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新)五年级上_探索活动:成长的脚印教案Njue.doc.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新)五年级上_探索活动:成长的脚印教案Njue.doc.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新)五年级上_探索活动:成长的脚印教案Njue.doc.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新)五年级上_探索活动:成长的脚印教案Njue.doc.

成长的脚印教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第90-91页。

教学目标:

1、能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一些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能正确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

2、能借助方格图估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在估算面积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初步的估算意识和估算习惯,体验估算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

3、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

利用方格图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

教学难点:

掌握把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近似的基本图形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观察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探究了组合图形的面积,谁能说说怎样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原来的图形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出示树叶,石头,让学生观察,发现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这些图形的面积应该如何计算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和计算方法。

二、探究新知

1、估算淘气出生时的脚印。

师:从我们牙牙学语到认识数字,从我们拿起笔到记录生活中的开心快乐,同学们每天都在不知不觉中成长。我想:只要同学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成功的道路上必将留下你们一串串成长的脚印。老师带来了淘气出生时的脚印图片。怎样才能知道这个脚印的面积有多少呢?(1)学生自己先独立估计这个脚印大约有多少平方厘米?然后小组

内交流估计的方法。

(2)全班交流:

①用数格子的方法来进行计算的,大于半格的记作1格,其它不

够一个格子记作0格,这样大约是14平方厘米

②把不满一格的按照半格进行计算,这样大约是11.5平方厘米

师:大家都是用数方格的方法估计的,还有没有其它的估算方法?

③从脚印形状看,有点近似梯形,上底4格,下底约6格,高约3格,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算出(5+6)×3÷2=16.5(平方厘米)。

师:想一想,为什么用近似图形计算出的面积会比较大呢?

学生思考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各自的看法。(用近似图形计算

面积时,很多空白的地方都被计算在脚印里了)。

小结:在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时,可以把不规则的图形看成与它近似的规则图形,计算出面积,也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来求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2、估算淘气两岁时的脚印大小。

想一想:如果用近似图形的方法计算脚印的面积,可以把脚印看成哪些图形?学生观察后回答。

小结:我们可以把脚印看成梯形或长方形,利用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求出脚印的面积。

如果看成梯形,上底有几格,下底有几格,高有几格?

独立完成,师巡视。

学生汇报:

用近似图形的方法计算脚印的面积大约是57平方厘米,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脚印大约是41平方厘米。

3、估计自己脚印的面积。

①借助附页3的方格图估算脚印面积

师:怎样把自己的脚印画在方格纸上?

引导:把脚踩在方格纸上,沿脚的四周画一圈,就画出脚印的轮廓。

②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估算出自己脚印的大小。

学生汇报,并说说用什么方法估算的?

一、巩固练习

1、教材第91页练一练第1题。

(1)学生独立估计。

(2)交流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估计的。

小结:用数方格的方法,满格的按1格计算,不满1格的按半格算,数出每个图共有多少个满格,多少个半格,在求出总共有多少格,因为每格面积是1平方厘米,关键看数出的格数,就能估计出每个图的面积大约是多少了。

2、估算手掌的面积。

(1)师:估一估自己手掌的面积。

(2)学生合作估算并在方格纸上验证(学生在此环节开展好帮差活

动)。

(3)展示汇报,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估计的。

2、教材第91页练一练第2题

独立估计3个圆的面积,集体交流,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体会?说来听听。

五、作业:

教材第91页练一练第3题

板书设计

成长的脚印

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算方法:

