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一年级(下)语文易混字(默写能手)

一年级(下)语文易混字(默写能手)

一年级(下)语文易混字(默写能手)
一年级(下)语文易混字(默写能手)

一年级(下)易混字—选自默写能手

高中语文易混淆词语辨析100条

语文易混淆词语辨析100条 1、牟取?谋取:“牟取”指获取名利,贬义词。而“谋取”指的是设法取得,一般用于褒义。 2、勾通?沟通:“勾通”指暗中串通,相互勾结,贬义词。而“沟通”指两方能够通连。 3、定金?订金:“定金”指为了保证成交,预先支付的一部分钱。而“订金”指购买之前约定的价格。 4、预定?预订:“预定”指预先规定或约定。而“预订”指预先订购。 5、作客?做客:“作客”指离开故乡,寄居在别处。而“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6、质疑?置疑:“质疑”指提出疑问。而“置疑”指怀疑,一般用于否定的意义。 7、义气?意气:“义气”指主持公道或忠于兄弟朋友的感情。而“意气”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的情绪。 8、本义?本意:“本义”指词语的本来意义。而“本意”指原来的意思或意图。 9、功夫?工夫:“功夫”指①本领、造诣;②同“工夫”。而“工夫”指①占用的时间; ②空闲时间;③指时候。另外,“功夫”除用于“本领、造诣”之意外,可与“工夫”通用。 10、不齿?不耻:“不齿”指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不耻”意思是“不以……为耻”,“不认为……是可耻的”。二者表意正好相反。 11、巨变?剧变:“巨变”指的是巨大的变化,而“剧变”指剧烈的变化。 12、法制?法治:“法制”指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是一种治理社会的制度和方法。而法治:①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依法治国;②根据法律治理国家。 13、自诩?自许:“自诩”指自夸,贬义词。而自许指以某种崇高的使命激励自己,褒义词。 14、勉励?勉力:勉励,劝人努力。而“勉力”指努力去做。 15、处世?处事:“处世”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而“处事”指处理事务。 16、形迹?行迹:“形迹”指①举动和神色;②痕迹、迹象;③指礼貌,如“不拘形迹”。而“行迹”指行动的踪迹。 17、原形?原型:“原形”指原来的形状,本来的真实面目,常含贬义。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文艺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18、年轻?年青:“年轻”指①年纪不大,多指十几岁至二十几岁;②指事业学问的开创的时间不长。而“年青”指处在青少年时期。 19、连播?联播:“连播”指连续播出(节目)。而“联播”指同时转播其他电视台或电台的节目。 20、终止?中止:“终止”指结束,停止。而“中止”指因故中途停止。 21、捉摸?琢磨:“捉摸”指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的意思。而“琢磨”指①雕刻和打磨(玉石);②加工使精美(指文章等);③思索,考虑;例:老张的话我琢磨了很久。 22、妨害?妨碍:“妨害”指有害于。而“妨碍”指阻碍,不能顺利进行。 23、变换?变幻:“变换”指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而“变幻”指无规则地改变,令人捉摸不定。 24、供品?贡品:“供品”指供奉神佛祖宗用的瓜果酒食等。而“贡品”指古代属国或本国臣民献给帝王的礼物。 25、淹没?湮没:“淹没”指大水漫过,也形容被声音盖过。而“湮没”指名声和成就被埋没。

易混词汇辨析

1.definite和definitive definite(certain or clear,not vague)“明确的,一定的”。 definitive(authoritative,that cannot be improved)“限定的,决定性的,最后的”;definitive host宿主;definitive organs定形器官;definitive sentence最后判决。 2.dependant和dependent dependant n.(one who depends on another for support)受赡养者。 dependent adj.“依靠的,依赖的”;He…s still dependent on state benefit. The rate of relief is dependent on one?s income. 3.discreet和discrete discreet“考虑周到的,慎重的”。 discrete“分离的,分裂的”;On closer examination,we find that the pattern is formed from thousands of discrete dots of colours. 1.distinctive和distinct distinctive“有特色的”,“独特的”;the distinctive stripes of the zebra. distinct“清楚的,明显的”;a distinct smell of alcohol on his breath.

初中语文 易混同(近)音字、词辨析

初中语文易混同(近)音词辨析 1、包含——里面含有。如:这段话包含好几层意思。 包涵——请人原谅。如:请多包涵。 2、必须——①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能愿动词。如:学习 必须刻苦。②表示加强命令语气,副词。如:你必须离去。 必需——一定要、不可缺少,动词。如:煤和铁是工业上所必需的原料。 3、辨明——辨别清楚。如:辨明方向,辨明是非。 辩明——分辩清楚;辩论清楚。如:这场论争已辩明事理。 4、变换——只是事物的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能带宾语。如: 变换位子;适应季节的变换。 变幻——是事物的形式或内容不规则地或奇异地变化。不能带 宾语。如:风云变幻;情绪变幻无常。 5、不和——不和睦。侧重于关系处理得不好。如:家庭不和。 不合——合不来。侧重于性情不相投、不能相处。如:我俩脾 气不合。 6、查访——侧重于通过打听进行调查,其对象一般是与案情有关 的人,其目的是弄清案情,为断案结案作准备。如:查访有关 人证物证。 察访——调查手段除访问之外、还有观察、也不限于对案情的 调查,其调查对象自然要广泛得多。如:这一事件经过长期察 访,终于弄清了真相。

