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西方哲学中身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推进

论西方哲学中身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推进

论西方哲学中身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推进
论西方哲学中身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推进

论西方哲学中身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推进

?一身体(肉体、欲望、冲动等)问题的言说注定

要与灵魂(心灵、理智、意识、理性等)问题的探讨相对应而

得以展开。不过,在柏拉图以来直至20世纪之前的西方观

念史上,身体向来处于或者被压制或者被遗忘的阴影之中。准确而言,也就是处于灵魂、理智、精神、意识、理性诸概念的阴影之中。而柏拉图无疑就是此一身心格局的始作俑者。作为第一个比较清晰而明确地建立起灵魂理论的古希腊思

想家,柏拉图根据(理智)可知世界与(感觉)可见世界的区分,对灵魂与身体及其关系问题进行了类似的处理。他认为,

灵魂是不可见、非形体的独立的实体自身,灵魂与肉体的结合是理念扭曲与堕落的结果,而不是灵魂的本原状态。任何依赖身体的思考,都不是接近真理与知识展现方式的有效通道。相反,只有当灵魂通过不断的返观自照之持续努力摆脱了身体的污染与干扰,灵魂才能自得其所。换句话说,灵魂本质上是理性的、思维的元素,而身体则是其通向真理、知识与智慧之途的障碍与桎梏。因此,“如果我们要想获得关于某事物的纯粹的知识,我们就必须摆脱肉体,由灵魂本身来对事物本身进行沉思”。而要真正断绝灵魂与肉体之间的交往,即实现二者之间的最终分离,死亡——当然是肉体的死亡——无疑是唯一的也是最佳的选择。只有当死亡降临之时,

才能彻底消除身体及其冲动、欲望所造成的混乱与不堪,从而使灵魂如释重负并全神贯注地接受一切纯粹的真理与知

识在我们面前的“昭然若揭”。这也就是灵魂在柏拉图式的宇

宙中的终极命运。至于身体,不仅在知识领域是障碍,而且在伦理领域是罪恶,是不受欢迎的欲望之肉与苦难之源。在柏拉图看来,人是理性的存在者,人的至善是灵魂的和谐状态,是理智的满足,是心灵的幸福。而单纯的身体快乐不是人真正的生活,而是仅有肉体感受性的牡蛎般的生活,甚至它的欲望及其满足正是尘世间大多数战争、仇恨、苦难、邪恶等的罪魁祸首。所以,身体及其大多数活动乃是我们需要加以防范和抑制的对象——无论是就获得真理来说,还是对于通达至善而言,俱是如此。可见,身体与灵魂问题,在柏拉图那里即使没有完全处于坚决对立的关系之中,扬心抑身的大致格局也是清晰可见。此一身心格局中的柏拉图主

义在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而奥古斯丁无疑在其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首先要注意的是,奥古斯丁在身心关系问题的态度上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在形而上学和自然观领域中,他出于维护“肉身复活”、“道成肉身”等基督教教义的谨慎考虑,主张参照肉体的实体性来解释灵魂,兼顾人的内、外两种向度。另一方面,在伦理学领域,当他

在人与上帝之间的互动关系中来思考问题的时候,推崇灵魂、贬低肉体的柏拉图主义就表现得淋漓尽致。关于后者,奥古

斯丁虽然不像柏拉图那样有意无意地否认肉体的实体性地位,但是仍然明确指出,就人作为被上帝按照自身而创造出来并注定得到拯救的万物之灵而言,灵魂体现的乃是凡人之中的神性,而肉体则是原罪的容器,邪恶的根源。因此之故,我们要想真正成为上帝之光的受体与道德实践的主体,充分接近宇宙万物的精神之源,完全获得至高上帝的眷顾与赐福,显然首先就必须尽可能地把自己从肉体及其欲望中解脱出来,专注于灵魂自身及其内在生活。换句话说,上帝与魔鬼、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之间的斗争在人这里就体现为灵魂与肉体的对决。人既是各种争斗持续上演的现实场所,也是激烈争夺的主要对象。由此,在奥古斯丁神学哲学的教谕中,关于灵魂与身体的关系中孰是孰非、孰轻孰重的问题也就一目了然。柏拉图-奥古斯丁主义的扬心抑身论传统到了笛卡尔所开辟的近代意识哲学尤其是在其认识论范畴中几乎被

发挥到一种登峰造极的地步。首先,就笛卡尔那个为近代哲学奠定基调的、作为“令人无法拒绝的反思的洞见”而提出的

直观命题“我思故我在”而言,这个“我思”之我,“我的灵魂,

也就是说我之所以成为我的那个东西,是完全、真正跟我的肉体有分别的,灵魂可以没有肉体而存在”;而“我在”之我,也绝非肉体之我,而是“我感觉”、“我意欲”、“我想象”中的抽掉一切外部经验内容的、纯粹的“我”。简言之,“我”就是“我思”。这里,明显主张一种“无身的思维”。即“尽管整个精神似

乎和整个肉体结合在一起,可是当一只脚或者一只胳膊或别的什么部分从我的肉体截去的时候,肯定从我的精神上并没有截去什么东西”。当然,作为一种典型的身心二元论,笛卡尔哲学对于身体的实体性地位是进行了充分肯定的。但是,无论如何,身体的有效地位与作用也就是仅仅局限于一架依照自然本性进行运转的机器而己。它与思维的确定性、知识的可靠性——这是近代哲学主要努力的根本方向——是始

终无缘的,也注定无所作为。笛卡尔之后的近代西方

哲学似乎都没有走出这种扬心抑身的坚硬格局。哲学家们最杰出的智识活动大多集中在“知性改进论”、“人类理智论”、“人类理智新论”、“纯粹理性批判”、“精神现象学”诸多课题上。

至于身体、肉身、欲望、冲动之类的问题似乎很少有资格或机会进入哲学家的视野。譬如,身体在康德哲学中基本上就难觅踪影,在黑格尔哲学中也仅仅是作为灵魂的外在化、个体化而略有提及。对于他们来说,最需要关注的是灵魂的原理和活动,是知性的力量和工作,恰恰是这些对象才是“一切势力中最惊人的和最伟大的,或者甚至可以说是绝对的势力”。由上观之,不难看出,身体在柏拉图所开启的灵魂之伟大旅程中,基本上一直处于郁郁寡欢、默默无闻的失落之境,处于哲学家对宁静性、纯洁性、确定性等的偏爱与追寻的巨大漩涡之中,从而无法获得自身的体面、尊严与地位。这的确是一件不幸的事实、一种艰难的遭遇。而此一问题的根源

也似乎主要缘于身体自身:在古希腊,变化的身体无法领会超绝的理念;在中世纪,欲望的身体无权接近荣耀的上帝;在近代,盲目的身体无力发现可靠的知识。因此,身体的被压制、被抛弃、被遗忘、被放逐的当然命运也就注定不可避免。而这一命运的转机,即使不能说是首先,那么也是不容忽视地悄然发生于20世纪由胡塞尔所开辟的现象学传统之中。二而在追析胡塞尔所开辟的现象学传统对于身体问题的处理方式及其变化之前,我们还需简要地考察一下尼采在这方面的贡献与作用。尼采及其哲学都堪称西方

哲学史上一个标准的另类。他在“重估一切价值”的口号中所

进行的针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全面挑战,当然也就包括对扬心抑身的传统格局的强力颠覆。在尼采看来,向来为传统形而上学和基督教权威所推崇的灵魂、精神、意识等既不是永恒不变、完整统一的,也不是独立自在、纯洁向善的。“意识是人类与生俱有的秉赋中最晚也是最近发展的,因此也是最为粗略与这些发展中最没有力的一环。无数的错误皆源于意识……简单地说,只用意识,人类必定会走向崩溃和毁灭”。“我憎恨狭窄的灵魂有如魔鬼,那些灵魂既不生善,亦不生恶”。恰恰相反,唯有总是被不恰当地忽略与诅咒的、与动物共同分享的生物性身体才是人类最重要、最真实的本己力量。“我完完全全是身体,此外无有,灵魂不过是身体上的某物的称呼。身体是一大理智,是一多者,而只有一义。是一战斗与

一和平,是一牧群与一牧者。兄弟啊,你的一点小理智,所谓‘心灵’者,也是你身体的一种工具,你的大理智中一个工具,玩具。” “兄弟啊,在你的思想与感情后面,有个强力的主人,一个不认识的智者——这名叫自我。他寄寓在你的身体中,他便是你的身体。”由此,理智、灵魂、意识等只不过是偶然性的、工具性的,而身体才是中心性的、支配性的。这种中心性、支配性不仅在于我们通过身体而存在,而且决定我们通过身体而透视整个世界。这也就意味着,那些与身体感知、身体经验密切相关的原初性生活体验、创造性想象形式、实行性生命内容等才是应该着重关注与追求的对象。但是,当尼采进一步提出“超人”、“强力意志”等概念,并且把动物性的、充溢着压倒性冲动与激情的身体直接等同于强力意志,宣扬一种相同者的永恒轮回,即一种自我反复的冒险游戏,这就不可避免地将他特别倚重的当下之身体经验与身体视