1、借助方格图数一数所占的格数。

2、把它看成一个近似的规则图形,测量后进行计算。教学反思

小学五年级数学课件:《成长的脚印》

小学五年级数学课件:《成长的脚印》 【导语】课件的选择要依据教学的内容、本人的教学风格、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而定,以达到课堂教学效果化为准。好的课件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课件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带来小学五年级数学课件:《成长的脚印》,欢迎各位参考借鉴!小学五年级数学课件篇一:《成长的脚印》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第九册教科书第77-7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估计不规则的图形面积的大小,能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一些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掌握数方格的顺序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借助方格图估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在估算面积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初步的估算意识和估算习惯,体验估算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利用方格图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 教学难点:估算的习惯和方法的选择。 教学思想: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将接触到大量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问题,根据标准的要求,让学生掌握估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方面。本课时的教学正是为学生顺利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而展开的。 教具准备:树叶若干片,方格纸一张,写有“你知道吗”的小黑板。 教学流程: 一、情境引题,揭示新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有特殊意义的脚印图片。(出示月球上的第一个脚印)也许若干年后的一天,在月球上留下第一个中国人的脚印的人就是在座的某一位了。再请看第二个脚印:(出示‚小华的脚印)这是一张千年之际出生的婴儿脚印的图片,怎样才能知道这个脚印的面积有多少呢? 二、参与探索,经历新知 1、自己先独立进行估计,然后小组内进行交流。 2、全班交流: (1)说明估计的结果及过程 (2)数方格的方法验证估计值 (3)师:大家都是用数方格的方法估计的,还有没有其他的估算法呢? 引导学生把图形看成了近似的已学图形,根据图形的面积公式,算出面积 3、出示小华两岁时的脚印,学生估计面积: 三、小结方法,实践新知: (1)师:刚才大家对像脚印这样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进行了估算,想想刚才大家用什么方法进行估算的? 师板书:1、借助方格图数一数所占的格数。 2、把它看成一个近似的规则图形,测量后进行计算。 (2)请同学们算一算自己脚印的面积约是多少? 学生自己先独立取脚印,然后借助附页3的方格图估算脚印面积。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左右教学设计

《左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左右》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树立自信心。 2、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左右的相对性,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学具准备:投影仪、文具、文具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小朋友们,你们好!欢迎来到数学课堂。 (播放《解放路小学校歌》)好听吗喜欢听的请举手,同学们你们看看自己举得是哪只手想想哪只手是左手,哪只手是右手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两个新朋友:左、右。 1、认识右 现在请你伸出右手,能说一说,你常常用右手做哪些事 2、认识左 下面请伸出你的左手,说一说你常常用左手做哪些事

同学们,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在我们身上还有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呢。就像左耳朵、右耳朵,左眼、右眼,还有左腿、右腿(师边说边摸)。 3、位置不同时的左右 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咱们坐在同桌的两位同学也是好朋友,请同桌两位同学伸出你们的右手,相互握个手吧,同学们看一看你们是不是都伸的右手(教师板书:站的位置不同,左右也不同)请同学们看一看图片,这些同学是不是都是靠右走的 二、理解左边、右边 1、从左数、从右数 下面你能根据我们学到的新知识告诉我,从左数橡皮是第()个,从右数橡皮是第()个。(学生先独立做,再集体订正)怎么样,只要你认真、细心,小朋友们都是最棒的。 2、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下面老师要提的这个问题可是有难度的,请看,尺子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有一位同学说了,尺子的左边有橡皮,尺子的右边有文具盒,你们同意吗乐乐有不同意见,听听乐乐怎么说吧。 乐乐的方法很好,你们会了吗 三、闯关练习 本来今天老师想请熊大和熊二来我们的课堂上做客,可是光头强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脚印》含反思

中班教案《脚印》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丰富幼儿知识,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创编,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脚印》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2、丰富幼儿知识,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创编。 3、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4、大胆想象,尝试讲述故事的不同发展。 活动准备: 主题树《脚印》,小鸡(小鸭,小狗,小孩)脚印图片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出儿歌 重点提问:你们知道动物的脚长什么样吗?谁愿意来和我们说一说?小结:动物们的脚长长短短,和我们的脚不一样,也不一定是五个脚趾。 重点提问:那你们知道动物的脚印是什么样子的吗? 小结:动物的脚印各式各样,有大有小,每一个都是不一样的。 2、学习儿歌,播放课件。 重点提问:儿歌里提到了哪些动物的脚印?它们的脚印一样吗? 小结:儿歌里提到了小鸡,小鸭,小狗和小孩的脚印。

