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蛋鸡行业三十年发展成就综述

蛋鸡行业三十年发展成就综述

蛋鸡行业三十年发展成就综述
蛋鸡行业三十年发展成就综述

蛋鸡行业三十年发展成就综述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畜牧业生产基础条件不断改善、生产方式快速转变的30年,是畜牧业生产向区域化、集约化、产业化和现代化不断推进的30年,是畜牧业主导产业地位逐步确立、畜牧业经济快速腾飞的30年。

3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逐步推进对畜牧业生产经营和流通体制的改革,增强了畜牧业产业组织创新能力。畜牧业发展从小到大,从追求数量增长到质量、结构、效益并重,综合生产能力和保障市场有效供应能力进一步加强。

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蛋鸡行业,经过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已连续21年成为禽蛋产量最多的国家。从1985年开始,一直位居世界禽蛋产量第一位,是中国集约化程度最高的畜牧产业。中国蛋鸡产业的快速发展,拉动了我国畜牧产业的快速普及与发展,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致富的有效方式。

一、祖代、父母代蛋种鸡保有量将达到历史最高

我国是蛋品生产大国,在世界鸡蛋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2008年12月全国蛋鸡总存栏量为13.4亿只,2008年全国鸡蛋总产量为2045万吨,蛋品生产量占世界鸡蛋总量40%以上。目前我国鸡蛋产量的年增长速度和总产量仍居世

界第一。

二、人均消费量

目前我国蛋类总产量位于世界第一,年人均蛋类占有量也位于世界前列,鸡蛋作为优质价低的蛋白食品,具有明显的市场竟争优势,2005年我国消费鸡蛋总量高达2900万吨,是中国除猪肉之外的第二大蛋白蛋消费品。目前我国人均鸡蛋年消费量为16.5KG,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2007年,我国禽蛋出口量为11.9亿个,主要出口香港、澳门、阿曼、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根据目前绿色蛋品的消费状况,绿色蛋品的消费量约占鸡蛋总消费量的10%,未来5年33个大中城市绿色蛋品的需求潜量为83.526万吨。

2、蛋品深加工和质量检测技术长足进步

随着蛋品下游行业以及蛋品加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消费者对蛋品的需求进一步加大,迫切要求提高我国的蛋品加工率。目前,我国的蛋品加工技术还比较落后,企业还只是进行部分蛋品加工,大多是生产蛋白粉、蛋黄粉等低附加值产品,经济效益低。加大资金投入,开发蛋品加工技术,研制高附加值的蛋品,是我国蛋品业今后发展的重要出路。由于我国鸡蛋产量较大,通过鲜蛋的消费进一步拉动市场的空间越来越小,而且,鸡蛋具有保鲜性和易破损性等特点,不易储存和运输。因此发展大型蛋品加工企业,生产出种类多

样、美味宜人的蛋品,引导市场消费升级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不断研究开发了保洁鲜蛋的生产工艺,开发全蛋液、蛋白液、蛋黄液、专用蛋液等的生产、储存、加工体系。建立了鸡蛋新鲜度、蛋壳质量、蛋内部品质、蛋与蛋制品中致病微生物(如沙门氏菌)以及特定成分(如抗生素)等的快速有效检测方法。

三、我国蛋鸡生产体系的新变化

1、养殖模式的变化

小规模大群体的饲养模式一直是蛋鸡饲养的主体,利用旧房闲舍,饲养个千儿八百,还不耽误地里农活,曾经是许多养殖户的真实写照,而如今,这种模式正逐渐被规范的规模饲养场、饲养小区、各种合作组织模式所取代,而促使饲养模式变革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一是疫病的困扰。由于原有的饲养模式饲养条件简陋,管理粗放,技术落后,极易受到疾病的侵袭,一旦发生疫情往往是整村整乡整区域发病,极少逃脱,养殖户损失巨大,最近几年,疫病反复在散养户暴发便是例证。二是只要维持生产,旧养殖场就迫切需要改造升级,这又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农民本身无钱又缺乏融资渠道,只能选择退出。三是我国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农民就业门路拓宽,挣钱渠道增加,从事养鸡业风险大,挣钱少,不如打工或从事其它工作保险,这一趋势今后将更加明显。 1)生产主体转移

经过三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蛋鸡业生产主体已经由原来的国营农场、城郊副食品基地转变为农村密集饲养,在很多地区形成了养殖小区和养殖基地,在河北、江苏、辽宁等省更是发展成了以蛋鸡养殖为支柱产业的养殖大县,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环境保护要求的升级,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正在淡化畜禽养殖业,养殖主体正在向农村转移。

2)产区集中化

随着饲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逐年增加,蛋鸡养殖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为寻求进一步发展,蛋鸡业主产区开始向粮食产区、气候适宜地区、交通干线附近转移,使得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这样就形成了全国范围内拉品大流通格局,北蛋南运的独特现象正体现了这一变化。虽然这样减少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但是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一旦出现突发事件,产品流通与消费就会受到影响。

3)规模化水平提高

近年来,我国蛋鸡业规模化水平也有明显提升。统计数字表明:2007年存栏500只以上规模蛋鸡场有79.92万家,年产鸡蛋占全国总量的79.68%;存栏5万只以睥蛋鸡场有1000家,占全国鸡蛋总产量的4.47%,有的企业蛋鸡存栏量已超过百万,在行业中处于引领地位。在所有规模比例中,养殖规模2000-5000只鸡的农户较有竟争力。

2、养殖技术注重细化

行业利润的下降,疫病的困扰使养殖者生存压力增大,迫切需要降低风险,降低生产成本,目前最切实的办法是防止发生疫病,提高生产能力。这就要求饲养者不但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更需要转变一些传统的思维模式,比如倡导“防大于治”原则,科学防控疫病的发生;倡导商品蛋鸡饲养按阶段进行社会化分工,即分成专门的育雏场、育成场和成鸡场,有条件的场逐步实现全进全出制;细分饲养阶段,每阶段采用不同的全价饲料,最大限度地提高饲料报酬,降低饲料成本等新技术不断得到应用。

3、环境及疫病控制体系

目前我国在生物安全预防措施、免疫程序、疫苗生产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过去危害严重的新城疫、马立克氏病等均得到了有效控制。

以湿帘通风降温设备、纵向通风技术、热风炉和换热器等为标志的环境控制技术得到广泛研究和推广,能有效地改善禽舍内环境,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鸡粪处理技术、添加微生物制剂减少氨气等技术也不断受到关注。

四、蛋鸡行业发展方向转变

现在市民和政府都很关心食品安全问题,企业也开始注重现代化生产和品牌化建设,通过建立自己的品牌,使鸡蛋由初级农产品变为具有大型超市的普及消费意识的转变,安

全、健康的优质品牌蛋消费量将逐步增加。

1、品牌鸡蛋受宠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者日益关注鸡蛋的新鲜度、药物残留等质量问题,质量已经取代价格成为消费者的首选,优质的品牌鸡蛋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而千家万户小规模生产难以保证产品质量。即使在2008年发生三聚氰胺事件,消费者曾经对涉案品牌产生过质疑,但在目前饲养大环境下,品牌是最大的优势。

2、绿色蛋品市场

由于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及整个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加之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可支配收入的快速增长,以及消费者素质的提高等因素的影响,从1990年我国正式宣布推广绿色食品至今,中国绿色食品的生产能力和绿色食品的数量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

根据中国绿色食品网统计数据,1990年至2005年间,随着消费者对于绿色食品的消费意识和需求的逐年提高,中国绿色食品个数及绿色食品产量发展迅速,绿色食品个数从127个增加到9728个,年平均增长率为35.41%;绿色食品产量从15万吨增加到6300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53.1%。而且,在中国绿色食品产量中约90%用于国内消费,说明在中国未来的消费结构中,绿色食品所占比重将越来越大,绿色食品市场消费前景广阔。

