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赤泥主要成分来源

赤泥主要成分来源

赤泥主要成分来源
赤泥主要成分来源

赤泥主要成分来源

1 赤泥及铝土矿

贵州省有着丰富的铝土矿,是我国产铝大省,赤泥年排放量约120万t,历年堆存量达1100万t以上,主要生产于贵阳、安顺等地区的铝工业企业,特别是中铝贵州分公司赤泥产生量最多,年排放量100多万t。随着遵义铝厂氧化铝扩能改造、修文华飞有限公司其氧化铝等项目的建设投产,贵州省赤泥年排放量将达200万t以上[1]。贵州省赤泥堆存于赤泥坝中,不仅需要大量的堆存场地,而且赤泥中的碱含量较高,随着雨水的冲淋,赤泥中的碱会被溶出,可能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具有喀斯特地貌的贵州来说,赤泥的污染显得更加严重。

赤泥是从铝土矿中提炼氧化铝后排出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因含氧化铁量大,外观外观与赤色泥土相似,因而得名。

铝土矿成分异常复杂,是多种地质来源极不相同的含水氧化铝矿石的总称,如沂水软铝石、一水应铝石和三水铝石;有的是水铝石和高岭石相伴构成;有的以高岭石为主,且随着高岭石含量的增高,构成为一般的铝土岩或高岭石质黏土,因此铝土矿很少有纯矿物、铁矿物、钛矿物及碎屑重矿物等等。在我国已探明的铝土矿储量中,一水铝石型铝土矿占全国总储量的98%左右。

铝土矿主要化学成分主要为Al203、SiO2、Fe2O3、TiO2、HO2,五者总量占成分的95%以上,一般>98%,次要成分有S、CaO、MgO、K2O、Na2O、CO2、MnO2、有机质、碳质等,微量成分有Ga、Ge、Nb、Ta、TR、Co、Zr、V、P、Cr、Ni等。因此由铝土矿中带入赤泥的化学成分主要为Al203、SiO2、Fe2O3、TiO2。

2 赤泥主要成分来源

因为铝土矿中铝硅比不同,氧化铝的提炼方法也不一样,因而赤泥分为拜耳法赤泥和烧结法赤泥。

2.1拜耳法赤泥主要成分来源

对于铝硅比值大于7的低铝硅土矿,一般采用拜耳法工艺提炼氧化铝。在高温高压条件下,NaOH与铝土矿中的Al203反应,生成水溶性的铝酸钠(NaO2·Al2O3),溶液与残渣分离后,降低温度,加入Al(OH)3作晶种,经过长时间搅拌,NaO2·Al2O3分解析出Al(OH)3,洗净后在950~1200℃温度下煅烧,得Al2O3成品。

与溶液分离后的残渣即为拜耳法赤泥,矿石中的SiO2转变成为方钠石(Na8Al6Si6O24(OH2))和水合铝硅酸钠(Na2O·Al2O3·2SiO2·χH2O),随同赤泥排出。

为了脱出TiO2、SiO2等杂质的,加速Al2O3的溶出,减少Al2O3和NaOH的损失,在生产配料中加入生石灰(CaO)。TiO2与CaO作用生成钛酸钙(CaTiO3);SiO2与Al2O3及CaO作用生成水合铝硅酸钙(CaO·Al2O3·2SiO2·χH2O)和水化石榴石(3CaO·Al2O3·3SiO2·χH2O)。这些生成的矿物也成为拜耳法赤泥的一部分。

2.2烧结法赤泥主要成分来源

对于铝硅比值3~5的高硅铝土矿,一般采用烧结法工艺提炼氧化铝。将铝土矿、NaCO3和CaCO3按一定比例混合配料,在回转窑内少结成由铝酸钠(NaO2·Al2O3)、铁酸钠(Na2O·Fe2O3)、硅酸二钙(2CaO·SiO2)和钛酸钙(CaTiO3)组成的熟料。然后用稀释碱溶液溶出熟料中的NaO2·Al2O3,此时铁酸钠水解得到Fe2O3和NaOH,NaOH也进入溶液。

不溶物硅酸二钙、钛酸钙、Fe2O3=等作为烧结法赤泥排出。熟料溶出得到NaO2·Al2O3溶液经过专门的脱硅过程,SiO2形成水合铝硅酸钠(Na2O·Al2O3·2SiO2·χH2O)、水合铝硅酸钙(CaO·Al2O3·2SiO2·χH2O)、羟基方钠石(Na8Al6Si6O24(OH2))和水化石榴石(3CaO·Al2O3·3SiO2·χH2O)沉淀,也成为烧结法赤泥的成分。

把CO2气体通入分离沉淀物后的NaO2·Al2O3溶液,加入晶种搅拌,得到Al(HO)3

沉淀物和Na2CO3母液。Al(HO)3经煅烧成为氧化铝成品。

此外,还有同事采用拜耳法、烧结法的联合法氧化铝生产工艺,事宜处理铝硅比值为5~7的铝土矿,其排除的赤泥兼具有拜耳法赤泥和烧结法赤泥的特点。

3 赤泥的主要性质

3.1赤泥的化学成分,见表1

3.2赤泥矿物组成,见表2

3.3赤泥的粒度分布,见表3

4 利用赤泥生产烧结墙体材料

烧结墙体材料是指在大约1000℃的温度下烧结,得到的具有适合强度性能的制品,其原料的化学成分一般要求见表4

表4 物理性能表

从赤泥的化学成分来看:赤泥的二氧化硅含量大大低于50%~70%的允许范围,这将加大制品的干燥收缩,增加干燥敏感性,降低制品抗冻性能。赤泥的CaO含量很高,大大超过15%的要求,因此吃你烧结温度范围较窄,不利于工业窑炉烧成。烧结法赤泥Al2O3含量适中(10.66%);拜耳法吃你喊了超高(32.26%),虽可提高制品力学性能,但烧成温度也将提高。烧结法赤泥和拜耳法赤泥Fe2O3含量适中,烧成制品可形成传统的红色。拜耳法赤泥烧失量较高,易使烧结制品疏松,降低制品强度。赤泥中氧化钠含量较高,可减低烧成温度。赤泥中氧化钠含量较高,可降低烧成温度。

赤泥的化学组成与烧结墙体材料原料要求差距较大,由于烧结法赤泥含CaO较高,若想控制混合料CaO含量在15%以内,则烧结法赤泥最高掺入量只能达到37%。从提高赤泥的掺入量的角度出发,可采用拜耳法赤泥来制作烧结制品,其缺点是SiO2含量较低,若采用SiO2含量较高的硅质原料配料,可得到化学成分负荷烧结墙体材料要求的配合料,见表5。

表5 物理性能表

从拜耳法赤泥的矿物组成来看,粘土塑性矿物很少,而砂岩没有粘土质塑性矿物,因此上述配方只能采用半干压成型。若想采用塑性挤出成型,可在混合料中掺入30%塑性较高的粘土,或采用高硅粘土质原料鱼赤泥配料[3]以保证混合料的化学成分和塑性挤出性能。

