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试题

初三历史模拟试题

五原中学2013—2014年度初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卷 命题人:张亮琴审题人:刘明霞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雄狮醒来,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 A.抗日战争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D.改革开放2.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优先发展重工业 3.刘爷爷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4.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这一“伟大转折”含义是指工作重心() A.由农村转移到城市B.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C.由城市转移到农村D.由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 5. 农民高兴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反映了广大农民热烈拥护的是:() A.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B.农业生产合作 C.人民公社大锅饭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下类人物为我国原子弹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A.邓稼先B.焦裕禄C.袁隆平 D.蒋道平 二.材料题(共7分) 7.阅读图片回答: 1 2 3 (1)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奉行______________的外交政策。周恩来在建国初期担任的职务是____________。 (2)图一中,周恩来提出处理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3)在图二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改变会议航向的著名方针是_____________,这一方针的提出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4)图三中,与毛泽东握手的是________,这一历史性握手,使中美关系开始_____________。 三问答题(共11分) 8.材料一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1956年,党制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都是正确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 材料二 1956---1966年,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有过严重失误,经历了曲折发展。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主要是指:①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______________制度;②1951年___________解放; 1953年7月取得了____________的胜利,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③1953年开始执行_________________,到1957年超额完成,1954年颁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1956年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_______________,我国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6分)(2)指出材料二中的严重失误的事例名称,并分析原因。(3分) (3)根据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列举邓小平同志为人民建立的丰功伟绩。(2分)

九年级历史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史学研究表明,从人类古代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来看,人类文明的摇篮——亚非古代文明应该属于() A.海洋文明 B.大河文明 C.高山文明 D.石器文明 2.下图是吉林市的西清真寺,你知道它是哪一宗教的建筑物吗?() A.佛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道教 3.1901年,法国探险队在两河流域的苏撒遗迹中发现的黑色玄武岩圆柱上,用一种古老 的文字刻着前言和法律条文,那么这种古老的文字是() A.楔形文字 B. 象形文字 C.拉丁文 D.甲骨文 4.局势动荡的伊拉克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两河流域的所在地。这里曾经出现过哪一文明古国()A.古埃及B.古印度C.古希腊D.古巴比伦 5.法国史学家米勒认为,14—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B.发现美洲新大陆 C.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D.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6.列宁说:“现代文明的美国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这场战争开始的标志是()A.苏格兰人民起义 B.华盛顿就任大陆军总司令 C.来克星顿枪声 D.三级会议的召开 7.与“法兰西第一帝国、兵败滑铁卢”两个关键词相关的人物是() A. 欧仁·鲍狄埃 B. 查理一世 C. 拿破仑 D. 狄盖特 8.“机械化生产取代古老的手工操作,大工厂把小作坊远远抛在后面,铁路与轮船取代马车和帆船。”这一巨变把人类带入到崭新的()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网络时代 D.信息时代 9.全世界无产者传唱的战歌——《国际歌》是为了纪念哪一历史事件而创作的() A.英国宪章运动 B.巴黎公社 C.俄国十月革命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10.下列成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两大障碍的是() ①英国殖民统治②美国联邦政府③黑人奴隶制度④印第安人的反抗 A.②③ B.①③ C.③④D.①②

2018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总结梳理(最新整理)

