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10各数的顺序教案(优质精编)

最新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10各数的顺序教案(优质精编)

最新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10各数的顺序教案(优质精编)
最新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10各数的顺序教案(优质精编)

顺序1~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用10以内的数表示事物的顺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摆卡片,引导学生发现10以内的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身边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加深对数的意义的理解,激发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会用10以内的数表示事物的顺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10以内的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排列

顺序。

教学过程:一准备

小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1~10,今天我来看看同学们掌握的好不好。请同学们从0数到10,把1—10各数从小到大排一排。从10数到0. 二新授

1、师生共同学习,怎样排列数的大小。把1-10的数字卡摆成一排,观察这些数有什么规律?

2、把0放进去怎么办?集体交流。师生共同交流,把0放进去怎么

排列。

3、同学们喜欢玩球吗?老师这里也有一些球,请同学们从大到小给

球编号。学生思考操作。

4、交流:你是按什么顺序编号的?排球是几号?哪个球是4号?

5、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三练一练

1、老师带同学们来到了火箭升空现场,我们一起倒计时吧

2、刚才我们是按什么顺序数数的?

五练习编号

1、让学生按果汁的多少编号。

2、说说编号的依据。交流各自的做法。

3、身边的数学:按家人年龄从大到小排队。

六总结:今天,把你学到的知识讲给家人听。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比一比 第1课时比较高矮和长短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学习方式: 结合具体事物、讨论交流、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板书设计: 高、矮、长、短 教学反思: 在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联系较为紧密,而且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高矮的经验,一般他们都会进行直接判断。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组织了一个个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主要体现如下: 放手探索,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中,我把探索比长短、比高矮方法的“任务”交给各组来完成,充分相信学生,做到完全放手。孩子们积极动手操作、讨论。然后,向全班同学介绍,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虽然有的孩子的语言还很稚嫩,还有点结巴,但是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刚才直观的活动,说出比高矮(长短)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方式

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各组研究成果之中,学生不断体验成功,欣赏自己的发现,感到“我行”,欣赏本组、全班的成果,感到“我们全班同学都很聪明”。这样,有助于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还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有意识培养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同时还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空间,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方向。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范文大全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范文大全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6~48页 教学目标: 1、理解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之间的进率:1元=10角。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水平、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动手 操作水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共养成勤俭 节约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 元与角之间的进率:1元=10角。 教学具准备: 每组2袋人民币,一个钱包,一张白纸;多媒体课件;实物一宗。 (考虑到人民币学具卡表演不清晰,与真币有一定的差别,而且 只有正面,没有反面,容易造成学生理解上的。误差。真币票面清晰、真实,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更接近,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所以我们为 学生准备的是真实的人民币。为了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准备的 是新币,同时注意提醒学生养成用后即时洗手的卫生习惯。)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创设情境