3、市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蛋品作为中国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消费品,其在中国绿色食品中所占比重与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相比严重失衡。据中绿色食品网统计年报资料,2004年全国绿色食品总产量为4600万吨。资料显示,在中国的绿色食品中品水果(占9.47%)、大米(7.37%)、液体乳及乳制品(7.32%)、蔬菜(6.54%)均占较高比重,而绿色蛋品在其中所占比重却微乎其微,甚至不及水产品(0.06%)。这说明随着中国绿色食品生产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未来对于绿色食品的需求量和消费量将继续增加,对于目前占绿色食品总量比重很小的绿色蛋品行业来说,可待开发的市场潜力巨大,市场发展前景十分诱人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中国蛋品产业的发展及科学健康消费观念的普及,一种出现在都市里的“时尚型”消费群体,即,有现代科学知识、有自主消费意识的购买者对蛋品的需求量正呈现不断增长的势头。1999至2003年,这种“时尚型”消费群体对蛋品的购买量占全国蛋类总消费量的比重不断扩大,有人统计大约增长了10个百分点。虽然在数量上,这种“时尚型”购买群体与普通消费者的蛋品消费量还有一定差距,但是可以看出未来蛋品市场的发展趋势:随着蛋品深加工及食品加工产业化程度的成熟,在中国主要大中型城

市中,“时尚型”消费群体对蛋品的市场消费比重也许会超过普通消费者对低级产品的市场消费比重。

4、优质品牌鸡蛋是未来消费的主体

中国首部鸡蛋国标—《无公害鸡蛋国家标准》于2007 年出台,实行鸡蛋市场的准入和准出制度。《标准》将明确规定,鸡蛋内不得检出对人类危害较大的氯霉素、呋喃唑酮及沙门氏菌。养鸡生产企业必须强制执行该标准。随着鸡蛋国标的实施,蛋鸡饲养行业将不可避免面临洗牌。

我国鸡蛋分级比例还很低,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安全、健康的优质品牌蛋消费量将不断扩大,一些新型蛋制品也开始出现,成为食品加工行业和日常生活消费的未来方向。

蛋品市场经历了由产品销售到品牌销售,以前的鸡蛋销售只能称为产品销售,除了具备商品的属性外,鸡蛋产品缺乏商品标识的基本特征(商品名、标准、生产日期、保质期等),销售难以体现产品差异,增加竞争和盈利空间,现在很多大的商品代鸡场(公司),都正在建立自己的鸡蛋品牌、销售渠道,实现由产品销售向品牌销售转变。

蛋鸡养殖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农民的增收致富,更关系到众多从业者的切身利益,养殖业要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就离不开养殖模式从根本上的变化。但是发展的前提必须是以发展健康养殖为基础,在健康养殖的时代感召下,不

论是哪种养殖模式在实行的时候,都应该对自身进行优化。现在的大环境下,是大中的消费市场适应养殖行业,而现在的养殖行业必须适应消费市场。健康养殖是来源于整个消费市场的呼声,因此,在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采用的养殖模式,就应该遵循健康养殖的理念,以健康养殖为前提,因为只有健康养殖才是养殖模式考量和评判的唯一标准。

五、兽医体系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兽医事业发展停滞,牛瘟等疫病大面积流行。新中国成立后,扑灭了牛瘟,消灭了牛肺疫。截至2005年,全国21个疫区省消灭马鼻疽,至今未再发现马传贫病例。近年来,我国在有效控制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的同时,有效防堵了境外疫情的传入。畜禽死亡率显著下降,畜牧业及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农民畜牧业收入显著增加。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到《动物防疫法》等数十部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我国兽医工作逐步向法制化和规范化转变。从保护和发展畜牧业防止兽疫,到免疫与扑杀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方针在不断完善。从改善饲养管理,到“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控,群防群控、果断处臵”,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应急处臵能力不断加强。

2005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各级兽医行政管理、执法监督、技术支撑机构不断完善。目前,中央和省级兽医机构改革全部完成,93.7%的地市、78%的县区完成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全国共按照乡镇或者区域设臵乡镇畜牧兽医站34196个,设有村级防疫员64.5万人。兽医行政管理能力显著提升,工作力量明显加强。

从仅有一家中央畜牧实验所,到建立完善涵盖疫病防控、兽药管理等领域的国家、省、地各级各类研究机构;从对动物传染病病原研究空白,到目前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科研硕果累累,多种疫苗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从仅有的两所兽医高等学校,到每年毕业兽医专业人才数万人,我国兽医科研和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几家兽医生物药品厂,到目前全国1527家符合GMP条件的兽药企业获得生产许可;从仅能生产几种弱化疫苗,到目前年生产各类疫苗1200多亿头份,并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从标准空白,到目前兽药典收载的1246个标准,兽药法规标准体系日趋完善,审批管理不断规范,产业素质不断提升,兽药监管日趋严格,兽药行业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从没有动物卫生执法队伍,到现在拥有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15.6万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在不断加强。动物产地检疫、屠宰检疫、流通环节和动物防疫条件审核及动物产品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有序开展,使动物产品安全得到有力保证。

起初,我国兽医领域对外交流合作次数几乎为零,2007年5月我国恢复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的合法地位,兽医工作被全面纳入世界兽医体系。目前,我国全面参与了OIE等兽医领域国际组织工作,与数十个国家签署了双边政府间兽医合作协定,兽医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取得了国际社会对我国兽医工作成效的认可。

六、饲料产业发展

全国饲料产品产量由1980年的110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 12331万吨,年递增长率为19.1%。从1992年起,我国饲料产量已连续17年稳居世界第二位。目前全国已形成包括饲料加工业、饲料原料工业、饲料添加剂工业、饲料机械工业,以及饲料科研教育、质量安全监测等为支撑的中国特色饲料工业体系。2007年饲料加工企业达到15376个,比1990年增加了9.75%;饲料原料开发利用率进一步提高,除蛋白饲料外,大部分原料都能满足国内需求;饲料添加剂同改革开放初期相比生产品种大量增加,质量不断提升,部分

产品还进入国际市场;饲料机械工业技术和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远销国际;科研教育不断发展,全国有多所学校设立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60%科研成果得到转化应用;逐步形成了以国家级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为龙头,部级质检中心和省级饲料监测机构为骨干,地、市、县级饲料质检站为网络的饲料监测体系。

我国饲料工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到2008年饲料工业总产值为4257.9亿元,同比增长27.7%。从1992年起,我国饲料产量已连续17年稳居世界第二位。目前全国已形成包括饲料加工业、饲料原料工业、饲料添加剂工业、饲料机械工业,以及饲料科研教育、质量安全监测等为支撑的中国特色饲料工业体系,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七、科技发展自主育种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的基础已初步确立,育种、扩繁、推广、应用相配套的构架基本形成。不断加强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工作。两次公布了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重点建设了绒山羊等100多个品种资源场,抢救了荷包猪、矮脚鸡等一批濒临灭绝的畜禽品种。同时建立了6个家畜家禽基因库保存畜禽品种资源。

我国蛋鸡育种始于20世纪70年代白壳蛋鸡的选育,30多年业,运用现代育种理论和方法,采用先进的饲养管理技

术与设备,先后培育了一批适合国内生产需要的蛋鸡良种配套系,如北京市种禽公司培育的“京白823”和东北农学院培育的“滨白42”等,这些蛋鸡品各为推动我国蛋鸡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政府的指导和扶持下,在行业协会协调下,由研究、教学单位和育种企业根据市场需要提出育种目标,制订育种计划,由国家重点蛋鸡育种企业具体实施,蛋鸡行业龙头企业负责产业化示范推广。科研攻关以专家为技术主体,以企业为实施基地,充分发挥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技术优势以及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开发优势,实现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间的产学研有机结合。

