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实验九 螯虾或沼虾(节肢动物的形态结构)

实验九 螯虾或沼虾(节肢动物的形态结构)

实验九 螯虾或沼虾(节肢动物的形态结构)
实验九 螯虾或沼虾(节肢动物的形态结构)

实验九螯虾或沼虾(节肢动物的形态结构)

一、目的

通过观察螯虾(或日本沼虾)的外形和内部结构,了解甲壳动物在形态结构上的主要特征;认识甲壳纲的代表动物。

二、内容

1.螯虾(或日本沼虾)的外形及内部结构的癣剖观察。

2.甲壳纲各重要类群代表动物的示范。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

螯虾(或日本沼虾)浸制标本;藤壶、对虾、中华绒螯蟹和三疣梭子蟹等的浸制标本。解剖器、解剖盘、苹大镜、显微镜。

四、实验操作及观察

技术要点:实验不宜采用浸制过久的标本,因其内脏器官色泽变化大,组织脆而易破损,不便观察。摘取附肢时,用镊子钳住其基部,垂直拔下。如附肢粗大,可用剪刀剪开其基部与体壁的连接后再拔下;但要注意附肢的完整性,又不崩伤内部器官。剪开甲壳时,剪刀不宜从头胸甲背面中央插入和沿腹甲背中线剪。去甲壳时应先仔细将甲壳与附在其内缘的肌肉及其他内脏器官剥离开,以防损伤内部器官。

1.外形:螯虾属爬行虾类。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体表被以坚硬的几丁质外骨骼,深红色或红黄色,随年龄而不同。将标本放在解剖盘内,按下列顺序观察。

(1)头胸部:由头部(6节)与胸部(8节)愈合而成,外被头胸甲;头胸甲约占体长的一半。头胸甲前部中央有一背腹扁的三角形突起,称额剑,其边缘有锯齿(日本沼虾的额剑侧扁,上下缘具齿)。头胸甲的近中部有一弧形横沟,称颈沟,为头部和胸部的分界线。颈沟以后,头胸甲两侧部分称鳃盖,鳃盖下方与体壁分离形成鳃腔。额剑两侧各有1个可自由转动的眼柄,其上着生复眼,用刀片将复眼削下一薄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状与构造。

(2)腹部:整虾的腹部短,背腹扁(日本沼虾的腹部长而侧扁),体节明显为6节,其后还有尾节。各节的外骨骼可分为背面的背板,腹面的腹板及两侧下垂的侧板。观察体节间如何连接?此连接对虾腹部的伸屈运动有何作用?尾节扁平,腹面正中有一纵裂缝,为肛门。

(3)附肢:除第一体节和尾节无附肢外,螯虾共19对附肢,即每体节1对。除第一对触角是单枝型外,其他都是双枝型,但随着生部位和功能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形态结构。

观察时,左手持虾,使其腹面向上。首先注意各附肢着生位置,然后右手持镊子,由身

体后部向前依次将虾左侧附肢摘下,并按原来顺序排列在解剖盘或硬纸片上,放大镜自前向后依次观察(图12-1)。

头部附肢:共5对,小触角、大触角、大颚、小颚。

胸部附肢:共8对,原肢均2节。颚足3对,第一颗足外肢基部大,末端细长,内肢细小。外肢基部有一薄片状肢鳃。第二、三颚足内肢发达,分为5节(日本沼虾第3颚足内肢分3节),屈指状,外肢细长。足基部都有羽状的鳃。3对颚足和头部附肢大颚、小颚均参与虾口器的形成。步足:5对。内肢发达,分为5节,即座节、长节、腕节、掌节和指节;外肢退化。前3对末端为钳状:第一对步足的钳特别强大,称螯足;其余两对步足末端呈爪状(日本沼虾前2对步足末端为钳状,其中第二对特别大,尤其是雄虾)。试分析各步足的功用。雄虾的第五对步足基部内侧各有一雄孔,雌虾的第三对步足基部内佃烙有一雌孔。各足基部都长有羽状鳃,注意各鳃的着生部位。腹部附肢:共5对,不发达。原肢2节。前2

对腹肢;雌雄有别。雄虾第一对腹肢变成管状交接器,雌虾的退化;雌虾第二腹肢细小,外肢退化(日本沼虾第一腹肢的外肢大,内肢很短小;第二腹肢的内肢有一短小棒状内附肢,雄虾在内附肢内侧有一指状突起的雄性附肢)。

尾肢:1对。内外肢特别宽阔成片状,外肢比内肢大,有横沟分成2节(日本沼虾外肢外缘有一小刺)。尾肢与尾节构成尾扇,尾扇在虾的运动中起何作用?

2.内部结构

(1)呼吸器官:用剪刀剪去螯虾头胸甲的右侧鳃盖,即可看到呼吸器官——鳃。结合已摘下的左侧附肢上鳃的着生情况,原位用镊子稍作分离并同时观察鳃腔内着生在第二颗足至第四步足基部的足鳃、体壁与附肢间关节膜上的关节鳃和着生在第一颚足基部的肢鳃。肢鳃有何功用?螯虾各种鳃的数目如何(日本沼虾自第二颚足至第五步足各有1对足鳃)?

观察完呼吸系统后,用镊子白头胸甲后缘至额剑处,仔细地将头胸甲与其下面的器官剥离开;再用剪刀白头胸甲前部两侧到额剑后剪开并移去头胸甲。然后用剪刀自前向后,沿腹部两侧背板和侧板交界处剪开腹甲,用镊子略掀启背板,观察肌肉附着于外骨骼内的情况。最后小心地剥离背板和肌肉的联系,移去背板。

(2)肌肉:为成束的横纹肌,往往成对。试比较螯虾与其他无脊椎动物肌肉的差异。

(3)循环系统:为开管式,主要观察心脏和动脉。

心脏:位于头胸部后端背侧的围心窦内,为半透明、多角形的肌肉囊,用镊子轻轻撕开围心膜即可见到。用放大镜观察,在心脏的背面,前侧面和腹面,各有1对心孔。也可在看完血管后,将心脏取下置于培养皿内的水中,再在放大镜下观察。

动脉:细且透明。用镊子轻轻提起心脏,可见心脏发出?条血管。

由心脏前行的动脉有5条,即:由心脏前端发出1条眼动脉,在眼动脉基部两侧发出1对触角动脉,在触角动脉外侧发出1对肝动脉。

由心脏后端发出1条腹上动脉。为一在腹部背面,沿后肠贯穿整个腹部的略粗的血管,沿背方后行到腹部末端。

在胸腹交接处,腹上动脉基部,心脏发出一条弯向胸部腹面的胸直动脉。剪去第四、五步足处胸部左侧壁,用镊子将该处腹面肌肉轻轻向背方掀起,即可见到胸直动脉通到腹面(注意此血管极易被拉断);达神经索腹方后,再向前后分为两支:向前的一支为胸下动脉,向后一支为腹下动脉。

(4)生殖系统:虾为雌雄异体。摘除心脏,即可见到虾的生殖腺。

雄性:精巢1对,位于围心窦腹面。白色,呈3叶状,前部分离为2叶,后部合并为1叶。每侧精巢发出1条细长的输精管,其末端开口于第五对步足基部内侧的雄性生殖孔。

雌性:卵巢1对,位于围心窦腹面,性成熟时为淡红色或淡绿色,浸制标本呈褐色。颗粒状,也分3叶(前部2叶,后部1叶),其大小随发育时期不同而有很大差别。卵巢向两侧腹面发出1对短小的输卵管,其末端开口于第三对步足基部内侧的雌性生殖孔。在第四、五时步足间的腹甲上,有一椭圆形突起,中有一纵行开口,内为空囊,即受精囊。

(5)消化系统:用镊子轻轻移去生殖腺,可见其下方左右两侧各有一团淡黄色腺体,即为肝脏。剪去一侧肝脏,可见肠管前接囊状的胃。胃可分为位于体前端的壁薄的贲门胃(透过胃壁可看到胃内有深色食物)和其后较小、壁略厚的幽门胃。剪开胃壁,观察贲门胃内由3个钙齿组成的胃磨及幽门胃内几丁质刚毛状结构着生的情况,想想它们各有何功能?