课讲演示“蓝猫当家”的动画,让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生活中的重 要作用。 二、小组合作,理解人民币 1、认一认,说一说。 师:请小朋友把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学具人民币拿出来,在小组内 认一认,说一说;不理解的请小组的小朋友帮忙,看谁认的多,认的准。 (小组活动,初步理解人民币。) 2、分一分,理一理。 师:刚才小朋友们认的很好。但老师觉得这些学具人民币这样放 在桌子上有点乱。下面请同组的小朋友商量商量,把这些人民币分一分,有顺序、整齐地整理到钱包里,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得好。 (小组活动;通过整理钱包,进一步理解人民币。) 汇报交流:说一说你们组是怎样整理的。 (通过展示学生的整理结果,使学生清晰地、有序地理解,人民币。) 3、猜一猜,摆一摆。 分别出示一枝铅笔,一个转笔刀,一个铅笔盒,让学生猜猜并摆 出它们的价格。 (通过让学生展示、交流不同的摆法,说自己的想法,讨论得出:2角能够换2个1角;5角能够换5个1角;1元=10角。) 三、应用拓展 出示实物,标明价格:2角、5角、7角……1元。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教科书第二册1—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过程与方法:经历识认左右位置关系的过程。通过活动使学生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语言表达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活动中感受左、右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准具:语数教科书、铅笔盒及练习题挂图。 教学过程: 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 一、 创 设 情 境 学生按照老师的口令做 动作。(学生笑有部分 同学弄不清手忙脚乱 的。)小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做一 个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 右手:耸耸你的左肩耸耸 你的右肩;左手摸左耳右 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 摸左耳。 刚才有些小朋友弄错了左 右没关系。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左右”。 (板书:左右) 从学生的年龄特 点和心理发展规 律而言这样的游 戏情境设计最能 吸引他们的注意 力让他们积极投 入到“左右”的 学习中来。伸 二、 体 验 感 悟黑板的左边有值日表。 黑板的右边有镜框。 红旗的左边和右边都有 字。 我的左边是小明。 这是我的左耳这是我的 右手我的左边有一只脚 右边有一只脚。1、理解左边与右边。 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我 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 请你用左或右说一句话。 那你自己身上有没有 “左”和“右”呢? 请大家每个把课桌上的数 学书、语文书和铅笔盒按 照从左至右依次在课桌的 摆好。 用左右来描述教 室中的物体和学 生自已身上的各 个器官是学生乐 于参与的数学活 动交流时可不必 拘泥于坐姿鼓励 学生用各种方式 表达。 通过学生的亲自 操作活动让学生 再次体验“左 右”的位置关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比一比 第一课时比高矮、长短 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5页。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铅笔、粉笔、线绳。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 1、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比一 比高矮,谁想来? 2、教师指一名同学与老师比高矮。 3、提问:老师和这位同学比谁高 谁矮? 二比一比 1、师:刚才老师和一位同学比了高矮,那么你想和其他同学比一比高矮吗?注意比完后一定要把结果告诉老师。 2、请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与教师的粉笔比较一下,说说哪个长,哪个短。 3、提问: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拿什么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三做一做 1、实践活动。师:刚才,同学们学会了比较高矮,现在,我想请几位学生进行从矮到高的排队活动。 2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高和矮都是相比较而言的。 四练一练 第1题:出示第1题图,提问:哪座房高?哪座房矮?还可以拿什么进行比较? 第2题:出示图,提问:哪条绳长?哪条绳短? 第3题:(1)出示图,提问:哪 学生观察并进行判断、交流。 全班学生互相比高矮,全然汇报交流,比较结果。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指名学生排队。 学生独立回答问题。

条绳长?哪条绳短? (2)教师拿出3根线绳照图的样 子演示一下,验证学生的答案 第4题:出示图,提问:谁个子高? 谁个子矮?为什么? 第5题:出示图,提问:图上的事 物你可以怎样进行比较? 五总结 学生自由发言。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再 说一说。 板书设计:比一比比高矮、长短 老师高,学生矮 铅笔长,粉笔短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比轻重、大小 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7页。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事物和自己的体验,了解大小的含义,感受物体的轻重,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用天平表示的图,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亲自体验,感受物体的大小和轻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初步的数学思考和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点:能比较具体物品的大小。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天平、苹果、羽毛球、饮料和面包实物。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 1、呈现情景图。 2、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比较。 二比一比 1、让学生观察并引导学生说出谁 比谁大、谁比谁轻等。 2、呈现大象和松鼠的情景图,先 进行谁大谁小的比较,再启发学生说一 说哪个轻、哪个重。学生回答谁轻谁重。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指导,引导新生入数学之门,依据教育学、心理学有关知识,针对低龄聋生特点,采用多种手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建立数的概念,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经过半年的在校学习,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有少数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跟不上,导致学习成绩跟不上。学生们都是活泼可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整体上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为更好的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特制订本学期教学计划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数与代数(共5个单元)第三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四单元——认识人民币;第五单元——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第七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八单元——探索乐园;。空间与图形:第一单元——位置;第六单元——认识图形。 1、根据《标准》调整了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设计活动内容和学 习素材。 3、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的概念,达到计算熟 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数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教学目标: 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2、会用>、<、=等符合和词语来描述100以内数的大小。 3、能说出个、十、百数位的名称,识别100以内各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4、结合具体物品感受100以内数表示的量。 5、能运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6、能与他人交流各自的算法。 7、图形的认识: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简单图形;会用它们拼图;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分类;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8、图形与位置: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五、教学重点: 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运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简单图形。熟练的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算百以内的简单加、减法,会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六、教学难点: 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图形进行比较和排列。培养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练习题