7、处世——泛指人在社会上活动,跟人来往。如:人心不古,处 世不易。 处事——处理事务的意思,一般指对具体事务的处理。如:他 处事不利。 8、出生——胎儿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如:甲子年出生。 出身——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身份。如:工人出身。 9、篡改——用作伪的手段别有用心的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 政策等)。 窜改——改动文字(成语、文件、古书等)。如:他将“望洋 兴叹”窜改成“望山兴叹”。 10、“采”与“彩” “采”与“彩”这两个同音字,字义有明显区别,不能混淆。书报刊上常常“采”与“彩”不分,造成用词错误,如把“光彩”写成“光采”,“喝彩”写成“喝采”,“风采”写成“风彩”等等。要区别“采”与“彩”,关键在于辨清这两个同音字的字义。“采”主要表示人的容貌、姿态、神情和精神境界,如神采、风采、文采、神采奕奕、风采动人、无精打采、兴高采烈等。“彩”则主要表示颜色,在与颜色有关的词里,都用“彩”,如色彩、彩云、彩虹、五彩缤纷等。“剪彩”“张灯结彩”中的“彩”都指彩色的丝绸之类;“彩礼”指订婚用的各色财物。“彩”有时不表现色彩,如精彩、多姿多彩,是表示出色、多样的意思。还有“喝彩”表示称赞、夸奖的欢呼声:“挂彩”表示负伤流血:“彩排”表示演员化装排练,这些

高考易混字辨析

高考易混字辨析.txt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你发怒一分钟,便失去60分钟的幸福。忙碌是一种幸福,让我们没时间体会痛苦;奔波是一种快乐,让我们真实地感受生活;疲惫是一种享受,让我们无暇空虚。生活就像"呼吸""呼"是为出一口气,"吸"是为争一口气。 【“分”和“份”】 分,读fèn时,一般有三个意思: 一是成分,如:水分,养分等; 二是指职责或权限的限度,如:本分、过分、恰如其分等; 三是指情分、情谊,如:看在老朋友的分上,原谅他这一次吧。 份,只有一个读音fèn,也有三个意思: 一是指整体里的一部分,如:股份; 二是作量词用,例如,一份报纸; 三是用在“省、县、年、月”后面,表示划分的单位,如“七月份”。 ①他的愿望纯属非份之想。 ②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份。 两个“份”,哪一个对,哪一个错呢? 这样看来,前面两句中,第一句中的“非份”应改为“非分”,第②句“省份”是对的。 另外,还需要注意分辨下面两组词的区别。 1.分子和份子 “分子”有两个读音, 读fēnzǐ时,是数学和物理上的两个名词 读fènzǐ时,是指具有某种特征的人,如:知识分子、积极分子等。 “份子”读轻声(fènzi),多指集体送礼时各人分摊的钱,如:凑份子。 2.成分和成份,身分和身份 一般情况下,它们之间没有什么区别,但从汉字规范的角度出发,现在多写作“成分”,“身份”。 【“俱”与“具”】 百废俱兴,也作百废具兴,也说百废俱举。 俱,本义:走在一起,在一起。现指全、都之意。 具,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鼎”,下面是双手。表示双手捧着盛有食物的鼎器(餐具)。本义:准备饭食或酒席。现有用具、才能、具有、办、陈述等多层含义。在古文献中,“具”通“俱”,作全都、都讲。

语文易混淆词语辨析(一)_优美语句

语文易混淆词语辨析(一) 语文易混淆词语辨析(一) 1、不齿?不耻:“不齿”指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不耻”意思是“不以……为耻”,“不认为……是可耻的”。二者表意正好相反。 2、勾通?沟通:“勾通”指暗中串通,相互勾结,贬义词。而“沟通”指两方能够通连。 3、定金?订金:“定金”指为了保证成交,预先支付的一部分钱。而“订金”指购买之前约定的价格。 4、预定?预订:“预定”指预先规定或约定。而“预订”指预先订购。 5、作客?做客:“作客”指离开故乡,寄居在别处。而“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6、质疑?置疑:“质疑”指提出疑问。而“置疑”指怀疑,一般用于否定的意义。 7、义气?意气:“义气”指主持公道或忠于兄弟朋友的感情。而“意气”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的情绪。 8、本义?本意:“本义”指词语的本来意义。而“本意”指原来的意思或意图。 9、功夫?工夫:“功夫”指①本领、造诣;②同“工夫”。而“工夫”指①占用的时间;②空闲时间;③指时候。另外,“功夫”除用于“本领、造诣”之意外,可与“工夫”通用。

10、牟取?谋取:“牟取”指获取名利,贬义词。而“谋取”指的是设法取得,一般用于褒义。 11、巨变?剧变:“巨变”指的是巨大的变化,而“剧变”指剧烈的变化。 12、法制?法治:“法制”指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是一种治理社会的制度和方法。而法治:①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依法治国;②根据法律治理国家。 13、自诩?自许:“自诩”指自夸,贬义词。而自许指以某种崇高的使命激励自己,褒义词。 14、勉励?勉力:勉励,劝人努力。而“勉力”指努力去做。 15、处世?处事:“处世”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而“处事”指处理事务。 16、形迹?行迹:“形迹”指①举动和神色;②痕迹、迹象;③指礼貌,如“不拘形迹”。而“行迹”指行动的踪迹。 17、原形?原型:“原形”指原来的形状,本来的真实面目,常含贬义。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文艺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18、年轻?年青:“年轻”指①年纪不大,多指十几岁至二十几岁; ②指事业学问的开创的时间不长。而“年青”指处在青少年时期。 19、连播?联播:“连播”指连续播出(节目)。而“联播”指同时转播其他电视台或电台的节目。 20、终止?中止:“终止”指结束,停止。而“中止”指因故中途

