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第9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单元测试题(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第9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单元测试题(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第9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单元测试题(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第9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单元测试题(新版)北师大版

第4单元第9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一、选择题

1. 下面是某同学画的毛细血管的血液流动情况,请你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2. 下列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动脉血变成静脉血是发生在()。

A.体循环过程

B.肺循环过程

C.血液流经心脏的时候

D.血液流经左心房的时候

3. 血液经过体循环后最先流回到()。

A.右心房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左心室

4. 下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医生给某人右手臂静脉注射一种药物治疗头痛。药物通过心脏的途径是()。

A.Ⅰ→Ⅲ→Ⅱ→Ⅳ B.Ⅳ→Ⅱ→Ⅲ→Ⅰ

C.Ⅰ→Ⅲ→Ⅳ→Ⅱ D.Ⅳ→Ⅱ→Ⅰ→Ⅲ

5. 毛细血管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内至少需要穿过几层细胞膜?()

A.1 B.2 C.3 D.4

6. 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否则,输血后,受血者的某种血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后果严重。这种血细胞是()。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7. 心房和心室都处于舒张状态时,心脏内瓣膜开闭和血流方向是

A.房室瓣开放,动脉瓣关闭,血液回流到心房和心室

B.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关闭,血液回流到心房

C.房室瓣开放,动脉瓣开放,血液回流到心房和心室

D.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开放,血液回流到心室

8. 下图表示血液流经某结构后某些成分的变化情况,据此推测该结构为

A.肺 B.组织细胞 C.肝脏 D.肾脏

9. 下图中①②③④代表人体心脏的四个腔,⑤⑥⑦⑧⑨⑩代表血管;实线表示动脉血在血管中的流动,虚线表示静脉血在血管中的流动。体循环的途径正确的是()。

A.④→⑩→⑨→⑧→① B.③→⑤→⑥→⑦→②

C.②→④→⑩→⑨→⑧→①→③ D.①→③→⑤→⑥→⑦→②→④

10. 下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金鱼尾鳍内的血管和血流方向,则甲、乙、丙三条血管分别是()。

A.小动脉、毛细血管、小静脉

B.小静脉、毛细血管、小动脉

C.毛细血管、小动脉、小静脉

D.小静脉、小动脉、毛细血管

11. 心房与心室之间为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为动脉瓣,请分析心室收缩过程中,房室瓣与动脉瓣的开、闭情况是()。

A.都开 B.房室瓣开,动脉瓣闭

C.都闭 D.房室瓣闭,动脉瓣开

12. 上肢骨骼肌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运到肺部时,不需经过的部分是()。

A.下腔静脉 B.右心房 C.上腔静脉 D.肺动脉

13. 在一次医疗事故中,医生错误地将B型血输入A型血的病人体内,造成病人的上肢静脉内出现了大量的红细胞聚集团。这些红细胞团最有可能堵塞病人的()。

A.脑部毛细血管 B.肺部毛细血管

C.肾小球毛细血管 D.胃部毛细血管

14. 小刚同学在探究血液的成分时,将新鲜的鸡血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内,在A、D两试管内加入了抗凝剂,B、C不做任何处理,静置较长一段时间后,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15. 甲状腺有很强的吸碘能力,用放射性碘注入肱静脉后,在下列各项中首先检测到放射性碘的是()。

A.甲状腺静脉 B.上腔静脉 C.肺静脉D.肺动脉

16. 在一次车祸中有四名伤员需要紧急输血,他们的血型分别是A、B、AB、O型,下列哪一种血型的血液可以用于给这四名伤员少量输血?()

A.A型 B.B型 C.AB型 D.O型

17. 献血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下列有关献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B.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献血

C.提倡公民自愿献血 D.一次献血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18. 房室瓣能保证心脏内的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其中血流方向正确的是()。A.左心室→右心房 B.左心房→左心室

C.右心室→右心房 D.右心室→左心房

19. 甲、乙、丙三个人同行,丙由于车祸不幸受伤急需输血,已知丙的血型为A型,甲的血型为AB型,乙的血型为A型,可以输血给丙的是()。

A.甲 B.甲、乙都可以

C.乙 D.甲、乙都不可以

20. 三岁的林林在吃甘蔗时不小心割破了手指,血液流出后一会就不流了,你觉得林林是什么血管出血?()

A.动脉B.静脉 C.毛细血管 D.不确定

21. 小刚最近常表现出精神不振、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他妈妈便带他到医院进行身

检查项目测定值参考值

RBC(红细胞计数) 3.00×10 12 /L 3.50~5.50×10 12 /L

A.阑尾炎 B.白血病 C.贫血病 D.高血压

22. 在血液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主要发生在()

A.心脏 B.动脉 C.静脉 D.毛细血管

23. 正常人的心脏的四个腔中,流动着动脉血的两个腔是()。

A.左心房、右心房 B.左心室、右心室

C.左心房、左心室 D.右心房、右心室

24. 取少量新鲜的家畜的血液,倒入培养皿,凝固以后观察到的现象是()。A.正面颜色鲜红,背面颜色暗红 B.正面颜色暗红,背面颜色鲜红

C.两面都是鲜红色 D.两面都是暗红色

25. 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血液中氧和二氧化碳变化的是

二、综合题

26. 综合题

27. 右图为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_________,它有四个腔,其中心壁最厚的是[ ] _________。

_________。

血液由2射出,流经5、6到3的循环途径叫_________;血液由4射出流经7、8至1的途径叫_________。

28. 题35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人体输送血液的泵是。

体循环的起点是图中的 [ ] 。

在血液循环中,静脉血经过循环的[1]处

发生气体交换后变成动脉血。

29. 请你结合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的关系,进一步解释为什么剧烈运动后呼吸频率和脉搏都会加快。