用镊子轻轻提起胃,可见贲门胃前腹方连有一短管,即食管,食管前端连于由口器包围的口腔。幽门胃后接中肠。中肠很短,1对肝脏即位于其两侧,各以一肝管与之相通。中肠之后即为贯穿整个腹部的后肠。后肠位于腹上动脉腹方,略粗(透过肠壁可见内有深色食物残渣),以肛门开口于尾节腹面。

(6)排泄系统:剪去胃和肝脏,在头部腹面大触角基部外骨骼内方,可见到一团扁圆形腺体即触角腺,为成虾的排泄器官。生活时呈绿色,故又称绿腺,浸制标本常为乳白色,它借宽大而壁薄的膀胱伸出的短管,开口于大触角基部腹面的排泄孔。

(7)神经系统:除保留食管外,将其他内脏器官和肌肉全部除去,小心地沿中线剪开胸部底壁,便可看到身体腹面正中线处有1条白色索状物,即为虾的腹神经链,它由2条神经干愈合而成。用镊子在食管左右两侧小心地剥离,可找到1对白色的围食管神经。沿围食

管神经向头端寻找,可见在食管之上,两眼之间有一较大白色块状物,为食管上神经节或脑神经节。围食管神经绕到食管腹面与腹神经链连接处有一大白色结节,为食管下神经节。自食管下神经节,沿腹神经链向后端剥离,可见链上还有多个白色神经节,这些神经节与腹部体节的位置关系如何?螯虾腹神经链上一共有多少个神经节?

花的形态与结构

第九章花的形态与结构第一节花的组成与发生 快速导航:花的组成与发生 | 花芽分化与调控 | 植物的繁殖( reproduction)是植物在漫长的演化历程中形成的特性,是植物体生长发育到一的、有利于再生新个体的特定结构,繁殖是重要的生命现象之一。植物通过繁殖不断增加新的个传性和稳定性,随着不断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了种类繁多、性状各异的植物世界,使物化。植物的繁殖方式多种多样,一般分为营养繁殖(vegetative reproduction/ propagation)、reproduction)和有性繁殖(sexual reproduction) 三类。 营养繁殖是植物在植株的一定部位形成新的营养性个体的繁殖方法,如可块根、块茎和珠芽的植物的克隆(株)系(clone)等。营养繁殖有利于物种保持其遗传的稳定性。农林生产中,常扦插(cutting)、压条(layering)和嫁接(grafting)等方法进行快速繁殖,保存优良种质。 无性繁殖是植物在其生活史中的某一阶段、在植株的一定部位产生具有繁殖能力的特化细胞化的细胞或孢子(离开植物体后)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原始体或能够独立生活的新个体的繁殖方融合生殖(apomixis)或无配子生殖(agamospermy),后者如菌类植物、蕨类植物的孢子繁殖等有性生殖是植物体在其生活史的一定阶段、在其特定部位产生具有性别分化的细胞(或称配胞等),通过两性细胞或配子的结合(或受精)形成合子,再由合子萌发成新的植物体的繁殖方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性,是植物进化和物种多样性的基础。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是植物界中最进被子植物在经历一定时期的营养生长后,并进入生殖生长,在植株的一定部位形成花芽,然发育形成果实和种子。花、果实和种子与植物的有性生殖有关,被称为生殖器官(reproductive 重点介绍被子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发育与结构。 第一节花的组成与发生 一、花的形态与特征 (一)花的形态与组成 被子植物又称为有花植物(flowering plant)或显花植物(anthophyta),有时将裸子植物的被子植物约有30万种,其花的变化巨大,它们的形态,大小,颜色和组成数目因种而异、各不可将被子植物的花分为完全花(complete flower)和不完全花(incomplete flower)两类。完全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等几个部分组成,例如桃花、蚕豆花等(图9-1);不完全花 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的花,如南瓜、玉米等植物的单性花。 花是适应于生殖、极度缩短且不分枝的变态枝(Goethe ,17 的一部分,花托通常是花柄顶端呈不同方式膨大的部分,是花器官 雄蕊群和雌蕊群)着生的地方。花萼常为绿色,像很小的叶片。 形态,但其形态和结构均类似于叶,有的甚至就呈绿色(如绿牡丹 变态叶,虽然雄蕊与叶的差异较大,但在较早的被子植物(如睡莲 间存在过渡形态,此外,有的植物(如梅、桃等)经过培育,雄蕊 由叶变态而成的心皮卷合而成的,如蚕豆、梧桐等。因此,通常 态叶,雄蕊、雌蕊为可育的变态叶。 1.花柄(pedicel)和花托(receptacle) 花柄也称花梗,呈圆柱形,是连接花和茎的柄状结构,其基 养物质由茎向花输送的通道,又能支持着花,使其向各方展布。类而不同,如梨,垂丝海棠(Malus Halliana Koehne)的花柄很长,有的则很短或无花柄,如贴speciosa (Sweet) Nakai]。果实形成时,花柄发育成果柄。 花托位于花柄的顶端,是花器官其他各组成部分着生的部位。花托的形态常因植物种类而异呈圆柱状,如木兰科植物等;有的呈圆锥状,如草莓等的花;有的凹陷呈杯状,如桃等;有的花冠、雄蕊、雌蕊的一部分贴在一起,形成下位子房,如苹果等;有的呈倒圆锥形,如莲的花;有冠之间,扩大形成扁平状或垫状的盘状体,称为花盘(desk),如柑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