2018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总结梳理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 1 课古代埃及 【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 3500 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 3100 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 525 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 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 2 课古代两河流域 【课程标准】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 2400 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 18 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 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2018-2019九年级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8-2019九年级历史复习试题 一、单项选择(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25分) 1.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A.华人是黄皮肤的黄种人 B.从中国大陆出去的华人 C.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炎黄两部结成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 D.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 2.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从根本上确立封建制度的是 A.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B.严刑峻法 C.奖励耕战,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D.推行县制 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A.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B.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 C.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发展 4.明初,国子监祭酒宋讷有一天上朝,朱元璋问他为何昨晚不悦,宋讷大惊。朱元璋拿出一幅画,正是宋讷昨晚生气表情的画像。这件事反映的实质是 A.君权的强化B.君臣关系亲善 C.君臣关系紧张D.大臣昼夜忙于政务 5.科举制在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多年,对我国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下列对唐朝科举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在隋朝的基础上得到很大的发展②答卷的文体必须分为八个部分③进士科、明经科是重要的考试科目④解答内容须遵循《四书集注》的观点,不能有自己的见解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有关这一主题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A.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B.唐朝时,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 C.元朝时,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D.清朝时,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7.都江堰、秦长城、大运河、赵州桥、明长城、北京故宫都是 A.杰出的水利工程B.木结构和石结构的杰出建筑 C.保卫边防的防御工程D.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8.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的前言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请问这位哲学家思想的核心是 A.“仁”B.“无为而治”C.“兼爱”“非攻”D.“法治” 9.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宋代,下列情景不可能遇到的是 A.元旦到来时,放烟花、鞭炮 B.工匠使用泥活字印刷书籍 C.说书人在娱乐场所“瓦肆”讲小说《水浒传》 D.人们传诵李清照的词作《如梦令》 10.中国古代文化、科技光彩熠熠,下列人物与称号对应正确的是 A.张仲景——诗圣B.王羲之——医圣 C.吴道子——画圣D.杜甫——书圣 11.“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她”是指 A.古代中国B.古代希腊C.古代埃及D.古代印度 12.悠悠驼铃,漫漫古道,在古代东西方文明交往中充当了和平使者的是

部编版中考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

部编版中考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时间:19世纪初 2.背景 (1)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 (2)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目的: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 4.地区: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 5.领导人 (1)北部地区:玻利瓦尔; (2)南部地区:圣马丁。 (3)他们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6.结果 (1)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当选总统。 (2)圣马西领导阿根廷、智利、秘鲁独立 7.拉美独立运动取得胜利的原因? ①拉美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协同作战,南北夹击,为民族独立英勇斗争。 ②有统一的指挥。 ③玻利瓦尔等领导人的卓越领导 ④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殖民地争夺中力量日益衰落。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背景 (1)19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2)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 (3)印度人民的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2.时间: 1857年 3.组成: 印度土兵、农民、手工业者以及被剥夺权力的王公。 4.杰出代表:章西女王 5.过程: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起义军夺取了德里。英军虽然武器先进,但还是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攻陷德里。 6.结果:章西女王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直到壮烈牺牲。 7.意义: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这次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 (1)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 (2)农业和手工业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2、时间: 18世纪初 3、领导:彼得一世 4、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5、内容 (1)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初三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初三历史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 请注意:考生须将31--50题所选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31. 2018年2月底,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二次破冰大陆,两岸关系更清澈安心。八年前访 问团成员谒见黄帝陵时激动地说:“……每天都有回家的感觉。我们的根就在这里 呀。”是因为mUyNtNcJSz A.黄帝教人农耕,是农业生产创始人 B.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C.黄帝独自打败了蚩尤 D.黄帝建立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32. 下列朝代及其建立者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夏朝—启 B. 秦朝—嬴政 C. 魏国—曹操 D. 蜀国—孙权 33. 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的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 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出现这种 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mUyNtNcJSz A.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B. 南方人民大量北迁 C. 北方地区经济发达 D. 北方少数民族发展迅速 34. 历史图片是浓缩的历史,是对客观历史进程更直观、更简明的反映。杜佩妍同学在自 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应 是mUyNtNcJSz 玄奘西游郑和下西洋 C.祖国统一 D.抵抗侵略 35. 一位南宋读书人书房的陈设,不可能 ...存在的场景是 A.桌上摆着曹雪芹的《红楼梦》 B.墙上挂着王羲之的摹本《兰亭序》 C.桌上摆着活字印刷的《史记》 D.墙上挂着孔子的画像 36. “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有关这一主题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西汉时,设置西域都护,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集权统辖 B. 唐朝时,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 C. 明朝时,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D. 清朝时,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37. 汉代“(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宋代则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下 列各项与这一变化相关的有mUyNtNcJSz ①人口南迁②民族交往③大运河贯通④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1 / 7