角最终拖入否定性的虚无深渊,并且造就一种新的末世论形而上学——根据海德格尔的解读,即强力意志本体论的形而上学。不过,无可否认的是,尼采的身体观显然也对包括福科、德勒兹、德里达等在内的后现代理论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在考察身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推进这一重要课题上,虽然我们无意于也不可能将尼采的身体观处理为一个西方哲学史上的偶然事件,但是本文的着力点仍然将主要限制在从传统哲学或者甚至说传统形而上学内部的发展线索来

考察这一问题的缘起、衍进与变化。亦即着力于从胡塞尔所开创的现象学传统来切入问题。在现象学传统中,身

体与躯体的概念是存在着比较严格的区分的。就胡塞尔而言,一方面身体是与躯体相对应的概念,一方面又是与心灵相对应的概念,它构成“躯体”与“心灵”的结合点。所谓躯体,一般首先用来标识空间物理事物,广延性是其核心;而在较为狭窄的意义上,尤其是在胡塞尔的陌生感知即对他人的感知的分析中,又常被用来专门指称人的身躯,即其物理组成部分。譬如,在对他人的感知中,当一陌生躯体与一陌生意识联结在一起,从而构成一个陌生主体的心灵与肉体的统一时,他人的身体便得以被立义亦即被构造出来。身体的构造同时也就意味着他人或他我的构造。胡塞尔的理由或者说思路是

这样的:世界不仅缘于自我的纯粹意识之构造,而且涵纳别的纯粹意识之成就。亦即他人也是世界的有效存在、世界经验地向自我意识显现的客观性保证与必要性条件。而他人的成立在于,“每一个自我都有一个身体”,“当我的躯体的身体往回关涉到它自己时,它就具有了他自己的那个处于中心的‘在这里’的被给予性方式;每一个另外的躯体,即‘他人’的躯体,则都具有在那里的样式。这个‘在那里’的方位可以通过我的动觉而得到自由地改变。因此,在我的原真领域内,一

个空间的自然就是在这种方位的变化中构造出来的,而且是在与我的作为感知地发生着作用的身体状态的意向相关性

中构造出来的”。要言之,我有一身体,并且此一身体与自我意识“结对”而生;我又意识到别的身体,通过别的身体向本己之身体的呈现而以共现的方式可以把握到相应的他人意识。于是,一个完整的“他人”在这种类比统觉中就得以被构造出来。在此,身体感知与身体经验显然成为纯粹意识通达“他人之心”、确立“主体际性”并完构“世界视域”的重要基础与机缘。身体议题由此也当然成为一切严肃的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无论是思考语言、知识问题,还是讨论生产、交往问题——无法回避之重要课题。至于一些学者所着力批评的方面,譬如论证方式的可疑性、异质性的身体与意识之间类比通道的不可能性,以及理论后果的有限性、被压缩在纯粹主体际意向的本质描述中的身体之无历史性和乏文化

性等问题,更为重要而合理的评价在于,只要我们考虑到这是在具有强大传统和深远背景的意识哲学内部而自觉地给

出的一种身体视野与身体态度,我们就无论如何也不能低估甚至漠视这一视野与态度对经典的身心格局的冲击力量及

其对现代哲学乃至后现代哲学的启示意义。胡塞尔之后海德格尔的此在现象学为了进一步走出“自我封闭的心智”的阴影而将现象学的工作领域从意识立场扭向了存在立场。在其早期著作《存在与时间》关于此在的基础存在论的分析中,“此在”虽然不直接就是人,但也绝非人之外的什么东西;而对世间的其他存在者样态“现成在手”、“使用上手”的描述,对

此在的基本存在方式“现身”、“领会”以及此在之整体存在结构“向死而在”等的分析,似乎也都或多或少地透露出某种身体的气息,尤其是当我们注意到这一切都是在海德格尔一再强调的非隐喻的情形下给出的理论表述。当然,此一时期,作为肉身存在的身体之正面的存在论地位还远远没有得到

肯定性的论述。因为,海德格尔明确指出,作为一空间性物体的肉身存在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生命“既不是某种纯粹的现成存在,但也不是此在”,“把此在看作为(在存在论上未经规定的)生命和任何别的什么东西,决不能使此在在存在论上得到规定”。所以,在此在的存在论结构的建构过程中,关于“烦”、“畏”之类基本情绪的阐述相对于事实性层面的此在之存在样态的肉身生命而言就占据着明显的优先地位。但是,这样一来,《存在与时间》所赋予此在的基本存在方式即“现身”或“设身处地样态”如何能够得到有效地说明与理解?所以,作为肉身存在的身体之本己的存在论地位的给出及其论证就势不可免。而无论是出于主动还是基于某种影响,我们都很容易在海氏的巨著《尼采》中获得此一分析的明确印证:“作为自我感受(Sichfühlen)的感情恰恰就是我们身体性存在的方式。身体性存在(leiblich sein)并不意味着:在心灵上还有一种负担,即所谓身体;而不如说,在自我感受中,身体自始就已经被扣留在我们自身之中了,而且,身体在其身体状态中充溢着我们自身。我们并不像我们在口袋里带着一把

小刀那样‘拥有’一个身体。身体也不是一个物体,一个仅仅伴随着我们的物体,我们马上可以——明确地或不明确地——把它确定为同样现成的东西。我们并非‘拥有’(haben)一个身体,而毋宁说,我们身体性地‘存在’(sind)。” “我们并非首先是‘生活’着,而后还有一个装备,即所谓的身体;而毋宁说,我们通过我们的肉身存在而生活着。” 而萨特哲学同样基于现象学的研究路数,在自在与自为、为我与为他的框架内提出了身体问题。一方面,他更为彻底地清除了胡塞尔先验现象学中作为意识活动中心的“自我”概念,将纯粹意识理解为“虚无”;另一方面,在牵扯到人的实在问题的时候,他又将身体作为综合自在与自为、为我与为他的重要环节推上了前台。“他人为我所是的对象和我为他所是的对象都表现为身体。” “作为自为的存在和作为为他的存在的身体……身体的这两个处在有区别并且不相干的两个存在层次上的形态,是不可互相还原的。自为的存在完全应该是身体,并且完全应该是意识:它不可能与身体统一。同样,为他的存在完全是身体;那里没有统一于身体的‘心理现象’;身体后面什么也没有。”在这里,身体虽然似乎仍然处于某种功能性的位置,但无论是就认识论的立场而言,还是从存在论的意义角度来看,身体毕竟不再是某种完全的障碍与灾难——尽管萨特最终得出的“他人就是地狱”的结论有些特别。同为法国人的梅洛-庞蒂接受其同胞兼同行萨特“自我不是意识的中心和意义

的来源而是一种成就”的观点,然而将其理解为一种身体的成就。因为“我的身体才是有意义的核心”,是把秩序与意义赋予我在其中运动的世界的“不可或缺的器具”。他也极为推崇胡塞尔的意向性观点,但主要给出的是一种身体意向性。在他看来,“现象学最重要的成就也许是在其世界概念或合理性概念中把极端的主观主义和极端的客观主义结合在一起……现象学的世界不应该被单独放在一边,不应该变成绝对精神或实在论意义上的世界”。基于对现象学此种理解,梅洛-庞蒂以身体概念——前期是“身体图式”、后期为“肉体”,但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内在一贯性与相通性——为核心建构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身体现象学。在梅洛-庞蒂看来,身体本身就是一个与世界和他人处于不断互动和对话中的主体,在身体知觉的深处存在着为任何理智的反思所无法达到的主体与客体、物质与精神以及自在与自为的统一性。“我的身体作为一个自然主体、作为我的整个存在的一个暂时形态的情况下,我是我的身体。因此,身体本身的体验和反省运动完全相反,反省运动从主体中得出客体,从客体中得出主体,仅给予我们身体的观念和观念的身体,而不是身体的体验或实在的身体。”而一切以主观自我或纯粹意识为指向的传统思维的问题根源就在于无法理解或根本没有注意到身体本身的交错性与暧昧性。一方面,身体在知觉场域以自己的方式原发地激起被知觉者的景象,知觉也从所给予者那里

获得已潜藏着的感受。身体与事物始终处于一种原本的接触之中,是所有对象的交织之处。另一方面,伴随着一切东西都体现于身体并且与身体一道生活,对于纯粹意识而言,“在身体离开客观世界和在纯粹的主体和客体之间形成第三种

存在的同时,主体也丧失了它的纯粹性和它的透明性”;对于身体知觉而言,“身体内容是某种含糊的、偶然的和不可理解的东西”。一句话,作为“存在的元素”,作为前概念、前逻辑、前度量的东西,它是“理智意识的盲点”。而正因如此,身体才能够作为一种基源性和创造性的力量而发挥自己的