花的结构和解剖

(五)花的解剖结构 典型的被子植物的一朵花是由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组成的。 具有上述4部分的花称为完全花,如桃、梅等;缺少其中一部分的花称为不完全花,如桑、榉等。从进化角度来分析,花实际上是一种适应于生殖的变态短枝,而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是变态的叶。 1.花梗和花托 花梗(柄)是花与茎的连接部分,主要起支持和输导作用。花梗的顶端是着生花的花托。花托的形状因植物种类的不同而各式各样,如玉兰的花托呈圆锥形,蔷薇花托呈杯状等等。 2.花被 花被是花萼和花冠的总称。 (1)花萼 位于花的外侧,通常由几个萼片组成。有些植物具有两轮花萼,最外轮的为副萼,如木槿、扶桑等。花萼随花脱落的称为早落萼,如桃、梅等;花萼在果实成熟时仍存留的称为宿存萼,如石榴、柿子等。各萼片完全分离的称离萼,如玉兰、毛茛等;花萼连为一体的称合萼,如石竹等。 (2)花冠 位于花萼内侧,由若干花瓣组成,排列为一轮或数轮,对花蕊有保护作用。由于花瓣中含有色素并能分泌芳香油与蜜汁,所以花冠颜色艳丽,具有芳香,能招引昆虫,起到传粉作用。 花冠的类型 A—十字形花冠;B—蝶形花冠;C—管状花冠;D一舌状花冠; E—唇形花冠;F—有距花冠;G一喇叭状花冠;H—漏斗状花冠 (A、B为离瓣花;C~H为合瓣花) l一柱头;2—花柱;3—花药;4一花冠; 5一花丝;6一冠毛;7—胚珠;8一子房 花冠形态因植物种类的不同而千姿百态,按花瓣离合程度,花冠可分为离瓣花冠与合瓣花冠两类(如上图所示)。①离瓣花冠:花瓣基部彼此完全分离,这种花冠称为离瓣花冠,常见有以下几种: 蔷薇型花冠:由5个(或5的倍数)分离的花瓣排列成,如桃、梨等。 十字型花冠:由4个花瓣十字型排列组成,如二月兰、桂竹香等。 ②合瓣花冠:花瓣全部或基部合生的花冠称为合瓣花冠,常见有以下几种:

最新花的解剖结构

实验10 花的解剖结构 一、花的基本结构和类型 一朵完全花是由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等几部分共同着生于花托上构成。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以及在不同的环境下,花的各部位发生各种形态变异,形成了千姿百态、绚丽多采的花的世界。花的形态特征是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也是研究不同科属植物之间亲缘关系的重要根据。 本实验通过对桃花(Prunus persica)和其它典型植物花的观察,了解花的基本结构及花的不同类型。 (一)花的基本结构——桃花的观察 桃花为单生花,每朵花下有柄并有一苞片。取一朵新鲜或浸泡的桃花,先自外向内逐层观察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的数目、形态和着生情况。然后将桃花沿纵向切开,在实体解剖镜下做进一步观察。 桃花的花托呈杯状,即花托中部凹陷成一小杯状。萼片、花瓣和雄蕊着生于杯状花托的边缘,雌蕊的子房着生于花托中央的凹陷部位。桃花的花萼由五片绿色叶片状萼片组成,各萼片相互离生。花萼也叫做外轮花被。桃花的花冠由五片粉红色花瓣组成,离生。花冠也叫内轮花被。桃花的雄蕊数目多,不

定数。每一雄蕊由花丝和花药两部分组成,花丝起支持和联系作用,花药中可产生花粉粒,为雄蕊的主要部分。雄蕊在花托边缘作轮生排列。桃花的雌蕊呈瓶状,可分为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分,子房中着生有胚珠。桃花的子房仅基部着生于花托上,而其它部位与花托分离,故其着生位置属上位子房。桃花的花萼和花冠着生于杯状花托的边缘,其相对于子房的位置则属于周位花(图38-1)。 通过上述观察可了解桃花具有齐全的花的各部分,是一典型的完全花,既是一具有外轮花被(花萼)和内轮花被(花冠)的重被花,又是具有雄蕊和雌蕊的两性花,同时还是一花冠呈辐射对称的整齐花。桃花的结构可代表一般花的基本结构。 (二)花的类型 1.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完全花指一朵花具有齐全的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四部分。当一些植物花的结构中缺少上述四部分中的任何一部分或两部分,甚至缺少三部分时,即为不完全

节肢动物复习题

、选择题 A型题 1.危害人体健康的节肢动物主要属于 A.昆虫纲、唇足纲 B.蛛形纲、昆虫纲 C.蛛形纲、甲壳纲 D.甲壳纲、昆虫纲 E.蛛形纲、唇足纲 2.溪蟹和蝲蛄属于 A.昆虫纲 B.蛛形纲 C.甲壳纲 D.唇足纲 E.倍足纲 3.下列医学节肢动物均属昆虫纲,但除外 A.白蛉 B.蝇 C.蚤 D.虱 E.全沟蜱 4.口器舐吸式的昆虫是 A.蝇 B.蟑螂 C.蚊 D.白蛉 E.蚤 5.引起过敏性哮喘的蜱螨类是 A.全沟硬蜱幼虫 B.蠕形螨 C.疥螨 D.尘螨 E.恙螨 6.目对病媒节肢动物综合防制中常用的防制方法是 A.环境防制 B.化学防制 C.生物防制 D.遗传防制 E.法规防制 7.下列哪些不是节肢动物的特征 A.虫体左右对称而分节 B.体表骨骼化 C.均有4对足 D.具成对分节的附肢 E.循环系统开放式 8.下列哪项不是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的直接危害? A.吸血骚扰 B.毒害作用 C.致敏作用 D.寄生 E.传播疾病 9.蚊传播丝虫病的方式是属于 A.机械携带 B.发育式 C.增殖式 D.发育增殖式 E.经卵传递式 10.在蚊体内既发育又增殖的是 A.疟原虫 B.丝虫 C.杜氏利什曼原虫 D.鼠疫杆菌 E.普氏立克次体 11.疥螨的交配在下述哪两者之间进行 A.雌、雄成虫 B.雄成虫与雌幼虫 C.雄成虫与第一期雌若虫 D.雄成虫与第二期雌若虫 E.雌成虫与第二期雌若虫 12.疥螨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 A.作为病原体引起皮炎 B.吸入后引起变态反应 C.误食后引起消化道疾病 D.可作为疾病的传播媒介 E.以上均不是 13.疥螨常用的实验诊断方法是 A.粪便涂片法 B.血液涂片法 C.培养法 D.免疫学试验 E.以消毒针头挑破局部皮肤检查 14.蠕形螨感染最的部位是 A.胸部 B.腹部 C.颜面部 D.颈部 E.四肢 15.蠕形螨寄生于人体的 A.上皮细胞内 B.皮肤隧道内 C.外周血液中 D.淋巴系统内 E.毛囊深部或皮脂腺内 16.对于蠕形螨的致病作用,目前普遍认为是 A.无致病作用 B.致病力较强 C.致病力较弱 D.条件致病寄生虫 E.非条件致病寄生 虫 17.蠕形螨的感染方式主要是通过 A.虫卵污染食物或饮水经口感染 B.媒介昆虫叮咬吸血感染 C.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 D.污染注射器经输血感染 E.以上都不是 18.检查蠕形螨最常用的方法是

