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为什么今天的年轻人更要读大学?秋叶干货

为什么今天的年轻人更要读大学?秋叶干货

为什么今天的年轻人更要读大学?| 秋叶干货

原创 2016-06-11 秋叶秋叶PPT

前晚从外地出差回来,因为是端午前一天,晚上11点火车站都是人。估计很多的士司机也回家过节,车来得并不快,根本打不到的士,只好喊了一个专车,价格比平时贵一倍。也因此和司机发生了一段对话。

我:你们专车司机今天收入还不错吧?

司机:那是,比开的士好一点,现在开的士根本赚不到钱。我原来就是开的士的,现在开专车收入好一点,不过我看也开不了几年,现在谷歌不是都在搞无人驾驶汽车吗?

我:啊,你居然还知道无人驾驶汽车?

司机:是啊,前一阵在朋友圈里看到的,说二十年后路上的汽车都不需要那么多,全部是无人驾驶交通系统,电脑自动调度,又快又方便,人都不自己开车了。

我:唔,我觉得在美国某些城市都不需要20年,10年就能成为现实。

司机:那我们这些司机都要失业了呢,不知道我那个时候除了开车,还能干吗?

专车一路很短,下了车,我在久久回味这句话:「不知道我那个时候除了开车,还能干吗?」

一个专车司机,已经本能嗅到了一丝来自未来科技世界的威胁,出租车司机可能是全球最感到有生存危机的一个行业。但是,更多的人,依然在梦中。

01 现在读大学到底有没有回报?

说起来最近也是高考刚刚结束的日子,网上经常有人争论,现在读大学到底有没有回报?很多人举出的理由是,一个大学毕业生还不如一个建筑工地的农民工收入高呢。

这个分析有没有道理呢?这是有一定现实生活观察依据的。

如果十年前,你不读大学,直接去打工,没病没灾,每年存3万块钱,有三十万。

回到老家小城市已经可以安家置业,再做点小事情,一家人也可以慢慢活下去。

如果你当年选择读大学,四年后毕业,现在工作六年,可能每个月都是月光。

找个朋友压力都很大,更不用说在城市买房了。

但是我们要思考一下,在过去的十年成立的现象,未来十年还能持续吗?

过去的十年刚好是中国劳动力逐步短缺+ 不断强化劳动力社保缴费的时期。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了争夺青年劳动力,交社保、涨工资、内迁,导致这部分劳动力收入水平在提高。相比之下,需要高等教育的智力服务业发展缓慢,收入水平增加很有限。

但十年过去,中国的廉价青壮年劳动力人口红利也走到了拐点。你们现在去大卖场看看,耐克的鞋子产地不是越南就是印尼,还有印度,哪里有写MADE IN CHINA 的?

道理很简单,制鞋这种简单的工作,稍微培训就能上手,企业家当然愿意找成本低的工人。他们当然选择把产业转移出中国,去人工更便宜、基础设施也逐步到位的国家;或者干脆用机器人,效率更高,还不会不听话。

那么一旦发生产业转移,我们要想想,那些原来在工厂里面一个月可以打工为生的人们,能去哪里工作呢?

这里我要提出我对人的技能一个思考,我个人认为可以把人的能力分三种。

?容易替代的单一技能

不需要接受太多教育,稍微培训就可以掌握的技能

?容易转移的变现技能

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有质量练习才能掌握的技能,而且可以迁移到不同平台不同行业,都可以作为工作的基础技能使用。

?容易叠加的跨界技能

需要经过长时间高强度练习才能掌握的技能,可以成为你其它技能的能量放大器。

02 只拥有单一技能的人未来会遇到巨大的挑战

在劳动力短缺的市场上,你只需要拥有单一技能就能很好生活下去。比如制鞋的很多工序,不需要人有太复杂的技能,只要能耐心做几个操作,简单培训后谁都可以掌握。

一旦劳动力成本上升到某个临界点,企业主就会考虑转移产业,或者用机器人替代。

从目前全世界的趋势看,机器人替代人完成简单,甚至需要一定逻辑判断的工作是一个大趋势。在这方面机器人比人效率高,精准,可以24小时连续作业,不会出现身体上的疲惫和情绪上的对抗,简直是完美员工!

我们国家大力提倡的工业化4.0看起来很美,但对于只拥有单一技能的人而言,这很可能是个悲剧。

想想专车司机的担心,如果都无人驾驶了,我们这些只能开车的老司机还能干什么工作?

过去我们认为只能是人做的一些复杂技能,比如做饭,美容,都开始出现专业机器人,在这方面智能机器人的进步是很恐怖的。

我把这个叫「技能替代」效应。单一技能很容易被更廉价的人或者机器所替代。

在过去二十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单一技能劳动力缺口很大,不需要读书,学很多复杂的信息,人就可以找到工作,甚至比读大学回报还高,这的确是存在的。

但是未来的二十年,是人类开始大量使用机器人替代单一技能工作的时代!很多人凭借过去的生活经验得到的结论,未必能预见未来的变化,甚至可能完全是错的!

要避免未来你因为技能单一化失去工作机会,在年轻的时候接受更复杂的培训,比如高等教育,是目前最经济的选择了。

03 除了专业技能,我们还必须掌握至少一种变现技能。

有人会问:你说单一技能会被替代,那我们在大学读书学了专业技能,似乎也就那样啊?