九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九年级历史试卷分析一 振宇 一、考试情况 九年级共有456人参加考试,平均分48分,优秀率7%,及格率43%。 二、学生答卷分析 大部分学生学习态不端正不认真主动,厌学情绪较重,基础知识不扎实,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基本观点、原理、概念等都不能牢记,欠缺科学的方法,灵活性较差。综合分析能力低,尤其是审题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运用能力差,缺乏主动创新意识,总认为开卷考试就是抄书,不加思索,见题就做,照搬照抄现象普通存在。语言表达能力也差,不懂得运用历史术语表达相关容。尤其是有些学生还存在不作答,或者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 三、今后教学建议 1.以课本为主,重视落实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始终是考查的主体与重点。因此,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以基础主干知识的掌握为前提,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总结,学会梳理历史线索,并注意历史事件的纵横联系,建构立体网络知识结构。 2.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特别是综合、归纳、分析、比较以及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处理历史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和运用信息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观察认识现实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的历史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以及社会实践能力。 3.注意历史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与渗透。如历史与地理、历史与文学、历史与政治常识等,要让学生养成一种联系的意识。这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联系的方法,养成联系的意识,综合掌握各科知识。

4.注意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育人素材,并通过多种形式,把历史课堂变成真正的人格教育、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变成素质教育的乐园。 5.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实施愉快教学。要想让学生喜欢历史课堂,教师要更多地创设教学情境和问题情境,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最大限度提高教学的效率。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开拓创新,交给学生开启历史智慧宝库的金钥匙,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年级历史试卷分析二 振宇 本学期的第一次月考已结束,为了充分地获得考试提供的教学反馈信息,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下面对试卷做以简要分析: 一、试卷的结构分析 1、容结构: 本次考试容涉及初中历史所有知识点,满分60分。 2、目标水平结构: 根据课标和中考围及要求,本次选题重点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测查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的测查,例如历史试题中的时间、人物、事件和意义等等。 3、题型结构分析:

九年级历史下册全部知识点

世界历史九年下知识点总结 1、俄国十月革命(俄历十月)的时间:公历:1917、11 意义:1,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3,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4, 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的运动的发展, 5,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一战后的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对德的《凡尔赛和约》和对奥、匈、土、保的和约构成的凡尔赛体系,构建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凡尔赛体系”。 由华盛顿会议内容构成的华盛顿体系,建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华盛顿体系”。其间,关于中国问题的条约是《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从而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1929—1933 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①开始的国家:美国,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②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 4、罗斯福新政 (1)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2)中心措施:对工业调整;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了政府

对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 5、主要法西斯政权 德国1933年希特勒上台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意大利:1922 年墨索里尼执政建立最早的法西斯政权 日本:1936 年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标志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6、绥靖政策的顶峰:慕尼黑阴谋 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战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二战扩大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 8、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 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9、1945年,雅尔塔会议上决定成立联合国。 10、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1942、7—1943、2)斯大林格勒战役 11、美英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1944年6月,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 (注:第一战场是苏德战争) 12、1945、5、8,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汇总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美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2、杰出代表:“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 二、印度民族起义(1857—1859) 1、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激起了印度人的反抗。 2、领导力量:封建王公。 4、主力:印度土兵 5、杰出代表: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 6、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 1、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皇”。 2、彼得一世改革:18世纪初,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内容: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要求贵族必须到车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派遺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提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作用: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増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3、农奴制改革:原因:封建农奴制度阻碍于资本主义发展。主要人物:亚历山大二世 主要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意义:是俄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社会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农奴制的参与仍然存在,影响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3课美国内战---南北战争(1861—1865) 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废存问题)