高考语文易混成语辨析区别100对素材

易混成语辨析区别100对 1、趁火打劫:趁别人有危难时去捞好处。亦作“趁火抢劫”。//浑水摸鱼:比喻乘混乱的机会攫取不正当利益。 例:⑴灾荒不仅对这些脑满肠肥的人毫无影响,反而使他们趁火打劫发了横财。 ⑵春运期间,乘车出行的人员比较多,犯罪分子往往利用这个机会浑水摸鱼,趁旅客心急而疏于防范之际,扒窃旅 客钱物。 2、惨无人道:惨,残酷狠毒。残暴得灭绝人性。多指人//惨绝人寰:人寰,人世。世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的。形容惨到极 点。多指事物 例:⑴惨无人道的刽子手竟然在她的十个手指上钉进竹签。 ⑵日本鬼子在南京惊醒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3.心满意足:满足了原来的期望、要求。//称心如意:合乎心意,比较喜欢满意。 例:⑴老赵拿到了钥匙,心满意足的说:“我总算有了自己的房子。” ⑵在这里大家都能买到自己称心如意的商品。 4、重整旗鼓:比喻失败后积聚力量,重新行动。亦作“重振旗鼓”。//卷土重来: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新猛扑过 来,多用于贬义。 例:⑴长达七年的禁令解除之后,雅芳化妆品公司正重整旗鼓, 准备重返中国开展直销业务。 ⑵必须提高警惕,防止非典卷土重来。 5.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处心积虑:处心,存心。积虑,积久考虑。多含贬义。 例:⑴他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赢得了人民的尊敬。 ⑵她指控那男人:“你是处心积虑追求我的,让我一步步掉在你手上。” 6、粗心大意:做事不细心,马虎。//粗枝大叶:指文字或话语简略概括,大致的 例:⑴这种题处处有陷阱,你可不要粗心大意 ⑵接下来的来信也都大同小异,粗枝大叶地说说工作上的一些事情也就完了。 7.当仁不让: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义不容辞:指顾全道 义而不推辞。 例:⑴经验交流会开始,班长当仁不让,第一个上台发言 ⑵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是全党全社会的任务,也是各级妇联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 8.道貌岸然: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岸然,高傲威严的样子。形容神态庄重严肃。现常用来形容故作正经,表里不一之状。贬义//一本正经:形容庄重规矩,非常 认真(有时带有讽刺的意味)。 例:⑴谁能想到这个道貌岸然的市长居然给他的情妇下跪。 ⑵谢霆锋有意要摆脱坏男孩形象,一本正经的演唐僧 ⑶他也一本正经地想了一会儿,歪着脑袋说:“是啊,肯定是的, 花瓶自己跳下来了。” 9.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多用于指人。//等量齐观:等,同等。齐,一样。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多用于指物。 例:⑴老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因为成绩差而歧视学生。 ⑵日本广岛伤亡不能与南京大屠杀等量齐观 10.牢不可破:牢固得不可摧毁,不可动摇。形容异常坚固。我们的友谊牢不可破 //颠扑不破:无论怎样倾跌敲打都不会破损。比喻理论正确,无法驳倒推翻。 例:⑴我们的友谊牢不可破。 ⑵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11.死灰复燃:死灰,烧余的灰烬。比喻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指坏事)。//东山再起: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高考语文: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高考语文: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A————— 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同:都有按一定的顺序、步骤进行之意。 异:前者侧重于按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后者指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爱财如命/一毛不拔 同:都形容极其吝啬。 异: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义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吝啬,语义轻。 爱憎分明/泾渭分明 同:都有界限清楚之意。 异:前者指思想感情上的爱与恨;后者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显然不同。 安分守己/循规蹈矩 同:都有规矩老实之意。 异:前者侧重于规矩老实,守本分;后者侧重于墨守成规,不敢变易。 安之若素/随遇而安 同:都有对环境遭遇不在意之意。 异:前者多指面对不顺利的境况,仍能像平常一样;后者强调在任何环境中都安然自得,感到满足,也有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之意。

暗箭伤人/含沙射影 同: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 异: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指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别人,程度比后者重;后者的手段多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或某事之意。 —————B————— 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同:都有掌握知识不透彻,或对情况不够了解之意。 异:前者表示只想懂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重在态度上,是中性词;后者多指在学术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不加思考地笼统接受,重在方法上,是贬义词。 别具一格/别开生面 同: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之意。 异:前者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后者偏重在“生面”上,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适用范围较广。 病入膏肓/不可救药 同:都表病情严重,无法医治。 异:前者重在“病”,比喻病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后者偏重于“救药”,强调无法挽救。 捕风捉影/无中生有 同:都有凭空捏造之意。 异:前者重在没有事实根据;后者重在本来没有,语气较重。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同音字、形近字辨析(最新)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专项练习 同音字、形近字辨析 东冬 1、()天到了,雪花飘起来了。 2、太阳从()方升起来。 香乡相 1、我请你品尝()甜的水果。 2、李白十分思念故()。 3、我()信她说的话。 座坐 小河上有一()木桥,哥哥()在木桥上玩。 生声 学()们在大()读课文。 在再 小红站()家门口和你奶奶说()见。 气汽已己 1、天()太热了,我还是坐公共()车。 2、我()经是小学生。我自己的事情自()做。 他她它 1、()是我妈妈。 2、爸爸说()今天带我去公园玩! 3、小白兔真可爱,我很喜欢()。 跟很 1、果园里结了()多果子。 2、动物们都()着兔子一起跑。 元园原圆员再在 1、公()里的花好看极了。 2、爸爸给我两()钱,让我买铅笔。

