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纳谏与止谤

纳谏与止谤

纳谏与止谤
纳谏与止谤

1.注音。

醇.酒()弥笃.()纳谏.()俯.视()

龙鳞.()弊.病()磊.落()钳.住()

土壅.()盍.试()譬.喻()亵.渎()

2.解词

栩栩如生:

文过饰非:

债务旁怠:

国泰民安:

门庭若市:

3.填空。

(1)《纳谏与止谤》的作者是,他是现代诗人。《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召公谏厉王止谤》选自。

(2)读后感属于范畴,有“读”和“感”组成,前者是后者的,后者是前者的,是中心。

(3)本文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将与进行对比。

(一)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 ,尽忠进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悲惨的故事,千古流传。

因此,对这位勇于纳谏的齐王,既佩服他的 ,也赞赏他的风度。这篇《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文章,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宽大明智、精神高尚的形象,事隔几千年,栩栩如在眼前。想当年,他听了邹忌的讽谏之后,立即下令群臣,遍及全国,面刺错误,指陈弊病,不仅言者无罪,反而重赏,这是何等气度,何等 ,千载之下,犹令人感奋不已!

4.从下文选项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横线中。

A.赤心耿耿大智风度磊落胸怀

B. 忠心耿耿智慧气度坦荡胸怀

C.赤心耿耿智慧气度磊落胸怀

D.忠心耿耿大智风度坦荡胸怀

5.文中引用比干、屈原的例子意在说明什么?

6.这段文字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7.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赞颂了一个振阳的皇帝形象?(20字内)

(二)

读书养气

转眼年届不惑。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但是“野孩子”的脾气未改,只喜欢读书的“积习”亦未改——恐怕今生今世也改不掉了。只是在读书之余,脑子里时不时地冒出“读书究竟有什么作用”之类的问题。

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提高修养,为了改变命运,为了作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均无不可。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

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之气,可以养也;邪气,戾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亦可养也。读书于人,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缺,我们可以从书本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不,汲取气,汲取一种激荡在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避免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就像孟夫子所说的那样: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

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又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取了文章的气。你我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经验,不就是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是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便是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之差异,贯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言宜”——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所谓“气”者,分为两个层面,先天为禀赋(本气),后天为学养(养气)。自身气弱的人,器小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故世上多有食书不化的“两脚书橱”;而自身气足的人,不仅读书可以养气,而且善于融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也。正因为如此,“野孩子”的身上虽有侠气、野气和不驯之气,可是经过书卷气的浸染,其笔下之文,便多有杀气、霸气和蓬勃之气,别有手眼,异光灿烂,爽!

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起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半个时辰,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腿翻白眼,简直像个垂死挣扎的瘪三。真正的文章好手,必然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那个笔,真叫个: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8.文章谈读书养气的道理,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述的?根据短文回答。

9.下面三个形象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1)两脚书橱(2)垂死挣扎的瘪三(3)斯须九重真龙出

A.比喻厚积薄发的好文章

B.比喻读书不消化的人

C.比喻读书不足,氧气不够,写文章时无话可说硬挤也挤不出来的人

(1) (2) (3)

10.”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这一句分别用潮水、大海、泉水、波澜、四个形象来比喻韩愈、苏轼、柳宗元、欧阳修四位文学大师散文中的文气或风格。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A.潮——起伏多变;海——博大精深;泉——纯净清澈;澜——气势宏大B.潮——博大精深;海——气势宏大;泉——纯净清澈;澜——起伏多变

C. 潮——气势宏大;海——博大精深;泉——纯净清澈;澜——起伏多变

D. 潮——起伏多变;海——气势宏大;泉——纯净清澈;澜——博大精深

1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否定了“为了升学,为了改变命运,为了作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的读书目的,确定了“读书养气”的中心观点。

B.“是生么样的人,读生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一句揭示了做人、读书、作文三者之间的关系,三个“什么样的”在句中重复出现,形成一种直贯而下的语式。

C.作者主张“读书养气”,而所谓”气”,纯粹是后天学习积累的结果。

D.文章引用了许多中国古代文学家的诗文来说明观点,是的全文有了一种书卷气和文化气。

E.邪气、厌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侠气、野气、不驯之气、杀气、霸气等都在作者批判之列。

高一谏太宗十思书

《谏太宗十思书》 一.导语设计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赤心耿耿,尽忠进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悲惨的故事,千古流传。但是,唐代著名谏官魏征进谏唐太宗,却大多被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他是怎么写这篇文章的。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突出魏征高超的劝谏艺术,引起同学强烈的阅读兴趣。前三句引用了臧克家《纳谏与止谤》中的原话。) 二.解题 这是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唐太宗初年励精图治,颇称英明。后来却逐渐骄奢,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园囿,魏征就不断用前代兴亡的历史教训来提醒他。这一年魏征连上四疏。本文是其中的一篇。文章写得语重心长,剀切深厚。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曲城人,后迁居相州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他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隋朝末年,为避乱,曾一度出家为道士。后参加李密的反隋起义军。李密失败后,他降唐,辅佐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里李世民。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书成,拜迁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 魏征先后上书二百多事,大多被唐太宗采纳。