3、完整学习儿歌 重点提问: 小鸡的脚,跑来又跑去,像什么? 小狗的脚,跑来又跑去,像什么? 小鸭的脚,跑来又跑去,像什么? 小孩的脚,跑来又跑去,像什么? 小结:小鸡的脚像竹叶; 小狗的脚像梅花; 小鸭的脚像小扇; 小孩的脚像小树。 4、仿编儿歌 师:还有哪些小动物的脚印?跑来跑去像什么?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大胆创编) 例如:青蛙,毛毛虫等等。 5、表演:脚印 规根据自己的创编内容进行表演。 附;儿歌《脚印》 小鸡的脚,尖尖的,跑来又跑去,竹叶撒满地。 小狗的脚,圆圆的,跑来又跑去,梅花落满地。 小鸭的脚,扁扁的,跑来又跑去,小扇铺满地。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以一个生动的小故事渗透了自然界中小动物们的脚印各不

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及全册备课 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教学内容:倍数与因数 1.目标预设: 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2.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探索新知 1.将课本第2页的情境图呈现;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揭示概念 (1)请同学们观察这些数;按照它们的特征可以怎样分 类呢?它们各属于哪一类呢?引导学生揭示自然数、整数等概念。 (2)你在生活中都遇到过哪些数?把你想到的数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看看它们是哪一类数?2.认识倍数与因数 再次引导观察情境图思考。从图中你还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列出乘法算式:5×4=20(元) 以算式为例;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 引导思考:在乘法5×4=20中;5和4是什么数?20是什么数?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发现:5和4是乘数;20是积;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乘数×乘数=积 指出:由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当我们探讨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时;可以说20是4和5的倍数;4和5是20的因数。 你能根据乘法算式18÷6=3这个算式来确定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和因数的关系吗? 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范围限制为不是零的自然数。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找倍数 观察第3页上的“找一找” 3.判断。请你用自己的方法判断;然后全班交流。

找7的倍数。 二、看书质疑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2-3页的内容;巡视并答疑。 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游戏 同学们;要下课了;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老师出示一张卡片;如果你的学号是卡片上的数倍数;你就可以出教室;但要到讲台前大声说一句“几是几的倍数;或几是几的因数”。 三、作业 课本第3页第3题。 四、板书 数的世界(倍数与因数) 分一分 像0、1、2、3、……这样的数是自然数。5×4=20 像-3、-2、-1、0、1……这样的数是整数。20是的倍数。 在自然数(零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4和5是20的因数。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2、5的倍数的特征 目标预设: 1.让学生经历探索2、5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2、5倍数的特征;能熟练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2.知道奇数与偶数的含义;能熟练判断一个数是奇数或偶数。 3.在观察、猜测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并能迅速作出判断。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到目前;你认识了哪些数?请举例说明。 怎样能迅速找出一个数的倍数?你能很快说出下列各数的倍数吗? 二、探索新知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小学电子教案学科:数学 年级:三年级 姓名: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两年的小学生活,孩子们基本懂得了学习的习惯和常规。但孩子们由于存在着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达到该册的目标要求。但仍有少数同学学习态度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积极引导,让他们达到学段目标。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三个领域,八个单元。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第三单元“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边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乘与除”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第六单元“乘法”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5.第七单元“年、月、日”本单元主要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能判断平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第八单元“认识小数”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一单元里学生学会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第五单元“周长”本单元主要学习周长的概念,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数学好玩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案 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 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主要是自然数的认识,倍数与因数,2,5,3倍数的特征,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 (2)第三单元“分数”,主要学习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能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主要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实际应用、分数的混合运算、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 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主要学习平面图形大小的比较,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的认识以及相关的面积计算。 (2)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二)”,主要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以及一些有趣的简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 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可能性的大小”,主要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方案。 综合应用 进一步整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的内容,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2、教学目标 (1)会进行数的分类,理解自然数与整数的概念。理解掌握倍数与因数,2,5,3倍数的特征,知道什么是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 (2)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底、高,理解掌握相关的面积计算;会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及简单的不规则图形面积。 (3)认识真分数、假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正确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或整数的互化;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正确进行分数大小的比较;运用分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正确进行分数与有限小数的互化。 (5)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方案。 3、教学重点 (1)倍数与因数;2,5,3倍数的特征;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方程教案

《方程》教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方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在丰富的问题情境中感受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等量关系,学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养成认真观察、思考、分析、归纳的习惯,感悟代数思想,体会方程的概念;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代数思想,获得数学是可以运用他们自己的经验去发现和再创造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找出题目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玩一个猜谜语的游戏,好不好?(课件出示:一个小矮个,身上挑副担,如果挑不平,头偏心不甘。)你猜到了是什么? 生:天平。 课件出示一架天平。 师:你真厉害。对,天平我们在科学课上经常要用到它。关于天平你都知道些什么?