答案

一、选择题

1、解析:毛细血管中的红细胞是单行通过的,故图中的A和B选项不正确。血流方向应该是朝一个方向,所以D不正确。

答案: C

2、解析:动脉血变成静脉血的部位是组织处的毛细血管,是在体循环过程中进行的。肺循环过程中血液会在肺部毛细血管中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答案: A

3、解析:体循环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经过体循环后最先流回到右心房。

答案: A

4、解析:右手臂静脉注射一种药物后,药物会先通过上腔静脉进入右心房,然后进入右心室,开始肺循环,再由左心房进入左心室,故D正确。

答案: D

5、解析:毛细血管的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葡萄糖要穿过一层上皮细胞,也就是两层细胞膜,进入组织细胞间,再穿过一层细胞膜进入组织细胞中。

答案: C

6、A

7、A

8、A

解析:当空气进入肺泡后,由于肺泡中氧的含量高于血液中的含量,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肺泡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所以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使血液中的氧含量增多,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

9、解析: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流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动脉、毛细血管、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的过程。在体循环中,动脉血流经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肺泡毛细血管除外)时,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氧分离,氧气供细胞利用,动脉血就变成了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故选A。

答案: A

10、解析:动脉血管由主干到分支,静脉血管由分支到主干,毛细血管连通小动脉和小静脉。血液流向为:动脉→毛细血管→静脉。由图可知血液由甲→乙→丙。

答案: A

11、D

12、解析:上肢骨骼肌产生的二氧化碳首先进入上肢毛细血管,再依次进入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到达肺部毛细血管,可见不经过下腔静脉。

答案: A

13、解析:首先进入肺循环,而毛细血管内径很小,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故这些红细胞团最有可能堵塞病人的肺部毛细血管。

答案: B

14、解析:加入抗凝剂后,A、D试管内的血液不应凝固,而应分为两层:上层为血浆,下层为血细胞,可见D是不正确的;不加抗凝剂的试管中,血液会发生凝集,形成血块。血块周围的液体为血清,可见B、C也不正确。

答案: A

15、解析:肱静脉的血液首先汇集到上腔静脉,然后流回心脏。

答案: B

16、D

17、解析: 18~55周岁的健康人才能献血。

答案: B

18、解析: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这种瓣膜只能朝向心室开,因此房室瓣能保证心脏内的血液按心房→心室的方向流动,故B正确。

答案: B

19、解析: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异型血之间容易发生凝集反应。

答案: C

20、解析:三种血管中,动脉的血流速度最快,毛细血管的血流速度最慢,出血时血液只是慢慢渗出。

答案: C

21、解析: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血红蛋白含量过少,叫做贫血。根据小刚的血常规化验报告单,可以看出他的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偏少,少于正常值,故推断可能患有贫血病。

答案: C

22、 D

解析: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是由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密闭循环系统,其中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是血液循环的管道,血管按血液流动的方向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把血液由心脏运往全身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由全身运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因此,“在血液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主要发生在毛细血管。

23、解析:经过肺循环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然后进入左心室,流入主动脉,开始体循环,故左心房、左心室两个腔中流动的都是动脉血。

答案: C

24、解析: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呈鲜红色,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呈暗红色。而培养皿正面暴露在空气中,氧的含量高;背面接触不到空气,氧的含量低。因此,正面鲜红色,背面暗红色。

答案: A

25、A

二、综合题

26、【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血液循环系统是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保障,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血液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

27、(1)心脏 4 左心室(2)1右心房(3)肺循环体循环心脏的肌肉发达,因而能够强有力地收缩,就象泵一样,能够将血液泵至全身,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心脏的四个腔室中,因为左心室是体循环的出发点,所以左心室的壁最厚,静脉注射的药物会随着体循环首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图中,1是右心房,2是右心室,3是左心房,4是左心室,体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终点是右心房,肺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终点是左心房。

28、( 1 )心脏(2)[5]左心室

(3)肺心脏的肌肉发达,因而能够强有力地收缩,就象泵一样,能够将血液泵至全身;体循环的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网(此时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起点是左心室;在肺循环中,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肺泡中的气体和血液中的气体进行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内,而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里。这样,从右心室射出的暗红色的静脉血,经过肺循环,就变成了鲜红色的动脉血。

29、剧烈运动时,为了获得足够的能量,呼吸作用加强,需氧量增加,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促进气体交换的速率,因此,呼吸频率加快。人体所需要的氧气和血糖都是通过血液提供的,为了满足氧和血糖的需求,血液循环会加速,导致脉搏加快。

试题分析:见答案。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测试题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可以看见的是() A红细胞和血小板B白细胞和血小板C 血小板D 红细胞和白细胞 2. 血红蛋白的特性是() A易与氧结合,也易与氧分离B 不易与氧结合,也不易与氧分离C易与氧结合,不易与氧分离D 不易与氧结合,易与氧分离 3. 铁是合成下列哪种物质时不可缺少的原料() A胆汁B血浆蛋白C血红蛋白D组成人体细胞的蛋白质 4. 小亮经血液检查,发现他的红细胞个数偏少。小亮可能

A贫血遗传病C 扁桃体发炎 D 缺钙 5. 动脉出血要比静脉出血危险,其原因是()A含更多的养料和氧气 B 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大 C含有更多白细胞和抗体D 无含氮的废物和二氧化碳 6 .血液是红色的,它与血液中的什么细胞有关()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D 血浆 7 .贫血是指() A人体内的血量过少B血液中的营养物质过少 C血液中的白细胞或血小板数量过少D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 8 .静脉的作用是收集血液返回心脏,下列静脉的特点中与防止血液倒流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主要是 ()