标题中“谏……疏”是古代大臣写给帝王的就某事进行劝说的奏章,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十思”是本次劝谏的内容。 三.研习课文 方案为“反复诵读—逐层领悟—当堂背诵”。以诵读为中心,通过诵读带动其他。 第一次,试读,正音。边读边正音。已经认识的字词不但要读准声调,还要读清平舌与翘舌、前鼻音与后鼻音。以读出汉语的美感来。陌生的字词则边读边看注释或查阅词典。 第二次,粗读,正义。边读边看注释,以粗知句义;同时边读边揣摩句内停顿,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第三次,连读,整体把握文意。连读时要流畅,语音准确,停顿正确,并且读出感情。通过连读可知全文先运用比喻和比较,后引出“十思”的具体内容,点明其重要意义。 第四次,细读,理清各层大意,把握全文思路。通过细读可知,文章第一段通过比喻引出道理:积累道义是治国之本;第二段通过对比说明竭诚待人(特别是待百姓)的重要性;第三段水到渠成地引出“十思”及意义。 第五次,品味,涵咏。本文语言简约,整散结合,整句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散句意到笔随,笔力雄健,酣畅淋漓,需要用心品味。同时对“十思”的内容要细细领悟,这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民族传统美德,差不多每句都有现实教育意义,特别是“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惧满

语文初三下人教新资料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拓展阅读(两篇)知识讲解

语文初三下人教新资料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拓展阅读(两 篇)

语文初三下人教新资料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拓展阅读(两 篇) 《战国策》简介 《战国策》是汇编而成旳历史著作,作者不明.其中所包含旳资料,主要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旳著作和史臣旳记载,汇集成书,当在秦统一以后.原来旳书名不确定,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总共三十三篇,按国别记述,计有东周一、西周一、秦五、齐六、楚四、赵四、魏四、韩三、燕三、宋、卫合为一、中山一.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以策士旳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旳情状.全书没有系统完整旳体例,都是相互独立旳单篇. 虽然习惯上把《战国策》归为历史著作,但它旳情况与《左传》、《国语》等有很大不同.有许多记载,作为史实来看是不可信旳.如《魏策》中著名旳“唐且劫秦王”,写唐且在秦廷中挺剑胁逼秦王嬴政(即秦始皇),就是根本不可能发生旳事情.这一类内容,与其说是历史,还不如说是故事.《战国策》旳思想观念,就其主流来说,与《左传》等史书也有截然不同之处.刘向序说:“战国之时,君德浅薄,为之谋策者,不得不因势而为资,据时而为画.故其谋扶急持倾,为一切之权,虽不可以临教化,兵革救急之势也.”战国时代,是春秋以后更激烈旳大兼并时代,过去还勉强作为虚饰旳仁义礼信之说,在这时已完全被打破.国与国之间,如今讲旳是以势相争,以智谋相夺.那些活跃在政治舞台上旳策士,也只是以自己旳才智向合适旳买主换取功名利禄,朝秦暮楚,毫不为怪.如苏秦始以连横之策劝说秦王并吞天下,后又以合纵之说劝赵王联合六国抗素.他游秦失败归来时,受到全家人旳蔑视;后富贵还乡,父母妻嫂都无比恭敬.于是他感慨道:嗟夫,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作者以欣赏旳笔调,描绘了苏秦踌躇满志旳神情.这些在今天看来也许是不值得赞赏,但在当日旳历史条件下,原本受贵族压抑旳平民旳心理就是如此,这样写比虚假旳说教更富于真实性. 另一方面,由于策士以一种比较自由、可以择君而辅之旳身份,在当时旳政治与外交中起着相当重要旳作用,而《战国策》又主要取材于策士著作,故书中对士旳个人尊严和个人作用,给予强有力旳肯定.《齐策》中记颜斶见齐宣王,王呼:“斶前!”斶亦呼:“王前!”他还滔滔不绝地论证了国无士则必亡,故“士贵耳,王者不贵”旳道理.《秦策》中赞扬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却使得“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于苏秦之策”.这当然是夸大旳,但这夸大中显示了策士们旳自信,也是平民中优异人物旳自信. 《战国策》还热情讴歌了多位义侠之士旳豪情壮举.