独特作用。显然,这里的身体已不能仅仅视为经验意义上的存在,因为梅洛-庞蒂甚至还在晚期未完成的《可见与不可见》中提出了一种“世界之肉”的观点。综上所述,从胡塞尔、萨特的功能性身体到海德格尔的形式化此在再到梅洛-庞蒂的基源性肉体,身体问题在现象学传统中的位置越来越清晰可见。进一步也可以说,尽管身体问题在现象学传统中或多或少还有一些意识思维、本体论立场甚至知识论图谋的痕迹在内,但是这一线索暗中对于身体问题在后现代哲学中全面登场与大力推进仍然将贡献出无可否认的催化力量与启示

意义。三后现代的论题非常广泛而分散,但是对于无论是以后结构主义的化身还是后现代理论的先锋来指

称的欧陆哲学家福柯、德勒兹、德里达等人而言,身体问题不折不扣地成为格外醒目的聚焦点之一。即力图通过对传统

的身心二元、心尊身卑、扬心抑身的坚硬格局之更为激烈的解构和超越,进一步强化现象学传统对身体问题的持续关注。而这一决定的最终出现,不仅是因为现象学本身意味着“丰富的可能性”,而且在于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以及梅洛-庞

蒂等现象学家已经在身体问题方面所进行的卓越而不懈的

努力。首先,就福柯而言,他早年曾经接受过海德格尔的

著作与梅洛-庞蒂的课堂启蒙与影响,后来也几乎把自己全部著作的定位都导向于对笛卡尔哲学传统的“我思”、“理性”与“意识主体”等概念的激进瓦解与批判,并且在身体—历史、

身体—权力的谱系学框架中把身体问题隆重地推向了理论

的前台与思考的中心。在福柯看来,理性、灵魂、先验意识等观念纯粹是某种知识与话语类型的产物,乃至是一种虚构。它们既不构成意义的真正来源,也不决定历史的运行机制。相反,只有活生生的、向来都不得不屈居于灵魂阴影中的身体才是历史的中枢与见证:历史既没有内在目的,也没有特定轨迹,而只有事件的弥散与闪现;这些历史事件无一例外地通过身体而被铭写与展示,而且这一身体可以被一再地、反复地铭写与展示。当然,这不仅是由于历史事件是复杂的、繁多的,而且在于身体本身是可变的、流动的。身体的可

变性、流动性的基础与机制,一方面在于它的生物性,一方面更主要地在于这种身体或肉体“直接卷入某种政治领域;权力关系直接控制它,干预它,给它打上标记,训练它,折磨

它,强迫它完成某些任务、表现某些仪式和发出某些信号。这种对肉体的政治干预,按照一种复杂的交互关系,与对肉体的经济使用紧密相联;肉体基本上是作为一种生产力而受到权力和支配关系的干预;但是,另一方面,只有在它被某种征服体制所控制时,它才可能形成为一种劳动力(在这种体制中,需求也是一种被精心培养、计算和使用的政治工具);只有在肉体既具有生产能力又被驯服时,它才能变成一种有用的力量”。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历史是身体的历史,而身体则是权力的身体。当灵魂、意识这些曾经光芒万丈的赫赫实体在福柯一系列的考古学、谱系学的研究中隐匿而去,隆重登场的身体或者说肉体也并非风光无限,领尽风骚,尽管它终究走出了角落与阴影,来到了近位与前台,但是却示人以无比屈从与臣服的面目与形象。“这是一种操练的肉体,而不是理论物理学的肉体,是一种被权威操纵的肉体,而不是洋溢着动物精神的肉体,是一种受到有益训练的肉体,而不是理性机器的肉体。”这种崭新的身心格局听起来似乎不无讽刺意味,但在福柯看来,这恰恰正是身体的真实与真实的身体。无独有偶,福柯权力谱系学的身体观在某种程度上

恰恰构成了德勒兹欲望—机器身体观的隐秘前提。同福柯一样,德勒兹也认为身体的存在才是根本性的,同时身体又是可变的、生成的,不稳定、无规则的,是“无政府主义的身体”或“无器官的身体”。但是,问题在于,这种景观中的身体之

流动性与变化性并不是无所不在、到处弥散的外在权力作用的结果,而是身体本身就是一种永不停息的欲望之流,是四处冲撞与奔突的力本身,是一种块茎式的处于不断延伸、分解和重组状态中的身体过程。简单地说,身体就是一架欲望机器。这架欲望机器依其本性直接投入社会,并且生产出了一切现实。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欲望受到了与其紧密相关

的另一架机器即资本主义的再编码。作为一种对欲望进行压制的外在力量,“资本主义通过其生产过程,制造了一种令人生畏的精神分裂的能量或负荷的聚积,为了反对这种聚积,它动用了巨大的压制性权力。尽管如此,这仍然构成了资本主义的局限……它不断地试图避免滑向它的局限性,而同时又不可避免地趋向它的局限”。换句话说,身体在生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资本主义的各种力量与制度的规训与

控制,但是由于身体本身的激荡能量与冲撞欲望,它决不会沉默或姑息于对它的任何形式的摆布之链与压迫之网。对现实资本主义社会而言,精神分裂症就是资本主义的局限表征,而精神分裂者就是欲望身体的革命代理人。德里达向

来被认为是后现代理论在哲学领域最有建树甚至是唯一的

代表,不过他也可以说是最具现象学背景的后现代哲学家。因为,无论对现象学究竟持何种态度,他的《〈几何学的起源〉导言》、《书写与差异》以及《声音与现象》等作品都表明,现象学的问题一直都没有脱离他的视野。当然,对于本

文的直接主题即身体观问题,德里达似乎并没有给出明确而集中的论述。但是,从他对书写及差异等问题的特别关注与独到分析,或多或少也可隐约发现他在身体观方面的大致态度。德里达通过对胡塞尔现象学的大量研究,认为胡塞尔

已经揭示出了不在场、差异等问题的重要性,但是失之于仍然固执地要为世界奠定确实的基础,并且把个体自我的纯粹意向理解为思维的同一性和知识的真实性之来源。而事实上,“一种纯粹的差异要分裂自我在场。人们认为可以从自我影响中驱逐出去的一切可能性正是扎根于这种纯粹的差异之中:空间、外在、世界、形体等等”。自我在场的分裂与纯粹差异的凸现在书写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主体的整体不在场和一个被表述的对象——作家的死亡或(和)他能够描述的对象

的消失——并不阻碍‘意谓’的行文。相反,这种可能性使得‘意谓’本身诞生”。这与德里达对书写的格外强调与独特理解十分有关。书写作为一种既保存又抹去符号的过程,总是在涂抹原初词语的基础上进行新的记录,但是原初词语的痕迹仍然保存在其中。这些原有符号的痕迹作为“在场的缺席”,必

然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作为“延异的运动”的书写。换句话说,书写总是要反映其他符号的痕迹,甚至本身就是由这种多重而持续的差异构成的。这样一来,书写或文字并不就是言

语与思想的完整再现,阅读或理解也并不就是追寻作者与作品的原初意义。进而,我们也就可以判断,书写根本不是为

了心灵或通过心灵而书写,而主要是为了一种痕迹、印迹而进行的符号活动,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一种身体书写。这种身体式的书写或写作注定是“危险的,是令人痛苦的”,“是作为衰退的深度时刻。是铭写(引力)的场域与强烈要求”。欲望的身体以一种迂回曲折的方式再次获得了张显。四综上所述,从柏拉图—奥古斯丁—笛卡尔路线的虚假的、邪恶的、无知的身体到现象学传统的功能性、形式化、基源性身体,再到后现代理论的物质性、生产性和欲望化的身体观念,身体问题的崛起与凸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从现象学传统的身体观到后现代视野下身体观的转变与过渡尤

其值得关注。这不仅是因为它属于似乎与我们的关系更为密切的20世纪西方哲学进程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在于身体问题在这种具有某种根本性或标志性意义的转变与过渡

中存在着一个明显的由隐而显、由虚而实,从形式到内容、从边缘到中心的推进过程。这一方面体现了哲学问题的连续性与理论思考的相关性,一方面也产生了大量的现实效应和社会后果。第一,身体问题在当代尤其是在后现代理论视野中的崛起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完全孤立的。从根本上讲,它从属于或隶属于20世纪西方哲学对于柏拉图以来尤其是笛卡尔式的主体形而上学或意识哲学的大力批判与