3、()来,地球是()的呀! 4、羊儿在草()上吃草。 5、我们是少先队()。 6、()宵节,妈妈会给我们做汤()吃! 7、小军()公( )里摘花,王大爷看见了,教育他以后不要()摘花了。 知只支枝 1、小鸟在()头高兴地唱歌。 2、我有许多()铅笔。 3、树叶上长了许多()小虫子。 4、你()道他上哪儿了吗? 城成 1、春天到了,我们村()了花园。 2、天安门()楼真高啊! 十石时识 1、早上,()针指向6点,我就起床了。 2、妈妈说她不认()这个人。 3、哥哥今年()岁了。 4、司马光用()头砸破了大水缸。 常常长长尝尝 1、小军()帮助李奶奶洗衣服。 2、大象有一个()的鼻子。 3、今天,妈妈买了一些新上市的水果让我们()鲜。 后候 1、小明小时()学过游泳。 2、()天是星期一。 近进 1、王力走()了学校。 2、我家离公园很()。 块快 1、假山下有一()石头。 2、火车开得很()。

初中重点词语辨析及答案

词语辨析20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大多数人的_____中,真与美并不是一回事,尤其是文艺复兴以后,美成为人文素养中的主要_____,真与美就_____了。这并不是说真与美是对立的,而是把美的价值提高,达到与真_____的程度。 A.观点内含劳燕分飞同日而语 B.观念涵义天南海北平分秋色 C.理念涵养南辕北辙相提并论 D.心目内涵分道扬镳分庭抗礼 【解答】观点:1.观察事物时所处的立场或出发点2.从一定的阶级利益出发所形成的对事物或问题的看法; 观念:1.思想意识2.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形象3.关于某方面的认识和觉悟 理念:理性概念. 心目:想法和看法;内心. 根据句子语境“真与美并不是一回事”可知,是关于人们内心对“真和美的看法”,选用“心目”最合理; 内含:1.内心所具有的;内部包含的.2.内容.3.犹含蓄. 涵义:涵意.词句等所包含的意义. 涵养:指滋润养育;培养.大多指在修身养性方面而言,也指道德、学问等方面的修养.内涵:1.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2.内在的涵养.根据句子语境,可知是“美成为人文素养中的一部分”,选用“内含”或“内涵”; 劳燕分飞:比喻夫妻、情侣别离. 天南海北:形容距离遥远的不同地区.亦形容(谈话)漫无边际. 南辕北辙: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分道扬镳: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根据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句中是修饰“真和美”,只能选“分道扬镳”. 同日而语:指相提并论.一般用于否定句. 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一般用于否定句. 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现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根据语境,句子为肯定句,不能选用“同日而语”和“相提并论”,句子的意思是“真和美的地位一样””.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思绪在黑夜里像野地里的植物一样滋生_______,每根触须都在敏感地捕捉着黑夜细微的变化。 (2)这是一个极为普通甚至贫寒的家庭,昏暗而_______的屋子里,看不到多余的陈设。 (3)这场球赛失败了,但他们并没有丧失斗志,而是接受教训,_______,争取胜利。 A.蔓延简朴卷土重来 B.漫延简朴重整旗鼓 C.蔓延简陋重整旗鼓 D.漫延简陋卷土重来

初中语文易混淆词语辨析汇总

1、不齿/不耻:“不齿”指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不耻”意思是“不以……为耻”,“不认为……是可耻的”。二者表意正好相反。 2、勾通/沟通:“勾通”指暗中串通,相互勾结,贬义词。而“沟通”指两方能够通连。 3、定金/订金:“定金”指为了保证成交,预先支付的一部分钱。而“订金”指购买之前约定的价格。 4、预定/预订:“预定”指预先规定或约定。而“预订”指预先订购。 5、作客/做客:“作客”指离开故乡,寄居在别处。而“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6、质疑/置疑:“质疑”指提出疑问。而“置疑”指怀疑,一般用于否定的意义。 7、义气/意气:“义气”指主持公道或忠于兄弟朋友的感情。而“意气”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的情绪。 8、本义/本意:“本义”指词语的本来意义。而“本意”指原来的意思或意图。 9、功夫/工夫:“功夫”指①本领、造诣;②同“工夫”。而“工夫”指 ①占用的时间;②空闲时间;③指时候。另外,“功夫”除用于“本领、造诣”之意外,可与“工夫”通用。

10、牟取/谋取:“牟取”指获取名利,贬义词。而“谋取”指的是设法取得,一般用于褒义。 11、巨变/剧变:“巨变”指的是巨大的变化,而“剧变”指剧烈的变化。 12、法制/法治:“法制”指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是一种治理社会的制度和方法。而法治:①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依法治国;②根据法律治理国家。 13、自诩/自许:“自诩”指自夸,贬义词。而自许指以某种崇高的使命激励自己,褒义词。 14、勉励/勉力:勉励,劝人努力。而“勉力”指努力去做。 15、处世/处事:“处世”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而“处事”指处理事务。 16、形迹/行迹:“形迹”指①举动和神色;②痕迹、迹象;③指礼貌,如“不拘形迹”。而“行迹”指行动的踪迹。 17、原形/原型:“原形”指原来的形状,本来的真实面目,常含贬义。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文艺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18、年轻/年青:“年轻”指①年纪不大,多指十几岁至二十几岁;②指事业学问的开创的时间不长。而“年青”指处在青少年时期。 19、连播/联播:“连播”指连续播出(节目)。而“联播”指同时转播其他电视台或电台的节目。

