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土的成因类型代号

土的成因类型代号

土的成因类型代号
土的成因类型代号

第四纪沉积物成因代号

1. ml--人工填土

2. pd--植物层

3. al--冲击层

4. pl--洪积层

5. dl--坡积层

6. el--残积层

7. eol--风积层

8. l--湖积层

9. h--沼泽沉积层

10. m--海相沉积层

11. mc--海陆交互相沉积层

12. gl--冰积层

13. fgl--冰水沉积层

14. b--火山堆积层

15. col--崩积层

16. del--滑坡堆积层

17. set--泥石流堆积层

18. o--生物堆积

19. ch--化学堆积物

20. pr--成因不明沉积

注:上述每类符号前加第四纪符号Q,并以上标符号的形式显示,表示完整的地层符号。

由原岩风化产物经各种外力地质作用而成的沉积物,至今其沉积历史不长,所以只能形成未经胶结硬化的沉积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第四纪沉积物”或“土”。不同成因类型的第四纪沉积物,各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和工程地质特征,以下分别介绍其中主要的几种成因类型:残积物、坡积物和洪积物。

残积物(Qel)(Qel为第四纪地层的成因类型符号)

残积物是由岩石风化后,未经搬运而残留于原地的土,而另一部分则被风和降水所带走。它处于岩石风化壳的上部,是风化壳中的剧风化带,向下则逐渐变为半风化的岩石。它的分布主要受地形的控制,在宽广的分水岭上,由雨水产生地表径流速度小,风化产物易于保留的地方,残积物就比较厚。在平缓的山坡上也常有残积物覆盖。

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不同的原岩,将产生不同矿物成份、不同物理力学性质的残积土。

由于风化剥蚀产物是未经搬运的,颗粒不可能被磨圆或分选,没有层理构造。

残积物与基岩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通常经过一个基岩风化层(带)而直接过渡到新鲜岩石。残积物有时与强风化层很难区分。一般说来,残积物是由于雨雪水流将细颗粒带走后残留的较粗颗粒的堆积物。风化层则虽受风化作用的影响,但它是未被剥蚀搬运的基岩风化产物。残积物中残留碎屑的矿物成分很大程度上与下卧基岩相一致,这是鉴定残积物的主要根据。例如砂岩风化剥蚀后生成的残积物多为砂岩碎块。根据这个道理可按地面残积物的成分推测下卧基岩的种类。反之,也可按基岩分布的规律推测其风化产物的特征。山区的残积物因原始地形变化很大且岩层风化程度不一,所以其厚度在小范围内变化极大。由于残积物没有层理构造,均质性很差,因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很不一致,同时多为棱角状的粗颗粒土,

其孔隙度较大,作为建筑物地基容易引起不均匀沉降。

不同岩类具有不同的风化特征,如块状构造的花岗岩,多以沿节理裂隙风化,风化厚度大,且以球状风化为主。当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外力地质作用下发生风化,使其结构、矿物成分、物理、力学、化学性质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则称为风化岩。岩石已达到完全风化而未经搬运的碎屑物称为残积土。我国南方花岗岩分布较广,如深圳地区约占60%的面积,花岗岩残积土的厚度在15—40m之间,是该区城市建筑物基础的主要持力层。

花岗岩残积土是在化学风化作用下淋滤形成的产物,其矿物成分与原岩虽有本质的改变,但多保留在原位并具有它的原始形状,其中不易风化的石英颗粒更是如此。所以花岗岩残积土一般仍保持其原岩粒状结构,具有相当高的结构强度,外表看起来很象岩石。对其采用一般的室内土工试验方法测得的物理力学性质分析,其工程性质是较差的,表现在高孔隙比、高压缩性等方面。但从原位测试分析,它表现为承载力较高、压缩性较低。

坡积物(Qdl)

坡积物是残积物经水流搬运,顺坡移动堆积而成的土。即是雨雪水流的地质作用将高处岩石风化产物缓慢地洗刷剥蚀,顺着斜坡向下逐渐移动、沉积在较平缓的山坡上而形成的沉积物。其成份与坡上的残积土基本一致。由于地形的不同,其厚度变化大,新近堆积的坡积土,土质疏松,压缩性较高。它一般分布在坡腰上或坡脚下,其上部与残积物相接。坡积物底部的倾斜度决定于基岩的倾斜程度,而表面倾斜度则与生成的时间有关,时间越长,搬运、沉积在山坡下部的物质就越厚,表面倾斜度就越小。

坡积物质随斜坡自上而下呈现由粗而细的分选现象。其成份与坡上的残积土基本一致。与下卧基岩没有直接关系,这是它与残积物明显的区别。

由于坡积物形成于山坡,常常发生沿下卧基岩倾斜面滑动,还由于组成物质粗细颗粒混杂,土质不均匀,且其厚度变化很大(上部有时不足一米,下部可达几十米),尤其是新近堆积的坡积物,土质疏松,压缩性较高。

洪积物(Qpl)

洪积土是山洪带来的碎屑物质,在山沟的出口处堆积而成的土。由暴雨或大量融雪骤然集聚而成的暂时性山洪急流,具有很大的剥蚀和搬运能力。它冲刷地表,挟带着大量碎屑物质堆积于山谷冲沟出口或山前倾斜平原而形成洪积物。

山洪流出沟谷口后,由于流速骤减,被搬运的粗碎屑物质(如块石、砾石、粗砂等)首先大量堆积下来,离山渐远,洪积物的颗粒随之变细,其分布范围也逐渐扩大。其地貌特征,靠山近处窄而陡,离山较远宽而缓,形如锥体,故称为洪积扇(锥)。由相邻沟谷口的洪积扇组成洪积扇群。

如果逐渐扩大以至连接起来,则形成洪积冲积平原的地貌单元。

洪积物的颗粒虽因搬运过程中的分选作用而呈现上述随离山远近而变的现象,但由于搬运距离短,颗粒的磨圆度仍不佳,此外,山洪是周期性产生的,每次的大小不尽相同,堆积下来的物质也不一样。因此,洪积物常呈现不规则交错的层理构造,如具有夹层,尖灭或透镜体等产状。

冲积物(Qal)

冲积物是河流流水的地质作用将两岸基岩及其上部覆盖的坡积、洪积物质剥蚀后搬运、沉积在河流坡降平缓地带形成的沉积物。即是由于河流的流水作用,将碎屑物质搬运堆积在它流经的区域内,随着从上游到下游水动力的不断减弱,搬运物质从粗到细逐渐沉积下来,一般在河流的上游以及出山口,沉积有粗粒的碎石土、砂土,在中游丘陵地带沉积有中粗粒的砂土和粉土,在下游平原三角洲地带,沉积了最细的粘土。冲积土分布广泛,特别是冲积平原是城市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带。对于粗粒的碎石土、砂土,是良好的天然地基,但如果作为水工建筑物的地基,由于其透水性好会引起严重的坝下渗漏;而对于压缩性高的粘土,一般