生1:天平用来称物体的重量。 师:说得真好,还有吗? 生2:天平的左面放物体,右面放砝码。 生3:当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一样时,天平就平衡了。 师:对。当天平指针指向中间时,表示两边物体质量相等,天平就平衡了。 1、课件出示:两个苹果和一个菠萝。 师:那我们试试看。假如我要把两个苹果和一个菠萝分别放在天平的左盘和右盘,天平怎么了? 生:天平平衡了。 师:对,天平平衡了。这说明什么呀? 生:两个苹果的质量=一个菠萝的质量。 师:两个苹果的质与和一个菠萝的质量是(相等的),可以用一个什么符号来连接(等号) 师:这时候天平平衡,可以用等号来连接。 2、师:如果现在告诉你左盘每个苹果重300克,右盘的一个菠萝重600克(课件出示)这样的两个苹果和一个菠萝,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左盘和右盘这种相等的关系吗? 生:300+300=600;300×2=600(师:写成300+300=600可以吗?) 师两个式子都准备好,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在黑板上。 师:说得不错!300+300表示什么?(天平左边两个苹果的质量),600表示什么?(天平右边一个菠萝的质量),为什么可以用等号来连接?

《成长的脚印》——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成长的脚印》——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估计不规则的图形面积的大小,能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一些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掌握数方格的顺序和方法。 2、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3、让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 教学重点: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材分析:在现实生活中,学将接触到大量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问题,原来根据标准的要求,让学生掌握会计,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方面。本课时专题安排了估计、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本探索活动分为三个部分,前两个部分主要是呈现了小华出生时与2岁时两个不同年龄段脚印面积的大小,第三个部分是让学生运用自己探究出的方法,估计自己的脚印。教学思想:根据《标准》的要求,让学生掌握会计,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方面,让学生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教具准备:图形,树叶若干片,方格纸两张。

一、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教师出示课件与问题:小华出生时脚印的大小是多少? 学生自己先独立进行估计,然后小组内进行交流。小组推荐人员进行全班交流。 小组1:我们是用数格子的方法来进行计算的,我先数了数 整个格子的大约是11个,其他不够一个格子的我进行了拼补,这样大约是17cm2。 小组2:我们的方法也是这样的,我们把不满一格的按照一 格进行计算,这样大约是18 cm2。 师:总结以上同学们的做法,基本上都是利用数格子的方法 进行估计的。同学们还有没有别的其他的做法? 生1:我把这个脚印看成了近似的长方形,长6厘米,宽3 厘米,所以面积是3×6=18 cm2。(学生在实物投影前画出他看到的近似图形,学生们表示认可。) 生2:我有个不同的方法,我是看成了挖土的梯形,上底上2 厘米,下底上7厘米,高是7厘米,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即(2+3)×7÷2=17.5( cm2)。 师:回顾下刚才大家都用了一个什么方法。 生1:我们用了数一数的方法。 生2:我们把这个脚印看成一个近似的图形进行计算。 (2)小华2岁时,脚印的面积约是多少?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6人,其中男生35人,女生21人,学生的听课习惯已初步养成,并班上同学思想比较要求上进,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能力强,学习有方法,学习兴趣浓厚;另一部分学生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经常拖拉甚至不做。从去年的学习表现看,学生的计算的方法与质量有待进一步训练与提高。故在新学期里,我们在此方面要多下苦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的四化建设的新型人才而奋斗。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四单元“比的认识”。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一单元“圆”。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

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圆周率发展历史的阅读,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2.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3.第六单元“观察物体”。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三)统计与概率 第七单元“统计”。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通过投球游戏、两城市降水量等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 (四)综合应用