小学一年级语文复习易混淆拼音对比一览资料讲解

小学一年级语文复习易混淆拼音对比一览 易混淆拼音对比1(n和l) 易混淆拼音对 比2(zh和h) 易混淆拼音对比 3(ing和in) 易混淆拼音对比 4(eng和en) na哪zh ing eng nǎi奶zhao找jing静cheng成nán男zhe这jing惊cheng城na拿zheng正jing景deng灯na那zhi纸jing京feng风neng能zhi只ling令geng更ne呢zhi值ming明leng冷ni zhi知ping平neng能ni你zhong中ping苹peng朋nian年zhong种qing清sheng生niao鸟zhu住qing青sheng升nin您zhu竹ting听sheng胜niao鸟zhuo捉xing杏sheng声niu牛zhuo着xing星sheng升niang娘xing兴zheng正nuan暖z ying影

nu努zuo做en zi自in ren人la啦zuo座jin巾ben本la拉zao造jin今wen文lai来zi子jin近chen尘lan蓝zuo左jin金wen文lao老zuo坐nin您men门le乐zu足xin心shen什leng冷zou走jin进gen跟li力zen怎lin林zen怎li里zai在shen深li礼zi子ren人li丽zai再sen森liang两zui最hen很liang亮zuo作wen问liang两zi仔chen晨liao了zui嘴 lin林 liu流 liu六 lu路

luo 萝 luo 落 lv 绿 易混淆拼音对比5(ang 和an ) 易混淆拼音对比5(ang 和an ) 易混淆拼音对比 6(ei 和ui ) ang yuan 园 fei 飞 cang 藏 xian 鲜 wei 尾 chang 场 ban 半 mei 梅 chang 长 pian 片 gei 给 chang 常 jian 间 hei 黑 chang 唱 yan 燕 bei 北 chuang 床 man 满 wei 为 chuang 窗 san 三 mei 没 fang 放 pian 片 mei 每 fang 方 duan 短 mei 美 fang 房 jian 尖 fang 方 wan 玩 ui

易混形似字、同音字辨析(2)

易混形似字、同音字辨析(2) 基础试题 2009-09-28 0613 易混形似字、同音字辨析 “度”与“渡” “度”与“渡”音同而词义有明显区别,报刊上常常误用。仅在标题上出现的例子就不少,如《欢渡国庆节》、《初渡老人节》,还有《XX渡假村建成》《X X航线喜渡X周年》等,都把“度”错成“渡”,要人们在水中“渡”假过节,岂非笑话。也有的报刊把“渡关”“过渡”错写成“度 关”“过度”。其实,要准确运用“度”与“渡”并不难,只要分清两字的字义即可。 “度”,指与时间相关的概念,如度日、度年、度假、度命、度活等。“渡”,却是指与空间相关的概念,说明从这里到那里,从此岸到彼岸。如渡口、渡头、渡船、渡轮、渡槽、渡河、渡海、过渡、渡过难关、远渡重洋等。应注意“普度众生”的“度”作度化与超度解,故不宜用“渡”。 “烦’与“繁” “烦”与“繁”同音而义相近,有时可通用,如烦冗与繁冗,烦琐与繁琐,繁杂与烦杂,繁难与烦难,但这两个字的字义是有区别的。 要区别“烦”与“繁”的用法,主要掌握“烦”表示人的心态,有三层意思:一是烦闷,如烦乱、烦躁、心烦意乱等;二是厌烦,如不耐烦、这些话都听烦了等;三是烦劳,如烦劳您捎个信等。又可以表示又多又乱,如烦杂、要言不烦等。而“繁”主要表示事物的繁多、复杂,如繁博、繁复、繁华、繁丽、繁茂、繁密、繁荣、繁重、纷繁等。也可以表示繁殖的意思,如繁衍、繁育、自繁自养等。除了通用的几组词(烦冗与繁冗、烦琐与繁琐,繁杂与烦杂、繁难与烦难)以外,要仔细分清不同意思,正确使用“烦”与“繁”。 “分”与“份”

“分”与“份”音同而宇义不同,容易混淆。“分”在读fēn时,表示分离、分别、分布、分寸、分红、分析等意思,这时不会和“份”混用,但“分”在读fèn时,就容易和“份”混淆,引起误用。在报刊上常看到:“过份”“缘份”“份量”“份内”“份外”“看在朋友的份上”等等,这些“份”都用错了,应该用“分”才对。 “分”和“份”所表示的意思不同,一般不能通用。“分”在读fèn时,表示的意思大体上有:①表示物质成分,如水分、盐分、糖分等:②表示重量,如分量超重、分量不足等;③表示不同身份、职业,如工人成分、农民成分等;④表示工作上本分以内或以外的事,如分内事、分外事;⑤表示格外的意思,如分外高兴、分外明亮等;③表示职责和权限,如守本分、太过分、恰如其分等;①表示属于一定阶级、阶层和某种特征的人,如知识分子、先进分子、落后分子、不法分子等。 “份”表示的意思大体有:①表示行政区域和年月,如省份、县份、年份、月份等;②表示量词,如一份报纸、一份礼品、一份账单等;③表示整体的一部分,如股份、有我的一份等。 “分”和“份”也有通用的地方,如“成分”与“成份”,“身份”与“身分”均通用,用首选词型“成分”“身份”为好。 “复”与“覆” 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1986年10月10日公布的《简化字总表》,对原文字改革委员会1964年编印的字表的少数字作了调整,指出“覆”不再作“复”的繁体字处理,应根据不同语境,准确地运用复”或“覆”。 “复”仅作为“復”和“複”的简化字,如复原、恢复、复杂、重复、答复等。 “覆”的使用,通常表达下面两层意思:①表示盖住,如覆盖、被覆:②表示倾倒,如覆舟、覆没、覆灭、天翻地覆、重蹈覆辙、覆巢之下无完卵。 “含”与“涵” “含”与“涵”这对同音字,义相近又有区别,有时可以通用,有时不能通用,如不加辨析,就会造成同音混用的差错。 “含”与“涵”都有包含、包容的意思,但用法不尽相同。“含蓄”与“涵蓄”通用,但一般都用首选词型“含蓄”;“含义”与“涵义”也通用,但一般都用首选词型“含义”。反映概念的内容,称“内涵”;某一事物包括、包容的内容,称“涵盖”,这里都只能用“涵”。表示人能控制情绪的修养功夭叫“涵养”,与此有关的“涵容”“包涵”“海涵”等,不能用“含”。若表示内藏而不外露的,如含笑、含羞、含悲、含泪、含怒、含恨、