我国拥有丰富的畜禽遗传资源和独特的饮食文化,伴随着改革开放巨大经济成就的取得,我国优质禽经过近三十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已形成区域优势明显、产业特点突出、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的产业发展格局。据统计,2007年我国年出栏优质禽达到52亿只(其中肉鸡40亿只、鸭5亿只、鹅7亿只),占禽肉产量的60%,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优质禽消费市场和生产基地,优质禽产业成为了中国的特色和优势产业,市场前景广阔,发展空间潜力巨大。我国优质禽品种作为我国为数不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到目前为止共有23个优质禽新配套系通过国家畜禽新品种审定。

“中国优质禽育种与生产研究会”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建立,成立于1987年,现有会员代表160多人,会员单位40多家。20多年来,研究会立足于我国家禽资源保护、育种与利用的实际情况,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面向生产、服务企业为办会理念,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技术培训,为30多家资源保护场提供保种技术支撑,指导了数十家育种企业进行新品种培育。针对当前国内外家禽发展的新形势,优质家禽的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次会议的召开对我国优质家禽科研、教学、生产和管理者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学术交流,为今后优质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利于广大家禽业者共同携手做大做强优质家禽产业,推动优质家禽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有好几家企业正在做育种工作,北京华都峪口禽业有限公司(京红一号、京粉1号)、河北大农牧集团有限公司(京白939)、上海家禽育种有限公司(新杨褐)、北京北农大种禽有限公司(农大3号)以及一大批国内黄鸡企业都在做育种工作。这些工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的家禽育种水平,有利于家禽产业的长远发展。

八、国家政策发展

发展现代畜牧业,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一定要从我国的国情和当地的实际出发。我们在鼓励发展现代化规模养殖的同时,也要允许传统的方式在一定时期内存在。所

以,《畜牧法》规定,对分散养殖要继续在政策上和技术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必要的服务,引导而且帮助他们转变生产方式,逐步地扩大我们的规模养殖,走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道路。在规模养殖方面我们采取的政策是:政府引导、规范建设、强化管理,来逐步加快我国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的建设步伐。

为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维护家禽业稳定发展,按照企业和农户生产自救与国家适当扶持相结合、制定应急扶持措施与建立稳定发展长效机制相结合的原则,国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㈠对家禽免疫和疫区家禽扑杀给予财政补贴

应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要继续坚持预防为主、免疫和扑杀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对全国应免疫家禽逐步实施全面强制免疫,强制免疫所需疫苗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对发生疫情的疫点周边3公里范围内的家禽实行强制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按规定扑杀禽只造成的养殖者损失,国家给予一定的补偿。强制免疫和扑杀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中央财政按东部地区20%、中部地区50%、西部地区80%的比例负担(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提高10个百分点)。要认真落实补偿与补助政策,尽快把补偿补助资金足额发放到位,对重点疫区可预拨资金,疫情结束后再进行结算。

㈡免征所得税,增值税即征即退,兑现出口退税,适当减免部分地方税

自2005年11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对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家禽加工企业和冷藏冷冻企业加工销售禽

肉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并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对家禽养殖(包括种禽养殖)、加工和冷藏冷冻企业进行家禽养殖(包括种禽养殖)、加工和冷藏冷冻禽肉的所得,免征2005年度企业所得税,2006年视情况另行规定。对企业或个人由于禽类扑杀所取得的财政专项补助,免征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对企业由于禽类扑杀所造成的净损失,允许其在所得税前全额列支。减收的增值税、所得税按现行财政体制负担。对禽类加工产品出口后的应退税款,及时足额退给企业。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全省(区、市)范围内或部分地区对家禽养殖(包括种禽养殖)、加工、冷藏冷冻企业及个人生产经营用的土地、房产和车船,适当减免2006年上半年度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和车船使用税。

㈢减免部分政府性基金和行政性收费

从2005年11月1日起至2006年6月30日,对家禽养殖、加工企业和养殖农户免征部分政府性基金,减免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对出口的禽类及其产品免收出入境检验检疫

费,具体减免办法由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制定。各级财政部门要保证检验检疫机构正常运转的经费。

㈣加强流动资金贷款和财政贴息支持

各金融机构对重点家禽养殖、加工企业和疫苗定点生产企业给予必要的流动资金贷款支持,确保在疫情发生期间企业维持运转、保护基本生产能力的资金需要。对重点家禽养殖、加工企业和疫苗定点生产企业已经发放但尚未到期的流动资金贷款,可视其具体困难情况,适当延长还款期限,具体条件由贷款银行决定。国家财政按现行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利率的一半给予贴息,贴息期为2005年11月1日起至2006年6月30日,贴息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按东部地区20%、中部地区50%、西部地区80%的比例负担(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提高10个百分点),其余贴息资金由省级财政负担。在疫情发生期间,对已到期并发生流动资金贷款拖欠的受损企业,贷款银行免收贷款罚息。各商业银行要在防范信贷风险的基础上,确保在疫情发生期间重点受损企业、疫苗定点生产企业必要的授信额度和新增贷款需要,加强信贷管理和资金调配,防止资金挪用,努力改善金融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并将工作情况及时汇总报当地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和银行业监管机构备案。

㈤增强疫苗供应保障能力

免疫疫苗是防控禽流感的重要物资。要保障各疫苗定点生产企业的生产条件,积极支持和督促疫苗生产企业,按照生产规范和质量标准,挖掘生产潜力,扩大产量,保证疫苗供应。在防疫紧急时期内,疫苗实行国家统一调拨,确保重点。要加强疫苗质量监管,加大对假劣疫苗打击力度,对非法生产、销售假劣疫苗行为,坚决依法查处。逐步建立疫苗国家储备制度,国家财政给予必要的支持,具体办法由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农业部制定。在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建立病毒抗原储备库,以备应急需要。

㈥保护种禽生产能力和家禽品种资源

种禽和地方家禽品种资源是支撑家禽业发展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祖代种禽场和家禽品种资源场优先享受国家有关流动资金贷款、免征企业所得税、减免收费等扶持政策。国家对祖代种禽场和家禽品种资源场完善基础设施等给予必要的支持。地方政府对种禽场和家禽品种资源场要采取严格的隔离保护措施,对重点种禽场周围1—3公里半径内的所有散养家禽,组织企业收购。种禽场和家禽品种资源场要严格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各项疫病防控措施,防止疫情发生。

㈦维护正常的市场流通秩序

要根据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加强疫情防控与保持正常市场流通秩序的关系。要在依法对疫区及周边地区严格管理的同时,要保证非疫区持有检疫合格证、

公路运载工具消毒证明等有效证明,并查验合格的禽类产品的正常流通,各地不得人为设臵障碍和采取封锁措施。铁路、交通、民航等部门既要加强防控措施,又要保证货畅其流。工商、质检、农业等部门要加强城镇活禽交易和加工的管理,改善现场环境,搞好检疫和消毒。要科学宣传禽类产品消费知识,正确引导消费。海关、质检等部门要加大查验和巡查力度,严厉打击偷运走私禽类产品的违法行为。

㈧确保养殖农户得到政策实惠和企业职工生活得到保

受损企业在享受有关扶持政策的同时,要本着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确保养殖农户分享到政策实惠。鼓励企业在保本的情况下集中宰杀、加工、储存,帮助农户渡过难关。龙头企业要履行与农户签订的合同和订单,因不可抗力造成合同和订单不能兑现的,应给予农户合理补偿。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主动关心受损农户特别是养殖大户

