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法规考试

法规考试

7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2004年8月18日发布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发布,填补了我国会计规范的一项空白,对于规范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行为,提高其会计信息质量和透明度,实现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协调,促进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财政部将通过几年的努力,建立起既符合国情又与国际惯例相协调的由政府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和企业会计三大部分组成的会计标准体系。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制定和发布《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重要意义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与企业会计、预算会计在核算上的主要区别

民间非营利组织几个主要的会计问题

民间非营利组织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

一、制定和发布《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重要意义

实现了与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的协调,解决了民间非营利组织适用会计规范问题

适应民间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的需要

有助于加强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外部监督与管理

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主要内容

1.提出了《制度》的制定依据

2.规定了《制度》的适用范围

3.提出了四个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

4.规定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

5.规定了12条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6.提出5个会计要素,并对各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作了具体规定

7.规定了应使用的会计科目,使《制度》更具有可操作性

8.规定了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

1.提出了《制度》的制定依据

《制度》第一条指出,“为了规范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明确了《制度》制定的依据,即根据《会计法》制定《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在《会计法》的统一规范下,根据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活动特点,就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和原则性的核算要求,通过制度的形式加以规范。

2.规定了《制度》的适用范围

《制度》第二条指出,“本制度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符合本制度规定特征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并明确规定民间非营利组织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特征:

第一,该组织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

第二,资源提供者向该组织投入资源不取得经济回报;

第三,资源提供者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

如果民间非营利组织不能同时具备这三个特征,就必须作为企业,采用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进行核算。

3.提出了四个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

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基本假设是会计人员对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它们不仅是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的基本依据,也是制定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重要指导思想。

4.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

与以往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把会计核算基础作为一般原则来规定不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将会计核算基础作为介于会计基本假设与一般原则之间的单独条文来规定。

这充分说明了《制度》对会计核算基础重要性的强调。

5.规定了12条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为了规范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制度》明确规定了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必须

遵循客观性、相关性、实质重于形式、一致性、可比性、及时性、明晰性、配比性、实际成本、谨慎性、区分资本性支出与运营性支出界限以及重要性等12条原则。

6.提出五个会计要素,并对各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作了具体规定

《制度》提出的五个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都充分体现了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活动特点及会计核算规范要求。

例如,资产要素中的接受捐赠资产、受托代理资产;负债要素中的受托代理负债;净资产要素中的限定性净资产和非限定性净资产,收入要素中的捐赠收入、会费收入、提供服务收入,费用要素中的业务活动成本、筹资费用等,都是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所特有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内容。

《制度》不仅对其含义作了具体界定,还就如何确认与计量这些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也作了详细规定。

7.规定了应使用的会计科目,使《制度》更具有可操作性

《制度》秉承了我国会计规范的传统做法。即除了对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基本原则、会计核算基础、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财务会计报告等主要内容进行规范外,还根据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活动特点和会计核算要求,具体设计了会计科目,并就各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作了示范性的表述,这不仅有利于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人员熟悉和掌握《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核算要求,也使《制度》更具有可操作性。

8.规定了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

《制度》吸收了企业财务报告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合理内容,结合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特点,规定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

其中,会计报表至少应由资产负债表、业务活动表和现金流量表三张主要报表组成,以全面反映组织的财务状况、业务活动情况和现金流量等信息;会计报表附注至少应包括重要会计政策、董事会成员及组织的员工情况等11项内容;财务情况说明书至少应就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宗旨、组织结构及人员配备情况,业务活动基本情况,以及相关事项做出说明。

三、《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主要特点

1.突出反映民间性和非营利性的财务活动特征

2.突出反映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与财务报告规范的基本要求

3.借鉴国外非营利组织会计惯例,反映了《制度》与国外非营组织会计趋同之势,有利于国际的交流

6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事业单位会计是为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反映和监督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过程及其结果的专业会计。事业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为11条:1、真实性;2、适应性;3、可比性;4、一贯性;5、及时性;6、明晰性原则;7、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原则;8、配比原则;9、专款专用原则;10、实际成本原则;11、重要性原则

一、当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现状

(一)会计核算基础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并存。目前,我国会计核算的基础有两种: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由于大多行政事业单位不需要进行成本和盈亏的核算,收入和成本费用的配比事项也不十分明确,所以行政单位全部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在当前的事业单位当中,会计核算基础是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并存。

(二)事业单位性质是经营性业务和行政服务职能并存。事业单位的性质介乎行政和企业之间,双重性质和多元的职能决定了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对其核算基础不应简单地予以归并。事业单位要按自己的业务范围和专业业务活动及运营活动取得收入,这就需要按配比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本期收益;事业单位如获得专项资金时,应贯彻专款专用的原则用好这些资金。而行政单位则不存在这些业务。

(三)事业会计实务中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并存。虽然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规定,大多数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依据的是收付实现制,但在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中,却是两种基础同时存在的,比如,在临近年终的时候,由于财政很难将应该年前拨付的款项在决算前及时拨付到位,如果按照收付实现制的要求,事业单位次年一月份收到的资金就应该把收入记到次年的进账上,但实际情况是,财政以拨列支,要求单位将年底拨出次、年初到位的资金也作为当年的财政拨款予以反映,所以单位只能在得到财政电话通知的时候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做出如下会计处理:借:应收账款,贷:财政补助收入,待收到财政拨款回单的时候再记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在填报决算报表时,不仅财政补助收入要使用权责发生制,对事业支出的反映亦然,财政临近年底前拨付的款项,收款单位不可能在没有收到资金之前就做出支出,但同时为了不使年底结余转事业基金的数额过大,单位在决算报表中往往要同时做支出反映,而这部分支出的反映完

全是不符合收付实现制要求的。

从以上情况看,引入权责发生制是非常必要的。

二、将权责发生制引入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情况分析

(一)引入权责发生制有利于规范会计核算。现在,行政事业单位依据的是收付实现制,而实际工作中有很多会计事项需要突破收付实现制,所以将权责发生制写进《规则》非常必要。

(二)采用权责发生制有利于规范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事业单位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事业单位有很多事项虽然还不需要像企业一样进行严格的成本核算,但讲求效益和效率则是国家、社会和纳税人的一致要求。比如,按照收付实现制的精神,事业单位所占用和使用的大量国有资产,不计提折旧,财政对单位的拨款额度同其国有资产的占有和使用情况没有建立起有机联系,房屋、车辆的大修费用不必摊销,可预见的未来费用不必预提,这就造成不同会计分期的资金使用效益缺少可比性,财政预算的科学编制和决算的年终考量也缺乏依据。如果采用权责发生制,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将会更加科学和合理,对规范国有资产的管理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也将会有很大帮助。