《成长的脚印》教学设计

《成长的脚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科书第77-7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估计不规则的图形面积的大小,能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一些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掌握数方格的顺序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借助方格图估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在估算面积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初步的估算意识和估算习惯,体验估算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利用方格图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估算的习惯和方法的选择。 教学思想: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将接触到大量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问题,根据标准的要求,让学生掌握估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方面。本课时的教学正是为学生顺利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而展开的。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方格纸一张

教学流程: 一、情境引题,揭示新知。 (出示小华的脚印)这是一张千年之际出生的婴儿脚印的图片,怎样才能知道这个脚印的面积有多少呢? 二、参与探索,经历新知 1、自己先独立进行估计,然后小组内进行交流。 2、全班交流: (1)说明估计的结果及过程 (2)数方格的方法验证估计值 (3)师:大家都是用数方格的方法估计的,还有没有其他的估算法呢? 引导学生把图形看成了近似的基本图形,根据图形的面积公式,算出面积。 3、出示小华两岁时的脚印,学生估计面积。 三、小结方法,实践新知: (1)师:刚才大家对像脚印这样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进行了估算,想想刚才大家用什么方法进行估算的? 师板书:1、借助方格图数一数所占的格数。 2、把它看成一个近似的规则图形,测量后进行计算。 (2)请同学们算一算自己脚印的面积约是多少? 学生自己先取出事先画好的脚印图,然后借助附页3的

(新)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除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2页~第3页“分苹果”“分橘子” 1.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 系。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除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 要比除数小,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3.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难点, 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教学准备:, ppt,学生准备小圆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问题引入:显示18个苹果画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每盘放6个苹果,18个可以 放几盘? 二、探索新知 1.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 (2)接着进行全班集体交流。学生可能有很多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如: a.通过乘法口诀“三六十八”得出结论:可以放3盘; b.用除法算式算:18÷6=3,所以可以放3盘。 (3)同桌同学合作用18个圆片摆一摆,验证推算结果是否正确,教师用实物ppt 显示学生摆放的圆片图,进一步进行验证、交流。 (4)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师指出:18÷6=3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边写边说明: 横式:18÷6=3 竖式: 3 6丿1 8 1 8 讨论:结合刚才分苹果的情况,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竖式中的各个数表示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口答板书: 3 ……商:“3”表示分3盘。 除数……6丿18 ……被除数:“18”表示有18个苹果。 “6”表示每盘18 ……商和除数的乘积:“18”表示需18个苹果。 放6个苹果。0 ……余数:“0”表示20个苹果全部放完,没有剩余。 说明:“丿”表示横式中的“÷”。 (5)练习:第2页“填一填,说一说”的习题。 学生独立练习完毕,指名学生板书,进行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第3页“练一练”第1、2、3题。 四、总结(除法竖式的写法。)

成长的脚印优秀作文(通用3篇)

成长的脚印优秀作文(通用3篇) 成长的脚印优秀作文1 十五个春秋冬夏,浓缩了人生精华。当我回过头品味所走过的那串串脚印时,心中感慨万千。 成长的脚印里饱含了亲情的关爱。难忘记忆里儿时的童稚。骑在父亲脖子上撒欢儿,倚在妈妈膝上数天上的星星。睡觉时缠着他们讲大灰狼的故事,半夜里被吓醒了,钻到妈妈的被窝里,让妈妈紧紧搂住,生怕被它叼去。不会忘记,在生病时,送到面前的一片片药片,一杯杯开水,一声声问候,那是同学们悉心的照顾。更不会忘记,在取得成绩时,老师送来欣慰和赞许的眼神,考试失败了她又送来鼓励的目光,增添了我与挫折斗争的勇气。所有关怀我的人都与我同欢笑,同呼吸。 生活中也有挥之不去,甩之不尽的少年烦恼。我希望做一只展翅欲飞的雏鹰,翱翔在自己自由的天地。当我提出自立,可是迎来的却是父母“你还小,等你长大了”的话语。无奈的我就在这一次次的拒绝中期盼成熟的希冀。繁重的学习生活压得我喘不过气,我真想向老师提出减负的建议,可是我不敢,胳膊拧不过大腿,小小的我又怎能拧过强大的老师?我想反抗,却又无力反抗。烦恼、孤寂,不被理解总是困扰着我。 我的脚印里也充满着艰难的选择。时光真的是十分可贵,可惜的