5 赤泥生产非烧结墙体材料分析

非烧结墙体材料是指不经过高温烧结过程的墙体材料,典型的非烧结墙体材料采用硅酸盐水泥为胶凝剂,将骨料、砂凝结成为具有适合强度的块体。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矿物组成见表6,这些矿物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其中3CaO·SiO2、2CaO·SiO2水花后生成的CSH凝胶逐渐硬化后,将骨料、砂、机器他化学反应陈武凝结成具有强度的块体。

硅酸二钙在1450℃一下有六种辩题:α、α’H、α’L(粗晶)、α’L(微晶)、β’H、β’L、γ,下标H为高温型,L为低温型。α、α’H、α’H、β型硅酸二钙有水硬性,但水化速度较慢,其作用主要是提供啊水泥的后期强度。

从赤泥的矿物成分来看,烧结法赤泥中具有水硬性的α型硅酸二钙和β型硅酸二钙含量合计达50%,因此在非烧结墙体材料配料中可以打了掺入烧结法赤泥替代砂和部分水泥,生产出高强度的墙体材料。研究表明,用15%赤泥取代水泥生产的制品其强度指标几本不变[4]利用赤泥、粉煤灰生产的免烧砖,赤泥产量可达50%[5]。

6 结论

从赤泥来源可以看出,赤泥的主要化学成分与墙体材料接近,只是各种成分的比例相差较大,通过合理配料可得到负荷烧结墙体材料要求的配合料;从赤泥的矿物组成来看,烧结法赤泥适宜生存非烧结墙体材料,拜耳法赤泥适宜生产烧结墙体材料。

参考文献

[1]李裴等.创新求是服务决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241

[2]田元江等.钛铁矿物在拜耳法赤泥高温转化利用中的物相演变和呈色机理研究[R].贵阳:中国科学研究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

[3]汪文凌.利用工业废弃物赤泥制造烧结砖研究[J].砖瓦,2006,(7):42~43

[4]刘春,尹国勋.烧结法赤泥生产混凝土的研究探讨[J].中国资源利用,2007(3):17~19.

[5]许光辉,马小娥.赤泥、粉煤灰免烧砖的性能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7(6):38~39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doc

姓名:高超学号:201300140020 同组者:樊晓航,王昊明,余敬洋 实验名称:细胞的渗透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 2 .了解各种小分子物质跨膜进入红细胞的速度 二,实验原理: 细胞膜具有对物质选择透过的生理功能。脂溶性越高通透性越大,水溶性越高通透性越小;非极性分子比极性容易透过,小分子比大分子容易透过。水分子可通过由膜脂运动而产生的间隙。非极性的小分子如O2、CO2、N2可以很快透过脂双层,不带电荷的极性小分子,如尿素、甘油等也可以透过人工脂双层,尽管速度较慢,分子量略大一点的葡萄糖、蔗糖则很难透过,而膜对带电荷的物质如:H+、Na+、K+、Cl–、HCO3 –是高度不通透的。 将红细胞放入数种等渗溶液中,由于红细胞对各种溶质的透性不同,有的溶质可以渗入,有的溶质不能渗入,深入的溶质可以提高红细胞的渗透压,所以促进水分进入细胞,引起细胞溶血。由于溶质渗入的速度互补相同,因此溶血时相同。 三,实验器材: 鸡血,0.85%的氯化钠溶液,0.0085%的氯化钠溶液,0.8mol/L的甲醇,0.8mol/L的丙三醇,6%的葡萄糖溶液,2%的Triton X—100溶液,试管六支,离心机,滴管,载玻片,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 1、取鸡血2-3ml加入0.85%的氯化钠溶液4ml,在1000r/min条件下离心5分钟,(RBC压积量不少于0.3ml,否则应补加鸡血) 2、将上述离心的红细胞按沉淀量配成50%浓度的溶液(总体积量不少于0.6ml) 3、取六支试管,分别加入如下溶液个3ml (1)0.85%氯化钠溶液(2)0.0085%的氯化钠溶液(3)0.8m o l/L的甲醇(4)0.85m o l/L丙三醇 (5) 6%的葡萄糖溶液(6) 2%的Triton X—100溶液 4、向上述六支试管中加入50%的红细胞悬液1滴,轻摇混匀,观察是否有溶血现象发生(观察时间1小时),记录溶血时间并于显微镜下观察各种溶液中的细胞。 五,实验现象与结果: 实验结果:

超过滤膜分离实验报告

实验二 超过滤膜分离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熟悉超过滤膜分离的工艺过程; 2.了解膜分离技术的特点; 二、分离机理 根据溶解-扩散模型,膜的选择透过性是由于不同组分在膜中的溶解度和扩散系数不同而造成的。若假设组分在膜中的扩散服从Fick 定律,则可推出透水速率F W 及溶质通过速率F S 方程。 1、 透水速率 '() ()w w M w D c V p F A p RT ππδ ?-?= =?-? 式中 22332/;;//;;;/w w w M w w M F g cm s D cm s c g cm V cm mol p atm atm R T K cm D c V A g cm s at RT πδδ-?-?--?-?-----??’透水速率,水在膜中的扩散系数,水在膜中的浓度,;水的偏摩尔体积,膜两侧的压力差,膜两侧的渗透压差,气体常数;温度,; 膜的有效厚度,; 膜的水渗透系数(= ),。 2、溶质透过速率 2323() ()s s s s s D K c D K c c F B c B c c δ δ ?-= = =?=- 式中 2/;s s D cm s K B c ---?-溶质在膜中的扩散系数,溶质在溶液和膜两相中的分配系数; 溶质渗透系数;膜两侧的浓度差。 有了上述方程,下面建立中空纤维在定态时的宏观方程。料液在管中流动情况如图十三

所示。 取假设条件: (1)径向混合均匀; (2)A BX π=A ,渗透压正比于摩尔分数; (3)A B N N ,3 1A X ,B 组分优先通过; (4)/AM D K δ?,1A X K 同或无关; (5)0U L PeB E = =∞,忽略轴向混合扩散。 图十三 料液在管中流动示意图 由假设看出,其实质是一维问题,只是侧壁有液体流出的情况,因为关心的是管中组分的浓度分布和平均速度分布,只需做出两个质量衡算方程即可求解。 由连续性方程: 和总流率方程:

抗生素抑菌试验报告

实验报告:抗生素灭菌效果探究 高二(6)班王一峰 实验器材:培养皿,恒温箱,锥形瓶,滴管,显微镜等 实验药品:琼脂,菌落培养液,多种抗生素。 实验基本原理:抗菌素抗菌的机理大致有如下几种: 1.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以这种方式作用的抗生素主要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哺乳动物的细胞没有细胞壁,不受这类药物的影响。 2.与细菌细胞膜相互作用,增强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打开膜上的离子通道,让细菌内部的有用物质漏出菌体或电解质平衡失调而死。以这种方式作用的抗生素有多粘菌素和短杆菌肽等。 3.与细菌核糖体或其反应底物(如tRNA、mRNA)相互所用,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这意味着细胞存活所必需的结构蛋白和酶不能被合成。以这种方式作用的抗生素包括四环素(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等。 4.阻碍细菌DNA的复制和转录。阻碍DNA复制将导致细菌细胞分裂繁殖受阻,阻碍DNA 转录成mRNA则导致后续的mRNA翻译合成蛋白的过程受阻。以这种方式作用的主要是人工合成的抗菌剂喹诺酮类(如氧氟沙星,诺氟沙星)。 5.影响叶酸代谢。抑制细菌叶酸代谢过程中的二氢叶酸合成酶和二氢叶酸还原酶,妨碍叶酸代谢。因为叶酸是合成核酸的前体物质,叶酸缺乏导致核酸合成受阻,从而抑制细菌生长繁殖,主要是磺胺类和甲氧苄啶。 通过观察培养皿上涂抹抗生素后产生的抑菌圈大小,同时结合显微镜的观察,比较不同抗菌机理的抗生素的抑菌效果。 实验步骤: 1.用蒸馏水洗净培养皿。在培养皿底部的纱布上放一块薄琼脂片。用滴管均匀低价菌落培养液(内含大肠杆菌,化脓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等等)。菌落大致形成直径为20mm 的圆。 2.制做多个基本相当的培养皿。分别滴加2~3滴抗生素: (1)阿莫西林(或盘尼西林)溶液 (2)诺氟沙星溶液 (3)红霉素软膏浸液 (4)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 抗生素覆盖区均为直径为5mm的圆。 3.其中,第一种方案作用机理是阻碍细菌细胞壁合成,第二种方案是阻碍DNA转录和复制,第三和第四种方案都是通过与细菌核糖体或反应底物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 4.将四个培养皿放在恒温箱中,等待结果。 实验现象:四个培养皿均出现大小不一的抑菌圈,光学显微镜成像显示,抑菌圈是以抗生素为圆心的同心圆,抑菌圈范围内细菌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或消失。抑菌圈外的菌落存在细菌生长。 通过尺可以量得,阿莫西林的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约为8mm。而诺氟沙星抑菌圈直径约为6mm,红霉素和林可霉素抑菌圈直径和诺氟沙星为代表的喹诺酮类抗生素大小基本相同。但是显微镜成像显示抑菌范围内的细菌数目减少量不如阿莫西林多,也未发现胞体破裂,抗生素大量分布的现象。 实验结论:

赤泥资源化利用进展的研究

赤泥资源化利用进展的研究 李冬,潘利祥,赵良庆,史利芳,吴轩 (中节能六合天融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85) 摘要:氧化铝工业产生大量的赤泥,赤泥的回收和综合利用对解决当前赤泥大量堆存有着重要现实意义。本文论述了从赤泥中提取有价金属如铁、铝、钛、钪等的研究状况,以及赤泥在建筑、环保、农业三个领域中的综合利用情况。由于赤泥排放量巨大且富含各种可回收利用的物质,从赤泥中提取高附加值产品以及开发能大量消耗赤泥的技术是赤泥资源化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赤泥;有价金属;建筑领域;环保领域;农业领域 1 引言 赤泥是氧化铝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最主要固体废渣,因含有大量氧化铁而呈红色,故被称为赤泥。按生产工艺主要分为烧结法赤泥、拜耳法赤泥以及联合法赤泥。赤泥的产量因矿石品位与生产工艺不同而异,大体上每生产1t氧化铝同时产出0.6~1.8t。目前,国内赤泥年排放量超过3000万t,除少部分应用于水泥生产、制砖等外,大多露天筑坝堆存,现今国内赤泥累积堆存已超过亿吨。赤泥堆场建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维护费高昂,加重了氧化铝生产成本。另外强碱性、高盐度的赤泥废液向地下渗透,造成周边土壤盐碱化及地下水源污染;而裸露的赤泥容易引起粉尘污染,危害人类及其它动物的健康,同时恶化生态环境。同时,赤泥又是一种资源,含有大量的有用矿物。其主要组分是SiO2、CaO、Fe2O3、Al2O3、Na2O、TiO2、K2O等,有用成分占总量75%以上,同时还含有少量锌、磷、镍、镓、锗和钒等元素。因此,对赤泥进行回收及综合利用既能解决其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又能带来可观的社会经济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外赤泥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回收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提取有用组分,如铁、钛、钪、铝等有价金属;用于建材生产,如生产水泥、砖、微晶玻璃、路基材料、填充材料等;用于环保领域,如污水净化、大气脱硫、土壤修复等;用于农业生产,如生产农用肥、改良能耕土层。本文从上述方面对目前赤泥回收及综合利用技术及现状进行描述。2赤泥中提取有价金属 2.1赤泥中提铁技术 拜耳法赤泥中铁平均含量最多,可达32%左右。其赋存状态主要以弱磁性的赤铁矿Fe2O3为主,其次为FeO。因此,可采用物理选矿技术对赤泥中铁进行回收,最主要的方法是采用高磁场强度磁选机。中铝广西分公司采用两道高梯度磁选机等设备组成串级磁选生产线,对赤泥中铁进行别选,富集,每年可得到品位达55%以上的铁精矿22.88万t,这些从赤泥中提选的铁精矿作为钢铁冶炼工业的原料,每年实现销售收入5866万元。采用熔炼技术回收赤泥中铁,主要是将少量赤泥与铁矿石混合再进入高炉中熔炼,虽然此方法能回收赤泥中少量铁,但从环保角度考虑,增加了炉渣处理的难度,不符合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直接还原焙烧技术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直接还原铁或叫海绵铁,同样可作为炼钢原料使用。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1],采用模拟转底炉法,用无烟煤、氟化钙分别做还原剂,将焙烧温度控制在1400oC下12min,可从高铁赤泥中分离出珠铁和渣。转底炉法直接还原回收赤泥中铁技术,不仅使赤泥中铁回收率高,还有利于对赤泥中其它金属进行回收,目前该技术已在美国实现工业化生产,但国内尚在实验室阶段。 2.2脱碱提铝技术 赤泥中铝的赋存状态为铝硅酸钠(Na2O.mAl2O3.nSiO2.xH2O),含量在5%~20%左右。国内矿源产生的赤泥,可采用联合法回收,总回收率及产品质量均达到世界水平,而进口矿源产生的拜耳法赤泥,因其

氧化铝生产主要计算公式

主要计算公式 6.1 配料计算 6.1.1 处理1吨铝土矿应配入的母液量 () 母石灰铝矿石灰铝矿赤石灰铝矿赤 石灰铝矿Rp Rp N Rp CO S S N S S A A V K -??? ??+?+?-= ++++241.1 式中:V—每吨铝土矿应配入的循环母液体积m3/t矿 A铝矿+石灰—表示碎铝土矿和配入石灰中所含AI2O3的量(kg) A/S赤—为溶出赤泥中氧化铝和氧化硅的比值 S铝矿+石灰—为铝土矿和石灰带入的氧化硅的量(kg) 1. 41—Na2O和CO2的分子量的比值 CO2铝矿+石灰—铝土矿和石灰带入的CO2量(kg) Rp —配料Rp 值Rp=1.17亦为溶出液中AI2O3与Na2Ok 的 重量比 Rp 母—循环母液中AI2O3与Na2Ok 的重量比 注:在磨矿过程中机械损失为0.1% 6.1.2 处理一吨铝土矿应配入的石灰量G 石灰 G 石灰=1吨×1000×15%=150kg 根据贵州铝厂轻金属研究所的溶出试验结果确定的。 6.1.3 溶出率的计算 1) 实际溶出率η实 η 实 = () ()()()%矿 赤泥 溶出矿 100///?-S A S A S A 2) 理论溶出率η 理 假定在理想溶出条件下,赤泥中的()矿S A /=1,