(三)事业单位已有一定的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现有的事业单位中,有部分经营单位和事业单位的部分经营业务采用的是权责发生制,另外,所有会计人员初级和中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实务都是以企业会计为基础的,对权责发生制比较熟悉。所以,修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基础,对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者来说工作难度并不太大。

三、在事业单位实行权责发生制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修改并制定系列法规和规则,使核算有据可依。当前的实际情况是现行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等滞后于改革工作的需要,工资发放银行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及政府采购等系列财政改革对原有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当务之急是清理并修改现有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给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创造一个法律上的核算框架。

(二)对事业单位进行深入界定,明确适用范围。事业单位性质多样。为此,很有必要对现有的事业单位进行准确界定,明确什么样的单位采用什么样的会计核算基础。

(三)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财政决算制度密切结合。现在的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同财政工作是部分脱节的,比如在年终财政决算时,财政要求单位在填报报表时按类款项分别反映具体支出项目。而实际工作当中,财政和单位之间在支出功能分类上缺乏统一认识,在支出科目的认定上很容易出现差异;即便在适用款项上认识一致,财政所拨资金也有可能在单位实际的使用中在款项之间进行了调剂。年终为尽快完成报表的填报工作,很多单位按照财政对报表的要求被动填报数据,造成单位账、表不符,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也受到影响。只有事业单位的财务规则和财政决算制度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单位会计资料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四)加大会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财政改革在不断地深入,这也就给财政人员、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对相关人员定期进行岗位知识培训有利于推进财政改革,保障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4公司制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和一般原则

一、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会计核算依据的基本要求。《会计法》第九条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前提,是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基础,是保证会计资料质量的关键。没有经济业务事项,会计核算也失去了对象;以不实甚至虚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核算对象,会计核算就成了没有规范,没有约束,没有科学可言的“魔术”手段,据此提供的会计资料不仅没有可信度,相反会误导使用者,侵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2、对会计资料的基本要求。《会计法》第十三条规定:“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符合根据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及其他会计资料,不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会计资料是记录会计核算过程和结果的重要载体,是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评价经营业绩、选择合作对象、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规范会计资料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比较多,主要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以及财政部发布的一系列会计准则、会计核算制度等。针对实际

工作中存在的伪造、变造会计资料和提供虚假会计资料的情况,《会计法》从法律的角度,对此作出了限制性、禁止性规定。

3、对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会计法》第十三条规定:“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软件及其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也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这是为保证计算机生成的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和安全,以加强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规范。其有二层含义:(1)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使用的会计软件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2)用电子计算机生成的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即用电子计算机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在格式、内容、以及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等方面,都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二、公司制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因此,就应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以上原则,就应当在会计核算时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工作应当正确运用会计原则和方法,准确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会计信息应当能够经受验证,以核实其是否真实。

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在实际工作中,交易或事项的外在法律形式并不总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其实质内容。所以,会计信息要想反映其拟反映的交易或事项,就必须根据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而不能仅仅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和反映。

例如,销售商品的售后回购,如果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并同时满足收入确认的其他条件,则销售实现,应当确认收入;如果企业没有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或没有满足收入确认的其他条件,即使企业已将商品交付购货方,销售也没有实现,不应当确认收入。

3、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信息的价值在于其与决策相关,有助于决策。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这一原则,就要求在收集、加工、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过程中,充分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4、一贯性原则

一贯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具有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特点,对于某些交易或事项可以有多种会计核算方法。例如,存货的领用和发出,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或后进先出法等确定其实际成本;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以采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如果企业在不同的会计期间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将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理解,不利于会计信息作用的发挥。

在会计核算工作中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并不意味着所选择的会计核算方法不能作任何变更,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企业也可以变更会计核算方法,并在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作相应披露。

5、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不同的企业可能处于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经济业务发生于不同时点,为了保证会计信息能够满足决策的需要,便于比较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只要是相同的交易或事项,就应当采用相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6、及时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

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帮助所有者或其他方面作出经济决策,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坚持这一原则,一是要求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即在经济业务发生后,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原始单据;二是及时处理会计信息,即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期限内,及时编制出财务会计报告;三是及时传递会计信息,即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时限内,及时将编制出的财务会计报告传递给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

7、明晰性原则

明晰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在于使用,要使用会计信息首先必须了解会计信息的内涵,弄懂会计信息的内容,这就要求会计核算和财务会计报告必须清晰明了。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明晰性原则,会计记录应当准确、清晰,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必须做到依据合法、账户对应关系清楚、项目完整、数字准确。

8、权责发生制原则

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承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确认基础,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

9、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配比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因果配比,将收入与其对应的成本相配比,如,将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相配比;二是时间配比,将一定时期的收入与同时期的费用相配比,如,将当期的收入与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相配比等。

10、历史成本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要求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按照实际成本计量。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项目的计量,企业应当基于交易或事项的实际交易价格或成本,这主要是因为历史成本是资产实际发生的成本,有客观依据,便于查核,也容易确定,比较可靠。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资产已经发生了减值,其账面价值已经不能反映其未来可收回金额,企业就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11、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工作中确认支出时,要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支出,将资本性支出列入资产负债表,作为资产反映,以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将收益性支出列入利润表,以正确地计算企业当期经营成果。这主要是因为,资本性支出的效益可在几个连续的会计期间发挥作用,而收益性支出的效益只在当期发挥作用。

12、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并不得设置秘密准备。

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

需要注意的是,谨慎性原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任意设置各种秘密准备,否则,就属于滥用谨慎性原则,并视同重大会计差错来处理。

13、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

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

重要性原则与会计信息的成本效益直接相关。坚持重要性原则,就能够使提供会计信息的收益大于成本;反之,就会使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大于收益。

5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客观性原则。 2.相关性原则。 3.可比性原则。 4.一贯性原则5.及时性原则6.明晰性原则。7.收付实现制原则。8.专款专用原则。9.历史成本原则。10.重要性原则

9试述我国会计监督体系

(一)、什么是会计监督体系

会计监督体系是指由若干具有履行会计监督职能的组织机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包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三个部分。其中,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本质上是一种内部控制制度,是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的基础。政府监督是指政府主管部门(或授权国家审计机构)与其他相关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的监督行为。社会监督是指企业管理部门、董事会或其他利益相关者委托社会中介组织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实施的监督行为。

(二)、我国现行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基本构成

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

(一)单位内部监督

我国在《会计法》第四章第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条对单位内部监督分别作了规定。主要对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及单位负责人的职责和义务、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应当保证会计账簿记录真实完整以及相互制约制度等方面作了规定。这几条规定,明确了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主体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对象是本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手段是对本单位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实行监督。由会计人员承担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其主要任务是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通过对记账凭证的审核、财务收支的审核、会计账簿的登记、财务报告的编制等提供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并保证财务会计活动和经济活动在法定范围之内运行。