节肢动物解剖观察及分类

实验9 节肢动物解剖观察及分类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沼虾和棉蝗的外形和内部结构,了解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和昆虫纲动物的主要特征。 2.认识节肢动物各纲的代表种类。 二、实验材料 1.沼虾、棉蝗的活个体。 2.节肢动物门各纲常见种类标本。 三、实验器具与药品 显微镜、解剖镜、放大镜、解剖剪、眼科剪、解剖针、便镊、尖头镊、蜡盘、解剖盘、大头针、吸水纸、擦镜纸等。 四、实验内容与操作 (一)沼虾(Macrobrachium)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1.外形观察 沼虾身体由20个体节组成,异律分节,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图9-1)。体表披有几丁质的外骨骼,掩盖着头胸部背面的外骨骼为头胸甲,其两侧游离称鳃盖,盖住鳃部,头胸甲的前端有一长而尖的的额剑,两侧各有一长在能活动眼柄上的复眼。腹部分为6节,末节为尾柄,尾柄连着尾肢,肛门位于尾肢腹面基部。沼虾的每一体节都有附肢一对,共有19对附肢,随着不同的位置演化为不同功能的器官。 2.内部解剖 用眼科剪除去沼虾的外骨骼和分离其表层的肌肉,依次解剖、观察下列各系统(图9-2)。 (1)呼吸器官把头胸部右侧的鳃盖去除,可见鳃腔中有鳃7对,成羽状。 (2)循环系统从头胸部后缘开始向前小心剪除整个头胸甲,可见心脏位于头胸部后背方,包被在围心腔膜内,呈三角形,黄白色,有心孔3对。用镊子把心脏轻轻地提起,可见连接的呈粉黄色丝状的血管,向前一条为前大动脉,再分出眼动脉、触角动脉、肝动脉等;

向后一条为后大动脉,再向背面和腹面分出动脉干。 (3)排泄器官 绿腺(触角腺)1对,位于大触角的基部,呈浅黄绿色,其上附着膀胱和排泄管,在触角基部开口。 (4)生殖系统 除去心脏可见到生殖腺,雌雄异体。雌虾有卵巢1对,左右愈合为一个,位于心脏的前端或延至腹面,成对的输卵管由两侧向下、 通到第三对步足基部内侧的雌 图9-1 日本沼虾的外部形态(自江静波等) 图9-2 日本沼虾的内部结构(自江静波等)

花的解剖结构详解

花的解剖结构 典型的被子植物的一朵花是由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组成的。 具有上述4部分的花称为完全花,如桃、梅等;缺少其中一部分的花称为不完全花,如桑、榉等。从进化角度来分析,花实际上是一种适应于生殖的变态短枝,而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是变态的叶。 1.花梗和花托 花梗(柄)是花与茎的连接部分,主要起支持和输导作用。花梗的顶端是着生花的花托。花托的形状因植物种类的不同而各式各样,如玉兰的花托呈圆锥形,蔷薇花托呈杯状等等。 2.花被 花被是花萼和花冠的总称。 (1)花萼 位于花的外侧,通常由几个萼片组成。有些植物具有两轮花萼,最外轮的为副萼,如木槿、扶桑等。花萼随花脱落的称为早落萼,如桃、梅等;花萼在果实成熟时仍存留的称为宿存萼,如石榴、柿子等。各萼片完全分离的称离萼,如玉兰、毛茛等;花萼连为一体的称合萼,如石竹等。 (2)花冠 位于花萼内侧,由若干花瓣组成,排列为一轮或数轮,对花蕊有保护作用。由于花瓣中含有色素并能分泌芳香油与蜜汁,所以花冠颜色艳丽,具有芳香,能招引昆虫,起到传粉作用。 花冠的类型 A—十字形花冠;B—蝶形花冠;C—管状花冠;D一舌状花冠; E—唇形花冠;F—有距花冠;G一喇叭状花冠;H—漏斗状花冠 (A、B为离瓣花;C~H为合瓣花) l一柱头;2—花柱;3—花药;4一花冠; 5一花丝;6一冠毛;7—胚珠;8一子房 花冠形态因植物种类的不同而千姿百态,按花瓣离合程度,花冠可分为离瓣花冠与合瓣花冠两类(如上图所示)。①离瓣花冠:花瓣基部彼此完全分离,这种花冠称为离瓣花冠,常见有以下几种: 蔷薇型花冠:由5个(或5的倍数)分离的花瓣排列成,如桃、梨等。 十字型花冠:由4个花瓣十字型排列组成,如二月兰、桂竹香等。 ②合瓣花冠:花瓣全部或基部合生的花冠称为合瓣花冠,常见有以下几种:

植物花形态结构及解剖研究

一、实验名称:植物花形态结构及解剖研究 二、实验目的 (1)识辨数种常见花卉; (2)掌握花的基本结构和常见类型; (3)掌握描述花形态结构的基本术语; 三、实验用具 3.1. 实验材料:新鲜的金鱼草花、百合花、玫瑰花、菊花、水稻花,百合子房横切片 3.2. 实验设备:WiFi光学显微镜(Motic麦克奥迪),互动光学显微镜(Motic麦克奥迪),体视显微镜,镊子,解剖针,解剖刀,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洗瓶等 3.3. 实验试剂:蒸馏水 四、实验内容 4.1. 花的各部分结构解剖 金鱼草花的观察:在体视镜下解剖金鱼草花,自内向外观察其组成。 (1)花柄(花梗):着生在茎上,支持花朵。 (2)花托:花柄顶端着生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的部分。 (3)花萼:为花的最外一轮,萼片为(绿)色,共(5)片,萼片(分离)。 (4)花冠:位于花萼内轮,花冠由(2)片(白)色的花瓣

组成,花瓣基部愈合,分离部分呈唇形,上唇(二) 裂直立,下唇(三)裂开展外曲,故称唇形花冠。花 瓣形状、大小各异,通过花的中心只有一根对称轴能 将花分成相等的两半,故属不完整花(两侧对称)。(5)雄蕊群:位于花冠的内方,共(4)枚,其中(2)枚较短,(2)枚较长,称二强雄蕊。每枚雄蕊由两部分 构成:细长的部分为花丝;顶端的囊状物称为花药。(6)雌蕊群:位于花的中央,形似一瓶装物即雌蕊。雌蕊顶端扩大部分为柱头,基部膨大部位为子房;二者之 间较细的部分为花柱。子房的基部着生于花托上,为 子房上位。用刀片将子房做若干个横切,用体视显微 镜进行观察,课间子房分为(2)室,由此可推断这 种雌蕊为(2)心皮合生的复雌蕊。 按上述内容解剖观察百合花、玫瑰花、菊花、水稻花。 4.2 百合子房结构 取百合子房横切片于显微镜下观察。百合的雌蕊是由三心皮联合而成的复雌蕊。 百合子房主要有子房壁、子房室、胎座和胚珠租车那个,横切面上可见有(6)个子房室,每室中可见(1)个胚珠(实为纵向两列)。胚珠着生处为胎座,百合胚珠着生在中轴上所以为(中轴)胚座。子房壁最外面一层的细胞叫外表皮,最内一层细胞叫内边皮,内外表皮之间为薄壁细胞;在对着