的生产生活,组织他们开展生产自救,切实解决他们的困难。企业受疫情影响压缩生产或停工停产的,应采取灵活安排工作时间等办法调整用工方式。确需裁减人员的,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或生活补助费。企业恢复生产时,要优先录用被裁减人员。对符合相关政策规定的职工,应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或将其家庭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生活困难的农民工应及时给予救济。农业、工商、劳动保障

等部门要加强对企业保护养殖农户和职工权益情况的监督,并与享受有关扶持政策挂钩。

㈨稳步推进家禽业转变饲养方式

要促进家禽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饲养方式转变,改善防疫条件,降低发生重大动物疫病风险。在家禽主产区,要统筹规划、积极稳妥地发展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实行统一的防疫和管理制度。国家对重点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的防疫设施、粪污处理设施建设给予必要的支持。加快实施全国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提高重大动物疾病预防和控制能力,促进家禽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

九、行业、协会发展

2003年,峪禽举办“首届中国蛋鸡企业发展高峰论坛”,提出了“健康、有序、协调、发展”的主题,并在会上提出了“雏鸡品种一致、健康水平一致、雏鸡大小一致、抗体一致”的产品4A级最高标准,在行业内引起强烈反响。与会企业家们在会议期间讨论最多的问题就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因素和如何建立健康的行业发展环境。2004年6月28日,峪禽又举办了“中国蛋种鸡企业首届高层技术论坛”,这是行业内大多数的要求,是大家的期望。

2009年5月14-16日由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主办的“2009中国蛋鸡行业发展大会“在四川成都隆重召开。来自全国禽业战线的各界代表600多人参加了会议,全国政协常

影响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因素

影响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因 素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影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因素分院:经济与统计分院 专业班级:经统1501班 学生姓名:姜文钰 学号: 指导教师:毛雪莲 完成日期:2017年12月9日

影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因素 摘要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进一步上升,旅游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是人们使用休闲时间的最佳选择之一。其次,以新兴国家为代表的旅游目的地不断出现,世界区域重心正向东方转移。中国正是这一趋势的代表,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从国际游客接待量上看,2004 年以来,中国成为居法国、美国、西班牙之后的全球第四大旅游目的地国家,其中 2010-2012 年中国一度超过西班牙,位列全球第三大旅游目的地国家。第三,个性化、自由化成为新的趋势,使传统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已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各种内容丰富、新颖独特的旅游方式和旅游项目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中国旅游业市场收入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检验,并对各因素的影响因素程度大小进行比较,最终建立适合的回归模型,对其做统计和经济意义上的分析,并根据结果提出建议。 关键词:国内旅游业 Eviews模型旅游收入多重共线性

目录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问题的提出 旅游业一般分为国际旅游业和国内旅游业。国内旅游业是为国内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关的行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呈现蓬勃的发展趋势,旅游景点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

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带薪假期的普遍实行。由于旅游业条件的改观,人民的旅游热情将进一步焕发,人民对旅游业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因素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2.研究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中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日益凸显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旅游业的发展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并受其制约,同时又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国民经济有关部门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经济、社会效益明显,能够促进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增进国际交流的同时促进招商引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以及促进经济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研究影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因素,内容涉及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从统计的角度,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建立合适的模型,分析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得出相应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和建议,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一部分:绪论。提出了本文要研究的问题及其现实研究意义,凸显本文的研究价值。 第二部分:以统计调查数据为依据,针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并讨论了不同因素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问题。 第三部分: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影响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因素的成因。 第四部分:通过相关数据、指标建立模型进行模型,对影响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第五部分:根据上述研究,对影响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因素提出建议和对策。 一、收集数据 为估计模型参数,收集旅游事业发展所处的1994-2016年阶段的统计数据,如图所示。 表2-1 我国1994-2016年旅游业相关数据统计表

2017年中国信息安全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2017年中国信息安全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以及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监管体制 信息安全行业主要受信息产业及安全主管部门的监管,具体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信息安全行业,受到信息安全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管理。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行业主要发展政策

行业主要发展政策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二)信息安全行业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1、信息安全的定义

信息安全是指对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系统中的数据及依托其开展的业务进行保护,使得它们不会由于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未经授权的访问、泄露、破坏、修改、审阅、检查、记录或销毁,保证信息系统连续可靠地正常运行。信息安全具有真实性、机密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可用性、可核查性和可控性七个主要属性: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信息安全行业的技术、产品和服务 (1)信息安全技术 为了实现信息安全的七个核心属性,需要从信息系统的物理安全、运行安全、数据安全、内容安全、信息内容对抗等五个方面进行安全建设与安全防范。因而,目前信息安全的主流技术包括信息系统自身的安全技术(物理安全和运行安全技术)、信息自身的安全技术(数据安全与内容安全技术)、信息利用的安全技术(信息对抗技术),具体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信息安全产品 信息安全产品按照功能分类主要包括:防火墙产品、入侵检测与入侵防御产品、统一威胁管理产品、身份管理类产品、加密类产品、电子签名类产品、安全审计类产品以及终端安全管理产品等。主要产品的情况如下:

“现代服务业”相关文献

以“现代服务业”为主题词进行搜索,共搜索到19723条。 其中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2006年,2005年,2004年,2003年,2002年 1、2016.06.28《经济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人才培养》,(期刊) 2、2015.06.15《泉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实证分析》,(期刊) 3、2015.06.05《加快提升现代服务业实力的路径与模式探讨》,(期刊) 4、2015.06.01《城市化与现代服务业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期刊) 5、2015.05.21《江苏省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实证研究》,(期刊) 6、2015.05.15《上海现代服务业的空间集聚与演化效应》,(期刊) 7、2015.05.14《我国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分析》,(期刊) 8、2015.05.10《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及对策分析》,(期刊) 9、2015.05.08《“珠三角”区域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现代服务业专业为例》,(期刊) 10、2015.05.07《昆明市会展业关键影响因素识别及发展对策研究》,(期刊) 11、2015.05.07《临沂市现代服务业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期刊) 12、2015.05.07《中国科技服务业空间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期刊) 13、2015.05.01《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的理论实践及广西实践》,(期刊) 14、2015.05.01《新环境下江苏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规划建议》,(期刊) 15、2015.04.25《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期刊) 16、2015.04.20《大庆市现代服务业空间结构优化调整及对策建议》,(期刊) 17、2015.04.20《河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社会评价研究》,(期刊) 18、2015.04.15《现代服务业性质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期刊) 19、2015.04.10《北京现代服务业融合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联分析》,(期刊) 20、2015.03.25《现代服务业品牌竞争力影响因素及对策》,(期刊) 21、2015.03.20《厦门市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思考》,(期刊) 22、2015.02.25《北京市现代服务业比较优势分析及前景展望》,(期刊) 23、2015.02.20《吉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比较分析》,(期刊) 24、2015.02.05《珠江三角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趋势研究》,(期刊) 25、2015.02.01《苏锡常现代服务业结构和竞争力分析——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期刊) 26、2015.01.27《现代服务业、产业机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以武汉市为例》,(期刊) 27、2015.01.20《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驱动因素分析》,(期刊) 28、2015.01.15《基于耦合模型的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化协调关系量化研究——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期刊) 29、2015.01.15《“再工业化”背景下欧盟现代服务业创新及发展我国高端服务业研究》,(期刊) 30、2015.01.07《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花桥模式探析》,(期刊) 31、2015.01.05《现代服务业演化机制》,(期刊) 32、2015.01.01《呼伦贝尔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期刊)