此时计算的溶出率为理论溶出率。 η 理= () () ()()() ()%%=矿 矿 矿 赤泥 矿 100/1 /100///?-?-S A S A S A S A S A 3) 相对溶出率η相对 ()%1001 ///%100?--=?= 矿赤泥 矿理实相对)()(S A S A S A ηηη 4) 净溶出率η净 %100///?-= 矿 末赤 矿净)()()(S A S A S A η 6.2 产量的估算 AL 2O 3产量=下矿量×A%矿×η实×(1-5%)×(1-5%) 式中:A%矿——铝土矿中氧化铝含量% η实——铝土矿的实际溶出率% 5%—— 分别为铝土矿的含水率和氧化铝生产过 程损失。 6.3 赤泥产出率 6.3.1 原矿浆中每吨固体产赤泥量: Q=K × 分赤 固S S t/t 式中:K ——修正系数,考虑到在原矿浆磨制与贮存过程 中有一部分SiO 2进入溶液,使计算赤泥中产出率偏低,K=1.04; S 固——原矿浆(固体)中的SiO 2含量% S 分赤——分离赤泥中SiO 2的含量%

臭氧处理染料废水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1 前言 印染废水一直是工业废水的主要来源之一,具有水量大、组分复杂、有机污染物含量高、水质变化大、pH值变化大、可生化性差等特点[1]。近年来,随着纺织印染行业的发展、仿真丝的兴起和印染后整理技术的进步,PV A 浆料、人造丝碱解物(主要是邻苯二甲酸类物质)、新型助剂等难生化降解有机物大量进入印染废水。印染废水中不但COD的质量分数由原来的每升数百毫克左右上升了10倍左右,而且BOD5与COD 的质量比也由原来的0.4~0.5下降到0.3,甚至是0.2以下[2]。由于染料的稳定性越来越大,废水的色度值也越来越高而且不容易去除。如果不能去除这些偶氮化合物,也会污染自然水域的颜色和其他方面。这就使得原有的二级处理工艺效果大大降低,不能满足现在的排放标准。 2 印染废水的特点 印染废水的成分主要与加工纤维的种类、所用染料助剂、机器设备及操作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3]。废水的种类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退浆废水、煮练废水、漂白废水、丝光废水、染色废水、印花废水、整理工艺废水等。而其中较难处理的就是退浆废水,煮练废水和染色废水。其中都含有大量的难以处理的有机物,如纤维屑、酸、淀粉碱,酶类污染物,含氮化合物和使用染料时的有毒物质(硫化碱、吐酒石、苯胺、硫酸铜、酚等),其COD和BOD较高,且可生化性较差。 印染废水成分复杂,主要是以芳烃和杂环化合物为母体,并带有显色基团(如—N═N—、—N═O)及极性基团(如—SO3Na、—OH、—NH2)。染料分子中含较多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的—SO3H、—COOH、—OH基团如活性染料和中性染料等,染料分子就能全溶于废水中;不含或少含—SO3H、—COOH、—OH等亲水基团的染料分子以疏水性悬浮微粒形式存在于废水中;含少量亲水基团但分子量很大或完全不含亲水基团的染料分子,在水中常以胶体形式存在。 错误!未指定书签。- 0 -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 篇一:细胞膜通透性实验报告 姓名班级13级生命基地班学号同组者: 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实验题目细胞膜通透性实验 【实验题目】细胞膜通透性实验【实验目的】 1、观察溶血现象并掌握其发生机制。 2、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实验材料与用品】 1. 试剂:0.85% NaCl溶液、0.085% NaCl溶液、0.8mol/L 甲醇溶液、0.8mol/L丙三醇溶液、6% 葡萄糖溶液、2% TritonX-100 2. 器具:离心管、试管架、滴管、显微镜、离心机 3. 材料:鸡血红细胞【实验原理】 细胞膜是细胞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选择性屏障,它是一种半透膜,可选择性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各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是不同的,水是生物界最普遍的溶剂,通透性高(肾小管、肠上皮、植物根细胞更高),水分子可以从渗透压低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渗透压高的一侧扩散,这种现象称为渗透。渗透作用是细胞膜的主要功能之一。 1. 溶血现象将红细胞放在低渗盐溶液中,水分子大量渗到细胞内使细胞涨破,血红蛋白释放到介质当中,介质由不透明的细胞悬液变为红色透明的血红蛋白溶液(此时的细胞膜收缩,会

略有不溶性内容物),这种现象称为溶血。 红细胞在等渗盐溶液中短时间之内不会发生溶血,但是由于红细胞的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同,时间久了,膜两侧的渗透压平衡会被打破,也会发生溶血。 姓名班级13级生命基地班学号同组者: 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实验题目细胞膜通透性实验 由于各种溶质透过细胞膜的速度不同,因此发生溶血的时间也不相同。发生溶血现象所需的时间,可以作为测量某种物质进入红细胞速度的指标。即溶血时间对应着穿膜速度。 2. 物质穿膜运输的类型(1)被动运输(不耗能)被动运输分为简单扩散(顺浓度梯度扩散)和协助扩散。(通道:载体蛋白、通道蛋白)(2)主动运输(耗能)需要跨膜载体蛋白的协助,这些载体蛋白起到泵的作用,有选择性地把专一溶质逆浓度梯度的穿膜运输。 3. 影响物质穿膜通透性的因素 (1)脂溶性越大的分子越容易穿膜(非极性的物质比极性的物质更容易溶于脂类物质)(2)小分子比大分子更容易穿膜(小的非极性分子,如O2 、CO2等) (3)不带电荷的分子容易穿膜(离子难溶于脂质物质,离子带水膜使体积增大) (4)亲水性分子和离子的穿膜要依赖于专一性的跨膜

固化技术在赤泥资源化中的应用

固化技术在赤泥资源化中的应用 固化技术在赤泥资源化中的应用 【摘要】赤泥是氧化铝厂生产氧化铝的固体废物,如何处理利用赤泥是国内外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在处理利用赤泥方面所做的成就,介绍了拜耳法赤泥的成分与特点,论述了采用现代固化技术,可以将其制备成高等级道路材料,而且这种道路基层和面层与传统的半刚性基层、水泥混凝土面层相比具有新的特性。 【关键词】赤泥;拜耳法;促凝;固化;强度;道路基层 1 赤泥的化学成分及物相组成 赤泥是一种不溶性的残渣,主要由细颗粒的泥和粗颗粒的砂组成,其化学成分取决于铝土矿成分、生产氧化铝的方法和生产过程中添加剂的物质成分、以及新生成的化合物的成分等。赤泥矿物成分复杂,采用多种方法对其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偏光显微镜、扫描显微镜、差热分析仪、X衍射、化学全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和穆斯堡尔谱法等七种方法进行测定,其结果是赤泥的主要矿物为文石和方解石,含量为60%~65%,其次是蛋白石、三水铝石、针铁矿,含量最少的是钛矿石、菱铁矿、天然碱、水玻璃、铝酸钠和火碱。其矿物成分复杂,且不符合天然土的矿物组合。在这些矿石中,文石、方解石和菱铁矿,既是骨架,又有一定的胶结作用;而针铁矿、三水铝石、蛋白石、水玻璃起胶结作用和填充作用。 2 拜耳法赤泥的成分与特点 目前,氧化铝生产方法有三种,即:拜尔法,烧结法和联合法,三种不同的方法生产的赤泥成分、性质、物相各异。除我国和前苏联外,其它各国均采用拜尔法生产,拜尔法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92%。拜尔法生产采用的是:强碱溶出高铝、高铁、一水软铝石型铝土矿,产生的赤泥氧化铝、氧化铁,碱含量高:烧结法和联合法处理的是难溶的高铝、高硅、低铁、一水硬铝石型、高岭石型(前苏联用霞石)铝土矿,生产的赤泥CaO含量高,碱和铁含量较低。 3 国内外在处理利用赤泥方面所做的成就