都需要处理地基。

冲积物的特点是呈现明显的层理构造。由于搬运作用显著,碎屑物质由带棱角颗粒(块石,碎石及角砾)经滚磨、碰撞逐渐形成亚圆形或圆形颗粒(漂石、卵石、圆砾),其搬运距离越长,则沉积的物质越细,典型的冲积物是形成于河谷(河流流水侵蚀地表形成的槽形凹地)内的沉积物,可分为平原河谷冲积物和山区河谷冲积物等类型。

平原河谷冲积物

平原河谷除河床外,大多数都有河漫滩及阶地等地貌单元。

平原河流常以侧向侵蚀为主,因而河谷不深而宽度很大。正常流量时,河水仅在河床中流动,河床两侧则是宽广的河漫滩。只在洪水期中,河水才溢出河床,泛滥于河漫滩之上。

河流(谷)阶地是在地壳的升降运动与河流的侵蚀,沉积等作用相互配合下形成的,位于河漫滩以上的阶地状平台。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大致如下:当地壳下降,河流坡度变小,发生沉积作用,河谷中的冲积层增厚;地壳上升时,则河流因竖向侵蚀作用增强而下切原有的冲积层,在河谷内冲刷出一条较窄的河床,新河床两侧原有的冲积物,即成为阶地。如果地壳交替发生多次升降运动,就可以形成多级阶地,由河漫滩向上依次称为一级阶地、二级阶地,三级阶地……等,阶地的位置越高,其形成的年代则越早。如黄河在兰州附近就有六级阶地。

山区河谷冲积层

在山区,河谷两岸陡削,大多仅有河谷阶地(图1-15)地表水和地下水基本上都流向河床。山区河流流速很大,故沉积物质较粗,大多为砂粒所填充的卵石,圆砾等。山间盆地和宽谷中有河漫滩冲积物,其分选性较差,具有透镜体和倾斜层理构造,厚度不大,在高阶地往往是岩石或坚硬土层,作为地基,其工程地质条件很好。

风积物(Qeol)

风积物是由风作为搬运动力,将碎屑物由风力强的地方搬运到风力弱的地方沉积下来的土。风积土生成不受地形的控制,我国的黄土就是典型的风积土。主要分布在沙漠边缘的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带。风积黄土的结构疏松,含水量小,浸水后具有湿陷性。

其它沉积物

除了上述四种主要成因类型的沉积物(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和冲积物)外,还有海洋沉积物(Qm)、湖泊沉积物(Ql)及冰川沉积物(Qgl)等,它们是分别由海洋、湖泊及冰川等的地质作用形成的。下面只简略介绍海洋沉积物和湖泊沉积物。

海洋沉积物(Qm)(海相沉积物)

海洋按海水深度及海底地形划分为滨海带(指海水高潮位时淹没,而低潮位时露出的地带)、浅海区(指大陆架,水深约0-200m,宽度约100-200km)、陆坡区(指大陆陡坡,即浅海区与深海区之间过渡的陡坡地带,水深约200-1000m,宽度约100-200km)及深海区(海洋底盘,水深超过l000m)。

与上述海洋分区,相应的四种海相沉积物如下:

滨海沉积物主要由卵石,圆砾和砂等粗碎屑物质组成(可能有粘性土夹层),具有基本水平或缓倾斜的层理构造,在砂层中常有波浪作用留下的痕迹。作为地基,其强度尚高,但透水性较大。粘性土夹层干时强度较高,但遇水软化后,强度很低。由于海水大量含盐,因而使形成的粘土具有较大的膨胀性。

浅海沉积物主要有细颗粒砂土、粘性土、淤泥和生物化学沉积物(硅质和石灰质等)。离海岸愈远,沉积物的颗粒愈细小。浅海沉积物具有层理构造,其中砂土较滨海带更为疏松,因而压缩性高且不均匀,一般近代粘土质沉积物的密度小,含水量高,因而其压缩性大,强度低。

陆坡和深海沉积物主要是有机质软泥,成分均一。

湖泊沉积物(Ql)

湖泊沉积物可分为湖边沉积物和湖心沉积物。湖泊如逐渐淤塞,则可演变成沼泽,形成沼泽沉积物。

湖边沉积物主要由湖浪冲蚀湖岸、破坏岸壁形成的碎屑物质组成的。在近岸带沉积的多数是粗颗粒的卵石、圆砾和砂土,远岸带沉积的则是细颗粒的砂土和粘性土。湖边沉积物具有明显的斜层理。

软土地基成因及处理办法优选稿

软土地基成因及处理办 法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X X X X X X X X X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软土地基的形成与处理方法 系部:X X工程系 专业名称:XXXXXXXX 班级:012365学号:01 姓名:XX 指导老师:XXX 完成时间:2012年5月13日 目录

浅谈软土地基的形成与处理方法 摘要:在水运工程中,各种软基加固的方法已越来越多的得到广泛的应用。伴随着水运工程科技的发展,许多带有本行业特征的地基处理方法如反压法、粉体搅拌法(粉喷法)、强夯法、换土垫层法、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法等蓬勃发展,并在其他行业得到推广应用。本文对软土地基的形成原因作出了一定的描述,简要总结了软土地基的特点以及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着重阐述了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并对相应方法的适用性作出了一定的分析与评价。 关键词:软土地基、原因、特点、处理方法 前言 软土地基是指在静水或缓慢流水环境中沉积而成的、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透水性差的一种软塑到流塑状态的饱和粘性土层。它主要包括内陆湖塘盆地、江河海洋沿岸和山间洼地沉积的各种淤泥和淤泥质粘性土。软土地基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使基础不会产生局部或整体剪切破坏,满足强度及稳定性要求,使得建筑物在使用期内不致发生较大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以保证建筑结构能正常使用。

1软土地基的形成原因 软土是第四纪全新世形成的近代沉积物,其地质年龄一般为10000-15000年,按其中有机质含量,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不含或很少含有机质的软粘土和粉质软粘土;第二类是含大量有机质的泥炭土。 所有的软土都是在淡水或盐水中沉积的,由于沉积的地质环境(如海滩、三角洲、河口湾、泻湖、湖泊、沼泽等)的不同,其空间范围和天然性状也因其沉积环境及其水动力条件的变化而异。我国工程界有的把松软的吹填土和杂填土等也列入软土,谓之广义软土。 软土的来源主要是岩石的风化产物,因此其成分直接取决于母岩。而软土的类型,主要有软粘土、人工填土、松散砂土和粉土几类,其成因也各不相同,其成因如下。 1.1软粘土形成成因 水运工程由于工程所在地濒临水域,浅部地层多为软粘土-----淤泥或淤泥质土。它是在静水或非常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是第四纪后期形成的海相、泻湖相、三角洲相和湖泊相的粘性土沉积物或河流冲击物。有的软粘土属于新近淤积物。以淤泥质土为主的混合土,如淤泥质土混砂有时也属于此类土。 1.2人工填土形成原因 港区的陆域形成,后方堆场的回填,沿江沿滩的围垦大量采用人工填土。 人工填土的形成原因按照物质组成和堆填方式,可以分为素填土、杂填土和冲填土三类。

