期效用的。在整理时~不是所有的文件材料都 需要归档~而是要正确分析~区别对待。在确定归档范围时~既 要保证该归档的文件材料收集齐全~完整归档~防止?有档不归?~ 又要注意不该归档的文件材料不能归档~防止?有文必档?。这 里的齐全---主要指归档率:实际归档文件,应归档文件。如100 个文件号~只归档了80个,或者有10个机构只归档了8个。完 整包含,1,、对破损文件进行修裱,,2,不要缺张少页,,3, 字迹模糊的要进行抢救,,4,、一套会议文件、一套资料要求完 整、齐全。如申请项目时有请示~还有可行性研究报告等附件~ 如无附件~文件归档就不齐全。具体的归档范围参照国家档案局8 号令第三条。,解读, 2、归档时间:一般在第二年6月底以前。 3、归档的质量要求:a、归档文件要齐全完整~公文必须是正式的 生效的公文,b、符合档案保护要求,字迹材料符合耐久性要求等,, c、对大纸张进行折叠, d、卷内文件排列有序 e、有编制目录、交 接手续。 二、归档文件的整理程序 将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进行整理、装订、分类、排列、编号、录入、编目、装盒~使之有序化的过程。 ,一, 文件的整理 《归档文件整理实施细则》最根本的特点是以?件?为整理单位~进行文件级管理。

新闻编辑名词解释整理

新闻编辑名词解释整理 第一章新闻编辑概论 名词解释:采编分离、编辑中心制、编委会、编前会 1、采编分离(编辑中心制):报纸编辑部的运行体制,采编分离(“编辑中心制”) 报社专门设版面主编负责版面编辑工作,编辑人员不采访,专业部的记者只做采访工作,不承担编版任务。 2、编前会 是指在每期报纸组版之前,由报社的值班总编辑和编委或总编室主任主持,各专业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版面协调会。是报社最重要的会。 3、编委会 报纸编辑部的最高领导机构,由正副总编辑和一些重要业务部门的负责人组成。 第二章媒介定位与报纸设计 名词解释:媒介定位报纸设计编辑方针目标读者 1、媒介定位:新闻媒介定位 媒介选定市场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确定传播内容及其表达形式。 是借鉴市场营销学中的“市场定位”理论而产生的概念。 市场定位就是通过为自己的产品创立鲜明的特色或个性,从而塑造出独特的产品市场形象来实现的。

受众定位与功能定位 2、报纸设计:报纸设计是在媒介定位的基础上对具体媒介产品的一种设计。 3、编辑方针:是新闻媒介根据自己的定位与发展战略,对媒介的宗旨和传播的立场、原则 这些根本性问题所作出的明确规定,是指导媒介工作的基本纲领。 4、目标读者:报纸编辑期望中的可以成为报纸受众的人群。 确定目标读者是制定编辑方针的核心问题。 读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地位正在不断提高。(重要性) 编辑方针中目标读者的确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复杂性)第三章新闻报道策划 名词解释:新闻报道策划、报道方式 1、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采编人员通过对新闻资源的开发与配置,实现最佳传播效果的创 造性活动。 是新闻编辑对新闻报道运作各个环节的预先谋划,即对报道什么和怎么报道的思考与设想。 2、报道方式:报道方式是指编辑根据报道目标,运用某种手法将零散的新闻报道整合为报 道整体的操作模式。 报道方式可分为集中式、系列式、连续式、组合式、受众参与式、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知识讲解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等相关概念,并能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的现实问题; 2.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领会普查和抽样调查各自的优缺点; 3.学会设计调查问卷并收集数据; 4.能把收集到的样本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组整理,并能绘制相关的统计图表,根据统计图表,估计总体的相关特性; 5.知道三种常见的统计图以及它们的优缺点. 【要点梳理】 要点一、普查与抽样调查 1.普查与抽样调查 (1)普查 为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所做的调查叫做普查. 要点诠释: 普查又叫“全面调查”.它要求对考查围的所有个体一个不漏地进行准确统计. (2)抽样调查 为一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所做的调查叫做抽样调查. 要点诠释: ①抽样调查是对总体中的部分个体进行调查,以样本来估计总体的情况. ②抽样调查的注意点:1.随机取样;2.取样具有代表性;3.若样本由具有明显不同特征的部分组成,应按比例从各部分抽样. (3)普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 普查通过调查总体中的每个个体来收集数据,调查的结果准确,但往往花费多,工作量大;有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普查;有时调查具有破坏性(例如:测试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或炮弹的杀伤半径等),不能进行普查. 抽样调查通过调查样本中的每个个体来收集数据,调查围小,花费较少,工作量较小,便于进行,但样本的抽取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对总体的估计.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要点诠释: 在调查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时,要灵活处理,既要考虑问题本身的需要,又要考虑实现的可能性和所付出代价的大小. 2.调查的相关概念 总体:我们把所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个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样本: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不带单位). 要点诠释: ①“调查对象的全体”一般是指调查对象的某种数量指标的全体,如对于一个班级,如果考察的是这个班学生的身高,那么总体是指这个班学生身高的全体,不能错误地理解为学生的全体是总体. ②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一个总体中可以有许多样本,样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总体. ③样本容量是一个数字,没有单位.一般地,样本容量越大,通过样本对总体的估计越