A与心脏相通B管壁薄而弹性小C管腔大,其内表面有静脉瓣D

与动脉伴行A内径小,血流速度快,便于物质交换B管壁厚,破损时血液 9 .四川汶川地震后,许多健康公民积极无偿献血。医生在给他们抽血时,针刺人的血管是() A主动脉B 毛细血管 C 静脉D 体动脉 10 .某同学得了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 验结果中会高于正常值的是() A 血浆 B 红细胞 C 白细胞 D 血小板 11.人体血液只能按照一个方向流动,不能倒流。下述心脏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正确的是() A左心室T左心房T主动脉 B 右心室T右心房T肺动脉 C右心房T右心室T肺动脉 D 右心房T左心室T主动脉12 .血液中含水量最多并且与体内的物质运输有关的成分是 喷射而出 C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D内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慢,便 于进行物质交换 14. 下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鲜内血液流动 时所观察到的情况。能正确表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是 () A a、b、c B a 、c、b C c、b、a D c、a、b 15. 下面对静脉的描述正确的是() A运输静脉血的血管B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C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输送回心脏的血管 D 有利于血液与 A红细胞B 白细胞C 血小板D 血浆 13. 下列叙述中,属于人体毛细血管特点的是(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 16. 把体循环和肺循环连通在一起的器官是()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完整版】

课题第一节形形色色的生物(一)课型新授课序号 1 教育教学目的知识方面描述生物多样性,认识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内在联系 能力方面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积累、使用信息的能力,通过交流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思想教育从情感上引导学生走入生命的世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热情,以积极的态度感受生命世界的精彩与美丽。 重点生物的多样性 难点遗传的多样性 关键以“交流资料”的活动为核心,探讨生物的多样性 教法交流活动法、谈话法、归纳法教具图片、挂图教学教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组织教学 授课内容: 生物圈:是生物共有的家园 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11000M和海平面以上约10000M这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一、生物的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一)物种多样性 活动:交流物种多样性资料 目的要求:丰富对物种多样性的认识 过程:1、将全班分组(约4-5人一组) 推选组长。 2、各组同学将熟悉的生物名称 写在纸上,相互交流教师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交流 学生分组统计交流 本节从开始就突出生态学观点, 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通过交流活 动和丰富多彩的生物图片、挂图等, 让学生有感性认识,再提出课题,所 以要示教师课前尽可能多的收集相关 资料。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统计组内共列举出多少种生物 3、全班各组分别展示和交流统计结果 4、教师将收集的资料展示 讨论:1、上述生物生活的环境怎样 的? 2、为什么生物会如此多种多样结论:生物的家族中包含有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等, 约200多万种,其中70%动 物,22%植物和真菌,5%单细 胞生物 (二)遗传多样性 在不同种的生物体内,控制其性状遗传的遗传物质也是不尽相同 的。 例:金鱼品种,菊花品种2-2.5万个(三)生态系统多样性 1、生态系统: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 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 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 成了生态系统。 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 统: 练习:思考与练习:1、3 各小组表达交流 学生观察 师生归纳、得出结 论 学生讨论,举例说 明 第一次学生活动课前准备很重要, 教师要对小组长进行课前培训,以承担 分组的任务,并多花时间给学生展示和 交流的机会。并布置学生建立生命档案 册。 提高与发展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测试题

第四单元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可以看见的是( ) A 红细胞和血小板 B 白细胞和血小板 C 血小板 D 红细胞和白细胞 2.血红蛋白的特性是( ) A 易与氧结合,也易与氧分离 B 不易与氧结合,也不易与氧分离 C 易与氧结合,不易与氧分离 D 不易与氧结合,易与氧分离 3.铁是合成下列哪种物质时不可缺少的原料() A胆汁 B血浆蛋白 C血红蛋白 D组成人体细胞的蛋白质 4.小亮经血液检查,发现他的红细胞个数偏少。小亮可能得的病症是() A贫血 B遗传病 C扁桃体发炎 D缺钙 5.动脉出血要比静脉出血危险,其原因是() A 含更多的养料和氧气 B 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大 C 含有更多白细胞和抗体 D 无含氮的废物和二氧化碳 6.血液是红色的,它与血液中的什么细胞有关?()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血浆 7.贫血是指() A人体内的血量过少 B血液中的营养物质过少 C血液中的白细胞或血小板数量过少 D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 8.静脉的作用是收集血液返回心脏,下列静脉的特点中与防止血液倒流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主要是( ) A与心脏相通 B管壁薄而弹性小 C管腔大,其内表面有静脉瓣 D与动脉伴行 9.四川汶川地震后,许多健康公民积极无偿献血。医生在给他们抽血时,针刺人的血管是() A 主动脉 B 毛细血管 C 静脉 D 体动脉 10.某同学得了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中会高于正常值的是() A 血浆 B 红细胞 C 白细胞 D 血小板 11.人体血液只能按照一个方向流动,不能倒流。下述心脏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正确的是() A左心室→左心房→主动脉 B右心室→右心房→肺动脉 C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D右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12.血液中含水量最多并且与体内的物质运输有关的成分是()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血浆 13.下列叙述中,属于人体毛细血管特点的是() A 内径小,血流速度快,便于物质交换 B 管壁厚,破损时血液喷射而出 C 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D 内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慢,便于进行物质交换 14.下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鲜内血液流动时所观察到的情 况。下列各项中, 能正确表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是( ) A a、b、c B a、c、b C c、b、a D c、a、b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认识生命 第1章生命的世界 §1.1.1 形形色色的生物 一、生物的多样性 1.物种多样性 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环节动 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动物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 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和被子) 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 2.遗传多样性 在地球上,不同种生物体内所携带的基因是不同的,即使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也不尽相同。如菊花有2万至2.5万个品种;同一头母猪却生下了一窝白猪、花猪和黑猪等不同毛色的小猪。 3.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和其生存环境组成。 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及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又可划分为陆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块农田都可称为一个生态系统。 二、生物的特征 生物在表现为多样性的同时也具有共性: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生长、繁殖和应激性等生命特征。 (1)应激性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 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它能够使生物“趋利避害”。如向日葵的花盘随着太阳转动;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自然下垂等。