第八节 土的工程分类

第八节土的工程分类 一、土的工程分类原则和体系 土的工程分类是从事土的工程性质研究的重要基础理论课题。研究制定一个既反映我国土质条件和多年建筑经验,又尽可能靠近国际上较为通用的分类标准,并切实可行的土的工程分类,是十分重要的。土的工程分类的目的: 1.根据土类,可以大致判断土的基本工程特性,并可结合其他因素评价地基土的承载力、抗渗流与抗冲刷稳定性,在振动作用下的可液化性以及作为建筑材料的适宜性等; 2.根据土类,可以合理确定不同上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3.当土的性质不能满足工程要求时,也需根据土类(结合工程特点)确定相应的改良与处理方法。 因此,综合性的上的工程分类应遵循以下原则: 1.工程特性差异性的原则。即分类应综合考虑土的各种主要工程特性(强度与变形特性等),用影响土的工程特性的主要因素作为分类的依据,从而使所划分的不同土类之间,在其各主要的工程特性方面有一定的质的或显著的量的差别,为前提条件; 2.以成因、地质年代为基础的原则。因为土是自然历史的产物,土的工程性质受土的成因(包括形成环境)与形成年代控制。在一定的形成条件,并经过某

些变化过程的土,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物质成分和结构以及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土层组合,因而决定了土的工程特性;形成年代不同,则使土的固结状态和结构强度有显著的差异。关于土的各不同成因类型和不同堆积年代的特征与划分标准,见本节“二”及第一章第三节; 3.分类指标便于测定的原则,即采用的分类指标,要既能综合反映土的基本工程特性,又要测定方法简便。 土的工程分类体系,目前国内外主要有两种 1.建筑工程系统的分类体系——侧重于把土作为建筑地基和环境,故以原状土为基本对象。因此,对土的分类除考虑土的组成外,很注重土的天然结构性,即土的粒问连结性质和强度。例如我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的分类;原苏联建筑法规(СНИП-15-74)的分类;美国国家公路协会(AASHO)分类以及英国基础试验规程(CP2004,1972)分类等; 2.材料系统的分类体系——侧重于把土作为建筑材料,用于路堤、土坝和填土地基等工程,故以扰动土为基本对象,对土的分类以上的组成为主,不考虑土的天然结构性。例,我国国家标准《土的分类标准》(GBJ145-90)和美国材料协会的土质统一分类法(ASTM,1969)等。 二、我国土的工程分类

软土介绍

软土 一般而言,软土是指近代水下沉积的饱和粘性土,是淤泥、淤泥质粘土、泥质粉土、泥炭、泥炭质土等一类土体的简称,广泛分布在我国沿海内陆平原或间盆地。不同地域软土的成因、结构和形态各不相同,但都具有基本相同的物理力学特征: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渗透系数小、压缩性高、强度低,可呈灵敏性结构。软土作为工程建筑特的地基,由于其承载力低、往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坍滑或沉降陷。 具体该如何定义软土,各行业部门如建筑、铁路、公路、港工等,根据行业特点和习惯,给出的定义或判定条件不尽相同。 文献[1]认为软弱土是指淤泥、淤泥质土、充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其中淤泥是在静水或缓慢流水环境中沉积并经生物化学作用而形成,为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5的粘性土;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而天然孔隙比小于1.5、但大于或等于1.0的粘性土或粉土称为淤泥质土。 文献[2]中将软土解释为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的一种软塑到流塑状的粘性土,如淤泥、淤泥质土,以及其他高压缩性饱和粘性土、粉土等。淤泥和淤泥质土的特征解释为,在静水或缓慢流水环境中沉积,经生物化学作用而形成的饱和粘性土,含有机质,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当孔隙比大于1.5时称为淤泥;天然孔隙比小于1.5而大于1.0时称为淤泥质土。当土的烧失量大于5%时,称有机质土;大于60%时称为泥炭。 文献[3]中将软土定义为,含有大量亲水的胶体颗粒,具有海绵状结构的松散体,其性质为天然孔隙比大、含水量高、透水性小、强度低、压缩性大。 文献[4]中对软土给出的定义为: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经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饱和软弱粘性土。对软土的主要特征描述为:天然含水量高(接近或大于液限),孔隙比大(一般大于1.0),压缩性高,强度低,渗透系数小。 文献[5]中定义软土为滨海、湖沼、谷地、河滩沉积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的细粒土,天然含水量≧35%,天然孔隙比≧1.0,十字板剪切强度<35Pka或静力触探总贯入阻力小于75kPa。 文献[6]中将软土定义为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 1.0,且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的细粒土,包括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泥炭土等,其压缩系数大于0.5MPa-1,不排水强度小于30kPa。 关于软土定义,除以上所述外还有一些,但大同小异,在此不一一叙述。概而言之,工程界通常口语称呼的软土指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的土。 我国软土的类型、特征及其分布 我国软土分布广阔,地域差距大,形成的因素复杂,下表1-2简要的概括了我国软土的分布、类型及其特征。

(完整版)地貌的形成原因

地貌的形成原因 1 流水侵蚀,如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和长江三峡,虎跳峡这样的河流峡谷和云贵高原上的喀斯特地貌 2 风力侵蚀,如西北戈壁的风蚀城堡和风蚀蘑菇 3 流水搬运,如黄河中的泥沙 4 风力搬运,如黄土高原和沙漠的形成 5 流水沉积,如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等河流冲击平原 6 风力堆积,如黄土高原和沙漠的形成 7 固结作用,如沉入海底的泥沙受到压力,固结成为石灰岩 8 冰川刨蚀,如挪威的峡湾和北美洲五大湖的形成 根据一定原则对地表起伏形态划分的类型。一般认为,普通地貌类型应按形态与成因相结合的原则划分,但由于地貌形态,地貌营力及其发育过程的复杂性,目前尚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分类方案,一般采用形态分类和成因分类相结合的分类方法。 地貌形态类型指根据地表形态划分的地貌类型。目前世界各地的形态分类并不统一。我国的陆地地貌习惯上划分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五大形态类型。由中国1:1 000000地貌图编辑委员会审定的《中国1:1 000 000地貌图制图规范》(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确定了平原、台地、丘陵和山地四个基本形态类型。在这一形态分类中,把盆地和高原视为有关形态类型的组合。较小的形态类型,大多与其成因结合起来进行划分,如新月形沙丘、冰斗、溶斗等,只有这种形态—成因结合的分类,才能更好的反映这些形态类型的特点。 地貌成因类型指根据地貌成因划分的地貌类型。由于地貌形成因素的复杂性,目前也没有统一的成因分类方案。根据外营力,通常划分为流水地貌、湖成地貌、干燥地貌、风成地貌、黄土地貌、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冰缘地貌、海岸地貌、风化与坡地重力地貌等。外力地貌一般又可以划分为侵蚀的和堆积的两种类型。根据内营力,通常划分为大地构造地貌、褶曲构造地貌、断层构造地貌、火山与熔岩流地貌等。无论是外营力地貌还是内营力地貌,在动力性质划分的基础上,都可以按营力的从属关系和形态规模的大小,做进一步的划分。 比较完整的地貌分类系统,常常是既考虑外营力和内营力,又考虑形态及其规模的多级的混合分类系统。另外,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进行专门的地貌分类,如有喀斯特地貌分类、风沙地貌分类,以及直接为生产服务的应用地貌分类等。