国内外服务业发展的趋势

(一)国际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 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显示,第三产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资本主义工业化前期),商业和交通、通信业领先发展;第二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金融、保险业和商务服务业增强第二产业的服务功能;第三阶段,金融、保险业和商务服务业、科学教育事业等现代服务业作为独立的产业快速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的增长速度超出了传统的服务业的平均水平。1970—1986年,美国现代服务业的产值与就业分别增长了173.3%和200.8%,远远高于同期服务业91.0%和85.3%的增长速度,也远远高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增长速度,这使得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日趋上升,优化了服务业的内部结构。这是发达国家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普遍现象,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美国等国家制造业发展的一个动力源泉。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上,产业结构处于快速变动期,特别是服务业将处于加速发展的转折点。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产业结构已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趋势。 南京大学洪银兴教授撰文指出,制造业的增长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会遇到能源原材料以及环境资源供给的限制。而制造业发展所遇到的能源原材料瓶颈可能被包含金融、物流在内的服务业所打破。现代服务业主导制造业已经和正在成为现代经济的趋势。许多国际制造业基地的形成依托国际服务业基地,支持国际制造业基地的主要是生产性服务业,其中包括金融、保险、运输、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以及法律、会议、评估、咨询、工程设计、广告等中介机构。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发展,可以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并可大大提高其质量。

金融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现状析

一、金融行业特点 金融业是指经营金融商品的特殊企业,它包括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证券业和租赁业。 金融业具有指标性、垄断性、高风险性、效益依赖性和高负债经营性的特点。指标性是指金融的指标数据从各个角度反映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和个体状况,金融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垄断性一方面是指金融业是政府严格控制的行业,未经中央银行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允许随意开设金融机构;另一方面是指具体金融业务的相对垄断性,信贷业务主要集中在四大商业银行,证券业务主要集中在国泰、华夏、南方等全国性证券公司,保险业务主要集中在人保、平保和太保。高风险性是指金融业是巨额资金的集散中心,涉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单位和个人,其任何经营决策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效益依赖性是指金融效益取决于国民经济总体效益,受政策影响很大。高负债经营性是相对于一般工商企业而言,其自有资金比率较低。[文秘家园-www,https://www.wendangku.net/doc/d914736561.html,,找范文请到文秘家园] 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优化资金配置和调节、反映、监督经济的作用。金融业的独特地位和固有特点,使得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本国金融业的发展。我国对此有一个认识和发展过程。过去我国金融业发展既缓慢又不规范,经过十几年改革,金融业以空前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成长。随着经济的稳步增长和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金融业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 二、金融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1.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结构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仍属于要素投入型增长,经济增长长期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储蓄率和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这种高消耗、高投资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一方面使得能源、资源供给瓶颈依然突出,与以提高增长质量为重点的经济增长方式相比,更易导致经济剧烈波动;另一方面,使得经济的增长过分依赖贷款的投放,如果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出口环境恶化、房地产业等行业出现过热,可能会影响实体经济的盈利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最终导致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增加,威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从经济结构来看,投资区域与投资产业的不平衡以及金融资源在市场主体间的配置效率不高或者“错配”现象,也将影响金融稳定。 2.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溢出效应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关联度不断加深,金融稳定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影响。与此同时,我国参与国际生产、贸易和资金循环的广度、深度不断扩大,与全球化收益相伴而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也在相应增加。 3.汇率制度、国际收支与资本流动 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在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健全面向市场、更加具有弹性的汇率制度。在(转载自文秘家园https://www.wendangku.net/doc/d914736561.html,,请保留此标记。)这一改革进程中,汇率制度改革必须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若改革力度与调整时机出现偏差,则有可能刺激资本大规模流动,导致汇率大幅波动,并有可能造成国内信贷过度膨胀,增加金融体系的风险。一方面,现行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双顺差”带来外汇储备规模的持续快速增长。其负面影响表现在,中央银行的对冲操作和相应货币政策选择面临着巨大压力;同时,过多的短期资本特别是纯粹的投机资本流入所形成的外汇储备增加容易导致经济的泡沫化,隐含着经济危机。另一方面,国际“热钱”的大量流动,不仅使得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增加,还容易造成资本来源与国内投资在期限结构上的“错配”,加剧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4.财政风险向金融风险的转嫁

中国石油发展成就综述2

中国石油发展成就综述(中) 喜迎党的十八大·特稿 海外实现跨越式发展 党的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是中国石油大力实施国际化经营,实现海外规模化经营、跨越式发展,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能源合作、取得竞争新优势、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的五年。 这五年,世界能源和油气形势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美国通过页岩气革命,开始摆脱对中东石油进口的依赖,能源战略重心向西半球转移,并在逐步影响和改写全球能源版图。随着美国战略新布局的实施,亚太、非洲、南美成为全球关注的油气热点地区。俄罗斯能源战略重心也向亚太地区转移,通过远东开发,为实现其梦寐以求的强国梦提供战略支撑。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国家的石油对外依存度节节攀升,成为全球石油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 面对世界能源和油气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中国石油审时度势,做出“突出中亚、拓展非洲、做大南美、加强中东、推进亚太”的海外战略部署,不失时机,加快五大海外油气合作区、四大油气通道战略布局和三大海外油气运营中心建设,如期建成“海外大庆”,实现海外规模化经营、跨越式发展。 五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石油的海外战略是成功的、富有成效的,取得了骄人业绩和丰硕成果。 突出中亚,推出扩大海外油气合作重头戏 2007年7月17日,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的共同见证下,中国石油分别与土库曼斯坦油气资源管理利用署、土库曼斯坦国家天然气康采恩签署了中土天然气购销协议和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天然气产品分成合同。根据协议,在未来30年内,土库曼斯坦将通过中亚天然气管道,每年向中国出口300亿立方米天然气。紧接着,8月18日,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的共同见证下,中国石油和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签署了中哈原油管道二期工程建设和运营协议。 中土、中哈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加深和密切,拉开了中国石油加快、深化中亚油气合作的大幕。2007年8月29日,中国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合作勘探开发项目全面启动。同年9月28日,国家中亚天然气及西气东输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中国石油与西气东输二期工程沿线6个省市41家用户签订了214亿立方米天然气买卖与输送协议。同年12月18日,中哈原油管道二期工程开工建设。两个月后,2008年2月22日,国家“十一五”规划重大建设项目——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开工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经过短短7个月的运作,中国石油“突出中亚”的海外战略部署就紧锣密鼓、环环紧扣地进入了实际运作阶段,成为加快和扩大海外油气合作的重头戏。“突出中亚”战略的迅速展开,将中国石油的国际化经营,推向了规模更大、层次更深和水平更高的发展阶段。不仅对中亚油气合作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俄罗斯远东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石油的海外发展都产

中国信息安全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年中国信息安全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作者:————————————————————————————————日期:

2017年中国信息安全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以及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监管体制 信息安全行业主要受信息产业及安全主管部门的监管,具体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信息安全行业,受到信息安全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管理。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行业主要发展政策 行业主要发展政策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二)信息安全行业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1、信息安全的定义

信息安全是指对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系统中的数据及依托其开展的业务进行保护,使得它们不会由于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未经授权的访问、泄露、破坏、修改、审阅、检查、记录或销毁,保证信息系统连续可靠地正常运行。信息安全具有真实性、机密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可用性、可核查性和可控性七个主要属性: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信息安全行业的技术、产品和服务 (1)信息安全技术 为了实现信息安全的七个核心属性,需要从信息系统的物理安全、运行安全、数据安全、内容安全、信息内容对抗等五个方面进行安全建设与安全防范。因而,目前信息安全的主流技术包括信息系统自身的安全技术(物理安全和运行安全技术)、信息自身的安全技术(数据安全与内容安全技术)、信息利用的安全技术(信息对抗技术),具体如下:

文献综述

前言 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频率加快、范围加大和程度加深。有数据表明:“在我国20世纪 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 %,近年来已达到30%,存在心理障碍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多”。[1]使得我们不得不更加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任长顺在《不同运动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调查研究》中提出“大学时期是大学生良好心理习惯的形成和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近年来随着现代人对健康认识的转变,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大学时期同时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大的时期。他们既要应付生理变化带来的心理问题,还要应付社会环境变化产生的心理矛盾,常常处于错综复杂的心理矛盾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多种多样的心理卫生问题”[2]。曾四清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中提到“心理疾病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是行为疗法”[3],而刘卫平、李平等认为体育教学恰恰在这方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思维活动为主要活动方式的文化课,由于学生的心理思想和外部行为不宜表现,所以在课堂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多以理性的说教为主,学生的主体参与水平仅处于较低的被动 认同活动阶段,故难以实施有针对性、及时性的教育来改善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相比之下,体育实践课由于它具有群体性、竞争性、艰苦性、娱乐性、释放性、外显性等特点,故可以看成它是个社会活动的缩影,或者说是社会活动模拟游戏化,人们沉浸在体育实践课活动中,会感受到丰富多变的刺激,也会体验到几乎和社会活动完全相同的精神磨难与心理冲突。所以,它更易于有效地把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与心理健康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在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课堂身体活动的过程中主动加强主体的参与性,并充分地体验、领悟、内化,然后附诸实践直接接受实践的检验”。[4]正因为体育教育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优势,使得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体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影响。本课题主要是从平时的课堂教学出发,研究体育运动本身会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各种不同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的不同影响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使体育教师在课堂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从而促进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主题] 大学阶段是人们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的最后时期,也是人们进入社会前的最后阶段。大多数学生离开了家长而独自生活和学习,其中有来自日常生活的苦恼、有与同学交往过程中发生的关系矛盾、有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以及即将毕业进入社会而产 生的就业压力,因此,高丹娜在《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出本阶段“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大的时期”[5];同时还要应付生理变化带来的心理问题,从而常常处于错综复杂的心理矛盾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多种多样的心理卫生问题。

商贸服务业理论研究综述

商贸服务业理论研究综述 韩平倪方树① 【摘要】商贸服务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商贸服务业对于提升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缓解资源紧张状况和就业压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日益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商贸服务业内涵界定的不清晰,给服务业发展规划和政府经济统计工作造成很大困难。本文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及整理,立足现实,对商贸服务业内涵问题进行研究,指出,商贸服务业研究领域在商贸业中,即从事商贸活动的服务业,并进一步指明狭义的商贸服务业外延等于批发零售业。 【关键词】商贸业、商贸流通业、商贸服务业、服务业、研究评述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服务业研究热度的攀升,对商贸服务业的研究也日渐兴起。目前,“商贸服务业”提法时常见于各大报端或是地方政府关于第三产业发展规划政策文件中,但是关于商贸服务业涵盖范围(即行业)的说法各异。有学者认为商贸服务业涵盖的行业为: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和旅游业;另有学者认为商贸服务业研究的内容就是商贸流通业;还有学者指出商贸服务业涵盖行业的划分,应根据商贸服务业内涵作出界定。 尽管对于商贸服务业内涵或是涵盖范围界定不清晰,但各学者均认为商贸服务业对于提升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缓解资源紧张状况和就业压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日益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重新审视商贸服务业在国民经济部门中的重要作用是本文展开研究的思想动力,商贸服务业内涵的界定是本文展开研究的重点,即从对商贸服务业理论研究进行综述的过程中,展开对商贸服务业内涵界定的探讨,从而明确商贸服务业的涵盖范围,以期本研究成果能为各区域政府制定服务业发展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二、关于服务业研究的综述 (一)关于服务范畴的研究② 关于服务范畴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论著中。亚当·斯密受到重农主义思想的影响将服务业活动定义为非生产活动,后来马克思也将服务部门视为剩余部门,包括所有的非物质的商品和服务。20世纪中后期至21世纪初更是引起了众多学者(包括机构)对服务范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卡托齐安(Katouzian,1970)、辛格尔曼(Singelmann,1978)、格里利切斯(Griliches,1992)、布赖森和丹尼尔(Bryson and Daniels,1998)、希尔(Hill,1999)、加德里(Gadrey,2000)、OECD(2001)、帕里内罗(Parrinello,2004)等等。 国内对于服务范畴研究的学者同样较多,但研究比较系统的学者有,李江帆、黄少军、王慎之、江小涓、许宪春、裴长洪、郭克莎等等。 ①韩平男湖北人(1969-)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黑龙江省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学科后备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市场理论等;倪方树(1982-)男黑龙江绥滨人哈尔滨商业大学06级产业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流通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 ②关于服务范畴的研究,本文参考夏杰长、尚铁力合写的论文:《西方现代服务经济研究综述》。由于本文重点论述商贸服务业,所以关于服务范畴的研究主要是引述。

服务行业发展趋势与策略

服务行业发展趋势与策略 用友公司服务与流通行业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刘海河 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比重会相对逐渐下,第三产业的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的比重相对上升。托夫勒也认为人类经历了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以后,进入一个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信息社会。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中国服务业的现状: 根据最新的统计,在2008年中国服务业的产值超过了12万亿元,中国的服务业的增值值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飞速的发展。但是这个和世界先进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相比,国内的服务业相对还比较落后,一个体现在绝对的规模上;另一方面体现服务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国内的服务业最近几年来占GDP 的比重一直维持在40%左右;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是在70%以上。即使是世界平均水平也是在60%。 也就是说,国内的服务业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国家关于在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也提出,到2020年,希望服务业的增加值能够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而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信息服务、房地产等等。 服务行业特征,服务业我们总结以后有三个比较明显的特征: 第一,无形性。服务业的产品是以信息,或者是服务的方式提供的,不像制造业是有形产品,所以服务业的产品的交费和衡量标准也比较混乱,而且不同的客户对服务的感知程度,随着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会不同。(不可存储、不可运输,交付与衡量标准比较复杂,包含更多主观因素,由于无形性,进而会产生波动性和异质性,不同客户对服务的感知程度不一及不同的时间、地点、环境也会带来服务质量的波动)。 第二,即时性,就是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所以需要离消费者最近,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连锁经营发展这么快的原因。(像便利店、餐饮等)。 第三,劳动密集。不像制造业对能源、设备、材料等的依存度较低,主要是以人为手段去实施业务管理,所以对人员成本的管理就非常重要。 服务业在转型中的升级与管控重点: 第一,模式创新。关于对新模式的支持,服务业业务模式创新非常快,比如华旗资讯为例,现在在大力发展门店,这里面有很多新的,可能是直营、联营,或者是加盟店等等各种模式。比如如家、分众传媒、阿里巴巴、盛大,这些都是依靠业务模式的创新取得了公司快速的发展。所以新业务模式的管控能力、在新的业务模式下,企业自己的管控能力就显得比较重要。模式创新中的第二点是体制改革,像过去的事业单位,现在已经逐渐往企业转型,在转型中对事业和企业并存的单位,他们的管理。比如广电、教育、体育、公用事业。制造业服务化与服务外包,这里面典型的例子就是IBM、GE、物流外包,这些过去都是传统的制造业,现在他们逐渐把一些制造部门逐步剥离,大力发展服务部门,截至到现在为止比如以GE为例,他们的服务部门的收入已经超过了制造部门的收入,占比达到了50%以上。模式创新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国家也提出了希望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对于传统服务业进行改造。 第二,业务协同。现在的供应链越来越长,为了给客户提供及时的服务,我们本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协同,企业内部前台业务的前端和后台管理的协同,以及内部资源的协同。通过这些协同,能够更加及时的给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第三,成本管控。这个刚才也提到,在服务业是一个人员劳动密集行业,设备成本、材料成本的相对占得比较低,人员成本相对占的比较高。所以对人员成本的管控使一个重点。因为服务产品不像制造产品,以合格产品的交付为计量的依据,服务产品的焦距更多的是依据合同,合同里面设定若干标准,所以它的收入和成本计量点和计量过程比较复杂。还有因为收入和成本不易计量,相对绩效考核也就比较困难。这是服务业转型过程中管控的一个重点。 国内服务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在英美国家80%的IT应用者来自服务业,国内服务与流通企业的信息化每年以将近20%的速度在递增。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