(2)生长生长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性,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3)繁殖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叫做繁殖。如蜻蜓点水、母鸡生蛋等。 (4)新陈代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汗液、尿液、二氧化碳等)。 动、植物的遗体,枯枝落叶等不是生物,因为它们不具有上述生物的几个基本特征。 §1.1.2 生物及环境的相互影响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生物复习资料 目录 第八章人体的营养 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十章人体的能量供应 第十一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第十二章人体的自我调节 第十三章健康地生活 第十四章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 第八章、人体的营养 一、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 ﹡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人体四种主要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人体内八大系统是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 二、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能提供能量,它们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储存能量最多的是脂肪;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蛋白质既能提供能量,又是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2、检测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反应;检测维生素C用加碘的淀粉溶液,呈现褪色反 应。 水:占人体总重的60%--70%,是细胞主要成分之一,参与各项生理活动 无机 盐 缺乏症(食物来源)维生素缺乏症(食物来源) 钙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豆制品、乳制品)维生素 A 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 (蛋黄、鱼肝油、动物肝脏、 胡萝卜) 磷厌食、贫血、肌无力、维生素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

骨痛 (牛奶、肉类、鸡蛋) B1 食欲不振 (粗粮、谷类的种皮、猪肝) 铁 缺铁性贫血、乏力、头晕 (猪肝) 维生素 C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新鲜蔬菜、水果) 碘 地方性甲状腺肿,呆小症(海产品、豆制品、肉类) 维生素D (促进钙和磷的吸收)佝偻病、骨质疏松症(蛋黄、鱼肝油、动物肝脏、胡萝卜) 锌 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豆制品、肉类) 3、夜盲症—--缺维生素A ;坏血病—--缺维生素C ;脚气病—--缺维生素B 1;佝偻病—缺维生素D 和钙;贫血--缺铁、蛋白质;牙龈经常出血--缺维生素C;青少年长身体---要补钙、多次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病人手术后--补蛋白质 4、人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包括口腔、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消化器官。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胆汁能乳化脂肪为脂肪微粒)。 5、 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主要消化和吸收的场所是小肠。 6、 消化: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7. 吸收:指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通过消 化管的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 8、 需要经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质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各自的起始消化部位在口腔、胃、小肠。淀粉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脂肪最终分解为甘油、脂肪酸、蛋白质最终分解为氨基酸。不用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 9、 淀粉在口腔内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大分子),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葡萄糖(小分子)。蛋白质在胃内初步分解为多肽(大分子),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在小肠内先通过胆汁的乳化作用,最终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 10、消化过程(了解): 淀粉(口腔、小肠) 蛋白质(胃、小肠) 脂肪(小肠): 消化腺 分泌消化液(含消化酶) 消化物质 淀粉 口腔 麦芽糖 葡萄糖 小肠 蛋白质 胃 胃蛋白酶(胃液) 多肽 氨基酸 肠液 胰液 小肠 肠液 胰液 小肠 脂肪 胆汁(肝脏) 脂肪微粒 甘油 + 脂肪酸 乳化 唾液淀粉酶(唾液) 肠液 胰液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检测题(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一、单选题 1.王俊同学发烧了,到医院检查身体.验血后发现白细胞数目升高,医生会告诉他什么呢?() A. 营养不良,应该多吃些含蛋白质的食品 B. 你贫血了,多吃些含铁的食物吧 C. 你可能患了坏血病,赶快住院治疗 D. 你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发炎了,需要用一些消炎药 2.长期生活在深圳的人,进入青藏高原后,血液中会增加的细胞是() A. 白细胞 B. 红细胞 C. 血小板 D. 淋巴细胞 3.血细胞的形态各异,结构也不尽相同,没有细胞核的一组是( ) A. 红细胞和白细胞 B. 红细胞和血小板 C. 血小板和白细胞 D. 血细胞和红细胞 4.下面关于人体血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血小板有运输二氧化碳的功能 B. 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C. 白细胞能够吞噬病菌 D. 血浆能够运载血细胞 5.下列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中医给病人“切脉”时,感受的是静脉的搏动 B. 人体的最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 C. 在人臀部肌肉注射青霉素时,吸收药物的主要是肌肉细胞 D. 有些神经分布较浅,肉眼就可以分辩,如手臂上的“青筋” 6.给病人输液时,常用橡皮带扎紧病人的前臂,发现手上“青筋”隆起,这些青筋是() A. 动脉 B. 静脉 C. 动脉与静脉 D. 毛细血管 7.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某种血管有脂肪、胆固醇等物质的沉积,使管腔变窄,管壁硬化,该种血管是() A. 动脉 B. 静脉 C. 毛细血管 D. 不能确定 8.下面对毛细血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管径极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B. 管内血流速度极快 C. 管壁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 管内血流速度极慢 9.如果在肌肉注射某药品后,跟踪检查,首先发现该药品的应是心脏中的()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单元测试卷