浅谈软土地基处理

浅谈软土地基及处理方法 【摘要】:软土一般是指在静水和缓慢流水环境中沉积,以黏粒为主并伴有 微生物作用的近代沉积物。软土是一种呈软塑到流塑状态,其外观以灰色为主的 细土粒,如淤泥和淤泥质土、泥炭土和沼泽土,以及其他高压缩性饱和黏性土、粉土等。其中淤泥和淤泥质土是软土的主要类型。 软土地基的处理质量是保证建筑物建成后安全、高效运营的关键,也直接影响 到地基的基础承栽力。 处理方法有:表层处理法、强夯法、静力排水固结法、反压护道法,桩基法 换土法,灌浆法,加筋法等,排水砂垫层,石灰浅坑法及其他辅助方法!不同的软 土地基应该结合工程实际采取有效经济的处理办法! 【关键词】:软土地基处理主要类型危害路基工程地基承载力影响使 用性能抗剪强度工程质量有机质空隙比含水量地基土投资变形 一软土地基的辨认 软土地基的确认是一项比较容易引起争议的工作,我们在具体施工时决定用 量化的试验指标来控制和确认。在确定软土时要查明软土及与之共同存在的一般 土层的成因、类别、范围、物理力学性质和必要的化学性质,以便采取经济有效 的处理措施。既可降低造价,又能确保质量、缩短工期。由于各省区各公路工程 的软土成因不尽相同,因此会同乐监理和业主确定了切实可行的鉴别方法,对本 路段的主要软基取样并进行了试验分析,根据实验检测数据分析可得出以下规律: 1.1 土质的影响一般天然细粒土的天然密度在1. 60~1. 75 g/ cm 3 之间,而水又是不可压缩的,密度远小于土的天然密度,所以对于同样的土质,含 水量的增加必然导致土体干密度的减小,这也就意味着作为路基填料时其压实度 的降低,这对地基成型后的强度和稳定性有重要的影响。 1.2 液塑限的影响由以上结果分析,液塑限对软基的断定并非必然的联系,只要含水量控制得当,在透水性较好的砂砾料紧缺地段,用高液限土作路基填料 也可取得很好的效果。事实上,在本工程中,我们遇到了相当多的高液限土(约 为60 %),考虑到该工程为二级公路,压实度要求仅为94 %左右,为降低工程造 价我们采取了分段开挖晾晒、换位填筑路基的办法,将软土全部挖除晾晒换填,考虑到路基耐久性的要求,只是在换填段增加了30~50mm 厚的砂砾料垫层,这 样既解决了软土路段的交通问题,又避免了大量的土方调运,缩短了工期,降低 了造价,取得了很好的综合效益。当然,高液限土( w l > 50 %) 是一种不适宜材料,击实试验表明液限大,最佳含水量也较大,自然对应的最大干密度就会较小,一般高液限粘土的最大干密度为1. 55~1. 65g/cm3。 1.3 孔隙比的影响孔隙比与含水量有较大的关系,其公式为e 0=Gρ ω(1+ ω)/ρ-1,其中ρω为水的密度,G为土粒比重,ρ为天然密度,ω为含水

地貌成因类

地貌成因类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主观题常考的15题型之五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成因类题目 [题型解读] 1.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成因类题目的类型 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成因类问题一般有三种: 一是判断影响侵蚀地貌或沉积地貌的主要因素(流水、风力、冰川、海浪); 二是分析形成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的原因,强调外力是怎样影响该地貌的; 三是描述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的形成过程,侧重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在高考中多以判断地貌类型、描述成因等设问形式呈现。 2.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成因类题目成因的答题思路 分析外力作用地貌的成因,其答题思路为: [答题模板] 思考方向规范答题术语 侵蚀作用 河谷、沟 谷、峡谷 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对河床及两岸的冲蚀作用形成 喀斯特地貌 可溶性石灰岩在流水中含有的CO 2 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被溶解而形成的地貌 风力侵蚀地 貌 风携带的大量沙石对周围岩石的破坏作用形成的地貌,如风 蚀蘑菇、风蚀城堡、戈壁等 沉积作用 河流 冲积扇 河流流出山口,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减 慢,河流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下来,形成冲积 扇(洪积扇) 河口 三角洲 河流携来大量泥沙注入海洋,由于地势低平,加上海水的顶 托作用,水流缓慢,大量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处堆积成三角洲风力沉 积地貌 风携带的大量碎屑物质,在受到阻挡等作用下,风速降低, 大量物质沉积而形成的地貌,如沙丘等 冰川堆 积地貌 冰川携带的大量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冰川融化,大量物质在 原地堆积而形成冰碛地貌,如东欧平原等 [2013·山东文综,26(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年降水量仅200 mm 左右但蒸发量达1 600 mm 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图1为银川平原及周边

软土地基中几个问题的分析

软土地基中几个问题的分析 摘要:位于滨江、谷底、河滩等的城市地带,经常存在着含水量高、孔隙大、压缩性强、抗剪能力弱、承载能力低的软土。在这样的地质环境下进行市政工程施工,如果没有对地基做适当的处理,地基将难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譬如路堤可能由于地基不稳而引起沉降开裂甚至剪切破坏。本文将以市政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问题为切入点,探讨工程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以求改善地基的变形性和渗透性等工程性质,提高软土地基的抗剪能力和承载能力。 关键词:市政工程,软土地基,问题处理 一、市政工程软土地基的常见问题 软土俗称淤泥质土,包括淤泥、泥炭、冲填土、杂填土等。地基中不同沉积年代和成因类型的软土,对市政工程施工带来不利的影响。笔者根据施工实践,对软土地基存在危害性进行分析,认为形成软土地基危害性的主要原因有: 1.承载力太低的原因 软土地基的危害性之一就是承载能力弱,在高强度的施工环境下,地基的整体很容易遭到破坏。软土地基在承载力不足的原因,是因为软土含水量高,譬如淤泥软土,含水量最低35%,最高为50%。在高含水量的状态下,软土的孔隙被水充满,致使土质疏松,容易被压缩,承载强度就越低。 2.沉降量太大的原因 软土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会影响工程施工功能的正常发挥,譬如在市政道路施工中,沉降量太大的软土地基道路容易出现裂缝,致使路面不均匀,甚至使得地下管线断裂。软土地基沉降量太大的原因是弱透水性使然,软土的渗透系数小,在压力的作用下难以在短时间内固结,如果在加荷初期受到高强度的孔隙水压力,地基强度就会加速降低。目前一些市内交通主干道的路基,软土沉降情况严重,这也是工程界的焦点难题之一。 3.地基上建筑物移位的原因 软土地基上的建筑落成后,过了一段时间可能发生移位情况,使得周边其他建筑和市政地下管网的安全性受到威胁。这种移位情况缘于软土的高压缩性,软土的压缩性与其含水量成正比,在地基上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会发生不均匀沉降,在超出地基允许承载力之外时,就会发生差异性的倾斜,引起建筑物移位。 4.地下水破坏的原因 软土地基的市政工程地下水含量高,地下水的承压力会影响基础施工,甚至破坏基础施工。软土地基本身的抗剪强度小,受到荷载力之后,孔隙的水没有排