(二)国家监督

国家监督是指财政、审计、税务等政府机关代表国家对各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进行的监督,它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单位内部监督起互补作用。国家监督的具体构成是:

1.财政监督。财政监督是指各级财政部门在资金积累、分配和使用过程中,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及其成果所实行的监督。它是各级财政部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主要监督:①单位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③单位的会计核算是否符合《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④单位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等。

2.审计监督。政府审计监督,是各级人民政府审计部门依据我国宪法和法律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财务收支和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是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因而审计监督是国家监督会计工作的手段之一。

3.税务监督。主要是指各级税务机关在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对纳税人的纳税及影响纳税的其他工作所实行的监督。税务机关根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通过日常税收征管工作,一方面,对纳税人依法建账、建立健全有利于正确计算和反映纳税所得情况的各项基础工作进行监督,以推动各单位加强包括会计工作在内的基础管理;另一方面,督促纳税人依法纳税,遵纪守法,堵塞各种漏洞,纠正和查处违反税法的行为,保证包括《会计法》、《规范》在内的各项财经法纪的贯彻实施。

4.其他方面的监督。包括:其一,工商监督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注册登记和年检的过程

中,对工商企业会计报表及其注册资本情况的检查;其二,证券监督即国家证券管理委员会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的监督;其三,人民银行及保险部门的有关监督。

(三)社会监督

在《会计法》第四章第三十一条作了相关规定,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督,主要是由注册会计师依法承办的社会审计。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对有关会计事项(如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并出具具有法律公证性的审计报告,以此为委托人和有关方服务。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本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资料,其审计工作具有法律公证性,因此,其监督也是会计监督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条还强调了国家财政部门对注册会计师部门有监督权。另外,在《会计法》第四章第三十条还作了相关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有关会计法规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进行监督,并且受国家法律保护。

此外,《会计法》第四章第三十四、三十五条中对监督者和被监督者的权利和义务作了相关规定。这样就形成了以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单位内部监督为主要形式的现行会计监督体系。

三、现行企业会计监督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会计监督主要是监督者利用会计信息对被监督者进行监督,所以,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特别重要。只有会计信息真实,监督才有效,否则,会计监督就是无稽之谈。

(一)单位内部监督体系中存在着不现实的逆向监督

《会计法》用了三条之多强调单位内部监督,其中虽然包括了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对单位负责人的监督,但是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不可能对单位负责人进行监督,因为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是受单位负责人的委托对内部进行监督,是上下级的关系,会计和审计人员随时就有被解雇的可能。所以,单位内部监督实际上是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和审计人员的监督、审计人员对会计人员的监督、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对单位内部部门及经济业务活动的监督。因此,单位负责人就有可能对外提供虚假而又“合法”的会计信息,从而也为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实施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虽然也规定了社会监督,但可操作性差

社会监督对上市公司虽然有一定的约束力,但效果不是很好(原因是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值得怀疑,“银广夏事件”、“虹光事件”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而对于非上市公司的监督效果及其操作性就更差了,因为社会监督是要付出代价的(支付审计费),谁愿意付出这个代价?就不得不考虑成本和收益等因素。

(三)忽视了所有者和债权人的监督

所有者和债权人是企业外部利益最相关的人,他们为了自己的权益不被侵害,必须要对经营者进行监督。但是,《会计法》中却没作出相应的规定(即使规定了,也是不现实的。因为在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下,除经营者以外的其他人与会计人员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再加上现行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弊端以及企业“内部人控制”等原因,使得其监督权弱化。虽然在《会计法》第四章第三十条还作了相关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有关会计法规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进行监督,并且受国家法律保护。但是从“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及其“成本效益”原则考虑,与自己利益不对称的监督是不现实的。

9我国会计监督体系及其存在的问题

我国以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单位内部监督为主要形式的会计监督体系也可分为单位内部监督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以财政部门为主体的政府监督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指为了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有关管理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制约的、相互监督的制度和方法。

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主要是指财政部门代表国家对各单位和单位中相关人员的会计行为实施的监督检查,以及对发现的违法会计行为实施行政处罚。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检查的对象——会计行为,并对发现有违法会计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包括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主要是指由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依法对受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鉴证的一种监督制度。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或者示意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不实或者不当的审计报告。《会计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行为,有权检举。这也属于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范畴。

然而情况表明,我国的会计监督呈弱化的态势,突出表现在会计信息失真普遍、会计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屡查不绝等。因此不断完善健全会计监督体系,对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会计监督弱化的外部和内部的深层原因,并提出了强化会计监督职能的一系列对策。

国家审计监督在会计监督体系中属较高层次的监督,是其他经济监督的在监督。

一、我国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1、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备,会计规范体系不完善

虽然近年来我国为规范市场运作,陆续出台或修改完善了不少法律法规,如《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总会计师条例》、《会计人员职权条例》等,这些法规、制度和条例的出台,为会计从业人员和社会审计组织履行会计监督职能提供了法律保障,对遏制会计造假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实际执行效果来看,仍存在着不少缺陷和漏洞,部分法规出台严重滞后,立法似乎更多地是被动、消极地“堵窟窿”,缺乏预见性和超前性。一些法律法规的条文较粗,可操作性不强且执行不力,特别突出地体现在对违法者打击制裁不力,违法者往往以接受行政处分代替承担刑事责任,以缴纳少量罚款代替没收全部非法所得等。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处罚力度不大,使得违反会计法规的成本低廉且能给违法者带来巨大的利益,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造假的气焰。证券市场上曾经发生的“琼民源”、“中国蓝田”等严重造假的违规违法事件对我国证券市场产生了巨大冲击,严重损害了公众股东的利益,但是却没有相应的法律条款对其直接责任人进行制裁,处罚的力度也很有限,使得会计监督形同虚设。

2、内部监控薄弱,对企业经营者的约束机制不健全

内部监控就是会计内部的牵制制度,内部牵制制度不健全也就丧失了对会计工作的监督作用,往往造成财会人员内部出现贪污、挪用公款等舞弊行为。目前,多数企业的内审机构形同虚设,能起到对企业会计工作和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作用的极少,一般内审机构和人员均是由部门领导委任,其隶属关系、经济利益均受到单位领导人的制约,这对内审人员的监督行为构成约束,他们能否坚持原则,为维护国家利益而对企业甚至是企业法人的经济行为进行有效监督要划个问号。不难看出,这种管理体制和监督模式对于会计监督是一种弱化,如引起国人震动的“广国投”破产事件,由于该公司长期内部监督机制严重弱化,管理混乱,会计资料不全,总公司对下属公司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制约,致使公司一连串投资失误,资产流失严重,大量到期债务无法偿还,最后被迫进行破产清算。“广国投”事件的教训说明,会计监督应当也必须成为维护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坚强卫士”。

