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严歌苓《扶桑》开题报告解读

严歌苓《扶桑》开题报告解读

常熟理工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跨种族的爱情,跨时代的对话

——试析严歌苓《扶桑》女主人公的文化精魂

院系人文学院

年级2011 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班级11中师学号010111118

姓名邵建云

指导教师丁晓原职称教授

一、课题来源、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课题来源:

通过对《扶桑》的阅读与感悟,并与指导老师讨论商定,学生自拟。

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严歌苓的诸多作品中,移民题材的小说成为评价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其中女性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又处身于“移民”这个敏感而残酷的社会环境中,严歌苓移民小说中对于女性移民形象的经历和体验的关注自然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而荣登2002年美国《洛杉矶时报》年度十大畅销小说之列的《扶桑》,更是大吸读者眼球。第一代移民扶桑在美国倚门卖笑从事皮肉生意,却与白人克里斯展开了数十年的爱怨纠缠。女性、地理、国族及欲望间的隐喻关系,于焉浮现。更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扶桑引出的一线故事外,又运用第一人称的我,与扶桑展开对话,频繁转换叙事视角。两个中国女性相隔百年沧桑,却因种种原因,渡海落籍异乡。作者依赖历史资料和想象将具有遥远时空的两种人格并置,超越时空的跨度而同在一片历史的天空下。神秘莫测的情感、错综复杂的冲突、盘根错节的历史,扶桑的形象在作者如此刻画下有了非同一般的现代意义。

本文意欲从“纵横交错的目光”——东方与西方的异域视角和历史与现实的现代视角来尽可能客观、全面地再现或还原扶桑的绝代风姿。在跨种族的爱情中,看似隐忍的弱者扶桑的被拯救与实则生命的强者扶桑拯救他者的思辨观照,传达了一种东方弱势文化生存力量的全新角度:在文化的较量中,处于弱势的民族没有阐释权,但它应该有存在的权利,并且展示它的魅力。扶桑的艺术典型不是要证明弱者不弱,而是弱者自有它的力量所在,是代表了弱势求生存的文化精魂。扶桑的象征性不仅涵盖过去,也包含了现代。在跨时代的对话中,作者凭着文化血缘性的天性,将扶桑作为东方女性的全部美丽与她与生俱来的文化紧紧连接在一起,很多跨时代的比较体现出严歌苓欲在作品中极力颂扬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如爱情的纯净、忠贞,如传统文化深处的忍之精神。

本文通过严歌苓新移民小说中扶桑女性形象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特殊时代下的女性生活状态,研究女性心理。分析作家的创作动因,呼吁当代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反思,对于我们队严歌苓的创作的进一步理解和赏析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力求为关于新移民小说的学术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资料。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严歌苓,著名旅美作家,好莱坞编剧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和奥斯卡最佳编剧奖评委。在严歌苓的诸多作品中,移民题材的小说成为评价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其中女性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又处身于“移民”这个敏感而残酷的社会环境中,严歌苓移民小说中对于女性移民形象的经历和体验的关注自然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扶桑》曾获1995年台湾“联合报文学奖”长篇小说奖,并荣登2002年美国《洛杉矶时报》年度十大畅销小说之列。

国内对于严歌苓的小说研究始于1997年。在研究著作上面,尚没有关于作家本人专门的传记出版,单部的研究专著目前在国内只有青年学者庄园主编的《女作家严歌苓研究》一书,但更严格地说应该是一部论文集。对于《扶桑》作品研究,主要从人物形象、叙事技巧、主题研究几个方面。如龚高叶《雌性的诱惑——浅析严歌苓长篇小说《扶桑》和《第九个寡妇》中女性形象书写的三个维度》,笔者总结出严歌苓从生物体、人性和神性层面对女性进行多维度全方位书写。扶桑,作为生物性存在生命力惊人,作为女性缺乏最基本的性别认知,然而却浑身上下散发出地母般的神性光辉。又如姚晓南《严歌苓的叙事意识及其《扶桑》的叙事解读》指出,严歌苓对叙事形式的兴趣和探索使这部小说《扶桑》的叙事呈现独特的魅力。多种人称的复合叙事和对历史化叙事的刻意追求,是这部作品的重要叙事视角。再如林翠微《百年良妓的凄美绝唱——严歌苓《扶桑》女主人公形象的文化底蕴》意在探究《扶桑》中女主人公的母性形象以及西方人的东方情结。在错综复杂的种族情爱间体现东西方的磨砺,由文化底蕴的剖析最终回归至人性内涵的终极探讨。

国外对严歌苓的研究相对较少。一般性研究如书评有美国《纽约时报》指出,《扶桑》是一部以丰富的感性书写的、令人难以平静的作品。它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种族情爱,是对神秘莫测的人类情感的一次敏锐的探索性对话。对海外作品的分析上,美国学者陈瑞林《冷静的忧伤——从严歌苓的创作看海外新移民文学的特质》是严歌苓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文章。

以上我们看出对于《扶桑》小说研究,学者一般从人物形象、主题、叙事技巧某个单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微观研究,略显单薄。或者将作家不同时期的不同作品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归纳总结其创作特点,虽系统但不详细。所以对于本文,为了对《扶桑》文本进行全面透彻、淋漓尽致的分析,笔者欲从异域和现代双重视角将人物形象和叙事技巧相结合,在互相观照下揭示小说主题,将三者有机融为一体。

二、主要研究内容

故事传奇:19世纪的美国旧金山,一个普通的中国乡间女子辗转卖到美国从事皮肉生意。然而她以宽恕天下人的胸怀接受生活中的困苦和险境,体现“在苦难中偷欢”的处世哲学。扶桑的魅力诱惑了一个白人少年克里斯,由此展开了数十年的爱怨纠结。而同时,那个买下她的唐人街霸主大勇竟被证实是她从小许配却素未谋面的丈夫。