1、在1、0、3、4、 2、5、10、8、7、6这些数中,一共有()个数,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比7大的数有(),比3小的数有(),从右数第6个数是()。 2、写出7后面连续的6个数()、()、()、()、()、()。 3、3()9 12 ()18 4、2连续加2是(4)()()()()()()()() 5、15 ()9 ()() 6、18 ()()12 ()()()() 7、16中的“6”在()位上,表示()个()。 8、写出下面各数 十六()十一()十九()十四() 十七()二十()十二()十八() 9、从14数起,第6个数是()。 10、与14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11、①比7大而又比11小的数有(),共()个。 ②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再去掉5就是()。 ③16在()和()中间,19的前面是(),11的后面是()。 二、做一做:

从前往后数,小红排在第7位,从后往前数,小红排在第5位,请问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位小朋友? 三、我会算。 2 + 3= 2—2= 4+8= 2 + 0= 14—3= 3 + 12= 6 + 8= 15+2= 0 + 3= 5—3= 2—0= 13—2= 15—1= 5 + 7= 2—1= 2 +1 1= 10 + 1= 9 + 3= 14 + 4= 17—10=

1、6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 2、18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3、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数是( ), 4、2个十组成的数是( );20个一是( )。

5、20是由( )个十组成的。 6、14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7、17的十位上是(),个位上是() 8、个位是0,十位是1,这个数是()。 个位和十位的数相同,这个数是()。 9、17在()和()的中间。 10、写出比8大,比14小的所有数( ) 11、12前面的数是( ),后面的数是( )。 12、17前面的第4个数是( ),后面的第3个数是( )。 13、与19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 )和( )。 14、15左边的数是(),17右边的数是()。 15、写出18前面的3个数分别是( )、( )、( )。 16、右边数第()位是十位,个位是从()边数第()位。 17、比20少2的数是()。 18、比14大2的数是()。 19、14比9多(),列式: 20、9比17少(),列式: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_一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_一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第一单元教材说明 一、数一数 (第2~5页)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二)教材说明 教材说明 1.这部分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情景,一方面给初入学的学生展现校园生活,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知道,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小学生要遵守纪律按时到校,要尊敬老师、爱护同学,还要好好学习、热爱科学,锻炼身体。另一方面图中的人和物的数量都用到10以内各数,使学生通过数这些数,初步感知10以内各数,并体会到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数是人类的好朋友。使教师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情况,为以后教学做好准备。 2.教科书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校园”图。这是一个富裕的乡中心小学,校园内有飘扬的国旗、高大的教学楼,还有和蔼的老师、活泼的学生,还有小小气象站等;校园外有高耸的大楼、飞翔的鸽子,路边有葱郁的树木,美丽的农舍等。图中每种数量的事物不止一种(如数量是1的,有一面国旗、一位教师,还有一座教学楼等),为的是给数数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源,通过让学生数同一种数量的各种事物,充分感知10以内的数。各种人和物的具体数量见下表。 数量 人和物 数量 人和物 1 国旗,楼房,老师…… 6 花坛里的花,校园周围的大树…… 2 农舍,单杠,跳绳的学生,讨论问题的学生向校园走来的学生 7 鸽子,锻炼身体的学生……