2017高考语文知识清单:常见易混成语辨析(word版)

2017高考语文知识清单:常见易混成语辨析(word版)

2017高考语文知识清单: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A————— 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同:都有按一定的顺序、步骤进行之意。 异:前者侧重于按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后者指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爱财如命/一毛不拔 同:都形容极其吝啬。 异: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义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吝啬,语义轻。 爱憎分明/泾渭分明 同:都有界限清楚之意。 异:前者指思想感情上的爱与恨;后者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显然不同。 安分守己/循规蹈矩 同:都有规矩老实之意。 异:前者侧重于规矩老实,守本分;后者侧重于墨守成规,不敢变易。 安之若素/随遇而安 同:都有对环境遭遇不在意之意。 异:前者多指面对不顺利的境况,仍能像平常一样;后者强调在任何环境中都安然自得,感到满足,也有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之意。 暗箭伤人/含沙射影 同: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

不识好歹/不识抬举 同:都表示不理解别人对自己的好意。 异:前者含有不珍视别人对自己的器重、称赞、提拔;后者表示不懂得别人对自己的好意。 鞭长莫及/望尘莫及 异:前者比喻力量达不到;后者指赶不上。 彬彬有礼/温文尔雅 同:都可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 异:前者侧重对人有礼貌;后者可以形容人的举止、气质等。 半途而废/浅尝辄止 同:都有没有完成之意。 异:前者侧重在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后者侧重浅,没有深入。 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同: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之意。 异: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颠倒了;后者侧重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不胫而走/不翼而飞 异:前者指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事物不等推行,就迅速传播,风行一时;后者指没有翅膀却能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或形容言论、消息流传得极快。 不闻不问/漠不关心 同:都有冷漠、不关心之意。 异:前者重在行动;后者重在态度。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语文《形近字》辨析归类及练习,孩子考试最易混淆

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练习 一、选字填空,再把句子读一读。 元园原圆员 1、公()里的花好看极了。 2、爸爸给我两()钱,让我买铅笔。 3、地球是()的吗? 4、羊儿在草()上吃草。 5、我爸爸是共产党()。 知只支枝 1、小鸟在()头高兴地唱歌。 2、我有许多()铅笔。 3、树叶上长了许多()小虫子。 4、你()道他上哪儿了吗? 城成 1、春天到了,我们村()了花园。 2、天安门()楼真高啊! 十石时识 1、早上,()针指向6点,我就起床了。2、妈妈说她不认()这个人。 3、哥哥今年()岁了。

4、司马光用()头砸破了大水缸。 常常长长 1、小军()帮助李奶奶取报纸。 2、大象有一个()的鼻子。 后候 1、小明小时()学过游泳。 2、()天是星期一。 近进 1、王力走()了学校。 2、我家离公园很()。 块快 1、假山下有一()石头。 2、火车开得很()。 喜欢高兴 1、小猴子找到一些桃子,非常()。2、动画片是我最()看的。 专心关心爱心1、小红在教室里()地做作业。2、王老师对同学很()。

3、每个人要有()。 新鲜清新 1、雨过天晴,()的空气迎面扑来。2、妈妈买了许多()的水果。 一把一头一口一个一只一支1、妈妈给我()苹果。 2、()水牛在田里走。 3、天上飞着()小鸟。 4、文具盒里放着()尺子。 5、院子里有()井。 6、我有()笔。 芽牙呀 1、他的()齿真白。 2、春天,小草发()了。 3、这朵花多好看()! 汽气 1、这是一辆国产()车。 2、下雨了,空()真清新! 话画化

1、春天来了,冰雪()了。 2、你会用“应该”写一句()吗? 3、这是一幅名()。 语羽雨 1、窗外下着小()。 2、我最喜欢上()文课。 3、天鹅有洁白的()毛。 就才 1、妹妹今年()4岁,()可以读报了。 2、只要我们刻苦努力,()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吗呢啦啊 1、你知道天要下雨了()? 2、大自然的语言多奇妙()! 3、浪花为什么又要跑回家()? 4、这本新书可好看()! 仔细马上轻轻赶快 1、我()走进教室,生怕打扰他人学习。 2、快迟到了,明明()往学校跑去。 3、明明在草丛里()找,还是没找到蛐蛐。