3、外部监督体系庞大,但监督标准不一

虽然我国企业外部监督方式很多,包括法律监督,财政监督,工商税务监督,金融监督等,但监督标准不统一。各部门在管理上各自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缺乏横向信息沟通,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如财政、税务、银行等受部门利益的驱动,彼此不沟通,配合不力,致使企业报给税务部门和银行的报表不一致的现象存在;各银行之间的竞争,也使企业多头开户,资金使用的监督流于形式,给企业偷税、出租出借账户、违反商业信用等开了方便之门;银行以为储户保密为借口,工作不配合,给注册会计师的验资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从而加大了验资业务的审计风险。

4、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和职业道德观念淡泊

随着中国加入WTO,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不断修订和完善,逐步与国际接轨,这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尽管近几年来国家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大,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对会计理论缺乏系统学习,业务知识贫乏或专业知识老化,不能熟练运用会计核算原则和方法。有的会计人员默守陈规,不求上进,缺乏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精神,无法按照新规定开展工作;有的对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也知之甚少,法制观念淡泊,缺乏会计监督的能力,更谈不上依法办事。同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不良风气使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受到了一定冲击。在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和消极环境的影响下,人们的道德标准下滑,真假、善恶、美丑、是非界限模糊,一些不良欲望逐步抬头,进而导致不道德行为,不顾会计行业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在个人利益的驱使下,不顾一切地故意伪造、变更、隐匿、毁损会计资料,利用职务之便,大肆贪污、挪用公款,以身试法,最后受到法律的制裁。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考试大纲(2018)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科目考试大纲 1Z300000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1Z301000 建设工程基本法律知识 1Z301010 建设工程法律体系 1Z301011 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1Z301012 法的形式和效力层级 1Z301013 建设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法律的关系 1Z301020 建设工程法人制度 1Z301021 法人应具备的条件 1Z301022 法人在建设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Z301023 企业法人与项目经理部的法律关系 1Z301030 建设工程代理制度 1Z301031 代理的法律特征和主要种类 1Z301032 建设工程代理行为的设立和终止 1Z301033 代理人和被代理人的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 1Z301040 建设工程物权制度 1Z301041 物权的法律特征和主要种类 1Z301042 土地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地役权 1Z301043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消灭和保护 1Z301050 建设工程债权制度 1Z301051 债的基本法律关系 1Z301052 建设工程债的发生根据 1Z301053 建设工程债的常见种类 1Z301060 建设工程知识产权制度

1Z301061 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 1Z301062 建设工程知识产权的常见种类 1Z301063 建设工程知识产权的保护 1Z301064 建设工程知识产权侵权的法律责任 1Z301070 建设工程担保制度 1Z301071 担保与担保合同的规定 1Z301072 建设工程保证担保的方式和责任 1Z301073 抵押权、质权、留置权、定金的规定1Z301080 建设工程保险制度 1Z301081 保险与保险索赔的规定 1Z301082 建设工程保险的主要种类和投保权益1Z301090 建设工程税收制度 1Z301091 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的规定 1Z301092 企业增值税的规定 1Z301093 环境保护税的规定 1Z301094 其他相关税收的规定 1Z301100 建设工程法律责任制度 1Z301101 法律责任的基本种类和特征 1Z301102 建设工程民事责任的种类及承担方式 1Z301103 建设工程行政责任的种类及承担方式 1Z301104 建设工程刑事责任的种类及承担方式 1Z302000 施工许可法律制度 1Z302010 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制度 1Z302011 施工许可证和开工报告的适用范围 1Z302012 申请主体和法定批准条件 1Z302013 延期开工、核验和重新办理批准的规定1Z302014 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电大建设法规考试复习资料