是我曾经蹉跎了岁月。上中学时,同学们已懂得了“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都在拼命学习。只有我还在虚度美好的光阴,每天在金庸的江湖中和游戏里度过本该努力的生活。成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当同学们手捧沉甸甸的硕果时,我却躲在角落里黯然落泪,后悔,沮丧。老师告诉我:“业精于勤,荒于嬉。只有付出了,才有收获。失败了,爬起来,做个生活的强者。”我懂得了这个道理,于是再次融入莘莘学子的行列,优异的成绩让我重新赢得自信。正确的选择让我更明白了,人不能第二次在同一地方摔倒,否则你会摔得更惨的道理。 酸甜苦辣,这就是成长的脚印。她伴我走进成熟,走过青春四季。 成长的脚印优秀作文2 有人说:成长是脚踏实地实践的过程,一步一个脚印去见证,那么这些脚印就是成长的脚印。 实践才能验证真理,成长才会体验生活。路,是人踏出来的,上面载满了脚印。我喜欢看书,书是知识的源泉,书教会我成长。当处在荆棘林的时候,以前我会喊人来救我或是等死。而现在,如果给我一把刀,我会用这把刀砍出一道路来,而不是坐在这里消耗时间。成长就是冒险,它会使人跌倒,使人受伤,但我不会停止我的步伐。因为人不可能一辈子都不长大,不可能一辈子都生活在幸福之中。 天空中有时会下小雨,有时会下暴雨,但我很少披雨衣,因为成长就是与困难斗争的过程,为什么要披呢?淋湿衣服又怎样,感冒了又怎样。如果大雨可以帮助我成长,那就让它来得更猛烈些吧。泥泞的道路会留下我深一脚、浅一脚的脚印。也许在这条路上我跌倒了无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探索之成长的脚印(习题带答案)

6.2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在下面方格中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大约是()cm2。(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看做1cm2) A.26 B.39 C.80 D.100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图形观察可知:完整的小方格一个有多少个,不完整的有多少个,不完整的按着所有个数的面积总和的一半计算即可。 【详解】 完整的小方格=24个,不完整的小方格=22个 24+22÷2≈35 所有面积大约是39。 故正确答案选B。 2.图①的面积( )图②的面积。

A.>B.

(____)cm2 (_____)cm2 (____)cm2 【答案】10 13 12 【解析】 【详解】 略 5.估计下面图形的面积。(每个小方格的面积为1cm2) 树叶的面积约占(___)cm2 桃的面积约占(___)cm2 花瓶的面积约占(___)cm2 【答案】8 9 8 【解析】 【详解】 略 6.估计下列图形的面积.(每个小方格的面积表示1cm2) 约(_____)cm2约(_________)cm2约(_________)cm2 【答案】62015 【解析】 【详解】 略 7.用数方格的方法估算下面两个图形的面积。(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 cm)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精打细算》教案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精打细算(第2-3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2、掌握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淘气打算去买牛奶,你从图上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2、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11.5÷5 12.6÷6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与以往我们学过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被除数都是小数,除数都是整数) 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看看淘气到底应该买哪个商店的牛奶。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师:两个商店牛奶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呢?我们先算一算甲商店的牛奶单价。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先自己想一想,

并且尝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想法。 2、学生交流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3、请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指名学生板演。 4、老师引导学生比较汇总的各种方法,认为哪个方法比较简便实用? 学生可能会将11.5元转换为115角进行计算,老师应追问:为什么要化成115角进行计算?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将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思想和方法。也可能有学生直接运用竖式进行计算,老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引导出“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5、理解算理:师生共同探究“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再进行引导。将11.5元平均分成5份,先将11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2元,还剩1元,再将1元看作10角,加上5角,一共15角,平均分成5份是3角,3的单位是角,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时,3应该写在十分位上,因而小数点在3的前面,正好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或个位上的1是10个十分之一,加上十分位上的5,总共是15个十分之一,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3个十分之一,因而小数点应在3的前面。教师视学生回答角度进行引导阐释。 6、引导归纳总结,明确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7、学生尝试计算乙商店牛奶价格,注意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1题。 2、我是小小神算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复习大全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复习大全 第一部分:概念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 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什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2017年秋【新版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2014年秋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将围绕小数除法来展开,这部分教学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学生在二年级学习了表内除法初步理解了除法的意义,三年级时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元角分与小数,四年级学习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生基本掌握了整数除法的基本方法,在生活中学生也积累了一些小数除法的初步经验。因此,本单元将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研究小数除法运算。小数除法是在整数除法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同时,它既是整数除法学习的发展,也是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学习的基础。 1、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地位作用。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小数除法可以根据小数点处理方法不同,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另一种是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由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