反渗透膜分离制高纯水实验报告

反渗透膜分离制高纯水实验报告 反渗透(Reverse Osmosis, RO )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以压力为驱动力的膜分离技术,它借助外加压力的作用使溶液中的溶剂透过半透膜而阻留某些溶质,是一种分离、浓缩和提纯的有效手段。由于反渗透技术具有无相变、组件化、流程简单、操作方便、耗费低等特点,在诸多水处理技术中,反渗透被认为是最先进的方法之一,发展十分迅速,已广泛应用于海水、苦咸水淡化、工业污水处理、纯水和超纯水制备领域。高纯水主要在电子工业、医药工业以及实验室分析使用,按国标GB/T11446.1-1997规定, 电子级水分为四级,即EW-I 、EW-II 、EW-III 和EW-IV ,其电阻率指标分别为≥18cm M ?Ω、≥15cm M ?Ω、≥12cm M ?Ω、≥0.5cm M ?Ω。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反渗透法制备超纯水的工艺流程; (2)掌握反渗透膜分离原理及操作技能; (3)了解测定反渗透膜分离的主要工艺参数; (4)掌握利用电导法确定盐浓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工业化应用的膜分离包括微滤(Microfiltration,MF)、超滤(Ultrafiltration, UF)、纳滤(Nanofiltration, NF)、反渗透(RO)、渗透汽化(Pervaporation, PV)和气体分离(Gas Separation, GS)等。根据分离对象和要求,选用不同的膜过程。 图1 膜截留示意图 反渗透膜通常认为是表面致密的无孔膜,可截留1-10?小分子物质,反渗透膜能截留水体中绝大多数的溶质。反渗透净水就是以压力为推动力,利用反渗透膜只能透过水而不能透过溶质的选择透过性,从含有多种无机物、有机物和微生物的水体中,提取纯净水的物质分离过程。其原理如图1。 图2 反渗透与渗透现象 如图(a)所示,用半透膜将纯水与咸水分开,则水分子将从纯水一侧通过膜向咸水一侧透过,结果使咸水一侧的液位上升,直到某一高度,此所谓渗透过程。如图(b)所示,当渗透达到动态平衡状态时,半透膜两侧存在一定的水位差或压力差,此为指定温度下溶液的渗透压N。如图(c)所示,当咸水一侧施加的压MF UF NF R O 分散 颗粒 高分 子 离解 酸 二价盐、 糖 未离解 酸 一价盐

细胞膜的通透性实验报告

细胞膜的通透性实验报告 篇一:细胞膜通透性实验报告 姓名班级13级生命基地班学号同组者: 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实验题目细胞膜通透性实验 【实验题目】细胞膜通透性实验【实验目的】 1、观察溶血现象并掌握其发生机制。 2、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实验材料与用品】 1. 试剂:0.85% NaCl溶液、0.085% NaCl溶液、0.8mol/L 甲醇溶液、0.8mol/L丙三醇溶液、6% 葡萄糖溶液、2% TritonX-100 2. 器具:离心管、试管架、滴管、显微镜、离心机 3. 材料:鸡血红细胞【实验原理】 细胞膜是细胞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选择性屏障,它是一种半透膜,可选择性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各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是不同的,水是生物界最普遍的溶剂,通透性高(肾小管、肠上皮、植物根细胞更高),水分子可以从渗透压低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渗透压高的一侧扩散,这种现象称为渗透。渗透作用是细胞膜的主要功能之一。 1. 溶血现象将红细胞放在低渗盐溶液中,水分子大量渗到细胞内使细胞涨破,血红蛋白释放到介质当中,介质由不透明的细胞悬液变为红色透明的血红蛋白溶液(此时的细胞膜收缩,会

略有不溶性内容物),这种现象称为溶血。 红细胞在等渗盐溶液中短时间之内不会发生溶血,但是由于红细胞的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同,时间久了,膜两侧的渗透压平衡会被打破,也会发生溶血。 姓名班级13级生命基地班学号同组者: 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实验题目细胞膜通透性实验 由于各种溶质透过细胞膜的速度不同,因此发生溶血的时间也不相同。发生溶血现象所需的时间,可以作为测量某种物质进入红细胞速度的指标。即溶血时间对应着穿膜速度。 2. 物质穿膜运输的类型(1)被动运输(不耗能)被动运输分为简单扩散(顺浓度梯度扩散)和协助扩散。(通道:载体蛋白、通道蛋白)(2)主动运输(耗能)需要跨膜载体蛋白的协助,这些载体蛋白起到泵的作用,有选择性地把专一溶质逆浓度梯度的穿膜运输。 3. 影响物质穿膜通透性的因素 (1)脂溶性越大的分子越容易穿膜(非极性的物质比极性的物质更容易溶于脂类物质)(2)小分子比大分子更容易穿膜(小的非极性分子,如O2 、CO2等) (3)不带电荷的分子容易穿膜(离子难溶于脂质物质,离子带水膜使体积增大) (4)亲水性分子和离子的穿膜要依赖于专一性的跨膜