土的成因类型代号

第四纪沉积物成因代号 1. ml--人工填土 2. pd--植物层 3. al--冲击层 4. pl--洪积层 5. dl--坡积层 6. el--残积层 7. eol--风积层 8. l--湖积层 9. h--沼泽沉积层 10. m--海相沉积层 11. mc--海陆交互相沉积层 12. gl--冰积层 13. fgl--冰水沉积层 14. b--火山堆积层 15. col--崩积层 16. del--滑坡堆积层 17. set--泥石流堆积层 18. o--生物堆积 19. ch--化学堆积物 20. pr--成因不明沉积 注:上述每类符号前加第四纪符号Q,并以上标符号的形式显示,表示完整的地层符号。 由原岩风化产物经各种外力地质作用而成的沉积物,至今其沉积历史不长,所以只能形成未经胶结硬化的沉积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第四纪沉积物”或“土”。不同成因类型的第四纪沉积物,各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和工程地质特征,以下分别介绍其中主要的几种成因类型:残积物、坡积物和洪积物。 残积物(Qel)(Qel为第四纪地层的成因类型符号) 残积物是由岩石风化后,未经搬运而残留于原地的土,而另一部分则被风和降水所带走。它处于岩石风化壳的上部,是风化壳中的剧风化带,向下则逐渐变为半风化的岩石。它的分布主要受地形的控制,在宽广的分水岭上,由雨水产生地表径流速度小,风化产物易于保留的地方,残积物就比较厚。在平缓的山坡上也常有残积物覆盖。 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不同的原岩,将产生不同矿物成份、不同物理力学性质的残积土。 由于风化剥蚀产物是未经搬运的,颗粒不可能被磨圆或分选,没有层理构造。 残积物与基岩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通常经过一个基岩风化层(带)而直接过渡到新鲜岩石。残积物有时与强风化层很难区分。一般说来,残积物是由于雨雪水流将细颗粒带走后残留的较粗颗粒的堆积物。风化层则虽受风化作用的影

主要地貌类型

喀斯特地貌 简介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 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这种作用及其产生的现象统称为喀斯特。 类型和分布喀斯特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广西、贵州、云南和四川青海(即云贵高原)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常见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有石芽、石林、峰林、喀斯特丘陵等喀斯特正地形,地下喀斯特地貌有溶洞、地下河、地下湖等;以及与地表和地下密切相关联的竖井、芽洞、天生桥等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下流水侵蚀形成的地下河。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形。 丹霞地貌 简介现今定义为“有陡崖的陆相红层地貌称为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地貌。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 中国的丹霞地貌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 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物点是“赤壁丹崖”广泛发育 黄土地貌 发育在黄土地层(包括黄土状土)中的地形。 中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厚度最大的国家,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集中,占中国黄土面积的%,一般厚 50~200 米,发育了世界上最典型的黄土地貌。 地貌特征与类型典型的黄土地貌有以下特征:①沟谷众多、地面破碎。中国黄土高原素有“千沟万壑”之称。 ②侵蚀方式独特、过程迅速。黄土地貌的侵蚀外营力有水力、风力、重力和人为作用。③沟道流域内有多级地形面。 成因和过程黄土地貌是黄土堆积过程中遭受强烈侵蚀的产物。风是黄土堆积的主要动力,侵蚀以流水作用为主。黄土塬、梁、峁等地貌类型主要由堆积作用形成;各种沟谷则是强烈侵蚀的结果。 冰川地貌 分布由冰川作用塑造的地貌。 现代冰川作用区的冰体部分按形态分为:①大陆冰盖。如南极冰盖和格陵兰冰盖;②冰帽。③山地冰川。 风蚀地貌 概念与类型风蚀地貌是风力吹蚀、磨蚀地表物质所形成的地表形态。 3 风蚀地貌的主要类型有:①风蚀石窝。陡峭的迎风岩壁上风蚀形成的圆形或不规则椭圆形的小洞穴和凹坑。②风蚀蘑菇。孤立突起的岩石经风蚀作用而成的蘑菇状岩体,又称石蘑菇、风蘑菇。③雅丹地貌。河湖和土状④风蚀城堡。⑤风蚀垅岗。⑥风蚀谷。⑦风蚀洼地。 分布风蚀地貌在中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火山地貌 由地壳内部岩浆喷出堆积成的山体形态。

软土地基成因及处理方法修订稿

软土地基成因及处理方 法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XXXXXXXXX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软土地基的形成与处理方法 系部:X X 工程系 专业名称: XXXXXXXX 班级: 012365 学号: 01 姓名: X X 指导老师: X X X 完成时间: 2012 年 5 月 13 日

目录

浅谈软土地基的形成与处理方法摘要:在水运工程中,各种软基加固的方法已越来越多的得到广泛的应用。 伴随着水运工程科技的发展,许多带有本行业特征的地基处理方法如反压法、粉体搅拌法(粉喷法)、强夯法、换土垫层法、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法等蓬勃发展,并在其他行业得到推广应用。本文对软土地基的形成原因作出了一定的描述,简要总结了软土地基的特点以及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着重阐述了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并对相应方法的适用性作出了一定的分析与评价。 关键词:软土地基、原因、特点、处理方法 前言 软土地基是指在静水或缓慢流水环境中沉积而成的、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透水性差的一种软塑到流塑状态的饱和粘性土层。它主要包括内陆湖塘盆地、江河海洋沿岸和山间洼地沉积的各种淤泥和淤泥质粘性土。软土地基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使基础不会产生局部或整体剪切破坏,满足强度及稳定性要求,使得建筑物在使用期内不致发生较大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以保证建筑结构能正常使用。 1 软土地基的形成原因 软土是第四纪全新世形成的近代沉积物,其地质年龄一般为年,按其中有机质含量,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不含或很少含有机质的软粘土和粉质软粘土;第二类是含大量有机质的泥炭土。 所有的软土都是在淡水或盐水中沉积的,由于沉积的地质环境(如海滩、三角洲、河口湾、泻湖、湖泊、沼泽等)的不同,其空间范围和天然性状也因其沉积环境及其水动力条件的变化而异。我国工程界有的把松软的吹填土和杂填土等也列入软土,谓之广义软土。