第9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单元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某人煤气中毒,从肺吸入的一氧化碳会首先进入心脏的()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2.三种血细胞中,不具有细胞核的是() A.人成熟的红细胞和白细胞 B.白细胞和血小板 C.人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 D.只有血小板 3.某人因失血过多需要输血急救。验血表明,此人的血液与A型血清和B型血清均发生凝集反应,由此可知,此人的血型为() A.A型 B.AB型 C.B型 D.O型 4.下列不属于血红蛋白特性的是() A.在氧浓度高的地方跟氧容易结合 B.在氧浓度高的地方跟氧容易分离 C.在氧浓度低的地方跟氧容易分离 D.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 5.在甲试管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静置一天后得到上清液;乙试管血液中什么药 品也不加,静置一天后也得到上清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试管上清液中含血红蛋白,乙试管上清液中含纤维蛋白 B.甲试管上清液中含纤维蛋白,乙试管上清液叫血浆 C.甲试管上清液叫血浆,乙试管上清液叫血清 D.甲试管上清液叫血清,乙试管下清液叫血浆 6.某人开始时右下腹部剧烈疼痛,后全腹痛。经医生检查发现其右侧腹股沟处淋 巴结肿大,血常规化验显示白细胞数为18×109个/L。如果你是医生,你判断此人可能患的是什么病?() A.急性胃炎 B.急性肺炎 C.急性阑尾炎 D.急性肝炎 7.献血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下列有关献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B.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献血 C.提倡公民自愿献血 D.一次献血300 mL不会影响健康 8.甲、乙、丙、丁四人同行,甲因车祸需要输血,医生用A型标准血清检测四人血液,只有甲、乙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通过配血实验,若只有丁能为甲输血,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资料汇总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 第一章、生命的世界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生活在地球表面的一个“薄层”里,这个“薄层”叫做生物圈。它以海平面为标准,向上10000m ,向下11000m 。它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和整个水圈。 2、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统称多样性。(biological diversity )今天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长期生物进化的结果。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称为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类型有: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 3、生物的特征:应激性、生长和繁殖、新陈代谢等 应激性: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 生长和繁殖: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叫做繁殖。 新陈代谢:生物需要营养物质、需要排出体内的废物、需要呼吸等,这些是新陈代谢现象。 还有遗传和变异、适应性等等。 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根据以上特征可以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4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区分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生存空间等。 (2)生物因素: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形成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互助关系、共生关系。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不仅受环境的影响,反过来也会影响和改变环境。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相对性。如:保护色、警戒色、拟态这三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环境。如:绿色植物可以降低温度、增加大 生态系 统 生产者——植物 消费者——动物 分解者——细菌、真菌 生 物成分 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生存空间等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 单元测试题(1、2章) 学校班级姓名分数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机器人 B、钟乳石 C、珊瑚虫 D、珊瑚 2、在做“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实验时,将一只没有被蛇咬过 的死老鼠用于实验的目的是 A、作为重复实验以减少误差 B、将它与响尾蛇咬过的死老鼠形成对照 C、研究响尾蛇是习惯袭击死的还是活的老鼠 D、将响尾蛇咬过的死老鼠作为实 验组 3、某班同学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中,甲、乙、丙、丁四组同学所使 用的鼠妇数量依次是3只、2只、1只、10只,使用鼠妇数量比较科学的小组是 A、丁B、丙C、乙D、甲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 A、捕食 B、合作 C、竞争 D、食物网 5、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 6、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 A、生长现象 B、应激性 C、繁殖 D、呼吸 7、下列关于生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动物能呼吸、植物不能 B、动、植物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C、动、植物都能排泄体内废物 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8、我国科学家通过努力,终于摸清了野生东北虎的数量。这项活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分类法 9、按照正确方法对同一地区内的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测量湿度,三处湿度大小的关 系应是

A、裸地>草地>茂密的灌丛B、茂密的灌丛>草地>裸地 C、草地>茂密的灌丛>裸地D、茂密的灌丛=草地>裸地 10、生物的多样性不包括 A、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B、生物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11、以下哪一项不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A、森林面积减少 B、环境污染 C、生物进化 D、生物入侵 12、到了冬天,杨树和柳树的叶子纷纷落下,而松树、柏树却依然郁郁葱葱,这表明 A、杨树和柳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B、松柏比杨柳更适应寒冷的环境 C、松柏和杨柳进行着生存斗争 D、它们都能适应寒冷的环境 13、在稻田中,影响水稻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①阳光②杂草③水分④土壤⑤田鼠⑥空气⑦蝗虫⑧稻螟 A、①②⑤⑥B、③④⑦⑧C、①③④⑥D、②⑤⑦⑧ 14、下列不能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棵桃树B、一片果园C、一条小溪D、一块稻田15、小亮调查完公园的生物种类后,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动物、植物和其它生物三类。他 所采用的分类依据是 A、生活环境B、形态结构C、生物用途D、个体大小 16、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B、湿地生态系统C、荒漠生态系统D、草原生态系统 17、下列关于环境对生物的不利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DDT的使用导致鸟类的生殖能力受到影响 B、化肥的使用导致土壤板结 C、生物有很强的自我适应能力,我们开发自然资源对它们没有影响 D、使用农药时会将有益昆虫杀死 18.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非生物因素 A、阳光 B、害虫 C、温度 D、水 19、如果在做实验时得到的结果与假设不一样,你不应该做的是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生物第四单元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血液是红色的,它与血液中的什么细胞有关?()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血浆 2.血液中含水量最多并且与体内的物质运输有关的成分是()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血浆 3.把体循环和肺循环连通在一起的器官是() A 肺 B 心脏 C 肝脏 D 主动脉 4.输血时,如果受血者和输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会发生() A 贫血 B 血液凝固 C 红细胞凝集D发炎 5.成年人的心率平均为() A 55次/分 B 60次/分 C 75次/分 D 85次/分 6.肌肉注射某种药物,若跟踪检查,在心脏中首先发现这种药的部位是() A 左心房 B 右心室 C 左心室 D 右心房 7.血红蛋白的特性是() A 易与氧结合,也易与氧分离 B 不易与氧结合,也不易与氧分离 C 易与氧结合,不易与氧分离 D 不易与氧结合,易与氧分离 8.小亮经血液检查,发现他的红细胞个数偏少。小亮可能得的病症是() A贫血B遗传病C扁桃体发炎D缺钙 9静脉的作用是收集血液返回心脏,下列静脉的特点中与防止血液倒流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主要是() A与心脏相通B管壁薄而弹性小C管腔大,其内表面有静脉瓣D与动脉伴行 10.某同学得了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中会高于正常值的是() A 血浆 B 红细胞 C 白细胞 D 血小板 11.下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鲜内血液流动时所观察到的情况。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是()