臧克家作品

主要作品有--《运河》、《从军行》、《一颗新星》、《春风集》、《烙印》、《罪恶的黑手》《生命的零度》、《凯旋》、《放歌新岁月》、《宝贝儿》、《冬天》《臧克家诗选》、《忆向阳》、《落照红》、《臧克家旧体诗稿》等诗集和长诗《李大钊》。其中,《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毛主席向着黄河笑》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多次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怀人集》、《诗与生活》等散文集。《学诗断想》、《克家论诗》、《臧克家古典诗文欣赏集》等论文集。 凝结着他一生汗水和心血的十二卷本《臧克家全集》也于2002年12月出版。 臧克家(1905- ),山东诸城人,中国现代诗人。1933年他的第一部诗集《烙印》出版,得到闻一多、茅盾等前辈的好评;次年,诗集《罪恶的黑手》问世,从此蜚声诗坛。 折叠著作书目 烙印(诗集) 1933,(自费印行);增订本,1934,开明;与《罪恶的黑手》合集,1963,人文罪恶的黑手(诗集) 1934,生活;1947,星群自己的写照(长诗) 1936,文学出版社臧克家运河(诗集) 1936,文生 紧浦北线血战记(通讯、报告集) 1938,生活从军行(诗集) 1938,生活泥淖集(诗集) 1939,生活 乱莠集(散文集) 1939,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随枣行(散文、通讯、报告集) 1939,前线出版社淮上吟(报告长诗) 1940,上杂猴子拴(诗集) 1940,上海三通书局呜咽的云烟(诗集) 1940,创作出版社古城的春天(诗集) 1942,秋白书店 古树的花朵(长诗、原名《范筑先》) 1942,东方书社向祖国(长诗集) 1943,三户我的诗生活(散文集) 1943,读书 泥土的歌(诗集) 1943,今日文艺社;1947,星群感情的野马(长诗) 1943,当今出版社国旗飘在雅确尖(诗集) 1943,中西书局十年诗选1944,现代出版社 民主的海洋(诗集) 1945,世界编译所(因错排太多未发行) 生命的秋天(诗集) 1945,建国书店宝贝集(诗集) 1946,万叶书店生命的零度(诗集) 1947,新群挂红(短篇小说集) 1947,读书 磨不掉的影像(散文集) 1947,益智出版社拥抱(短篇小说集) 1947,寰星图书杂志社冬天(诗集) 1948,耕耘出版社 臧克家诗选1954,作家;重编本,1956,增订本,1978,1986,人文在文艺学习的道路上(文艺随笔集) 1955,新文艺;新版,1962 毛主席诗词十八首讲解(后改名《毛主席诗词讲解》) 周振甫注释,1957,中青杂花集(散文、杂文集) 1958,北京一颗新星(诗集) 1958,作家春风集(诗集) 1959,作家李大钊(传记长诗) 1959,作家

技能高考高三语文测试卷(含答案)8讲课教案

技能高考高三语文测试卷(含答案)8

技能高考高三语文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共13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殷.红殷.勤殷.实殷.切 B、押解.慰藉.芥.末界.点 C、雾霭.和蔼.拜谒.皑.皑白雪 D、流岚.难.题南.风蓝.图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睿智霹雳往哲先贤不求甚解 B、虹霓攀援锱铢必较班门弄斧 C、冠冕笑靥残羹冷灸礼上往来 D、幌子滞涩深恶痛绝锲而不舍 3、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污水沟里容易蚊蝇。 ②人的大脑,越使用越发达,不用就会。 ③并非凡书皆好,在的书籍中,也有无价值的甚而有负面影响的。 A、滋生退化流传 B、滋长退化留传 C、滋生蜕化留传 D、滋长蜕化流传 4、判断下面各句括号中必须加“的”字的一组() ①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国家将在西部新建十大工程。 ②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共发现28颗行星,它们()存在是通过间接渠道推出来的。 ③风险投资的注入可以使你()钱袋立即充盈,有实力去市场拼抢厮杀谋求发展。 ④他有“乒坛黑马”之称,具备快、灵、狠特点,是欧亚高手取胜()最大障碍。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在操场上真是如坐春风 ....。 B、注射剂十分灵验,妙手回春 ....,迅速止住了病人的疼痛。 C、星期天上午,小强一家倾巢出动 ....,去观看大型文艺演出。 D、这篇通讯虽然写得不错,但报道不及时,已是明日黄花 ....。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项是() A、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B、可是我的看法是反过来的:弄斧必到班门! C、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D、每一种活着的东西,(大概还有很多死了的东西),都会留意这声呼唤。 7、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位政协委员对环保问题的见解不无道理。 B、通过读《纳谏与止谤》,使我受益匪浅。 C、在会议期间,我们还参观了北乡自力更生解决饲料田的经验。 D、我们完善了管理制度,加强了对医护人员的教育,以避免医疗事故不再发生。 8、下列各项中,没有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在修筑三峡大坝的每一天,我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 B、李小丽性格孤僻,像冬天的蛹,沉睡在自己的天地里。 C、每当看到这块中队长袖章,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D、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9、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①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 ②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 ③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邹忌讽齐王纳谏读后感

邹忌讽齐王纳谏读后感 邹忌讽齐王纳谏读后感1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是高一语文课的经典之一。 邹忌身高八尺开外,风流倜傥。有一天,他问自己的老婆:”夫人,我和城北的徐公谁漂亮?”老婆说:”老公,您比他漂亮 00倍,徐公怎么敢跟你比啊!” 邹忌又问他的小妾:”亲爱的,我跟城北的徐公谁更有魅力?”小妾颤颤巍巍地说:”夫君,徐公当然不如你有吸引力了。” 这时家里来了一个客人,”嗨,老王,你倒是说说,我跟城北的徐公谁更英俊潇洒一点呢?”“徐公啊!他给你拎鞋都不配。” 第二天,徐公突然到家里来了。那身板,那脸蛋,快赶上了潘安。邹忌这才明白,原来妻、妾和客人是言不由衷啊! 妻子说假话,是因为她爱自己;妾说假话呢,是怕自己;而客人说假话,则是有求于自己。 这样一想,坏了:”我听信了假话倒没什么,可是大王听信了假话,对国家和社稷来说,可是个不小的损失。” 于是,邹忌赶紧上朝拜见齐王:”您的爱妃们爱您,大臣们怕您,其他诸侯国有求于您,光给您灌迷魂汤,这样您