影响人的发展的一般因素 影响人身心等发展的因素较多,但最主要的有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以及作为个体的人本身的主观能动性等。这四个方面的因素相互联系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从不同的侧面促进着或制约着人的发展的进程与质量。 (一)遗传素质: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 遗传素质为人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遗传素质是指人从祖辈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有机体的形态、构造、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首先,人的发展总是要通过遗传途径获得生理组织和—定的生命力的,没有这个前提,任何发展都是不可能的。其次,遗传素质的特点一方面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另一方面又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及其阶段。人的遗传素质是逐渐成熟的,它为一定年龄阶段的儿童身心发展特征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第三,遗传素质是有个体差异的,这为人身心发展的差异提供了不同的生理基础。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制约着人身心的发展。如人的大脑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不同,会影响人们才能的发展。由于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在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方面的特点不同,人也就有不同的气质和性格。第四,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虽有重要作用,但不能起决定作用,必须在一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才能转化为现实性。比如说,人们的知识、才能、思想、观点、兴趣、爱好等都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环境和教育,遗传所赋予人的发展可能便不能变为现实。此外,遗传素质本身也可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正常情况下,基因是稳定的,但是也具有巨大的变异潜力。总之,遗传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没有这个前提是不行的,但又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鉴于遗传素质在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在教育中也有一些与之相应的举措,如优生教育、潜能开发等。 (二)社会环境:人的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 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总和。简言之,即个体所接触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在社会实践中接触到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和家庭生活,还包括同邻里、亲戚、朋友的交往等。 首先,经过人改造的自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创造了极为丰富的社会文化,它不断以观念的形态移植于人脑中,成为人的心理发展的内容和重要源泉。人们接触的社会文化的不同,也就形成不同的心理内容和心理发展水平。 其次,人一生下来,就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研究

学生美术课成就动机的培养初探 浙江省义乌市五爱小学张怀清 [摘要]成就动机的培养,既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又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本研究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指出了“成就动机”的涵义和理论基础。在理论分析和实验的基础上,对“成就动机”的培养途径进行了探索、总结。 [关键词]成就动机;培养;激励;营造;期望效应。 一、问题的提出 麦克里兰德通过研究发现:成就动机水平高的人希望获得成功,当他失败之后,会加倍努力,直至成功。就小学生而言,成就动机强的学生较之一般学生具有更饱满的学习热情、更坚强的学习毅力及更高水平的学习自觉性。实践证明:成就动机越强,成就需要的层次越高,对学生学习和成才的推动作用就越大。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往往对学习好的学生寄予厚望,使得优等生成就动机长盛不衰,而忽视了最需要转变的中等生和后进生,因此造成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丧失信心,把学习当成苦差事。他们经常在责怪声中学习,很少有人为他们创造多方面的成功机会,让他们在心理上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受当前评分制度的影响,及对学生的划一要求,使有的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成功,而使另一部分学生即使作出最大的努力也不能达到要求,这样这两部分人在心理上都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 鉴于上述原因,我们对学生进行了“成就动机”的培养与研究。 二、“成就动机”的涵义及其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成就动机”的涵义 “动机”就是发动和维持某种行为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各种因素的一个中介变量。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动机是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指个人追求成就的内在动力,其含义有三个方面:1、指个人追求进步以期达到希望目标的内在动力;2、指从事某种工作时,个人自我投入精益求精的心理倾向;3、指个人在不顺利的情境中,冲破障碍克服困

服务营销理论研究综述

服务营销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21 世纪服务业的发展将更加迅速,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也会越来越显著。对服务营销的研究也已经成为营销界的主流方向,本文将从服务营销的概念、发展、研究内容及应用行业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述,以达到更全面了解的目的。 在早已步入服务经济时代的当今社会,服务业取代制造业已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中最大的部门。服务业已经突破第三产业的范围,更广泛的涉及到第四产业(即信息服务) 。到2000年,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以达70% ,而在我国仅有30%,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远远落后于发展中国家50%的平均水平。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增长和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企业在努力适应新经济环境的同时,开始将营销作为竞争的手段。对服务营销的理解和运用逐渐加深,其中一些企业已能够充分地利用内部和外部的营销能力,服务营销已经成为服务经济的一大主题。 1、服务营销的概念、特征及其发展史 1.1 服务营销的概念 服务营销是企业在充分认识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为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而在营销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活动。对服务营销的研究有两大领域,即服务产品的营销和顾客服务营销。它们的核心理念都是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通过取得顾客的满意和忠诚来促进相互有利的交换,最终实现营销绩效的改进和企业的长期成长。 1.2 服务营销的特征 一是服务营销的不可分离性。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程度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真实瞬间”发生的情况,这就使得服务营销具有复杂化不可分离性。 二是服务营销的差异性。由于服务基本上是由人表现出来的一系类行为,那么就没有两种服务会完全一致。没有两个顾客会完全一样,每位顾客都会有独特的需求,或者以一个独特的方式来体验服务,因而会产生差异性。 三是服务营销不可感知性。服务营销以提供无形服务为目标,消费者对服务营销的效果,往往是通过服务质量的实物线索,如地点、人员、设备、价格等来判断,无形性显示了对服务营销的挑战,不仅服务营销的难度增加,而且对营销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是服务营销的不可运输性。由于服务不具有实体特征,因而不能运输,从而使得服务的分销具有不同于有形产品的特点。[1] 1.3 服务营销思想的发展史 Fisk 等(1993)对SERVMA-RK电子数据库中1953年一1992年11月间的1127篇服务营销文献进行了研究,并将服务营销思想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即诞生阶段(1953年一1980)、爬行阶段(1980年一1985)、直立行走阶段(1986年一1992年)。Agrawal(2001)则在Fisk等的基础上, 加上冲刺阶段( 1990一1995)、扩散阶段(1995-2000)、统治阶段(2000年后),形成了六阶段理论。[2]中国的李海延学者(2008a)经过理论梳理, 将服务营销思想的发展划分为:萌芽阶段(1980年以前)、探索阶段(1980一1985)、成长阶段(1986一2003)、徘徊阶段(2004一至今)等四个阶段。[3] 1.4 服务营销的研究范式 服务营销的研究范式Scott Sampson(2007 ,引自李海延,2008b)曾总结出6种服务营销范式, 即(l)剩余范式;(2)所有权缺失范式;(3)活动范式;(4)无刑性范式;(5)服务四特征范式础;(5)租赁/接近范式。李海延(2008b)认为这些范式均是从服务与实体产品相比较所具有的