DLG大数据编辑要求整理版

航测项目DLG数据处理及建库技术流程 一、业编辑 1、基本要求及设置 (1) 数据编辑时,应确保各要素的完整,线状和面状要素的边界必须连续或封闭,不因注记、符号等间断。线型编辑时必须捕捉到位,避免出头和断开。 (2) 图所有线型均为多段线,避免用直线、弧线、圆等非多段线编辑。 (3) 面状要素跨图廓边时,以图廓边为分割线分别构面,并保证其要素本身属性的一致性,不采用辅助线。即:分幅图需单独构面,总图不能在图廓线处分别构面。 (4) 房屋、植被骨架线、道路和水系的面线应封闭。 (5) 符号间距,设为“20”(即使里面已经是20也要重新输入,重新设置)高程点字高,设为“2.5”展点号字高设为“2.5”建筑物字高,设为“2.5”文字宽高比,设为“1” 2、居民地及附属 (1) 各类房屋边线属性要与注记一致,当修改房屋层数和结构性质时,应在CASS软件中“地籍----修改建筑物属性-----设置结构

和层数”里修改层数和结构性质,结构一般为“砖、砼、钢、混、木”不得选“其它”,“土”房屋用土房边线绘制。 (2) 房屋相邻时应加点处理,保证两房屋完全重合。 (3) 棚房无墙边用cass里“居民地--普通房屋--无墙棚房”边线绘制表示(边线不闭合);有墙边用“居民地------普通房屋----- 飘楼”绘制表示(边线不闭合);棚房骨架线用“居民地------ 普通房屋-----多点棚房/四点棚房”绘制表示(闭合)。 (4) 以围墙为边界线的饲养场、表示围墙并在其中间注记“牲” (5)所有房屋均为闭合的面状地物,且不能有重合点、多余点。 (6) 房屋属性及其属性注记的编码必须正确,例如,错将简房屋边线刷成文字注记“简”的编码,或者错将“简”字刷成电力线骨架线的编码。 (7)阳台不需要封闭,柱廊应封闭。 3、交通及附属设施 (1) 各个等级的道路绘制选择相应线型绘制,如国道、省道、县道、乡道等。 (2) 部路以外的所有双线道路均需绘制中心线(选择相应线型);宽度在6m(含)以上或有名称的道路,两者满足其一就必须要构面,选择相应面线进行构面(单幅图应保持面线封闭),道路边线不闭合。 (3)业采集时依比例桥梁错表示为两不依比例人行桥,编辑时须根据外业调绘信息进行改正。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考点一:货币的本质 知识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 (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①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②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前者是自然属性,后者是社会属性) ③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第二,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备注补充: ④两者的关系:对立统一 统一:同时存在商品中,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 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属性。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作为商品,必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不可,这是两者统一的表现。

B、对立表现在: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得。商品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他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而购买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也必须支付出相应的价值给生产者,当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离时,意味着交换实现。 知识点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①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②货币产生: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产生。 ③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其作用是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知识点3: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 A、含义: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B、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C、要求:执行这个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 A、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就叫流通手段。 B、表现形式:商品—货币—商品。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包括了买和卖两个先后衔接的阶段。而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C、要求:货币执行这个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

最新七上科学第一章知识要点整理

第一章知识要点材料答案 第1节科学在我们身边 1.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产生发展的原因 的学科。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 2.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是:多观察、多思考、多实验。 第2节实验和观察 1.观测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要进行实验,就要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器及其用途和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 2.认识自然界的事物要从观察开始。态度:认真仔细的观察,目的明确;方法:操作和观察要全面、细致、深刻,并用文字适当地描述;注意:操作要认真,观察各种实验现象,并记录各种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 3.实验室常用仪器:试管、停表、天平和砝码、电流表、电压表、显微镜、酒精灯、玻璃棒、表面皿、药匙、烧杯、量筒、量杯等。 4.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直接观察往往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为了能正确地进行观察,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可以借助工具和仪器。天文望远镜和显微镜可以扩大观察范围。 第3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所谓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一)长度的测量。 1.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米,单位符号是m 。 l千米(km)= 1000 米(m) 1米(m)= 10 分米(dm)= 100 厘米(cm)= 1000 毫米(mm)=106微米(μm)=109纳米(nm)(纳米是长度单位) 2.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1)了解刻度尺的构造。测量前:三看:(1)零刻度线;(2)最小刻度值: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和单位,即为最小刻度值;(3)量程:所能测量的最大长度。 (2)测量时:

化学选修四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全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符号:△H(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 所有的燃烧反应② 酸碱中和反应 ③ 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 金属与酸的反应 ⑤ 生石灰和水反应⑥ 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 晶体Ba(OH)2?6?18H2O与NH4Cl ②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 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 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 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 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四、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aq) +OH-(aq) =H2O(l) ΔH=-57.3kJ/mol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五、盖斯定律 1.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 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