结构的整体性努力之中。而身体问题既是这种整体性努力的一个角度,一种方式,一个侧面,又可以说是这种整体性努

力的一个结果,一种产物,一项成就。与此同时,伴随着身体问题出现的还有他人问题、语言问题、交往问题等等。虽然在本文中鉴于篇幅及主题等方面的限制,并没有对于所有这些问题及其相关性进行专门论述,但是仍然可以隐约感受到它们之间的牵引与互动。譬如,身体问题最初就是胡塞尔、萨特在解决他人问题的过程中而特别提出来的;而语言无论是在福柯那里,还是就梅洛-庞蒂来说,身体与语言一定是密不可分的。“是身体在表现,是身体在说话”,不存在无言语的哑巴身体。第二,身体问题的推进与崛起并非是与传统哲学的身心观念完全断裂的。任何“崭新”的哲学问题都已经内在于它的传统之中。身体问题亦不例外。20世纪身体哲学的一个最大图谋就是克服传统的身心二元论,所以如果仅仅是简单地把二者的各自位置做一个颠倒或翻转就可万事大吉,这绝对是大错特错。事实上,从梅洛-庞蒂异常“含混”的“肉体”、福柯的作为社会意义表征的身体诸概念中,不难看出,20世纪的身体哲学家也深刻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在诸多形形色色的身体概念中,也已经或多或少内在地包含着本属于灵魂、心灵、精神的一些特定因素,譬如激情、意愿、意志、经验等等。而这些问题在扬心抑身的传统身心格局中都曾以相反的形式获得过类似的处理。譬如,在柏拉图那里,身体与灵魂之间并非是完全隔膜而断裂的。一方面,身体的锻炼及其健康有助于精神的训练与调节,另一方面,

由于灵魂不可避免地包含着理性、激情、欲望三个部分或者三个原则,而当灵魂中的欲望部分或原则发挥着主导作用,不良的身体习惯或身体行为便得以出现,从而最终影响灵魂向理念、真理的靠近或到达。在笛卡尔那里,我们也可以读到,身体的许多感觉“不过是思维的某些模糊方式,它们是来自并且取决于精神和肉体的联合,就像混合起来一样”。传统哲学家的这种处理方式不仅显示了彻底合理地解决身心问

题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为后来者的思考提供了契机或者空隙。第三,身体问题以及与其相伴随的语言问题、交往问题、他人问题逐渐进入哲学思考的中心,不仅使我们越来越意识到意识哲学或主体形而上学的局限

性与困难,而且也促使我们越来越自觉而清醒地把哲学的目光从专注于个体的心理、意识和精神的时代推向地把话语集中于差异主体的语言、行为、身体的另一个时代。在这一时代中,通过对身体及其行为等问题的更多研究,将促使我们不仅能够更为深刻、全面地了解权力体制、法律系统、生产体系、文化政治等实践方向与社会层面的诸多秘密及其问题,而且可以更加细致入微地准确把握那些诸如流浪乞丐、失业工人、监狱惯犯、孤寡老人等经常在同一的平面下被压制为“幽灵”或“沦为绝对的无”等的身体性权利及其要求。换句话说,身体问题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我们对人自身的深入理解、对生活世界的全面把握以及对社会问题的细微洞察。但

是,身体问题所显示或牵引出来的这种巨大而迷人的可能性意义空间的存在,并不意味着要把一切社会关系、一切理论问题都进行理所当然的身体化。若果然如此,不仅势必带来一种新的形而上学——身体形而上学——的局限性与困难,而且在一种自然与社会的“习惯性边界”被不断地侵蚀和分化、身体及其行为的面目也被不断地涂抹与改写的情形下,这种取向既不可能成功,也无绝对必要。至少目前仍然如此。

西方哲学史(含原著选读)1教学大纲

西方哲学史(含原著选读)1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70089 课程名称:西方哲学史(含原著选读)1 英文名称: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学分:4 学时:68 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哲学1年级 编写人:赵俊青审稿人:张小燕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1本课程在学科体系中处于基础位置,它是修学语言哲学、逻辑哲学、科技哲学、道德哲学、政治哲学、美学和宗教哲学等部门哲学的基础,同时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哲学史的基础,还为中国哲学的学习提供了新的视角。 2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具体属性是哲学专业基础必修课。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教学目标:西方哲学史这门课程是整个哲学学习的基础,主要为哲学本科生提供必要的哲学史知识,哲学修养和思维训练,奠定其理解和思考哲学问题的能力,打下学习哲学各分支学科的基础,形成对现实问题的初步判断力。 2基本要求: (1)了解哲学史的基本知识:包括希腊哲学、罗马哲学和基督教教父哲学的主要派别、人物、著作、概念、命题和论证等。 (2)理解哲学史的逻辑关联、线索和几次重大转折:希腊哲学的产生;希腊哲学的拉丁化;希腊哲学向基督教的转化等。 (3)理解哲学研究的基本领域:本体论与形而上学、认识论与方法论、伦理学与价值论和历史观与文化观等。 (3)领会哲学问题的根源与性质:哲学对人类知识的奠基;哲学对文明基础的批判;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问等。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问题是哲学家的基本概念、命题和论证; 2难点问题是哲学家所要解决的哲学问题及其深层意义; 3重点和难点章节是巴门尼德、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奥古斯丁等。 (四)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1在先课程:哲学概论;

中西哲学对比

中西哲学对比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哲学是从西方传来的一个学科,而中国并没有真正的哲学。但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中国历史上其实也有很多出色的哲学思想,只是可能与西方哲学形式不太相像,而研究问题的重点有所不同而已。 一、西方哲学简介 公认的西方哲学史起源于古希腊时代,而最早的哲学家是泰勒斯,他的所有哲学观点基本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述:万物是水。而且对于这个观点的论证也比较粗糙,但他被认为迈出了对这个世界作理性思考的第一步。之后,西方的哲学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①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②公元 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③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④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 [1] 西方哲学研究的问题主要可分为三类,即宇宙论——研究世界的道理(A Theory of World);人生论——人生的道理(A Theory of Life);知识论——知识的道理(A Theory of Knowledge)。此外还有一些别的分法,如孟太葛认为哲学的三部分是方法论,形上学和价值论。[2]但其实其中形上学与宇宙论内容相似,价值论与人生论相似,方法论与知识论类似。所以,西方哲学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公认的这三个部分。 而在发展的过程中,涌现了很多不同的流派,他们的主张千差万别,在一些问题上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 在西方哲学家中我了解的比较多的是柏拉图和尼采,读过《理想国》和《权力意志》。虽然好多地方都没有彻底读懂,但他们的观点在很多地方是截然不同的。但是,相同的是他们对于自己的观点都进行了逻辑严明的证明,这一点其实是西方哲学的一大特点,后文会详细论述。 二、中国哲学简介 正如前文所说,好多人认为中国根本没有哲学。的确,哲学这个词是从西方传过来的,而在这个词在中古出现以前,中国也的确没有自觉的哲学这一学科。但是,这并不代表中国没有哲学。中国古代其实产生过许许多多优秀的哲学思想,只不过中国哲学可能与西方哲学研究的重点不同而已。 中国的哲学可以说是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也就是当时的诸子百家的学说。此外,中国魏晋人所谓的玄学、宋明人所谓的道学以及清朝人所谓的义理之学研究的内容其实也与西方所谓的哲学大致相同。[3]这些都是中国的哲学。 比如对应于西方哲学中的宇宙论,庄子和老子的学说中就有很多对于宇宙的认识与思考。庄子学说中最著名的一个观点就是事物的相对性,大小、远近、长短都是相对的,这一观点其实是对于主观认识和客观存在这两者的分离。此外,更深刻的观点还有对于宇宙规律的认识,如老子曾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是没有感情与道德标准的,在它的眼中包括人在内的世间万物都是完全相同的。这个观点其实就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而对应于西方哲学中的人生论,其实中国哲学的大部分内容都在探讨这个问题。不论是儒家的克己复礼,墨家的兼爱非攻,农家的全民稼穑,实际上都是在探讨一个人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怎样的行为准则去为人处世。 三、中西方哲学的主要差异

中西方哲学比较文献综述

中西方哲学比较文献综述 丁岩 目录 摘要 (1) 一、前沿 (2) 二、中西方哲学比较文献回顾 (2) (一)中国传统哲学不注重知识论和逻辑方法论,而西方哲学是以“认识论” 为基础或核心的 (2) (二)中国哲学注重强调“是什么”,而西方哲学注重强调“为什么” (3) (三)中国哲学源于“一脉分张”,而西方哲学源于“诸流竞汇” (3) (四)中国哲学强调“天人合一”,西方哲学则强调“天人对立” (3) (五)中国哲学的时空观是以时间为第一,为主导;而西方哲学的时空观,是以空间为第一,为主导 (4) (六)中国哲学在价值观上推崇中庸、中和,而西方哲学则偏向绝对极端 (4) (七)中国哲学在自然观上强调不以人为中心,而西方哲学的自然观则强调人的作用 (4) (八)中国哲学为让人遵行之现世哲学,而西方哲学则使人信服之彼岸哲学 (5) (九)中国哲学注重德性与德行合一,而西方哲学强调德性与德行分开 (5) (十)中国哲学的特征表现为一种封闭的自我发展,具有稳定性,而西方哲学则表现为多方面融合哲学-科学文化 (5) (十一)中国哲学的主流强调继承传统,而西方哲学则具有具有科学精神和不断超越的特点 (6) 三、中西方哲学比较文献思考 (7) (一)哲学不是真理 (7) (二)哲学不一定包含“本体论”和“认识论” (7) (三)哲学之任务与目的 (8) 四、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9)