受到的蒙蔽就太多了。” 此时的齐王是齐威王,姓田,刚刚代替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不久,非常能听得进去意见。他大腿一拍,”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赶紧号召大臣、百姓们给自己提意见,当面提意见的大赏;书信提意见的中赏;背后议论,被他听见的小赏。一时间门庭若市,大家纷纷献言献策,在这些好的方针政策的指引下,齐国国力渐渐强盛。 邹忌在历史上是个毁誉参半的人物,一方面他因为敢于革新而使国家富强;另一方面,随着孙膑等人的崛起,他又有些嫉贤妒能,但在向齐王纳谏这一件事情上,他立下了汗马功劳,值得肯定。 《邹忌讽齐王纳谏》这则故事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国家要富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开拓思维,积极献言献策。国家也应该鼓励我们广开言路,知无不言,言者无罪,不扣帽子,不打板子。 衷心祝愿祖国的明天越来越美好! 邹忌讽齐王纳谏读后感2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篇很好的文章,其中运用了很多对比手法,这也是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也给了我们一个很深的生活道理:“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解析这篇文章的经典,事实就是如此。 比如文中有,邹忌问妻子说:“吾熟与城北徐公美”?而妻子回答说:“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又去问小妾:“吾熟与徐公美”?小妾回答说:“徐公何能及君也?与

臧克家和周晔简介

鲁迅侄女、周建人女儿 周晔,女,1926年5月生,1984年1月去世。浙江绍兴人。鲁迅三弟周建人和王蕴如的大女儿,鲁迅先生的侄女。 周晔生于上海,鲁迅逝世时,她才10岁。《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周晔回忆伯父的文章,写于鲁迅逝世九周年(1945年),自建国后一直选入小学语文课本。 周建人在晚年口述,周晔执笔,出版了《鲁迅故家的败落》一书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作品介绍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文章主题:这篇文章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见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8课和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篇课文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17课课程改革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23课冀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六课)。 《鲁迅故家的败落》作品介绍 周建人在晚年,由女儿周晔执笔,自己口述,出版了《鲁迅故家的败落》一书。 这部书介绍了周家的家族背景,附有详细的周氏族谱和相关人物介绍。周建人自记事起回忆,从自己的视角记录周家的败落轨迹,也记录了鲁迅三兄弟的成长之路。这本书给鲁迅研究提供大量真实的,生动的材料,读起来也富有趣味。 《伯父的最后岁月——鲁迅在上海(1927-1936)》作品介绍 鲁迅晚年在上海生活,周建人一家也在上海,两家过往甚密。周晔也和鲁迅比较亲近,她曾写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是周晔后来写就的一部回忆录,是对伯父晚年岁月的最新解秘,也是研究鲁迅的必备书籍之一。 臧克家,1905年出生,山东诸城人。杰出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第七、八届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第三届理事、顾问,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第六、七届荣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写作学会名誉会长。2004年在北京逝世。 人物简介臧克家 (1905.10.8~2004.2.5),汉族。山东潍坊市诸城人,曾用名臧瑗臧克家望,笔名少全、何嘉,是诗人闻一多先生的高徒。被誉为“农民诗人”。1905年10月8日出生于山东诸城。他自幼受祖父、父亲影响,打下了良好的古典诗文基础。1923年夏,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期间,阅读了大量新文学作品,并开始习作新诗。1925年首次在全国性刊物《语丝》上发表作品,署名少全。1927年,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曾经参加北伐战争。1929年,在青岛《民国日报》上第一次发表新诗《默静在晚林中》,署名克家。1930年,考入国立山东大学,得到闻一多(时任山大文学院院长)、王统照先生的热情教诲与精心帮助。他创作的《难民》、《老马》、《有的人》等诗篇,以凝练的诗句描写了旧中国农民忍辱负重的悲苦生活;长诗《罪恶的黑手》,揭露了帝国主义的罪恶和伪善的面目,这些诗是他早期诗歌的代表作,已成为我国现代诗史上的经典之作。1932年开始发表新作,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年他的第一部诗集《烙印》出版,得到闻一多、茅盾等前辈的好评;次臧克家与夫人郑曼 年,诗集《罪恶的黑手》问世,从此蜚声诗坛。1934年至1937年在山东省立临清中学任教,出版诗集《运河》和长诗《自己的写照》,创作了散文集《乱莠集》。1936年参加中国文艺家协会。抗日战争爆发后,臧克家同志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积极投身抗日爱国活动。1938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当选为襄阳、宜昌两分会理事。1938年至1941年夏初,任第五战区抗敌青年军团宣传科教官、司令长官部秘书、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战时文化工作团团长、三十军参议。1941年秋,任第三十一集团军参议、三一出版社副社长、代理社长,筹备出版了进步刊物《大地文丛》,创刊后,被当局查禁。1942年7月,他愤而辞职,冒着酷暑自河南叶县历经艰难徒步赴重庆。1943年4月,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第五届年会上当选为候补理事。同年夏,任赈济委员会专员并负责编辑《难童教养》杂志至1945年秋。1948年12月,由于上海白色恐怖严重,被迫前往香港。1949年3月,臧克家同志由中共党组织安排来到北平。历任华北大学文艺学院文学创作研究室研究员,出版总署、人民出版社编审,《新华月报》编委,主编