A a、b、c B a、c、b C c、b、a D c、a、b 12.某人不小心手被刀割伤,流血一直不易被止住。他可能是血液中什么成分缺少?() A 血浆 B 红细胞 C 白细胞D血小板 13.医院妇产科产房内有一产妇急需输血,她的血型是AB型,在下列供血中,她应该输入的血液是() A A型 B B型 C O型 D AB型 14.当动脉瓣关闭时,心脏内的血流方向是() A 心房→心室B心房→心室C心室→动脉D心室→心房→动脉 15.某同学上肢伤口感染,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药物到达伤口经历的循环路线是() A 只经体循环 B 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 C 只经肺循环 D 先肺循环,接着体循环,后肺循环 二、综合题 16.我们可通过下列实验证明血红蛋白的特性。 (1)取一支试管,加入有抗凝剂的血液,待血细胞沉淀后,倒掉上层的血浆和部分血细胞,此刻留在试管内的红细胞呈色。 (2)然后将试管斜置10分钟后,斜面的红细胞呈色;试管底部的红细胞呈_______色。 (3)上述现象说明:血红蛋白和氧结合或分离的条件与周围环境中有关。其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从平原到高海拔地区,在最初几天内,血液中的数量会明显增多,这样可以有更多的与结合,满足人体的需要。 17.下图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人血涂片的情况,分析回答: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测试题.doc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可以看见的是( ) A 红细胞和血小板 B 白细胞和血小板 C 血小板 D 红细胞和白细胞 2.血红蛋白的特性是( ) A 易与氧结合,也易与氧分离 B 不易与氧结合,也不易与氧分离 C 易与氧结合,不易与氧分离 D 不易与氧结合,易与氧分离 3.铁是合成下列哪种物质时不可缺少的原料() A胆汁 B血浆蛋白 C血红蛋白 D组成人体细胞的蛋白质 4.小亮经血液检查,发现他的红细胞个数偏少。小亮可能是() A贫血 B遗传病 C扁桃体发炎 D缺钙 5.动脉出血要比静脉出血危险,其原因是() A 含更多的养料和氧气 B 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大 C 含有更多白细胞和抗体 D 无含氮的废物和二氧化碳 6.血液是红色的,它与血液中的什么细胞有关?()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血浆 7.贫血是指() A人体内的血量过少B血液中的营养物质过少 C血液中的白细胞或血小板数量过少D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 8.静脉的作用是收集血液返回心脏,下列静脉的特点中与防止血液倒流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主要是 ( ) A与心脏相通 B管壁薄而弹性小C管腔大,其内表面有静脉瓣 D与动脉伴行 9.四川汶川地震后,许多健康公民积极无偿献血。医生在给他们抽血时,针刺人的血管是() A 主动脉 B 毛细血管 C 静脉 D 体动脉 10.某同学得了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中会高于正常值的是() A 血浆 B 红细胞 C 白细胞 D 血小板 11.人体血液只能按照一个方向流动,不能倒流。下述心脏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正确的是() A左心室→左心房→主动脉 B右心室→右心房→肺动脉 C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D右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12.血液中含水量最多并且与体内的物质运输有关的成分是()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血浆 13.下列叙述中,属于人体毛细血管特点的是() A 内径小,血流速度快,便于物质交换 B 管壁厚,破损时血液喷射而出 C 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D 内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慢,便于进行物 质交换 14.下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鲜内血液流动时所观察 到的情况。能正确表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是( ) A a、b、c B a、c、b C c、b、a D c、a、b 15.下面对静脉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运输静脉血的血管 B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 管 C 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输送回心脏的血管 D 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 16.把体循环和肺循环连通在一起的器官是( ) A 肺 B 心脏 C 肝脏 D 主动脉 17.心脏瓣膜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 A 心房→心室→静脉B心房→心室→动脉 C心室→心房→静脉D心室→心房→动脉 18.某人不小心手被刀割伤,流血一直不易被止住。他可能是血液中什么成分缺少?() A 血浆 B 红细胞 C 白细胞 D血小板 19.关于血液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 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途径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 B 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构成了完整的循环路线 C 在血液循环中,先进行肺循环再进行体循环 D 肺循环的路线短,体循环的路线长,范围广

【初中一年级】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本文概要】高效的学习,要学会给自己定定目标(大、小、长、短),这样学习会有一个方向;然后要学会梳理自身学习情况,以课本为基础,结合自己做的笔记、试卷、掌握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等,合理的分配时间,有针对性、具体的去一点一点的攻克、落实。本篇文章是本文为您整理的《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供大家借鉴。 【篇一】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 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能提供能量,它们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提供能量最多的是脂肪;贮能的是脂肪;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是水、基本物质是蛋白质。无机盐是调节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2、检测蛋白质用双缩尿试剂,呈现紫色反应;检测维生素C 用吲哚酚试剂,呈现褪色反应。