节肢动物分类

实验六蜚蠊解剖及节肢动物分类 一.目的 通过对蜚蠊的观察,了解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基本形态、生理及其对陆生生活的适应。进一步通过对昆虫各种类型的触角、口器、翅、足、及变态的观察更深了解昆虫纲的多样性与适应的广泛性,并识别重要目的一些代表。了解节肢动物的分类。 二.材料与用具 活体蜚蠊,各种代表昆虫的口器、翅、足、触角和变态的制片。体视镜、解剖镜、解剖器、蜡盘、大头针。有关节肢动物标本。 三. 观察 (一)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的解剖: 首先将乙醚滴在脱脂棉上,然后将脱脂棉放进装有活体美洲大蠊的广口瓶内,待蜚蠊被麻醉,不能爬行后,进行活体观察和解剖。 1. 外形(图6-1): 观察蜡盘中的蜚蠊。身体已明显具有体区的分化,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体节愈合,胸部三节,腹部分节明显,整个身体覆以几丁质外骨骼。 图6-1 雄性蜚蠊外形及内部结构图 (1)头部:是蜚蠊取食与感觉的中心,头部以活动的颈部与胸部相连,头部向前伸出一对鞭状的触角,由基节(柄节),梗节,与多节的鞭节组成,是感觉器官。头前端两侧有一对椭圆形复眼,是由许多小眼组成。头部外骨骼坚硬,复眼之间为额,额上端为颅顶,头的两侧复眼下方为颊。蜚蠊的口器属于咀嚼型。这种口器由上唇、

下唇、上顎、下顎及舌五部分组成(图6-2)。用镊子轻轻将口器各部分取下,依次放蜡盘中观察。 图6-2 咀嚼式口器(以蝗虫口器为例) (2)胸部:头后有足和翅的部分是胸部。胸部分三节,即前胸、中胸、后胸。每一胸节上有一对足,中胸与后胸各有一对翅。在胸部侧面,前胸与中胸之间有一对气孔(spiracle)。中胸与后胸之间也有一对气孔,明显可见。 (3)足:蜚蠊的前足、中足和后足均为步行足。这三对足在构造上是相似的。每一足都是由五部分组成,第一节与躯体相连,称为基节(coxa),其次为转节(trochanter),腿节(femur),胫节(tibia),及跗节(tarsus)。蜚蠊跗节又分为5节。 (4)翅:在中胸背面伸出一对革质前翅,有保护后胸膜质后翅的功用。揭开前翅即可看到折叠于其下的后翅,后翅较薄,纵行折叠,展开后很宽大,是飞翔的主要器官。 (5)腹部:腹部是生殖与消化代谢的中心。腹部分节清楚,共有11节,但第9节后的体节不易分清楚。试以一手拿住头部,另一手拿住尾端,轻轻拉动蜚蠊身体,便可看出腹节之间有节间膜可使腹部拉长或缩短。每一体节包括一个背板,一个腹板,侧区为膜状。腹部从第一节到第八节共有八对气孔,为气管的开口。尾部侧面有一对尾须,是第11腹节的退化附肢。 2. 内部构造(图6-3): 将蜚蠊足和翅剪去,背部朝上放在蜡盘上(此时可透过体壁看到背血管)。用解剖剪从尾端稍前位置沿侧膜向前至头部纵行剪开体壁,用大头针固定住腹板,轻轻掀去背板,露出整个体腔(混合体腔即血腔,haemocoele),加入少量水以免干燥,由于蜚蠊体内有较多的脂肪体,在解剖镜下用镊子小心去除脂肪体,并用清水轻轻冲洗,

医学寄生虫名词解释

互利共生Mutu alism: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都获利如白蚁和它肠道中的鞭毛虫。 寄生Parasitism: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受害。共栖commensalism: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 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寄生虫幼虫或无性阶段寄生的宿主。如华枝睾吸虫幼虫阶段先后寄生在豆螺、召螺和淡水鱼体内,所以豆螺、召螺,淡水鱼为中间宿主。终宿主definitive host:寄生虫成虫或有性阶段寄生的宿主。如血吸虫成虫寄生在人体肠系膜静脉内,人是血吸虫的终宿主。 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有些蠕虫幼虫进入非正常宿主,虽能存活,但仍保持幼虫阶段,不能发育为成虫,而对正常宿主有感染性,这种非正常宿主为转续宿主。 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有些寄生虫既能感染人体,也能感染动物,人和动物均是寄生虫的正常宿主,这些动物在流行病学中起储存和保虫作用,故称保虫宿主。如感染血吸虫的牛和鼠均为血吸虫的保虫宿主。 寄生虫生活史life cycle: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宿主转换的整个过程。 感染阶段infective stage:寄生虫在整个生活阶段有多个时期,能进入人体并继续发育的时期。 带虫免疫Premunition:人体疟原虫感染后机体可产生一定的免疫力拮抗同种疟原虫在感染,而同时宿主血液内又有低水平的原虫血症,这种免疫状态称为带虫免疫。 免疫逃避immune evasion:宿主感染疟原虫后,通过尝试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抑制疟原虫的发育增殖,但疟原虫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拮抗宿主的免疫杀伤作用,疟原虫具有逃避宿主免疫应答的现象称为免疫逃避。 伴随免疫concomitant immunity:有些寄生虫感染可诱导机体产生抗再攻击的抗体,而最初感染的寄生虫完全不受所产生的抗体的作用,可继续存活,随寄生虫的消灭,此抗体就消失,这种现象叫伴随免疫。 幼虫移行症larva migrans:有些动物体内寄生的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包括人体)内,发育受阻,不能发育为成虫,但可在人体内长期移行,破坏组织,引起疾病。 带虫者Carrier:人体感染寄生虫后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但能传播病原体这种感染者称为带虫者。 异位寄生Ectopic parasitism:有些寄生虫在常见的寄生部位以外组织和器官内寄生。 隐性感染suppressive infection: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既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又不易用常规方法检获病原体。

花的形态与结构

花的形态与结构 第九章花的形态与结构第一节花的组成与发生快速导航:花的组成与发生 | 花 芽分化与调控 | 植物的繁殖( reproduction)是植物在漫长的演化历程中形成的特性,是植物体生长 发育到一的、有利于再生新个体的特定结构,繁殖是重要的生命现象之一。植物通过繁殖 不断增加新的个传性和稳定性,随着不断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了种类繁多、性状 各异的植物世界,使物化。植物的繁殖方式多种多样,一般分为营养繁殖(vegetative reproduction/ propagation)、reproduction)和有性繁殖(sexual reproduction) 三类。 营养繁殖是植物在植株的一定部位形成新的营养性个体的繁殖方法,如可块根、块茎 和珠芽的植物的克隆(株)系(clone)等。营养繁殖有利于物种保持其遗传的稳定性。 农林生产中,常扦插(cutting)、压条(layering)和嫁接(grafting)等方法进行快速繁殖,保存优良种质。无性繁殖是植物在其生活史中的某一阶段、在植株的一定部位产生具有 繁殖能力的特化细胞化的细胞或孢子(离开植物体后)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原始体或能够 独立生活的新个体的繁殖方融合生殖(apomixis)或无配子生殖(agamospermy),后者 如菌类植物、蕨类植物的孢子繁殖等有性生殖是植物体在其生活史的一定阶段、在其特 定部位产生具有性别分化的细胞(或称配胞等),通过两性细胞或配子的结合(或受精) 形成合子,再由合子萌发成新的植物体的繁殖方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性,是植物进化和物 种多样性的基础。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是植物界中最进被子植物在经历一定时期的营养 生长后,并进入生殖生长,在植株的一定部位形成花芽,然发育形成果实和种子。花、果 实和种子与植物的有性生殖有关,被称为生殖器官(reproductive 重点介绍被子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发育与结构。 第一节花的组成与发生 一、花的形态与特征 (一)花的形态与组成 被子植物又称为有花植物(flowering plant)或显花植物(anthophyta),有时将 裸子植物的被子植物约有30万种,其花的变化巨大,它们的形态,大小,颜色和组成数 目因种而异、各不可将被子植物的花分为完全花(complete flower)和不完全花(incomplete flower)两类。完全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等几个部分组成,例如桃花、蚕豆花等(图9-1);不完全花 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的花,如南瓜、玉米等植物的单性花。 花是适应于生殖、极度缩短且不分枝的变态枝(Goethe ,17 的一部分,花托通常是花柄顶端呈不同方式膨大的部分,是花器官