《邹忌讽齐王纳谏》《召公谏厉王止谤》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个语段,完成11—15题。(12分) 【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①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②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③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④。 (《国语·召公谏厉王止谤》节选) 【注释】①弭(mǐ):消除。②鄣:阻塞。③壅(yōng):堵塞。④彘(zhì):晋地名,在今山西省霍县。 1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⑴时时面间进()⑵期年之 后() ⑶厉王虐()⑷国人谤 王() 【答案】(1)偶尔(2)满一年(3)暴虐(残暴)(4)指责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注意本题中“间”“期”是古今异义词。 谤:bàng ①<动>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召公谏厉王弭谤》:“厉王虐,国人谤王。”《邹忌讽齐王纳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②<动>毁谤。《史记·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辨】诽,谤,讥.都有指责别人过错或缺点之意.谤,是公开指责;诽,是背后议论、嘀咕;讥,是讥刺. 【谤木】议论是非,指责过失的木牌。《后汉书·杨震传》:“臣闻尧舜之世,涑鼓谤,立之于朝。” 【谤书】1.攻击别人或揭人隐私的书信。2.专指《史记》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选出下列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2分) A.能谤讥于市朝受任于败军之际 B.门庭若市愿为市鞍马 C.乃不敢言若无兴德之言 D.于是国人莫敢出言问今是何世 【答案】 A 【解析】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根据学习积累,了解“于”“市”“言”“是”的几种意思用法,分析各项句子的意思,比较判断各字用法的不同,判断答案。 A句两个“于”皆为介词,在。 B集市/买:C说/言论:D代词,这/判断动词,是。 所以选A。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邹忌讽齐王纳谏(1)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2、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 3、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4、提升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水平。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中对文章的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的领悟 2、本文记述了邹忌以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喻,讽劝齐王纳谏除蔽的故事。如何较全面、准确地理解邹忌这个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提升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水平。 课时安排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能够正衣冠;以古为镜,能够知兴替;以人为镜,能够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

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是古典散文中的名篇。文章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第二部分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第三部分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本文语言浅显,故事情节生动,内容并无费解之处。教学的基本方式应是以学生自读为主,以教师点拨为辅。点拨,主要是抓住劝谏和讽喻手法来启发学生,使他们悉心体会邹忌委婉劝说的方式,明确邹忌劝说艺术在当代人际交往中的作用。另外,梳理文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也是教学重点之一,不宜忽略1.《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的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最初有《国策》《国事》等名称,经

臧克家先生作品

臧克家先生有什么作品 作品有:《烙印》、《罪恶的黑手》、《运河》、《乱莠集》、《从军行》、《淮上吟》、《随枣行》、《古树的花朵》、回忆录《我的诗生活》和《泥土的歌》、《十年诗选》《野店》、《蛙声》、《山窝里的晚会》、《海》、《炉火》、《我的诗生活》、为《泥土的歌》写的序言《当中隔一段战争》、《宝贝儿》、《生命的零度》、《有的人》。1933年出版的第一部诗集《烙印》,是他最具影响的作品。这部诗集真挚朴实地表现了中国农村的破落、农民的苦难、坚忍与民族的忧患。这个时期,臧克家的诗篇幅短小,却颇具概括力。他除有意识学习古典诗词的结构方法,形成凝重、集中、精粹的风格之外,还苦心追求词句的新颖、独到、形象化,但又不失平易、明朗和口语化。建国后,臧克家多作政治抒情诗是他这类诗中的代表作。《有的人》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作,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表现具有哲理意义的主题:人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而活着。事实上,这一主题已超出了歌颂鲁迅精神的范围,而将读者引入对人生的更深层的思考。语言朴素、对比强烈、形象鲜明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除了继续做短小隽永的小诗之外,臧克家还创作了一部人物传记体长诗《李大钊》。这部长诗从多个角度,包括战斗、家庭等方面将一个革命先驱伟大而又平凡的人格展现出来。 臧克家(1905年10月8日-2004年2月5日)[1] 山东潍坊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山东大学知名校友,是闻一多的学生,现代诗人。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曾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第七、八届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第三届理事、顾问,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第六、七届荣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 曾任《诗刊》主编,他的第一部诗集是《烙印》,主要讽刺诗集《宝贝儿》,文艺论文集《在文艺学习的道路上》。其短诗《有的人》被广泛传颂,且被选入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二十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入选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第十二课。 臧克家同志的作品多次获奖,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被誉为“农民诗人”。 臧克家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七十余年创作生涯中,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他都以极大的热情关心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文学的发展,热忱讴歌党

技能高考高三语文测试卷(含答案) (2)