易混字的辨析

易混字的辨析 1暗黯 暗,指光线昏暗、暗地隐蔽或糊涂不明; 黯,黑色,多形容忧郁伤感的样子。 “暗淡”可通“黯淡”,但“黯然”不可作“黯然” 2扒趴 趴,是趴下,卧倒的意思, 扒,则用于靠手的动作,如搔、抓、攀援等。所以“扒 窗户”、“扒墙头儿”不得写作“趴” 3报抱 报;1)告诉,报名,隐情不报,2)报答,报效,忠 心报国,3)报复,报仇,4)报纸或其他刊物;订报,画报,5)传达消息,电报 抱:1)用手臂围住,抱膝,抱住。2)环绕,环山绕水,3)心里存着,抱歉,抱恨终生,4)结合在一起,抱团儿 “抱”“报”字音相同,都可做动词,但表示的意义不同。“报”主要表示告诉、答谢、报复;“抱”表示心里存有和用手臂围住 4爆暴瀑曝 爆:1)猛然破裂或迸发,爆炸,爆出火花、爆发革命、火山爆发、爆发战争。2)一种烹调方法,爆肚

暴:1)突然而猛烈,暴涨,暴风雨,山洪暴发。2)凶恶残忍,暴君,暴行。3)急躁,脾气暴。4)糟蹋,自暴自弃。 瀑:瀑布,飞瀑 曝:晒,一曝十寒 “暴”“爆”“瀑”“曝”自行相似,字义不同,应注意加以区别,“暴”多作形容词,“瀑”只能作名词,“爆”“曝”都可做动词。 5辩辨 辩:用理由和根据说明真伪、是非,辩论、辩护、答 辩 辨:分清,识别;分辨,辨别,明辨是非 6部布步 部:1)部位,部分。2)部门,如“编辑部”。3)门 类,如“按部就班”4)指部队5)统辖,统率如“刘 邓所部”,6)安排布置,如“部署”。 布:1)布匹,2)宣告,宣布,如“布告”、“开诚布 公”等。3)散布,分布。4)布置 步:1)脚步,2)阶段,如“下一步”。3)地步,境 地。4)走,如“亦步亦趋”。5踏,如“步入后尘”。 (“部署的‘部’不能写作‘布’;‘按部就班’的‘部’是‘门类’的意思,不能写作‘步’”)

初中语文近义词辨析大全

初中语文近义词辨析大全 暧昧:含糊、不明朗,不光明磊落,不便告人。 暗昧:同“暧昧”。还可表示不聪明,愚昧。 暴发:突然猛烈的发生或以不正当的手段发财。如山洪、流行病、雪崩。 爆发:由于爆炸而突发或发生重大事变。如战争、火山、革命、大笑。 辨正:辨明是非,纠正谬误。如“辨正发音”,可写作“辩正”。 辨证:辨析考证,如“经学者多方辨证”。亦为中医术语,“辨证医治”。 辩证: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亦同“辨证”第一义。 哺养:喂养,使长大。 抚养:抚育、照料并教养。 不至[不至于]:不会达到某种程度,如“决不至于不知道”。 不致[不致于]:不会引发某种后果,如“决不致犯错误”。 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引申为模糊不清。 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 长年:一年到头,整年。如“长年积雪”、“长年劳作”。 常年:终年、常期,如“常年坚持体育活动”。平常年份,如“常年产量200斤”。 陈规:过时的、不适用的规章制度,如“陈规陋习”。 成规:现行或行之已久的规则、方法,如“墨守成规”。 弛缓:放松、缓和,如“紧张的情绪慢慢~~下来。 迟缓:缓慢,与”迅速”相对,如“~ ~地迈着步子”。 处世:指人事交往、参加社会活动,“~ 稳健”、“为人~”。 处事:办事、处理事务,如“~ 认真,从不马虎”。 醇厚:口味纯正浓厚;亦用于人的品质或风俗,此时同“淳厚”。 淳厚[纯厚]:只指品质风俗质朴敦厚。 伺候[ci.hou]:可用于人,不分地位高低;也可用于牲畜等。 侍候:用于对长辈或地位高者。 窜改:对文本、文件、成语、古籍等的改动。 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历史、理论、政策等。 度过:用于时间方面。 渡过:用于有水面的空间;难点、危机、困难时期。

小学语文易混淆的常用词辨析

必需必须 必需: 必不可少的。例:生活必需。 必须: 一定要那样做。例:必须照办。 暴发爆发 暴发: ①忽然发作。例:山洪暴发。 ②突然发财。例:暴发户。 爆发: ①岩浆迸出。例:火山爆发。 ②突然发生。例:爆发战争。 长年常年 长年: 一年到头,整年。例:长年在野外工作。 常年: ①终年,长期。例:常年守卫。 ②平常的年份。例:常年收成较好。

成规陈规 成规: 久已通行的规则。例:墨守成规。 陈规: 不适用的旧规章。例:陈规陋习。 篡改窜改 篡改: 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例:篡改历史。 窜改: 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例:窜改原文。 遏止遏制 遏止: 用力阻止。例:革命洪流不可遏止。 遏制: 控制,制止。例:遏制激动的感情。 发愤发奋

发愤: 决心努力。例:发愤用功。 发奋: 振作起来。例:发奋有为。 妨碍妨害 妨碍: 阻碍。例:妨碍交通。 妨害: 有害于。例:妨害健康。 分辨分辩 分辨: 辨别,分析区别。例:分辨真假。 分辩: 辩白,解释争论。例:当场进行分辩。扶养抚养 扶养:

扶助,供养。例:由他扶养长大。 抚养: 爱护,教养。例:抚养子女。 贯串贯穿 贯串: 头尾连接而相通。例:这一思想贯串全书。 贯穿: 穿过,连涌。例:这条路贯穿了5个省。 灌注贯注 灌注: 浇进,注入。例:把铁水灌注到模型里。 贯注: ①连贯,通连。例:一气贯注。 ②(精神、精力)集中。例:全神贯注。 涣然焕然 涣然: 形容(嫌隙、疑虑、误会等)全消除。例:涣然冰释。