3 石凳,踢足球的学生…… 8 校园外绿地上的树,戴红领巾的学生…… 4 垃圾筒,小气象站里的学生…… 9 所有女同学 5 校园外的楼房,国旗上的五角星…… 10 所有男同学 教科书第4~5页各集合圈中的人或物都是从“美丽的校园”中抽取出来的,每个集合圈的旁边都标上了相应的数,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使教师了解一下学生认数、读数的情况,这里还不是正式教学生认和读这些数。 3.本单元只是让教师初步了解一下学生数数、读数的情况,还不是正式教学,所以没有安排专门的习题。 教学建议 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学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迈进小学,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在观察教材插图时,往往只对其中的色彩、人物等感兴趣。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如教学”数一数”时,教师出示插图后,不要急于给出数数任务,分散他们观察的兴趣,而是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互相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以后,教师再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数一数各种东西的数量。 2.应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教师提供的“美丽的校园”图,每种数量的事物都不止一种,教材只抽取了一种作为每种数量的代表。数数时,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让学生充分地观察,充分地数。 3.应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观察、数数的活动,都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数,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4.应全面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不仅要了解学生是否会口头数数,还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是否能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来。要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发言,以便做到全面的了解。发现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给以帮助,但不必花过多的时间,在以后教学中,还可以继续给以帮助。 5.应注意结合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本单元蕴涵的思想品德的因素很多,教师可以适时地加以渗透。如当学生观察到图中有一个小小气象站时,教师可以及时引导:我们应该像这些小朋友一样热爱科学。 (三)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用1课时进行教学。 2.开始教师可以用几分的时间,仿照书前“编者的话”,选择学生能够听懂的事例,言简意明地讲一讲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用处。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利用“美丽的校园”数数,提供以下几点意见供参考。 (l)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第2~3页的插图。也可将插图制成多媒体课件,课件中先出示一位老师,再逐一出示一组一组的人和物。通过看图,引起学生观察的兴趣,教师可这样表述:这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来看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第一单元位置 【教学目标】 1、经历认识左右、上下、前后等相对位置的过程,会辨认物体的相对位置。 2、会用左右、前后、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位置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用左右、前后、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感受位置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左右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教科书第二册1~2页。 【教学目标】 1、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经历认识左右位置关系的过程。通过活动,使学生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语言表达,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3、在活动中感受左、右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经历认识左右位置关系的过程。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感受左、右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的类型】 新授课。 【教具准备】 教科书、铅笔盒及练习题挂图。

【教学方法】 合作、演示等。 【教学过程】 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创 设情境 学生按照老师的口令 做动作。(学生笑,有部 分同学弄不清,手忙脚乱 的。) 小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做 一个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 手:耸耸你的左肩,耸耸你 的右肩;左手摸左耳,右手 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 摸左耳。 刚才有些小朋友弄错了左 右,没关系。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左右”。 (板书:左右) 从学生的年龄 特点和心理发展 规律而言,这样的 游戏情境设计,最 能吸引他们的注 意力,让他们积极 投入到“左右”的 学习中来。 体验感悟黑板的左边有课程表。 黑板的右边有值日表。 红旗的左边和右边都有 字。 我的左边是小明。 这是我的左耳,这是我的 右手,我的左边有一只 脚,右边有一只脚。 学生按照老师的口令 有条不紊的摆放书桌上 的用品。 1、理解左边与右边。 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我们的 教室,你发现了什么?请你 用左或右说一句话。 那你自己身上有没有“左” 和“右”呢? 请大家每个人把课桌上的 铅笔盒、课本、练习本按照 从左至右依次在课桌的摆 好。 用左右来描述 教室中的物体和 学生自已身上的 各个器官,是学生 乐于参与的数学 活动,交流时可不 必拘泥于坐姿,鼓 励学生用各种方 式表达。 通过学生的亲 自操作活动,让学 生再次体验“左 右”的位置关系。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 数学是一门很有趣的课程,小学除法也不例外,除法是小学数学的知识重点,学好数学,学好除法,可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你能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两份吗?那么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平均分成三份呢?五份呢?一起看看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欢迎查阅!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3~104页8、7、6加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的欲望 (录像出示8个小朋友去公园买门票,然后,又来了5个小朋友的情景。) 1.教师创设情境:星期天上午,天气非常好,小文、小丽、小明等8个小朋友到公园去玩。他们来到公园门口,正要买门票,又来了他们的5个同学。这时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应该买多少张门票?他们想请同学们帮忙算一下。同学们想帮这个忙吗?先在小组里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2.小组合作讨论。 3.小组汇报交流。 生1:我们是数的,数了数这些小朋友一共有13个人。 生2: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第一次来了8个人,然后接着往下数,9、10、11、12、13,一共有13人。