. '. 技能高考高三语文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共13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殷.红殷.勤殷.实殷.切 B、押解.慰藉.芥.末界.点 C、雾霭.和蔼.拜谒.皑.皑白雪 D、流岚.难.题南.风蓝.图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睿智霹雳往哲先贤不求甚解 B、虹霓攀援锱铢必较班门弄斧 C、冠冕笑靥残羹冷灸礼上往来 D、幌子滞涩深恶痛绝锲而不舍 3、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污水沟里容易蚊蝇。 ②人的大脑,越使用越发达,不用就会。 ③并非凡书皆好,在的书籍中,也有无价值的甚而有负面影响的。 A、滋生退化流传 B、滋长退化留传 C、滋生蜕化留传 D、滋长蜕化流传 4、判断下面各句括号中必须加“的”字的一组() ①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国家将在西部新建十大工程。 ②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共发现28颗行星,它们()存在是通过间接渠道推出来的。 ③风险投资的注入可以使你()钱袋立即充盈,有实力去市场拼抢厮杀谋求发展。 ④他有“乒坛黑马”之称,具备快、灵、狠特点,是欧亚高手取胜()最大障碍。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在操场上真是如坐春风 ....。 B、注射剂十分灵验,妙手回春 ....,迅速止住了病人的疼痛。 C、星期天上午,小强一家倾巢出动 ....,去观看大型文艺演出。 D、这篇通讯虽然写得不错,但报道不及时,已是明日黄花 ....。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项是() A、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B、可是我的看法是反过来的:弄斧必到班门! C、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D、每一种活着的东西,(大概还有很多死了的东西),都会留意这声呼唤。 7、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位政协委员对环保问题的见解不无道理。 B、通过读《纳谏与止谤》,使我受益匪浅。 C、在会议期间,我们还参观了北乡自力更生解决饲料田的经验。 D、我们完善了管理制度,加强了对医护人员的教育,以避免医疗事故不再发生。 8、下列各项中,没有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在修筑三峡大坝的每一天,我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 B、李小丽性格孤僻,像冬天的蛹,沉睡在自己的天地里。 C、每当看到这块中队长袖章,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D、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9、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①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 ②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 ③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 ④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 ⑤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①⑤ C、①⑤②④③ D、②④③①⑤ 10、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B、老舍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龙须沟》《茶馆》。 C、“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 D、莫里哀、欧亨利、契柯夫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11---13题。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用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1、对“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中“绝”的解释,正确的是() A、断绝 B、超过 C、封闭的 D、到极点的 12、对下列“而”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而.臆断其有无②而.言之不详③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④而.笑李渤之陋也 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13、表明本段主旨的句子是() A、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B、此世所以不传也。 C、自以为得其实。 D、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二、综合题。(共12题,共41分) 14、翻译句子(3分)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15、填空。(2分) ⑴、笛卡儿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 ⑵、《致橡树》中诗人理想的爱情观是: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16、改写下面的话为一个单句。 天,是那样的蓝,云,是那样的白,仿佛我们的憧憬都融在了里面似的。 17、把“姑娘摘葡萄”扩展成不超过30字的话。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18、19题。 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身自远,非是藉秋风。