平原软土区高速公路路基失稳的几种类型

平原软土区高速公路路基 失稳的几种类型 杜长军 张志泉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南京,210005) 摘 要 本文通过工程事例介绍了平原区高速公路路基发生稳定破坏的几种类型,简要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在设计阶段如何预防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高速公路,稳定,路基,软土层 1 前言 平原区软土大多分布在滨海、湖沼、河滩沉 积等地区,其天然含水量高、压缩性大、抗剪强度 低,因此修建在软土地基上的高速公路路基容易 发生沉陷、坍塌、滑移、开裂等病害,导致路基失稳。一般对于软土区高路堤、新建路基的稳定问题都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对于低矮路堤、水塘地段路基以及新老路基拼接的情况的沉降和稳定可能还未有引起充分重视。下面笔者列举这方面的几个典型事例和大家一起讨论。 2 浅层软土(淤泥、泥沼、饱和粉细砂土及有机质土)地段低矮路堤 浅层软土指软土埋深较浅,表层风化硬壳层较薄(小于1m)的软土地基。某高速公路一段经地势低洼的水田地段,灌溉期间施工,地下地表水相通,表层为厚0 5m亚粘土层(软塑),其下为6 5m厚淤泥质粘土,路基填土高度1 4m(图1),计算沉降0 15m(小于30cm),未进行地基加固处理。路基填筑时出现弹簧现象,无法充分压实,填筑几层(含路面结构层)后施工机械行驶时产生较大沉陷。经讨论决定将此段路基推翻重建,根据填土高度分别采用粉喷桩或换填砂砾、碎石垫层并结合路面结构层综合设计予以加强 收稿日期:1999 10 23 补强。此项工程的往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图1 虽然该路基表现为沉降(路基弯沉)较大,但是其实是路基整体平面滑移或部分开裂。这种失稳表现为路基两侧坡脚地基土侧向塑性变形较大而破坏挤出,路基基体连同软土层沿下卧硬层层面滑动。 浅层软土地段低矮路堤路基静荷载小,同时也没有考虑行驶动荷载的影响,所以沉降计算值较小,另外路基稳定计算可能也没问题,根据技术规范要求不需处理。虽然说车辆动荷载对于沉降影响不大,但是其要求路基受力区必须保证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我们知道路面弯沉主要由路基弯沉产生,低路堤下的软土地基由于强度、刚度较低,作为车辆荷载的承受者产生蠕变,导致路面弯沉远低于设计要求,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功能,严重的即产生上例的破坏形式。 因此,对于软土地段低矮路堤必须充分认识 第16卷第1期2000年2月 云南交通科技 T he Communication S 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Yunnan Vol.16.No.1 Feb 2000

地貌成因类

主观题常考的15题型之五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成因类题目 [题型解读] 1.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成因类题目的类型 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成因类问题一般有三种: 一是判断影响侵蚀地貌或沉积地貌的主要因素(流水、风力、冰川、海浪); 二是分析形成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的原因,强调外力是怎样影响该地貌的; 三是描述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的形成过程,侧重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在高考中多以判断地貌类型、描述成因等设问形式呈现。 2.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成因类题目成因的答题思路 分析外力作用地貌的成因,其答题思路为: [答题模板]

[2013·山东文综,26(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年降水量仅200 mm 左右但蒸发量达1 600 mm 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图1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2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图1图2 指出图2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6分) 【思维流程】 答案冲积扇(洪积扇)。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缓,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 [模板应用] 1.[2014·新课标Ⅰ,36(1),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6分) 解析抓住材料中“就地起沙”的关键信息分析可得,沙源应该是来自错那湖东北部(铁路附近)沿岸地区,包括河流入湖处的河滩和湖水下降出露的湖滩。再结合题干中“冬春季”这个时间点,可知此时间河、湖水位低,河滩和湖滩出露泥沙面积大,成为沙源。答案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处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2.[2013·课标Ⅱ,36(1),(3),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下图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着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6分) (2)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8分)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解析第(1)题,根据题中信息可知,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会带来大量泥沙,枯

软土路基处理

第一节概述 土木工程建设中,有时不可避免地遇到工程地质条件不良的软弱土地基,不能满足建筑物要求,需要先经过人工处理加固,再建造基础,处理后的地基称为人工地基。 地基处理的目的是针对软土地基上建造建筑物可能产生的问题,采取人工的方法改善地基土的工程性质,达到满足上部结构对地基稳定和变形的要求,这些方法主要包括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增大地基承载力,防止剪切破坏或减轻土压力;改善地基土压缩特性,减少沉降和不均匀沉降:改善其渗透性,加速固结沉降过程;改善土的动力特性防止液化,减轻振动;消除或减少特殊土的不良工程特性(如黄土的湿陷性,膨胀土的膨胀性等)。 近几十年来,大量的土木工程实践推动了软弱土地基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地基处理的方法多样化,地基处理的新技术、新理论不断涌现并日趋完善,地基处理已成为基础工程领域中一个较有生命力的分枝。根据地基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上可以分为如表6-1所示的几类。 地基处理方法的分类表6-1 但必须指出,很多地基处理方法具有多重加固处理的功能,例如碎石桩具有置换、挤密、排水和加筋的多重功能;而石灰桩则具有挤密、吸水和置换等功能。地基处理的主要方法、适用范围及加固原理,参见表6-2。 地基处理的主要方法、适用范围和加固原理表6-2

上述表中的各类地基处理方法,均有各自的特点和作用机理,在不同的土类中产生不同的加固效果,并也存在着局限性。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是千变万化的,工程对地基的要求也是不尽相同的,材料、施工机具和施工条件等亦存在显著差别,没有哪一种方法是万能的。因此,对于每一工程必须进行综合考虑,通过方案的比选,选择一种技术可靠、经济合理、施工可行的方案,既可以是单一的地基处理方法,也可以是多种方法的综合处理。 第二节软土地基 软土是指沿海的滨海相、三角洲相、内陆平原或山区的河流相、湖泊相、沼泽相等主要由细粒土组成的土,具有孔隙比大(一般大于1)、天然含水量高(接近或大于液限)、压缩>0.5MPa-1)和强度低的特点,多数还具有高灵敏度的结构性。主要包括淤泥、淤性高(a 1-2 泥质粘性土、淤泥质粉土、泥炭、泥炭质土等。 一.软土的成因及划分 软土按沉积环境分类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 (一)滨海沉积 1.滨海相:常与海浪岸流及潮汐的水动力作用形成较粗的颗粒(粗、中、细砂)相掺杂,使其不均匀和极松软,增强了淤泥的透水性能,易于压缩固结。 2.泻湖相:颗粒微细、孔隙比大、强度低、分布范围较宽阔,常形成海滨平原。在泻湖边缘,表层常有厚约0.3~2.0m的泥炭堆积。底部含有贝壳和生物残骸碎屑。 3.溺谷相:孔隙比大、结构松软、含水量高,有时甚于泻湖相。分布范围略窄,在其边缘表层也常有泥炭沉积。 4.三角洲相:由于河流及海潮的复杂交替作用,而使淤泥与薄层砂交错沉积,受海流与波浪的破坏,分选程度差,结构不稳定,多交错成不规则的尖灭层或透镜体夹层,结构疏松软,颗粒细小。如上海地区深厚的软土层中央有无数的极薄的粉砂层,为水平渗流提供了良好条件。 (二)湖泊沉积 湖泊沉积是近代淡水盆地和咸水盆地的沉积。沉积物中夹有粉砂颗粒,呈现明显的层理。淤泥结构松软,呈暗灰、灰绿或暗黑色,厚度一般为10m左右,最厚者可达25m。 (三)河滩沉积 主要包括河漫滩相和牛轭湖相。成层情况较为复杂,成分不均一,走向和厚度变化大,平面分布不规则。一般常呈带状或透镜状,间与砂或泥炭互层,其厚度不大,一般小于l0m。