通过商不变的性质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计算,所以小数除以整数是学习小数除法计算的基础,一定要让学生弄清算理,切实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小数除法的重点内容,教材在编排时重点突出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商的近似值和循环小数都是进一步研究商,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处理商,并认识循环小数等有关概念。 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1)展示学生对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 首先在小数除以整数中,教材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小数除以整数进行探究,呈现了元、角、分的换算与小数的关系,将小数除以整数转化为整数除法来计算的方法,通过与小数除以整数的一般方法的对比,使学生看到两种方法的联系。其次组织学生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讨论,比如在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时,被除数位数不够怎么办?商的整数部分不够商“1”时,为什么要写“0”?通过对这些关键问题的探讨,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再次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都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 (2)计算内容紧密结合现实情景。

五年级数学《成长的脚印》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成长的脚印》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数学《成长的脚印》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所在的班处在农村地区,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优生的比例约占40%,合格的约占20%,极差的学生有5%。班级总体感觉良好,对学习数学有比较浓厚的兴趣,思维活跃,有自主探索知识的学习习惯,成绩稳定。但是家长的辅导不令人满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数方格的顺序和方法,能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一些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能正确估计不规则的图形面积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能借助方格图估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在估算面积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初步的估算意识和估算习惯,体验估算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让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使学生体会环保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利用方格图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 教学难点:估算的习惯和方法的选择。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题,学习新知: 1、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从我们牙牙学语到认识数字,从我们拿起笔到记录生活中的开心快乐,同学们每天都在不知不觉中成长。我想:只要同学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成功的道路上必将留下你们一串串成长的脚印。(揭示课题:成长的脚印) 2、情境入题,学习新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小华出生时的脚印图片。怎样才能知道这个脚印的面积有多少呢? (1)学生自己先独立进行估计,然后小组内进行交流。 (2)全班交流: 生1:我们是用数格子的方法来进行计算的,我先数了数满格的大约是11个,其他不够一个格子的我进行了拼补,这样大约是17cm2。 生2:我们的方法也是这样的,我们把不满一格的按照一格进行计算,这样大约是18 cm2。 师:大家都是用数方格的方法估计的,还有没有其他的估算法呢? 生1:可以把这个脚印看成了近似的长方形,长8厘米,宽2厘米,所以面积是2×8=16 cm2。(课件演示此方法) 生2:我有个不同的方法,我是看成了近似的梯形,上底约2厘米,下底约2.5厘米,高约8厘米,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算出(2+2.5)×8÷2=18cm2。

成长的脚印教学反思

篇一:成长的脚印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第四册《成长的脚印》教学设计 实验小学纪晓燕 教材分析: 《成长的脚印》是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在长大》的第一个主题。学生从入学到现在,即将顺利地完成了小学低年级的学习任务。在这两年里,他们有了很多变化与进步:不仅是身体、身高等身体素质的变化,还包括学习能力、交往能力等心理素质的变化。本课的编排,及时地让学生回顾、发现自己的成长,为成长而兴奋,以使他们充满信心地迎接中年级的学习;并让他们体会到自身成长离不开很多人的关爱,懂得要做个关爱他人的好孩子。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小学生活,在各方面都有了进步。与一年级相比,他们参加的集体活动、接触的人更多,对周围的事物有更多的兴趣。他们活动能力强了,收集信息的渠道也宽了,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二年级学生总结自身生活经验的能力较弱,教师如何帮助他们系统地回忆、交流、展示,则显得很重要。 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立足品德课的活动性与生活性,从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生活作背景、铺垫,逐层深入:从成长概念的直观引入,到从学习、品德方面发现成长;从“展示自己的本领”进一步体验“成长快乐多又多”到“对家长说句话”懂得感恩,强化学生“长大”的体验,最后再顺势引导他们体会长辈、他人的爱,做个懂事的好孩子。多角度、多层次地引导学生感悟成长。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认识到很多人,特别是父母、老师对自己成长倾注了很多的爱,培养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做个懂事的孩子。 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成长与变化,欣赏自己的优点与长处。知道长大的含义。 行为与习惯: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善于学习的好习惯。善于欣赏和表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资料、讨论交流、展示作品、诉说心里话等活动,使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感受到成长,体验成长的乐趣。 教学重点: 深入挖掘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个“脚印”,使他们为成长感到快乐。 教学难点:把握二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于细微处入手,引导学生在情境活动中乐于表达、探究。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1)找一找小时候的相片及用过的东西,在家里与父母开展“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回忆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成长的脚印 2