九年级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3年春学期九年级学情调研抽考 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25分) 1.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A.华人是黄皮肤的黄种人 B.从中国大陆出去的华人 C.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炎黄两部结成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 D.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 2.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从根本上确立封建制度的是 A.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B.严刑峻法 C.奖励耕战,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D.推行县制 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 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A.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B.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 C.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发展 4.明初,国子监祭酒宋讷有一天上朝,朱元璋问他为何昨晚不悦,宋讷大惊。朱元璋拿出一幅画,正是宋讷昨晚生气表情的画像。这件事反映的实质是 A.君权的强化B.君臣关系亲善 C.君臣关系紧张D.大臣昼夜忙于政务 5.科举制在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多年,对我国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下列对唐朝科举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在隋朝的基础上得到很大的发展②答卷的文体必须分为八个部分③进士科、明经科是重要的考试科目④解答内容须遵循《四书集注》的观点,不能有自己的见解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有关这一主题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A.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B.唐朝时,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 C.元朝时,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D.清朝时,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7.都江堰、秦长城、大运河、赵州桥、明长城、北京故宫都是 A.杰出的水利工程B.木结构和石结构的杰出建筑C.保卫边防的防御工程D.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8.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的前言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请问这位哲学家思想的核心是 A.“仁”B.“无为而治”C.“兼爱”“非攻”D.“法治”9.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宋代,下列情景不可能遇到的是 A.元旦到来时,放烟花、鞭炮 B.工匠使用泥活字印刷书籍 C.说书人在娱乐场所“瓦肆”讲小说《水浒传》 D.人们传诵李清照的词作《如梦令》 10.中国古代文化、科技光彩熠熠,下列人物与称号对应正确的是A.张仲景——诗圣B.王羲之——医圣 C.吴道子——画圣D.杜甫——书圣 11.“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她”是指 A.古代中国B.古代希腊C.古代埃及D.古代印度12.悠悠驼铃,漫漫古道,在古代东西方文明交往中充当了和平使者的是A.亚历山大B.玄奘C.鉴真D.马可·波罗13.公元纪年是现在通行的纪年方式,它的产生与一种宗教有关,这种宗教是A.基督教B.道教C.伊斯兰教D.佛教 14.拿破仑在逝世前说了一段话:“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拿破仑奉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 A.赫赫战功B.《拿破仑法典》 C.加冕称帝D.建立法兰西共和国 九年级历史第1 页共4 页

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整理

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整理 导读:本文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整理,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俄国十月革命 1、革命爆发原因和背景:①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②二月革命*了沙皇政府,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③出现两政权并存:工人士兵苏维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④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反动统治。⑤“七月事件”的发生。 七月流血事件: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 2、革命的准备:①列宁提出《四月提纲》,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②1917年8月,制定武装起义方针 二、革命的经过 1、爆发:1917年11月6日晚,彼得格勒起义(斯莫尔尼宫) 2、胜利:1917年11月7日清晨,占领彼得格勒;晚上九点“阿芙乐尔”号向冬宫开炮 1917年11月8日凌晨,攻占冬宫 特征:中心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政权: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人民委员会) 4、措施:A、政治上: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B、经济上: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C、外交上: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一战。

5、迁都:彼得格勒→莫斯科 6、巩固政权:经三年国内战争,1920年取得胜利 3年国内战争(1918-1920),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征集农民手中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对中小企业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 ¤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积极作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限度地调动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保卫苏维埃国家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消极影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而且在1920年底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非常措施不仅没有收缩,反而进一步加强。这说明制定这一政策的指导思想,即“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存在着重大失误,它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年国内战争胜利的原因: 1、苏维埃政权是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措施,得到了人民的支持。 2、为打退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战争是正义的。 3、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4、苏俄军民的奋勇斗争。 三、革命的意义 1、性质: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影响(意义)A、是人类历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B、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C、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D、使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E、开辟人类历史的新纪元。F、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初三历史模拟试题人教版