缪文惠出纳谏与止1

纳谏与止谤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譬.喻(pì) 悬.赏(yuán) 盍.试(h?) 亵.渎(xia) B.止谤.(bàng)箝.住(qián) 土壅.(yōng) 磊.落(lěi) C.纳谏.(jiàn) 俯.视(fǔ) 龙鳞.(.líng) 委婉.(wǎn) D.醇.酒(chún) 弥笃.(dǔ) 暴虐.(nüe) 贻.误(dài)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借鉴蔽病天网恢恢赤心耿耿 B.拢络放逐门庭若市从谏如流 C.讽谏篇辐饶有情趣截然相反 D.琐事陡转白费口舌义正词严 3、下列各项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责无旁贷.:推卸文.过饰非:掩饰 B.贻.误工作:遗留甚于防川.:江海 C.仗势凌.人:欺侮饶.有情趣:宽容 D.掩卷.沉思:试卷盍.试为之:何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章动人,它的意义,它那委婉而讽的进谏方法。 读罢这篇绝妙佳作,掩卷沉思,忽发奇想。现在我们的某个部门或机关,来个“悬赏纳谏”,那该是“门庭若市”,批评、建议雪片飞来。 A.因为所以而且由于要是再那 B.所以因为还因为假如再便 C.因为在于而且在于即使也更 D.之所以不仅由于也还因为如果也那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B.如若不信,盍试为之? C.谏议的结果是“战胜于朝廷”。 D.这种构思、这种笔法,与《触龙说赵太后》如出一辙,而同样奏效。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要加强文化课的学习,否则你们的专业课业学不好。B.谁也不能否认优异成的成绩,不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C.他已经阑尾炎很严重了,大夫几次劝他手术,他就是不答应。 D.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可以在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中有所发展。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且得体的一句是()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基础知识(16*2)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识别/博闻强识模仿/装模做样剥削/生吞活剥 B朝圣/朝令夕改提防/提心吊胆绿茵/绿林好汉 C联袂/抉择整饬/炽烈辍学/风姿绰约 D徘徊/脚踝戏谑/琐屑惬意/锲而不舍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两全齐美富丽堂皇委曲求全既往不咎 B臭名昭著覆水难收相形见绌别出新裁 C关怀备至真知灼见礼尚往来心心相印 D蓬荜生辉察言观色谈笑风声瑕瑜互见 3.依次填入下面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请多_____。这句话____多层意思。 ②群众来信____说,给相关部门提了不少整改意见,但毫无____。 ③你在我们宜宾____“石海洞乡”玩____还开心吧? A①包含、包涵②反映、反映③的、得 B ①包涵、包含②反应、反映③得、的 C ①包含、包涵②反应、反映③得、的 D ①包涵、包含②反映、反应③的、得4.选出下列加横线的词使用恰当的一项() A.一时间,满天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就是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杳无音信。 B.西安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进入攻坚期,全市人民不懈努力,志在必得。 C.“2008抗击雪灾募捐慈善协会”的负责人待人谦和,不论遇到谁,总是付之一笑。 D.你们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谁?是前一刻的你,你战胜了前一刻的你,就战胜了你的外强中干的对手。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最近,教育部制订了中学语文“新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该课标是课程改革的依据。 B.有些古代“特有”的语序,像“吾谁欺”,“不我知”,“夜以继日”,现代不用了。 C.钓鱼台,在北京玉渊潭公园东面,环境清幽,“台下有泉涌出,汇成池,其水至冬不竭。”(《明一统志》) D.从屈原在当时社会中的身份来说,他是一位政治家,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诗人”;但从他的巨大的创作成就来说,他又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惑我们基础教育的顽症。 B.通过读《纳谏与止谤》,使我受益匪浅。 C谁能否认《三国演义》不是一部好的文学著作呢? D. 经过大家的的帮助,他的学习态度和成绩比以前提高多了。 7.下列选项中,描写内容不属于我国现行法定节假日的一项是()A.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文秀) B.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 C.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 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 8、从文学体裁角度,下列作品中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雷雨》 B《窦娥冤》 C《威尼斯商人》 D《老残游记》 9、下列各项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A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B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C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D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0.以下没有用比喻的句子是:() A.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B.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 C.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D.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11、下列题目从结构上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我的母亲B、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C、世间最美的坟墓D、致橡树 12、对“善假于物也”一句中“假”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借 B 凭借、借助 C 如果、假如 D 假,与“真”相对 1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共305篇,又称“诗三百”,是儒家经典之一。 B.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元和十年”,是以帝王年号纪年;“戊戌变法”中的“戊戌”,则是以天干地支纪年。 C.司马迁的《史记》、范晔的《汉书》、班固的《后汉书》和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前四史”。D.王羲之字逸少,被后人誉为“书圣”,其《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14. 下列有关应用文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介绍信和证明信的署名部分除写上单位名称外,还要加盖公章。 B.通知是使用频率很高的上行文种,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等。 C.总结的落款中,如果标题中已经写明单位则结尾可略去。 D.求职信和自荐信的重点都在于“荐”,其格式一般分为标题、称呼、正文、附件和落款五部分。15.依次填入下列两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1)大漠长风,驱车万里,历时一个半月。西域风情,令我如醉如痴。______________ (2)水击石溅,___________引得满溪水花粲然,应声起舞,熠熠山泉披覆着满身音符。 ①冰山覆雪峰,天池冰未融,古道伴长城,青海湖水涩。 ②冰山覆雪峰,古道伴长城,青海湖水涩,天池冰未融。 ③如小弦滚指弹拨,切切淙淙,④切切淙淙,如小弦滚指弹拨, A.①③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6. 下列几句话中,加点的传统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臧克家主要作品