生3:我们是把后来来的5个小朋友中的2个人先和8个人凑成10个人,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生4:我们是把8个小朋友分成5个小朋友和3个小朋友两组,然后把这5个小朋友和后来来的5个小朋友凑成10个人,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办法都不错,这4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二、动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 1.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如果用计算的方法,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5。 师:8+5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小棒摆一摆。 小组汇报交流,由于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很容易想到用凑十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我们小组先摆了8根小棒,又摆了5根小棒,然后从5根小棒里拿出2根放入8根小棒里凑成了10根小棒,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 教师再请几个小组说一下他们是怎么做的。 教师根据几个小组汇报操作的情况,边板书边小结:同学们真聪明,都想到了从5根小棒中拿出2根,跟8根小棒凑成10根,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这种方法真不错。 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由于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其他方法,如数数法、接数法便不再出现或很 少出现。 2.师: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计算出了8+5=13,现在我们不摆小棒,只看算式,你能计算出8+4、7+6、6+5的结果吗? 学生汇报,因为计算8加5时,学生用摆小棒的办法研究过了,所以用凑十法计算这三个算式应该没什么问题,教师这时应多让几个学生说想法。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爬坡题

第二单元 10以内数的认识 【例1】数一数,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数。 1、有()个,有()个,有()个,有()个。 2、最多的是(),最少的是()。 3、比多()个,()比少2个。 4、再添上()个就和同样多。 5、再拿走()个就和同样多。 解析: 此题考查数数的知识和数的比较。在数数的过程中,要按照顺序数。 或者从上到下数,或者从左到右数,以免漏掉数错。要求谁比谁多或 少的个数,首先找出相比较的图形的个数,可以用画图的方法解决, 也可以用减法列式计算解决。 解答:

1、4 3 2 5 2、 3、3 4、1 5、3 【例2】按顺序写出上的数。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整数的认识,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整数的排列顺序。根据题意可知,1、2小题数的排列规律是由小到大每次增加1,3小题数的排列规律是由大到小,每次减少1。据此解答。 解答: 3 3 4 【例3】图中的6--9分别表示什么?解析:要点提示: 在数数过程中,按照顺序数,一个数数一次,不要漏数。

通过看图观察可以知道,图中有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其中 有6个羽毛球,可以用6表示6个羽毛球,有7个篮球,可以用7表示7个篮球等。 解答: 6表示6个羽毛球;7表示7个篮球;8表示8个足球;9表示9个乒乓球。 【例4】下面表中哪一组的规律和其他三组不一样,涂上红色。 解析: 观察第一个图形中的4组数,可以看出第1,2,4组数都是同一个数出现四次,只有第3组数是2和3重复出现2次,所以第3组数是不同的。第二个图形可以看出第1、2、4组数的排列规律是从小到大排列,后面的每次增加1,第3组数是按照从小到大排列,每次增加2,所以第3组数是不同的。 解答: 【例5】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三篇

【篇一】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数数、读数、写数,初步体会数序的含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体会数的意义,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 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数字。 教具准备: 数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一)引入。 1、开学这几天,你认识了几个新朋友?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2、有认识一位新朋友的吗?谁认识了两位新朋友?有更多的吗?这2个新朋友是谁? 3、板书:12345 二、尝试探索。 (一)教师提问 1、你是怎样知道这些物体的数量的?(数出来的) 2、你是怎样数的?