3、糖的主要来源是谷类和薯类,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瘦肉、鱼、奶、蛋和豆类,脂肪的主要来源是肉类、花生、芝麻和植物油。植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A,但含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动物性食物含维生素A。 4、夜盲症―--缺维生素A;坏血病―--缺维生素C;脚气病―--缺维生素B1;口角炎、皮炎―--缺维生素B2;佝偻病―--缺维生素D和钙。 5、人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消化腺两部分。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等消化器官。的消化腺是肝脏。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作用是把食物的大块脂肪变成微小颗粒,从而增加了脂肪颗粒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肠液和胰液消化液含最多种类酶。消化管的功能是:容纳、磨碎、搅拌和运输食物。 6、消化: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吸收:指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通过消化管的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 7、需要经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质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各自的起始消化部位在口腔、胃、小肠。经消化后能被吸收的物质有葡萄糖、甘油、脂肪酸、氨基酸。淀粉遇碘会变蓝。不用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素。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最新最全】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 第八章人体的营养 第1节人类的食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记叙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并能举例说明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②学会收集、整理、积累、使用信息的能力和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交流能力等。 ③学习用列表法比较、概括、总结知识的方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关注、关心自身和他人健康,用科学知识指导健康生活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说明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2、难点 ①用化学方法检测蛋白质和维生素C。 ②蛋白质和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③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教学方法探究实验 课型探究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作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演示利用多媒体展示二组图片,一组是非洲难民孩子骨瘦如柴,无力行走,在地上卷曲等;另一组是现在我国部分儿童少年过度肥胖的图片。 提问:为什么有的人骨瘦如柴?有的人肥胖得迈不动脚?大家能不能根据这二组图片提出问题,且作出初步的结论? 学生提出问题和作出结论:(1)两组图片上孩子体态上的明显差异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可能是营养问题。(2)这两组图片中儿童少年是不是得了营养方面的病?一是营养不良,一是营养过剩。(3)是不是与生活环境有关?一个生活环境艰难,一个生活环境优越。 总结并引出课题:是的,他们如此强烈的反差却是因为同一原因,就是都与营养相关,都是营养方面出现问题造成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想健康,就是科学营养。科学营养离不开营养物质,而我们获得营养物质的主要途径是摄取食物,那么食物究竟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物质呢?这就是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1章生命的世界 第1节形形色色的生物 1、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2、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其中,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3、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生物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生长、繁殖和应激性。 第2章探索生命 第1节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 1、生物学的发展与生物学家 林奈------------生物分类学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哈维------------血液循环沃森、克里克------------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2、生物学是研究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 第2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生物科学工作者经常利用观察、调查、分类、实验的方法研究有关的生物事实。 2、实验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法研究示例——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 提出问题: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 做出假设: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 实验方案:①从蛇洞将一只被响尾蛇袭击中毒而死的老鼠按设定的路线拖出,响尾蛇沿着设定的路径找寻到中毒的老鼠。②将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按上面的设计进行实验,响尾蛇没有去追寻这只死鼠。(①是实验组,②是对照组) 结论: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 3、用实验法研究影响生物分布的环境因素——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实验方案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如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有光线、湿度等。首先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提出问题——鼠妇喜欢黑暗的环境吗?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1。认识地面上动物的多样性;初步了解动物的分类 2。了解家兔的外形及家兔的内部结构 3。描述家兔生殖,哺育的特点 4。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通过观察家兔的内部结构图示,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综合的能力 利用现实生活中哺乳动物之间形态特点的比较,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 观察活动中养成学生乐于探究生命奥秘的兴趣,及早地建立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家兔的外形及内部结构,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 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比较说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准备: 练习投影片相关内容的光盘VCD 电视动物纸片及磁铁 投影仪 教法:

学生观察,师生交流为主 [复习]: [投影1] 1.植物的分类! 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 2.请说出下列植物分别属于哪一类植物: 侧柏水杉桃树贯众银杏葫芦藓花生番茄小麦卷柏 3。果实是由花的-------发育而来,种子是由花的---------发育而来,有一根豆角,它的里面有8粒种子,那么它由--------个子房-------个胚珠发育而来的。 [新授] 引入:我们以上学习了地面上的植物,地面上除了有多样的植物之外,也有多样的动物 第2节地面上的动物 一。多种多样的动物 1.请学生挑选最熟悉的一种动物给大家做介绍 2.如果让大家将以上的动物分类,大家如何划分! [投影2]地面上的动物大概分类:

哺乳动物――用乳汁哺育后代 爬行动物――体表具角质鳞片或有硬的壳,四肢短小在地面爬行 家禽 昆虫 请将下面的动物归类: 羊熊猫蜥蜴壁虎公鸡蚂蚁蝴蝶鹅 猪龟老虎兔子蜜蜂蛇 和学生一起通过分析将归类错误的动物加以改正 强调:家禽和家畜的不同;哺乳动物的大概特点是全是哺乳的,爬行类动物的大概特点是体表具角质鳞片或有硬的壳,四肢短小在地面爬行 二。家兔——哺乳动物 1.体表被毛 兔毛的种类!有何作用!夏秋季的变化! 2.分部:头颈躯干四肢尾 过渡:这是兔子的外部结构,下面我们来看看它的内部结构, 提示:我们在讲人体的内部结构的时候,先讲了人体内

【完整升级版】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此文档为wor d格式,下载 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课题 第一章 第1节形形色色的生物(一) 课型新授课课时 1 教育教学知识方面描述生物多样性,认识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内在联系 能力方面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积累、使用信息的能力,通过交流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目的思想教育从情感上引导学生走入生命的世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热情,以积极的态度感受生命世界的精彩与美丽。 重点生物的多样性 难点遗传的多样性 关键以“交流资料”的活动为核心,探讨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教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组织教学 授课内容: 生物圈:是生物共有的家园 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11000M和海平面以上约10000M这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一、生物的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一)物种多样性 活动:交流物种多样性资料 目的要求:丰富对物种多样性的认识 过程:1、将全班分组(约4-5人一组) 推选组长。 2、各组同学将熟悉的生物名称写 在纸上,相互交流教师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交流 学生分组统计交流 本节从开始就突出生态学观点,突 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通过交流活动和 丰富多彩的生物图片、挂图等,让学生 有感性认识,再提出课题,所以要示教 师课前尽可能多的收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统计组内共列举出多少种生物 3、全班各组分别展示和交流统计结果 4、教师将收集的资料展示 讨论:1、上述生物生活的环境怎样的? 2、为什么生物会如此多种多样结论:生物的家族中包含有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等,约200 多万种,其中70%动物,22% 植物和真菌,5%单细胞生物(二)遗传多样性 在不同种的生物体内,控制其性状遗传 的遗传物质也是不尽相同的。例:金鱼品种,菊花品种2-2.5万个(三)生态系统多样性 1、生态系统: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 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 生态系统。 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 统: 练习:思考与练习:1、3 各小组表达交流 学生观察 师生归纳、得出结 论 学生讨论,举例说 明 第一次学生活动课前准备很重要, 教师要对小组长进行课前培训,以承担 分组的任务,并多花时间给学生展示和 交流的机会。并布置学生建立生命档案 册。 提高与发展教学反思 昆虫的种类为什么这样多? 昆虫种类繁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繁殖能力强 (2)体型小 (3)食量小、食物杂 (4)有很强的选择适宜生活环境的迁移能力(5)有很强的适应性 (6)多变的生存行为 学生对分组很感兴趣,但举例说明生物的种类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学生还没有学过生物分类,在举例时经常有混淆,将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混为一类。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是新课程,没有合适的挂图,使本节课的内容显得有些空洞。 课题第一节形形色色的生物(二)课时 2