建设法规 一、单项选择题 B 1.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当事人一方应当( B及时通知对方),这是当事人的首要义务。 C 2、承包建筑工程的单位应当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大型建筑工程或者结构复杂的建筑工程,可以由两个以上的承包单位联合共同承包。但两个以上不同资质等级的单位实行联合共同承包的,应当按照(D、资质等级低的单位的业务许可范围)承揽工程。 D 3、当事人约定由3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的,应当各自选定或者各自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一名仲裁员,第三名仲裁员由(B、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 D 4、抵押将限制的是财产的(D、处分权)。 D 5、对于可撤销合同,受害方有选择合同效力的权利,这是依据(C、意思自治原则)原则。 D 6、当事人可以将合同标的物提存,一般提存到(C、公证处)。 F 7. 凡未(B、报建)的工程项目,不得办理招标手续和发放施工许可证,设计、施工。 F 8、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不复存在,彼此丧失了约束力即为法律关系的(B、终止)。 F 9、发生重大工程质量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报告期限的,对(A、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G 10. 工程设计必须进行(C、工程勘察),取得足够的地质、水文的基础资料之后才能进行 G 11. 工程建设用地都必须通过国家对土地使用权的(D、出让或划拨)而取得 G 12. 工程建设从业单位提交规定证明文件,向资质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合格后,可获得相应资质,并核发(B资质等级证书) G 13、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下列选项中(D、涉及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变动的装修工程,施工单位要有设计方案)不是建设单位质量责任和义务的规定。 G 14、根据建筑工程一切险免赔额的规定,人身伤害的免赔额是(D、没有免赔额)。 G 15、根据《招标投标法》的有关规定,评标委员会由(C、招标人)依法组建。 G 16、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侵犯商业秘密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根据情节处以(B、1~20万元)的罚款。 G 17、《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做了详细规定,如:产生排放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措施(D、防止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G 18、工程监理人员发现工程设计不符合建筑工程质量标准或者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的,应当报告(D、建设单位)要求设计单位改正。 G 19、关于评标委员会成员的义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评标委员会成员可以私下接触投标人,但不得收受投标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好处)。 G 20、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关于质量保修制度的规定,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防渗漏的最低保修期为(D、5年)。 G 21、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期满劳动合同即行(B、终止)。 G 22.根据《保险法》,(D、被保险人)是指其财产或者人身受保险合同保障,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 G 23、根据《公司法》,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规模较大的,应设立监事会,其成员不得少于(A、3人)。 G 24、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进行(C、招标)。 H 25、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由具有相应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机构编制。该机构(D、由建设单位依法确定)。 J 26、建筑工程一切险的保险费率通常要根据(A、风险的大小)确定。 J 27. 建设法规的遵守指的是从事建设活动的所有(A、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建设法规的要求,实施建设行为,不得违反 J 28. 建设工程发包与承包合同的订立必须采用(B、书面形式B )方式 J 29.建设工程纠纷当事人如果不服从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可以上诉至(C、上一级人民法院)。 J 30、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规定的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和吊销资质证书、资格证书的行政处罚,(C、由颁发资质证书、资格证书的机关决定);其他行政处罚,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依据法定职权范围决定。依照本条例规定被吊销资质证书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 K 22、开标地点应当为(C、招标文件中预先确定的地点)。 M 32、某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没有筹措到资金,未按照约定向施工单位支付工程款,该行为属于(C、违法行为)。 Q 58、权利主体因其他主体的行为而使权利不能实现时有权要求(A、国家机关)加以保护并予以制裁。 S 3、施工企业与材料供应商签订合同时约定违约金为1万元,现材料供应商违约,给施工企业造成损失1.5万元,施工企业要求材料供应商支付(B、1.5)万元赔偿金。S 12、收集、贮存危险废物必须(B、分类)进行,且无安全处理的危险废物。 S 44、(A、自物权)是指权利人对自己的所有物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S 57、(D、违约行为)是违约责任产生的根本原因。 S 59、生产经营单位未与承包单位、(C、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未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或者未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统一协调、管理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T 27.调解,是指建设工程当事人对法律规定或者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发生纠纷,(A、第三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和法律规范,使双方自愿达成协议,以求解决建设工程纠纷的方法。 W 49、我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的注册办法由( B、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W 9. 未取得(B、施工许可证)的建设单位不得擅自组织施工 Z 1、在关于投标的禁止性规定中,招标者预先内定中标者,在确定中标者时,以此决定取舍属于(B、投标人与招标人之间串通投标 )。 X 11、下列关于法律关系变更说法错误的是(B、法律关系主体数目可以增多或者减少,但不可以发生改变)。 X 19.下列关于合同生效的时间说法不正确的是(C、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 X 20.下列有关工程建设活动火灾预防的规定错误的是(A、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 )。 X 29、下列何种情形下仲裁协议不必然无效、可由当事人进行补充协议的情形是(C、对仲裁事项或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的)。 X 34、下列不属于当事人申请仲裁必须符合的条件的是(C、有充足的证据)。 X 40、下列选项中构成承诺的是(D、甲按照某公司的广告致电该广告公司要求购买其产品,该公司将甲指定的产品送货上门,同时收取货款)。 X 43、下列关于合同生效的时间说法不正确的是(C、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 X 46、下列有关工程建设活动火灾预防的规定错误的是(A、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 X 56、行政处罚是指由国家行政机关或授权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对(C、公民和法人)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所实施的制裁,主要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 Z 13、招标人采用邀请招标方式,应当向(B、3)个以上具备承担招标项目能力、资信良好的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出投标邀请书。 Z 2、在工程项目的保险中,如果土木建筑工程项目超过总价的(D、50%),整个项目按建筑工程一切险投保。 Z 14、在法律没有特别规定及合同没有特别约定时,出现了(B、发生不可抗力事件,致使合同不能适当履行)的情况,一方当事人有权解除合同。 Z 21、中标人不按照与招标人订立的合同履行义务,情节严重的,要取消(D、2~5年的投标资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D、2~5年的投标资格 Z 24、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应当履行。当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时,另一方可按有关规定向(D、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Z 30、在缔约过程中,受要约人对要约的主要条款部分同意,部分作出变更的答复,性质上是(D、新要约)。 Z 42.在工程施工中由于(A、承包方的设备损坏)原因导致工期延误,承包方应该承担违约责任。 Z 48、在代理关系中,如果因为授权不明确而给第三人造成损失,(D、被代理人要向第三人承担责任,代理人承担连带责任)。 二、多项选择题 A 15、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的现场处理权包括(BDE)。B、对安全生产违法作业当场纠正权D、责令紧急避险权E、依法行政处罚权 C 19、超越本单位资质等级承揽工程的,责令( ABC D );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A、停止违法行为B、处以罚款C、可以责令 停业整顿D、降低资质等级 C 7、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机构,出具虚假证明,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ACDE )。A、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0.5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C、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0.5万元的,单处或者并处0.5~2万元的罚款D、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0.5~5万元的罚款E、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生产经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C 22、承包单位( BC ),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 B、将承包的工程转包的 C、违反建筑法规定进行分包的 F 16.分期建设、分期投产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相应的环境保护设施应当( ABD )。A、分期建设B、分期验收D、分期投产使用 G 28、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下列选项中( ABC )符合工程监理单位质量责任和义务的规定。 A、工程监理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资质等级的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担工程监理业务 B、工程监理单位不得转让工程监理业务 C、工程监理单位代表建设单位对施工质量实施监理 G 8、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ABCE )。A、劳动合同期限B、工作内容C、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E、劳动纪律 H 4、合同变更的条件有( ABCE )。A、当事人之间已经存在合同关系B、合同变更必须有当事人的变更协议C、原合同内容发生变化E、合同变更必须按照法定的方式 J 18、甲乙两人签订一份钢材买卖合同,约定甲应于2003年10月20日交货,乙应于同年10月30日付款。乙在10月20日前发生的下列情况( BCDE ),甲可以依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1.依法治校是指学校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为依据,完善部各项管理制度和纪律,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 《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3.《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4.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 日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5.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的标志。 6.《刑法》是规有关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的总称。 7.《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中学不超过 8 小时,小学不超过 6 小时。 8.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9.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 3 年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10.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次。 11.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1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 13.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14.《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的总称。 15.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 16.《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 17.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18.《中华人民国行政许可法》于2004 年 7 月 1 日正式施行。

教育法律法规练习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律法规 第一章教育法律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颁布《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国家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B国务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教育部 2.我国的教育基本法和根本法是() A 《中国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基本教育法》D《中国人民共和国基本教育法》 3.实体法和程序法是根据法规()的不同划分的 A创制方式和表达方式B效力等级和内容重要程度 C规定的内容D适用范围 4.《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属于() A教育单行法B教育行政法规 C地方性教育法规D教育规章 5.教育法规中确立的有关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教育基本制度和原则等,必须符合()A儿童身心发展规律B我国基本国情C《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D教育内在规律6.在我国,颁布行政法规的机关是() A国务院各部、委、局B国务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7.根据适用范围的不同,法可以分为一般法和特殊法,下列属于特殊法的是() A《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国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 8.《中国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属于() A教育行政法规B教育基本法C教育单行法律D教育规章 9.教育法律法规是以()保证实施的行为准则