河口地貌类型及成因

河口地貌类型及成因 河流注入海洋或湖泊时,水流流来向外扩散,动能显著减弱,并将所带的泥沙堆积下来,形成一片向海或向湖伸出的平地,外形常呈?状,所以称为三角洲。从河口区的动力特点来看,因河水受潮流的顶托,流速较小,最易形成心滩和江心洲,使河流发生分叉。在河口口门处,因水流扩散,流速减缓,泥沙常堆积成浅滩,横阻河口,故名拦门沙,为河口区航运的主要障碍。 河口三角洲的形成 是在河流堆积作用超过侵蚀作用的条件下,泥沙在河口大量堆积的结果。冲积物在河口堆积,开始先出现一系列水下浅滩、心滩或沙嘴,水流发生分叉,同时形成向海倾斜的水下三角洲。随着各叉道的消长与心滩的归并扩大,使水下三角洲的前缘不断向海推进,而其后缘因滩地淤高,并盖上洪水泛滥堆积物,便变为水上三角洲的组成部分。由于叉道的不断变迁,在三角洲上往往形成许多交错的滨河床沙堤及湖沼洼地。 三角洲的主要类型有扇形三角洲、鸟足形三角洲、尖形三角洲、岛屿型三角洲等。 1、扇形三角洲 在海水浅波浪作用较强能将伸出河口的沙嘴冲刷夷平的地区,常形成弧形扇状三角洲。我国黄河三角洲就是在弱潮、多沙条件下形成的扇形三角洲。它的特点是:河流入海泥沙多,三角洲上河道变迁频繁,有时分几股入海。泥沙在河口迅速淤积,形成大的河口沙嘴,沙嘴延伸至一定程度,因比降减小,水流不畅而改道,在新的河口又迅速形成新的沙嘴。而老河口断流后,又受波浪与海流作用,沙嘴逐渐被蚀后退,形成扇状轮廓。直至其上再有新河道流经时,这段岸线才又迅速向前推

进。因此,随着河口的不断变迁,三角洲海岸是交替向前推进的,并在海滨分布许多沙嘴,使三角洲岸线路略锯齿状。 2、鸟足形三角洲 在波浪作用较弱的河口区,河流分叉为几股同时入海,各叉流的泥沙堆积量均超过波浪的侵蚀量,泥沙沿各叉道堆积延伸,形成长条形大沙嘴伸入海中,使三角洲外形呈鸟足状。由于这种叉道比较稳定,两侧常发育天然堤,天然堤又起着约束水流的作用,使叉流能够继续向海伸长。天然堤一旦被洪水冲积,就会产生新的叉流。美国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就是一个典型的鸟足形三角洲。在注入湖泊的河口,也常见有鸟足形三角洲。如我国的鄱阳湖、滇池等湖泊沿岸发育有许多大小不一的鸟足形三角洲。 3、尖形三角洲 在波浪作用较强的河口地区,河流以单股入海,或只有小规模的交叉,在此情况下,只有主流出口处沉积量超过波浪的侵蚀量,使三角洲以主流为中心,呈尖形向外伸长,称为尖形三角洲。意大利的台伯河三角洲即属这一类型。 4、岛屿型三角洲 河流含沙量不多而有潮汐作用作用的河口区,泥沙堆积成许多向海洋延伸的垄状沙滩和沙坝,沙坝之间为冲蚀的潮汐水道。星罗棋布的沙洲和沙岛以及纵横交错的汊河构成三角洲的主体,故称岛屿型三角洲。恒河三角洲既是典型的岛屿型三角洲。 此外还有介于两种类型之间的过度型三角洲。如我国长江三角洲就属于这种类型,从大的轮廓看。似一尖头三角洲,但在河口区有许多沙岛和浅滩,河道分汊,又象岛屿型三角洲 喇叭形河口—---三角湾