2014年初三历史模拟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形式:开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较早种植水稻并居住长江流域干栏式房屋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 2.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内容是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建立县制 C.奖励农耕 D.奖励战功 3.“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闯入并扎根于农耕文化圈的游牧民族来说,接受同化是他们的终极命运”。北魏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毅然进行改革。下列不属于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是 A.说汉语B.穿汉服C.改汉姓D.向西方学习 4.图1是一种荣誉,它与我国古代选拔官吏有关。它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图1 5.下列四大发明中,由北宋毕升发明的是 A.造纸术???? ????????? B.火药???? ????????? C.指南针????? ????? D.活字印刷术 6.主张“实业救国”创办了大生纱厂的清末状元是 A.魏源B.严复C.康有为D.张謇 7. 1936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报》报导了一则消息:“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其反映的事件是 A.北伐战争B.西安事变C.重庆谈判D.渡江战役 8.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主要得益于 A.土地改革的完成B.“一五计划”实施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颁布了《共同纲领》 9.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了时代印记,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特征。依此类推,1966—1976年 出生的孩子可能取名 A. 建国 B. 解放 C. 跃进 D. 文革 10.与图2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在联合国席位得到恢复 B.申报1990年亚运会取得成功 C.申报2008年奥运会取得成功 D.2001年中国加入WTO取得成功图2《乔的笑》 11. 香港特别行政区与深圳经济特区相比,“特别”在 A.社会制度不同B.地理位置不同 C.生活习惯不同D.受西方影响程度不 12.我国战略导弹部队,被西方视作“神秘之师”的一支中国部队,这支部队正式组建于 A.20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60年代 C. 20世纪70年代 D. 20世纪80年代 1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国“科教兴国”的基础工程是 A.学前教育 B. 中等职业教育 C. 九年义务教育 D. 高等教育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10题每小题1分; 11—17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十日谈》中有一则故事:“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答道:‘她们全都是祸水,叫绿鹅。’他嘱 咐儿子别去看她们。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薄伽丘用这则故事想要 说明 A.人的自然天性无法阻挡B.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 C.将女人比作祸水很愚蠢D.青年人从来不盲从盲信 2.有历史学家称它“对世界历史来说具有头等重要性,因为它不但为20世纪的不发达世界提供了主要目标,而且为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提供了经济基础和军事基础。”材料中所描 述的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 B.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C.工业革命 D.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英国从奴隶贸易中所得到的资金甚至超过了国内的积累。英国重要的商业和船运业中心利物浦,本是一个荒僻的小村落,在奴隶贸易中 发展成英国的第二大港口。”从这段史料中得出的结论是 A.奴隶贸易促进了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 B.奴隶贸易给英国带来大量黑人劳动力 C.奴隶贸易促成了新航路的开辟 D.奴隶贸易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唯一途径 4.1885年,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发表《脱亚论》一文,日本从此开始“脱亚(亚洲)人欧(欧洲)”的进程。以下措施中,与这一政策相符的是(C) A.实行“废藩置县” B.允许土地买卖C.提倡“文明开化” D.对外侵略扩张 5.下列关于右图B段对应历史时期的叙述中 ①轮船、火车等新型交通工具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 ②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③电话、电报等新通讯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④内燃机的发明促进了石油开采、交通运输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6.2014年,塞尔维亚国家旅游局推出“一战百年纪念 游”活动,以铭记历史,反思教训。回望百年前的欧洲,虽已变成一只“火药桶”,但当时引爆这个“火药桶”只是一点“火星”。它就是 A.涂油子弹事件B.国会纵火事件 C.波士顿倾茶事件D.萨拉热窝事件 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 C.按照五年计划组织经济建设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1941年1月20日,罗斯福总统发表第三任就职演说:“……八年前,我们身处打击之中——但是我们行动起来了。……”这里的“打击”是指 A.英国的殖民统治B.南方的分裂活动C.严重的经济危机D.德国的对外扩张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古巴比伦王颁布了……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上述歌词中的内容与下列哪一项内容有关()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种姓制度 D.奴隶制民主政治 2.当你漫步于卢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块黑色的石柱说:“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此文物应产生于何处,该法典是用哪种文字记载的() A.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 B.印度河流域甲骨文 C.两河流域拉丁字母文字 D.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3.下图是《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其揭示的实质是() A.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B.维护奴隶的利益 C.表示人人平等 D.代表公平正义 4.右图所示的制度出自()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王国

D.古代希腊 5.某校九年级历史学习小组把“古代印度文明成果”确定为研究课题,下列研究内容能列入该课题的是() ①种姓制度②《汉谟拉比法典》③“阿拉伯数字”的发明④佛教的创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今天的中东地区动荡不安,但这里却曾经是人类两大文明的发源地。下列文明成就与此地区无关的是() A.建造金字塔 B.发明楔形文字 C.创立佛教 D.颁布《汉谟拉比法典》 7.观察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可以看出亚非文明产生的共同点是() A.处于沿海地区 B.兴起于肥沃的草原 C.诞生于大江大河流域 D.出现在丘陵地区 8.托马斯·卡伦德曾写道:“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郇窄的一隅,生活着近五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出了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材料反映的是() A.古希腊文明 B.古罗马文明 C.古代埃及文明 D.古代印度文明 9.选举制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早期的民主政治形态兴起于()