摘要: 近年来,国内对哲学问题的争论日渐激烈,哲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显现也越来越明显,什么是哲学,这已被广大民众所急盼。本文主要通过对中西方哲学比较,概述其几个方面的差异,从而得出哲学不是真理、哲学不一定包含“本体论”和“认识论”和哲学之任务与目的三个结论。 关键词:中国哲学西方哲学文献综述

经典哲学书籍推荐

经典哲学书籍推荐 哲学入门书:国外比较好的有《苏菲的世界》,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罗伯特middot;所罗门的《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等; 国内的比较好的有:湖南人民出版社的袁卫的《哲学家的故事》,吉林出版集团的文聘元的《你不可不读的西方哲学故事》等。 进阶:开始系统地读哲学史的著作。西方哲学推荐先读张志伟老师的《西方哲学十五讲》、张汝伦老师的《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再读凤凰出版社与江苏人民出版社合出的《西方哲学史middot;学术版》。中国哲学先看冯友兰先生的两卷本《中国哲学史》,再看中山大学与武汉大学合编的《新编中国哲学史》、复旦大学的《中国古代哲学史》,看哲学史的时候,可以结合地看原著选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中国哲学原著选读》。 深入:研读各位哲学家的原著, 西方哲学: 柏拉图:《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尼各马可伦理学》。奥古斯都:《忏悔录》。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录》。 洛克:《人类理解论》、《政府论》。斯宾诺莎:《人类理智新论》。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卢梭:《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密尔:《论自由》。体谟:《人性论》、《人类理解研究》。 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纯粹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原理》。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尼采:《悲剧的诞生》、《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胡塞尔:《逻辑研究》、《现象学的观念》。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福柯:《词与物》、《知识考古学》。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 约翰bull;罗尔斯《正义论》。等等。 中国哲学:《周易正义》、《论语集注》、《孟子正义》、《大学》、《中庸》、《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庄子集释》、《荀子校释》、《韩非子集解》、《淮南子集释》、《春秋繁露》、《王弼集校注》、《原道》、《周敦頣集》、《张子正蒙注》、《二程集》、《四书集注》、《朱子语类》、《传习录》、《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周山全书》等等。

西方哲学论文—中西方哲学差异

浅谈中西方哲学差异以及对当代中国的借 鉴作用 ——西方哲学史专题结课论文 ****** ******

摘要:中国从近代魏源的睁眼看世界开始就有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西方在综合国力,人口素质,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无疑已经领先了中国,而到了现代,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要从各个方面借鉴西方。为什么拥有更加悠久历史和文化的中国到了近代却大大落后于西方呢?在我看来为人们提供最基本的世界观和从事各种活动的方法论的哲学占了很大的原因。西方哲学从古希腊的起源开始就已融入西方文明的血液之中。因而我们就要了解研究西方哲学,并与中国哲学进行横向对比,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

一、哲学的定义 哲学是以人类的实践活动为直接对象的思想认识活动,是能够从世界万物中发现、界定、彰显和产生人类思想认识活动这个本源事物,获得本源事物和非本源事物的知识,建立事物一元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人类的思想认识能力、满足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的本源事物。 二、西方哲学来源 哲学(philosophy)是从希腊字“Φιλοσοφ?α”转变而来,意思为“爱智慧”,或是比较少用的“智慧的朋友”。在汉语中“哲”这个词是聪明、智慧的意思,中国古代把聪明而有智慧的人称为哲人,所以,中国近代以来,就把关于智慧的学问称作哲学。哲学是难以被定义的,因为有众多分歧的观念都被视作为哲学。皮尔金哲学辞典中定义哲学为“有关思想,行为,与实在中最基本与普遍的概念。”皮尔金百科中提到哲学与科学的差别在于,哲学问题的答案不能仅由经验证据来得到。无论如何,这些观点都被牛津哲学辞典所挑战:“二十世纪晚期...偏向于将哲学思考视为对于任何一种智识探索的最好实践”。的确,许多早期哲学家在自然哲学方面的观察最后都形成了现代科学对于众多课题上重要的基础。 希腊历来被认为是欧洲文明的摇篮,是欧洲乃至西方哲学的故乡。希腊哲学的最早流派米利都学派约产生于公元前7或前6世纪,在此之前,古希腊哲学也有一个漫长的孕育时期。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古希腊哲学的前提是古希腊神话。古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在最古老的神话中,讲到了天地的开辟、众神的诞生、人类的起源等。在古希腊人的想象中,神具有人的形象和人的感情。神和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是永生不死的,他们比人更高大、更有力量,而且主宰着人间的祸福和命运。奥林匹斯山的12个主要的神实际上就是自然力的化身。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古代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的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因此,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三、西方哲学家的哲学观点 柏拉图指出:“thauma”(惊奇)是哲学家的标志,是哲学的开端。柏拉图满蕴深意地说:“iris”(彩虹,虹之女神,宙斯的信使)是“thauma”(惊奇)之女,并无误溯其血统。“Iris”(彩虹)向人传达神的旨意与福音,哲学是由惊奇而发生,在其注目之下,万物脱去了种种俗世的遮蔽,而将本真展现出来。由此,它把自己展现为一种真正解放性的力量。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都是由于惊奇而开始哲学思维的,一开始是对身边不解的东西感到惊奇,继而逐步前进,而对更重大的事情发生疑问。

浅谈中西方教育的差异

浅谈中西方教育的差异 一、中西方教育的主要区别 中西方教育的差异.自古以来就存在。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运动的兴起和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后.国人开始瞩目西方教育的另一种景观。中国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严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王国维等,对中西方文化、教育上的差异已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严复首先从宏观方面分析了两种文化体系的根本区别,指出:?尝谓中西事理,其最不同而断乎不可合者,莫大于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中之人以一治一乱、一盛一衰为天行人事之自然,西之人以日进无疆。既盛不可复衰,既治不可复乱,为学术教化之极则。?其次在?为学?方面,严复也意识到,?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的确,国人勤学苦读、博闻强记,可谓满腹经纶,但探索新知的勇气和精神却不足。他还进一步指出:?夫自由一言,真中国历古圣贤之所深畏,而从未尝立以为教者也。彼西人之言日:唯天生民,各具赋畀,得自由者乃为全受。故人人各得自由,国国各得自由,第务令毋相侵。?也就是说,自由的原则是西方教育中的一条重要准则,但在我国避讳很深,强调的是?顺从?。可以说,严复在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发展史上的贡献.恰恰表现在他始终着眼于两种文化体系的宏观对比分析上。清末学贯中西的大学者王国维,则站在思

想的更高处。在具体分析了西方教育学的发展与西方哲学演变的关系后,得出结论道:?近世教育变迁之次第,无不本于哲学的思想之影响者。?进而提出了?夫哲学者,教育学之母也?的命题。国学大师梁漱溟也谈到东西方教育侧重点的不同,?大约可以说,中国人的教育偏重情意一边,例如?孝弟?之教;西洋人的教育偏重知的一边,例如诸自然科学之教。?将中西方教育内容方面各有倚重的情况看得非常真切。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对中西方教育差别的讨论更为深刻。著名美藉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也指出,中国传统的教法是,一步步地教、一步步地学,这与中国的整个社会都强调?守规矩?有关。这种教学方法有好处也有坏处,最大的一点好处是,比较有耐心,比较了解要学好一样东西,需要努力,有个过程,不能一下子学到手。传统教育方法训练出来的小孩,可以深入地学到许多东西,这对于他进大学、考试有许多帮助。但是,对做研究工作来说则有妨碍。由于过去的学习方法是由人家指出来的路你去走,做研究所需的方法则要自己去找。这里有个习惯问题,忽然一下于要自己去找路.就有点觉得茫然。曾任中国复旦大学和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的杨福家教授,也在其讲学、著作中多次提到中西方教育的种种差异。他认为,?中国传统的基础教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有一个好处就是能比较系统地给学生以知识。遗憾的是,大部分的基础教育,过多地注重了传授知识。?然而,学生真正要掌握知识,并把知识变成