膜分离技术翻译文档maxueyi

聚丙烯微膜表面亲水化界面交联聚乙烯 1简介: 一般认为聚合膜的分离特点主要决定于表面物理层与化学性质的分离。亲水化膜通常是青睐水相中的应用,因为表面的亲水性可以大大的提高水的渗透性和减少生物膜污染,然而,商业膜是用疏水性聚合物,由于其良好的化学性质和机械稳定性。所以,表面亲水化才是这些疏水膜的合理必需成分。 微膜聚丙烯膜是一种典型的疏水性膜,它被广泛应用于拥有良好控制的孔隙,高稳定性和低成本的原材料并且内在的高疏水性完全符合膜蒸馏技术。但是,这种疏水性也严重限制了其在水相分离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广泛使用。目前,各种表面改性阳离子方法已制定了对多脉冲调制系统(MPPM)中亲水性和功能化膜表面的改善,其中主要包括等离子体处理和表面嫁接亲水性单体,后者已被广泛的探讨,并能诱导自由基、臭氧、γ—射线、血浆、UV 照射和表面聚合酶链反应ATRP。虽然这些化学方法可以有效的赋予MPPM耐久的亲水性,但他们大多局限于实验室规模因为复杂的生产设备、严格的操作要求和通常高额的成本。而用亲水化剂浸渍或涂膜(如醇、表面活性剂、两性聚合物)可以是一个简便的方法。但作为亲水化的稳定性还有待提高。 界面聚合/交联是一项用来稳定薄膜的成熟技术,其混合有反渗透作用,使得界面交联,杜/赵等也曾制备过带电荷薄层聚丙烯复合膜作为纳滤膜和气体分离,尽管现在有许多报道界面交联,但由于极少的界面黏合造成的疏水性,目前只有三种处理方法应用到制备亲水性多脉冲调制系统MPPM。没有了表面处理,涂层容易形成界面兼容的膨胀结构。因此,这需要很大的努力去优化实验条件达到统一和稳定的涂层。提高界面附着力,korikov等人开发出了一种新型预处理方法:与丙酮和铬酸氧化溶液,再加上预备的改性溶剂和亲水性纳滤膜和超滤膜涂层的电中性聚酰胺交联层。在我们先前的研究中,更多的环境友好型介质阻挡大气压下放电等离子体,其具有设备简单的特点(无需真空条件)和易于实现的工业化生产特点,用于预处理的多脉冲调制系统。界面交联聚乙烯(氮,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是我们实验室自制的,用于构建一个带正电的和高度亲水性表面的多脉冲调制系统。在此项实验中,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预处理是进一步优化处理效果和力学性能的。商业用聚乙烯亚胺(PEI)被交替使用。而交联机理和表面亲水性的改性MPPM也具有较好的该特点。特别是,对表面亲水蛋白质过滤的影响做过详细调查,包括通量的衰减情况,过滤系统的恢复和传输通过膜的蛋白质传送装置。 实验: 2.1材料 MPPM的平均孔径和孔隙率为80%浓度0.20m型的从膜有限公司(德国)购买。是作为热致相分离过程准备。在40℃真空炉干燥恒重前,所有的膜样品切割成直径为25毫米并用0.5h丙酮洗涤去除吸附在膜表面的杂质。商业用的聚乙烯亚胺(PEI,平均25kDa兆瓦)由奥德里奇公司出品作为接收装置。二氯对二甲苯(XDC,98%,)和碘甲烷(CH3I,99%)不需要进一步提纯。牛血清清蛋白(BSA,等电点(pl)4.8,67kDa)溶菌酶(赖氨酸,pl 11.0,14.4kda>10000u/mg)是中美生物技术公司上海生物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出产。缓冲溶液制备分析级的化学品和超纯水(18.2M)由高级实验室ELGA水系统。乙醇,丙酮和氢氧化钠是分析纯,也不需要进一步提纯。 2.2 膜表面的制造 整个实验过程示意图图1(左)说明。在我们先前研究中设定的大气压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数值。接受电子或者放电模式,在大气压下都只有1%的空气引入氩作为放电。新的MPPM的样品在给定的时间内照射10kHz和直流3kv。处理过的膜用乙醇洗涤30分钟

细胞通透性实验报告

山东大学实验报告2019年3月14日 姓名系年级17级学号同组者 科目细胞实验实验题目观察细胞的通透性仪器编号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溶血现象及细胞通透性的一般规律; 2. 观察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 二、实验原理 细胞膜是一种半透膜,对物质的通透具有选择性,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将红细胞放在低渗溶液中,水分子会大量渗到细胞内,使细胞胀破,血红蛋白释放到介质中,发生溶血。将红细胞放入含有不同溶质的溶液中,由于细胞膜对各种溶质的透性不同,有的溶质可以渗入,有的则不能,渗入的溶质能提高红细胞的渗透压,所以促使水分进入细胞。由不透明的红细胞悬液变为红色透明的血红蛋白溶液,这种现象称为溶血( hemolysis )。随着水分不断进入,红细胞最终破裂并引起溶血。因而发生溶血现象所需的时间长短可以作为测量物质进入红细胞速度的一种指标。 因此,本实验选用红细胞作为细胞膜透性的实验材料,将其放人不同的介质溶液中,观察红细胞的变化。 三、实验用品 1.实验材料 鸡血(事先取好,加入Alsever液,混匀后制悬液,4℃保存); 2.实验试剂 0.85%的氯化钠溶液(等渗溶液); 0.0085%的氯化钠溶液(低渗溶液) 0.8mol/L的甲醇、0.8mol/L的丙三醇、6%的葡萄糖溶液、2%的Triton X-100 溶液(高渗溶液); 3.实验器材 试管(此处用的是刻度离心管)六支、离心机、滴管、载玻片、盖玻片、 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 1.取血 吸取预先处理好的鸡血溶液6mL,加入4mL的等渗0.85%的氯化钠溶液, 混匀后放入离心机,1200rpm离心5min;

赤泥的资源化利用

赤泥的资源化利用 摘要::赤泥是氧化铝工业生产中的主要废料,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本文简述了赤泥的特性,介绍了近年来赤泥在金属回收及制备新型建材等方面的综合利用现状,以期为赤泥的有效利用找到新的途径。 关键词::赤泥;氧化铝;综合利用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渣,我国各铝厂每年排放赤泥一千多万吨,大都将赤泥在堆场堆放,筑坝湿法堆存,或赤泥干燥脱水后干法堆存。赤泥的堆存不仅占用大量土地和农田,晒干的赤泥形成的粉尘到处飞扬,破坏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赤泥中的许多可利用成分还得不到合理利用,造成了资源的二次浪费。随着铝工业的发展和铝土矿石品位的降低,赤泥量将越来越大,因此赤泥的综合利用正成为日益重要的研究课题,倍受各国科技工作者的关注。 一.赤泥的特性 赤泥是在从铝土矿中提炼氧化铝的过程中形成,主要成分为SiO2、CaO、Al2O3、Fe2O3 ,其各组分含量又因铝土矿的产地和氧化铝的生产工艺不同而异。赤泥中含有多种可再生利用的氧化物和有用金属元素,这点成为赤泥再生利用的基础。利用赤泥中含有较高的CaO、SiO2 可生产硅酸盐水泥及一些专用水泥;利用它的SiO2、Al2O3、CaO、MgO 含量特征及少量的TiO2、MnO、Cr2O3 ,可以生产特种玻璃;同时,赤泥中含有丰富的铁、钪、钛等有用金属元素。 二.赤泥的危害 1.赤泥大量堆存,占用土地,浪费金钱 赤泥作为生产铝后得到的废渣,目前对赤泥的利用率还很低,大量的赤泥只能以堆积的形式进行处理,赤泥的贮存不仅需要占用大面积的土地及投入巨额资金筑坝,同时也需要耗费较多的堆场建设和维护费用,用于堆放赤泥的土地费用占Al2O3产值的1%~2%。 2.浪费资源,又易造成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 因为赤泥中含有大量的稀土金属及其他稀有元素,而赤泥却随意堆置。同时,又因为赤泥的pH值很高。其中浸出液的pH值为12.1~13.0,氟化物含量11.5~26.7 mg·L。赤泥的pH值为10.29~11.3,氟化物含量4.89~8.6,因此,如果赤泥淋滤液下渗,将会引起地下水体的水质硬度增加,有时甚至造成更严重的砷、铬等元素污染水体,赤泥堆场下游的地下水是受赤泥影响的主要对象,在未采取防渗措施的赤泥堆场附近,高碱度的污水渗入地下或进入地表水,使水体pH 值升高,存在地下水中总硬度及pH 值升高,超过地下水III 类水质标准的现象,地下水总硬度最高的接近1600 mg/L(超标 2.53 倍),pH 值达11.2(标准6.5~8.5)。赤泥中所含的氟化物也是水体污染的另一个主要的污染物质。 3.粉尘污染 赤泥的粒度因生产工艺有很大的差异,当赤泥脱水风化后,表层的粘结性变差,容易引起粉尘污染。晒干的赤泥形成的粉尘到处飞扬破坏生态环境,而且贮灰场中的赤泥由于风蚀扬尘影响能见度,造成严重污染。但在生产运行期,由于堆场表层一直在排放赤泥浆液,湿度较大,不会引起粉尘污染。其粉尘污染与沙尘暴类似。 4.影响植物生长环境 赤泥的强度碱化,会扰乱植物根系正常的生理活动,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所以大多数植物都不适宜在赤泥堆场过的土壤中生长。赤泥及其附液的强碱性对地下的粘土层具有极强的盐碱化作用,其强碱性和附液可改变地下粘土层的结构和化学成分. 赤泥堆存过的土壤基本不可能被复垦和种植植物。 三.赤泥的综合利用 1.稀土元素钪的提取 目前赤泥提钪的方法主要有还原熔炼法和酸浸—提取法,前者是将赤泥先行还原