臧克家主要作品 《烙印》、《罪恶的黑手》、《运河》、《乱莠集》、《从军行》、《淮上吟》、《随枣行》、《古树的花朵》、回忆录《我的诗生活》和《泥土的歌》、《十年诗选》《野店》、《蛙声》、《山窝里的晚会》、《海》、《炉火》、《我的诗生活》、为《泥土的歌》写的序言《当中隔一段战争》、《宝贝儿》、《生命的零度》、《有的人》。 1933年出版的第一部诗集《烙印》,是他最具影响的作品。这部诗集真挚朴实地表现了中国农村的破落、农民的苦难、坚忍与民族的忧患。 这个时期,臧克家的诗篇幅短小,却颇具概括力。他除有意识学习古典诗词的结构方法,形成凝重、集中、精粹的风格之外,还苦心追求词句的新颖、独到、形象化,但又不失平易、明朗和口语化。建国后,臧克家多作政治抒情诗是他这类诗中的代表作。《有的人》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作,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表现具有哲理意义的主题:人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而活着。事实上,这一主题已超出了歌颂鲁迅精神的范围,而将读者引入对人生的更深层的思考。语言朴素、对比强烈、形象鲜明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除了继续做短小隽永的小诗之外,臧克家还创作了一部人物传记体长诗《李大钊》。这部长诗从多个角度,包括战斗、家庭等方面将一个革命先驱伟大而又平凡的人格展现出来。 抗日战争爆发后,臧克家同志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积极投身抗日爱国活动1938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当选为襄阳、宜昌两分会理事。他满怀激越的爱国热情,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三赴台儿庄前线采访,写成长篇报告文学《津浦北线血战记》;他不畏艰辛率第五战区战时文化工作团深入河南、湖北、安徽农村及大别山区,开展抗日文艺宣传和创作活动;他不顾个人安危组织“文艺人从军部队”;冒死赴随枣前线从事抗日救亡的文化宣传工作,曾参加随枣战役。这期间,臧克家同志创作和出版了《从军行》《淮上吟》等诗集及散文集《随枣行》,热情讴歌了抗日军民的伟大爱国精神和英勇抗敌的事迹。1942年7月,他愤而辞职,冒着酷暑自河南叶县历经艰难徒步赴重庆。1943年4月,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第五届年会上当选为候补理事。同年夏,任赈济委员会专员并负责编辑《难童教养》杂志至1945年秋。在此期间,创作出版了长诗《古树的花朵》、回忆录《我的诗生活》和《泥土的歌》《十年诗选》等诗集。臧克家(1905.10.8-2004)山东诸城人。18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胶东半岛的农村。1923年入济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受五四运动影响,学习写诗。1925年处女作《别十与天罡》载《语丝》。1926年秋,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曾参加讨伐反动军夏斗寅的战役。大革命失败后,逃亡东北。1929年入国立青岛大学补习班,发表新涛《默静在晚林中》。1934年毕业于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在校期间,在新诗创作上得到闻一多、王统照的鼓励与帮助。1932年在《新月》4卷7期发表第一首诗作《难民》。1933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出版。接着又出版了《罪恶的黑手》《运河》两本诗集和长诗《自己的写照》。1936年参加中国文艺家协会臧克家是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开山人之一。他从两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新诗的现实主义传统。其一,他推进了新诗对旧中国农民和农村的吟唱,在他之前,还没

(完整word)技能高考高三语文测试卷(含答案)8,推荐文档

技能高考高三语文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共13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殷.红殷.勤殷.实殷.切 B、押解.慰藉.芥.末界.点 C、雾霭.和蔼.拜谒.皑.皑白雪 D、流岚.难.题南.风蓝.图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睿智霹雳往哲先贤不求甚解 B、虹霓攀援锱铢必较班门弄斧 C、冠冕笑靥残羹冷灸礼上往来 D、幌子滞涩深恶痛绝锲而不舍 3、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污水沟里容易蚊蝇。 ②人的大脑,越使用越发达,不用就会。 ③并非凡书皆好,在的书籍中,也有无价值的甚而有负面影响的。 A、滋生退化流传 B、滋长退化留传 C、滋生蜕化留传 D、滋长蜕化流传 4、判断下面各句括号中必须加“的”字的一组() ①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国家将在西部新建十大工程。 ②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共发现28颗行星,它们()存在是通过间接渠道推出来的。 ③风险投资的注入可以使你()钱袋立即充盈,有实力去市场拼抢厮杀谋求发展。 ④他有“乒坛黑马”之称,具备快、灵、狠特点,是欧亚高手取胜()最大障碍。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在操场上真是如坐春风 ....。 B、注射剂十分灵验,妙手回春 ....,迅速止住了病人的疼痛。 C、星期天上午,小强一家倾巢出动 ....,去观看大型文艺演出。 D、这篇通讯虽然写得不错,但报道不及时,已是明日黄花 ....。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项是() A、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B、可是我的看法是反过来的:弄斧必到班门! C、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D、每一种活着的东西,(大概还有很多死了的东西),都会留意这声呼唤。 7、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位政协委员对环保问题的见解不无道理。 B、通过读《纳谏与止谤》,使我受益匪浅。 C、在会议期间,我们还参观了北乡自力更生解决饲料田的经验。 D、我们完善了管理制度,加强了对医护人员的教育,以避免医疗事故不再发生。 8、下列各项中,没有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在修筑三峡大坝的每一天,我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 B、李小丽性格孤僻,像冬天的蛹,沉睡在自己的天地里。 C、每当看到这块中队长袖章,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D、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9、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①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 ②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 ③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 ④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 ⑤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①⑤ C、①⑤②④③ D、②④③①⑤ 10、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B、老舍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龙须沟》《茶馆》。 C、“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 D、莫里哀、欧亨利、契柯夫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11---13题。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用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1、对“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中“绝”的解释,正确的是() A、断绝 B、超过 C、封闭的 D、到极点的 12、对下列“而”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而.臆断其有无②而.言之不详③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④而.笑李渤之陋也 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13、表明本段主旨的句子是() A、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B、此世所以不传也。 C、自以为得其实。 D、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二、综合题。(共12题,共41分) 14、翻译句子(3分)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15、填空。(2分) ⑴、笛卡儿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 ⑵、《致橡树》中诗人理想的爱情观是: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16、改写下面的话为一个单句。 天,是那样的蓝,云,是那样的白,仿佛我们的憧憬都融在了里面似的。 17、把“姑娘摘葡萄”扩展成不超过30字的话。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18、19题。 蝉虞世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