医学节肢动物

第十七章医学节肢动物 概论 节肢动物中有些种类通过刺蛰、寄生和传播病原生物体等方式危害人类健康,这类具有医学重要性的节肢动物称为医学节肢动物。 医学昆虫泛指危害人类健康的节肢动物,它们对人类的致病作用包括直接危害(骚扰、刺蛰、吸血、致病、毒害及寄生等)和间接危害(机械性或生物性传播疾病)两方面。 节肢动物主要特征: 虫体两侧对称,虫体及对称分布的附肢均分节。 体表骨骼化。 循环系统开放式,主体称为血腔,内含血淋巴。 发育史大多经历蜕皮和变态。 节肢动物的主要类群 1、昆虫纲:虫体分头、胸、腹3部。头部触角一对,具有感觉功能;胸部有足3对,具有运动功能。 2、蛛形纲:虫体分头胸和腹两部或头胸腹合为一体,即躯体。具足4对,无触角。 3、甲壳纲:虫体分头胸和腹两部,触角2对,步足5对,多数营水生生活。 4、唇足纲: 5、倍足纲: 6、五口纲: 生活史 昆虫从幼虫发育到成虫,需经历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到生态习性及行为上的一系列变化,此过程称为变态,变态是昆虫个体发育的特征,如有蛹期为全变态,没有蛹期为不完全变态。 全变态昆虫经历四期:卵、幼虫、蛹和成虫,前三个时期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有明显差异。如蚊、蝇、蚤等; 不完全变态的昆虫整个生活史有三个期:卵、若虫和成虫,若虫和成虫形态上和生活习性相近,区别在于若虫体积较小,生殖系统发育不成熟。如虱、臭虫。 在昆虫从幼虫到成虫性成熟的整个发育过程中,幼虫或若虫需蜕皮若干次,两次蜕皮之间的虫态称为龄期。 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 一、直接危害 1、骚扰和吸血:蚊、蝇 2、刺螫和毒害: 毒蜂、桑毛虫。 3、过敏反应: 节肢动物的涎腺、分泌物、排泄物和脱落的表皮都是异源性蛋白,可引起过敏反应。 4、寄生:蝇类幼虫寄生引起蝇蛆病,疥螨寄生于皮下引起疥疮。 二、间接危害: 病原体通过节肢动物传播、扩散,引起各种传染病,即虫媒病。传播分为机械性传播和生物性传播。1、机械性传播: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表或体内,数量和形态均不发生变化。节肢动物对病原体的传播仅起着携带、输送的作用。 2、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经历发育繁殖而成为感染阶段,传播到新的宿主。 1)发育式: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仅有发育而无繁殖,即仅有形态结构及生理特性的变化,没有数量上的增加。如丝虫在蚊体内。 2)繁殖式: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经繁殖,数量增多,但无形态变化。如鼠疫杆菌在蚤体内 3)发育繁殖式: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不但发育而且繁殖,不仅有形态上的变化,而且在数量上增加。如疟原虫在蚊体内。 4)经卵传递式:病原体不仅在节肢动物体内繁殖,而且能侵入卵巢,经卵传递到下一代并使之有感染性。如森林脑炎病毒在全沟硬蜱。 在生物传播过程中,节肢动物不仅为病原体提供营养和发育繁殖的场所,而且起到长期贮存病原体的作用。 昆虫纲 昆虫纲为动物界种类最多(75万种以上),数量最大的一个纲,与人类经济和健康有极密切的关系。是医学节肢动物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主要特征: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1对;胸部有足3对,又称6足纲。 概述 头部:感觉和摄食。触角一对,司嗅觉和触觉;触须一对,复眼一对。口器分三类:咀嚼式,如蜚蠊;刺吸式,如雌蚊;舐吸式,如家蝇。 胸部:分前胸、中胸和后胸,各胸节均有足一对。多数昆虫的中胸和后胸的背侧各有翅一对,双翅目昆虫后胸翅退化为平衡棒。 腹部:11节,最后2节雌虫为产卵器,雄虫为外生殖器,其形态因种而异,为分类依据。 蚊 蚊属于双翅目。主要种属有伊蚊、库蚊、按蚊。 蚊类和其它双翅目昆虫的主要区别: 喙细长,比头部长几倍,便于吸食液体食物或穿刺吸血。 翅脉特殊,被有鳞片。

课外实验(观察节肢动物)

课外实验:观察节肢动物(探究光对动物生活的影响) 设计者:杭州康桥中学吴洁玮 课前预习:鼠妇又称“潮虫”, 俗称“西瓜虫”。属无脊椎 动物节肢动物门甲壳动物亚 门软甲纲等足目。它们身体 大多呈长瓜子形,长5—15 毫米,背腹扁平十分显著, 呈灰褐色、灰蓝色;受到惊吓后会卷曲成团,草食,口器是咀嚼式口器,不属于昆虫。鼠妇用腮呼吸,而腮只能在湿润的环境中运作,所以鼠妇居住在潮湿的地方。但它们都需生活在潮湿、温暖以及有遮蔽的场所,昼伏夜出,具负趋光性、假死性。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分布,在田间,主要危害黄瓜、西红柿、油菜等。光对鼠妇的生活来说有着极大的影响。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一、过程与方法: 1、会用文字和图画等方式观察记录鼠妇的行为特征。 2、会设计表格记录鼠妇的活动。 2、能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和建议。 二、知识与技能:知道鼠妇的生活习性和运动方式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照顾鼠妇,观察它的生活,培

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 教学重、难点:能对鼠妇的各个方面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并进行探究。 教师、学生准备: 教师带领学生到学校的花圃里去捉鼠妇,在这一过程中,指导学生认识鼠妇及其生活环境,注意学生的安全。准备一桶湿沙土,玻璃板,若干个烧杯或培养皿等。 实验步骤: 一、讨论 1、观察鼠妇的外部形态,并请学生来进行描述。 2、学生回忆在哪里容易捕捉到鼠妇,并请学生归纳鼠妇的生长环 境。 3、回忆掀起土以后鼠妇的行为,为什么鼠妇要逃走?试推测可能 的原因。 二、实验 1、提出问题:鼠妇为什么会逃跑。 2、建立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设计方案: 在这个实验过程中,除光照情况以外,湿度、温度等其它条件都是变量所以那么光照就是这个实验中唯一的变量。 在纸盒内铺上一层湿沙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这样在盒内就形成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将10