第四单元__第四章_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测试题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可以看见的是( ) A 红细胞和血小板 B 白细胞和血小板 C 血小板 D 红细胞和白细胞 2.血红蛋白的特性是( ) A 易与氧结合,也易与氧分离 B 不易与氧结合,也不易与氧分离 C 易与氧结合,不易与氧分离 D 不易与氧结合,易与氧分离 3.铁是合成下列哪种物质时不可缺少的原料() A胆汁 B血浆蛋白 C血红蛋白 D组成人体细胞的蛋白质 4.小亮经血液检查,发现他的红细胞个数偏少。小亮可能得的病症是() A贫血 B遗传病 C扁桃体发炎 D缺钙 5.动脉出血要比静脉出血危险,其原因是() A 含更多的养料和氧气 B 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大 C 含有更多白细胞和抗体 D 无含氮的废物和二氧化碳 6.血液是红色的,它与血液中的什么细胞有关?()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血浆 7.贫血是指() A人体内的血量过少 B血液中的营养物质过少 C血液中的白细胞或血小板数量过少 D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 8.静脉的作用是收集血液返回心脏,下列静脉的特点中与防止血液倒流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主要是 ( ) A与心脏相通 B管壁薄而弹性小 C管腔大,其内表面有静脉瓣 D与动脉伴行9.四川汶川地震后,许多健康公民积极无偿献血。医生在给他们抽血时,针刺人的血管是() A 主动脉 B 毛细血管 C 静脉 D 体动脉 10.某同学得了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中会高于正常值的是() A 血浆 B 红细胞 C 白细胞 D 血小板 11.人体血液只能按照一个方向流动,不能倒流。下述心脏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正确的是() A左心室→左心房→主动脉 B右心室→右心房→肺动脉 C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D右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12.血液中含水量最多并且与体内的物质运输有关的成分是()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血浆 13.下列叙述中,属于人体毛细血管特点的是() A 内径小,血流速度快,便于物质交换 B 管壁厚,破损时血液喷射而出 C 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D 内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慢,便于进行物质交换 14.下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鲜内血液流动时所观察到的情况。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是( )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 下册 第四单元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四单元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红细胞的数量或者血红蛋白的含量低于正常值时,可能患有贫血。患者可多食() A.含钙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B.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C.含锌丰富的食物D.含铁和钙丰富的食物 2、下列有关血液、血浆和血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血浆与血清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清中含有纤维蛋白原 B.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会远远超过红细胞 C.血液分层,上层是血浆,下层是红细胸,两层交界处还有白细胞和血小板 D.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都没有细胞核 3、人体血液的组成是() A.血清和血细胞 B.红细胞和血小板 C.红细胞和白细胞D.血浆和血细胞 4、下列具有运输氧的功能的是() A.红细胞B.血小板C.白细胞D.淋巴细胞 5、皮肤划破而流血,不久后,会自然止血,其中起作用的是() A. 白细胞 B. 红细胞 C. 血小板 D. 上皮细胞 6、用止血带扎住上臂,前臂隆起的血管和使血管发生隆起的结构分别是() A.静脉、静脉瓣 B.动脉、动脉瓣 C.动脉、静脉瓣 D.静脉、动脉瓣 7、只能让红细胞单行通过的通道是()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毛细淋巴管 8、下列有关人体血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人的手臂上一条条的“青筋”不是血管而是神经 B. 病人到医院打点滴时,针头是插入静脉 C. 将药物注人的臀部肌肉,药物会进入毛细血管 D. 中医给病人“切脉”时,是感受手腕部动脉的搏动 9、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 A. 心脏 B. 血管壁 C. 血管周围的肌肉 D. 神经 10、病人静脉滴注的葡萄糖,最先到达心脏的腔是() 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 11、血液是人体内流动的组织,滋养全身并带走身体产生的代谢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血液流经肺泡时,血液中的氧增多,动脉中的血液成为动脉血 B.进食后,血液滚经小肠时,葡萄糖的含量增加,静脉中的血液成为静脉血 C.血液流经肾脏时,静脉中的血液尿素含量增多 D.血液流经胰腺时,胰腺分泌的胰腺液使静脉中的胰岛素增多 12、与右心房相连的血管是() A.主动脉B.肺动脉C.上、下腔静脉 D.肺静脉 13、甲、乙、丙、丁等四人的血型各不相同,若用A 型血清检查,发现丙、丁的血液有凝集反应,而且经检验,丙只能接受乙的血液.那么,推测这四人的血型的依次是()A.O,A. B. AB型B.A,O,B. AB型C.O,A. AB.B型D.A. O,AB. B型 14、小李同志在一次见义勇为行动中不幸受伤,失血过多,急需输血,他的血型是O型,给他输血的血型只能是() A.B型B.A型C.AB型D.O型 16、有关血型和献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的血型系统只有ABO血型一种 B.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C.提倡18﹣55周岁提供公民自愿献血 D.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方法有很多,如图甲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模式图,乙为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物象,请根据如图分析回答: (1)从定义上看,动、静脉血管区分的标志是,从管壁的厚薄、管腔的大小看,静脉的主要特点是,从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情况时,某同学看到一条动脉,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另外,也可以根据血管内血液速度的快慢进行区分 (2)甲图中1、2、3分别表示血管 (3)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时,要选择尾鳍作为观察部位,而不选择鱼身体的其它部位,这是因为尾鳍有的特点,适于在显微镜下观察 (4)图乙中,判断4是毛细血管的原因是 (5)若图乙中血流方向是从右到左,则血流速度较快的血管是[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