西方哲学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赫拉克利特的万物流变论,巴门尼德的宇宙实在抽象永恒不变论 1、比较赫拉克利特与巴门尼德在存在问题上的差异,并分析这两种存在观的局限性与合理性。 差异: 赫拉克利特典型的观点是“某物存在又不存在”;而巴门尼德观点与之相反,认为“某物要么存在,要么不存在,没有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东西”; 赫拉克利特是“火本原论”者,他第一个提出“逻各斯”的概念,并开启了辩证法之门。“万物流转,无物常住,亦无物永为同一之物。”在经验中他观察到世界万物都处于变化之中,而且这种变化正在发生,即变化就发生在现在。对于一个特定的事物,它正在发生着变化,正转化为他物。那么 是:“” 而不是感官的对象。如果没有存在作为对象,思想是不可能的。但有的时候人们往往在“空想”。 2、柏拉图的理念论和亚里斯多德的实体论的关系,并比较它们的异同。 亚里斯多德的实体论同柏拉图的理念论有直接的关系,实体论是亚里士多德在继承批判理念论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思考和缜密论证创立的。实体论克服了理念论关于一般能够脱离个别、理念可以脱离可感事物独立存在的错误观点 柏拉图认为世界的本原脱离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的东西,叫做“理念”,所谓“理念”,柏拉图使用的原文是idea和eidos(多数时候用的是前者),本义指“看见的东西”即形状或相,转义为心灵、灵魂可以看见的东西。柏拉图主张理念与个别事物相分离。个别事物始终处在生灭变化

之中,它们是个别、相对和偶然的,而理念则是永恒不变的,理念是在现象界之外的,决定现象接的永恒不变的、普遍的、绝对的、必然的存在。 亚里士多德不赞同柏拉图关于理念可以完全脱离可感个体事物单独存在的看法和观点。亚里士多德指出: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理念是无用的设定。他质问道:抽象的共性怎能单独存在?比如:你能说人只是人(抽象共性)而不是动物(可感共性)吗?因为人类是从动物界演化而来。所以,在批评自己老师柏拉图理念论的基础上,亚里士多德经过长期的思考和缜密的论证创立了他的实体论。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实体”首先一个涵义就是形成世界万物的最基本的原始东西。亚里士多德认为存在着两类实体。个别的具体事物是第一实体,即最根本的实体。包含个别事物的属(如 “是者” “实体 免陷入理念论所持的普遍先于个别的立场,但却不免向理念论妥协。实体论并不是与理念论截然对立的学说,而是试图包容后者、比后者更全面的尝试。 亚里士多德尖锐地批判柏拉图的“分离学说”,但最后也不得不设定了一个分离的纯形式。他与相位因分歧的焦点并不在于是否承认理念或形式的分离,而在于如何解释可感事物与不可感的本质之间的分离和联系。柏拉图使用

中西方差异之思维方式

YOUR LO 中西方差异之思维方式

中西方差异 ——思维方式 我曾看过一则故事:有一所国际公寓闹火灾里面住有犹太人法国人美国人和中国人犹太人急急忙忙先搬出的是他的保险箱法国人先拖出的是他的情人美国人则先抱出他的妻子而中国人则先背出的是他的老母这一趣谈反映了一个事实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殊的文化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价值尺度道德规范和情感趣向。 1?伦理型与认知型 2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整体性 《易经》:提出了有机整体的初步图式为中国传统思维奠定了基础 儒家:把自然人性化道家:把人性自然化

1)整体性思维的特点: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 2)整体的基本范畴:“道”、“气”、“太极”、“理” 3)整体的基本要素:“阴阳”、“五行”、“八卦” 整体思维的目标:主客一体实现“尽善尽美”的整体和谐境界 整体思维的结构:二元结构一一阴阳T中庸、兼顾、联系、对应、对称、对立 阴阳鱼太极图:体现整体圆融和会、阴阳互补、和谐平衡、相反相成、相灭相生、互为因果的 中国辩证思维方式 比较:中国的“元气说” VS.西方的“原子论” “元气说”一整体性思维方式:横向铺开 “原子论”一分析性思维方式: 西方思维方式一一分析性 柏拉图之前:类似中国的“天人合一”整体观 柏拉图:首先提出了“主客二分”的思想 十五世纪下半叶以后:分门别类,分析解剖 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笛卡儿:开创西方近代哲学,以“主客二分”为原则 分析性思维的特点:区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灵魂与肉体、现象与本质,分析、研究这个二元世界 分析性思维的两个层次:1.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分门别类研究 2.以完整而非孤立、变化而非静止、全面而非片面、相对而非绝对的

文化类书目

历史文化类书目 资料收集2006-10-15 20:01:58 阅读66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中国文史: ------------------ 中华书局 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 周易译注周振甫 诗经译注周振甫 论语译注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杨伯峻 孟子译注杨伯峻 左传译文沈玉成 礼记译解王文锦 老子注译及评价陈鼓应 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 孙子兵法新注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研究部《孙子》注释小组 吴孙子发微李零 前四史: 史记(第二版)司马迁中华书局1982 汉书班固中华书局1962(缺) 后汉书范晔中华书局1965(缺) 三国志陈寿中华书局1971(缺) 资治通鉴司马光中华书局1956 文史通义校注章学诚中华书局1985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乐府诗集郭茂倩1979 管锥编钱钟书1979

------------------ 上海古籍 十三经译注丛书 礼记译注杨天宇2004 洛阳伽蓝记校注杨衔之范祥雍注 1999 ---------------- 中华书局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建安七子集 古典诗词名家 诗经选译(有诗经译注周振甫) 楚辞选译 两汉诗选 三曹诗选 谢灵运鲍照诗选 谢朓庾信诗选 高适岑参诗选 李白诗选 杜甫诗选 白居易诗选 韦应物诗选 王维孟浩然诗选 李商隐诗选 杜牧诗选 韩愈柳宗元诗选 黄庭坚诗词选 秦观词选 柳永词选 苏轼诗词选 李清照诗词选 陆游诗词选 周邦彦词选

辛弃疾词选 元好问诗词选 人民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读本丛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醒世恒言 警世通言 喻世明言 西厢记 牡丹亭 长生殿 桃花扇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绣像插图本 官场现形记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老残游记 孽海花 镜花缘李汝珍 1955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巴金1988 --------------- 上海人民

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之比较

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之比较 哲学真可谓博大精深,虽然这个学期已经学习了一个学期的西方哲学智慧,但仍只是略懂皮毛,也可以说是只知道了一些哲学大家的那些简单的哲学思想,对于那些复杂一点的思想仍然是不理解。西方那么多的哲学大家,他们的哲学思想又基本上不一样,想要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哲学史课就把它理解通透我觉得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现在就我的那一点理解来淡淡对中西方哲学智慧的看法。 一、中西方哲学的起源差异 西方哲学起源于古希腊,并且经历过古希腊哲学、基督教哲学、近代哲学、现代哲学等阶段,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西方哲学所关注的哲学问题也在不断地变化,先后出现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的两次转向,近代西方哲学所探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认识论方面,而现代西方哲学则开始向人本主义转变,尽管在古希腊之后的西方哲学发展不尽相同,但其承继的仍然是古希腊的哲学精神——都表现为对各种现象之后的原因的关注和对确定性的追求,追溯世界的本源,弄清楚“是什么”,并逐渐形成了逻辑思维,归纳,演绎。中国哲学的产生,并不象西方哲学那样可以找到明确的起点,也没有出现类似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试图截然与传统分开或创立新的传统。中国哲学主要表现在对人的关怀和规范,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求得身心内外和谐的价值取向,体现的是“天人合一”的重要思想。这些思想可以从老子和孔子的道家和儒家思想中看出。古希腊哲学的重点是“是什么”,而中国哲学的重点是“怎样做”。西方注重的是学以致知,我们注重的是学以致用。 哲学和宗教是密不可分的,哲学与宗教的共同点是为人的灵魂找一个安身之所,都是一种人生信仰。西方哲学离不开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他们相信神是唯一的,他们追求的是现世的幸福,而中国的佛教和道教都是多神的宗教,多提倡现世吃苦修行以求得来世的幸福。宗教信仰的不同也是中西方哲学的发展也不同。 二、哲学的发展方向的差异

中西哲学的比较2000字_哲学论文集

中西哲学的比较2000字_哲学论文集 虽然今年的毕业生已过了写论文,但是明年的毕业生还是需要写毕业论文的,下面请根据小编提供的仅供参考哦! 论中西方哲学的异同点 内容摘要:一般认为,西方哲学的主要特征是逻辑的、分析的,而中国哲学的主要特征是体验的、综合的。 传统的中西方哲学比较研究也是基于这个认识的,但对于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应当从中西方哲学智慧,内容以及他们的相同之处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中西方哲学智慧 哲学可谓博大精深,虽然这个学期已经学习了一个学期的西方哲学,但仍只是略懂皮毛, 也可以说是只知道了一些大家都懂得的那些简单的哲学思想,对于那些复杂一点的哲学思想仍然是不理解。 现在就我的那一点理解来谈谈对中西方哲学的看法。 中华民族的哲学。 它致力于研究世界的本原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伦理观、认识论和方法论。 而西方哲学是拥有相同历史传统和统一概念体系的统一的哲学体系。