2019年黔东南州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与答案

2019年黔东南州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与答案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45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5分,共45分) 1. 汉代时“(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至宋代则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导 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北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和劳动力 B.大运河贯通南北 C.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 D.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2. 雍正八年,添设军机章京协助军机大臣处理机务;五年后,裁军机处,将军机事务移交总理事务 王大臣处理;乾隆三年,裁撤总理事务王大臣,恢复军机处。这一演变说明 A.君主专制日益加强 B.君权和军权的矛盾 C.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 D.清朝中央集权逐渐走向衰落 3. 有人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洋务运动,这一运动没能挽救腐朽的清王朝, 但在客观上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下列选项中最能促成“柳成荫”的是 A.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B.创建了三支近代海军,增强了海防力量 C.修建了铁路,极大地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 D.创办大生纱厂,成为实业救国的典型代表 4.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政治运动经常开展,这在当时人们取名中也留下深刻的印记。如钱文革、孙 建国、刘援朝、周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四人中年龄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是 A.孙建国、周跃进、钱文革、刘援朝 B.刘援朝、钱文革、孙建国、周跃进 C.钱文革、周跃进、刘援朝、孙建国 D.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钱文革 5. 在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上,能看到 A.集美大桥通车 B.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金龙汽车投入运输 D.鹰厦铁路通车 6. 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勃兴 B.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

初三历史试卷分析

初三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基本情况 1、题型结构 这套试卷在题型上主要有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选择题,第二部分是非选择题。按照考试要求,历史试卷总分为75分,选择题15个,每小题2分,共30分,非选择题共40分,由简答题和材料阅读,探究三部分组成. 2、考查内容 本套试卷主要考察全部历史知识. 3、试卷特点 (1)、突出基础 本套试卷增加了基础知识的考查,选择题的大部分和判断改错题主要针对的就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而且问题直白,易于回答。从材料分析题来看,所选历史事件都是重要的历史事件,分别考查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掌握情况。 (2)、难易适中 从试卷整体上来看本套试卷难易程度适中,突出重点历史知识,很少有偏题,与中考题型及难易程度相当。 (3)、注重学以致用 新课改以来,历史学科的试题一反过去的面貌,注重历史知识与现实的结合,注重了学以致用,注重了学生正确价值观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本套试卷充分的体现了现在历史命题的趋势,这主要体现在材料分析题当中。材料分析题构成了非选择题的主体部分,他侧重于对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程度的考查,一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本套试卷的材料分析题其难度是不断递增的,尤其最后一个材料分析题,如果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掌握不够,根本无法做出判读和回答。 二、答题情况 从整个历史考试情况来看,成绩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从得分率上来看,得分率较高的是一些基础知识和简单知识的记忆,这主要体现在选择题上。失分较多的是在课本基础知识的记忆基础上的提高与扩展,主要是材料分析题。从本次考试也可以从侧面看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不重视,所体现出来的问题是最值得我们重视的,比如他们在做题的时候不审题,做选择题时不能全面去权衡选项,看到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后就盲目下结论,导致失分。对主观题做总结的时候草草行事,思路不完整,总结不全面,以完成试卷为目的,结果成绩可想而知。 三、教学启示 1、教学中应注重基础知识,因为基础知识在总分值中占得比例最大,同时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也是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掌握知识的前提。

九年级历史上下册知识框架.

九年级知识框架 一、原始社会南方古猿:三四百年 P1 三大人种: 古埃及—尼罗河流域—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最早)古巴比伦—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 1、亚非四大文明古国 (大河文明) P1 古印度—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种姓制度古中国—黄河与长江流域—分封制、青铜文明 二、奴隶社会 发源地—古希腊: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伯利克里)P2 2、西方文明罗马共和国:布匿之战 P2 (海洋文明)古罗马 罗马帝国:屋大维 P2 日本:大化改新 P2 1、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阿拉伯:伊斯兰教、穆罕默德 P3 三、封建社会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P3 2、中古欧洲社会 西欧城市的兴起 P3 罗马教廷的统治 P3 希波战争 总结:战争: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亚历山大东征 P3-4