医学节肢动物实验

本文由zengdongmei512贡献 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医学节肢动物 病原生物学 实验内容安排 一、自看标本 三属蚊幼 人头虱 印鼠客蚤 硬蜱 二、示教标本 常见蚊蝇 人蚤 软蜱 疥螨 中华白蛉 阴虱 恙螨幼虫 昆虫纲 蚊 掌握三属成虫和幼虫的形态特点,并能初 掌握 步区别。 认识蚊生活史各期的一般形态。 认识常见的重要传病蚊种,初步学习使用 检索表。 成蚊的区别 按蚊:体灰,翅大多有黑白斑,触须与口 器等长,♂触须末端膨大。 库蚊:体黄褐色,翅大多无黑白斑,触须、 口器不等长,有爪垫。 伊蚊:体黑有白斑,翅无黑白斑,足有白 环,触须、口器不等长,有爪垫。 中华按蚊 淡色库蚊 白纹伊蚊 成蚊的区别 1头部 成蚊的区别 2翅 成蚊的区别 3足 成蚊的区别 4停落方式 卵的区别 按蚊 单个分散浮于水面(舟形、浮囊) 单个分散浮于水面(舟形、浮囊) 伊蚊 单个分散沉于水底(橄榄、长圆) 单个分散沉于水底(橄榄、长圆) 库蚊 集合成堆浮于水面(圆锥、长圆) 集合成堆浮于水面(圆锥、长圆) 幼虫的区别 伊蚊 呼吸管, 呼吸管,倒挂水面 库蚊 呼吸管, 呼吸管,倒挂水面 按蚊 呼吸孔, 呼吸孔,贴于水面 蛹 Aedes albopictus Anopheles spp. 白蛉 认识白蛉成虫的形态特征。 了解白蛉生活史各期形态。 医学节肢动物-昆虫纲?白蛉 蚤www.yunshare.com 掌握跳蚤成虫的形态特点,能认识 掌握 常见蚤种。 了解蚤生活史各期形态的主要特点。 致痒蚤(人蚤) 致痒蚤(人蚤) 印鼠客蚤 印鼠客蚤 印鼠客蚤♀ 印鼠客蚤♀ 医学节肢动物-昆虫纲?蚤 虱

海洋生物学实验——节肢动物与软体动物的观察

浙江海洋学院 海洋生物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常见浮游生物综合分类实验指导老师:赵盛龙 专业:生物技术 班级:A10生技1 学生姓名:张科嘉35 实验日期:2012年3月15日

实验目的:综合运用形态学知识,借用检索表分类工具,准确、快速鉴别生物种类,是生物学应用的最基本技能之一。 通过本实验要求学生在复习、巩固已有海洋生物形态及内部结构理论知识的同时,综合培养学生观察特征、分析特征、规范表达特征以及组织特征等能力,训练生物鉴定、分类技巧,提高海洋生物的认知及鉴别能力。 实验材料:常见软体动物、常见虾、蟹类节肢动物。 器械及工具:常用解剖工具、放大镜。 实验结论: 节肢动物: 方额亚派种检索表 1.(3)两触角直立····································梭子蟹科 2.(4)有游泳足······································细点圆趾蟹 3.(1)第一触角横卧,第二触角直立····················方蟹科 4.(2)无游泳足 5.(6)第三鄂足间有明显的斜方形空隙················天津厚蟹 6.(5)第三鄂足间无斜方形空隙······················中华绒螯蟹 【中文名】细点圆趾蟹 【学名】Ovalipes punctatus 【分类地位】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十足目,爬行亚目,短尾派,方额亚派,梭子蟹科 【形态特征】头胸甲呈卵圆形,表面隆起。额分4齿,前侧缘5齿,末齿不特别大,末对步足指节呈长圆形板状。第二触角基节能动。 【生态习性】主要栖息在水深10—65米的泥质或沙质海底。 【地理分布】在我国福建至黄海南部等地广泛分布。 细点圆趾蟹Ovalipes punctatus 【中文名】中华绒螯蟹 【学名】Eriocheir sinensis 【分类地位】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十足目,爬行亚目,短尾派,方额亚派,方蟹科 【形态特征】头胸甲略呈方形。螯足掌节密生绒毛。额平直,具4齿,额宽不超过头胸甲宽度的1/3。

医学节支动物练习

第六章医学节肢动物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医学节肢动物 2. 媒介节肢动物 3. 虫媒病 4. 全变态 5. 半变态 6. 机械性传播 7. 生物性传播 8. 生殖营养周期 9. 生理龄期10. 蝇蛆病 二、填空题 1. 节肢动物门中与医学有关的主要为纲、纲。 2. 节肢动物门的特征是、、。 3. 医学节肢动物的危害概括为和。 4. 医学节肢动物的直接危害有、、等。 5. 虫媒病的病原体有、、、、、等。 6. 医学节肢动物的变态分为和。 7. 医学节肢动物寄生于人体的有、、、。 8. 昆虫纲成虫有足对,蛛形纲成虫有足对。 9. 属于全变态的节肢动物有、、、、、,属于半变态的昆虫有、、。 10. 三属蚊虫分别为、、属。 11. 昆虫纲成虫的口器为、、三种类型。 12. 蝇幼虫的孳生地可分为、、、四种类型。 13. 舐吸式口器的蝇类取食时有边边边的习性。 14. 我国的蚊媒疾病有、、、等。 15. 蚊传播丝虫病的传播方式为,丝虫在蚊体内只有而无。 16.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体是,主要传播媒介是。 17. 蚤传播和疾病。 18. 寄生于人体的虱有两种,即和,前者又可分为和。 19. 虱有怕、怕、怕的习性。 20. 鼠疫杆菌在蚤体内有,但无。 21. 寄生人体皮肤的螨有、、。 22. 人疥螨寄生在人体的,可使人感染,经传播。 23. 寄生人体的蠕形螨有和,经传播。 24. 在蛛形纲内,能传播疾病的有和两大类。 25. 硬蜱和软蜱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是 、。 26. 硬蜱传播的病毒病,在我国有、。 27. 我国森林脑炎的主要传播媒介是。 28. 病原体在蜱和螨体内经卵传递的有、、、等。 29. 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包括、、、、、。 30. 防制医学节肢动物的治本措施是。 三、选择题 1. 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最重要的危害是: A. 寄生 B. 毒害 C. 引起过敏反应 D. 传播疾病 E. 骚扰