公元前5~3世纪,人类文化史上出现了一大奇观,中西方文明几乎同时达到了一个新高峰。 中方哲学以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繁荣为标志,而西方哲学则以古希腊科学文化的昌盛为特征。 中西方这一时期的哲学和科学传统对于后来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下面将从以下几方面谈谈中西方哲学的异同点。 一、中国哲学的神秘主义与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 泰勒斯是西方自然哲学的开创者,也是第一个用理性的目光审视自然的先哲。 他认为自然界的万物总是由某种最基本的东西构成的,它就是世界的基始或本原。 泰勒斯对自然的解释是“水是生命的源泉,万物的基始是水”。 这个观点为人类认识自然开创了一条可贵的理性认识之路。 它引导人们从自然本身去解释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避免了用主观意志或凭个体好恶解释自然带来的任意性和神秘性。 虽然古代西方人对构成自然界万物的本原的认识有各不相同的看法,但他们都是通过理性方法来解读自然。 其意义在于人类对自然开始有了理性思考,推动了哲学思维和科学理性思维的发展,这对西方后来科学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基础意义。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西方理性主义。 中国的自然哲学创始人是老子。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显然,在老子的道家学说中,“道”是构成万物的本原。

西方哲学史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哲学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西方哲学史》课程说明 (一)课程代码:03120012 (二)课程英文名称:The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三)开课对象: (四)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大学文理基础课人文类或文史政等专业的专业教育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西方哲学发展历史的介绍,展示西方重要思想家的重要哲学思想,揭示西方哲学发展的逻辑和一般规律。 (五)教学目的:通过西方哲学史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西方哲学发生和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大致线索,理解重要哲学家的重要哲学思想,拓宽理论视野,增强思辨能力,提高理论水平。(六)教学内容:本课程包括了古希腊哲学、基督教哲学、近代英国和欧洲大陆各国哲学的教学。讲授中,应当侧重于西方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的揭示。注重启发和哲学理论深度的挖掘。课前及课后,应当及时布置有关哲学原著的阅读。 (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 学时数:36学时 学分数:2学分 学时具体分配: 教学内容讲授实践/实验合计 古希腊罗马哲学10 10 基都教哲学 3 3 文艺复兴哲学 3 3 近代英国哲学 6 6 欧洲大陆哲学 4 4 法国启蒙哲学 5 5 德国古典哲学 5 5 合计36 36 (八)教学方式 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结合课外阅读和课堂讨论,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 考核方式为考试。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评定。其中,平时成绩占40%(书面作业、原著阅读情况检查和上课出勤情况的检查各占一半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占60%。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哲学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西方哲学的起源,理解古希腊罗马时期重要哲学家的主要哲学著作和重要哲学思想。 1、使学生了解古代希腊和罗马社会和哲学起源发展的关系。

浅谈中西方语言哲学比较

浅谈中西方语言哲学比较 08汉语言文学马星20081010273 语言哲学是现代西方哲学中影响最大、成果最为卓著的一个哲学流派。加强对语言哲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研究对于哲学学科的创新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语言哲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其一:特指语言学哲学,是对意义,同义词,句法,翻译等语言学共相进行哲学思考,并且对语言学理论的逻辑地位和验证方式进行研究的学科,它是科学哲学的特殊分支,与物理学哲学,心理学哲学等并列的学科。 其二:语言哲学,包括基于自然语言或人工语言的结构和功能的任何一种概念的研究。举例来说,亚里斯多德关于存在的哲学思考,罗素的特称描述语理论,莱尔关于心灵概念的著作,都在这类研究的范围之内。 最后,语言的哲学,是对关于语言本质,语言与现实的关系等内容的哲学性质的论著。 语言哲学的研究以逻辑实证主义、言语行为理论、生成语言学这三条线索进行。研究的核心问题包括以下9个方面:语言的本质;西方哲学发展中的语言转向;涵义与指称理论;语言的意义和证实;“图像论”、“使用论”与语境;行为反应论与言语行为理论;语言的表达与理解;自然语言句法分析;逻辑分析方法。 维特根斯坦是语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哲学主要研究的是语言,他想揭示当人们交流时,表达自己的时候到发生了什么。他主张哲学的本质就是语言。语言是人类思想的表达,是整个文明的基础,哲学的本质只能在语言中寻找。他消解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唯一本质,为哲学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他的主要著作《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分别代表了一生两个阶段的哲学体系。前者主要是解构,让哲学成为语言学问题,哲学必须直面语言,“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哲学无非是把问题讲清楚。后者又把哲学回归哲学,在解构之后是建构,创造一套严格的可以表述哲学的语言是不可能的,因为日常生活的语言是生生不息的,这是哲学的基础和源泉,所以哲学的本质应该在日常生活解决,在“游戏”中理解游戏。 马丁·海德格尔是二十世纪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海德格尔指出西方哲学自从柏拉图便误解存在的意思,去研究个别存在的问题而不去研究存在本身的问题。换句话说,海德格尔相信所有对存在的探讨焦点放在个别存在物/实体及其性质。对于海德格尔来说,一个对存在更可信的分析是查探已经了解的存在物的基础或者促成存在物如实体展现的背后基础。但是自从哲学家都忽略了这个更基本理论前期的存在,并且以此推导其他理论,错把那些理论在各处应用,终于混淆我们对存在及人类存在的理解。为免这些深层误解,海德格尔相信哲学的探求应该新方式来进行,重踏哲学历史足迹,一步一步出发。他认为,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哲学,混淆了“存在”与“存在者”,误把前者当后者。他所谓“存在者”指具体事物,“存在”指具体事物的基础。书桌是存在者,书桌的世界才是它的存在。存在是存在者的基础,书桌的世界是书桌的基础。只有在书桌的世界中(在教室、图书馆、书房、大讲堂中),书桌才是真正的书桌。孤零零的一张书桌没有真实性,只能是哲学家的抽象。传统哲学没有追问存在者的存在。海德格尔要为传统哲学提供存在论的基础,所以他称自己的哲学为基础存在论。他认为,事物是存在的显现。艺术作品、科学技术、道德准则等,都是存在的显现。 语言与存在——对海德格尔语言哲学的理解

中西方哲学思想差异及其对自然科学的影响

中西方哲学思想差异及其对自然科学的影响 摘要:中国和西方在近现代自然科学上有着巨大的差距,本文从哲学思想的角度探索了这种差距产生的原因。中国的哲学思想以感性思维为主,强调经世致用,并且以封建统治者的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哲学思想压抑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西方的哲学思想中理性思维更多,并且西方一批又一批的哲学家不断发展其哲学思想,为其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方法论的指导。这种哲学思维的差异性对当下中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形式逻辑自然科学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Philosophy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Natural Science Abstract: There is a huge gap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in modern scienc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auses of the ga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y. China's philosophical thinking is based on perceptual thinking, emphasizing statecraft, and the feudal rulers philosophy whose core thought is Confucianism has suppressed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science. The western philosophy contains more rational thinking, and batch after batch western philosophers continue to develop their philosophical ideas, providing methodological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ts natural science. The difference of this philosophical thinking is also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modern China. Keywords: Formal Logic Natural Science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Methodology 古代中国有着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在天文历法、数学、医药学、地理学、建筑学、制造加工技术等领域都创造出了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成果,这些成就使得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长时间在世界上位于前列。然而15世纪下半叶以来,近代自然科学在西方兴起,西方文明的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此时中国的科学技术非但没有向前发展,反而开始衰落。虽然近现代科学从产生到发展只有几百年的时间,但是它所创造出的辉煌却远远超过了人类社会之前几千年的成就。在近代科学发展的时期,中国的科学技术渐渐落后于西方,并且差距越拉越大,可以说中国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史上几乎是一片空白。中西方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巨大差异源于很多因素,两者在哲学思想上的差异是导致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哲学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科学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而本文主要从哲学思想差异探讨中西方自近代以来在自然科学上产生巨大差距的原因。 一、哲学与自然科学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曾说:“没有科学的哲学是跛子,没有哲学的科学是瞎子”。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很多著名的人物是集科学家与哲学家的身份于一体的,比如笛卡尔、莱布尼茨、培根、康德等。由此可见,哲学与自然科学密切相关,两者不可分割。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它对自然科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方法论。哲学与人类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不同的社会环境产生了不同的哲学思想。中国和西方在历史上有着不同的逻辑思维倾向,这种逻辑思维倾向的差异造成了中西方不同的哲学体系,从而导致两者的科学沿着不同的路径发展。中国的传统哲学感性化特征更强,注重感悟与体验,对很多自然科学的问题只是从整体上去模糊的认知,提倡经世致用,忽视