(二)指名数一数,说一说。 1、小组讨论:你认为怎样数数比较好?为什么? 2、小组合作:数出铅笔盒里文具的个数。(指名展示,全班交流。) 3、如果你想请你的新朋友到家里做客,你准备怎样做? (1)我准备拿2个洋娃娃请好朋友玩。 (2)我准备拿4辆小汽车请好朋友玩。 (3)我准备拿5把玩具枪请好朋友玩。 (三)揭示课题。 1、刚才同学们准备了那么多的玩具,你们真是一个好客的小主人。同时我也听出来了,你们说出了许多数量是1、 2、 3、 4、5的物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2、板书:玩具(1、2、 3、 4、5) (四)指导书写。 1、我们会数出数量是1、 2、 3、 4、5的物体,这些数该怎么写呢? 2、指名板书。 3、你们觉得他们写的怎么样? 4、出示田字格及示范字。 5、让我们一起来练习怎么写的。 6、你认为哪儿写的比较好?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三、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兴的事是什么? 板书设计: 玩具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全

第一单元比一比 第1课时比较高矮和长短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学习方式: 结合具体事物、讨论交流、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板书设计: 高、矮、长、短 教学反思: 在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联系较为紧密,而且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高矮的经验,一般他们都会进行直接判断。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组织了一个个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主要体现如下: 放手探索,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中,我把探索比长短、比高矮方法的“任务”交给各组来完成,充分相信学生,做到完全放手。孩子们积极动手操作、讨论。然后,向全班同学介绍,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虽然有的孩子的语言还很稚嫩,还有点结巴,但是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刚才直观的活动,说出比高矮(长短)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方式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各组研究成果之中,学生不断体验成功,欣赏自己的发现,感到“我行”,欣赏本组、全班的成果,感到“我们全班同学都很聪明”。这样,有助于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还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有意识培养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同时还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空间,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方向。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数学教案

小学教师备课簿 数学(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年级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 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课时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3.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兴趣。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跨入小学的校门感觉新鲜吗?上学了,你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从现在起,你将和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让我们来相互认识一下。 二、揭示新课 1.师生相互介绍。 2.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3.打开第1页,老师有感情地朗读“编者的话”,讲讲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用处。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 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 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4.数一数 出示教科书第2~3页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出现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情境图。 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知道,学校。) 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大家看一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 (预设1: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预设2:这里有一座大楼。)数图中的数量。 (1)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回答,贴一面国旗图 (2)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3)教师领读,学生自己小声读。 (4)小朋友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5)小朋友们再数数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多少?

小学一年级数学全册教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小学一年级数学全册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一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课题 可爱的校园 课时进度 1课时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开展数数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通过数数来认识数。3.初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和认真倾听他人看法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能够分类数数 教学难点 小组合作学习的培养 教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激情引趣 二、探索新知,认识加法 (三)自主发现 四)实践活动 (五)归纳总结 生:(异口同声地)想。(学生互相说)生1:我看到图中有小松鼠、蝴蝶。生2:我看到有小熊、小鸟、大象、小兔、树、花、蘑菇,还有字。生:能。(学生前后4人为一组认真地去数,他们有的先数小熊的个数,也有的先数小兔子,还有的先数小鸟的只数,当数的结果不一样时,又重新去数,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课堂气氛相当活跃。)生:我数出来有5个字、9只小鸟、2只小兔、4只松鼠、6只小熊、3个蘑菇、8棵树、7朵花、1头大象、10只蝴蝶。生1:我给它们从小到大排,1,2,3,4,5,6,7,8,9,10。生2:我还可以按从大到小排队,10,9,8,7,6,5,4,3,2,1。生3:我给它们排成两队,单数一队,双数一队。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秋季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立体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位置,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时安排 一、准备课(2课时) 二、位置(2课时)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11课时) 1.1~5的认识……………………………………………………… 6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1课时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1.1左右 同步练习B卷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1.1左右同步练习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一填。 (共5题;共5分) 1. (1分)我家在8号门的左边,请帮我找一找。我家是________号门。 2. (1分)如果你面向南站着,你的左面是________,你的右面是________,后面是________。 3. (1分)晚上,当你面对北极星时,你的后面是________面,你的左面是________面,你的右面是________面.