焕然: 形容有光彩。例:焕然一新。 急流激流 急流: 湍急的水流。例:急流险滩。 激流: 湍急的水流,受阻而涌起。例:激流勇进。简洁简捷 简洁: 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例:文笔简洁。 简捷: 直截了当。例:说话简捷有力。 坚苦艰苦 坚苦: 坚忍刻苦。例:坚苦卓绝。 艰苦:

常用易混字词用法辨析2

常用易混字词用法辨析(二) (273300)山东平邑一中高中语文组毛衍军 1.作——做 “做”是“作”的后起字,二者都有“为(wéi)”的意思,但也有着细微的区别。 “作”多用于具有书面语色彩的词语,如:“作罢”、“作古”;“做”多用于具有口头语色彩的词语。如:“做梦”、“做买卖”。 “作”表示的动作性不强,意义比较抽象,如:“作恶”、“作弊”;“做”表示的动作性强,意义比较具体,如:“做饭”、“做手势”。 如果后面跟双音节动词,多用“作”,如:“作调查”、“作斗争”;后面跟双音节名词时,则多用“做”,如:“做功课”、“做家务”。 另外,若和后面有“作”的词语搭配,则一般用“做”。如:“做工作”、“做作业”。 2.象——像 在汉字简化方案中,“像”一度被当作“象”的繁体字来处理,到1986年又恢复了其作为规范字的地位。 做名词的时候,“象”指形态、样子,如:“景象”、“迹象”、“印象”、“现象”;“像”则指比照人或物制成的形象,如:“画像”、“影像”、“塑像”、“雕像”。 做动词的时候,“象”用于“象形”、“象声”、“象形字”、“象声字”等词语中,是模拟的意思;“像”则常用于比喻句,是“如同、仿佛”的意思。有时“像”也指类似,如:“他俩长得很像”;有时是举例,如:“像这样的珍稀动物,要好好加以保护”。 另外,“想象”与“想像”意义完全相同,是一对异形词,因为“想象”的使用频率要高,所以成为了推荐词形。“物象”与“物像”则是两个词语,意思完全不同。“物象”指动物、器物在不同的环境中显示的现象,也指事物的形象;而“物像”是指来自物体的光通过小也或受到反射、折射后形成的像。 3.辩——辨 与言辞有关的,一般用“辩”,意为辩解、辩论。例如:“辩驳”、“辩护”、“辩辞”、“辨明”、“辩诉”。“辨”一般是指经过分析、区别的进行判断。例如:“辨别”、“分辨”,“辨析”、“辨识”、“辨认”。 “辨明”与“辩明”、“辨证”与“辩证”等含义有区别,适用对象也不尽相同。 “辨明”指辨别清楚,“辩明”指辩论清楚。如:“辨明是非”是指辨别清楚是与非;“辩明事理”是指辩论清楚道理。 “辩证”与“辨证”作“辨析考证”之意时可以通用。除此之外,“辩证”还用于哲学领域,如:“辩证法”、“辩证关系”、“辩证统一”。而“辨证”则还有“辨别症候”之意,作这一意思用时,还可写作“辨症”,如“辨证(症)施治”。 4.定——订 “定”在表示决定、确定、规定、必定等意思时,不会误写为“订”。但在表示约定、制定等意思时,就与“订”关系密切,有时可以通用。如“订购”与“定购”,“订户”与“定户”,“订婚”与“定婚”,“订货”与“定货”,“订阅”与“定阅”,均通用,但习惯上用“订”不用“定”。在表示改正的意思时,如“订正”、“修订”、“校订”等,只能用“订”,不能用“定”。 “订”含有协商之意思,经过研究商讨而立下条约、协定、合同并签字,这时只能用“签订”、“订立”,不能用“签定”、“定立”。 而往往容易混淆的是“制定”与“制订”,这两个词词义是有区别的。“制定”表示确定、决定的意思,如“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而“制订”则表示创造拟定的意思,如“初步制订汉语拼音方案”。

易混淆词语辨析

易混淆词语辨析[复制链接][收藏]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f314 办事员 --UID-- 45316 发帖数 7 诚信度 20 油菜花 玫瑰花 注册时间 2006-04-15 最后登录 2008-07-17 在线时间 3小时 加关注 发消息只看楼主倒序阅读使用道具楼主发表于: 2006-04-16 10:54:08 05年下半年广东公务员考试考了"起用"和"启用"的用法区别,笔者现将易混淆的词语整理如下 常见易混词辨析 1.【必须必需】 必须,副词,侧重于“应当怎样”;必需,动词,侧重于“不可或缺”。2.【包含包涵】 “包含”对象多是抽象事物,如:这句话包含好几层意思。“包涵”请人原谅,如:请多包涵。 3.【篡改窜改】 “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窜改”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如:他将“望洋兴叹”窜改成“望山兴叹”。4.【出生出身】 “出生”胎儿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如:甲子年出生。“出身”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身份。如:工人出身。 5.【度过渡过】 “度过”用于与时间推移有关的情况;“渡过”专指从此岸至彼岸,也引申至“渡过难关”等。 6.【遏止遏制】 “遏止”对象多是战争、暴动、洪流等来势凶猛而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遏制”是压抑控制,使不发作,对象多是自己的情绪,有时也指敌人或某种力量。 7.【尔后而后】 “尔后”着重指从此以后,常作句首状语。“而后”着重于然后,在某事之后,在句中作状语。 8.【反应反映】 “反应”多指由外界刺激(包括言论、事物或纯粹是物理刺激)而引起的主体相应活动,带有某种“被动”色彩;“反映”则指主体把客观存在的情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