A社会规范B国家强制力C党的领导D社会主义价值观 10.“可以”“有权”“不受``````````干涉”这样的文字表述经常出现在()规范中 A义务性B授权性C强制性D任意性 11.制裁性规范和奖励性规范是按照法律规范的()分类的 A要求人们行为的性质B强制性程度C法律后果D自愿程度 12.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育法律关系属于()的法律关系 A隶属型B平权型C调整性D保护性 13.下列不属于学校法律关系内容的是() A学校与政府B学校与社会C学校与教师D学校与家长 14.()是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根据。 A法律事实B法律规范C法律条文D法律责任 15.下列属于教师申诉范围的是() A政府行为部门侵犯其合法权益B企业单位侵犯其合法权益 C事业单位侵犯其合法权益D其他个人侵犯其合法权益 16.规定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必须为一定行为或不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是() A强制性规范B任意性规范C义务性规范D授权性规范 17.“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这属于() A义务性规范B授权性规范C制裁性规范D奖励性规范 18.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中不包含() A法定条件B法律后果C法律事实D行为准则 19.教育法律关系是一种()关系 A权利义务B诚信C合同D社会契约 20.学校因管理不当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学校负责人主要承担()

房地产与建设法规考试大纲考研

《建设与房地产法规》考试大纲 (含考核目标) Ⅰ课程性质和设置目的 建设与房地产法规是工科院校土木类和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建筑业参与国际建筑市场竞争的需要,工程建设行为逐渐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作为工程管理、土木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等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而且要掌握建设工程相关的法律知识,因此建设与房地产法规成为工程管理及其相关专业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是一本理论与实际联系紧密的课程。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通过学习,了解我国现行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的形式和颁布情况,熟悉建筑工程常用法规的主要组成内容,掌握建筑工程的建筑许可、发包承包、安全质量、建设合同的基本知识;掌握我国工程建设监理制度在实际运用中的主要方法。为了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增强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层次是在教学要求中按教学大纲的内容和相应的要求“了解、熟悉、掌握”进行相应的教学和学习。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建设法规概述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建设法规的概念、地位、作用以及建设法规体系等内容。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对建设法规基本概念及其体系等有系统的了解。 二、课程内容 1、建设法规的概念 2、建设法规的地位和作用 3、建设法规体系及构成 4、建设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三、考核知识点 1.1 建设法规的定义 1.2 建设法规的特征 1.3 建设法规的基本原则 3.1 建设法规的体系 四、考核要求 1、熟悉:建设法规体系的层次 2、掌握:建设法规的定义、特征、基本原则、建设法规体系的概念 第二章建设法律基础和法律责任(本章内容不做考核要求) 第三章城市与乡镇建设规划法规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了城乡规划的概念、类型、编制、审批以及实施等。要求学生掌握城乡规划的实施步骤。 二、课程内容 1.城乡规划的概念与类型

建筑法规考试试题与答案

建筑法规期末试卷 说明:1、开卷考试 2、本试卷共4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3、请将第一、二大题选择的答案填入下列表格中: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下列与工程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中,( B )属于行政法规范畴。 A.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B.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C.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 D.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 2. 建设单位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时,应当具备的前提条件不包括( C )。 A、已经办理该建筑工程用地批准手续 B、已经取得规划许可证 C、已经取得拆迁许可证 D、有满足施工需要的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 3. 进行施工招标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 )。 A、有相应资金或者资金来源已经落实

B、概算应当履行审批手续已经申报 C、招标范围、招标方式和招标组织形式等已经确定 D、招标人已经成立组织 4. 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的保修,最低保修期限为( D )。 A、保修合同约定的合理使用年限 B、50年 C、70年 D、设计文件规定的合理使用年限 5.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是( A )。 A、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B、群防群治制度 C、安全生产报告制度 D、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6. 关于评标委员会组成条件正确的是( C )。 A、评标委员会成员不得少于5人 B、有关技术、经济专家人数不应超过评标委员会成员总数的2/3 C、招标人代表可以是评标委员会成员 D、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满8年并具有高级职称者即是评标委员会专家 7. 在我国,对从事建筑活动的建设工程企业实行( A )制度。

教育法规试题答案

For person al use on ly in stud y and re se arch; no t f or co mm ercia l u se 一、简答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时间?(1986年7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定的根据?(是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确定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九年制义务教育。) 4、义务教育法规定的由哪级政府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的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6、义务教育法在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是如何规定的?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7、义务教育法在义务教育入学年龄上是如何规定的?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8、义务教育法在语言文字方面对学校是如何规定的? (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9、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共几个阶段?都是什么? (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普及初级中等教育。) 10、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学制是由谁确定? (由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 1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有哪些情形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处理? (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12、义务教育法规定由谁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 13、义务教育法规定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及审订教科书的根据?应当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 14、义务教育法规定由哪一级政府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5、义务教育法规定由谁为盲、聋哑和弱智的儿童、少年举办特殊教育学校(班)?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6、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对社会力量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采取什么政策?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在当地人民政府统一管理下,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举办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各类学校。)

医学法律法规考试题库及答案大全

医学法律法规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4选1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 )年( )月( )日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七号主席令公布。 A.2004年12月1日 B.2004年8月28日 C.1989年09月1日 D.1989年2月21日 答案:B 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方针是什么? ( ) A.预防为主 B.防治结合、分类管理 C.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D.以上三项 答案:D 3.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对儿童实行( )制度。 A.计划免疫 B.预防接种 C.预防接种证 D.疫苗接种 答案:B 4.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的单位和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应当由( )批准。 A.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答案:A 5.( )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A.医疗机构 B.采供血机构 C.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任何单位和个人 答案:D 6.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应当予以隔离治疗。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 )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A.公安机关 B.卫生行政部门 C.卫生监督机构 D.卫生防疫机构 答案:A 7.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 )、( )制度,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A.隔离、消毒 B.预检、分诊 C.分类、隔离 D.定点、隔离 答案:B 8.国家对患有特定传染病的困难人群实行( ),减免医疗费用。

法规第二章大纲及练习

一、考试大纲 第一节概述 一、支付结算的概念和特征 (一)支付结算的概念 (二)支付结算的特征 1.支付结算必须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金融机构进行,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其他单位不得作为中介机构经营支付结算业务; 2.支付结算是一种要式行为; 3.支付结算的发生取决于委托人的意志; 4.支付结算实行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5.支付结算必须依法进行。 二、支付结算的基本原则 (一)恪守信用,履约付款 (二)谁的钱进谁的账,由谁支配 (三)银行不垫款 三、支付结算的主要支付工具 (一)汇票