1、古代文明传播罗马帝国的扩张 和平: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马可波罗来华 P4 象形文字—尼罗河流域—古埃及人 文字楔形文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 甲骨文—中国(商朝) 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P4-5 2、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荷马史诗》—荷马—古希腊文学 P5 《天方夜谭》—民间故事—阿拉伯 阿基米德主要成就 科技与建筑麦加大清真寺 P5 巴黎圣母院——“石头的交响乐” 四、资本主义社会 文艺复兴(人被发现的时代) 1、萌芽期 P5 新航路开辟(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1689年《权利法案》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 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 2、产生确立期 1787年宪法 P6-8 1789年《人权宣言》 法国大革命(1789—1794)

九年级历史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历史试卷及答案 (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 一、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25题,共75 分。 l.《哥伦布的遗嘱》中记载:“我在1492 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王上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该材料中的“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指的应该是( ) A.印度 B.中国 C.菲律宾 D.巴哈马群岛 2.“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均进1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该材料主要反映了新航路开辟( ) A.加速了欧洲佳建制度的解体 B.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C.导致西班牙和葡萄牙走向衰落 D.扩大了欧洲与外界的经济联系 3.14-16 世纪,西欧进人了“人被发现”、“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对这个时代的理解合理的是( ) ①人类开始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②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③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开始于这一时期 ④达芬奇和哥伦布都生活在世界发生剧变的时期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钱乘旦指出 :“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迈出近代化的第一步”。世界上最先“克服专制王权”、“迈出近代化的第一步”的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5.英军统帅盖奇在1774 年给伦敦的报告中惊呼:“遍及整个美洲大陆的激情把所有的人联合在一种共同的事业中…全体人民达到这样的狂热程度,以致准备进行疯狂的尝试。该报告中“疯狂的尝试”是指( ) A.维护国家统一 B.摧毁建专制统治 C.解放黑人奴隶 D.推翻英国殖民统治 6.有学者认为,“法国(大) 革命在世界历史的舞台较英国(资产阶级) 革命或美国资产阶级) 革命显得突出许多。”这主要因为法国大革命( ) ①首创君主立宪制②颁布《1787 年宪法》 ③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④受启蒙思想影响深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要求。”这里所说的“整个世界要求”指的是( ) A.民主政体取代专制政体 B.共和制战胜君主制 C.世界由封闭转向联合 D.确立工业化生产方式 8.“1802 年,(美国杜邦公司) 从法国购进机器,在特拉华州的威尔明顿市郊创建了火药厂,生产黑色火药。不久,法国订单便源源不断到来。”法国订购大量火药的主要原因是( )A.普法战争的爆发 B.雅各宾派与王党势力的斗争 C.拿破仑发动对外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9.拿破仑在他给儿子的遗训中说:“在法国、在欧洲,我注人了,这些新思想是不会消失的。”这些“新思想”主要体现在( )

(完整版)部编新编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一、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19世纪初,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拉丁美洲掀起了一场反对西班牙和葡萄牙 的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被 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1857-1859年爆发了印度民族大起义,章西女王英勇抗击英国殖民统治,最后壮烈牺牲。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也是亚 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彼得大帝) 1、莫斯科大公国的兴起:俄国地广人稀,缺乏劳动力,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逐步确立起农奴制。 2、彼得大帝改革目的:为了富国强兵,改变俄国落后的面貌。 措施:①政治方面:建立以沙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行政体制,贵族按功劳和才能提拔。 ②经济方面: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③文化教育方面: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办报纸,推行西式文化、礼节、生活方式。④军事方面:创建新式常备军。 3、影响: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改革后的俄国实力大增,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 开始跻身欧洲强国之列,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但是农奴制进一步强化,阻碍了资本主义 的发展。 二、废除农奴制 1、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原因:封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国家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农奴制危机 3、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目的:保护贵族地主利益。 内容: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这一条最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地主再也不 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③农奴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 份地(高价购买份地)。 4、俄国1861年改革的影响:①局限性:改革留下大量封建残余;②积极性:有利于资本主 义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 ※列宁评价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千二净。 第3课美国内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