赤泥的资源化利用

赤泥的资源化利用 (环境工程王时亮 2011021289) 摘要:调查了全国氧化铝生产的基本情况和赤泥堆放的环境问题,论述了赤泥的开发利用。关键词:赤泥;综合利用;氧化 氧化铝厂赤泥的综合利用是世界性的难题。近年来,许多国家致力于赤泥中有用物质回收技术的开发,使有用的物质得以回收利用,同时也去除了大量有害物质,因此赤泥的综合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1 世界及我国氧化铝生产的基本情况 目前,世界上主要生产氧化铝的地区有亚洲、大洋洲、拉丁美洲和欧洲。从2005年开始,亚洲成为每年氧化铝产量最高的地区。2009年,亚洲氧化铝产量占全球氧化铝产量的36.9%。亚洲氧化铝市场中,中国所占份额最大。2009年中国氧化铝产量占据亚洲氧化铝总产量77.99%的份额。2010年我国部分省份氧化铝产量见表1。 表1 2010 年我国部分省份氧化铝产量(万t) 省份7月8月9月10月1-10月累计山西27.9 29.9 33.9 30.7 291.9 山东66.2 73.3 71.1 75.3 744.7 河南86.9 83.8 80.2 67.5 807.4 广西45.6 41.4 39.9 39.2 443.0 贵州11.4 10.0 11.9 11.3 113.8 全国总计238 238.4 236.9 224 2400.9 据统计:2009年国内氧化铝生产企业数量上升至40家(包括13家生产氢氧化铝的企业),平均产能规模达到91万t/a。年产量超过80万t的企业已上至18家,合计产量为2165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为91%。 2 赤泥堆存危害及综合利用的情况 2.1 赤泥堆存及危害 赤泥是从铝土矿中提炼氧化铝后所排出的工业固体废渣,一般平均每生产1t氧化铝,附带产生1.0t~2.0t赤泥。作为世界第四大氧化铝生产国的我国,每年所产生的赤泥保守估计也在3000万t以上,而大量的赤泥不能充分有效的利用,只能依靠大面积的堆场进行堆放。赤泥的堆存一方面需要一定的基建费用,占用大量土地,而且使赤泥中的许多可利用成分得不到合理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赤泥在堆放过程中由于其化学成分渗入到土地中易造成土地和地下水污染,人们长期摄取这些物质,必然会影响身体健康。赤泥中的主要污染物碱、氟化物、钠及铝等的含量,大大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见《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 5058—85)。通常,碱的质量浓度30mg/L~400mg/L 是公共水源的适合范围,而赤泥附液的碱的质量浓度高达26348mg/L,可见,高碱度的赤泥附液进入水体,其污染程度不言而喻。赤泥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和认真的研究。 2.2 目前我国赤泥综合利用的情况 赤泥作为生产氧化铝所产生的最大的污染物,其解决的根本途径是综合利用,而我国目

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工艺流程

1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工艺流程概述 拜耳法系奥地利拜耳(K.J.Bayer)于 1888年发明。其原理是用苛性钠(NaOH)溶液加温溶出铝土矿中的氧化铝,得到铝酸钠溶液。溶液与残渣(赤泥)分离后,降低温度,加入氢氧化铝作晶种,经长时间搅拌,铝酸钠分解析出氢氧化铝,洗净,并在950~1200℃温度下煅烧,便得氧化铝成品。析出氢氧化铝后的溶液称为母液,蒸发浓缩后循环使用。 拜耳法的简要化学反应如下: 由于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和一水硬铝石的结晶构造不同,它们在苛性钠溶液中的溶解性能有很大差异,所以要提供不同的溶出条件,主要是不同的溶出温度。三水铝石型铝土矿可在125~140℃下溶出,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则要在240~260℃并添加石灰(3~7%)的条件下溶出。 现代拜耳法的主要进展在于:①设备的大型化和连续操作; ②生产过程的自动化;③节省能量,例如高压强化溶出和流态化焙烧;④生产砂状氧化铝以满足铝电解和烟气干式净化的需要。拜耳法的工艺流程见图1。

拜耳法的优点主要是流程简单、投资省和能耗较低,最低者每吨氧化铝的能耗仅3×106千卡左右,碱耗一般为100公斤左右(以Na2CO3计)。 拜耳法生产的经济效果决定于铝土矿的质量,主要是矿石中的SiO2含量,通常以矿石的铝硅比,即矿石中的Al2O3与SiO2含量的重量比来表示。因为在拜耳法的溶出过程中,SiO2转变成方钠石型的水合铝硅酸钠(Na2O·Al2O3·1.7SiO2·nH2O),随同赤泥排出。矿石中每公斤SiO2大约要造成1公斤Al2O3和0.8公斤NaOH的损失。铝土矿的铝硅比越低,拜耳法的经济效果越差。 2 主要生产原理及过程 2.1 预脱硅与铝硅比的提高 拜耳法生产的经济效果决定于铝土矿的质量,主要是矿石中的SiO2含量,通常以矿石的铝硅比,即矿石中的Al2O3与SiO2

武汉大学大学生科研项目中期报告

附件一:封面示例 项目编号 (黑体4号)武汉大学大学生科研项目中期报告 (或武汉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 实验计划项目中期报告) (1号宋体居中) Altera DDR IPCore 在海量图像无级缩放硬件实现系统中的应用 (2号黑体居中) 院(系)名称:XXXXXX 专业名称:XXXXXX 学生姓名:XXX XXX XXX XXX 指导教师:XXX 教授 (宋体小3) 二○○九年四月

附件二:英文扉页示例 INTERIM REPORT OF UNDERGRADUATE SCIENCE RESEARCH PROJECT OF WUHAN UNIVERSITY OR (INTERIM REPORT OF PLANNING PROJECT OF INNOVATIVE EXPERIMENT OF NATIONAL UNDERGRADUATE) (Times New Roman 2号居中) Writing the Title of the Report in English here (Times New Roman 2号居中) College :XXX XXX Subject :XXX XXX Name :XXX XXX XXX XXX Director :XXX Professor (Times New Roman 4号居中) June 2008 (Times New Roman小2号居中) 附件三:学术申明示例 郑重声明 本人呈交的中期报告,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 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 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报告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着作权的内容。对本报告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