叙事新奇:除了扶桑引出的一线故事外,又运用第一人称的我,与扶桑展开对话,频繁转换叙事视角。“双层时空叙事”时而并行,时而交叉展开,将历史拉到现实之中。小说融东方的叙事理念和西方的叙事技巧于一体,多层面展现了作家关于移民创伤、种族隔膜、文化冲突、女性生存的思考。

神秘莫测的情感、错综复杂的冲突、盘根错节的历史。如此复杂的结构就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目光。这个目光分别来自:异域视角——跨种族的爱情和现代视角——跨时代的对话。

一、异域视角——跨种族的爱情

(一)跨种族意味着他们的爱情不同于一般的男女之爱

(二)大背景

①移民产生的原因(清政府内忧外患;美国淘金热,标榜自由民主)

②移民美国梦的破碎(种族歧视,反华排外)

(三)克里斯对扶桑的爱

①来自东方元素,东方女性的魅力

②来自对扶桑的母性的追寻

(四)克里斯幻想拯救作为弱势的扶桑

(五)扶桑拒绝被拯救。

以扶桑的“红衫”为出发点——文化的较量中,处于弱势的民族没有阐释权,但它应该有存在的权利,并且展示它的魅力,弱者自有它的力量所在。

(六)扶桑拯救了克里斯

给与克里斯母爱般的关怀和无限的宽容——代表了弱势求生存的文化精魂,弱势文化顽强的生命力。

二、现代视角——跨民族的对话

(一)人称交错,将具有遥远时空的两种人格并置。许多跨时代的比较体现严歌苓极欲颂扬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二)爱情的忠贞、纯净。

①扶桑对克里斯不含杂质的爱

②现代人的爱情异化反衬扶桑爱的难能可贵。

(三)忍之精神

①扶桑心甘情愿的忍和现代人口是心非的忍

②移民劳工奴性的忍和古代传统文化中本属强者的忍

(四)反思新一代中国人继承了怎样的文化遗产

对“忍”的解构、消解与重构

总结:通过东方与西方、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视角挖掘东方女性的伟大美德以及闪烁深处的东方文化精魂。最终回归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反思。

三、研究方法及预期达到的目标

研究方法:

文本细读法,通过《扶桑》文本从细节窥探人物个性,并且需要引用文中部分细节。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方法,剖析严歌苓创作的女性形象所呈现的人性魅力。

后殖民批评方法,探究西方如何看待东方的问题。

文献借鉴法,通读研究专著庄园主编的《女作家严歌苓研究》和陈思和的《谈虎谈兔》,并利用电子文献检索系统的基础上搜索相关资料。

预期目标:

①通过此次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严歌苓的女性文学

②挖掘作品的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文化反思,达到对严歌苓“移民文学”价值的认识

③使我们的文学修养得到一定提升,增强我们的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

④完成一篇8000字以上的专业学术论文

四、完成课题所需的条件、主要困难及解决办法

完成课题所需的条件:借助学校图书馆查阅一些与论文相关的书籍、期刊、论文等资料,通过互联网搜索有关的大量信息作为参考,并有论文指导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主要困难一:权威资料不多。在研究著作上,尚没有作家本人专门的传记出版。单部的研究专著在国内只有青年学者庄园主编的《女作家严歌苓研究》一书,但更严格地说应该是一部论文集。解决办法:多方面寻找核心期刊中有关严歌苓的论文,严歌苓的访谈,有关作家书中有关严歌苓的只言片语来弥补资料不足。

主要困难二:对于《扶桑》中“忍”的书写寓意,理解混乱。

解决办法:与指导老师讨论,加以查阅、整理资料,理清思路。

五、参考文献

[1]严歌苓:《扶桑》[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2]庄园:《女作家严歌苓研究》[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6年

[3]陈思和:《谈虎谈兔》[M]桂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4]罗兰巴特:《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敖军译[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0年

[5]张爱玲:《谈女人》[A].《张爱玲文集》[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

[6]严歌苓:《主流与边缘》[A].《扶桑》[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

[7]王德威:《短评<扶桑>》[A].严歌苓《扶桑》[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

[8]滕威:《怀想中国的方式——试析严歌苓旅美小说创作》[J]华文文学.2002年

[9]龚高叶:《雌性的魅惑——浅论严歌苓长篇小说《扶桑》和《第九个寡妇》中女性形象书写的三个维度》[J]华文文学.2002年

[10]刘翠微:《百年良妓的凄美绝唱——严歌苓《扶桑》女主人公形象的文化底蕴》[J]华文文学.2004年第3期

[11]申艳霞:《论新移民小说中的民族想象》[J]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5期[12]詹乔:《以文学的真实还原历史的真实——试论《扶桑》中华人形象的颠覆》[J].当代文坛.2006年第4期

[13]姚晓南:《严歌苓的叙事意识及其《扶桑》的叙事解读》[J]暨南学报.2004年第4期[14]王蕾:《小说《扶桑》“忍”》之消解与重构[J]文学教育.2012年第12期

[15][美国]陈瑞林:《冷静的忧伤——从严歌苓的创作看海外新移民文学的特质》[J]华文文学.2003年第5期

起止日期论文工作进度(主要内容、完成要求)

2014.12 收集并整理资料,在老师指导下拟写提纲和开题报告

2015.1 论文写作,完成初稿,并交由指导老师

2015.3 听取老师意见,修改论文,完成第二稿

2015.4 再次修改论文,完成第三稿

2015.5 论文定稿并交由老师评审答辩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系主任(签字):

年月日

教学院长(签字):

年月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