4. (1分) (1)在的________面。 (2)在的________面。 (3)在的________面。 (4)在的________面。 5. (1分)一共有________只动物。从右数,排第1,排第________,后面有________只动物。 二、按要求完成。 (共3题;共3分) 6. (1分) (1)一共有________个。 (2)从左边数起,把第5个涂上颜色。

(3)把右边6个圈起来。 7. (1分)北京和上海两地相距大约1067千米。如下图,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那么北京在上海的哪个方向上? 8. (1分) (1)一共有________个立体图形,其中有________个。 (2)从左边数,排第________,从右边数排第________。 (3)把左边的4个立体图形圈起来;从右边数第4个立体图形涂上颜色。 三、寻找食物。 (共1题;共5分) 9. (5分) (1)先往左走________格,再往________走________格到处。 (2)先往上走________格,再往________走________格到处。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范文(三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范文(三篇)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点。 水平目标: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实行观察的习惯。 情感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水平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 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文试 表述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教具准备:喜洋洋的贴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从贴脸游戏,引入课题。 1、师:同学们,今天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瞧: (课件出示喜洋洋图片) 2、出示喜洋洋图片1。 问:你们觉得这两个喜洋洋有什么不同? 3、学生讲,老师贴。 4、学生观察,两者间有什么关系?

5、引入课题,喜洋洋为了感谢大家帮它找回了鼻子和嘴巴,现在 给我们当导游,带我们一起去游玩,在生活中去学习上下位置关系。 板书:上下。 二、理解上下,培养空间观点。(重点) 出示主题图,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站,南京长江大桥,图中有什 么交通工具呢? 学生观察。 1、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 出示汽车和火车,你能说说它们的位置关系吗? 引导,谁能完整的说一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2、详细体会上下位置关系 出示火车和轮船,你能再说说它们的位置关系吗? 引导,谁能完整的说一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小结:在位置关系不变时,对于两个物体,上下位置关系是绝对的。 2、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难点) 出示汽车、火车、轮船,你能说说它们的位置关系吗? 引导,一会说火车在上面,一会又说火车在下面。对吗? 同桌讨论。生回答。 小结:对于三个物体来说,参照物不同,上下位置关系也会不同。例如:火车对汽车来说,火车在汽车的下面。火车对轮船来说,火车 在轮船的上面。 三、创设活动,加深理解,促动情感体验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上册) XXXXXXXXXXX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一)数与代数 1、海底世界-- 数数 2、快乐的校园 --10以内数的认识(1)1-10各数的认识(2)0的认识 3、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法(1)10以内数的加法(2)10以内数的减法(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探索规律 4、海鸥回来了各数的认识(1)11-20各数的认识2、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5、小小运动会 --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1)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2)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 (二)空间与图形 1、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长方体、正方体、柱和球的认识 2、有趣的游戏 --图形与位置(1)左右、前后、上下方位的认识(2)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的形状 (三)统计与概率 1、妈妈的小帮手 --分类与比较(1)按指定标准和自选标准分类(2)比较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 2、我又换牙了--统计(1)简单的数据整理(2)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的初步认识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 1、实践活动找找周围的数 2、教学广场找规律 3、数学广场简单组合问题 4、实践活动大蒜有几瓣 5、雪山乐园 --总复习 二、教学目标:

1、数与代数 (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熟练地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认识“〈”、“=”、“〉”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能认识个位和十位,识别十位和个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 2、空间与图形 (1)、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2)、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统计与概率 (1)、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 (2)、通过简单的统计活动,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并从中知道简单统计的结果,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的方法。 4、实践与综合应用 (1)、加深对20以内的数有关知识的理解 (2)、加深对分类与比较及统计方面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0以内数的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 难点:统计 四、课时安排: 海底世界 --数数…………………………………………1课时 (一)快乐的校园 --10以内数的认识………………………8课时 (二)妈妈的小帮手 --分类与比较…………………………… 3课时

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数学第一册第一单元:比较 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科书是在第一课“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开始的。比较的思想和方法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结合学生的游戏和身边熟悉的事物,通过学生能够理解的一些简单概念,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主要内容有“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等。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书本内容的联系,要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交流,丰富和提高。使学生体会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学习中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的含义,会判断并会用这些术语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描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情都是数学的内容,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总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同样多、多些、少些 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结合具体事物说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以及“谁和谁同样多”。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使学生体验多、少和同样多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椅子和花片 学习方式:游戏活动、体验交流、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高矮、长短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学习方式:结合具体事物、讨论交流、实践活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