(二)本票 (三)支票 (四)信用卡 (五)汇兑 (六)托收承付 (七)委托收款 四、支付结算的主要法律依据 五、办理支付结算的具体要求 (一)单位、个人和银行应当按照《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开立、使用账户(二)单位、个人和银行办理支付结算,必须使用按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印制的票据和结算凭证 (三)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的基本要求 (四)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应当规范,做到要素齐全,数字正确,字迹清晰,不错不漏,不潦草,防止涂改 (五)票据和结算凭证上的签章和其他记载事项应当真实,不得伪造、变造 第二节现金管理 一、开户单位使用现金的范围

二、现金使用的限额 三、现金收支的基本要求 四、建立健全现金核算与内部控制 第三节银行结算账户 一、银行结算账户的概念 二、银行结算账户的分类 三、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一)一个基本账户原则 (二)自主选择银行开立银行结算账户原则(三)守法合规原则 (四)存款信息保密原则 四、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变更和撤销(一)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 (二)银行结算账户的变更 (三)银行结算账户的撤销 五、基本存款账户 (一)基本存款账户使用范围

《建设法规》练习题

习题 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 东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欲新建一办公大楼,该办公大楼由东州市城建集团承包建造,则施工许可证应由( )申领。 A. 东州市城建集团 B. 东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C. 东州市城建集团分包商 D. 东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或东州市城建集团 2. 建设单位申领建筑施工许可证后,既不开工又不申请延期,或者超过延期的时限( )。 A. 建筑施工许可证自行废止 B. 由发证机关收回建筑施工许可证 C. 由建设行政主管机关处以罚款 D. 取消该建设项目 3. 建设施工许可证应在( )时申领。 A. 投标以前 B. 施工准备工作完成后 C. 正式施工以后 D. 施工准备工作完成后,组织施工以前 4. 建筑法中规定了申领施工许可证的必备条件,下列条件中( )不符合建筑法要求。 A. 已办理用地手续 B. 已经取得了规划许可证 C. 已有了方案设计图 D. 施工企业已落实 5. 上海市百联集团欲新建一座大型综合市场,于2009年2月20日领到工程施工许可证。领取施工许可证后因故不能按规定期限正常开工,故向发证机关申请延期。开工后又因故于2009年10月15日中止施工,2010年10月20日恢复施工。 根据上述背景,按照建筑法施工许可制度的规定,作答以下各题。 (1).该工程正常开工的最迟允许日期应为2009年()。 A. 3月19日 B. 5月19日 C. 5月20日 D. 8月20日 (2).该建设单位通过申请延期,所持工程施工许可证的有效期最多可延长到2009年()为止。 A. 6月19日 B. 7月19日 C. 8月19日 D. 11月19日 (3).建设单位申请施工许可证延期的次数最多只有()。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4).因故中止施工,该建设单位向施工许可证发证机关报告的最迟期限应是2009年()。 A. 10月15日 B. 10月22日 C. 11月14日 D. 12月14日 (5).该工程恢复施工前,该建设单位应当()。 A. 报发证机关核验施工许可证 B. 重新申领施工许可证 C. 向发证机关报告 D. 请发证机关检查施工场地 6. 中国国际建筑承包工程公司承建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安卡拉高速公路项目,则在该项目施工过程中()。 A. 必须遵守我国《建筑法》 B.如果该项目属大型项目,则要遵守我国《建筑法》 C. 不用遵守我国《建筑法》 D. 将不受我国所有法律的约束 7. 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对没有安全施工措施的建设项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颁发()。 A.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B. 施工许可证 C.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D. 安全许可证

教育法规试题(答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一、简答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时间?(1986年7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定的根据?(是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确定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九年制义务教育。) 4、义务教育法规定的由哪级政府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的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6、义务教育法在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是如何规定的?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7、义务教育法在义务教育入学年龄上是如何规定的?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8、义务教育法在语言文字方面对学校是如何规定的? (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9、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共几个阶段?都是什么? (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普及初级中等教育。) 10、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学制是由谁确定? (由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 1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有哪些情形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处理? (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12、义务教育法规定由谁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 13、义务教育法规定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及审订教科书的根据?应当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 14、义务教育法规定由哪一级政府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5、义务教育法规定由谁为盲、聋哑和弱智的儿童、少年举办特殊教育学校(班)?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6、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对社会力量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采取什么政策?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在当地人民政府统一管理下,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举办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各类学校。) 17、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城市和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对义务教育是怎么保护的? 城市和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必须包括相应的义务教育设施。

师德师风法律法规考试题库全套题及答案

宁化县安乐中心学校教师师德师风测试题 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40) 1.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A为人师表B 清正廉洁C敬业爱业D团结协作 2.教师公正的核心是()。 A对学生的公正B对自己公正C对同事公正D对上级公正 3.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基本技巧,也是在沟通中认识与了解学生的第一步是()。 A 善用表扬B换位思考C积极倾听D采用书面形式 4.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 A 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B教育对象的影响 C 教育法规的影响 D 教育原则的影响 5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以教谋私,热衷于“有偿家教”的现象,违背了()。 A 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B爱国守法的职业道德 C 关心学生的职业道德D廉洁从教的职业道德 6.在现代社会,教师与学生家长的社会地位应该是()。 A平等的B不平等的 C 对立的D互补的 7.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职业道德意识修养,另一个是( )。 A 职业技术修养B职业理念修养 C 职业道德行为修养 D 科学文化修养 8.“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出自()。 A 柳宗元 B 韩愈 C 欧阳修 D 苏轼 9.教师的师德修养,只有在(A )中才能得到不断的充实、提高和完善。 A实践 B 交往 C 思考 D 学习 9提出教育事业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求的是()。 A江泽民 B 胡锦涛 C 周恩来D邓小平 10.教师在求知、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严密谨慎、严格细致,所以教师必须()。 A严谨治学B实事求是C与时俱进D理论联系实际 11.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 A 爱工作 B 爱学生 C 爱学校D爱教育事业 13.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 A 教书育人 B 依法执教 C 爱岗敬业 D 团结协作 14. 教师要提升自身的师德修养,除学习师德修养的科学理论,还必须()。 A积极参加社会实践B学习学科专业知识 C提高教育教学技能D加强与社区合作沟通 15.加强师德建设是具有社会意义的重要工程,是贯彻()的现实需要。 A依法治国B以德治国C以人为本D均衡发展 16.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包含下列几点:()。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自由的人④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7.《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所指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周岁的公民。 A 10 B 16 C 18 D 20 18.为帮助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生就学,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A免去全部费用B免去杂费C减少杂费D设立助学金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科目考试大纲.doc