地貌成因

一)构造运动与地貌发育 构造运动造成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因而成为形成地表宏观地貌特征的决定性因素。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全球的板块有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它们的区别造就了陆地与海底地貌的差异。以陆地来说,巨大的高原、盆地与平原多与地块的整体升降运动有关。象青藏高原是整体隆升的。巨大的山脉与山系则与地壳褶皱带相联系。这是从大尺度上来说的。 2从中尺度上来说,(1)呈上升运动的水平构造是形成桌状山(孟良崮:抗日战争期间发生的孟良崮战役,是临沂入选国家红色旅游线路的两个景点之一,另一个是华东烈士陵园。一个城市有两个景点入选,在全国也是很罕见的)、方山(褶皱区局部水平岩层构成)与丹霞地貌的前提。(凡是在第三纪红色沙砾岩地层上发育而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丹霞地貌。其景观特点是:“色渥如丹,灿若明霞”。广东仁化县丹霞山是我国典型的丹霞风景区,该山已经入选世界地质公园,是广东第一个世界级的名山,也是我国丹霞地貌研究最早开始的地方。由于红色沙砾岩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垂直节理和球状风化等特征,所以有类似花岗岩地貌特点的一面;又因为红色沙砾岩内部多钙质胶结物,所以又有近似石灰岩地貌特征的一面,因此,丹霞地貌形态万千,精巧玲珑,奇秀异常。我国的丹霞地貌南北都有分布。(2)单斜构造是形成单面山、猪背山必不可少的条件。如果组成单斜山的岩层倾角较缓(倾角不足40°时),则顺岩层面的山坡坡度也较缓,而另一侧山坡成崖壁,两侧山坡有明显的不对成的现象,这种山地称为单面山。如果组成单斜山的岩层倾角较陡,山两侧的坡度都较陡,则称为猪背山。(3)褶曲构造可形成背斜山与向斜谷、穹状山与断陷盆地等众多的地貌类型。(4)火山活动则可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熔岩高原等地貌。大型的火山如日本的富士山,海拔3000多米。火山口是深部岩浆上涌喷至地面的出口。最简单的火山口是一个平底的圆形凹地,四周为火山喷出物堆积成的陡壁。如我国长白山主峰白头山天池,就是一个火山口,但已积水成湖。火山锥是多次火山活动产生的、由火山碎屑物和熔岩堆积起来的锥体。熔岩高原是大规模的熔岩溢流活动造成的平坦高地,主要是玄武岩质的。如河北省北部的张北熔岩高原。 地壳升降运动可在短距离,小范围内形成巨大的地表高度差异,不同高度地貌特征因而表现出垂直分异。(二)地貌形成的气候因素 关于气候对地貌的影响,我们在前边已经说过了。大多数地貌外力都受气候因素的控制。气候水热组合状况不同导致外力性质、强度和组合状况发生差异,最终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及地貌组合。比如丹霞地貌,在我国东南和西北地区的特点就不同。 在高纬和高山寒冷气候区,降雪量大于消融量,冰雪逐年累积,发育成冰川,冰川和冰缘作用成为主要外动力。在冰川作用下,山地将形成角峰、刃脊、冰斗、U形谷、冰川三角面、冰碛垅、冰碛堤、冰碛丘陵等冰川地貌和冻胀丘、冰核丘、融冻泥流、融冻阶地、石河、石带、石海、石环、多边形冻土等冰缘地貌。如图5-1a,5-1b。这些将在第五节具体介绍。 在湿热气候区,地表径流丰富,以流水作用为主,各种流水地貌普遍发育。湿热气候条件下,流水作用虽然仍占主导外力地位,但同时化学风化强烈,红色风化壳普遍较厚(多发育红壤、砖红壤,如海南岛的砖红壤风化壳)。在该气候区内,植被覆盖率高,植被有效地减弱了流水侵蚀能力,平原、缓丘、穹状或钟状基岩岛山成为最常见的地貌类型。如图5-1d。这些是第三节的内容。 在干旱气候区,风与间歇性洪流为主要外动力。相应的地貌类型包括风蚀残丘、风蚀洼地、各种沙丘、沙垅、洪积扇、洪积倾斜平原等。干旱剥蚀山地山坡后退过程中形成的残留有岛山的山麓面,也是干旱区特有的地貌类型。山地河流往往在山麓或盆地边缘发育的洪积扇和冲积-洪积扇上隐没,地下水从洪积扇的前缘渗出,这里成为干旱区的绿洲。如图5-1e。 前面三个大家可以理解为按气候的水平地带性来划分的,此外还有按垂直地带性划分的地貌。山地气候与地貌均因高度而不同。湿润而有足够高度的山地以冰川冰缘作用与流水作用组合及相应的地貌类型占优势。干旱区山地高、中、低山带分别以冰川冰缘作用、流水作用和干旱剥蚀作用为主要外动力并形成相应的地貌类型。这是第六节的内容。 由于地质时期的气候变迁,可以引起同一地区主导外力与外力组合的变化。这样,在同一地区可以出现各种地质历史时期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不同地貌叠置在一起的现象,这称为气候地貌的叠置性。例如,现在的一些湿润气候区,第四纪层多次处于寒冷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古冰川地貌或冰缘地貌的遗迹与现代的流水地貌叠置在一起。现代的干旱和半干旱区,也发现有古代的湿润气候地貌遗迹。这种现象常被当作追溯气候变化的证据。 小结:总结图5-1,冰川气候地貌形态尖锐,冰缘气候地貌起伏较小;湿润气候地貌剖面轮廓和缓;湿热气候地貌多夷平面;干旱气候地貌除残山外,一般无太大高度差。 (三)岩性对地貌形成的影响 岩性对地貌发育的影响,主要是岩石的抗蚀性,也就是抵抗风化作用和其他外力侵蚀作用的强度。抗蚀性是岩石性质的综合反映,主要决定于岩石的矿物成分、硬度、胶结程度、水理性质(透水性和可溶性)、结构和产状等性质。抗风化和抗外力剥蚀的能力常常表现出很大的差别,形成的地貌类型或地貌轮廓往往很不相同。

新人必看!如何进行土的分类与定名

新人必看!如何进行土的分类与定名 (一)土分类的目的与意义 土分类的目的在于通过分类来认识和识别土的种类,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土进行研究和评价,以便更好地利用和改造土体,使其适应和满足工程建设需要。土分类是工程地质学中重要的基础理论课题,也是土力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在科学研究领域和工程实际应用中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1.对种类繁多、性质各异的土,按一定原则进行分门别类,以便更合理地选择研究内容和方法,针对不同工程建筑要求,对不同的土给予正确的评价,为合理利用和改造各类土提供客观实际的依据。因此,在各类工程勘察中,都应该把研究区域内的各种土进行分类,并反映在工程地质平面图和剖面图上,作为工程设计与施工的依据。 2.土分类也是国内外科技交流的需要。前面已经讲过的,在有全国统一的土分类标准以前,国内各部门的土分类标准差异较大,其不利于学术交流,也不利于促进技术的发展。只有形成统一的土分类标准后,土工技术才有了广泛的技术交流与发展。 (二)土的分类方法 1.土分类的基本类型

按具体内容和适用范Χ,土分类可以概括为一般性分类、局部性分类和专门性分类三种基本类型。 (1)一般性分类,是对包括工程建筑中常遇到的各类土,考虑土的主要工程地质特征而进行的划分。这是一种比较全面的综合性分类,其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最常见的土分类就是这种分类,也称通用分类。 (2)局部性分类。仅根据一个或较少的几个专门指标,或者是仅对部分土进行分类,例如按粒度成分的分类,按塑性指数的分类及按压缩性指标的分类等。这种分类应用范Χ较窄,但划分明确具体,是一般性分类的补充和发展。 (3)专门性分类。根据某些工程部分的具体需要而进行的分类。它密切结合工程建筑类型,直接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服务。如水利水电、地质、工业与民用建筑、交通等部门都有相应的土分类标准,并以规范形式颁布,在本部门统一执行。专门性分类是一般性分类在实际应用中的补充和发展。 2.土分类的序次 (1)第一序次分类

土的分类

第三章土的工程分类和特殊土的工程地质特征 第一节土的工程地质分类 一、概述 土的工程地质分类,按其具体内容和适用范围,可以概括的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一般性分类:比较全面的综合性分类; 局部性分类:仅根据一个或较少的几个专门指标,或仅对部分土进行分类; 专门型分类:根据某些工程部门的具体需要而进行的分类。 土的工程地质分类的一般原则和形式: 在充分认识土的不同特殊性的基础上归纳其共性,将客观存在的各种土划分为若干不同的类或组。 常将成因和形成年代作为最粗略的第一级分类标准,即所谓地质成因分类。 将反映土的成分(粒度成分和矿物成分)和与水相互作用的关系特征作为第二级分类标准,即所谓的土质分类。 为了进一步研究土的结构及其所处状态和土的指标变化特征,更好的提供工程设计施工所需要的资料,必须进一步进行第三级分类,即工程建筑分类。 上述三种土的工程地质分类中,土质分类是土分类的最基本形式,有两种分类原则:一是按土的粒度成分;二是按土的塑性特性。 国内外的土质分类方案很多,归纳起来有三种不同体系,一是按粒度成分,一种是按塑性指标,一种是综合考虑粒度和塑性的影响。 二、土的分类 (一)按地质成因分类: 土按地质成因可分为:残积、坡积、洪积、冲积、冰积、风积等类型。 (二)按颗粒级配和塑性指数分类 土按颗粒级配和塑性指数可分为碎石土、砂土、粉土和粘性土。 1.土按颗粒大小分类 粒组名称分界颗粒(mm)组亚组 漂石或块石大800 中400 小200 卵石或碎石极大100 大60 中40 小20 圆砾或角砾粗10 中 5 细 2 砂粒粗0.5 中0.25 细0.10 极细0.05 粉粒粗0.1 细0.05 粘粒粗0.002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