我认为一个人的专业能力要获得优质的回报,还需要学一样「变现技能」。

比如我认为我个人最厉害的其实是逻辑思考能力(对普通人可能就是一样专业设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我七年大学教育留下来最宝贵的财富,但这种能力要直接获得回报渠道很有限,在普通人身上也就是找一份需要这种复杂专业知识的工作,通过拿工资变现。

但是如果你掌握了公众演讲、书名写作、视觉化设计、网络分享、网络问答、面对面咨询、培训、项目管理、团队培养......这其中任何一种能力的话,你就可以让专业技能通过变现技能得到放大,打开更多的回报通道。

比如我过去通过制作PPT读书笔记(视觉化设计),用PPT讨论热点话题,引发很多人关注,他们开始通过PPT认可我背后的思考能力,运营能力,进而邀请我去讲课(培训)、写书(写作)、分享(演讲),交流(咨询),这些恰好又因为我具有一系列的变现能力,从而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如果我只是一个PPT设计高手,我要获得同样的回报,即便我成为PPT设计高手里面最顶级的人才,似乎也做不到。这也是很多PPT圈的高手认为我PPT明明不如他,为何收入比他还高很多的根本原因。就好比高考,你单科好,但我能力平均,总分更高。

这里面每一种能力都需要大量时间做专业练习,才能和你的职业专业能力相得益彰,互相放大,成就职场生涯。在大学,有社团、辩论、演讲、讲座;有兼职、实习、实践、大赛;有大量的时间可以读书和练习,恰恰是培养这些变现能力的好时光。

如果你高中一毕业就去打工,考虑到中国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习模式,你这辈子哪里有时间去培养这些变现能力?这些能力同样需要氛围养成,需要时间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且这些变现技能还有一个特点,随着时代潮流变化和技术变化,不断在升级中。比如PPT 制作,会随着设计潮流变化,软件版本变化,硬件工具变化,辅助插件变化,有新的用法和玩法,需要不断升级和学习。

在知识经济时代,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变现平台出现,比如现在正火的「分答」。

如果你不在大学里培养出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你的变现能力又会出现「技能老化」效应。

要避免技能老化,你就得学会自学,这一点恰恰是只经过机械强化教育的高中毕业生难以适应的。大学校园多多少少的放养环境,反而能让一部分有觉悟的大学生体验到自我学习、自我成长的快乐。

比如说你做一个理发师,你不需要读大学都能找到好工作,如果你的理发技能足够高,可以保证你生意无忧,过个小日子没问题,毕竟这还不是机器能短期替代的行业。

但是真正收入高的却是美容顾问,形象顾问,这些人需要掌握丰富的沟通表达和咨询技能,这些能力往往不是职业培训学校能传授的,它需要一个人在一个比较包容的环境里面做大量的阅读、实践,接触到更多高层次的人打开眼界才能习得的。

所以这种更难替代、更多回报的形象顾问工作往往都有专业学历和职业经历。当然作为一名形象顾问也不得不坚持终身学习,提升自己的变现能力,确保能跟上时代潮流,不被逆向淘汰。

但不管怎样讲,拥有变现技能的人被逆向淘汰的概率比只会单一技能的人,或者只会专业技

能的人低多了。

更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专业技能可以通过一段时间学习快速充电,加上你的变现技能基础,你就很容易在职业生涯实现跨平台发展,你的职业发展通道和空间就会比普通人打开更多。

04 拥有跨界技能的人,才能成为所谓的斜杠青年。现在流行一个词,叫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来源于英文Slash,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例如,张三,记者/演员/摄影师,「斜杠」便成了他们的代名词。

这种青年的身份,往往和自由职业者,脑力创意者这些标签重合,成为很多年轻人向往的职业身份。

很少有人知道,仅仅拥有一种单一专业技能还很难变成斜杠青年,除非你还拥有「跨界技能」。

比方说秋叶大叔PPT做得好,通过演讲、写作、培训、分享、问答这些变现技能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变现,让自己和家庭实现了初步的财务自由。

但是很多人还忽略了一点,我在新媒体传播方面的专业运营技能,其实远远超过了我制作PPT的水平。

当PPT遇到新媒体,两者的碰撞才成就了秋叶大叔现在的成绩。如果单一做PPT,我也就是一个成功的培训师,如果单一做新媒体,我也就是一个阅读量巨大的自媒体,但是两者叠加,我就开始变得与众不同,成为「斜杠中年」。

说实话,除了PPT和新媒体,我依靠自己的自学能力和大量实践,我还培养了非常好的课程开发能力,所以我开始把「做出PPT设计」变成「教别人做出好的PPT设计「,这个课程开发能力帮助我实现了这个从个人品牌到优质教学产品的跨越。

所以如果现在给我打标签,我自己是这样打的:

我们都知道共振会产生更大的能量,让一个人在多种不同的领域里面如鱼得水。

要培养你的跨界技能,最现实的方式是在你读大学期间培养一样和专业完全不同的爱好,这种爱好持续发展下去,有可能成为一个完全不同于你专业的跨界技能。

如果一个人在大学没有学会系统学习的方法,那么自己一个人去靠业余时间去掌握一门新技能是非常困难的。比如说一个农民工失业以后,想做出PPT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做PPT 背后需要的很多思考问题的框架和小技能他完全没有接受训练。但一个大学生,就算他很笨,想做出一个PPT,还是可能的,只是难看一点。

未来的世界,斜杠青年会越来越如鱼得水,创造个人品牌,我把他们叫「知识型IP」,如果你没有读大学,恐怕你离成为这种人的机会很远。

最后想用一句话结尾,希望这篇长文对你有所启发。

时代已变——知识改变命运,不再是口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