2007年2、3月本科教学工作回顾 ◆2007年2月28日,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会议”视频会议召开,学校领导和各学院分管本科教学的副院长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吴启迪副部长主持,周济部长就如何贯彻落实教育部1号文件和2号文件精神做了重要讲话。会后刘经南校长就如何打造国际一流本科教育和学校本科教育发展问题做了重要讲话。曾国安副院长代表学院参加了本次会议。 ◆2007年3月2日下午,学校在行政大楼第一会议室召开了本学期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教务部吴平部长就教学检查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本学期本科教学工作主要任务做了重要讲话。李文鑫副校长就“武汉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卓越工程实施方案”的提出背景、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建设内容等做了全面的介绍,并要求各学院根据学校“卓越工程”精神和实施方案制定出学院本科教育发展规划。刘经南校长做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卓越工程”是学校本年度最重要的工作,强调要认清形势,寻找差距,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实现教育创新,要打造国际一流的本科教育。学院曾国安副院长参加了本次会议。 ◆2007年3月4日,学院本科生教学管理办公室组织工作人员全天办理本科学生报到注册工作,3月5日与学生工作办公室核对名单,并把尚未到校和注册的学生名单上报教务部。根据学院安排,2003级学生将于4月份报到,其他各年级学生除个别人员外都按时到校,体现了学院学子新学期良好的精神风貌。 ◆2007年3月5日上午10时,学院副院长曾国安教授、本科教学管理办公室主任上官海兰、副主任王艳等深入课堂,对开学第一天我院各班级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了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及时向各系进行了通报。 ◆2007年3 月上旬,大学生英语竞赛的报名工作完成。我院学子踊跃参与,共有369 人报名参加竞赛。

建设法规试题及答案

1.关于注册建造师的执业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施工单位的注册建造师,最多只能同时担任两个项目施工的负责人 B.可以从事项目总承包管理、施工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服务、建设工程技术经济咨询 C.经受聘单位同意,临时出借注册证书的执业印章 D.在保证执业成果质量的前提下,以建造师名义从事第二职业 2.法人必须要能够承担民事责任,其前提是()。 A.依法成立 B.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 C.有自己的名称和组织机构 D.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 3.法律关系变更中的主体变更包括主体数目发生变化和主体改变。主体改变也称为(),由另一个新主体代替原主体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A.权利移交 B.义务分担 C.合同变更 D.合同转让 4.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下列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A.某施工企业被迫与工程所在地的一家劳务公司订立一份高于市场价的砂子运输合同 B.某施工单位委托一工程咨询公司负责项目的索赔服务 C.为了谋取中标,某施工单位与一开发企业订立一份合作开发合同 D.某分包单位在未征得总包单位同意的情况下,将工程再次分包 5.法律规定合同的诉讼时效为2年。若某合同的诉讼时效进行到18个月时发生持续时间为5个月的中止事由,则该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还有()。 A.8个月 B.6个月 C.3个月 D.1个月 6.在没有法律和合同根据的情况下,损害他人利益而获得自身利益的行为称为()。 A.不当得利 B.不当行为 C.侵权 D.债 7.建筑工程开工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

2018年教育政策法规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教育政策法规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师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 2分,共20分) 1.根据法律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为______( D)。D、校长负责制 2.教师资格证书的适用的地域范围是:______( A)。A.在全国范围适用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______。( C)C权利和义务 4.学校不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有关法律规定,______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D)D学校负责人和有关直接负责人 5.教师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当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______日内提起行政复议申请,法律、法规规定超过此时限的除外。(D)D.60 6. ____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A)A.义务教育 7.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中,学校责任适用的归责原则是:____( A)A、过错责任原则 8.学校____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B)B.不得 9.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次日起____内作出处理。(C) C.30日 10.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____( C)。 C.民事责任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题,每题有两个以上正确选项,每题 2分,共20分) 1.教师法律救济的途径是指教师认为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请求解决或补偿的渠道或方式。一般可分为:(ABC)A.司法救济 B.行政救济 C.社会救济 2.以下哪些处罚种类属于教育行政处罚:( ABCD)。 A.警告、罚款 B.责令停止招生 C.撤销教师资格 D.吊销办学许可证 3.李某是一名教师,可以行使的权利有:( ABC) A、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B、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C、在寒暑假期带薪休假 D、责令上课不遵守纪律的学生离开教室 4.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途径有:(ABC) A.自行协商解决; B.申请调解; C.伤害事故的赔偿; D.不予理睬 5.根据现有教育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依法提起学生行政申诉的对象和内容包括:( ABCD) A.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的 B.对学校侵犯其合法财产权的 C.对学校侵犯其人身权的 D.对学校侵犯其知识产权的 6.我国教育法规定的在校学生的权利有:( ABCD) A、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权 B、获得资助权 C、获得公正评价权 D、申诉、诉讼权 7.学校作为法人的主要特点:( ABC) A.公益性 B.民事活动范围的有限性 C.财产的受限性 D.盈利性 8.为保障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师权利的实现,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学校应当履行的职责有:( ABCD ) A、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 B、提供必须的图书、资

医学法律法规考试题库及答案03

医学法律法规考试题库及答案 56.《母婴保健法》规定,婚前医学检查包括对下列哪些疾病的检查? A.严重遗传性疾病 B.指定传染病 C.有关精神病 D.血吸虫病 答案:ABC 57.从事《母婴保健法》规定的医学技术鉴定人员的条件是: A.行医10年以上 B.具有医学遗传学知识 C.具有临床经验 D.具有主治医师以上的专业技术职务 答案:BCD 58.婚前保健服务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A.婚前卫生指导 B.新生儿保健 C.婚前卫生咨询 D.婚前医学检查 答案:ACD 59.申请设置医疗机构,应当提交下列哪些文件? A.资产证明文件 B.设置可行性研究报告 C.选址报告和建筑设计平面图 D.设置申请书 答案:BCD

60.下列哪些是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的主要事项? A.名称、地址、主要负责人 B.所有制形式 C.诊疗科目、床位 D.注册资金 答案:ABCD 61.医师资格考试类别分为哪几类? A.临床 B.中医 C.口腔 D.公共卫生 答案:ABCD 62.下列哪些人员可以参加执业资格考试? A.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B.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 C.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专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 D.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五年的 答案:BD 63.医师执业必须按照注册的( )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活动。 A.执业地点 B.执业类别

C.执业范围 D.执业科室 答案:ABC 64.负责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医学会是( )。 A.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 B.省级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 C.省级地方医学会 D.中华医学会 答案:AD 65、卫生行政部门收到医学会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后,应当对( )进行审核。 A.参加鉴定的人员资格和专业类别 B.鉴定程序 C.鉴定结论是否正确 D.鉴定依据 答案:AB 66.医疗事故的赔偿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 )。 A.医疗机构的等级和性质 B.医疗事故等级 C.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D.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 答案:CD 67.医师经批准在( )情况下可以不变更执业地点和执业类别。 A.卫生支农 B.进修 C.学术交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