4.医学节肢动物概论

医学节肢动物学概论 一、一、填空题 1.医学节肢动物主要包括、、、和五个 纲。 2.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的危害分为和。 3.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危害是。 4.作为病原体寄生于人体的医学节肢动物主要有、和。5.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的直接危害包括、、和。 6.医学节肢动物传播疾病的方式有和。 7.医学节肢动物生物性传播的方式分为、、和。 二、二、单选题 1.蚊属于医学节肢动物的 A.昆虫纲 B.蛛形纲 C.甲壳纲 D.唇足纲 E.倍足纲 2.蜱和螨属于医学节肢动物的 A.昆虫纲 B.蛛形纲 C.甲壳纲 D.唇足纲 E.倍足纲 3.下列哪项不是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的直接危害? A.吸血骚扰 B.毒害作用 C.致敏作用 D.寄生 E.传播疾病 4.蚤传播鼠疫杆菌的方式属 A.发育式 B.机械性传播 C.经卵传递 D.繁殖式 E.发育繁殖式 5.下列医学节肢动物均属昆虫纲,但除外 A.白蛉 B.蝇 C.蚤 D.虱 E.全沟蜱 6.丝虫幼虫在蚊体内的发育属

A.发育式 B.繁殖式 C.发育繁殖式 D.经卵传递 E.机械性传播 7.在蚊体内既能发育又能繁殖的寄生虫为 A.疟原虫 B.丝虫 C.旋毛形线虫 D.猪巨吻棘头虫 E.杜氏利什曼原虫 8.以经卵传递的方式传播疾病的医学节肢动物是 A.蚊 B.蝇 C螨 D.白蛉 E.虱 9.判定一个地区某种节肢动物是否为病媒节肢动物,必须具备以下条件A.生物学证据 B.流行病学证据 C.自然感染的证据 D.实验感染的证据 E.以上都是 10.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原则为 A. 环境 B.化学防制 C.生物防制 D.遗传和法规防制 E.以上都是 三、名词解释 1.医学节肢动物 2.机械性传播 3.生物性传播 4.虫媒病。 四、问答题 1.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的直接危害包括哪些方面? 2.医学节肢动物的生物性传播方式有几种? 参考答案

第九章 花的形态与结构

第九章花的形态与结构 第一节花的组成与发生 植物的繁殖( reproduction)是植物在漫长的演化历程中形成的特性,是植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在特定部位产生的、有利于再生新个体的特定结构,繁殖是重要的生命现象之一。植物通过繁殖不断增加新的个体,有利于保证物种的遗传性和稳定性,随着不断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了种类繁多、性状各异的植物世界,使物种得以延续、进化和多样化。植物的繁殖方式多种多样,一般分为营养繁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三类。 营养繁殖是植物在植株的一定部位形成新的营养性个体的繁殖方法,如可块根、块茎和珠芽,以及具有克隆生长特性的植物的克隆(株)系(clone)等。营养繁殖有利于物种保持其遗传的稳定性。农林生产中,常采用分株(division)、扦插(cutting)、压条(layering)和嫁接(grafting)等方法进行快速繁殖,保存优良种质。 无性繁殖是植物在其生活史中的某一阶段、在植株的一定部位产生具有繁殖能力的特化细胞或孢子(spore),由这些特化的细胞或孢子(离开植物体后)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原始体或能够独立生活的新个体的繁殖方式。前者如有花植物的无融合生殖(apomixis)或无配子生殖,后者如菌类植物、蕨类植物的孢子繁殖等。 有性生殖是植物体在其生活史的一定阶段、在其特定部位产生具有性别分化的细胞(或称配子,gamete;如精、卵细胞等),通过两性细胞或配子的结合(或受精)形成合子,再由合子萌发成新的植物体的繁殖方式。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性,是植物进化和物种多样性的基础。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是植物界中最进化、最高级的繁殖方式。 被子植物在经历一定时期的营养生长后,并进入生殖生长,在植株的一定部位形成花芽,然后,开花、传粉、受精,发育形成果实和种子。花、果实和种子与植物的有性生殖有关,被称为生殖器官。本章和第十章将重点介绍被子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发育与结构。 第一节花的组成与发生 一、花的形态与特征 (一)花的形态与组成 被子植物又称为有花植物(flowering plant)或显花植物(anthophyta),有时将裸子植物也称为显花植物。地球上的被子植物约有30万种,其花的变化巨大,它们的形态,大小,颜色和组成数目因种而异、各不相同。根据其结构组成,可将被子植物的花分为完全花(complete flower)和不完全花(incomplete flower)两类。完全花通常由花梗(花柄)、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等几个部分组成,例如桃花、蚕豆花等(图9-1);不完全花是指缺少其完全花组成的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的花,如南瓜、玉米等植物的单性花。 花是适应于生殖、极度缩短且不分枝的变态枝(Goethe ,1749~1832)。花柄是枝条的一部分,花托通常是花柄顶端呈不同方式膨大的部分,是花器官其他组分(如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着生的地方。花萼常为绿色,像很小的叶片。花冠虽有各种颜色和多种形态,但其形态和结构均类似于叶,有的甚至就呈绿色(如绿牡丹)。雄蕊是适应于生殖的变态叶,虽然雄蕊与叶的差异较大,但在较早的被子植物(如睡莲)的外轮雄蕊和内轮花瓣间存在过渡形态,此外,有的植物(如梅、桃等)经过培育,雄蕊可以形成花瓣。雌蕊也是由叶变态而成的心皮卷合而成的,如蚕豆、梧桐等。因此,通常称花萼、花冠为不育的变态叶,雄蕊、雌蕊为可育的变态叶。 1.花柄和花托(receptacle) 花柄也称花梗,呈圆柱形,是连接花和茎的柄状结构,其基本构造与茎相似。既是营养物质由茎向花输送的通道,又能支持着花,使其向各方展布。花梗的长短,常随植物种类而不同,如梨,垂丝海棠的花柄很长,有的则很短或无花柄,如贴梗海棠。果实形成时,花柄发育成果柄。

1.1花的结构和功能 (1)

第一节花的结构与类型 教材简析 开花是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非常重要的生命周期,而第一节“花的结构和花序”中的实验教学“花的结构”的知识内容是学习“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的前提,对于学生全面认识绿色开花植物其着关键性的作用。本节内容包括:(一)花的结构(二)花的类型两部分。教材首先通过解剖实验,认识花的基本结构以及各个部分的主要功能,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接着利用图片介绍了花的类型和花序的种类。解剖花和认识花的基本结构是本节的重难点。只有把花的结构弄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植物开花、结果以及种子怎样才能形成,为以后学习“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打好基础。 教学设想 通过课前搜集与整理的资料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学生自主观察花的结构使学生认同花的主要部分。通过对比花的主要结构的不同认识单性花和两性花,从而理解雌雄同株植物与雌雄异株植物。通过学生的多种探究方式主动获得知识,再以小组交流的方式相互交融与完善,为学生创设一个立体的、形象的知识生成过程,从而达到对重点的突破。教学中注重过程的评价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定的进步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生物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识别花的各个部分,概述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的理由; ②描述花的种类和花的着生方式; ③说出两性花、单性花、雌花、雄花以及单生花和花序的概念; ④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解剖和观察花的基本结构,认识花的主要部分; ②通过识别不同种植物花,知道自然界生物的丰富多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热爱的情感; ②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及“花的种类”等知识,使学生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解剖和识别花的基本结构; 难点 通过探究实验认同花的结构与其功能的适应性 教学突破 对于解剖和识别花的基本结构,采用教师合理指导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中预设不同层次的问题,启发学生积极自动地思考和解决。对于认同花的结构与其功能的适应性,在探究中时刻要注意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思路去观察,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做出合理的推测,尝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