成长的脚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寻找自己成长的足迹,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比较全面的认识成长的含义。 2.能力目标:激发孩子欣赏自己的成长,展示自己的能力。 3.情感目标:树立自信心,产生成长的喜悦感。 活动重点、难点: 通过寻找自己成长的足迹和纪念物,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比较全面的认识成长的含义,产生成长的喜悦. 活动准备: (教师)西瓜、布娃娃、小脚印、磁带。 (学生)照片、小时侯的物品、出生证、彩笔。 活动时间:两课时 活动过程: 一、我长大,我快乐。 1.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朋友,你们想认识一下吗? (出示婴儿图画)看--他来了。 哈哈,老师请来的是可爱的婴儿朋友,其实你们小时侯就像这样又可爱又漂亮。 2、不信你瞧,这是我们班的两位小朋友,大家猜猜他们是谁? 我们闭上眼睛数“1、2、3”他们就会出现在我们面前。 大家看,两位小朋友与照片上的他有什么不一样呢?(生自由谈) 3、刚才大家说了这么多,你觉得自己和小时侯还有哪些不一样的? 4、看来,你们的变化还挺大的。下面我们召开“成长的脚印”展示交流会。打开你们的成长袋,把小时侯的物品和照片拿出来。和伙伴们一起交流自己的成长变化吧! 学生小组讨论(小时侯的用品)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 5、刚才交流的时候,我发现了一张出生证,它清楚的记着那个小朋友的体重和身高,我们请小主人来读读吧!

师:你知道3000克有多重吗?这个西瓜正好是6斤,你小时侯就和它一样重,请你的好朋友来抱抱它。(感觉怎么样) 师:那你再抱抱他,看他现在的体重怎么样? 为什么抱的那么辛苦呀!是的,你看他都长这么大了,哪能不重呢? 师:你们知道他的身高?(大家比划一下,50厘米有多长) (出示布娃娃)这就是50厘米的娃娃,比一比,现在的这位小朋友长多高了? 过渡:是呀,时间过的真快,不光是他,你们都从牙牙学语的婴儿长成了二年级的小学生了。我们都长大了。让我们一起来读儿歌庆贺自己的长大吧! 雨水哗啦啦---- 追着我的小脚丫, 他想和我比一比, 谁的步子跑的快? 他想给我量一量, 我的脚丫有多大? 哦,它一定想告诉我: ---小小的脚丫呀!天天在长大! 二、我成长,我快乐 师:我们每个人都在长大,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留下令你骄傲、自豪或留恋的足迹,群昌小学的姚瑶同学带来了她的成长袋,我们看-- (书、作品、奖状、照片、奖品、评价手册等) 1、(小组讨论)我们来到快乐小组里,打开自己成长袋,把自己成长过程中留下的脚印讲给小伙伴听。(谈收获,讲变化) 2、全班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成长袋,讲自己的成长足迹。 三、我能干,我快乐 师:听了你们的发言,老师感受到了你们都在不断地成长进步,小兔贝贝邀请我们来到“成长剧场”。请小朋友们表演一下自己最拿手的节目,开始吧! (学生才艺展示:画画、剪纸、跳舞、唱歌、弹琴,朗诵等) 四、我记录,我快乐。 师:小朋友们的确长大了,变得多才多艺。看,成长是多么快乐的事呀!我们一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