目前赤泥综述

山西开兴赤泥开发有限公司 赤泥综合利用项目概述 目录 一、全国氧化铝生产的基本情况 二、山西氧化铝生产的基本情况 三、赤泥堆存危害情况及目前综合利用的现状 四、赤泥中有价成分的分析与可利用价值 五、赤泥开发的认识及实验情况 六、开兴赤泥公司赤泥开发的合作及实践路线 七、开兴赤泥公司赤泥开发已取得研发成果 八、开兴赤泥公司赤泥开发的前景及规划

山西开兴赤泥开发有限公司 赤泥综合利用项目概述 一、全国氧化铝生产的基本情况 目前世界上主要生产氧化铝的地区有亚洲、大洋洲、拉丁美洲和欧洲。从2005年开始,亚洲成为每年氧化铝产量最高的地区。2009年,亚洲氧化铝产量占全球氧化铝产量的36.9%。亚洲氧化铝市场中,中国所占份额最大。2009年中国氧化铝产量占据亚洲氧化铝总产量77.99%的份额。 氧化铝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工业之一,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据统计我国铝土矿资源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山西、贵州、河南、广西、山东五个省区、储量为21.16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92.48%。而我国氧化铝行业的快速增长是从2005年开始的,2005年氧化铝的产量为856万吨,随着氧化铝新增产能陆续投产,2006年氧化铝产量开始大幅上升,年产量为1380万吨。同比增长61.2%。2007年到2009年,由于氧化铝项目的集中投产,我国氧化铝产量呈持续增长,2007年氧化铝的产量为1946万吨,同比增长41%。2008年氧化铝的产量为2278万吨,同比增长18%。截止2009年底,氧化铝的产量已经达到2379万吨,而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最新统计,2010年1—10月全国氧化铝累计产量为2400.9万吨,其中10月份氧化铝产量为224万吨。因此,氧化铝生产行业的发展后劲仍然很大。 据统计:2009年国内生产氧化铝企业的数量上升至40家(包括13家生产氢氧化铝的企业),平均产能规模达到91万吨/年。产量超过八十万吨的企业已上至18家,合计产量为216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为91%。

实验观察洋葱表皮质壁分离及复原精修订

实验观察洋葱表皮质壁 分离及复原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实验:观察洋葱外表皮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教案一、教材分析 本实验为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的内容。本实验是在学习了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利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强化渗透作用原理,同时也是对物质出入细胞方式这一部分内容的铺垫。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生物膜选择透过性这一重要的特点。学生通过本实验了解水分子透过细胞膜的渗透原理,并通过显微镜观察蔗糖溶液造成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以及清水复原现象,在实践中发现和总结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原因,尝试解释生活与生产中的有关现象;掌握实验的一般方法与步骤,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 结合《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在进行“活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时,尝试排除观察中各种无关因素的干扰,善于发现问题并积极参与讨论,探求新知。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分析和解释观察的现象,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释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二、学情分析 学生除拥有初中自然科学相关水分吸收内容基础知识外,在学习了细胞膜功能和渗透原理后,对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和失水等内容已经有所了解,并在日常生活经验中也有类似植物细胞吸水失水的实例,例如萝卜咸菜腌制等。但并没有系统学习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基本原理及条件,缺乏感性认识。 与平时理论课相比,对于首次接触微观世界的学生,实验课有更高的吸引力,学习的积极性也更高。在实验设计及方法上,需要教师对实验的思路给予清晰地讲解,并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分析,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阐明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解释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质; (3)说明质壁分离复原的条件。 2、能力目标: (1)完成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观察;

细胞膜通透性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 细胞膜通透性实验 【实验目得】 1、观察溶血现象并掌握其发生机制。 2、了解细胞膜得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得速度. 【实验材料与用品】 1、试剂:0、85% NaCl溶液、0、085% NaCl溶液、0、8mol/L甲醇溶液、0、8mol /L丙三醇溶 液、6%葡萄糖溶液、2% TritonX—100 2、器具:离心管、试管架、滴管、显微镜、离心机 3、材料:鸡血红细胞 【实验原理】 细胞膜就是细胞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得选择性屏障,它就是一种半透膜,可选择性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各种物质出入细胞得方式就是不同得,水就是生物界最普遍得溶剂,通透性高(肾小管、肠上皮、植物根细胞更高),水分子可以从渗透压低得一侧通过细胞膜向渗透压高得一侧扩散,这种现象称为渗透.渗透作用就是细胞膜得主要功能之一。 1.溶血现象 将红细胞放在低渗盐溶液中,水分子大量渗到细胞内使细胞涨破,血红蛋白释放到介质当中,介质由不透明得细胞悬液变为红色透明得血红蛋白溶液(此时得细胞膜收缩,会略有不溶性内容物),这种现象称为溶血. 红细胞在等渗盐溶液中短时间之内不会发生溶血,但就是由于红细胞得细胞膜对不同物质得通透性不同,时间久了,膜两侧得渗透压平衡会被打破,也会发生溶血. 由于各种溶质透过细胞膜得速度不同,因此发生溶血得时间也不相同.发生溶血现象所需得时间,可以作为测量某种物质进入红细胞速度得指标。即溶血时间对应着穿膜速度.2.物质穿膜运输得类型 (1)被动运输(不耗能) 被动运输分为简单扩散(顺浓度梯度扩散)与协助扩散。(通道:载体蛋白、通道蛋白)(2)主动运输(耗能)

需要跨膜载体蛋白得协助,这些载体蛋白起到泵得作用,有选择性地把专一溶质逆浓度梯度得穿膜运输。 3. 影响物质穿膜通透性得因素 (1)脂溶性越大得分子越容易穿膜(非极性得物质比极性得物质更容易溶于脂类物质) (2)小分子比大分子更容易穿膜(小得非极性分子,如O2 、CO 2等) (3)不带电荷得分子容易穿膜(离子难溶于脂质物质,离子带水膜使体积增大) (4)亲水性分子与离子得穿膜要依赖于专一性得跨膜蛋白 【实验步骤】 一、大体流程 二、具体操作 1. 取鸡血6ml,加0、85%N aCl 溶液4ml,在1000r /min 条件下离心5分钟;(RBC 压积量不 少于 0、6mol ) 2. 将上述离心后得红细胞按沉淀量配成50%浓度;(总体积应不少于1、2ml) 3. 每组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如下溶液各3ml: (1)0、85%NaCl 溶液 (2)0、085%NaCl 溶液 (3)0、8mo l/L(0、3m ol/L 等渗)甲醇溶液 (4)0、8mol /L(0、3mol/L 等渗)丙三醇溶液 (5)6%(5%等渗)葡萄糖溶液 (6)2%(1、5%等渗)T ri ton X—100 4、 向上述6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0%红细胞悬液1滴,轻摇混匀,观察试管中就是否有溶血现象发生 (观察时间1小时),记录溶血时间,并于显微镜下观察各溶液得细胞. 【实验结果与分析】 I 、实验结果 取6只试管分别加入等量得不同溶质 6只试管分别滴加50%红细胞悬液1滴 混匀后,观察并记录溶血时间 在显微镜下观 察细胞形态 配置50%得鸡血红细胞悬液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