哲学必读书目(大清单)——哲学专业必读的100册书

丁亥华东师范大学西方哲学专业研究生阅读书目 说明 为便于查寻,本书目只列入中文文献;但建议在阅读其中的外国哲学原著时,尽可能参照它们的西文原版或英文译本。 带※号的书可在网上书库“超星数字图书馆”中找到。该书库收藏25万册PDG格式的数字图书,原来可以免费在线阅读,现在只能付费阅读和下载、打印。 带□号的书可在网上书库“素心书斋”找到并免费下载。 带◎号的书的英文原版或英文译本收入《西学基本经典》(Western Classics),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本书目不能代替各门专业课程教师指定的阅读书目,包括一些重要论文。 教材和原著选读 文德尔班(Windelband, W.):《哲学史教程》(1-2卷),罗达仁译,商务印书馆,1996 罗素(Russel, B.):《西方哲学史—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上、下),何兆武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 施太格缪勒(Stegmueller, W.):《当代哲学主流》(上、下),王炳文、王路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1992※ 希尔贝克(Skirbekk, G.):《哲学史》,正在翻译中,将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江怡主编:《走向新世纪的西方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刘放桐等编著:《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2000 汪子嵩主编:《希腊哲学史》(1-4卷),人民出版社,1997 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人民出版社,1994※ 陈修斋:《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人民出版社,1986※ 杨祖陶:《德国古典哲学的逻辑进程》,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赵修义、童世骏:《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的西方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洪谦:《论逻辑经验主义》,商务印书馆,1999 江天骥:《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穆尼茨(Munitz, M. K.):《当代分析哲学》,吴牟人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

中西方哲学思想比较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 —20 学年第学期) 课号:课程名称:中西方哲学思想比较改卷教师: 学号:106050110 姓名:孙敏得分: 题目一:中西方哲学比较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一)可能性阐述 对于哲学来说, 人的生命本性以及文化传统是全部哲学的基本根据或主要前提。人的生命本性是哲学永恒的主题, 是所有哲学都要 关注的核心问题。然而, 哲学并不是以同样的面孔和眼光面对人的生命本性, 恰恰相 反, 人们总是通过不同的哲学问题、解释原则、思维方式、思想体系和价值取向来把握 自己的生命本性。这些“个性化”的哲学内容, 是构成某一哲学传统最为主要的因素, 从而也就形成了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特点。也就是说,人的生命本性是中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共同方向,而各自的有一不同的方式进行研究。所以中西方哲学存在比较的共同话题,又存在观点的差异性,因此,中西方哲学存在比较的可能性。按照这个道理去感悟和理解“中西哲学”, 就有更大的可能去把握这两种哲学的性质、特点和“长短”: 西方人“惊异于世界”与中国人“注重于生命”的哲学问题;西方人为世界秩序立法之“理”与中国人为自己安身立命之“道”的价值取向; 西方人追寻“终极本体”与中国人讲求“天人合一”的思想原则; 西方人善于逻辑分析与中国人长于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 西方人“爱智”与中国人“修心”的哲学理念; 西方人概念明晰与中国人话语隐喻的哲学表达方式; “中西哲学”这六方面不同的性质与特点集中地体现了“中西哲学”各自的传统, 是我们应该加以比较研究的主要内容, 各种具体内容尽可归结于其中。 当我们对以上内容进行比较研究时, 不仅要注意“中西哲学”不同的性质与特点, 更要注重这两种哲学由于性质与特点的差异所具有的特殊意义与价值、优长与缺陷, 特 别是对中国人和西方人的生活、生命和命运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二)必要性阐述 中西方哲学比较的研究日益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并逐渐从专门性到普遍性转变,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三个互为关联的事实:中国拥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哲学精 神;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 当代中国的发展处于以西方文 化与文明为主导的“全球化”浪潮中。有鉴于此, 当代中国人要想保持自我, 真正地理 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掌握自己的命运, 就不能不去比较研究中国 与西方的文化、文明, 特别是彼此的哲学。 从历史上看,中国是从近代原来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中西方哲学比较的研究,在19世纪中叶以前虽然中国人和西方人对彼此的哲学都有过一些了解,但就中国人而言, 只是到了19 世纪中叶才真正开始比较彼此的哲学。因为在此以前,中国和西方的两种文明、两种文化、以至于两种哲学, 就总体而言是各自独立地存在和发展的。是什么事情或者是什么原因促使中国人在19 世纪中叶开始去比较“中西哲学”的呢? 这并不直接是哲学本身的问题, 其中根本的原因是根源于中国人生存的危机和命运的不幸。那时, 中国遭受西方列强的攻击, 在政治、经济、尤其是军事上暴露出致命的弱点, 致使中华民族在内外交困中陷入深重的生存危机与不幸命运。正是这种生存与命运的压力, 促使中国人去审视中国与西方, 在比较中研究西方与自己。 另外从整个人类自我发展和认识的角度上来说,这是一个蕴涵“生命性前提”的问题。人如何

浅谈西方哲学中“是”的意义

浅谈西方哲学中“是”的意义 (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信息工程陈元) 摘要:一直以来, being在西方哲学的范畴中被热烈讨论,在相关的讨论中,人们对我提 出了许多问题和看法。使关于 being 及其相关问题的认识进一步得到深化。这里,我想就 几个私下交流中遇到的问题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在我看来,它们与 being 相关,也很有趣。 本文认为,“是”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普遍的哲学概念 , 关于“是”的理论“是论”所表 述的是绝对理念自身的运动 ,是纯粹理性自身的展现。作者不赞成将“Being” 译作 “存在”,而以“是”作为的译名去阐述西方哲学,并说明了“是”这个哲学概念由系词“是” 演化而来的。 大家都承认,“是”是西方哲学中广泛使用的核心概念,读西方哲学书总是碰到它。早 在巴门尼德那里,“是”就作为哲学术语了。柏拉图以相的方式讨论过“是”、“不是”、“所是”或“是者”。亚里士多德提出,哲学就是关于“是者之为是者”的学问。中世纪 神学甚至以“是”指称万能的上帝。黑格尔声称他的《逻辑学》是一个严密的演绎体系,在各位哲学家那里,“是”的用法及意义是不尽相同的,但是有一点恐怕人们都会承认:在西方哲学史上,“是”被认为是“最普遍”的哲学概念,即,“是”的意义在于它是那个 具有最普遍性质的范畴。至少,这是“是”的多种用法和意义中最重要的一种用法和意义。什么是“最普遍”呢?通常人们把它理解为包容一切的意思。可是什么是“一切”呢?事 实上,由于人们的阅历不同,尤其是思想方式的不同,所谓的“一切”是不一致的。囿于 日常生活的人把凡是他亲身经历和感受到的东西称作一切。有科学常识的人把一切扩大到细胞、分子、原子、基本粒子以及这些物质的运动规律。我们也没有理由把那些非物质的东西排除在“一切”之外,例如数学对象和哲学思想表达的对象。 其中的范畴无不有其来历,这个范畴体系的开端就是“是”。海德格尔革新传统哲学时, 也围绕着对于“是”的阐述。 西方哲学把“是”当做最普遍的哲学概念。那么,在什么意义上“是”能成为最普遍的 概念呢 ? 为了搞清这一点,我们须追溯到柏拉图。柏拉图是第一个将“是”作成最普遍的相的人。事由起于他的后期著作《巴门尼德篇》,在那里,柏拉图为补救其前期有关相的理 论的不足,发展出一种关于相之间相互分有或结合的理论。他提出,单一的相是不能成立的,相只能成立于它们的相互结合关系中。所谓相的相互结合 ,在形式上就表达为通过系 词“是”把分别代表两个相的词组合成的句子。如“一是数”,这个句子就表示“一”和“数”这两个相的结合。“一”这个相的意义是通过“一是某者”这样的句式得到述说的。换句话说,“一”成立于与其他相的相互结合关系中。反之,如果“一”不与任何相结合, 那么它除了自身就得不到任何规定 ,甚至连它自身也不能成立。因为 ,表示“一”成 立的句子写作“一是” ,这是希腊文里最简单的句子,它须是“一”和“是”的结合, 可是,“是”也是一个相。由此可见,“是”这个相由于它还具有系词的身份。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王路认为,being应该翻译为“是”,而不是翻译为“存在”,这一观点似乎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赞同。常有人说,总体上可以理解这种看法,也认 为他有道理,但是总觉得他还欠缺一些东西。我觉得就是欠缺些与你知识结构有关“存在”的认识对应的东西。好比张无忌给周芷若输入九阳真气疗伤时,总觉得他体内有股怪异的 内气在于自己的真气抗衡。 由于 being 译为“存在”乃是普遍现象,因此当一个人真正步入研究阶段的时候,他或 她已经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中积累了许多有关存在的理解和认识,“存在”一词甚至已经成 为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用语。在这种情况下,随着不断学习和研究的深入,能够认识到“是”这个译名有道理而“存在”这个译语有问题,这本身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但 是接受一“是”到底论又谈何容易?!因为“是”与“存在”乃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解。且 不说抛弃甚至铲除多年形成的知识积累在情感上有多么难以接受,需要做出多么巨大而持 久的努力。至少在这一过程中,已有的知识结构一定会时时处处以不同方式顽强地抵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