物业服务行业发展趋势思考

物业服务行业发展趋势思考 物业服务行业发展趋势思考作者:佚名 时间:2008-5-24 浏览量: 物业服务行业发展趋势思考 物业管理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从1981年在全国成立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行业已初具规模。目前,在广州从事物业管理的公司已有1100多家,从业人员6万多人,物业管理面积亿平方米。 《物权法》出台后,行业内部立即掀起了学习热潮,面对《物权法》的相关规定,物业管理沿袭了20多年的惯性思维与做法将可能被部分或彻底打破,物管行业将面临制度、模式、利益格局等等一系列的变化与变革。物业管理行业如何在《物权法》出台后顺应物业管理未来发展大势,共建和谐社会,是摆在我们行业面前的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需要行业全体业主和企业共同的思考。 一、《物权法》颁布实施对物业管理行业变革的思考

物业管理应该是业主以私有财产为核心,以公共财产为纽带,以业主公约(或业主章程)为基础而形成的共同协商、自我管理不动产的行为。 早在2003年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颁布实施时,国家建设部主要领导就明确要求“政府机关要转变职能,…既要尊重业主在物业管理上的自主权,也要尊重物业管理企业的独立经营自主权,…要彻底改变过去大包大揽的观念和做法,明确哪些是自己管的,哪些是民事行为,应交给市场解决的。一旦有民事纠纷,应鼓励依照司法程序来处理,做到依法行政,既到位,又不越位。”可见,《物业管理条例》在其立法过程中已经贯彻了共同协商、自我管理的理念。 《物权法》体现了民法的“私法自治”的原则,明确了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进一步确立了业主共同协商,自我管理的物业管理模式。《物权法》第八十一、八十二条规定:“业主可以自行管理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也可以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对建设单位聘请的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业主有权依法更换。”“物业服务企业或者

影响企业经济发展的常见因素及其对策

影响企业经济发展的常见因素及其对策 陆建南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企业数量在逐年增加,市场已经逐渐饱和。因此我国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愈演愈烈。又由于当前市场环境相对比较复杂,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本文主要是研究影响我国企业经济发展的因素,然后根据这些常见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对策来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企业;经济发展;常见因素;对策 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影响我国的经济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但是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都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所以,应该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能够使企业顺利地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一、影响企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一)外在因素 1.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原来的计划经体制济转为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的迅速发展,使市场的复杂程度在上升,而市场环境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掌握不了市场规律,导致了企业不能在市场上立足,如果如果要立足于市场,就应该充分的分析和把握市场市场的规律,还有,应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企业与国际接轨,面临很多与外资企业进行合作的机会,这更加为企业如何进行经济发展增加了难度,企业一招不慎就容易遭受到巨大损失。企业如果能够把握好市场的方向,总结市场发展的规律,能够分析市场的风云变化,那么就能够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的战略,使企业在发展中更加的顺利。 2.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环境相对更加自由开放,在这种环境下,政府为了促进国家建设发展和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必须颁布相关政策来规范企业经济的发展。另外为了保证企业能够在一个相对公平的市场环境下顺利发展,国家要通过相关的法律加以约束,保护企业的发展,为企业的发展护航,所以企业的发展要受到国家政策的制约。例如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颁布劳动法来对劳动者进行保护。还有为了促进我国西部经济发展,制定了西部大开发政策。这些政策都是与企业自身发展息息相关的,因此企业想要使自身获得发展,就一定要随时关注国家的相关动态,对于国家颁布的政策和法规了如指掌,以方便企业能够在国家的相关政策下做出适合于企业经济发展的决定。 (二)内在因素 1.企业人力资源的影响 企业的发展是需要依靠人来实现的,因此,企业的发展是离不开人力资源的,企业的发展需要员工不屑地努力,但是我国的人力资源目前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合理,使员工的能力和潜力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还有企业中存在着许多关系户,这些人并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自身能力也不够强,却凭借关系在企业中趾高气昂,对其他员工来说很不公平,所以导致企业凝聚力不强,进而影响员工表现,影响企业经济发展。 2.企业文化的影响 企业的发展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良好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的发展指引了方向。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能够将员工凝聚在一起,使员工愿意为企业奉献。并且能够促进企业员工的思想水平得到提升,从而使员工更加积极努力的进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经济发展。

蛋鸡行业三十年发展成就综述

蛋鸡行业三十年发展成就综述 改革开放的30 年,是我国畜牧业生产基础条件不断改善、生产方式快速转变的30 年,是畜牧业生产向区域化、集约化、产业化和现代化不断推进的30 年,是畜牧业主导产业地位逐步确立、畜牧业经济快速腾飞的30 年。 3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逐步推进对畜牧业生产经营和流通体制的改革,增强了畜牧业产业组织创新能力。畜牧业发展从小到大,从追求数量增长到质量、结构、效益并重,综合生产能力和保障市场有效供应能力进一步加强。 起步于上世纪70 年代末的中国蛋鸡行业,经过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已连续21 年成为禽蛋产量最多的国家。从1985 年开始,一直位居世界禽蛋产量第一位,是中国集约化程度最高的畜牧产业。中国蛋鸡产业的快速发展,拉动了我国畜牧产业的快速普及与发展,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致富的有效方式。 一、祖代、父母代蛋种鸡保有量将达到历史最高我国是蛋品生产大国,在世界鸡蛋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2008 年12 月全国蛋鸡总存栏量为亿只,2008 年全国鸡蛋总产量为2045 万吨,蛋品生产量占世界鸡蛋总量40%以上。目前我国鸡蛋产量的年增长速度和总产量仍居世界第一。 二、人均消费量 目前我国蛋类总产量位于世界第一,年人均蛋类占有量也位于世界前列,鸡蛋作为优质价低的蛋白食品,具有明显的市场竟争优势,2005 年我国消费鸡蛋总量高达2900 万吨,是中国除猪肉之外的第二大蛋白蛋消费品。目前我国

人均鸡蛋年消费量为,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2007 年,我国禽蛋出口量为亿个,主要出口香港、澳门、阿曼、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根据目前绿色蛋品的消费状况,绿色蛋品的消费量约占鸡蛋总消费量的10%,未来5 年33 个大中城市绿色蛋品的需求潜量为万吨。 2、蛋品深加工和质量检测技术长足进步随着蛋品下游行业以及蛋品加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消费者对蛋品的需求进一步加大,迫切要求提高我国的蛋品加工率。目前,我国的蛋品加工技术还比较落后,企业还只是进行部分蛋品加工,大多是生产蛋白粉、蛋黄粉等低附加值产品,经济效益低。加大资金投入,开发蛋品加工技术,研制高附加值的蛋品,是我国蛋品业今后发展的重要出路。由于我国鸡蛋产量较大,通过鲜蛋的消费进一步拉动市场的空间越来越小,而且,鸡蛋具有保鲜性和易破损性等特点,不易储存和运输。因此发展大型蛋品加工企业,生产出种类多样、美味宜人的蛋品,引导市场消费升级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不断研究开发了保洁鲜蛋的生产工艺,开发全蛋液、蛋白液、蛋黄液、专用蛋液等的生产、储存、加工体系。建立了鸡蛋新鲜度、蛋壳质量、蛋内部品质、蛋与蛋制品中致病微生物(如沙门氏菌)以及特定成分(如抗生素)等的快速有效检测方法。 三、我国蛋鸡生产体系的新变化 1、养殖模式的变化 小规模大群体的饲养模式一直是蛋鸡饲养的主体,利用旧房闲舍,饲养个千儿八百,还不耽误地里农活,曾经是许多养殖户的真实写照,而如今,这种模式正逐渐被规范的规模饲养场、饲养小区、各种合作组织模式所取代,而促使饲养模式变革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一是疫病的困扰。由于原有的饲养模式饲养条件简陋,管理粗放,技术落后,极易受到疾病的侵袭,一旦发生疫情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